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的多重悲剧分析

第一篇:《骆驼祥子》的多重悲剧分析

       《骆驼祥子》多重悲剧分析

       ——特定时代的人物多舛命运

       【摘要】:根据老舍的《骆驼祥子》,本文主要从文本出发,着重分析小说中的主人公“祥子”,作为一个二十年代的北平车夫的生活经历。在他经历的的生命、婚姻、事业中,分析他的悲剧性——一个有志青年的逐渐堕落。其次,分析除小说主人公以外的——虎妞、刘四爷、小福子等人,他们在北平的生活经历以及最后的命运结局,展示给我们的是什么样的悲剧色彩,反映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借此,揭示二十年代的北平社会中底层人们的生活模式和状况,甚至是,当时整个中国的下层人民,一种受压迫、受欺压、受排挤、受歧视的生活状态。最后,让人们看到中国当时的劳动人民的艰辛与无奈,以致最后无路可走时堕落的辛酸。以警醒现在的世人,让人们对人生和信念有个新的认识。【关键词】:悲剧 命运 生活经历 祥子 :

       《骆驼祥子》主要讲述了祥子——一个北平车夫,从对生活充满希望与向往到最后堕落随大流的一个过程。亦是祥子作为一个农村来的有志青年在城市中受到来自生活、婚姻、事业,以及周围的人的压力与影响,最后被同化为一个吃、喝、嫖、赌都行的车夫的一个过程。从中展示给人们的是二十年代的北平劳动人民的不幸与悲剧,也是整个北平,甚至是整个中国劳动人民的不幸,是当时社会劳动人民艰难生活的一个缩影。

       一、小说主人公“祥子”的“三起三落”——事业、爱情、婚姻的多重悲剧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18岁的时候父母去世,只身来到北平,想要在北平开始自己新的生活,找到一个谋求生计的道路。在北平做了各种各样的工作之后,选择了把车夫作为自己的一个终身事业,打算一直坚持这份事业,并把做一个好车夫,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理想与奋斗目标。祥子认为只要是为了买车就可以牺牲一切,可以牺牲自己的时间,牺牲自己的体力,可以在风中、在雨中,马不停蹄的工作。始终把买车看作是一项无比神圣的事业,祥子在风雨之中劳碌奔波了三年之后,终于存够了钱,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这车在祥子的眼中是显得那么的可爱,此时的生活给祥子的感觉是非常美好的。祥子对生活充满着希望,认为凭自己这样一个壮实、高大、身体顶棒儿的年轻人,一定能在北平很好、很安稳的生活下去。但是,命运总是在人们出其不意的时候改变,给人们带来无比的震撼与折磨。就在祥子精神奕奕,快活的拉着车的时候,却因为他无心的超小道被大兵给抓了去。在当时的北平,军阀混战,到处都有关于战争的留言,祥子只是时运不济的被拉了去。这一事件不仅让祥子丢掉了自己心爱的车,还让自己在战乱中受尽苦楚。在部队中为大兵们打理各种各样的小事,并且得不到“人”的对待。祥子再一次的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对未来失去了希望。当有一天,他看见军营中同样作为俘虏的骆驼时,此时,一种恍然大悟重新点燃了祥子生的希望。祥子趁大兵们打仗之时,混在骆驼群中,逃出了军营,而且还顺便牵了三匹骆驼。祥子以为这些骆驼可以卖一个好价钱,供自己重新买一辆车,重新开始车夫的生活。但是,他的骆驼并没有卖到一个好的价钱,反而只换到了三十几块钱,这些显然是不够祥子的买车的。祥子只好另想出路——回到之前工作过的仁和车厂为刘四爷拉车,并把自己仅有的三十几块钱交给刘四爷,让刘四爷替自己保管着,等到有一天买车好用。祥子的这一起一落虽然给祥子带来了不小的打击,但是却没有让祥子对生活彻底的失望,祥子还是坚持着自己的最初的梦想,并且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祥子回到仁和车厂之后,并没有自己心中所想的那么顺利——只要好好的拉车、存钱、买车,这么简单的生活。在回到仁和车厂之初,祥子拉过散座也拉过包月,但是包月的人家是一个不拿下人当人看的人家,在张家的下人都是奴才是下贱之人,没有一点的地位与尊严可言的。祥子在张家受尽了委屈,终于决定离开张家。此时的祥子对生活、对梦想萌生了动摇的念头,这一点点的动摇让祥子沾染了自己以前从来都不碰的东西——酒。当祥子带着酒意回到仁和车厂时,觉得自己的委屈无处发泄,想要找个人诉说自己心中的痛苦与不快。此时,虎妞恰当的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并主动的要求祥子进她的屋,跟她说说心中的委屈,祥子趁着自己的酒意答应了虎妞的要求。但就是这一点小小的动摇却给祥子的婚姻与爱情埋下了潜在的悲剧因素。祥子在这个酒醉的晚上与虎妞有了亲密的关系,祥子发现虎妞并不是第一次,这与自己的理想是相悖的。祥子的理想是娶一个清清白白的姑娘,要是一个与自己一样老实厚道有上进心的女子。并不是像虎妞这样的一个,年纪比自己大,有着男子一般的气质的老女人。这让祥子对生活又有了新的发现,觉得就算是自己娶了虎妞,也许好歹能有自己的车可以拉,只要有了自己的车,其它的一切对自己来说都不重要。拉车是祥子对生活的信仰,只要能够拉上车,祥子就还是祥子,就还可以是一个独立的个人,而不是生活的奴隶与阶下囚。祥子抱着这样的想法,心怀忐忑的过着,突然有一天遇到了自己以前工作过的一个人家——曹老板。曹老板的出现给祥子带来了人生中的又一高潮,曹先生是一个有学识的读书人,自然家中也是很干净整洁的。能够在这样有儒雅气质的人家里拉包月,对于一个平常的车夫来说无疑是幸福的。祥子又拉上了包月,此时似乎过去的那些不痛快与心酸都已不在,心中想的,脑中想的,全是存钱、买车。祥子买了一个闷葫芦开始自己的计划,一点一点的存钱,打算加上在刘四爷手中的钱一起去买车。正当祥子忘却那些生活中的烦劳与幸苦之时,就像是命运的故意捉弄一般,虎妞突然出现在祥子的面前,告诉祥子她怀了祥子的孩子并要求娶她为妻。祥子觉得这是虎妞的威胁,那晚发生的事亦是虎妞的诱拐,自己像是中了虎妞的诡计般无奈与无助。祥子此时觉得委屈,可是找不到宣泄的出口。这时孙探长这个人物的出现,正好让祥子省去了那些对生活疑虑的考虑。曹先生因为自己学生的诬陷,陷入了危险之中,被孙探长盯上了,只好出逃到自己的好友左先生家里,曹先生让祥子自己小心,不要被孙探长找上麻烦。可是,就像是命运的故意捉弄一般,孙探长不仅没收了祥子的车,连祥子积蓄也被孙探长拿走了。在这样一个混乱的社会之中,像孙探长这样收刮人民的长官已是屡见不鲜的事了,遇上了也只能自认倒霉罢了,劳动人民的反抗在二十年代战乱的北平是不痛不痒的。祥子的这一遭遇又让祥子一贫如洗,祥子只好抱着消极的想法又一次的回到了仁和车厂。祥子的这一起一落深深的打击了祥子对生活的信心,促进了祥子这个有志青年在北平的堕落与毁灭。

       祥子回到仁和车厂,遇上刘四爷的七十大寿,虎妞想要趁父亲的生日,让父亲同意自己与祥子的婚事的,但是刘四爷是断然不同意她们的。刘四爷作为一个有钱人家是看不起祥子这样的一个拉车的傻大个的,认为是祥子占了多大的便宜。可是虎妞的坚持最后惹怒了刘四爷,父女俩最后以断绝关系换得了祥子与虎妞的结合。祥子与虎妞的结合,让祥子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用祥子的话来说就是“有了家”,虽然这个家不是自己理想中的家,但是好歹有了妻子,有了自己的房子。祥子与虎妞结婚后,并不如当初想的那么顺利,虎妞反对祥子拉车,祥子因此而痛苦;祥子不是一个有钱人,而且虎妞与父亲的关系也不可能在复原,祥子又热衷于拉车,不能照顾自己,也不能给虎妞理想的物质生活,虎妞因此而郁闷后悔。两人都痛苦委屈的生活着,虽然最后祥子也是拉上了自己的车,这是他作为一个劳动者的必然,虎妞也找到了自己的同伴——小福子,他们两人像是凑合着过着各自过着自己的生活。当虎妞真的怀孕后,祥子似乎又一次真的感觉到了生活的希望,觉得自己有了儿子,后继有人了。这时的祥子对生活怀着的是一种满意,但是虎妞最后却因难产而死。虎妞的死对祥子的命运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祥子为给虎妞办理后事,卖掉了自己的车,最后花光了所有的钱。祥子的这段婚姻最后让自己又变得一贫如洗,这不得不说祥子的婚姻是悲剧的,带给他的并没有什么幸福,娶的是自己不喜欢的女子,拉的不是自己买的车,最后以为会有一个自己的孩子时,孩子也没能顺利的来到人世。这样的悲剧遭遇让祥子真的堕落了,曾经那个不沾烟酒,厌恶烟酒的祥子学会了吃喝嫖赌,任凭自己一天天的堕落、消沉,身体也变得消瘦不堪。不再是那个积极、有上进心、身体倍儿棒的祥子。此时的祥子已经堕落得,当曹先生再次看见他的时候已经不确定这就是当年那个傻大个儿。

       即使祥子已经是这样堕落的生活着,他也许仍然还有那么一点生的希望。当曹先生再一次出现,想喊祥子再回他那儿拉包月的时候,祥子是无比欣喜的。祥子向曹先生诉说了自己的一切委屈与心酸,以及自己认为爱着的女子小福子的故事。曹先生对祥子的理解,让祥子重新感到了一种火苗在自己的心中点燃了对生活的信心。但是当祥子回到大杂院时,小福子已不在了,当祥子打听到小福子的所在地,并欣喜的敢去找小福子,想要与她开始新的生活时,得到的却是小福子已死的消息。这样的结局给了祥子致命的一击,让曾经坚实的祥子再也没有了生存的信念与对生活的信心,在此时祥子的事业、婚姻、爱情一一的破灭。祥子的事业、婚姻、爱情的悲剧结局不仅是让祥子从一个有上进心的有志青年变为一个堕落消沉的邋遢之人,它同时也反映出在旧中国,没有地位的劳动人民是没有生活的主动权的,即使努力的生活最后也免不了悲剧的结局,让现在的人们看到那个社会吃人的本质与社会底层人民的无奈和悲哀。

       二、虎妞、刘四爷、小福子等人的悲剧——特定时代人们命运的缩影

       虎妞、刘四爷、小福子在二十年代的北平有着不同的生活,不同的命运、结局,但是都反映除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模式与生存的状态——利己。虎妞是刘四爷的女儿,本来过着自己正常的生活,每天帮助父亲打理车厂,有好吃好穿。不用考虑生活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压力,周围的人也对她很敬畏,本可以这样安逸的过着自己的生活。她在《骆驼祥子》中开始是一个压迫他人的角色,是车厂老板的女儿,车厂的车夫都在她的管制之下。长得虎背熊腰的,完全具有一个男子的特质,毫无女性特征——是一个粗鲁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在旧中国农村的劳动妇女本应该在家好好的养儿育女、农忙耕作的,但是虎妞是城市中的女人,而且还有一个有钱有势的父亲。这样虎妞养成了一种游手好闲、好逸恶劳的习性,这也是当时很多妇女的习性。虎妞在遇到祥子之后,觉得祥子是一个勤快踏实的年轻人,于是对祥子产生了爱慕之情,抑或是作为一个老女人对情欲的追求。让虎妞萌生了想要嫁给祥子的想法。最后虎妞是如愿的嫁给了祥子,但是他们的婚姻并不幸福,祥子与虎妞终究不是一个世界的人,祥子的想法充满了一个乡下农民的质朴与坚硬,虎妞的想法充满的是城市的私利与浮夸。二人想法的差异让他们彼此折磨着,好不容易有了孩子最为两人的一个缓冲剂,最后孩子却因虎妞好逸恶劳的习性而夭折。孩子的夭折导致了虎妞的去世,也标志着虎妞命运的终结。虎妞这种死亡的命运,预示着在旧中国,好逸恶劳的女子是不能生存的,没有文化与知识的劳动人民,想要在这个时代生存,就必须靠自己的双手与努力,通过辛勤的劳作才能在这歌残酷的吃人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刘四爷在当时是一个有钱有势的车厂老板,理应有好的生活,能够得到幸福的结局。他在开车厂之前,什么坏事都干过,是一个混生活的人,经历过人生的动荡起伏,见过大风大浪。但是,最后虎妞的离开就昭示了他悲剧命运的开始,虎妞的离开让他关闭了自己的车厂,独自到了上海生活。相必他在上海的生活少了亲人的陪伴,也感到了一种孤独与寂寞。当他再次回到北平时,向祥子询问虎妞的下落,此时虎妞已经不在人世了。祥子告诉刘四爷“虎妞死了”,刘四爷问祥子“虎妞的坟在什么地方”,可是祥子却固执的不肯告诉刘四爷虎妞埋在了什么地方,此刻还沾沾自喜的觉得“刘四爷当初是怎样的人物,但是现在连女儿的坟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还得问我祥子。”正如祥子嘲笑刘四爷的这句话一样,刘四爷表面风光一生,到头来却连自己女儿的坟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也只有怀着遗憾沉默的离开。这样的结局无疑也是悲剧的,在二十年代的中国,即使像刘四爷这样一个有人生经历的人也免不了被命运捉弄,怀着遗憾与后悔过完自己的下半生。

       小福子在《骆驼祥子》中一直都是一个被动的活着的人,祥子爱她,是因为觉得她跟自己一样具有农民的特质,是一个上进、能吃苦的人。不管是最初的被父亲卖给一个将军抑或是后来自己卖身到白房子,这都不是她自愿的。是生活对小福子的压迫,对于两个弟弟要生存下去的无奈。小福子认为自己并不重要,甚至是可以坦然的面对死亡的,但是自己有两个弟弟要养活,为了他们的生计自己必须想办法存到钱,让他们能够顺利的成长。这些来自生活的压力,让小福子一直生活在煎熬与痛苦之中。小福子在与虎妞相处之时,爱上了祥子,祥子亦是爱小福子,两个人似乎可以在一起生活,相互的彼此照顾。可是祥子却因为养不起她的两个弟弟和酒鬼父亲,而选择了离开。祥子让小福子在大杂院等自己回来娶她,可是已经堕落的祥子在外的生活并不如意,没有存到钱,也没有回到原来坚实、高大的样子。小福子在等待无果之时,无奈之下把自己卖到了白房子,在白房子的小福子经不住这里的生活,终于选择了死亡的道路。最终也没能等到祥子来娶她。小福子这样一个有上进心、勤劳、踏实的姑娘,在当时的北平,在当时的生活压力之下,不堪重负而死。这昭示给我们的是那个年代的残酷与无情,时代是不会同情弱者的,时代也不会因为个人而改变。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就得学会在这个时代的生存的方式,个人必须符合集体的观念,在当时的社会,个人主义是没有出路的。【小结】:《骆驼祥子》中祥子、虎妞、刘四爷、小福子等人的命运结局都是以悲剧告终的,不管是祥子的堕落、虎妞与小福子的死亡还是刘四爷的老无所依,都展示了当时整个时代社会的残忍与黑暗。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吃人本质,以及当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劳动人民生活的困苦与无奈,最后在强大的压力之下走向了毁灭的道路。《骆驼祥子》展示给我们的不仅是人物命运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参考文献:① 老舍.《骆驼祥子》[M].人民文学:1995 ② 张春生.略论骆驼祥子的悲剧[D].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③ 简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成因

第二篇:《骆驼祥子》悲剧读后感

       《骆驼祥子》悲剧读后感

       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讲的是一位旧北京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看完骆驼祥子之后的你,有些什么心得不同想法吗?下文是读骆驼祥子这本书的读后感,欢迎阅读。

       骆驼祥子读后感篇一

       贝蒂曾近说过,人有了坚定的信念才是不可战胜的,老舍的笔下,祥子诠释了这句话,祥子只是一个北京马路胡同上的一介车夫,长得虽五大三粗、被人叫做傻大个,但他那年轻充满热情心中却装有着一个“伟大”的梦想,陪伴他走过十几年的拉车生涯。

       祥子每日穿梭于大街小巷之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拉着车,他日益成熟心中却默默地怀着一个梦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为了这个梦想,他甘愿吃任何的苦、留更多的汗。几年来他省吃俭用,终于用那宝贵的一百元买来了他人生中第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这使他欢喜。但是老天却与他开了个小小的玩笑,他的车被士兵们强行夺去,却更加坚定了他买车的信念;之后的他拿虎妞的积蓄买了一辆,又因虎妞的死而被迫卖掉安葬虎妞。随着岁月的推移和那社会中滋生的黑暗,祥子走向了人生的灭亡,变的贪婪奸诈,不断地去攻击与压迫他人,变得行尸走肉,当年他的买车的理想,早已随着他的变化而泯灭——祥子成为了一具没有灵魂的空壳。

       祥子对自己梦想的执着,令我们不住的叹息。有人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祥子的那一百元大钞可以随心所欲的挥霍,却义无反顾的买下了那辆车,他为了自己实现的愿望而满足而快乐,为了自己今后能够拉着自己的车奔于街道胡同中,而感到自豪;每人的心中的确有着理想,但是真正的实现了自己理想的人却寥寥无几,一个诱惑、一句劝你放弃的话语便会削减你的信心、令你放弃。实现理想的道路上不是一帆风顺,常常充满了坎坷与艰险,只有那些对着自己理想坚贞、永不放弃的人才能够笑到最后,实现自己的理想,到达自己成功与喜悦的彼岸。祥子的命运是悲惨的,几起几落的人生打击,令他早已无力去面对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黑暗,当时的社会从不给予善良的人出路,悲伤、悲愤,祥子的理想随风而去,正如那默默奋斗中甘心落寞的人们;黑暗不断的蚕食着社会的光明,无声的改变着落寞者们的心灵,失去那个最初的自己。

       从小便听说过一个故事:有一个人由于大旱而去挖井,他一口气挖了十来个井,却都绕开继续挖下一口井,路人见了问他为何不继续挖下去,他说挖了这么久,下面肯定没水。最后空手而归,而那个路人沿着他的痕迹继续向下挖,没挖几下便见得泉水涌了上来,十个井中有七八个有水。对自己没有性心的人就如同那个半途而废的挖井人一般,也许再坚持一下便会获得成功,却由于自己的刚愎自用与动摇了的信心,而与成功擦肩而过,人生的道路之上,成功的财宝永远只留给那对自己充满信心,对自己信念坚定不移、永不放弃的人而设。而这笔财宝,祥子失去了。而我呢?

       憨厚老实、踏着大步拉车的祥子与奸诈狡猾、行尸走肉的“祥子”是一个对比,信念的坚定与失落的放弃又是人生取胜的关键点,坚定自己的信念,成为人生道路上的大赢家。

       骆驼祥子读后感篇二

       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讲的是一位旧北京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祥子有一个理想:拥有自己的洋车。于是他凭着勤劳和坚忍省吃俭用,终于如愿以偿。然而好景不长,没多久他的洋车就被士兵抢走。但他没有灰心,靠自己的努力又买了一辆洋车。不过他实在太倒霉了,辛辛苦苦的积蓄又被洗劫一空。就这样反复了三次,祥子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他开始游戏生活,吃喝嫖赌,彻底堕落为城市的垃圾。

       这故事是一个悲剧,彻彻底底的悲剧。一个曾经勤劳坚忍,有着自己目标的人最后却沦为了社会垃圾。从前的祥子善良淳朴,正直诚实,对生活有着像骆驼一般积极和坚韧。周围的人都是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钟,而祥子却不安于现状,他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而奋斗,他宁愿冒着极大的风险去赚多一点的钱,来达到自己所想要的生活。他不断地追求,追求成功,追求幸福。然而即使是这样,也终究没有改变他最后的悲惨结局。

       也许这才是现实,残酷、悲哀、无可奈何。理想和现实总是充满了矛盾,它们往往不能调和,然而它们却又同时存在。社会是现实的,它不会为了一个人的理想而改变,也不会是完美无瑕的。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断奋斗,最终却不一定能够真正获得成功。就像祥子一样,他努力,就是为了寻求美好的生活,但是结局却是那样得悲惨。

       对于骆驼祥子,我感到遗憾,感到惋惜,也感到无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从前的坚强,他的上进。然而他最终没能战胜自己,没能战胜社会,终究还是被打败了。也许是因为社会的极度黑暗,也许是因为个人的因素。不管怎样,环境对人的改变至多至少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当时的社会治安好一点,祥子也许就能实现他的理想,也许就不会变成一具行尸走肉。人离不开社会,而社会又决定着人,如果无法处理好现实与理想、社会与自己的关系,很有可能就会失去原本的自我。

       人是有思想的动物,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但是要因人而异,因社会而异。如果总是无法实现理想,那么就有可能变成“祥子”,堕落、衰败,厌恶生活。毕竟能够一生都坚忍不拔的人是少数。追求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改变的过程,然而这一过程会很复杂,人很容易失去自我,失去自我就会迷失方向,甚至堕落。

       骆驼祥子读后感篇三

       祥子是个人,而骆驼只是个外号。骆驼这外号的来源,还要从一件事说起。

       祥子是个拉车的。是个自由的洋车夫,而且还有属于自己的车,但是好景不长啊,他不小心被兵抓了去,车没了。他最后硬撑着逃了出来顺了三只骆驼,卖了得了三十多。回厂里后他把钱给刘四爷做了保管。

       祥子拉上了包月。是给曹先生。曹先生十分的和善,他对谁的很好,不把下人当狗看==.在曹宅祥子待遇一切很好,虽然工钱少,但是祥子也心满意足了。

       有一天祥子拉车失误了车杆断了,曹先生手上擦破了一块皮,可是祥子双膝,右肘全破了,脸上全是血。但是曹宅的人原谅他把车杆弄坏了(祥子为曹宅包月是用的曹宅的车。)对了对了有一件事没说出来,很震撼的,内个,厂里刘四爷的女儿,有啦!祥子的!

       祥子有一天不小心碰上了孙侦探,他存的四十多全都给了孙侦探,不然他就没命了……事后他悲痛欲绝。可是曹先生为了逃难已经去了左宅,祥子只好硬着头皮回到厂里去面对虎妞。(刘四爷的女儿)其实他心里是不愿去的。到了那里祥子面对了刘四爷的生日,他布置的十分卖力。生日当天宴会结束的时候,刘四爷发现了不对劲,因为自己女儿虎妞的眼神老是有意无意的向祥子身上瞟,加上之前那些车夫说的话,他似乎已经猜出了八九成他们之间的事情了……

       因为这个虎妞和刘四爷吵了一架,他可不愿意把自己这辈子所有的资产因为虎妞喜欢祥子而给了祥子,那是他一生走南闯北得来的!

       不管怎样,虎妞最后还是和祥子在一起了,没几个月,虎妞是真的怀孕了。怀孕期间虎妞在家闲的无事,就专找小福子的麻烦。但是最后想想还是自己不好,道了歉。虎妞……后来因为难产死了,肚里的孩子也没了。

       祥子十分落寞,后来晃晃悠悠回到了曹先生家,曹先生让他继续包月,他不乐意。之后又回去找了小福子,只得到小福子在森林里吊死的消息。

       祥子已失魂落魄,在大街上晃悠晃悠不知该去哪儿。时不时就拿起口袋中那一摞儿钞票出来数数,他的心为那点钱活动着。祥子现在就是在人家结婚时打着旗伞,出殡替人家举着花圈挽联,他不喜也不悲,只为那十几个铜板而游街。他慢蹭蹭的在路上走着,留神地在地上在值得拾起来的烟头。

       体面地,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道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买骑着磊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这本书通过祥子这一人物的经历和遭遇,尖锐的提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下层劳动人民的历史命运问题。

第三篇:《骆驼祥子》悲剧的原因

       《骆驼祥子》悲剧的原因

       社会因素:

       这是主要原因,祥子的正直善良能干,在当时那个社会显得那样得格格不入。婚姻因素:

       与虎妞的结合完全不是出于爱情,而是被算计。虎妞的陷阱与欲擒故纵,让祥子无处可逃,同时她也成为了祥子悲剧命运的促成人物。在虎妞怀孕后,祥子因为一种做父亲的情感而对生活产生希望,但却随着虎妞难产死去而灰飞烟灭。

       爱情因素:

       在虎妞死后,小福子一度成为了祥子生活的希望。可是,随着这唯一的支柱的死亡,祥子彻底走进了生命的死胡同。

       个人因素:

       祥子的个人性格是促成其悲剧的根本原因。

       祥子的悲剧是一个社会悲剧,他的“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善良愿望的最终破灭,带有历史的必然性。军阀的乱兵、反动政府的侦探、车行老板的强取豪夺,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的产物,而生存权利的最终被剥夺,则是下层劳动者无法规避的历史命运。

       祥子的悲剧性格,善良诚实与现实的压迫,使他无法摆脱与虎妞的婚姻锁链,他的软弱无力决定了他“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祥子的悲剧被深深地植于市民文化的土壤中,他的带着小生产者印痕的人生理想,他不敢正视现实的盲目自信,在一切努力都失败后,他向命运屈服乃至苟且堕落。从深处看,恰恰源于他身上具有的文化根性。祥子虽然从农村走入都市,但生产和生活方式、人生准则及价值观念,依然同传统的农业文化根连枝接,最初表现在他身上的传统美德,如善良、勤劳、侠义、朴实等,以及狭隘、自私、愚昧等负面因素,都是传统农业文化的产物。从最初不敢正视现实的盲目自信,到一切努力都失败以后,又向命运屈服,正是传统文化性格中负面因素不断扩大、恶化的结果。

       祥子的悲剧还打上了半殖民地畸形发展的都市现代文明的烙印。这种畸形发展的现代都市文化中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伴随祥子的人生历程,也在不断地腐蚀着祥子的灵魂。

第四篇:试析《骆驼祥子》悲剧命运的根源

       钦

       州 学 院

       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设计)

       试析《骆驼祥子》中祥子悲剧命运的根源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姓 名 李幼英 学 号

       指导教师单位 中文与传媒学院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年 月

       试析《骆驼祥子》中祥子悲剧命运的根源

       汉语言文学专业 级 李幼英

       指导教师 ×××

       摘要

       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一部悲剧作品,自从问世以来一直以它的悲剧性激励着和启发着读者。小说主人公的悲惨命运,使很多处境与他相似的,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对自己的前途更感到渺茫,产生一种不寒而栗的恐惧。甚至一位经常乘坐人力车的富商在看过电影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忍心在乘坐街头到处都是的人力车。作品中一个人力车夫的不幸遭遇,竟然使处境完全不同的人们对于实际生活中所有人力车夫都产生了深切的同情。这不是一般的触动,而是使人心灵感到震惊,是对社会现实深刻的反思。正如一位哲人谈到悲剧的美感内涵和作用那样,作品通过“激起怜悯与恐惧”给人们以陶冶和启迪,发人深思。

       《骆驼祥子》在思想上、艺术上的魅力和成就,来自它的深沉的悲剧性。本文就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一下这部小说。

       关键词:社会背景;祥子;悲剧命运;根源

       An analysis of the origin of Xiangzi's tragic fate in “camel Xiangzi” Chinese language literature special field

       liyouying

       Instructor Zhongqipeng

       Abstract

       Lao She's novel Camel Xiangzi is a tragedy, since its inception has been to its tragic inspired and enlighten the reader.The tragic fate of the hero of the novel, so that many situation similar to him in working people at the bottom of society for their own future more are slim, produce a chilling fear.Even a often take a rickshaw to the wealthy after watching the movie, for a long time could not bear to ride in the street is full of the rickshaw.Works in a rickshaw puller unfortunate encounter, went so far as to make the situation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people in real life all rickshaw pullers had deep sympathy.This is not the general touch, but the mind is shocked, is a profound reflection of the social reality.As a philosopher, spoke about the function and aesthetic connotation of tragedy and that works by “to arouse pity and fear” for people to cultivate and enlightenment, thought-provoking.“Camel Xiangzi” in the ideological, artistic charm and achievements, from its deep tragic.This article from this angle to analyze this novel.Keywords: Meeting background,Xiangzi,tragic fate,origin

       目录

       前言„„„„„„„„„„„„„„„„„„„„„„„„„„„„„„„„„„1 一 《骆驼祥子》的社会背景„„„„„„„„„„„„„„„„„„„„„1

       二 对主人公祥子的剖析„„„„„„„„„„„„„„„„„„„„„„1 三 悲剧的根源„„„„„„„„„„„„„„„„„„„„„„ 2

       (一)社会吃人的本质„„„„„„„„„„„„„„„„„„„„2

       (二)祥子自身的原因„„„„„„„„„„„„„„„„„„„„3

       (三)不幸的婚姻„„„„„„„„„„„„„„„„„„„„5

       (四)超自然因素„„„„„„„„„„„„„„„„„„„„7 四《骆驼祥子》的意义„„„„„„„„„„„„„„„„„„„„„7

       (一)真实反应旧中国城市底层市民苦难生活 „„„„„„„„„„„„„„7

       (二)引发对祥子悲剧命运的深思„„„„„„„„„„„„„„„„„„„„„8 致谢„„„„„„„„„„„„„„„„„„„„„„„„„„„„„„„„„„9 参考文献„„„„„„„„„„„„„„„„„„„„„„„„„„„„„„„„9

       前言

       悲剧作品总是呼唤着人们共同正视生活的残酷,斗争的艰巨和精神上的痛苦。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就是这样一部悲剧作品,作品描写的洋车夫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中较早出现的劳动者形象之一,他的人生道路的坎坷更多地来自于其自身的性格和社会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人物安于命运安排的性格,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婚姻的不幸。祥子这一形象向人们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和迫切的社会问题,那就是下层人民的命运和道路问题。显示了这部悲剧作品的深刻思想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 《骆驼祥子》的社会背景

       《骆驼祥子》是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从祥子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摆脱悲惨生活命运,最后失败以至于堕落的故事,告诫人们,城市贫农要翻身做主人,单靠个人奋斗是不行的。《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国文字,产生较大影响。

       二 对主人公祥子的剖析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是城市底层社会劳动者的形象。在他的不幸遭遇中,突出了对他性格的刻画,体现了强有力悲剧的意味,这是通过主人公“积极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的命运三部曲展开的。祥子初到北平,怀抱着寻求新的生路的希望,开始了他的个人奋斗史。他年轻力壮,善良正直,乐于帮助与他同命运的穷人,他坚韧顽强的咬着牙,用孤苦的挣扎编织着美丽的梦想。但是,祥子连遭厄运,主要可以分为事业上的买车与个人生活上的娶妻两方面。命运的安排却使他追求的不可得,躲避的被强加。所有这些,都表明祥子在命运的作弄面前不甘失败,竭力挣扎和顽强抗争的生活姿态.当虎妞病亡,祥子为葬妻而不得不再一次卖掉车子,此生已不复再有希望买车。又得知自己的意中人小福子也已不在人世时,终于不堪这最后的沉重一击,长久以来潜藏在他人性下的野性,兽性,恶性,劣根性发作,他吃喝嫖赌,如行尸走肉。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性格,吞噬了这个一度有着强大生存能力的个人奋斗者。祥子的一生,是从奋斗走向毁灭的一生。黑暗的社会,他人的影响,性格局限以及不可预知等方面的因素决定他个人奋斗必然失败的悲剧结局。他的一生是充满了悲剧色彩的一生。

       三 悲剧的根源

       (一)社会吃人的本质

       祥子处在二三十年代的旧社会,“生长在乡间,失去了父母与几亩薄田,十八岁的时候便跑到城里来”。他自食其力,不怕吃苦,“凡是以卖力气就能吃饭的事他几乎全作过了”。而且他有坚定的奋斗目标——买上一辆属于自己的车。按理说祥子能吃苦耐劳,有实现目标的决心,所以他完全有这能力去实现这一理想,然而就因为他身处在这样一个把人变“鬼”的社会中那样朴实的愿望也成为了奢望。他千辛万苦,几次买车,三起三落。他身处社会最底层,每一次的打击都会至使他走向无底的深渊。对于祥子的打击,首先是自己好不容易买的第一辆车被军阀的逃兵夺走了,而准备买第二辆车的钱又被国民党的特务孙侦探骗了去,虎妞花低价买给祥子的第三辆车,又因为虎妞难产而死而卖车葬妻。这些看似简单的事实却是在旧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品从多方面深刻揭示了祥子悲剧的根源。在旧中国,祥子一家受地主阶级的压榨,祥子因此“失去了父母与几亩薄田”,被迫来到城市谋生,可仍然未能逃脱被剥削的命运。因为他处在的是一个黑暗、病态的社会,是一个吃人肉的社会。他一处在社会最底层靠卖劳力谋生的下层人民拿什么去和这样的社会抗衡呢?正因为身份的卑微,任何一种压迫落在祥子的头上都是那么的理所应当。这种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是旧中国腐朽制度的产物,即使祥子再怎样的要强与挣扎都是无法摆脱的。

       刚开始的祥子是个纯真善良的年轻的小伙子,“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他做事认真负责、勤快,“在车厂里,他不闲着,把汗一落下去,他就找点事作„„用不着谁支使,他自己愿意干,干得得高高兴兴,仿佛是一种极好的娱乐”。他拉车出了事故,自己摔得到处是血,一点也不在乎,但是因为摔着曹先生心中十分愧疚,提出要以自己的工钱作为补偿。当面对穷困的老马祖孙时,他毫不犹豫的去买了十个羊肉包子给他们。祥子身上具有劳动人民朴实善良的性格特征,然而这份宝贵的精神却被旧社会不良风气吞噬了。祥子刚开始受别的车夫“排挤”,这也说明祥子的善良正直在那样的社会是不会被认可的,更不可能存活的,只能被同化,淹没在黑暗旧社会制度中。

       祥子的悲剧就是社会的悲剧,“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黑暗的社会侵蚀着祥子原本善良的心灵,把他逼向罪恶的边缘,是最底层劳动者无法逃脱的命运。祥子悲剧命运是由社会造成的,是黑暗社会制度不可调和的产物。

       他“不想别人,不管别人”,“只关心自己的车”,买车是他的信仰和宗教。他对城外的战争、政局的变动漠不关心,在受到意外的打击后,困惑不解的只是“我招谁惹谁了”,“凭什么”欺侮人。他把必然的阶级压迫看成偶然的劫难,把不可避免的社会冲突看成个人之间的较量。他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一辆车上,以为“有了自己的车,他可以不再受拴车人的气”。沿着这条个人奋斗的幻想之路走下去,在现实面前只能是碰得头破血流。“三起三落”的折腾使他感觉到“独自一个是顶不住天的”,但他不能从失败中引出正确的教训,更不能认清敌人是谁,反而听天由命,任凭旧社会宰割,甚至像苍蝇在粪坑上取乐一样,跌进堕落的深渊。老舍非常深刻地揭示出祥子悲剧的根源:“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是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祥子“人”变“兽”的悲剧凝结着老舍对社会历史和民族文化的反思,既揭露了旧社会的弊病,又否定了个人奋斗道路,提出了劳动者怎样摆脱不幸命运的问题。这个悲剧有力地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行。

       (二)祥子自身的原因

       1.祥子落后的思想与其性格的弱点是使他落入个人奋斗悲剧的主观原因。祥子来自农村,带着农村人普遍的性格特征:小农意识、观念狭隘、愚昧自私等。祥子最值得骄傲的就是他的身体,因为他年轻,有的是力气,“只要他自己肯咬牙,事儿就没有个不成”。他赖以生存的谋生手段就是力气,他最“宏伟”的目标就是有一辆自己的车,不在受车厂老板的压制,自由自在。然而他受农村环境的影响,造成他眼光狭隘,他不关心他生存的环境与他所处的社会,一心只想着他的车。“谣言吧,真事儿吧,祥子似乎忘了他曾经作过庄稼活;他不大关心战争怎样的毁坏田地,也不大注意春雨的有无。他只关心他的车,他的车能产生烙饼与一切吃食,它是块万能的田地,很驯顺的随着他走,一块活地,宝地”,从这看来,祥子被抢了车似乎也是理所应当。祥子

       虽然也是个车夫,但他觉得他和别的车夫不一样,“自己与他们早然同是在地狱里,可是层次不同”,而又因为祥子口齿不那么伶俐,“他的事他知道,不喜欢和别人讨论”,所以他也就不和别的车夫为伍。他为了攒钱买车,也和别的车夫抢生意,以致到后来连个诉苦的人都没有。他不管别人,从未想过大家一起努力,而是各走各的,在腐朽的社会中摸索自己的道路。祥子被个人奋斗蒙蔽了双眼,即使他从老马、小马那看到自己的结局,也曾思考反思过,但更加速了他赚钱的欲望,自己要更努力,同时也加速了他悲剧命运的发展。他赚的钱一定要贴身放,这样他才感觉踏实,这是典型的愚昧思想,如果他把钱存进银行或像高妈一样放高利贷的话,钱就不会被孙侦探敲诈一空了。虽然他作为社会的弱者,又处在人吃人的社会,但他却没有认清自己的社会地位,又不会审时度势,只是一味的靠个人奋斗赢得自己的想要的一切,他注定是失败的。这集中体现了像祥子这样的小生产者的腐朽思想:幻想通过个人奋斗来赢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可这种想法在如此强取豪夺的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

       祥子性格上的弱点也是导致祥子悲剧原因之一,在面对那些打击与挫折后,导致了祥子不敢面对现实、一味逃避现实的性格。他起先还保留着在乡村间形成的善良、勤劳、忠厚的性格,但同时也保留了个体劳动者特有的性格,由于是独自劳动就养成了各扫门前雪的自私性格。在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如意后,一次次的打击,一次次的挣扎,祥子从一开始的坚强到最后的自甘堕落,小福子的死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所有的坚持都成了笑话,祥子彻底崩溃了,他虽然朦胧的意识到社会是不公平的,并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他却没有探究其中的原因,而是将这一切归结于自己的命。他虽意识到“命是自己的,可是命却叫别人管着”,无可奈何,只能从命。种种的不幸使他想到了命,命运使他不幸,他只是服从了命运的安排,命成为了他逃避的借口。他放纵、不在挣扎,他成为了悲剧。

       2.乐观与盲目

       祥子从乡间来到城市,对生活满怀热情和乐观态度,即便车丢了,钱被劫,依然不懈努力,有着积极向上的个人奋斗精神.但是他无法认清灾难的社会根源,不知道个人的努力比起社会沉重的压迫是多么微不足道.即使是有了自己的车子并且始终保持者,又何尝能够摆脱那些压制而真正成为独立自主,幸福生活的劳动者 这种不切实际的打算,使他始终陷入盲目的黑暗,一切真正的努力化为毫无意义的泡沫,等待他的只能是失败和悲剧.祥子

       对于自己的这种努力也不断有过反思和疑问,因此第一次丢车后,尽管他仍然努力拉车攒钱,可是干者干着,他便想起那会事,一想起来,他心里就觉得发堵,不由得想到,要强又怎样哪 即使马上再弄来一辆,焉知不再遇上那样的事呢 可见他已经预感到前途的黯淡,并向自己提出了反问,但他随即做出的回答仍然是“即使今天买上,明天就丢了,他也得去买.这是他的志愿,希望.不拉自己的车,他简直象是白活······他的最可靠的希望是买车,非买上车不能对得起自己······,设若一旦忘了这事,他便忘了自己,他觉得自己只是个会跑路的牲畜,没一点起色与人味”.结论是无论付出多么大的代价,“有了车便可顶的一切”,作为个体劳动者,他们只有在这种追求中才多少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和生活意义,但是他们忘记了周围的黑暗社会是无法实现心中的理想的.3.勤快与保守

       为了凑够买车的钱,祥子勤快地奔跑,他第一次买的车是他“从风雨里咬牙,茶饭里自苦”的总报酬.但农民的狭益意识,使他为了钱冒险到战火四起的西郊拉车,结果连人带车被劫了.而为了再买新车,又不断埋头苦干,当钱攒得差不多的时候,又被特务敲诈了,假如祥子听高妈的话,把钱存进银行或者放高利贷,就不会遭此灾祸.天天把钱放在手心才觉得舒坦,正是小农保守的典型心理和性格特征.4.外刚与内软

       从外表到内心都曾经是骆驼般坚韧的祥子,心灵深处却又始终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孤独感和软弱感,几乎遇到什么都束手无策,当他因为走投无路而感到苦恼和恐惧时,更让他难过的是,没地方诉说委屈.这不能只从他是个体劳动者的一般原则加以说明,被束缚在分散狭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的他们,诚然有狭窄短视,个人自扫门前雪和因为自顾不暇而形成的自私和冷漠等弱点,但作为劳动者,毕竟还是善良的,乐于助人的,尤其是对于自己相似的,劳动者,不幸者.问题的政界不在于祥自一方面已经完全失去了与农村的联系而且早也不愿与之发生任何关系了,一方面又没扎根于城市生活,甚至还不知道与新的生活环境建立应有的联系,求得别人的关心和帮助.这样他才会感到如此孤独,无能为力,不知所措,才特别脆弱,经不起打击和挫折.(三)不幸的婚姻

       祥子悲剧的成因,还通过祥子自己的婚姻问题体现出来。把车场主刘四的女儿,老姑娘虎妞引到祥子的生活圈子,描写他们感情上生活上的纠葛,这成为祥子悲剧性结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祥子在不理想的婚姻中与虎妞结合了。他们的结合始终都是很不自然的,虎妞是车场老板刘四的女儿,刘四是个流氓,无赖,既凶残又伪善。在他的教育下,虎妞成了一个粗野,泼辣的女人,也打下剥削阶级的烙印,刘四为了让虎妞帮他经营车场,已经是三十七八的大姑娘了,仍然不让她结婚,要虎妞为他断送青春。但是她也与其他青年妇女一样,追求着自己的婚姻自由,他爱年轻,老实,勤俭的祥子,对他表达的感情也是真切的,他时时疼着祥子,并不是玩着祥子。因此,她的处境令人同情,她执意要与祥子结合,这对于她所处的家庭来说,也是一种叛逆行为。但是,由于他们两个各自的经济地位不同,使他们的婚姻生活产生了种种矛盾,特别是各自的生活道路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成为祥子终生的痛苦。虎妞对他有真情的一面,但很大程度上有她的利己主义的因素,她希望得到父亲的同意,由她和祥子来经营车场,至少想靠她自己的一些体己钱“弄上两三辆车”,当上一个小车主,而祥子与虎妞不同,他是从他的阶级立场出发,打算自己有车,“生活的舒服一些”,能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到乡下娶一个年轻力壮,吃的苦,能洗能做的姑娘”。显然,他们两个人在生活的态度上就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以及他们不同的性格,预示着他们婚后必然有矛盾,有冲突,决不是相安无事。他们两人各自按照自己的生活理想而活着,虎妞一心想买上几辆车,当上车主,祥子可以不再出车,可以整天陪着她。而祥子却时时避开他所厌恶的虎妞,如果要整天呆在家里陪着虎妞,那是件十分痛苦的事,再则对于勤劳成习的祥子来说,本来也不惯于这种清闲享乐的生活,他只想拉车,他爱拉车。而虎妞仗着她经济上的实力,总想让祥子听她的摆布。这使祥子感到痛苦和委屈,虽然祥子也有理直气壮的地方,但他清楚地感到“要了她,便没了他”,自己不过是在老婆手里讨饭吃,尽管如此,祥子的生活还是有着落的。不幸的是在他们生活一年多后,虎妞因难产而死,祥子从此失去了经济上的依靠而无路可走,堕落下去。

       祥子的婚姻悲剧,使他精神上所受的折磨和打击并不轻于前两次。逃兵和特务没有可以置他于死地的权利,但虎妞设下的圈套让他有苦难说。他作为男子汉的责任感使他不能在她困难时弃之而去。处处碰壁的他不得不回到她的身边,他别无选择。在这件事

       上,他无能为力,他清楚地意识到“命是自己的,可是却叫别人管着”。这对于腐蚀他的生活意志,打破他的生活愿望,从奋发有为到怀疑自己进而自甘堕落起了比前两次打击更重要的作用。在这里表现为直入人心的摧残和折磨,祥子不仅不能获得自己所追求的,甚至无法拒绝自己所厌恶的,这些都充分刻画出生活的复杂内容和祥子的卑微处境。归根到底,祥子个人生活上的不幸遭遇来自这个万恶的旧社会,就是通过人物精神生活上所产生的悲剧,进一步控诉和揭露了罪恶的社会制度。

       (四)超自然的因素

       悲剧一定会发生,命不由人。老舍说:“世界上最古老的悲剧总是命运怎么捉弄人,摆布人;天意如此,无法逃脱。”虽然老舍不相信这套宿命论,他笔下的祥子却在遭受厄运,经常怀疑命运的公平。虽然老舍“不相信这套宿命论”,但是他笔下的祥子却连接遭受命运的作弄。

       祥子打定“是福不是祸,今个儿就是今个儿”的心眼,冒险拉车上清华,中途连车带人被捉去。“祥子落了泪!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界上的一切了。凭什么把人欺侮到这个地步呢?凭什么?”祥子不明白。当祥子想到牵上三头骆驼去卖,再买回新车时,他得意地“承认自己是世上最有运气的人”,“忍不住地笑出来”。高妈建议祥子放高利贷,祥子坚决不干,认准“自己有命买得上车”,可同虎妞发生性关系,既不敢去见刘四爷,又不能逃离,他沮丧不已,“这样的一条命,要它干吗”?与虎妞结合,祥子更加清楚意识到,“命是自己的,可是命却叫别人管着”。祥子本想“不认命,就得破出命去”,结果却像“误入罗圈了胡同,绕了个圈又回到原处”。厄运使祥子想到了命,服从命运的安排,命运成为他不幸的叹息和慰藉。

       《骆驼祥子》这部小说,通过对祥子悲剧人生的描写,为人们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和迫切的社会问题,那就是下层人民的命运和出路问题,显示了《骆驼祥子》这一作品的深刻思想意义和现实意义。“五四”以后,反映人力车夫生活的作品都没达到这个高度,而《骆驼祥子》无论从思想的深度和艺术技巧上都达到了成熟。通过描述祥子进行多次顽强的抗争企图获得一个独立人权的失败过程,引人深思,启示人们去思考他们如何摆脱不幸的命运和寻找一条崭新的道路,这就是祥子悲剧的一生给人们的一种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四《骆驼祥子》的意义

       (一)真实反映旧中国城市底层市民的苦难生活

       《骆驼祥子》是描写城市贫民悲剧命运的代表作,其成功首先在于,作品真实反映了旧中国城市底层市民的苦难生活,揭示了一个破产了的农民如何市民化,又如何被社会抛入流氓无产者行列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所经历的精神毁灭的悲剧。就作品描写的生活情状及主要人物的典型性而言,这部作品的确有助于人们认识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社会的黑暗图景。

       (二)引发对祥子悲剧命运的深思

       老舍的《骆驼祥子》不仅成功塑造了祥子这一悲剧形象,还引发读者对祥子悲剧命运的深思。当我们憎恨于社会对祥子的剥削时,也为祥子的不觉悟而倍感无奈。祥子想要通过个人奋斗来解放自己的道路,从未想过团结别人共同斗争。祥子只能从最初的满怀希望到最后的沉沦,他一个人苦苦的挣扎,却终将无法逃脱悲剧的命运。从一开始盲目的个人奋斗就注定了悲剧的结局。小说深刻揭示了本来具有美好品质的的劳动人民被这黑暗的社会给摧残了,控诉旧社会吃人的本质,同时也揭露了那些落后的小生产者的思想还普遍的残存于人民的头脑里,这使得社会的发展进步缓慢。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不断进步,创造美好的未来。

       致谢

       即将为这篇论文划上圆满句号之时,我心中感慨颇多。从最初的选题、查找资料、初稿酝酿成型、再几经字斟句酌修改,到现在终于得以脱稿,过程艰苦而繁琐,心中有一丝苦涩,但更多的是欣喜,同时也深深体会到做学问的不易。这一切得感谢×××老师。他在繁忙中抽空细致耐心地指导我、鼓励我。我是亲见×××老师为我批改这篇论文的,他治学态度严谨,不放过任何学术上的细节。那句“做学问也是在做人”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它将伴随着我走向日后的工作岗位。而×××老师对学生严格要求却不失亲切的风范,对致力于想从事教育事业的我也将是最好的榜样。谨借此机会真诚感谢×××老师的辛苦指导!

       参考文献

       [1]许明.一个孤独奋斗者的悲歌—论祥子个人奋斗的悲剧原因[J].河南社会科学.2022,(11):68.[2]刘苗.浅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因素[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22,(4):112.[3]李静.试论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及其意义[J].华章,2022(5)

       [4]陈松锋.试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性格蜕变[J].2022(3)[5]梁美英.真实得人性--骆驼祥子中的虎妞形象分析[J].文学评论,2022(9)

第五篇:浅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意义

       浅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意义

       姓名:陈凤玲

       青川县三锅中心小学

       浅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意义

       青川县三锅小学:陈凤玲

       【摘要】:老舍《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形象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中第一个血肉丰满的都市个体劳动者——人力车夫的形象。小说描写了祥子“三起三落”苦计人生经历,展现了其命运悲剧。祥子的悲剧是强者沉沦的悲剧,是性格和命运的悲剧,是个人奋斗幻想破灭的悲剧。既有社会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其自身的主观因素。诸多原因交织在一起,深刻揭示了旧社会旧制度吃人的本质,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的社会问题,那就是下层人民的命运和出路的问题。具有典型的悲剧意义和深沉的悲剧力量。

       关键词:祥子 社会悲剧 婚姻悲剧 性格悲剧 命运

       Abstract :Lao She “ camel Xiangzi ” Xiangzi image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in the first flesh full of urban individual workers--a rickshaw puller 's image.The novel portrays Xiangzi “ three three meter fall ” bitter life experience, showing the tragedy of fate.Xiangzi's tragedy is the tragedy of sinking, character and the destiny tragedy, personal struggle is disillusioned tragedy.Both has the social aspects of the objective reason, also have their own subjective factors.Many reasons are intertwined, profoundly reveals the old social old system for human nature, has raised a very serious social problem, it is the fate of the lower-class people and way out of the problem.A typical tragedy significance and deep tragic force.Keywords: Xiangzi,Social,tragedies,marriage tragic,character's tragic,fate

       浅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意义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老舍现实主义创作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是反映我国30年代文学水平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老舍曾说:“这是一本最使我自己满意的作品。”半个世纪以来,这部悲剧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的吸引了无数读者,一直以他的悲剧激励和启发着人们。小说以旧中国北平为背景,通过一个洋车夫的苦难史,描绘了一个旧中国如何把一个正直、好强、体面、自食其力的洋车夫从肉体到灵魂加以毁灭的过程。在《骆驼祥子》中塑造了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二祥子作为作品的主人公,被公认为现代文学史上人力车夫以及其他城市个体劳动者的典型形象,是用墨最多的人物。高尔基说:“典型是时代的现象”,骆驼祥子的形象有着极为典型的悲剧性意义,是旧中国广大城市贫民悲剧命运的缩影。该人物形象的塑造反应了强烈的时代气息,通过主人公“积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的命运三部曲,是深刻揭示了造成祥子悲剧命运的根源,箱子的悲剧有力的控诉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行。

       一、造成祥子悲剧的主观原因

       (一)祥子个人奋斗的盲目性是他悲剧产生的主要因素

       作家把祥子称为“个人主义的末路鬼”并且说:“为个人努力的也要知道怎么毁灭个人,这是个人主义的两端”[1]。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从城市贫民的思想性格弱点,挖掘过程中去探究其悲剧命运的内在原因。祥子作为一般的城市个体劳动者,农村生活在他的性格以至于他的形象个方面都留下了众多鲜明的印记,无论他的健壮,勤快,朴实,还是他的狭窄,保守。从他的外形,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精神气质没有一样不带着乡土气息,显示出了乡间的特点。而祥子与生俱来的小农意识,狭隘眼光,尤其是他个人奋斗的思想是造成他悲剧主观因素中最根本的一点。

       (二)人性弱点使祥子再也无法承受生命之痛苦而走向沉沦

       祥子的不善言语,祥子的不懂人情以及祥子的不懂变通与那个社会不相符。在那个社会里,有一点小口才才能混得好一点,而祥子却将自己的思想埋在最底层,从来没有想到要改变自己的做法,去改变自己不善言语这个缺点。同时,祥子不懂当时的人情世故,不知红白喜事的送礼,不懂如何为人处世而导致许多时候孤立无援。而关键是,当时的社会,人力车夫的命运似乎已经被注定,那么,靠着年轻资本的祥子完全可以改行换业来重新规划未来,何必对一个没有前途的行业情有独钟。

       二、造成祥子悲剧的客观原因

       (一)是旧社会各种制度的逼迫把人变成了鬼

       黑暗的社会是造成祥子悲剧人生的主要原因,人是社会中的人,受社会制约,他的人生道路是有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地位,他与社会的各种联系决定的,祥子是社会中人,而且所面对的那个“强大的,罪恶的,病态的社会”,正是这样的社会才是造成他人生悲剧的主要原因。

       而城外打仗的消息已流传了十几天,为了贪图几个钱,祥子大着胆子去西郊拉车,对于祥子的打击,首先来自反动派。第一辆车被北洋军阀的逃兵带走。准备买第二辆可初到北平的祥子,如同乡野泥土中生长的“树”,坚壮,沉默,又有生气,他年轻力

       计,和八面玲珑的高妈一起在曹家帮拥,同属个体劳动者但是俩人的言行举止,和内心活动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他的身上当农民的美好品格消失以后,才造成青年堕落为城市无赖的悲剧。

       外表坚韧的祥子其实也有说不出的孤独,遇到任何事总会束手无策,遇到苦难和恐惧时没有地方诉说委屈,“个人自扫门前雪”的城市生活分式使祥子不知道怎样和他们建立应有的关系,这样也得不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这是他更加孤独的原因,所以他经不起打击和挫折[3]。

       三、祥子悲剧的意义

       (一)对旧制度深刻地揭露与有力的控诉

       “悲剧常常是将美好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4]。在真、善、美与假、恶、丑,正义与邪恶的社会冲突中,前者因为力量对比的悬殊,趋于失败以致毁灭,能够激起人们悲痛愤懑的感情:对于前者的同情或者尊敬;对于后者的憎恶或者唾弃,由此产生悲剧的艺术效果和思想作用。悲剧的感染,往往是来自他生动描绘了主持正义者的失败和善良愿望的破灭。

       祥子命运悲剧是由他所处的时代特征决定的,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半封建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要剥夺包括城市贫民在内的一切劳动者最后的生存权利:“一个拉车的吞的是粗粮,冒出的是血;他要卖最大力气,得到最低的报酬;要立在人间的最低处,等着一切人的一切法的一切苦困的击打”[5]。因此样子要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善良愿望的最后毁灭,是历史的必然性。

       (二)强者沉沦的悲剧给人们带来的思考与启迪

       《骆驼祥子》是30年代中期现代文学作品中描绘都市贫民命运的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对于文学,不论是创作过程,还是欣赏过程,总是伴随着人们的强烈感情”。这样才能“唤醒人心并且扩大人心的领域”。老舍在回忆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在祥子刚发表之后,就有人质问我:祥子若那样死去,我们还有什么希望呢[6]?”人们提出的“我们还有什么希望呢?”的疑问,正是广大读者在读完《骆驼祥子》之后对此作品人物命运的深深思考:都市贫民是否可以依靠自己的艰苦劳作,摆脱悲苦人生的控制和蹂躏,这是相当严肃的社会问题。如果个人奋斗是没有出路的,那么赢得解放和穷人翻身的正确之路究竟又在哪里?

       悲剧的效果是积极的,是让人正视世界的现状、生存的意义,是让人清楚历史性的矛盾。在悲壮之中对人生大彻大悟,最终净化作用。只要这个社会是发展的,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悲剧。从这一意义上说,整个人类的发展正是通过悲剧性的事件,乃至整个悲剧性的历史过程循环往复,不断上升的。《骆驼祥子》出现于文坛的意义,在于和盘托出了长久以来都市贫民悲剧最为常见的真实原貌,继而有可能唤起全社会的读者的深度关怀。

       老舍以一位庶民作家的身份,对自己命运相系的社会阶层,献上了忠诚。从《骆驼祥子》完整的悲剧意蕴中,小说以其巨大的现实主义艺术力量警示和启迪着人们:悲剧让人在黑暗中见到了曙光——那就是只有推翻这黑暗的旧社会旧制度,才能改变祥子和她伙伴及一切劳苦人民的悲惨命运。黎明前有一片黑暗,只有经过一场真正的社变革,劳动人民才能有希望见到光明,才能获得彻底地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