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重建》读后感

第一篇:《乡土重建》读后感

       《乡土重建》读后感

       费老的《乡土重建》于新中国成立前的1948年出版,此前,本书中的文章是分篇章发表于《大公报》上的。当时,中国刚结束抗日战争不久,正处于解放战争时期。在抗日战争中,中华大地被日军的铁蹄践踏得满目苍夷,连向来安静的农村也未能幸免。抗日战争结束后,虽说中国还处于解放战争时期,但中国统一指日可待,那么接踵而来的便是百废待兴的经济建设。于是,当时中国的学术界热烈讨论着国家统一后的重建问题,而《乡土重建》一书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乡土重建》一书是以《乡土中国》为理论基础的,《乡土中国》勾勒了中国乡土社会结构的原则,而《乡土重建》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家统一后如何建设乡土社会的主张。费老在《乡土重建》一书中的主张可以大致一分为二,一为基层社会建设的政治主张,一为经济建设主张。政治上,费老认为当时中国的基层行政已僵化,保甲制度使得政治结构中自上而下的通道一通到底,而自下而上的轨道在这种制度的实施中已淤塞;因此,应该建立宪政和民主制度,宪政可以限制自上而下的政治权力,民主则可加强自下而上的轨道。在经济上,西洋工业产品的入侵动摇了农工混合的乡土经济,农民在地租的压迫下已不能维持不饥不寒的小康水准,要重振乡土社会的经济,必须取消地主这种制度,建立乡土工业。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在此后的6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工业从建立到成长再到壮大,现已初具规模。可以说,费老在《乡土重建》中的经济建设主张如今已基本实现。但令人遗憾的是,《乡土中国》中主张宪政和民主的美丽图景却依然遥远。费老说:“一个工业落后的国家,政治程度较低的人民,很可能产生一个强有力的集权政府,用政治力量积聚资本,计画工业,等这经济基础安定之后,再讲从来没有享受的政治自由等一类在生活上比较了饥寒为次要的权利。如果这种国家能有这个机会不能不说是幸运,因为一个人民所不能控制的权力能为人民服务是一件奇迹。”《乡土中国》出版后不久,书中所描述的这个不幸在中华大地上上演了,期望费老说的“奇迹”也能发生在中华民族身上吧!

第二篇:乡土重建的看法

       《乡土重建》读后感

       学院:哲学与政法 专业:2022级社会学 学号:114020542 姓名:王霞飞

       读完了费孝通老先生的《乡土重建》,我虽谈不上受益颇多,但隐隐也对其有了几分好感。随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何况是是一本好书呢?我想,多次阅读定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想,才能够更加全面了解文章,提升知识的综合能力。《乡土重建》虽不及《乡土中国》、《生育制度》等著作出名,但是要对乡土的中国进行研读的话,我想《乡土重建》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尤其是现在的新农村建设,实现村落的可持续发展,《乡土重建》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曾经了解了有关《乡土重建》的相关知识,也泛泛读了几篇期刊文献,之前,对于乡土重建的概念大概就是发展乡村经济,使农民能够从农业的桎楛中解放出来,发展旅游业等综合产业,这些概念最起初是从人文地理知识里获取的,仅仅只是一种答题技巧,知道该怎么答,该是什么答案,而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什么该这样。而费老让我看到他对于乡土重建的清晰思路,同时也看到了内在的逻辑性和思想性,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就是一部关于乡土建设的指导性作品,他将中国乡村作为研究对象,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现代乡土经济的主要现象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提出乡土重建的具体方法和措施。我对乡土建设的知识大概就是来自这本书了,我觉得乡土建设任重而道远,值得好好思考,就我而言,从这些知识里,我学到的最多的是村落文化及其农村经济了吧。

       首先,说说乡土建设中的村落文化。我们大多数的同学都来自不同的农村,农村一般都是传统的小村落,虽然有些农村现代化程度有点高,但本质仍没变,实质还是农村。乡村作为乡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中华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在现代化水品较低传统的村落中,村落文化的保存就较为完整,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宗族制为基础形成的,村落的布局,讲求等级制度和长幼尊卑,祠堂一般居于村落的中心,还有一些管事的族长和一大堆的族谱,在宗祠里处理一些重大的事件。这些情景大部分都是从电视里看到的,现实生活中我从未见到过这样的场面。现在的村落,逐渐摆脱了近邻为血亲的现象,宗族制也渐渐淡化,所谓的宗祠也所见甚少。由于各种原因,传统的村落一点点消亡,但是从建筑的格局上仍能够见都一些传统的村落文化,众多的建筑以中轴线和院落组合,显得主次分明,体现了一种世俗理性和人间秩序。语言也是村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村落有不同的语言,同一村落也有不同的语言,由于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关系,双语交流一成不可避免的趋势。但在少数民族的地区,村民日常交流主要是以少数民族语言为主,从他们呱呱落地之后,有了某某民族的身份之后,这种民族的语言变融入了他们的血液,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变成了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这让我想到云南民族村,在里面聚集了很多的少数民族,每到一个地方都能体验到不同民族特有的文化,建民族村的目的在我看来不仅是发展旅游业,更重要的是引起人们的关注,共同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无论是物质的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等)还是非物质文化(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共同丰富及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所以每一个村落的重建都应该考虑村落文化的完整性,包括新农村建设。

       村落的乡土经济,在费老看来,传统中国存在着工农混合的乡土经济,《江村经济》中的开弦弓村就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加手工业的乡土经济社区。工业帮农业养着庞大的农村人口,一旦家庭手工业崩溃了,各种潜在矛盾将会爆发,给农民带来严重的后果,当收入减少,农民将会缩减开支,将日常开支降至最低,甚至将储备的粮食出售。费老认为解决农村问题,第一步要改革土地制度,但根本方法是发展乡村工业,主张民间主导,政府引导的方式,这样农民不仅兼顾了老板和打工者的角色,重要的是拿到工资和分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政府也要发挥作用,现代技术下乡、乡村工业合作制推广都离不开政府帮助。乡村的工业有了政府可靠地支持,也应加强其内部的力量,费老提出一要引进而要培养,提出“技术下乡”的口号,主张发展乡村工业职业教育,对于乡村工业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总而言之,乡土建设的主旨在于将现代工业工业文明因子引入传统农村并进行重组和整合。这让我想起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他曾为八十年代乡村工业的发展而惊叹:“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有这么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的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行业,搞商品经济,搞个中小企业,异军突起。”费孝通先生的乡土重建思想可以说是当今乡镇企业发展的真正思想源头。想想现在的新农村建设,我想费老的思想也是十分有价值和影响力的。

       其实,《乡土重建》对我而言是很适用的,尤其是现在,新农村建设,提倡发展乡镇企业来带动当地及经济,提高农民的收入,费老的该部著作就针对这个现象而言,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和方法。总之,看了《乡土重建》后发现知识面应该要更加拓宽,多读读几本好的书籍,增长见识,提高素养,不断的提升自己。所以,《乡土中国》等费老的其他著作也会细细研读,相信感悟应该很多,收获也会很多的。

第三篇:《乡土中国》读后感(范文模版)

       《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以下简称《乡土》)乍一看让人觉得是说当下中国的乡土特性,实际则不然——它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讲的是中国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化社会过程中中国基层的乡土文化,包括从人文,道德,伦理,制度等等一系列的社会学问题。因此,实际上,《乡土》是一本社会学著作。在《乡土》中,费孝通先生置身中国基层,考察论证,以严谨的态度,紧密的逻辑思维,恰当的比喻类比及生活中的所闻所见投射出中国基层乡土性社会的缩影。《乡土》包括: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政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以及后记等十五篇文章。其中后记是《乡土》的寄语及对社会学的阐释,前十四篇论文讲的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中国基层社会乡土性的特点。《乡土》通过这十四篇论文写出了中国现在化进程中中国乡村的人文特点:他们不仅“土”而且“愚”;他们的亲属关系如水纹一般一圈至一圈的波及;他们的生活中无需法律,因为礼法在血液里根深蒂固;他们聚族而居,对于家的定义也是很不确定;他们践行庭外和解的政策;他们服从家族中长老的命令;无论在哪里,对血缘及地缘的坚定是不可移的固执;生活中的平淡如水,百年不变也使他们甘之如饴;他们从来不计划什么,却在无形中沿着正确的路一直走,以至于不被自然所淘汰。

       在《乡土》中,费孝通先生通过各种有力的论证,恰当的比喻类比解说中国农民及他们生活环境的人文特点。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书中也引用了大量《论语》中的句子与事例。本身也类比或比喻出乡土性社会的特点,另一方面,也道出自古伊始,中国基层的状态。说明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思想,是国人从祖先长老那里继承来的。《乡土》还引用了许多西方国家的故事:耶稣,议员与内阁的权利,美国人眼中家的观念等等,清楚地衬托或对比出中国基层的文化特点。其次,书中还写了不少关于费先生自身的真实故事,证明所述非虚。《乡土》一书逻辑紧密,丝毫不乱,为了严谨,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还自己制造出一些词,着实让人大开眼界。除此之外,的引经据典也让人折服,所谓溯流而上,从历史找到源头,也难以不让人信服。《乡土》从道德,家族,政治,私人联系等等方面写出了中国基层乡土性社会的特点,描写出中国现在化进程中中国乡土性社会的人文风貌,也让人正视了一回我们所生存的社会,在我们从小就被灌注的思想中,存在的那些如同天书般难以解答的很多的问题似乎也从的论证中找到了答案。

       《乡土》中的很多观点我是赞同的。就比如说乡土本色中的土字的解释,真不可不谓是精妙绝伦。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听说过土气这个词,私心里就觉着这个词着实不好,后来又出现了乡巴佬等等类似的词。我想农村人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也实在是跟这个词相搭了。后来长大了,我再想到这个词,我就不明白为什么要说农村人土气,我觉得土这时候应该是个美好的词,它甚至可以与淳朴,憨厚,忠实相媲美,但是又找不出之所以这样说的原因。如今在这本书里,我已然找到了答案。土,是中国基层农民生存的基本,城里人虽然说乡下人土,有时候还会眼带眄视,难道不知自己的生活物资也来源于土地吗?!家住农村,我更感觉到农民的不易,古人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依赖着这片土地,为了生存,我们自食其力,在田野里耕种,靠自己的辛劳获得一年的丰收,看着田里沉甸甸的稻穗,菜园里红红绿绿的新鲜肥硕的辣椒,地里面饱满硕大的玉米,心里面是满满的骄傲与自豪。因为土地,我们才有了累累硕果,也是因为勤劳与智慧,我们才有了秋后的大丰收。所以说,与土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基层农民,土气应是个衣锦荣归的词。也只有中国基层的农民才能当得起这个词!

       但是,我个人觉得《乡土》中还有不适当的地方,即那篇男女有别的说辞。很显然,在如今的中国,中国的基层寻常老百姓人家夫妻之间的感情虽然继承了中国人一贯的矜持与保留,但是绝不是书中提到的妇人家不下田就枯坐家中,男人则不管有没有事都呆在外面。家

       则如同一个旅店,男人女人只是晚上回来时打个照面而已。即使是在遥远的古代,亦有梁祝化蝶的绝世爱情。所以参照费先生写作当时的环境,也许男女有别更应该解释为群体中除夫妻关系之外的男男女女之间那矜持别扭局限的情绪。

       总的来说,《乡土》这本书还是让我受益匪浅的,它让我了解了中国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农村的社会状况,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也让我对如今我国依然存在的广大的中国基层农民有了更多的了解与理解,当然也多了一份钦佩。回想历史,中国在古代是以农耕为主的国家,村落也是早已存在的团体,想想我们如今依然存在村落也算是历史遗留问题吧。起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社会是没有法律法规的,那么村落里如何能保持相安无事,有了冲突能及时化解呢?《乡土》这本书也算是给了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吧。实际上,无论是大集体也好,小团体也好,它们的生存规则都是一样的,有一句话叫:我们都是瞎子,谁不是摸着石子过河?因为有了问题,所以演变出解决办法,这是许许多多或无形或有形的东西衍生出来的原因。无论是中国基层的乡土性社会还是已经步入现代化的大都市,一定程度上,它们都将走同一条路:由困难衍生出解决方式,进而创造出一个新的生活环境。

       于社会如此,于个人亦是如此。只有不断解决问题,命运才能开辟出道路继续前进。

第四篇:乡土中国 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后感

       以前就听过费老的《乡土中国》,但在此之前并没有真正接触过,来到大学,在马哲老师的指导下,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我对其中的一些内容特别感兴趣,或者说有感而发,因此想借此机会谈谈自己的感受。中国式一个人情社会、关系社会,乡土滋生人情,但在社会转型至今,建立在利益关系网络的人情关系似乎有取代这种成长于乡土的人情关系的趋势。

       《乡土中国》的第一章讲的是乡土本色。费老先生认为,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虽然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土字却用得很好,费老在文中指出,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土”对农民来说,是命根子,农民离不开泥土。要研究中国乡村,土地是个不可忽视的文化因素。农民依赖土地生活,然而,土地又是固定的,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农民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土里。土地的固定性,导致了农村人口的不流动。在农村,一个村子里往往只有一个姓,乡村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虽然战争或自然灾害可能会引起农村人口的流动,但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的。而由于农业小生产不需要多人的分工合作,人们可以靠自己积累的经验种地,生活基本可以自给自足,并不需要与外界有过多的接触。所以,村子与村子之间是孤立的,隔阂的,不同社区间的往来是疏少的。费先生指出,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读完《乡土中国》之后,我想谈一下中国乡土社会的乡土性和差序格局。费老先生从基层上看上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个判断如果成立,则中国文明的根是在乡土中。土地是人们的一切。人们在土地上耕种,同时也种下了对明天的希望。在他们心中,是土地给与了他们生命。没有了土地对乡土社会的人们来说是最痛苦的。

       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差序格局,这是一个由“一根根私人联系所

       构成的网络”。差序格局是由己及人,像同心圆般从自己向外一圈一圈推出去。儒家所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最好的例证。乡土的中国,居民少迁徙,血缘关系依托于地缘,商业交换不发达,人际关系是熟人社会的内部交往。千百年来,中国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就安土重迁。他们不习惯,甚至可以说抗拒改变。因为这里有他们所熟悉的人,熟悉的事,熟悉的风俗习惯。一旦离开生长的地方,他们将失去熟人社会,一切都将变得不同。这就注定了中国是一个注重人际关系的社会。

       所以在中国社会中,直至今天“私”仍占据着人们生活的大半舞台,可以说人际关系是一个人的一笔财富。我们中国人的头脑中似乎缺少了规则意识,在我们心中更多的可能是交情与门路。正如人们常说,熟人好办事。明白了这一点以后,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身边存在着这么多走后门,托关系的现象了。中国现代社会的贪污腐败现象愈演愈烈,恐怕也与中国社会长期以来的这种“私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不仅如此,差序格局所描绘的人际关系,其最根本的特性是道德的特殊性。所以在差序格局的中国,不存在对所有人在所有时空中同等适用的道德准则,也就是说道德标准会因为对象的不同而发生改变。这种特殊的道德,对应着普遍规则的缺失,以及社会联系的松散。

       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在中国社会,每个人所得到的对待并不是总是平等的,它总会受到关系亲疏的影响。所以乡土中国更多出现的是“任人唯亲”而不是“任人唯贤”。

       刚才说到了中国社会的除序格局,说明中国是一个“私文化”的社会。“私文化”的盛行,对应着就是规则意识的缺失。礼治秩序里,费老认为中国社会既不是法治也不是人治,而是礼治。若是法治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多私情和冤案发生,若是人治就不会有那么多位高权重的人总说身不由己烦恼重重了。国家权力所维持的法律规则,在乡土社会并不起主导作用,人们在自己的土地上生老病死,千百年来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传统和习俗,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评判体系。漫长的时间积累下来许许多多经验,经过祖祖辈辈传承,人们形成了对事物评判的准则,也约定了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中国社会的人们是依照多年以来形成的传统习惯生活行事的,不管处于什么地位,都得按照这些规定行事。儒家说克己复礼

       为仁是个最好的例证。

       长久以来,人们总认为凡事要按惯例行事,却不曾想到要依法行事。乡土自身的礼仪和秩序有效的应付着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但是并不诉诸于个人专断的权力,或者呆板僵化的法规条文,秩序的维护者是漫长的历史传统,以及在此传统中为人们所认同的风俗、人情、习惯、礼仪等等。因此我认为,中国的法治事业要得到发展,必须先改变人们的思想,树立法治观念。

       接着,费老接着推论,既然是礼治社会,那么礼就不仅仅是礼貌,不懂礼就简直是个道德问题,如果有官司非打不可,那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了规矩。中国乡土社会的理想是没有法律和政治的,因为一切都按照祖先流下来的规矩进行,政府的统治以教化为主,苛政猛于虎,来到这个世界的新生儿自有父母教化他们适应这些规矩。这就实现了无为而治的理想。费孝通先生在书中还谈到当时一些人提倡的文字下乡。很多人认为乡下人愚,但是费老认为不应该这么说,乡下人不是智力上笨,只是知识上不足,更确切的说是知识结构不一样。他们的知识足以应付他们的生活,而对于城市的文明生活当然不甚了解了。这种不了解就像城里人分辨不了麦子和韭菜、不会爬树、不会抓鱼一样,没什么值得取笑的。进而探讨了语言的产生以及和人类生活的关系。文字的产生原是为了不同空间和时间的人交流的,但是在乡土社会,由于生活的一成不变和空间的稳定性和封闭性,口头语言完全可以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这使得乡土社会对文字的依赖性大大减弱,而且人们通常认为面对面的交流远比书面语言表达的东西丰富准确。

       中国现在正处在转型阶段,是一个现代性与乡土性矛盾着的国家。中国要进行现代化国家建设,必须处理好乡土性的问题。加强人们的规则意识,完善法律法规,推行依法治国,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这些都是我们国家必须要面对的事情,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思考。

第五篇:乡土中国读后感 - 副本 - 副本

       《乡土中国读后感》

       林玉麟法学院

       我是一个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对乡村一点也不了解,乡村给我的印象是大片大片的农田、一间一间的瓦房,还有鸡鸣狗叫,乡村对我来说是十分陌生的。乡村在城里人眼中就是个乡下地方,什么也没有,什么都比城市的落后。城里人对乡下人或多或少会有点看不起,会有点歧视。看完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我才知道城里人看不起乡下人是一种无知的行为。无论是在乡村或是在城市,我们都一样在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只不过生活方式不同罢了。

       费孝通先生在书的开头,就为我们讲解什么是乡土本色。从书中我们可以找到费孝通先生的见解是: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城里人说乡下人很土,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乡下人和城里人本身就所处的地方和接受的教育程度不一样。有些城里人认识知道的东西乡下人却一点都不懂,这也是不足为奇的。同样,乡下人也有一些认识是城里人不知道的,例如农业方面的知识。

       在“文字下乡”这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一开始就说“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但往下,费孝通先生就举例说明这并不是乡下人就“愚”了,只是他们对对城里的新事物感到新奇,所以“在马路上听到背后汽车连续的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不是,西躲也不是”;而城里人在乡下也有“愚”的地方,比如有人冒充内行把田里的包谷错叫为“麦子”,也是相当滑稽可笑的。乡下人不认识字,并不是因为愚,愚是指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识不识字并不是愚不愚的标准。费孝通先生要辨明的是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乡土社会的一个特点是这种社会的人是在熟人里长大的,是一个“面对面社群”,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在“面对面社群”里,甚至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可见乡下人不识字不是因为其“愚”。

       在“差序格局”这一篇章里说到,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想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在一个水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远,越推越薄,所谓伦,也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他告诉我们,虽然世殊事异,但我们总能发现每个人所表现出来的都反映他所处社会的社会属性。

       在“维系着私人的道德”着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说到,由于社会结构的差异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点,西洋社会里“个人的联系靠着一个共同的架子”“道德的基本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团体是个超于个人的‘实在’,不是有形的东西。”“我们如果要了解西洋的团体格局社会中的道德体系,决不能离开他们的宗教观念的来源,而且是支持行为规范的力量,是团体的象征。”而在中国,社会结构是从己向外推构成的,个人对别人的看法要由他和别人关系如何,比如别人贪污时他会大骂那人的行为是怎么怎么的恶劣如何如何的不检举,但当自己的父亲甚至自己去贪污时却认为这是“能干”的表现。孔子所提出的“仁”,意思相当复杂,但有侧重于“克己复礼为仁”。不同的道德观念由于不同的社会结构产生了不同的形式。

       在“无为政治“这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主要论述了两种不同权力: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它们产生的缘由和表现。所谓横暴权力就是上级利用自己的权力以他们的意志去驱使被支配者的行动。而所谓的同意权力就是个人得服从大众的安排做事。由于一方的某种权力过剩引诱了另一方来争取就产生了横暴权力。如广西瑶山常见汉人侵占瑶人的土地,却并不征服瑶人来做奴隶,是由于汉人人口多土地少的原因造成的。而在天高皇帝远的乡下,大多事情都是通过同意权力解决的。

       在“从欲望到需要”这一篇章里,费孝通先生说到“在乡土社会人可以靠欲望去行事,而在现代社会中欲望并不能作为人们的行为的指导了,发生‘需要’,因之有‘计划’”。他认为人的计划是不自觉的,欲望产生了“要”,为了满足“要”,人的行为就由欲望控制了,当人的行为变成自觉的,那就是需要了,这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有一些篇章我没读懂,在这里只讲这么多。

       总的来讲,费孝通先生的乡土本色概括总结了中国乡土社会的本质—对土地的依赖,也就是中国基层是乡土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