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人让我敬佩900字初中(精选8篇)

       篇一:这样的人让我敬佩

       吴瑜欣

       “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别人,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快乐。”

       ———周海英

       2022年的春节,当大家都还沉浸在迎接新年的喜悦中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们猝不及防。就在这时,金山医院紧急接到了上海要组织援鄂医疗队的通知。然而作为呼吸科主任的周海英医生,在家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毅然跟随队伍出征。

       那天,是大年三十。

       “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当我面对周医生的时候,这是我最疑惑也是最想知道答案的问题。

       “我当时想:一旦去了,那就要在那边静静心心的工作,不能辜负我们家乡人民,市政府对我们的期望……”周医生的眼睛里仿佛闪烁着光芒。尽管大家的内心都很忐忑,但她还是义无反顾的踏上了这条路。

       周医生还回忆道:在医院,每天都要穿着防护服,工作超过6个小时。为了不浪费防护服,厕所也不能上。当她说到这里时,我的眼前似乎浮现了她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气喘吁吁,额头上豆大般的汗水正一滴一滴的掉下来,脸上是戴口罩时留下来的深深的印子的样子。

       周医生从医23年,疫情期间,她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工作了67天,她从不抱怨,从不喊苦,每天穿梭在病房内,争分夺秒,只为有更多的时间去治病救人。

       “……虽然支援很累,但还是遇到很多温暖的事情。病人和病人家属对我们非常客气,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我们其实也挺感动的。”每次轮到周医生查房时,她在出病房的第一时间就是给病人家属打电话,告诉他们病人的病况,当她听到一句简简单单的“谢谢”时,她就已经感到很满足了。因为在她心里,一句“谢谢”犹如泰山一样重,足以让她疲惫的心情瞬间消失得烟灰云散。

       疫情期间,死亡也是不可避免的。周医生在办公桌前沉重地与我们叙述在援鄂时最令她揪心的事情:“一开始的病人都病得很重很重,年纪也不是很大,治疗效果都不好,有时上午上班的时候还好好的,下午去接班的时候就说这个病人去世了……”当医生得知病人突然间死亡的消息时,他们的心情都很悲伤,但他们不顾被感染的风险,依旧在冒着生命危险在前线工作。

       周医生并不认为她是英雄,她有多么伟大,她认为她只是做了她该做的事情。

       正是因为有了像周医生这样奔赴在前线的医护人员,我们才会安全地度过了每一天,也正是因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有责任心,疫情的危机才能解除。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这样的人让我敬佩!

       篇二:这样的人让我敬佩

       吴鸿玮

       在这个世界上,令大家感到敬佩的人有许许多多,他们不一定是那些在电视台上播出的人们,他们可能是一些志愿者;可能是我们的家人;也可能是我们每天都能见到的人。

       在2022年4月27日的下午,我和杨婧悦去石化三村进行了一次语文项目组的采访活动,目的是想要了解到曾春霖爷爷在疫情期间有关工作的事。他是一个居委会的志愿者.0279.NeT。在我们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的外貌与我们事先所想的迥然不同。他虽然71岁了,但是他看上去仍然很有活力、非常的年轻,从他的眼睛中就可以看到他的善良和热心。

       2022年的2、3月份时,天空飘着飞雪,地上的融雪已经结冰了,地面非常的滑,小区里又有很多老人,他们本来就行动不便,这无疑是火上浇油。曾春霖爷爷为了他们的安全着想,不顾自己年纪大,也要帮助那些老人。他很快接到求助信息,前去一幢公寓去帮助一位老奶奶下楼。我们采访到这时候时,他的脸很快严肃起来,像是对待一件从未见到过的大事似的。虽然他的年纪已经很大了,可还是毅然决然地前去帮助了。他缓缓地上楼,因自己也腿脚不便以及结冰的路面,只能更小心地上楼。他的年纪也已经大了,走两层楼就已经是气喘吁吁。他只好无奈地停下,靠着扶手,大口地喘着气,眼里满是坚定的目光——一定要尽快到达。他累得满头是汗,额头上的皱纹显得愈发明显,力不从心使他的脸上显得满是无奈,每走一步都需要莫大的信心,双腿像灌了铅一般重,几乎已经抬不起来了。手在扶手上慢慢地滑动,双腿也正准备着找一个绝佳的时机用力。

       他走得很是艰难。

       他就这样继续向上走着,志愿者这份职位、这份责任给他提供了无限的动力,他看到了那一家人家的门后,仿佛是在一片沙漠中遇见了一汪清泉似的,脸上瞬间洋溢着高兴的笑容,他立刻走了上去。原本无力的身子霎时间变得孔武有力,快步向上爬去。当爷爷说到这里的时候,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洁白的眉毛也微微上扬。

       接到那位老奶奶的他似乎更加兴奋,更加轻松了,原本十分劳累的他也在一瞬间挺直了腰板,扶起老奶奶小心翼翼的下楼了。听到这时,我情不自禁的为爷爷竖起了大拇指,我们都应该学习他这样的崇高的精神。

       曾春霖爷爷就是这样一个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不慕名利的人,他的十分关心居民,热爱居民,把居民当成自己的家人般对待。他虽然很平凡,但是他却让我十分敬佩,像喷泉一般对他人无限的散播关爱。

       篇三:这样的人让我尊敬

       刘吉秋扬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惊叹,有的让你感动,又有的人让你叹息。而有些人十分值得我们去尊敬。

       第一次见到周海英医生,她立刻向我们打了招呼,疲惫的脸庞上挂满了笑容。周医生是金山医院的一位呼吸科医生,在武汉疫情爆发之际,因为武汉的医生护士十分紧缺,在家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她立即主动请缨,在大年三十这个本该充满欢声笑语的晚上,放弃了与家人团聚,踏上了飞往武汉的飞机。

       在飞往武汉的飞机上,周医生心想,她们既然去了,那就要在武汉静静心心的工作,不能辜负她们家乡人民,市政府对她们的期望。周医生心里尽管有些忐忑,但她心知肚明自己身负着重任。她不知道那边的情况怎么样。只是从电视,报纸侧面了解了那边的病人很多。她们的飞机大概是在凌晨一两点钟到那里的,当时整个机场只有一架飞机和一辆来接医生护士的车,显得空荡荡的。路,小区都封锁了,马路上也没什么人,在朦胧月色的衬托下,整座城市一片死寂,给人感觉十分凄凉,大家的心情都非常沉重。但为了国家,为了百姓,一切都是值得的。

       周医生在武汉救死扶伤的日子里,医生和护士轮班。周医生在金银潭医院的每个房间穿梭着。医生在外面半污染的区域,不是跟病人面对面在里面,他们有时只有查房,处理病人时才会穿上防护服。在每个康复的患者背后,蕴含的是医生们辛勤的汗水。周医生说:“病人和病人家属对我们上海医疗队的医生,护士都非常客气,我体会到了他们的感激之情。”这一通通电话不仅传递的是一句句言语,更有温馨的气氛和医者仁心的不易,那一声声“谢谢”不仅仅是对医生的尊敬,同时也是周医生她们努力的动力。

       当然,也有些揪心的事情困扰着周医生。一开始的病人都病得很重,年纪上到五十,下到三十。治疗效果并不好,有时上午值班时,人还好好的,下午去接班的时候这个人可能突然之间走了,当时的群众都认为得了这个病就没法治疗了,尤其是重症患者,可能会不配合治疗,每次看到病人插着呼吸气管艰难地呼吸着,每次看到抢救失败的遗体后,周医生的内心难免有些难过。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都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自由诚可贵,生命价更高。若为国民康,二者皆可抛!致敬逆行者,万众同此心!

       我们要尊敬医生,在国家有难、人民危难之际,他们挺身而出,无所畏惧的奔赴在了疫情的第一线。在一层层厚厚的防护服后,他们怀着赤子之心,为这个社会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盼疫情如烟散去,祈盼万家团圆美满!这样的人真让我尊敬!

       篇四:这样的人让我敬佩

       杨婧悦

       他是一位退休的老人,也是社区志愿者;在疫情期间他勇敢的站了出来,保护着山阳二村的居民们,他就是曾春霖,一个让我深深敬佩的人。

       现在的山阳二村的居民安乐的生活着,像原来一样过着幸福的生活,而现在的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位叫曾春霖的老人,是他在疫情发展蔓延最严重的时候站了出来当了社区志愿者,保护着大家。

       一头白发,尽管可以看出脸上有很多老斑,但不管任何时候都能看见他的微笑,而他却已经71岁了。在疫情之前,曾春霖老爷爷虽然已经退休了,但一直在山阳二村当社区志愿者,帮助大家,发挥一点自己的余热。他在知道疫情爆发后马上主动到居委会积极报名成为了社区志愿者的一员。疫情爆发时间是在2022年的冬天,冬天的寒风凌冽的吹着,对于一个71岁的老人,既要在外面不管下大雪,又要在外面值守24个小时,还要做着各种各样的事情,那是多么不容易。别说一个老人,或许连年轻人也很难坚持下去。

       记得有一次晚上,外面下着大雨,而恰好有一户居民家里漏水了,曾春霖老爷爷接到电话以后,立马穿好雨衣,拿好工具箱,冒着倾盆大雨,赶来居民家里。水已经蔓延出来了,曾春霖老爷爷二话不说,打开工具箱,拿出工具,开始修理,水溅的到处都是,曾春霖老爷爷的衣服已经湿透了,尽管这不是他的工作,但仍冒着感冒被隔离的危险修理着,过了大约半个小时左右,水花越来越小了,没过多久水龙头修好了,居民感谢他并递给他外套,曾春霖老爷爷笑着却说没事。只是简单地回家换了一身衣服后又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工作着。通过这件事,我对曾春霖老爷爷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到深深的敬佩。

       每次外面下大雪了,雪已经漫过了街道,曾春霖老爷爷就和几位其他志愿者拿着扫帚去扫雪,他时时刻刻为着居民们着想,有的都是老人了,走路容易摔跤,他总是搀扶着他们,耐心的陪着他们,他说虽然比较辛苦但他觉得自己很乐意。

       曾春霖老爷爷不仅恪守着自己工作的本分,也常常做一些自己擅长的事情,发挥一点余热。

       在疫情期间从外地回来的人多,曾春霖老爷爷也知道非常时期非常情况,对于新冠疫情的宣传,黑板上也写,喇叭里也播,每次在喇叭里宣传总是说的口干舌燥直到宣传完才喝水,其他志愿者询问他怎样,他总是说没事没事。因为自己是党员,他总说要冲在前面,要守护好。

       对于提到在疫情期间染上新冠疫情的人,他也心里很难过。曾春霖老爷爷也一直装着一种责任,保护好大家,为国家出一份力。

       曾春霖老爷爷就是这样一个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人。这样的人让我敬佩。

       篇五:这样的人让我敬佩

       高一涵

       庚子鼠年的春节本应热闹非凡,却迎来了凶猛的“年兽”——新冠肺炎。与此同时,无数逆行者义无反顾,奔赴抗疫前线。

       在我印象中的舒蔓老师,仅仅停留在她曾经给我们上了一节又一节生动有趣的音乐课,其他就没什么深刻的了。近来,我听闻舒老师在疫情期间做了志愿者,为此,我们特地去采访了舒老师。

       采访那天,舒老师还在云南支教,我们是用视频连线进行采访。自采访开始直至结束,舒老师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地回答我们的问题,她是那么地亲切,使得我在不知不觉中忘却了紧张。

       从访谈中我了解到,在武汉最初爆发疫情的时候,舒老师还在她的老家陪伴她病危的外婆。可是,在舒老师接到了组织的号召之后,几乎是毫不犹豫地放弃陪伴自己的家人,立即从老家赶回了上海,积极投入到了抗疫的活动当中。舒老师之所以会这么选择,是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帮助国家抗疫是十分有意义的,相较于陪伴自己的外婆而言,是比较微观的。若是让我抉择,我根本做不到像舒老师这般果断,这也是舒老师令我敬佩的一点。

       在做抗疫志愿者期间,舒老师接到了不少任务。

       她最初接到的任务是到几个街道进行入户宣传、分发传单、在小区门口登记体温,最主要的还是要缓解那些有抵触心理的人对于这些事情的排斥。毕竟那个时候是疫情刚爆发的阶段,群众对于防疫的思想还没有这么强烈,许多人都不太理解这些行为。舒老师一开始,是遇到了一个湖南返沪的外来务工人员在出门的时候从来不戴口罩,舒老师就过去劝他,告诉他新冠病毒的危险性,以及为什么一定要在出门的时候戴上口罩。但这并不管用,舒老师费尽口舌跟他说的,他压根就没有放在心上,出门的时候依旧不戴好口罩。这就使得舒老师多次跟他说明出门戴口罩的必要性,但那人总是左耳进右耳出的,根本不听劝。最后,舒老师还是和街道的领导一同去往那个湖南返沪人员的家里跟他解释出门的时候要戴口罩的原因,那人这才答应出门会戴好口罩的。这一次,他没有再像之前一样了,他终于在出门的时候主动地戴上了口罩。

       舒老师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着实令我敬佩。

       不过她也只是个平凡的普通人罢了,她本可以安心在家陪着自己的外婆度过最后的时光,可是她放弃了这个机会,为了国家的安危,将自己的生命安全与陪伴家人的时间置之度外。还有许许多多的人都和舒老师有着同样的处境,但他们无一例外都选择了为国家奋斗,他们的大爱是我无法做到的。

       春天已经如期而至,阳光洒满了华夏大地,为我们的祖国带来了新的生机,我也不会忘了那些后方的志愿者,他们让我敬佩。

       篇六:这样的人让我敬佩

       宋淼淼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平凡的人,但平凡的人往往会做出一些不平凡的事。而这些事,这些人,让我明白这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普通人。

       2022年的那个特殊的春节,是全中国人民不期而遇的挑战,也是突如其来的新考验。正值春节之际,人们还没来得及和亲人们团聚,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肺炎病毒便席卷神州大地。在疫情面前,没有人是旁观者。

       疫情期间,有这样一个人,他是松隐小学的退休教师,他也是金山“精灵家园”的志愿者,更是金山抗疫志愿者的中坚力量,他就是朱建恒,一位让我敬佩的人。

       已经步入花甲之年的他,不顾自己安危,坚持为人民出一份力,为祖国出一份力。朱建恒老师的主要工作是在G15高速道口执勤,为来往的车主测量体温。每天都要穿着厚重的防护服长时间工作,即使经常要通宵熬夜,他也毫无怨言。朱建恒老师曾经说过:“为我们热爱的城市,所爱的人和事,再累再辛苦都值得。”他就是这样一个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

       朱老师不仅在疫情期间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他平时也经常参加很多志愿工作。

       朱老师已经从事志愿工作长达五年时间了,还自愿参加了“精灵家园”,它是一个民间的爱心慈善组织。因为是民间组织,所以它的所有资金都来自组织成员以及爱心人士。每年他们都会组织很多志愿工作,例如每年去两次穷苦的四川大凉山,这些活动都是他们自己掏钱,大约一年要花掉3到4万元。大凉山那里的条件非常艰苦,没有干净明亮的房屋,只有破败黑暗的小平房;没有平整宽阔的水泥路,只有泥泞不堪的崎岖的山路……那朱老师为什么还要去又破又脏的大凉山呢?“为了帮助可怜的山区孩子们。”朱老师斩钉截铁地说。每年他做志愿工作的补贴,他也会捐到“精灵家园”的账户里,用来救济更多的山区留守儿童。朱老师平时身着朴素,家中也并不是装修的富丽堂皇,显然也不是大富大贵人家,带他却在志愿工作上花费大量金钱和精力,不求任何回报,这是多么崇高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啊!我的内心充满了对朱建恒老师的敬佩。

       从朱老师给山区孩子们拍摄的照片上,看到那些孩子们的脸上露出纯真无邪的笑容,我的内心百感交集,正是因为有像朱老师这样的爱心人士,山区的孩子们才会多一丝温暖与爱。我们要学习朱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身边的人,积极参加志愿活动,献出自己的一份爱。

       朱老师是千千万万志愿者中的一个人,但他的精神代表着千千万万的志愿者。他们无私奉献,为国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天亮之后,我们一定不能忘记那些在漫长的冬夜里,为我们披霜冒雪的守夜人——志愿者。

       这样的人真让我敬佩!

       篇七:这样的人让我敬佩

       路曼

       挺直的腰板;健硕的身材;手里搂着的大叠教案;咚咚的运动鞋踩出的脚步声……眉毛一挑——沈佳维老师来了。

       大清早,沈老师端坐在教室中,冷峻的目光扫过,让人顿生寒意,睡意全无;课上,沈老师讲课时的语言生动,声色并茂。这样有趣的课程,使人难以分神去想与课堂不相关的事;日常交往,沈老师温柔细心,“谢谢”“抱歉”常挂在嘴边,恰似谦谦君子。

       与此,沈老师的责任感和对国家,对人民的关心也让我在心中暗暗的产生敬佩之情。

       新年伊始,喧闹的爆竹声还未响起,我们还来不及享受与家人团聚的喜悦,一位不速之客——“新型冠状病毒”就匆匆侵袭。在疫情最严重的二月,一条信息在教师群中弹出“沈海高速急需志愿者,如有教师想要报名,请点击下方二维码!”下方配上了张二维码图片。看到了这个消息,沈老师皱了皱眉头,毅然地点击了报名键……

       据了解,做志愿者并不如我们想象的,只用在高速路口给来往的车辆做测温工作和维护当地的秩序那么简单。我从沈老师口中知道了:他们常常一坐就是十个小时左右。有的时候是白班,从早晨五点值班到下午五点;有的时候也会轮到夜班,从下午五点值班到凌晨五点。当在凌晨值班时,又冷又困,身体因长时间坐着不动而感到阵阵酸痛。车呢?很少,但是会有。沈老师只能强撑着,用堆成山的咖啡来熬过这段对他来说有很大考验的时光。

       同时,我也了解到了令沈老师印象深刻的物品——防护服。说到这里时,他眼睛稍稍地眯起,抿了抿嘴,好像在回忆过往的事情。不久,一个词从他嘴里冒出“是防护服”。听到这个回答,我不由得有些疑惑。他又接着说“我们那时候非常艰难,不仅是在执勤的时间上的,而且更是因为物资的匮乏……还记得在2月1日,我当志愿者的第一天。因为这段时间疫情还在爆发的阶段,所以各个物资都非常紧缺,防护服也不例外,只剩下了最后22套。可沈海高速的休息站却规定:一旦穿好了防护服后,如果要去厕所,必须要把防护服扔掉,再换一套新的。因此在当时值班时,我不喝水,也不进厕所,就算想上厕所也憋了整整十个小时。虽有些心酸,却也坚持了下来。”说罢,他点了点头,似乎是对自己熬过那段时间的的欣慰,也是对自己当时的毅力的赞许。

       在听完沈老师叙述的这两件事情后,我不由得十分佩服他,虽说他在描述时云淡风轻,可除了他又有谁能明白他是怎样坚持下来的呢?于是我便情不自禁的问出了“是什么驱使您去当志愿者的呢?”他顿了下,依旧淡淡地说:“就是想把志愿者这份工作做好。为国家,为人民尽自己的一份力就足够了。”抬眸,望向沈老师,他的眼神异常坚定,透露着点点星光。而我也从他的眼神中读出了为国奉献的高贵品质。

       采访结束,敬意在我心中油然而生。望向沈老师,他的身影逐渐高大,占据在了我内心最重要的那个位置。

       这样的人,让我获得知识;这样的人,让我得到成长;这样的人,让我一生敬佩!

       篇八:这样的人让我敬佩

       徐静柔

       “哪有什么风雨无阻,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罢了。”

       ——题记

       我们现在正处于“新冠”疫情的防控期间,国家大力向民众推荐接种“新冠”疫苗,大家也陆陆续续地在接种疫苗。当然研发出疫苗的科研人员功不可没,但在接种疫情期间维持秩序的警察、接种的医生也应当感谢。

       在4月29日,我和我的同学就有幸在山阳派出所采访了一位参与过志愿活动刚入职一年青年警察。他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随着采访的渐渐深入,我们从他口中知道了一些有关于日常工作中与做志愿者期间的事件:

       “其实警察真的比较累,加班也蛮多的……”他向我们陈述了平时的工作。他今年也才25岁,是刚从学校毕业才一年的大学生,有次工作时间最长的一次,从早上7点一直值班到了凌晨3点多,同龄人或许在那个时候或许早就酣然入睡了,不知道与周公大战了多少回合;或于游戏中呼朋唤友不停激战;而他只能在孤寂的夜晚中于工作岗位上等待东方的鱼肚白,就算在半夜里困得睁不开眼,也依旧咬牙坚持了下了。尽管如此,他还是毫无怨言,没有丝毫的抱怨。

       “志愿者期间,其实也有挺多突发状况的,就有一次……”伴随着他的叙述,在我们的眼中似乎渐渐看到了当时的场景,与那时候的混乱……

       上午的体育场门庭落市、人潮涌动、人们蜂拥而至门口等待着接种疫苗。天气闷热,人头攒动,在等待的人群中已经有人不耐烦的开始质疑:

       “大家安静一点,请大家排好队,不要着急,等会儿就可以进去接种疫苗了。”一位民警的声音也就淹没在了嘈杂的人声中。

       “去,给大家发点水和面包。”一位警察对他的下属说着。

       “是”下属们马上就开始给民众们发放吃食,一边给一边安抚大家“不用着急,能接种到疫苗的。”

       在民警的安抚下大多数的人已经冷静下来,但是还是有个别的人不太理智,朝着民警叫喊到:“我不要吃的,我只要接种疫苗,什么时候能开始?”

       奈何民警也不知道,只得地、不停歇地安抚,让其冷静下来。终于开始接种疫苗了,人群也有序且缓慢前行,值了有段时间的民警们此时才能够休息一会儿。可是好景不长,不知道怎么人群又开始混乱了起来,有人喊道:“怎么又不往前走了呀!还打不打!我都排这儿好久了!”

       民警赶紧跑过去询问情况,接种疫苗的医生无奈道:“现有的疫苗没有了,等送来。”

       民警只得把这个消息告知民众,顿时人群“炸”了。

       “什么呀?我怎么那么倒霉!”

       “又来?啊!烦死了呀!”

       ……

       抱怨声此起彼伏,民警们又再次费了好大功夫,这才让民众安静了下来,然后焦急的在门口等待着疫苗的到临。

       “嗡嗡”声不停地围绕着人群,也不知道是谁的意见,两个队伍突然站了起来,互换了位置。

       “唉!你们干嘛呢!”保安喊着。

       “你管我们呀!”有人就大吼一声。

       作为警官的他是怎么处理的?

       身为民警的志愿者们有的立即放弃休息、有的“长途奔袭”迅速冲入人群维持秩序并安抚。类似的事情直到下午五点结束疫苗的接种,所有的民警不辞辛劳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

       他们不是神、只是普通人,也有父母、孩子,只是因为他们的职业是人民的警察,所以他们才变得高、大。

       警察并不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砥砺前行,有担当。这才是我真正敬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