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喻人的作文五年级400字(精选4篇)

       篇一:借物喻人的作文五年级400字

       梅魂

       沈子越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一颗颗梅树在漫天白雪里,穿着洁白的银衣,散发着纤尘不染的清香。梅与菊、兰、竹自古就是中国文人心目中的四君子,而梅的品格自然是“迎寒而开,傲霜斗雪”。

       有许许多多的人一样有着梅的骨气和品质。

       刘胡兰,1932年出生在山西文水县。抗日战争爆发,她在党的领导下,组织群众反扫荡。粉碎了日军的扫荡,被捕时,在敌人的严刑逼供下,她仍面不改色,坚贞不屈。他们越是逼迫,她越是视死如归,大义凛然地说:“怕死就不当共产党!”最后在敌人的铡刀下英勇就义。她用她短短的十五年吹响了冲锋号!“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的精神就是忠诚、责任与奉献”。对于抗日英雄来说,她担当得起这些赞美!

       不止刘胡兰,还有很多的人像她一样为了国家而牺牲,愈是危险的地方,他们愈是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尽管被俘虏,也要坚定信仰,有宁死不屈的精神。这种精神,需要我们一代代传承下去,与世长存!

       篇二:借物喻人的作文五年级400字

       梅魂

       任馨

       一年一度,那清白的梅花又开了,幽香穿过了寒冷的冬天,在雪地里,梅茂盛的开着,她是那么耀眼,那么坚强。

       时间倒退,我竟穿越到李大钊开始跟政府叛乱的这一年,李大钊忽然朝我奔来,我低头看了一下自己的着装哦!我是李大钊的学生了,李大钊边跑边说:“快跑,我护着你,快!”不知怎么的?我竟眼含泪水,还听见一声怪.0279.NeT话。

       “李先生,你为我们付出那么多。”一位学生一边哭着一边说。哦!我想起来了,李大钊因为被自己的学生出卖——张国焘,可是李大钊同志却浑然不知,李大钊同志在临走前说了四个字——力求速办。

       梅正因为迎寒而开、傲霜斗雪、一身傲骨这一股精神才让我们学习,传承下去。

       一种难求的精神,让人感慨,一种种坚持信念,让人敬佩……

       篇三:借物喻人的作文五年级400字

       水魂

       魏世博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很好地阐述了奉献精神和忍让精神。

       先说利万物。大家都知道袁隆平爷爷是“杂交水稻之父”,而杂交水稻是当之无愧的伟大发明,它令稻田每年丰收的稻谷增加了很多,让很多饿肚子的人都吃上了香喷喷的大米饭。

       而水,大家也都不陌生,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水,如果没有水,不管是人,还是各种动植物,都无法存活。可是世界上的淡水并不多,只占2。5%,而在这2。5%的淡水中,能供人们利用的只有30。3%。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水。

       不一定只有壮烈牺牲的人才叫英雄,比如袁爷爷,他并不是壮烈牺牲,依然名垂青史、流芳百世,不是吗?水,它见证了中国的历史,上自夏商周七国,下至唐宋元明清;大到北征匈奴民族,小到诗人饮酒吟诗——都离不开它。每个时代的每个人也都需要它。珍惜水,也是英雄。

       再说而不争。不争,这并不丢脸,更不代表输。以退为进,这是每个智者都知道的。老话说得好:“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谁都知道树大招风,可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笑到最后才是赢。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说韩信,胯下之辱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而韩信也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而灰心,“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虽然死的着实令人惋惜。那么现在也不难理解“宰相肚里能撑船”了。不争这件事,看起来不难,做起来可并不简单,心理素质得很好才行。

       水,并不像竹子那样潇洒,也不像兰花那样高雅,但它的品质,却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向富有水的品质的人致敬。

       篇四:借物喻人的作文五年级400字

       荷花魂

       任宇晨

       荷,花中之君子。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曾这样评价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此,许多文人墨客都用它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希望。

       乡村外婆家的盛夏,一池的荷花是非常常见的。家家户户门前的池塘中,静静的水面上布满了翠绿欲滴的荷叶,不久,花蕾钻出了污泥,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傲然屹立枝头。偶尔去池塘里清洗衣物就会发现圆叶旁立着一支淡粉的荷,淡黄的花蕊密布于中间,如星,如云,如粉,如黛……

       她不起眼,沐浴着阳光默默开放,凋谢,直到莲米端上桌,莲藕送上市,泥塘重新翻整,她和一村的人们朝夕相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外公常常望着翻整的泥塘对我感概道,只有像荷这样不惧怕淤泥的环境,沉下来,踏实生长,才能长出饱满的莲米,茁壮的莲藕啊。

       人何尝不是如此呢?

       我们熟悉的季羡林先生,他被人们称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但他对这些飘入云端的头衔并不认可,而是一直坚持“学者”这个称谓。无论是他旅居在德国,还是回归故里,他始终踏踏实实为中国文化事业努力做事。他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得踏实,活得踏实,他把自己沉在普通的泥土里,却在泥土中开满了芬芳的花。几十年来,他辛勤从事英文、德文、梵文等文学作品的研究与翻译,发表、出版的译作将近四百万字,获得了翻译文化终生成就奖。

       其实从古到今,像季老这样沉下来默默做事有不少。晋代的陶渊明,辞去职务归园田居,采菊东篱下,写出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篇。明代的李时珍辞去太医院的职务,穿上草鞋,遍访民间,亲自采药,终于写出了后世闻名的《本草纲目》。

       又到春末时节,我想乡下的泥塘又将是一番春意盎然的景象,虽无人问津,不如城里公园处处游人驻足观赏,但荷花依然会俯下身子,融入淤泥,终究会开出芬芳四溢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