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议安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在制约中发展 在发展中助推
--浅议安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经济的发展需要安全生产来支撑,安全生产又推动经济发展,两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科学发展首先强调的是安全发展,经济发展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搞好安全生产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应该是有安全保障能力的发展,绝不是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损害劳动者生命和健康为代价换来的短暂的局部的发展。因此,保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安全发展。
一、*县概况
*县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县,工业生产门类较全,高危行业相对集中,煤矿企业、非煤矿山企业、易燃易爆品生产企业,以及道路水上交通安全,都存有发生重特大事故的隐患,而且县城内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多,公共场所集中,存有很大消防安全的隐患。全县现有工矿商贸企业331家,其中,县办煤矿2家,基建矿井3家、乡镇煤矿7家(均已“双停”),危险化学品企业49家,烟花爆竹批发经营单位1家、常年经销点32家,非煤矿山2家,建筑单位7家,民爆企业企业2家,劳保企业14家,建材企业28家,冶金企业22家,其他企业162家。另外还有学校218所,医院和卫生院27家,全县机动车保有量达18095辆。
二、存在问题
(一)安全监管末梢缺位,责任与权利不相协调。一是我县中小企业大部分分布在乡镇,乡镇没有专门的监管机构和队伍,全县乡镇安全生产工作人员缺乏执法权,难以对众多的分布在乡镇的中小企业安全生产进行日常监管。二是安监装备配套不足、工作经费紧张,监管手段落后,还是凭经验看、听、摸、闻,缺乏相应的检测仪器和设备。三是安监系统监督检查的重点对象是高危行业,安监工作责任大、权力小、风险大,安监部门的工作人员几乎没有节假日,不分昼夜地全力投入安全监管工作中,工作十分辛苦而危险,但安全监管人员相应的福利、待遇中没有得到体现。特别是按照“三定”方案,安监局现只有办公室、一股、二股,其他科室均不在编,与上级安监部门脱节,编制不能适应当前安全监管工作需要。
(二)行政执法力量薄弱,发展与安全突显矛盾。一是安全监管力量不足制约了执法工作的开展,安监机构监管范围越来越大,而力量非常薄弱,执法装备落后,人员数量不能满足面广量大的执法工作需要,在进行执法、处理案件时必然会遇到困难,基层行政执法工作难免出现疏漏,行政执法难以到位。二是政府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大刀阔斧上项目,一心一意谋发展,采取各种措施,制定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来投资,但是担心安全检查多了、要求严了,影响软环境,怕留不住客商,影响投资热情,所以人为限制各种安全执法检查。
(三)社会安全意识淡薄,宣传和教育亟待加强。一是一线作业的工人大多是农民工,相当一部分是半文盲,一线职工因无知而无互保自保能力,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淡薄,违规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现象严重;二是基层工矿商贸企业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及时、缺乏针对性,存在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现象,违章操作、冒险作业的现象仍然存在。企业因缺乏技术人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先进的安全监测监控设备不能及时推广使用。三是部分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对安全生产重要性认识不足,安全生产责任意识不强,存在开展安全工作不主动、宣传教育不到位,监督管理不落实现象。特别是近几年全县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导致部分领导存在松懈麻痹思想,以为基础打好了,安全事故就不会再发生了。
(四)企业本质安全较低,一是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历史欠账多,尤其是部分负担较重的老企业和中小企业工艺设施落后,安全生产技术装备缺乏,本质安全程度低,致使事故隐患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二是企业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个私业主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没有对从业人员进行足够的基本安全生产技能培训,对于安全生产,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在具体工作上存在侥幸心理,忽视安全生产,认为不会发生安全事故,不愿过多对安全进行投入;还有部分中小企业由于借贷能力不强,流动资金不足,从而无力保证安全生产培训投入,导致生产经营单位的整体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严重偏低。三是企业业主片面的认为安全检查就是找麻烦,不能正确认识安全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对安监部门的安全检查,流于形式,往往当面答应进行整改,过后就束之高阁。
(五)安全系数普遍不高,违法违规时有发生。一是我县安全工作涉及面广,不但涉及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器材等重点行业和领域,而且县域内国道、省道交错,且县城内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多,公共场所集中,存有很大消防安全的隐患,安全生产涉及点多面广,各部门、各单位之间衔接不够,往往只是本部门查找自身职责范围内的安全隐患,缺乏综合监管和治理;二是由于安全隐患存在形式多样化,自身的隐蔽性,再生性、次生性等原因,且随着企业迅速发展及生产工艺不断更新,安全隐患有的处于静态形式,有的处于动态形式,有的隐患具有较高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必须投入技术和资金才能发现和解决,在一些中小企业中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往往诸多深层次安全隐患不易被排查出来,从而造成严重后果;三是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打非工作力度,特别是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更是把打击非法盗采矿山资源作为我县打非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受经济利益驱动和自身安全法律意识不足等因素影响,部分行业和领域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2022年,我县共查处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案件 起,打非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四、对策建议
(一)强化责任与待遇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强基层安监队伍建设工作。一是结合县编办,积极推动县安全监管机构规范设臵和配备行政编制,尽快解决安全监管人员(尤其是执法人员)数量不足的问题。同时,借鉴其他部门办法,通过向财政申请专项经费、集中采购等方式,解决县级安全监管机构装备严重不足的问题。二是参照公安、税务等部门的做法,就安全监管部门的工作经费及人身意外保险、岗位津贴、下井补助等问题联合发文,出台统一的政策,提高安全监管人员的福利待遇。三是加快组建乡镇安监站,实行垂直管理,重点解决乡镇执法人员定岗、定编、定员问题,最好。制止乡镇安监机构空摆设,人员胡乱拉借、岗位不固定、流动性大、无编制、待遇不落实现象,充分调动基层安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安全监管工作的协调和衔接。
(二)强化安全与发展齐头并进,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力度。一是在安监局设立行政执法机构(即组建安全生产执法大队),由政府或安全监管部门统一授权履行安全监管执法职责,相对独立地开展执法工作,侧重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现场监督检查,受理生产安全事故和违法行为举报投诉,发现、纠正和制止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等。二是强化安全发展意识,安全生产执法的目的是预防事故发生,增加企业和社会效益,使社会安全发展,加大行政执法的力度,充分发挥行政执法的正向效应是加快推进安全生产由“趋于好转”向“稳定好转”和“根本性好转”的必然选择。因此,县优化办等部门应根据实际需要,向安监人员发放执法监察绿色通行证,保证日常安全监管和行政执法的震慑作用和威严作用。
(三)强化宣传教育培训力度,进一步浓厚全社会关注安全氛围。一是将教育培训战线进一步延长,在党政机关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增强一把手安全意识,强化主抓安全人员业务水平,由县安监部门组织,分期分批对部门、乡镇领导干部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结合县党校“干部学习超市”,把《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纳入部门、乡镇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和党校培训的内容,纳入全民普法教育、机关干部法律知识考试的内容。二是继续加强对各类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做到严格考核,持证上岗,努力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同时做好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复审,保持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连续性。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在岗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确立全员培训目标,提高全员安全素质,未经安全教育培训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三是进一步强化全社会安全意识,继续发挥《安全视窗》、《安全为天》、磁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网站等栏目品牌优势,进一步在全县畅通安全信息渠道,构筑安全生产宣教、监控、举报、事故通报与分析等全方位、多位一体的安全信息平台。同时,以“安全生产月”为载体,通过板报、展板、短信等各种形式,将安全生产有关规定、文件、条例、考核标准、安全宣传教育等内容及时向全社会进行宣讲,引导群众逐渐转变观念,树立起正确的安全观,使安全生产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安全意识。
(四)强化企业本质安全提升,进一步加大企业安全监管服务水平,一是加大监管力度,督促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对设备维护更新、隐患排查治理、职工教育培训等足额投入,进一步提升企业安全保障能力。二是继续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三项制度”建设等本质性安全活动,全面推进各个行业领域的标准化工作,规范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层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管理,提升基础设施和设备的安全条件,提高企业本质安全程度。三是大力推行“保姆式”监管服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先告知后帮助整改,实行首查不罚、及时整改不罚、复查整改不罚、轻微无严重后果不罚。不仅督促企业开展隐患自查工作,而且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技术指导、信息咨询等方面服务,帮助企业建立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隐患排查、应急救援、“法人代表安全生产承诺”等方面资料和台帐,当好企业“辅导员”,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升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四是开展“重点项目安全生产跟踪服务活动”,把向国庆60周年献礼的20个重点项目分解,实行干部定点挂钩联系制度,对口跟踪服务,采取提前书面告知、上门服务等方式,对重点项目建设主动靠前服务,实行零距离、全方位、全过程服务。
(五)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一步构建安全生产大检查长效机制。一是安全生产部门要充分发挥综合管理、监督检查、指导协调职能,切实履行综合、执法、监督、管理、协调、服务的职责,全面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有效监控之中。各乡镇、各部门既要各守一方,各负其责,又要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形成监管合力。要坚持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防范安全生产事故会议,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制定安全生产措施,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是进一步完善专家库建设,网络多行业专家,细化专家行业分类,拓宽专家服务领域,创新专家咨询服务制度,除在项目建设中“三同时”审查、重大危险源辨识、事故原因分析、研究安全对策措施等方面发挥作用外,向中小企业特别是缺乏技术人才的小化工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协助他们抓好隐患排查,提供整改治理对策等。三是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实行常态性安全生产大检查制度。隐患时时产生、形式多样、复杂多变,排查治理工作长期而艰巨,必须形成隐患排查治理规范化、制度化、责任化制度,建立考核奖惩机制,依法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运行机制,规范各项工作制度,采取自查、聘用专家检查和仪器检验检测等多种形式,不断发现隐患、深挖隐患、消灭隐患、长治久安。四是进一步加大对重点行业和领域“三非”打击力度,对发现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处理到位,该停产的停产,该关闭的关闭、该取缔的取缔。同时,实行重奖举报制度,积极鼓励群众参与到安全生产打非工作中,构建构建社会联动“大安全”长效机制。
第二篇:浅谈金融发展与社会贫富差距之间的关系
SHANGHAI UNIVERSITY
《金融与财富自由》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浅谈金融发展与社会贫富之间的关系
姓名: 学号:
年级:
院系:
最终成绩:
浅谈金融发展与社会贫富之间的关系
摘要:金融的发展对我们所处的社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是无法掩盖的,可以说,如果没有金融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必将是要迟滞很多年的。对于贫富差距,金融的发展既是促进剂,也是缓和剂,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关键词:金融,贫富差距,促进剂,缓和剂
引言:金融的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金融的发展,在意资本的积累,财经类的报道越来越受到欢迎,很多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致富的梦想,在这样的梦想的催动下,一部分人富了起来,贫富的差距越来越大。
1.金融发展与财富分配 1.1 金融发展
金融就是指价值的流通,而金融的发展也可以理解为价值流通的发展。早在人类刚刚意识到价值的概念的时候,金融便已经产生了,最初的时候,人们通过以物换物的方式实现了价值的流通,渐渐地,人们意识到仅仅这样交换有很多问题难以解决,其中最难解决的就是公平,因而,一般等价物的概念出现了。
不同的东西作为一般等价物先后被使用,羊,布,海贝,铜器,玉璧等都曾经作为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的这种时间上的不稳定性和地域上的局限性,不能适应商品交换广泛发展的需要。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过程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终于逐渐固定在某些特定的商品上。这种稳定的一般等价物就是货币。贵金属金、银,由于它有不易变质、易于分割和熔合、体积小而价值大、便于携带等自然属性,终于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货币商品。金银成为稳定的一般等价物即货币,便最终完成了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1.随后,由于金银货币携带的不方便,以及金属铸币材料的欠缺,纸币渐渐的出现了,交子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一种类似银行的机构出现,叫做钱庄,这种机构对货币的流通,金融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后来,随着金融的不断发展,银行出现,且渐渐地遍布整个世界,这个庞大的金融体系一步一步的完善。
到了现在,无数的金融机构无时无刻都在运作,影响着市场,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等,金融体系越来越完善。1.2 财富分配
可以这么说,自从人类意识道价值的概念的时候,财富的分配就不再是公平的,完全的公平只存在理想的世界中,现实不存在绝对公平。
在最初,财富是按照劳动力来分配的,中国的古代社会一直是重农抑商,商人总是被人看不起。之后,有了统治阶级,财富渐渐朝着统治阶级聚拢,普通的民众所分配到的财富很少。
但是,随着西方文明的渗透,封建社会的结束,商业繁荣了起来,财富的分配准则改变,商人的财富聚敛能力大大提高,以交易手段迅速积累财富,使得社会财富分配方式改变。
现今,出现了财富在富人手中流转,富人更富的情况。1.3金融发展和财富分配之间的关系
金融的发展影响了财富的分配。
货币的诞生,铸币权收归中央,官员的财富远胜于其余职业,在生产力不足的时代,社会重农抑商,商人的地位低下。
随着金融的发展,财富的分配趋于均衡,每个人都有着获得财富的机会,政界,学界,金融界......社会各界的精英人士都可以凭借着自己的眼光,胆识,知识,能力等等获取财富,财富的分配更加的公平。
所以,金融的发展影响了财富的分配,使得财富分配趋于均衡。2.金融发展与贫富差距 2.1我国的贫富差距现状
在奢华的大都市中,红灯绿酒,奢侈消费,豪车别墅等等已经是大家司空见惯的事物,然而,在我国的西北地区,贫困山区,一辆普通的轿车就会引来围观与惊叹,这是地域性的贫富差距。
在钢筋混凝土的大都市中,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很富裕,有的人很是富裕,从来不会为了钱烦恼,有的人则是每天都在担心明天的费用,两极分化很是严重,这是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富人的光鲜生活与穷人的惨淡形成了鲜明对比,日本的媒体也对中国的贫富差距现状报道过,并作出了一定的分析,贫富差距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
2.2 金融发展对贫富差距的影响
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了财富的不断再分配,富有的群体不断在变化,财富在不断地转移,以不同的方式实现了价值的流动,而这样的价值的流动也正是金融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贫富差距必然会体现出来,也会经历一定的调整,即,金融发展对于贫富差距的确是有影响的。3.金融发展对贫富差距加大的缓解
金融发展对于贫富差距毫无疑问是起到了缓解的作用,这一点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体现,中外的很多学者科学家也都有所研究。3.1金融发展缓解贫富差距的体现
从宏观上我们可以发现,在古时候,我国的贫富差距是极其巨大的,富有的人穿金戴银,吃的是大鱼大肉,在高档场所玩乐,很多的人都在为其服务。而穷人呢?他们每天都在为了吃一顿饱饭而拼命干活,挣到的钱只是可以维持生计,甚至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别说穿金戴银,各种华丽的服饰了,贫富的差距极为明显,而且两者之间的地位也是不同的。
而在现在,我们可以发现,富人的确依然是挥金如土,穿金戴银,开着名车,带着美女,不过再看穷人,现在的穷人的生活已经好多了,生活条件已经大大改善,不会再只是为了吃饱饭而拼搏,所有的人都在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且大家的地位更加趋于平等,贫富差距已经渐渐地缩小了。
随着金融的发展,贫富差距的缩小,尽管我们并不能时时刻刻感受到,但是从长远来看便可以发现这种改变。3.2金融发展缓解贫富差距的研究
早在几十年前,就有学者,科学家对金融发展与贫富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采用了很多的计算方法和模型的构建,最终得出了金融发展缓解了贫富之间的差距的事实。
尽管一些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金融抑制,信贷配给,放慢了经济增长,使得收入分配不均衡,但是McKinnon提出的导管效应,根据假定,金融机构即使不提供信用给限定自我金融的穷人投资,只要为他们的储蓄提供一些金融机会对他们都是有利的。2 我们也可以从现实的生活中寻找一些例子,首先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投资,现在的资本市场中充满了利益和诱惑,只要有钱就可以进入这个市场交易,凭借着自己的眼光和知识进行投资交易从而获益,这种方式可以大大地缓解贫富差距,让穷人也有机会发家致富。
而我们再来看这些投资机会是如何产生的,股票,期货,现货,基金等等,这些其实都是金融发展的产物,随着金融业的迅速发展,我们的市场才会如此活跃,才会从中造就很多成功的人,也就是富人。
专家学者们得到的结论是金融发展的规模与金融发展的效率存在协整关系,而金融发展的规模对贫富差距的影响比较显著。3
结语
我们知道,金融的发展与社会贫富差距之间其实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金融的发展对于社会贫富差距有着缓解的作用,一项又一项致富的机会因为金融的发展而展现在我们面前,穷人会因为社会提供的机会而得到了发家致富的机会,使得人均收入普遍提高。为了更快的更好的缩小贫富差距,金融的发展必定还需要进一步的推动。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金融的发展
【2】KevirM 1M urphy、Andrei Shleifer、RoberlV ishny :Income D istribution,Market size and industrialization,The Quaterly Joumal of Economics,Vol 104,No 13(Aug,1989)pp.537--564 【3】聂强《中国金融发展对贫富差距的实证研究》《学术界》 2022年4月刊
第三篇:书店维持和发展与老客户之间的关系的调查报告
书店维持和发展与老客户之间的关系的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一名学生,我对书情有独衷,尤其上了大学,对知识更加渴求。在学校,有图书馆这个得天独厚的资料库供我畅游书海。暑假回家,书店自然成了我看书的最好去处。起初,我只是在家附近的一些小书店看看,找找,搜索属于我的书,在那一段时间,虽不如在校期间畅快,但我也获得了不少乐趣。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路过新华书店,看着那新装修的门面和反射着神秘之光的玻璃,使我忍不住想进去看一下,于是,我推开了那扇玻璃门。“阴暗,空旷”偌大的书店整整齐齐的摆放着落满灰尘的新书架。只有进门的几排书架上稀稀落落的摆放着与我毫不相干的“陈年老书”,全书店看不见几个人。所有者一切,让我只能用上面四个字来形容它。回想起小学时买书的新华书店,虽不大,但很温馨,充满了书香之气。书的数量虽然有限,但总有那么多我想据为己有的书。而现在,面对这一切,我不禁想弄清楚,在别的城市搞得像模像样的新华书店,在别的城市搞得像模像样的新华书店,在我这个县怎么就没落到这种地步了。于是,在店员们正“了有情趣”的窃窃私语时,我走出了那扇门。
第二天,我便开始了我的调查活动,首先,我在新华书店附近转了转,了解一下附近书店的情况,同时,作为一名读者,我借机询问了店主一些书的情况;另外,我还通过家人,朋友打听一些情况;最后,虽调查不够深入,但也总结出几点原因:
书店附近小店林立,规模虽小。但五脏俱全,且属于个人经营,自然投入很多心血,服务态度好;而且可以侃价。但新华书店属国营,店员拿死工资,故服务态度不好,就现在而言书少的可怜。既是有人买书,也从不打折,但是又因为学校每年都从新华书店买教学资料,所以店员自以为端着铁饭碗,更不把营业额放在心上,对顾客自然冷冰冰的。所以,去新华书店的人越来越少,新华书店边越来越冷清。
盗版书猖獗。小书店里的正版书并不多见,盗版书却随处可见,正因为盗版,所以卖的便宜,对一般的消费者,自然不在乎书是不是正版,于是从不进盗版的新华书店更不会有人光顾。
小镇经济刚刚起步,人民生活还达不到小康。故精神需求并不强烈,所以挣钱的工人阶级不会想把钱花在卖书上。而买书的都是一些学生,但他们自己不挣钱,所以花钱时要一想再想,计划再计划,“新华”自然不会是一个好去处。也许还有更重要的原因,但我想这三点就足以断送新华书店的前程,如果它还不思进取,不求改进,几年后,我想我们县就没有新华了。
作为家乡的一分子,我自然希望它越来越好,但并非只是经济上的发达,精神上的富有更加重要,所以书店必须列入改革之列。在此,我仅以一个普通学生的身份,从我的观点出发,提出一下几点:
书店实行责任制。在国营的前提下,实行分工,店员从各自卖出的书中提成(除工资),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并树立他们的主人翁的地位。使他们把书店放在心里,把顾客放在心里。
引进新书,好书,充分利用新华的格局优势。最起码让顾客进门就感觉到自己进了知识的殿堂。另外,针对学生,可再另辟音像专柜。音乐磁带,英语磁带定能吸引很多学生。
打击盗版。盗版虽然便宜,但对社会有害而无利。另外,杜绝盗版,有利于各书店的公平竞争。当然,更有利于发挥大书店的优势。
书店要适当降低书的价格,给顾客一些优惠,顾客便愿意光顾。
加强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宣传知识的重要性,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读书的行列。知识有限,能力无限。只有能作这肤浅的调查。但从中,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些是课本里没有的,学校里学不来的。今后,我将更加关注社会这个大家庭,注意它的每一个动向,从中汲取更多的知识。为将来的未知之路打下坚实的基
回复1:调查报告格式及范文
3.调查报告样稿
下面样稿是以问卷法进行调查的样稿,由于所选的调查方式不同,会有相应的变化。但总体格式,内容不变。
对宜春市基金投资的调查报告
自1998年3月首只基金发行以来,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迅速发展,特别是2022年以来大规模发行开放式基金,将基金业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截至2022年6月30日,全国共设立了 29家基金管理公司,其中包括5家合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投资基金总数达78只,总规模1374.89亿份,基金资产净值1346.51亿元,其中封闭式基金54只,发行总规模817亿份,资产净值790.81亿元;开放式基金24只,总规模557.89亿份,资产净值555.7亿元。证券投资基金业的迅猛发展,对改善和调整证券市场中的投资者结构,更新和倡导不同的投资理念,实现社会经济的进一步专业化分工,促进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基金业诞生后的发展进步过程中,很快便遇到了前进中的困难与问题。就此,本人对基金投资进入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查目的掌握宜春市基金投资者对基金的了解和看法,了解宜春市基金市场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宜春市证券投资者(主要是基金投资者)。
一般情况:这部分人大金在30至45岁之间,其中以大概以40岁为中心的正态分布,有一定的富余资金,且具有相当的投资理财经验.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在宜春市各证券营业部随机选择证券投资者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全市各证券营业点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收回87份,回收率达87%;
四、调查时间:2022年10月8日――――2022年11月10日
五、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了投资者的投资目的,投资于基金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其在各基金间选择的因素以及喜欢的基金类型和持有基金分额的时期等。问卷共向投资者提出了14个问题。(见附一)
六、调查结果
本人就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如下表:(以下省略)
从投资基金的历史看,有60%的投资者购买基金是在最近一年发生的,说明投资基金的在最近一年在宜春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投资者对基金的投资持有期限,多数投资者还是希望短期持有,对基金的长期投资还不看好。
有34%的投资者购买过开放式基金。虽然受基金业整体表现的影响,大多数投资者仍没有购买开放式基金。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据同上年年相比上涨近10%,说明开放式基金已初步走出认知度的冬天,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了解。
就投资基金的主要原因来看,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在文卷中占的比例较大,说明投资者投资基金还是希望经理人具有丰富的投资经验,能够取得较满意的回报。另外, 获得短期收益也是基金投资者的一个重要目的.在没有买开放式基金的原因中,不了解其特点的较低,这说明基金在销售环节以及形象宣传方面作了不少努力,效果明显。调查还显示,投资者对于开放式基金手续费偏高的看法的比例较高,达五分之一之多。而随着开放式基金数量的增加以及各基金的表现,在投资者心目当中, 封闭式基金优于开放式基金的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在购买基金的投资目的中,多数投资者,还是希望获得短期的收益,对基金的长期投资还不是很认同。2022年市场的低迷使得二级市场博取差价的风险、难度急剧加大。既然众基金的理财专家们都很难取得赢利,那么作为普通的中小投资者只好“等待分红”,以求“保险平安”了。
在一年中的期望回报中,显示投资者普遍认为对基金的盈利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基金总是不能给投资者带来满意的回报。值得重视的是,近半数的投资者将管理水平有待检验作为没有购买开放式基金的最主要原因,比上年上升近15个百分点。这结果充分说明,目前我国基金的整体管理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尚存在较大差距,很难让投资者满意。
七、调查体会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基金投资者将会越来越多,因为有近60%人的是在近1年内涉足基金投资者的,这种趋势将促进基金业的快速发展。因此,证券投资基金的管理问题更应该引起投资基金公司的关注,以改变目前对其管理不完善的局面,同时也是适应这种增长趋势的须求。为此,本人特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以下省略)
调研内容
1.针对经营者
1.书店主要消费群体
2.畅销书类型
3.书店的利润
4.吸引顾客的方式
5.影响书店审议的因素
1,看书途径
2,偏向于哪方面的书籍
3,每年在书记上的花费
4,对本书店的满意程度
调研目的1,了解经典书店历史
2,如何维持与老客户之间的关系
3,针对老顾客对书籍的需求和书店的不足提出解决方案
调研时间:10—11学下学期第一周至第三周调研地点:经典书店
调研对象:经典书店店老板及书店管理员
调研方法:访问方法现场观察法
访问方法用到了直接访问,因为这样可以充分的解释问题,拒答绿较低,判断事情的真实性,可信度更高。还用到了电话访问法,这样可与更多的客户进行交流。现场观察法中的隐蔽式观察方法,为了看到老顾客真实的感情流露,这样搜集的信息更加真实也更具可信性。
成本策略:书店既要关注本身的成本,又要重视老顾客的交易成本。书店本身是利益机构,从事信息服务并不是单纯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在成本上更应重视老顾客的交易成本,如购买时间、风险。利用与老顾客的交流信息建立数据库,记录老顾客的相关信息,包括老顾客的住址、信息需求和需求意向、建议等等。这样既可以在老顾客通过书店获取信息服务时提供有效的帮助,又可以书店运用推送技术向读者发送特定信息打下基础,实际上节约了老顾客的购买时间。提供给读者的信息及全面又要准确。全面性要求书店不能仅仅满足于自身的店藏,更要利用书店的信息资源。
便利策略:既方便老顾客,为老顾客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策略的制定都是服务于“便利服务”这个目标的。其目的在于树立起书店的形象,是书店的名称具有“品牌效应”。消费者通过实践所总结出的评价成为增加品牌可信度和塑造品牌的关键,提出创新的服务手段,书店才能有更多的优势。
沟通策略:与老顾客进行有效的沟通是图书馆提高信息服务目的性和信息产品质量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包括7各方面:一是营造环境,营造出良好的服务环境,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用户才会乐意与书店进行有效的沟通。二是售后服务,实行跟踪服务直到老顾客达到自己的最终目,通过分析老顾客对服务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对其做形式、内容等方面的适当调整和改进。三是突出店藏特色,搞好特色服务。书店由于受费用限制,用有限的资金购置适合老顾客用的特色图书,建立特色店藏,才能发挥作用。四是外树形象,如果书店能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那么书店的地位将得到提高。五是对老顾客的人为关怀。
第四篇:试论文体变革与小说发展之间的关系?(定稿)
试论文体变革与小说发展之间的关系?
对于许许多多的作家来说,20世纪的小说经历了一系列革命性的震撼,无论是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川端康成,还是马尔克斯、米兰#昆德拉、博尔赫斯、雷蒙#卡佛的小说,其叙述方式、智慧与智性,尤其文体的变化不断地冲击或者开启作家的表现领域,种种/常规0或既定的小说/规范0和模式逐渐遭到遗弃和改变。人们已深刻地意识到,文体是作家发现世界、解读世界、建构意义的框架,其自身具有挖掘不尽的艺术功能。对作家这一创作主体而言,文体既是一种秩序同时又是一个随时可能被打破的移动的边界、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颠覆文体的既成规则与强调文体的纯粹和自觉,构成两种相对的创作路径。可以说,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代小说,特别是当代小说文体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和发展。作家的生活积累、现实感悟和生命情感体验在变化、发展而丰富的文体形式中获得了更为完美的表现,也就是说,作家的写作对世界对生活的认识、把握正努力达到更理想的审美高度。尤其是近些年,小说的文体变化与发展已成为作家寻求艺术创新和探索的突破口。作家充分地感觉到,如果想在小说创作中有实质性发展或建树,就无法忽视小说文体艺术创造的本质力量。在这里,我们试图疏理当代小说文体的变化与发展,从文体的角度认识当代文学艺术发展的轨迹和脉络。
实质上,文体是一个极富弹性的艺术概念,我们对它应保持一种开放性的解释,在这里,我们将文体理解为作家为更加完美地表达生活与情感而寻找和运用自身体验的合适的艺术方式。有责任感、有艺术追求的作家都会努力突破既有的文体形式,创造独特的新文体。这种文体创造的自觉及作家在表现形式上对独特风格、风貌的追求,具体包括文学语言、意象、情调、话语情境、叙事策略、结构特性等审美选择。也可以说,小说文体具有传达人的经验的功能,/小说绝对由一个人,一个独立的他自己创造的,是他一个人的心灵景象0[1](P12-13),是作家对现实、历史、文化综合选择的结果呈现,是作家根据内心的要求所选择、创造出的独属自己的风格与形式。任何时代的作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依托,都会有自己的/言说0方式,有与之相对应的文体形式。那么,作家是如何选择或者说创造文体的?文体是否也蕴含着一个民族生活的隐秘?可以肯定的是,文体的单调、缺少变化必定是思想贫乏、缺少深邃内涵的同义语,因为真正令人震撼的思想和丰富情感必然需要恰如其分的文体来承载。而且,思想、情感的内涵与文体的新颖、创新是互动的。一方面,一定的文体创新可能为独特思想提供完善、和谐的栖居地;另一方面,思想、情感、故事本身也往往会撑破文体的限制和禁锢,寻找到两者共同繁荣的表达的生长点和出发地。作家总是试图通过让自身生存体验与叙述方式的/磨合0而创造出/有意味的形式0文本,这样,作家在文本中实现自身对形而下世界的形而上的感悟,从而达到艺术地、精神地、形象地认识和表现世界的审美层次。对文体的重视、追求和张扬并不仅仅是写作中作家对表现形式的/独钟0,也是对作家关于表现内容的理解程度、处理生活能力的全面考验。因此,文体之新就不仅是形式之新,也是思想、理念、艺术感觉之新。文体的形式感不仅在于体现出一种形式张力,还在于能够体现出艺术创造精神及思维的溢涨。实际上,一个作家所用的文体与形式,是作家与他所处的现实、他在/世界0上的位置感、存在感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隐喻或象征。文体固然受到时代文化、文学总体特征、氛围和趋向的影响,而在一个观念不再闭锁的时期,往往会为作家提供一个符合自己美学趣味和追求的契机。这也会自然导致作家进行文体变革的冲动,真正地解放文学的想像力,增强文学的叙事功能。进一步说,文体变化与发展的特质,就在于叙述方式的转变和审美格调的变迁。对一个作家来说,文体就是因人而异的、个性与成熟表达完美结合的个人写作修辞学。
综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说文体发展的轨迹并评价其得失? 进人20世纪90年代小说的文体革命虽然不再大张旗鼓轰轰烈烈,却更加深人到了小说本质内部,因而也具有了更深刻的实证意义和实用价值。从大的背景上来说,中国的20世纪90年代是波澜壮阔、风云激荡的10年。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这10年虽然仅仅不过是时光隧道中短短的一瞬,却绝对是惊心动魄又耐人寻味的。经济持续行进的景观,为疲惫的世纪末注人了强劲的活力,改革开放带来的市场经济机制的确立,既推动了都市化现代化的建设,引发了信息交流所需要的爆炸,提高了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又强化了西方文化的渗透影响,使政治、经济与文化因处于多边作用的结构关系中而产生了多元新变,更于无形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趣味、思维方式和感觉方式,从而推动整个中国文化进人了一个异常复杂、矛盾,难以预测而又充满生机、活力与希望的特殊转型时期。
作为对这种现实变化的回应,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的真实步履始终落在这莽莽苍苍、峻峻切一切的大地上川。蓉观地说,在吸纳了上一个10年甚至上溯整整一个世纪的现代文学的滋养,体味了漫长的中国人的心智历程,阅历了此消彼长的社会历史转型之后,中国小说已经开始以成熟而冷静的姿态面向世界发言了。他们的背景已不再仅仅是中国的土地、民族及浸润肌骨的本土文化传统,而是整个人类经验历史的宽广与博大。它涌动着表达的欲望和倾听的渴念,孕育着陡耸的高峰和深广的海洋仁’」。从文化深层去观察,文学的发展已不再仅仅按政治学社会学规定的路数运作,而是在多维的文化时空间展开;文学的功能已呈现全方位的状态,既是现实的表征,又是精神的消费品;文学的运作既是一种群体的行为,也是个人经验和智性的传达;文学的价值和认知,不再在单向度的泛道德化层面上进行裁决,文化背景和价值选择的不同,构成了多种多样途径、互相冲失乙混沌和合的丰富内涵;文学的历史和现状,也不再简单地取决于文本和符码,而往往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以“活动”或“传播”的方式,置于历史的、实践的、公共的阐释空间〔’〕。就文体变革而言,20世纪90年代小说给予我们的启示在整个文学领域是最为突出的,它们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叙述话语的多元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 共享空间进人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文坛上从作家到理论批评家大都认识到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在90年代的中国汉语(文化、文学和语言)语境中,冲突和矛盾依然存在于传统和现代观念之间、本土和外来文化之间、精英和大众之间、先锋和保守之间[‘]。基于这种清醒的认识,90年代的小说家们在创作过程中几乎是不约而同地采取了一种宽容的态度,对官方的、精英的和大众的文学所构成的“共享空间”不仅在理念上给以确认,而且在创作实践上做到了身体力行。以“五一个工程”获奖作品为标志的官方文学在高奏主旋律、反映重大题材、传达时代精神的同时,也不乏精心营构的艺术质量上乘之作,如周梅森的《人间正道》、((苍天在上》、《中国制造》,何申、谈歌、关仁山的部分作品等。精英文学在艺术上呕心沥血极尽精致蕴藉的同时,也不乏主旋律文学高昂的精神高度和大众文学的可读性特征,如陈忠实的《白鹿原》、二月河的《雍正皇帝》、王安忆的《长恨歌》等。而大众文学的精英化和庙堂化追求则更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在这种共享空间当中,多种文学因素纷然杂陈,以互补的方式满足着人们精神生活的多种需求。
第二,个人化写作的尝试无限扩展了小说的可能性,使小说的现实形态日趋多元,并不断得以提升就创作实践的维度来看,现代小说理论认为,“一个作家必须具有个人特点,他才能有创造,有新见。在其它类型的写作中,也许需要隐匿的个性,但是小说创作过程一开始就硒本现的个性,体现个人表现其情感的自由,这种自由对小说作家是极其珍贵的。个性的丧失将导致作品的彻底失败”川。正因如此,个人化写作在90年代的中国才成为可能并迅速蔚为大观。小说家们自身开始逐步走向成熟,这种成熟的标志在于:既纠正了艺术的过于前倾而带来的姿态浮躁和虚妄,也放弃了急功
近利所导致的矫饰与猎奇,开始进人一种本真的个
人写作状态—这种状态所调动的是作家本人全部的生命倾注和能动,从而避开了公共话语中非文学性质的词语侵扰,既保持了对传统小说的某种承继和现实主义的艺术努力,同时也摒弃了叙述方式的浅薄、单一和趋同,开始进人现时的话语情境和个性化的叙述,使小说拥有了一种精致、丰蕴的当代意趣〔’l。这种个人化写作的直接结果,是出现了一大批卓具个性、风格独特,已开始具备某种现代经典意味的小说作品和一批优秀的小说家。贾平凹、张炜、张承志、李佩甫、二月河、刘震云、余华、韩少功的作
品是最典型的例证。而以邱华栋、毕飞宇、徐坤等为代表的一批更年轻的新锐作家的创作,其个人化写作带来的个性化风格同样显著。更值得一提的是,一大批女性小说家以纯粹个人经历与体验为指归创作的作品,成了90年代中国小说的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个人化写作的日趋成熟与完善,导致了传统小说观念的不断弱化。表现在文体变化上,则是历史表象体系和叙事策略的全面变动。这批作家以个人记忆为基础,质疑经典的历史叙事或者创建新的非历史化的符号体系。在格非的《褐色鸟群》、《青黄》,刘震云的《故乡相处流传》,朱文的《我爱美元》,唐晋的《夏天的禁忌》、《宋词的覆灭》,李冯的《孔子》等作品中,对经典的历史叙事的质疑与颠覆的意象随处可见。某种意义上,他们对历史的叙述其实就是关于历史的失忆〔4〕。而与此同时,他们也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文学景观。他们对生活细枝末节的把握和对生活主流的把握一样,达到了令人惊叹的精微和准确,反映在文本外观,则呈现出一种华美、精致、深刻、尖锐、犀利的特征。象征与隐喻成了他们创作的常备手段,而日常生活的神圣化或反讽化则构成了一个奇妙的两极世界。第三,结构和语义的复杂化、多元化,使20世纪90年代小说呈现出一种万花缤纷的审美格局作为文本的一种形式因素,一种组织和连接关系因素,“结构”对于90年代小说的文体革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甚至可以这样说,抛开结构因素不谈,将无从对90年代小说发言。
在我们的阅读视野中,90年代占主流地位的大 批小说作品之所以引人注目,正是因为它们创造出 了独特的叙述方式,尤其是作品的组织与结构方式。新颖、繁富的叙事技巧,与传统小说不同的编码方 式,对传统小说单一的线性时间和因果律、必然律的 消解和颠覆,是90年代小说结构形式的根本特征。正是在这种大的文化语境下,少断裂与空缺”“重复 与循环”成了90年代不少小说所经常选用的结构 套路。
结构方式的纷纭变幻直接带来了小说语义的多 元化与复杂化。一部分小说作品不论题材重大或细 碎,篇幅是长是短,不同的读者总能够从中读出不同 的生活意蕴或艺术哲学指归。如史铁生的((我与地 坛》、刘震云的《故乡面和花朵》、阎连科的《日光流 年》、李佩甫的《羊的门》等作品,你都很难用一个主 题、一个观念对之进行总结与概括,小说表现的可能 性被它们无限地延展了。
总之,新时期小说的文体革命在20年的发展历
程中走出了一条由遮蔽到澄明,由潜隐到彰显,越来 越鲜花缤纷,意蕴越来越深刻复杂的道路,这是中国 文学的幸运。接下去,正如一位小说家所言,时机已 经成熟了,将要出现的乃是现代经典。
第五篇:西藏生态环境的特点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西藏生态环境的特点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
系
摘要 西藏自治区近些年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发展格局并不是很好,本文立足西藏本地生态特点,对旅游业、畜牧业、矿产业、绿色能源、以及藏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
关键词 西藏经济 生态 关系
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青藏高原的西南部,东经78°25′至99°06′,北纬26°44′至36°32′之间。它北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连接青海省,东连四川省,东南与云南省相连;南边和西部与缅甸、印度、不丹、锡金和克什米尔等国家和地区接壤,形成了中国与上述国家和地区边境线的全部或一部分,全长近4000公里。其全境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第二大省(区)。境内地形多样,从南到北大体可分为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北部是藏北高原,位于昆仑山、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之间,占全自治区面积的三分之二;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流经的地方是藏南谷地;藏东是高山峡谷区,由一系列由东西走向逐渐转为南北走向的高山深谷组成,即著名的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地貌基本上可分为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等六种类型,还有冰缘地貌、岩溶地貌、风沙地貌、火山地貌等。整个地区大多属于高寒缺氧的气候类型,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将很难恢复。西藏是以藏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区,其他还有汉族、回族、门巴族、珞巴族等。未识别民族有夏尔巴人和僜人,其人数较少,只有2000余人,几乎全民信奉藏传佛教,另有少数人信奉本教。
西藏自治区作为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由于地理及历史的原因使西藏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于内地省市,1999年中央进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在各省份的帮扶下其经济得到的快速发展,但是与全国及沿海地区相比,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仍较为滞后,并且这些年在内地省份的支援下使西藏的经济走上了依赖型的发展道路。这并不利于西藏今后的经济发展。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西藏的经济发展前景是很广阔的,西藏坐落在青藏高原这样一个“世界屋脊”之上,其特殊的地理生态环境将是其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基于此,本文立足西藏当地的环境生态特点,对西藏今后的经济发展道路提出几点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1.大力发展西藏的旅游经济
青藏高原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拥有独一无二的高原生态条件,再加上西藏独特的宗教及人文,使西藏在世人眼中具有无限的吸引力,而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是现阶段人类最好的绿色经济,因此我们绝对不能放弃发展旅游经济,但是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我们一定要记得不能盲目发展,一定要做好规划。大力培养西藏旅游专业的人才,提高服务质量,开发精品特色旅游路线,为西藏旅游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同时要注意环境和生态的保护,是环境保持良性发展。只有如此西藏的旅游业才能可持续发展。
2.优化西藏的畜牧业发展道路
畜牧业是西藏的传统产业,在西藏的国民经济和农牧区经济中均占有较大比重,西藏共有14个纯牧业县,24个半农半牧县加上农区的牧业人口,1996年牧业人口共计68万人,在全区人口中占有较大比重,因此发展好畜牧业将是惠及西藏广大群众的一件大事。西藏现有草场资源面积0.8亿多公顷。占西藏土地总面积的近约68.11%。是全国草场总面积的21%。草场资源十分丰富。另外由于西藏各地的地理气候因素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草场类型,且分布不均匀。因此也使其家畜种类繁多,并且由各类各具特色的家畜种类构成。但是由于西藏高寒干旱的环境是西藏的草地并不是很茂盛,草场的承载力不是很强。近些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个人利益的促使,是西藏的牲畜量不断增加,草场出现了超载的现象,并且已有大量的草场开始退化,并出现了沙漠化的现象,因此西藏的畜牧业改革一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一,我们必须限制草场上牲畜量的增长,注意保护草场,并使一破坏的草场得到恢复;二,发展优秀的牲畜品种;三,发展特色畜产品,提高肉质,形成品牌效应;四,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五,发挥高原环境优势,生产特色肉质,同内地乃至世界的同类产品形成竞争,提高产品单位价格,增加草场单位产出收益。
3.有节制的发展西藏的矿产业
在青藏高原特殊的造地运动过程中由于受诸多条件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孕育了西藏地区地下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西藏已探明的矿产达70多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26中矿产中有11中的储量分别名列中国的前五位。铬铁矿质量好品味高达50﹪左右,已经探明的远景储量居全国之冠,铜矿的远景储量仅次于江西省,藏东玉龙大型岩铜矿储量高达600多万吨,世界罕见,锂的远景储量居世界前列,非金属矿中石膏居全国第二位,硼砂、菱镁矿、重晶石居全国第三位,砷、白云母、泥炭居全国第四位;陶瓷土居全国第五位。西藏的采矿业现在已经在西藏的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已经发展成为仅次于旅游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并且在未来几年中其地位将得到进一步提高,作为这样一个产业在西藏这样特殊的生态条件下就一定要高度重视其发展方向,一定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注意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若不然其造成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在发展过程中具体应注意,一,协调好矿产开采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切不可因一时的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的利益,西藏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因此一定要格外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二,协调好采矿企业和当地群众的关系,由于西藏的宗教文化决定了西藏人民特殊的意识形态,也正因为这一决定性的原因,使西藏民众和当地矿业的冲出时有发生,因此政府一定要做好这方面的协调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当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当地群众的利益。
4.大力发展西藏的绿色能源经济
4.1.太阳能资源
由于西藏海拔高,纬度低,致使该区域的整体情况是空气稀薄,大气中所含杂质和水汽较少,透明度高,太阳光直射辐射量可以找到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的50,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就全年的日照时间而言,全自治区平均日照时数都在1600-3400小时之间,单位面积全年日照量比我国东部同纬度地区高出一倍多。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在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必然会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4.2风能资源
由于特殊的的环境是西藏成为我国大风最多的地区之一,阿里地区7-8级以上的大风日数每年均在150天以上,为全国罕见,其他地区的大风也均在100天左右,有的地方甚至可达200天以上,大风的持续,为我们发展风能事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再加上西藏地广人稀,有足够的空间供我们发展风能资源,如利用风能发电,引进新技术,使风能发电产业化,这将是西藏经济发展的一个巨大的潜在的动力。5.发展藏药事业
藏药是在广泛吸收、融合了中医药学,印度医药学和大量医药学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所形成的独特的医药体系,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我国较为完整的、较有影响力的民族药之一。西藏独特的地理及生态环境使西藏拥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动植物资源,这就为西藏发展其藏药事业奠定了物质条件基础。大力发展藏药事业,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弘扬本地的优秀的藏医药文化,并不断创新,大力培养藏药界的优秀人才,使藏药事业不断发展,加大西藏的藏药企业的管理力度,保护藏药生长的特殊的生态环境,提高藏药的产品质量,做到精益求精,使藏药文化形成品牌效应,提高藏药在世界的影响力。为藏药的长久发展铺就道路。
总结:西藏的特殊的地理及生态环境是西藏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阻碍因素,同时也为西藏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发展机遇,只要我们正确的将经济发展同当地的生态环境相结合。走出适合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就将具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潘久艳,周红芳.“全国援藏”改革路径与政策回应.公共问题研究.[A].2022,2:62-64 [2]何海.对西藏农牧民增收长久之计的思考.西藏科技.[J]2022年7期(总第208期):9-10 [3]都阳,陆旸.实现减排与增长的双赢:区域间“碳预算”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J]2022年7月第四期(总178期):34-48 [4]河北省科技厅.特色产业惠民生.中国农村科技.[J]2022年7月: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