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快乐的作文十篇

  关于快乐的作文

  小学生快乐寒假的作文素材一

  在寒假里,我最快乐的一件事是,我回老家和奶奶一起做煎堆。

  煎堆是我们客家人过年做的一种传统美食。在临近春节的时候 ,我和奶奶一起做煎堆。奶奶先搬来铁桶做的炉子,点上火,架上木柴.然后把一口大锅放在上面,倒上油,再把做煎堆的材料切成一条条,弄成一截截,又把每一截捏成圆形,放进油锅。我想:只捏成圆形太单调了点,我何不把它捏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呢?于是,我把做煎堆的材料捏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爱心形、有菱形、有正方形······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放进滚烫的油锅里,用筷子慢慢地翻动,使它们不会黏在一起,它们在油锅里上下滚动,像在翻跟斗。等它们煎到金黄色时,再把它们捞起来,看得我垂涎三尺,妈妈看我很想吃,便让我尝了一个。啊!又香又甜又软。真是太好吃了!我们大约用了三个小时左右,才把全部煎堆做完。

  这天是我在寒假里最快乐的一天,既学会了做煎堆,又尝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

  小学生快乐寒假的作文素材二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又迎来了冰天雪地的寒假。这个寒假你过的快乐吗?下面就让我来讲讲令我快乐的事吧!

  寒假里,我在青少年宫报了“硬笔书法班”,开始了我的新的“战役”。我回到了熟悉的教室,接过来老师递过来的第十六关的字帖,回到座位上,开始“进攻”笔画。顿笔、行笔……在本上一行行的进行“横竖撇捺交响曲”一次一次地笔画发起“进攻”好容易攻下了笔画这一“机枪堡垒”“敌人”却又架起了“地防重炮”——例子。我吸取了教训,把“缴获”的“笔画大军”组成了一支支强大的“特种部队”,向例子发起了猛烈的进攻,终于在“冲锋号”(放学铃)响起的前几秒,我取得了“胜利”。今日和第十六关的战役险些失败,可今天的险胜不算什么,还有多少个明日在等待我啊!

  寒假过去了半个月,我的二课生涯算是结束了。还有一件令我高兴的事,我参加北京“学而思作文网”作文点评团,在我自身的努力下,寒假里我点评了30篇作文,成为中级点评员。作文网为我发了奖品,是一个“心情灯”:它是一个可充电的蓝色小台灯,还有一个荣誉证书没有邮到。在那里可以学到好多知识,既丰富了我寒假的生活又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今后我一定再接再励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怎么样,我的寒假不错吧,你们的寒假怎么样呢?

  四年级:张志垚

  小学生快乐寒假的作文素材三

  快乐而短暂的寒假悄悄地从的身边溜走,又迎来了新的学期,在寒假的趣事就像天空中的星星,数不胜数,是我心头不可抹杀的一件件往事。每一颗星星都闪闪发亮,每一件往事都刻骨铭心。

  一、看云、看水、看梯田,人间仙境南尖岩

  朋友曾经告诉我,丽水范围内的经典景点,在南尖岩都可以看到,那里简直丽水风光的集锦。果真如此?

  在寒假,终于让我有机会仔细地品味了南尖岩。

  云海是一,极为壮观。海拔1400多米,要看云海不须再登山,只需耐心地等待。这里的云雾来无影去无踪,千变万化,让人难以捉摸。山顶染上一层霞光,山腰绕着片片白云,真是天上人间,如入仙境。当太阳将要升起的一刹那,天空忽然染上一层红霞,只持续了几秒钟,我赶快揿下了相机的快门。不久云海慢慢退去,远处的山上现出几幢房子——便应了“白云生处有人家”的意境。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竹海也很有。数千亩延绵的竹林,既青翠单纯,又多姿多彩。只要你注意观察,一年四季都有好景色。

  这里还有块高山湿地,里面有个小小的高山湖,有个听的名字叫“瑶池”,不知有来历和传说。瑶池的奇妙处在于水中长了许多树木,还有碧绿的水草。奇观好像在九寨沟才能看到吧。难怪两位上海来的摄影家,架起相机迟迟不肯走,连夸这里是丽水的九寨沟。

  这里的梯田也确实值得一看。主要还在于这里的农民善于精耕细作,早早地开始备耕犁田,水面如镜,田埂似绳,是诗画?是水墨、木刻、油画水彩?

  二、与猫同乐

  从前,我养过一只小兔子,可是没过多久,就死了,后来,我便没敢养会令人生感情的动物,我怕它受伤,怕它生病,更怕它离开我……

  但半年前,妈妈抱来一只好可爱的小猫,它的毛黄白相间,显得颇有层次感,还有那炯炯双目,怎能让人不喜欢?对它的喜爱,超过了害怕,于是我养了它。

  听说它最喜欢玩毛线球,于是有一天我把家翻了个遍,找到了一小卷,逗它玩。我总会把毛线球举得,然后左右不停地晃动,它就跳得老高,用爪子去拨弄毛线。它乐,我也与其同乐。

  不知为,它总爱闯到屋子里来,院子那么大,还它玩。它不停用它的爪子,推着玻璃门,可惜,力不从心啊!

  几天前,都出去了,恰巧风挺大。门给吹开了。小猫爽啊!不知有把整个屋子玩遍。当到家时,它坐在沙发上睡得正香呢!

  寒假趣事,真是举不胜举。总之,这是欢乐的假期。

  小学生快乐寒假的作文素材相关文章:

  1.快乐寒假400字作文素材

  2.快乐寒假600字作文素材

  3.快乐的寒假作文素材300字

  4.快乐的寒假250字作文素材

  关于快乐的作文篇2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我非常高兴。因为,爸爸要带我和姐姐、妹妹去郊外游玩,一路上我和姐姐、妹妹高兴地说着、笑着。过了不久,车子开始进入了盘山公路。又过了一会儿就到了一座叫“疏山寺”的古庙。

  我们进去后看见里面有许多佛像,有四大金刚,如来佛等。他们个个栩栩如生,我还给佛像烧了香呢!后来,我们来到山上,我看见许多美丽的蝴蝶在飞舞,它们还停在不同颜色的花儿上,肯定是在和花儿在说悄悄话!我们终于来到了山顶,这里的风景真美啊!远处有山有水,近处有茂密的树林,连鸟儿都在欢快的叫着它们好像也知道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似的!我连忙要爸爸给我们照相留念,就这样你一张我一张每个人都照了好多照片。后来我们还在山顶上玩了好多有趣的游戏有猫捉老鼠、老鹰捉小鸡、词语接龙、还有猜谜语等等大家高兴得到后来连笑的力气也没有了。

  爸爸看见时间不早了,就带着我们下山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这个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地方。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我过的真开心呀!

  关于快乐的作文篇3

  一、提倡快乐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事业发展的需要。

  提倡快乐工作是培育企业亲和力、构建和谐企业、实行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措施。它的目的是引导员工在工作中调整心态,寻找乐趣,用快乐方式克服困难,完成工作任务。用快乐方式建立上下级、同事之间亲善、友好的关系。用快乐方式去解决矛盾、处理问题,共同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最终使员工时刻以愉悦的心情、乐观的态度、饱满的精神、积极的行动对待工作,在工作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创造价值。快乐工作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基础是营造和谐的环境,关键是保持良好的心态,目的是实现优异的工作效益。它有助于培养员工快乐的工作观念和爱岗敬业的价值理念,增强员工的事业心、责任感,激发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有助于培养员工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增强团队精神,打造乐观向上无私奉献的员工队伍,推动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有助于培育员工自尊自信、乐观豁达、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营造出尊重员工、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最大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密切干群关系,建立和谐的工作关系,营造文明健康、团结友爱、心齐人和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增强企业的亲和力、凝聚力,推进企业快速发展。

  二、提倡快乐工作是加强思想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提倡快乐工作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认真研究员工的心理状态和不快乐的因素,找出疏导的有效方法。首先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深入的思想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把工作当成追求的事业,把岗位当作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把企业发展当成个人的职责任务,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价值。其次是各级领导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了解员工生活、工作、家庭和社会活动情况,掌握存在的焦点、重点、难点问题,注意思想动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尤其要做好有挫折、有失败、有意见、有怨气员工的工作,研究和发现产生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削除症结,化解矛盾,使员工顺心顺意干工作。第三是引导员工自我调节心态,寻找乐趣,消除烦恼,乐观对待事业和人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做到苦中有乐,在快乐中收获成功。提倡快乐工作,不是轻闲、自在、无拘无束,没有作为的快乐。而是以创造物质财富和遵守职业道德为前题的快乐。做到遵纪守法,恪尽职守,快乐工作,完成任务。

  三、提倡快乐工作是打造文明企业,加强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

  提倡快乐工作要加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重点从改善员工工作环境,增加员工工资收入,提高员工生活质量入手,为员工营造文明健康、和谐优美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让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要缩小干群工资差距,增加一线员工收入,纠正分配不公问题。要认真解决工作环境差、文化活动少、福利待遇低、各种处罚多、加班不加薪等问题。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使他们没有怨气,鼓足士气工作。要加大投入改善工作环境,保证员工健康舒适的工作。要积极开展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合理安排节假日休息,条件允许的组织旅游活动。领导对员工要多鼓励少罚款,多帮助少指责,多爱护少冷落,多尊重少岐视,多交流少摆架子。要靠品德树立形象,靠实干带动员工,靠感情激励员工,靠能力管理员工。杜绝用暴力和压制态度对待员工,要会做群众工作,换位思考,用心体会,真心实意与员工交朋友,建感情,互相体贴、体谅。让员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营造安全文明、心情舒畅、充满关爱、和谐顺心的工作环境。把单位办成员工的“快乐之家”。

  四、提倡快乐工作是坚持公平正义,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需要。

  关于快乐的作文篇4

  1.纵向展开议论,在构思过程中先要在三种层进式结构模式中,选择一种适合本文写作的模式,然后确定文章的论证思路,安排各段内容。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一定要弄清楚,最好是列一个简单的写作提纲。

  2.层进式结构的层次之间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层次间是不能随意调换顺序的,所以作者在写作时要特别注意安排好层次之间的先后关系。

  3.层进式结构方式不易让人一目了然,所以每段开头的句子很重要,其要么是本段的论点,要么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因此,每段开头的句子,既要紧扣行文的要求,又要能体现文章的层进式结构特点。

  范文导航:

  阅历与读书

  赵迎辉

  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阅历的缘故。有无阅历、阅历多少不仅影响着读书的倾向,某些时候甚至关系到读书的效果。

  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正如歌德所说的:“阅历丰富的人读书时,常常是一只眼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则留心看纸的背面。”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经历的人和事越来越多,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也越来越多,对一些事物的看法逐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时我们的阅历就会日趋丰富。不过这并不是绝对的。有的人年龄虽然不大,但却走过许多地方,经过诸多历练,体验过各种身份和角色,经历过复杂岗位的锻炼和艰苦生活的磨砺,这种经历同样可以让他拥有丰富的阅历。人既然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那么要想增加自己的阅历,就要努力拓宽生命的宽度。培根认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只有亲身体验,躬行践履,才能准确把握社会现实,不断提高理解能力,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从而更加深入地领悟书中蕴含的寓意和韵味。

  然而阅历不等于经历。并不是说只要经历过的,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人的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或走过,或听过,或看过,形成的是对事物表象的认识,是感性的。而阅历则是一个人对社会、对事件的理解,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

  读书增长阅历,阅历助益读书,但这并不意味着读书和阅历可以互相代替。人类发展的历史反复证明,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也是提高能力的必经之路,二者不可偏废。只有将读书和阅历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又勇于实践,既潜心书本,又深入生活,并用阅读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阅读,才能做到读书和阅历相长、理论与实践结合,并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选自《学习时报》)

  技法借鉴

  这篇议论文主要论证了“阅历与读书的关系”,采用了由表及里的纵向议论结构模式。文章首段通过不同阅历的人,读书会有不用感受这一现象入手,提出阅历影响读书这一论点,然后指出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是“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紧接着论述了增加阅历的办法,除了比较密切的年龄外,还与人的经历有关,经历越多,阅历越丰富。但作者为了论证的严密性,还补充论述了阅历不等于经历,只有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经历才转化为阅历。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读书增长阅历,阅历助益读书,二者互相促进,但不可互相代替。行文论点鲜明,围绕论点层层分析,论证透彻而严密。

  学生走笔:

  让人生充满快乐

  张丹阳

  快乐是什么?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是久别后的一次重逢,是朋友间的真诚安慰。对于懂得发现快乐的人来说,快乐很简单;但对于看不懂快乐真谛的人来说,快乐却很难得到。人人都渴望幸福快乐,那么怎么才能让人生充满快乐呢?

  首先,充满快乐,需要你更坦然地面对痛苦。人生路漫漫,一路上有绽放的鲜花,却也少不了坎坷与荆棘。欲获得快乐必先经过痛苦的洗礼。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正是坦然经历过了痛苦,他们才著书立说,收获了实现价值后的快乐。面对人生突如其来的痛苦,我们只有用一颗坦荡的胸怀去接受,因为战胜痛苦,得到的快乐才更多更甜!

  我们要善于发现快乐,据说“五分之四的人无法享受他们应有的快乐”。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快乐,只是我们缺少一双发现快乐的眼睛。在路边看到一株小花值得我们为之快乐,得到他人真诚的帮助值得我们为之快乐,大自然的春夏秋冬风花雪月都值得我们为之快乐!快乐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真实体验,是一种豁达的心态。快乐是一种心境,境由心生。打开心灵的窗户,用美好的心灵看世间的万物,用乐观的精神面对生活。你便会发现,人生中充满了快乐。

  比发现快乐更为重要的是要善于创造快乐。快乐,不能强装,但快乐是可以自己创造的。创造快乐,需要的是生活的情趣。我国清代文学家沈复正是由于懂得创造快乐,才能“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他能“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他能“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就连一只再普通不过的癞蛤蟆,也能给他带来无尽的乐趣。真正快乐的人都是会创造快乐的人。创造快乐,需要的是认真的态度。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你认真刻苦、专心致志,就能在所从事的事业中收获无尽的快乐。

  快乐是人生经历磨砺后对生活的一种淡然,快乐是人生情感失而复得的欣慰。快乐是爱人之间的相濡以沫,快乐是朋友之间的推心置腹,快乐是亲人之间的团圆相聚,快乐是暮年相互搀扶的伴侣,快乐是千金难买的财富……

  正如谢娜的《简单快乐》中所唱:“简单是快乐的,快乐最简单,就像哼唱一首歌。”快乐很简单。创造快乐,发现快乐,化痛苦为快乐,让人生充满快乐!

  相似对比

  关于快乐的作文篇5

  【关键词】快乐课堂 课堂改革 农村中小学 新课改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47-01

  众所周知,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课堂改革。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改革也不断涌现出新观点,新理念,新做法。目前一些地方教育在大力推行以“快乐”为着力点以小组合作探究为基本教学模式营造“快乐课堂”的课堂改革,旨在转变旧观念提倡新理念,培养学生“巧学”、“乐学、“勤学”,减轻学生负担,减少教师的不必要束缚和减少对学生的过多管束,改善师生关系。这种教学理念顺应了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要求,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适应新社会的能力,取得了业界教师的关注和积极的评价。

  虽然“快乐课堂”在条件较好的城区学校得到较好的改革实践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处于教学条件差的农村中小学却未能有效地实现这一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在农村中小学实践“快乐课堂”教学,把这一模式、理念深入农村教育使孩子们真正走上快乐学习之路,作为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且意义深远。为此,笔者就农村中小学营造“快乐课堂”提几点建议。

  一 “快乐课堂”的基本理念

  新形势下如何进行课堂教学?什么样的课堂是学生喜欢老师满意的课堂?虽然新课改走了这么多年也一直在探索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观点,理念,从不同层面探索课改,但基本上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快乐课堂”正是在新课改众多理论的碰撞大背景下产生的。首先“快乐课堂”是对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的反思和批判。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注重老师的讲,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使得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学习颇有压抑感,“快乐学习”无法真正体验。“灌输式”教育也束缚了教师的教学,使教师教学思维僵化,形似单一,教学费力且事倍功半。“快乐课堂”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参与,注重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下获取知识,适应了新课改要求,与“灌输式”课堂有着极大区别。其次“快乐课堂”是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具体体现。人本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应把学习的愿望、兴趣、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因而是一种趣味盎然的有意义的学习。“快乐课堂”体现了这种教学理论。第三“快乐课堂”适应了学生“幸福感”的需要。如今社会在探讨“幸福感”。学生的幸福感是什么?答案是让学生在快乐中真正的学知识用知识。幸福不是成年人的事,孩子更需要从小体验幸福感,从而身心健康地成长。

  二、农村中小学在营造“快乐课堂”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农村学校网点多,基数大,且地处乡镇及以下的地方,存在地方偏僻,交通落后信息闭塞;教学设施短缺、落后;生源质量较差,教师教学能力、适应新改革的能力较差等困难。“快乐课堂”的先进理念往往在城区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取得效果,但一些农村学校却固守着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不愿改革也不敢尝试改革,只能对城区学校的改革瞪眼看。城区学校对农村学校的“送教下乡”也只是“星星之火”,无法调动农村学校课堂改革激情。为什么农村学校不愿改革不敢改革?因为农村教师缺乏新课改专业理论指导,缺少骨干教师在改革中纠正偏差,技术指导,怕改革费事更怕改革失败。所以虽然“快乐课堂”在一些地区早就开始实施,但是对农村学校来说改革几乎只停留在观摩,探讨等理论辩证阶段没有真正体现在课堂教学中。

  三、对农村中小学营造 “快乐课堂”的几点建议

  (一)营造快乐课堂需要真正转变教师角色,改善师生关系

  1.切实转变教师角色

  2.切实改善师生关系

  (二)营造快乐课堂需要教师充分备课

  快乐课堂的主要特点是课堂开放;师生互动,老师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快乐高效,完成学习目标。开放的课堂学生思维是活跃的,课堂生成性很强。在小组合作,师生互动解决教学问题时学生会有新思维新方法,能想到老师想不到的。这就要求老师要学习要懂得更多。老师的引导,少讲并不是老师就能偷懒。如何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思维,确定哪些内容该强调必讲,哪些可讲可不讲让学生探究解决,这需要老师花时间精力去思考。所以要落实“快乐课堂”教师在走上讲台之前要充分备课。

  (三)营造“快乐课堂”需要校领导高度重视,强力改革

  农村学校能有“快乐课堂”吗?答案是肯定的。在新课改中不少学校都在学杜郎口中学的改革经验,其实杜郎口中学以前也是一所校舍破落的生源流失严重的教学质量不高的学校。曾经杜郎口中学的老师都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留在这所学校就读。可以想象这样的学校与现在农村的学校条件相差何几呢?但是杜郎口中学在校领导带领下决心改革,最终取得成绩,学校名声鹊起。

  (四)营造“快乐课堂”需要营造“快乐文化”氛围

  所谓“文化”,我认为是在特定范围内能对特定人群起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能使特定人群积极适应、认同、内化的观念、制度、行为方式等的总称。对于“文化”的认识,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文”,即在特定范围内(组织系统)要形成相关的观念,制度,行为方式等具体的“文字表述”或“语言编码”。二是“化”,即要使这些“文字表述”,“语言编码”能使特定的人(组织成员)学习,内化,形成与“文”的要求相符合的内在气质和行为方式。“快乐文化”即能使特定人群感到快乐、幸福、有归属感、荣誉感的人员关系和谐的“文化”。营造“快乐课堂”就需要在校园内营造“快乐文化”的氛围。

  1.营造快乐学习文化

  学校这个特定的组织系统主要有学生、教师、领导三类成员。这三类成员都是学习的主体。营造快乐学习文化就要努力寻找能使这三类人群感到快乐、幸福、有归属感安全感、荣誉感的“文化”,使组织中的每个人都能热爱学习,相互学习,快乐学习。

  关于快乐的作文篇6

  [关键词]快乐工作法 企业文化 员工

  陕煤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党政提出让职工“快乐工作,体面生活”的口号,并把快乐工作作为一项工作去抓,作为一种文化理念去落实,通过推行快乐工作法,培育公司上下的亲和力。

  一、要充分认识推行快乐工作法的重要意义

  快乐工作法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快乐工作法是企业文化的拓展延伸。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我们建设企业文化的目的,不仅仅要通过企业文化理念的灌输来规范员工的行为、维护企业的秩序,提高企业运行的效率,更要通过良好文化氛围的营造,使员工在工作中体会快乐,能够用愉悦的心情投入工作,使员工和企业在和谐的氛围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快乐工作法就是要唤起人们内心对快乐的向往,让人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压力、矛盾和困难,充满激情地去工作。因此,快乐工作法是对企业文化内容的进一步完善和拓展,快乐工作法的推行也必将对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快乐工作法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回顾公司几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从手刨肩抬的手工采煤到机械化大生产;从单一的煤炭开采到建设综合性大公司;从满山遍野的棚户区到城镇化矿区,企业的大发展带来了物质的极大丰富,员工无论是从工作环境还是衣、食、住、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们不能否认煤矿工作的特殊性,我们与其它行业相比,工作条件仍然较为恶劣,作业时间长,工作负荷大,员工也承受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因压力引发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导致一部分员工工作不在状态,工作效率低下。这已经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加之当前受全球金融危机、企业体制机制、社会包袱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发展举步维艰。新的发展阶段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努力提升企业的发展水平。快乐工作法的推行有助于改变员工精神面貌、提升员工信心士气,加快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保证企业在困境中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二、深刻理解快乐工作法的内容和要求

  快乐工作法就是让员工用快乐的方式建立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人与人之间亲和、友善、和谐的关系,用快乐的方式去解决矛盾,处理问题、克服困难、缓解压力,在快乐中创造价值,实现自我。快乐工作法涵盖的内容丰富,但重点是要注重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的营造。

  快乐工作法培育敬业精神是前提。拥有一份好心情首先要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感兴趣,要喜欢它,乃至热爱它。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把工作当成一种负担,是不可能“快乐工作”的。但现实中,我们的一些员工工作任务一大就愁眉不展,一遇到困难就叫苦连天,这样的心态怎么能干好工作,当然就更谈不上快乐工作了。

  快乐工作法倡导奉献精神是核心。对工作感兴趣,是快乐的开端。而真正得到快乐,则需要通过切切实实的奉献。快乐工作法要求我们必须在企业中大力倡导奉献精神,努力在企业内部形成“人人讲奉献、个个愿付出”的良好氛围,让大家在付出中赢得尊重,在风险中享受快乐。

  快乐工作法营造团队精神是重点。所谓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一个具有团队精神的集体,成员之间才能风雨同舟、荣辱与共,才能不断战胜困难和挫折,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才能在共同拼搏中感受到工作的快乐。因此,快乐工作法必须要把营造团队精神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同过多种渠道,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增进相互信任,努力构建相互支持,彼此帮助的工作氛围,使员工心情舒畅的去做好各自工作,努力实现既定的各项工作目标。

  三、找准切入点,扎实推行快乐工作法

  快乐工作法的推行必须要对员工的心理状况有一个深入地了解,清楚地知道员工的所思、所想,找准切入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化解、疏导,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使员工心情愉悦、精神饱满的投入工作。

  首先,要尊重员工的价值。人都有受尊重的需要。人不被尊重,当然不快乐。如果让员工认为自己只是工作赚钱,至于企业如何发展,那是别人的事,是领导的事,显然在这样的企业中,员工的潜力不能被充分的挖掘出来,员工的价值也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员工在主观上是消极的、保守的、压抑的,不会有真正的快乐。

  其次,要切实关心帮助员工。人都有被肯定和关爱的需要。员工在工作中取得成绩,受到领导、同事的肯定,会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就会更加快乐的投入工作;员工在遇到困难时得到帮助,会倍加感激,就会更加努力工作来回报企业。经常关爱和肯定员工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因此,推行快乐工作法,就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必须时时刻刻,带着感情关心员工的生活,关注员工的成长,要广开渠道,筹措资金,抽调力量为员工解决实际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要通过表扬、宣传报道、先进评选、工资杠杆、职位晋升等方式对做出成绩的员工进行奖励提拔,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通过给予员工关爱和肯定,在企业中营造出激励氛围和家庭温馨,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带着快乐的心情,尽职尽责地位企业工作。

  关于快乐的作文篇7

  [关键词] 经济学 快乐原则 人格 审美 建构

  马克思作为一个经济学家,把对快乐幸福问题的关注更多地投向了快乐幸福的社会性层面。在马克思的经济学框架里,快乐幸福首先意味着人类在精神和物质上的全面发展与自由,而在快乐幸福的终极价值领域里,平等、自由、和谐都应该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先决条件。在马克思的幸福观里,有着古典经济学一脉相承的对于人类尊严的关注。而,把快乐原则与“幸福地享受生活”当作人类整体社会、经济、文化实践中的理想价值,一直是人类理性为自己设定的课题。当下,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热情更是高涨,并且日益延伸到文化以及人格的深层领域。审美人格的塑造,是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个体“生命力”与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与激发,它不仅能够调整人们的情感与心态,并且通过“体验中的反思”作出“立美选择”,成为人生的财富和动力。

  一、 正确领悟快乐的真谛

  人生来具有趋乐避苦的本性。追求快乐,享受快乐,为人之常情。说过:“快乐是人类正当的要求,能够快乐时非竭力快乐不可。”然而,希望得到快乐却不愿付出,一味追求快乐而忘乎所以,甚至及时行乐,寻欢作乐,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则违背了社会的道德规范。因此,追求快乐,需要正确认识快乐,真正领悟快乐的真谛。

  快乐是感觉,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想法与做法。应当说,快乐具有比较强的个性化色彩。抛开人们的不同理解不说,从大的方面来看,可以把快乐分成两类:一类是精神愉悦,一类是物质享受。直接依赖物质供给满足人类快乐的途径是一目了然的,传统的美酒、美食、现代的汽车、电器等等全是;部分物质加部分非物质的供给,满足人类追求快乐天性的途径,也是相当广阔的,音乐、文学、美术、戏剧、体育,古已有之,在今日社会日益变幻多端的情形下,至于网络游戏,则完全是建立在现代技术上的新花样罢了。所以说,追求快乐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基础。对于我们这样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增加财富是使人民幸福快乐的人间正道。如果没有财富做基础,那么幸福快乐就可能成为空中楼阁。但是,快乐毕竟更多地属于精神范畴,不能单纯以物质生活水平的高低来衡量,也不能简单地把快乐与物质满足画等号。现实生活表明,一个人倘若没有精神追求,即使成为物质财富上的富翁,也会因为“富了口袋,穷了脑袋”而成为精神文化上的贫汉,难有真正的快乐。相反,一个人即使物质生活水平不高,但只要精神不贫困,情趣健康,生活充实,同样能够得到很多快乐。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认识快乐:快乐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基础相联系,更与高尚的追求、健康的情趣不可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注重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努力塑造一个美的自我,才能获得更多的快乐。而迷恋于口腹之欲,沉醉于物质享受,就很容易在金钱、美色的诱惑面前失去自我,堕入精神空虚、欲壑难填的泥沼。

  正确认识快乐,领悟快乐的真谛,有助于人们实现内心的和谐。人生的道路并不平坦,逆与顺,得与失,成与败,进与退等等,常常是相伴而生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懂得生活的辩证法,才能达到心理和谐,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身处逆境不放弃,遭遇失败不气馁,坚定地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才能享受奋斗的快乐;有了成绩不骄傲,得意之时不放纵,不断地提升境界,完善自我,才能享受淡泊的快乐之美。不难看出:“快乐是一个集生理性、心理性感受于一体和集体性、社会性感受于一体的概念,因而具有比基于生理的或心理的更丰富和理性的内涵。与这种认识相近,一些哲学家进一步认为快乐是指人们的良好的生活和行为状态,是人合理地节制感望,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从而使人格、理性不断完善的活动。”1

  正确认识快乐,领悟快乐的真谛,有助于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人来说,最大的快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这说明,人生的快乐不仅仅在于个人得到什么,占有什么,而更在于给他人提供了什么,给社会奉献了什么。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多为社会着想,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勤奋敬业,助人为乐,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个人快乐幸福的源泉。

  快乐是一种选择。在它出现时,伸出手来抓住它,就像抓住一只在蔚蓝的天空里飘向大海的气球。享有快乐的人到头来会有更多快乐。爱尔兰作家王尔德说得好:“普遍的财富可能会被人偷去,真正的财富则不会。你心灵的宝库里存了无限珍贵的东西,那是谁也偷不走的。”

  二、 注重人格的审美走向

  “人只有在美的追求中,才能把自己的灵性呈现出来,使我们的世界笼罩上一个虔诚的,富有柔情的,充满韵味的光环。”2而在文化审美方面,日常生活和艺术活动的美学方式正在尽可能地唤起和连缀人的“自由”的感受,从而使人以审美的方式来体验幸福快乐。文化活动和经济活动中的审美创造性质,以主体体验的形式,将快乐幸福从而也将“自由”提升到主体精神层面,使快乐幸福和“幸福地享受生活”以“自由精神”的魅力来召唤人心。

  当人类历史进程至当代之后,康德所强调的“只有人不顾到享受而行动着,在完全的自由里不管大自然会消极地给他什么,这才赋予他作为一个人格的生存的存在以一绝对的价值”这样一种人的幸福观念,仿佛在一夜间破碎了。现实生活的艰难与痛苦,使人在一种文化片断上,把生存实践的现实价值转向了物质财富的诱惑方向,以牺牲普遍性的方式取得了对个人利益的当下所有。由于感性动机的直接性及其现实满足的外在迫切性,较之幸福的理性更容易慰藉人的具体欲望,因而使作为主观体验价值的“快乐”往往游离于人的创造性价值立场,使幸福和“幸福地享受生活”演变为一场感觉游戏,进而导致“幸福的虚假化”――这一现象在当代生活中已经变得再明显不过了,在某种意义上,它甚至导致了幸福对幸福本身的背反。

  不难看出,“自由”作为一种内在于幸福的人性权利,总是受到客观性的抑制,因而“幸福地享受生活”必定产生异化――一种“非人格的自由状态”。而,人的感性利益与理性原则的冲突,又使“幸福地享受生活”失去了其真实性,或成为理性的牺牲品,或者为感性利益的力量所驱使。“只有当人从外在和内在的、肉体的和道德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即只有当他既不被法则也不被需要约束后,他才是自由的。但是,这种强制的约束正是现实。”3所以,快乐经济学的实践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价值任务,就是沟通理性与感性两者的利益,使它们保持在一个各自适当的位置上。

  这个任务的实施和全面实现,不能借助别的,而只有借助经济与文化的互动,只有通过审美文化的创造性建构才是可能的。由于人类审美文化作为一个动态的价值创造过程,是以“人的整个感受方式必须经过一次全面革命”为前提的,而“全面革命”的可能性又建立在物质和精神达到最高的成熟性――“需求的强制”被人“充实自己的强制”所取代,人的生存活动进入到一个“自由运动本身同时是目的也是手段”的过程中。4而,“人借助美的相助,才使自己置身于幸福之中。但是,即使美,也只有在艺术的理想中才为善良的心灵所肯定。因为美包含着危及给定生存形式的充满危险的破坏力。”5“美”是人类生活的一要素,人类的审美需要,就是人类表现自己生命的需要,就是从这种生命表现中获得快乐的需要。这种需要能否得到满足,无疑取决于主体自身的素养,只有具有审美素质的人才能真正过上快乐的审美的生活。换句话说,主体的人格也完全应该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并朝着审美化的方向发展和提升。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格境界的要求越高越好。人格建构的目标应当既具有现实性,也要保持对现实超越的趋势。就是说,人格建构的目标应当既有现实性,又有理想性。没有理想性,就没有激励作用;而没有现实性,则又丧失其实际价值。审美人格完全符合这两条要求,审美人格应当成为当代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人格建构的必然选择。

  三、 重视人格的教育和塑造

  审美人格的建构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学校教育,也涉及其他社会因素,以及个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审美人格的建构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贯穿于整个人的一生,是一个终身过程。所以说,审美人格的建构,既有赖于学校教育,又跟整个社会经济的文明发展程度息息相关。因此,我们既不能夸大学校教育在审美人格建构中的作用,又应该看到,学校教育在审美人格建构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人格教育主要关心的是学生的人格发展,帮助学生发展潜能,探索自我和环境,以创造人生的意义。它通过各种人格教育的手段和途径促进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了解,保持对周围环境客观和全面的认识,使自己能把握好自我价值,人生的意义,从而导向健全的人格发展。

  相对于人格教育的大众化而言,人格塑造只是个人对自身人格的一种培养和锻炼。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不断更新。虽然社会给予人们更多的发展机会和选择的自由和空间,但机会的增多也意味着有更多的冒险和更多可能的失败;同时也意味着竞争更加激烈,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也都相应地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的人格塑造就显得异常重要。

  要塑造好审美的人格,必须培养一种新的文化精神。文化精神是体现某一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建构起来的体现一定价值取向的文化观念,是一种具有整合力的“世界的理论框架”。新的审美范式的“立美宜人”的旨趣,只有熔铸成一种文化精神,才能从分支走向本体,从预示走向构建,从而现实地发挥作用,获取“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这种文化精神就是一种由“立美的价值观”,“立美的实践观”,“立美的发展观”,“立美的生存观”组成的“有机整体立美观”,其要旨是以“立美的眼光”审视世界、社会、人生,以“立美方式”改造世界、社会、人生,通过“立美”实现“宜人”,即对人的“现实性的终极关怀”。

  新的文化精神作为一种“立美之维”的人文关怀,对人的存在和生存方式的观念体现就是一种“立美的生存观”,也是一种“立美的幸福观”。人类生存发展的最本原的基础是自然环境,解决“自然生态危机”的关键在于通过“立美”样态的实践活动,重建人与自然的“立美”式的和谐关系。“立美的生存观”在社会领域的贯彻,则是以“立美之维”揭示现实社会存在的“异化”,通过“立美之行”来消解这种“异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类幸福生活的实现。通过“立美”的生存活动,建构“宜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个体人的生命即人自身的和谐,社会人的生活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人类的生存即整个生存环境的和谐,实现人类生存整体境域的“立美”。这是人格教育和塑造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只要我们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将“立美选择”作为价值取向,始终把着眼点放在“立美宜人”上,在审美旨趣与经济活动的“异质重构”中,将两者融会贯通为一个整体,从“利者首选”走向“美者优择”,实现市场经济活动与人的内在相宜性。通过“审美博弈”来调整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这三重关系的变异与错位;克服见物不见人的错误倾向和对发展的片面理解;消除盲目的“GDP”数字崇拜和弄虚作假;提高经济活动本身的层次和质量;消除“一切向钱看”并以收入的多少来衡量人自身价值的价值取向和短视心态;从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实现对人的“现实性的终极关怀”。

  注 释:

  1、林剑:《幸福论七题――兼与罗敏同志商榷》,《哲学研究》 2002年第4期,第51页。

  2、张应杭等:《人生的美学意境》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0年版,第18页。

  3、马尔库塞:《审美之维》 ,三联书店 ,1989年版,第57页。

  关于快乐的作文篇8

  关键词:文化产业;《快乐大本营》;创意性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6-21-3

  一、前言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特别是创意性元素在文化产业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作为成功案例的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一直被人们所关注、所喜爱。其先后荣获了1998年星光大奖和第十六届中国电视金鹰奖,2005年被《新周刊》评为15年来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电视节目之一,2007星光大典年度最受欢迎综艺节目奖,13届亚洲电视节颁奖典礼之2008年度亚洲电视节最佳综艺节目大奖,中国世界纪录协会2009年度中国收视率最高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首届大学生电视节最受瞩目娱乐节目奖等。至今,《快乐大本营》始终采用娱乐元素为主导,尤其在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创意性特征。

  二、相关概念和《快乐大本营》的发展

  (一)相关概念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包括为社会公民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当下我国文化艺术建设的重心,其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而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艺术创意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与基础,文化创意产业(Cuhure Creative Industry),又名“创意经济”、“文化产业”,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琪小组”最先提出,一般指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文化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以产品、服务或体验等形式呈现出来,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由此可见,创意性在文化产业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在电视节目制作的综艺节目中,《快乐大本营》自开办以来,一直是综艺节目的领头羊。它随着市场的变化,不断地创新、改变、升级,最终成为综艺节目的风向标,而其长盛不衰的秘诀就在其创意性的体现。

  (二)《快乐大本营》发展的三个阶段

  创意性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和基础,没有创意性就没有现在的《快乐大本营》。《快乐大本营》是湖南电视台的一档综艺性娱乐节目,也是湖南卫视16年一直保持的品牌节目之一,现由何炅、谢娜、李维嘉、吴昕、杜海涛五位主持人(又称“快乐家族”)主持。艺术创意以其丰富的特色以及内涵,在文化产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快乐大本营》主要经历过三个阶段的改变、升级、创新。

  第一阶段:经常邀请一些有特殊才能的人物和一些可爱的孩子来表演。

  1997年7月11日创办《快乐大本营》,以娱乐体闲为主导,设有“开心一刻”“精彩二选一”“快乐传真”“火线冲击”等游戏环节,主要参与对象是青少年,场内场外观众参与性也很强。

  1998年开始,《快乐大本营》不断在节目形式上寻求突破,陆续推出了“快乐行动”、“快乐小精灵”等一系列观众喜闻乐见的板块模式。

  2002年,《快乐大本营》的常规节目由直播改为录播,栏目充分利用录播优势,设计了“快乐播报”“俱乐部”“快乐主打星”“SUPER STAR剧场”等新的节目板块。

  2004年初,栏目策划推出“你最红”系列活动来提升品牌,吸引观众。第一轮“夺宝你最红”和“运动你最红”都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尤其是“冒险你最红”特别活动未播先热。

  第二阶段改编为选秀节目,以观众权利为主,选举主持人。

  2004年底,类型化、批量化综艺娱乐节目众多,传言说,《快乐大本营》即将停播,遭遇危机。于是,推出主要以主持人为核心的板块节目设计和平民游戏竞技活动,给主持人充足的变现舞台,瞬间,引起人们对《快乐大本营》的注意力。

  2005年,栏目策划了几档大型活动:“和路雪・快乐心相通”和“快乐三人主持人PK淘汰”,于是《闪亮新主播》顺势诞生,掀起了继“超女”之后湖南卫视又一轮收视热潮,迅速扩大了《快乐大本营》的宣传力度,与此同时,抓住了观众的“眼球”,成功地脱离即将停播的危机局面。

  第三阶段:多以嘉宾访谈游戏型的“全民娱乐”综艺节目。

  2006年3月《快乐大本营》的舞台上出现了五个主持人,何灵、李维嘉、谢娜、杜海涛和吴昕(从《闪亮新主播》选出),再次打破传统模式,创新性的组成主持界的“主持群”团体,主持人各有明晰分工定位,又有默契的合作,给主持人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去展现自己的才艺和表现力。

  2007年设置主题性节目,使整期节目全部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为普通观众提供了展现个性的平台和机会,如2007年第10期的主题就是“快乐大本营――我要我的滋味”,表演节目的嘉宾是在伊利大学生音乐活动中选出的大学生,所演唱的歌曲也是我们大众喜爱的《神话》,这就把之前的明星嘉宾转变到我们身边的普通观众中,节目内容中折射更多的是观众自己,这不仅能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感,更能让观众从舞台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产生共鸣感。

  2008-2013年开始邀请海内外的巨星人物参与,在现场与观众一起游戏娱乐,拉近明星与大众的距离,并且每期都设置一个主题以宣传新片、新歌、新电影为目的,仿佛每一个即将上映的电视剧组、电影剧组和新歌片的出炉都要在《快乐大本营》进行宣传,宣传后就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时会“火”起来,这似乎已经成为全中国的剧组或明星心照不宣的事情,由此可见,《快乐大本营》的宣传力度之大。

  三、《快乐大本营》的文化创意性体现

  《快乐大本营》的文化创意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和风格创新。

  (一)坚持内容创新,多种元素的创意性结合

  1、娱乐性元素和知识性元素相结合

  《快乐大本营》以娱乐为核心,所以整个节目过程中全部以搞笑、调侃、游戏、搞怪、自嘲等娱乐性元素融合其中。例如,节目中谢娜经常调侃何炅的身高,何炅“嘲笑”杜海涛的虚胖和小眼睛等。在这搞笑过程中还掺杂着知识性的趣味游戏,例如,如何处理掉进水里的手机,如何让行李箱里面有限的空间得到最大化的利用等。再如,在“谁是卧底”的游戏中,既要有思维性的描述自己面前单词的含义,又要让别人不怀疑自己是卧底,还要猜别人说的是不是和自己的单词是一样的,所以,里面既可以延伸出娱乐,还要思维的指导性,是娱乐和知识性的结合。

  2、商业性元素和明星性元素相结合

  “电视台需要把用节目换取的收视率,收视份额等再度销售给广告公司或广告主,这种销售得来的收入就是媒体的核心收入来源。1999年《快乐大本营》首条广告插播每15秒价格高达3.8899万元,广告‘含金量’已直追在全国极具影响的中央电视台。在全国省级电视台卫星频道中更是遥遥领先。”由此看出,收视率的高低决定着收入的多少,而收视率的高低受节目质量的影响,总而言之,受众的多少决定着电视台的收入。

  在《快乐大本营》录制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赞助商的商标,甚至主持人主持的主题即为某一商品做宣传。所得费用再次增加了湖南电视台的收益,并进一步使媒体自身得到良好的运转。节目组经常邀请一些中国大陆、香港、台湾、韩国等知名艺人来访谈,《快乐大本营》依靠各地明星品牌效益,增加了《快乐大本营》的收视率,给湖南卫视带来了极大的财富。节目还擅长利用植入式广告来增加收入,例如,在激情四射的开场舞之后,何炅就会宣布,“欢迎大家在星期六的晚上来到我们的步步高vivo智能手机”……

  3、流行性元素和艺术元素相结合

  当前流行的明星就意味着“潮流、时尚”,众多明星的参与更是将《快乐大本营》推向了高潮,消解了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强调对世俗的认同,是一种艺术与娱乐相结合的消费性娱乐节目。例如,近期流行的青春、熟男等大众关心的娱乐性话题,使节目更重视娱乐性、商业性和大众传媒性。

  (二)坚持形式创新

  《快乐大本营》在三个阶段的变化过程中,其创意性无处不在。在第一阶段中,游戏形式各种各样,精彩无比。在第二阶段中,随着各大节目的类型化模仿中,《快乐大本营》创意性地将观众的关注点从游戏转移到“主持人竞选”。第三阶段中,将观众的视点从主持人转换到明星和群众自身,并且创意性地添加“主题”性的核心,使每期节目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随大众关注点的变化而变化,赚足了受众的关注力,游戏娱乐环节越来越大众化倾向,例如,新增加的游戏形式“谁是卧底”“健身KTV”“兵乓球”等,都是人们日常化的娱乐形式,并且节目中常暴漏明星的“隐私”来满足大众的好奇心和猎奇心,节目顺应了当代大众文化的潮流,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三)坚持风格创新

  1、节目风格定位明确

  坚持积极向上、休闲、娱乐、时尚的节目主题风格,以给观众带来“快乐”为目的,传达积极正确的“正能量”。这一点的定位和《天天向上》极为相同,主题定位的准确再次给《快乐大本营》增加了创意点。每期《快乐大本营》开场舞的风格都与主题紧密相关,为节目的开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混搭式主持风格

  何炅、谢娜、李维嘉、杜海涛、吴听五位主持人,各具主持特色,以活泼风趣无厘头主持方式活跃节目的“娜娜”,以机智幽默的主持方式掌控节目的何炅等。组成“快乐家族”,他们不惜牺牲个人的形象,甚至拿自己的隐私作为“爆点”,给观众带来笑点,例如:吴昕杂乱的个人闺房,暴露吴昕喜爱的娃娃;谢娜和张杰的新婚房首次曝光等。他们之间相互调侃和搞怪,真正让观众做到“快乐的时候看快乐大本营,不快乐的时候更要去看快乐大本营”。他们“快乐、休闲”的主持风格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它不同于婚恋交友综艺节目的“严肃”(较之于快乐大本营)。成功的综艺娱乐节目都有其各具特色的品牌主持人,提到《天天向上》,就会想到由汪涵、欧弟、田源、钱枫、俞灏明、矢野浩二、金恩圣(小五)七位天天兄弟组成的强大主持阵容;提到《非诚勿扰》,就会想到睿智的月老光头孟非等。

  3、口号创新性鲜明

  《快乐大本营》的口号简单易记,朗朗上口,五位主持人组成的“快乐家族”的名号。例如:

  “快乐大本营,欢迎你来到”“快乐的时候看快乐大本营,不快乐的时候更要去看快乐大本营”“快乐大本营,天天好心情啦”等,这些口号与其定位、主持风格、品牌等紧密相关,更好地突出其“快乐致胜”的武器,对比于其他的综艺节目,这是《快乐大本营》的创意点之一。

  四、对其他综艺节目的启示

  (一)注重节目创意性:坚持与时俱进,防止固步不前

  综艺节目内容要随着观众口味的变化而变化,不断地增加新创意,保持节目的活力。综艺节目形式方面,为了防止观众的审美疲惫,游戏环节要多元化,富有创意性。综艺节目风格要定位明确,主题性要明显化。《快乐大本营》善于打破传统,创意性明显。而创办于2000年之初的综艺节目《阳光快车道》,创办八年,一直以其清新明快的格调、健康向上的内容、轻松幽默的形态、稳定的节目质量获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但是,因长时间缺乏创意性而导致停播,而《快乐大本营》因注重节目的创意性才可以长盛不衰。

  (二)重视人才的创意性培养:凝聚团队力量,促进人才发展

  《快乐大本营》人才济济,五位主持人各有千秋,何炅的机智与聪慧,谢娜的豪放与搞怪,李维嘉的绅士和默契,吴昕的乖巧和可爱,杜海涛的喜感和戏谑。他们既是主持人又是明星,何炅的主打歌《栀子花开》长久不衰,谢娜的主打歌《菠萝菠萝蜜》红透一时,“快乐家族”集体进军影视业,参与动漫配音和电影拍摄,特为《快乐大本营》打造的电影《快乐到家》等,展现了主持人表演的特长。由此可见,策划团队在给主持人一定“自由”空间的基础上,也要给主持人创意性的策划和包装,固定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形成团队合作精神。

  (三)坚持品牌效益性:利用品牌效益,创造最大化价值

  首先,“快乐大本营”五个字,既简单易懂又耳熟能详,更易做广告宣传,其五位主持人既是明星又是主持人,在节目中既是引导者又是表演者,他们不断强化“快乐大本营,欢迎你来到”或“快乐大本营,天天好心情”等口号,人们很容易的就记住了“快乐大本营”品牌。

  其次,主持人经常以幽默调侃的话语,在节目刚开始时,不断强化《快乐大本营》的观众现场票的“一票难求”,在观众的潜意识中埋下《快乐大本营》的“受欢迎度”之大的意识形态,使其品牌形成良性循环的品牌营销中。

  最后,“快乐家族”中每位主持人都有《快乐大本营》的符号特征,任何一个人的娱乐八卦都会与《快乐大本营》所挂钩,也以此再次为其做免费宣传。《快乐大本营》的嘉宾都是明星、商业精英或有技艺的名人,他们身后都有大批的粉丝,嘉宾的动态定会给《快乐大本营》带来免费的品牌宣传,并进一步强化品牌,形成固定的品牌效益。

  (四)遵循市场化原则:不断细分市场,吸引受众群

  市场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受众的观注度也在不断地变化,《快乐大本营》的每期主题也迎合市场不断变化,这也是其创意性的重要意义。在中国的人群结构中,最具活力、时尚的便是青少年,并占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快乐大本营》的受众群正是针对具有青春、时尚的青少年,与其节目内容相吻合。这给其他的综艺节目产生了引导作用,近期播放的国内首档明星模仿秀《百变大咖秀》集一流表演、多重笑点、不断惊喜、融合经典与时尚的娱乐节目,嘉宾从歌唱界、表演界延伸到了曲艺界、主持界,真正吹响了暑期档抢滩“暑期强档”的冲锋号角,《百变大咖秀》学习《快乐大本营》遵循市场化原则,迎合市场的需求,所以,在开办之初就迅速的吸引了青少年群体的固定受众,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关于快乐的作文篇9

  关键词:快乐;经济学;理论模型;述评

  中图分类号:C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0-0167-02

  毫无疑问,有关快乐的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快乐如果不是唯一的,也是一个主要的人生目标。而且,一个快乐的人在工作上将效率更高,更友善,并且不大会触犯刑法和法律。然而,以往研究中一直缺乏可用的模型与方法。如果缺乏相应的基于快乐客观性(objective)机理的理论模型,就难以获得可信的并可以进行人际比较的快乐研究数据,有关快乐的研究将受到极大阻碍。

  经过多年研究努力,基于当期快乐的客观性理论已经被实验心理学证实,快乐的可测量和人际可比性也成为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共识,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快乐测量理论和模型。本文介绍经济学中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快乐研究模型,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评析,期以引起人们对快乐测度问题的关注。

  1 杰文斯的快乐/效用模型

  快乐是以人与世界的物质存在与人对对象与自我的消费(憧憬与回忆)为基础,又超然于这种物质之上的愉悦的精神感受。把快乐体验联系到“数”的意义,是从经济伦理学家边沁开始的。边沁提出了测算快乐的七个描述性指标和14种基本的快乐需要,但边沁没有在数量测度方面深入下去。快乐――效用度量问题的研究始于杰文斯创立的边际效用论。由于经济学计算成本――收益的理论使命以及追求效用最大化目标和实证研究的需要,使得经济学必然要求对效用进行量化分析。

  19世纪70年代,杰文斯在边沁的关于快乐的数量意义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快乐、痛苦、劳动、效用、价值、财富、货币和资本等等,都是包含着数量的概念,因而可以推想为可以测定”的重要观点。杰文斯在研究快乐与痛苦时,多次提到了测量个人情感的基数尺度概念,他说,若幸福程度相等,则两日的幸福量是一日所希求的幸福量的两倍。在此基础上,杰文斯进一步认为,经济学的目的就是研究如何以最小痛苦换取最大快乐,人们消费的目的便是追求快乐减免痛苦。而物品能给人们带来快乐(或负痛苦)的性质便是物品的效用。 杰文斯把劳动定义为心身所受的痛苦即负效用,劳动收益得到的快乐则是正效用。而均衡的劳动时间则由劳动的边际收益(正效用:工资产生的快乐)等于边际成本(即由劳动产生的负效用:痛苦)来决定。 它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dvdt=dwdt•dudw(1)

  式中v为劳动的负效用,dv/dt为劳动的边际负效用,w 为劳动产出或工资,dw/dt为劳动产出对时间的导数,u为劳动产出的总效用,du/dw为劳动产出的边际效用。杰文斯在劳动苦乐均衡分析基础上形成的边际效用论为新古典经济学进行基数效用研究开拓了思路。

  2 黄有光的快乐测量模型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行为科学的发展,经济学吸收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在快乐测量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新进展。黄有光在坚持快乐的可计量理论的基础上于1996年提出了一个效用计量公式,用以证明快乐的基数可测量和人际可比性。

  黄有光认为,尽管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形容词或数字来描述他们的快乐程度,然而还是应该有一个更为客观可识别的快乐尺度,这个尺度就是零(净)快乐。不论一个人所经历的总快乐的量是非常大或非常少,如果根据其本人的观点,它严格等于痛苦(疼痛或剪熬),那么他的净快乐量就为零,并且在进行人际比较时是非常显著的。

  他认为,一个确定零快乐分界点的简单方法就是可以要求被调查者在如下选项中选择一个:非常快乐、比较快乐、一般(或者略微)快乐、既没有快乐也没有不快乐、不快乐、非常不快乐。为了得到一个更为合理的回答,他还开发出了一个专门的测量问卷,问被调查者类似下面的一些问题:

  从有记忆以来,我曾有过不同程度、短暂或长时间的快乐(包括肉体与精神上的快乐,即任何形式的快乐感受),有时则肉体或精神上的痛苦,这些快乐与痛苦可用下图的方式表达:

  如果我把零点线上的面积加起来(即我所感受过的快乐感受的总和),再把零点下的面积加起来(即我所感受过的痛苦的总和),两者比较的结果是:

  (1)总快乐大大超过总痛苦;

  (2)总快乐略微超过总痛苦;

  (3)总快乐相等于总痛苦;

  (4)总痛苦略微超过总快乐;

  (5)总痛苦大大超过总快乐;

  黄有光的这种快乐积分计量是以它所说的“最小可感知的快乐”为计量单位进行快乐测量和人际比较的。基于这一假设,黄有光提出了两种快乐测量模型:

  2.1 数量测量方法

  数量测量方法最早由Merkel(1888-9)所创造,他利用期望效用最大化原则,要求个体找到那些使快乐成倍增加的因素。

  假如X=个体当前的情形(当他吃冰淇淋A时),Y=同样的情形,除了在某一顿中用冰淇淋B代替了,Z=在X情形基础上的一些具体改变。假如某个人在X与Y的对比中偏好A,在Y和Z的比较中偏好Y。让他在确定的Y和不太确定的(X,Z;a,1-a)中选择一个,在这里a表示为X的可能性,1-a表示为Z的可能性。调整a的数值直到这两者之间无差异为止。忽略那些不到一个单位的意识不到的快乐差异,我们就得到:

  U(y)=a U(x)+(1-a) U(z)(2)

  两边同时减去U(x)并移项,得到:

  U(x)-U(y)= (1-a)〔U(x)-U(z)〕(3)

  在这里,U(s)表示在S情景下按照所意识到的快乐测量到的效用。因为通过直接的测量,我们已经知道U(x)-U(y)的值,这样U(x)-U(z)就可以通过使用(1-a)的简单乘法得到。

  2.2 直截测量法

  直截测量法指通过将指定的刺激分配到有限数量的分类当中去时所产生的心理物理功能来进行测量。这种方法先主观地将最小(最弱、最轻、最暗等)刺激分配到第一部分去,将最大的刺激分配到最后一部分去,并用其他的一些问题使他的主观回答在这中间是连续的,这样这个连续区间就被划分成相等的若干份了。(Luce et al.,1963:p.261)

  然后通过个体所愿意支付的或用于实际补偿时所需要的钱的数量来作为比较的方法。假如一个人在x情况下比在y和z情况下更快乐,为了避免移动到y情况或z情况下,他将决定为相应的情况所愿意支付的最大数量的钱($g)和($h)。当我们忽略那些不足以达到意识水平而引起人们注意的偏好差异时,我们得到下列等式:

  U(x-$g)=U(X)+∫mm-$gMUMdM=U(y)(4)

  U(x-$h)=U(X)+ ∫mm-$hMUMdM =U(z)(5)

  在这里,MUM表示钱的边际效用。假设MUM是连续的,我们可以推导出

  {U(x)-U(y)}/{U(x)-U(z)}=g/h(6)

  这种方法的一个不足之处是,当g和h相差非常大时,由于MUM的可能变化,它将产生了出错的可能性。然而,尽管操作起来有些困难,我们还是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g和h使两者接近而将这种可能性减少到我们所希望的水平。然而,这个程序假设个体并不关心他所支付(收到)的钱是如何被使用的(征集)。

  3 陈惠雄的快乐模型与寿命指数理论

  在国内经济学界,陈惠雄较早提出了快乐的可测度性理论及其测度方法。陈惠雄认为,快乐源生于人自身的身心机能,这种机能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满足快乐的对象同样是客观的。这种快乐原因的主体客观性与满足主体快乐的对象客观性,确定了快乐的可计量性质,就如同血压的客观性导致血压可测量一样。陈惠雄于1988年首先提出该理论思维, 根据这一理论,陈惠雄设计了主客观结合的快乐指数体系,包含健康、亲情、收入、职业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6大快乐因子圈。它涵盖了影响人类快乐的各个方面,快乐是所有这些因子圈包含变量的函数。这种理论假想可以体现为下式:

  H=C1W1+C2W2+…+Cn-1Wn-1+CnWn

  =∑ni=1CiWi(7)

  式中,H为快乐指数或快乐满足度,最大满足为100%;Ci=第i个快乐指数一级影响因子;本研究中i=1,2,3,…6; Wi为第i个快乐指数一级影响因子的权数 。

  Ci=WijFij(8)

  Fij为第i个快乐指数一级影响因子下属的第j个影响因子;Wij为第i个快乐指数一级影响因子下属的第j个影响因子的权数;j表示快乐指数二级影响因子数,j=1,2,…,n。

  与此同时,陈惠雄提出了以寿命指数测度一生快乐积分和以平均寿命作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寿命指数理论。即人的一生的快乐指数积分H(寿命指数)等于实际寿命Lr与理论寿命Lm之比,即:

  H=Lr/Lm(10)

  提出这一理论的依据是,快乐是人类自身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而快乐的满足又使得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结果是生命的延长。其次,陈惠雄结合邢占军的主观幸福感简表设计了非常具有经济学特色的快乐指数调查量表,该量表基于快乐要素理论,归纳了影响快乐的6大主客观因素的15个关键要素内容,经过信度、效度分析,证实了该理论机理的高度可信与有效性,是一次有益的快乐指数的研究尝试。

  4 关于快乐模型研究的描述性的新进展

  近年来,实验心理学在快乐的计数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卡尼曼与特韦斯基通过实验心理学的方法把人的行为置于可重复观测的实验中,证明了当期体验效用的客观性(objective)和“快乐与痛苦的体验效用的可测度性”。 客观性快乐是一个基于当期的概念,它通过对精确瞬间的情感状态的及时测度而成为可用指标。当然,按照客观性规则的效用测度,其测度与判断的最终数据,还是来自主体的体验。快乐的体验效用的客观性,主要是靠确定它们在二维空间中的位置来捕获的。这个二维空间主要由效价(好中坏)和觉醒程度(从发狂到昏睡)(Plutchik and Conte,1997;Russell,1980;Russell and Carroll,1999;Stone,1995;Warr,1999)这两个维度来界定。

  同时,卡尼曼把效用区分为基于稀缺的决策效用与基于快乐的体验效用两类。在解释和测度体验效用的方法上,卡尼曼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当期的”和“基于回忆的”体验效用两分法。当期效用是一种依靠客观性法则进行的对当期效用的测度,回忆效用则是基于回忆的体验效用,它是个人对于生命周期或事件的回顾性体验。快乐的客观性可能主要存在于对当期体验效用的测度,并且对于各种福利概念来说,客观性快乐是一个共同的维度。这些研究为经济学中的快乐计量研究和最终产生简单易行的计量模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5 结语

  总之,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对快乐可测量性的研究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很大的增加。尽管在具体的测量上还存有许多问题,例如,有人会质疑关于快乐的比例衡量应该接受可信度和合理性的标准化检验,在不同人之间进行比较的合理性也需要进一步的检验。然而,不管存在什么样的困难,关于快乐可测量性问题的调查仍能够以各种方法来设计和完成,快乐模型研究已经筛选出了一些方法,其模型轮廓日趋清晰。

  参考文献

  [1]Yew-Kwang.Ng,1996:Happiness Surveys:Some Comparability Issues and An Exploratory Survey Based on Just Perceivable Increments,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38,pp.1-27.

  [2]Kahneman,D and Tversky,A,2000:Experienced utility and objective happiness: A moment-based approach. Ch. 37 in Kahneman,D and Tversky, A. (Eds.), Choices, Values and Frames. New York: 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 and the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673-692.

  [3]Ed Diener, Christe K.Napa Scollon, Shigehiro oishi, Vivian dzokoto, & Eunkook mark suh. Positi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life satisfaction judgments: Global happiness is not the sum of its parts.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2000:1:159-176.

  关于快乐的作文篇10

  关键词:新生代;学生体育教学;快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303-01

  随着21世纪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生代学生的成长环境主要为信息资源日益暴涨的信息社会,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着90后,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数相对以前稍有下降。笔者针对现代学生特点,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特提出快乐教育理念,在此阐述如下。

  一、新生代学生的特点及目前的学习心态分析。新生代学生主要指1990年以后出生的,包括90后和00后。90后在出生时改革开放已经显现出明显成效,同时也是中国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所以90后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由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普遍为独生子女,目前多数尚未成年。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90后的思想与理念与老一辈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虽然社会上不乏对90后的批评,但90后的社会价值也渐渐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正因为新生代学生的成长环境相对比较优越,且多数为独生子女,导致这个学生群体在体育课程中有着独特的学习心态,主要表现为积极性太低,慵懒心态严重。很多学生由于平时缺乏锻炼,长期依赖电脑和网络,以至于对现实生活和运动缺乏基本的热情。同时,由于学校课程考核体制中,体育所占的比重并不是很大,学生对文化课程的重视度比体育要高得多。这也是当今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困境。

  二、快乐教育的概念及内涵。快乐教育是充分调动师生两方面积极性,使教师善教,学生乐学,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全体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快乐教育”的实质是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作用”,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快乐教育”的特征是在教育的培养目标问题上,强调愉快发展,在发展中求愉快,在愉快中求发展。由于体育课程本身着重体能和生理训练,所以相对单调和枯燥;而新生代学生又拥有张扬自我、我行我素的心理特征,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一味采取强制性和命令式教学方法,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快乐教育能有效弥补其不足,快乐和愉快符合新生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有助于学生迅速地提升对体育课程和运动项目的兴趣,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快乐教育的要点分析。(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与学是矛盾对立统一的双方。教,是教学中的主要矛盾方面;教学设计控制着教学节奏、教学方向、教学过程、决定着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是教学中的次要方面;尤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处在被动一方。但教学目标的实现是要通过学生来完成,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众所周知,教学活动的实质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是建立在师生良性互动的基础之上的,体育教学也不例外。由于体育课程以室外为主,所以体育教学的双向互动性体现得更为明显。教师的教占主导地位,学生的学也同时主宰着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和教学目标的最终效果。体育教学中的快乐教育要达到真正快乐、愉快的目的,其基本前提是教学活动的双方,即老师和学生必须先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打破传统体育教学中所建立的师生上下级关系,体育教师不再深情严肃、命令式教学,学生也不再被动服从、惟命是从。针对90后学生比较自我的心理特征,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沟通方式,在维护教师威信的前提之下,尽量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心理状况,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为建立顺畅和谐的师生关系奠定根基。(二)适当增加体育游戏环节。体育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单次课程教学目标,适当穿插跟本次教学内容相关的体育游戏项目,具体的项目内容可以结合新生代学生的具体特征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安排。新生代学生成长在信息社会,对电脑的依赖性尤其强,游戏爱好者也不在少数,体育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他们内心的娱乐需求。体育游戏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师生沟通和交流,更好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如此,体育教师还可以适当安排小组游戏,通过团队游戏,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团队协作力的提升,摆脱自我意识的强烈束缚,增加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三)提倡情感教学。心理学认为,快乐和痛苦是两种对立的心理情感的体验,刻苦和懒惰是两种对立的心理意志的体验,是行为态度的最终体现。从这个角度来讲,快乐教育和刻苦学习不仅不是对立的两面,反而是一致的双方。情感是建立在感知的基础之上,促进最终行为实现的重要动力因素。由于新生代学生主要以独生子女为主,在顺境下成长的学生占相当一部分比例,这就导致这代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尤其是心理受挫能力较差,从小娇生惯养,也铸就了他们懒惰、好逸恶劳的恶习。针对新生代学生的体育教学,情感教学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为主;其次注重引导学生以苦为乐,苦乐本来就是相对而言的,体育活动和体育项目以人的身体机能运动为主,不管是田径类、球类还是武术类,肯定都会让学生在生理上感受到一定的痛苦,但苦只是达到最终目标的过程或途径,锻炼身体、增强体魄,甚至成为运动健将,实现这些终极目标才是愉悦的源泉,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在努力的路途中付出的辛苦越多,攀上目标的顶峰时收获的快乐才会越多。

  实施快乐教育的重点在课堂教学,而搞好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师生双方各自对教学活动的情感、态度、师生双方的人际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教学的方法。也就是说,教师的“善教”与学生的“乐学”是体现和实现“快乐教育”的关键。总之,快乐教学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倡导从情感入手,在发展体力的同时,进行情意并重的人格教育与身体教育。要真正将快乐教学实施到位,关键还在于教育管理部门和各个体育教学工作者教学理念的转变,更新体育教育观念,在教育界乃至全社会不断推广和普及。

  作者单位:张小波 四川省乐山市青少年宫

  张萍 四川省眉山市万胜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