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夫曼的戏剧理论对人际关系的启示(5篇)

第一篇:戈夫曼的戏剧理论对人际关系的启示

       戈夫曼的戏剧理论对人际关系的启示

       摘要: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在他的戏剧理论中认为,人必须在不同的设定下扮演不同的角色。生活犹如剧场,社会机构好比舞台,人们的社会行为就是社会表演,人们按照一定的程序扮演自己的多种角色,在表演中人们都试图控制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所以在日常生活的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明白,有时候并不是他人不愿意与我们真心相对,而是特定的社会情境要求他必须扮演好某个角色,隐藏真正的自我。关键词:戈夫曼 戏剧理论 人际交往

       一、理论背景

       戈夫曼对社会学理论的最大贡献是在他1959年的书中《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开始的戏剧透视法的符号互动论研究。对于戈夫曼来说,社会学不是均质的,我们必须在不同的设定下扮演不同的角色。戈夫曼建议说生活犹如剧场,但是我们仍需要停下来并有一个装扮的空间:在面对面的符号互动后面有一个更大的背景。

       根据人际互动的场合可以将互动分为两种:“社会机构”内经常和持续性的互动,没有界限和临时性的互动。社会机构好比一个舞台,人们的社会行为就是社会表演,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按一定的常规程序扮演自己的多种角色。表演中人们都试图控制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通过面部表情、语言或肢体动作等的表现,来使他人形成自己所希望的印象,我们称之为“印象管理”;为了实现印象管理,人们通常会运用一些手段,例如外部设施和个人的装扮等来装饰自己的外表。

       人们表演的区域有前台和后台之分,即一个进行表演的地方,和一个为前台表演做准备而又不让观众看见的地方;根据表演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误导的表演”和“神秘的表演”两种。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表演与互动就是一场游戏,是某个“定义”取得胜利或成功地被人们接受的过程,成功的印象管理需要整个剧组进行合作。相遇式互动的最突出特点是人们之间持续性的相互注意,虽然区别于社会机构里的表演,但印象管理的原则在此仍旧是适用的;“角色距离”是个人与其假定的角色之间存在的差距,它说明个人在某种角色上能否积极发挥作用,取决于他与该角色相适应的程度。

       二、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

       人们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进行表演,同样也需要表演的框架作为依据,而这个依据就是我们的经验结构。戏剧理论中有“角色距离”这个概念,指的是个人与其假定的角色之间存在的差距,它说明个人在某种角色上能否积极发挥作用,取决于他与该角色相适应的程度。每个人独特的个性、气质和不尽相同的人生经历,注定了我们的人生经验是不一样的,所以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适合的角色也是不一样的。

       有些人个性坚定而理智,拥有较多的社会经验,这样的人适合在群体中居于领导者的地位,统筹大家的意见进行最后的决定;而有些人惯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善于调解矛盾但却不够果决,无法作出决定,这样的人就更适合作为调节者,协助领导者作出决定并协调各方之间的关系。选好一个适合自己扮演的角色在人际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不至于干着急或者被自己有限的能力所束缚。

       三、尽力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

       自我是社会情境的产物,在个人行动后面隐藏着强有力的“剧作家”,他不允许个人离开剧本,这个“剧作家”就是社会体系。人们的社会行动受社会体系预先写好的“剧本”的限定;“剧本期望”是指社会规范对各种社会位置上的角色的限定。对于个人来说,还要受到其他个人的期望的影响,其他个人的期望分为其他演员的期望与观众的期望。

       所以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要表现出自己的风格和见解外,同样还要考虑到社会规范和他人的想法。特别是在群体交往中,为了形成有效的沟通,每个人都必须把群体的要求放在第一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少数人服从多数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形成合作和分工,而不至于在群体中所有人各持己见的情况下,导致整个群体分崩离析。现在的社会强调个性,不赞同人们行中庸之道。但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下做符合你社会角色的事情,却是社会要求之一。否则,过于突兀而不合适的行为,会使得人们对你退避三舍,也就自然无从谈起正常的人际交往。

       四、真实自我的展现

       剧情表演就是在某种社会情境中,人们为了给他人某种印象而做出的所有活动。在戈夫曼看来,每一个人都在社会生活舞台上扮演着角色,都是表现剧情的人,即剧情表演者。表演中人们都试图控制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通过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等表现来使他人形成自己所希望的印象,我们称之为“印象管理”;为了实现印象管理,人们通常会运用一些手段,例如外部设施和个人的装扮等来装饰自己的外表。

       我们时常会听到人们的抱怨:“这个人太假,像带个面具一样。”然而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带着各色各样的面具,这些面具就是我们所扮演的角色。在不同的人际关系,不同的社会情境中,我们需要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所以我们的“面具”也就会随情景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有时会出现我们所谓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但实际上,这只是在不同的情境中社会和他人对这个人的期望,有时他也身不由己。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理解他人,不是任何时候别人都可以毫无保留的向你表达自我。

       而在理解别人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时刻告诉自己,不是什么时候我们都可以毫无顾忌的表达自我,而是应估计时间、地点和人物。在正确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对合适的人说得体的话,可能你就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造成的后果,可能是人际关系的破裂和误会的产生。有时候我们必须带起自己的面具,尽职尽责的扮演好我们的角色,这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五、总结

       “戏剧理论”虽然强调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舞台上的表演者,都在表演自己的角色,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表达自我,只能辗转在每个面具之后,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一部舞台剧。我们要做的是适度的表达自我,看清时间场合,分清地点。同时要记得,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是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的,社会要求是我们不得不考虑到的一点。在自我与社会之间达到弹性的平衡点,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二篇:树和哈夫曼树实验报告

       树和哈夫曼树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练习树和哈夫曼树的有关操作,和各个算法程序,理解哈夫曼树的编码和译码 二.实验环境

       Microsoft visual c 三.实验问题描述

       1.问题描述:建立一棵用二叉链表方式存储的二叉树,并对其进行遍历(先序、中序和后序),打印输出遍历结果。

       基本要求:从键盘接受输入先序序列,以二叉链表作为存储结构,建立二叉树(以先序来建立),并将此二叉树按照“树状形式”打印输出,然后对其进行遍历(先序、中序和后序),最后将遍历结果打印输出。在遍历算法中要求至少有一种遍历采用非递归方法。测试数据:

       ABCØØDEØGØØFØØØ(其中Ø表示空格字符)输出结果为: 先序:ABCDEGF 先序:CBEGDFA 先序:CGEFDBA 2.问题描述:利用哈夫曼编码进行通信可以大大提高信道利用率,缩短信息传输时间,降低传输成本。但是,这要求在发送端通过一个编码系统对待传数据预先编码,在接受端将传来的数据进行译码(复原)。对于双工信道(即可以双向传输信息的信道),每端都需要一个完整的编/译码系统。试为这样的信息收发站写一个哈夫曼码的编/译码系统。基本要求:(至少完成功能1-2)一个完整的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 I:初始化(Initialization)。从终端读入字符集大小n,以及n个字符和n个权值,建立哈夫曼树,并将它存于文件hfmTree中。基本要求:

       E:编码(Encoding)。利用已建好的哈夫曼树(如不在内存,则从文件hfmTree中读入),对文件ToBeTran中的正文进行编码,然后将结果存入文件CodeFile中。

       D:译码(Decoding)。利用已建好的哈夫曼树将文件CodeFile中的代码进行译码,结果存入文件TextFile中。

       P:印代码文件(Print)。将文件CodeFile以紧凑格式显示在终端上,每行50个代码。同时将此字符形式的编码文件写入文件CodePrint中。T:印哈夫曼树(TreePrinting)。将已在内存中的哈夫曼树以直观的方式(树或凹入表形式)显示在终端上,同时将此字符形式的哈夫曼树写入文件TreePrint中。测试数据:

       设权值w=(5,29,7,8,14,23,3,11),n=8。

       按照字符‘0’或‘1’确定找左孩子或右孩子,则权值对应的编码为:

       5:0001,29:11,7:1110,8:1111 14:110,23:01,3:0000,11:001 用下表给出的字符集和频度的实际统计数据建立哈夫曼树,并实现以下报文的编码和译码:“THIS PROGRAM IS MY FAVORITE”。四.实验主要程序流

       实验题目一主要程序:

       1.void CreatBiTree(BitTree *bt)//用扩展先序遍历序列创建二叉树,如果是#当前树根置为空,否则申请一个新节点// { char ch;ch=getchar();if(ch=='.')*bt=NULL;else { *bt=(BitTree)malloc(sizeof(BitNode));(*bt)->data=ch;CreatBiTree(&((*bt)->LChild));CreatBiTree(&((*bt)->RChild));} } 2.void Visit(char ch)//访问根节点 { printf(“%c ”,ch);} 3.

       void PreOrder(BitTree root){ if(root!=NULL){ Visit(root->data);PreOrder(root->LChild);PreOrder(root->RChild);} } 4. void InOrder(BitTree root){ if(root!=NULL){ InOrder(root->LChild);Visit(root->data);InOrder(root->RChild);} } 5.int PostTreeDepth(BitTree bt)//后序遍历求二叉树的高度递归算法// { int hl,hr,max;if(bt!=NULL){ hl=PostTreeDepth(bt->LChild);//求左子树的深度

       hr=PostTreeDepth(bt->RChild);//求右子树的深度

       max=hl>hr?hl:hr;//得到左、右子树深度较大者

       return(max 1);//返回树的深度 } else return(0);//如果是空树,则返回0 } 6.void PrintTree(BitTree Boot,int nLayer)//按竖向树状打印的二叉树 // { int i;if(Boot==NULL)return;PrintTree(Boot->RChild,nLayer 1);for(i=0;idata);PrintTree(Boot->LChild,nLayer 1);} 7.void main(){ BitTree T;int h;int layer;int treeleaf;layer=0;printf(“请输入二叉树中的元素(以扩展先序遍历序列输入,其中.代表空子树):n”);CreatBiTree(&T);printf(“先序遍历序列为:”);PreOrder(T);printf(“n中序遍历序列为:”);InOrder(T);printf(“n后序遍历序列为:”);PostOrder(T);h=PostTreeDepth(T);printf(“此二叉树的深度为:%dn”,h);printf(“此二叉树的横向显示为:n”);PrintTree(T,layer);} 实验二主要程序流: 1.int main(){ HuffmanTree huftree;char Choose;while(1){ cout<<“n**********************欢迎使用哈夫曼编码/译码系统**********************n”;cout<<“*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n”;cout<<“*1.建立哈夫曼树 *n”;cout<<“*2.编码(源文已在文件ToBeTra中,或键盘输入)*n”;cout<<“* 3.译码(码文已在文件CodeFile中)*n”;cout<<“* 4.显示码文 *n”;cout<<“* 5.显示哈夫曼树 *n”;cout<<“* 6.退出 *n”;cout<<“***********************************************************************n”;cout<<“请选择一个操作:”;cin>>Choose;switch(Choose){ case '1': huftree.CreateHuffmanTree();break;case '2': huftree.Encoder();break;case '3': huftree.Decoder();break;case '4': huftree.PrintCodeFile();break;case '5': huftree.PrintHuffmanTree();break;case '6': cout<<“n**********************感谢使用本系统!*******************nn”;system(“pause”);return 0;}//switch }//while }//main 2.// 建立哈夫曼树函数

       // 函数功能:建立哈夫曼树(调用键盘建立哈夫曼树或调用从文件建立哈夫曼树的函数)void HuffmanTree::CreateHuffmanTree(){char Choose;cout<<“你要从文件中读入哈夫曼树(按1),还是从键盘输入哈夫曼树(按2)?”;cin>>Choose;if(Choose=='2'){ //键盘输入建立哈夫曼树 CreateHuffmanTreeFromKeyboard();}//choose=='2' else { //从哈夫曼树文件hfmTree.dat中读入信息并建立哈夫曼树

       CreateHuffmanTreeFromFile();} } 3.// 从键盘建立哈夫曼树函数

       // 函数功能:从键盘建立哈夫曼树 //函数参数:无 //参数返回值:无

       void HuffmanTree::CreateHuffmanTreeFromKeyboard(){ int Num;cout<<“n请输入源码字符集个数:”;cin>>Num;if(Num<=1){ cout<<“无法建立少于2个叶子结点的哈夫曼树。nn”;return;} LeafNum=Num;Node=new HuffmanNode[2*Num-1];for(int i=0;i

       cout<<“请输入第”<>Node[i].weight;//源文的字符权重存入Node[].weight Node[i].parent=-1;Node[i].lchild=-1;Node[i].rchild=-1;Node[i].code=“”;} for(int j=Num;j<2*Num-1;j ){//循环建立哈夫曼树内部结点

       int pos1,pos2;int max1,max2;pos2=pos1=j;max2=max1=numeric_limits::max();//在所有子树的根结点中,选权重最小的两个根结点,pos1最后应指向权重最小的根结点的下标

       //pos2最后应指向权重第二小的根结点的下标 //max1存放当前找到的权重最小的根结点的权重 //max2存放当前找到的权重第二小的根结点的权重

       for(int k=j-1;k>=0;k--){ if(Node[k].parent==-1){//如果是某棵子树的根结点

       if(Node[k].weight

       max2=max1;max1=Node[k].weight;pos2=pos1;pos1=k;} else if(Node[k].weight

       max2=Node[k].weight;pos2=k;} }//if(Node[j].parent==-1)} //for //在下标i处新构造一个哈夫曼树的内部结点,其左、右孩子就是以上pos1、pos2所指向的结点

       Node[pos1].parent=j;Node[pos2].parent=j;Node[j].lchild=pos1;Node[j].rchild=pos2;Node[j].parent=-1;Node[j].weight=Node[pos1].weight Node[pos2].weight;} //for

       //产生所有叶子结点中字符的编码

       for(int m=0;m

       int j=m;int j1;while(Node[j].parent!=-1){ //从叶结点开始往根结点走,每往上走一层,就产生一位编码存入code[] j1=Node[j].parent;if(Node[j1].lchild==j)Node[m].code.insert(0,“0”);else Node[m].code.insert(0,“1”);j=j1;}} cout<<“哈夫曼树已成功构造完成。n”;

       //把建立好的哈夫曼树写入文件hfmTree.dat char ch;cout<<“是否要替换原来的哈夫曼树文件(Y/N):”;cin>>ch;if(ch!='y'&&ch!='Y')return;ofstream fop;fop.open(“hfmTree.dat”,ios::out|ios::binary|ios::trunc);//打开文件

       if(fop.fail()){ cout<<“n哈夫曼树文件打开失败,无法将哈夫曼树写入hfmTree.dat文件。n”;return;} fop.write((char*)&Num,sizeof(Num));//先写入哈夫曼树的叶子结点个数

       for(int n=0;n<2*Num-1;n ){ //最后写入哈夫曼树的各个结点(存储在Node[]中)

       fop.write((char*)&Node[n],sizeof(Node[n]));flush(cout);} fop.close();//关闭文件

       cout<<“n哈夫曼树已成功写入hfmTree.dat文件。n”;} 4.// 从文件建立哈夫曼树函数

       // 函数功能:从文件建立哈夫曼树 //函数参数:无 //参数返回值:无

       void HuffmanTree::CreateHuffmanTreeFromFile(){ ifstream fip;fip.open(“hfmTree.dat”,ios::binary|ios::in);if(fip.fail()){ cout<<“哈夫曼树文件hfmTree.dat打开失败,无法建立哈夫曼树。n”;return;} fip.read((char*)&LeafNum,sizeof(LeafNum));if(LeafNum<=1){ cout<<“哈夫曼树文件中的数据有误,叶子结点个数少于2个,无法建立哈夫曼树。n”;fip.close();return;} Node=new HuffmanNode[2*LeafNum-1];for(int i=0;i<2*LeafNum-1;i )fip.read((char*)&Node[i],sizeof(Node[i]));fip.close();cout<<“哈夫曼树已从文件成功构造完成。n”;} 5.// 编码函数

       // 函数功能:为哈夫曼树编码 //函数参数:无 //参数返回值:无

       void HuffmanTree::Encoder(){ if(Node==NULL){ //内存没有哈夫曼树,则从哈夫曼树文件hfmTree.dat中读入信息并建立哈夫曼树

       CreateHuffmanTreeFromFile();if(LeafNum<=1){ cout<<“内存无哈夫曼树。操作撤销。nn”;return;} }//if char *SourceText;//字符串数组,用于存放源文

       //让用户选择源文是从键盘输入,还是从源文文件ToBeTran.txt中读入 char Choose;cout<<“你要从文件中读入源文(按1),还是从键盘输入源文(按2)?”;cin>>Choose;if(Choose=='1'){ ifstream fip1(“ToBeTran.txt”);if(fip1.fail()){ cout<<“源文文件打开失败!无法继续执行。n”;return;} char ch;int k=0;while(fip1.get(ch))k ;//第一次读文件只统计文件中有多少个字符,将字符数存入k fip1.close();SourceText=new char[k 1];//申请存放源文的字符数组空间

       ifstream fip2(“ToBeTran.txt”);//第二次读源文文件,把内容写入SourceText[] k=0;while(fip2.get(ch))SourceText[k ]=ch;fip2.close();SourceText[k]='';} else { //从键盘输入源文

       string SourceBuff;cin.ignore();cout<<“请输入需要编码的源文(可输入任意长,按回车键结束):n”;getline(cin,SourceBuff,'n');int k=0;while(SourceBuff[k]!='')k ;SourceText=new char[k 1];k=0;while(SourceBuff[k]!=''){ SourceText[k]=SourceBuff[k];k ;} SourceText[k]='';} cout<<“需编码的源文为:”;cout<

       ofstream fop(“CodeFile.dat”,ios::trunc);//打开码文存放文件 int k=0;while(SourceText[k]!='')//源文串中从第一个字符开始逐个编码 { int i;for(i=0;i

       if(Node[i].sourcecode==SourceText[k]){ //将对应编码写入码文文件

       fop<=LeafNum){ cout<<“源文中存在不可编码的字符。无法继续执行。n”<

       // 函数功能:对哈夫曼树进行译码 //函数参数:无 //参数返回值:无

       void HuffmanTree::Decoder(){//如果内存没有哈夫曼树,则从哈夫曼树文件hfmTree.dat中读入信息并建立哈夫曼树 if(Node==NULL){ CreateHuffmanTreeFromFile();if(LeafNum<=1){ cout<<“内存无哈夫曼树。操作撤销。nn”;return;} }

       //将码文从文件CodeFile.dat中读入 CodeStr[] ifstream fip1(“CodeFile.dat”);if(fip1.fail()){ cout<<“没有码文,无法译码。n”;return;}

       char* CodeStr;int k=0;char ch;while(fip1.get(ch)){ k ;} fip1.close();CodeStr=new char[k 1];ifstream fip2(“CodeFile.dat”);k=0;while(fip2.get(ch))CodeStr[k ]=ch;fip2.close();CodeStr[k]='';

       cout<<“经译码得到的源文为:”;ofstream fop(“TextFile.dat”);

       int j=LeafNum*2-1-1;//j指向哈夫曼树的根

       int i=0;//码文从第一个符号开始,顺着哈夫曼树由根下行,按码文的当前符号决定下行到左孩子还是右孩子

       while(CodeStr[i]!=''){ //下行到哈夫曼树的叶子结点处,则译出叶子结点对应的源文字符

       if(CodeStr[i]=='0')j=Node[j].lchild;else j=Node[j].rchild;if(Node[j].rchild==-1){ //因为哈夫曼树没有度为1的结点,所以此条件等同于Node[j]为叶结点

       cout<

       fop<

       } i ;} fop.close();

       cout<<“n译码成功且已存到文件TextFile.dat中。nn”;} 7.// 输出码文函数

       // 函数功能:从文件中输出哈夫曼树的码文 //函数参数:无 //参数返回值:无

       void HuffmanTree::PrintCodeFile(){ char ch;int i=1;ifstream fip(“CodeFile.dat”);ofstream fop(“CodePrin.dat”);if(fip.fail()){ cout<<“没有码文文件,无法显示码文文件内容。n”;return;} while(fip.get(ch)){cout<

       // 函数功能:从内存或文件中直接输出哈夫曼树 //函数参数:无 //参数返回值:无

       void HuffmanTree::PrintHuffmanTree(){ //如果内存没有哈夫曼树,则从哈夫曼树文件hfmTree.dat中读入信息并建立哈夫曼树 if(Node==NULL){ CreateHuffmanTreeFromFile();if(LeafNum<=1){ cout<<“内存无哈夫曼树。操作撤销。nn”;return;}} ofstream fop(“TreePrint.dat”,ios_base::trunc);fop.close();PrintHuffmanTree_aoru(2*LeafNum-1-1);return;}

第三篇:教育戏剧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启示

       教育戏剧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启示

       【摘 要】20世纪初,西方戏剧教学法以及教育戏剧产生且快速发展,并被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随着我国面向全体的素质教育的推行,教育戏剧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受到教育工关注。本文综述了教育戏剧的来源、定义、理念、活动形式、教学策略以及效果,论述了教育戏剧特性以及运用至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可行性,并以儿童歌舞剧为例,探究教育戏剧对音乐具体教学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教育戏剧 音乐教育 全人教育 歌舞剧 情境构造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16-0240-02

       前言

       目前,素质教育已成为艺术教育的一大目标,其根本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其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教育戏剧作为一种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将戏剧元素融入教学,囊括了中小学音乐主要教学方法,同时满足了中小学音乐教育目标上的要求,以“实践学习”、“创造力教学”等理论为指导,将全员参与、角色转化、师生互动、创新实践、教学生成等要素契合于其中,是教育对象在戏剧实践中达到学习目标以及实现人格塑造、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对学校基础教育产生重大影响。当今,教育戏剧益处逐渐为人们所重视,英国有过程教育戏剧与戏剧教育剧场(DIE/TIE),美国有创作性戏剧教学。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已把教育戏剧列为法定的教育项目,上海也将戏剧教学纳入基础教育教学中。因此,教育戏剧对于中小学基础教育的作用不容小视。

       一、教育戏剧概述

       (一)教育戏剧来源与定义

       教育戏剧(Drama in Education)是一个译词,在国内被通称为教育戏剧,是戏剧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教育戏剧这种将戏剧元素融入教学的方法起源于法国思想家卢梭的“在实践中学习”与“在戏剧实践中学习”两大基本教育理念,并受杜威“践学习理论与创造力教学理论”等思想影响,从而催生了教育戏剧。

       不同学者对教育戏剧定义稍有不同,英国学者Cicily.O’Neill认为,教育戏剧是一种学习模式,透过学生以戏剧中的角色与情况由活动中来判知,可使学习者探索拓展许多议题、事件以及各种关系①。台湾教育戏剧家张晓华:“运用戏剧与剧场之技巧,从事于学校课堂的教学方法②”。后来,教育者对教育戏剧有新的定义,如李婴宁(2022)将教育戏剧划于应用戏剧一栏中,区别于舞台戏剧的戏剧活动与教育活动的交集。综合而言,教育戏剧是指将戏剧艺术表现手段运用课堂教学中,完成学习目标并达到教育目标的方式与手段,学生通过情境虚设、角色扮演、互动合作、模仿与游戏、意识转移、创造反思等环节,在参与式的、即兴性的、创造性的戏剧过程中完成学习目标,实现人格塑造、心灵净化、社会认知等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二)教育戏剧理念与活动形式

       张晓华教授认为其是一种教学上的应用戏剧,不是训练,不是表演娱人,而是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涵括了“五育”的教育目标。Cottrell认为,教育戏剧是儿童将自己融入到经验学习的一种艺术形式,它要求儿童运用想象力,增加创意表达,通过动作、手势、临时创作、角色扮演等活动探索多面的人类经验③。与戏剧教育不同的是,教育戏剧不以表演技巧、戏剧知识为目标的专业戏剧人才表演,具有人格塑造、自我认知、社会教化、心灵净化等重要价值。在具体教学中,重点在于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与参与度,感受知识底蕴,从互动交流式的动态课堂中获得经验并创新生成,对提高学生艺术能力与素质修养,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上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育实施者在通过对学习者诸多差异性的判定,如年龄、心理、性格、经验等,运用戏剧元素与剧场技巧,对整个戏剧流程计主体进行设计,包括热身游戏、角色选定、情境构造、戏剧带入、互动交流、即兴表演等,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情境中创造,使参与者在动态互动中充分想象与表现,获得社会认知与审美价值。教育戏剧课堂进行的方法主要有戏剧游戏、思路追踪、角色互换、焦点人物(坐针毡)、建构空间、表演评定、定格画面、仪式、墙上的角色、教师入戏等。

       二、教育戏剧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可行性

       教育戏剧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在国内香港、台湾等地逐渐以“渗透”的方式应用于语文、英语、数学等基础教育课程教学中,下面分别从课程性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目标三方面阐述教育戏剧特殊性以及运用至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一)由“智”到“心”的全人教育④

       2022版《义务教育音乐教育课程标准》界定音乐课程是融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为一体的,其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潜能与创造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感受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人际交往能力,沟通情感与构建和谐社会。教育戏剧的重点与宗旨在于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增强艺术修养,提升审美情趣,促进人格健全、社会认知,立足做到从“智力训练”到“身心解放”的全面发展,实现真正的全人教育,不局限于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激发学生的公共意识与角色意识,更注重在戏剧过程中启迪智慧、反省自我、感受人生、认识世界,这与音乐教育课程性质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姊妹文化的综合艺术教育

       新课标强调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注重音乐与相关文化结合,戏剧正好满足一要求。众所周知,戏剧是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儿童歌舞剧表演作为戏剧表演形式之一,成为中小学生综合性艺术表演主要素材。新课标分别对不同学段关于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作出了要求,如1-2年级须参与其中,3-6年级能主动参与,以及7-9年级能自信的、有表情的进行歌舞剧表演。那么,教育戏剧这一创新的教学手段以及戏剧独特的发展技巧对于儿童歌舞剧编排、表演有颇多的借鉴价值,这需要教师对此有正确认知与掌握能力,将其运用到具体教学实践中,遵照“三维度”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使戏剧效果最终满足音乐教育总目标的要求。

       (三)“寓教于乐、多元教学”的目标追求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希勒把游戏理解为艺术存在的本质,游戏冲动可致人性升华,达到纯粹审美境界。教育戏剧充分契合了孩子游戏的天性,满足孩子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戏剧游戏与角色游戏精神对音乐教育有重大价值,音乐教育更不应被固定的、千篇一律的教学设计与教学目标所禁锢,对于音乐表现也不应局限于生硬的复制与模仿,更应是情感体验上的自由创造。

       教育戏剧是集音乐常用的教学方法即体验式、实践式、语言式、探究式等为一身的另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满足音乐教育课程标准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等过程与方法,教学效果紧贴音乐教育目标三维度展开评价,主要体现在情感态度、行为表现、认知理解,给予全体学生开放式的、引导式的、互动式的、体验式的、即兴式的学习环境,在主体精神与肢体自由解放下想象与表现,在团队协作中组织交流,在虚拟情境中临时发挥、无限创造,在亲身体验中探索知识与人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育戏剧中的主体,教师则是其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人物,执行过程策划、角色扮演、入戏指导、应急处理、进程把握、认知获得、效果观察等功能。因此,教育戏剧无疑是音乐课堂教学中可借鉴的新型教学方法。

       三、教育戏剧在中小学歌舞剧中的具体运用

       (一)表演角色与素材的编定

       角色扮演作为戏剧的主要概念,在整个表演中处于重要地位,这也正是孩子模仿天性的展现。首先,教师应该提高孩子对于角色的认知,即现实“真我”价值与戏剧“假我”角色,以防止学生因认知不足而导致的角色颠倒、错乱等现象,最终造成表演失真、失效。加之,需根据孩子人物特性来指派角色,并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练习和表演过程的机会,切忌差别对待与个别教育,以防止学生自卑、兴趣缺失、课堂被动等现象。因此,教师在选定角色扮演时,首先要遵循学生意愿,因人制宜地合理安排角色,对于怯场、害羞的学生,教师更应关注其潜力的挖掘。

       在表演内容方面,教师须选取儿童喜闻乐见的、适应儿童心理与审美情趣、易于想象理解、主题明确的素材,并以歌唱、舞蹈、绘画、诗歌等综合艺术手段表现出来,使其形象化、民族化、生活化、艺术化,最终达到育人价值。素材可以是经典剧目,也可是教师自编的主题目标剧目,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大自然类;2)社会生活类;3)寓言童话故事类;4)历史时事类等。总之,须遵循“易懂、易唱、易演”的原则。

       (二)暖身游戏的灵活选择

       戏剧活动前常伴随一系列暖身游戏,主要包括自我介绍、戏剧游戏、肢体活动、即兴表演、发声练习等策略,主要有解放身心、激起参与者兴趣、引入主题的作用,教师可根据所要表演的歌舞剧主题或学生年龄、喜好以及当前状态等因素来进行选择。

       如果学生吵闹、乏味、思想不集中,通常可采用节奏游戏,即学生根据不同节奏风格的音乐,采用接龙的形式,运用肢体动作即兴地拍打出所接收到的节奏型,使学生随音乐律动;人体雕塑,即游戏一方“雕塑”另一方的肢体,使其变成想象中的角色形象,这一游戏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利于学生形成角色意识,比如说骄傲的公主生气时的面部表情及身体动作;

       教师可采取一些利于戏剧主题的游戏以更好融入情境做准备,如黎锦辉的歌舞剧《麻雀与小孩》,课前可采取通过模仿麻雀飞行、降落姿势等使肢体得到放松,或可分别模仿麻雀欣喜、哀求等戏剧场景中的不同叫声;或学生对剧中角色进行介绍,如小孩性格、长相、年龄等,又如“教师叙说故事”这一戏剧技巧可使教师更好的控制戏剧局面,营造戏剧紧张或安静的气氛等,类似的还有“故事接龙”等;即兴表演通常是教师入戏、师生互动的集中体现,孩子在无排练的情况下,直接用以设定的角色来说话及表演,起到把握表演方向的作用。

       (三)虚拟情境的构造

       1.创设情境

       由于儿童歌舞剧表演一般在教室中进行,设备、道具、彩光等效果不如舞台。为了达到戏剧效果,教室戏剧须借助一些手段来体现明暗、噪寂、动静的对比。这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去感受,如利用蜡烛或灯笼来制造夜晚的黑暗。另外,瓦格纳认为偷窥是制造噪寂对比的一有效途径,或者借助门窗的咯吱声制造恐怖而又寂静的氛围。至于动静的对比,可以通过行为肢体语言、舞蹈等来体现。然而,只体现对比还不够,戏剧高潮是主题展现、人物特征、故事情节发展最关键、最尖锐的时期,这要求戏剧情境突出焦点、体现张力,引人入目,令人深思。感官刺激能达到这一效果,如通过锣鼓声、开门声制造紧张、恐怖气氛,引起学生对行为的思考与讨论等。从化妆、绘画、道具到整个舞台布景、戏剧效果等都离不开合作,这在无形之中拉近师生距离,增进学生友谊,是团结互助学习的具体表现。

       2.融入处境

       融入情境,情景再现,首先要做到相信处境。歌舞剧具有直观性,其音乐、美术、舞台背景、语言、舞蹈等都是可以直观感受到的,但戏剧本身是虚构的,只有演戏的与看戏的人都相信情境,戏剧才能得到感知并得以继续。这需要学生正确理解戏剧的本质从而对戏剧情境、人物心理与行为产生认同,致使进一步地置身其中,进行人物刻画、故事演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把戏剧定义为现实的模拟,然而学生作为“假想我”应怎样做到适应情境?怎样通过表情、语言、肢体动作来表现人物心理状态、故事情节发展,实现情境再现呢?需要发挥其无限想象力,将已有的知识、经验、价值运用到戏剧情境中,设身处地的想象假想我在处境下的困扰、疑惑、激动等心理状态,解决每一件事,完成每一个场景,并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反省。

       3.创造新境

       创造新境往往是教师容易忽视的一部分,即创造力的培养。因为,情境再现不是随儿童表演目的所在。蒙台梭利曾说:“儿童身上隐藏着一种生机勃勃的秘密”,这要求我们重视对儿童潜能的开发。教师应鼓励学生释放天性,摆脱思想束缚,抛弃社会角色,把现实生活中想演却不能演的事情,通过戏剧表演尽情展现出来,把压抑、郁闷等情绪通过戏剧的手段释放出来。由于表演者的主体性特点,对于同一作品、同一人物、同一场景的理解与表现存在差异性,应尊重和发挥这种差异性,鼓励多样性。当某一场景使得学生无法通过已有经验进行解决时,教师可以随时或预设打断和参与节点,采用坐针毡、定格画面、墙上的角色等戏剧技巧实现思路追踪、主题深化和效果预估,学生的潜能就被挖掘出来了,在实践中获得真理。因此,如何实现课堂动态生成,是教师需要追求的。

       4.跳出虚境

       教室戏剧表演真实目的不在于虚拟情境中的角色扮演,旨在通过情境这面镜子,使表演者在不知不觉中对自身思想、行为的反思。教育戏剧是本我通过自我执行,到达超我境界,实现完整人格的有效途径。歌舞剧戏剧是人生的预演,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是自我意识、世界观与社会责任感、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歌舞剧培养其角色意识、合作意识与创造意识,激励学生树立信心,独立思考,自我反省,挑战与创造无限可能性。莎士比亚认为世界即舞台,每个人需要演好自己的人生角色。

       结语

       教育戏剧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以其独特的戏剧魅力与育人价值,备受广大教育工的关注。但由于国内传统艺术类教育课程安排所占比例与师资力量的局限性,使得教育戏剧在发展中存在一定的阻碍。相比其他基础教育课程而言,同为艺术门类的音乐教育课程无论是在师资培养还是在教学过程实施方面,将教育戏剧应用到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可操作性与发展空间更大。当前,面向全体的素质教育,坚持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发展的战略性目的,以及新出台的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给予教育戏剧这种创新的教育方式发展的一大平台,值得重视与借鉴。

       解释:

       ①O’Neill,1982,P.11

       ②张晓华,教育戏剧理论与发展[M].台北:心理出版社,2022

       ③Cottrell,J.Creative Erama in the Classroom Grades 4-6[M].Lincolnwood,IL: National Textbook Company.1987.④Ron Miller,全人教育评论,全人教育出版社

       参考文献:

       [1]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夏建中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22

       [2]李婴宁,“教育性戏剧”在中国[J].艺术评论,2022,09:49-52.[3]徐俊.教育戏剧――基础教育的明日之星[J].基础教育,2022,03:68-74.[4]杨柳,张寅,于炜.教育戏剧: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J].教育发展研究,2022,02:68-72.

第四篇:读戈尔曼《情商》有感

       读戈尔曼《情商》有感

       许多人都对情商的理解存在误区,他们以为情商是指在职场、官场上对上级的溜须拍马、圆滑世故;对下级的冷漠麻木;对同事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等。而戈尔曼的《情商》,讲的则是我们对于自身情绪的管理——情绪智商。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也成为决定人生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戈尔曼认为:情商是一种识别自我和他人感受、自我激励并管理自己在处理人际关系过程中情绪表现的能力。其包括:自我意识(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自我控制(能控制破坏性情感与冲动)、自我激励(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移情能力(即换位思考,能觉察他人情感,关注他人利益)、社交技能(友善、包容)。前三项是有关自我管理情绪的技能,后两项则是有关一个人如何处理与别人关系的能力。这五要素都与工作直接相关,且可成就领导魅力,在这五方面具备卓越的能力,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

       “一头绵羊带领一群狮子,敌不过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绵羊。”说的是领导者的领导力如何对组织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管理科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认为:领导者的唯一定义是其后面有追随者。要有追随者,那么领导者就不得不时刻保持自己最佳的人格魅力,而情商的高低正是对一个领导者来说至关重要,它对领导者能力的展现、领导艺术的培养、工作效率的提高,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领导者理应有意识、有目的的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情商,并在此基础上更好的关注企业员工的情绪管理,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否则就无法带动一支充满活力和战斗力的团队。拥有高情商,可以让领导者具有更好的亲和力、影响力和人格魅力,以把握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要领:恰当的赞美和微笑、真诚的关心他人、巧妙的指出错误、保持自己积极快乐的心态。

       对团队而言,情商对管理层的重要性随着其级别的提高而呈递增趋势,一个人担负的职务越高,其情商能力在绩效中所起作用就越大。高情商的人最适合管理团队,因为他们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善于体察别人的感受,富于同情心,对人体贴、关怀。能有效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不让心里的恶魔伤害到别人。而在自己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仅不会长久的沉浸在沮丧的情绪中,还会义无反顾的率领大家走出困境。不管在哪个环境中,他们都能脱颖而出成为对别人拥有巨大影响力的人。综上所述,领导者要提高自身带领团队的人格魅力,首先应该开放思想、更新观念,用现代的情商理论武装自己,在此基础上要时不时监控自己的情感导向,调整自己情绪状态并进一步达到一种内部的和谐,培养良好的稳定的情感。

第五篇:解读荒诞戏剧《等待戈多》

       在无望中坚守希望

       ------解读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爱尔兰著名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戏剧《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力作,也是20世纪西方戏剧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它的问世奠定了贝克特的文学地位,也确立了荒诞派戏剧作为一个文学流派的意义。《等待戈多》以荒诞的形式向人们昭示了一个真理:人只要活着,就有一种不可磨灭的需求,那就是对希望的渴求和等待。

       《等待戈多》是一出表现人类永恒的在无望中寻找希望的现代悲剧,而这一悲剧特质是以荒诞不经的情节展示出来的:乡间一条路,一棵枯树,黄昏,两个流浪汉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在枯树下等待戈多,他们既不知道戈多是谁,也不知道戈多会不会来。第二天他们又来等待,依然是原来的路边,依然是黄昏时分,戈多依然没来。不同的是树上长出了几片叶子。两个流浪汉从过去未知的某一天等待,他们还将等到未来未知的某一天。显然,不管戈多是否存在,他们都将继续等待下去,等待便是他们的希望。那么,戈多究竟是谁呢?有 人说,戈多(Godort)就是上帝(God),《等待戈多》(En Attendant Godot)这个法文剧名看来是暗指西蒙娜·韦尔的《等待上帝》(Attent de Dieu)一书;有人说,戈多象征“死亡”;有人说,剧中人波卓就是戈多;有人说,戈多是巴尔扎克剧作《自命不凡的人》里一个在剧中从不出现的人物“戈杜”(Godeau),有人甚至说,戈多就是一位著名的摩托车运动员……于是有人问,贝克特两手一摊,苦笑一声:“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无论贝克特是在故弄玄虚,还是他真不知道,这一回答正好道出了该剧的真实含义,即人对生存在其中的世界,对自己的命运一无所知。无论戈多将会是谁,从作品中可以明显看出,他的到来,将会给剧中人带来希望,戈多是不幸的人对于未来生活的呼唤和向往。是当今社会人们对明天某种指望的代表,象征着“希望”“、憧憬”。是人们在痛苦和失望中的曙光。

       “戈多”作为一个代名词始终是一个朦胧虚无的幻影,一个梦魇中的海市蜃楼。戈多虽然没有露面,却是决定人物命运的首要人物,成为贯穿全局的中心线索。戈多似乎会来,又老是不来。戈戈和狄狄生活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想活连骨头也吃不到,想死连绳子也没有。但他们还是在执着地希望着、憧憬着。无论戈多会不会来,也不管希望会不会成真,其毕竟使绝望中的人多了一层精神寄托。如果说,戈戈和狄狄在荒诞的世界中百无聊赖地活着、希望着,具有一种幽默滑稽成分的话,那么,他们在无望的希望中执着地等待也令人感动。狄狄说:“咱们不再孤独啦,等待着夜,等待戈多,等待着,等待着。”天黑了,戈多不来,说明天准来,第二天又没来。第二幕中,一夜之间,枯树长出来了四、五片叶子,戈戈和狄狄 的穿着更破烂,生存状况更糟糕,波卓成了瞎子,幸运儿成了哑巴。剧中的两天等待情景,是漫长人生岁月的象征。真是“戈多迟迟不来,苦死了等他的人”。《等待戈多》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社会现实,也给我们以极大的启迪:希望是存在的,但要等待希望的实现是不

       可能的,等待就是意味着幻灭。尽管如此,人类还是应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等待戈多》中对希望的等待,体现了贝克特不愿将痛苦的人类推入绝望的深渊,于无望之中给人留下一道希望之光的存在主义人道主义的思想。

       剧中人物对于“戈多”的“等待”,显然具有普遍的象征意义。英国剧评家马丁·艾斯林在《论荒诞派戏剧》中曾就此评说道:“这部剧作的主题并非戈多而是等待,是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本质特征的等待。在我们整个一生的漫长过程中,我们始终在等待什么;戈多则体现了我们的等待之物———它也许是某个事件,一件东西,一个人或是死亡。此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等待中纯粹而直接地体验着时光的流逝。当我们处于主动状态时,我们可能忘记时光的流逝,于是我们超越了时间;而当我们纯粹被动地等待时,我们将面对时间流逝本身。”这其实是人类所共同具有的一种体验。戈多似乎能给人以希望,给生活以意义,但直到戏剧结束他也没有出场。他会来吗?人们的等待会有结果吗?显然,这只是一种无望且又无可奈何的等待。说它无望,是因为戈多根本就不存在,它只是人们为了安慰自己编织出来的幻想;说它无可奈何,是因为处于绝望境地中的人们除了等待,已别无它法来维系他们苟活的生命。等待固然虚妄,但也惟有等待了。等待已成为他们的生命状态。

       《等待戈多》揭示了“人类在一个荒诞的宇宙中的尴尬处境”。在作品中,我们看到人与外部的客观世界是处在一种无法感知的隔绝状态。在第二幕里,那棵枯树一夜之间长出了四五片绿叶,以至两个流浪汉无法辨清是否仍在昨天的地点等待戈多。外部环境不但对人呈现出一副冷漠、陌生的面孔,而且也给人带来了一种压迫感。因为人对外在客观世界毫无所知,而客观世界是荒诞不经的,所以,人常为荒谬的现实所吓倒。此外,剧中人与人之间那种既无法分开又相互隔膜的关系也体现了一种人生的荒诞;作为全剧中心线索的戈多,也并非是一个什么具体的人,而也只是一种象征。再从全剧给人的意象来看,《等待戈多》中的“等待”也并不是一种什么具体的等待“;等待”在剧中是一种抽象的形而上的意义,它事实上仍是贝克特对人类生存境况的一种寓意性说明,即:“等待”是一种缘于痛苦的痛苦。在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发生全面异化之后,人的生存境况是相当尴尬和痛苦的。身陷如此境地而又难以掌握自己命运的人当然便只能是无可奈何地等待,伴随着这等待的是无尽的孤独和无聊。[1]等待”也就是希望。两个流浪汉因意识到自身处境的痛苦与不幸而愤愤不平,因此渴望 “戈多”尽快到来。“等待”包含着希望,坚持着“等待”,即是说人类对未来总是抱有希望。[2]“等待”也是抗争。等待是痛苦,因痛苦而产生希望,希望便能促使人去行动。[3]剧中两个流浪汉因希望而激起的行动就是等待。在这种等待的坚韧不拔中,无疑汇聚、融涵着一种对痛苦与荒诞现实的反抗,对痛苦与荒诞命运的抗争。因此,该剧能够“使现代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时的授奖辞)。贝克特以戏剧化的荒诞手法,揭示了世界的荒谬丑恶、混乱无序的现实,写出了在这样一个可怕的生存环境中,人生的痛苦与不幸。剧中代表人类生存活动的背景是凄凉而恐怖的。人在世界中处于孤立无援、恐惧幻灭、生死不能、痛苦绝望的境地。

       贝克特是一位荒诞派戏剧大师,他对人的荒诞生存有着独到的领悟,其笔下的人物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他们对现实生活表现出深深的失望,他们的行动表明他们正在放弃生活,但他们却又始终没有迈出那至死的一步。事实上,荒诞感与救赎的渴望是贝克特人物痛苦生活的两个组成部分。人与环境的疏离、人与人的疏离造成人无边的孤独感和荒诞感,表现出来便是人物向“动物化”生活的接近,以及人物从肢体到心灵的畸形和无力,对于伙伴关系的渴望使得他们产生一系列精神病症状,如人格分裂、虐待狂与被虐待狂等。在表现出荒诞感的同时,戏剧人物还表现出难以割舍的基督教情结,尽管人们认为造成荒诞感的原因是因为人类丧失了自己“宗教的、形而上的、超验的根基”之后的迷失,体验到荒诞的人应该与宗教毫无关系。但事实上,由于存在主义神学和某些存在主义大家对宗教的关注,荒诞与宗教也在某种程度上被联系起来。贝克特笔下的人物也是千方百计地掩盖这一点,他们甚至还嘲弄和咒骂上帝,但他们的所作所为仍然透出他们心底对上帝的呼唤和怀念。他们具有强烈的原罪意识,在生活中常常会有受罚感,他们借助一切隐喻性的事物来接近和感应上帝,在他们 那里,“光线”被当成上帝的化身,拥有审判的权利,在光的照射下,他们不由自主地忏悔。尽管他们对自己荒诞的生存状况洞若观火,他们所残存的救赎的希望仍然阻止了他们跃进死亡。贝克特自身的经历能最好地解释这种荒诞感与救赎观并存的情况。贝克特在家庭、爱情、友谊、社会、事业等各个方面都遭受过极大的痛苦,父亲的早逝、母亲的神经质、初恋的不幸和纳粹的残忍都在加深他对生存荒诞性的认识,但他出生于一个新教家庭,具有一定程度的新教知识,尽管他后来声称自己抛弃了信仰,仍然希望自己与耶稣保有特别的联系。可以说,他对上帝叛而不弃是导致戏剧人物渴望救赎的最主要的原因。

       贝克特世界观是悲观的,关键在于两种悲观的不同,一种是轻易的,不在乎思考一切的悲观,另一种是在无法设防的悲惨境遇下痛苦地面对现实而来的悲观。前者的悲观在于凡事皆没有价值因而有其极限,后者试图自相反的观念去解释,因为没有价值的东西绝不能再降低他的价值。我们曾目睹了前人所未见到的人的堕落,如果我们否定了一切价值,堕落的证明就不存在了。但是如果了解了人的堕落会加深我们的痛苦,则我们更能认识人的真正价值。这就是内在的净化及来自贝克特黑色悲观主义的生命力量。更有甚者,这种悲观主义以其丰富的同情心,拥抱了对人类的爱,因为它了解剧变的极限,一种绝望必须达到痛苦的顶峰才会知道没有了同情,所有的境界都将消失。贝克特的作品发自近乎绝灭的天性,似已列举了全人类的不幸。而他凄如挽歌的语调中,回响着对受苦者的救赎和遇难灵魂的安慰。他的悲观是在失望中对希望的坚守。

       参考文献:

       [1]焦洱,于小丹.贝克特———荒诞文学大师[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5.8.[2]黄晋恺.荒诞派戏剧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3]孙彩霞.西方现代派文学与圣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4]A.阿尔瓦雷斯.赵月瑟译.贝克特[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5]施威荣译,荒诞派戏剧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