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观影观后感心得1500字(精选4篇)

       篇一:觉醒年代观影观后感心得1500字

       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一一题记

       没有流量大牌明星,不是热门小说改编,但它却历历如绘地为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纷乱沸腾的年代。以前只是一个个名字的先烈,在剧里突然鲜活了。那些历史课上死记硬背的人物评价历史意义,这一刻好像突然懂了。《觉醒年代》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在历史书上不经意间划过的句子,可能就是一个人的一生。我们在政治课本上死记硬背的,那些我们自己根本不相信的东西,曾经真的有一群人把它们当作毕生的理想与信念去奋斗和牺牲。原来在“情深深雨蒙蒙”的那个年代,不止有才子佳人、花前月下、醉生梦死,更是哀鸿遍野、饿殍累累的乱世,那时候真的有人吃“人血馒头”救命,也有人为国家一夜白头。

       从创办新青年启民智伊始,到开天辟地建立中国共产党,其间是张勋复辟,新旧文化之争,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学生发起五四运动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中,我看到的是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革命先驱追求真理的光辉历程,是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先辈的热血激情岁月。一位位前辈在救国道路上绽放他们的热血青春之光。

       陈独秀初创《青年杂志》演讲,激昂地提出“六条标准”;延年乔年摆摊卖《新青年》捡钱物归原主在大街上等到深夜;毛泽东抱着《青年杂志》在雨中奔跑;蔡元培三顾茅庐请陈独秀去北大任教,新文化运动领袖们齐聚一堂,共编《新青年》;李大钊与长辛店工人一起包饺了过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使团为青岛问题做最后努力,深夜等候电话;五四运动中被捕的学生意志坚定,他们说卖国贼不除,誓不出狱一幕幕历历如绘,才知百姓们的痛苦,救国之路的难寻,革命者的不易。

       陈延年是我印象深刻的人物之一。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五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革命烈士,1927年在上海被捕,宁死不跪,被国民党反动派乱刀砍死,时年29岁。陈延年就义那天,龙华的桃花落了满地,花落在了他最美好的年纪。去是少年身,归来烈士魂。他们像火焰一样燃烧,用尽全力去撕裂黑暗引来一缕光明,照破山河万朵。我崇拜这英勇就义的慷慨和那救国救亡的纯粹!

       还记得李大钊先生曾在《青春》中写道:“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准之生。”《青春》这篇文章寄语青年,那个年代的青年亦不负众望。他们信仰马克思主义,为了国家与人民而奋斗,最终却都将年轻的生命献给了革命,他们的牺牲令人惋惜,令人痛心,他们的奋斗却没让他们看到中国的黎明那时的青年亦是我们这一代新青年的光,我们更要以他们为榜样,为如今这个欣欣回荣的国家,贡献一己之力。

       100年前,沉沦中国里闪耀出一道光一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所建立的,是一条救国之路。100年后,繁荣世界中,中国成为照亮世界东方的一道光,是因为我们所坚持的共产主义。

       先辈们奔跑在寻找救国之路的大道上,栉风沐雨,道路坎坷,如今这盛世,正如你们所愿!蛟龙探海,天问登火,青年一代能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是我们国家创造的历史奇迹。

       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已是百年。百年来,一代代革命者的奋斗与牺牲,才换来了如今这繁华盛世。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一百年金戈铁马,风雨兼程。何其有幸生于华夏,见证百年路。时代辉煌,吾辈当自强!

       《觉醒年代》有续集吗?我想如今的我们便是。

       篇二:觉醒年代观影观后感心得1500字

       适逢建党百年,中央1套隆重推出了《觉醒年代》,详细介绍了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员中华民族新派从反封建到求共产的转化,在影视题材里第一次正面大张旗鼓的树立了陈独秀先生独立思考、个性张扬、奋发有为的形象。

       从流亡日本反思国可以爱也可以不爱被愚忠派当做汉奸,到回国创立新青年杂志,再到入京任教将新青年转移到北京,被北洋政府逼迫从北京返沪,陈独秀先生倡导的民主和科学,振聋发聩,一时风头无两,激励国人。

       觉醒一词,用得恰如其分。清末以降,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救亡图存之路。有封建士绅的洋务运动,有勋亲贵胄的君主立宪,有封疆大吏的东南互保,有神鬼颠倒的太平天国,有农民起义的捻军,有不明真相的义和团,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有张骞为代表的实业救国,甚至有袁世凯为代表的军政府复辟、张勋复辟……各派各流,粉墨登场,偌大中华,成了演练场,成了试验田。为国,时代精英和盲流们真是操碎了心。凡此种种,皆以失败告终。当那之时,知识分子的苦闷,不可为不大,竟连周树人,也无奈地沉迷故纸堆,考据金石,以古封今,麻痹自己!

       在这样一个时代,无数青年才俊毅然回到中国,力图“求一可爱国家而爱之”。为了启发民众的思想觉悟,也为了塑造新一代青年、再创一个崭新的国家,陈独秀先生首当其冲。他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创办《新青年》,掀起了现代中国思想启蒙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像一滴晶莹的露珠,落在了中国这棵干枯的小树苗上,使其得以复苏,甚至开出灿烂的花。而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头羊”,陈独秀不忘初心,不负重托,以惊人的才华和.0279.NeT毅力,宣传新文化新思想,提倡白话文白话诗。新文化运动,白话诗文和小说,事实上降低了文化门槛和思想表达门槛,扩展了文化和文明的覆盖面,有效降低了学习成本,将文化逐步的推向大众甚至结合工农识字班推向工农。文化,再也不是皓首明经的有闲阶级专享。

       当代人说,风起时,猪都能飞上天。潮流来的时候,本着求同存异,新思想新文化在襁褓中总要团结奋进,战旧战古战当局,但潮流滚滚中,对于将来,同胞亦会有分歧。在倡导新文化反封建上,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甚至吴稚晖都能同仇敌忾,法国派、俄国派、美国派、无政府主义等等,都有共同的敌人,封建主义。在反封建的下一步发展上,大家产生了分歧,巨大的分歧,从思想到行动上都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归根到底,是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五四运动中,李大钊最早发掘并激励了工人的力量,接触马克思主义后毛泽东认真思考了中国工人阶级弱小需要同盟的问题,陈独秀在武汉演讲中公然抛出了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道路选择。一代人的集体智慧,逐渐凝结,慢慢滴灌中华大地。

       经过了理论传播与思考、学习与讨论、学生与工人运动结合,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条件成熟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在嘉兴的游船上,一个小规模的秘密社团建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自此,经历28年风霜雪雨,中国共产党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觉醒年代》里,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初心和使命,是为劳工、为大众、为民族、为社会!观看此剧,作为一个中年人,我数次热泪盈眶!我为是这个伟大组织的一员感到光荣和自豪,我愿为人民的幸福、社会的进步肝脑涂地!

       篇三:觉醒年代观影观后感心得1500字

       2022年,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一部主旋律的电视剧《觉醒年代》在青年人群中大热。《觉醒年代》主要讲述了1915年到1921年期间,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带领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探索救国之路,最终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故事。回望这段历史,细细思索,笔者有几点感悟,在此与广大青年朋友共勉。

       一、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北洋政府时期,国际上帝国主义虎视眈眈,国内军阀割据,封建残余试图复辟,老百姓民不聊生。执政者对外卖国求荣,完全不管百姓死活。放在知识分子面前有两条路:一是安心做学问,庇护一家老小;二是置个人安危于不顾,通过革命寻求爱国救国之路。古语有云“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一个国家遭遇内忧外患,政权不稳,百姓遭殃,任何一个个体也无法独自保全。古语又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衰关系到每一个你、每一个我和每一个他。历史证明,我们的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离不开几代人的努力和付出,其中就包括一代又一代广大爱国青年积聚起来的无穷力量所创造的一切。

       二、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早期知识分子创办《新青年》,创刊之初,通过刊发时评文章宣传新文化、新思想,面向的读者主要是知识青年。而后,改为白话文写作,通过读者来信与回复、白话文小说、活报剧公演等更加丰富的形式,逐步将受众扩大到人民大众。之后,发展到团结带领学生、工人、商人、农民等社会各行各业开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这是我党群众路线形成和发展的早期实践。1920年,“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便明确了建党初心,他们立誓要建立最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为的是让百姓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后来,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带领百姓取得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个群众路线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新时代,我们过上了幸福安稳的生活,但青年党员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群众,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青年检察人在工作中要多为百姓想一点、干一点,始终坚持司法为民,通过自己的工作,踏踏实实为民办实事。

       三、青年人要有理想

       《觉醒年代》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后来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正处于二十岁左右的青年阶段,他们受《新青年》杂志的启发,立志要找到一条救国之路。新文化运动初期,各种思潮和流派都有自己的拥趸,马克思主义还没有形成压倒性多数。但社会有识之士和有志青年有着共同的理想和目标,那便是寻找一条真正能够救国家和百姓于水火的出路。为此,有的青年赴法勤工俭学,有的青年留日留德留美,而毛泽东等人则选择留在国内、深入百姓,多多了解我们自己的国家。循着救国这个理想,以毛泽东、周恩来、邓颖超、赵世炎等为代表的青年,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克服万难,从青年奋斗到中年、老年,有的甚至付出了年轻的生命。但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理想信念,有了他们的奋斗与坚持,才成就了“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新中国。如今,强国的历史任务摆在我们的面前,新时代的青年一代当树立理想、坚定信念、精于实干。

       东方睡狮早已觉醒,曾经创造灿烂文明的东方古国再一次焕发青春活力,巍峨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让我们勇于担当,顽强拼搏,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篇四:觉醒年代观影观后感心得1500字

       通过观看《觉醒年代》,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国民之觉醒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文化名流群英荟萃。蔡元培接任北京大学校长后,他致力于北大多层次的文化建设,这里汇聚了诸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等一批文化名流,也汇聚了诸如赵世炎、邓中夏、郭心刚等无数热血青年。当然,也不乏像辜鸿铭、黄侃、刘师培等保守派人物。新旧文化阵营的碰撞和交锋,使北京大学校风骤然发生变化,处处呈现出一派百家争鸣、欣欣向荣的态势。

       第二是文化社团应运而生。陈独秀一生追求真理,到任北大后,他毅然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在他的倡导下,各地的青年文化团体相继成立。起初,北京大学成立了红楼读书社和互助社,毛泽东在长沙成立了新民学会,周恩来在天津成立了觉悟社,这些社团秉承反省、持久、奋斗、活泼、创造、批判和互助的理念,为广大爱国青年提供了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后期,李大钊成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亢慕义斋书屋,毛泽东也随之成立了旅京湖南各界研究会以及平民通讯社,为传播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作出积极贡献。

       第三是新生期刊异军突起。伴随着各种社团的诞生,各种传播新文化运动的刊物也相继问世。从章士钊早起的《甲寅》到李大钊主编的《晨钟报》;从诞生于上海的《青年杂志》到落户北京的《新青年》,这些期刊一期一个模样出现在世人面前。随即,陈独秀又创办了《每周评论》,他主编的两个刊物就像黑夜里的明灯,为爱国青年指明了前进方向,而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和周恩来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一南一北,与北京的《新青年》等刊遥相呼应,形成了南北一体的格局。

       第四是学生及工人运动风起云涌。1919年5月4日,北京13所高校的学生走上街头,举行大规模的反帝反封建游行,他们高呼“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反对《巴黎和约》的签订,史称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爆发后,周恩来在天津,张闻天在南京,毛泽东在湖南,陈潭秋在湖北,他们领导学生发起了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不仅如此,各地的劳工也迅速行动起来,纷纷上街游行,全国多地出现了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三罢”现象,尤以上海最为突出。在全国人民强大的呼声面前,北洋政府被迫免去了曹汝霖、陆宗舆和章宗祥的职务,并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第五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如火如荼。1920年7月,俄共代表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会见了李大钊和陈独秀。同年8月,陈独秀率先在上海创立了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10-11月,李大钊在北京、毛泽东在湖南分别建立了中共北京小组和中共湖南小组。与此同时,远在法国的陈延年也完成了从无政府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周恩来抵达法国后,随即成为中共旅法小组的成员。之后,董必武等人在武汉、王尽美等人在济南、陈公博等人在广州、周佛海等人在日本也相继成立了中共小组。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中国国民之觉醒,绝不是几个知识分子的觉醒,而是整个无产阶级的觉醒。无产阶级的觉醒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并为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和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