篇一:家乡的风俗端午节
朱怡慧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的节日之一。
在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因劝楚王无果,忧愤投江自尽。楚国百姓怀念这位为人清正的大夫,于是将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希望鱼群吃了米而不吃屈原身。后世延续为传统,渐渐演化成端午节。
记得去年的端午节,我和妈妈一起包粽子。我把粽叶弄成三角形体,然后,妈妈放一些糯米、豆子、花生……再包裹起来,我和妈妈配合可好了,妈妈包完一个,我立刻把另一个三角形体的粽叶传给妈妈。就这样,我们不一会儿就包完了。绿油油的粽叶包着雨点那么小的米、露水那么大的豆子、玻璃球那么大的花生,好看极了!
刚包完,我就迫不及待的要煮粽子,我等啊等,怎么还没有煮好呢,妈妈说:“得放高压锅里煮一个小时才能煮好”。我惊讶的说:“要煮那么长时间呢,真想马上就能吃上香喷喷的粽子!”妈妈说:“别着急,是急不来的,糯米比较难煮,粽子必需煮熟了,才能好吃”。
这个等待的时间总是那么漫长,等的花了都要凋谢了,我一直在看表,表上的分针为什么走得那么慢,等啊等啊,终于时间过了一个小时,我就急着让妈妈拿出了一个,刚出锅的粽子端上了桌,我剥开粽叶,立刻闻到了糯米的香味和粽叶的清香,我大口大口地吃着香甜的粽子,美极了。
下午,我带了很多亲手包的粽子送给了班主任,她课下拿到办公室请全办公室的老师品尝。结果第二天早上她告诉我;:“谢谢你包的粽子,非常好吃。”
我感觉好极了,这个端午节过的特别有意义!
篇二:家乡的风俗端午节
蒋乐心
端午节是我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在这个节日里,按照习俗我们会包粽子、做五丝绳等事。相信你一定做过,我也不例外。
正值端午佳节,我和爸爸妈妈回到.0279.neT奶奶家,准备度过这个美好的节日。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特有的节日,吃粽子是在端午节中必不可少的习俗。于是,早上,我跟着奶奶一起包粽子。奶奶先将泡过的糯米取出来,又将事先摘好的竹叶拿出来,就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奶奶那边,手指上下翻飞,一下子就用粽叶做出了一个小漏斗。再用勺子挖了几勺米,拍拍平。又用剩下的粽叶一裹,就做出了一个穿着绿衣裳的粽子。
而我这边,连用粽叶包出一个小漏斗都没呢!有时我差点就裹好了,可没抓紧,粽叶就一弹,回到了一张平平整整的粽叶了。有时我都要填上米了,但手指一滑,不仅没做好粽子,米还洒了一地。我难过极了,奶奶安慰我说:“没事,第一次难免都会有失败。”我听完奶奶说的这一句话,又开始努力的包粽子。半小时后,我终于包好了我的第一个粽子!我高兴死了,蹦来跳去的。奶奶也很高兴。中午,我终于吃上了自己包的香喷喷的粽子。
这就是我的端午节。
篇三:家乡的风俗端午节
陈珞朴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文人投入汨罗江自杀身亡,这位文人便是屈原,写出了无数美好文章的屈原。老百姓为了纪念他,做出了许多的活动,这些活动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演变,最终成为了端午节。
在端午节,人们有着许多的事情要做,比如:包粽子、赛龙舟、做香包、做五彩线等等,相信所有人可能都做过这些活动,我也不例外,下面是我在家时过端午节的过程。
在家里,我们要过端午节了,我和我的哥哥已经等不及要包粽子、做五彩线了,于是我们就去买材料。
开始做粽子了,首先把粽叶卷起来,再把米、咸蛋黄、肉放到叶子卷出来的洞里,最后把粽叶的洞盖上,用线将粽子系起来,不让粽子松开,这样就可以煮了。
趁着煮粽子的空当,我们开始制作五彩绳。系五彩绳是端午节的一种习俗,有着祈福辟邪的寓意。五彩绳系上后必须等到端午后的大雨时才可将其弃于雨中。
我们让一人去买材料,一人看着粽子顺便学习怎么编织,过了一会儿,材料买回来了,可以开始做五彩绳了。所需要的材料只有五根不同颜色的线,首先我们先将两根线对折,以便找到中心,然后开始编织金刚结,编好后选一根线为主线,然后任取一根线来编结。先缠绕主线两圈,然后拉紧,另外的线也是如此,但是顺序不要弄反了,之后,我们编到了手腕可以缠绕的常住,然后取了一个珠子,将线穿入珠子的孔中,穿好后,剪掉了多余的线,五彩线就变得好了。
刚好粽子可以吃了,我们吃的自己做的粽子,觉得好吃极了。
端午节就这样结束了,而且过完后还有一个小插曲:因为我们家不怎么下雨,导致了我们系着五彩绳系了一年。
这就是我们的端午节,多么开心!多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