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微课程设计与制作能力提升总结【精选8篇】

       篇一:a3微课程设计与制作能力提升总结

       “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它有三个特点:首先,“微课”不同于常态教学研究活动。“微课”可以在办公室在其他非教室的场所进行,它观察、研究对象主要是教师的教,对学生的状态只能做出猜测。活动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技能等。

       其次,“微课”的规模小时间短,参与性强。教师在学科组内参加活动。每人上课和被评课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听课者由同组教师和专业人员组成。在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不仅展示自己的授课过程,同时又可以向同事、专业人员学习,并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自评与他评,不断反思、修改自己的课前备课,总结经验,提升能力。

       最后,“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有针对性。由于在较短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微课”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和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失败”,不会顾虑评价“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虽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有学生,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课,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

       篇二:a3微课程设计与制作能力提升总结

       微课是展示自己教学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这种短时间内的视频教学,能有效地观察自己上课时的过程,包括上课时的表现,对于自己的教学展示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能通过自己看到自己上课时的语言,姿势,动作形态,课堂讲授等获得较大的自我认识。然而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在教育领域,“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

       微课时间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在5分钟以内。

       微课内容少“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0279.NeT更加精简。

       资源容量小。“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微课程”起点很低,基于PPT(幻灯片)技术,后期转为视频文件,人人可做,简单易学。微课程每一集内容相对独立,它可独立使用,也可嵌入学校任何课题,还可以独立成系统,综合使用。”微课程”利用了网络传送的便捷与录影重复利用成本低的特性,使用方便,除了网上学习,还可利用手机、微博等方式学习,也可以用于学校例会、研讨会观看或讨论。主要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直接指向具体问题,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有深度,能启发有思考。

       篇三:a3微课程设计与制作能力提升总结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时代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教学领域

       也逐渐进入微观时代,微课程教学理念应运而生。基于感官材料的启发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这更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和形象认知的理解。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因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原则,指向学生自主学习特征的内在需

       求。学生利用微课自主学习,主要在课外而非在课内,要想达到吸引学生自觉观看的目的,

       微课的教学内容必须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有用,二是有趣。

       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特点设计微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

       有效组织微课展开,问题引导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点、疑惑点

       和困难点分解知识脉络,把教学内容细化为小的问题形式呈现给学生,通过不断的引导、深

       入,达成解惑释疑的目的。

       其次,微课程教学资源的遴选,要更多关注学生的生活,回应学生学习迫切的需求。因

       此,在制作微课内容的时候,要充分体现主体与生活的关系,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中选择

       最具代表性、针对性和最熟悉的生活材料进行制作。

       最后,要善用学生的眼睛看画面、用学生的耳朵听声音,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审视微课内

       容。传统的教学理念使得教师习惯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而倡导自主学习的观念要求教师从

       学生的地位、方法、基础去观察问题。学生利用微课进行学习,想得到的是知识、技能本身,

       非微课展示的元素和内容就不需要出现在微课制作中。

       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设计并制作微课程,从而呈现关键信息,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丰富

       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形式,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支持学生自主学习,满足个性化学习需要。

       微课恰当、舒适的音频效果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兴趣原点,是一个自主探索的学习平台,可以

       让学生从生活中提取材料,化抽象问题为具体问题,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微课单独开展的学习方式,制作课程时要考虑如何有效拉近学生与教师心理距离,要让学生感到轻松自然。微课堂小平台是搭建学科大厅的桥梁,这值得教育工在现实生活中自觉探索和主动思考。

       篇四:a3微课程设计与制作能力提升总结

       微课是当前教育教学中的一一个热点话题,也是本次学习的重点。通过学习微课制说明,使手民大的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的几点肤浅的感受:

       一、实施微课能促进学生有效自主学习;

       1、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2、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

       3、教师不再是讲台上的圣人,而是身边的导师;

       4、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5、学生课外延伸的个性化阅读和学习的最好载体;

       5、学生课外延伸的个性阅读和学习的最好载体;

       6、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

       7、内容被永久保存,可供查阅和修正。

       二、对教育自身的发展

       现在的微课热,是对过去”课堂实录”式的视频教学资源建设的反思和修正。过去录制的大量“课堂实录式的视频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大而全,冗长,难以直接加以使用。微课平台是区域性微课资源建设、共享和应用的基础。平台功能要在满足微课资源、日常“建设、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便于用户“应用、研究”的功能模块,形成微课建设、管理、应用和研究的“一站式”服务环境,供学校和教师有针对性选择开发。交流与应用是微课平台建设的最终目的。通过集中展播、专家点评和共享交流等方式,向广大师生推荐、展示优秀获奖微课作品;定期组织“微课库”的观摩、学习、评课、反思、研讨等活动,推进基于微课的校本研修和区域网上教研新模式形成,达到资源共享。

       三、存在的不足

       研修过程中,与其他学员不断交流探讨,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也感受了自己存在的差距。信息技术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没能熟练掌握录屏I具的使用,不会使用视频下载软件,不会剪接视频,总之,我的信息技术能力还有很大的学习空间。

       四、改进措施

       1、将现在所学习的信息技术知识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能力,丰富教学手段。

       2、不耻下问,求学不倦,反复观看研修视频,请青年教师指导学习,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

       通过网络教育的学习,尤其是对微课知识的学习,使我对微课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也学得了一定的制作技能。我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深入研究学习并且反思微课教学,不断的尝试微课教学研究,进一步提供自身的综合业务素质。

       篇五:a3微课程设计与制作能力提升总结

       这次有机会参加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其中微课程的制作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在听老师讲课,在看课件,我受益匪浅。各位指导老师的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我们焦渴的心田,让我饱尝精神大餐。下面总结几点:“微课程”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一是选题,微课程重在解决疑难,突出的应该是个性问题,是教学的某个环节,是教学中的难点突破,课后的习题讲解。微课程的作用是解惑,而不应该是授业。我选的是《周长》,确定了主题后就要搜集材料了。接着是撰写教案,虽然是微课程,教案中的环节也要详细,条理要清析。必要的是课题、学科、适应年级、学生的认知起点、作品分析、基本流程都是要齐全的,在教学流程设计时参考教学用书,不能“拿来主义”,要有自己的见解,有思想、有价值、有创新,真正起到解惑的作用。

       二是制作一个PPT课件,课件起到的是一个引领的作用,要体现出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展现出新时代教师的科技水平数学课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是要让学生见多识广,有所见识才能有思想,有分析能力,写作时眼界也宽广。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个道理。

       三是录制整合材料,录制可以用“录象专家”,转化格式处理文件可以用“格式工厂”,最后就是上传文件了。提交作品后,再回过头来回放自己的作品,有一种成就感。从听取专家的建议中我归纳了微课程录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时刻谨记您的微课程用户是学生。

       2、一个微课程只说一个知识点。

       3、尽量控制在5-10分钟以内。

       4、不要轻易跳过教学步骤,即使很简单,很容易的内容。

       5、要给学生提供提示性信息。

       6、微课程是整个教学组织中的一个环节,要与其它教学活动环境配合,记住:在微课程中适当位置设置暂停,或者后续活动的提示,便于学生浏览微课程时转入相关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单统一调度下学习微课程。

       7、微课程应有恰当的提问,问题的设计要恰当安排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核心问题,灵活使用多样化的提问策略促进学生思考。

       8、每一个微课程结束时要有一个简短的总结,概括要点,帮助学习者梳理思路,强调重点和难点。

       篇六:a3微课程设计与制作能力提升总结

       微课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在以前的认识中,我一直认为微课是记录课堂活动的一小段视频,或是将40分钟的一节课分解成多个的课堂碎片。在经过培训之后才我才对微课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微视频为载体的,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活动。虽然微课时间短,但设计和制作精良,讲解细致,知识点小而明确,学习效率高、效果佳。通过对微课的培训学习加上自己亲自制作微课的体验,我认为微课作为一种教和学的新模式,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一、教学模式:自主创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知识的传授在课堂中进行,而知识的吸收与掌握则在课外。学生需要克服学习中的重点难点时教师往往并不在现场,而教师也没有做到因材施教。而如果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环境颠倒过来,学习的有效性将发生怎样的改变?微课就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自助餐”式的学习体验。微课以一个个完整而独立的知识点呈现,无论是学习新知识,还是课后复习,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性地学习某些知识难点或者技能,并且可以反复播放学习,针对性强,灵活性强,学习时间充足,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二、设计制作:细致精心

       培训学习的第二天,在听了东北师大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的陶凌老师和程帅老师为我们做的《智慧教育理念下的语文微课设计与应用》《微课软件制作及使用》的报告之后,我们分学科分小组开始制作微课,

       两天下来,让我对微课的制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反思:

       1、选题很重要,一定要见微知著。微课在制作之前,最重要的是要确定课题,即一个知识点,而并非一整堂课,我们必须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困惑的一个重点难点或易错点切入,让他们通过少量的知识点掌握课程的关键内容,从而支撑起完整的知识结构。所以,微课制作之前的选题很重要,要科学,有启发性,能唤起孩子们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从而达到见微知著的效果。

       2、深入解读文本,设计脚本。语文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学习的特点,在微课制作之前,一定要针对学情,深入的解读文本,抓住重难点,撰写设计脚本。脚本设计中,教师的讲授过程要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微课展示的时间短,这也对教师的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以最少的语言把问题的症结点破,不枝蔓,不拖沓,深入浅出,透彻、明了。

       3、语文学科在微课的制作和呈现上要学会简洁,信息技术的运用要恰到好处,不需要高大上,更不要喧宾夺主。语文微课的制作一定要努力呈现语文的学科特点,体现语文学习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能用语文的方式解决的,一定要慎用信息技术。不管是CamtasiaStudio还是Office2022,都只是在微课制作时提供的技术方面的支持,不能反客为主。在遇到一些抽象的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时,恰到好处的运用信息技术将知识点显性化,形象化,传媒化,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体现语文学科和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

       这次培训学习让我反思了很多,教育本就是关注人的活动,课改只是努力让教育回归本真,改变很困难,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能正确运用且用好新技术更是很困难,但是只要坚持从基础入手,脚踏实地终有一天,我们可以仰望星空!

       篇七:a3微课程设计与制作能力提升总结

       微课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辅助教学的方法,很多老师将这种方法应用到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怎样才能制作成一个完整的、适应教学需求的微课呢?

       以前总觉得微课的制作应该与常用的多媒体课件差不多,虽有过相关的培训,但是对微课的认识还是不够深刻,所制作的微课感觉比较粗糙,虽能阐明所要讲的知识点,但是还存在问题。通过本次系统的学习,让我对微课的制作有了新的认识。

       制作微课时,我们需要制作一些课件,怎样才能设计还课件呢?微课中课件的制作不同于常用的课件制作,她要教我们用简洁的语言准确的描述所讲的知识而不是像上课时,需要详细的写出所有的语言,只有简洁、清晰的语言才更利于学生的记忆,而且我们在语音上要形象。在设计课件时,我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具体到形象,充分发挥形象的多媒体元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帮助学生进项有效的信息加工,才能更有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信息加工,才能更有效的帮助学生学习。所以,在以后的学科制作中我们要锤炼语言,以达到简洁、清晰、形象。色彩搭配是微课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之一,塔的之一功能是衬托、突出主体信息,增强课件的艺术性。我们在设计微课时,也要注意色彩的搭配,要让文字、北疆的色彩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又不显得杂乱,让人觉得整个画面色彩过多。

       在制作微课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微课属于视频作品,需要有画面的切换或动态变化,就像电影一样。不能出现一个画面讲上几分钟的现象,最好十秒钟内画面能变化一次。

       2、画面变化可以是ppt翻页切换,也可以是ppt内容逐行呈现,还可以是线条、画框或文字特效的变化等,只要画面内容有些许变化都行。

       3、画面变化不需要太快,尤其是整个画面的切换频率不能太快,这点是与电影的不同,电影通常几秒钟就换一个镜头。

       4、微课里要大量设计问题,通过问题来吸引学生。一个问题最好在一分钟内解决。即从提出问题到最后问题的答案呈现不要超过一分钟。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细分,将一个大问题拆分成若干个问题。如果提出的问题在一分钟内没有解答,观看者容易产生疲倦。

       5、因为一个单元的内容往往涉及到若干个小知识点,不适合在一个微课内全部呈现,因此,可考虑通过做几个微课来解决完整单元的学习。

       6、即使是同一个单元内的微课也要分层,一般至少分两层:

       基础微课和拓展微课。基础微课属于最基本的内容,每个学生都要看,并且能基本理解。拓展微课又可分两个方向拓展,一是纵向的,即某一知识点的深化;二是横向的,即相关知识点的扩充。拓展微课可供学生选择学习。这个分层设计也是翻转课堂任务设计的思路。

       7、“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针对性强。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课,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

       篇八:a3微课程设计与制作能力提升总结

       微课——这个校本教研新形式的产物,原先我觉得挺困惑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网络研修学习,看了里面的微课,以及日常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我就悟出了道。“微课”其实就是无生上课,就是教师根据事先设计的教案,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面对听课者上课。它在传统的听课、评课活动的基础上增添了“说课”和“答辩”等环节。它具有以下特点:

       1、“微课”不同于常态教学研究活动。

       “微课”可以在办公室或其他场所进行,它观察、研究对象主要是教师的教,对学生的状态只能作出猜测。活动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技能等。

       2、“微课”的规模小、时间短、参与性强。

       教师在学科组内参加活动。每人上“课”、被评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听“课”者由其他参加者(同组教师和专业人员)组成。在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不仅登台上“课”,展示自己对某堂课的准备情况,同时又可作为学习者向同事、向专业人员学习,并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自评与他评,不断反思、修改自己的课前备课,总结经验,提升能力。

       3、“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针对性强。

       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特别作为中职教师,面对综合素质与课堂专注力稍弱的中职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课,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

       教师个人研修计划我参加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学习。为了能让本次培训学习起到真正的实效,真正让自己获得一定的进步,我制定了一套研修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专家教授的讲解引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促使自己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研修目标

       1、提高自己对信息技术应用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

       2、能结合有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针对语文教学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

       3、转变固有的教育观念,与新时期的教育观念保持一致。

       三、研修方式

       1、聆听请教对讲解中不明白问题和教学中的困惑,及时上网查询并向同行请教,努力向寻求专家帮助解决。积极参与研修班的各项研讨活动,努力向各位学员交流学习,拿出自己的问题请教各位学员,与各位学员共同探讨。

       2、反思提升

       加强业务进修,主动关心国内外及周围教育信息和专业理论,每周至少抽出几个小时,并通过多种途径,如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相关的刊物、多媒体技术、观摩、听讲座,上网等,汲取信息技术学科的新知识、新技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积极参与在线研讨。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合理利用软件、数字教育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有效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养成网络学习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积极学习

       珍惜这次培训提升机会,认真遵守培训能力提升工程的各项要求,每天挤出时间上网学习,专心听讲,认真聆听专家报告,并做好必要的记录。无论专家报告何种风格,都坚持在最快的是时间内调整思路,融入专家讲解思路,内化成自身的知识,弥补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积极参加教育科研能力研修,树立教研科研意识,把研修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每期至少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或者教学设计,积极参加教育系统组织的教科研成果征集活动。

       三、具体措施

       1、每天利用1—2小时登陆网络研修平台,认真完成培训期间各项任务及作业。

       2、认真聆听专家们视频讲座,做好笔记,并把理论运用于实践,提高自己业务水平。

       3、培训期间多与同行研讨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总结和反思,力争让信息技术更好的服务我们的教学。

       4、多阅读信息技术方面的书籍,掌握教学中常用软件的操作流程和方法,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

       总之,我决心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文化积淀,充盈自己的底气,增强自己的理论底蕴,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结合教学实际,努力学习信息技术,并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