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00字

       最初被这本书吸引,只是简单地因为看到了它绚丽的封面:夕阳从地平线上一步步退去,大朵大朵的云就这么团在天上,天空接纳了一只风筝,它的剪影从橙红和樱草色的云上映出来,给人以温柔的暖意。事实上,这本书的内容也确实给人以无限的暖意。

       书中虽然不乏惨切的篇章,但是残忍过后,总会有加倍的温柔。卡勒德·胡赛尼沉着地处理着温情与恐怖,让我一步一步走进阿富汗,走进那个被硝烟蒙住的世界。

       但越是走进,越是了解,我却越是感到无措。因为从未体会痛苦,在面对这个世界时。

       战火纷飞下的阿富汗远比想象中的艰难。

       我发觉自己不了解贫穷:车子驶进喀布尔,触目皆是废墟和乞丐,那些乞讨的人,身披破麻布,伸出脏兮兮的手,乞讨一个铜板,那些孩子,又瘦又小,不过五六岁的样子,却面露冷漠。

       我感到自己不了解饥饿:喀布尔的街头集市上,一个男子怀抱着自己的义肢,在为自己的义肢买卖讨价还价,他金鸡独立地站着,一条腿从膝盖以下不见了,没有人会愿意这样,但他别无选择,不卖,就意味着面对饿死的儿女。这是被饥饿逼疯下的自救,是无奈的生存之举。

       战争残酷,它带走了所有人的所有,包括阿米尔曾经在故乡所拥有的一切:金钱,住宅,地位,还有亲人。但那片土地上的人们别无选择,他们生在那里,注定要因为贫穷和战争与家人一起忍受饥饿,分担恐惧,深味痛苦。他们只有学会接纳,也只能接纳,才有勇气活下去,才能活下去。

       阿米尔缓缓走进的已经不是童年里美好的喀布尔了,而是盛放着一曲悲歌的修罗地狱。虽是如此,阿米尔还是闯了进去,义无反顾,就如童年的风筝比赛上,勇敢地追。这一次,为自己,为哈桑,千千万万遍。

       二十多年前的一只风筝的追逐,他失了哈桑,也失了自己。哈桑落难,而他的无知,懦弱,自私,让他不敢上前。而最终选.0279.neT择的逃离,也将哈桑推得越来越远。但是这次,他不想再逃避,故地重游,物是人非,他要做得太多太多,他的救赎就像是为一个疲惫的故事疗伤,故事很长很长,但他不会放弃。他要学会接纳,学会接纳自己所有的耻辱。然后,对它们一一负责。

       接纳不是一味地妥协。一如成年后的哈桑为了从阿塞夫手里救出哈桑的唯一血脉——索拉博,他害怕阿塞夫手中代表绝对暴力的不锈钢手套,但他和阿塞夫都没有退缩,而是在友好谈判无果后,奋起反抗,趁机逃脱。我想,当阿米尔决心面对自己的童年阴影时,他就迈出了第一步,他就离自我完整的人格又近了一点。

       这让我想起一路走来,我一直长大,却一直无法提升的数学成绩,因为这一门科目,我害怕过,排斥过,厌恶过……但是兜兜转转,它依旧在那里,不会因我的态度而改变,反而越来越重要。再看看我的数学成绩,与其说是我甩不掉数学,不如说是数学甩不掉我这只理科小白,这样想,好像接纳它也没有这么难,不是因为学不好而只学这一门科目的无条件妥协,而是理性的分析利弊后跟它和平共处,这样无疑更好。

       阿米尔要接纳与童年相差甚远的喀布尔,要接纳自己童年的阴影,要接纳阿塞夫的冷漠,要接纳父亲离世的痛苦……而在这之前,最重要的,他要接纳这个不美好的自己,只有接纳了,才算开始救赎,才能开始拯救自己残缺的人格。和阿米尔相比,我所面对的困难显得微不足道:理科不好,不会有生命危险;没有作品的灵感,不会有人恨我;考试考得不理想,不需要忏悔一辈子。可我还是无法每次都释怀,每次都接纳。

       所以说,接纳可能是那么美好的东西,却不是人人都能享有的。迫切的想拥有它,但是有时候真的不可以。想要放弃,可看到书的最后的一段话,只有两个字,他说:我追。

       那么就追吧,十六岁的第一个愿望许给自己:

       愿学会接纳,愿一直,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