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弟弟苏辙 字 子由
中秋月寄子由三首
殷勤去年月,潋滟古城东。
憔悴去年人,卧病破窗中。
徘徊巧相觅,窈窕穿房栊。
月岂知我病,但见歌楼空。
抚枕三叹息,扶杖起相従。
天风不相哀,吹我落琼宫。
白露入肝肺,夜吟如秋虫。
坐令太白豪,化为东野穷。
余年知几何,佳月岂屡逢。
寒鱼亦不睡,竟夕相噞喁。
六年逢此月,五年照离别。
(中秋有月凡六年矣,惟去岁与子由会于此。
歌君别时曲,满座为凄咽。
留都信繁丽,此会岂轻掷。
闲银百顷湖,挂镜千寻阙。
三更歌吹罢,人影乱清樾。
归来北堂下,寒光翻露叶。
唤酒与归饮,念我向儿说。
岂知衰病后,空盏对梨栗。
但见古河东,荞麦如铺雪。
欲和去年曲,复恐心断绝。
舒子在汶上,闭门相对清。
(舒焕试举人郓州。
郑子向河朔,(郑仅赴北京户曹。
孤舟连夜行。
顿子虽咫尺,兀如在牢扃。
(顿起来徐试举人。
赵子寄书来,水调有余声。
(今日得赵杲卿书,犹记余在东武中秋所作《水调歌头》。
悠哉四子心,共此千里明。
明月不解老,良辰难合并。
回顾坐上人,聚散如流萍。
尝闻此宵月,万里同阴晴。
(故人史生为余言尝见海贾云中秋有月,则是岁珠多而圆,贾人常以此候之,虽相去万里,他日会合相问,阴晴无不同者。
天公自著意,此会那可轻。
明年各相望,俯仰今古情。
苏洵苏辙苏轼苏小妹四人并称什么
没有这个称谓。
原因1、古人对赠送的称谓是相当重视的,一般在人物生活的当代或近代给予确定,所以往往是十分严谨的,苏门之中有“三苏”“苏门四学士”,并没有关于苏小妹的称谓。
原因2、苏小妹相传为苏轼妹妹,野史载其名苏轸,是当时出了名的才女,民间更有“苏小妹三难秦观”的故事流传。
苏轼平生喜欢书信与亲人朋友,其书信被后人整理成文,现存的苏轼亲笔信件中,所寄大多是给自己的弟弟苏辙。
而信件中从未提起有这个“妹妹”,再看东坡的传世诗词中,也并无一篇提及这位“妹妹”。
但根据三苏祠的记载,历史中确有其人,不过因为苏小妹在苏轼、苏辙两兄弟还很小的时候便去世了,自然未能留下有关的书籍记载。
苏轼在狱中看到送来的一盘鱼,为什么会写下绝命诗《狱中寄子由二首》
《狱中寄子由二首》是宋代苏轼在狱中写给弟弟苏辙嘱托后事的两首诗,强烈地表达诗人对家的深深眷恋之情,其中序篇的\"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作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便是名句。
苏辙比苏轼小四岁。
兄弟二人,自幼生活在一起,苏轼曾有诗说:\"我年二十无朋俦,当时四海一子由。
兄弟情谊,到老不衰。
当苏辙听到苏轼被捕的凶讯时,无异是晴天霹雳,二人本就是手足至亲。
从政以后,二人更是彼此政见一致,时任应天府(北宋的南京,今河南商丘)任判官的苏辙很清楚这次事件的严重性,立即上书神宗,自诉得到苏轼下狱的消息后,\"举家惊号,忧在不恻\",\"臣早失怙恃,唯兄轼一人,相须为命\",\"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得免下狱死为幸…\"后来苏轼结案,苏辙被贬往筠州(今江西高安)为酒监。
1079年(宋神宗元丰二年)四月,苏轼从徐州知州调任湖州知州。
由于对当时王安石推行的新法持反对态度,又在诗文中对新法及因新法而显赫的\"新进\"加以讥刺,于是政敌便上书弹劾说苏轼:\"作为诗文讪谤朝政及中外臣僚,无所畏惮。
这一年八月,苏轼在湖州被捕,押至汴京,在御史台狱中四月,审讯他的谏官喝力罗织罪名,多方株连,必欲置他于死地。
由于当时一些元老重臣如吴充、范镇等上书营救,以及神宗祖母太皇太后曹氏出面干预,神宗才下令从轻发落,于十二月责授苏轼为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结副使,在州中安置,不得签署公文。
因其有诗文往来而受株连的大小官员有张方平、王诜、司马光和他的弟弟苏辙等二十余人。
这就是震惊朝野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
宋朝开国以来,因文字批评朝政而被系狱的,苏轼是第一人。
这两首诗是在狱中所写,子由是苏辙的字。
苏轼被逮入狱后,首先想到的也是其弟弟,诗中向弟弟进行解释和关照。
在被押往狱中的途中,苏轼和长子苏迈一起动身;苏轼与苏迈约定,送饭只送蔬菜和肉,如果听到不好的消息就把二者换成鱼。
苏迈严格遵守约定一个多月,恰逢粮尽,于是去找人想办法,嘱托一个亲戚代送饭时忘记与父亲苏轼的约定相告,亲戚偶然弄到鲊鱼(腌制的鱼)就送了过去,苏轼见状大惊,以为罪将不赦,想要向皇帝(宋神宗,下同)求情却无路可通,于是写了两首诗给弟弟苏辙(字子由)。
苏轼也大体料到狱吏不敢私传信件,神宗看到此诗也为之动容,苏轼的笔下,亲情的力量感天动地。
弟弟苏辙在兄入狱期间,连连上表皇帝,欲解除在身之官以赎兄罪,就连已退休在家修养的大臣张方平也为之痛心不已,写下一封亲笔信,派儿子张恕连夜进京营救,这才从宽处理了。
有关苏轼与苏辙
1、古来兄弟相亲相爱相知之乐,未见有过二苏者~
2、苏轼旷达,苏辙内敛,苏轼不拘小节,苏辙沉静严谨(一对互补的兄弟)
3、例子一:苏轼把自己科举考试时候写的文章收入文集,有一处引用的典籍记错了一个地方,苏轼也不改,直接就收入,说明苏轼不拘小节,而且率直,错了就错了,不愿意掩饰。
苏辙在将自己小时候写的一篇文章收入文集的时候,对不合适的地方做了改动,说明苏辙严谨,要求比较完美。
具体是那篇文章我记不清了,好像是《缸砚赋》。
例子二:在晚年两兄弟被贬蛮荒之地,分手时苏辙要哥哥答应他一不再写诗,二不再喝酒(因为苏轼经常以诗获罪,不让他喝酒是因为苏轼当时身体不好),苏轼为了不让弟弟担心,就答应了,结果在一次打盹的时候在梦中做了首诗,苏轼醒来心痒难耐,就把这首诗记录下来了,又一想,反正答应弟弟不写诗也没做到,干脆再喝杯酒吧。
说明苏辙从实际出发,而苏轼则大而化之,不甚在意现实的毁誉。
例子三:…
写累了,=,他们两个的例子太 多~说不过来,我最喜欢这对兄弟了,苏辙对他哥哥实在很好,苏轼也实在喜欢这个弟弟~而且两人又都这么有才华~比如写诗写文,兄弟俩经常唱和~
看看以下一段:
“黄州为全鄂胜境,子由《快哉亭记》谓其南合湖、沅、北合汉、沔,其势奔流肆放,益张于赤壁之下。
余尝三至其地,凭苏子吊古之墟,瞰长江之清流,慨然想见其为人。
夫以天地之大,白露清风,长江皓月,何在非供骚人笔墨资者
然非所性不失,有以胜造化鼓铸之情,鲜不动于物而生其羡矣。
坡仙以象外之神,写个中之境,物皆自得,兴与人同,故能使一时望君吁古之怀,遂成为千百世凭吊兴亡之所。
而其穷耳目之胜,又适如子由之记《快哉》,令人读之,真有难为兄难为弟者。
此所由壮色江山,而江山皆乐为之助也欤
苏辙太好了,好的做他哥哥难,苏轼太好了,好的做他弟弟难~苏轼曾把自己和弟弟比作二陆,初来俱少年~
苏轼在写水调歌头时,苏辙在哪
这首词是苏轼于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
而此时,其弟苏辙正在河南推官任上。
密州即现在的山东诸城,而苏辙却在河南任推官一职,兄弟两人一个在山东,一个在河南,终是不能如愿团聚。
当时,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外放,他的要求就是尽量离自己的弟弟苏辙近一些,但却不能如愿。
所以才在中秋的晚上对月狂饮,抒感伤怀,而作此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所作,原文如下: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如下: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
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遗憾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扩展资料:
“三苏”简介
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号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辙(1039~1112)。
宋仁宗嘉定初年,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市)。
由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
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仿效。
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才识》记载:“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
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也。
“三苏”的称号即由此而来。
苏氏父子积极参加和推进了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他们在散文创作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来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三苏之中,苏洵和苏辙主要以散文著称;苏轼则不但在散文创作上成果甚丰,而且在诗、词、书、画等各个领域中都有重要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苏
要一首苏轼写给弟弟的诗
宋代苏轼写给弟弟的诗有:1、《满江红·怀子由作》
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
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
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
恨此生,长向别离中,生华发。
一尊酒,黄河侧。
无限事,从头说。
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
衣上旧痕余苦泪,眉间喜气占黄色。
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译文:清澈的颍水向东流去,望着江面行船远去,船帆若隐若现,心中愁苦。
为官四处奔走,走过千山万水,经历风波险恶。
我辜负了当年与你对床夜语,早退隐居的约定。
这一生聚少离多,白发徒生。
在黄河畔饮酒,想起往日情由,无限感慨。
虽然分离多年,旧事却恍如昨日般清晰。
经历了多年磨难心酸,终于快有归去的喜信了。
到那时,和你在这残春出游池上,看落花如雪。
2、《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一》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译文:身逢盛世,身为微臣的自己却愚蠢地自蹈死地。
中年殒命,算是提前偿还了前生的孽债,但是一家老少十多口人,从此就要拖累弟弟来抚养了。
一死何足道哉,到处的青山都可以埋葬骨骸,只是当年与弟弟相约夜雨对床的盟誓再也无法实现,此后夜雨潇潇的时刻,子由只能独自伤心了。
但愿与子由世世代代都做兄弟,把未了的因缘付诸来生
3、《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二首·其一》
岐阳九月天微雪,已作萧条岁暮心。
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
愁肠别后能消酒,白发秋来已上簪。
近买貂裘堪出塞,忽思乘传问西琛。
译文:凤翔九月里就降下小雪,老天爷已作出岁暮萧条的光景。
短短的白昼吹送来阵阵寒气,急促的捣衣声更令人触景伤情,做着闲官无事可管,只觉得屋宇深沉静。
别后慰我愁肠唯有多饮酒,秋来发簪上已增添白发,最近买了一件貂皮袍子,穿上它真可以再战到边境,忽而又想乘着车马出使,问一问西夏为什么不把珍宝奉敬。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
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5、《送子由使契丹》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译文:我寄身此地和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何必因为你要远行又泪湿衣巾。
你不辞劳苦充当信使去冒风雪,为的是要让异族认识朝廷杰出的精英。
你将在沙漠留恋地回望京都夜月,梦魂定会越过湖山见到杭城春景。
辽国国主若是问起你的家世,可别说朝中第一等人物只在苏家门庭。
苏轼和苏辙姓名的由来
苏轼,名轼,字子瞻;苏辙,名辙,字子由,苏轼、苏辙的名字都与“车”有关。
苏洵在《名二子》一文中对苏轼、苏辙兄弟取名缘由有交代:轮、辐、盖、轸都是车的重要部件,缺少不得。
轼(车前横木,供站立车上远观时扶手之用)似乎可有可无,但如果没有轼,车也不是完整的车了。
苏洵给苏轼取名“轼”,是希望他不忽视看起来似乎不重要的“外饰”之物。
所有的车都会留有车辙,但在功劳簿上却没有它的份。
但车坏马死,祸不会殃及车辙。
车辙处于祸福之间,虽然没有福也不至于有祸。
给苏辙取名“辙”是希望他平安免祸。
扩展资料
《名二子》创作背景
庆历六年(1046年),苏洵赴京赶考。
尽管苏洵的才学可以成为“帝王师”,可在朝廷腐败、官场黑暗的环境下还是落榜了。
他由此对科举、朝廷失去了信心,转而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
第二年返乡后,苏洵写了一篇寄寓深重的《名二子说》。
当时,苏轼十一岁,苏辙八岁。
苏洵写《名二子说》十年后,送二子入京应试,过成都辞别张方平,张出了六道题考兄弟二人,自己则于壁间密窥。
两人得题后,即各自思考。
辙有疑问,指以问轼,轼举笔倒敲几案,意为“管子注”。
又指第二题,苏轼把第二题勾了,因为并无出处,开始答卷。
考完后,张方平对苏洵说:“二子皆天才,长者明敏尤可爱,然少者谨重,成就或过之。
(出自《瑞桂堂暇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名二子说
有哪些能表现苏轼,苏辙兄弟之情的诗文书信
水调歌头
:苏轼 年代: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苏辙名字的含义
苏轼名字的寓意: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
关于苏辙名字中“辙”的意思,其父苏洵在《名二子说》中解释说:天下的车没有不顺着辙走的,虽然论功劳,车辙是没份的,但如果车翻马毙,也怪不到辙的头上。
虽然“辙”不易致福,却也难以招灾。
这与苏辙相对内敛的性格也颇为相符。
扩展资料:
“三苏社会”社会影响: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
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
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
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
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
著有《栾城集》等行于世。
《名二子说》是宋代诗人苏洵写为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命名的缘由,表达了对儿子的希望与告诫,并介绍了二子的性格和名字由来。
原文: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
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
轼乎,吾惧汝之不外轼也。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
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
辙乎,吾知免矣。
译文:车轮、车辐条、车顶盖、车厢四周横木,都对车上有其职责,唯独作为扶手的横木,却好像是没有用处的。
即使这样,如果去掉横木,那么我看不出那是一辆完整的车了。
轼儿啊,我担心的是你不会隐藏自己的锋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辙
苏轼和欧阳修的故事
苏轼在京城会考时,主审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名家欧阳修。
他在审批卷子的时候被苏轼华丽绝赞的文风所倾倒。
为防徇私,那时的考卷均为无记名式。
所以欧阳修虽然很想点选这篇文章为第一,但他觉得此文很像门生曾巩所写,怕落人口实,所以最后评了第二。
一直到发榜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文章是苏轼。
在知道真实情况后欧阳修后悔不已,但是苏轼却一点计较的意思都没有,苏轼的大方气度和出众才华让欧阳修赞叹不已:\"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意思是这样的青年才俊,真是该让他出榜于人头地啊(成语出人头地就是从这儿来的),并正式收苏轼为 -。
扩展资料:
欧阳修与苏轼是北宋文坛耀眼的双星。
在诗文革新运动中,欧阳修是英勇无畏的旗手,苏轼是名副其实的闯将。
他们分别团结了一群才华横溢的作家,携手铸造了北宋文学的辉煌。
欧阳修是苏轼童稚时的偶像,读其文,诵其诗,想见其为人,私以为师。
嘉佑二年礼部试,欧阳修彗眼识苏文,提拔为进士第二名,虽引起一场风波,亦令科场风气大变。
欧、苏年龄相差三十岁,结为忘年交,两代文宗相继完成了北宋诗文革新,联手创造了北宋文学的辉煌。
历史上“欧苏”并称,给后人多方面的启迪。
欧阳修和苏轼都出生在今四川,巴蜀文化启蒙了他俩。
欧阳修与苏东坡是北宋诗文好友,他们的关系又是“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
参考资料1:百度百科-欧阳修
参考资料2:百度百科-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