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们总是不解为何孩子们总喜欢收集各式各样的糖纸,却不知透过那一张张五彩缤纷的糖纸,可以看到一个琉璃色的世界。
这世界上没有价值的东西其实很多。他们似乎没有什么真正的作用,就像是人的头发,有与没有于个人而言,并不会对生活造成过多影响。只不过在人看来,头发是增加外貌气质的东西。我又想起莫言说过的一番话“文学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没有什么意义”。这样一说似乎确实有道理,我想这其实与文学本身的学习者有关。文学本身是他们的热好,他们其实明白书中并没有真正的“黄金屋”,所以他们压根没有抱着这一目的去学文学。他们在书中消遣,在书中寄托身心,其实,文学于他们而言也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他们享受一次次指尖翻动书页发出的细细摩挲声。他们不在乎结果,因为过程本身也就是一场令人身心愉悦的旅行。
这样说来,似乎万事万物又好像有了意义。而为什么人们又愿意称之为“无意义”呢?是因为他们总是带着“要从中得到些什么”的观念,这样的观念最后往往让他们一无所获,更有甚者会恼羞成怒。
可是为什么要将每件事物的价值探个究竟?就好像一株株肥美的牧草,人们非要把它压榨的一滴不剩,可.0279.NeT其实也并没有从中得到多少的水分与养料。
这样想来我对于那些“没有意义”的东西,又多了几分喜爱之情。在这人们都习惯带上“利益面具”的世界里,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当年韩退之不为世俗“与全世界对抗”的那股韧劲,也为他们增添几分别致与洒脱。
很多事情并不是没有意义,他们的存在本身或是过程本身就已经足够令人欣喜了。就像是王维正是无事闲走,“行到水穷处”才会赶到“坐看云起时”恰然正好的欣喜。正是“带月荷锄归”的劳累,让陶潜忘却俗世闲杂,换来那一眼“悠然见南山”的奇妙相逢。
童年歌记忆里葡萄树上的那只蜗牛,万里行舟的渔夫,都似乎经历一番风雨后到达目的地。是因为他们享受一次次滑下又向上爬起的成长,享受在青山绿水间“纵一苇之所如”的闲适与摇奖时积蓄迸发在手臂间的力量。他们不问去往何方,只愿这来时的路走的踏实,问心无愧。
我们不也一样吗?从小到大经历过大大小小的考试,只在一年后的夏天,那张张试卷化作高中的句号收尾。只相信,高考过后去到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地方,但是是最适合你的地方,遇到的也是最适合你的人,回首看着来时路,每一个苦苦奋战的日子都是那般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