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高个子“昆虫迷”
何维
我们班有个高个子,站起来和老师差不多高,在人群中更是异常显眼。那鹰钩鼻也是他的一大特征,不但有外貌上的特点可以记住他,还能给人一个深刻的“劳动健将”的印象。可鲜为人知的是,他不仅热爱劳动,还是一个切切实实的“昆虫迷”。
他家里养了许许多多昆虫,有蜗牛,有蚂蚁,还有蚂蚱……简直是数也数不完。而且,这些昆虫的食量大得惊人,不仅如此,还特别挑剔,不合他们的胃口,就和他赌气。所以,食物也是他精心准备的。结果,没几天,两瓶矿泉水和五株卷心菜就被这成群结队的昆虫吃得一干二净,连菜根都没幸免于难,一同被吃进了它们的肚子,只留下一根根细长的菜茎和两个空空如也的塑料罐等着他收拾。
他和昆虫相处得非常融洽。有一次,有一只蚂蚁不知犯了什么病,成天趴在那一动不动,他觉得是他和它相处得太少了,于是天天都来到盒子前看望它,真别说,还奏效了。蚂蚁一天比一天有力气,一天比一天精神,最后竟全好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只长达十几厘米的蚁后,那头、胸腹三节一目了然,而且颜色偏灰,一眼望去就像一只小型的“幼年”期竹节虫。其次就是那只装在盒子里的非洲大蜗牛,要不是以前闻过它那令人难以接受的、跟放屁似的臭味,否则,我准会好好听他娓娓道来的介绍。
他不但会养,还善于观察。那一只只形态各异的昆虫,从大到小,都像一本本书,一份份资料一样刻在他的脑海中,又从中调出,滔滔不绝地给我们讲述着大千世界中的一些昆虫的秘密。就来说一只并不引人注目的蜗牛吧!那只蜗牛长得灰灰的,一点儿也不起眼,可是在他眼里就像无价之宝一样,被他观察得透透彻彻。
他,王玮浛,带我了解了许多昆虫的小奥秘。
篇二: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昆虫迷
可乐
在我们班,有个全班闻名的“昆虫迷”,他就是邓智予.0279.NeT。他可以说是“史诗级”或者“大神级”的昆虫爱好者。
邓智予喜欢昆虫到什么程度呢?首先,他爱看各种昆虫类的书籍,家里有许多“大部头”昆虫书,还曾借给我看呢!
其次,他爱捉、爱买昆虫,不惜金钱买了很多昆虫。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在我们班建立的“昆虫小队”,带领大家一起研究昆虫。
最后,他能通过各种蛛丝马迹辨认出各种昆虫。讲个故事吧:一天中午,我俩正准备拖地,突然,一个六班的南海急急忙忙地跑来,想让他看看是什么虫子咬了他。邓智予根据对方的描述,很快便得出了答案:应该是某种金斑虎甲或者蚊子。男孩不服地说:“是黑色的呀!”“金斑虎甲会变色的。”男孩不得不败下阵来。
你是不是觉得邓智予是个名副其实的“昆虫迷”呢?
篇三: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我们家的"昆虫迷”
曾慈恩
我一看到“昆虫迷”三个字,就想到了我的二姑妈。她家里养着各种各样的昆虫,什么金龟子、牛角仙、蚂蚁、蚕等昆虫,她都有养。
每天吃完饭后,二姑妈总是飞快的跑去阳台,在生态缸里取点水,浇点水给生态缸里的植物。生态缸就会变得像下过雨一样,于是,更多的小昆虫就会出来,有的飞,有的爬,还有的跳,它们就像在开派对。这时,姑妈就会瞪大眼睛,皱紧眉头,趴在缸壁上,两手扶着玻璃,看着勤劳的蜜蜂,瞧瞧一蹦一跳的螳螂,还瞅瞅那正在推着粪球的屎壳郎。唉,这真是太可怕了!
一天,我来到她家做客。唉,要不是我爸的工地在那儿,我是不管如何,都不可能去她家的。没办法,谁让我有一个这样奇特的爸爸呢?于是,我按了门铃,没人听;拍了半天的门,门没开;打了电话,没人接。唉,这可咋办呀?忽然,里面传来一阵轻柔的,小小的,慢慢的声音:“乖乖蚕宝宝,妈妈一会儿就回来!”呃。我都无语了。唉,她都把昆虫当孩子啦!“呼--"自动门开了。看来是玩虫子玩上瘾了吧,连个门都不想开。
“进。”姑妈随口说了一声,但她的眼睛并没有离开昆虫们。我进去了,胆战心惊的去阳台了。
“啊——呀——呕!好恶心!”我一看见那些令人讨厌的昆虫,都忍不住尖叫一声,捂住眼睛,差点晕了。而姑妈呢,她正全神贯注的喂蚕去了。
我这姑妈果真是个“昆虫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