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胡萍《善解童贞》儿童性教育讲座超学习笔记
(一)儿童的性成长发展规律
儿童的性成长发展是跟儿童其它能力和机能同步发展的,并不是在青春期才突然发展起来的。而是从胎儿性器官形成就开始了,男性胎儿在母亲的子宫中就会勃起。
性的种子在个体生命中,什么时候发芽、抽枝、开花和结果都有自己的自然规律,不以父母的意志为转移。在每一阶段都应有成人的帮助和呵护。胡老师用图片比喻孩子性成长的过程:
1、一颗小嫩芽:代表孩子0-3岁幼年时期。这个阶段是发芽的阶段,胚胎时期的染色体就决定了。如果在这个小嫩芽一点一点长大的过程中,父母不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踩它、踢它、压它,那么以后这颗小芽会开出美丽的花,结出成熟的果实吗?
2、抽枝了:3-6岁,初步发展出形态。出现幼稚的性活动,比如问性问题、儿童性游戏、玩结婚过家家等游戏、手淫、自慰等。如果前两个阶段度过的好,这之后性开始潜伏。自慰现象也会消失,到青春期才会出现。(关于幼稚的性活动,后文详细展开)
3、开花了:青春期开始。
4、结果了:青春期后期。此时果实是青涩的。此时孩子写情书、打电话是正常的。
5、果实成熟:成人。果实成熟的很好,前提是孩子的性发展被保护的很好,被成人精心的呵护与帮助。
其中,0-6岁孩子的性发展有三个阶段:口唇期、肛欲期和生殖器官期(弗洛伊德老爷子说的哈!)
1岁半之前 口唇期,此时也有性感觉。
1岁半到3岁 肛欲期,此时口唇期也还存在,不会就消失 3岁到6岁 生殖器官期
(二)口欲期
1、建立安全感 0-2岁母亲就是孩子的天与地(父亲晚一点才开始在孩子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母乳喂养在这个时期为孩子建立安全感起到重要作用。孩子吃奶时与母亲身体接触,用全身每一个细胞敞开着体会母亲的温情、从母亲的眼睛里寻找自我。母亲的眼睛就是孩子的镜子,从这面镜子里孩子看到自己是值得爱的,还是是不受人爱的。——让我想起“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还有《正面管教》。
如果实在不能母乳喂养孩子,胡萍老师说请按照母乳喂养的姿势来抱着孩子喂奶粉,这样孩子会感觉到爱和安全。请妈妈们喂奶的时候不要干别的,比如看电视,这是孩子在和你情感交流的时候,孩子会看着你,这是我妈妈。你看电视,孩子就没有办法和你交流了。
安全感建立好的孩子,现在和以后都会有充分的自信、自尊。
反之,如果建立得不好,孩子以后就会有人格缺陷:
2、通过吸吮获得口唇体验
我想起小巫和李跃儿做客央视《健康之路》时曾经说,孩子的发展是从头到脚的。最先是发展口唇,除了吃奶以外,用嘴巴和舌头探索自己的身体、探索周围的世界。然后发展到手、然后才会坐、再发展腿部:站、走路„„
口欲期孩子的小手会在口腔中搅和,孩子会出现浑身发红,出汗等性高潮的反应。孩子的性高潮和成人的不同,孩子的是全身反应。据胡萍老师观察的结果,最小的孩子从3个月开始就可以观察到这一现象。
在6岁之前,口欲期是一直持续存在的,在孩子需要情感慰籍的时候,可以观察到这一现象。比如最多的是在孩子吃午饭前、睡午觉的时候、和等着妈妈来幼儿园接自己的时候,很多孩子可能会把手放在自己的嘴里吃手指头。因为这几个时间段孩子会想妈妈,所以通过吃手指头的方式来释放压力,是自己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是正常的。胡老师放了几张巴学园的孩子吃手的照片,巴学园的老师们在这时候都不会干涉孩子。
3、选择在合适的时间断奶
胡萍老师建议在1岁半左右断奶。她的理由是: 一般来说,一岁半后的吃奶是情感依赖了。儿童的自主性发展是从1岁半开始的,这个时候孩子依恋乳房和发展自主的心理发生冲突,孩子会感到痛苦。因为依恋是那么的幸福,要发展自己的时候孩子在分离的内在需求和想继续留在原地的愿望相冲突。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帮助孩子发展自主,就顺应了孩子的内在发展,如果我们继续让孩子留在自己的怀里,就阻滞了孩子心理的向前迈进。妈妈可以选择同情孩子在这次分离冲突中的痛苦,让孩子继续依恋乳房,也可以选择帮助孩子发展自主性,给孩子断奶。孩子每一次与母亲的“分离”都会经历痛苦,这是成长的过程。
断奶后给孩子最少3个月左右的适应期。断奶不是说今天说断奶,孩子明天就不能看乳房了,孩子会受不了,所以需要过渡期。
关于断奶时间的争议非常大。国际母乳会咨询员小巫说人类的自然离乳一般是2-4岁,1岁半以前孩子几乎无法做到自然离乳。国际母乳会、美国儿科学会、中国卫生部都建议孩子能够吃母乳到2周岁。胡萍老师在讲座上提到的李跃儿论坛(bbs.liyueer.com)胡萍专栏中最长的一个帖子就是关于这个问题的激战。有兴趣的家长可以看看:http://bbs.liyueer.com/viewthread.php?tid=57612&extra=page=1&page=1。
这个问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个人的观点还是站在小巫一方,给孩子喂到2岁左右自然离乳。不过争议来争议去,时间也就差半年而已。关键还是要看每个孩子和母亲的情况而定,要相信妈妈的本能和直觉哦!当然每个孩子有个体差异,我个人的观点是如果2岁前孩子不断奶也不影响他的自主性发展(比如交际能力、自理能力、吃饭习惯等),就不必断咯!
胡萍老师在那个长帖子中这样说:儿童自主性的发展的确不是仅仅依靠什么时间断奶来决定的,但在孩子开始脱离共生,有自主发展需求的时候帮助孩子脱离,这就是在帮助孩子成长。
就像孩子的安全感不是仅仅依靠母乳来建立一样,孩子对这个世界的信赖是从妈妈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眼神交流、语言交流、抚摸、拥抱等获得的,如果母亲只喂母乳,对孩子缺乏其它的照顾与交流,孩子依然不能够建立安全感。一岁半以前是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时期。当孩子在一岁半以前建立了足够的安全感,一岁半以后他就要开始在心理上走向对自我的建构,发展自主与自立。这是孩子精神成长的过程,也是孩子感觉到痛苦的过程,一旦走过,孩子就会体验到精神成长的快乐,心灵也因此充满力量!孩子每一次的精神成长都会有这样的过程,孩子的精神才能够逐渐强大有力,这个过程需要父母的帮助和理解,而不是同情。
(三)肛欲期
肛欲期的表现有:
1、憋大小便、尿/拉裤子。这个时期之前可能孩子已经会去厕所大小便了,可是现在突然开始重新拉在裤子上。
2、频繁地去厕所小便,每次只尿一点点。
这是因为孩子的括约肌成长了,孩子通过憋、释放大小便来获得性快感。有的孩子会躲在门后、窗帘后这样练习和体验成长的快乐。
如果家长不知道这是因为肛欲期到了,就很可能会批评孩子,甚至打骂孩子。或者以为孩子尿频可能是尿路感染去看病。
这个时期的处理原则是:不要说废话,只要换裤子。要完全地接纳孩子。在巴学园里李跃儿对老师们说:“尿湿100次就给孩子换100次裤子。”批评、打骂、耻笑、羞辱不但无济于事,反而会延长孩子的肛欲期(一般两个月左右结束),甚至遭到孩子的报复——更加频繁地拉裤子。这些都会让孩子产生不健康的羞耻感,不利于建立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
如果你强行把孩子从门后窗帘后拉出来,就像你在做爱时别人把你拉 开,这种感觉是一样的!
“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听话的父母”——因为父母听不懂孩子成长的信号。
肛欲期的孩子还会喜欢研究大小便。不过我对儿子的观察是,他不在肛欲期时一样对自己的大小便感兴趣。从两岁会说话起,就总说自己的大小便形状像什么„„,想不出来了还会问我。
讲到肛欲期时,发现好几个家长都跑去上厕所了。
(四)生殖器期
生殖器期表现(1):
对身体好奇,想看父母洗澡,方式有:偷看父母洗澡、假装进去拿东西看父母洗澡、在父母换衣服的时候闯进去。
举例A.有一个女儿想看父亲洗澡,父亲就是不肯。女儿一直要求,妈妈也要求爸爸,教育爸爸之后,有一天父亲终于同意了,但是说要准备一下,过好久也不开门。女儿着急拍门,结果父亲开门一看,女儿一看父亲还穿着游泳裤,女儿不干了,说脱下来,脱下来,父亲无奈只好脱下来,但是是屁股冲外,女儿还是不满意,转过来,转过来大叫,父亲终于转过身来,女儿看了看,刨了两下,说:“就是这样的啊,早这样不就行了!”然后就走了,去玩自己的了。留下两口子反倒呆住了,爸爸说原来这么容易啊。
B.有一个小女孩一直没有看过爸爸的身体,没有看过小鸡鸡。有一次去外面玩,同个幼儿园的一个小男孩去尿尿,她跟着去了,终于看到了,使劲喊:小鸡鸡、小鸡鸡!男孩很不屑,说:小鸡鸡很容易见到的,不要大声叫了。
C.有一个男孩一直和爸爸洗澡,没有见过妈妈的身体,有一次爸爸忙,妈妈带他洗澡,他看到妈妈的身体,吓坏了,喊:救命,你怎么没有小鸡鸡?鸡鸡没有了,你怎么尿尿?妈妈最终只能尿尿给他看才行。
那么什么时候可以看父母洗澡呢?4岁之前可以,原则是满足在前,隐私在后。意思是先要满足孩子的要求,而父母的隐私是放在后面的。4岁到5岁是过渡,逐渐给孩子建立隐私观念,教育孩子尊重别人的身体。6岁之后就不能看了。家长此时要说到做到,不能看就是不能看。
那么6岁之后怎么办呢?(1)可以让孩子看图画书,比如胡老师的成长与性(2)如果家长认为可以承担孩子看父母身体所带来的所有的后果,包括身心的,那还是可以看的。
孩子在4岁左右可能又会对乳房感到好奇。和之前1岁半不同,1岁半是依恋乳房,而3-4岁是对乳房好奇。好奇的孩子有可能直接问为什么爸爸妈妈的乳房不同,也可能不直接问,只是拿眼睛不停的看妈妈的胸部。这和孩子的性格有关。比如胡老师的儿子就没有直接问,而是一直拿眼睛看。最后胡老师主动问孩子是不是想问什么。孩子可能会问(1)为什么爸爸胸部小、妈妈胸部大?答:生孩子、喂奶。(2)现在还有没有奶?答:没有了(3)可以看看到底有没有奶吗?其实孩子是想吃一口,此时做父母的一定要一次解决问题,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否则孩子下次还会提出同样的问题。答:没有了,你是不是想吃一口?你可以吃一口。胡老师的儿子想了想,说算了,反正也没有奶。以后就不再拿眼睛看胡老师的胸部了。
生殖器期表现(2): 性游戏
孩子们会玩着玩着就玩到性游戏了。胡萍放了两部电影:
第一部是一个法国片,主要是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两个小朋友在婚礼上就躲在长长的餐桌桌布底下,谈以后的人生理想。男孩女孩理想非常不同,谈着谈着就掀开自己的衣服互相看身体。男孩看了女孩的PP以后惊奇地问:“就这样?什么也没有?”女孩回答:“是啊!所以我们女性很机灵!”
胡萍老师主要意思是告诉大家这很正常。
第二部片是一个中国大概文革前后的电影。男女两个小孩在玩当医生的游戏,男生当医生,给女孩子脱了裤子打针。结果被老师发现,严厉批评了。不知道以后这两个小孩长大了会不会有心理伤痕:)
大人处理孩子的性游戏一定要非常了解孩子的性心理和行为,尽量避免不当处理给孩子留下的心理阴影和伤害。很多孩子将这些心理问题一直带到成年。很多成年后的阳痿、性冷淡、性变态、恋物癖等都是 因为在童年时期受到成人的压制、责骂甚至性伤害等造成的。这不是危言耸听哦!胡萍老师说,一次全国的性研讨会上,一位专家说很多来医院看性冷淡的成年女性,都是在儿童时期经历了一些心理伤害或者受到不健康的性观念影响。《善解童贞》里也讲了很多成年人讲述的自己童年受到性心理伤害的亲身经历,到成年以后不经过心理医生几乎无法弥补。大家不妨看看。
所以听胡萍的讲座或者看她的书是非常必要的哦!真的是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幸福啊!
胡萍老师说人生下来后各种机能的发展都存在幼稚期,比如语言、换牙、走路,性也是如此。家长知道这只是一个过程,家长不会为说话、牙齿等问题羞辱孩子,责备孩子或者打骂孩子,家长会有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对待孩子的性,也需要这样的态度。对6岁前的孩子,遇到任何符合其年龄的性活动,尤其是在公共场合,家长的态度一定要有耐心。如果超出了年龄的性活动,那孩子可能受到性伤害。
性游戏的意义:
处理性游戏的原则:
生殖器期表现(3): 问性问题。
回答孩子问题的原则:不求不应,有求才应,有求必应。孩子求是性心理发展到此了,要满足而不是提前唤醒。
关于孩子问“我是从哪里来的”类型的各种问题。父母要本着坦诚的态度回答。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边看《成长与性》的图画书,边给孩子 讲解。
另外还推荐两套儿童性教育绘本:《小威向前冲》、《我从哪里来》(珠海出版社)。都用非常童趣的方式描绘了孩子是怎样孕育、成长的故事。闻闻很喜欢听。
父母讲到生殖器官时,可以将阴道说成是生命通道。这样一方面孩子便于了解,另一方面在中国的国情下,他在与伙伴们分享的时候,别的小朋友和他们的家长不会太大惊小怪。
生殖器期表现(4):
儿童的爱情、结婚、离婚、失恋、吃醋
5-6岁左右孩子的爱情是很感人的。孩子会体验结婚、失恋、吃醋、离婚等各种情感。也会拥抱和接吻。儿童此时的爱情体验是纯粹的情感体验,不带性。因为大自然的设计,这时候的孩子是不能自己生孩子的,所以孩子这时候的感情是纯洁的精神体验。胡萍老师举了很多巴学园小朋友的感人的爱情故事。
比如这个: 这几个故事《善解童贞》中都有。大家可以去找找是哪一对新人:)可惜还有几张没有留下照片。等着乐乐爸相机里的存货啦:)
五六岁的孩子吃醋跟大人吃醋的感觉是一样的。
故事一:有一个小女孩每天上巴学园都会打一把黄伞,户外活动时,有一个喜欢她的男孩每天都会为她打着伞,无论她在哪里。即时她在滑滑梯,小男孩也会打着伞随着她一起滑滑梯。这个小女孩是安静型的女孩。后来有一个活泼外向的女孩喜欢上了这个男孩,用各种方法、各种活动让这个男孩喜欢上自己了。这个男孩就和这个活泼外向的女孩一起去玩了,那个安静的小女孩失恋了,她很痛苦,因为情敌和那个男孩每天都在自己眼前亲亲密密的。从此之后,这个小女孩也再也不打伞去幼儿园了。有一天安静的小女孩和外向的小女孩的妈妈碰在一起了,失恋的小女孩的妈妈只知道自己的女儿失恋了,但是不知道情敌是谁,活泼的小女孩的妈妈也不知道这件事情。所以两个妈妈聊得开心,而下面的两个女孩则在互相敌视着。终于失恋的女孩受不了了,闹着叫她的妈妈走,不让她的妈妈再和情敌的妈妈聊了。以前她的妈妈和别人聊天时这个女孩是很安静的。后来她的妈妈才知道是怎样一回事。
胡萍老师说6岁前失恋有好处,否则,没有经历过的人,有可能在青春期失恋的时候出大问题,像许多自杀、杀人的。这时候经历过失恋,以后可能就没有那么痛苦。(注:这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了,呵 呵。)至少6岁前家长还可以帮助孩子不会伤害身体,但是青春期就不一定可以帮上孩子了。
有许多幼儿园的小朋友从上小班开始就一人一个小桌子学英语、学数学、学写字,在户外玩的时候也都是老师组织好的游戏。这样的孩子缺少自由交往的时期,长大后就不知道怎样去求爱。所以才有现在的人都博士毕业了,可是不会找男女朋友,让老爸老妈在公园挂条子那样去配对的事情发生。
所以幼儿园一定要给孩子充分安排自由活动的时间,让孩子们自发地形成自己的圈子,发展自己的爱好。而不是全天时间都被老师安排满了去做指定的工作。
巴学园的女孩喜欢一个男孩子会主动迎合男孩子,男孩子喜欢女孩子也会使各种方法打动女孩子,这是在帮助孩子学习成年后怎样追求异性。
故事二:巴学园的两个小朋友很正式的结婚了(前两副图)。自己做的婚纱,奏婚礼进行曲,有牧师,说誓词,但是交换戒指的时候出问题了,新娘的戒指在,但是新郎的戒指不在,新娘不干了,指责新郎“你一点都不爱我,你的戒指都找不到了”。老师最后只好把自己的戒指给了新郎,才结了婚,呵呵。结婚前,这个小女孩午睡一切正常。婚后,这个小女孩每次午睡就开始哭,老师不知道怎么回事,以为家里发生了事情,可是,家长说一切正常。那么是不是,希望老师陪着睡觉?可是老师陪着睡照样哭,大家都没有办法。一个星期后,看见大家都不理解自己,这个小女孩在一天午睡时终于说了“我的老公怎么睡在别的女人身边?是我的老公,不能睡在别的女人身边”,呵呵原来小女孩吃醋了。在结婚前,这个男孩就睡在他现在的位置。这个男孩和男孩开始谈判,女孩说“你是我的老公,你不能和别的女孩说话、玩,只能陪着我”,男孩说“婚已经结完了,我可以和别的女孩说话、玩”。最后,商量无果,两人同意离婚。找到结婚时的牧师,两个人离婚了。
可能有人会说怎么可以离婚呢?不负责任。这是小孩子在体验情感,本来就不需要负什么责任。不要人为的给孩子增加负担。
也有的男孩、女孩没有举行什么仪式,第2天就告诉胡萍老师他们结婚了。可惜这张照片我没拍到。
故事三:最后一张照片中的两个孩子,谁都可以当新郎,也谁都可以当新娘。反正就是结婚了,正在商量买菜的事情。
胡老师建议男孩要打扮的像男孩,女孩要打扮的像女孩(头发、衣服)。这样可以发展孩子对自己的性别认同。
生殖器期表现(5): 恋父恋母情结:
在孩子2岁之前,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是依恋母亲。我们初恋时看老公的眼神和现在看老公的眼神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看孩子的眼神和当时初恋时看老公的眼神相似。
2岁之后,男孩会去将依恋转移到父亲,如果父亲陪伴不足,那么会重新转移到母亲。这是男孩成长中的困难之一。女孩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是女孩也需要父亲的陪伴,因为他是女儿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男孩成长之中的第一个困难是在胚胎时期的困难,在前6周的胚胎是不知道男孩还是女孩的,第6周如果是男孩,Y染色体会分泌雄激素,如果雄激素分泌不足,以后这个男孩会表现的女性化,甚至想做变性手术。而女孩也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恋父恋母情结是必要的,但是时间比较短会比较好。
关于恋父恋母情结胡萍老师举了几个案例:
(1)3岁7个月男孩,喜欢坐在妈妈肚子上,出现性高潮反应。妈妈问他为什么这样?孩子说“鸡鸡会变大”。
父母怎样做?尽量减少这样的机会,离开这样的场景。
(2)5岁女儿和父母未分床睡,父母做爱未回避孩子,而且父亲喜 欢裸睡,还让女儿玩他的生殖器。父亲说给女儿爱和自由。女儿在父亲身上出现性高潮反应。
父亲这样做是错误的。爱和自由是有规则的爱和自由。
(3)10岁男孩和父母未分床睡,父母做爱未回避孩子,敌视父亲。每天放学回来,什么也不做,等妈妈回来,先抱住妈妈,自己出现性高潮后,才让妈妈去做饭,自己才去写作业。
注意:要和孩子分床,父母做爱要避开孩子到另外一个房间,一定要锁上门。因为这对孩子是暴力行为。不知道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什么样的伤害。这是家庭内的性伤害的一种。而且越大的孩子越知道这是隐私,越知道偷看偷听。他们会安静的看完,而父母都不知道孩子是什么时候进来的,所以一定要锁门!
孩子看到父母性行为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1)暴力行为,影响父母形象。以为爸爸在欺负妈妈 这会造成孩子超过年龄阶段的性活动探索,属于提前唤醒。(2)孩子会在游戏中模仿父母的性行为
3岁多的孩子和10岁孩子的性质是不一样的,3岁多的孩子案例中母亲只是对象,而10岁多的孩子的案例中孩子已经把妈妈当成了他的女人,所以才会敌视爸爸。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道德,形成了不能乱伦。所以要脱离恋父恋母情结,可是首先也要有感受,感受恋父恋母情结,这也是必要的。
帮助孩子脱离恋父恋母情结的方法:(1)断奶时间的选择
(2)和孩子分床睡觉(2岁后)
(3)4岁后和孩子分房间睡觉,是一定可以的。可以在父母房间睡着后,抱到孩子自己的房间。怕黑,可以开小夜灯。(4)减少孩子在父母身上出现性冲动的机会
(5)对4岁的孩子进行尊重身体的教育(自己的和他人的)(6)4岁后的孩子可以自己独立洗澡
不要怕孩子洗不干净就帮他(她)洗,可以教孩子自己洗。男孩子可以由父亲示范怎样清洗,女孩子可以由母亲示范怎样清洗。3岁之后,如果孩子不同意清洗阴部,父母不要替孩子洗,因为此时孩子生殖器的神经很丰富,很敏感。还是父母教孩子怎样洗。(7)男孩子成长过程中对父亲的认同非常重要
生殖器期表现(6): 儿童的自慰
包括:性幻想、性梦和手淫
性幻想指:比如想着漂亮的女人来摸鸡鸡。性梦:没有办法研究,因为孩子不会说。
手淫为什么3岁开始是高峰?这不是孩子在模仿。而是因为3-4岁通往孩子生殖器的的神经开始发育完全。性激素分泌也开始发生变化。问卷调查显示国内的家长26%观察到孩子有自慰行为。而台湾的家长的比例是96%。
手淫方式:
(1)用手抚弄生殖器(男孩、女孩都有)
(2)夹腿(主要是女孩,男孩也有),两腿交叉用力(3)用东西或者手摩擦身体(乳头、肚脐)(4)用他人身体摩擦生殖器等
孩子的鼻子对男人、女人的性息素很敏感,男孩对女人的,女孩对男人的。
6岁前儿童的性高潮(手淫后出现)表现为:面红、出汗、握拳、四肢屈曲、很用劲、全身紧张、表情痛苦状等。
在幼儿园,孩子最常见的是用桌子脚、凳子脚摩擦小鸡鸡,男孩俯卧摩擦小鸡鸡,用毛巾摩擦生殖器(男孩和女孩)。
胡萍老师说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都可以成为性结构的一部分。
关于夹腿,统计结果是1/4以上的女孩会有这样的表现,6%的男孩会有这样的表现。这是正常的,而不是疾病。每个孩子使用哪一种手淫的方式会不同。
手淫的阶段性:3岁前是无目的的,3岁后是有目的的,也有可能是间断的。
3岁前孩子会发现触摸到生殖器会和摸鼻子不一样,摸到生殖器会很舒服。孩子在探索找到一种方式让她最舒服。
3岁后方式会固定下来,和青春期时是一致的,特别是男孩。间断,有的会消失一段时间,又会出现。
如果性发展的好的话,会3岁前断续,3岁开始加强,5岁左右高峰(经常性、持续时间长),6岁后下降,7岁左右消失。7、8岁后还有手淫的,这样的孩子是有问题的。不是手淫本身的问 题,而是其它方面的问题,需要父母自己去寻找。而不是把着眼点放在孩子的性活动和性行为上。
7岁-青春期,孩子会学习控制性冲动。
手淫的积极意义:是孩子发展性能力的一个基础
胡老师说可以观察到6岁前孩子手淫的方式已经非常成熟,一个人会手淫不是青春期才学会的,在童年时期已经练习过:)
影响孩子手淫的因素:
(1)个体的性内驱力,有的人天生性欲强,有的人天生性欲弱(2)社会因素:包括A、孩子获得的关爱:亲子关系、老人、保姆、全托
B、父母关系是否和睦
C、充分的工作材料
D、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学业压力等
爸爸妈妈真正全心陪孩子的叫有效时间,而一边看电脑,一边保证孩子不出事之类的不算。
上全托幼儿园的孩子最早,最多出现手淫,2岁左右。保姆、老人看的孩子在2-3岁中间出现手淫,爸爸妈妈带的孩子在3岁才开始出现手淫(理论时间)。
在6岁之前孩子所有的感觉器官都在父母身上,父母是孩子的天与地,所以父母关系和睦很重要。否则,孩子缓解压力,会加重手淫。父母怎么对待手淫最重要,越打骂,越严重。
(以下摘抄字北京讲座内容)
举例有一个女孩,8、9岁了,因为总用手去摸阴部,手不干净,所以阴部发炎了,内裤上有黄色的分泌物,当妈妈的每天检查女儿的内裤,没有分泌物,给小红花,有则责骂画叉叉。可是孩子却越来越严重。后来求助于胡老师,老师告诉她,停止检查孩子的内裤,内裤让孩子自己洗,现在孩子的状态好多了。
对于手淫,3-4岁后告诉孩子:(1)可以摸,先洗手(2)去自己的房间,关上门摸,去没有人的地方摸,可以在被子里摸,这是隐私。(3)不要在孩子正在手淫的时候打断他。
孩子的工作材料越丰富,孩子手淫的次数会比较少。在孩子工作的时候不要打断他,这是发展孩子专注力的时候,是孩子精神发展的需要。孩子是靠动手来发展大脑的。左手发展右脑,右手发展左脑。胡萍老师给大家看了很多巴学园孩子工作的照片,揉面、切面、野外生存、修水渠、自己建木屋等等。看这些照片的时候听到大家们的惊叹声还有艳羡声!父母对孩子手淫的态度:(1)平静的自然对待(2)告诉孩子这是个人隐私(3)不可以打断孩子(4)不可以打骂孩子(5)手淫真正的危害是成人带给孩子的,成人的批判和孩子自己意愿之间的冲突
(6)手淫不会影响孩子将来的生活
(7)想一想自己干预孩子手淫的目的是什么?其实应该让孩子顺其自然。
性是一种本能,和吃喝拉撒是一样的,这样人类才能繁衍。性是快乐的。
胡老师提到了巴学园的2个案例。
案例一:一个小男孩,5岁多,非常聪明而且精力旺盛,手淫频繁。怎么办?老师们没有告诉男孩的爸爸妈妈,而是给这个男孩更加丰富的工作让他减少手淫的次数。比如种地挖坑消耗体力,学习难度大的数学消耗脑力。
还有一个案例是一个小女孩,每天中午睡觉的时候都会手淫,是一个很梦幻的女孩,工作她很少去进行,联系她的妈妈,说家里一切正常,最后巴学园就把一些不睡午觉的孩子集中在一起,由一个老师陪着。照片中女孩在做穿手链的工作,已经穿好了一串带在手上,真的好漂亮呢!
对孩子手淫的误区:认为孩子(1)性早熟。
(2)疾病:阴部疾病(医生会给喷药)、缺钙铁锌(补充,胡萍老师 说很少有孩子不缺的,和手淫没有关系)、铅中毒(吃解毒剂)、神经疾病(医生会给孩子吃抗精神分裂的药)、关节病(会扎针灸)、(3)心理问题、品德问题(让父母打骂孩子)。
(五)性教育是爱与人文的教育
对于孩子的性教育,每个人的方式可以不一样,但是目标是一样的。都是让孩子将来性幸福。
性教育是科学和人文的教育。科学是基础,而人文是提升。有的父母讲是给孩子讲了性,可是是没有情感的生理卫生科学知识,而没有在其中强调爱和美好。
胡老师给孩子们上工作坊时,会将爱贯穿其中。看看《成长与性》中的这些图片:
.上学时孩子们接受的很多感恩教育都是空对空的、口头上的教育。上两幅图让孩子看到:你在妈妈肚子里时,自己不会吃饭不会大小便,都是妈妈通过脐带给你运来好吃的,帮你拉掉大小便。等你出生后脐带剪短了,你才开始自己吃饭大小便。这时孩子就会觉得妈妈怀孕时好辛苦,会感激和爱妈妈。有的孩子会摸摸自己的肚脐眼体会妈妈的爱。
这两幅图告诉孩子,出生时你自己付出过努力!教会孩子爱自己,建立孩子的自信。有的孩子会举起双臂,给大家显示自己的肌肉,表现得很强大。
这幅图告诉孩子,不是妈妈一个人生的你,爸爸在妈妈怀孕时要给妈妈做好吃的,给你讲故事唱歌聊天。给宝宝买出生用的东西„„ 教会孩子爱爸爸。
胡老师在讲座结束前给大家放了一首歌的视频,相当感人,很多家长跑来copy:
《忧郁小男孩的爸爸似乎在月球上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M0MDYxMDg=.html。
》30
第二篇:《善解童贞-1---决定10-6岁孩子一生幸福的性教育》读后感(整理)
《善解童贞1---决定1:0-6岁孩
子一生幸福的性教育》读后感
刘秀桃
本书共有14章,每一章的主题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总会用最简单常见的事情来作案例,让读者更容易明白,同时又给予了家长和老师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技巧。其中第一章 嘻嘻,知道我在想什么吗——儿童的性探索及指导第三章 爸爸妈妈,教教我吧——儿童的生殖健康与保护 第六章 我长大啦——潜伏期的性教育这三章的内容在我脑海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本书开篇时一个总论,主题是性关怀从0岁开始在总论中,首先通过“童年的一个游戏带来一生的阴影”,举了一些实例,讲述一些人在很小的时候因为没有得到性关怀,甚至受到了性伤害导致了他一生的不幸福。然后讲到“性关怀是性教育的必要补充”期间提到了佛洛佛洛依德的理论。通过整个总论的内容,我接触了一个对我而言全新的领域,我从来没有接触过它,我开始关注并重视对孩子的性教育,认为这是我此前对爱女成长的教育过程中被遗忘和忽视的东西,而我的女儿已是两岁多了,我必须把她拾起,作为整个对孩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以重视、学习、实践。此外,我从中也初步了解了性教育的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通篇讲了两个关键问题:一个是性关怀一定从0岁开始,也就是孩子一出生,就要对孩子做全面的保护,包括他的性,性关怀是性教育的必要补充,我认为也是性教育的必要前提和必要的准备,她是性教育的基础;另一个就是性关怀的两个组成,也就是性关怀的基础----性尊重和性关怀的方法---性引导。
结合书中出现的孩子们的一些性游戏,想想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小班级的孩子们在如厕的时候是不分男生女生的,能很容易就观察到异性的身体,有的时候,孩子们甚至是在脱了裤子的情况下,很坦然的和异性在那里聊天,有些时候孩子们在帮助比自己年龄小的异性孩子穿脱裤子的时候,也能很容易就看到异性的身体。教师在面对这些情况时,往往是提醒孩
子赶紧把裤子拉上去,或者请孩子们寻求教师的帮忙。也有的时候会本着开玩笑的心思,对孩子们说羞羞。看完这本书,让我了解到,对待孩子们的性游戏我们应该从孩子的角度考虑,而不能从成人的角度考虑,孩子们只是把他作为一种游戏在和自己的同伴探索,所以我们不能以一种很紧张很责备的态度去对待,让孩子们产生一种自己做错事的心理,这样不利于孩子性的发展。应该本着一种平和的心态和孩子交谈,了解他们的想法,再加以引导,让孩子们健康的成长。让我们掌握一定的技巧,做为教师更是要注意引导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科学、健康的教育和培养。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家庭氛围该是:民主、尊重、平等、自由。我们要承认努力、表达感激,但是我们不能评价孩子,不能给他们定性。爱是需要技巧的。只拥有爱是不够的,掌握大量的育儿常识也是不够的,自以为有了爱和知识就可以教育孩子的父母其实并不一定能使孩子健康成长,甚至不足以与孩子切实地交流。技巧与知识是两回事。就如同一位外科医生,仅有对患者的无限爱心和丰富的医学知识是不能拿起手术刀为患者做手术的,谁都知道那是非常危险的事,因为这个医生缺少专业的技能训练。父母就应该像一位受过技能训练的外科医生那样,小心地、恰当地使用语言,用特别的方式与孩子相处,交谈。要知道语言就像刀,使用得当是去除病痛的利器,使用不得法,就会带来精神上的极大痛苦,其破坏力甚至是致命的。遗憾的是,有的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无所顾忌地使用着这把刀,伤害了孩子自己都不知道,还在埋怨孩子无可救药。我们要学会把这些有效的沟通方法借鉴运用到我们与孩子的沟通中,儿童性教育是个敏感而又不可回避的话题,它关乎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发展,不可掉以轻心。总的来说,对幼年与童年的孩子,可以作大致的说明,而随着年龄增长,对同样的问题的解释程度可不断加深。孩子问到什么程度,就透彻地回答到什么程度。如果基于迫切地想多进行一些教育的考虑,而一股脑解释许多相关问题,不仅孩子可能理解不了,而且可能会产生负面作用。而如果遮遮掩掩,左躲右闪,孩子问到的却不回答,同样可能贻害无穷。要知道,孩子所问及的,往往也就是他们理解能力所及的。千万不要再用虚假的答案来欺骗孩子了!因为这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在最恰当的时候,用最轻松的方式,学到最有用的东西,这样的孩子是最幸福的。还要从良好的习惯,独特的思想,真挚的友谊...等方面努力培育出更加优秀的一代新人。我觉得,向别人学习借鉴不能照搬表面的东西,要学习对方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具体的某种做法。要知道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变化的,我们需要时刻更新自己的概念。我推荐这本书因为如果不了解孩子的整个性发展的规律,不懂得基本的性知识,不结合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不结和家庭教养孩子的文化,不掌握应对孩子性发展的行为的原则,不实践对孩子更有利的教养方法,如何获得育儿智慧的发展呢?
第三篇:胡抗美先生书法讲座笔记与理解
胡抗美先生书法讲座笔记与理解
胡光华
时间:2022年3月27日上午8:30---10:30 地点:咸阳029艺术广场
主题:《如何认识和欣赏书法艺术》 说明:
1、胡抗美先生讲座内容有遗漏,欢迎补充、修正。
2、括号内的内容系本人理解,请选择阅读,勿作传播。
3、本人笔记潦草,讲座的逻辑关系梳理不对,请见谅!【题一】 关于中国书法是否艺术的问题
这个问题有一个由异到同的发展过程,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从下面几个例证可以支撑:
1981年成立中国书协;(说明了书法艺术的独立性和认知上的统一性)百所大学开设书法专业;(说明书法艺术体系完整,所承载的文化含量已经形成学科)
书法家社会地位和待遇提高;(说明人民群众对于书法艺术的尊崇和重视)
书法作品作为国礼;(说明书法作品的艺术价值,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色与珍贵)
书法走进校园。(说明书法艺术承载着道,是抵御异域文化思潮侵袭的重要途径,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找回丢失的决心)【题二】 关于中国书法欣赏的问题
中国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由于书法生态的变化和书法审美的变化,古今是有区别的。古人以实用为基础,先读后赏,看重遣词造句,而今人则先赏后读,看重意境的营造。作为欣赏,其共性就是“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唯见神采,不见字形”。书法欣赏可归纳为五步转化期: 第一步:作品气势与书写内容
(吸引品鉴者的是先气势还是先内容,第一个吸睛点放在哪里?)第二步:点画结字与章法构成
(从哪里入手是书法欣赏的着目点,谁离你的心灵最近?)第三步:用笔方法与对比关系
(用笔的起行收和章法的矛盾对比,细节与整体,和而不同怎么看?)第四步:笔墨表现与空间表现
(书法是有形、有情、有意的生命体,是如何去经营的?人无呼吸则死,书无留白如人之无肺,你懂得!)第五步:比喻概括与辩证思维
(古人书论抽象者多,今人书论具象者多,由抽象到具象,你是否选择双向?)
【题三】 关于中国书法的门槛问题
书法在古代是与实用结合在一起的,但就艺术而言它是独立的。确切的说,在古代,书法是有门槛的,民国时期门槛降低了,“文革”时期门槛拆除了。书法如果没有门槛,没有难度和高度,就会像城市的广场一样,可以随便出入。(能随便出入的场所,你会心存敬畏吗?不敬畏你会爱吗?不爱你会深入的学习吗?不学习你能继承吗?不继承你能传扬吗?不传扬你不白浪费焦耳吗?)
门槛是书法本质的界限,是对这门独立艺术的尊重!书法要回归传统,第一要务就是把拆除的门槛建立起来!(抱着传统,跨过门槛是学习书法,参加展赛的许可证和资格证,这就是传说中的界限吗?明显的阿拉伯神灯啊!)
【题四】 关于中国书法内部变化的问题
书法是艺术有两个条件,一是汉字(汉字从形、声、意生,与天合,与道合,是民族的),二是毛笔(毛笔是为美而生的,“唯笔软则奇怪生焉”)。书法的形式有造型、线条和空间,点的生长,线的律动,面的丰富,是书法的内部变化(汉字和毛笔成就了这种变化)。真正懂书法的人,并不是看整个字,有时就看那个“点”,“点”里面能看出来速度、力量、重量、气势。。。(这些东东由“点”就能看出来,目击而道存,是不?)
【题五】 关于中国书法和写字的区别问题
这个问题,古今各有表达。(古人、今人学字起步不同,古人从技法开始识点画,今人从a、o、e开始识字。所以对书法,你弱爆了!)今人用两个算数表达式,可进行区别: 写字=工整 准确 可识=信息交流
书法=技法 临摹 训练 变形 墨色 布白 势 情感=创造艺术 古人用两句话,可进行区别: 第一个书法家李斯的意思是:
在创作中的汉字“皆须像其一物”,只有这样的 “字”才可谓之“书”。(正面说什么是书法)
书圣王羲之的意思是:书法深奥微妙,学识不够渊博通达,很难有成就。创作时要有偃有仰、有欹有侧、有大有小、有长有短,否则“状如算子,便不是书”。(反面说什么不是书法)补充一下:
书法是“若鸟之行”、“若虫噬骨”、“若云若雾”、“若愁若喜”;(慢慢体味吧,古人也蛮拼的)
书法是“达其性情,形其哀乐”;(这就是视与觉的关系)
书法是“妙在性情,能在形质,性情得于心而难名,形质当于目而存据”(妙指妙品,能指能品,名指言语表达,其它都弱弱的。)【题六】 关于古今书法的生态环境问题 比较一下就明白了!
古代视书法为小技但用科考保证===今天书法和为官入仕无关; 书法在古代是精英贵族艺术===书法在今天被泛化为群众艺术; 古代书法都是写自己的诗文===现代书法大都是抄古人的诗文; 古人手札尺牍在案前来把玩===今人长卷巨幅多是在展厅展示。(古人不技道双修,写不好字原来都是要待业和下岗的,估计这个以后可以有。)
题七:关于书法造型的传统与创新问题
书法造型是中国书法的传统,作为中国当代的书法艺术家,一定要站在民族艺术的立场上,不能轻易的把中华民族创造的宝贵财富拱手让给西方。(英语比汉语重要,韩剧比华语剧流行,肯德基比中餐馆火爆,日货比国货畅销,基督教堂比孔子学院多。。。你知道书法为啥要进校园吗?阵地!丢了的后果,你懂。)
西方热闹的抽象主义,它们无论怎么抽象,能有汉字符号抽象吗?全世界的艺术中,中国书法最具抽象性!所以“为书之体,须入其形”(其形越像越入古,别怕出不来,真要是到那个时候,死到里面都值得。此处有掌声!)
“为书之体,须入其形”之点画造型:
点画不过关,古意出不来,生命线不存在。点画是情感和技法的结合,他把情感渗透到起行收、提按顿挫、轻重快慢、方圆藏露、粗细长短等形态中。(练吧,还等啥呢?)“为书之体,须入其形”之结体造型:
着重强调空间的变化。(“阴阳割昏晓”?悟吧,古人用字等你对话呢?)“为书之体,须入其形”之章法造型:
局部服从大局,微观服从宏观。(大处着想,小处着眼。看撒,用心了到处都有,对吧?)
【题八】 关于中国书法的内容问题
书写文本的内容不等于书法作品的内容。诗人用文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书法家用笔墨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进入诗人的意境,在“五合”的环境下,用能生奇怪的毛笔,把情感渗透到点画表现、结构关系、墨色、收放等等当中去宣泄。现在提倡自作诗文,就是让你亲自触摸自己情绪的肌肤,既能传承文化,又能陶冶情操,还可以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你以为中书协和你闹着玩呢?)
(呵呵,如此整理,若还有用,高抬贵手点个赞总可以吧!)
2022-3-27胡光华于夷简堂
第四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笔记2
话语交流 心灵碰撞
我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笔记》2 2022-7-14 张思德是一名普通的警卫战士,干的是极普通而平凡的灰工作,因公殉职。毛主席,做为党和军队的最高领导人,又值战争年代,每日要处理的事极为繁杂,然而,他老人家却能亲自为记念张思德而写下一篇文章,可见毛主席平易近人、礼贤下士之风实为全党之楷模,这也是老人家不同常人的伟大之处。正是因为有象老人家一样谦虚平易、心想百姓的一大批党的领导人,用自己的言行感动了老百姓,教育了人民,才使得红军历经万难而不溃散,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才使得党、这;除老百姓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牢固的鱼水关系。每想起那些感人的、军民团结战斗的故事,总会令人心潮难平。
2022-7-15 学习,本是好事,可使人知事明礼,晓是非。但学习必需用心去学,认认真真地去学,要真正从书本或实践中去寻找知识点,并认真地加以梳理和总结,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有求知欲的主动学习和应付差事的学习,其采用的方法、投入的精力、收到的效果都将是大不相同的。
凡主动学习者,必定都会细心地去咀嚼学习内容或学习对象中的深刻道理,并想用其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或用以说明某些实际问题,绝不是单纯地去追求其形式,而不注重学习的效果。因此,他们不愁写不出东西谈不出观点,也绝不会采用像小学生抄课文的方法去写什么“心得体会”。
美食若不经咀嚼也不会感觉如何的美味,不经咀嚼而抄来的文字,同样也是索然无味的。
2022-7-18 今天,学校召开党员大会,校长讲学校的形势、任务、要求。书记讲开展“保先”教育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和对党员的要求。
学校要想办成一流的学校,必需要求每位老师都具有先进的超前的思想观念,有扎实的业务能力、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要努力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才能适应不同专业、不同层次技术培训任务的需求。
早在九O年,我参加的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会的年会上,“终身教育”一词就曾出自清华大学一位资深老教授之口,同时他表示自己也需要再学习,接受再教育。
说到我么,也是要坚持活到老学到老,总是有自己学习的目标,并为之而努力,乐此而不疲。
2022-7-19 今天我学习了党章中关于党员的八条义务,为了便于记忆遵照执行,特将其简化如下: 马列科学与文化,执行政策奋斗先,为党为民多贡献,(党民利益高一切)遵纪守法担任务,团结忠诚反阴谋,批评武器反腐败,联系维护利当先,首先遇险把身献。
第五篇:金正昆《教师礼仪》讲座学习笔记
金正昆《教师礼仪》讲座学习笔记
金正昆《教师礼仪》讲座学习笔记
第一章 教师礼仪概述
一、什么是礼仪?
礼这个字讲的是尊重,礼由心生,它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要明白尊重自己,尊重别人。把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这个要求,这个欲望需要表现出来,这就是个仪了。仪是表现礼的外在形式。
礼仪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一种规范的表现形式。
二、教师礼仪的基本内容:
教师礼仪是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1.摆正位臵,以学生为本。
教师在工作岗位上,不得误人子弟。教师不能非议党和政府、不能蔑视我国宪法和其他法律、不能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不能和科学唱对台戏、不能和我国的法律唱对台戏、不能做出有损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事情。这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规范做法。
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宽以待人,以学生为中心,有自知之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人师表者,不能信口开河。
现代教师礼仪和古代教师礼仪最大的不同是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位臵,而不是我让你干什么,我管你,我教你。现代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
2.端正态度。宽以待人,要善于包容。要容人,容忍自己的同事有不同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模式、容忍不同的学科有不同学科的教学特点、容忍不同的学校有不同学校的要求、容忍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偏好和兴趣。教师要有适应性和包容性。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所谓“和”,以和为贵。
三、教师的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具体而论,教师的职责有二:
第一,教书。教师教者为先,教书、是教师的首要职责。这就要求教师要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专研业务、不厌其精,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诲人不倦。
第二,育人。老师在学生和孩子的心里有天然的亲和力。是他们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楷模。因此,教师非常的崇高。教师者,万世之师表也。为此,教师要好自为之。
教师礼仪非常重要的一点:自律是第一的。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教师要有爱心,对人要有爱,要爱国家、爱民族、爱学生、爱事业、爱工作。同时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所以说,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二者相鉴,缺一不可。
四、教师礼仪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 即教师礼仪的四大关注点:
金正昆《教师礼仪》讲座学习笔记
师资:教师要有一技之长、要业精于勤、要有自己的人格魅力;(学生最喜欢的老师:有亲和力的、有个人魅力的。)
师表:语言美、心灵美、仪表美、行为美。教师是楷模,要思圆行方,值得别人效仿,不会误人子弟;
师德:教师要终于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要遵守法律、爱护学生、廉洁从教;
师心:教师要有爱心,不辜负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期望。
五、为什么要大力提倡教师礼仪? 既有职业的原因,又有现实生活的原因。提倡教师礼仪是时代的要求和职业的期待。
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全体公民要明礼诚信。党中央强调社会主义建设应该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发展、共同进步。国家要发展,民族素质要提高,礼仪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谓衣食足而知礼仪。要让全民提高自己的礼仪素养,需要教师为人表率、率先垂范。教师在礼仪推广和普及中扮演着一个义不容辞的率先垂范的、为人师表的角色。教不严师之惰。
六、学习教师礼仪应注意哪些问题? 1.要严于律己(端正态度)2.以学生为本(摆正位臵)
3.要有自知之明(要与时俱进,也要发现自己的不足。内强素质,外塑形象。要有学习意识善于学习。)
第二章 教师的素养
一、什么是素养? 为什么要提高教师素养?
所谓素养就是你从事某项工作所要具有的基本资格,以及基本要求和基本条件。
教师最重要的素养:要有表达能力、教学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章有明确规定:“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教师要有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专业的与文化科学的、为人处世的等多方面的素养。
教育的质量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和教育的质量问题实际上就是素养问题。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是现代社会对人们提出的要求。也是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日常工作中,一个教师是不是称职、礼仪表现如何,跟他的素养有关。一个教师要有感召力、凝聚力,也就是人格魅力,要有专业的素养。教师既要做“良师”又要做“益友”。
二、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有哪些?
1.政治的素养:爱祖国、爱人民;拥护党、拥护政府、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思圆行方、立端立正(正邪)。
2.法律的素养:教师要有法制概念;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及专项法律。要懂法、知法、行法、护法。
3.道德的素养:礼仪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的外在表现。教师要遵守社会公德(公共场合待人接物时,如爱护国家公物、尊老爱幼、保护残障人士、尊重妇女
金正昆《教师礼仪》讲座学习笔记
等公共道德);遵守职业道德(遵守作息制度、完成教学任务、恪尽职守、爱岗敬业、钻研业务);家庭道德(一个人如果连家庭关系都处理不好,会有碍情绪,影响工作质量)。
4.专业与科学文化的素养:.现代教师要有深厚的功底,要有一个开阔的视野,科学文化素养实际上是一种精神,科学的精神、钻研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做自己想做、喜欢做的事;做自己能做好的事;做有益的事。要量力而行,人生痛苦的一个根源就是力不从心、勉为其难。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5.为人处世的素养:教师要以诚为本;以和为贵,宽以待人(不拿别人折磨自己,也不拿自己折磨别人);以信(信用)为先(君子言而有信、小人言而无信)。
以上各方面素养构成了教师的综合素养,相互兼容、共同发挥作用。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
第三章 教师的形象
一、什么是教师的形象:外界对教师的印象和评价。形象的两个要素: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教师形象的基本要求: 1.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素养; 2.要爱护学生;
3..要有正义感和使命感
三、学生所期盼的教师形象: 1.平等相待; 2.良师益友
四、家长所期盼的教师形象: 1.书教得好;2.对我家孩子好
五、中国传统文化对教师形象的要求:1.高高在上; 2.拉开距离; 3.保持尊严
六、怎样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1.首轮效应(第一印象效应):给对方(学生)的第一印象要好——仪表整洁。
2.近因效应:最近的事,给经常交往的人(学生)留下的印象——做事认真,善待、关心学生。
3.亲和效应:人(学生)喜欢和与自己有共同语言的人交往——了解学生。4.定型效应:对方(学生)对自己的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5.光环效应:一好百好,一坏百坏。(先发现好的方面就很少再发现不好的方面,光环效应先发现不好的方面,就很少再发现好的方面。)
第四章 教师的语言
一、教师用语的基本要求:
语言规范而形象(规范的汉语普通话,少数民主自治区有法定的、允许的、标准的少数民族文字)、态度和蔼而耐心、内容得体、方式适宜(因人而异、因材而异)
二、教师如何规范用语:
第一,要讲普通话。《宪法》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不仅汉字、民族语言文字的书写要标准、规范;同时,口头语言也要规范,发音要标准,要让别人听懂。
第二,要讲文明话。要和那些不文明的语言划清界限,不仅不能使用不规范的语言,同时语言上避免“脏、乱、差”(低级趣味、黄色语言、下流段子,都
金正昆《教师礼仪》讲座学习笔记
不是教师之所为)。讲文明话的另外一种含义就是要使用规范的礼貌用语,要尊重别人、尊重自己。
第三,要讲现代语。要与时俱进,要有现代感(你满口之乎者也,好像是很有学问,但恐怕与别人讲就不大容易沟通。教学时,进行古代文学研究、背《唐诗》、推荐《古文观止》给学生学,借古鉴今,古为今用,不能把它拿到现在生活中,因为行不通)。
第四,要讲直白话。要直白而形象、浅显易懂、循序渐进,强调以理服人、以例服人;不要嗷呀嘈杂、枯燥乏味,不要玄奥、晦涩、别人不理解的名词和概念,因为不容易沟通。(做研究的人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搞教学的人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三、教师用语的表达方式:
1、平等交流
2、善于沟通(双向交流)
现代社会两条重要的交际法则:
黄金法则:你需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去对待别人(自我中心说)白金法则:别人需要你怎样对待他,你在合法和遵守社会公德的前提下就要那样对待他(以对方为中心)
3、强调互动(互相的交流)
四、如何做到教师语言美:
1、声音美:语调、语声不能太高;速度要适中;发音要标准;
2、谈吐美:表情要专注;动作要适度
3、境界美:格调要高雅;有上进之心;掌正真知;有科学民主精神
五、教师要注意的忌语:
1、忌粗口;
2、忌训斥;
3、忌侮辱;
4、忌讽刺;
5、忌妄言;
6、忌乱言。
第五章 教师的装饰
一、装饰的功能:
装:服装
饰:饰物。服装和饰物是一个整体搭配整体协调的问题。装饰的国际规则TPO:时间、地点、场合
装饰的功能:实用的功能、审美的功能、显示地位和身份的作用(教师的服装要干净、整洁、得体、适合自己身材、年龄、学科等特点)
二、教师装饰的基本要求:
1、要简洁(干净整洁、少而精)
2、要端庄(庄重保守,不要太前卫、太张扬、太个性化)
3、要符合身份。
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一个人的服饰和受教育的程度、自我定位、自我要求有关。
三、装饰要注意的问题:
服饰三要素(协调):色彩、款式、面料
男式服饰:要少而精,三色原则(一个人全身服装的颜色,最好不要超过三种)。
四、教师要重视装饰的原因:
为人师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自尊自爱、岗位要求。
五、教师在岗位上着装六注意:
能区分性别、年龄有别(老人的要庄重、少年的要有青春动感、中年人的要典雅含蓄)、要考虑形体特点、要注意出入的场合(教师在讲台上要庄重、得体)、金正昆《教师礼仪》讲座学习笔记
要考虑时尚(不要太前卫、太张扬,但也不能太老土)、要讲规则(比如有鞋带就要系鞋带)。
六、教师着装的八忌:
1、不能过脏
2、不能过破
3、不能过乱
4、不能过杂
5、不能过露
6、不能过透
7、不能过短
8、不能过紧。
七、教师佩带饰物的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使用饰物应符合身份(不提倡佩带贵重饰物),以少为佳(不超过两三种)、注意质量(精美高雅)、和谐搭配。
第六章 教师的仪表
一、教师为什么要注重自己的仪表?
首轮效应、仪表是一个人教养与形体给外界的整体感受。(女人看头、男人看腰)教师注重自己的仪表,是为了给交往对象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使对方容易接受我们。
二、教师仪表的规范:
简单讲教师仪表就是教师的教养和形体的一种互相的协调。具体讲,仪表是一个人教养与形体给外界的整体感受。就是一个人外在的整体的外形、外观,包括头部、手部的仪容、身上穿戴,以及动作和表情。静态的看头、手、脚;动态的就是表情和动作。仪表,表面上看是个自然状态,实际上它有社会属性在那里面。
“腹有诗书气自华”,仪表是一个人受教育程度的表现。
因为教师在工作岗位上,你的形象得体与否,既表示学校管理是否严格,又展现了你对对方的尊重与否。教师仪表的规范要求:
1.干净。身上无异味、无异物是最基本的要求。
2.整洁。整整齐齐,比如衣服该扣的扣子要扣上、不要扣错位臵。一丝不苟是一种作风,如果一个人做这件事不认真很难设想做那件事会认真。教师是为人师表的,所以,整齐是为人处世的一种风度,这种风度要在仪表上得以体现。
3.文雅。要显得有教养,有艺术的品位。化妆,可以,但不能乱画。工作场合浓妆艳抹就不得体;一个老师在大庭广众之前、阳光灿烂之时把自己打扮得像一个歌舞妓似的就不合适。演员演什么要像什么,老师干什么也要像什么、不能错位。
4.美观。好看,赏心悦目。教师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没有必要都冒充俊男美女,但是美观是必要的,要符合常规的审美标准。常规的审美标准要求就是和谐而得体、自然而朴实。教师不能太奢华、太夸张。
三、教师美发要注意的问题: 所谓美发就是修饰头发,修饰头发是仪表修饰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环节。头不梳、脸不洗,形象不好、仪表不好。美发实际上是有多种技术手段(如洗发、剪发、烫发、焗发、染发,洗剪吹理烫)。一般来讲,作为教师,他的岗位要求、仪表礼仪要求,美发要注意三点:
头发的长度(非艺术男教师前发不覆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但也不能太短甚至光头,非艺术女教师头发也不能太长或太短);头发的颜色(要庄重、自然。不提倡染彩色发);发型(不能太老土,不能不加修饰,不要过分时尚和前卫)。
四、教师化妆要注意的基本礼仪规则:(自然为本、美化、避人)
金正昆《教师礼仪》讲座学习笔记
教师化妆(适当的规范的形象修饰):要自然(教师的工作妆以自然为本,要自然而然,让人家觉得你天然若此,“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妆成有却无)、要美化(化妆要符合常规的审美标准,比如香水不要喷得太浓)、要避人(不要在办公室、大众、公众和学生面前化妆)。
五、教师表情要注意的问题:(自然、互动、友善)教师(对学生)的表情:要有表情且自然放松、和交往对象(学生)互动(他高兴,自己就不要不高兴;他不高兴,自己就不要高兴。)、表情友善(亲和效应非常强调和蔼可亲,当然这个友善不是装得出来的,是对学生真正的爱、真正的关心、真正的平等相待。)。
六、教师举止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举止动作要标准、要正确。不能对他人指指点点指手划脚,必要的话要指物、指人,应该手指并拢掌心向上、平面移动(如:这位同学请发言、这边请,等)。动作要正确就是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在长辈面前、在学生面前都要注意对待。
第二,提倡举止动作少而精。如课堂教学中举止动作有,但不提倡太多,动多了的话让人眼花缭乱。
第三,举止动作要检点(一个老师不要当着学生的面搓鼻子纽、摸脚趾头,张牙舞爪,脚丫子直晃悠,脚尖直抖擞,哆哩哆嗦,歪着脖子,抓痒痒……)。
为人师表、举止检点实际上是一种示范效应,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未成年人。
第七章 课堂礼仪
一、课堂教学的四个基本规范:
首先,要坚守岗位。《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讲的五句话,二十个字,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敬业奉献”,爱岗敬业是第一要求。教师要完成教学计划,不能偷工减料,不能消极怠工,不能够缺失你应该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基本的法则、基本的概念、基本的知识,如果你没有讲,就失职。
第二,要完成任务。坚守岗位和完成任务在理解上是不同的。因为教师的任务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应该使学生做一个社会需要的人、对国家对民族有贡献的人、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力的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爱党、爱社会主义的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使命,为人师表是教师的准则。完成任务就是要确实做到了教学和育人二者并重,确实起到了为人师表、楷模的作用。
第三,要循循善诱。不仅要坚守岗位,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强调教学手段、方式、方法,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容易形成良性的互动。循循善诱是老师的基本功,也是一种职业规范。
第四,要文明礼貌。教师要爱岗敬业、尊重自身、尊重学生,要使用文明用语、规范用语。比如:上课前向学生问好,下课时跟学生说再见;学生和你交流、和你打交道,你要互动。如果一问三不知、所答非所问、不耐烦、表现厌恶、甚至拒绝回答,就是失职。
二、教书育人要注意的六个问题:
1.传授的知识要有用;2.培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3.重视育人;4.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5.遵守教育法的规定,教育要符合国家的利益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不能够利用教育传播宗教;6.教育平等。
金正昆《教师礼仪》讲座学习笔记
三、教师在课堂讲授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因人而宜。不能面对所有的人“以不变应万变”去对待他。第二,因课而宜。不同学科、不同知识,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第三,学生是中心。把学生放在中心点,你讲了,学生没有接受,就没完成教学任务;不仅要完成任务,而且要和学生形成良性的互动。
四、课堂提问应注意:
1.要符合教学目的(不能为问而问,对学生提出问题应该是精心选择,认真设计,最好能够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能给学生真正的启迪;不能敷衍了事,问得太肤浅没意思,问得太深奥答不了。需要问才问、有目的地问、问题难易要控制。)
2.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以主流学生水平为参考)、3.尊重学生(不能让学生感到被侮辱、被捉弄、被嘲笑,不能以提问成为体罚学生、戏弄学生、讽刺挖苦学生、让学生尴尬和难堪的一种手段。)
五、教师在指导学生时要注意: 有计划、有规范、有意识、有方法。
六、教师在和学生互动时应注意: 有求必应、不厌其烦。
七、教师在书写和演示时应注意:
1.标准化、正规化。写的字要正确,要清楚,要有条理。
2.现代化。努力采用现代化、科学教育手段,不仅要写而且要有动感的、静感的,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交叉地使用。
3.要少而精。形式要服务于内容,不能为用多媒体而用,要符合教育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不能搞悬的、花的、空洞的形式主义。
第八章 校园礼仪
一、校园礼仪四规范: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遵守校规和校纪,完成教学任务; 3.文明待人、文明交际; 4.礼貌待人。
二、文明礼貌待人三规则:
1.使用尊称(不叫绰号,老师之间、师生之间、职衔称呼、职业称呼、泛称如先生女士大爷大娘);
2.互相问候、主动致意(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
3.使用礼貌用语(问候语、请求语、感谢语、抱歉语、送别语)。三.出入校门时应注意: 要守时、守纪、守礼。
四、在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等校园公共场合应注意: 爱惜文物、讲究秩序、遵守规则、保持安静。
五、在操场、体育馆应注意:
以锻炼为主、尊重对手、注意形象(讲规则、讲先后、注意喜怒表现程度)。
六、在餐厅、宿舍应注意:
严格自律、尊重异性、爱护公物。
七、在升国旗、奏国歌时应注意:
金正昆《教师礼仪》讲座学习笔记
1.要明白国歌和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对国歌、国旗和国徽的尊重,就是对国家的尊重。
2.国歌、国旗的升挂和演奏、演唱有一些专业的技术的规定。
3.在升国旗奏国歌的仪式上要庄严肃穆,专心致志。升国旗时,要立正、要向国旗行注目礼。
第九章 办公室礼仪
一、教师在办公室的礼仪问题:
如何自处?怎样和他人共处?就是教师在办公室要求自己的问题和对待别人的问题。
二、教师在办公室如何自处?
从自己开始、从现在开始、从日常小事做起。做到:
1.环境美:如干净整洁、不吸烟、办公桌整洁。教师的工作环境,不仅影响自己的工作质量,而且影响他人、影响同事。、2.行为美:教师在办公室要办公,不能办私(比如:在办公室卖肥皂、卖糕点、卖其他商品,晃荡、聊天、吹牛、听广播、听CD、看电视、非办公用电脑等)。
3.个人美:办公认真、细致、耐心、精通专业。
三、教师在办公室人际关系:
教师在办公室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尊重为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办公室里所涉及的人际关系有:①和同事的关系;②和上下级关系;③和学生和家长的关系;④还有社会关系。
1.处理好和同事同行的关系:要互相支持(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互相帮助、友善和睦地相处。大是大非,坚持原则,旗臶鲜明;“小事小非”、不同风格、不同做法,要兼容。
2.上下级关系:要尊重、支持、关心、体谅。尊重上级(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服从上级、支持上级、爱护下级、体谅理解上下级(关键的时候,爱人要如己、待人要如己,体谅下级的困难和不足)。
3.处理好师生关系:要注意尊重和平等。尊重学生是一种常识,平等对待学生是一种现代人的教育方法。
4.处理好和家长的关系:及时沟通、注意分寸。
四、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的问题:
1.耐心细致:心中有事,想到要把事做好;眼里有人,要想到学生;要进行换位思考。
2.精通业务:要有深刻的功底。
3.有现代视野:事事留心,皆学问。要有现代意识,开阔的视野。
五、教师在辅导学生时要注意的问题:
有责任心、善于互动(讲礼仪最重要的关键词就是沟通和互动)、遵守规范程序。
六、教师在与学生谈心时要注意的问题:
与学生谈心时,教师是中心,控制谈心的内容和程序,不公开谈话内容。教师和学生谈心的八种形式:自由式、扩展式、评判式、倾泻式、倾听式、启发式、跳跃式、交互式
上述方法,如果我们适当地加以运用,有助于我们和学生深入地理解和互动。
第十章 师生关系
金正昆《教师礼仪》讲座学习笔记
在教师的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种关系是师生关系。为什么?因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使命。教书,教谁?老师教学生;育人,育谁?老师培养学生。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主要工作,面对的交往对象就是学生。教师的基本准则是为人师表,要当处事的楷模。当学生的楷模。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师生关系)是教师在工作岗位上所必须面对的审慎处理的头等人际关系。
一、要站在教师礼仪的角度表达,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关键词:
1.尊重:尊重为本。作为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是写进我国《教育法》和《教师法》的,也是人们日常交往处理人际关系的着重点。当然,学生也要尊重老师。
2.平等:现代社会推崇平等。作为教师,一方面你和学生实际上是不平等的,我教,你学;但是,要站教学互动的角度来看,又是平等的。
二、理想的师生关系:
从操作的角度来讲,有两个问题要解决,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尊重和平等才容易实现。
第一,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亦师亦友的关系。该摆正位臵的时候,是老师的要像个老师;跟学生交流沟通的时候,平等,是个朋友。
第二,强调教学相长。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互动的关系,是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合作关系;离开了学生对老师的认可、接受、支持、合作,老师也不能进步。
离开了亦师亦友,不容易平等;离开了教学相长,难以得到尊重,也难以尊重别人。
三、教书育人要注意的三个关键点:
第一,要是非分明。大是大非要和学生讲清楚。
第二,要以身作则。如果你要求学生做的事情你都做不到,学生怎么会认可和接受呢?
第三,要因材施教。同时要强调方式方法。
四、教师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八项基本原则:
1.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讲政治);2.宣传和普及科学知识(有科学精神);3.热爱学生、尊重学生;4.为人师表、廉洁从教;5.遵守社会公德;6.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发展);7.和学生、家长互动沟通;8.关心集体,集体主义、爱国主义。
五、教育学生应注意的问题:(给予他们真知、良知、益知)
让学生获得真知(科学的知识);让学生获得良知(有爱心);让学生获得益知(有用的、实用的知识)。
六、培育学生应注意的问题:
要帮助他们矫对人生目标(人生的痛苦往往在于欲望不能满足)、注意实现手段。还要注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除了学校教育外,还要靠社会各个方面。
教师要关心学生,但关心学生不能过度。
第十一章 社会交往
(一)教师作为社会中的一个基本成员,还要面对不同的人际关系,因此也要牵涉到社会交往的问题。人如果不与社会交往的话,他难以实现自我为社会为国家做
金正昆《教师礼仪》讲座学习笔记
出贡献,也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受。教师的工作,他的主要场合是在学校在课堂,是在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中实现的;此外,他的社会交往直接地、间接的对他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有影响和制约。所以,一个现代中国的当代教师,必须正确面对各种各样的社会交往,必须妥善地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社会交往不可回避,而且要积极地投入、认真地参加、正确地处理。
一、从礼仪的角度来讲,教师在社交场合,面对社会交往应注意的三个细节:
1、要摆正位臵:比如不要好为人师。教师在学校里面对学生,是教,是师;但是到社会上去不能犯“职业病”,不能随意对人家进行评判,不能指手划脚。社交场合一般强调“交往以对方为中心”。
2、要端正态度:礼仪是讲尊重的,要表现出来对交往对象应有的尊重,就是要接受对方,要宽以待人。
3、要掌握必要的技巧:“坐、请坐,请上坐”,得明确哪个是上座。“茶,上茶,上好茶”,上什么茶,用什么茶具,茶上给谁,先后顺序(先宾后主、先尊后卑、先长后幼、先女后男),都有讲究(酒满敬人,茶满欺客)。
二、关于交谈的基本礼节:
1.教师和外人交谈时要记住“四个不准”:
不打断对方、不补充对方、不纠正对方(如果不是原则问题,宽以待人是一个基本要求。当然,大是大非、党纪国法、国格人格、法律制度,这些基本问题要是非分明,一清二楚;但是小枝小节有时候没有必要计较。)、不臵疑对方。(一个有教养的人,尤其口头上没有必要让对方尴尬和难堪。)
2.作为教师在社交场合的“五个不谈”:
(1)不能非议党和政府。这是讲政治的基本要求,也是职业道德,不能说党和政府的坏话,而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党和政府。
(2)不能随便对交往对象加以非议。
(3)不能随便议论同行、领导、同事和学生。
(4)不能涉及格调不高的话题。家长里短、小道消息、男女关系、黄色段子、绯闻、凶杀惨案,这样的事情从一个人民教师嘴里说出来有失身份。
(5)不涉及个人隐私问题。一般社交场合下,隐私问题“六不问”:不问收入、不问年龄、不问婚姻、不问健康、不问职业经历、不问所住之处居所何在。
三、关于电话礼仪: 打电话时要注意:
1.选择适当的通话时间,不要影响别人。
2.注意通话的长度,长话短说、废话不说、没话别说,一般我们倡导所谓通话三分钟规则。打电话之前要首先决断一下,有没有必要打,打电话会说些什么事,要压缩内容突出重点。
3.使用基本的礼貌用语。比如要问候对方,要自报家门,电话半路中断之后要及时打进去。
接电话要注意:
1.接听电话要及时。打电话不接,是不是不重视,是不是有冷落怠慢之感?所以,若非重大事情难以脱身,要和对方及时通话;万一不能及时接听,以后要准确及时地打进去而且要道歉。
2.接听电话时要确认,自报家门。
金正昆《教师礼仪》讲座学习笔记
3.接听电话还有一个重要的礼节就是:谁先挂、谁后挂的问题。一般讲,地位高者决策终止通话、上级、长辈先挂。我为学生服务,我和学生家长通话,学生家长先挂。
4.使用手机要注意讲究社会公德,注意接听电话的场合,还要注意不要以自己手机的使用影响安全。
四、关于名片礼仪:
使用名片时要注意的问题: 1.名片要足量携带,放臵到位。
2.要正确地递交给对方。一是顺序要注意,一般,地位低的首先把名片递给地位高的人;如果面对交往对象多人时要由尊而卑、先长后幼、先女后男、由近而远。二是把名片递给对方时一般用两手去拿,名片的正面面对对方,可以说一下“请多指教”、“请多关照”、“希望以后保持联络”等。
接受名片要注意:
1.专心致志。要站起来迎上去,两手去接,至少右手接。接过以后要收藏在适当的地方(上衣口袋、公文包)。
2.接过名片一定要看。通读一遍,了解对方的身份、职务、头衔、单位、职业等。
3.要回敬对方。如果你没有名片或不想给,要给对方一个婉转地交代,如“名片用完了”“名片没有带”,没有必要跟对方直言不讳“我没有名片,不好意思”。
五、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的礼节: 作为教师,在社交场合,和外人、和上级、和同行、和学生家长打交道,“介绍”和“行礼”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自我介绍时要注意的礼节:
1.自我介绍要讲究顺序。一般,地位低的人应该首先向地位高的人作介绍,当然有时地位高的人主动自我介绍也不失为一种正常的做法。最好先递名片,少说废话。
2.自我介绍时间要短(长话短说、没话别说,不要滔滔不绝,一般来讲自我介绍半分钟左右)。
3.自我介绍的内容要规范。如单位、部门、职务、姓名等主要内容要清楚。介绍他人时要注意的礼节:
1、谁当介绍人。介绍人一般两种情况,一是主人,二是双方都熟悉的人(介绍人最好能跟双方先沟通一下,看可不可以介绍)。
2、要注意顺序。比如,先向女士介绍男士,先向长辈介绍晚辈,先向客人介绍主人,先向位高的人介绍位低的人。
六、关于见面的礼节:
见面礼节,一般是握手。握手的礼节:(跟“介绍”的顺序是倒过来的)地位高的人先伸手,女士先伸手;宾主之间一般是:客人到来时,主人先伸手;客人告辞时,客人先伸手。另外,握手时双方都要注意表情、动作、语言的沟通和互动,寒暄一下,面含笑容,注视对方,手稍许用力,不能敷衍了事、不正眼看对方,也不能用力太过、抓着不放。
这样一些交际的礼节,是我们教师应该掌握的基本的社交技巧。这样的礼节,如果不知道、不遵守、不讲究、不重视,就是失礼,就是没有教养,也不容易实现交往的成功和互动。
第十二章 社会交往
(二)金正昆《教师礼仪》讲座学习笔记
一、招待客人的礼节:
注意细节、专心致志、平等相待
注意首轮效应(始,给对方的第一印象)和近因效应(终,给对方的最近一次感受)。善始善终,有始有终。
招待客人时,特别是正式的公务的、友邻单位、上级领导、远道而来的同行等客人,迎送的具体问题要注意:
1.要“三定”。即时间、定地点、定专人,这也是个接待规格的问题。2.要款待客人。“坐、请坐、请上座,茶、上茶、上好茶”那基本的讲究,要有备在先,接待的地方要打扫干净,要摆放适当的桌椅,要有适当的接待空间(糖果、茶水、点心、香烟——待客四大件)。
3.要专心致志。款待客人暂停手上的事情,专心和客人交谈互动。4.要注意平等相待。一般要平等对待客人。5.有时要考虑到食宿和交通的问题。
二、拜访他人登门做客时要注意的几个细节:
1、要有约在先。约时间(不速之客容易影响对方);约地点;约人物(我去拜访你,是我一个人去还是跟别人一起去,要说清楚)。
2、要讲守时。不仅要有约在先,而且要逢约必见,遵时守约。万一因为自己特殊原因临时的变故不能履行自己登门拜访的那种时间的约定,要及时地尽快地通知对方,必要时要向对方抱歉。
3、要讲限定。限定交流的内容、活动的范围。比如,约好了谈公事就不要谈私事,约好了谈私事也不要谈公事。再如,你到学生家去,人家一般安排你在客厅,如果没有邀请你去别的地方(厨房、卫生间、浴室、书房、卧室),是不能去的,而且不能随便动对方的观赏物品、书刊等。
4、要适可而止。现代人,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初次交往,一般时间最好控制在半个小时之内,若非特殊约定和必要,不宜长于一个小时。
有时,登门拜访,大概还要送一些礼品给对方。应注意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公务交往的礼品应该是宣传性、纪念性的物品,而私人交往适用那种有情调的或者实用的物品。
三、位次的排列要讲究的“五条通则”: 1.场合有变。面对不同的交往对象、在不同的社交场合,讲究不一样。比如,上下楼梯、平面行进、或者上坡下坡,一般前者为尊,但有的时候需要主人在前面带路。
2.内外有别。如“坐、请坐、请上座”是对外人讲的,你回家跟老婆、孩子说这些就不合适。
3.中外有别。中国人讲“左高”,以左为上是中国的传统礼仪;但是国际惯例是讲以右为上,如我们国家领导人会见外宾时,外国客人是坐在他们的右侧的。
4.外外有别。外国其实不是一个国家,各国有各自不同的讲究,要注意它的差别。
5.遵守常规。一些最重要的技巧要注意,座次排列“五技巧”:①居中为上(平面并排);②前排为上(单行排列);③面门为上(室内吃饭、开会等活动);④以左为上(当事人之间的左和右);⑤以远为上(离门远的人受的骚扰少)。
四、关于乘座轿车的座次:
金正昆《教师礼仪》讲座学习笔记
大家同时坐在轿车上的位次,从礼仪的角度来讲,客人坐在哪里,那里就是上座。因为要尊重对方、接受对方、以对方为中心,对方爱坐在那里他自有自身的考虑,他有自己的习惯和方式。
一般讲,乘坐轿车的座次,有两种情况:一是社交场合主人开车,副驾驶座位为上,客人坐副驾驶位臵(除非是主人夫妻同车);二是公务交往,一般是单位的车,开车人属于专职司机,副驾驶位臵是随员座;这时后排副驾驶座是上座(司机对角线的位臵)。(考虑安全和上下车方便)
五、参加宴请和安排宴请要注意的礼仪:
1.座次、客人之间的关系。有时考虑的事情不一样,这其实也是一个双向的问题。如果我是主人,我安排宴请,首先要考虑座次的问题,其次要考虑尽量不要把不熟的人或关系不好的人放在一桌去,要明白宴请的主角是谁,可以找人陪他,找他的朋友和他熟悉的人,找和他有共同语言的人。
2.菜肴的安排要照顾对方的口味,要了解对方不能吃什么,而不是问对方想吃什么。
现代人参加宴会,从餐桌表现来讲“五个不准”:①餐桌上不吸烟;②让菜不夹菜;③祝酒不劝酒;④不在餐桌上化妆和修饰自己;⑤吃东西不发出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