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文化
浅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摘要】五千年的中国历史,积淀了大量的丰富的文化,它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四大文明,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它们都代表着不同时期、不同阶层和地域的人类的劳动成果,然而进入了新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却暴露出它的弊端:闭关自守,缺乏逻辑、思辩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了振兴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必须兼容并蓄,吸取西方文化中的精髓,不断地补充、改革、创新自己,在新时代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中国文化,从夏商有文字记载的时代算起,至今已经有五千多年。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文化只是相对于经济、政治、军事等而言的。而广义的文化,则比文明还广泛,囊括了人类全部物质与精神文明。所以文化的内容很难绝对地加以划分和界定。至于中国文化又是与印度文化、西方文化等相对而言的。而且,中国文化的内容,多指占人口最大多数的汉族文化,而较少涉及少数民族的文化。并且中国文化还有时代性,在同时代下还有地域性,在同时代、同地域还有民族性,在同时代同地域同民族下还有阶级性,在同时代同地域同民族下还有党派性,等等。以上所说,是指一般概念的文化,自然也包括传统文化在内。那么我们究竟应该这样看待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呢?
根据蔡尚思先生的划分,中国传统文化是有九大支柱的:
第一是儒家。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是孔子。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随后还有 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等。
第二是法家。法家主张法治,反对礼治;主张实验,反对空谈;主张厚今薄古,贵今贱古,反对厚古薄今,今不如昔。这些方面可以说法家长于儒家。法家主张极端的君主专制,推行严刑峻法,实施愚民政策,倡导以史为师,不要知识文化,甚至主张焚书。这些方面可视做法家的短处。法家里面的代表人物是韩非。韩非的极端君权愚民的政治思想,是韩非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为:
实行君主专制以天下统一为先决条件——爱统一重于爱祖国;
专制的无比重要性与绝对固定性——君权与臣权、民权势不两立,必须严防大权旁落于他人之手;
以专制而兼法治与礼治、心治——对于前期法家与孔子儒家都各有取舍; 以法家实现无为而治——在君主专制前提下的法治与“无为而治”的合一。
第三是墨家。,墨子主张亲疏、贵贱、贫富、贤愚、强弱等一切平等,提倡“兼相爱”、“非天命”,具有“摩肩接踵,利天下为之”的实践精神,是先秦乃至中国古代唯一的反对宗法血统论与宿命论的伟大思想家,其弟子重艰苦实践,遵守纪律。
第四是道家。老庄的自然主义、相对主义、清高远观、绝对自由、注重精神修养等是道家思想的最大特色。道家在先秦诸子中最大的特点,是它首先注重本体论与辨证法。在思想意识上积极的并非全是好的,如积极作恶;消极也非全是不好,如消极不为恶。道家思想消极方面好的多,积极方面好的少。道家要人们倒退到原始社会去,消灭各种文明,身在放内而心游方外,以生前之苦而思死后之乐,这不能不说是它最大的缺点,对中国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作用。
第五是佛教。佛教是一种外来文化。从两千年前的汉末传到我国,与本土文化融汇为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支柱。佛教倡导鬼神迷信,盛行于民间,给平民百姓以最深刻影响的,主要是因果报应、三世轮回思想。
所谓的第六大支柱就是范缜的神灭论;第七大支柱是李贽的反孔思想;第八大支柱是黄宗羲的反君权思想;第九大支柱是袁枚的情感哲学。这里所罗列的几点均蔡先生本人的观点。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历史中曾经发生过的一些大事以此来了解一下传统文化是如何沉淀的:(1)春秋战国时候的百家争鸣;(2)秦始皇焚书坑儒与汉武帝 的独尊儒术;(3)佛教的输入;(4)理学的兴起(理学成为南宋、元以至明清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到了明清之际,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化,于是出现了一些具有精湛思想的学者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的理论达到了中国传统思想的最高峰)。仅从这些我们就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是卷帙浩繁了,但是马克思说过:“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够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为此我决定从广博文化中的哲学思想里来看中国的传统文化。
任何事物都有其兴衰的过程,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不例外,自从西方的文化传入中国以来,大量的外国翻译书籍,大量的外国生冷词汇渐渐地代替了中国的本土文化和词汇。中国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中形成的,是以封建社会文明为其背景。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落后性,在许多方面存在着薄弱之处。在发展道路上,中国传统文化讲的是人情和集权。没有人情,便办不成事。由此看来,中华传统文化,是有缺陷的。我们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时,应该批判地吸收和继承。
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反映了事物本质和规律,或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改造自然和社会中的一些高尚品质,是应继承的。但要反对无限拔高。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特定时期形成的,必定有其时代局限性,任何夸大其辞,都是错误的。这些年来,有些人看到周易、论语、禅宗等思想成果的价值,这本是一件好事。甚至有人在看到西方文明碰到一些挫折后,便反过来大力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了,儒家文明重新复兴是大势所趋!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尽管路途坎坷,却是最终要完成的,这是历史发展必然要求,是谁也难以阻挡的。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内改革的深入,和国际上对外交往的增多,我们的胸怀将更开阔,我们对文化发展的规律将认识得更深刻,各种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障碍,将逐渐被打破,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必将大大加快。
因此,我们要主动、积极地阅读文化典籍,欣赏文学作品,考察文物古迹,真正了解我们的先人留给我们的遗产,将文化精华化为我们的良知、理性、美感等主体存在的一部分。还应该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判断、文化心理中自觉以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准要求自己,做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积极弘扬民族文化、宽厚仁爱、有创新意识的中国人。
第二篇:浅谈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专题课写作
浅谈中国文化
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乔瑞瑞 学号 0121122766 中心词:中国文化 发展 特性 进步
主要内容: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在其发展、进步过程中产生了丰富多彩的特性,文化都沉淀为人格。当然,中国文化的未来由更多年轻一代的创造者来决定。
一、中国文化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出现了很多大家思想流派,像我们熟知的儒家思想,道家、佛教思想等,他们都对中国传统文化各个不同的发展时期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文化在经历了一次次质变以后,已基本上奠定了中国文化开放的基石,从此它便进行了跨越式的发展,先后形成了京都文化、港台文化、岭南文化、环渤海文化等不同层次的文化网络,其共同促进了中国文化整体的进步与提升,19世纪末,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文化又注入了些新的活力,终经过多次的摸索实践,在与中国文化和社会实践的相互交融中,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又相继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思想的出现无疑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中国文化的特性是什么
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与延续精神;中国文化具有“实用—经验理性”;中国文化具有宗法家族色彩。中国文化具有尊君重民传统;中
国文化具有淡漠的宗教意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海纳百川”、“尊师重教”、“宽容忍让”、“厚德载物”等等成语,一直被轮番用来概括中华文化的特性。
从余秋雨先生看来,把中国文化特性概括为礼仪之道、君子之道、中庸之道。这尊文化之鼎,既是中国人精神凝聚的理由,又是中国人在地球上的一个重大建树。
三、中国文化在近三十年的实质进步
第一,由于三十年来“注重经济建设”、“改善人民生活”的成功实践,比较充分地普及了“民生文化”。这种民生文化,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思维主轴,改变了整个国家的精神重点,与以前没完没了的斗争哲学划出了时代性的界限。以这种民生文化为坐标,过去流行的“宫廷兴亡史观”也在渐渐被“全民生态史观”所替代。
第二,由于改革开放,文化视野空前开拓,比较有效地普及了“多元文化”。所谓多元文化,其实也是包容文化、差异文化、对峙文化。绝大多数中国人比以前更能容忍和欣赏许多异己的艺术形态,新锐的一代更愿意把创造的前沿放在熟悉和陌生之间。这对于长期处于“大一统”传统之下的中国文化而言,实在是一大进步。
第三,由于一次次全民救灾的伟大行动,在中国史无前例地普及了“生命文化”。大家可能已经从中国香港的报纸上看到,我在5·12汶川大地震之后,与海内外那些热衷于编织“5·12丑闻”的奇怪文人展开了激烈争论,核心问题就在于:重建中国的文化精神,是靠爱,还是靠恨?我认为,中国社会沉淀的恨已经太多,好不容易迸发出了
普天大爱,应该珍惜,不容糟践。
总结:文化,当它以自己的身份争取尊严的时候,一点儿不比政治、经济、科学简单。中国文化的前途取决于更多年轻一代的创造者。既然一切文化都沉淀为人格,那么,年轻一代的品行、等级、力量、眼界、气度、心态,就是中国文化的未来。
第三篇: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
汉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意思是要治理国家,运用武力是不能使众人信服的,如果文化没有改变,之后会被别人以同样的方式压倒。我们生活成长在文化之中,不同的文化塑造了不同民族的品格。我们同时又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由我们体现和创造。那么,我们首先有必要分析一下什么是文化。“文
()”,是个象形字,绘画的像一个正面的“大人”,特别放大了胸部,并在胸部画了“心”,其意义是“外界客观事物在心里面的整体影像”。在甲骨文中,“文”的本义是指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化()”,是个会意字,甲骨文中,从二人,象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反,以示变化。“化”的本义为变化,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等。“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文”与“化”并联使用,最早见于《周易•贲卦》之“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观察天道的变化,从中看出要发生的变化;注重人的文化发展规律,来治理好天下。”中国古代的“文化”二字,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多年来,许多学者专家有关“文化”的定义数以百计,但笔者认为,文化是人所独有的,时时处处体现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方式,它是人类在探索阶段的创造过程,也是人类社会不断积累的有形成果。
宗教与人文精神中道德价值相结合是周时宗教的一大特色。中国的宗教有一个特点,就是与政治保持联系,宗教不是独立的。甚至有一部分宗教成为了统治者进行意识统治的工具,因此宗教的神圣性与神的权威性在某种意义上被淡化了。在周之前,因为神与统治者是直接的关系,统治者的失德被看作是神的意志,因此天命权威在周代及其以后是衰落的,于是宗教力量逐渐淡去,人文精神与民本思想则不断演进,中国自此缺少宗教发展的动力。因此,中国人开始追求理性的事实,道德自律就是理性之事。儒家也讲天命,只不过由神性变成了道德法则性。孔子成为圣人,而不成为神人,打破了阶级上人的高低之分,转而从仁德上,把人为分为君子与小人。子曰:“仁者,爱人”,这种“仁”的思想,是“礼”的思想的内化。孔子讲求慎独的工夫,是一种由己身出发,逐步向外推演的逻辑,也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中国人的伦理秩序、长幼尊卑。孔子讲求个人如何塑造自己,从小的方面是服从于家庭间的伦理关系,从大的方面是要明确社会分工,规定各种社会角色。由此看来,从孔子起,中国的个人就是渺小的、不被发现的、个性被压抑的,这一点明显有别于西方。重文轻武、向自己内心用功、圆熟老到、重面子等中国人的人性特征与儒家是有密切联系的。孔子之后,儒家理论进一步发展,孟子与荀子分别从德性与知性两方面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孟子的性善说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只认为人的天性都是相近的,孟子则认为人性皆有善端,四端与四心一一对应———“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又认为,之所以人与禽兽有区别,正是因为人有仁义礼智这四端:“人之所以异于禽善者,几希。庶民古之,君子存之”。孟子并不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善,人有的是善端,承认后天的作用。孟子的性善论最终要落实在社会的整合上,他的社会整合思想即是以民为本、上下兼顾,孟子的理论体现着人人平等之义。最接近当代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是荀子的思想,他的性恶论虽在中国不占主流,但是他天人分途观念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使他成为了一个人本主义者,其社会分析的起点是人而不是神。荀子认为善由“伪”而成,强
调了礼义道德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在徐复观著《中国人性论史》中这样说道:“孔子思想之中心在仁,而荀子学说之中心在礼。且孔子将礼内化于仁,而荀子则将礼外化而法”。
看来,孟子重注内在修养,荀子重师法教化,这也影响了法家的思想。孟子与荀子关于社会分工的思想,大体都犯了同一个错误。孟子为劳心活动辩护,认为劳心与劳力的社会分工是与生产领域内的社会分工同样重要或更为重要的社会性分工。当然这是有一定意义的,他宣扬了学术文化。荀子则更重视“分”的功能,认为这是使“群”有秩序不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如荀子曰:“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百工以巧尽械器,土大夫以上至于公侯,莫不以仁厚知能尽官职”。同时,荀子还主张要选一些“大儒”作为社会管理者,显然又是把劳心与劳力区分开来。荀子孟子这样论述社会分工的后果是,过早的将劳心与劳力这两者区分开来,使劳心的知识分子不关注于生产的事情(劳力)。这是由于中国人过早的向里用力,忽视了经济生产领域,心思全放在人生的问题上。生产技术、机械进步一直被知识分子(劳心者)当作“奇技淫巧”而不予重视。这样,劳力者心智不比劳心者高,又无闲暇可以思考。劳心者却只务于人事,便断了科学技术发展之路,西方机械工业的发达,正是因为劳心者又劳力,对自然界是一种求取生存与发展的态度,发明创造便由此产生。
儒家思想发展到董仲舒时代取得了正统地位。董仲舒糅和了阴阳家的思想,对儒家作了许多新的诠释。至此儒家思想不仅巩固了封建统一的中央集权,并进一步加深了对后世的影响,思想的初步统一也在此完成。在这里有必要提一些法家的思想,法家思想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但是法家将政治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他的理想社会只有富强的社会,伦理、道德是无地位的。这在一个本来就已经形成了伦理本位且阶级对立不强的中国过于偏离现实。中国自古“以孝治天下”,无论立法、执法都考虑伦理的因素。中国虽是一个强权政府社会,但单靠法治是远远不够的。“(法家)他们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不太关心人的终极理想和精神超越,不太过问历史和理性的价值与依据,而是更关心一种思想、学说如何‘物化’为可以操作和实现的技术与制度,从而去解决日益迫切和紧张的社会秩序问题”。法家的这种实用性与功利性,有一定的现实积极意义,但中国的秩序是远远不能仅用这些法家理论来解释和规范的。
第四篇:中国文化经典
姓名:杨秋玄 学号:26520221154519
《关雎》教学教案
搞要:《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通过将《关雎》实现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古代的爱情观、爱情表达方法,同时也加深了对爱情的理解,有利于当今的青年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爱情观。
内容
第一章:《关雎》大概的内容: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公元前1100年~600年)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共305篇,又称《诗三百首》。本来只是一本诗集,但是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当作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 “五经” 之首。
《诗经》分成风、雅、颂三类。它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为 “六义”。
“风” 的意思是土风、风谣,也就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风” 包括了十五个诸侯国的民歌,即“十五国风”,共160篇。
“雅” 是正声雅乐,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雅”分为 “大雅” 和
“小雅”,一共有105篇。“大雅” 是用于隆重盛大宴会的典礼;“小雅” 则是用于一般宴会的典礼。
“颂” 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赞颂神明,现存共四十篇。
《关雎》选自《诗经•周南》,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
1.《关雎》的原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解释译文:
(一)词语解释:
1.关关: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2.雎鸠:一种水鸟,即王雎。3.洲:水中陆地。4.窈窕:美好文静的样子。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5.窈窕淑女:文静美丽的好姑娘。美好文静的样子。6.好逑:好的配偶。7.参差:长短不齐。8.荇菜:水生植物。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9.流:求取。10.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11.寤寐:醒和睡。指日夜。寤,醒觉。寐,入睡。12.思服:思念。服,想。13.悠:感思。14.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辗,古字作展。展转,即反侧。反侧,犹翻覆。15.琴、瑟:皆弦乐器。16.友:此处有亲近之意。这句说,用琴瑟来亲近“淑女”。17.芼:择取,挑选。18.钟鼓乐之:用钟奏乐来使她快乐。
(二)现代汉语译文:
现在有很多汉学家将《关雎》译为现代汉语,我们可以参考一下两篇:
关关鸣叫的水鸟,栖居在河中沙洲。善良美丽的姑娘,好男儿的好配偶。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善良美丽的姑娘,醒来做梦都想她。思念追求不可得,醒来做梦长相思。悠悠思念情意切,翻来履去难入睡。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善良美丽的姑娘,弹琴鼓瑟亲近她。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取。善良美丽的姑娘,敲钟击鼓取悦她。
《中华古诗文经典通读本》 – 余坚主编
叫声关关的鱼鹰,在黄河的沙洲上。美丽善良的姑娘,男子理想的对象。长短不齐的荇菜,向左向右采摘它。美丽善良的姑娘,男子日夜追求她。追求她啊追不上,男子日夜把她想。夜太长啊夜太长!翻来履去不能忘。长短不齐的荇菜,向左向右采摘它。美丽善良的姑娘,弹奏琴瑟亲爱她。长短不齐的荇菜,向左向右采摘它。美丽善良的姑娘,敲击钟鼓娱乐她。
《四书五经详解 诗经》-杨合鸣主编
3.作品赏析:
《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它是《诗经》的第一篇,而《诗经》是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虽然从性质上判断,一些神话故事产生的年代应该还要早些,但作为书面记载,却是较迟的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一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首先遇到的就是《关雎》。
《关雎》能分为五章,每一章有四句。这是一首青年男子的恋歌,描绘他对一位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和对美满婚姻的渴望。
第一章以起兴手法开篇。雎鸠,是一种水鸟,传说这种鸟儿雌雄相爱,形影不离,情真意专,如果一只先死,另一只便忧伤不食,憔悴而死。因此首句借雎鸟一声声的相互和鸣,引起男子无限的情思,想到那位美丽贤淑的姑娘,正是自己理想的佳偶。第二章:通过描写所爱之人双手在水中灵动勤快地采摘荇菜的劳动情景,直白的表达自己的爱慕追求之情。第三章:通过对君子求之不得的具体情态的细致描写,极其逼真地表现 了这位君子对心目中恋人的痴情和执着。第四、五章是描写这位君子在想象中与这位淑女相会的情景。诗歌仍以来采摘荇菜的眼前情景起兴,设想这位女子已经答应自己的要求,于是这位君子兴奋地弹奏琴瑟,敲击钟鼓来亲近她,友爱她,并使她快乐异常。诗歌通过对这种幻想的烘托渲染,将主人公追求爱情的炽烈专一表现得淋漓尽致。一切景语皆情语从关 雎、参差荇菜这些州上之物即景生情,从“求“这个全篇的中心到“友““乐“二字的逐渐加深,表现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梦中求得的喜悦。
另外,也有人认为《关雎》还有另一意义是天子对贤才的渴求。
第二章:《关雎》教学教案:
教学过程:中国文化
教学对象:母语为越南语的大学三年级学生,年龄20 岁,中文水平:高中级阶段。
教学课时:一课时(每课时45 分钟)
教学目标:
1、理解《关雎》所体现的青年男子对美丽善良女子的热烈追求和青年男女真挚美好的爱情生活。
2、了解作品所运用的反复和赋、比、兴等创作手法。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以此喻彼地打比方,使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兴:就是由此及彼,由物及情,触景生情。教学重点:
1、能够体会诗歌的内涵。
2、了解兴的表现手法。
3、掌握词语:关雎、窈窕、参差、寤寐、辗转、悠哉悠哉、乐、友、荇菜、芼、琴瑟、钟鼓。
教学难点:
1、双关和叠韵
2、正确理解诗中所表现的男女青年纯真美好的爱情。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黑板等 一、导入:
中国文学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对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有很大的影响。而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首先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中国汉族文学史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公元前1100年到前600年)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共有305篇,又称《诗三百》。本来只是一本诗集,但是,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当作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 “五经” 之首。《诗经》分成风、雅、颂三类。它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为 “六义”。
“风” 的意思是土风、风谣,也就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风” 包括了十五个诸侯国的民歌,即“十五国风”,共160篇。
“雅” 是正声雅乐,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雅”分为 “大雅” 和
“小雅”,一共有105篇。“大雅” 是用于隆重盛大宴会的典礼;“小雅” 则是用于一般宴会的典礼。
“颂” 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赞颂神明,现存共四十篇。
在《诗经》中,情诗构成了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占的比重也比较大。《诗经》开篇的第一首《关雎》也就是一首情诗。《关雎》里刻画了一场对“梦中情人”的浪漫的追求。那么追求的过程是如何的?追求的结果又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
二、学习课文。1.老师范读,正音。
2.辨析字词读音(注意重点词语:关雎、窈窕、参差、寤寐、辗转、悠哉悠哉、乐、友、荇菜、芼、琴瑟、钟鼓、)。3.老师领读一遍,请全班同学朗诵课文。4.老师讲授课后的词语解释,讲解诗句:
关关: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 雎鸠:一种水鸟,即王雎。 洲:水中陆地。
窈窕:美好文静的样子。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 窈窕淑女:文静美丽的好姑娘。美好文静的样子。 好逑:好的配偶。 参差:长短不齐。
荇菜:水生植物。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流:求取。
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
寤寐:醒和睡。指日夜。寤,醒觉。寐,入睡。 思服:思念。服,想。 悠:感思。
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辗,古字作展。展转,即反侧。反侧,犹翻覆。
琴、瑟:皆弦乐器。
友:此处有亲近之意。这句说,用琴瑟来亲近“淑女”。 芼:择取,挑选。
钟鼓乐之:用钟奏乐来使她快乐。
《关雎》能分为五章,每一章有四句。这是一首青年男子的恋歌,描绘他对一位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和对美满婚姻的渴望。第一章:雎鸠,是一种水鸟,传说这种鸟儿雌雄相爱,形影不离,情真意专,如果一只先死,另一只便忧伤不食,憔悴而死。因此首句借雎鸟一声声的相互和鸣,引起男子无限的情思,想到那位美丽贤淑的姑娘,正是自己理想的佳偶→起兴的手法。
第二章:通过描写所爱之人双手在水中灵动勤快地采摘荇菜的劳动情景,直白的表达自己的爱慕追求之情。第三章:通过对君子求之不得的具体情态的细致描写,极其逼真地表现 了这位君子对心目中恋人的痴情和执着。
第四、五章:是描写这位君子在想象中与这位淑女相会的情景。诗歌仍以来采摘荇菜的眼前情景起兴,设想这位女子已经答应自己的要求,于是这位君子兴奋地弹奏琴瑟,敲击钟鼓来亲近她,友爱她,并使她快乐异常。诗歌通过对这种幻想的烘托渲染,将主人公追求爱情的炽烈专一表现得淋漓尽致。一切景语皆情语从关 雎、参差荇菜这些州上之物即景生情,从“求“这个全篇的中心到“友““乐“二字的逐渐加深,表现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梦中求得的喜悦。
给学生讲解的过程中注意强调,清楚地解释诗人的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河边邂逅,一见钟情(第一章)→朝思暮想,辗转反侧(第二,三章)→琴瑟钟鼓,欢庆娱乐(第四,五章)。爱恋→相思→幻想。5.请同学们试试用自己的表达能力将《关雎》译成现代汉语。提出《关雎》的现代汉语翻译版。
6.播放录音,让学生欣赏品味全诗。学生再次朗读,有感情地诵读。先自读,再齐读。
7.探究诗歌的特色:
一、托物起兴:“兴”,开头以雎鸠和鸣的情景起兴,是为了渲染一种情意绵绵、痴心相恋的情调。后文又多次以所爱的人劳动时的优美身姿起兴。
二、重章叠句:强化感情,深化意境,增强节奏感、音乐美。
三、均为四言,题目取自首句,采用一些双声、叠韵字。
三、小结:《关雎》这首诗本来就短小简单,它描绘了君子对淑女所追求的过程。《关雎》的结局很美好,孔子在《论语·八佾》一篇中这样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意思是说:“《关雎》这首诗,快乐却不是没有节制,悲哀却不至于过于悲伤。”
结论
《诗经》中的《关雎》可以说是一首很古老的爱情诗。虽然古老,但历朝历代的人们对它都耳熟能详。通过《关雎》越南学生可以更加地理解中国古代的爱情观念,诗歌所包含的内容,尤其是中国文学。从此对中国引起出现感兴趣,对学习汉语方面有很大的利益。
参考文献:
1.《中国古诗文经典通读本》——余坚主编 2.《四书五经详解 诗经》 —— 杨合鸣主编
第五篇:中国文化
红山文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下来的是中华民族的精髓。在璀璨多彩的中国文化中如果要选出一个来讲述,那么首先映入脑海的就是发源于我家乡的“红山文化”。
我的家乡在内蒙古赤峰市,位于内蒙古东部,蒙冀辽三省区交汇处,总面积9.0275万平方公里,辖3区7旗2县,总人口434万,是内蒙古第一人口大市。赤峰的意思也就是红色的山峰,这是因为在赤峰市有一座整个山体都是有红色岩石构成的山峰,红色岩石构成的山峰很多人可能未曾听说,更未曾谋面,而我居住在赤峰市,很幸运的能够亲眼见到这样的奇观,并多次与同学攀登。也许在外人眼里,红色的山峰很罕见,甚至可以说是奇观,但在每一个赤峰人眼里,似乎再平常不过,每一个居住在赤峰市的人,应该都曾攀登过,都曾在山顶俯视过整座小城。离开家乡后,没有再爬过山,也不曾再有机会看到火一样的岩石,也不再有火一般激情了,此时才开始真正的怀念起在家乡的日子,怀念起抚摸着如同洒满买一个赤峰人鲜血的红色岩石的感觉。
说起红山文化,我虽然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赤峰人,但是对于红山文化的了解,也仅限于电视上与书本上的介绍,未曾真正的去查阅有关资料,所以,在这里也就简单的谈一下我所了解到得几点。
红山文化中闻名中外的要数玉器,红山文化玉器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玉器。红山文化玉器最早发现于辽宁省凌源县牛河梁遗址,1942年考古工曾在那里见到一件勾云纹玉佩。以后,在红山文化诸遗址中多有玉器发现,以凌源县牛河梁、三官甸子、喀左县东山嘴等遗址出土较多,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敖汉旗大洼、辽宁省阜新县胡头沟等处也有不少重要玉器发现。红山文化出土的成批玉器中多数为动物造型的装饰品,构成这一文化的显著特征。红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是神秘精美的玉器,如现在众所周知的出土于“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红山文化遗址中的“c”型玉龙,就是红山文化的遗物,由于它已经具备了龙的基本特征,而且是现在发现的最早的龙文化的实物,因此被喻为“中华第一龙”。红山出土c形玉雕龙无足、无爪、无角、无鳞、无鳍,它代表了早期中国龙的形象。玉龙的形状,有人推测来源于马,野猪,熊等形象。红山文化玉龙,第一,是多种动物特征的组合。神话了动物形象进行加工的。那么这件玉器是做什么用的呢?许多学者认为是氏族首领在祭祀活动中,进行礼仪活动的神器。巫师通神通天地使用的。玉龙的发现非常重要,是原始文化原始崇拜的表现。反映了早期人们的生活状态。
从此“c”字的玉龙,也为许多杂志的压题照片,成为华夏银行的标志,更成为红山文化的象征。
红山文化这一重大发现,把中华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多年,为夏代以前的“三皇五帝”传说,找到了实物依据,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