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国旗下演讲我心中的英雄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
今天是xx月的第一个星期一。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认为什么是英雄?
《后汉书·循吏传·仇览》:“今京师英雄四集,志士交结之秋,虽务经学,守之何固?”英雄,并不是单纯的勇进之士,而是有坚决意志和节操的人,并于君子和而不同。
毛泽东《冬云》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这是英雄的勇武过人,越是困难越能显示出他们的本领。正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英雄的定义也许就是——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而能使得两者并驾齐驱者,便是英雄。可是,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这个世界对于英雄的要求未免过高了一点。其实,真正的英雄,并不需要如此严苛的要求,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英雄。
人说,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取决于这个人的内心的内在活动。雷锋能够不求回报,默默地为他人付出自己的年华,使他的生命化为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精神,传承到现在,成为我们的精神正能量。吴菊萍能够孜然一身美丽,在一个瞬间,发扬了幼吾幼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成为人类善良、怜悯和仁慈等优秀品质最完美的化身。
你说,他们是英雄吗?我想,你的回答一定是肯定的。因为雷锋和吴菊萍就是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的平民英雄。不难发现,对于我们来说,英雄的本质不再是聪明出色,胆识过人。取而代之的,是拥有爱心,耐心,能够宽容对待和帮助他人的人,就是英雄。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悲哀的民族;然而一个有英雄却不知尊重,不知珍惜的民族,则是一个可怜的民族,但是英雄从来不会离开我们。
英雄在哪里?英雄精神又在哪里?是华益慰不计个人得失,一心救治人民的大医有魂;是丁晓兵战时平时忘我,独臂撑起一方大空的勇武;是王百姓为了头顶国徽,国徽上的警徽而无数次与死神打交道的荡然气魄;是霍英东“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境界;是林秀贞三十年如一日赡养孤寡老人的真挚热情;是张正祥面对贪婪,愚昧和凶残的困境誓死保卫滇池的勇者无畏;是李灵在贫瘠土地上播撒希望的大爱无疆……
这些精神,随处可见,随处可寻。它存在于每一个小雨滴里,充满着长江黄河的蓬勃朝气;存在于每一捧肥沃的土壤里,涵盖着华北平原的体温;存在于每一棵树中,萦绕着中华大地的灵魂。雷锋精神就是一滴水,折射出一个庞大的时代。即便是现在把雷锋推上圣坛,在面对更加隆隆作响的现代化车轮面前,已显得稍许力不从心,但是总有千千万万个像雷锋这样的人,他们用生命去歌唱,用自己渺小的身躯去做那颗螺丝钉,成就了时代的滚滚向前。这已经成为全民族公认的一种美德,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和灵魂。
一个美国商人如此说道;“雷锋精神是人类应该有的,应把雷锋精神弘扬到全世界。要学习雷锋对待事业的态度,学习雷锋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学习雷锋关心人,爱护人,支持人,理解人的品质。”尽管简单,尽管质朴,但这却绝不是凡人庸人的道德。这是一个人的良心,一个人心中不灭的一盏灯。
如果我们每个人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做一粒微尘,在乌云遮空的时候,我们用坚定的目光去探索光明;在凄风苦雨的时候,我们用“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信念,去尽力而为。我们去攒聚片片落红,以自己的平凡去孕育生命的伟大;我们拘捧汩汩清泉,以自己的平凡去塑造完美的人生。我们带着雷锋精神,踏着落红的痕迹,用我们的爱心去播种希望,收获不凡。这样每个人都能够做自己的英雄。
篇二:国旗下演讲我心中的英雄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中央军委批准,新增林俊德、张超同志为全军挂像英模。加之此前的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苏宁、李向群、杨业功,至此,全军挂像英模增加到10位。今天,我们就从这个英雄的话题说起。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即便他们的事迹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熟知,但只要听过他们的名字,只要内心有一份阳光和正义,以及最起码的良善,我们就能从中汲取到力量、感受到温暖。林俊德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一辈子为国铸造核盾牌,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他临终前那段视频,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说“我不能躺下,一躺下就起不来了”。张超是航母舰载机飞行员,为了挽救故障战机他牢牢握住操作杆,坠地重伤后留给战友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是不是要死了,再也飞不了了……”今天,我们为国防科技的突破振奋,为国产航母下水点赞,这背后是无数像他们那样的人为之付出、甘之如饴。
每一个时代都需要英雄。鲁迅先生曾经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人的脊梁。”林俊德、张超,这些英雄模范身上,那一份至死不渝的纯粹,那一份舍生忘死的执着,是时代精神气质的写照,成就了中国人不屈的脊梁。也让我们看到,真正的英雄,从来没有脚踏五彩祥云,也没有什么三头六臂,他们不过是能够坚守自己的选择、能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恰恰是这些人的存在,守护着社会的良知、照亮内心的善良,告诉我们:人活着,可以这样。
从这个意义上说,英雄距离我们从来都不遥远。在我们的身边总有默默的呵护者、无私的奉献者、敢挑重担的拼搏者。万里高空挡风玻璃破碎,上百名乘客安全受到威胁,.0279.NeT英雄机长刘传建顶着低温、大风、失压等恶劣环境实现安全迫降,他是英雄;2岁半男孩从五楼不幸坠落,站在二楼阳台上的男子眼疾手快,一把将孩子抓住,挽回了一条鲜活的生命,他是英雄;虽未夺冠,但世锦赛上顽强拼搏的女排们,他们是英雄;无论何时何地,给我们答疑解惑,陪我们谈心的老师们,默默奉献,他们也是英雄;而万家灯火已熄,但笃定理想依然埋头研究题目解法的你,亦为英雄……英雄不是什么抽象的名词,也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关键时刻的力挽狂澜,平常生活中的凡人善举,无不体现着一份英雄的气质。
小时候,我们向往小说里为国为民的大侠,长大了,我们感佩电影大片中的主角。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英雄梦,心中都有英雄的本能。只不过是当日常生活的琐碎漂白了那一份生命的勃勃生机,当我们逐渐学会了精于计算、衡量得失的处世方法,危难之际的抉择、人生旅途的路口,也就多了一份犹豫和徘徊,少了一份英雄的气质。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其实,还有一种英雄主义,叫做遵从自己的内心、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任何崇高的价值,只有在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放在心里,因铭记而深刻;落到实处,因践行而深远。学习英雄才有可能成为英雄,崇尚英雄将会造就更多英雄。时代在变,但英雄的精神坐标永恒不变。不管什么身份、什么岗位,只要心怀家国、心怀他人,尽职尽责、不畏艰险完成自己的使命,人人可以成为英雄。
正因如此,感动于英雄模范的事迹同时,我们每一个人也不妨打点打点自己的行囊,叩问一下内心,坚持自己的理想,做自己,做这个时代的盖世英雄。
这正是:英雄无需祥云,胸中自有豪情。祝愿每一位同学都成为自己心中的那个英雄!
篇三:国旗下演讲我心中的英雄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是我们全体师生返校上课后第一次室外升旗仪式,在这样一个庄严的时刻,让我们一起致敬英雄,为青春奋斗。
2022年伊始,一场疫情不期而至,打乱了我们平静幸福的生活。党中央坚持生命至上,人民为本,为保证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果断决策,一时间,武汉封城,湖北封禁,
全国各地的城市、社区、乡村也陆续封闭,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全国人民戮力同心,上下协同,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这场伟大的抗疫阻击战中,有这样一群新时代最可爱的逆行者,他们当中既有钟南山、李兰娟这样年届耄耋的老科学家,也有从全国各地奔赴抗疫前线中年骨干、90后甚至00后普通医生护士;既有坚守在各自岗位从事管理、安全、生产、运输等工作的党员群众和保障人员,也有在寒风中长期驻守社区、村落出口的大爷大妈和普通志愿者;更有那些为抗疫付出生命的战斗在不同岗位的牺牲者,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甘冒风险,勇于担当,甚至以生命为代价,换来了我们抗击疫情的伟大胜利,换来了我们今天能够回归正轨的生活,他们的奉献和牺牲让我们能够安全返校,安心复课,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时代的英雄。疫情期间,我校刘志军老师不幸离世,他勤勉敬业,爱生如子,在十六中工作的近七年间,几乎每一天都坚持早来晚走,陪伴学生每一个清晨到校,每一个晚自习离开,他的离去让学校失去了一位优秀的教师,让学生们失去了一位可亲可爱的良师益友,更让高一八班的同学失去了一位懂他们、爱他们,陪伴和引领他们成长的班主任——。
今天,此时此刻,让我们站在庄严的国旗下,以无比崇高的敬意,缅怀逝者,向英雄致敬!下面我提议:
全体师生,为抗疫牺牲的英雄和疫情期间离世的人们默哀一分钟。
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我们致敬英雄,就是要把他们的英雄事迹镌刻在我们的记忆里,在我们心中为他们树立起一座永远的丰碑,人们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但是,有了英雄,却忘记他们,这样的民族更是没有前途的,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缅怀他们,继承他们。
今天我们致敬英雄,就是要感谢英雄、感恩英雄。感谢他们为国家、为民族、为我们每一个人所作出的牺牲,感恩他们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我们;感谢他们以自己的奉献与牺牲,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就让我们的生活回归正常,让我们的学习回归课堂,让我们能够放心的看莺飞草长,赏百花芬芳。
今天我们致敬英雄,就是要用英雄的拼搏精神激励自己,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用行动,用每一天的点滴努力,一步步成就我们的人生梦想。
今天我们致敬英雄,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英雄们以天下和民族为己任、勇于担当、无惧无畏的伟大精神。灾难面前,更加彰显出英雄们的大义大德,每一个英雄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国家的一分子,青年一代也必将担负起我们民族兴盛的历史责任,让我们用英雄的精神补足我们的精神之钙,激励自己担当作为、奋勇前行,用青春的奋斗续写英雄精神的壮美篇章,用青春热血和勇敢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篇四:国旗下演讲我心中的英雄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很荣幸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和大家分享一个英雄人物。我的家乡在哈尔滨,在这个被称为冰城的城市里,有一条大街叫尚志大街,有一条路叫做一曼路。还有一个公园叫做兆麟公园。
他们的存在都是为了纪念那些在硝烟弥漫的年代,那些挺身而出的英雄,今天我想跟大家介绍的这位英雄,他的名字叫赵尚志。他是著名抗日将领,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者,在领导东北抗日武装斗争中建有显赫功绩。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中曾热情赞誉赵尚志为民族英雄;
赵尚志一生中经历坎坷,曾三次入狱被关押,三次受重伤,是一位传奇式人物。1942年2月12日,赵尚志牺牲。2022年,赵尚志被中共中央宣传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赵尚志三个字,曾让侵华日军闻风丧胆,“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是倭寇发出的无奈而又钦佩的感慨。被日伪称为最顽固的“反满抗日”分子!
当年东北流传一种说法,叫“南杨北赵”。“南杨”指的是杨靖宇,“北赵”就是赵尚志,他十七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就读黄埔军校第五期,历经艰难困苦,抗日决心毫不动摇,即使最后负伤被俘,依然宁死不屈。
1929年,时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的刘少奇派赵尚志到上海党中央训练班学习。赵尚志学习后,回到沈阳做团的工作,在进步青年和爱国人士中开展革命活动。
1930年4月12日晚,辽宁国民外交协会举行演讲会。中共满洲省委通过在国民外交协会当秘书的地下党员郭任民得到几十张入场券,派赵尚志(在团省委工作)等人出席会议,借机开展反帝宣传。
会场上,赵尚志挺身而出,跳上听众席第一排的长凳中间面向群众进行讲演。他沉痛地向听众控诉英、日帝国主义在上海惨杀工人、学生的罪行,揭露帝国主义的残暴,激起了与会者的愤慨,台下广大群众报以热烈掌声。会场秩序顿时大乱,满洲省委预先安排好的人趁此机会从楼上往下散发传单。
赵尚志带头呼喊口号:“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宪兵司令陈兴亚派侦缉处长雷恒成带人赶到会场严密监视群众,对喊口号的人查问姓名、住址。散会后,宪兵和侦探将赵尚志等人推到群众后面,捆绑起来,押到宪兵司令部。
赵尚志在东北宪兵司令部侦缉处关押了20天,侦缉处长雷恒成两次提审他都一无所获。一天夜里,雷恒成第三次提审赵尚志,决定用大刑逼迫他屈服。
雷恒成说:“赵子和,咱们是第三回见面,这几天你想的怎么样?”“还是那句话,青年爱国无罪!”赵尚志很坚决地回答。雷恒成火起来:“什么无罪,你在大会公然宣传赤化,反对友邦,还说无罪?”“怎么?雷处长,你把帝国主义叫做友邦?”赵尚志这一句将雷恒成顶得半晌说不出话来,“你……你这个人严重危害党国的利益,是对党国不忠……”
赵尚志寸步不让地说:“那你对党国忠不忠呢?”“我身为党国军官,当然忠于党国了。”雷恒成在标榜自己时很得意。“雷处长,您没忘记民国16年4月那件事吗?”“什么事?”雷恒成很惊疑。“处长真健忘啊!”赵尚志冷笑道:“那年你不是帮助张大帅将孙中山的战友、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李大钊先生给杀了吗?这能说你也是忠于党国的吗?”这下子可激怒了雷恒成:“你这大胆的小青年……你……来人,给我上大刑!”
几个打手将赵尚志按倒,两个人上前压杠子。赵尚志虽满脸流汗,仍骂声不止。雷又让两个人上去压,杠子断了,赵尚志也昏过去了,他的腿肚子被压开了花,鲜血淋淋。苏醒后,他仍痛骂雷恒成是杀人的魔鬼。审讯后,旁边的看守偷偷竖起大拇指说:“这才叫中国人呢,真有骨气!”后来,就再没提审赵尚志。
印象中,赵尚志应和抗日英雄杨靖宇一样身材高大,气宇轩昂,目前发现的惟一一张赵尚志将军生前的照片,是1932年8月赵尚志担任巴彦抗日游击队政委时与游击队指挥部成员的合影,赵尚志手拿马鞭坐在中间前排,二十四岁的他明显比两边的人矮半头。巴彦游击队失败以后,赵尚志加入抗日义勇军孙朝杨部,后率六人赴珠河创建抗日游击队。到1934年,这支抗日武装不断壮大,达到数千人。后来赵尚志将军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
赵尚志嗓门很大,常常在大会上向战士们讲述抗日救国的道理,描绘鬼子打跑以后国家未来的模样。1942年2月,年仅三十四岁的赵尚志在战斗中,遭到混入部队的日满特务暗算,重伤被俘后血尽而死。随后日寇将其遗体肢解成两部分,身体沉入松花江,头颅送伪满“首都”新京(今长春)请功,而后下落不明;历经六十余载,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东北抗日烈士赵尚志将军的头颅在长春找到了。
记得在去年一二九合唱节的时候,咱们高一年级合唱的歌曲里,有一首必选歌曲叫做《松花江上》,作为生长在松花江边上的我,每每听起这首歌都会想起我的家乡,想象着自己站在送花江边上的情景,可是今时早已不同往日,现在的我们,再也没有了“流浪”的担忧与凄凉,但心里却深深地知道,眼前的松花江滚滚向前,但他会永远记得那些曾经为了让同胞与爹娘团聚,为了让今天的我们能不再流浪,献出生命的英雄们,我们会永远记得他们歌唱他们,传颂他们。
篇五:国旗下演讲我心中的英雄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致敬,时代的英雄。
英雄者,国之干也。有英雄的国家才有前行的动力,才有复兴的希望。
危难之时方显英雄风采。他们曾是平凡的医生,但在来势汹汹的病毒面前,他们却是义无反顾的战士,时刻准备,奔赴这场没有硝烟却充满病毒的战场。
84岁高龄的钟南山爷爷不惧风险,披挂上阵,义无反顾逆行去武汉疫情第一线,用自己的专业和经验指导医务工并帮助患者抵抗病情,成为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的“定海神针”。
73岁高龄的李兰娟奶奶,提出武汉封城的第一人,她与她的团队第一时间冒险赶赴武汉,并在武汉发布重大抗病毒成果,成为抗疫灵魂人物。
“吹哨第一人”李文亮为疫情鞠躬尽瘁;身患渐冻症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咬牙坚守岗位……
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亲身经历过这次疫情,让我们懂得幸福弥足珍贵。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少年,更应该传承好前辈留给我们的伟大精神,在未来更好地担起时代重任。
篇六:国旗下演讲我心中的英雄
大家好,欢迎收听每周一由我为大家诵读的红色经典小故事,我是今天的播音员大一班胡艺潇,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故事是《最美丽的花》。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在这美丽富饶的大草原上,孕育了最鲜艳的花朵——龙梅和玉荣。
1964年2月9日,龙梅和玉荣正在放羊时遭遇了暴风雪。乌黑的云层遮天蔽日,怒吼的狂风席卷起鹅毛大雪,羊群被吓得四处乱窜。这时,姐妹俩心里只想着:羊,决不能丢失一只!要维护集体利益。她们顶着刺骨的风雪收拢羊群。在紧紧追赶羊群的时候,姐妹俩怕失散,便机智地相互高喊着:“龙——梅”“玉——荣”。
就这样,在与寒冷、饥饿和疲劳抗争了20多个小时后,小姐妹被赶来的牧民发现了。羊群保住了,但是姐妹俩却受到了严重的冻伤,甚至落下了残疾。她们机智勇敢、勇于战胜困难,保护集体财产的高尚行为,得到了共青团中央的表扬,被授予“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光荣称号。她们的英雄事迹激励着千千万万的少年儿童奋勇向上。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让全世界看到了炎黄子孙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抗疫精神”。一张张不计报酬,不论生死的请战书,一道道肩负使命,勇敢逆行的身影。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牢记使命与责任,奋不顾身,与病魔抗争!这不正是“草原英雄小姐妹”舍己为公优良品质的延续吗?
作为新时代的好娃娃,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集体,从小培养社会责任感,发扬小姐妹身上这种勇敢顽强的精神,做阳光下最鲜艳的花朵!
篇七:国旗下演讲我心中的英雄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苏州市吴门教育集团沧浪新城第一实验小学的张老师,今天我们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致敬“逆行英雄”。
同学们,你们在家都过得好吗?
这个超长版的寒假令人难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我们的心,这场抗击新冠病毒疫情的阻击战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大到国家、小到社区,上演着一场又一场生命的接力,奏响了一曲又一曲爱的凯歌。无数医务人员做最美的白色逆行者,用大爱续写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
在这场与病毒抢夺生命的大搏斗中,同学们大多是呆在家里,防止感染。每一个同学保护好自己,就是对这场战争的支持,就是为赢得抗疫最后的胜利做出贡献。
但是,当我们呆在家里的时候,还有许多人冲在第一线,他们每一分钟都在以自己的生命和疫情进行着抗争——不幸感染病毒的去世者,以自己的生命延续了别人的生命;更多安然健在的战斗者,用自己的生命挽回更多人的生命。
在这场异常严峻艰险的抗击新冠病毒阻击战中,憔悴疲惫的钟南山、李兰娟院士,以及众多“不计报酬、不论生死、连续作战”坚守阵地或主动请缨的科研、医护人员、军人和各行业的工作人员们肩负神圣使命,无所畏惧,一路披荆斩棘,向着战场“逆行”,用行动甚至生命塑造了最美逆行人的丰碑!
我们的父母轮流单位值班、志愿者服务,为我们“守一方净土”;学校老师们为我们“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默默奉献。“世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他们既是最美逆行者,更是我们身边学习的标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同学们,作为学生,我们更要明确责任,勇于担当。我们的责任就是刻苦学习,把自己当战士,视学习为战场。我们虽然不必冲到抗疫一线去“战斗”,但我们一定要有战士的忠诚、勇敢与顽强;面对学习中的难题,要有必胜的英雄气概与担当,我们要珍惜眼下“足不出户”的机遇与挑战,静下心来,努力学习。少年强则国强。
2022的春天,注定不平凡,有病魔和疫情,更有大爱和逆行。致敬逆行者,致敬逆行英雄!
篇八:国旗下演讲我心中的英雄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追大国之星,敬人民英雄》。
相信大家都追过星吧,他们或是声动梁尘的歌手,或是演技炸裂的演员,或是唱跳俱佳的偶像。他们都有着令我们喜爱的特长与技艺,但是我却认为,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肩负着民族复兴祖国强盛的希望,内心深处一定要有一个不一样的“偶像”。他们或许没有靓丽的外表,也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才艺,但他们的精神,他们对祖国的贡献却万古流芳,经久不衰,值得我们去学习。
他们就是“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有填补我国原子弹空白的于敏,“耄耋之年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的孙家栋,潜心钻研中国核潜艇技术的黄旭华,“稻田守望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还有抗击过非典、埃博拉,又在今年新冠疫情中挺身而出的陈薇院士,“国之重器”钟南山院士……从平民百姓到大国重器,从裘马轻狂到白发苍苍,他们的人生是一首建功国家大业的英雄交响曲,更是开拓创新,造福人类的壮丽画卷。
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之所以受到党和人民的最高礼赞,是因为忠诚的品格,他们对党和人民事业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坚守一心为民的理想信念,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用一生的努力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是因为执着的精神,他们都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冲锋陷阵、顽强拼搏,几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为国为民奉献的志向坚定不移,对事业的坚守无怨无悔,为民族复兴拼搏奋斗的赤子之心始终不改;是因为朴实的作风,他们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具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崇高精神,其中很多同志都是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的典型,展现了一种伟大的无我境界。作为中华儿女的优秀代表,他们所展现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家国情怀、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和伟大的无我境界,值得我们永远弘扬和传承。这就是“大国之星”,这才是我们应当追的星!
什么又是英雄?英雄是一个普通人拥有一个伟大的心。《新华日报》上是这样评价英雄本色的:“誓言铮铮,说一次就管一辈子,初心不改,胸膛里永远装着出发时的方向。拿起的是责任,放下的是名利。”英雄是伟大的,又是平凡的。英雄,是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冒着生命危险,两次不顾一切地逆流而上,英雄是72岁的张伯礼在胆囊摘除手术后第3天就投入工作,把博大精深的中医写进了抗疫的“中国方案”。英雄是张定宇医生,在自己身患癌症,妻子感染新冠病毒之时,仍心系国家,屹立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英雄是陈薇院士带领团队迅速研制新冠疫苗,让世界再次见证了真正的中国速度。
英雄就在我们身边,新冠疫情中每一个逆着人流冒着严寒,在危机四伏中义无反顾奔赴最前线,守护着我们的生命,带给我们温暖的人都是英雄。在这场和衷共济的伟大战“疫”中,有冲锋在前的医护人员、闻令而动的军人战士、勇攀高峰的科研人员……同样也有无数在平凡岗位上实干笃行、勇毅担当的普通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14亿中国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万千默默奉献、奋不顾身的普通人,坚守在疫情防控的每一条战线上,用平凡而伟大的民族精神书写出了不平凡的动人故事,铸就起了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他们都是战场上的英雄,身上闪耀着时代的星光!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肩负起时代的重任,追大国之星,敬人民英雄。要做到:
一、尊重事实,勇于发声,攻坚克难,永不言弃;二、挺胸做人,低头做事,不畏艰险,砥砺前行;三、兢兢业业,坚定信念,洁身自好,无私奉献;四、为国之青年,担国之重任,育国之情怀,敬国之英雄,发国之强音,燃青春之年华,铸泱泱之中华!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篇九:国旗下演讲我心中的英雄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小朋友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大一班的苏xx小朋友,很高兴我今天能在国旗下讲话,我的演讲内容是《新冠肺炎抗议英雄故事》。
去年冬天,幼儿园放假啦,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时,我们的湖北,蒙难了!湖北在哪里?一条汉江出秦岭,南水北调出丹江。
一个小小的陌生的病毒突然爆发!
它想进入人们的嘴巴,人们的眼睛,人们的呼吸。它能骗过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很多人因为它生病了。
高铁上,我看到一个雪白的身影,他坚定的说:
下一站天门南,我下车回武汉!
我看到一个个带血的指印,
他们在纸上留下一句句铿锵的哲言:
若有战,召必回,
若有战,战必胜!
服从命令,不计报酬,
服从命令,无论生死!
你们看,
80多岁的钟南山来了!
你们看,
头发花白的老院土们来了!
你们看,
各省集结的医疗队来了!
你们看,
一车车的援助物资来了!
你们看,
李克强总理,也来了!
众志成城,铁石蘸血磨一剑,
鸟语花香时,城春草木深!
我还小,不太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可是妈妈告诉我,
这,就是新冠肺炎抗疫英雄故事!
篇十:国旗下演讲我心中的英雄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建筑学院零字班的王xx。非常荣幸能在国旗下与大家交流分享,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民族脊梁——英雄的故事。
说起民族脊梁,我首先想到的鲁迅先生的那句话:“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我想,在这里鲁迅先生已经用并列的四字短语列举出了“民族脊梁”的含义,我们不妨从中提炼出两个关键词:爱国与奉献。他们有赤诚的家国情怀,因而苦干、硬干;他们有无私的奉献精神,因而舍身、拼命。
此时此刻,站在主楼前,望向头顶一面面飘扬的红旗,我又想起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以来,百年变迁,山海苍茫,一代代清华人为生民,继往圣,以实际行动支撑着民族振兴与国家富强的大业。作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学子,我们将永远铭记院系的创办者、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梁思成先生——他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脊梁。
1948年,解放战争到了关键时刻,许多知识分子面临“是走还是留”的选择。已在清华大学建筑系安家立业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坚定地选择留在祖国。当他受解放军嘱托,标注出北平城区及周边的重要文物建筑以避开炮火时,他被中国共产党对文化的保护重视深深触动,期待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将这片创痕累累的广袤土地建设成欣欣向荣的沃土。这片沃土延续着千百年来华夏的传统,生生不息地通往未来的明亮前方。
梁先生一直怀抱着这样的期待,也一直以实际行动为这一伟大的事业贡献力量。他将宏大的理想具体到“居者有其屋”,将略显空泛的“爱国”一词具体到爱祖国的人民、历史、传统建筑等等一切具象可感的事物。梁思成和林徽因等人先后踏遍中国十五省二百多个县,测绘和拍摄二千多件唐、宋、辽、金、元、明、清各代保留下来的古建筑遗存,为日后解释《营造法式》奠定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他主张保护北京古建筑和城墙,建议在西郊建设新北京,不在旧城之上新建高层建筑。他与吴晗争论,竭尽全力挽救四朝古都仅存的完整牌楼街,多次上书,并最终挽救了北海的团城。
在《平郊建筑杂录》中他写道,“(欣赏古建筑)在诗意和画意之外,还感到一种‘建筑意’的愉快。在光影可人中,和谐的轮廓,披着风露所赐与的层层生动的色彩;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每每读到此句,我都会感动于梁先生对古建筑的热爱,甚至生命体验的连结。古建筑,扎根于祖国的土地,是家国情怀有形的凝聚。正因热爱,正因情怀,梁先生为了古建筑所作的研究、保护、建议、争论,都源于背后那一颗赤子之心。
一砖一瓦,情之所向。赤诚的家国情怀、“居者有其屋”的最高理想,从梁先生开始一直引领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建设发展。之后的吴良镛院士、关肇邺院士等人,无不如此。作为建筑学院零字班的新生,或许我们觉得“爱国”、“奉献”、“民族脊梁”等词离我们有些遥远,但我认为,我们仍然可以尽微薄之力践行心中的责任与理想。在乡村振兴工作站,我们走近乡村,志存热土,将青春洒在祖国大地上,为村民带去温暖与希望。尽管我们仍面临诸多困难与问题,但是“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我们始终在路上。
民族脊梁,永远是我们的精神标杆。他们发光发热,而我们也不必等待炬火。植根家国热土,砥砺成长担当,我们铭记英雄,展望未来。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