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微观复习资料

第一篇:西方经济学微观复习资料

       西方经济学微观重修复习资料(2)

       一、单项选择题

       1、西方经济学是研究()。

       A 企业如何赚钱的一门社会科学

       B 如何实现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的一门社会科学

       C 如何用数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的一门社会科学 D 政府如何管制的一门社会科学

       2、如果商品A和商品B互为替代品,则A商品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A 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 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 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 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3、假定X和Y的价格PX和PY已定,当MRSXY>PX/PY时消费者为达到最大满足,他将()。

       A 增加购买X,减少购买Y B 减少购买X,增加购买Y C 同时增加购买X,Y D 同时减少购买X,Y

       4、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时候,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会使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位置发生移动,这里,连接消费者诸均衡点的曲线称为()。A 收入-消费曲线 B 需求曲线 C 价格-消费曲线 D 恩格尔曲线

       5、对于生产函数Q=ƒ(L,K),当MPL为零时,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 APL=0 B TPL达到最大值

       B TPL正处于递减阶段 D APL正处于递增阶段

       6、预算线上的点所对应的商品组合表明()。

       A 该消费者没有用完预算支出

       B 预算支出条件下的最大可能数量组合 C 该消费者处于均衡状态 D 该消费者超出了预算支出

       7、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形的原因在于()。

       A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B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C 生产由规模经济向规模不经济变动 D 生产的一般规律

       8、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就是()。

       A 经济利润 B 会计利润 C 正常利润 D 企业利润。

       9、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指()。

       A 大于SMC的那部分AVC曲线

       B 大于SMC的那部分SAC曲线

       C 大于AVC最低点以上部分的SMC曲线

       D 大于等于SAC的那部分SMC曲线

       10、如果一个垄断厂商所面临的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弹性很小,它将()。

       A 降低价格,增加收益

       B 提高价格,增加收益 C 降低价格,降低成本

       D 提高产量,降低价格 二 多项选择题

       1、消费者收入减少一般不会导致()。

       A 需求曲线左移 B 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减少 C 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增加 D 需求曲线右移 E 个人增加他所消费的所有商品的数量

       2、关于消费者均衡点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均衡点位于预算约束线上

       B 消费者均衡点在理论上可以脱离预算约束线而存在 C 均衡点由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决定 D 在消费者均衡点上,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斜率相等但符号相反

       E 均衡点由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交点决定

       3、关于等产量曲线下列论述正确的有()。

       A 斜率为负 B 凸向原点

       C 等产量曲线上任一点切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该点的MRTS D 任何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

       E 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出水平越高

       4、厂商的长期成本中有()。

       A 长期总成本 B 长期可变成本 C 长期边际成本 D、长期平均成本 E 长期不变成本

       5、厂商在()下获取最大利润。

       A 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差额为最大

       B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C 价格高于平均成本的差额为最大 D 收益大于成本的差额为最大

       E 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差额为最小

       6、处于短期均衡的垄断竞争厂商,一般会按以下()项的方式生产。

       A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B平均成本等于实际价格

       C 主观需求(d)曲线与实际需求(D)曲线的交点

       D 主观需求(d)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交点

       E 主观需求(d)曲线与平均变动成本的切点 三 解答题

       1、等产量曲线有哪些特征,这些特征的经济含义是什么?

       2、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是U形的,两者呈U形的原因是否是一致的?

       3、用图说明为什么只有当MR=SMC时,垄断厂商才能实现最大利润?

       4、简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四 计算题

       1、某商品的需求弹性为0.5,当该商品的价格为0.5元/公斤时,日销售量为400公斤。现在价格上升20%,问:该商品的销售收入如何变化?为什么?

       2、消费x,y两种商品的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2y,两种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x=4,Py=2,消费者的收入为m=30。求其对x,y的需求量。五 论述题

       1、钻石对人的用途很有限而价格昂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却很便宜。请运用所学经济学原理解释这一价值悖论。

       2、运用供求理论分析说明“谷贱伤农” 的道理或“丰收悖论”。

第二篇: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复习资料

       [1/4]简答题

       1、需求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均衡数量产生怎样的影响?

       2、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哪些?

       3、何为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与销售收入变动有何关系?

       4、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5、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要点

       1、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2、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商品的可替代性 第二、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第三、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第四、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第五、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3、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的是一种商品的需求对该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它等于需求量的相对变化与价格的相对变化之比,或者说,它等于由百分之一的价格变化所引起的需求量的百分比变化。

       4、该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的平均收入水平消费者预期的收入水平

       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预期的该商品或相关商品的价格 该市场上消费者的数量其他一些特殊因素

       5、该商品的价格技术水平

       生产要素的价格水平相关物品的价格 政府政策一些特殊因素

       第三章 效用论简答题 .根据基数效用理论,边际效用与总效用的关系是怎样的?

       当边际效用大于零时,总效用上升;当边际效用小于零时,总效用下降。当边际效用等于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总效用固定增加时,边际效用不变。

       2.基数效用论者如何推导需求曲线的? 答:基数效用论者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建立在该规律上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基础推导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3.序数效用论是如何推导需求曲线的?

       序数效用论者运用价格消费线可以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会使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位置发生移动,并由此得到价格消费线。价格消费线是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它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即价格消费线上每一点,都存在着某种商品的价格与该商品的需求量之间一一对应关系。根据这种对应关系,把每一种价格水平与对应的需求量描绘在一张价格——数量坐标图上,便可以得到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序数效用论者所推导出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它表示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化。同时,需求曲线上与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商品需求量都是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均衡数量。

       4.用图形分析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说明其需求曲线的特征。

       图在书84 吉芬商品价格下降后,对它的需求量由原来的OX1减少为OX3,反过来,价格上升后,意味着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下降,消费者在此情况下会增加对吉芬商品的购买、消费,即收入效应为正。即X1X3(总效应)=X1X2(替代效应) (X2X3(收入效应),但同低档商品的情况相类似,实际上,X1X3(总效应)=X1X2(替代效应) X2X3(收入效应为负)即X1X3=X1X2-X2X3。而另一方面,价格上涨后,消费者会以价格未涨的商品来替代它,即替代效应为负,但收入效应的力度大于替代效应,总的结果仍是需求量增加。

       需求曲线的特征: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替代效应和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和价格呈同方向变动,且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这也就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

       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益密切相关:富于弹性的商品销售收益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缺乏弹性的商品销售收益与价格呈正方向变动,单元弹性的商品销售收益与价格变动无关。

       5.用图形分析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说明其需求曲线的特征。

       书83页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M)收入和PY不变,PX下降后所引起的总效应,即对 是由于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共同作用

       于正常商品X的购买量从OX1增加为OX3,的结果。即:

       需求曲线的特征:对于正常物品来说,替代效应和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和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在其共同作用下,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方倾斜的。

       第十一章 简单题

       1.什么是市场失灵?有哪几种情况会导致市场失灵? 解答:在某些情况下,指市场机制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当即无效率的结果,这就是市场失灵。换句话说,市场失灵是自由的市场均衡背离帕累托最优的情况。导致市场失灵的情况包括: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等。2.垄断是如何造成市场失灵的?

       解答:第一,在垄断情况下,厂商的边际收益小于价格。因此,当垄断厂商按利润最大化原则(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确定产量时,其价格将不是等于而是大于边际成本。这就出现了低效率的情况。第二,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的寻租活动是一种纯粹的浪费,这进一步加剧了垄断的低效率情况。

       3.外部影响的存在是如何干扰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的?

       解答:第一,如果某个人采取某项行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即存在外部经济),则当这个人采取该行动的私人成本大于私人利益而小于社会利益时,他就不会采取这项行动,尽管从社会的角度看,该行动是有利的。

       第二,如果某个人采取某项行动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即存在外部不经济),则当这个人采取该行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私人成本而小于社会成本时,他就会采取这项行动,尽管从社会的角度看,该行动是不利的。

       第三,上述两种情况均导致了资源配置失当。前者是生产不足,后者是生产过多。

       4.如何看“科斯定理”?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适用吗?它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适用吗? 解答:第一,科斯定理要求财产权明确。但是,财产权并不总是能够明确地加以规定。有的资源,例如空气,在历史上就是大家均可使用的共同财产,很难将其财产权具体分派给谁;有的资源的财产权即使在原则上可以明确,但由于不公平问题、法律程序的成本问题等也变得实际上不可行。

       第二,科斯定理要求财产权可以转让。但是,由于信息不充分以及买卖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等,财产权并不一定总是能够顺利地转让。

       第三,即使财产权是明确的、可转让的,也不一定总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转让之后的结果可能是它与原来的状态相比有所改善,但不一定为最优。第四,分配财产权会影响收入分配,而收入分配的变动可以造成社会不公平,引起社会**。在社会**的情况下,就谈不上解决外部影响的问题了。5.公共物品为什么不能靠市场来提供?

       解答:第一,公共物品不具备消费的竞用性。第二,由于公共物品不具备消费的竞用性,任何一个消费者消费一单位公共物品的机会成本总为0。这意味着,没有任何消费者要为他所消费的公共物品去与其他任何人竞争。因此,市场不再是竞争的。如果消费者认识到他自己消费的机会成本为0,他就会尽量少支付给生产者以换取消费公共物品的权利。如果所有消费者均这样行事,则消费者支付的数量将不足以弥补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结果便是低于最优数量的产出,甚至是零产出。6.什么是公地的悲剧?

       解答:当某种物品具有竞用性但不具有排他性,即是所谓的“公共资源”时,每个人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都会尽可能多地去利用这种物品,使它很快地被过度使用,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这种情况被西方学者称为公地的悲剧。1/4 7.什么是委托—代理问题?

       解答:委托人(如雇主、股东等)委托代理人(如雇员、经理等)处理与自己有关的一些事务,并支付给代理人相应的报酬。但是,由于代理人的利益往往与委托人的利益并不一致(有时甚至可能完全不同),因此,对委托人来说,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确保代理人按照自己的要求行事?这就是所谓的“委托—代理”问题。β 13:50:08

       8.如何纠正外部影响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

       为了纠正由于外部影响所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通常可采取以下政策:

       ①使用税收和津贴。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国家应该征税,其数额应该等于该企业给社会其他成员造成的损失,从而使该企业的私人成本恰好等于社会成本。

       ②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把产生外部经济影响的经济单位与受到外部影响的经济单位合并在一起,则外部影响就变成为一个单位的内部问题了。

       论 述市场失灵的原因和对策。答:

       市场失灵的概念。当市场价格不能真正反映商品的社会边际估价和社会边际成本时,市场机制转移资源的能力不足,从而出现市场失灵。造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包括: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公共物品的存在以及外部经济效果三个方面。

       (1)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产生的原因:物质技术条件、人为的和法律的因素以及地理位置、稀缺资源等。垄断造成的后果:产品价格高于边际成本,从而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此外,垄断还可能造成其他的社会成本。如,完全垄断厂商缺乏降低成本和进行技术革新的动力,寻租行为等。

       (2)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或)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产生“免费乘车者问题”。

       (3)外部经济影响或外在性。外在性是指未经交易由一方对他人强加的经济影响。后果是使得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或者说社会收益与私人收益)二者出现差异。与社会最优相比,正的外在性导致产量生产不足;负的外在性导致产量生产过多。除了上述三个制约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以外,市场结构不合理、信息不完全等其他因素也可能引起市场失灵。

       针对市场失灵的原因,可以采取不同的矫正措施。

       (1)为了消除垄断的影响,政府可以采取反垄断政策。针对不同形式的垄断,政府可以分别或同时采取行业的重新组合和处罚等手段,而这些手段往往是依据反垄断法来执行。对反垄断法及其执行的进一步说明。

       行业的管制主要是对那些不适合于过度竞争的垄断行业,如航空航天、供水等行业所采取的补救措施。这时,政府往往在保留垄断的条件下,对垄断行业实行价格控制或者价格和产量的双重控制、税收或补贴以及国家直接经营等管制措施。对上述政策的进一步说明。

       (2)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是消除公共物品所造成的市场失灵的关键。做到这一点,可以依靠市场和非市场的集体决策两种方式。利用市场决定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量的过程是通过消费者在既定收入和对公共物品偏好的条件下的个体需求曲线,在既定的供给量下加总所有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从而得到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然后,根据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得出的供给曲线与该需求曲线的均衡,决定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量。公共物品供给量也可以利用具有集体性、非市场性和规则性特点的公共选择。公共选择的规则多采用一致同意和多数票规则。

       (3)外部经济效果是造成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政策主要包括:税收和补贴、政府直接调节以及明确产权和谈判三种手段。税收和补贴政策是向施加负的外部经济效果的厂商征收恰好等于边际外部成本的税收,而给予产生正的外部经济效果的厂商等于边际外部利益的补贴的一种手段,目的是使得厂商以社会收益和社会成本进行决策。直接调节是政府通过行政或法律的手段强行控制外部经济影响,也可以将施加和接受外部成本或利益的经济单位合并。

       科斯定理的结论也被用来解决外部影响问题。科斯定理建议:政府无须对外部经济影响性进行直接的调节,只要明确施加和接受外部成本或利益的当事人双方的产权,通过市场谈判就可以解决外部影响。

       消除市场失灵的政策是根据不同的原因设计的,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起作用。

第三篇: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六版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生产者剩余指生产者所获得的收益除去生产所付出的代价所剩余的差额。

       ·成本不变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该行业的产量变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不对生产要素的价格产生影响。

       ·机会成本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高收入。·稀缺性指人们的欲望总是超过了能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时的状态。

       ·正常商品指需求量随消费者的收入提高而增加、随消费者收入降低而减少的物品。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外部经济指由于消费或者其他人和厂商的产出所引起一个人或厂商无法索取的收益。·边际替代率: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需求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是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预算约束线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简答题:

       1、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之间的区别?

       答:需求量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单纯由商品本身价格变动而引起的需求量变化。需求量变动表现在需求曲线上就是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移动。需求变动是由非价格因素而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也就是说在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动而引起的需求量变化,这种变化表示为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

       2、需求的交叉弹性与两种商品的替代和互补的关系?

       答:1)互补商品 Exy < 0,且Exy 的绝对值越大,互补性越强。2)替代商品 Exy > 0,且Exy 越大,替代性越强。3)当Exy=0时独立无关的商品,供给的价格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是反应供给量对价格变动反应敏感程度的概念。

       3、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答:替代品的可得性 ; 支出占收入的比重;考察期的长短;商品对消费者重要程度或偏好;用途广泛性。

       4、什么是边际技术替代率与技术产量间的关系?

       答:边际技术替代率是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关系:?

       5、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率论的区别?

       答:基数效用论认为: 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可以具体衡量并可加总求和,其计量采用“效用单位”来表示。效用可正可负:正效用表示收益或舒适;负效用表示不适或痛苦。序数效用论认为: 效用是一个类似于香、臭、美、丑等概念,是无法具体衡量的,更不能加总求和,只能以等级的大小或顺序的先后来表示满足欲望的程度,既偏好的大小。

       6、完全垄断市场条件下平均MR与AR之间的关系?

       答:1)AR=(P*Q)/Q=P,与D重合,都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2)MR在AR的下方,MR也向右下方倾斜 3)当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为直线型时,d(AR)曲线和MR相交于纵轴的截距是相等的,且MR曲线与横轴的截距是d(AR)曲线的一半。4)因为MR就是TR的斜率,所以:MR>0,TR增加;MR=0,TR最大;MR<0,TR下降。

       7、等产量线的主要特征?

       答: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等产量线凸向原点。在同一个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离原点越远,产量水平越高。

       3、任何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

       8、完全市场的竞争条件?

       答具体条件如下:

       1、大量的买者,卖者 2.商品具有同一性:同质的,无差别的.3.厂家可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 4.没有市场歧视 5.信息完全充分(交易成本为零)6.资源自由流动(自由缔约)。作图:(总产、平产、边产之间的关系)答:

       只要边产是正的,总产总是增加的;只要边产是负的,总产总是减少的;当边产为零时,总产达到最大值。

       计算题: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分析以及在此基数上对需求曲线的推导。

第四篇:西方经济学微观复习资料

       西方经济学微观复习资料(1)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西方经济学是研究(B)。A 企业如何赚钱的一门社会科学

       B 如何实现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的一门社会科学 C 如何用数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的一门社会科学 D 政府如何管制的一门社会科学

       2、如果商品A和商品B互为替代品,则A商品的价格下降将造成(D)。

       A 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 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 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 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3、假定X和Y的价格PX和PY已定,当MRSXY>PX/PY时消费者为达到最大满足,他将(A)。

       A 增加购买X,减少购买Y B 减少购买X,增加购买Y C 同时增加购买X,Y D 同时减少购买X,Y

       4、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时候,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会使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位置发生移动,这里,连接消费者诸均衡点的曲线称为(C)。

       A 收入-消费曲线 B 需求曲线 C 价格-消费曲线 D 恩格尔曲线

       5、对于生产函数Q=ƒ(L,K),当MPL为零时,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B)。

       A APL=0 B TPL达到最大值

       B TPL正处于递减阶段 D APL正处于递增阶段

       6、预算线上的点所对应的商品组合表明(B)。

       A 该消费者没有用完预算支出

       B 预算支出条件下的最大可能数量组合 C 该消费者处于均衡状态 D 该消费者超出了预算支出

       7、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形的原因在于(C)。

       A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B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C 生产由规模经济向规模不经济变动 D 生产的一般规律

       8、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就是(A)。

       A 经济利润 B 会计利润 C 正常利润 D 企业利润。

       9、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指(C)。

       A 大于SMC的那部分AVC曲线

       B 大于SMC的那部分SAC曲线

       C 大于AVC最低点以上部分的SMC曲线

       D 大于等于SAC的那部分SMC曲线

       10、如果一个垄断厂商所面临的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弹性很小,它将(B)。

       A 降低价格,增加收益

       B 提高价格,增加收益 C 降低价格,降低成本

       D 提高产量,降低价格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为正确答案,多选或错选该小题得0分,漏选得1分)

       1、消费者收入减少一般不会导致(BCDE)。

       A 需求曲线左移 B 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减少 C 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增加 D 需求曲线右移 E 个人增加他所消费的所有商品的数量

       2、关于消费者均衡点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C)。

       A 均衡点位于预算约束线上

       B 消费者均衡点在理论上可以脱离预算约束线而存在 C 均衡点由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决定

       D 在消费者均衡点上,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斜率相等但符号相反

       E 均衡点由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交点决定

       3、关于等产量曲线下列论述正确的有(ABCDE)。

       A 斜率为负 B 凸向原点

       C 等产量曲线上任一点切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该点的MRTS D 任何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

       E 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出水平越高

       4、厂商的长期成本中有(ACD)。

       A 长期总成本 B 长期可变成本 C 长期边际成本 D、长期平均成本 E 长期不变成本

       5、厂商在(BD)下获取最大利润。

       A 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差额为最大

       B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C 价格高于平均成本的差额为最大 D 收益大于成本的差额为最大

       E 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差额为最小

       6、处于短期均衡的垄断竞争厂商,一般会按以下(AC)项的方式生产。

       A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B平均成本等于实际价格

       C 主观需求(d)曲线与实际需求(D)曲线的交点

       D 主观需求(d)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交点

       E 主观需求(d)曲线与平均变动成本的切点

       三、解答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什么是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是什么? 答:(1)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的效用量的增量。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2、边际产量曲线、总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答:边际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总产量曲线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首先,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下,边际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总产量曲线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达到最高点的先后顺序是边际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总产量曲线。

       其次,由于总产量等于所有边际产量之和,所以在边际产量曲线上升阶段,总产量曲线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上升:当边际产量曲线下降时,总产量曲线以越来越慢的速度上升;当边际产量曲线为零时,总产量曲线达到最高点,在边际产量曲线为负的阶段,总产量曲线不断下降。

       量的增加,如图所示,MR会下降,而SMC会上升,两者之间的差额会逐渐缩小,最后达到MR=SMC的均衡点,厂商也由此得到了增加产量的全部好处。而MR

       5、为什么说垄断市场比完全竞争市场缺乏效率?

       答:完全竞争厂商的价格位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价格等于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本。而垄断厂商确定的价格(一般)高于平均成本,产量低于平均成本最低点的产量,这意味着厂商增加产量会降低平均成本。一方面,垄断厂商没有利用最低成本的生产技术,同时,完全垄断厂商由于高价格而获得超额利润,也不利于公平分配。另一方面,垄断厂商的边际成本低于社会给予他最后一单位的评价,即边际成本小于市场价格。这意味着,增加产量会增加社会福利。因此垄断市场相比于完全竞争市场是缺乏效率的。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

       QD143P性。

       QS26P; 试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销量,以及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解:均衡时,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即QQ,也就是14-3P=2 6P,DS4解得均衡价格P=,均衡产销量Q=QQ=10, 需求价格

       3弹性EPDDSdQdPDPQD3PQD;

       2; 5所以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EP同理,供给价格弹性为EPSDdQdPSPQS6PQS;

       所以,均衡时的供给价格弹性为EPS4

       5322、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0.04Q0.8Q10Q5。(1)试求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2)若市场的价格P26,求厂商利润最大时的产量和利润;(3)市场价格为多少时,厂商要停止生产?、解:(1)∵STC0.04Q0.8Q1010Q5

       ∴MC0.12Q1.6Q10

       ∴AVC0.04Q0.8Q10

       令MCAVC

       解得Q10当Q10时,MCAVC。

       故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为PMC0.1Q2(Q10)(2)由MCP有:0.12Q1.6Q1026 解得Q20 最

       大

       利

       32322221.Q6 102润 MAXTRTC2026(0.04200.82010205)315(3)价格等于最低可变成本时,厂商要停产。从(1)中

       可知,Q10时,AVC最小,这时AVC6。因此当价格等于6时,厂商要停产。

       五、论述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有图说明序数效用论者对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对需求曲线的推导。

       答: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全部组合的,其斜率的绝对值可以用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来表示。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前提下,消费者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全部组合,其斜率为-P1/P2。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发生在一条给定的预算线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的切点上,于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的条件为:MRS12= P1/P2,或者MU1/P1=MU2/P2.在以上基础上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即令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这便可以得到该商品的价格-消费曲线。价格-消费曲线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与某一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图)

       在以上基础上,将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和相应的最优消费量即需求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描绘在同一坐标平面上,就可以得到需求曲线。如图所示。显然有:需求曲线一般斜率为负,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化;而且,在需求曲线上与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需求量都可以在该价格水平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最优消费数量。

第五篇: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

       西方经济学期末总结

       第一章 导言

       1.为什么产生经济学

       经济学产生于客观存在的稀缺性及由此所引起的选择的需求。2.经济学的定义

       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作出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经济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物品,并把物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的一门社会科学。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1)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第一,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

       第二,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第三,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四,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

       均衡价格: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等于生产者所提供的该商品的供给量时的市场价格。均衡价格形成的两种情况:

       (1)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市场价格必然下降,一直下降到均衡价格(2)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市场价格必然上升,一直上升到均衡价格

       2.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1)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上升,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下降;(2)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数量增加,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数量的减少; 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3)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下降,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上升;(4)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数量增加,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数量的减少。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3.供给曲线

       表示商品供给量与价格的关系的曲线

       供给曲线PSOQ 4.弹性理论(需求公式、决定、弹性系数、蛛网理论P24)

       (1)需求弹性公式:Ed=(ΔQ/Q)/(ΔP/P)=(ΔQ/ΔP)=(ΔQ/ΔP)*(P/Q)P:价格,ΔP:价格的变动量,Q:需求量,ΔQ:需求的变化量

       (2)需求弹性的决定因素 1)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强度,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奢侈品的需求弹性大 2)商品的替代品数目和可替代程度,替代品越多、可替代程度越高,需求弹性越大 3)商品用途的广泛性,用途越广,需求弹性越大(3)弹性系数

       需求弹性的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4)蛛网理论

       是指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是一种动态分析。按照这种理论绘制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状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

       蛛网模型的形式

       1)封闭式蛛网模型

       Es(供给弹性)= Ed(需求弹性)2)收敛式蛛网模型

       Es(供给弹性)< Ed(需求弹性)3)发散式蛛网模型

       Es(供给弹性)> Ed(需求弹性)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1.边际效用的概念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2.消费者均衡

       PX·QX PY·QY =M

       MUX /PX = MUY /PY M:收入,X,Y:消费的商品,PX、PY:商品价格,QX、QY:购买量 4.无差异曲线的特征(1)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2)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3)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绝不相交,否则在交点上两条无差异曲线代表了相同的满足程度,与第二个特征相矛盾。

       (4)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第四章 生产理论 1.生产函数 ,K生产函数:

       Q

       

       f(L, N, E)

       L代表劳动,K代表资本,N代表土地,E代表企业家才能

       线性齐次生产函数 Qf(L,K)2.成本与收益

       (1)成本

       成本也称为费用,是生产中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支出。总成本(TC):是指生产一定量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

       TC = AC · Q平均成本(AC):是指平均每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成本。

       AC = TC / Q 边际成本(MC):是指每增加以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MC = ΔTC / ΔQ 1)短期成本:

       a.固定成本(FC):厂商短期内必须支付的规定生产要素的费用,这种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在短期内是固定的

       b.可变成本(VC):厂商在短期内支付的可变生产要素的费用,它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变动规律是增加幅度较大、增加的较慢、增加的较快

       c.短期总成本(STC):即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和,由于固定成本必定大于零,所以短期总成本必定大于零

       STC= FC VC d.平均固定成本(AFC):平均每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固定成本。e.平均可变成本(AVC):平均每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f.短期平均成本(SAC):即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之和。

       SAC=AFC AVC g.短期边际成本(SMC):短期内每增加以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量SMC=ΔSTC/ΔQ 2)长期成本:

       a.长期总成本(LTC)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当没有产量时就没有总成本。b.长期平均成本(LAC):LAC=LTC/Q c.长期边际成本(LMC):LMC= ΔLTC/ΔQ U型:AVCSACSMCLACLMC(2)收益

       总收益(TR):厂商销售一定量产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TR=AR·Q平均收益(AR):厂商销售每一单位产品平均得到的收入。AR=TR/Q 边际收益(MR):厂商每增加销售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MR=ΔTR/ΔQ 如果P代表价格:TP·P=TR AP·P=AR MP·P=MR 利润最大化条件:MR=MC

       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连续把数量相等的某种生产要素增加到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时,最初产量会增加,但该生产要素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则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甚至成为负数。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条件:

       (1)这一规律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即社会生产技术没有重大突破;(2)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没有发生变动,即生产的规模没有改变;

       (3)随着某要素的增加,边际收益要经历递增、递减,最后成为负数的过程;

       (4)这一规律是从生产实践和科学试验中的出来的,在农业部门变现最突出,但在其他部门也同样存在。

       Ⅰ,平均产出递增,因为生产的规模效益正在表现出来;MP>AP AP

       Ⅱ,平均产出递减,总产出增长的速度放慢;MP

       Ⅲ,边际产出为负,总产出绝对下降。MP<0 TP

       生产合理区域在第二个阶段。

       (Q:某种生产要素的量,ΔQ:某种生产要素的增量)

       总产量(Total Product):指生产要素既定的情况下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

       TP=AP·Q

       平均产量(Average Product):指平均每单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

       AP = TP / Q 边际产量(Marginal Product):所增加的最后以单位魔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产量

       MP = △TP /△Q 4.规模经济

       生产规模扩大,收益的变动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

       Ⅰ、规模收益递增阶段,收益增加的幅度大于规模扩大的幅度 Ⅱ、规模经济不变阶段,收益增加的幅度与规模扩大的幅度相等

       Ⅲ、规模收益递减阶段,收益增加的幅度小于规模扩大的幅度,甚至收益绝对减少 内在经济:是指一个厂商生产规模扩大时从自身内部所引起的收益增加。

       内在不经济:如果一个厂商的生产规模过大则会由自身内部引起收益的减少。外在经济:是指整个行业规模扩大时给个别厂商所带来的收益增加。

       外在不经济:如果一个行业规模过大也会给个别厂商带来损失,使他们的收益减少。3.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既定资源下,两种生产产品所能达到 的最大产量的组合 边际转换率MRT,增加X产品,减少Y产品的边际转换率乘坐把Y转换成X的边际转换率,写成MRTXY。

       MRTXY=ΔY/ΔX(ΔX:所增加的X产品,ΔY:所减少的Y产品)

       4.机会成本

       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 的数量 第五章 厂商均衡理论 1.完全竞争的概念

       完全竞争又称纯粹竞争,是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条件:(1)市场上有许多生产者与消费者。(2)不存在产品差异(3)各种生产资源都可以完全自由流动而不受任何限制(4)市场信息是畅通的,厂商与居民户都可以获得完备的信息,双方不存在相互的欺骗 完全竞争下的厂商均衡:

       短期均衡条件:SMC=MR

       长期均衡条件:LMC=MR=LAC=AR 2.完全垄断的概念

       完全垄断,又称垄断,是指整个行业的市场完全处于一家厂商所控制的状态。完全垄断下的厂商均衡:

       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是同样的:MR=MC,而且无论长期或短期都有超额的垄断利润存在 3.垄断竞争的概念

       垄断竞争是指一种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是完全竞争又不是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条件:(1)产品之间存在着差别

       (2)厂商的数量仍然是比较多的 垄断竞争下的均衡:

       短期:MR=MC 长期:MC=MR , AC=AR 如何从短期均衡到长期均衡: 在垄断竞争的条件下,各个厂商之间崔在这激烈的竞争,如果在短期里某行业存在着超额利润,必然引起新厂商加入,这样使该行业的产量增加,价格下降,于是使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直至与长期平均曲线(LAC)相切。这时,总收益与总利润相等,没有超额利润存在,从而实现了长期均衡。第六章 分配理论 1.边际生产力理论

       边际生产实物量或边际物质产品(MPP):如果以实物来表示某要素的编辑生产力 边际收益或边际收益产品(MRP):如果以收益来表示某要素的边际生产力

       MRP=MPP·P MPP与MRP的关系:MPP × MR = MRP

       P·Q=PL·L PK·K Q:总产量,L:劳动力,K:资本量,PL:劳动的价格工资,PK:资本的价格利息 2.洛伦斯曲线(基尼系数、收入分配之间关系)

       洛伦斯曲线是用来反映社会收入分配(或财产分配)平均程度的线。

       根据洛伦斯曲线可以计算出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这一指标成为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A/(A B)

       当A=0时,基尼系数等于零,这是收入绝对平均;

       当B=0时,基尼系数等于一,这是收入绝对不平均。第七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1.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区别、定义)

       (1)产品流动法:产品流动法又称产品支出法、支出法或最终产品法。这种方法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起来,计算出该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即把购买各种最终产品所支出的货币加在一起,得出社会最终产品的流动量的货币价值的总和。公式:Q1·P1 Q2·P2 Q3·P3 ··· Qn·Pn=GNP,其中Q代表各种产品与劳务、P代表各种产品与劳务的价格、GNP国民生产总值。

       (2)所得或收入法:所得或收入法又称要素支付法,或要素收入法。这种方法是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生产中所形成的各种收入相加起来,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得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和企业家才能所得到的利润相加起来计算GNP国民生产总值。

       (3)部门法:部门法按物质产品与提供劳务的所有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它反映了国民收入的来源。2.区别

       这三种方法是从不同角度对国民生产总值进行计算的,从理论上说所得出的结果应该是完全一致的。在这三种方法中,第一种方法,即产品流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最后得出的GNP数字应以它为准。如果用其它两种方法计算所得出的数字与用产品流动法计算所得出的数字不一致,则按产品流动法计算得出的数字进行调整。2.PPT计算方法:

       国内生产净值(NDP)NDP=GDP-折旧 国民收入(NI)

       NI=NDP-间接税 政府对企业的转移支付

       个人收入(PI)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费 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可支配收入(DI)DI=PI-个人所得税

       国内生产总值GDP– 折旧= 国内生产净值NDP 国内生产净值NDP 本国在国外所获要素支付 –国外在本国所获要素支付 = 国民生产净值NNP 国民生产净值NNP– 企业间接税 – 企业转移支付 政府补助金= 国民收入NI 国民收入NI– 公司未分配利润 – 公司所得税 – 社会保险税 政府转移支付= 个人收入PI 个人收入PI– 个人所得税=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第八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 1.消费函数

       消费函数是指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消费函数公式:C=f(Y),C代表消费,Y代表收入

       平均消费倾向(APC)APC = C / Y 边际消费倾向(MPC)MPC = △C / △Y,△C消费增量,△Y收入增量。在短期内,消费与收入的关系可能有:

       Ⅰ 消费与收入相等,即全部收入都用于消费。这时APC=1 Ⅱ 消费大于收入,这种情况就会有负储蓄,这时APC>1 Ⅲ 消费小于收入,这种情况下收入分为消费与储蓄两个部分,APC<1 Ⅳ 收入增加会引起消费增加,但一般情况下消费的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所以1>MPC>0 短期消费函数:c = a by,a为自发性消费、b为平均消费倾向 长期消费函数:c = ky,k是长期消费倾向,他基本是一个常数

       2.储蓄函数

       储蓄函数是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储蓄函数公式:S=f(Y),S代

       表储蓄,Y代表收入。

       S = Y – C S = – C0 (1 – c)Y 平均储蓄倾向(APS)APS = S / Y 边际储蓄倾向(MPS)MPS = △S / △Y

       APC APS = 1;MPC MPS = 1

       3.二部门、三部门均衡条件

       (1)二部门经济是指只有厂商与居民户的经济。

       I=S,I计划投资,S计划储蓄 I>S,国民收入扩张 I<S,国民收入收缩 I=S,国民收入达到均衡

       (2)三部门经济是包括了厂商、居民户与政府的经济。

       I G=S T,I计划投资,G政府支出,S计划储蓄,T税收 I G>S T,国民收入扩张 I G<S T,国民收入收缩

       I G=S T,国民收入达到均衡 第九章 国民收入的变动

       1.乘数理论(投资上升如何引起国民收入的倍增)

       乘数正是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率。如果注入是指投资,投资量及其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量之间的比率就是投资乘数;如果注入是指净出口,净出口量及其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量之间的比率就是对外贸易乘数。

       投资变动给国民收入总量带来的影响,要比投资本身变动更大,这种变动往往是投资变动的倍数。由于各经济部门是相互关联的,所以某一部门的一笔投资不仅会增加本部门的收入,而且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增加其它部门的投资和收入,最终使国民收入成倍地增长。

       K=△Y/△I,K代表乘数,△Y代表增加的收入量,△I代表增加的投资量。

       乘数是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边际储蓄倾向MPS:MPS = △S / △Y,MPS = 1 – MPC 第十章 国民收入与就业量的决定 1.萨伊定理

       供给能够创造其本身的需求,因而资本主义社会不存在生产过剩的危机。错误在于吧商品刘通好人产品物物交换等同起来。2.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

       决定就业量的是有效需求

       它研究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之间的均衡关系。有效需求是指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相等时的总需求。总供给价格是指全社会资本家预期因雇佣一定数目的工人所生产出来的商品能够得到的卖价。总需求价格是指社会购买这些商品时所愿意支付的总价格。当总需求价格小于总供给价格时,资本家不仅不能按预期的卖价出售商品,而且会有大量商品卖不掉。这时,资本家将减少产量,解雇工人。当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资本家因有利可图,将会增雇工人。只有在当总需求价格等于总供给价格时,资本家既不增雇工人,也不解雇工人,社会的总产量、总就业量,就在这个时候确定。3.IS、IM曲线

       (1)IS曲线

       1)IS曲线是描述物品市场达到均衡,即I=S时,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I是指投资,S是指储蓄。2)注入增加、漏出减少、投资边际效率上升、国民边际消费倾向提高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注入减少、漏出增加、投资边际效率下降、国民边际消费倾向下降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下图所示为:注入减少、漏出增加、投资边际效率下降、国民边际消费倾向下降,使得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结果是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减少。(2)LM曲线

       1)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L=M时,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L是指货币需求,M是指货币供给。2)货币供给增加、货币需求减少(如物价下降)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货币供给减少、货币需求增加(如物价上升)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如下图所示为:货币供给增加、货币需求减少(如物价下降),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结果是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增加。

       4.流动性偏好和陷阱

       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持一部分财富的愿望,即人们对现金的需求。人们之所以要用货币形式来保持其财产,主要出于以下三种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利息率是由货币的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决定的,它取决于流动性偏好的强弱以及可以满足这种流动性偏好的货币数量。当货币供给量不变时,利息率就取决于流动性偏好;当流动性偏好不变时,利息率取决于货币数量即货币供给数量。

       “流动性陷阱”,即当利息率下降到一定的程度,无论货币供给量如何增加,利息率再也不能下降。

       综上所述,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这一法则的作用,消费需求不足;在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性偏好的作用下,资本边际效率与利息率之间的差额不足以刺激企业家继续扩大投资,导致投资需求不足。所以有效需求不足,不能达到充分就业所要求的均衡水平,因而,失业必然存在。

       第十一章 经济周期理论 1.经济周期的定义和原理

       (1)经济周期定义

       经济周期是以商业经济为主的国家总体经济活动的一种波动,一个周期是由很多经济活动的差不多同时扩张,继之以普遍的衰退、收缩,与复苏所组成的;这种变动重复出现。

       4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繁荣,即经济活动扩张或向上的阶段(高涨); 衰退,即由繁荣转向萧条的过渡阶段(危机);

       萧条,即经济活动收缩或向下的阶段;

       复苏,即由萧条转向繁荣的过渡阶段。

       (2)对经济周期原因的解释

       纯货币理论:(央行政策)经济周期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数量的增减是经济发生波动的唯一原因。

       投资过度理论:(产业结构)强调了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生产资料的生产过多,而不是消费不足所引起的消费品的供大于求。

       消费不足理论:把萧条产生的原因归结为消费的不足。

       心理理论:强调了心理预期对经济周期各个阶段形成的决定作用。

       创新理论:经济周期是正常的,是创新所引起的就均衡的破坏和相新均衡的过度。

       太阳黑子理论:太阳黑子的出现引起农业减产,农业的减产影响到工业、商业、工资、购买力、投资等方面,从而引起整个经济的萧条。2.加速系数

       资本—产量比率 = 资本量/产量

       加速系数:是指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资本量

       加速系数=资本增量/产量增量=投资/收入增量 第十二章 经济增长理论 1.增长与发展的区别

       (1)经济增长含义: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增加。(2)区别:

       增长是指国民总值的增加,它是研究发达国家的问题 发展是指研究一个国家如何从不发达状态过渡到发达状态的问题,不仅有国民总值增加的问题,还有适应这种增长的社会制度的变化问题,它所研究的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2.哈罗德-多马模型

       (1)社会就业量取决于国民收入的均衡状态,而这种均衡的实现是投资等与储蓄。

       (2)哈罗德模型是在假设技术不变的前提下研究资本增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的,其基本公式是:G=S/C。

       G代表国民收人增长率,即经济增长率。S代表储蓄率,即储蓄量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C代表资本一产量比率,即生产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资本量。根据这一模型的假设,资本与劳动的配合比率是不变的,从而资本一产量比率也就是不变的。(3)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Gw = Sd / Cr

       Gw :有保证的增长率,Sd :合意的储蓄率,Cr :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率

       当既定的合意储蓄率和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率决定的增长率是有保证的增长率时,经济就可以实现稳定增长。

       (4)经济中长期波动的原因:Gn = S0 / Cr Cr :预期的资产-产量比率,S0 :一定制度安排下最适宜的储蓄率 有保证的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1)有保证的增长率大于自然增长率(Gw >Gn),这表明储蓄和投资的增长率超过了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所能允许的程度,这时由于生产的增长受到劳动力不足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将出现储蓄过度和投资过度的现象,从而出现长期停滞趋势;

       2)有保证的增长率小于自然增长率(Gw

       3)有保证的增长率等于自然增长率,这表明社会的全部劳动力和生产设备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得到充分利用。如果这时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也相等,即G= Gw,则全社会既实现了均衡增长,有保证了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这就实现了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

       第十三章

       宏观经济政策

       1、财政政策的运用

       (1)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来调节经济的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与税收。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以及转移支付。政府税收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其他税收。

       (2)财政政策就是要运用政府开支与税收来调节经济。增加政府税收可以缩小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减少政府税收可以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在经济萧条时期,国民收入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政府应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以便刺激总需求的扩大,消灭失业。

       在经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会引起通货膨胀,政府则要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以便抑制总需求,消灭通货膨胀。(3)逆经济风向行事:在经济高涨时期对之进行抑制,是经济不会过度高涨而引起通货膨胀;在经济萧条时期对之进行刺激,使经济不会严重萧条而引起失业。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稳定增长。

       2、内在稳定器作用

       (1)一些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具有自动地调节经济的灵活性,有助于经济的稳定,对需求管理起到了自动的配合作用。这些能起自动配合作用的财政政策被称为内在稳定器。

       (2)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失业救济金,各种福利支出,农产品维持价格。

       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有一定的起征点与固定税率。萧条时期,经济衰退个人收入减少,纳税人、应交税额减少,总税收自动减少,抑制消费与投资的减少,维持总需求;膨胀时期,经济高涨个人收入增加,纳税人,应缴税额增加,总税收自动增加,抑制消费与投资的增加,抑制总需求的增加。

       失业救济金:有发放标准美语失业人数有关。萧条时期,失业人数量增加,失业救济金发放自动增加,抑制消费减少;反之

       各种福利支出:有发放标准,与就业与收入状况有关。萧条时期,就业减少,个人收入减少,接受福利的人数增加,抑制个人消费的减少;反之

       农产品维持价格:维持一定价格,高于政府抛出农产品,压低价格,低于政府收购农产品,提高价格。萧条时期,农产品价格下跌,收购,维持农场主夫人的收入与消费水平;反之(3)内在稳定器调节经济的局限性

       内在稳定器自动地发生作用,调节经济,无需政府作出任何决策,但是,这种内在稳定器调节经济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它只能减轻萧条或通货膨胀的程度,并不能改变萧条或通货膨胀的总趋势;只能对财政政策起到自动配合的作用,并不能代替财政政策。因此,尽管某些财政政策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但仍需政府有意识地运用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

       3、赤字财政政策

       (1)财政赤字就是政府收入小于支出。

       (2)挤出效应:当政府支出小于税收时,财政盈余,对国民少收入起收缩作用的力量大于起扩张的力量,国民收入减少。当政府支出等于税收,收支平衡,由税收的增加所带来的之处会引起私人的支出减少。

       (3)实行赤字财政,扩大政府支出就是要由政府发放公债。是可行的,第一,债务人是国家,债权人是公众。国家与公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政府的财政赤字是国家欠公众的债务,也就是自己欠自己的债务。第二,政府的政权是稳定的,这就保证了债务的偿还是有保证的,不会引起信用危机。第三,政府债务总额与国民收入总是保持一定的比例。债务用于发展经济,使政府有能力偿还债务,弥补赤字。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公债哲学”。

       (4)政府实行赤字财政政策是通过发行债券来进行的。具体做法:萧条时期,由于政府支出增加,税收减少,政府发放公债,把公债劵作为存款交给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给政府以支票簿,可以当货币使用,用于政府支出。膨胀时期,政府支出减少,税收增加,有盈余,政府把财政盈余冻结起来,以备萧条时期使用。

       4、宏观货币政策

       货币职能:交换媒介(最基本),贮藏手段、计价单位

       (1)货币分类:通货或现金(包括纸币、铸币)、存款货币(活期)、近似货币(定期)、货币代替物(银行卡)

       (2)银行基本知识:商业银行,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私人办的,从事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与代客结算,从中获利。资金主要来源是存款 中央银行:国家的银行,主要职责:

       1、作为商业银行的银行,接受商业银行的存款,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领导监督商业银行业务

       2、代表政府发放纸币

       3、通过政策措施来运用货币政策影响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