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定稿)
第一篇: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定稿)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是怎样认识和理解的 答: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繁荣富强的国家、和改善人民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改善与政治地位的提高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中华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务,在现代主要是完成后一任务。两大任务是统一的,统一于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
2、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答:中国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原因,虽然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因素,但主要原因应当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毛泽东把鸦片战争及其以后一百年间中国对外战争的失败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第一,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和清政府的腐朽无能,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1840年以后的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王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清政府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清朝统治集团在对外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已经使它失去在中国的理由,不推翻它是不可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八国联军之战后短短10年,清政府走完了它最后的路程,这是历史必然.第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落后,国家综合国力弱,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重要原因.当时的英国已经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 建的自然经济水平上.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军队指挥员不了解近代 军事战术,从而造成军队素质和战斗力低下.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有效地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压抑人民群众,其失败才是不可避免的.其教训:第一,在中国近代,要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必须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帝国主义侵略是造成中国人民巨大灾难的根源,与此同时,腐败的清政府也已失去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胜利的能力和资格.而清政府之所以丧失了这种能力,从根本上说,是封建专制制度造成的.因此,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同时又要推翻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是历史赋予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第二,落后就要挨打,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需要在科学技术方面奋起直追,需要进行现代化建设.但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就没有进行现代化的前提和条件,难以使中国真正强大起来.3、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三个层面 器物、制度、文化
(一)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主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和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是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先声。虽然他创新对西方的认识和学习只停留在“坚船利炮”这一西方文明的表层——物质外壳上,而且学习的目的既是为了“制夷”,更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但在当时要迈出这一步,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超人的胆识。它使国人冲破了闭关锁国的牢笼,启迪探索外界的新风,成为一代代先进中国人的强国御侮而寻求外夷、平内患的双重目的,怀着“中学为体,西方为用”的矛盾心理,发起求富求强的洋务运动。
(二)甲午战后——辛亥革命:主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早在19世纪六七年代,早期维新派就提出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和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成为19世纪末康、梁倡导维新变法运动的先导。康、梁把向西方学习的目标从经济领域深入到政治制度,把谋求政治体制的变革放在首位,提出了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主张,但在封建顽固派的镇压下,变法运动夭折。随后的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运用西方国家学说,实行王权分立体制和责任内阁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北洋军阀的专制使民国成为一块招牌。
(三)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主要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并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陈独秀、李大钊等把斗争锋芒直指封建正统思想,宣传西方民主科学。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宣传社会主义,以俄为师,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中国知识分子掌握了拯救中国、改造社会的科学思想武器 特点:①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递进嬗变过程;②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相互统一;③充满进步与保守的斗争(洋务派与顽固派、维新派与顽固势力、革命派与保皇派斗争。)
4、辛亥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教训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痛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连钱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是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的新的积极变化。
5)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失败原因:
首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与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其次,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教训: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5、新文化的主要内容及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四提倡四反对”,即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出现了新发展,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共产主义诞生创造了外部条件,马克思主义在俄国成功了,这无异给苦苦求索中国出路的人们点燃了一亮明灯。推动了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6.新三民主义对国民党一大巡演进行了怎样的新发展,它为什么会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事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约资本两大原则,并提出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这个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7.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我们在新时期应如何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对“彻底性”的理解:一是“彻底性”不是指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而是指斗争的坚决性、不妥协性。毛泽东指出“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二是从感性的排外到理性地认识到帝国主义的内部和外国的各种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的联合。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这是指五四运动体现了近代以来历次斗争所不具有的广泛性、群众性。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五四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正是在这样一种大潮下,马克思主义比较广泛地在中国得到传播,并迅速与中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正如毛泽东说:“五四运动时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有了觉悟,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1921年便产生了中国共产党。” 具备了上述新的特点,就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的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当代中国的广大青年,要继续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努力担当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当代大学生应做到“四个统一”: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
8、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毛泽东指出,中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一方面,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强国弱国的对比,决定了抗日战争只是持久战。另一方面,日本是小国,发动的是退步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而中国是大国,进行的是进步的、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得道多助。中国已经有了代表中华民族和中国根本利益的、在政治上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和人民军队。因此,最后胜利又将是属于中国的。中国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五个最大的国家之一,是在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的主要国家爱。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为了自己的解放,为了帮助各同盟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9、中共在民主革命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个考的可能性最大,答案自己总结的,不确定)1)国民政府时期 土地法 “魔兽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明确规定农民已经分得的田归农民个人私有,可以自主租借买卖,别人不的侵犯 2)抗日战争时期 根据地内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政策,普遍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以坚强农民所受的封建剥削,提高他们的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实行交租交息,以利于联合地主抗日 3)解放战争时期 全面内战爆发前“耕者有其田”政策 解放军战略反攻后 《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级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
10、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中存在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劳动者的联盟,这是基本的、主要的;一个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这是辅助的、同时又是重要的。必须坚决依靠第一个联盟,争取建立和扩大第二个联盟。● 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是坚持工人阶级领导权,率领同盟者向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对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2)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作为主要形式。●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必须深入农村进行土地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才能逐步地争取革命的胜利。●必须建立一支在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这支军队必须实行一系列具有中国特点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3)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在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中国
第二篇: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精装版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答: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英国资产阶级及其政府对中国发动武装侵略蓄谋已久,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中英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此后,签订了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简述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答:近代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19世纪40~5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的在华企业中。19世纪60年代后洋务派创办的大型军用工业和民用企业以及70年代以后的中华民族企业中,又雇佣了一批工人。近代中国工人阶级主要来源于城乡破产失业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早期中国工人阶级人数不多,却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它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工资低、劳动时间长、劳动条件恶劣,受剥削最深,革命性最强,而且它还有组织纪律性强、集中、团结、与广大农民有着天然联系等优点,因此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3.简述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1.资产阶级是近代中国新生的阶级。它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和刺激下,主要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来2.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是大官僚与大买办的结合,民族资产阶级 上层资本雄厚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联系比较紧密,中下层规模较小,资金较少,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联系比较少且矛盾较大。3民族资产阶级在其生存孙中山具有顽强的革命精神,他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不断摸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并始终坚持奋斗,不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
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答:第一,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是辛亥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 第二,清末“新政”的破产是辛亥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 第三,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并成为革命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答: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3.简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答:第一,中国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新的社会力量。第二,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第三,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第四,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慨,成为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
4.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
答: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第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农民的运动蓬勃发展。第
和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或在斗争中保持中立;另一方面因其力量薄弱,又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斗争中缺乏彻底革命性。4.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答: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紧密联系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是要通过革命才能实现的。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通过现代化、发展生产力才能实现的。前者为后者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和追求的目标,二者共同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
5.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原因何在?答: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是列强并没能实现瓜分中国图谋的一个重要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6.试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答: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
三,实行国共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掀起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试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立的。一方面,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另一方面,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人民从来就勤劳勇敢,富于斗争传统。他们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没有一个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自己力量的领导核心。而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这种局面就根本改变了。
2.试述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大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势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使民主革命思想在全国范围内得到空前的传播,产生了巨大的革命影响。客观方面:反革命力量过于强大,大大超过了革命的力量;资产阶级发生严重的动摇、统一战线出现剧烈的分化;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主观方面: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当时中国共产党还处在幼年时期,没有经验,缺乏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基本国情的深刻认识,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共产国际不真正了解中国的情况,对于中国革命作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指导。经验教训 党的领导、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的联系。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第六,人们毫无政治权利和说过生活的极端贫困化。
7.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答:第一,社会制度的腐败。第二,经济技术的落后。第一,在近代中国,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争得民族独立,必须充分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的力量,必须改变中国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联合统治中国的局面。第二,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必须改变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
1.《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有什么意义?《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3.简述三民主义的影响答: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4.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答: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的主要内容是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社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的意义: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5.简述孙中山为挽救共和进行的斗争答: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他开始看清了袁世凯的真面目,毅然发动武装反袁的“二次革命”。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坚持反袁武装斗争。在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的情况下,孙中山举起了“护法”的旗帜以此反对北洋军阀
题。只有正确认识和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推进革命事业的发展,并取得最后的成功。
3.为什么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答:第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第二,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也是异常凶残的,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第三,敌我力量对比、帝国主义和国内各派军阀之间的矛盾、国内反动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以及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状态,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将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
4.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答:第一,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地方性农业经济广泛存在,这为红色政权的存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第二,近代中国政治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是反动统治的薄弱环节,而农民又是革命的主力军,这又使红色政权获得了浓厚的阶级基础。第三,帝国主义国家的间接统治和相互间的斗争,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这使红色政权获得了存在和发展的缝隙。第四,中国是一个大国,革命力量有广泛回旋余地。
5.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有: 答:第一,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第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有良好的群众基础。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正确。
6.为什么说中国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 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农民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群众,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主要是落实在对广大农民的领导上。第二,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反封建,而反封建的核心是解决农的土地问题,因而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答:第一,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第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第三,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第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第五,随着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
2、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有哪些?如何防止中国再次遭受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害? 答:第一,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第二,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第三,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3.为了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采取了哪些措施? 为了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生产,主要有:普遍开展减租减息运动,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农业生产;开展生产自救式的大生产运动;调整赋税政策,推行农业统一累进税制等。通过采取上述政策和措施,根据地的经济困难情况得到了有效的克服。
4.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答: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第三,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第四,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实现我国发展目标的正确道路。第五,紧紧依靠群众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5.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答:第一,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第二,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1、如何评价中国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第一,国民党和国民政府根据战争发展需要,建立战时体制。第二,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军队爱国将士在华北、华东战场上都表现出了空前的民族义愤和抗战热情。第三,全面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打破了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速战速决”战略企图、并一定程度地消耗了日军的兵力和战争资源,以巨大的牺牲将抗日战争拉入了战略相持阶段。第四,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之后,正面战场的地位逐步下降到次要位置。第五,为了支撑中国战场的持久抗战,国民政府在坚持正面战场作战的同时,以内迁工厂为龙头,在西南、西北地区开展了战时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建设。第六,中国军队从缅甸开始的反攻,缅北战役的胜利,与盟军的对日反攻一起,构成了彻底打败日本法西斯的强大攻势。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答:第一,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是全民族抗战的路线,采取的是持久战的战略方针。第二,为了贯彻执行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战略决策,并坚持在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第三,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反对妥协,分裂和倒退。第四,中国共产党积极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在抗日民主
根据地实行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减租减息,大力发展生产,积极进行全化建设和干部教育。第五,在大后方开展抗日民主运动和抗战文化工作,对于激发大后方人民的爱国意识,坚持国共合作团结抗战,支援抗战前线,积蓄革命力量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六,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溶入中国国情,创立出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从思想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人,使他们极大的增强了参加和领导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自觉性。
1.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答:第一,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各种救国斗争和方案都失败了。说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不能完成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这一任务。第二,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实行反共反人民政策,使中国继续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被人民所抛弃。第三,部分中间阶层幻想使中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在国民党的一党专制下,也根本无法实现。第四,中国共产党坚持反帝反封建的彻底革命立场,经过三年的解放战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2.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答:第一,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第二,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第三,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第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举行七届二中全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有:
答:第一,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方针; 第二,提出全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全党必须以极大的努力学会管理和建设城市; 第三,提出新中国的经济形态将是五种经济成分共存,要保证这种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要使新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第四,新中国成立后将存在两种基本矛盾,即国内的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以及中国和帝国主义的矛盾,第五,在外交上,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特权。第六,提出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的规定;第七,提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警惕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问题。意义:这次会议是在全国
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召开的,全会为中国共产党由领导人民革命的政党向全国执政党地位的重大转变做了准备。为中共成为执政党之后,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以及成为执政党的中共的自身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建国主张和建国理论,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和政策基础。因此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答:第一,各民主党派虽然政纲不尽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卖国,主张民主、反对独裁,在抗战中,对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特别是文化侵略,多国统区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第二,各民主党派成立时,中国共产党就与他们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并在斗争实践中逐步发展了这种合作关系。在共同繁多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不仅鼓励、支持各民主党派的斗争,而且对他们某些不妥的意见进行批评,诚恳地帮助他们进步,这是的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更加融洽,合作方式不断发展完善裁,迫害民主党派进步人士,使得民主党派人士逐步转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立场上。第四,中国共产党也邀请民主党派“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1949年9月,各民主党派积极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国民党坚持一党独
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有哪些主要经验? 答:第一,改造的和平(自愿)的方式。第二,采取了逐步(稳妥)过渡的形式。第三,把对所有制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同时进行。第四,所有制的改造和发展生产力同时并举,发生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
2、为什么说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现实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第一,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第二,改造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经济,是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农业生产,使全体农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第三,改造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实现国家工业化,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的必然要求。
4、简述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外条件 答: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第三,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第四,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1、试述由新民主
5、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答: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的建立,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所必需的优越的政治条件。第二,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保证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发展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第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革命提供了充分的思想文化条件。
总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虽然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同时,它也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道路。随着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恢复,社会主义的因素在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占着越来越大的比重,很快就超过资本主义因素。这就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结果,既可以避免资本主义的前途,又不会长时期地留在新民主主义时期而会较快地向社会主义转变。新民主主义过程中社会主义经济条件、政治条件与思想文化条件的积累和增长,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内在驱动力,它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须性。
1、简述《论十大关系》 从1956年初开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为准备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刘少奇等领导人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工作。在听取汇报的基础上,毛泽东逐渐形成《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思路,并先后在4月5日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5月2日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这十大关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即:“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成为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的指导思想。《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
2、简述1957年整风运动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整风运动得指示》,指出:由于党在全国范围内处于执政地位,有必要在全党进行一次但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 采取整风运动的办法来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创造。在执政的条件下,党容易产生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等错误倾向,更需要采取整风的办法来加以解决,根据中共中央的设想,这次整风应当是一次即严肃认真有和风细雨的思想教育运动,是一次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自我教育运动,通过发动群众向党员和党的各级组织提意见,帮助党来纠正官僚主义等问题。
3、简述“七千人大会” 1962年1、2月间召开的扩大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在三年调整时期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当时,调整初见成效,但困难依然很大,党内的高级干部对形势和问题的看法还很不一致。为了统一思想,会议采取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的做法。来自中央、大区、省市自治区、地区、县五级的党政军领导干部七千余人,围绕讨论和修改刘少奇1月27日向大会提交的书面报告,畅所欲言,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毛泽东在讲话中着重阐述了民主集中制的极端重要性,并带头做了自我批评。这次会议恢复和发扬了党内的民主精神和自我批评精神,统一了全党的认识,对全面贯彻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起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4、简述邓小平1975年的全面整顿 1975年四届人大之后,邓小平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全面主持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邓小平以巨大的革命魄力和卓越的领导才干,开始了对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全面整顿。整顿首先是从军队开始的。而经济领域的工作首先是从整顿交通运输入手,随后深入到整个工业领域。在此期间,农业、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也大力进行了整顿。而各项整顿的核心是党的整顿,重点是整顿各级领导班子。党组织的整顿,表明整顿工作的深化。邓小平主持的全面整顿扭转了“批林批孔”运动造成的国民经济停滞和社会动荡局面,使国民经济工作趋于正常,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形势开始有了明显好转。这次整顿实际上是后来拨乱反正的预演。
5、简述中共八大的主要历史功绩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我们还必须为解放台湾、为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最后消灭剥削制度和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而斗争,但是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虽然还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在经济建设上,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在政治建设上,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在执政党建设上,强调要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水平,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在大会发言中,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1、试述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取得的成就和探
索的成果。
中国从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以来,尽管经历过严重的曲折,还是取得了重 大的显著的成就,这主要表现在:
(1)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基本建立。(2)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一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3)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新中国在核技术、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等尖端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的成就。(4)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5)探索中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1、简述1978年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
1978年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讨论,是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做了思想理论准备。
2、简述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顺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
3、简述中共十三大阐述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 中共十三大指出,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4、简述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 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是: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完成;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5、简述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2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指出: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6、简述科学发展观的地位和作用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7、简述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主要内容 2022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
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决定》提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8、简述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内容 2022年11月,胡锦涛在英国伦敦金融城发表演讲,系统阐述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内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在国际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永远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主要依靠自己力量和改革创新来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合作交流,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9、简述中共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的部署 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10、简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前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11、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2、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所做的三件大事及其影响。中国共产党成立80多年以来,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做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第二件大事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三件大事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1、试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讨论了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各项重大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这次全会冲破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提出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任务;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开始了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会议还提出要正确对待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为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同时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方向。
这次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我国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了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试述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主要内容:决议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顺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活的灵魂作了概括,强调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决议》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作出了基本结论。决议还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我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意义:《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它推进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试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一)历史进程 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吹响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角,创立邓小平理论,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二十一世纪的。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受命于重大历史关头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在国内外政治**、经济风险等严峻考验面前,依靠党和人民,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开创全面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引领改革开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
十六大以来,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二)基本经验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取得这些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一)主要成就: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二)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1、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主要指什么
答 :(1)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革命必胜的信念;(2)不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3)坚持独立自主,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4)顾全大局,紧密团结;(5)依靠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
2、简要评价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答:1.战略防御阶段,表现为:(1)粉碎了日本的速胜计划;(2)为中共起了掩护作用;(3)鼓舞了士气;(4)掩护了西南抗战基地的营建,为内迁争取了时间;(5)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唤起了国际社会的同情。对正面战场的评价,要着眼于战略而不是战役,以空间换时间。2.在相持阶段,表现为:(1)仍然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2)对日本侵略继续组织了抵抗。(3)牵制了日本在华兵力的40%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解放区战场的压力;(4)国民党站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一边,并以大国身份参加了一系列国际会议。后期有消极抗战、反共的一面
第三篇: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七章简答题和论述题
第七章 简答题
1.抗日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突出地体现在两方面:1帝国主义受到削弱,人民民主力量明显增长。经过二次大战,法西斯国家被打败,英法在战争中受到严重的削弱,只有美国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称雄。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苏联在经受战争的考验后,得意较快的回复和巩固,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多国建立;在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影响显著增长,工人运动有了新的发展。2,逐步打破了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政治格局,形成了美苏两级的政治格局。在此基础上逐步分别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阵营的对立。
2.美国发扶蒋反共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抗战胜利后,美国继续采取自中国看涨后期就已确立的扶将反共政策。这一政策包括两个方面:1,在形势对国民党不利时,力足国共两党进行和平谈判,以期用和平手段诱骗中共向国民党投降,使美国不战而控制全中国。2,从各方面大力加强国民党力量,待和谈目的不能实现的附庸。
3.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内形势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1.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空前提高。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得到空前发展。2.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国民党统治集团,从其根本阶级利益出发,坚持独裁统治,坚持内战方针,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老路。这就使得中国仍面临两种不同的民运和不同前途的尖锐斗争。3.三种建国方案和两个中国命运的斗争日益尖锐。
4.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努力的意义是什么?
尽管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最终未能阻止全面内战的爆发。但是,中国共产党为此所作的真诚努力却具有重要意义。1.对于巩固和发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成果,对于推迟全面内战的爆发具有重要的作用。2.对并保证党和人民军队在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之后,取得革命战争反对革命战争的胜利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5.国民党是如何破坏政治协商会议的?
1.1946年2月10日,国民党派遣的特务、打手,破坏“陪都各界协进会”等19个团体发起举行的“庆功政协成功大会”,李公朴、郭沫若及新闻记者等多人被打,连同失踪、被抓共60多人,制造了较场口惨案。2.3月,蒋在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上,命令其追随者对政协决议予以“补救”。他以扩大内战的行动,使政协决议成为一纸空文。3.国民党在东北放手大打,对关内各解放区的进攻也日益升级。这不得不迫使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点由争取和平民主逐步转向准备自卫战争。4.1946年6月23日,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派出请愿团,赴南京向国民党呼吁和平。情愿团到达南京下关站时,遭到国名当当局指使的大批暴徒殴打。
5.为什么必须打到蒋介石,又能够打败蒋介石?
全面内战爆发,中国共产党清醒地估计了国内形势,明确坚定地指出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蒋介石。1.必须打败蒋,是因为蒋发动的战争,是一场在美帝国主义指挥下的反对中华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的反革命战争。不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中国将走向黑暗,中华民族的前途就将会断送。2.能够打败蒋,是因为蒋局势力量的优势和美国的援助,只是暂时的现象和临时起作用的因素,蒋发动的战争的反人名性质,人心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人民解放战争所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这就是战胜蒋的政治基础。
7.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有什么意义?
经过土地改革运动,解放区广大人民实现了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的愿望。解放区新面貌1.广大农民对中国共产党更加信任和拥护,工农联盟以及解放区的人民民主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2广大农民从封建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解放区农村的经济面貌得到明显改观。3.大批青壮年农民踊跃参军,配合解放军作战,人民解放战争有了巩固的后方和最基本得人力和物理保证。
8.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危机日益加深的原因是什么?
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把接收变成“劫收”,大发“胜利财”,从而使更多的民众期望破灭。2.国民党统治集团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修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实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
9.简述解放战争时期台湾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民主运动。
1.1947年2月28日,台湾省台北市人民为放抗国党当局的暴政、抗议反动军警屠杀市民,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3月14日,起义失败。二二八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他有理地显示了台湾人民反对国民党的暴虐统治,争取人民民主的革命精神,它是全国人民民主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1944年新疆省的伊犁、塔城、阿山3个专区的维吾尔、哈萨克等少数民族群众,爆发了一场有组织的大规模武装斗争,并于1945年建立革命政府,史称“三区革命”。抗日战争胜利后,三区革命运动在心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展。国民党政府迫于压力,派出代表团同三区革命政府代表团举行谈判,并于1946年1月初签订11项和平条款。但它很快就推翻和平条款,加紧镇压新疆人民的革命运动。新疆各族人民在艰苦的条件下继续坚持斗争。3.1947年初,内蒙古东部大部和中部部分地区获得解放。同年4月,内蒙古人民代表人民代表会议在乌兰浩特举行,通过《内蒙古自治政府施政纲领》等文件。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宣告成立,乌兰夫为主席。内蒙古人民的斗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第七章
论述题
1.适述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国内存在的三种政治力量极其建构方案。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国内始终存在三种政治力量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三种见过方案:1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级的建国方案。这个建国方案维护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它与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背道而驰,因而最终遭到了中国人名的唾弃。2.民族资本阶级的建国方案。这个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因为:帝国主义不容许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的软弱,使得它们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民族资产阶级中的绝大多数最终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3,。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见过方案。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了自己的完整的建国方案。其主要内容是: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通过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这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实现的基本目标。这一方案是引导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而为实现国家富强开辟道路的科学的见过方案。
2.解放战争时期,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合作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重庆国共谈判和政协会议期间,各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同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共同努力。2.在国民党当局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全面内战时,民主党派中的大多数同共产党保持一致,拒绝参加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反对国民党炮制的“宪法”。3.民主党派的许多成员积极参加和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有的为此流血牺牲。4.在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并且取得节节胜利的形势下,1948年初,各民主党派都公开宣言,站在人民革命一边,同共产党一道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
3.试述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1规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2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3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问题上,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毛泽东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因此,“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燥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4.《论人民民主专政》是如何阐明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主张的?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系统地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主张:1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联盟。2在上述联盟中,主要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因为这两个阶级占了中国人口的80%-90%。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主要是这两个阶级的力量。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主要依靠这连个阶级的联盟。3为建立新中国,必须利用一切于国际民生有利而不是有害的城乡资本主义因素,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但是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充当革命的领导者,也不应当在国家政权中占主要的地位。毛泽东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
5.试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
1.关于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人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2关于新中国的基本的民族政策。《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少数民族均有发展其语言文字、保持或改革其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的自由。人民政府应该帮助各少数民族人民大众发展政治、文化、经济、教育、等事业”,“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有爱合作的大家庭”。3关于新中
国经的经济工作方针。《共同纲领》规定:“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国家应调剂国营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等,“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4关于新中国的外交工作原则。《共同纲领》规定:“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整车和战争政策”。
6.试述中国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
1中国革命的胜利,首先是由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它以中国话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想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因此,中国共产党能够制定出适合中国情况的、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中国人民的斗争指明正确的方向。中国共产党人以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2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压迫,中国人民走上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斗争的伟大时代。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群众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随着斗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也逐步向共产党靠拢。没有广大人民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参加和大力支持,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3中国革命之所以能赢得胜利,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7.试述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统一占线中的两个联盟,一是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人、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这是基本的、主要的;一个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劳动者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有时还包括与一部分大资产阶级的暂时的联盟,这是辅助的、同时又是重要的。必须坚决依靠第一个联盟,争取建立和扩大第二个联盟。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是坚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权,率领同盟者向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予政治教育。2坚持装斗争。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作为主要形势。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革命任务。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中国共产党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和武装农民,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才能逐步取得革命的胜利。3加强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在工人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站人口大数的中国,建设一个工人阶级先锋的党,是机器艰巨的任务。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是密切地联系着党的政治路线进行的,注重在端正思想路线基础上,制定和贯彻执行党的正确政治路线。首先着重党的思想建设,用工人阶级思想克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培育和发扬理论与实际想结合、密切联系群众和自我批评的作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把自己锻炼成了“一个有纪律,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成为了全国各族人民拥戴的领导核心。
第四篇:《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论述题复习资料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论述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 简答题
1、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的表现?
2、为什么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有哪些?
4、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5、中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及其特点是什么?
6、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屡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论述题
1、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及其关系?
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4、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简答题
1、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2、怎样评价《资政新篇》?
3、简述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4、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5、简述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论述题
1、试述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历史意义。
2、试述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3、试述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第三章 辛亥革命 简答题
1、怎样看待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性质。
2、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论述题、试述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和意义。、试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及其失败的经验教训。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简答题
1、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五四运动前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有哪些历史局限性?
4、五四运动爆发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是什么?
5、早期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有哪些特点?
6、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所开展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7、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是什么?
8、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9、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是什么?
论述题
1、试论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3、试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4、二大的内容及其及其意义是什么?
5、国民革命的意义和失败原因是什么?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简答题、国民党是怎样实行一党专制的?、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立场和主张是什么? 3、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意义是什么?、毛泽东怎样分析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的? 5、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什么? 6、为什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内连续发生“左”倾错误?
论述题、国民党政权、统治下的社会经济状况是怎样的?为什么要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统治? 2、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什么?、试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及其重要的历史意义。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简答题
1、日本在中国占领区是如何进行残暴的殖民统治的?
2、简述一二九运动及其意义?
3、简述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
4、简述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及其溃退的原因。
5、相持阶段到来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内外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
6、抗日战争中形成了哪两个战场?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
7、简述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8、怎样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含义。
论述题
1、用实事说明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怎样的深重灾难?
2、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的大后方抗日民主运动与抗日文化工作有哪些?
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4、试述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的内容和意义。
5、怎样认识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6、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是什么?有何重大意义?
7、试述延安整风运动及其意义。
8、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9、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0、试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11、如何看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简答题、解放战争爆发后,为什么喊出“必须打败蒋介石,能够打败蒋介石”的口号? 2、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和特点是什么? 3、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的? 4、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是如何阐明中国共产党的建国主张的?
论述题、如何认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国内三种建国方案和两个中国之命运的较量。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3、政协《共同纲领》有哪些重要内容? 4、中国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5、试论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简答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2、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了哪些方面的民主改革运动?
3、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4、建国初期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5、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和性质是怎样的?
6、新中国成立之初三年内,为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什么实际步骤?
论述题
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执政所面临着怎样的严峻考验?
3、试述过渡时期总路线所反映出的历史的必然性?
4、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合作化)遵循了哪些基本原则和方针?
5、试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政策的特点及其意义。
6、怎样理解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参考答案(2022年修订版)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2、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具有什么意义?
3、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3、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中编综述:天翻地覆三十年
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发展的?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它有哪些特点?
2、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参见教材第63-68页)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2、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之行的路线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其历史意义是什么?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下编综述:辉煌的历史进程
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从新中国成立取得了那些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3、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五篇: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简答题及答案
一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答案: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是中国人民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给中国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即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一步步地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在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由于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而开始解体。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在思想领域 也发生了巨大的震动。所以 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二、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答案:1)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2)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一下一些基本特征:
①、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
②、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
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
③、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
④、所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存在,但势力很弱。
⑤、政治势力不统一,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
⑥、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四、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答案: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了沉重的灾难,它们发动侵列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它们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它们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它们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五、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答案: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历史灾难。但是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中国的仁人志士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历尽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
六、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答案:原因: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首先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腐败社会制度决定的。其次,是国家经济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
教训:落后就要挨打,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不推翻腐朽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腐败社会制度,要想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去进行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不可能的。
七、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答案:意义:
①、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②、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③、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④、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⑤、是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战争。失败的原因:
①、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具有阶级局限 ②、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②、与宗教来发动、组织群众,不能正确知道斗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危害。
④、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理性的认识。
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的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八、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答案:性质:是一场封建地主阶级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失败的原因:①、具有封建性。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③、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教训::(1)新的生产力是同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不相溶的,是不可能在封建主义下充分地发展起来.故要发展近代企业,要维护民族资本;要想培养洋务人才,要改变封建科举制度.
(2)西方国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故不可一切仰赖外国,需自己独立自主
(3)新式企业,需要新的管理体制.给予商人一定的发言权,政府干预不要太深贡时,委派技术人员,以营管理.对现代企业也有一定的帮助.
九、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答案:意义: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答案: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②推翻清朝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③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对近代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十一、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答案:首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与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
主、大买办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其次,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十二、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
答案:时代和环境: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十七、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答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人民从来就勤劳勇敢,富于斗争传统。他们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没有一个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自己力量的领导核心。而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这种局面就根本改变了。
十八、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答案:面貌:①、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②、开始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
原因:①、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共产党给予基本的解决。②、是否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关系革命成败的一个大问题
十九、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答案: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二十二、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答案:
一、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二、抗日战争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历史阶段,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三、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答案:(1)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是全民族抗战的路线,采取的是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2)为了贯彻执行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战略决策,并坚持在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
(3)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反对妥协,分裂和倒退。;(4)中国共产党积极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减租减息,大力发展生产,积极进行全面化建设和干部教育。
(5)在大后方开展抗日民主运动和抗战文化工作,对于激发大后方人民的爱国意识,坚持国共合作团结抗战,支援抗战前线,积蓄革命力量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6)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溶入中国国情,创立出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从思想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人,使他们极大的增强了参加和领导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自觉性。
二十五、为什么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其基本经验是什么?
答案:经济:由于中国国内连年内战和军阀混战,民主经济已经濒临崩溃。军事:日本的军事发达,而中国还扛着小米加步枪。
基本经验:
1、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3、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
4、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
5、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由互联网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yunyingtm@163.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