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走近文化遗产将军衙署
康子严
“一座将军府,半部青城史”将军衙署座落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的西侧,由砖木构建,占地约2。25万平方米,内有房屋132间,主要分成了三路建筑群。而如今,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中轴主体建筑群。
这是将军办公和居住的地方,威严的红色铁门大敞着,高高的灰色水泥墙封存着这一片古迹,好像在把此处所弥漫的文化底蕴与外面喧嚣的世界隔绝起来。踏过高高的门槛,迎面的是两门威武的石炮,尽管已经锈迹斑斑,但仍不失当年在沙场上轰炸敌人时的威武风度,院子里飘动着八面绣着精美龙纹的彩旗,尽管昔日的艳丽色彩早已褪去,但依晞能让人联想到在清朝初期,八旗子弟阵守边疆率领军队英勇抗敌的场面。
紧接着来到大堂,二堂,这里是将军办公的地方,屋子里面的物品都阵列的整整齐齐,架子上大大小小的青花瓷器古色古香,墙上的画显得安宁美好,桌子上的笔砚纸墨摆放的规规整整。然后是三堂,四堂是将军家属以及佣人的内宅。其中还挂着一些衣物,摆放的有圆形餐桌,小凳子,这甚至可以让人想象到,在少有的和平时间里,将军府中的生活还是十分安宁闲适的。
将军衙署建立于1736年,是清五朝为了加强西北疆的稳定,而修建的驻屯满洲入旗官兵的新城,取名绥远城。曾经在此城居住的人如今自然是没有了,游客们人来人往,耐心地聆听着导游的解说——毕竟没有人能见证曾经的一切,但,就在庭院中,有着两棵品种不一的参天古树,236年间,静静地注视着漫漫岁月的流逝,守望着大清由盛转衰的历史长河。
百年间,这两棵树看着这座府,这座府望着这两棵树。当岁月的衣袖拭去此府的光泽,这树,便是唯一在历史光辉,在风雨斑驳中亘古不变,永垂不朽的见证者!
篇二:走进文化遗产将军衙署
白星媛
清风吹佛着树叶沙沙作响,东方的早霞变成了一片深红,一起都渐渐变清晰了,今天我怀着崇敬之心拜访了将军衙署。
进入仪门之前,我了解到这里建造于清朝的乾隆三年,曾为随缘将军之府邸,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进入仪门之后,首先见到的是大庭与二庭,这里是将军用来办公的地方,院里有四颗树,四颗丁香树。紧接着,我来到了大堂,大堂中端身着的将军是绥远城第一任将军——旺昌,来不及细细查看,我便走到了二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写着“安.0279.NeT民则惠”的牌匾,其中“民”多了一点,其意为当官的多把实惠分给老百姓一些,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二庭也有退一步深思熟虑的意思,接着、眼前是一块功德碑,碑上雕刻着永垂不朽的辉煌。我看到了将军的马鞍,上面有大象的骨肉,这也象征了将军的地位。在自由时间中,细细观望,将军正气犹存,他们从来没有离开,一直在看着我们进步,守护着我们。
阳光倾泻,透过丁香树的缝隙,光影斑驳。阳光洒落,清风拂过,吹起鬓边的碎发,恍惚间我看到了将军们在与大臣会议,我看到将军们在为了百姓在书房里散步。阳光照在他的身上,他的发梢都的金的的,平日里蹙着的眉梢也舒展开,可眼中还是为了保国家,为人民安居乐业坚定。我想!如果他们看到现在的国泰民安,国家富强,会感到欣慰与感动吧!
一阵风将我的思绪拉回来现实,我望着一颗丁香树了仿佛闻到了花香,仿佛我也存在与那个时代。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我怀着崇敬之心,离开了这座绥远城将军之府邸。
篇三:走进文化遗产将军衙署
杨雅舒
我怀着崇敬与自豪的心情,踏上了绥远城将军衙署---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年间的将军之府邸的中轴线。
我从新华大街向这座府邸走去,未进入时便看见了路南红色的照壁,照壁上“屏幕朔漠”四个字夺人目光,意思是保护我国北部边疆,转过身便是仪门,沿着中轴线向北走,依次是大堂,二堂,三堂和四堂。
穿过仪门,我们来到大堂前,堂前有四棵“暴马丁香”,丁香的花期很短,是我市的市花,而这四棵丁香,已经有180年的历史。接下来是大堂,又称正堂,是整个将军衙署乃至整个绥远城中,建筑规格最高,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处,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堂中“端坐着”绥远城的第一位将军,将军仿佛再和其他官员议事,威严无比,整个大堂都是用木头插合而成的,没有用一根铁钉,从而体现了古人的无限智慧。
大堂的北边便是二堂,如果说,大堂象征皇权,那二堂则象征军权,是将军办公之地。二堂上方的匾额是用回文体所书的一句话,从左至右读是“惠泽民安”,从右至左读是“安民则惠”,然而“惠”却少了一点,”民”则多了一点,意为官人要将实惠多分给百姓一些,百姓才能安居乐业,二堂的东南方有一座功德碑,赏赐给二次胜任绥远城将军的一位将军。岁月无情地冲刷掉碑文,将军的功德却被吾辈永远铭记。
二堂后的三堂和四堂,是将军等人休息的地方。两座堂的东边是澄园,供将军业余活动。
站在和三堂和四堂之前向南望,仿佛回到了那个初建此府邸的年代,历史的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忽然,好似穿越到边疆的战场,黄沙漫天……有一位将军冲破敌阵一弓拉满,似皓月充盈;血飞溅,如侵染枫林。敌人一个个倒下,边疆之土地得以安,将军回眸一笑,好像再说:“我焕焕之华夏从未失安!”再次回神时,我有一次走过这条中轴线,这是名副其实的安定之轴!
“一身正气豪情壮,两袖清风意志昂。”这座将军之府邸,经岁月之洗礼,仍闪耀其光辉。吾辈因此而自豪,理所应当!
篇四:走进文化遗产将军衙署
王柯欣
绥远城将军衙署是清代绥远将军管辖归化城,漠南蒙古及统领大同、宣化等地驻兵的办公衙门,按清一品封疆大吏衙署的格式营造,砖木构制,占地约3万平方米。他的营建,是清王朝为巩固西北江边陲的稳定,奉行对大漠南北蒙古地区实施政治、军事统治的产物。
从东门进入大堂,刚入眼就是鲜艳的八旗旗帜。宽敞的大堂院落在仪门后方,大堂巍然屹立在月台之上。大堂是将军衙署内规格最高,面积最大,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建筑。大堂前有月台也称露台,大堂内的牌匾“泽敷遐尔”是乾隆二年乾隆亲笔写的。大堂是官员举行重大礼仪活动的地方,是整个将军府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建筑。
二堂的后面有一棵古树,据说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没有将军府时它就已经出现了。将军府的绿植都特别多,即使在夏天也不会感到很热。
三堂位于二堂之后,它属于一个屋内的内宅,是之前将军用来休息的地方。
最后我们还去看了功德碑,是德勒克多尔济功的功德碑,是同治皇帝为表彰他的功绩所立。此碑有满、汉、蒙三种语言,是非常罕见的。
一座将军府,半部青城史。将军衙署古建筑群,犹如一部无言的史书,对其不同的历史时期发生的演变历程,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珍贵史料。它作为地域文化与灵魂的代表,记载着敕勒川这片土地近300年的历史脉络,埋藏着呼和浩特凝固的情感记忆,它的存在对见证各民族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民族团结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篇五:走进文化遗产将军衙署
张宇童
一座拥有浓厚历史的将军府邸在二百八十多年前落座于内蒙古,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这座历史博物馆!
我从正门走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两位手持长矛神情严肃的士兵站在门两侧,继续往前走,能看到两颗丁香花树,在夏天,这里一定会香气四溢,花枝满头。第一展厅便是折房,折房是官史上堂前议事和休息的地方。
再往里走,会看到回事处,这里是衙署文官整理资料的地方,处理公务的地方,房间里的蜡像人做工精美,栩栩如生,端座在椅子上,注视着手里的茶盖,似乎住日发生的点点滴滴又重现在眼前。
我穿过一条条小路,感受着这里的一砖一瓦,继续走,便到了官房,这里是将军处理重要公务的地方,再往后便是将军衙署的中心——大堂。这里只有重大活动时才会启用,将领严肃来地坐在堂内中间,背后的屏风也更能突显出此将军的威严,旁边的官臣也个个形态逼真,聚精会神地听着,正襟危坐,而旁边的桌上摆放着的器物是天鹭,它不仅有观赏作用,还是香薰,而且是皇上赐赠的,有“威震四方”的喻意。我在此驻足许久,感受到的不只有威严,还有每个官员对国家的倾力倾为。
我在院里慢慢走着,欣赏着两棵高大的榆树,它的历史远比将军衙署要多,经历百年风吹雨打,仍屹立不倒。
我转身再次观望这座将军府邸,它整体布局错落有致,让人惊叹,它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是青城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