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行业分析报告(5篇)

第一篇:软件行业分析报告

       软件行业分析报告

       软件行业概况

       中国软件产业始于80年代中期。进入90年代以后,国际上计算机技术有了飞速的成长,产品质量大大提高,产品价格也开始大幅下降;同时冷战时代彻底结束,巴黎统筹委员会消失,国外计算机产品大量涌入中国,致使中国硬件市场高速增长。但同时,由于各种原因,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却发展得相对缓慢。1997年10月,由国家计委,科委,教委,电了部,中科院,技术监督局等6部委联合在天津召开“ 全国软件产业工作座谈会”,会议把软件产业提到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的高度,并提出了多项政策建议,欲推动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之后我国软件园的建设有所加快。随后的十几年里面,软件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来,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的趋势有所减缓,市场经济的转型,使得信息化企业得以快速的发展,软件行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因为,利用信息化手段,能使得企业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能为企业节省许多的成本。越来越多的企业以及政府部门采用了信息化的手段来管理企业、单位。这样推动了软件行业的快速发展。

       1、行业简介

       目前,我国软件产业继续呈快速增长态势,增幅始终高于电了信息产业平均水平,产业规模继续扩大,软件出口平稳增长,产业结构与布局不断调整,成为拉动电了信息产业增长的重要力量,并在促进信息化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正处于一次转型的机会,依靠国家的宏观调控或发放货币,已经不能使得经济快速增长,只能依靠企业自身通过信息化手段改善企业的经济状况。使得企业提高业绩,因此,软件行业,在目前是一个发展的一个重要黄金时期。

       1、行业规模

       据有关报导,十大高薪职位中软件开发排行第一,可以看出,软件开发的前景很好。至2022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达14388家,比上年增加了近2000冢,是 5年前的3.1倍。排名第一的企业规模为416亿元。2022年全行业完成基础软件收入190亿元。我国软件产业从业人员为巧2.8万人,其中,技术研发人员占总人数的 37.5%,比5年前提高了11.2个百分点。

       2022年,我国规模以上软件产业累计完成收入5834.3亿元,同比增长21.5%,高出电子信息产业增速3.5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巧2.9万人,是5年前的2.6倍,平均每年增长21.1%。

       2、发展速度

       目前,软件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来,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的趋势有所减缓,市场经济的转型,使得信息化企业得以快速的发展,软件行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3、平均利润水平

       软件开发的市场需求还是不错的。目前国内IT行业由于其发服的势头正旺,程序员的金字招牌有很大的“钱”途,并且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所得到的回报也是相当可观的。

       软件开发试用期工资一般在2000一3000元左右,当完成一两个妤的项目之后,待遇自然就会水涨船高,可达到3000一10000元。当然,完成每个项目,都会有相应的提成。因此,可以说软件行业的收入水平是一个高收入的行业。

       行业分忻

       1、行业业务模式

       软件行业现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产品模式,另一种是服务摸式。但在全球管理软件市场逐渐成熟甚至部分饱和的背景下,国际软件供应商普遍开始增加服务收入比例,转型为服务为主、产品为辅的业务模式。

       2、行业竟争态势

       软件行业是一个高利润的行业,软件企业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遍地林立,它们的竟争也是非常的激烈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提高自己公司的效益的同时,对软件开发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是越来越多,只有在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的同时,才能给企业自身带来发展。

       各个软件行业的公司,都在不断完善自我的同时,努力学习和研发各种新的技术,以便开发更好的产品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只用这样才能在这激烈的竟争的经济时代,在这个软件行业林立的社会上有生存之本。

       3、产业链分折:上游企业、下游企业

       软件行业是一个信息的行业,它只是仃行业的一部分。虽然,软件行业得到了很大发展,但对现在来说,对于每个软件开发公司的开发人员相对较少。有很多的企业都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那么多的订单,因此呢。很多的企业都会把这些项目外包出去,以赚取一定的利益。当然,也有很多的公司在这方面已经是相当于泰山北斗一样的存在,他们的开发人员,以及各个部门都得到了完善,为了扩大业务,他们在各个地区,成立了分公司。他们有自己的软件开发工具,有专门的条件实现用户的大部分要求。他们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

第二篇:软件外包行业的PEST分析

       件外包行业的PEST分析

       对软件外包行业的PEST分析

       软件外包最早是一些发达国家的软件公司将他们的一些非核心的软件项目通过外包的形式交给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的公司开发,以达到降低软件开发成本的目的。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服务的专业化,企业越来越明确和专注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更多的软件开发项目进行外包,国内企业的软件外包也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趋势。

       PEST(Political、Economic、Social、Technological)分析模型是环境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使用该方法进行环境分析有利于软件外包企业战略部署,它通过对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方面的若干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和列示,帮助企业组织分析和总结相对关键和重要的影响因素,以确立最终的战略目标。

       一、政治(Political)因素

       1、国际环境相对稳定,软件外包发展快速

       离岸外包发包集中在日本、北美和欧洲。今年3月日本北部发生9.0级强震,相应的日本软件外包接发包产生了一定影响,除此以外,国际离岸外包总体形式趋好。北美发包企业多采取整体外包的方式,直接委托离岸服务外包提供商。日本企业一般由本土企业总包,对需要外包的服务进行优化分解之后,将其中技术含量较低的、人工需求量较高的加工型业务转给国外接包公司。中国软件包包的离岸外包业务需求主要来自日本、韩国、美国、欧洲以及东南业。其中日本是中国最大的发包国,欧美所占比重增加非常明显。

       2、江苏省政府强力支持软件外包

       积极优化发展环境。2022年江苏省率先立法,通过了《江苏省软件产业促进条例》,为软件外包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规保障环境。

       强力打造江苏外包品牌形象。举办“China

       Sourcing2022(南京)高峰论坛”、“China

       Sourcing2022(盐城)高峰论坛”、“硅谷软件外包企业代表团江苏行”、“ITC京都协会南京行”等系统活动,着力提升江苏省软件外包产业形象。

       全面建设外包服务体系。江苏省与工信部签约共建“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公共支撑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二、经济(Economic)因素

       我国软件产业总体发展快速。2022年,我国全年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3364亿元,同比增长31%,产业规模比2022年扩大十几倍,年均增长38%,占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由2022年的6%上升到18%。在全球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中,所占份额由不足5%,上升到超过15%。在“十五”期间,我国软件产业业务收入平均增速为47%,“十一五”平均增速为28%,收入增速有所趋缓,软件产业开始从高速增长转入相对平稳的新阶段。

       江苏省软件产业高速发展。2022年实现业务收入2209亿元,是2022年的近7倍之多,“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速度为47%。到2022年,经认定的软件企业数量达到2200家,是“十五”末的3.2倍;登记的软件产品达到10430个,是“十五”末的3.5倍;软件从业人员达到40万人,是“十五”末的3.1倍;销售超亿元的软件企业达到250家,是“十五”末的4.9倍;通过CMMI认证的企业从“十五”末的8家,增至2022年的274家;系统集成资质认证企业预计可达154家,比“十五”末增长123%。

       三、社会(Social)因素

       江苏省具有大量的高素质的软件人才,为软件外包产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江苏省人力资源丰富,截止2022年底,江苏省拥有普通高等学校120所,其中“211工程”全国重点大学11所,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学院2所。在校大学生167万人,其中研究生在校生数约9万人,信息产业相关专业大学生超过20万人。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近30万人,且近年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庞大的高等院落校生资源为江苏省软件外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人力资源储备。

       四、技术(Fechnologieal)因素

       软件外包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是竞争的核心。除了前边提到的对软件人才的培养,加强人才的吸引,更重要的是作好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使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内有较强的竞争力。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江苏省作了大量的工作。自06年开始,江苏省全面启动并实施了《江苏省“正版正货”承诺推进计划》,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已向全社会做出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诚信经营承诺。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将苏州、常州、泰州、南京、镇江5个城市先后设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江苏省知识产权工作在全国省市中位居前列。

第三篇:软件行业投资分析(2022.11.6)

       软件行业投资分析

       随着三季度报披露落幕,上市公司2022年全年业绩概貌也基本成型。11月2日,有媒体报道称,为落实软件业扶持政策,软件产品税负减免细则将陆续推出,部分地方配套措施有望先行先试。受此利好消息影响,2日A股市场电子信息板块表现活跃,交易的182只个股共有180只收红,版块整体涨幅达4.26%。宝信软件、浪潮软件等15只个股涨停。4日,根据中财网,行业板块涨幅龙虎榜显示,软件类版块位居周涨幅榜首,月涨幅第三,其中周涨幅9.44%,月涨幅17.45%。

       基本面

       据工信部11月1日发布的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今年1-9月,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总体运行良好,尤其是软件业收入快速增长,效益稳定提升。据统计,2022年77家软件行业上市公司的前三季度总体收入规模达到487.5 亿元,较2022 年同期增长了78 亿元,增长率为19.1%;全国所有软件公司全行业的收入规模为13002 亿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1.7%,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总体来看,虽然2022 年前三季度软件行业上市公司的收入增速还在持续走低,但注意到,9月份软件产业实现业务收入1882亿元,同比增长39%,创今年最高单月水平,全行业所有公司的收入增速9 月份已经较8 月份有所增加,可以认为软件行业的收入增速低点就在近期,未来半年将会逐渐企稳回升。

       政策面

       软件板块之所以集体爆发,主要原因是政策的支持。继今年年初《国务院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发布后,有关部委一直在研究相应的配套措施。回顾过去几年,2000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简称18号文)曾规定,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2022年前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对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即征即退。我国的软件产业普遍存在盈利能力不足的问题,如果没有增值税优惠政策的支持,很多软件企业将处于亏损状态。正是 18号文,造就了中国软件业的黄金十年。

       然而,进入2022年之后,18号文的相关扶持政策会不会延续,就一直成为压制中国软件业的一大悬案,也是制约软件板块股价走强的最大利空。10月 14日,财政部和国税总局联合发布通知,对符合条件的软件产品,按17%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预计增值税将在年底最晚明年一季度退返。

       此外,营业税实施细则与增值税显著不同的是有望全部减免而非退还,将加大上市公司的自主性。当前上海等信息产业较为发达的行业为鼓励经济转型,刺激高端就业,已经开始研究如何落实营业税全部减免的政策。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邵志清透露,上海正在探索在一些业务领域内,针对软件企业的营业税税率和税基加以减免。未来北京、深圳有望进一步跟进部署。从此前的种种迹象可以看出,从国家到部委到地方现在已经全方位认识到了软件行业的战略意义,出台的政策一次比一次具体且更优惠。

       同时,从相关媒体了解到,正值十二五规划制定之年,软件行业将有望出台7-8项行业细分政策,其中包括信息化、软件行业、电子政务规划、电子商务规划、云计算、物联网、智能交通、信息安全等细则,将从多方面带动行业的蓬勃发展,实现“十二五”期间年均平均增速达到25%,到2022年末,行业收入规模从当前1.6万亿到4万亿。

       问题分析

       据工信部统计,2022 年前三季度77 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总和为54.0 亿元,较去年期的50.6 亿元增长了3.4 亿元,增长率为6.7%;总体来说,这一季度的净利润增速低于市场的期望值,软件行业历来是净利润增速会快于收入增速的一个行业,本次全行业净利润增速低于了收入增速12 个百分点,从全行业角度来看,仍然主要是由于人力成本的大幅上涨等因素,虽然行业净利润增速表现很差,但应为近期的低点。因为随着人力成本的问题得到大幅的缓解,软件产业将会有更为积极的前景和预期。

       2022 年前三季度77 家上市公司的管理费用总和为70.8 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5.6 亿元增长了15.2 亿元,增长率达到27.4%(较上半年的同比29.4%降低了2 个百分点),仍然大大高于全行业的收入增速和利润增速(这一现象的第一次出现发生在2022 年的年报时期),人均管理费用也从5.66 万/人(前三季度,下同)提高到了6.01 万/人,平均每人净增管理费用3500 元;

       2022 年上半年77 家上市公司的销售费用总和达到46.9 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8.0 亿元增长了8.9 亿元,增长率达到23.4%(上半年增速是25.0%),同样大大高于全行业的收入增速和利润增速,人均销售费用从3.87 万/人提高到了3.97 万/人,人均净增销售费用1000 元;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22 年全年人均管理费用净增1 万元,人均销售费用净增7000 元,2022 年上半年这两个数据分别为3000 元和1000 元,2022 年前三季度这两个数据分别是3500 元和1000 元,从目前看来,从2022 年上半年开始的工资上涨情况在今年上半年有极大的放缓趋势,短期内将给软件企业一个很大的压力缓解,更长一点的未来是否会进一步

       加速上涨可能要依据宏观经济和通货膨胀增速情况再做判定。

       此外,2022 年行业上市公司的人均产值为75.5 万元,较2022 年的70.5 万元增长了5 万元,人均净利润从6.3 万元增加到了6.5 万元,仅增加了2000 元,行业开始出现增收不增利的现象,在今年上半年,全行业的人均产值为26.9 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4000 元,人均净利润为3.22 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000 元,今年前三季度,人均净利润为4.59 万元,较去年的人均5.15 万元有所下降,但基于对收入低点的判断,可以认为该人均净利润也为近期的低点,未来将会逐渐增加。

       从今年前三季报的情况看来,行业人均管理费用与人均销售费用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人力成本的第一波冲击正在逐渐被缓解,行业净利润的增速与人均净利润的增幅都处在近期的低点,因此,可以判断,IT 行业人力成本的冲击在现下情况看来有放缓的趋势,而目前制约行业净利润增长的最主要矛盾即来自于此,因此,人力成本冲击的缓解将对行业净利润增速的回复有很积极的推动作用。

       投资建议

       软件行业的基本面也是推动场外资金积极抢筹的关键因素之一。四季度行业传统旺季,年底估值有望提前;从软件行业投资历史来看,每年四季度都是行业最热时段,一方面来自收入的不断确认,另一方面来自行业确定性的刺激,当前软件行业整体估值约为对应11年30倍,12年22倍左右,因此对应行业应有的27-30倍的估值水平,存在20-30%空间。

       通过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认为投资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为宜:

       首先,则是各细分应用领域的龙头。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的关键期,而软件行业也是新兴产业之一,国家对此的关注度比较高,未来将会重点培育国内软件行业龙头及服务型企业,特别是各细分应用领域的龙头企业。毕竟作为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市场占有都具有优势,未来业绩增速更望领先于行业平均增速,成长空间广阔。比如钢铁应用软件龙头公司的宝信软件(600845)是国内钢铁行业自动化与信息化全面解决方案的第一供应商,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其核心产品钢铁行业的MES产品目前在钢铁行业的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

       另外,还有电子取证系统和网络信息安全产品应用软件龙头公司的美亚柏科(300188)(300188),在电子数据取证领域,公司2022年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达到41.78%,而在网络信息安全领域,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内容安全搜索领域,客户主要是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目前形成稳定的市场竞争格局,也无外资进入。此外,紫光华宇(300271)、顺网科技(300113)、易华录(300212)等个股亦可值得关注。

       其次,就是与云计算、物联网等具有未来想象空间题材有关的个股。毕竟软件行业的范围比较广泛,一些软件股有涉及到像是智能电网、物联网、互联网等近年来的热门题材,比较容易成为市场炒作的目标。个股方面,可关注具有云计算概念的浪潮软件(600756)(600756),公司是国内本土云计算的领先企业,具备开发自主可控的云计算系统平台能力。今年2月通过定向增发方式募集资金,用于“云计算操作系统研发升级和产业化”和“集装箱可移动式数据中心研发和产业化”两个项目,前景可期。另外,东软集团(600718)、中国软件(600536)等个股亦可值得关注。

       存在风险

       面对软件行业的利好前景,投资者也不能掉以轻心,其主要的风险因素存在于以下几点,投资时还需注意。

       1、人力成本虽然有所缓解,但仍处于提升中,将来可能会受到第二波冲击。

       2、部分企业今年机构重组和对外投资行为较多,部分企业并购后整合不佳,管理挑战加大。

       3、电信运营商BI投资放缓,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4、现金流压力加大,对业务发展的制约作用将很快显现。短期看,明年有可能产生较大的融资成本。

       5、主营业务相关市场前景看好,但竞争正在加剧,未来销售费用和毛利率由负面变化的风险。还有其他如核心人员流失风险和下游景气度下降等。

       总体而言,软件行业未来在政策扶持和乐观前景下,形势看好,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投资热点。

第四篇:行业分析报告格式

       报告的主要格式内容:

       (1)行业定义

       (2)关键统计数据:现行价格对比、不变价格对比、实际增长、财务比率。

       (3)市场特征分析:市场规模、市场需求的决定性因素、国内与国际市场、竞争基础、生命周期。

       (4)市场分割状况:产品和服务细分状况、主要市场细分情况、行业集中情况、行业地理分布。

       (5)行业环境:准入障碍、税收、行业辅助、行业法规以及废止情况、成本结构、资本和劳动力密集度、技术和系统、行业变动性、全球性

       (6)行业业绩情况:业绩回顾、最新业绩报告。

       (7)行业参与者:主要企业及其业绩。

       (8)关键因素:关键敏感性、关键的成功因素。

       (9)该行业产品主要批发商。

       (10)该行业产品主要末端零售商。

       (11)行业展望。

       家居行业分析报告

       (一)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房地产业的持续走热,使得我国家居消费迅速增长,家居零售业更是得到蓬勃发展,各种形式的家居大卖场如雨后春笋般的开遍大江南北。据粗略统计,至2022年末,面积在1万平米以上的家居卖场全国就有1000余家,其中面积在5万平米以上的卖场也有30余家,如此密集的卖场分布导致了相互竞争的日益激烈。此外,2022年我国家居零售额约为1200亿元,如果全国家居零售卖场面积以3500平方米计算,则每平方米的平均年销售额仅为3400元;按照家居零售业的实际经验数据表明,每平方米的年销售额至少在1万元以上,企业才有盈利的可能;如此巨大的现实差距显示了我国家居零售业的窘迫现状。由此可见,未来几年内我国家居零售业将会面临卖场分布的日趋饱和、同业竞争的日益残酷,而整个家居零售业将步入微利时代。

       在家居零售业整体陷入进退两难境地之际,消费者理念却日趋成熟和理性,追求家居的独特和个性逐渐成为潮流,“轻装修、重装饰”的消费理念更是广为消费者所接受。该理念倡导基础装修从简,重点在陈设装饰上下功夫,即是减少硬装饰的使用,增加软装饰的消费。消费者理念的转变使得一向注重硬装饰销售的家居零售业雪上加霜,但同时也为之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所谓软装饰,是指除了室内装潢中固定的、不能移动的装饰物如地板、顶棚、墙面以及门窗等之外,其他可以移动的、易于更换的饰物,如窗帘、沙发、靠垫、壁挂、地毯、床上用品、灯具等以及装饰工艺品、居室植物等,是对居室的二度陈设与布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用于个性居室装饰的开支正大幅增加;而个性居室装饰的关键是通过软装饰得以实现的,所以家居软装饰自然迅速成为新时尚。但传统的家居卖场一向只是注重硬装饰的销售,其中涉及软装饰的品种非常少,目前市场上只有一些零星软装饰小店,真正出售个性化产品、规模化经营的软装饰家居卖场更是寥寥无几。

       因此,家居卖场在软装饰领域存在巨大的商业发展空间,如果能够首先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将会为企业带来一个全新的利润增长点。

       面对市场的微妙变化,不少内资家居卖场还处于观望中;但嗅觉灵敏的外资家居零售巨头却闻风而动,抢占了市场先机。一向以硬装饰销售为主的百安居首先宣布进军软装饰市场,在联合强势供应商的基础上将把软装饰占门店销售面积的比例提升至50%,而原来软装饰所占其门店总面积还不到20%;作为装饰行业老大的宜家坚持自我设计理念,加大对软装饰产品的设计比例;台湾家居巨头特力屋以消费者对家庭软装饰进行DIY为卖点,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肆扩张。

       软装饰为家居卖场创造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但也使得家居卖场面临着一场全新的挑战。软装饰为家居卖场经营带来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挑战一:卖场经营管理挑战。如果说硬装饰使得我们的家居具有必要的实用功能,那么软装饰则更多是展现主人的个性和风格。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居的要求更多体现在追求个性和风格方面,而只有软装饰才能很好的满足这种市场需求。因为它不仅涉及沙发、窗帘、地毯、灯具、被套、床单等日常家居用品,同时还打破了传统家居装饰定义,将工艺品、收藏品、摆设品乃至家居植物等囊括到家居装饰中。由于软装饰的这种特殊性质使得家居卖场在经营方面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其一,卖场定位。新开设的家居卖场只是提供一站式软装饰购物还是“软”“硬”装饰兼有?如果是“软”“硬“皆有,那么二者应该怎样搭配呢?何去何从,家居卖场将会面临不同定位挑战。其二,商品种类的挑战。由于软装饰涉及到多种物品、多种材料,因此无论是在卖场商品管理还是经营成本上都将会面临不同的挑战;此外,多种物品,并且考虑到物品的色彩、形状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在软装饰卖场的布置上,如何进行搭配将会是家居卖场的一大挑战。其三,软装饰对家居卖场的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将会大大提高,如何招聘或者培养这种人才也将会是软家居卖场面临的一大问题。

       挑战二:产品设计创新的挑战。相比硬装饰,软装饰价格便宜、重复购买频率高,并且有时尚、新颖的特点,因此决定其产品生命周期较短。软装饰只有不断的推陈出新、引领潮流才能保证市场的长期占有率,否则可能被其它卖场迅速取代。所以软装饰家居卖场在产品设计创新上将会面临严峻的挑战。而现实的情况是:由于行业准入门槛不高,大部分家居卖场实力不强,没有形成规模效益,更谈不上有产品创新能力;此外我国家居设计人员严重缺乏,以广东省为例,拥有近万家家居生产企业和上千家家居卖场,但是科班出身的设计师却竟然不足1000人,设计人才的严重缺乏使得家居卖场产品创新无从说起。

       还有另外一个不得不提起却又让人倍感头痛的问题:尽管可能有部分家居大卖场拥有较多的设计人才,并且能够以较大的精力和财力去进行产品设计创新,但由于行业内普遍盛行的抄袭之风让这些卖场望而却步。因为谁也不愿意看到自己设计的产品还没有大量上市,而抄袭品却卖断货情形出现。试问在行业抄袭之风盛行下,那间卖场还愿意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去为“他人做嫁妆”而自我设计创新呢?

       综上三个个方面,中国家居卖场在产品设计创新上所面临的挑战将不容无视,且任重而道远。

       挑战三:选择供应商挑战。软装饰虽然为家居卖场带来了无限的商机,但也缩小了家居卖场对供应商的选择范围,这是由于软装饰产品的特性所决定的。软装饰家居卖场除了要求供应商在商品质量、供货能力等方面能够达到原来的要求,将会更加重视供应商的设计创新、品牌知名度等方面的能力。在这方面,百安居选择与强势供应商合作,例如以“店中店”形式引进软装饰商开设软装饰生活专区,同时又联合迪士尼共同合作开发迪士尼品牌家居;而宜家则坚持产品自我设计,供应商不仅只能贴牌,还必须符合宜家的要求。虽然是“你有张良计,我有过梁梯”,然而软装饰家居卖场对于供应商在选择权、控制权等方面都将会面临不同的挑战。

       换个角度来看,家居卖场对供应商选择的严格将会有助于我国家居生产业的升级别换代,部分优秀的家居生产商可以通过家居卖场的渠道取得更为长足的发展,因此这对家居生产行业来说未必不是好事。

       随着家居软装饰时代的来临,家居卖场如果想要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则不容错失,必须抓住契机;然而机遇总是伴随着困难,软装饰的道路上,家居卖场能否成功地迎接挑战,我们还将拭目以待。

       大鲵行业分析报告

       (二)一、行业简介

       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它的叫声很像幼儿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是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品种,是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中国大鲵的野生资源。中国大鲵除新疆、西藏、内蒙、吉林、台湾未见报道外,其余省区都有分布,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

       1、野生大鲵资源

       中国大鲵原产地自然分布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四大区域:一是湖南张家界、江永、岳阳、湘西自治州;二是湖北房县、神农架;三是陕西汉中、安康、商洛;四是贵州遵义、四川宜宾、兴文等地,其他零星分布于湖北鹤峰、恩施,江西靖安、广西柳州、玉林,甘肃文县,河南卢氏县、蒿县,山西垣曲县,贵州黔东南,在潮州凤凰山天池,其中陕西汉中被中国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授予"中国第一大鲵之乡"称号。有人估计全国总的蓄积量为9万尾,真正的野生大鲵仍在大自然中可能未达到9万尾,比较切合实际的数据有待于深入的调查研究来评估。野生大鲵以丘陵山区资源量为多,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工业污染的加剧,资源更显不足。

       2、种苗繁育

       大鲵行业必须高度重视拯救与保护大鲵的种质资源,因为有"种"才有苗,不然,则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是说大鲵的苗种繁育,首先要从种质资源的源头抓起,要迅速建立中国大鲵种质资源库与中国大鲵原种繁育基地,彻底解决大鲵苗种繁育的"种源"问题。

       陕西汉中是中国大鲵的最大产地,2022年10月,在武汉召开的全国大鲵保护和发展会议上确认,汉中大鲵种群总量突破100万尾,已占全国60%。2022年6月,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授予汉中市"中国第一大鲵之乡"称号。

       随着人工驯养繁殖的推广,长江、黄河、珠江流域各省区都发展有不同规模的人工基地,且当前在湖南、浙江、广州、江西等地形成的集中驯养的规模化养殖场,例永强、金城、华宝、粤宝、Y公司、金鲵、靖安、玉林等,均具备人工繁殖与养殖技术的明显优势,()年繁殖量占据市场的50%(约35万尾),驯养商品量近30%,规模化养殖模式较为成熟且稳定、资金有保障且有独立的生产销售管理团队。

       而陕西、贵州、湖北则由政府推广,形成了大规模的散户养殖集群,且以生态繁殖与养殖为主,但个体规模较少,一般是几百或上千尾,且仅有一部分条件较好亲本的具备生态繁殖能力,个体出苗一般在2000~5000尾,个别近万尾,同时养殖户很多初步统计近5000多户,繁殖苗种量占市场的40%左右,商品驯养量近50%,但因模式较粗放、资金与技术的限制,难以科学管理,导致死亡数量过高。

       其它各地具备一定规模的散户养殖,虽有较好的驯养量但基本无法繁殖,以养殖为主,且不稳定较分散,产苗也能达到5%左右,驯养量在15%左右。

       最后则为大鲵的原产地与自然保护区,其野生苗种产量约占到5%左右,商品鲵及其他鲵所占比例则不到5%,估计5万尾左右。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大鲵存在总数量在100-150万尾之间。

       2022年全国苗种产量约在55万尾左右。

       3、商品鲵

       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出售娃娃鱼必须由省级渔政部门批准颁发的经营利用许可证,即使拥有许可证,人工养殖的娃娃鱼也不能全部上市,只有伤残体、不育体和子二代才允许被经营利用。这意味着,即使酒店有了合法经营许可证,也不代表什么娃娃鱼都能吃,商品鲵产量与销售量也就较难估计,而取得全国性经营利用许可证的企业约在15家左右,湖南2家,浙江1家,北京1家,陕西6家左右,贵州1家,江西1家,其它估计也有几家。

       二、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1、市场容量

       目前全国绝大部省会城市均有大鲵销售网点,少数二级城市也已进入,且呈明显上长升趋势,而北京为目前销售最好的城市,月销售量约在5000斤左右(之前约为3000斤),其次为广州约在4000斤,其它城市相对较少。

       按保守的估计,未来几年沿海发达城市年消费商品大鲵将达100吨、中部省会城市年消费达50吨、其他省年消费达20吨,据此计算,全国每年的市场容量可达到2000吨,产值可望越过40亿元,如果扩大内销和出口,大鲵市场的需量剧增,市场缺口巨大。

       2、市场增长率、需求增长率

       当前大鲵商品市场可用于销售的3-10斤规格的商品鲵显明不足,很难保证现有酒店销售,估计现有07年商品鲵不足3万尾,而08年商品鲵在今年中即可陆续上市,此部分乐观估计不足20万尾,但以上相当一部分会用于后备选育,而09年的鲵苗估计现存40多万尾(09年苗原产较多,后期死亡低于08年),此批鲵约在2022年中期上市。

       近年来销售市场相对较为开放,管理越显松散,相当部分均未办理相关手续,销售量依然呈上升趋势,估计增长率约为80%。在依靠科技促进大鲵繁殖种群壮大和普通养殖推广后,国家将会进一步放开大鲵经营利用市场。

       3、产品的技术水平

       3.1繁殖技术

       Y公司的人工繁殖技术崽行业内相对最具优势,出苗约在80条/尾,浙江 40条/尾左右,广州 25条/尾,贵州为20条/尾左右,且技术与产量均较稳定。仿生态繁殖较难确定,约在60条/尾左右,少数高于Y公司现在的繁殖水平(多为估计值),但受自然环境天气变化影响较大。其它较大企业包括浙江永强,多为外来技术力量(金城、江西除外),体系不完善。而陕西、贵州、湖北等的产业群在2~3年长后将有很大的影响(陕西当前已成规模,其它即将成规模),苗种繁殖总量与商品产出将占据近一半的市场,同时代浙江与广州驯养繁殖量均较多且具备势力,技术与资金的优势也渐明显且规模效应明显。

       3.2饲养技术

       饲养生产速度与疾病发生等问题则与种质、环境管理关系较大,越近南边的区域大鲵生长速度越快,反之则越慢。南方地区的当龄苗1年后均重可达3~4两,2年后均重可达1.5斤,3年后可达5斤,而北方地区同期约慢30%左右。

       同时,人工繁殖苗生长速度快于生态苗,而技术水平方面重点在于管理,如有疾病发生,传染性疾病均难防治,且生态养殖更不宜控制交叉感染,存在集群发病现象,而人工养殖方面因集中形成的封闭与高密度,平均死亡率较高,永强当龄苗高达近50%,Y公司8%左右,其它散户5%左右。

       事实上,行业内具备一定规模的养殖户都清楚,大鲵的养殖技术比较简单,喂养容易,并不比其他的家畜复杂,所以养殖户增加速度快,养殖进入的技术壁垒很低。

       4、产品品种

       4.1产品品种

       ① 以酒店餐饮为目标的商品鲵活体

       ② 衍生产品,如面条、酒、美容产品、烧烫伤药品等

       4.2商品鲵及衍生产品的现状

       首先大鲵是3亿年前与恐龙同一时代生存并延续下来的大型两栖动物,被称为研究生物进化的"活化石",具有非凡的科研价值,其它大鲵食药用价值非常大。据分析在大鲵肌肉的蛋白质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其中必须氨基酸含量为39.69%。将8种必须氨基酸全面分析比较,计算出大鲵肉、牛肉、鹿肉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76.70、66.40和70.93,显然高于牛肉、鹿肉,其营养价值也高于后两者。大鲵皮肤中含有41%-61%的胶原蛋白,胶原蛋白是人体的美容物之一。大鲵的药用价值,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对贫血、霍乱、痢疾、癫痫和血经等疾病均有显著疗效;具有滋阴补肾、强壮、补血行气的功效;民间常以大鲵的皮肤粉拌桐油治疗烫伤。据有关文献报道:大鲵肌体中能提取最有效的防癌物,被专家誉为"水中人参"和"软黄金",倍受中外消费者的青睐,其潜在的营养美食、保健、美容、医药、观赏、科学研究等将带来无限商机和巨大市场空间。

       当前市场上主要以活体商品鲵为产品直接销售至酒店,大鲵在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及东南亚、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上,被视为珍稀名贵的滋补品,购买需求非常大;其它的衍生产品例如面条、酒、美容护肤品、烧炀伤药等,仅处于试销过程中,并未得到认可与全面推广应用,但此产品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然而,由于大鲵的稀缺性以及昂贵的市场价格,决定了深加工产品同样价值不菲。人们购买力往往受价格的影响较大,影响消费需求的变化;其次是大鲵衍生产品的功效没有传统的口碑,作为新生产品需要培育市场,所需的投入很大,时间也很漫长。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日益增强的购买力会大力推动对这种优良属性产品的需求。

       5、竞争者数量及进出壁垒

       5.1竞争者数量

       当前从事大鲵人工繁养的大型企业有近10家,均具备一定的亲本与后备亲本规模和苗种产量,商品驯养链条完整且数量很大。同时近2年来因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加之国家对农业广大的政策扶持,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和人员涉入了大鲵行业,开始大规模收集苗种与亲本,并且陕西、贵州、湖北等省因政策引导使养殖户急增,估计小具规模的养殖户都在5000户以上,且部分还具备生态繁殖能力,此两地多为散养式,养殖户多,养殖总量很大,并且在政策的支持引导之下,而其它老养殖户则在不断扩大规模,规模化生产和集群效应逐步显现。

       5.2行业进入壁垒

       当前进出此行业从事养殖与繁殖基本无相关壁垒,政策处于默认放开状态,但新进入者重点均在养殖方面,繁殖技术尚具备存一定的技术壁垒(生态繁殖方面除外),新进入的投资者大多集中在养殖环节。

       农业部的政策仅对对销售市场存在一定的限制,当前仅允许发放了牌照的单位在国内销售,同时也有少数城市形成区域保护。严禁出口活体大鲵,尽管农业部针对出口贸易将有意向在严格的控制之下适当开放,但未明确。对于出口贸易。即使我国的政策有可能放开,但是,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除东南亚外,也不可能接纳定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大鲵官方入境,除非农业部不再将大鲵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是,这种可能尚无先例。

       6、结论:行业生命周期的阶段判断

       目前,国内大鲵的年产量不足200吨,苗种的年产量为70万尾左右,且有一定浮动。大鲵繁殖率低,每组亲本产苗不足200尾,近2年的驯养户与规模化养殖户的急剧增加,亲本质量参差不齐,预计未来3年后产量才会有明显的增长。在此期间内,苗种的年产量不会超过100万尾;而商品鲵的市场供应量仍处于过不应求的状态,需等待08年与09年的苗种成长,最少也得到2022年才会集中上市(08年苗数量不多,又集中驯养在北方,生长速度更慢,商品鲵的上市期拉长)。

       此外,苗种与亲本流通特别活跃,加之行业内无相关技术规模与标准,技术专业研究机构等,很容易出现传染性疾病产生大量的亲本与苗种的死亡,估分析近3年内行业较为稳定不会有太大变化,3年后新亲本开始繁殖,商品鲵也上市,加之此期间又新增的养殖户与生态繁殖技术的扩大全面苗种与商品保有量将急剧提升,如果国内深加工产品未进行推广或未开放国外市场,那么国内市场将出现饱和状态,供过于求,价格走低。

       三、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1、供需关系

       截自2022年底,大鲵行业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近两年来,由于新进入大鲵养殖行业的人陡然增加,商品鲵规格的成品鲵有一部分被用作了后备亲本选育,其它商品鲵则进入酒店销售,苗种均进入养殖市场,可以说大鲵行业近年在供需关系的影响下,暂时形成了卖方控制市场。但是,成品鲵的成长周期一般是3年,受供需关系的影响,3年就出现一次大鲵的井喷上市,价格走低,实力较小的养殖户容易遭到淘汰。

       2、竞争者数量。

       现今中国大鲵行业有能力参与竞争的主要有三大类:一类是有实力且拥有成熟技术、具备大规模人工驯养繁殖能力的企业,分别有浙江永强、浙江金城、广州华宝、广州粤宝,珠海金鲵、广西大瑶山、贵定锦江、张家界金鲵、江西娃鱼研究所等;第二类为区域性集群养殖户,以陕西最为成熟,其次为湖北与贵州,整体苗种繁殖量大,商品饲养量大;第三类为中型养殖户,多为饲养商品鲵为主,少数拥有自己的繁殖能力,但技术体系不完善,产苗量少且不稳定,商品鲵较多。竞争力强的主要是前两类。

       3、各自市场份额

       3.1苗种市场

       苗种的市场认可度高,但是由于大鲵体外受精,繁殖能力差,繁殖技术难度高,市场上的苗种规模不得不受到限制。

       3.2商品鲵市场

       行业现在是商品鲵的整体库存不足,又加上市场情况复杂,业内人士出于各种目的或多报数据,或隐瞒实际库存量,对销售的情况更是晦默甚深。因此,难以准确分析商品鲵的情况,估计当前国内正常渠道的月销售量在1万斤左右,而Y公司的销售份额占到10%左右。

       4、力量对比

       4.1生产力量

       以规模论,Y公司的商品鲵梯队很不完善。07年以上商品鲵不足1000条,08年商品鲵2000多尾,09年苗11000多尾,后备亲本由商品鲵中挑选的不到300尾,此规模远不及大型驯养企业,不具备优势,同时相比南方地区商品鲵生长速度略低,相比北方地区则生长程度明显快。

       4.2销售力量

       Y公司具备较完善的销售力量与配套体系,签约客户达70多家,遍布国内大中型城市,但因货源不足,导致许多潜在的大型客户均未开发,甚至出现暂停供货的情况,而其它大型企业仅少数有完整的销售团队,集群养殖区基本无销售体系,因现为供不应求故多为客户找上门提货。

       4.3技术力量

       Y公司为业内少数几家具备独立技术团队与先进繁殖技术的企业,其它多为外聘技术人员或技术服务方式,而生态繁殖方面均不需相关技术。

       4.4发展趋向

       当前有浙江永强、张家界金鲵和Y公司均筹划上市,其它均在做实体养殖发展。大鲵产业的发展终究走向品牌化尤为出口方面,其它小养殖企业与散户将按相关标准开展饲养,由几家大企业进行市场与技术竞争。

       5、行业集中度

       从全国范围来看,大鲵繁养行业的集中度不高。集中驯养的有南部沿海地区,如浙江永强,此外就是湖南地区,以张家界金鲵、Y公司为代表,实现了公司化管理。陕西、贵州、湖北等地主要体现为分散驯养。地方政策扶持力度最大的是陕西和贵州。

       现今从事大鲵养殖行业的大户,要么在繁殖技术上没有突破;要么亲本规模有限,影响繁殖能力,从而制约企业的发展;要么商品鲵的储备不足。行业普遍存在产业链不完整的情况,导致没有哪家企业或个人能做到一家独大,或者拥有行业的号召力。加之该行业的载体对象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任何与之有关的企业的动向都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各企业和养殖大户对于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均持有保留的态度,对于行业内强强联手打造大型的养殖龙头的难度比较大。

       但是,现在的许多业内人士都认为在市场自由竞争的情况下,卖方市场的分散性容易导致大鲵的价格波动很大,价高的时候,养殖规模膨胀,3年左右以后,由于行业集中程度差,成品集中上市,导致价格暴跌,养殖户减少,周而复始,很不利于行业长期健康稳定。

第五篇:行业分析报告

       行业分析报告

       (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节能服务产业和环保业。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这表明,两会再次强调国家将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产业。

       经济的高速增长极大刺激了我国能源需求,经济高速发展对能源需求有了更加紧密和更加依赖的要求。此外,目前我国能源仍呈现以煤炭、石油等为主的单一结构,从能源结构优化角度也对新型替代性能源提出了更多的 需求。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据了2/3以上的比例,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比例仅占7%。根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到2022年,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可再生能源比例将由目前的7%,提升到16%。

       另一方面,国际原油价格连创历史新高,预示着能源使用的“后石油时代”的到来,这也表明作为石油替代品的新能源领域发展前景广阔。

       作为中国的优势企业――上市公司,在新能源开发和利用上,已经成为引领新能源开发的先锋和主力。不仅如此,新能源开发和利用,也成为上市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不久前,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旗下两大上市公司华电国际、华电能源双双披露将参与成立中国华电集团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该新能源公司将主要从事新能源项目(含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小水电、垃圾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开发、投资、建设,电力生产与销售,新能源应用技术开发和咨询等。实际上,许多上市公司早已投入到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

       太阳能是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形式,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太阳能发电行业在2022年至2022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23.1%。光伏发电是太阳能的主要应用领域,光伏产业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新兴行业之一。目前上市公司中,天威保变(56.68,-0.20,-0.35%,股票吧)在太阳能领域实力强劲,成为太阳能开发当仁不让的龙头。其中生产光伏电池组件的天威英利已具备较大规模,成为公司近两年的主要利润来源,此外还包括新光硅业、天威风电等多家公司。天威英利具备三大核心竞争优势,预计2022年、2022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82%和58%。此外,天威风电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天威风电的股东背景和更具前瞻性的发展战略有望使公司在未来三年内成为国内风电的领军企业,预计2022年将生产200台风机,将贡献2.4亿元利润。

       安泰科技――太阳能行业新秀,合作方是国际太阳能电池领域的行业龙头,其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成本远低于传统的晶硅片太阳能电池,将在未来新能源新材料领域获得机会。有关专家分析认为,新能源新材料将成为安泰科技新的利润增长点。

       此外,小天鹅大股东小天鹅集团参股的无锡尚德太阳能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光伏科技企业,拥有自主的、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多晶硅太阳电池制造技术和工艺,配备从欧美和日本等几家设备制造公司采购的最先进的制造设备。其多晶硅太阳能生产能力达到50兆瓦,并实现了大规模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产品转换效率最高达到16%的目标,这一跨越将我国与世界的差距缩短了15年,生产总量世界排名第8位。

       按照国家发展规划预计,2022年到2022年风机设备市场容量总计达到1000亿元以上。目前国内涉及风能利用的主要是风力发电机设备的制造企业,有湘电股份、卧龙电气、特变电工及东方电机等。

       宝新能源目前的核心主业为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电力,公司采用循环硫化床先进机组,燃用煤矸石、劣质煤发电,其循环硫化床发电机组的规模和技术水平已经处于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电力行业内的龙头地位。宝新能源不久前公告称,公司决定设立“陆丰宝丽华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并以此为项目法人投资建设陆丰市甲湖风电场一期工程项目,建设规模为4.95万千瓦。这意味着,这家以综合利用资源的新能源电力龙头公司又将在风电领域开疆拓土。

       去年,国务院原则通过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首次提出了可再生能源生产的配额制,强制要求能源企业在其所生产销售的能源产品中,可再生能源要占一定的比例。

       分析人士认为,新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将得到政府的支持和扶助。随着国家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视,以及新能源发展政策的落实,新能源发展前景看好。因此,对于涉足投资新能源的上市公司,尤其是有望形成一定规模且经营状况良好的新能源上市公司而言,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新能源正成上市公司掘金富矿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节能服务产业和环保业。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这表明,两会再次强调国家将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产业。

       经济的高速增长极大刺激了我国能源需求,经济高速发展对能源需求有了更加紧密和更加依赖的要求。此外,目前我国能源仍呈现以煤炭、石油等为主的单一结构,从能源结构优化角度也对新型替代性能源提出了更多的 需求。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据了2/3以上的比例,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比例仅占7%。根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到2022年,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可再生能源比例将由目前的7%,提升到16%。

       另一方面,国际原油价格连创历史新高,预示着能源使用的“后石油时代”的到来,这也表明作为石油替代品的新能源领域发展前景广阔。

       作为中国的优势企业――上市公司,在新能源开发和利用上,已经成为引领新能源开发的先锋和主力。不仅如此,新能源开发和利用,也成为上市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不久前,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旗下两大上市公司华电国际、华电能源双双披露将参与成立中国华电集团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该新能源公司将主要从事新能源项目(含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小水电、垃圾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开发、投资、建设,电力生产与销售,新能源应用技术开发和咨询等。实际上,许多上市公司早已投入到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

       太阳能是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形式,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太阳能发电行业在2022年至2022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23.1%。光伏发电是太阳能的主要应用领域,光伏产业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新兴行业之一。目前上市公司中,天威保变(56.68,-0.20,-0.35%,股票吧)在太阳能领域实力强劲,成为太阳能开发当仁不让的龙头。其中生产光伏电池组件的天威英利已具备较大规模,成为公司近两年的主要利润来源,此外还包括新光硅业、天威风电等多家公司。天威英利具备三大核心竞争优势,预计2022年、2022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82%和58%。此外,天威风电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天威风电的股东背景和更具前瞻性的发展战略有望使公司在未来三年内成为国内风电的领军企业,预计2022年将生产200台风机,将贡献2.4亿元利润。

       安泰科技――太阳能行业新秀,合作方是国际太阳能电池领域的行业龙头,其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成本远低于传统的晶硅片太阳能电池,将在未来新能源新材料领域获得机会。有关专家分析认为,新能源新材料将成为安泰科技新的利润增长点。

       此外,小天鹅大股东小天鹅集团参股的无锡尚德太阳能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光伏科技企业,拥有自主的、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多晶硅太阳电池制造技术和工艺,配备从欧美和日本等几家设备制造公司采购的最先进的制造设备。其多晶硅太阳能生产能力达到50兆瓦,并实现了大规模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产品转换效率最高达到16%的目标,这一跨越将我国与世界的差距缩短了15年,生产总量世界排名第8位。

       按照国家发展规划预计,2022年到2022年风机设备市场容量总计达到1000亿元以上。目前国内涉及风能利用的主要是风力发电机设备的制造企业,有湘电股份、卧龙电气、特变电工及东方电机等。

       宝新能源目前的核心主业为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电力,公司采用循环硫化床先进机组,燃用煤矸石、劣质煤发电,其循环硫化床发电机组的规模和技术水平已经处于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电力行业内的龙头地位。宝新能源不久前公告称,公司决定设立“陆丰宝丽华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并以此为项目法人投资建设陆丰市甲湖风电场一期工程项目,建设规模为4.95万千瓦。这意味着,这家以综合利用资源的新能源电力龙头公司又将在风电领域开疆拓土。

       去年,国务院原则通过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首次提出了可再生能源生产的配额制,强制要求能源企业在其所生产销售的能源产品中,可再生能源要占一定的比例。

       分析人士认为,新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将得到政府的支持和扶助。随着国家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视,以及新能源发展政策的落实,新能源发展前景看好。因此,对于涉足投资新能源的上市公司,尤其是有望形成一定规模且经营状况良好的新能源上市公司而言,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行业分析报告

       (二)一、物流行业基本情况

       1、物流概述

       物流行业是物流资源产业化而形成的一种复合型或聚合型产业,物流资源有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平台等,其中运输又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这些资源产业化就形成了运输业、仓储业、装卸业、包装业、加工配送业、物流信息业等。这些资源分散在多个领域,包括制造业、农业、流通业等。把产业化的物流资源加以整合,就形成了一种新的物流服务业。

       2、物流行业的特点

       国家政策有力支持,2022年12月28日,商务部发布《促进仓储业转型升级的意见》,主要目的在于引导仓储业在服务方面由仓库出租向仓储管理、库存控制、加工包装、分拣配送、质押监管等多功能增值服务发展,这也是当前传统仓储行业提升单位产出,增强盈利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实现加工配送率达到40%,仓储服务达标率提高到40%,立体仓库的总面积占仓库总面积的40%。

       行业主要成本依然呈高位运行状态,人工成本的压力相对较大:由于燃油成本和人工各自占到物流企业总成本的40%和20%左右,所有燃油和人工成本的下降或者说稳定将直接影响物流行业的盈利空间,12年虽然经济下滑趋势带动物流需求下行明显,()但燃油价格的高位运行和人工成本平均15%-20%的增速使得物流企业利润率水平持续走低,目前来看Q2燃油价格单边上涨的可能性不大,预计依然还是震荡走势,企业燃油成本预计相对去年增幅不大,但人工成本预计仍然保持一定的涨幅。

       3、物流行业的运作模式

       目前世界大型物流公司大多采取总公司与分公司体制,采取总部集权式物流运作,实行业务垂直管理,实际上就是一体化经营管理模式(只有一个指挥中心,其他都是操作点)。又进一步分为:

       连锁超市型

       建材连锁超市对商品的品质和物流服务要求都很高,建材连锁超市一般提供免费班车、集中配送物流服务,并且有知名装修公司与超市共同为顾客提供从设计到采购、配送、装修一条龙服务。

       市场联盟型

       主要是采取虚拟市场与实体市场两相结合,信息中心、交易中心、物流中心三位一体,国际供给网络和国内营销网络双向互动,实现集中采购、直销产品、便利客户的先进模式。

       综合批发市场型

       建材综合批发市场一般占地面积广,投资大,具有一定的规模,位于城乡结合部、交通要道边,建材种类集中齐全,价格低廉,主要以批发为主。

       物流园区(基地)型

       近年来,建材物流园区(基地)以一种崭新的模式进入建材物流领地,并将成为引领建材物流发展的新潮流。国内正在规划建设和已建成的建材物流园区(基地)有十余个。

       二、物流行业发展现状

       (一)物流行业发展现状

       从全球物流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物流业开展得较早较好,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交通运输和信息网络,物流成本占GDP 的比重随着经济发展而降低。据统计,1977~1981年,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物流成本高达16.8%,到1997年物流成本大幅度下降到10.9%,这种成本的下降显著地提高了美国经济的竞争力,是美国经济再度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大致在10%左右。美国为10.5%,英国为10.6%,法国为11.1%,意大利和荷兰均为11.3%,德国为13%,西班牙为11.5%,日本为11.4%。相对而言,发展中国家的物流水平较低,物流的基础设施、制度环境、物流人才以及信息技术方面落后,社会物流成本相对较高,目前,我国物流成本占同期GDP的比重为18%左右。

       (二)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不仅是全球最重要的采购中心和制造中心,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随着全球制造业继续向中国大陆转移、国内消费水平不断提升以及产业政策对现代物流业扶持力度不断增强,物流业已成为国内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整体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分别为966,538亿元、23,078亿元,分别比2022年增长3.97倍、2.11倍,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2.19%、15.27%。

       三、行业发展前景

       据中科院预计,2022年我国现代物流将保持快速发展,年增12.7%,社会物流总额将达到73.9万亿元,到2022年将达到90万亿元。

       2022年月社会物流需求及总费用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wind,中国物流及采购联合会,国金证券研究所。

       据权威部门初步预计,2022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将增长11%以上,超过4.23万亿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发布的信息显示,2022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超过3.8万亿元,同比增长13.5%。根据三部门的预计,今年的物流费用增幅将回落2.5个百分点,而物流需求规模增长将在15%以上,物流业增加值预计增长10%以上。

       从物流总费用的构成看,2022年运输费用为2.1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54.7%;保管费用为1.2万亿元,同比增长16%,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32.1%,与2022年相比,这一比重扩大了0.7个百分点。

       四、行业竞争格局

       (一)物流公司的类型

       我国物流的主要类型包括运输型物流企业、仓储型物流企业和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运输型物流企业主要以从事货物运输服务为主,包括小件包裹快递服务或代理运输服务,并包含其它物流服务活动,具备一定规模的实体企业。仓储型物流企业主要以从事区域性仓储服务为主,包含其它物流服务活动,具备一定规模的实体企业。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以从事多种物流服务活动,并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物流一体化服务,具备一定规模的实体企业。

       (二)行业竞争特点

       物流产业市场化程度较高,各类企业发挥各自的优势充分竞争。

       企业类型

       优势 劣势 运输型

       具有网络信息服务功能,可以提供门到门运输,门到站运输等多方位运输方式

       仓储能力较弱

       仓储型

       熟悉地方情况优势。大多数物流企业因为直接面临地区性市场,因而掌握着更多的有关市场营销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信息

       地理上的便利。仓储运输型物流企业拥有一个本地化物流服务的优势,它意味着运输准备时间(集货,运输和仓储时间)可以被缩短到最少,而出现的问题(货物的损毁、短缺)可以就地解决。

       可接近性优势。物流企业的生存依赖于他们的客户,与他们的管理人员进行对话是非常容易的——通常仅仅是一个电话即可办到。

       运输能力较弱。

       综合服务型。

       可以从事多种物流服务业务,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制定整合物流资源的运作方案。

       仓储能力和运输能力不突出。

       五、行业主要上市公司

       主要上市公司在经济危机时的表现也发现相关供应链管理业务与经济周期表现高度相关。相对运输和仓储物流,供应链物流行业主要采用轻资产模式进行运作,尽管这样在危机时具备相对灵活的可操作性,但是其业务需求跟对应的子行业景气高度相关,抵御能力还是较弱。而尽管制造业物流外包是长期趋势,但在目前还未达到欧美发达国家水平前提下,规模效应和行业竞争环境也不能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