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涉江采芙蓉》的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

第一篇:论《涉江采芙蓉》的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

       论《涉江采芙蓉》的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

       【摘要】《涉江采芙蓉》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用荷花来表达对所爱男子的思念,但也有人认为是游子思乡之作,只是在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时,采用了“思妇调”的“虚拟”方式。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

       意象

       情感

       艺术手法 主题思想

       一、关于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誉为“五言之冠冕”,用平浅质朴的文字表现深厚的感情。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

       二、释义《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①,兰泽多芳草②。

       采之欲遗谁③?所思在远道④。

       还顾望旧乡⑤,长路漫浩浩⑥。

       同心而离居⑦,忧伤以终老⑧。解释:

       ①芙蓉:荷花的别名。②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③遗(wèi):赠。

       ④远道:犹言“远方”。

       ⑤旧乡:故乡。

       ⑥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

       ⑦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

       ⑧终老:终生。译文:

       踏过江水去采芙蓉,美丽的水泽中长满香草。

       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方的爱人。

       回望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长路漫漫而又四野茫茫。

       两心相爱却又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三、古诗中表达感情的方法

       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如: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唐人送别,折柳相赠,意欲“挽留”。以“柳”与“留”谐音,象征友情绵长,永志不忘。

       “古渡欲牵游子棹,离亭留赠旅人鞭”(清·周志蕙)描摹折柳赠别之俗。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相思》)

       采花折柳赠亲朋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涉江采芙蓉》中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芙蓉就是荷花,荷花给人清幽、高洁的感觉。屈原的作品里也视“荷”为香草,认为她具有美好的品质。因此,写采芙蓉送给所思之人,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

       四、意象的改变和相应情感的变迁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中有“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情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表达出诗人情怀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中“远道”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一些消息。把人物放在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独自怀远的忧伤,正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中“旧乡”“长路”,“旧乡”在“漫漫”长路的那头,看不到也望不着,“旧乡”的爱人此时也正凝眸相望吗?相爱却不得相见,浓浓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这两句将“远道”意思说尽。

       这两句里“还顾”“漫浩浩”两词运用巧妙,“还顾“一词动作感和画面感很强,让人仿佛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了什么?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的路程!“漫浩浩”一词,读起来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最后两句也并没有顺接上面两句,而是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探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就只能是“忧伤以终老”了。黯然的情绪真是令人消魂!

       五、艺术特点和表达手法

       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全诗采用借景抒情的白描手法。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三、四句一问一答,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所思”是时时刻刻在他心头的,“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她,如果诗首就开门见山地把她表出,诗就平淡无味了。“所思在远道”这句话是全诗发展的顶点,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一方面替上文的发展暂时作一结束,一方面为下文的发展作一伏线,所以照例是要摆在中间的。“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六、主题的确定

       从上文可以看出主人公该是位女子,全诗所描写的的是故乡妻子思念丈夫的深切忧伤。但倘若把此诗的,也认定是这女子,那就错了。马茂元先生说得好:“文人诗与民歌不同,其中思妇词也出于游的虚拟。”因此,《涉江采芙蓉》最终仍是游子思乡之作,只是在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时,采用了“思妇调”的“虚拟”方式:“在穷愁潦倒的客愁中,通过自身的感受,设想到家室的离思,因而把一性质的苦闷,从两种不同角度表现出来”(马茂元《论〈古诗十九首〉》)。从这一点看,《涉江采芙蓉》为表现游子思乡的苦闷,不仅虚拟了全篇的“思妇”之词,而且在虚拟中又借思妇口吻,“悬想”出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这样的诗情抒写,就不只是“婉曲”,简直是奇想了。

第二篇: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教案

       教学目标: 诵读理解诗歌

       1.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 2.学习多角度理解诗歌 教学重点,难点:

       1.品读、理解诗歌,把握诗歌意境;

       2.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导入:

       在中国,人们很早就对自然有着浓厚的感情。古人送给自己亲人或爱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财宝,而是一枝花或是一株芳草。这种采花折柳来传情达意的方式,在古诗中也多又体现。譬如,王维的《相思》(和学生一起回忆)

       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首——《涉江采芙蓉》(板书)这首诗歌选自?《古诗十九首》(板书)

       《古诗十九首》是 汉 代文人所作,但并无姓名。作为一个整体收录在梁代 萧统 的《文选》中。它代表了 五 言诗的最高成就。

       钟嵘在《诗品》中评价它是“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赞它“实五言诗之冠冕也。”下面让我们一起感知一下这其中的美丽。

       三、诵读感知

       1.齐读(正音,强调节奏“二三式”)2.自由读

       (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如何在诵读中体现出这种感情?)3.请同学请来读

       四、品读探究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

       合理想象,创设情景,并谈谈你的观点和依据。1游子思归乡(还顾,旧乡)(实写)采芙蓉者=环顾者

       (虚实结合)主人公是游子,前四句为想象之景 2思妇盼归人(所思,远道)

       虚实相生:前四句为实写,后两句为虚写

       (迁移)“诗从对面飞来”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李商隐《夜雨寄北》 3两者兼有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五、拓展延伸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解释: 长亭短亭,古时设在路旁供行人休息的亭舍。

       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思考:关于这首诗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六、小结:

       七、作业:试赏析《锦瑟》

       锦

       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短歌行

       教学目的:

       1、从历史的高度认识曹操。

       2、理解曹操的“忧”的内涵,学习曹操积极进取、重视人才的精神风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豪杰并起,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说到三国英雄,人们往往首先想到孙权、周瑜、诸葛亮等人。苏轼推崇周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崇拜孙权,“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唐代大诗人杜甫仰慕诸葛亮,他在《蜀相》中这样赞美诸葛亮的功绩:“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陆游也以诸葛亮自况,“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周瑜等人固然称得上英雄,但人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人物——曹操。

       曹操在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曾是中国北方的实际统治者,是一个在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他堪称英雄,但历来得到的评价并不高。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概括了人们对他的三个称谓:英雄、奸雄、奸贼。那么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但历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当年,汝南名士许劭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陈寿在《三国志》中:“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戏曲舞台上常把曹操塑造成白脸奸臣,成为一个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的人物。

       我们应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曹操这一历史人物,承认他对历史的推动作用,肯定他的贡献。把握他的三个称谓: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今天语文课,咱们就主要分析作为文学家的一面,他的作品中必然会反映他作为政治家的抱负和情怀。

       曹操诗歌现存20余首,大致分为两类。

       ①有的反映当时社会**,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如《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②有的抒发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如《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又如《短歌行》。

       这些诗继承了《诗经》《楚辞》和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但又有自己的创造。汉乐府诗大多叙事,而曹操常用乐府旧题抒写感情和抱负,内容和形式上多有创新,气魄雄伟,情感深沉,于质朴自然中带有慷慨激昂的悲壮情调。代表了“建安风骨”的特色,推动了五言诗的发展。

       二、研究性探讨:

       这样一个人物,才华超众,关心民生疾苦,为何遭人诟骂呢?主要是受名著《三国演义》的影响。《三 2 国》使曹操作为奸雄的形象深入人心。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在对曹操的评价上,与原著保持一致。

       明确:

       先看《短歌行》的曹操,他是三国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如果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看,他独揽大权,他想统一国家,他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改革用人制度,这些在历史上是有进步意义的,他顺应了那个时代发展的趋势。我们对他的评价应着重看他对历史的供献,而不应该仅仅从道德方面来看。也就是说,《短歌行》的曾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其次,就《短歌行》的思想意义来说,不外乎表达了历史真人曹操感叹人生短暂,渴求贤才辅佐的心情,自己博大的胸襟和清明的政治理想。此诗有悲 壮慷慨的个性特征,这一首诗也正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建安风骨”。

       第三,再看艺术作品,着力刘备脸上贴金,给曹操脸上抹黑,显然是为了拥刘反曹的主题服务的。就拿情节来看,当庞统(当然也是一个艺术形象)给他献了连环计后,曹操看到他从北方带来的将士居然能在江面上如履平地,这就免除了他的后顾之忧,这也使他误认为踏平江东的确是指日可待的,所以,他于十五之夜,举行盛大的宴乐,无非是想作战前总动员,他的动员致辞就是《短歌行》,当他需要别人吹捧之时,“不识时务”的师祭酒居然说正声雅乐之中不能有不祥之音,他就一气之下,举槊刺死师祭酒,而后,又于次日亲自为师勖送葬。这样安排情节显然是为了告诉世人:一代奸雄曹操只不过是事后诸葛亮,好大喜功,爱听颂歌,他的壮举只不过是打自己耳光而已,或者说,这样安排情节只是为了塑造一个奸雄的形象。说穿了,艺术作品中的曹操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艺术形象,不能等同于现实中曾经叱咤风云的三国人物曹操。

       三、把握诗歌情感主线

       但有一点,电视剧的处理是正确的,即此诗是一首在酒宴上演唱的诗歌。诗中有“对酒当歌”的句子,可作证据。

       (一)酒是一个很多人感兴趣的话题,酒在中国文化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文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与酒有关的诗文名句。能不能提出一些酒的例子,学过的诗文里?可以互相讨论。

       一壶浊酒喜相逢——酒是喜

       红酥手,黄藤酒——陆游与妻子被母亲分开,他无奈,愤恨

       浊酒一杯家万里——思乡

       举杯浇愁愁更愁——愁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达了此时心情的孤单。

       琵琶美酒夜光杯――表达的是边关将士为国杀敌的豪情壮志,豪迈。

       可以这样说,酒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道具。我一直认为,酒也是一种文化,因为很多东西来源于酒,归根于酒,当你举杯的时候你会想起家乡,父母,事业,家庭,欢乐,悲伤„„看样子,酒常与某种情感相连,那么曹操的《短歌行》借酒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呢?

       (二)我一直觉得这首诗的名字不好,因为如果用第一句仿佛更好——对酒当歌。喝酒的时候总喜欢唱歌,那么曹操究竟唱出了什么样的歌?大家齐读,开始!

       (三)情感是解读诗歌的钥匙,曹操抒发了什么情感呢?,从诗中寻找线索(找诗眼)。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可以说,诗人的情感焦点是“忧”,那么诗人为何而忧?让我们弄清这个问题。

       四、分析诗人的情感

       1、“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之“忧”

       这首诗第一句就颇有气势。对酒当歌,应该唱歌,但诗人却想到了人生的长短,“人生几何”,分明是感 3 叹人生短暂,短得就像朝露。我们说过,酒代表各种感情,这首诗是从什么开始的?

       明确:忧。忧人生之短。而且短得就像朝露。光阴易逝

       师:诗人举起酒杯的时候,照理应该高兴,可诗人满腹忧愁,用什么来解忧呢?

       生:酒。

       师:对。民间有“借酒浇愁”的说法。可是酒真能解忧吗?当然不能。李白说过:“举杯销愁愁更愁。”,唐代诗人罗隐也说:“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酒即使能让人忘却忧愁,也只能是暂时忘却,而不可能从根本上除去,比如忧人生短暂,酒并不能延长人生。那么感到人生短暂,只能从自身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但有一个问题是,同样意识到人生短暂,人生态度却未必相同。

       及时行乐

       李白——人生得意胥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无名氏——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积极进取

       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

       名,可怜白发生。

       陆游——镜中衰鬓已先斑。

       毛泽东——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师:曹操看到人生短暂,曹操持何人生态度?

       明确:“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从表面看,曹操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但联系曹操的一生,我们不难做出判断,曹操是积极进取的,看似及时行乐,实则把深沉的情感隐藏在酒中。

       2、曹操急于实现人生理想,深感人生有限。他要实现理想,迫切需要什么条件?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他迫切需要人才的辅助。

       问:诗人如何表达对人才的渴盼?

       明确:借用《诗经》中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句是表达一个姑娘对情人的思念,曹操把它借用过来,表达对贤才的渴求。姑娘对情人的深深思念,正切合曹操的心态。借用得天衣无缝,准确生动。那青青的衣领,我悠悠的心,因为你的原因,我一直沉默到现在,美丽的鹿鸣叫着,悠闲地吃草,我有很多朋友,能够在一起欢聚一堂,演奏着迷人的音乐。写得何等美丽!

       师:引来人才固然是好事,但用好人才更重要。结合鸿门宴相关情节,讨论刘项二人成败与用人态度的关系。

       项羽:刚愎自用

       乌江自刎

       刘邦:虚心请教

       成就天下

       师:曹操如何对待人才?从何处可以看出其对人才的态度?

       生:“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里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

       2、“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之“忧”

       师:这里的“忧”和上文的“忧”一样吗?诗人为何而忧?

       明确:“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诗人用月比喻人才,深情呼唤:天下贤才,我何时才能得到你们呢?显然这里忧的内涵是“贤才难得”。

       (板书:贤才难得)师:诗人在酒宴上演唱此诗,哪几句最切合宴会主题?

       明确:“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几句的含义,其实就是在翻译。师:曹操面对满座嘉宾,感谢他们的到来。看着众多的贤才,曹操内心应是什么样的情绪?当然是满心喜悦。那他为什么还要“忧”呢?

       明确:曹操虽然已经拥有许多人才,但他并不满足,还希望有更多的人才到他这里来。因为他所做的是一项伟大的事业,自然需要大量的人才。这一“忧”一“喜”正好深刻揭示了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

       3、忧的根源

       曹操一忧光阴易逝,二忧贤才难得,因为理想尚未实现,其实这正反映了他内心更深更重的一种忧愁,请大家自己概括一下。

       (板书:功业未就)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一是时光易失,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

       二是贤才难得,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三是功业未就。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正因为功业未就,曹操思贤之心才会如此强烈。曹操渴求人才,天下人才也不是仅仅在等待,他们也在寻找自己的用武之地,从哪可以看出来?

       明确:“绕树三匝”句。“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三国演义》)。

       师:绕树三匝句,鸟儿为什么找不到可以栖落的枝头?

       生:没有贤主。

       师:回答得很好!这话从曹操口中说出,有没有弦外之音?其实这是诗人发出的一个召唤:天下贤才到我这里来吧,我时刻在恭候着你们!

       师:诗中充满对人才的渴盼,一片谦恭之气,但五班有同学说其中又有一种霸气。从哪些句子可以感受到?

       明确: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借周公的典故,既表达了对人才的谦敬,又委婉地流露出其吞吐天下的雄心壮志,气势是宏大的,意义上深远的。“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诗人正是为了成为高山,成为深海,才如此虚怀若谷。对,心里没有霸气的人,笔下便没有霸气。

       问:“诗言志”,结合曹操的忧,说说诗人抒写了什么“志”?

       明确: 志

       广纳人才,建功立业,统一天下。

       五、研究性探讨

       曹操志向远大,同时深知成就天下不能单凭匹夫之勇,必须依赖天下贤能,故而求贤若渴。其实三国时代,何止曹操一人重视人才,刘备发现诸葛亮这匹千里马,留下“三顾茅庐”的美谈。

       有人说三国之争实为人才之争,最后魏蜀吴之所以能三足鼎立,某种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各自拥有一大批才智过人的能臣与骁勇善战的武将。可以说人才得失,生死攸关。假如你有机会成为一个团队的领导,你将如何对待人才?你希望得到什么样的人才?

       归园田居

       教学目标:感受的隐士情怀,领悟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地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二、简介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朝代)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人。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又自称作'五柳先生'。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指出重点:陶渊明的这次辞官回家是最后一次,从此再也没有出仕。公元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一首。

       三、解题

       1、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文章的标题往往也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信息。

       提问:'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

       明确:'归'

       2、提问:既然'归'字是题眼,标题只是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和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呢?(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

       讨论、明确: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四、朗读课文,寻找相关信息,回答上述问题

       1、从何而归?

       明确:尘网、樊笼

       追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明确:官场生活('羁鸟'、'池鱼'是陶渊明自比)

       追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的情感?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

       用上'尘网'一词,足见他对 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误'字显出诗人的悔恨之深。东晋末年权力之争剧烈,陶渊明既不愿我为上层统治阶级矛盾斗争的牺牲品,也不愿我为政治野心家争夺的工具,但是仕途生活却将他紧紧束缚在野心家们政治斗争的罗网之中,因此十分痛苦。'一去三十年'(实应为'十三年'用夸大了的数字,说明了时间之长,痛苦之深。)

       2、为何归来?

       明确: A、性本爱丘山(本性)

       追问: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要出仕?

       明确:'误落尘网中'。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

       (注意炼字'误'){养家糊口 大济苍生。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实现政治理想,只能当官,走仕途。但是,当时的东晋政治腐败,社会**,门阀势力飞扬跋扈,统治阶级热衷的是争权夺利,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陶渊明又不愿同流合污,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 '韵'指人们的气质性情的素养。'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表明自己的性格与世俗官场生活不适应。'适俗'就是适应仕途中繁缛礼节的限制和尔虞我诈的权势之争,诗人说自己缺乏应酬官场的气质和情操,显示了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第二句写自己流连山水喜爱田园,表明归隐田园的意向。

       追问:据我所知,陶渊明一生多次辞官做官,难道是仅仅用一'误'字所能辩解的吗?

       明确:

       1、矛盾心态:家庭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有"大济苍生"的抱负;仕途不得志,难以施展抱负.2、彻底悔悟3、也许是一种托词.

       追问:所'性本爱丘山'也许是陶渊明'归'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不是最关键的原因呢?请同学们继续寻找文中信息.(提示:点题句是哪一句?)

       明确: B、守拙归园田

       提问:归园田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守拙'?如何理解?言外之意是什么?(如果不归园田就不能守拙)

       明确: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生活中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怕自己受到官场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失其本心,官场是个是非之地,没有那种当官的本领,很难往上爬(即使是现在,也有类似的现象)。这样,一个正直清高的人就会感到精神上很压抑,没有自由,所以诗人把自己比作'羁鸟'、'池鱼'(结合陶辞官原因: 6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小结:所以'归园田'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3归向何处? 明确:归向园田

       问: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有何特点?请抓住诗中几组意象分析。

       明确: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

       概括追问:非常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明确:恬静、幽雅,空阔而简陋,一片宁静、一片和谐、一派迷茫、一派朦胧,这是 美似仙境的田园,让诗人弃官归隐,流连忘返。{农村的城市化和城市中某些人的走向农村(文明的异化)}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四句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 起。你看,住宅周围有十亩土地,八九间草屋,地方虽不广,房屋虽不多,但毕竟是自己的小天地,是自由自在的王国。榆树柳树的阴影遮住了后房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屋子前边,环境是多么幽雅美丽!这里衬托出了心满意足的欣慰情绪,这正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远景,远望村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一切是安详的、舒缓的、柔和的。'狗吠深巷中'写远闻,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鸡鸣桑树颠'写近闻,没有混乱,鸡才能在桑颠得意地啼叫。

       总之,这八句话,捕捉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画出了优美画画,有近有远,有声 有色,有淡有浓,有活泼有生机,有朴拙自然的趣味。而这一切又与诗人在官场上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里诗人用歌颂田园,无言地批判了官场的倾轧、争斗、混乱、险恶,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平静、和谐的心境。

       4、归去如何?请从诗中找出蕴涵情感的诗句词语。

       明确: '无尘杂'/有余闲/久/复(注意炼字)--自由、安逸、喜悦。

       追问:从中可见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明确: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最后两句收束全文,诗人似乎在回答人们的疑问,为何对如此平凡的茅屋草木、鸡鸣狗吠津津乐道,如数家珍呢?原来是'久在樊笼'的缘故,一旦冲出罗网,返回大自然的怀抱,那就其乐无穷、触处皆春了,即使一草一木也格外感到亲切而欣慰,可以说,这两句诗,是对以前误入尘网中的官场生活的形象的总结,也是对已经开始的新生活的欣喜。

       5、小结:

       《归园田居》,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用一个词组来概括叫做'返朴归真'。第一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朴',处世要朴实,不造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至。这是一种与污浊的官场生活相对立的生活方式,也是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

       五、总结全文。

       这就是陶渊明。他的归来,他的舍得,在我们心中留下了许多:'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浩然傲气,鄙弃官场,厌恶功名的高洁情怀,他不仅创作了世界上最美丽的诗文,而且塑造了世界上最完美的人格。他的独特艺术个性及伟大品格深刻影响着并将继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六、全班同学朗读课文并练习背诵

第三篇: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十九首》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思想内容、语言特色。2.把握诗歌中的基本意象,能够正确理解诗歌的主题意义。

       3.体会诗歌含蓄不尽,余味悠长的游子思乡或爱人离居的愁情别绪,积淀人文素养。教学重点:

       1.把握诗歌中的基本意象,能够正确理解诗歌的主题意义。

       2.体会诗歌含蓄不尽,余味悠长的游子思乡、爱人离居的愁情别绪,积淀人文素养。教学难点:

       运用翻译理解的方法描摹诗歌所反映的内容,能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探究诗歌的表现手法。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授法、提问法、探究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情景导入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不知大家是否听过这样一句诗:“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它告诉我们:最无奈的爱情不是天人永隔,而是有的人虽近在咫尺,却心隔千里。

       但这首诗中还有另外一句:“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 // 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

       深爱却无法相守,这才是最痛彻心扉的爱情。这种伤痛不仅折磨着今天的恋人们,也折磨着古代的痴男怨女们。例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涉江采芙蓉》(板书)

       二、《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总集。这些诗歌并非出自同一个人之手,也都不可考。但是都是在同一个年代所作的。

       东汉末年,宦官外戚勾结擅权,官僚集团垄断仕途。这样的形势下,千千万万的学子为了前程,不得不背井离乡,辞别父母。可惜,他们往往一事无成,落得满腹牢骚和乡愁。正因为都是有感而发,反而形成了朴素自然的语言,浑然天成的意蕴。钟嵘评价这组诗“惊心动魄,几乎可谓一字千金。”可见《古诗十九首》的语言造诣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三、初读诗歌,把握情感

       1、全班齐读课文

       2、教师点拨诵读技巧,注意节奏。

       五言诗在断句上一般构成二三字格式.或者是二一二字格式。本诗采用二三字格式断句,但是在朗诵的时候可以将第三个字适当延长发音时间。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3、指明学生朗读

       问: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感伤,读的时候要轻轻的、缓缓的。

       四、描绘画面,体味情感

       1、请同学们结合解释,用自己的话生动、形象地再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指名一、二名同学展示)

       我渡过江去采摘荷花,生有兰草的沼地长着香草。采摘荷花送给谁呢?所思念的人在遥远的长道。回头看那故乡啊,漫长的道路无边无际又渺渺。感情深厚却两地分居,在愁苦忧伤中慢慢变老。

       2、思考:这首诗的主人公为什么如此悲伤?

       明确:思念自己远方的爱人。

       五、把握意象,学习抒情手法

       (师生交流,讨论,共同完成下面的环节)

       研习前四句:

       (1)问:主人公为什么要去采芙蓉?(是要送人的。)送给谁?

       明确:“所思在远道。”远方的爱人。(2)问:主人公采芙蓉的江边还长有其他哪些植物吗?

       明确:由“兰泽多芳草”可知,江边还长满了兰草、芳草。根据我们学过的《离骚》可以知道——兰草和芳草都是美好事物和情感的象征。追问:那主人公为什么“舍近求远”去淌水采摘莲花呢?

       引导:我们在过去学过很多写莲花的诗歌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荷花是可爱、清新的。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是繁茂、绚丽的。中学学过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里,莲是纤尘不染、清新脱俗的。总体而言,“她”是美丽的化身,主人公觉得既然是赠与最爱的人,自然要选择最美的莲花。——因为爱,只想给她(他)最美的。

       其实我们还见过一首诗,《荷塘月色》中引用的《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莲”谐音“怜”,有爱怜之意。也就是说,诗歌当中的莲还有喻指爱情,主人公献莲是想表示自己对爱人的爱怜。

       小结:如此,我们的眼前就出现这么一幅画面了:盛夏的江边,我们的主人公舍弃岸边散发着芬芳的兰花和芳草,轻挽起衣袖,趟进清澈的江水,去采远处那一朵最美丽的莲花。我们可以把它取名为“涉江采莲图”(板书)

       (3)问:后四句可以取名为什么图?

       明确:“还顾望乡图”(板书)

       1、“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这两句里有哪些意象?长路。这一意象包含着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长路漫浩浩”,“漫浩浩”一词,读起来给人以路途无穷无尽的感觉。当主人公望向故乡的时候,看到的可能是层叠的山峦和烟波缥缈的江河。故乡,他是看不到的,更难以见到的心爱之人。这就是我们开头说的,两个人明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这是什么感情?浓浓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这两句将“远道”意思说尽。

       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但是,却又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的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

       2、“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在表达方式上,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

       明确:直接抒情(直抒胸臆)。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从眼前想到此后生涯,主人公担心未来不能团聚而孤独终老的痛苦之情。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六、合作探究

       那么整首诗读完了。我们来探究一下抒情主人公是男子还是女子的问题。(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归纳)

       明确:

       学生认为男子的原因:送花之人一般是男子;漂泊在外远游的是男子。如果是男子,那么这首诗表现的就是游子的思乡之情。

       学生认为是女子的原因:游子求仕应当上京,东汉京城在洛阳,怎么会走到芳草胜放的江南江畔;况且江南采莲的多是漂亮的少女。

       若从女子的角度去想,还可以引出我们更多的理解。涉江者是女子,那“还顾者”应当是她思念的男子,也在遥远的他乡惦念着女子。现实中,隔着万水千山怎能知晓?所以,这一场景其实是女子的想象,出于她对于男子爱情极深的信任。也印证下文“同心”一说。

       这种写法叫什么呢?“悬想”。是诗人在抒发自己某种情思时,不直接从自身写起,而是想象对方此时此刻的情形,以便更深一层地表达自己情感。

        例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七、总结

       《涉江采芙蓉》是一首绝美的诗,它没有华美的辞藻,仅用清淡自然的笔触,写出了一世的悲苦。

       尽管千年前的那个采莲的人和被他思念的人都早已消失了。但《涉江采芙蓉》这首诗却用他自然清新的笔触,留下了这一曲悲歌。只要有人,只要有诗,这种相爱却不能相守的思慕情怀就不会消失。

第四篇: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 教案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导学式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识记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2)背诵全诗。

       2、能力方面

       (1)领会诗歌的思想内涵。(2)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3)培养学生通过意象来赏析诗歌的能力。(4)探究诗歌的表现手法。

       3、情感方面

       体会诗歌含蓄不尽,余味悠长的游子思乡、爱人离居的愁情别绪,积淀人文素养。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诗歌的朗读;(2)诗歌的赏析;(3)诗歌的表现手法

       难点:通过抓住意象来赏析诗歌。

       【教学方法】导读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以有关芙蓉的名句引入课题。

       二、通过导学案学习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了解写作背景

       《涉江采芙蓉》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篇。《古诗十九首》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的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由于文化素质较高,又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语言浅近凝练,自然和谐,艺术成就很高。是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它是五言诗的发端,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三、引导赏析

       (一)初读,整体感知(听配乐朗诵,初步感知作品)

       1、试为这首诗划分节奏。(学生划分,师生共同明确)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诗歌的感情基调如何?你认为全篇中哪个字浓缩了的情感?(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明确)

       明确:诗歌的感情基调忧伤。是“思”字浓缩了的情感。

       3、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思”的举动是什么?这种行为在古代诗歌中常见吗?可否举例?

       明确:是采摘芙蓉。这种行为在古代诗歌中常见。

       4、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什么?为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芙蓉,即荷花,为全诗营造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二)再读,讨论交流(请学生个别朗读,之后小组讨论作答,教师明确)

       1、三、四句一问一答,在全诗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明确: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黯然销魂作铺垫。

       2、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对塑造抒情主人公形象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是环境描写,从侧面烘托了主人公形象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

       3、你认为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男子还是女子?

       提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言之成理即可。

       (三)精读,合作探究(教师指点精读个别诗句,学生讨论交流作答)诗歌表现手法:

       1、借景抒情

       2、白描手法

       3、对写手法

       (四)速背训练(教师指导方法,学生自由背诵几分钟,教师抽查)

       《涉江采芙蓉》

       涉江

       ,兰泽

       。采之

       ?所思。

       还顾

       ,长路

       。同心

       ,忧伤。

       【拓展延伸】 课堂练笔:扩写诗句

       请同学们选取《涉江采芙蓉》中自己最喜欢的两句诗歌,扩写成一幅100字左右的语段。要求:

       (1)可加小标题,要突出心理描写。(2)先阐明诗意,再发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3)要体现出情景交融的特点。

       (4)要体现自己对诗句的个性化解读。示例:“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扩写。

       夏秋之交,故乡江南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身处异地的我,设想我的爱人在风和日丽中,正荡着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加入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这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一大乐事呀!采莲之际,她们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回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来表达自己的真情挚意。在湖岸泽畔,还生长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被采莲的女子们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简直令人心醉!倾耳细听,我仿佛听到湖面上、“兰泽”间传来她们阵阵银铃般的欢笑声!【课后作业】

       1、对比阅读: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解释:①奇树:美树。②华:同“花”。③滋:繁盛。④荣:即上句的华。⑤贵:一作“贡”,献的意思。

       思考:诗歌主要通过什么意象来抒情的?主人公表达的思想感情与《涉江采芙蓉》是否有相同之处?

       2、请完成《赢在课堂》的相关习题。【教学反思】 经验启示

       1、要善于抓诗歌的“诗眼”。

       2、要善于通过意象解读诗歌。

       3、要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4、要引导学生揣摩诗歌的艺术手法。附:板书设计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一、与背景

       1、:汉代无名作家

       2、《古诗十九首》是汉代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誉为“五言之冠冕” 南朝梁萧统将之合收在《文选》中。

       3、作品的主要风格:用浅近凝练,自然和谐的文字表现深厚的感情

       二、思想内容赏析

       1、全篇的抒情线索:“思”。

       2、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表现游子思乡、爱人离居的愁情别绪。

       3、诗句的扩写。

       三、艺术特色分析

       1、借景抒情

       2、白描手法

       3、对写的手法

第五篇: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

       【教学目标】 1.背诵这首诗。2.解读这首五言诗。3.了解这首诗美的意境并感悟抒情主人公的复杂情感。

       【教学重点】

       1.背诵全诗。2.感悟本诗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难点】

       感悟抒情主人公的复杂情感。

       【教学方法手段】

       “七三四”语感教学法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

       同学们,驻足岁月的长河,我们常常会感慨:有多少分离,就有多少思念,有多少思念,就有多少忧伤。今人常祈盼,古人亦“涉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诗十九首》,共同去感悟《涉江采芙蓉》中无际的思念与弥漫的忧伤。(1分钟)

       认读,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或小声朗读一遍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写在笔记本上。

       2、学生再默读或小声朗读一遍课文,同时参考解释,查阅字典,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实词,写在笔记本上。(2分钟)

       3、(多媒体投影)参考: 芙蓉..(fú róng)

       欲遗.谁(wèi)芙蓉:荷花

       泽:湿润的洼地

       遗:送

       朗读,,4、解析语句

       1、教师做朗读解析指导(2分钟)

       本文是一首五言诗,读的时候节奏是“

       二、三式”,但是在朗读的时候可以将第三个字适当延长发音时间,要注意读准语调,语速和断句。下面来练习朗读,同时解析句子的结构和语义,每一句都要读准并要理解正确。

       2、读解全诗。⑴找同学朗读一遍全诗,同学评价,教师点拨。⑵学生个人或小组讨论研究断句和结构,每人至少感悟一、二句。然后全班讨论。(6分钟)

       3、读解参考:

       4、“涉江/采芙蓉”读作升调,要读出一路涉江采摘行程中的无限期待、欣喜的感情。

       “兰泽/多芳草”读作降调,要读出采到鲜花、兰草后的欣慰与踏实的感情。

       “采之/欲遗谁”这句用设问语气读,声音放轻,语速放慢,从朗读中渗透出一点似有若无的伤感。

       “所思/在远道”中“所思”声音略拖长,读“在远道”时需略带沉重,用重音降调读。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第一句读升调,第二句读降调,声音拖长,语速放慢,要读出些许失落与惆怅,仿佛觉得浩浩长路,虽然牵系着那女主主人公的心与爱,却无法牵起望断天涯的他乡与故乡。

       “同心/而离居”末字要以平调拖长,表达出因无望而带来的无奈。接着重读“忧伤/以终老”依然用略平的降调读,表达出岁月沧桑,生活煎熬已使得抒情主人公心如止水、哀莫心死的感情,凸显其无望无奈中深陷忧伤、终老无望的形象。

       ⑶背诵全诗,课上检查(2分钟)

       三、品读鉴赏语言

       1、学生齐背全诗。(1分钟)

       2、逐句解读鉴赏诗歌,师生交流,讨论。(5分钟)

       ⑴鉴赏第一、二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提问:这两句诗是诗歌的起句,有何特色? 参考: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中的“芙蓉”谐音为“夫荣”,“芙蓉”即“莲花”,“莲”谐音“怜”,“怜”即“爱”。由此可见,采莲女子内心充溢着无穷无尽的爱恋。同时“芙 蓉”“兰泽”“芳草”又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

       ⑵鉴赏第三、四句: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提问:这两句诗运用了那种表现手法? 参考: 以“乐”写“哀”的衬托手法。“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中的“遗”是“赠送”的意思,采莲不为欣赏悦己,而为送人示爱,而所送之人却又远在异乡,爱的心声化作了无边无际的思念。

       ⑶鉴赏第五、六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提问:“还顾”“漫浩浩”两词运用巧妙,请简要分析。参考: “还顾”是一个多么充满情感的动作性的画面,我们仿佛能亲眼目睹主人公的动作,而“漫浩浩”用两个叠字,写极了路途的遥远和无尽。短短十字,因空间而产生的无限哀愁显露无余。游子尚可望乡,思妇却不知望向何方,一份无着的思念,使她感到了无声无言的迷茫。

       ⑷鉴赏第七、八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参考: “同心而离居”是游子漂泊的结果。也是一个明确的原因,使得相恋双方终老忧伤。的哀情当真是由眼前之乐景而激发出来的吗?不!他的哀情是时时在心头的,而这哀情的根源是什么?诗的最后一句告诉了我们——“同心而离居”是他无尽哀愁的根源,是他终日忧愁以至老的根本原因!虽未直接抒情,却给了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让人觉得余韵未歇、意犹未尽。

       3.学生再次轻读课文,总结抒情主人公情感的变化。(2分钟)参考: 爱恋——思念——迷茫——忧伤(板书)

       四四四四、、、、研读研读研读研读

       探究问题探究问题探究问题探究问题

       问题1.《涉江采芙蓉》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这对全诗在营造气氛上有什么作用?以花草赠给亲朋时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请举例说明,并谈谈你对这种行为怎样理解。学生研读诗歌,然后全班交流:(3分钟)参考: “涉江采芙蓉“一句,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花草娇嫩美丽,同时又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以花草赠亲朋,既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例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还有“灞桥折柳”等。

       问题2:抒情主人公是游子还是思妇?

       学生研读诗歌,然后全班交流。(3分钟)参考: 在田田的荷叶间采莲思念的,常常是望夫荣归的江南女子,诗歌的第一层“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恰是描绘了思念中的女子不畏辛苦,采莲摘草,欲送心上人的情景,仿佛羞赧尚在,浅笑犹存。然而,诗歌的第二层“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以一设问的形式使得美好的意境徒然蒙上了一层愁绪,采花摘草的快乐就在无人可送的转折中颓然然消失。所思念的人在哪儿?在远方,他是游子。他为何远游已不言自明。“在远道”的意境如此苍凉,恰与“涉江”“兰泽”相应。

       一、二相联,便觉得江水的浩渺,沼泽的苍茫一下子让人倍感惆怅,因为遥远,因为不知他身在何方,所以思念也就失去了方向。迷茫中,一个想法正渐渐清晰:此时他在想些什么,做什么呢?诗歌自然转入第三层,“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在思妇的想象中,虚拟了远方游子正在异乡蓦然回首悄然遥望,思念妻子,思念家乡。然而通往家乡的路那么漫长,何时功成名就,何日共话当窗。漫漫归乡路正象征了无尽无期的心路。诗歌的第四层“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又回到现实,思妇游子心心相牵,却相隔遥远。一直到老的分离除了给人一层一层的忧伤,又会有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