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核能发展的利与弊
核能发展的利与弊
吴瀚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电气1605 1605030521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多,然而地球上的化石能源正越来越少,并且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所以,我们继续一种新的相对清洁的能源,而核能恰好符合这些条件。诚然,核能作为新生事物,必然有其两面性。它所带来的运行与废料处理问题不容忽视,但我们可以加速技术的研发,解决这些问题,让核能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关键词:核能、利弊、发展历程、解决方法
引言: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发现电子。从此,人们开始逐渐揭开原子核的神秘面纱。在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紧随其后的是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于1896年发现了放射性。到了1898年居里夫人与居里先生发现放射性元素钋。经过三年又九个月的艰苦努力,居里夫人于1902年又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在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质能转换公式,而到了1914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实验,确定氢原子核是一个正电荷单元,称为质子,之后,1935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1938年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发现了核裂变现象,从此,人们意识到隐藏在核内的巨大能量。于1942年12月2日美国芝加哥大学成功启动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的两颗原子弹先后投在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伴着巨响,核能终于为世人所熟知。1954年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商用核电站——奥布灵斯克核电站。从此人类开始将核能运用于军事、能源、工业、航天等领域。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日本、以色列等国相继展开核能应用研究。
到2022年,全世界已有30个国家拥有核电站,全球运行核电站数量已有441座,其中绝大部分是压水堆核电站。目前,只有核裂变被用于核能发电,而核聚变,乐观地估计,还需50年实现商业化。由于自然界有很多核聚变所需的氢同位素,且不会产生核废料的问题,所以各国在积极地发展受控核聚变,最著名的便是托卡马克受控热核反应装置。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有的能源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化石燃料的探明量并没有太多的增加,而人们燃烧量越来越多,余下的储量会越来越少。这样,便能很好地解释各国对核能的研究的大力支持。
新生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我们应正确认识到核能的优点以及它所可能带来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认真思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控制核反应,处理好带来的问题,让核能转变成高效安全的供电能源,为社会的未来发展提供能源。
一、核能的优点
1、经济方面
由于核能单位体积所含能量比化石燃料高太多,所以,维持一年相同的能量需要,需要的核反应原料比化石燃料少很多。1000克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400吨标准煤释放的能量;一座100万千瓦的大型烧煤电站,每年需原煤300~400万吨,运这些煤需要2760列火车,相当于每天8列火车,还要运走4000万吨灰渣。因此,燃料的运输费会少很多。据统计,核能发电成本比燃煤发电平均低1/3。
2、环境方面
核能的发电方式是利用核反应产生的巨大热能进行发电。所以,并没有燃烧过程,也就是说没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这些气体不仅会危害人体的健康,还会造成温室效应、酸雨等环境问题。其次,化石燃料由于未能很好地处理,燃烧会产生许多细小颗粒物,也就是我们熟知的PM2.5,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在这方面,核能发电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些问题,减轻目前我们的环境问题。3、政治方面
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美、俄、法、英、中,能获得常任理事国资格,核力量不容小觑。这五国是世界普遍承认的有核国家,因此,全世界对常任理事国并没有太大异议。但那些非法拥核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朝鲜等,都希望凭借核力量来在世界舞台上有更多的话语权。正如宋丹卉在《世界主要国家核力量博弈趋势及对我启示》中所写,“当前主要核大国核力量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四个趋势:巩固核武器在国家安全中的战略定位;加速核力量现代化建设和优化核武库效力;加大对核武力量的巨额投资;加紧争夺国际规则制定的主导权”。由此可见,核在国际政治有着很大影响和威慑。
二、核能发展需解决的问题 1、放射性废料
铀原子在核反应堆中裂变时产生巨大的热能会驱动涡轮机发电。这一过程还同时产生诸如铯-137和锶-90之类的放射性同位素,它们的半衰期约为30年。更高辐射强度的残留物还包括钚-239,它的半衰期是2.4万年。直接暴露在这些高放射性物质照射下,哪怕极短时间都可能是致命的。通过渗透到地下水的间接辐射可导致生活在附近的居民罹患威胁生命的疾病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目前,摆脱极其致命的放射性废料的最科学的方法是地下深埋。然而还没有任何国家建起了地质型核废料深埋场。每当政府提出要在某处建造一座时,对政府的抗议就随之而起。内达华州尤卡山核废料掩埋场1982年就委托建造,至今仍在等待拿到施工许可证。由此可见,核废料是各国人民关心的问题。毕竟谁也不想生活在核废料附近。但如今各国都加大了研发力度,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一问题能够得到解决。2、核泄漏的隐患
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乌克兰普里皮亚季邻近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第四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连续的爆炸引发了大火并散发出大量高能辐射物质到大气层中,这些辐射尘涵盖了大面积区域。这次灾难所释放出的辐射线剂量是二战时期爆炸于广岛的原子弹的400倍以上。这就是我们熟知的“切尔诺贝利事故”。该事故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也是首例被国际核事件分级表评为第七级事件的特大事故。而目前为止第二例就是2022年3月11日发生于日本福岛县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泄漏事件对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当地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但我们不必为此而否认核能。现在的放射性屏障已经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以压水堆核电站为例,它设有四道防止放射性屏障:第一道屏障是燃料芯块;第二道屏障是燃料包壳;第三道屏障是一回路边界;第四道屏障是安全壳。因此,我们并不需要太过担心,但还是需要提高防护意识,以防危险再次来临。3、热效率不高
根据卡诺循环(卡诺循环包括四个步骤:等温吸热,在这个过程中系统从高温热源中吸收热量; 绝热膨胀,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对环境作功,温度降低; 等温放热,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向环境中放出热量,体积压缩; 绝热压缩,系统恢复原来状态,在等温压缩和绝热压缩过程中系统对环境作负功。卡诺循环可以想象为是工作于两个恒温热源之间的准静态过程,其高温热源的温度为T1,低温热源的温度为T2。这一概念是1824年N.L.S.卡诺在对热机的最大可能效率问题作理论研究时提出的)效率计算下来,火电效率高于核电效率。核能发电厂热效率较低,因而比一般化石燃料电厂排放更多废热到环境裏,故核能电厂的热污染较严重。
三、总结 总的来说,核能虽然有一些缺点和问题,但这些都会在不久的将来被解决。因此,发展核能对社会是有利的,不仅可以缓解能源的逐渐短缺,还可以为困扰已久的大气污染问题找到新的解决办法。如今的社会对能源的极度依赖使得核能的发展成为必然,我们应该审时度势,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为新能源的发展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让核能造福千万家。
参考文献:
[1]宋丹卉.世界主要国家核力量博弈趋势及对我启示[J].国外核新闻,2022,(9):9-12.[2]Angela.核能复兴令人再度担忧核废料问题[J].英语世界,2022,(7):56-62.[3]百度百科.核能[EB]/[OL].http://baike.baidu.com/item/核能.2022.4.12 [4]百度百科.核国家[EB]/[OL].http://baike.baidu.com/item/核国家.2022.4.12 [5]百度百科.切尔诺贝利事故[EB]/[OL].http://baike.baidu.com/item/切尔诺贝利事故.2022.4.12 [6]百度百科.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EB]/[OL].http://baike.baidu.com/item/福岛县第一核电站?fromtitle=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fromid=8010691.2022.4.12 [7]百度百科.卡诺循环[EB]/[OL].http://baike.baidu.com/item/卡诺循环.2022.4.12
第二篇:发展核能的利与弊
黑 龙 江 大 学
论文题目:
发展核能的利与弊
学 院: 年 级: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
2022级 环境科学 李天一 20223410 伊杰
摘要
随着地球的化工燃料越来越少,我们急需找到一种新的清洁能源。核能,正好满足了我们这个需求,它是人类最具希望的未来能源。所以越来越多的核电站建成,这很大一部分缓解了我们对能源的需要。但是,任何事物的兴起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们不能避重就轻,不能畏首畏尾。找出发展核能的合理方向,制定最适合当前社会的发展方案,才能更好的发展核能。
关键词
发展核能,核电站,环境污染,核安全
Abstract As earth chemical fuel less and less, we need to find a new clean energy.Nuclear power, just satisfies our demand, it’s our most promising future energy.So more and more nuclear power station built, this was largely easing our energy needs.However, the rise of anything has its two side, We can't trivial, can't flinch at.Find out the reasonable development of nuclear energy, formulate the most suitable direction in the current social development plan, can better development of nuclear energy.Keywords
Development of nuclear energy, Nuclear power stati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Nuclear safety
前言
从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到1902年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从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质能转换公式,到1938年 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发现了核裂变现象;从1942年12月2日美国芝加哥大学成功启动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到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投放两颗原子弹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从1954年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奥布灵斯克核电站,到2022年,全世界共有440座核电反应堆在运行发电。核能已经由陌生渐渐被人们所熟知,核能的巨大能量也被开发的越来越全面。现今社会,煤炭、石油这种化工原料已经开发殆尽,余下的储量也分布不均,缺少化石燃料的国家,单单依靠化工燃料燃烧的能量供给,已经满足不了这个时代的巨大能量需求了。所以核电的发展可以说是社会需要。当今,全世界总发电量的16%是由核反应堆提供,而其中9个国家多于40%的能源生产来自于核能。所以,发展核能已经不是单单某个国家的国家计划。但是核能的发展也是有很大的隐患的,核电厂发生意外对人类安全可以造成严重的威胁,1986年的切尔诺贝尔事件是最好的例子。
任何事物的衍生发展都是有利有弊的,核能也一样。我们不能畏首畏尾、瞻前顾后,也不能突然冒进、武断独行。所以怎样把核能合理的发展成安全稳定的核能系统,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一、什么是核能
核能(或称原子能)是通过转化其质量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符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方程E=mc²,其中E=能量,m=质量,c=光速常量。这里光速常量是一个很大的数值,我们可以看出,即使很小的质量的物质,也可以发出巨大的能量。核能有三种核反应:核裂变,打开原子核的结合力;核聚变,原子的粒子熔合在一起;核衰变,自然的慢得多的裂变形式。核能的开发和利用主要集中在核电站、核武器、核潜艇三个方面。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核能来发电的电厂,反应堆是核电站的核心。核反应堆是一种能持续进行可控链式反应的装置,能发生核裂变的燃料有铀-235、铀-238、钚-239。目前正在运转的核电厂所使用的是铀-235.用慢中子轰击铀-235时,就会发生裂变反应:235U+1n(慢)→较重碎核+轻核碎核+中子。用爱因斯坦公式计算:在核裂变过程中,每1克参加反应的U-235可以放出约8×10KJ的能量,而每1克煤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约为30KJ。也就是说,1克铀-235裂变所产生的能量相当于2.7×106克煤燃烧时所放出的能量。可见核能是多么巨大。核反应堆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一般来说,按照科技难度的不同,分为热中子反应堆、快中子反应堆和可控聚变堆三类。核武器是利用核反应在一瞬间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大规模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包括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核潜艇是在常规潜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压水堆作为它的核动力装置。
7二、核能的发展是社会的需要
现在世界的人口是60亿,我国的人口是13亿。联合国预言,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增长到90亿。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要也随之大量增加,2050年增长2倍,所以当今的能量结构形式是不可能满足巨大工业社会的需求的。人类需要能量,这就导致了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过度开发,这不仅使地球的化石燃料消耗殆尽。而且,这些化石燃料是在地下用了几亿年甚至几十亿年才累积形成的,是不能再生的,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燃料,更是一种宝贵的古老化石。更何况化石燃料释放的污染物也将使地球不堪重负,我们虽然利用了他它一小部分的能量,却带来了更多的环境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开发更多的新型能源,更准确的说,我们需要清洁的能源。
一座100万千瓦的煤电厂,一年要烧掉200-300万吨的煤,而一年燃烧这么多的煤,除了会排出20多万吨煤渣外,还会往空气中排放600-700吨二氧化碳,5-10万吨二氧化硫,2-3万吨氮氧化物,3-6千吨一氧化碳,以及2-3千吨颗粒物。除此之外,还会排放约400外万吨的重金属,还有大家所熟识的酸雨,就是煤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也所造成的。当然不得不提的还有温室效应,我们都知道二氧化碳是主要温室气体之一,这种气体减缓了地球热量向外散发,使地球温度逐渐升高,国际气候委员会说:人类按现在这样排放二氧化碳,到2100年,地球升高的温度会使海平面升高约一米。到那时候,我们的大片海岛和浅滩会被淹没。更严重的是,全球气候变暖还有引发像干旱、洪涝、海啸等各种自然灾害,还会带来各种新型疾病。虽然我们已经为此提出了各种限制措施,但是,即使少量的排放,许许多多聚在一起还是有很大的污染。况且,一些发展中国家要发展,无论发展什么行业,都需要能源的支持,这样就不可能减少化工染料的使用。所以,一种清洁的能源--核电,被人们渐渐重视。核电站的建设也逐渐被提上了各国的议案。
三、当今世界核能的发展情况
核能发电的历史与动力堆的发展历史密切相关。动力堆的发展最初却是出于军事需要。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装机容量为 5兆瓦(电)的核电站。英、美等国也相继建成各种类型的核电站。到1960年,有5个国家建成20座核电站,装机容量1279兆瓦(电)。由于核浓缩技术的发展,到1966年,核能发电的成本已低于火力发电的成本。核能发电真正迈入实用阶段。1978年全世界22个国家和地区正在运行的30兆瓦(电)以上的核电站反应堆已达200多座,总装机容量已达107776兆瓦(电)。到1991年,全世界近30个国家和地区建成的核电机组为423套,总容量为3.275亿千瓦。截至2022年,全世界运转中的核反应堆435座,有29座以上在建设中。美国运转最多,为103座。法国次之,为59座。日本为55座(1座以上在建设中),俄罗斯为31座(7座以上在建设中)。核能发电占世界电力生产的份额已从1960年小于1%增加到1986年16%,1986年起的21年内这一比例基本保持不变。核能发电随全球电力生产而稳步增长。我国的核电起步较晚,80年代才动工兴建核电站。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30万千瓦(电)秦山核电站在1991年底投入运行。2022年我国全年发电量的2.2%来自于核电,预计到2022年核能发电可以占总发电量的4%。
现在核能发电站的扩建集中在亚洲:至2022年底建设中的29座就有15座在亚洲。这里应该特别提一下印度:印度早在1954年就开始进行核技术的研究与开发,1999年有11个核电机组投入运行,3个机组在建。但印度拒绝加人国际原子能协议,在运行中也存在许多困难。
四、发展核能的优点
核能应用作为缓和世界能源危机的一种有效的措施是有许多的优点的:他的燃料具有许多优点,如体积小而能量大,核能比化学能大几百万倍;1000克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400吨标准煤释放的能量;一座100万千瓦的大型烧煤电站,每年需原煤300~400万吨,运这些煤需要2760列火车。同功率的压水堆核电站,一年仅耗铀含量为3%的低浓缩铀燃料28吨;每一磅铀的成本,约为20美元,换算成1千瓦发电经费是0.001美元左右,这和目前的传统发电成本比较,便宜许多;而且,由于核燃料的运输量小,所以核电站就可建在最需要的工业区附近。核电站的基本建设投资一般是同等火电站的一倍半到两倍,不过它的核燃料费用却要比煤便宜得多,运行维修费用也比火电站少,如果掌握了核聚变反应技术,使用海水作燃料,则更是取之不尽,用之方便。
还有就是安全性强。从第一座核电站建成以来,全世界投入运行的核电站达400多座,30多年来基本上是安全正常的。虽然有1979年美国三里岛压水堆核电站事故和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石墨沸水堆核电站事故,但这两次事故都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随着压水堆的进一步改进,核电站有可能会变得更加安全。
当然核能发电的成本较不易受到国际经济情势影响,核燃料不是一种日常生活燃料,不想石油一样会引发战争。也不会受到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成本来源较其它发电方法为稳定。
最重要的就是污染小,对环境没有很高的污染负荷。火电站不断地向大气里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有害物质。当然煤炭的燃烧也少不了二氧化碳的排放,这是目前严重污染问题之一温室效应的根本原因,没有二氧化碳,大大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温室效应业今年一步得到缓解。同时煤里的少量铀、钛和镭等放射性物质,也会随着烟尘飘落到火电站的周围,污染环境。而核电站设置了层层屏障,基本上不排放污染环境的物质,就是放射性污染也比烧煤电站少得多。据统计,核电站正常运行的时候,一年给居民带来的放射性影响,还不到一次X光透视所受的剂量。
五、发展核能的弊端
虽然核能的发展有许多优点,但是我们普通人对核电站的认识基本偏向负面。人们担心的核电站容易发生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当然,核电站相关工作人员应对此负有一定的责任,他们过于强调核电的安全性,这样反而难以得到广大民众的理解。.核电厂的反应器内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如果在事故中释放到外界环境,会对生态及民众造成伤害。我们害怕发生像切尔诺贝利事故一样的灾难,有一些环境论者还指出从事核电生产的人曾有产下畸形儿的先例,或者核电站附件的农家出现了畸形牲畜等等。这些事实是不容忽视的,倘若大型核电站泄露甚至爆炸,那这种效果不亚于核武器战争的爆发,地球也就意味着走向了死亡。
而且核能电厂产生的高低阶放射性废料,或者是使用过之核燃料,都具有放射性,必须谨慎处理,都则还可能引发政治问题、政治分歧等。
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是,发展核能的投资成本巨大,所以电力公司的财务风险也就大大提高。若建造一个核电站未能成功运行或失败,那损失是会很大的。而且一些发展中国家并不是不想发展核能,但迫于经济等原因,计划就会被搁置,这就造成了世界能源分布不均。
核能电厂也不适宜做尖峰、离峰之随载运转。虽没有化石燃料场污染物多,但热污染较严重。用化石燃料场一样,还要考虑地理天气等因素。
六、我国发展核能的策略建议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多,虽然资源丰富,但人均水平要比世界平均水平低得多,能源的需求理所当然是巨大的。这样看来大力发展核能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许多事情都是有利有弊,何况发展核能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国家大事。
现在的世界,全球对能源急剧上升的需求,能源问题已经成为环境问题以后的大问题,我国怎样能在其它大国的压制下,找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能源之路,是十分重要的。面对世界激烈的竞争,我们不能畏首畏尾,应该制定好核能发展目标,促进核能健康运行。尽力维护现有的稳定政局和社会秩序,为核能在我国安全发展,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
我们还应从核能这个产业的不同方面入手。例如:制定适合和能源发展的法律法规,完善核能管理制度,规范核电站的兴建、运行、管理等各个步骤,研发适应我国社会和国情的新型核电站,提升国际竞争力。
当然,我们还应谨慎对待开发核能的项目。吸取国外发展核能的事实经验,稳中前行,借鉴其它国家的经验,综合我国实力与国情,发展核能。不要光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了环境效益和群众效益,做到综合发展,统筹兼顾。
核能事故如果发生,这种破坏力将是不可估量的,所以这要求我们有一套适合我国的预警机制和防护机制。比如,建立核电站监测系统,从不同的指标一定的程度上预防核能事故的发生。灵敏、及时、畅通的反应信息情况。
结论
总体来说,发展核能对世界时有利的,既能节约能源,又能控制污染。在现在这个社会,核能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合理的发展核事业,为世界能源找到一条洁净的新出路。
参考文献
冯晓,核能与技术经济,国土资源技术管理,2022-8-15 彭红,人类安全呼吁核理性,南华大学学报,2022-6-15 刘艳红,李刚,核能是危险的还是安全的,科学之友,2022-3-10日 鲍云樵,原子时代的奇迹,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7 国际原子能局(IAEA),至2030年的能源、电力和核能发电,2022-10 罗上庚,放射性废物的概念,原子能出版社,2022 世界核能发电的现状与今后发展展望,环球能源网,2022-11-11 韦中燊,漫谈核能的历史,现代物理知识,2022-3-18 Shimizu,Public Relations and Communicotion of Nuclear Energy——Safety Assessment Based on the Fact,Abstracts of the 13th Pacific Basin Nuclear Conference,2022-10 1
第三篇:核能的利与弊
核对人类的利与弊
课题组长:XXX(撰写报告,计划统筹)副组长:XXX(资料查询与收集)
组员:XXXX(负责调查访问,资料查询与收集,总结与思考)相关科学:物理
内容摘要:本课题通过查找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当今社会的核对人类的利与弊得问题。探究核对人类的利与弊得影响。关键词:核对人类的利与弊
核能是20世纪人类的一项伟大发现,并已取得了十分重要的成果。1942年12月2日,著名科学家费米领导几十位科学家,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启动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标志着人类从此进入了核能时代。在这以前人类利用的能源,只涉及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当核能进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后,一种通过原子核变化而产生的新能源,从而核能对人类的利与弊同时诞生。
核能分为核裂变能和核聚变能两种。核聚变是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并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的一种核反应形式。核聚变能是工业由两个轻原子核结合在一起释放出的能量。迄今达到规模的核能只有核裂变能。核聚变又叫“热核反应”。氢的同位素氘(H,重氢)是主要的核聚变材料。氘以重水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氘的含量占氢的0.015%。1升海水中的氘通过核聚变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300升汽油燃烧释放出的能量。全世界海水中所含的氘通过核聚变释放的聚变能,可供人类在很高的消费水平下使用50亿年。放射性元素可以放出三种看不见的射线。一种是α射线,就是氦原子核。一种是β射线,就是高速电子。一种是γ射线,就是高能光线。其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核裂变,又称核分裂,是指由重的原子,主要是指铀或钚,分裂成较轻的原子的一种核反应形式。其中铀裂变在核电厂最常见,加热后铀原子放出2到4个中子,中子再去撞击其它原子,从而形成链式反应而自发裂变。在一定的条件下,新产生的中子会继续引起更多的铀原子核裂变,这样一代代传下去,像链条一样环环相扣,所以科学家将其命名为链式裂变反应。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核裂变反应。链式裂变反应释放出巨大的核能,1千克铀-235裂变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500吨标准煤燃烧产生的能量。只有铀-233、铀-235和钚-239这三种核素可以由能量为0.025电子伏的热中子引起核裂变。它们都是核燃料,其中只有铀-235是天然存在的,而铀-233、钚-239是在反应堆中人工生产出来的。铀-235在天然铀中的含量仅为0.7%。
开启的封印
核对人类发展有不同影响。在军事方面更多关于核如核动力航空母舰,核潜艇,核武器等中国伟大的邓稼先研究原子弹和氢弹,1964年10月16日,首次原子弹试验成功。经过两年多,1966年12月28日,小当量的氢弹原理试验成功;半年之后,于1967年6月17日成功地进行了百万吨级的氢弹空投试验。中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在世界上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核武器这两个发展阶段的任务。使中国屹立在世界之巅。核对对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如1945年8月6日和9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前夕,美国空军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接连投掷了两枚原子弹。这场人类有史以来的巨大灾难,造成了10万余日本平民死亡和8万多人受伤。原子弹的空前杀伤和破坏威力,震惊了世界,也使人们对以利用原子核的裂变或聚变的巨大爆炸力而制造的新式武器有了新的认识.核在政治也起重大的作用。好的方面如目前得认可到国际社会的有核国家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中国,5国的核地位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的。冷战刚结束,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南非等一批国家都主动放弃现有核武器及核武器发展计划,成为无核国家。一些没有核武器的国家千方百计谋求核武器,成为“核门槛”国家。而这些没有核技术的国家,在其他方面受到压迫。坏的方面如目前在观察。朝鲜中央通讯社称,“这次核试验是一个历史性事件,为我们的军队和人民带来了幸福欢乐”。2022年5月25日,朝鲜不顾各国反对,仅在1个小时前通知其他国家自己将进行一次地下核试验,试验目的是增强朝鲜自卫核威慑能力。受到各国强烈反对。
核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好处是,核能比化学能大几百万倍;1000克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400吨标准煤释放的能量;一座100万千瓦的大型烧煤电站,每年需原煤300~400万吨,运这些煤需要2760列火车,相当于每天8列火车,还要运走4000万吨灰渣。同功率的压水堆核电站,一年仅耗铀含量为3%的低浓缩铀燃料28吨;每一磅铀的成本,约为20美元,换算成1千瓦发电经费是0.001美元左右,这和目前的传统发电成本比较,便宜许多;而且,由于核燃料的运输量小,所以核电站就可建在最需要的工业区附近。核电站的基本建设投资一般是同等火电站的一倍半到两倍,不过它的核燃料费用却要比煤便宜得多,运行维修费用也比火电站少。核电比火电“经济”。电厂每度电的成本是由建造折旧费、燃料费和运行费这三部分组成。主要是建造折旧费和燃料费,核电厂由于特别考究安全和质量,建造费高于火电厂,一般要高出30%~50%,但燃料费则比火电厂低得多。据测算,火电厂的燃料费约占发电成本的40%~60%,而核电厂的燃料费则只占20%~30%。经验证明,核电厂的发电成本要比火电厂低15%~50%。坏处核能电厂投资成本太大,电力公司的财务风险较高。核能电厂较不适宜做尖峰、离峰之随载运转。
核对环境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对我们有利的方面,如:
1.核燃料能量密度比起化石燃料高上几百万倍,故核能电厂所使用的燃料体积小,运输与储存都很方便,一座1000百万瓦的核能电厂一年只需30公吨的铀燃料,一航次的飞机就可以完成运送。
2核能发电的成本中,燃料费用所占的比例较低,核能发电的成本较不易受到国际经济情势影响,故发电成本较其他发电方法为稳定。
3是能量密集,功率高,为其它能源所不及。这一特点决定了它的运输量小,可以减缓交通运输压力。
4是在能量储存方面,核能比太阳能、风能等其它新能源容易储存。核燃料的储存占地不大,在核船舶或核潜艇中,通常两年才换料一次。相反,烧重油或烧煤设备需庞大的储存罐或占地很大。
5是核能比较清洁,不会产生二氧化碳。世界上大量有机燃料燃烧后排出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氧化亚氮等气体,不仅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还导致酸雨和大气层的“温室效应”,破坏生态平衡。比较起来,核电站就没有这些危害。在全球限制温室气体的大环境下,发展核能几乎被认为兼顾发展经济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唯一途径。从而有效地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改善当地的环境空气质量,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境。
6是核电比火电“经济”。电厂每度电的成本是由建造折旧费、燃料费和运行费这三部分组成。主要是建造折旧费和燃料费,核电厂由于特别考究安全和质量,建造费高于火电厂,一般要高出30%~50%,但燃料费则比火电厂低得多。据测算,火电厂的燃料费约占发电成本的40%~60%,而核电厂的燃料费则只占20%~30%。经验证明,核电厂的发电成本要比火电厂低15%~50%。
对我们不利的方面如:
1.核能电厂会产生高低阶放射性废料,或者是使用过之核燃料,虽然所占体积不大,但因具有放射线,故必须慎重处理,且需面对相当大的政治困扰。2.核能发电厂热效率较低,因而比一般化石燃料电厂排放更多废热到环境裏,故核能电厂的热污染较严重。
3.核电厂的反应器内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如果在事故中释放到外界环境,会对生态及民众造成伤害。
致命的回忆
事例 1986年4月26日,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在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乌克兰基辅市以北130公里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灾难性大火造成的放射性物质泄漏,污染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国际社会广泛批评了苏联对核事故消息的封锁和应急反应的迟缓。在瑞典境内发现放射物质含量过高后,该事故才被曝光于天下。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前苏联最大的核电站,共有4台机组。4月,在按计划对第4机组进行停机检查时,由于电站人员多次违反操作规程,导致反应堆能量增加。26日凌晨,反应堆熔化燃烧,引起爆炸,冲破保护壳,厂房起火,放射性物质源源泄出。用水和化学剂灭火,瞬间即被蒸发,消防员的靴子陷没在熔化的沥青中。1、2、3号机组暂停运转,电站周围30公里宣布为危险区,撤走居民。事故发生时当场死2人,遭辐射受伤204人。5月8日,反应堆停止燃烧,温度仍达300℃;当地辐射强度最高为每小时15毫伦琴,基辅市为0.2毫伦琴,而正常值允许量是0.01毫伦琴。瑞典检测到放射性尘埃,超过正常数的100倍。西方各国赶忙从基辅地区撤出各自的侨民和游客,拒绝接受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进口食品。原苏联官方4个月后公布,共死亡31人,主要是抢险人员,其中包括一名少将;得放射病的203人;从危险区撤出13.5万人。1992年乌克兰官方公布,已有7000多人死亡于本事故的核污染。
5月9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布利克斯应苏联政府邀请,乘直升飞机从800米高空察看核电站的情况,他认为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核事故。灾后两年之中,26万人参加了事故处理,为4号核反应堆浇了一层层混凝土,当成“棺材”埋葬起来。清洗了2100万平方米“脏土”,为核电站职工另建了斯拉乌捷奇新城,为撤离的居民另建2.1万幢住宅。这一切,包括发电减少的损失,共达80亿卢布(约合1白俄罗斯共和国损失了20%的农业用地,220万人居住的土地遭到污染,成百个村镇人去屋空。乌克兰被遗弃的禁区成了盗贼的乐园和野马的天堂,所有珍贵物品均被盗走,也因此将污染扩散到区外。*近核电站7公里内的松树、云杉凋萎,1000公顷森林逐渐死亡。30公里以外的“安全区”也不安全,癌症患者、儿童甲状腺患者和畸型家畜急剧增加;即使80公里外的集体农庄,20%的小猪生下来也发现眼睛不正常。上述怪症都被称为“切尔诺贝利综合症”。土地、水源被严重污染,成千上万的人被迫离开家园。切尔诺贝利成了荒凉的不毛之地。10年后,放射性仍在继续危胁着白俄罗斯、乌克兰和俄罗斯约800万人的生命和健康。
20亿美元)。乌克兰政府已作出永远关闭该电站的决定。
同时,核对人类的危害也很大,如果放射性沉降物进入人体,在体内达到一定剂量时就会产生有害作用,人会出现头晕、头疼、食欲不振等症状。如超剂量的放射性物质长期作用与人体,就能使人患上肿患、白血病及遗传障碍。
核对人类有利有害,我们尽量提高核对人类的有利方面,把和对人类有害方面降到最低,让人们重新认识,在原子核物理学诞生、壮大和巩固的全过程中,通过核技术的应用,核物理和其他学科及生产、医疗、军事等部分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取得了有力的支持;核物理基础研究又为核技术的应用不断开辟新的途径。核基础研究和核技术应用的需要,推进了粒子加速技术和核物理实验技术的发展;而这两门技术的新发展,又有力地促进了核物理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第四篇:浅谈核能的利与弊
浅谈核能的利与弊
在人类刚刚诞生的时候,那时的地球还处在生命力最旺盛的时期。各种资源放到现在来说绝对会引起一场风暴。但好景不长,随着人类的科技文明不断地进步与发展,地球上的资源们开始遭受到了不可磨灭的灾难。于是,也为人类日后的资源稀缺埋下了伏笔。伴着人们科技上的一次次进步,世界人口量大所消耗得最多的,还是能源。
能源,它不同于资源,但没有了资源它也不能独自生存,并且资源还可以利用能源来实现循环性。因此它们这种关系可称为一种很微妙的共生关系。但能源是从何而来的呢?在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能源的产生,其实与资源有着很大的关系。无论是可再生还是不可在生资源,它们通过一定的化学变化后都可以产生能源。或简单、或复杂。但这也足以证明了能源也可以归为不可再生能源。因为当所有的自然资源都消耗完后,人类也就没有了可消耗的能源。
当我查找有关于核能的资料的时候,我才对核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原来核能的的威力是如此的巨大、放出的能量就像一个“小太阳”!核能慢慢将会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科技发展到如今,能源已经逐步地渗透进了人类的生活中,因此应对能源逐渐减少、人类还无法摆脱一日没有能源的生活的此类问题,也被摆上了各国的议台。为了应付即将到来的能源危机,无数的科学家们为了新能源的开发而呕心沥血,甚至累坏了他们的身体也在所不惜。俗话说的好,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在无数实验日以继夜的工作下,他们终于骄傲地像世人宣布: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能源—核能。人们将从过去的石油文明转向一个新纪元核能时代。
核能的用途广,比其它能源的利用性大。它能减少环境的污染,减少自然能源能源的消耗。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与方便。但是核能的开发难度大,所需的技术含量高,而且泄漏后会使环境受到巨大的污染。所以我们要加强管理,合理的利用,再开发别的更清洁能源。它的优点大致分为4点:
1.核能发电不像燃料发电那样排放大量的污染物质到大气当中,因此核能不会造成空气污染,可以说是目前较清洁的能源了。污染低。核能发电的方式是:利用核反应堆中核裂变所释放出的热能进行发电。核能发电不会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质到大气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尤其是同火电站相比,核能发电不会产生地球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二氧化碳。核电站设置了层层屏障,基本上不排放污染环境的物质,就是放射性污染也比烧煤电站少得多。
2、核能发电不会产生加重地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从燃料资源上而言,地球有望供应。世界上有比较丰富的核资源,核燃料有铀、钍氘、锂、硼等等,全球铀的储量约为417万吨。地球上可供开发的核燃料资源、可提供的能量是矿石燃料的十多万倍。
3、运输方便、成本低。核燃料能量密度比起化石燃料高上几百万倍,故核能电厂所使用的燃料体积小,运输与储存都很方便。例如,核电厂每年要用掉80吨的核燃料,只要2支标准货柜就可以运载。如果换成燃煤,需要515万吨,每天要用20吨的大卡车运705车才够。
4、核燃料能源密度比起化石燃料来高上好几百万倍,故核能电厂所使用的燃料体积小,运输与存储都很方便,一座一千多万瓦的核能电厂一年只需要30公吨的铀燃料,一航次的飞机就可以完成运送。它的缺点如下:
1、核能电厂会产生高低阶放射性发料,或是使用过的燃料、虽然体积不大,但因为具有放射性、故处理要必须谨慎,且需要面对相当大的政治困扰。核废料处理需严谨。使用过的核燃料,虽然所占体积不大,但因具有放射性,因此必须慎重处理。一旦处理不当,就很可能对环境生命产生致命的影响。核废料的放射性不能用一般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消除,只能靠放射性核素自身的衰变而减少。核废料放出的射线通过物质时,发生电离和激发作用,对生物体会引起辐射损伤。
2、核能发电厂效率低,因而比一般化石燃料电厂排放更多废热到环境里,故核能电厂的热污染严重。
3、核能电厂投资成本太大,电力公司的财务风险较高。
4、兴建核电厂较易引发政治歧见纷争。
5、电厂的反应器内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若发生了核泄漏后果将不堪设想。
总体来说,发展核能对我们是有利的,既能节约能源,又能控制污染。在现在这个社会,核能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合理的发展核事业,为世界能源找到一条洁净的新出路。
第五篇:从日本核泄漏反观核能利与弊
从日本核泄漏反观核能利与弊
生命的一颗稻草是什么?不同人有不同人的看法,你的看法呢?人贵在有主见!
日本大地震引发全球核担忧 辐射有多强说法不一
-03-15 12:07:51.0崔寅 联合日本大地震引发全球核担忧 辐射有多强说法不一1986年 日本地震 核灾难 日本首相 核能源 全球第二 日本政府 多国 华尔街日报 环球时报转动快讯刘振华/enpproperty-->
图为14日俄科学家在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丈量核辐射指数。
日本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14日“摸黑”开始——大地震导致的电力不足令日本政府不得不做出在东京分地区轮流停电的决定。与此同时,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危机仍在蔓延,距两天前1号机组发生爆炸之后,3号机组14日再次发生爆炸,2号机组也处于反应堆冷却系统失灵的危险之中。固然日本官方一再夸大“辐射性物质大量飞散的可能性较小”,但核恐慌却像瘟疫一样迅速向世界多国扩散,如何和平利用核能成为这两天多国政府内部激烈争论的话题。路透社援引美国核专家的话称,福岛核电站爆炸的视频将在很长一时段内深刻影响全球核能观念。
核电站爆炸引发日本恐慌
14日上午,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发生的最新爆炸再次揪起了世界的心。据日本共同社报道,由于反应堆水位下降,堆芯燃料棒部分***露在外并溶化,该机组发生氢气爆炸,导致11人受伤。在媒体的描述中,这次爆炸与12日1号机组的爆炸原因相同,但威力更大,50公里外都能感受到强烈震感。爆炸时的橙色火球之前并没有出现过,大朵灰色烟尘随之腾空升起。晚8时左釉冬该发电站2号机组的燃烧炉内冷却水也已经蒸发,燃料棒完全露出水面,东京电力公司称,不排除燃烧棒熔毁的可能性,并公布进进紧急状态。
日本政府紧急呼吁核电站方圆20公里内的民众疏散,但同时表态称,目前“辐射物质大量飞散的可能性较小”。不过,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美军第7舰队的17名队员被查出受到辐射,这些人航行在间隔核电站16公里的地方。从参与运送其他患者的***员身上也检测出了2倍于通常程度的辐射量。据初步统计,日本地震海啸灾区有190人遭受辐射污染。在福岛核电站半径20公里范围内,已知至少有750人未能撤离。日美专家以为,受损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蒸汽可能在今后几周乃至几个月间不断升级。
英国《金融时报》说,核事故就像恐怖袭击一样,会触及人类意识深处的恐惧,如今众人已经看到了该处核设施发生爆炸时令人胆冷的画面。这或许可以解释一个令人费解的题目:在1万多人可能已在地震和海啸中丧生的情况下,福岛核电站的少量伤亡却吸引如此密切的关注。另一个原因是,“日本的国民心理中有一条关于核恐惧的伤痕”。在地震重灾区宫城县的一个避难所,《环球时报》记者刚把随身携带的收音机拿出来,就吸引了一大群人围上来收听最新情况。由于14日的风向由南往北吹,当地人非常担心福岛核电站爆炸后的粉尘会飘过来。
在日本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从安全的城区前往灾区海边的路上一路堵车。据《环球时报》报道小组14日从东京报道,由于核电站危机及地震导致的电力短缺,日本政府在东京地区采取了大范围轮流停电措施,一些地方的交通出现了拥堵,有的车站排起多达百人的长队,不过,总体秩序很好。
但“平静下还有很多不平静”。《华尔街日报》描述道,在震后的东京,市中心的五金零售商和杂货店生意兴隆,但那是由于市民们担心店展关门,在囤积电池和烛炬之类的基本生活用品。似乎每个日本人都在为随时可能再次到来的灾难做预备。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援引住在东京的米亚·摩尔的话说,日本全国努力开始新一周的工作,希看营造出灾后恢复正常的感觉,“不过这是想象”。由于东京每隔几小时就会发生余震,空荡荡的办公室让人感觉不安,现在大家都想和家人在一起。
72小时的黄金救援期已经过往。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截至14日,日本大地震确认的遇难者达1886人,遇难和失落者已超过5000人。灾区严重缺少水、食品、汽油等物资。聚集在避难所的民众上升至55万人。地方政府无法确认平安与否的居民可能达10万人。德国《市场日报》14日称,“每小时日本的损失都在增加”,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的报告估计,日本地震和海啸损失共约1800亿美元。
新能源产业能否破解高油价困局?
“熔毁和爆炸这两个词使人们脑中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来自日本沿海福岛核电站的辐射气体腾空而起,蔓延至太平洋沿岸国荚冬并像雨水般落到庄稼和人身傻。美国《***教科学箴言报》描述的这一场景正在世界很多国家脑海中盘旋。瑞士14日公布暂停新建核电站的计划,并夸大安全是当下最重要的题目。印度总理辛格也公布对全国的核电站进行安全检查。此前,法国总理菲永和英国能源大臣都表示,要从日本核泄漏事故中吸取教训。澳大利亚总理甚至干脆表示,该国根本不需要核能。德国《世界报》称,日本核事故让整个欧洲出冷汗,平日热衷走核能之路的欧盟国家显得措手不及。
日本周边国家也谨慎应对。俄罗斯总理普京14日表示,不存在全球核灾难的危机,但也下令加强对远东地区的辐射控制并启动所有监控设备。《华尔街日报》援引世界气象组织北京区域专业气象中心专家的话说,目前日本核电站事故“对中国暂无影响”,但中国气象局已表示会加强监测。英国《金融时报》14日发表社论称,核事故不会管什么国界。日本也远不是利用核技术的唯一地震高发国家。我们生活在一个有核世界。我们必须确保核设施安全运转,无论它们建在何处。
德国辐射物理和医疗专家爱德蒙德·伦菲尔德以为,“福岛核灾难将比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更严重”。他对德国《南德意志报》分析说,日本核电站的核燃烧棒不是每隔几周,而是每3年才更换一次,因此反应堆中放射物质的浓度极高。福岛核电站周边居民的人数又是切尔诺贝利的两三倍。当风或雨水经过这一区域,灾难将在周边以无法预计的状态蔓延。
但在亲身经历过切尔诺贝利之痛的俄罗斯,担心却有所不同。俄罗斯《独立报》题为“福岛的切尔诺贝利综合征”的文章说,俄罗斯非常担心这一事件对未来和平利用核能的影响。俄核能源安全专家阿鲁丘尼扬说,上世纪后期,各国都开始明白保持能源供给的持续性必须发展核能。但切尔诺贝利事故不仅在俄罗斯引发恐慌,也让整个世界患上“切尔诺贝利综合征”。路透社也以为,日本地震可能影响核电复兴。报道援引美国核治理委员会前委员布拉德福德的话说:“有关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的视频将深刻影响全球核能观念很长时间,难以抹往。”
一些美欧科学家以及熟悉国际原子能机构内部事务的外交官正在谨慎地削弱人们对可能出现最糟糕局面的担忧。国际原子能机构前核查员14日对媒体说,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中,设计缺陷和人为失误是主要原因,如本日本核电站面对的情况并不同。有分析人士以为,比起美日,中印等新兴国家核能产业受的影响会较小。
新能源产业能否破解高油价困局?
大地震让全世界赞叹日本社会抗震能力的强大和从容,但也没有让这个国家幸免于苦痛。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报》说,东京塔是日本的象征,但现在它封闭大门,由于据称“从头到脚”的地震令它倾斜了。法国《时讯报》评论称,从长远来看,这次大地震带给日本社会和民众心理的压力和阴影很可能是深远和持久的,而且由于互联网的存在,影响可能还不局限于日本。
俄罗斯《生意人报》14日称,日本大地震可能对正在复苏的世界经济产生不良影响。专家以为,其对世界经济的打击并不次于日本。目前正值这个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处于艰难时期。
在仙台的一个由文化会馆改成的避难所里,一向善于克制的日本人哭诉起来。他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避难所的夜晚非常冷,需要一家三口抱在一起取热,对于未来,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BBC中文网的文章称,震后的东京惊恐渐平,但需要关怀和反思,“震来如山倒,震往如抽丝”。目前,全球91个国家和地区向日本提出援助,包括中国、俄罗斯等在内的13支国际救援队已经或正预备参与日本的地震救援工作。
不过,“从历史上看,富国从重大自然灾难中恢复过来的过程固然非常艰难,却振奋人心”,日本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的复苏就是最明显也最令人鼓舞的一个例子。日本首相菅直人还在电视讲话中拿美国总统罗斯福大萧条时期的经济政策做比较,称他领导下的日本将有一个“罗斯福新政”式的经济复苏。
但美国《华尔街日报》提醒说,日本和世界其它国家目前担忧的一个题目是:这次与以往会一样吗?日本这次遭受的有形损害会更难修复吗?全球化是否让世界更轻易受到一个经济大国的影响?究竟和阪神地震不一样的是,当这次地震来袭时,日本正处于心理脆弱期,它刚刚把自己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头衔让给了快速增长的中国
世界不是一瞬间成为世界的,就像我们的人生,是一点一滴的琐碎事成就大事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