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

第一篇: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

       (坐落:XX市 镇)

       技术负责: XX

       (工程师)项目负责: 作业组长(技术员)报告编写: 作业组长(技术员)报告审核: XX

       (工程师)总经理: XX

       (高级工程师)

       XX市勘察测绘有限公司

       2022年 月 日

       目录

       1..项目概述.1 2..作业依据.1 3..采用的坐标系.1 4..已有成果资料的利用.1 5..勘测定界测量.2 1)土地权属调查...2 2)地类现状调查...2 3)拨地定桩测量...2 4)勘测定界图的测绘...3 5)面积计算...3

       6)精度控制和质量保证...4 7)结论...4

       6..成果资料整理、提交与确认.4 7..附件.5 1.项目概述

       为保证(xxxx单位)建设用地的农转用与土地征收的审查报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XX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XX土资发[2022]49号文件和XX市国土资源局的有关规定,特委托XX市勘察测绘有限公司,进行建设用地报批前的勘测定界工作。

       XX市勘察测绘有限公司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建设用地征收和农转用申报材料,确定建设用地勘测界线,抽调4名精干技术人员,集中配备精良设备和仪器,于200 年 月 日至200 年 月 日完成了权属调查、地类调查、界桩放样、地形测量和面积量算及汇总等工作,为工程建设用地报批和落实各阶段经济政策及时提供了详实、准确的基础数据和图件资料。

       本项目位于XX市 镇 村,用地以、为主,行政隶属(个镇、)个村(村、村、村),地势平坦,通视情况和交通状况良好。

       2.作业依据

       1)《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2)《XX省土地勘测技术规定(试行)》(以下简称《技术规定》 1999年版)3)《XX省城镇数字地籍调查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省国土厅、2022)4)《全国土地分类》(2022年试行版)5)《地籍测绘规范及说明》(CH5002-94)6)《城市测量规范》(CJJ8-99)7)《XX省地籍图图式》(1993)8)《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3.采用的坐标系

       本次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测量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4.已有成果资料的利用

       1)控制资料

       XX省GPS基础控制网:5点,80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XX市C、D、E级GPS控制网:XX市独立坐标系,利用重合点进行独立坐标系到80坐标系的转换,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2)图件资料 XX省测绘局XX市1:10000标准分幅地形图; XX市原有1:500地形图;

       XX市1:1000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1996—2022)(XX市国土局提供);

       XX市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XX市国土局提供); 勘测委托单位提供的项目选址意见书、附图及图形数据光盘。3)其它资料

       勘测委托单位提供的证明材料和有关文件。

       5.勘测定界测量

       1)土地权属调查

       经国土主管部门授权,作业人员对用地范围所涉及的乡(镇)、村的权属界线进行调查,由各方面权利人到实地认界、指界,经各相邻双方认同后现场填写权属界线认定书。无法确权的,权属界线有争议各方权利人难以协调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2条、第8条的规定,由上一级权力机构代表仲裁界定进行确权。

       2)地类现状调查 对建设规划红线(含带征)和四至范围内的土地分类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如实反映出实地土地类别的现状、地表植被和相应建筑。

       以XX市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总体规划图和建设用地的规划建设红线图作为本次植被和地类调查的工作底图,有变化的实地标注在底图上,无变化的以底图为准。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耕地已改为其它用地凡耕作层未被破坏的,在土地分类标号后加K字,表示为可调整耕地。

       用地的地类按2022年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全国土地分类》(试行)标准进行三级分类。

       3)拨地定桩测量

       征地范围和规划红线相重叠的,按红线坐标作为征地界址点坐标;不相符的则按本次征地涉及到的各方核定的范围重新确定征地界址点。将确定好的界址点坐标利用专门的软件传输至全站仪内存,按照《技术规定》中的技术要求实地进行定桩放样。

       野外在使用GPS技术布设好的各级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利用极坐标法进行拨角支距放样,同时埋设界址桩。放样完毕后实测该界址桩中心标志作为界址点坐标,与相应红线坐标点比较,其位移均不得超过5cm,满足《技术规定》中的相关要求。界址桩一般选用木桩(长60cm)或钢筋或帽(铆)钉,界桩顶部用油漆或锯出十字标出中心点。边界桩直线段一般100米设置一个,曲线段适当加密。界桩编号为J1、J2、J3„„Jn。

       4)勘测定界图的测绘

       征地范围内有1:500地形图的以其为基础进行修测、无1:500地形图的则进行补测,图上表示出植被外轮廓,并加测和标注相关地籍要素。测图时根据建设用地面积大小将测区范围测出征地红线外25m~50m。

       野外在各等级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采集各地籍、地物和地形要素点坐标,仪器直接测得各点坐标并自动存储至仪器内存,技术人员实地绘制工作草图,草图上的各点点号与全站仪内存储的点号一一对应。

       室内将全站仪采集到的各点坐标上传至微机,利用“南方CASS成图系统” 进行坐标展点,并结合野外绘制的工作草图进行图块连线和编辑成图,利用“MAPGIS土地信息系统”进行土地性质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套合,对各类地块面积进行统计和标注,最后生成土地勘测定界图,成图比例尺统一为1:500或1:1000。

       图上主要表示内容为征地红线、规划红线、地籍要素和地形要素等。经作业人员检查、核对,确认无误后打印输出,输出图纸统一为A4或A3幅面。5)面积计算

       面积计算采用全解析法进行,根据图上的红线坐标点以及与X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套合的各地类块外围界线坐标,由软件自动计算出所求面积。

       通过野外调查和实测,并根据2022年《全国土地分类》(试行)标准,对征地红线范围内的土地进行分类计算统计。以总面积核对小面积、小面积复核总面积的原则对面积计算精度进行控制。以村为最小单位计算各类地类面积,再按行政隶属分级统计出各行政区域内所占各地类面积和总面积,所算面积总和与用地总面积相一致。

       本次土地勘测编制了勘测定界面积表和土地分类面积统计表。6)精度控制和质量保证

       在精度控制方面我们严把“起始数据检核、地籍调查正确、测站和界址点精度、地物点实测精度、图件套合精度、各地类用地面积及用地总面积(包括分行政区域)统计填表正确”六个关口,保证了土地勘测各个工序的精度。

       “服务第一、质量第一、真实可靠”是我们的宗旨,项目由公司专人负责,作业组在各工序的每个环节实行自检、互检,项目完成后由公司进行两级检查验收,为产品的质量提供了保障。

       7)结论 该项目勘测定界面积准确,所征地块的权属调查在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所在乡镇、村委与当事人配合下现场指界、施测;地类调查根据实地现状并结合国土部门核定的现状图进行调绘。经勘测定界的用地项目界址点、线、面积及地类界线、权属界线调查清楚,测量准确,勘测定界成果符合《暂行规定》和《技术规定(试行)》中的要求。

       6.成果资料整理、提交与确认

       文本资料和图件资料统一按《土地勘测技术指导书》中规定的规格打印输出,并装订成册,达到“统一、美观、准确、实用”。

       1)完成的工作量

       拨地定桩 个,权属界线调查 条,土地分类调查 公顷,地形补测 公顷,面积计算 亩,编制1: 土地勘测定界图 公顷。

       2)提交成果

       土地勘测技术报告 本; 土地勘测定界图 套; 数据光盘 1 张。3)成果资料的确认 本次土地勘测定界工作由XX市勘察测绘有限公司承担,该公司同时持有XX省土地学会颁发的“土地勘测机构注册证书”和省测绘局颁发的“测绘资质证书”,而且本项目成果资料和图件已经国土主管部门的检验,可以提供使用,经确认后具有法律效力。

       7.附件

       1)项目用地预审区域图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局部)3)土地利用现状图(局部)4)土地分类面积统计表 5)界址点成果表 6)用地报批现场照片

       7)(xxxx 项目)土地勘测定界图

       建设用地项目勘测定界工作程序

       职能科室:测绘队

       1、申办接件、登记;

       2、进行权属、地类调查,绘制草图;

       3、实地埋设界桩,现场测绘;

       4、室内计算,绘制宗地图、勘测定界图;

       5、完成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报告书。需提供资料:

       1.规划红线图(原件); 2.规划许可证(原件);

       3.有关用地批文、批复、项目立项材料等(原件)。

       承办时限:如材料齐全,无权属纠纷,放样条件完备,则在作日提交成果。

       建设用地审批程序

       1、用地单位申请

       2、土地权属证明(集体或国有)

       3、规划设计条件及附图

       4、有关科室勘察现场

       5、宗地勘测定界图(四至盖章)

       6、平面布置图

       15个工

       7、计划局立项批复及有关部门批准意见

       8、省厅批复、市政府批示

       9、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或资质证书

       10、改制、破产及兼并企业按有关政策及时办理 ***************************************************

       一、国家建设用地

       (一)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建设项目用地(批次建设用地)在报批时应提供下列资料:

       1、建设用地审核表

       2、建设用地申请表

       3、建设用地项目呈报材料“一书四方案”(包括:建设用地呈报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供地方案)

       4、土地权属汇总表

       5、批次用地拟建项目单

       6、补充耕地验收文件

       7、拟占用地块的1:1万分幅图

       8、有资质单位出具的勘测定界报告、勘测定界图

       9、补充耕地地块的1:1万分幅图

       10、农用地转用审批表

       11、规划审批表

       12、补充耕地委托书

       13、征用土地协议书

       14、征用土地呈报表

       (二)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建设项目用地(即单独选址项目用地)报批时应提供资料:

       1、用地单位需提供下列资料:(1)建设用地申请书(2)建设用地预审申请表(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计划局批复、基建投资计划(计划局)(5)城建规划许可证(城建局)(6)用地单位资质证明(银行出具)(7)项目平面设计图(城建局设计院)(8)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9)企业项目出具环保意见表(环保局)

       (10)公路两侧的出具公路联合审批表(公路站)

       2、其他资料:

       (1)建设用地审核表

       (2)建设用地项目呈报材料“一书四方案”(3)土地权属汇总表(4)拟占地块1:1万分幅图

       (5)有资质单位出具的勘测定界报告、勘测定界图(6)补充耕地验收文件(7)补充耕地1:1万分幅图(8)补充耕地委托书(9)农用地转用审批表(10)规划审批表

       (11)有资质单位出具评估报告(12)国土资源局对评估报告的确认(13)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划拨协议)(14)征用土地协议书(15)征用土地呈报表

       县国土局对材料齐全,符合条件的建设用地予以受理,并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0日内编制建设用地审核表,一书四方案(即建设用地呈报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经政府审核同意后,报上级土地主管部门审查。

       二、种植、养殖业临时用地

       占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及未利用地从事种植、养殖业需要临时用地的按照如下程序办理:

       1、需要临时用地的单位或个人向县国土资源局提出申请。并出具以下资料:

       (1)村两委班子会议记录(2)村民代表会议记录(3)乡镇人民政府批复

       2、进行实地勘察和权属调查,确认地类、面积、并绘制勘测定界图

       3、临时使用的土地为村集体所有的,由临时用地单位或个人与村委会签订临时用地协议,并与国土局签订《土地复垦协议书》。临时使用的土地为国有土地的,临时用地单位或个人与国土局签订临时使用土地合同。国土局填写《临时用地审批表》,并逐级报有批准权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4、临时用地经批准后,由国土局向临时用地单位或个人颁发《临时用地批准书》。

       5、收费标准:每平方米0.3元(每亩200元)。

       临时占地的年限为两年,占地单位不允许建永久性建筑物,两年期满后,如需继续使用需到土地部门重新办理临时占地手续,如停止使用,需按复垦协议书的要求进行复垦,并报国土局验收。

       云南省建设项目用地勘测定界暂行方案

       1.总则

       1.1目的和依据

       为实现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土地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云南省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厅发[1999]11号文件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方案。1.2工作性质 建设项目用地勘测定界(以下简称勘测定界)系指对农地转用、土地征用、划拨和有偿使用等方式提供用地的各类建设项目,实地划定土地使用范围、确定土地权属、测定界桩位置、标定用地界线、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进行面积量算汇总等供各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报批建设项目用地的土地勘测技术工作。1.3法律效力

       勘测定界成果作为建设项目用地报件内容一并上报,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确认、该建设项目用地依法批准后具有法律效力。1.4承担机构 勘测定界工作,在各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下,由取得“土地勘测定界许可证”的单位承担。土地勘测定界机构资质认证办法另行制定。1。5工作程序

       接受委托——查阅有关文件及图件——现场踏勘——权属调查——实地放样——界址测量——面积量算——编绘建设项目用地勘测定界图——编绘建设项目用地管理图——编制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成果检查验收——提交资料——报批建设用地。1.6图纸的要求

       对于城镇规划区内建设用地项目,必须利用已有的1/500或1/1000地籍图,无地籍图的,要按1/500比例尺要求施测,大型工程项目,可以测1/1000比例尺。对于城镇规划区以外建设项目用地,应按1/500或1/1000比例尺施测,大型工程、管线工程按l/2000比例尺施测。图面所反映内容应当符合城镇地籍调查和土地详查有关规定。现有图纸不能满足勘测定界工作要求时应对界址线范围内的地形地物进行修测或补测。1.7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云南省行政辖区内国家建设项目、城市集体、个人建设项目和乡(镇)村建设项目用地的勘测定界工作。1.8解释权

       本方案由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地籍处负责解释。2.前期准备 2.1接受委托

       经审核具备勘测定界资格的单位,须持有用地单位或有权批准该建设项目用地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土地勘测定界委托书(见附录一),方可卉展工作。2.2查阅有关文件

       由用地单位提交的城市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选址意见书,经批准的初步设计和有关资料,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项目用地的预审意见,同时收集以下资料: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由用地单位到当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收集;建设项目工程总平面布置图:由专业设计单位承担设计的比例尺不小于1/2000的建设项目工程总平面布置图、施工设计图及其有关资料。控制成果:由勘测定界单位搜集项目选址附近原有的平

       面控制成果、布网状况说明、精度统计等有关控制成果资料。2.3现场踏勘

       根据建设项目工程总平面布置图上的用地范围及用地要求,进行现场踏勘,调查用地范围内的行政界线、地类界线及地下埋藏物,用铅笔标绘于工作图上,并了解勘测的通视条件及控制点标石的完好情况。2.4权属调查 根据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及要求,现场指界认界,实地调查测绘建设用地范围界线,调查所占土地的权属性质,登记发证状况。填写建设拟征(占)地土地权属情况汇总表。(见附录二)2.5确定放样数据

       经现场踏勘后确定界址点坐标或关系距离两种放样数据。界址点坐标:通过图解或直接测绘获得界址点坐标。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的关系距离:图解或实地踏勘获得。2.6制定勘测方案

       根据现场踏勘及界址点的分布等情况,拟定合理的平面控制和施测方案。3.实地放样 3.1基本要求

       勘测定界或放样界址点应尽量采用解析法,条件不具备的,可采用勘查法。3.2平面控制网

       勘测定界平面控制坐标系统应采用国家或城市平面控制网。对于已经施测地籍图的城镇坐标系统应尽可能与施测地籍图所用的城镇坐标系统一致。对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采用任意坐标系,用图解法在地形图或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上取得起始数据。控制测量精度按《建设项目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试行)》执行。3.3解析法放样

       根据界址点的坐标和控制点数据计算放样元素,再利用界址点与邻近控制点放样界址点桩位。

       3.4关系距离放样

       根据用地界址点或界址线与邻近地物的间距或关系距离在实地找到并确认有关地物和地界,用钢尺量距,采用交绘方法,放样界址点桩位。4.界址点的设置

       界址点是用地相邻界址线的交点,界址桩是埋设在界址点上的标志。

       乙1界址点设置原则:界址点应设置于用地界线的拐点处、地类界交点、管线工程与其他线状地物、行政界线、权属界线交点、直线段不超过70M要设置界址点。

       4.2界址桩的类型

       界址桩类型主要有:混凝土界址桩、带帽钢钉界址及喷漆界址桩。4.3界址点的编号

       界址点在图纸上须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统一按顺序编号,例如:J1、J2、J3、„„。新用地的界址点与原用地界址点重合的,采用原界址点编号。利用已有地籍调查成果的,编写原则以原地籍编号方法相同。

       5.界址测量、勘测定界图

       5.1界址测量

       为保证界址放样的可靠性及界址坐标的精度,在界址桩放样埋设后,须进行界址测量。

       界址测量须在已知控制点上设站,按极坐标法测量,角度半测回测定,经纬仪对中误差不得超过5MM,一测站结束后必须检查后视方向,其偏差不得大于±1。距离测量可用电磁波测距仪或钢尺,用钢尺测量时一般不得超过二尺段;使用电磁波测距仪可放宽至300M。

       5.2勘测定界图

       勘测定界图应当由各级控制点直接测绘而得(见附录六),若有现势性较强,精度较高的较大比例尺图件,也可启用现有图件编制而得。同一块用地由多幅图纸拼接,面积数字应注记在较大一块图幅内,其他图幅内只注记“征用”、“代征”等文字。定界范图窄长或范围太小无法注记时,采用引线(黑色)划在空余处注记。加盖勘测定界专用章,应不覆盖定界图式符号和文字数字注记。文字注记和符号按《勘测定界图例》规定执行。大型工程、管线工程勘测定界图参照国土资源部《建设项目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试行)》执行。

       5.2.1比例尺要求

       城镇规划区内建设项目:比例尺应与原地籍图比例尺一致。若原无地籍图的比例尺规定为1/500或1/1000;大型工程、管线工程项目用地:比例尺定为1/2000。5.2.2图面内容:勘测定界图上表示内容应按《云南省地籍调查实施细则》表示执行。主要有:界址点、界址线、权属界线、行政界线、地上物、地类界线、地类符号,重要的地物,以图幅为单位,图上标注各权属单位的地类面积,并在第一张图上加注整宗地面积和按Ⅱ级地类分类面积。

       勘测定界图上必须加盖施测单位的“勘测定界专用章”。

       勘测定界图上必须表示出用地范围界线以外(图上至少2厘米以内)的主要地物和地类。

       5.2.3图幅要求

       图幅统一要求为50cmX 50cm,对于大型工程、管线工程,可不加图廓座标,为节省幅面,同一幅图上可表示几段管线工程,各段要求首尾相连。5.3用地管理图

       为确保建设项目用地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实施,也为了日常土地管理工作的有序发展,必须制作用地管理图。

       用地管理图要求以标准分幅的乡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标出用地面积线、线形工程的走向。6.面积量算 6.1分类

       宗地的地类按《云南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实施意见(修订本)》规定的土地分类执行。调查到三级类,以村(社)、村民委员会为基础按《云南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实施意见,(修订本)》的规定制作三级类地类汇总表逐级汇总上报,?正总上报时到一级类,耕地分到二级类(见附录三)。

       6.2地类归并:宗地内有不同权属单位的地类,应分别计算汇总。地类归并时,按国家和集体两种土地所有权性质和农用;

       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三种地类分别汇总面积(见附录四),地类归并标准见附录五。

       7.精度要求

       7.1各级控制网布设要求按《云南省地籍调查实施细则》规定执行。

       7.2界址点点位中误差,界址点相对邻近图根点点位中误差,界址线距离中误差,均不得大于5cm。

       7.3勘测定界图上的界址点平面位置精度,以其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及相邻界址点的间距中误差,在图上不得大于以下规定:

       图纸类型 1/500 1/1000或1/2000 薄膜纸 0.8cm 0.6cm 兰晒图 1.2cm 0.8cm 7.4用地管理图上所标绘用地界线的精度按《云南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实施意见(修订本)》执行。

       8.勘测定界技术报告

       勘测定界技术报告是整个勘测定界工作成果的文字材料部份的主要内容,应按以下顺序装订成册。

       8.1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封面(见附录七)8.2目录

       8.3土地勘测定界委托书(见附录一)8.4勘测定界表(见附录九)8.5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

       简要说明勘测定界的实施过程,建设项目用地简要情况介绍,控制测量成果的收集及精度统计、作业方法、权属核定状况、界址点设置状况及施测方法、面积量算、汇总情况等。

       8.6权属情况汇总表(见附录二)8.7土地分类面积汇总表(见附录三)8.8按权属土地分类面积?正总表(见附录四)8.9勘测定界初验意见、自检报告 8.10界址点坐标成果表(见附录十)8.11建设用地勘测定界图(见附录六)(若图纸较多可分开装订)8.12建设用地管理图(若图纸多可分开装订)9.成果资料及检查验收

       勘测定界内业资料整理结束后,应按农地转用、征用、划拨、出让等报件要求提交勘测定界成果资料,主要有:

       9.1勘测定界技术报告,报国土资源部项目一式五份,报省厅项目一式四份。9.2勘测定界图,报国土资源部项目一式五份,报省厅项目一式四份。9.3用地管理图,报国土资源部项目一式五份,报省厅项目一式四份。9.4验收

       勘测定界工作结束后,应当按属地管理原则报当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初检。之后由有权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或者指派已获得“土地勘测定界许可证”的单位,按本方案和有关规定要求验收。提交验收报告,随用地报件一并上报。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建设用地审查报批办理指南

       主办部门:耕地保护处

       协办部门:规划处、地籍处、法规监察处、地质环境处、矿产资源储量处、计划财务处

       一、审查依据

       建设用地审查工作依据为: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变更调查有关资料、国家产业政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及有关技术规范、标准;遵循统一效能、协作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原则进行。

       二、审查内容

       (一)建设用地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二)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耕地占补平衡措施是否可行,是否已经落实或能够落实。给农民的征地安置费是否达到法定标准,是否进行了听证。

       (三)供地方式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供地政策,用地面积是否符合建设用地定额指标,是否合理和节约。

       (四)划拨用地方式是否符合《划拨供地目录》,有偿用地方式是否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有关政策,出让用地的出让方案是否符合规定。

       (五)土地权属、地类、面积是否清楚、准确。

       (六)是否涉及压覆矿产和地质环境问题。

       (七)建设用地报批规费是否已缴清。

       (八)适用法律和有关规定是否正确,是否存在违法行为。

       各有关处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对上述审查内容提出意见。

       三、省厅内部工作程序

       (一)受理与初审

       由省厅办文窗口统一受理建设用地报批材料,经审查材料齐全且接到省政府办公厅转来的设区市人民政府建设用地请示后,转耕地保护处进行初审。材料内容符合要求的,耕地保护处拟定《江西国土资源厅建设用地报批审查意见呈报表》(以下简称《呈报表》)送有关处作进一步专项审查。材料内容不符合要求的,向申报单位说明原因,并将报批材料退回厅窗口办。

       (二)专项审查(各有关处联审)

       有关处在收到耕地保护处送审的《呈报表》后,在2个工作日内按各自的职责在《呈报表》上签署意见,并送回耕地保护处,耕地保护处将各有关处签署了意见的《呈报表》提交厅长办公会审核、审批。各有关处具体对以下情况进行专项审查。

       规划处: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圈外用地还是圈内用地,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安排情况。

       地籍处:土地权属、地类、面积是否清楚、准确。

       法规监察处:适用法律和有关规定是否正确,是否存在违法用地行为。地质环境处: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是否已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矿产资源储量处: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是否已做压矿评估。

       耕地保护处:征地补偿标准及安置方案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耕地占补平衡措施是否已经落实或能够落实。供地方式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供地政策。

       (三)会审

       省厅不定期召开厅长办公会审核、审批呈报的建设用地,会议由厅长主持,由耕地保护处汇报提交厅长办公会的建设用地审查意见,各有关处负责人及有关工作人员参加。

       (四)报批

       呈报的建设用地经厅长办公会通过审核、审批后,县、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缴纳土地报批规费,属审核通过的,由耕地保护处形成正式审查意见报告,报厅长签发上报省政府或国土资源部。属审批通过的,由耕地保护处形成正式用地批复,报厅长签发,办理批复文件。厅长办公会未通过的用地,向申报单位说明原因,并将报批材料退回厅窗口办。

       (五)用地批复

       用地报批件经国务院或省人民政府、厅长办公会正式批准后,由耕地保护处办理批复文件,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持我厅开具的土地报批规费发票及经我厅计划财务处核定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一般缴款书”第一联(收据)复印件和第四联(回执)原件办理批复手续。

       四、建设用地报批应提供的材料

       (一)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报批材料目录

       1、设区市人民政府的用地请示(省级以上开发区亦同)。

       2、建设用地申请表。

       3、设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意见。

       4、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预审意见。

       5、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或其他立项批准文件及有关部门意见(涉及环保、规划、水利、林业、铁路等)。

       6、建设用地项目“一书四方案”,即呈报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供地方案。

       7、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关于征地程序的有关说明。

       8、征地听证材料(应有当地国土资源部门结论性意见并加盖公章)。

       9、市、县人民政府关于征地补偿费用标准合法性、安置途径可行性的说明。

       10、补充耕地先补后占的,应提供开垦耕地省厅验收批文和设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验收意见。

       11、涉及异地补充耕地的,按省厅出台的异地补充耕地有关规定办理。实行耕地异地开垦的必须向省厅缴纳耕地开垦费。

       12、以有偿方式供发的,应提供出让合同、出让合同补充协议和地价评估有关资料。

       13、压覆矿床和地质灾害评估报告及省厅结论性意见。

       14、涉及规划局部调整,应提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方案(含规划调整说明报告、调整前、后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涉及调整地块的局部规划图)。

       15、初步设计批准文件及有关设计批准文件(报国务院审批的)。

       16、占用耕地边占补的,应提供补充耕地协议书(报国务院审批的)。

       17、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关于耕地开垦费缴纳证明(报国务院审批的)。

       18、补充耕地已验收的,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关于耕地占补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来源情况说明(报国务院审批的)。

       19、申请用地项目涉及两个以上县区的,设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须拟定汇总“一书四方案”(报国务院审批的)。

       20、以有偿使用方式供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关于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准备情况的说明(报国务院审批)。

       21、公路或铁路建设项目用地审查表(报国务院审批的)。

       22、拟申请用地的1:1万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亦称用地位置图(标绘出用地界线,并在四角及拐点处加盖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公章)。

       23、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和建设用地勘测定界图(比例尺一般不小于1:2000)。

       24、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图或线型工程平面图。

       25、占用耕地边占边补的,提供补充耕地位置图(在1:1万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标注)(报国务院审批的)。

       26、占用基本农田的,应提交补划基本农田位置图(报国务院审批的)。

       (二)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报批材料目录

       1、设区市人民政府的用地请示(委托省国土资源厅审批的亦同)。

       2、设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意见。

       3、建设用地项目“一书三方案”,即呈报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供地方案。

       4、建设拟征(占)地的土地权属情况汇总表。

       5、征地听证材料(应有当地国土资源部门结论性意见并加盖公章)。

       6、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关于征地程序的说明。

       7、市、县人民政府关于征地补偿费用标准合法性,安置途径可行性的说明。

       8、涉及异地补充耕地的,按省厅出台的异地补充耕地有关规定办理。实行耕地异地开垦的必须向省厅缴纳耕地开垦费。

       9、开垦耕地省厅验收批文和设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验收意见。

       10、有关部门意见(涉及水利、林业等)。

       11、土地权属说明(报国务院审批的)。

       12、设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关于土地开发用途的说明(报国务院审批的)。

       13、设区市人民政府关于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准备情况的说明(报国务院审批的)。

       14、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和建设用地勘测定界图(比例尺一般不小于1:2000)。

       15、拟申请用地的1:1万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标绘出用地界线,并在四角及拐点处加盖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公章)。

       16、占用耕地的,应提交1:1万补充耕地位置图(报国务院审批的)。

       17、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图(相关部分复印图)(报国务院审批的)。

       建设用地报批材料份数:报省政府审批的材料一套;报国务院审批的文字材料四套、图件材料二套。

第二篇: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

       (坐落:XX市XXXX镇)

       技术负责: X X X(工程师)

       项目负责:作业组长(技术员)

       报告编写:作业组长(技术员)

       报告审核: X X X(工程师)

       总 经 理: X X X(高级工程师)

       XX市勘察测绘有限公司

       XXXX年XX月XX日

       目 录

       1..项目概述.1 2..作业依据.1 3..采用的坐标系.1 4..已有成果资料的利用.1 5..勘测定界测量.2 1)土地权属调查...2 2)地类现状调查...2 3)拨地定桩测量...2 4)勘测定界图的测绘...3 5)面积计算...3 6)精度控制和质量保证...4 7)结论...4 6..成果资料整理、提交与确认.4 7..附件.5 1.项目概述

       为保证(xxxx单位)建设用地的农转用与土地征收的审查报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XX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XX土资发[2022]49号文件和XX市国土资源局的有关规定,特委托XX市勘察测绘有限公司,进行建设用地报批前的勘测定界工作。

       XX市勘察测绘有限公司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建设用地征收和农转用申报材料,确定建设用地勘测界线,抽调4名精干技术人员,集中配备精良设备和仪器,于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完成了权属调查、地类调查、界桩放样、地形测量和面积量算及汇总等工作,为工程建设用地报批和落实各阶段经济政策及时提供了详实、准确的基础数据和图件资料。

       本项目位于XX市XXXX镇XXXX村,用地以XXXXX、XXXXX为主,行政隶属XX个镇、XX个村(XXXX村、XXXX村、XXXX村),地势平坦,通视情况和交通状况良好。

       2.作业依据

       1)《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2)《XX省土地勘测技术规定(试行)》(以下简称《技术规定》1999年版)3)《XX省城镇数字地籍调查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省国土厅、2022)4)《全国土地分类》(2022年试行版 5)《地籍测绘规范及说明》(CH5002-94)6)《城市测量规范》(CJJ8-99)7)《XX省地籍图图式》(1993)8)《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3.采用的坐标系

       本次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测量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4.已有成果资料的利用 1)控制资料

       XX省GPS基础控制网:5点,80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XX市C、D、E级GPS控制网:XX市独立坐标系,利用重合点进行独立坐标系到80坐标系的转换,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2)图件资料

       XX省测绘局XX市1:10000标准分幅地形图; XX市原有1:500地形图;

       XX市1:1000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1996—2022)(XX市国土局提供);

       XX市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XX市国土局提供);

       勘测委托单位提供的项目选址意见书、附图及图形数据 光盘。

       3)其它资料

       勘测委托单位提供的证明材料和有关文件。

       5.勘测定界测量 1)土地权属调查

       经国土主管部门授权,作业人员对用地范围所涉及的乡(镇)、村的权属界线进行调查,由各方面权利人到实地认界、指界,经各相邻双方认同后现场填写权属界线认定书。无法确权的,权属界线有争议各方权利人难以协调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2条、第8条的规定,由上一级权力机构代表仲裁界定进行确权。2)地类现状调查

       对建设规划红线(含带征)和四至范围内的土地分类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如实反映出实地土地类别的现状、地表植被和相应建筑。

       以XX市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总体规划图和建设用地的规划建设红线图作为本次植被和地类调查的工作底图,有变化的实地标注在底图上,无变化的以底图为准。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耕地已改为其它用地凡耕作层未被破坏的,在土地分类标号后加K字,表示为可调整耕地。

       用地的地类按2022年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全国土地分类》标准进行三级分类。3)拨地定桩测量

       征地范围和规划红线相重叠的,按红线坐标作为征地界址点坐标;不相符的则按本次征地涉及到的各方核定的范围重新确定征地界址点。将确定好的界址点坐标利用专门的软件传输至全站仪内存,按照《技术规定》中的技术要求实地进行定桩放样。

       野外在使用GPS技术布设好的各级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利用极坐标法进行拨角支距放样,同时埋设界址桩。放样完毕后实测该界址桩中心标志作为界址点坐标,与相应红线坐标点比较,其位移均不得超过5cm,满足《技术规定》中的相关要求。

       界址桩一般选用木桩(长60cm)或钢筋或帽(铆)钉,界桩顶部用油漆或锯出十字标出中心点。边界桩直线段一般100米设置一个,曲线段适当加密。界桩编号为J1、J2、J3„„Jn。

       4)勘测定界图的测绘

       征地范围内有1:500地形图的以其为基础进行修测、无1:500地形图的则进行补测,图上表示出植被外轮廓,并加测和标注相关地籍要素。测图时根据建设用地面积大小将测区范围测出征地红线外25m~50m。

       野外在各等级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采集各地籍、地物和地形要素点坐标,仪器直接测得各点坐标并 自动存储至仪器内存,技术人员实地绘制工作草图,草图上的各点点号与全站仪内存储的点号一一对应。

       室内将全站仪采集到的各点坐标上传至微机,利用“南方CASS成图系统”进行坐标展点,并结合野外绘制的工作草图进行图块连线和编辑成图,利用“MAPGIS土地信息系统”进行土地性质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套合,对各类地块面积进行统计和标注,最后生成土地勘测定界图,成图比例尺统一为1:500或1:1000。

       图上主要表示内容为征地红线、规划红线、地籍要素和地形要素等。经作业人员检查、核对,确认无误后打印输出,输出图纸统一为A4或A3幅面。5)面积计算

       面积计算采用全解析法进行,根据图上的红线坐标点以及与X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套合的各地类块外围界线坐标,由软件自动计算出所求面积。

       通过野外调查和实测,并根据2022年《全国土地分类》标准,对征地红线范围内的土地进行分类计算统计。以总面积核对小面积、小面积复核总面积的原则对面积计算精度进行控制。以村为最小单位计算各类地类面积,再按行政隶属分级统计出各行政区域内所占各地类面积和总面积,所算面积总和与用地总面积相一致。

       本次土地勘测编制了勘测定界面积表和土地分类面积 统计表。

       6)精度控制和质量保证

       在精度控制方面我们严把“起始数据检核、地籍调查正确、测站和界址点精度、地物点实测精度、图件套合精度、各地类用地面积及用地总面积(包括分行政区域)统计填表正确”六个关口,保证了土地勘测各个工序的精度。“服务第一、质量第一、真实可靠”是我们的宗旨,项目由公司专人负责,作业组在各工序的每个环节实行自检、互检,项目完成后由公司进行两级检查验收,为产品的质量提供了保障。7)结论

       该项目勘测定界面积准确,所征地块的权属调查在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所在乡镇、村委与当事人配合下现场指界、施测;地类调查根据实地现状并结合国土部门核定的现状图进行调绘。经勘测定界的用地项目界址点、线、面积及地类界线、权属界线调查清楚,测量准确,勘测定界成果符合《暂行规定》和《技术规定(试行)》中的要求。

       6.成果资料整理、提交与确认

       文本资料和图件资料统一按《土地勘测技术指导书》中规定的规格打印输出,并装订成册,达到“统一、美观、准确、实用”。

       1)完成的工作量 拨地定桩个,权属界线调查条,土地分类调查公顷,地形补测公顷,面积计算亩,编制1:土地勘测定界图公顷。2)提交成果

       土地勘测技术报告本;

       土地勘测定界图套;

       数据光盘1张。3)成果资料的确认

       本次土地勘测定界工作由XX市勘察测绘有限公司承担,该公司同时持有XX省土地学会颁发的“土地勘测机构注册证书”和省测绘局颁发的“测绘资质证书”,而且本项目成果资料和图件已经国土主管部门的检验,可以提供使用,经确认后具有法律效力。

       7.附件

       1)项目用地预审区域图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局部)3)土地利用现状图(局部)4)土地分类面积统计表 5)界址点成果表 6)用地报批现场照片

       7)(xxxx项目)土地勘测定界图

第三篇:土地勘测定界自检报告

       土地勘测定界自检报告

       一宗地(总勘测定界面积平方米,测区面积公顷,界址点个)。通过对该项目技术方案、内外业作业方法、权属界线、地类界线、界址点、线、面积、地类化分归并、工作时限、图件资料及其它各项限差进行了认真自检,报告如下:

       1、该项目勘测定界技术方案合理可行,内外业作业方法正确;

       2、技术报告和勘测定界图反映的权属界、地类界与现状相符,权属界线、地类界线清楚,界址点、线、面积准确符合勘界精度,地类化分归并规范合理,图件资料符合测绘规范和勘测定界图要求;

       3、该项目土地勘测定界工作作业全过程及各项限差均符合《建设项目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及《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要求;

       4、土地勘测定界报告具有现势性、真实性;

       5、现申请合江县国土测绘队组织质检。

       项目负责人:年月日

第四篇:勘测定界技术-总结

       勘测定界技术总结报告

       土地勘测定界是实地确定土地使用界线范围,测定界桩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而进行的技术服务性工作。经审查合格的勘测定界成果资料是地籍调查和土地审批、登记发证的基础资料和依据;由此,勘测定界特有的属性反映了它从属于土地管理,是一项服务于土地利用管理多方面需要的、一种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工作,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基础测绘,也不同于其他各专业测绘,虽然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采集和表达,但就其行为主体活动的内容、目的、要求和功能等方面来讲,彼此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尤其是土地勘测顶界的功能具有物证技术的性质,这一明显的法律特征使它截然有别于其他各专业测绘;在具体实践工作中,它形成的图件数据资料均作为审批文件的附件,既可作为法律程序中项目竣工后核查用地的依据,又可作为登记发证的权源资料和确权依据,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变更等土地管理的基础资料,在用地监察执法过程中对纠正和处理未征先用、少批多占、地类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勘测成果是可靠的、合法的证据。由此可见,土地勘测定界并不是象某些人认为的只是简单的数据采集计算测绘工作,而是土地管理业务相关联的重要的基础性技术工作,是提高土地使用管理水平的技术保障手段。因此,在各类建设项目用地勘测定界中,要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迅速地收集与处理土地信息,并能快速将信息准确、及时的提供给服务对象,就必须提高勘测人员、土地审批、勘测定界工作组织者的专业技术素质水平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及依法行政能力。

       勘测定界的程序为:首先接受委托--组织协调工作--收集用地文件及有关图件--现场踏勘--实地放样--界址测量--面积量算--绘制建设用地勘测定界图--编制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成果检查验收—提交资料。下面详细讲解土地勘测定界程序的具体步骤。

       一、组织协调

       勘测定界工作涉及到土地审批、土地登记,其成果在用地依法批准后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必须精心组织协调。

       目前,我们的做法是在接受用地单位的委托书后,项目负责人就安排人员进行工作的前期组织协调。协调工作包括与用地单位及国土资源局相关科室协商土地勘测定界工作的具体时间、了解用地范围内的权属状况等。组织工作根据土地勘测定界的工作程序,大型项目勘测定界分为外业调查、外业测量、内业整理汇总三个工作组,在项目实施前还应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编写技术设计书。线状工程用地勘测定界工作中权属、地类调查涉及用地范围内的很多部门,只有做好前期的组织协调工作,制定好相应的计划,才能降低工作难度,使土地勘测定界工作顺利进行,保证最终成果的客观准确。

       二、收集资料

       收集相关政策性文件及用地批准文件

       收集相关政策性文件如《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城市测量规范》等作为开展土地勘测定界工作的政策与技术保障。其实,我们平时就应集上述文件,并组织学习;收集相关的图件

       对于一般项目勘测定界工作应尽量搜集用地范围内的地籍图、地形图。对于大型线性工程项目勘测定界来说,不仅要搜集用地范围内的地籍图、地形图,还要收集比例尺不小于1:10000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基本农田界线图、测区范围内的航片图、土地权属界线图、用地单位提供的由专业设计单位承担设计的用地范围图以及比例尺不小于1:2 000的建设项目工程总平面布置图。地籍图、地形图作为编绘勘测定界图的基础图件;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权属界线图及航片作为现场调查核实权属及地类的主要图件资料;基本农田界线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作为编绘勘测定界图时转绘基本农田界线及农用地转用范围线的基础图件;用地范围图及项目用地工程总平面图作为勘测定界时放样测量的基础图件;土地利用现状图还用于制作勘测定界用地范围图;收集权属证明文件

       权属证明文件的收集包括土地权属文件、征用土地文件、土地证书、土地承包合同(协议)、土地出让合同、清理违法占地的处理文件、用地单位的权源证明材料等,作为权属认定的依据。此外,还应搜集工作范围内各种用地和建筑物、构筑物的产权资料作为权属检核的依据。搜集不全的相关权属证明文件也可以在土地勘测定界外业调查时补充搜集。如果是没有权属证明材料的,应先与土管所取得联系了解一下情况,是历史遗留的问题或其他原因,应请相关部门出具相应的手续,证明土地的权属,以作为我们定界的依据材料之一;收集控制点成果及相关资料搜集用地范围附近原有平面控制点坐标成果、控制点点之记、控制点网图、原控制网技术设计书、有关坐标系统的投影带、投影面等资料,作为布设勘测定界控制网的依据。搜集用地界址点拟定坐标(设计坐标)或与定界有关的参考资料作为放样元素,对于线性工程还应收集中线点设计坐标、线性工程占地宽度表及各类曲线元素。

       三、现场踏勘

       一般勘测项目在到达现场后,应先咨询用地单位及村组干部,了解用地范围和村组情况,看他们的意见是否和用地红线图一致。如果一致,则按照双方指定的界址进行测绘;如不一致,则在双方统一意见后进行测绘,也可先测绘成图后,请双方确认。按勘测定界的要求,我们一般测绘的实际范围为用地界址外50米,这样做既能反映地形地貌,也能反映出用地范围与相邻地物的相关距离等内容;线装工程的勘测,据线状工程总平面布置图上的用地范围及用地要求,进行现场踏勘,调查用地范围内行政界线,特别是村、组、乡镇行政界线和用地单位权属界址线,地类界线,并了解勘测的通视条件及控制点标石的完好情况。根据现场踏勘情况,拟定合理的平面控制测量和放样测量方案。

       四、平面控制测量

       勘测定界平面控制坐标系统应采用国家或城市平面控制网。考虑到有些建设项目远离城区,无控制资料,为了尽快完成勘测定界工作,可采用任意坐标系,用图解法在地形图或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上取得起始数据。目前,我们大多数乡镇仍然是采用的任意坐标系。这样的作业方法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逐步取消,因为采用任意坐标系采集数据,会给以后的放样工作带来难度,且精度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江苏CROSS系统的建立,我们公司也将强硬件的投入,购买了三台CROSS接收机,我们只要经过校正原有的控制点,在一定区域内就可以测得与原控制网相对应的坐标。为了保证界址点的测量精度,对线状工程用地的控制测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线状工程一般都跨越几个市级行政区,距离甚至达数百公里。为了控制界址边长的投影变形,应顾及行政区域及其长度,适当选择几个中央子午线,将首级 4 GPS网成果分别换算到几个坐标系中。在首级GPS网基础上加密一、二级导线,应考虑到线状工程两边的通视情况,在两侧均匀布设导线点,以满足测定界址点的需要。也可在首级GPS网下加密GPS网,以代替一、二级导线测量。加密的GPS网应布设成三角形网和导线网,或构成其他独立检核条件可检核的网形。

       五、实地放样

       利用GPSRTK技术进行勘测定界放样,能避免解析法和关系距离法放样等放样方法的复杂性,同时也简化了建设用地勘测定界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对公路、河道等线性工程和特大型工程的放样更为有效和实用。GPSRTK定位,它是GPS定位发展到现在的最新技术,RTK实时处理能达到cm级精度,完全满足建设用地勘测界址点坐标对邻近图根点位中误差及界址线与邻近地物或邻近界线的距离中误差不超过10cm的精度要求。

       六、界址点、地类界点的测量

       测量时可在GPS点和导线点上设站,用极坐标法测定界址点,一站测完后应归零,防止差错。在相邻测站上应测定重合界址点,点位差不大于±7.5 cm。用地范围内的部分地类界点要用解析法测定,其余可用图解法求得。当然,利用现有的CROSS技术,则可以更轻松的布设图根点,也可以直接测得界址点的坐标。

       七、绘制勘测定界图

       勘测定界图利用界址点坐标在地形图上编绘或直接测绘,其主要内容包括界址点的位置、权属界线、地上物、用地面积、各种符号的绘制与文字数字注记等。勘测定界图中权属界线和地类界线表示应清晰、醒目。勘测定界图的测绘手段和表示方法与地籍测量基本相同,主要应反映出用地范围内各土地利用类型和权属现状。线状工程勘测定界图在不小于1:2000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或地形图上,根据中线位置和设计宽度绘制。线状工程用地长达数百公里,可以乡为单位分别成图,用乡镇名作图名,统一编界址点号。也可以地形图分幅的方法分幅成图。

       八、编制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

       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的内容包括勘测定界说明,勘测面积表,勘测定界表,界址点坐标成果表和堪界图,在报批项目中还应包括土地分类面积表。其中,勘测图的标准是比例尺不能小于1:2000。

       以上是我对勘测定界的一些认识,不妥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最后,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团结开拓,把的工作做得更好!祝愿公司的明天更加美好!

第五篇: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说明

       为满足报批项目确定其用地范围、界址、面积、土地利用现状和权属状况,受的委托,由对该项目进行建设用地勘测定界工作。

       一、工程项目概况

       受的委托对该项目进行地籍测绘和建设用地勘测定界。该项目共一宗地,位于。

       二、工程项目土地勘测定界依据

       1、《四川省勘测定界技术要则》(试行)。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

       3、《全国土地分类》(试行)。

       4、。

       5、。

       6、。

       7、。

       三、施测单位及日期

       该项目勘测定界由合江县国土测绘队承担,年月日—年月日完成野外作业及内业整理。

       四、勘测定界工作情况

       1、外业调查情况

       (1)权属调查情况

       从搜集用地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土地登记中的权属资料,并对分幅权属界线图、权属来源证明文件等进行审核,将审核合格的行政界线、权属界线勾绘到工作底图上;对无上述权属证明材料或权属

       界线模糊不清的,组织原权属单位按《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要求现场指界踏勘,并将用地范围内的权属界线调绘到工作底图上。

       (2)土地权属来源说明

       该宗地根据号文件,为国有土地。权属清楚,四至明确,无争议。

       2、外业测量情况

       本次勘测定界项目共一宗地。测区位于,通视情况一般。测量仪器为。施测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2、界址点设置情况

       界址点根据现场指定,对设定的界址点进行解析测量,获得界址点的解析坐标。

       界址桩设置:所有拐角点设置界址桩;直线段小于150米设置界址桩;复测后并按《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要求实地埋设界址桩47个。

       3、面积量算与汇总

       拟用地区域内各地类面积均采用计算机全解析法计算,碎部图斑按图幅编排碎部图斑号,分图幅分基本权属单位进行控制测算、平差、汇总,面积汇总按国有土地使用权权属单位汇总。实测勘测定界项目用地面积平方米。

       4、相关说明

       (1)本次勘测定界工作采用1:500规划图作为工作底图。

       (2)拟供地类型主要地类代码对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规

       程)

       (3)权属界址点名代码说明

       土地勘测定界图中,例:J1、J2、J3、……、Jn、J1分别是用地线的一个界址点号。

       (4)勘界工作评述及自检情况说明项目土地勘测定界工作进展顺利,圆满完成委托方的土地勘测定界委托任务。内外业成果均进行了有效检核,符合《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建设项目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和《四川省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要则(试行)》的要求。

       五、建议意见及其它

       1、请用地方严格在勘界报告勘界图所示红线区内用地。

       2、请用地方按相关政策拆迁补偿完毕后用地。

       3、请用地方在本勘界图红线范围内按相关程序办理完用地、规划、设计、建设、消防、环保、安监等部门手续后进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