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结构

第一篇: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结构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结构

       一、名词解释

       物质利益、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社会保障。二、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较低 ②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 ③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 ④国家是按劳分配的主体

       2.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必须()

       ①既要打破平均主义,合理拉开差距,又要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②坚持反对平均主义,尽力扩大收入差距 ③坚持反对分配不公,努力缩小差距 ④坚持平均,反对拉开差距

       3.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①部门是按劳分配的主体 ②企业是按劳分配的主体

       ③劳动者个人是按劳分配的主体 ④国家是按劳分配的主体 4.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前提是()

       ①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③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 ④劳动还是个人的谋生手段 5.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

       ①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 ③公有制经济范围内进行的 ③物质生产领域中进行的 ④非物质生产领域中进行的

       三、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在于()()()()()

       ①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和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③为了纠正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④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⑤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2.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形式有()()()()()

       ①按劳分配 ③按资金收入分配

       ③经营者收入和风险收入分配 ④剥削收入 ⑤人体劳动者的收入

       3.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最终形成了情况()()()()()

       ①不变基金 ②流通基金 ③积累基金 ④消费基金 ⑤可变基金 4.社会主义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原因()()()()()

       ①满足非生产部门的需要

       ②加强重点建设,保证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需要 ③建立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 ④建立社会保证基金的需要 ⑤上缴国家税金的需要

       5.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特点是()()()()()

       ①按劳分配的主体是社会主义企业

       ②按劳分配是按照劳动者实现的价值进行的 ③按劳分配是通过商品和货币的形式实现的 ④按劳分配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国家 ⑤按劳分配是按需分配的补充

       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于按劳分配的个人收入形式有()()()()()

       ① 工资收入 ② 奖金收入 ③ 津贴收入 ④ 利息收入 ⑤ 奖金收入 ⒎ 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是()

       ① 社会保险 ② 社会福利 ③ 社会补贴 ④ 社会救济 ⑤ 社会优抚 四、简答题

       ㈠ 简述社会主义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原因和实现国民收入现分配的途径是什么? ㈡ 简述我国现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㈢ 说明社会主义时期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㈣ 如何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

       五、论述题

       ㈠ 论述什么是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是什么? ㈡ 说明我国现阶段主要利益主体的物质利益基础及利益形态。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物质利益:指经济主体为了满足其经济利益的需要而实际占有的经济资源。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以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在商品经济中表现为货币收入)的分配方式。它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社会在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以后,进行的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它的基本要求是把劳动作为惟一的尺度,按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进行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指新价值依据生产要素所有权转化为的收入。各种收入的源泉仍然是生产者的抽象劳动。

       社会保障:指国家和社会为维持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权利,保证劳动者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减轻社会震荡而建立的一整套保障制度。二、单项选择题

       1.④ 2.① 3.② 5.① 5.③ 三、多项选择题

       1.①②④ 2.①②③④⑤ 3.③④ 4.①②③④ 5.①②③ 6.①②③ 7.①②④⑤

       四、简答题(答案要点)

       ㈠ 答:⑴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以后,还必须在全社会的范围进行再分配。再分配是指:在国民收入进行初次分配的基础上,通过国家预算、各种劳务费用的支付、价格杠杆和银行信贷等,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对国民收入进行的再分配。

       ⑵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之所以要进行再分配,是由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决定的: 第一,为了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及其劳动者的消费需要。非物质生产部门及其劳动者虽然不创造国民收入,但是,这些部门的存在和发展是生产发展和社会正常运行所不可缺少的。第二,为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协调发展的需要。因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为了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加强重点建设,发展新兴产业等需要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第三,为了设立后备基金的需要。国家为了应付各种突发事故和自然灾害,必须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建立社会后备基金,来满足这些需要。第四,建立社会保障基金的需要。国家对于那些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残疾人、孤儿等费用,需要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加以解决。

       ⑶ 实现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四点:第一,通过国家预算来进行的。这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途径。第二,通过劳务费用来进行的,即服务行业的劳动。第三,通过价格杠杆,即价格的升降来进行的。第四,通过银行信贷利息,即贷款和存款利息来进行的。㈡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不是一种任意的制度安排,它是由所有制与其经济利益实现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决定的。每一种所有制都有其经济利益的实现形式。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劳动要素的所有者必须凭借其生产要素的所有权索取一定的报酬,这是要素所有权的经济意义;报酬水平的变化会导致要素的流动,这是通过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方式。所以,只要是存在非劳动要素的所有权,这种权力就应该有其对应的经济利益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理性根源于市场配置资源的内在要求。⑵在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条件下,各类所有制企业都要在市场竞争中使用生产要素,要素的报酬水平成为决定着生产要素流向的重要参数。所以,即使在公有制经济中,生产要素的使用也必须是有偿的,必须在其产品的成本项目中包含要素的成本。市场的竞争和交换关系将全社会的各种生产要素都包容在有偿使用、等价交换的经济关系中。⑶无论在公有制经济还是在非公有制经济中,非劳动要素在其生产活动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既然参与了生产过程,并且是不可或缺的,就应获得一份收入。但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是获得收入的理由,真正的理由是这种要素的所有权。

       ㈢ 答:⑴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决定了劳动成果也应归劳动者共同所有。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的无差别性决定了劳动成为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唯一依据。

       ⑵ 劳动分工,特别是旧式劳动分工的存在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劳动分工导致劳动的差别,这种差别又会在个人消费品分配上反映出来,这就要求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跟人消费品。

       ⑶ 劳动是谋生手段也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还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还没有成为劳动者的第一需要。因此,劳动者还不可能不计报酬地为社会劳动,这就要求把劳动与收入联系起来以激励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

       ⑷ 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终极原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的社会产品数量有限,能够用来分配的个人消费品也有限。按劳动者为社会提供的劳动来分配个人消费品,可以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㈣ 答:⑴ 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是保证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给每一个社会成员以经济安全,保障其因社会和经济不测造成的伤害得到补偿。随着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深化,为了保证社会稳定和实现社会公平,必须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⑵ 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 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对象和实施范围,逐步实现全社会的劳动者都享受到社会保障制度提供的保障利益。

       ② 拓宽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渠道,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基金的社会化程度。改变过去单纯依赖国家出资承担保障的状况,逐步形成国家基本保险、企业补充保险、个人储蓄性保险相结合的格局,使居民既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又承担相应的社会保障义务。

       ③ 建立和健全多方式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经济结构复杂,区域和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这就决定了在我国不适宜建立一个保障水平较高、层次单一的保障制度,所以,一个多方式、多层次的保障体系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

       ④ 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完善社会保障的法规和管理办法。改变我国当前条块分割、管理混乱的状况,由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由政府有关部门和公民代表组成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组织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进行监督。

       五、论述题(答案要点)㈠ 答:⑴ 按劳分配是指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社会在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以后,进行的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它的基本要求就是把劳动作为惟一的尺度,按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进行的。⑵ 我国现阶段之所以要实行按劳分配,这是因为:

       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因为公有制的建立,消除了任何人依靠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来占有他人产品的可能性,从而消除了产品分配中的剥削关系,为实现按劳分配创造了前提。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之所以要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产品还不丰富,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还做不到按需分配,只能按劳分配。

       第三,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和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三大差别,劳动还不可能成为劳动者的第一需要,还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实行按劳分配,才能激励劳动者长期的积极性。

       ⑶ 我国现阶段除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以外,还存在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性。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形式。按劳分配只是公有制范围内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公有制以外的其他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由于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不同,因而存在不同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第二,是由多种经营方式的存在所决定的。我国现阶段大致有三种经营方式,相应的也有三种分配方式:一是按经济收入、风险收入分配。承认这种分配方式,能鼓励企业家积极投入市场竞争,勇于开拓创业。二是按资金收入分配。这种分配方式,便于筹集社会资金,扩大生产规模。三是按剥削收入分配。这种分配方式,只是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就允许存在,它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广泛结合,从而有利于生产的发展。第三,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所决定的。由于劳动力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的广泛发展,都会形成一定的、各不相同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可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不可避免的,具有客观必然性。

       ㈡ 答:⑴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物质利益关系上主要涉国家、集体(企业)和个人三类主体。它们之间既有共同的物质利益基础,又有各自独立的利益形态。

       ⑵ 社会主义国家的物质利益基础有两个:①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②是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所承担的公共管理职能。依据前者,国家要通过收取利润支配一部分社会剩余产品;依据后者,国家要通过税收的形式掌握一部分经济资源。

       ⑶ 集体(企业)的物质利益,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物质利益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物质利益。全民所有制企业物质利益的基础,是国有资产的实际运营权,即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它根源于国有资产的产权分解。在这一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企业要获得经营所得的纯收入。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物质基础是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制和集体耗费的劳动。在这一基础上,集体要占有本企业生产经营所实现的销售收入。

       ⑷ 劳动者个人物质利益的基础,除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外,还有对自身劳动力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在此基础上,劳动者除了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以外,还要凭借劳动换取生活资料。⑸ 在现阶段,还存在着以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和个人所有制为基础的利益主体,他们要享有其经营的成果。

第二篇: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什么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和基本国情决定的: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总体水平低、不平衡、多层次,决定了在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我国应当怎样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要做到:

       (1)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2)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3、我国现阶段有的各种所有制经济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所有制形式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个体所有制、私营企业所有制、外资企业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等。

       (2)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和共同发展中,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居于主导地位,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与集体成分,形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它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3)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国家通过引导、监督和管理,使之健康发展。

       4、为什么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和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社会主义性质,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从而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劳动者作为主人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决定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和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各个环节:

       第一,它决定了全体劳动者在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上,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第二,它决定了劳动者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必然要为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利益服务,决定了社会生产的目的和生产成果分配的性质。

       三,它决定了生产成果必然按照符合劳动人民利益的原则进行分配,即从兼顾劳动人民的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原则出发,进行国民收人的分配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从而保证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第四,它决定着劳动着之间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经济生活中形成一种互助互利的新型合作关系。

       5、我国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第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只有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使其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才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真正建立起来。

       第二,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保证国 1 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

       第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快速高效增长。

       第四,公有制是保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经济条件。

       6、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如何体现的?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确保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意质的提高。

       第二,保证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第三,发挥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第四,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是就全国来说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并存的必然性是什么?

       8、怎样正确评价和认识我国现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1)评价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否具有优越性,要以这种所有制结构是否适应生产力的现实水平,不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为标准。

       (2)我国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最适应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能够有力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而是具有优越性的所有制结构。

       (3)评价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是否具有优越性,不能抽象地以“一大二公”为标准,即并非所有制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具有优越性,否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9、我国现代产权制度的特征是什么?建立和完善现代产权制度有什么意义?

       (1)产权制度就是有关产权的归属、权责、保护、流转和监管的制度。我国现代产权制度的特点是: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

       (2)建立和完善现代产权制度的意义在于,①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②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③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④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

       10、怎样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其实现形式?

       (1)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特征的所有制形式。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和根本标志,从而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3)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4)我国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在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突破了仅仅是国有国营和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实现形式,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局面,如股份制经营、股份合作制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委托经营,等等。

       11、怎样理解国有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1)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是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公有化程度比较高的公的制形式。

       2(2)国有经济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经济基础,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所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3)全民所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表现为:

       第一,它对整个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起着领导作用,支撑、引导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二,全民所有制经济拥有现代化的大工业、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它的巩固和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和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第三,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资金积累的主要来源。

       第四,它的生产性企业为满足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提供大量的消费品。

       第五,它在国家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国家实现宏观调控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支撑。

       12、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为什么采取国家所有制的形式?

       第一,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全民所有制经济,各个部门各个企业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彼此依赖的密切联系,客观上要求有一个社会中心来统一指挥和协调,这样才能保证国民经济健康而迅速地发展。

       第二,全民所有制的生产资料属于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全民本身是个整体概念,全民所有意味着全体劳动者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对生产资料实行共同的占有,而不是每个劳动者个别占有的简单相加,更不意味着每个劳动者都单独占有一份生产资料。

       第三,社会主义国家是全体劳动人民共同的根本的利益的代表者,通过社会主义国家掌握属于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才能把劳动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全民所有制的生产资料,真正为全体劳动者的共同的根本利益服务。

       13、为什么国有经济要实行两权分离?(为什么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应当分离?)(1)社会需求复杂多变,国家不可能及时了解和适应这种复杂多变的情况,国家直接经营企业必然造成浪费、效益低下。因而所有权和经营权应当分离。

       (2)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从历史上看,资本主义借贷资本和股份资本的产生,使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建立在社会化生产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同样要求两权分离。

       14、我国集体所有制经济有哪些特点?

       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有经济相比较,集体经济具有如下特点:

       (1)一般来说它规模较小,资金较少,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不需要国家投资。(2)它自主经营,比较灵活,对市场的适应性强。

       (3)它自负盈亏,其经营状况同劳动者的利益密切相连,能更好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4)它能容纳手工劳动、半机械化劳动、机械化劳动等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有利于发挥广大劳动者和各种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发展城乡集体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有重大意义。

       15、怎样认识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

       (1)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性质: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是由一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一定范 3 围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所有制形式。一般来说,它是与较低程度的生产社会化相适应的公有制形式。我国的集体所有制经济属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2)集体所有制经济可以体现共同富裕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

       16、怎样理解混合所有制经济?

       (1)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是由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组合而成的一种经济形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扩大对外开放,我国逐步出现了由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等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个体经济以及劳动者个人共同投资所组成的采取股份制组织形式的企业,还产生了各种不同所有制企业组成企业集团,它们都是混合所有制经济。

       (2)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的成分,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3)我国为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17、如何正确认识股份制是我国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1)股份制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2)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是我国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它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可以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可以用。因此,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在社会主义社会,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控股,便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需要由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可区别不同情况,实行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

       18、我国为什么要调整和如何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

       (1)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原因。我国国有经济存在分布过宽、摊子过大、资金不足、技术装备落后、产品竞争力差、整体素质不高、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等问题。为了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劳动力,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

       (2)如何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坚持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还需要加快中西部地区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

       19、我国建立和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的原因和途径是什么?

       (1)建立和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的原因。为了有效地实现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理顺国有经济的产权关系,实现国有资产出资人到位,需要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健全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督体制。

       (2)建立和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要在坚持国家所有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管人和管事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的职责。中央政府和省、市(地)两级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20、为什么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有制企业作为自主经营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和市场主体,其投资、生产、经营活动都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它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市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它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建设资金、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培养经济管理与技术人员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我国要大力发展并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允许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实现公平竞争。

       (4)非公有制经济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国家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非公有制经济。

       21、怎样认识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

       (1)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它是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一种经济形式。

       (2)私营经济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私有制经济,从本质上说,它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

       (3)私营经济的作用。它在我国现阶段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活跃市场、扩大就业、增加建设资金、培养管理和技术人员。

       (4)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在保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鼓励、支持和引导私营经济的发展。

       22、三资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三资企业是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独营企业的统称。三资企业的存在和发展,对于发展我国经济社会主义经济的作用是:

       (1)它可以使我国得到适合我国需要的先进技术设备,有助于我国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2)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提高我国的经营管理水平。(3)有助于弥补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

       (4)可以培养和提高我国经济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队伍的素质。此外,它对于活跃市场,扩大就业,增加产品出口,更好地满足劳动者各方面的需要等等,也是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篇: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缩小收入差距

       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缩小收入差距 首都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研究课题组

       一、分配公平与和谐社会首善之区

       和谐社会最深厚的基础是公平,而收入分配领域里的公平是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关系和谐的最突出、最典型的表现。无论是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还是再分配,只要分配政策科学、分配依据准确、分配形成的差距合理,就会激发劳动者的内在动力,从经济利益上调动、发挥和保护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反之,如果分配不公,比如分配尺度不统一,就会造成分配的机会和条件不平等,劳动所得与要素所得不相称,势必造成有的人得益、有的人受损,有的人满意、有的人失落,一旦超出了人民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易引发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冲突,影响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讲公平必然涉及效率,公平与效率有矛盾,但是并不完全对立。当前,收入分配不公平引起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愈来愈突出,已经给构建和谐社会带来挑战。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与效率的统一,需要在深化改革中进一步完善国民收入的分配体制和机制。根据目前我市收入差距的状况,政府可以运用多种手段,对分配进行调节,从社会各个方面兼顾公平,将北京建设成为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

       二、北京市城乡居民收入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为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奠定了物质基础 1.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财富日益丰富。2022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60.3亿元,经济发展达到上中等收入国家(地区)水平。社会财富日益丰富,城市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大幅度提高,为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2.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向居民收入分配倾斜。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长期实施“低工资,高积累”政策,国家、集体在国民收入与分配中占据重要地位。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转移到城市以后,国民收入分配比例呈现国家、集体比重下降,个人比重上升的态势。到1994年,劳动者报酬占初次分配总收入的比例由1978年的26.4%提高到46.2%,而营业盈余的比例由1978年的48.5%下降到22.9%。1994年以后,国家、集体、个人的分配在15∶40∶45的比例间上下浮动。加上近几年来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财政用于保障支出比例也逐步增加,居民收入保持稳步提高。1999年,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429亿元,到了2022年,增加到5692.8亿元,是1999年的1.3倍。1999年,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51.7亿元,到2022年增加到429.6亿元,是1999年的1.7倍。

       3.城乡居民收入整体与经济发展趋于协调。随着近年来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2022年分别达到15637.8元和7172元,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分别是1978年的6.7倍和9.8倍。

       整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与首都综合经济实力相协调,都低于GDP增长速度,表明个人所得的增长基于财富积累,没有超过国民收入分配的现象。1978年到1985年,农民收入增长快于城市居民,1985年后,城市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农民,都是基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转入城市后,城市劳动生产率提高程度远高于农村。2022年,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是14673元/人,比1985年增长了16.9倍。2022年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是57028元/人,比1985年增长了17.6倍。因此,目前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而收入差距的存在,是由劳动生产率差距明显而引起的,有其合理性。

       4.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格局基本形成。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传统的工资管理制度逐步调整、改革。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也参与了分配。北京市居民的投资意识不断增强,收入来源呈多元化趋势。2022年,居民全年平均的人均经营收入314.2元,占全年平均总收入的2.1%。转移性收入则占了28.8%。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迅速,从1994年的63.5元增加到2022年的174.7元,占全年平均总收入的1.1%。国资委确立了在国有企业推行董事长总经理等年薪制试点,一般规定其年薪不超过企业职工平均收入的5倍。据调查,从业人员约有25%在私营、个体企业就业,约有10%在外商投资企业就业。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近年来发布的《部分职位工资指导价位》表明,财务总监、市场总监和人力资源总监等管理人员的平均年薪可以达到10万元以上,提供技术服务的人员,平均年薪从4万元到8万元不等。多元所有制形式并存,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分配制度逐步趋于多样化,表明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格局已经形成。

       (二)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从结构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始终高于农民人均纯收入。202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172元,低于199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收入比城市居民落后7年。同时,城乡收入差距呈加速扩大趋势,1985年以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加682.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301.1元。城乡收入差距从1985年的132.6元扩大到2022年的8465.8元,收入比从1.2∶1扩大到2.2∶1。国际经验表明,城乡收入比不宜超过2倍。目前本市综合经济实力大大提高,具备了城市反哺农村的基础和条件,因此缩小城乡差距,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逐步提上日程。

       2.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扩大。从1996年到2022年的统计数字来看,城镇居民高、低收入组差距呈现不断加大的趋势,高低收入之间的级差逐年上升。1996年,高、低收入组的年收入差距是7385.8元。2022年,这个数字扩大到22233.7元。高、低收入组之间的收入比值从1996年的2.7∶1扩大到2022年的4∶1。2022年,低收入户的年收入是1996年的1.7倍,而高收入户年收入则是1996年的2.5倍。2022年,被调查的居民家庭中,20%的高收入组恩格尔系数为25.5%,20%的低收入组为38.3%,高收入组比低收入组低13.3个百分点。

       3.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从2022年到2022年,北京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1394.5元。按照农村居民五分法分组收入分析,高低收入组之间的级差也逐年上升。高收入户与低收入户的收入级差从2022年的5324.9元增加到2022年的6770.6元。在平均收入增长了27.3%的同时,收入级差也增加了27.1%。从基尼系数分析,农民收入差距近年来也有逐步扩大的趋势,从1990年的0.25上升到2022年的0.35,在正常范围之内。这说明,伴随着北京市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农民收入差距也在逐步扩大。

       4.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较大。北京市居民收入分配行业结构中,虽然各行业的平均工资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是收入差距较大。平均工资较高的行业依次为金融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金融业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为28.4%,高于其他行业,而农林牧渔业、建筑业和采矿业则低于其他行业。2022年,金融业的平均收入为61713元,是全市平均工资的2.5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平均收入为53010元,而农林牧渔业的平均收入为14981元,仅为金融业的24.2%。

       5.低收入群体比重偏大,增收困难。据典型调查,目前全市城镇居民、农民中有60%左右的收入水平低于各自平均数,这显然不利于社会稳定。低收入群体主要集中在失业人员,部分企业退休人员,丧失劳动能力人员,失地农民和多种原因形成的困难家庭。

       从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群体看,2022年有16万人,比2000年增长了33.7%。这部分人员收入低并且主要依靠社会救济,转移性收入占其总收入的80%以上。

       从城镇居民20%低收入户调查资料分析,城市低收入家庭人均收入较低且增幅趋缓的主要原因:一是就业者负担系数上升,2022年我市20%低收入户平均每户无收入人员为1.1人,比上年增长10%,比高收入户高0.8人。二是文化程度偏低,竞争能力弱。2022年被调查的居民家庭中,未上过学的群体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049.8元。三是从事不同的职业和行业对收入有较大影响,低收入群体一般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而且工作流动性大,收入也不稳定。

       从农村居民20%低收入群体情况分析,2022年,20%低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614元,仅为全市平均收入的36.4%。农民低收入群体收入来源渠道较少,且由于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而获得的收入较低,其在各项收入来源上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部分收入来源甚至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20%,农民低收入群体贫困现象比较严重。

       三、北京市居民收入分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多种经济所有制并存,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打破了传统的平均主义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工资制度改革打破了以往高度集权型的分配管理体制、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和传统的平均主义分配体制,初步形成了政、事、企分开的工资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格局。

       1.多种经济所有制共同发展。党的十五大对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作了新的社会定位,即“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2022年,我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212.7亿元,按照注册经济类型划分,公有制单位实现增加值1746.3亿元,非公有制单位实现增加值1466.4亿元,分别占总量的54.4%和45.6%,按可比价格计算,公有制单位总量比1996年增长了24.3%,非公有制单位增长了3.0倍,非公有制单位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公有制单位。从收入分配所有制结构分析,外资经济的工资水平高于内资经济的工资水平,同时外资经济工资水平的增长率也高于内资经济平均工资的增长率,从而使得外资经济与内资经济之间平均工资水平的差距逐步扩大。这种收入分配局面与长期的招商引资政策密切相关,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市场的逐步放开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内外资企业之间的工资差距将会缩小。

       2.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对于居民收入分配而言,按要素分配通常包括按资本要素分配,按劳动力要素分配,按土地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信息要素分配。

       工薪收入仍是城市居民获得收入的主渠道,2022年,居民工薪收入为1万元,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3%。财产性收入增长较快,2022年比2022年增长1.1倍,其中利息收入、股息与红利收入、保险收益分别增长2.3倍、2.7倍和64.5%。

       (二)市场经济发育程度差异导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

       1.垄断行业。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国家的政策确保优先发展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如对能源、通讯、电力、交通、金融、保险、航空等实行倾斜政策,在税收、信贷、增资政策上给予优惠,同时限制个人或其他部门的资本进入,使这些行业获取较高的收益,利润特别高,行业内的员工享受高工资、高福利。垄断造成不平等的竞争环境,形成了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

       2.竞争行业。竞争行业从业人员的收入要低于垄断行业。批发和零售业2022年的平均工资为23088元,远远低于金融业的61713元。由于竞争企业不具备垄断企业的优势地位,在市场经济下,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要追求效益最大化,就要降低成本。企业员工的收入是企业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目前保障企业职工的各种政策法规还不健全,对企业的监督管理还存在漏洞,导致一些竞争性企业压低员工的工资,以降低经营成本。

       3.初级产品生产行业(农业和采掘业)。随着农产品逐步从短缺发展为相对过剩,以及国际市场的制约,价格上涨的空间逐渐消失,甚至呈现下降态势,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增幅放慢。农林牧渔业2022年的平均工资仅为14980元。

       农业缺乏新型的市场组织和市场机制,是导致农民收入持续不前的原因。农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水平不高,不能适应市场日益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需求。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特别是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从长期看,不转移农民,难以解决农民收入低的问题。

       采掘业是资源依赖性强的行业。目前,我国资源储备伴随高强度开发逐渐枯竭、开采成本不断上升、竞争力严重削弱。同时,采掘业的现代化水平不高,人工成本在企业成本中占的比重大约为33%。采掘业2022年的平均工资为18858元,比农业略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于下游加工业不发达,采掘业的初级产品附加值低,矿山大多依赖于大规模的开采。很多矿山用招收大量农民工,压低矿工工资的办法来降低成本,从而造成了矿工低收入的现状。

       (三)税收调节机制不健全

       1.地方无税收调节权。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对税收管理权限没做合理的划分,例如在地方税种的设置、税收条例的立法方面,地方政府几乎没有什么权力,地方税管理权限高度集中在中央,不利于地方因地制宜处理当地的税收经济问题。

       2.征管漏洞,信用缺失。税收征管中存在着漏洞。例如,由于税务机关和工商机关之间缺乏有效的配合,导致税款大量流失。同时,企业和个人通过各种方法避税。例如,企业会计信息不实,通过多列支出、少列或者不列收入的方式偷逃税款。一些经营性企业对于销售出去的商品,不开或者少开发票。个人通过收入不入账或者物化收入等方式逃避税收征管。

       (四)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1.城乡社会保障二元制。中国的二元社会保障体系源于经济社会结构的二元化,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并存着两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层次,改革一直把重点放在城市,城镇企事业单位中的就业人员享受着相对较为完善、水平较高的社会保障服务;而将农村放在次要位置,甚至有相当部分社会保障内容将整个农村人口排斥在外,从而导致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严重落后于城镇,从年人均占有社会保障费上看,城镇人均占有达455元,农民人均占有仅15元,相差整整30倍。

       与城市相比,农村社会保障具有社会化程度低、非制度性和保障模式改造相对滞后的特点,远远满足不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覆盖范围小。2022年,城镇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参统人数分别达到460万、484万和308万人,23万人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但是社会保障仍然不能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需要,有效覆盖面较窄,部分人员被置于社会保障制度之外。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占同期城镇就业人数的64%左右,其余几项社会保险项目参保人数皆低于这一数字。农村社会保障种类少、覆盖面更小,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仅为25%。

       另外,2022年,北京共有外来常住人口320万人,农民工286.5万人,比1999年增长90.4%。由于来京务工人员的流动性大,给社会保障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四、完善北京市居民收入分配制度的政策措施

       针对现阶段我市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特征,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采取有效措施,逐步缩小过大的收入差距。

       (一)进一步做强做大首都经济,在发展中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

       做强做大首都经济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实现首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又要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积极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强首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发挥首都优势,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做强做大首都经济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符合首都经济发展方向的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一是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文化产业、金融保险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软件业、现代流通业和旅游会展业,构筑“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服务业新体系,实现服务业规模扩大和水平同步提升,提高首都城市的综合服务能力。二是高新技术产业要以中关村科技园区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依托,加快发展基因工程、生物芯片、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纳米技术、航天技术以及资源节约利用等方面的高新技术,着力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参与国际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工和竞争。三是现代制造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石化新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业、生物工程新医药产业,实现制造业全面升级。抓住产业链关键环节,延长产业链,促进生产制造与服务市场开发的有效互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做强做大首都经济要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城市反哺农村的长效机制,加强政策和资金对“三农”的支持,加强农村硬件建设,推动投资、资源和功能转移,加快城乡一体化管理,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

       同时,在做强做大首都经济的基础上,通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使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收入差距趋于缩小。

       (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收入分配调节制度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收入分配政策体系,一是强化公共财政职能,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积极探索收入分配的城乡转移支付机制,提高社会保障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二是积极推进税制改革,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三是合理调整国有部门的分配关系和分配秩序。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加强对国有垄断部门和国有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监管,积极探索超额垄断所得向全民所有者的转移机制。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国家公务员的工资制度,既要加快福利待遇货币化进程,促进公务员群体成为稳定的中等收入阶层,又要防止在这一过程中出现过快和过大幅度提高公务员待遇的情况。对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行为进行有效监测和监控,在企业微观收入分配机制设计上审慎对待年薪制,使企业薪酬制度能够切实起到有效激励的作用。实行以岗位工资为主体的多元化分配机制,激发国有事业单位及其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编制好就业和社会保障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收入分配的调控目标

       编制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十一五”规划对于逐步解决收入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公平、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针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收入分配在城乡、行业之间不平衡等问题,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调控目标,提出调整收入分配结构、逐步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措施。

       (四)积极促进充分就业

       首先,将扩大就业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发挥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利用第三产业社会需求大和发展前景广阔的优势,将第三产业作为扩大就业的主攻方向。继续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贯彻落实鼓励中小企业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支持其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其次,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建立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建立起以劳动者自主就业为主导、以市场调节就业为基础、以政府促进就业为动力的就业机制。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全面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向失业人员和进城求职的农民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对就业转失业人员提供免费再就业培训。鼓励社会力量开展就业服务,加强职业中介管理,建立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

       第三,鼓励创业型就业。营造全社会支持和扶持创业的氛围,在审批与资金要求上降低创业门槛。采用各类政策,发挥北京人才优势,将大量的知识资本转化为生产力。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继续推进就业倍增计划,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对于个人创业带动就业光荣、企业分担社会就业责任光荣的舆论宣传。对创业人员提供更充足和更便利的贷款及贴息优惠政策。检查、修订和废止一些不利于创办小公司的规章制度。在第三产业的新兴行业中促进自由职业者自营性就业或自主创业。鼓励和支持各种形式的灵活非正规就业。

       第四,重点解决困难地区、特殊群体的就业问题。加强对困难地区就业工作的指导,建立区域间就业岗位对口援助和输出机制,积极引导困难地区失业人员跨地区就业。在资金上、政策上给予倾斜,帮助困难地区制定符合本区县实际的促进就业措施,解决本地区的就业矛盾。实现就业援助制度化,依托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开发适合困难群体特点的就业岗位,特别是公益性就业岗位,通过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招用、免费就业服务等政策措施,使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

       (五)建立本市农民转移就业机制

       缩小城乡差距关键是打破二元结构,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尽快从农村转移出来。转移区域从就地、就近转移,转向就近、就地与跨区域、城乡间的大范围转移相结合,转移渠道从单纯农村第二、三产业拓宽到整个城乡第二、三产业,转移方式从单纯自发的分散式转移转向有组织的集群式转移。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完善管理和服务措施,积极开展跨地区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加大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前培训和农民工岗位培训制度,努力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建立适合进城就业农民的社会保险体系,加强对进城就业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进一步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

       (六)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税收是政府调节收入差距的主要手段之一。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一是改革税种安排。开征资产税、遗产税和赠与税,从而形成以个人所得税为主体、多种财产税为辅的税收调节体系,同时对个人收入的流量、存量和转让进行调节。二是完善个人所得税。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并规范地方税收减免政策,从而使得个人所得税在调节居民收入分配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个人所得税将收入从高收入者向低收入者转移,在实现社会公平的同时缩小收入差距。同时,个人所得税中应该合理区分税基。要善待工薪高收入群体,同时加强对资产高收入和劳务高收入群体的管理。三是加强税收征管力度。应该尽量缩小税收制度的政策空间,建立和健全对居民收入的监控体系,尽快建立科学严密的征管体制,实现依法合理征税并提高税收征缴率。加强税收征管力度的有力措施就是加重对偷税漏税现象的处罚力度,从个人动机上避免偷税漏税的可能性。

       (七)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我市应逐步建立起与首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实现资金有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保险关系可接续。将非公有制企业、有条件参保的灵活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基本实现城镇各类就业人员平等享有社会保障。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形成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健全社会医疗救助和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的保障水平。大力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课题负责人:市委副秘书长、市委研究室主任 王力丁

       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 陈之昌

       课题组长: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 王鸿春

       市社科联正局级研究员 马仲良

       执笔人: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王景山 刘宁

第四篇: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完善分配管理制度

       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完善分配管理制度 2022-3-8 6:00:46来源:2022年03月07日 20:51:21 新华社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记者华晔迪、邹伟)丁时勇委员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建议,按照事权与财权相匹配原则,在进一步调整完善中央与地方收入分配结构基础上,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提高转移支付的规范度和透明度。

       丁时勇委员提出,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结构及管理尚存在分配项目过多、结构不够合理、分配安排不够规范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为充分发挥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优势,他建议:

       一、制定目标计划,大幅调整转移支付结构。加大财力下沉和财权下放,大幅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

       二、清理整合项目,大量减少转移支付项目。对确定为一般性转移支付项目的不得限定用途;专项转移支付要突出重点;合并减少转移支付项目。

       三、完善管理制度,大力规范转移支付分配秩序。每项转移支付均应制定管理制度。对一般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要严格通过公式测算;对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要制定明确的资金使用绩效目标,规范项目申报条件和评审过程,加强对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果的跟踪检查。

第五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

       做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主要依据有:

       第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产生的历史前提。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现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不发达的状态,仍然带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明显特征。主要表现在:首先,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总体判断,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在经济上包括双重的任务:既要推进常规的工业化,又要迎头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潮流。现在,我国产业结构落后,增长方式粗放,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还是初步的,在工业生产、流通和其他社会经济生活的诸多方面仍然有大量的落后设备在使用着。科学技术水平、国民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其次,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很不平衡。虽然国家在促进协调发展方面采取了许多政策措施,但是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从抑制差距扩大到逐步缩小差距,还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还会长期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城镇化进程加快,2022年城镇化率达到43.9%。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2022年可望达到60%左右,届时将会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仍然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目前世界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0%,发达国家一般都在80%以上。再次,我国经济总量虽然已经升至世界第四,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2000美元,仍居世界后列,属于下中等收入国家。总量大表明国家有比较大的经济实力,人均少表明还是一个比较穷的国家。生产力的落后状况,从根本上决定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的限度。生产力的落后状况,也从根本上决定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仍然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强制度建设,逐步找到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的其体形式,以及适应经济基础变化要求的上层建筑的具体形式。

       第三,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与教训。前苏联和东欧的一些国家在这方面有过许多深刻的教训。在一段时期内,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认识不足,提出了一些超越发展阶段的目标和政策,犯了急于求成、盲目求纯的错误,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一度受到挫折,这些教训也是十分深刻的。

       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同志的重要思想,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此后,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重申和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严重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自觉地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就是要求我们继续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长期性、艰巨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1987年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了全面阐述的同时,对主要矛盾也作了规范表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前提。为此,必须牢牢树立以下观点:

       第一,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已不是主要矛盾。

       1979年3月,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说: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阶级斗争是客观存在的,不应该缩小,也不应该夸大。实践证明,无论缩小或者夸大,两者都要犯严重的错误。1981年6月作出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现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作出了全面的分析:“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可能激化。”对这种阶级斗争,既不能扩大它,又不能忽视它。处理这种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要按照法制化的要求,运用法律手段加以解决。

       第二,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变。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但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变,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第三,在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的基础上认识和处理其他矛盾与问题。

       当前,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例如,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使一部分职工下岗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出现地区差距和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等等。这些情况的出现,不管是直接原因还是间接原因,归根结底都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经济落后造成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和工作中心,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的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

       主要矛盾决定中心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与党的中心任务是统一的,解决主要矛盾就是党在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而由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心任务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又是完全一致的,归根结底都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