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道管理的检讨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做好防汛抗洪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在本省境内进行防汛抗洪活动,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 防汛工作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遵循团结协作和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第四条 防汛工作实行各级人民 -行政首长负责制,实行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各有关部门实行防汛岗位责任制。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

       中国人民 -和武装警察部队是防汛抗洪的重要力量。

       第二章 防汛组织

       第六条 省防汛指挥机构,在国家防汛指挥机构和省人民 -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全省的防汛抗洪工作,其办事机构分别设在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省黄河河道主管机关。

       第七条 各市(地)、县(市)人民 -设立防汛指挥机构,由有关部门、当地驻军、人民武装部负责人组成,由各级人民 -首长担任指挥。

       在上级人民 -防汛指挥机构和同级人民 -的领导下,执行上级防汛指令,制定各项防汛抗洪措施,统一指挥本地区的防汛抗洪工作。

       其办事机构设在同级 -水行政主管部门和黄河河道主管机关,负责处理所辖范围的防汛日常工作。

       第八条 河道管理机构,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单位和河道沿岸在建工程的建设单位,汛期设立防汛机构,在有管辖权的人民 -防汛指挥机构领导下参加防汛抗洪工作。

       第九条 城建部门设立的防汛办事机构,在同级人民 -防汛指挥机构领导下,负责处理城市市区的防汛日常工作。

       石油、电力、邮电、铁路、公路、航运、工矿以及商业、物资等有防汛任务的部门和单位,汛期应组成临时防汛组织,在有管辖权的人民 -防汛指挥机构统一领导下,负责做好本行业和本单位的防汛工作。

       第十条 县、乡人民 -,应当组织以民兵为骨干的群众性常备防汛队伍,对水库、堤防还应组织防汛抢险预备队,对黄河和其他防汛任务大的河道要建立防汛机动抢险队。

       行滞洪区应组织迁安与救护队伍。

       第三章 防汛准备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 -,应当根据流域综合规划、防洪工程实际状况和国家规定的或省确定的防洪标准,制定防汛工作方案(包括防御一般洪水和超标准洪水措施)。

       黄河、淮河干流的防御洪水方案报国务院批准施行;洪汝河、沙颍河、卫河、共产主义渠、唐白河、伊洛河、惠济河的防洪方案报省人民 -批准施行;其它河道的防洪方案由有管辖权的人民 -批准施行。

       各城市人民 -,应当根据流域综合规划和城市防洪规划和河道的防御洪水方案,制定本城市的防御洪水方案,报上级人民 -或其授权的机构批准后施行。

       防御洪水方案经批准后,各级人民 -必须执行。

       第十二条 有防汛抗洪任务的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所在地区或者河道的防御洪水方案,制定本单位的防汛抗洪措施,在征得所在地防汛指挥机构同意后,报本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三条 大型水库(含按大型管理的中型水库)、重点水闸及主要防洪河道,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市、地和工程管理单位,根据工程规划设计防御洪水方案和工程实际状况,在兴利服从防洪、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制定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和河道防洪保证任务,报省防汛指挥机构批准。

       陆浑水库和板桥、宿鸭湖、南湾、鲇鱼山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分别报黄河水利委员会和淮河水利委员会批准。

       沿黄的引黄涵闸渡汛措施,根据省黄河防汛有关方案,由当地黄河河道主管机关制定。

       其他水库、水闸、水电站和河道的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和防洪保证任务,分别由市(地)县(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报同级防汛指挥机构批准。

       汛期调度运用计划经批准后,由水库、水电站、水闸和河道管理单位负责执行。

       第十四条 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应当在汛前对各类防洪设施组织检查,发现影响防洪安全的问题,责成责任单位限期处理,不得贻误防汛抗洪工作。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将影响防洪安全的问题和处理措施报有直接管辖权的防汛指挥机构,该防汛指挥机构对所报问题必须研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报上级防汛指挥机构备查。

       第十五条 河道清障,对壅水、阻水严重的桥梁、引道、码头和其他跨河工程设施的改建或拆除,按国家和本省有关河道管理的法规和规章执行。

       第十六条 水库、河道上的除险加固工程汛期前尚未完成,并可能影响防洪安全的,应由建设单位采取临时渡汛措施,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报有管辖权的人民 -防汛指挥机构备案,并接受其监督。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 -应当建设和完善河道堤防、水库和行、滞洪区等防洪设施及本地区的防汛通信、预报警报系统。

       对跨行政区域的通信、预报警报系统建设,由各级人民 -分级负责。

       黄河的河道堤防设施、滞洪区的通信及预警系统,由黄河河道主管机关负责建设。

       第十八条 行、滞洪区的安全与建设规划按照《关于蓄滞洪区安全与建设指导纲要》和《河南省行、滞洪区若干问题规定(试行)》的有关规定,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市(地)、县(市)进行规划,报省人民 -批准后实施。

       黄河行、滞洪区的安全与建设规划由省黄河河道主管机关制定,经国家防汛指挥机构批准后实施。

       各有关市(地)、县(市)人民 -必须对所管辖的行、滞洪区的通信、预报、警报、避洪、撤退道路等安全设施,以及紧急撤离和救生的准备工作进行汛前检查,对影响安全的问题,应及时处理。

       第十九条 对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易发生地区,当地有关部门应当指定预防监测员及时监测。

       雨季到来之前,当地人民 -防汛指挥机构应当组织有关单位进行安全检查,对险情征兆明显的地区,应当及时把群众撤离险区。

       第二十条 地区之间在防汛抗洪方面发生的水事 -,由发生 -地区共同的上一级人民 -或其授权的主管部门处理。

       前款所指人民 -或者部门在处理防汛抗洪方面的水事 -时,有权采取临时紧急处理措施,有关当事各方必须服从并贯彻执行。

       第二十一条 储备防汛抢险物资实行分级负责,并采取国家储备与群众储备相结合的办法。

       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应当根据防汛任务,合理布设物资储备地点,制定物资储备定额,编制物资储备计划。

       大型水库(含按大型管理的中型水库)、主要防洪河道按省防汛指挥机构下达的物资储备定额储备;其他水库、河道分别按市(地)、县(市)防汛指挥机构的规定储备。

       防汛抢险主要物资由各级计划部门纳入年度计划、保证供应,交通、铁路部门优先组织运输。

       对汛期防汛抢险需要的麻袋、草袋、编织袋等物资,由粮食、商业、供销、物资部门将库存和销售动态每旬向同级防汛指挥机构书面报告一次,防汛指挥机构根据情况随时调用,用后结算。

       黄河防汛的物资储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梢秸软料及其他群众备料,要就地取材,实地估量登记,按“备而不集、用后付款”的办法,汛期统一调配使用。

       防汛用的土、砂、石料由水库河道管理单位根据需要提出计划,报当地 -批准后统一储备。

       第二十三条 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对防汛抢险物资要加强管理,每年汛后进行 -盘点。

       对防汛抢险已用料物和正常损耗,经主管部门批准,有计划地加以补充和更新。

       第二十四条 各级人民 -防汛指挥机构汛前应当向有关单位和当地驻军介绍防汛工作方案,组织交流防汛抢险经验。

       第四章 防汛与抢险

       第二十五条 汛期起止时间由省防汛指挥机构规定,遇特殊情况由省防汛指挥机构另行通知。

       当河道、水库的水情接近保证水位或保证流量时,或者防洪工程设施发生重大险情,情况紧急时,县级以上人民 -可以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并报告上级人民 -防汛指挥机构。

       第二十六条 在汛期及紧急防汛期,各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的有关规定做好防汛与抢险工作。

       第二十七条 防汛期内,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必须有负责人主持工作,各级防汛办公室实行日夜值班制度。

       有关责任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及时掌握汛情,并按照防汛工作方案和汛期调度运用计划进行调度。

       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对所辖范围内的重大险情和洪水灾害情况要及时逐级上报。

       庇ρ杆俨槊髟?颍?ㄌ獗ǜ妗

       第二十八条 洪水预报方案由水文部门负责编制,黄河洪水的预报方案由黄河河道主管机关编制,分别由省、市(地)防汛指挥机构组织实施和发布。

       水文部门应对水文情况进行准确、及时地通报。

       县(市)防汛指挥机构根据洪水预报和可能发生的险情,及时组织有关乡、村做好

       第二十九条 在汛期,大型水库(含按大型管理的中型水库)、重点水闸和主要防洪河道管理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在执行汛期调度运用计划时,必须服从黄河、淮河流域防汛指挥机构及省防汛指挥机构的统一调度指挥或监督。

       在正常运用情况下,按批准的汛期调度运用计划执行;改变原调度运用计划,必须报原批准部门批准。

       其他水库、水闸和河道的调度运用,应按上述原则,分别由市(地)、县(市)防汛指挥机构负责。

       第三十条 在汛期,城镇、工矿区、旅游区、重点文物保护区,要在设计的防洪标准之内保证安全,遇超标准洪水,采取临时抢护措施,做到保人、保重点、保要害部位,尽量减少损失。

       第三十一条 在汛期,铁路、公路要在设计的防洪标准内,保证行车安全,遇超标准洪水,采取应急措施,力争线路畅通。

       第三十二条 在汛期,各水工程管理单位,除按规定对工程进行正常观测外,对险工、隐患和有异常现象的部位,要重点加测,对监测的情况和资料及时整理分析上报。

       第三十三条 在汛期,电力调度通讯设施必须服从防汛工作需要。

       邮电部门必须保证汛情和防汛指令的及时、准确传递。

       公安部门应加强社会治安管理。

       电视、广播、无线电管理、公路、铁路、航运、民航、林业、石油等部门,应当运用本部门的通讯工具优先为防汛抗洪服务。

       电视、广播、新闻单位应当根据人民 -防汛指挥机构提供的汛情,及时向公众发布防汛信息。

       第三十四条 当黄河、淮河、洪汝河、沙颍河、卫河、共产主义渠等河道水位或流量达到规定的分洪标准,大型水库遇超标准洪水,需要采取非常泄洪措施时,由省防汛指挥机构根据经批准的方案,采取分洪、泄洪措施。

       中小型水库遇超标准洪水需要采取非常措施时,分别由市(地)、县(市)防汛指挥机构按批准的方案组织实施。

       采取前款措施对毗邻地区有危害的,须经有管辖权的上级防汛指挥机构批准,并事先通知有关地区。

       实施本条第一款所列措施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拦,如遇到阻拦和拖延时,有管辖权的人民 -有权组织强制实施。

       第三十五条 按照水的天然流势或者防洪排涝工程的设计标准,或者经批准的运行方案下泄的洪水,下游地区不得设障阻水或者缩小河道的过水能力,上游地区不得擅自增大下泄流量。

       未经有管辖权的人民 -或授权的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河道河势的自然控制点。

       第三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破坏水利水电工程的防汛道路及通讯、报汛设施。

       第三十七条 在发生洪水灾害的地区,各级人民 -防汛指挥机构和有关部门,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的有关规定,做好善后工作。

       第五章 防汛经费

       第三十八条 城镇及工业、交通等设施,其防洪保障建设资金,由城镇及工交企业自行解决。

       第三十九条 防汛、抗洪所需的通信、交通费用,邮电、交通、无线电管理部门应按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给予减免。

       第四十条 由财政部门安排的防汛经费,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应分别列入各级人民 -的财政预算,并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

       黄河防汛经费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十一条 省防御特大洪水经费的使用,由省防汛指挥机构根据需要提出计划,商省财政部门研究后,报省人民 -批准。

       市(地)、县(市)人民 -可根据防洪任务大小,在财政预算内列入必要的防御特大洪水经费,集中使用,统一管理。

       黄河防御特大洪水所需经费,由省黄河河道主管机关根据需要提出计划,经省人民 -同意后报国务院批准,另行安排。

       防御特大洪水经费用于汛前应急渡汛工程的加固处理以及抗洪抢险和水毁工程修复。

       第四十二条 在汛期,有防汛任务地区的单位和个人应根据任务大小承担一定的劳务和费用。

       县(市)人民 -应安排农村义务工用于防汛抢险。

       第四十三条 在紧急防汛期,各级防汛指挥机构有权调用单位和个人的车辆、船只等交通工具,其油料费、生活费由调用的防汛指挥机构予以适当补助。

       第六章 奖励与处罚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事迹之一的单位和个人,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 -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一)在执行抗洪抢险任务时,组织严密,指挥得当,防守得力,奋力抢险,出色完成任务者;(二)坚持巡堤查险,遇到险情及时报告,奋力抗洪抢险,成绩显著者;(三)在危险关头,组织群众保

什么是河道管理机制

        是指建立长效的《河道长效管理实施办法》。

       对河道保洁、绿化养护和设施养护三个方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定目标责任与考核制度,明确管理职能,保洁工作下沉式管理、绿化养护与设施养护作业市场化,进一步打造良好的水环境。

       比如:

       1.河道保洁管理下沉式

       马陆镇河道保洁工作原来是为解决四五十年代出生人员的工作需求而组建的,由镇河道保洁社负责,保洁人员100多名。

       2022年年初,通过马陆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及有关部门调查研究,最终决定将全镇庞大的保洁队伍分解下沉到了19个村、社区,根据每个村、社区河道数量配备相应数量人员,由原来的一支队伍化整为零,变成了19支保洁队伍。

       河道保洁员的日常保洁工作,直接由村、社区安排一名副主任管理与考核,镇农委、镇水务所、镇河道保洁社则定期对各村的河道养护质量进行抽查、打分。

       每月将河道保洁的打分情况统一全镇通报,打分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年终对村委会、社区的考核。

       通过下沉式管理,村民、村委与保洁人员的短线联动,保洁人员工作内容更加明确,提高了河道保洁问题的反应时效,加强了村级河道长效管理。

       而镇河道保洁社则可将工作重心落在监督检查、编制保洁计划,制定保洁标准等公共管理职能层面上,逐步形成精简高效、管理与作业分离、分级管理、规范有序的保洁管理模式。

       通过一年来的磨合,我镇的河道保洁状况取得了明显的改观,河面比原来更加整洁。

       通过由管人到管事的管理模式转变,减轻了河道保洁社的工作量,增强了各村委会的责任心,强化了保洁队伍的管理,提高了河道保洁质量与效率。

       2.河道管理分工责任制

       镇水务所、镇城建办、镇河道保洁社,作为中小河道养护的责任主体,分工不分家。

       镇水务所负责全镇河道设施的养护维修管理工作;镇河道保洁社负责河道水面以及岸坡的保洁管理工作;镇城建办负责全镇中小河道绿化的养护管理工作,三家单位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分工不分家。

       在年初,由镇水务所牵头,制定整体的河道养护年度目标与计划;年中各单位按照保洁、绿化、设施三方面分头开展实施工作,同时每月上报进度情况,起到协调与监督作用,在河道养护过程中,每年集中三方力量建立星级河道与文明示范村,通过建立样板河段,提升养护综合水平;在年中与年末都会由区水务局按照《嘉定区中小河道管理养护工作考核办法》进行考核工作,形成了有实效定量考核制度,做到目标化、定量化、制度化管理。

       3.河道资金管理系统化

       马陆镇严格按照专款专用原则使用中小河道养护资金。

       科学合理地申报预算,以预算规范后期资金使用额度,让河道养护费用有计划地节约使用;严格地执行“集中支付”的网上拨付流程,使资金拨付平台化,减少资金流转流程,让资金使用透明、规范;对已使用资金做好资料汇总,按照工程项目将账册、发票等组织成册,做到每笔钱都有帐可查、有底可寻。

       对河道养护工程,马陆镇建立了一套预先报系统,主要针对未来两三年的中小河道整治工程,通过上平台预先报送,让镇 -与区水务局能以宏观的角度安排工程的开展。

       对急需解决的关乎市民日常生活的河道问题,如护坡抢修、河岸垃圾清运等工程,提交优先申请,优先解决。

       这样镇 -可以更合理地安排近几年的养护资金使用。

       4.河道养护作业市场化

       马陆镇积极推进河道养护市场化,实行竞标竞价方式,由专业养护公司承包进行日常养护管理, -部门进行监督管理。

       在新城核心区的河道绿化中,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由具有城市园林绿化三级资质的专业绿化养护公司对龚家浜、赵泾、黄龙港、石岗门塘等6条河道进行绿化养护,养护面积达98100平方米。

       同时由镇城建办制定相应的绿化考核办法,明确河道养护工作中养护范围、养护原则、养护流程等,规范河道绿化养护行为。

       在设施维修与河道疏浚中,也采用招投标方式开展水利工程,由镇水务所派专业人员在工程施工中进行工程的指导与监督,让施工单位保质保量地做好养护工程。

       在今后的实践中马陆镇将加大养护市场化的力度,利用市场机制,引入专业养护公司进行日常维护工作,确保河道的“面清、岸洁”。

       5.河道违法事件规范处理

       在日常工作中一旦发现水务违法事件,核实情况后,会同区水务稽查支队,联合村委、社区,发挥多部门的协调作用,以劝导与宣传为主,依法、规范地处理水务违法事件,严格水资源管理,全面提升马陆镇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

       6.多渠道公众监督机制

       长期以来河道整治一直被认为是 -行为,没有形成广泛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和监督,市民们随意在河边种菜搭棚,小朋友们暑期在河道中野泳,企业乱倾倒堆土入河、填河等事件时有发生。

       为加强中小河道养护工作,保障我镇河道管理健全发展,在每年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通过树立宣传版、发宣传资料等方式,走农村、走社区、走学校、走企业,与市民互动,加大对河道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让市民意识到应该避免的违法行为。

       同时以报刊、广播、微博、微信等宣传渠道,让市民阶段性地了解河道养护工作内容,向市民发倡议等,营造公众自觉参与河道整治的良好氛围。

       并聘请市民河道巡查员,赋予群众监督权利,鼓励市民对各种污染行为进行投诉,建立全社会监督的网络体系。

       7.河道突发情况预案制

       针对突发水污染事件及河道水生植物大规模爆发等特殊情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由马陆镇水务所以水务行业的专业视角编制应对特殊情况的紧急预案,确定防控范围、工作原则,明确职责分、具体工作流程及联系人,做到遇到突发事件快速有效地应对。

       8.结语

       中小河道养护工作是一项长期而普惠民生的工作,马陆镇在不断健全养护管理制度中,摸索着中小河道长效管理新机制,通过整治与管理同行,标本兼治,将让河道综合整治工作持久稳定、深入有效地开展,以明确养护单位的职责,市场化的养护队伍,切实的考核管理模式,落实中小河道养护长效管理工作,努力为广大市民提供整洁优美的河道环境。

什么是河道三线

        国目前大江大河乃至小河溪沟的行洪范围内,特别是城市河段乱修乱建、设置行洪障碍的情况相当普遍,有的已发展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是由于长期以来河道缺乏强有力的管理,尤其是河道管护范围不明等原因造成的。

       如何比较科学地确定一条河道的管护范围线,以有效地防止在行洪河道内乱设行洪障碍,我认为江河划定“三线”是一个费省效宏和科学管理河道的较好办法。

       本文谨就嘉陵江南充市、县城区河段划定“三线”工作为例,与同行共同探讨河道管理之法。

       南充市、县城区河段划定“三线”工作是从1984年开始的,到1985年年底基本完成了划定“三线”的任务。

       一、何谓江河“三线”

       【DOI】:cnki:ISSN:1000-1123.0.1990-05-007

       【正文快照】:

       我国目前大江大河乃至小河溪沟的行洪范围内,特别是城市河段乱修乱建、设置行洪障碍的情况相当普遍,有的已发展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是由于长期以来河道缺乏强有力的管理,尤其是河道管护范围不明等原因造成的。

       如何比较科学地确定一条河道的管护范围线,

城阳区水务局有检查企业河道维护管理费缴纳情况的权限吗

        这种情况,你可以要求对方出示有效收费文件及收费人员证明证件,如果对方拒绝出示,一般就是假冒的,或者是不合理收费。

四川省河道管理办法的第三章 河道管理与保护

        第十四条河道管理范围:有堤防或护岸的河道。

       为两岸堤防或护岸之间的水域、整治工程、沙洲、滩地(含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护岸及护堤地、护岸地;无堤防的河道的按批准的河道规划范围确定;尚未批准规划的河道可按历史最高洪水位确定。

       河道的具体管理范围,由县级人民 -批准后划定。

       第十五条 护堤地由河道主管机关提出的方案,报县级以上人民 -按以下列规定范围划定:

       (一)保护城镇或一万亩以上(含一万亩,下同)农田的堤防,护堤地自背水坡脚延伸十至二十米;(二)保护一万亩以下农田的堤防,护堤自背水坡脚延伸五至十米。

       现有堤防尚未划定护堤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 -根据实际情况划定。

       第十六条 保护重要工矿企业的城镇的护岸,经县级以上人民 -批准,可以划定护岸地。

       护岸地范围为:自护岸顶端延伸不超过十米。

       第十七条 划定的护堤地、护岸地,土地所有权、使用权不变,但应服从河道主管机关的防洪安全管理;国家专门征用作为护堤地、护岸地的土地,由河道主管机关管理使用,并按规定办理土地确权手续。

       第十八条 河道堤防、护岸工程管理实行专业管理与群众管护相结合的原则。

       保护城镇或五万亩以上农田的堤防,由河道主管机关组织成立河道专管机构,或指定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负责管理。

       保护一万亩以下农田的堤防,由河道主管机关会同当地乡级人民 -负责,成立群众管护组织,进行河道堤防的日常维护、检查和管理。

       第十九条 江河故道、旧堤、原有工程设施,非经河道主管机关批准,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填堵、占用、拆毁。

       第二十条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进行下列活动,必须报经河道主管机关批准;涉及其他部门的,由河道主管机关会同有关部门批准:

       (一)采砂、取土、淘金、弃置砂石或淤泥,但采砂、取土为家庭自用的除外;(二)爆破、钻探、挖筑鱼塘;(三)在河道滩地存放物料、修建厂房或其他建筑设施;(四)在河道滩地开采地下资源,进行考古发掘。

       第二十一条 在跨河桥梁、渡槽和公路、渡口下列范围内,禁止拦河筑坝,围垦造田、采石挖砂或修建其他危害安全的设施。

       (一)铁路桥桥长一百米以上的,上下游各五百米内;桥长二十米至一百米的,上下游各三百米内:桥长二十米以下的,上下游各二百米内。

       (二)大型公路桥梁、渡槽和公路渡口上下游各二百米内。

       第二十二条 根据堤防的重要程度、堤基土质条件等,河道主管机关报经县级以上人民 -批准,可以在河道管理范围的相连地域划定堤防安全保护区。

       安全保护区域内土地权属不变。

       在堤防安全保护区内,禁止打井、钻探、爆破、挖筑鱼塘、采石取土等危害堤防安全的活动。

       确需从事上述活动,应当征得河道主管机关同意。

在河道 采砂 有哪些法律法规 规定

       谢谢

        1、《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河道采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0]322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第三十九条 国家实行河道采砂许可制度。

       河道采砂许可制度实施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采砂,影响河势稳定或者危及堤防安全的,有关县级以上人民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划定禁采区和规定禁采期,并予以公告。

       3、《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第二十五条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进行下列活动,必须报经河道主管机关批准;涉及其他部门的,由河道主管机关会同有关部门批准:

       (一)采砂、取土、淘金、弃置砂石或者淤泥;(二)爆破、钻探、挖筑鱼塘;(三)在河道滩地存放物料、修建厂房或者其他建筑设施;(四)在河道滩地开采地下资源及进行考古发掘。

       第四十条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采砂、取土、淘金,必须按照经批准的范围和作业方式进行,并向河道主管机关缴纳管理费。

       收费的标准和计收办法由国务院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制定。

       4、《河道采砂收费管理办法》

       第三条河道采砂必须服从河道整治规划。

       河道采砂实行许可证制度,按河道管理权限实行管理。

       河道采砂许可证由省级水利部门与同级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由所在河道主管部门或由其授权的河道管理单位负责发放。

       第四条采砂单位或个人必须提出河道采砂申请书、说明采砂范围和作业方式,报经所在河道主管部门审批,在领取河道采砂许可证后方可开采。

       从事淘金和营业性采砂取土的,在获准许可后,还应按当地工商、物价、税务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条河道采砂必须交纳河道采砂管理费。

       第七条河道采砂管理费用于河道与堤防工程 维修、工程设施的更新改造及管理单位的管理费。

       结余资金可以连年结转,继续使用,其它任何部门不得截留或挪用。

       第八条河道主管单位要加强财务及收费管理,建立健全财务制度,收好、管好、用好河道采砂管理费。

       河道采砂管理费按预算外资金管理,专款专用,专户存储。

       各级财政、物价和水利部门要负责监督检查各项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和资金使用效果。

       5、各省市、地方制定的《河道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的提出背景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的说明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依法管理和保护河道,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水生态安全,发挥江河湖泊的综合效益,水利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现就有关情况说明如下:我国幅员辽阔,江河、湖泊众多,据统计,我国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5万多条,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500多条,大于10000平方公里的有79条,河道总长约42万公里;全国现有大于1平方公里的天然湖泊近3000个,总面积达93956平方公里,湖泊淡水总蓄水容积为2260亿立方米。

       在河流、湖泊周边,形成了面积为106万平方公里的防洪区。

       防洪区内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6%,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80%;防洪区内有城市407座,人口约占我国城市总人口的76%。

       河湖具有蓄泄洪水、水力发电、供水、航运、养殖、生态调节等多种功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加强河道和湖泊的管理,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永续利用,是水利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1988年经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于同年6月10日施行。

       这部法规的实施,对规范河道管理,加强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水工程安全,防治水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现行《条例》的一些规定已经不能适应实际需要,主要表现在:

       (1)在河道开发、利用中重建设、轻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许多地方乱建滥采,加大了防洪风险,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

       (2)现行《条例》规定的河道整治与建设制度尚不完善,特别是在历史遗留项目以及城镇发展占用河道滩地等方面,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致使河道内的滩地、沙洲等被无序占用和开发,导致河道内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存在防洪安全隐患。

       (3)现行《条例》规定涉河建设项目的审批管理制度过于原则,对管理主体间的职责不清、权限不明,特别是对流域管理机构的审批权限未作规定,涉河建设项目地区分割的现象依然存在,造成了河道的不合理开发,影响了河道内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综合效益的发挥。

       (4)现行《条例》缺乏监督管理和保障措施的有关规定,现有的一些规定在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给执法工作造成了困难,不利于河道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为解决上述问题,加强河道管理,必须对《条例》进行修订。

       1、指导思想

       以 -理论、“ -”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新时期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要求,加强河道统一管理,发挥河道综合功能,实现河道管理从设施管理逐步向资源管理和功能管理等全方位管理转变,实现河道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促进河道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河流的健康永续利用,以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2、原则

       在现行法律框架基础上修订的原则

       《条例》颁布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条例的立法指导思想是明确的,确立的一些原则和制度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基本框架结构也是合理的。

       因此,应当在现行法律基本框架内进行修订,保留主要内容,修改或删除已不符合新的客观情况的规定,根据中央的精神和现实需要,补充一些新内容,保留并不是非改不可的一些规定和表述方法。

       坚持法制统一的原则

       河道管理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防洪、采砂以及行政许可很多法律都有有关河道管理和保护的内容。

       修订河道管理条例时注意与其他法律法规的关系,作到与其他法律法规相协调、相衔接。

       凡是其他法律有明确规定的,本条例不再重复,或者只作原则性、衔接性的规定;其他法律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够完善的,本条例修订中尽可能做出明确规定。

       坚持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当前,河道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很多、很复杂,不可能通过修订一次条例全部予以解决,本次修订主要抓主要矛盾,力求解决突出问题。

       河道管理机构与职责未明确;水域占用现象突出;涉河建设项目缺乏统一规划;河道内依法行政尚不到位,监督管理和保障还有所欠缺,这些都是此次修订力求解决的重点。

       总结河道管理实践,把成熟的政策上升为法律的原则

       条例实施十多年来,各地积累了很多好经验和好做法。

       一些地方实施河道规划制度,加强对涉河建设项目的统一管理和审批;推行水域占用补偿机制,加强对河道资源的保护;明确河道管理机构的职责;强化河道管理的保障。

       对这些经验进行认真总结,把成熟的、带有普遍性的经验上升为法规。

       1、关于适用范围

       根据河道管理实践调整了条例的适用范围。

       鉴于《蓄滞洪区管理条例》已纳入我部立法规划,将由专门的法规规范建设和管理,因此修订后的条例删除了现行条例中的蓄洪区和滞洪区;增加了水库库区、湖泊湿地和入海河口,强化了对当前界限不清和薄弱环节的管理。

       此外,为保障堤防安全,扩大了堤防安全保护区内的管理内容,除规定了在安全保护区的禁止性行为外,增加了相应的许可性行为。

       2、关于河道管理体制

       针对《条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管理主体间职责不清、互相推诿,流域管理机构与河道管理机构的管理权限不明等问题,修订草案在确认现行《条例》规定“国家对河道实行按水系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的基础上,规定“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河道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明确了水行政主管部门、流域管理机构的管理范围与管理职责,赋予流域管理机构在管辖范围内依据法律法规授权和行政授权行使河道管理和监督职责,明确规定了河道管理单位的监督管理职责(第四条)。

       3、关于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与活动的审批

       行政审批是实施河道管理的重要手段,为了加强对河道范围内建设项目和人类活动的管理,合理利用河道资源,规范开发、利用河道行为,减少矛盾,使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河道的客观状况相适应,依据《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关于清理行政审批的要求,修订草案中在安全保护区内增加了对建设活动的审批管理,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增加了一些对活动的审批管理,同时对现行《条例》中一些行政审批进行了归并,加强对建设项目与活动的审批管理,对行政审批管理专设一章。

       明确规定实行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工程建设方案审批、位置界限审批和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制度;对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其他活动也实施审批制度,并就审批的主体、审查内容、审批程序、时限等进行了具体规定(第四章)。

       4、关于水域占用的规定

       确立了占用水域的管理制度,实行分类管理。

       针对河道建设占用水域混乱、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情况,为促进河道内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综合效益的发挥,修订草案规定了三项措施:占用河道水域、岸线资源的应交纳占用费(第十四条);占用水面与断面的,由建设单位采取补救措施;建设项目对原有水工程设施造成影响的,建设单位应当予以补偿(第二十二条、第四十四条)。

       5、关于保障措施和监督管理

       为保障河道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修订草案对保障措施设专章予以规定(第五章)。

       针对实践中土地权属不清、管理权限不明的问题,规定了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土地确权和管理权限(第五十条);规定河道管理设施与水工程建设应当同步完成(第五十一条),杜绝了管理设施滞后于项目建设的情况;规定了工程管理人员的持证上岗制度,加强河道管理单位的能力建设(第五十二条);对河道管理有关经费做出了具体规定。

       鉴于行政体系内的监督管理是加强行政执法的重要措施,而现行《条例》对监督管理未予以具体规定,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修订草案对监督管理设专章予以规定,确立了监督管理制度,并具体规定了监督管理的权力、河道巡查制度、执法监督和报告制度(第七章)。

       各级河道管理机关和河道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对河道的监督管理(第五十六条)。

       实践中,河道管理单位在开展监督管理时,经常发生被检查单位或个人的抗法事件,对监督检查人员造成一定的人身威胁,针对这一问题,加强监督管理的权威性,修订草案规定,监督人员应当统一着装、出示证件,并有权采取检查措施(第五十七条)。

       6、关于河道采砂

       河道采砂是河道管理的重要内容,现行《条例》规定过于原则。

       因《水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河道采砂许可制度。

       河道采砂许可实施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且全国《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已报送国务院待审议,故在修订草案中没有制定具体的管理内容,只是重申了《水法》的要求(第四十九条)。

       7、关于费用

       现行《条例》规定的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征收和使用,在地方多年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修订草案中继续予以保留,同时对于河道工程的维护和管理,根据国务院《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国办发[2022]45号)的要求(第五十四条),明确支付渠道。

       8、法律责任

       按依法行政的原则,修订草案强化了相关法律责任尤其是水行政主管部门、流域管理机构、河道管理单位的法律责任,完善了处罚事项,增强了条文的可操作性。

谁能帮我查出湖北省河道管理条例

        湖北省河道管理实施办法

       【颁布单位】湖北省人民 -

       【颁布日期】19920812

       【实施日期】19920812

       【章名】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发挥江河湖泊的综合效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全我

       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长江、汉江流经我省的江段,东荆河、府 河

       汉北河、沮漳河以及县(含县级市,下同)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河道

       专门管理机关管理的其他河流(包括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区、蓄洪区、

       滞洪区)。

       河道内的航道,同时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

       第三条 省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河道管理;各地、市、州、县水

       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河道管理。

       长江和汉江在本省境内的江段以及本省境内其他重要河流,按现行管

       理体制,由河道专门管理机关及其分支机构负责管理(属国家授权的江河

       流域管理机构管理范围的,应根据其统一规划实施管理)。

       第四条河道管理范围为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

       耕地),以及堤身、禁脚地、工程留用地和安全保护区。

       无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根据历史最高洪水水位或者设计洪水水位

       确定。

       第五条 河道防汛抢险和清障工作实行地方人民 -行政首长负责制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河道堤防安全和参加防汛抢险的义务。

       【章名】第二章 水域、洲滩保护

       第六条 在水域和洲滩内,禁止从事下列污染水体、阻碍行洪的活动

       洗涤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物体;设置拦河渔具、炸鱼等;排放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污染物液体;倾倒矿渣、石渣、煤灰、泥土、垃圾,以及填高滩地等;烧窑、埋坟、盖房、种植阻碍行洪的高杆作物(护堤护岸林除外)以

       及堆放阻碍行洪的物料;修建围堤、阻水道路、渠道;其他污染水体、阻碍行洪的行为。

       第七条 在水域和洲滩以及工程留用地、安全保护区内进行下列活动

       必须经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河道专门管理机关批准(涉及其他部门职

       责范围的,应会同其他部门共同批准);爆破、钻探、挖筑鱼塘、开采地下资源或考古发掘;修建取、排水口及临时性设施。

       第八条 在水域、洲滩、堤身和禁脚地范围内埋设缆线、管道,修建

       桥梁、码头、渡口、道路以及通航设施等,建设单位必须将工程建设方案

       报送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河道专门管理机关审查同意(涉及航道管理的,会同航道主管机关审查同意)后,方可办理基本建设审批手续。

       第九条 因新建本办法第八条所列工程设施而扩建、改建、拆除或者

       损坏原有工程设施的,其费用及经济损失补偿由后建工程的建设单位承担

       但原有工程设施属违章者除外。

       第十条 修建港口、码头或进行其他活动,不得随意扩占岸线。

       因特

       殊情况确需扩占的,应报经有审批权的县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河道专门

       管理机关批准(涉及其他部门职权范围的,应会同其他部门共同批准)。

       第十一条 港口、码头的日常运行,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避免损

       害堤身、禁脚地和滩岸。

       无法避免损害的,由港口、码头管理单位负责修

       复或承担修复费用。

       第十二条 禁止围垦湖泊、河流。

       确需围垦的,应经过科学论证,并

       经省以上人民 -批准。

       以经省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控制运用的围垸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建造设施,种植作物不得影响围垸控制运用功能;汛情紧急需破围垸或清

       除高杆作物时,利害关系人应无条件服从。

       第十三条 在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范围内采砂(包括砂

       石、土,下同),必须经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河道专门管理机关批准

       (涉及航道管理的,应会同航道主管机关批准)后,由地质矿产主管部门

       或矿产资源管理机构发给采矿许可证。

       采砂必须按批准机关规定的地点和

       作业方式进行,并按河道管理权限,向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河道专门管

       理机关交纳采砂管理费。

       但是,凡采砂用于堤防岁修、整险加固、防汛抢

       险的,禁止收取采砂管理费,亦不准从工程款项中提取。

       采砂管理费的收费标准、分成办法、使用范围等,由省物价局、财政

       厅、水利厅、地矿局制订,报省人民 -批准后执行。

       第十四条 交通部门和水利部门进行航道、河道整治,按照《条例》

       第十三条的规定办理。

       第十五条 城镇建设和发展不得占用河道滩地。

       城镇规划的临河界限

       由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河道专门管理机关会同城镇规划等有关部门确

       定。

       沿河城镇在编制和审查城镇规划时,应当事先征求有关水行政主管部

       门或河道专门管理机关的意见。

       第十六条 河道清障工作,按《条例》第四章的规定执行。

       【章名】第三章 堤防安全管理

       第十七条 本省堤防安全管理重点,为境内的确保堤、干堤及重要支

       堤。

       确保堤、干堤及重要支堤,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规定和标准

       予以公布。

       第十八条 本省境内确保堤、干堤及重要支堤的禁脚地、工程留用地

       和安全保护区范围,由市、县人民 -按照下列标准划定公布:

       禁脚地:确保堤迎水面五十至一百米,背水面三十至五十米;干堤及

       重要支堤迎水面三十至五十米,背水面二十至三十米(从堤防两侧斜面与

       平地的交叉点算起);工程留用地:确保堤、干堤及重要支堤迎水面和背水面均为二百米

       从禁脚地外沿算起);安全保护区:确保堤、干堤及重要支堤迎水面和背水面均为三百米

       从工程留用地外沿算起)。

       第十九条 划定禁脚地涉及集体所有土地的,可以在不改变土地所有

       制形式的前提下,用滩地或其他国有土地调整使用权,也可以按已经形成

       的历史习惯处理。

       具体采用上述何种方式,由市、县人民 -决定。

       划定工程留用地和安全保护区,均不改变其范围内土地的所有权和使

       用权,但河道专门管理机关为维护堤防安全,有权依照本办法对其实施安

       全管理。

       第二十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堤身和禁脚地范围内建房、爆破、

       采砂、打井、挖洞、开沟、埋坟、铲草皮、打场晒粮、搭棚、设摊、堆放

       物料、钻探与开采地下资源、进行考古发掘、以及从事其他损害堤身和禁

       脚地安全的行为。

       非经省人民 -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将堤身和禁脚地范围内的

       土地批给其他单位和个人使用。

       河道专门管理机关除修建哨屋、临时工棚、通讯照明设施、堆放防汛

       抢险料物外,不准在堤身和禁脚地范围内修建其他任何建(构)筑物。

       第二十一条《湖北省河道堤防管理暂行条例》(鄂政发[1982

       128号)颁布后,在堤身和禁脚地范围内修建的仓库、厂房、办公房

       住宅等建(构)筑物,凡未经河道专门管理机关批准的,建设单位和个

       人必须在河道专门管理机关规定的期限内无条件自行拆除;上述条例颁布

       前修建的建(构)筑物,也应按规划逐步 -。

       第二十二条 利用堤顶、禁脚地新建公路,须事先经县以上水行政主

       管部门或河道专门管理机关批准。

       已在堤顶和禁脚地上修建的公路,由投

       资修建单位实施管理和养护;未修建公路但机动车辆流量较大的堤顶和禁

       脚地地段,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省交通主管部门协商确定后,纳入公路

       建设计划,按公路建设管理体制,分级安排建设和养护;在其他可通车堤

       顶和禁脚地地段,按照“晴通雨阻”的原则处理机动车辆通行事宜,但防

       汛抢险车辆不受此限。

       第二十三条 在工程留用地内,必须保障确保堤、干堤及重要支堤的

       岁修、整险加固、防汛抢险取土。

       河道专门管理机关取土,应当多取堤防

       迎水面土,少取背水面土;多取非耕地土,少取耕地土。

       取土凡损坏水利

       等设施及青苗的,应予补偿;在耕地取土的,取土者应及时予以垦复,垦

       复确有困难的,应向土地使用者缴纳垦复费(利用取土修建精养鱼池的,

       可抵顶垦复费)。

       第二十四条 河道专门管理机关在属国家所有的荒山、荒坡和堤防迎

       水面无农业税赋的滩地上无偿取土。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拦,或索要取

       土费。

       第二十五条 堤身和禁脚地上已修建的涵闸、泵站和埋设的管道、缆

       线等建筑物及设施,河道专门管理机关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不符合安全

       要求的,有关单位应按河道专门管理机关《安全通知书》的要求维修或改

       建。

       在堤防上新建前款所列建筑物及设施,必须经河道专门管理机关进行

       安全验收合格后,方可启用。

       第二十六条 堤身和禁脚地上的里程碑、水尺、哨屋、仓库及备用砂

       石料等设施和防汛物料,由河道专门管理机关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侵占、移动或毁坏。

       第二十七条 因工程吹淤而形成的禁脚地以外的土地,按下列规定处

       理:吹淤时压占的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如数退还原所有者;吹淤时压占的

       国家所有且已依法确认土地使用者的,应如数退还原使用者;吹淤时压占

       的国家所有但未确认土地使用者的,可以由河道专门管理机关使用,但须

       依法办理有关手续。

       第二十八条 本省境内确保堤、干堤及重要支堤以外的其他堤防的管

       理,由地区行署和市、州人民 -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办法作出规定

       【章名】第四章 涵闸保护

       第二十九条 涵闸保护区由市、县人民 -按下列标准划定并公布:

       大型涵闸上游、下游各五百米,左右各二百米;型涵闸上游、下游各二

       百米,左右各一百米;小型涵闸上游、下游各一百米,左右各三十米。

       上

       述距离均从涵闸外沿算起。

       划定涵闸保护区涉及集体所有土地的,按照本办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处

       理。

       涵闸保护区由涵闸管理单位负责安全管理。

       第三十条 在涵闸保护区内,不准新建房屋等建(构)筑物。

       涵闸保

       护区内堤身和禁脚地的管理,按本办法第三章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 涵闸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涵闸管理制度。

       启闭涵闸必

       须履行报批手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启闭。

       任何单

       位和个人不得干扰涵闸管理单位的正常工作。

       启闸泄流时,涵闸管理单位应通知上、下游的般只驶离涵闸保护区。

       第三十二条 严禁超过涵闸设计荷载的车辆通过闸顶。

       船只通过涵闸

       时,必须服从闸管人员指挥。

       【章名】第五章 护堤护岸林采伐

       第三十三条 江汉干堤及其重要支堤护堤扩岸林的年度森林采伐限额

       计划,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拟订后报省林业主管部门。

       全省年度森林采伐

       限额经国务院批准后,由省人民 -将上述护堤护岸林木采伐限额下达至

       省水行政主管部门,由其逐级分解到各采伐单位。

       护堤护岸林的年更新采伐许可证,由省林业主管部门按省人民 -下

       达给省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采伐限额,一次发给省水行政主管部门。

       由省水

       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核发。

       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年末应将采伐限额执行情况汇

       总报省林业主管部门。

       第三十四条 江汉干堤及其重要支堤以外的堤防护堤护岸林的采伐管

       理,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五条 因防汛抢险急需采伐护堤护岸林的,抢险单位可以先行

       采伐,但事后应将采伐情况报县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或河道专门管理机关备

       案。

       第三十六条 县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对护堤护岸林的采伐和种植依法进

       行监督。

       第三十七条 对江汉干堤及其重要支提护堤护岸林的经营收入,县、

       市河道专门管理机关按规定提取育林基金和更新改造资金,以用于护堤护

       岸林的营造和管理。

       【章名】第六章 经费及其使用

       第三十八条 河道堤防的防汛岁修费,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分别由中央

       财政和地方财政负担。

       属地方财政负担的,列入地方年度财政预算。

       第三十九条 对江汉干堤及其重要支堤保护范围内受益的工商企业等

       单位和农户,河道专门管理机关可以收取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

       具体

       收费标准和办法,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省物价、财政部门制订,报经省

       人民 -批准后执行。

       在江汉干堤及其重要支堤以外的堤防的保护区内,是否开征河道工程

       修建维护管理费,由省人民 -决定,其他任何单位不得越权开征。

       收取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后,凡未经国务院、国务院授权的主管

       部门以及省人民 -批准的其他收费项目,一律废止。

       【章名】第七章 奖励和处罚

       第四十条 在河道管理和防汛抢险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者,由

       县以上人民 -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门、河道专门管理机关给予奖励。

       第四十一条 对有《条例》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所列行为之一者

       由县级以上人民 -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河道专门管理机关根据职责分工

       按《条例》的相应规定处理。

       第四十二条 对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县级以上人民 -的水行政主管

       部门或河道专门管理机关除责令其纠正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外,可以

       并处警告、罚款、没收非法所得;对有关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

       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未经批准,在工程留用地、安全保护区内打井、爆破、钻探、开采地

       下资源的;船只通过涵闸时,不服从闸管人员指挥的;其他损害河道、堤防安全的行为。

       第四十三条 县以上人民 -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河道专门管理机关

       实施经济罚款,按直接经济损失的二至五倍的标准

河道管理所和水政监察大队的区别是什么

        水政监察大队职责任务:(一)宣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二)依法保护水、水域、水利工程、水土保持设施等,维护正常的水事管理秩序。

       (三)依法对水事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水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等法律、法规的行为做出行政裁决和行政处罚决定,并采取行政处置措施。

       (四)负责与有关部门协商,归口协调水事 -、处理水事案件;负责行政应诉、理赔等具体工作事务。

       (五)配合公安、司法等部门查处水利治安和刑事案件。

       (六)对水政监察员进行指导、培训、考核,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七)承办主管局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河道管理所:(一)依据有关综合规划,自制编制相关市本级河道治理专业规划,指导全市河道治理专业规划的编制。

       (二)负责组织实施市本级河道整治和瓯江干堤建设,指导全市河道整治建设和管理工作。

       (三)负责拟定管理和保护河道岸线、河道堤防的保护管理范围,并监督实施,具体负责河道的日常管理工作。

       (四)负责市区规划区涉河建设项目占用水域审查和瓯江干流市本级河段涉河建设项目占用水域的初审。

       (五)其他涉河管理监督工作

福建省河道管理条例

       福建省河道采砂管理办法

       福建省人民 -

       福建省河道采砂管理办法

       福建省人民 -

       《福建省河道采砂管理办法》已经2022年11月14日省人民 -第4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2月1日起施行。

       福建省河道采砂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河道采砂管理,维护河势稳定,保障防洪、通航及涉河工程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福建省防洪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进行河道采砂及其管理活动的,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河道采砂是指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采挖砂、石、土等活动。

       第三条河道采砂实行统一管理、全面规划、总量控制、科学采挖。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 -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县级以上人民 -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河道采砂的统一管理工作。

       海事管理机构负责通航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航道管理机构负责通航水域航道管理工作。

       公安机关负责河道采砂治安管理工作,依法打击河道采砂活动中的违法犯罪行为。

       第五条河道采砂依法实行规划制度。

       设区的市人民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内一、二、三级河道采砂规划,经征求航道管理机构和海事管理机构意见后,报省人民 -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批准前,应当征求省人民 -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县(市、区)人民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内四、五级河道采砂规划,并征求同级人民 -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后,报设区的市人民 -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六条河道采砂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禁采区和可采区;(二)禁采期和可采期;(三)年度采砂控制总量;(四)可采区内采砂船只的控制数量;(五)沿河两岸堆砂场的控制数量及布局。

       河道采砂规划一经批准,县级以上人民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河道采砂禁采区、可采区及时公告,并设立明显标志。

       第七条经批准的河道采砂规划,不得擅自修改。

       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确需修改的,必须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一)防洪、通航安全需要;(二)水工程或者桥梁等涉河工程设施出现险情;(三)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或者发生泥石流、塌方等地质灾害;(四)其他确需修改的情形。

       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临时不宜采砂的,县级人民 -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规定临时禁采期或者划定临时禁采区,并予以公告:

       (一)水情、工情、汛情、风情发生重大变化;(二)航道管理需要;(三)发生地质灾害;(四)其他特殊情形。

       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河道采砂规划,于每年12月依法公告下年度河道采砂可采区的具体地点、年度采砂控制总量、开采范围、作业方式、作业工具及其数量等。

       第十条河道采砂依法实行许可制度。

       河道采砂由县级以上人民 -水行政主管部门分级许可并发放许可证。

       经营性河道采砂,有两个以上申请人提出河道采砂申请的,应当依法通过招标方式作出许可决定。

       河道采砂许可证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河道采砂许可分级管理权限由省人民 -水行政主管部门规定,报省人民 -批准。

       第十一条河道采砂许可实行统一办理制度。

       从事河道采砂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县级人民 -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提交河道采砂申请书。

       属于经营性河道采砂,或者与第三方有利害关系,或者使用船舶采砂的,还必须提交相应的营业执照,与第三方达成的协议或者有关文件,船舶登记证书、检验证书和船员适任证书。

       第十二条 县级人民 -水行政主管部门受理河道采砂许可申请后,对属于上级人民 -水行政主管部门许可发证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5日内提出审查意见,并转报上级人民 -水行政主管部门。

       县级以上人民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或者收到转报的河道采砂许可申请之日起5日内,征求海事、航道管理机构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海事、航道管理机构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有关材料之日起10日内提出意见;逾期未提出意见的,视为同意。

       第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有关部门及机构的审查意见之日起15日内,对河道采砂申请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准予许可的决定。

       准予许可的,发给河道采砂许可证;不予许可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县级以上人民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之日起5日内,将河道采砂许可办理情况书面告知海事、航道管理机构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四条在通航水域进行河道采砂的,申请人应当依法到海事管理机构办理水上水下施工作业许可证后,方可作业。

       第十五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河道采砂申请人,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依照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审批、发放河道采砂许可证:

       (一)符合河道采砂规划确定的可采区、可采期的要求;(二)符合年度采砂控制总量要求;(三)符合可采区作业工具控制数量要求;(四)符合规定的开采地点、开采范围、作业方式;(五)砂石弃碴处理方案和度汛措施符合防洪、通航安全要求;(六)使用船舶采砂的,船舶登记证书、检验证书、船员适任证书齐全;(七)从事经营性采砂的,有营业执照,且经营范围符合规定。

       第十六条河道沿岸村民个人自用少量砂石需要到可采区采砂的,免办河道采砂许可证。

       第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 -水行政主管部门因整修河道堤防进行吹填固基或者整治河道需要采砂的,应当经上级人民 -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涉及航道的还应当征求航道管理机构意见;航道管理机构整治航道需要采砂的,应当事先征求水行政主管部门意见;海事管理机构因临时性应急通航安全需要组织采砂的,应当告知水行政主管部门。

       因吹填造地从事采砂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申请河道采砂许可证。

       第十八条从事河道采砂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河道采砂许可证规定的开采地点、开采期限、开采范围、年度采砂控制总量、作业方式、作业工具及其数量进行采砂,并及时清除砂石弃碴;在进行采砂时,应当对所开采范围设置标识。

       第十九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禁采期或者禁采区进行河道采砂活动。

       在禁采期间,采砂船舶应当在码头、泊位或者依法公布的锚地、停泊区、作业区停泊;遇有紧急情况需要在其他水域停泊的,应当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人民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河道采砂可采区、禁采区河床变化进行定期监测。

       经监测发现河床发生重大变化,对河道防洪、通航及其相关工程设施或者桥梁等涉河工程构成安全隐患的,县级以上人民 -水行政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及航道、海事管理机构应当依据各自职责,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排除隐患。

       第二十一条河道采砂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或者河道采砂许可证有效期虽尚未届满,但经监测已达到河道采砂许可证规定开采量的,发证机关应当及时注销其河道采砂许可证。

       第二十二条从事河道采砂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依法必须缴纳的河道采砂管理费和矿产资源补偿费,由发放河道采砂许可证的县级以上人民 -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收取。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河道采砂活动的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否持有河道采砂许可证进行采砂;(二)是否按照河道采砂许可证的规定进行采砂;(三)是否按照规定堆放砂石料、清除砂石弃碴;(四)应当监督检查的其他情况。

       第二十四条 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通航水域河道采砂船舶水上水下施工作业和水上安全监督管理,保证船舶作业和停泊安全。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土资源、公安、交通等部门及海事管理机构建立协作机制,定期开展执法巡查。

       发现违法行为的,由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依法处理。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 -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按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未按照河道采砂许可证规定的要求采砂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属非经营性的,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二)未及时清除砂石弃碴,逾期不予改正的,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对逾期不清除砂石弃碴的,除按前款规定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 -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清除,所需费用由从事河道采砂活动的单位和个人承担。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虽持有河道采砂许可证,但在禁采期采砂的,由县级以上人民 -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属非经营性的,处3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的,由海事管理机构依法处罚。

       第二十九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未按照规定缴纳河道采砂管理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的,由县级以上人民 -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补缴,并从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2‰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处应缴纳的河道采砂管理费、矿产资源补偿费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在河道采砂经营活动中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扰乱市场秩序的;(二)阻碍水行政主管部门及海事、航道管理机构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

       第三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 -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本办法规定审批、发放河道采砂许可证;(二)对违法采砂行为不按规定给予行政处罚;(三)不履行本办法规定的执法巡查和监督检查职责,造成河道采砂秩序混乱或者造成重大责任事故;(四)其他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行为。

       第三十二条本办法自2022年2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