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简论广告与文化的关系
简论广告与文化的关系
摘要: 现代广告即指一种由广告主付出某种代价的,通过传播媒介将经过科学提炼和艺术加工的特定信息传达给目标受众,以达到改变或强化人们观念和行为的目的的、公开的、非面对面的信息传播活动。
文化无处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爱德华·霍尔曾说过:“不管一个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摆脱他自己的文化,因为它已经渗透到他神经系统的根部,决定着他如何观察这个世界⋯⋯除了通过文化介质,人们无法以任何有意义的方式行为或互动。”【1】
关键词: 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三种观点、广告即文化
正文:
当今社会,全球经济一体化锻造了频繁的跨国、跨文化广告传播,而正因于此,广告传播有关的文化沟通、文化障碍、文化渗透、文化冲突和文化政策等问题也凸现出来。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文化涉猎程度的不断提高,文化被赋予经济发展的一块重要组成部分。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特征凸显。近一步促使现代商品中的文化含量、文化附加值越来越高,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业也日趋显著,商品竞争的焦点从产品力和营销力逐渐转向品牌形象力和文化力,广告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建立品牌形象,富裕企业特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附加值。
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社会发展特征,逐渐改变着广告最原始的传播的功能和内容,广告与文化的关系日益密切。
广告与文化的关系在众家观点中可大致分成三种观点:(1)“镜子”说:广告是社会的镜子,是对社会现有生活和观念的反映和描绘。(2)“塑造”说:广告并非消极地反映现实生活和观念,它是塑造社会生活和观念的强大力量,改变着我们的文化。(3)“歪曲的镜子”:广告夸大我们社会的一部分生活和观念,而贬抑另一部分。【2】
这些观点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广告与文化的关系,又都有所偏执。广告与文化的关系比较复杂,从大处看,广告与文化之间是互动关系,它们互相影响,互相促进。【3】如果进一步分析,广告与文化的关系就有如下表现:
广告与文化存在反映关系,就是所谓的镜子与客体的关系。
广告和广告活动发生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反映和折射出特定的社会或群体的文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或不同时期的广告,在信息内容、人物形象、表现形式、传播方式有不同文化符号和文化特征,不同时期的广告体现出不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离婚率急剧上升,单亲家庭也在猛增。很多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认为美国人传统的家庭道德观念已不复存在,美国的家庭在走向绝路。但是在大量的现代美国广告里,我们看到的是美国人对稳定的婚姻和美满的家庭的向往,感受到的是子女对父母的崇敬以及父母对子女的关爱。美国人内心深处的这种对传统道德情感的认同和对家庭成员之问亲情的渴望已经通过广告传达了出来。
在广告语的表达上不同文化也有着不同的体现。例如雕牌牙膏中《新妈妈》篇中大段的独白:先为叙述二人情感世界的变化,后面才出现与产品有关的广告语:真情付出,心灵交汇,雕牌牙膏。典型的感性诉求,委婉表达的中国式广告。一辆运送旧家具的车停在一栋房子楼下,二楼的窗户不断有旧家具扔在车上。搬家具的车开走后,另外一辆小汽车开到楼下碰巧停在那扇窗楼下。开车人下车没走几部,从窗内又扔出一个旧沙发将他的车顶砸烂。这时出现store-brand保险公司的广告语——“生活中充满了意外的事情”,传述西方趣味式的诉求表达方式。广告与文化存在制约关系,广告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进行的,广告活动的各种要素——广告主或广告人、广告作品、媒体和受众都受到文化语境的制约。
文化影响人们对广告的态度,制约广告的诉求。人们的生活经验、管理经验、经营意识、消费意识、思想观念等等属于文化内涵的范畴,共同地综合地影响着广告事业和广告活动的理解。例如,在欧美国家,欧美文化较为开放,性诉求是广告的众多诉求方式之一,并且深受大众爱戴和广告制作人的追捧,以香烟广告为首的众多商品都以性诉求为创意理念制作而成,可以说是一种流行的广告风尚。而中国的社会文化偏于保守和内敛,政府对广告的限制也条条框框为数众多,受这种文化的影响,受众的意识形态也偏于传统守旧,在这种文化差异、法律限制和市场环境的影响下,性诉求在广告中出现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这类广告在不同渠道传播后可能不但不能起到正面宣传的效果,还会给受众带来不好的感觉,以至于影响到产品的宣传和销售,因此在传统的中国广告市场性诉求广告极为稀少。正因于此,广告在定位时,使广告内容显示商品本身的特点的同时,更重要和更关键的是展示一种文化,从文化角度定位实现这种广告的目标和宗旨,体现一种精神,表达一种期盼,提供一种满足。在广告创意上应该透射和流淌着浓重的文化意蕴。
广告与文化存在利用关系,广告或广告活动并不是一味被动地反映文化和受文化制约,强烈地表现着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这种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表现在广告活动参与者对文化的利用关系上。20世纪前,清教徒教义一直对美国人的价值观念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美国人认为要谋求发展就必须保持勤劳、节俭、谨慎的美德。而20世纪初美国广告文化的兴起使得美国人无法躲开广告文化的冲击。广告带来的巨大的诱惑,先是使美国人内心充满矛盾,既而迟疑小决,最后是盲目遵从。美国人的价值观念在短短几十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广告在促使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中所显示的力量是出乎人们意料的。在今天,当我们打开报纸、广播、电视、电脑,广告信息均扑面而来,无处不在,广告展示着商品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不断为人们提供提升个人生活质量的信息,以对全新的现代生活方式进行生动的描述,为人们变革生活方式提供可资借鉴的范本。人们模仿广告和其他传播媒介中的所提供的生活模式,不断改变着自己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人们的消费观念早已超越了清教徒式的“消费禁欲主义”阶段。
广告与文化存在推助关系。广告有“教育”作用,人们不仅通过广告学习商品或服务的信息,还学习许多观念,包括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影响人们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20世纪90年代,我国出现了大量以崇尚个性、表现“自由自主、自我独立、自我价值”为主题的Me广告,与我国传统的集体主义很不一致的价值观通过广告传播,对年青一代产生影响,可以说,现代消费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广告引导和推助的产物。【4】优秀的广告是一种艺术。可以打动人的情感,愉悦人的精神,净化和陶冶人的心灵,升华人的审美理想,培养人的审美能力。接收和欣赏这些带有文化气息和艺术价值的广告会对我们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享受美的视觉听觉冲击的同时感受别样艺术所带来的感染,增加人们的精神需求,提高生活的品质。更好的了解生活懂得生活。同时,随着公益广告的发展,广告也起到了给人警醒的作用,如“节约用水,从点滴开始”,“送出一份爱心,收获明媚阳光”,“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的同类”等等,这些广告约束我们自己不良行为及监督他人行为,规范社会行为,改善社会风气,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它体现了整个社会提倡的精神和美德.影响人们的思想倾向、思想观念、道德意识、哲学观点,改变人们的人生态度,激励人们为实现人类进步的社会理想而斗争,起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作用。
最后,文化分为三个层次,观念文化,即哲学、到的、艺术、信仰、风俗习惯,等等;制度文化,即各种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各种组织;物质文化,即生产层,最深层、最核心的观念是观念文化。文化的本质特征,就是于其观念形态性,或称之为意识形态性。【5】文化就是人化,凡人类所创在的一切都是文化。作为文化中最积极、最具活力的一个因素,广告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并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广告不仅是商品信息的载体,也是一种文化形式,广告是人类的创造物。因此,关于广告与文化的关系,目前还有一种极为流行的说法:广告即文化。广告是文化的产物又是一种文化形态。【6】
参考文献:
【1】 Eward T.Hall, The Hidden Dimension, P.177,Anchor Press, 1966 【2】Clarke L.Caywood and Frederick W.Langrether,PP.43-62,The Unvercity of Michigan,1990.【3】陈月明:“文化广告学”论纲
【4】陈月明:《中国广告的Me时代》,《广告人》【5】张金海:广告传播的社会文化关注【6】罗萍:广告传播中的文化含量
2022年第2期
第二篇:浅论中国广告文化与流行文化的关系
浅论广告文化引起的消费流行
广告是经济和文化的结合体,它在推销产品的同时也传播着文化。这种文化带着明显的时代文化的痕迹。早在1927年,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就说过,“广告为商业发展之史乘,亦即文化进步之记录”。无疑,广告在追求商业目的的同时,还蕴藏着某种文化观念和文化价值,而这些文化价值和文化观念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成功的广告往往有其深厚的时代文化内涵,它是时代进步文化的一面镜子。
自1979年中国内地的广告业恢复以来,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中国广告迅猛发展,蔚为大观,形成了当代社会最为引人注目的文化景象之一。打开电视,一半左右的频道在播放着广告,翻开报纸,连软带硬的广告又会占去1/3的版面,电台广播中的广告讲座动则20分钟、30分钟。走出家门,路两边的广告牌会一直陪你到目的地,霓虹灯广告、灯箱广告、站牌广告、路标广告、条幅广告、高炮广告、楼体广告......高分贝的音响与促销员的“热情”召唤让你无处遁形。顶着广告对感官的折磨回到家,会发现门上被贴了不少不干胶广告,打开门又会从门缝中掉下塞入的DM广告,关上门门外又响起推销员的叩门声。现代广告本着“进入潜在顾客”心智的原则,站在买主的立场上,从外向里,为消费者设计生活,其直接结果是广告引导了消费时尚、加速了消费流行,控制了某种文化趋向。譬如:呀呀学语的城市儿童最先学会的居然尽是些广告词。“牛肉在哪里?”这则广告,在美国几乎家喻户晓,以致在很多场合已成了弄虚作假的代名词。
流行,心理学上解释为“以某种目的开始的社会活动,使社会集团的一部分在一定期间中能够一起行动的心理强制。”它代表了某种生活格式,是众多人相互影响、迅速普及的结果,它会引起众多人的注意、兴趣和模仿,影响到社会的各种人,使人们相互之间发生连锁的感染。流行文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许多人实践和追随的一种普遍的思想、观念、情感、信仰和生活方式,它是大众文化的重要形式、重要显示途径、生成方式和表现形态,具有时代性、迅速性、下行性、周期性。巴赫金说:“流行文化对于广告文化的意义在于:为广告的进行提供素材;影响广告的文化意识形态;使广告中流行成为仪式化的大众的‘狂欢’”。
在日常生活中,流行突出表现在装饰、礼仪、生活行为三个方面,广告在传播过程中形成的消费流行大致有这样一些:
一、物质的流行。比如时装、化妆品、装饰品、发型和耐用消费品的设计等,这些物质形态的流行反映了城市生活中的时髦事物或热点现象,一般都是通过广告的力量来完成的。以洗发水为例,20世纪70年代,中国人对头发里的头屑根本不屑一顾,正是在中美合资广州宝洁公司旷日持久的广告宣传下,中国人才认识到,有头屑是件丢人的事,于是人们恐慌了,这种恐慌便慢慢发展为一种时尚:用高级洗发水去头屑。
二、色彩的流行。商品的标准色是现代企业商品的代表色,它能体现企业经营理念,表现商品特性,在增强气氛、吸引注意方面,能产生强烈的诉求力,使企业和商品的形象能快捷、准确地为消费者所把握。因此,那些具有强烈的识别效应、知觉刺激、引发生理反应以及影响生活习惯、社会规范、宗教信仰、自然景观的色彩在广告促销中一旦出现,就成为其他企业竟相仿效的色彩系统。像可口可乐的红色、IBM的蓝色、柯达的黄色、富士的绿色等,已经成为色彩世界中的经典色而被仿效。
三、语言的流行。成功的广告,其广告词往往不胫而走,流行于社会,被应用于各种场合,成为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口头语。如:“今年二十,明年十八”,“挡不住的感觉”,“味道好极了”,“杉杉西服,不要太潇洒”等等。流行的广告语直接反映了流行品背后的意识形态,对这些词汇的解读,是探寻人们观念心态的一把钥匙。
四、行动的流行。一些广告中宣传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往往也会成为人们的日常行为方式。如保健、上网、休闲、娱乐等等,都是以商品的形式出现,通过广告的宣传而成为一种消费
行为的流行。
追逐“流行”是满足人们心理需要的一种方式。因此,作为消费流行的条件,广告首先必须要给人们以一种刺激,这种刺激同时应该适合于人们潜在的需求。如果能够满足人们以下一些需求,那么流行文化就可能被人们接受而传播开来。这些需求是:他人对自己的承认、自我显示、自卑感的补偿、新经验的获得、求得心理上的安慰、求爱、出人头地等。有时,人们的某些需求处于潜在状态,若不加以激发,则可能化为乌有,若加以有效激发,则可能发展为流行。
可乐、雪碧、健力宝等饮料,并不是中国人的传统饮品,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是喝茶。然而,广告激发了中国人的潜在需求,如今,中国人的筵席上可以没有茶,但不可以没有饮料;中国人在家待客,也以饮料代替茶来显示主人的档次和对客人的尊重。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的每一种本质活动的特征,每一种生活本能,都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人们的需要是多样的,心理学家一般把它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初级的或自然性的需要,另一类是高级的或社会性的需要。个体的需要常常是一个变数,它从最基本的需要一直延伸到最高级的需要,初级的或自然性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能产生高级的或社会性的需要。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需求已得到保障,人们消费的目的已不仅仅是满足个体的物质需求了,个体精神上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的需求观念不再停留在商品的使用价值上,相反,更多的着眼于商品的附加价值——象征意义上。因此,塑造流行和时尚,势必要迎合这种需求。
其次,要把握流行文化的特点,制造新奇。消费流行文化是消费者在追求时兴事物的消费风潮中所形成的从众化需求,事实证明消费流行文化往往是新的常规性消费行为形成的前驱。与一般消费相比,消费流行文化具有骤发性、短暂性、一致性、集中性、地域性、变动性、相关性、群体性、周期性等特点,分为初发期、发展期、盛成期、衰退期、过时期几个阶段。有人指出:“流行并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有意制造出来的”,利用消费流行的特点催发流行和时尚,关键是制造新奇。因为流行的源头是新奇,有了新奇,市场就有了新的兴奋点,也就有了市场发展的动力。流行常常是崇尚新奇的人们创造的,具有求新、求异心理的产品领先使用者往往是流行的始作俑者。一般来说,广告造成的消费流行大多发源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较为发达的地区,特别是人口集中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城市,这里的人们生活层次相对较高,信息流通,接触的新鲜事物自然就多;反过来,边远的中、小城市和生活贫困的山区,既与消费流行的发源无缘,其流行也相当缓慢。消费流行的原创者是消费者,敏锐觉察刚刚出现的消费新动向、因势利导消费者,才能使广告与时尚共舞。
广告与流行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的多重协奏是现代消费生活的一大表征。一方面,广告可以造成品牌时尚和消费品的流行;另一方面,流行反过来又导致人们对时尚商品的消费。凡是流行的商品,几乎都离不开广告的宣传,而塑造流行和时尚,又有助于广告传播获得最佳效果。流行使市场蕴藏着无限商机。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虽然快速发展的现代传媒和商品生产加速了广告造成的消费流行的兴衰,使流行表现为突然迅速的扩展与蔓延,又在一定的时间内消失,但消费者永无止境的消费欲望会使流行一个接一个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一种流行的丧失,代之而起的必然是另一种流行的滥觞。
第三篇:流行文化与广告之间的关系
流行文化与广告之间的关系
——《广告文化学》结课论文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广告10XX
XXX 学号:10111820XX 电话:1876696XXXX
流行文化与广告之间的关系
前言
广告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即是蕴含在广告运动过程中的,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同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生活方式的总和,是以广告为载体、以推销为动力、以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为宗旨的一种文化传播形式。
流行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主要区分在于“流行”上。所谓流行是指与时髦、时尚紧密相扣的。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流行是在一定时期内,存在于社会生活和人们内部的一种非常规的行为模式,并经过一段时间的传播后,有相当数量的人,对这种行为模式(包括特定的语言、观点、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等)产生了共同的崇尚和追求,最后成为一种随处可见的普遍现象。
在现代消费社会的背景下,广告与流行文化的关系最贴切的比喻就是鱼和水的关系。广告离不开流行文化,广告与流行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流行文化,不可否认,是现代广告创作不可或缺的素材来源,是广告创作的源泉之一。当今每一个广告几乎都有流行元素的身影。同时广告也影响着流行文化,引领流行文化的走向;
广告与流行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的多重协奏是现代消费生活的一大表征。一方面,广告可以造成品牌时尚和消费品的流行;另一方面,流行反过来又导致人们对时尚商品的消费。凡是流行的商品,几乎都离不开广告的宣传,而塑造流行和时尚,又有助于广告传播获得最佳效果。流行使市场蕴藏着无限商机。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虽然快速发展的现代传媒和商品生产加速了广告造成的消费流行的兴衰,使流行表现为突然迅速的扩展与蔓延,又在一定的时间内消失,但消费者永无止境的消费欲望会使流行一个接一个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一种流行的丧失,代之而起的必然是另一种流行的滥觞。
流行和广告,谁成就了谁,谁影响了谁,其中关系错综复杂,正如“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一样很难做出明确的界定。总之,广告文化与流行文化必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而流行文化与广告之间具体有哪些微妙的关系,该关系发展的发展历程,以及流行文化在广告中的展现等是本文介绍的重点。
流行文化对广告的影响
广告为达到商业目的,必须贴近目标消费者的心态,然而如何去贴近是一个问题,除了最简单最基本的人的天性之外,流行文化是贴近人们现时心态的一条捷径。广告追随流行文化还有一个直接原因就是为了吸引人们注意(人们在听到、看到时下流行的时尚会不自觉的注意)。
从广告的商业目的和取悦手段来说,广告附和流行文化的走向是必然的。因此流行文化对广告的影响深远持久的。
流行文化是广告赖以生存的基础。一方面流行文化是有着相当数量的人所崇尚并追求着的,属于大众所跟随,而广告的目的在于销售,追求最大销售利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造越多销量的广告,其广告效应越大,广告越成功。所以广告要想获得最大销量,就必须迎合大众的口味,才能跟得上时尚的脚步,取得成功。“动感地带”就是抓住年轻人崇尚独立,喜欢张扬个性的心理,才以“我的地盘听我的”,吸引了众多的年轻时尚一族,才取得“每三秒钟,你身边就多一个M-ZONE人”的巨大成功。
流行文化为广告创意提供了丰富的创意素材。流行文化主要是以消费文化和休闲文化为主,其特性就是通俗化和大众化,这正迎合了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这使得原本只属于一部分人所享有的资源飞入寻常百姓家。广告的目的正是要抓住受众的眼球,最终实现购买行为。广告创意是实现这个目标的表达方式,创意要使受众接受,并且产生共鸣,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迎合大众的喜爱,这与流行文化形成了一个最佳契合点,许多脍炙人口的广告都是来源于流行元素。当年白加黑在《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流行起来的日子里推出过一支广告,改编了这首歌,配上了可爱的动画,旋律依然耳熟能详,歌词改了却还是朗朗上口,一时颇为风靡,反映大好。它采用了当下流行的元素,而且直接迎合了流行的心态,直击流行文化的要义,这一种广告往往可以成为经典。2022年的动感地带推出一系列“我就是M-zone人”的广告,把如今年轻人的浮躁、自我、执着、叛逆展现的淋漓尽致,直中流行文化中的核心的自我精神,深受年轻一族的喜爱,为动感地带拿下8成年轻族群市场立下汗马功劳。
流行文化指引着广告发展的方向。流行文化具有短暂的特性,经常会发生改变,而广告要想抓住大众的注意力就必须要紧跟其后,任何脱离潮流的广告是不会被人记住的,因为脱离了潮流就等于脱离了大众。上世纪80年代,改革刚刚开始,生产力水平不高,人均收入低,物质贫乏,主要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主,所以人们追求实惠,广告诉求也主要以物美价廉为主。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实现了质的飞跃,现在的人追求天然、绿色和健康,那么广告的主要诉求点也以绿色、健康为主。
广告对流行文化的影响
广告本质就是促进营销的一种有效手段,是现代商业社会极为有效的一种传播行为。优秀的广告可以很好促进销售。它虽然是为生产商服务的,但是在广告的手段上,主要以消费者为策划重心,选用目标消费者熟悉的元素来表现。此时,流行文化就成了最常见的选项。广告文化作为抽象的、无形的广告思维传统和信仰,在频繁的借用流行文化元素的过程中,久而久之,也可以大体上表现出流行的思维传统和信仰。
流行是社会的镜子,广告是社会经济的晴雨表,这两样都在反映着社会的物质精神境界,都在诉说着这个时代人们心态的浮动。社会变了,人心变了,流行自然跟着变,广告不变,必然被淘汰。
广告引领流行文化。两者是互为指引的,流行文化既为广告指引方向,同时广告又是流行文化的倡导者。现代广告作为流行文化的一个要素,能以最敏锐的嗅觉感知流行元素。广告已经不仅仅是迎合消费者需求,它还可以挖掘消费者的需求,并且提倡新的观念,新的生活方式,从而引发出新的潮流。现在的媒体飞速发展,广告不仅可以通过广播、报纸、电视、杂志四大传统媒体传播,同时可在逐渐涌现的互联网、手机、移动电视等新媒体大放光彩。不断重复、多种媒体同时投入的几近轰炸式的广告,使得其影响深入人心,最终在大众的心里留下印象,并且会将广告所倡导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植入到大众的心里。
从周星驰电影里的“一日夺命散”、“含笑半步颠”到《武林外传》里的“白驼山壮骨粉”,传统广告文案惹得多少人捧腹绝倒,一时纷纷效仿,大肆流行开来。可口可乐有一系列广告主题是“What’s up”,这一口头禅十分传神的表达了美国年轻一代的迷惘的无聊的懒散的心态,立马遍地开花,至今仍然可以随处听到。这些是成功案例的影响,失败的案例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深远影响,比如哇哈哈有一款产品叫做“爽歪歪”,广告里让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大喊“爽歪歪”这一性意味极浓的广告语,一时深受舆论谴责,甚至成为台湾地区反对内地广告业进入台湾的把柄死揪不放,然而,“爽歪歪”这一原本只限闽台地区的晦涩方言却在全国范围流行起来,网络上随处可见,倒也不失为广告对流行文化的贡献。
广告演绎并且传承流行文化。广告是演绎流行的一个工具,是人们感知流行文化的最便捷迅速的窗口之一。广告就象一个潮流的风向标,能够最早地感觉流行的风向,并且迅速地表达出来,通过多重媒介不断向大众传播。人们通过广告可以知道现在流行什么,最时尚的东西是什么,以及其流行的程度有多深,生活的各方面的变迁和更新都离不开广告的功劳。一部广告史可以成为时代流行文化变迁的历史缩影,它可以记录不同时代所提倡的不同的流行观念。
广告语成为流行语,丰富和充实了流行文化的内容。许多广告语,或字句工整,或朗朗上口,或简单易记,最后经过较长时间在媒体反复播放后,渐渐成为人们口中能脱口而出的流行语了,一些优秀的广告语已经不仅仅是对产品产生叫卖作用,并且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理念的象征,甚至有些不乏成为人们的人生格言。
综上所述,我认为广告文化与流行文化的关系是:广告文化反映流行文化,广告文化的发展附和着流行文化的走向,广告文化可以反作用于流行文化
广告与流行文化之间的关系发展历程以及流行文化在广告中的展现(重点介绍在中国的发展)
早在1927年,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就说过,“广告为商业发展之史乘,亦即文化进步之记录”。无疑,广告在追求商业目的的同时,还蕴藏着某种文化观念和文化价值,而这些文化价值和文化观念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成功的广告往往有其深厚的时代文化内涵,它是时代进步文化的一面镜子。
汉密尔顿认为:流行文化是“通俗的(为大众而设计的)、短暂的、易忘的、低廉的、大量生产的、为年轻人的、诙谐的、性感的、欺骗性的、有魅力的、大企业式的”。我国哲学家高宣扬则认为:“流行文化是时装、时髦、消费文化、休闲文化、奢侈文化、物质文化、流行生活方式、流行品位、都市文化、次文化、大众文化以及群众文化等概念所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成分复杂的总概念”。一言以蔽之: 它与每个时代中的流行、时髦、时尚紧密相扣的。
因此可以概括起来说从广告在诞生之日起就与流行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只是由于科技,宗教,文化,政治等因素不同,不同时代流行有程度大小不同,广告传播范围也由远近差异。而且不同地区的流行元素与广告也有很大的差别,而广告更多的时候也是与当地文化相得益彰,在不同地区广告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可口可乐公司的广告主题词“无法抓住那种感觉”,在日本等地改成了“我感受可乐”,在意大利改为“独一无二的感觉”,在智利则改为“生活的感受”。这说明广告信息必须反映当地的文化,广告运动中的广告主、广告内容,广告受众、广告表现手段等基本要素无不受制于特定时期、特定区域的文明程度,在不同时期内有不同的依托对象和显示途径、生成方式广告无一不随着具体的时空情境而及时调整自身在文化形态中的位置。所以,所有的广告元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带有社会文化的时代痕迹。
流行是社会的镜子,广告是社会经济的晴雨表,这两样都在反映着社会的物质精神境界,都在诉说着这个时代人们心态的浮动。社会变了,人心变了,流行自然跟着变,广告不变,必然被淘汰。
在中国广告可以追溯到春秋甚至更远久的时期,在那些时代受条件限制,广告发展不成熟,而且以小农经济贼住的封建社会对广告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广告与流行文化的结合是相当脆弱的。而中国广告发展的第一个真正春天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从此开始中国广告与流行元素的结合不断深入密切,进而大放异彩。
回到上个世纪80年代,那时的中国刚刚改革开放不久,物质相对匮乏,流行时尚方面也是刚刚起步,港台的影视、流行歌曲、日本的动漫风靡一时,时尚也不过是模仿明星烫个头,“街上流行红裙子”而已,广告很少,但是也在做,推荐人通常是时下流行的打扮,简单的几句朦胧诗一样的广告词或者流行旋律的广告歌(参见燕舞收音机的广告),就像当时刚刚起步的时尚,停留在表层,正统(相对于现在),舶来。
然而到了九十年代,流行时尚开始了“大跃进”,真正如洪水猛兽一般袭来,各路明星大行其道,粉丝彪悍初见端倪。同时本土也出现了自己的“非舶来”流行文化(如崔健被奉为摇滚教父、辉煌的魔岩三杰),然而还处大众传播时代,还会有“万人空巷”、全民都梳汉奸头这一现象。本土的流行时尚真正开始大发展。此间的广告也正是这些特色的显现:明星代言开始成为一种主流的广告形式(太多了,不胜枚举啊),本土特色被不断挖掘(南方黑芝麻糊、周润发的奥尼皂角洗发水等)。这些正是当时明星爆红(且追星族兴起)和本土文化崛起的一个标志。
21世纪的时尚更加多元,更加多变。昨天韩流,今天又是选秀,明天是日漫,后天会是什么很够人猜的。抓潮流变得不那么容易,所以众多流行元素在广告中并行:明星代言(周杰伦的n个代言,韩星的代言)、网络流行语、选秀(康师傅赞助选秀)、kuso小剧场甚至山寨(山寨周杰伦的代言)。这样多样而略带嬉皮的广告精神正是如今流行文化多元多变而且越发本土化、草根化的体现。
反过来广告在演绎并且传承流行文化的同时,也在影响并促进流行因素的发展。1979年中国内地的广告业恢复以来,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中国广告迅猛发展,蔚为大观,形成了当代社会最为引人注目的文化景象之一。打开电视,一半左右的频道在播放着广告,翻开报纸,连软带硬的广告又会占去1/3的版面,电台广播中的广告讲座动则20分钟、30分钟。走出家门,路两边的广告牌会一直陪你到目的地,霓虹灯广告、灯箱广告、站牌广告、路标广告、条幅广告、高炮广告、楼体广告......高分贝的音响与促销员的“热情”召唤让你无处遁形。其直接结果是广告引导了消费时尚、加速了消费流行,控制了某种文化趋向。譬如:呀呀学语的城市儿童最先学会的居然尽是些广告词。“牛肉在哪里?”这则广告,在美国几乎家喻户晓,以致在很多场合已成了弄虚作假的代名词。
这将近30年的流行文化变迁,也是整个社会的变迁,是一个由闭塞到开放、由整齐划一到个性解放、由崇洋到发掘本土、由精英主导到草根引领的过程。此间的广告也充分的体现了这一变迁,广告与流行元素的结合也不断密切,相得益彰。未来的广告发展依然离不开流行元素,而流行元素的兴起传播也离不开广高的推动。
以上是我对“流行文化与广告之间的关系”的简单理解,其中不免有许多不足与纰漏之处,希望老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广告文化学》 宋玉书 王纯菲主编
《中国报学史》
戈公振
《广告的力量》陈培爱讲座(山东理工大学演讲)
《流行文化与广告》刘志梅
《广告文化》 MBA智库百科
《广告文化引起的消费流行》
“商业时代”杂志
第四篇:简论党委与人大、政府的关系
目前党委与人大、政府的关系好像还比较复杂,对此笔者的想法是:
各级党委书记应该兼任人大常委会主任,并且其不能不受人大干预和监督,只受党内监督和任免,反而需要人大开会选举通过其担任人大常委会主任后,才可任或继任党委书记,否则不行。因为理论上按三个代表中“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条而论。党委书记也即要代表其人民的利益,而人大常委会主任又是各级代表人民利益的最高职务,因此党委书记按理是就应该兼任人大常委会主任。而按此而论,党委会更应该与人大一起办公,而不应该与政府一起。因为按上述理论而论,人大代表是代表人民利益的,那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我们党自然应该在人大代表席位上占据最广大的数量,否则又怎么算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呢?
至于政府,其作为人大的执行机关,由人大产生,受人大监督,向人大负责,从属于人大,遵照人大的决定和要求开展工作。那么对于政府工作,党委书记只能通过人大方面进行监督管理,对于政府领导(大多是党员)工作的管理则应该做好党务方面与政务方面的区别。党委会只能决定党务方面,政务方面则应该只能通过人大方面进行监督管理决定。
至于法院,检察院等方面,我觉得法院作为国家的司法审判机关,与政府的关系应该是平行的,而检察院作为依法对贪污案、贿赂案、侵犯公民民主权利案、渎职案以及认为需要自己依法直接受理的其他刑事案件进行侦查等的机构,主要任务可以说是处理政府官员,包括人大代表的范罪问题,那么与政府的关系更应该是平行的。因此都应该接受上级法院,检察院和同级人大的管理。
至于这样一来就有如何监督党,尤其是党委书记的问题。按上述理论而论,人大代表包括党委书记,终究算是人民选举产生的,那么人民就应该有权罢免他们:比如一定数量人民或代表的联合签名,就可要求人大开会决定罢免指定代表,对于人大决定不满意的,如果有更多数量人民或及代表的联合签名,甚至可以要求重新选举人大代表,重新开人大会等。当然就目前现实而论,人民是很难得到这种权力。因此现在上述终究是空想的,就是不知道将来会不会有实现的那一天。
在中国,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国家机构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活动。由此决定了人大与政府、法院、检察院(简称“一府两院”)的关系是:
1、决定与执行的关系。人大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行使立法、重大事项决定、选举和任免、监督等国家权力。人大制定的法律、做出的决定,“一府两院”必须执行。
2、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人大代表人民拥有对“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权。“一府两院”必须依法对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人大的监督。
3、协调一致开展工作的关系。人大与“一府两院”虽然职责不同、分工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反映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共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并在这一前提下合理划分国家的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既避免权力过分集中又避免不必要的牵制,使各个国家机关既专司其职又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
人大与“一府两院”的关系,是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正确理解和处理好人大与“一府两院”的关系,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国家各方面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本级人民政府进行监督,是宪法赋予的重要职权,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50年来,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在县级以上人大设立常委会以来,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监督工作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发展。但离宪法的规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普遍存在监督不力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深层次上说,主要是因为体制不顺、职权不清、制度不健全、程序不完善以及人大自身监督能力不强,法律的规定与现实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反差。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对政府的监督,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思考和总结。这里结合我市人大工作的实际,谈谈我们对这些问题的初浅认识,偏颇之处,请各位专家教正。
一、进一步厘清人大与政府的关系和职权界线
厘清人大及其常委会与人民政府的关系,必须正确认识权力的合法来源问题。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选举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经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分别行使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使国家的权力统一于人民代表大会之中,分司于人民代表大会之下。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行政机关以及其他国家机关的权力都来源于国家权力机关,从属于国家权力。各级政府对产生它的人大负责,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是其权力合法性和正确性的前提与基础。政府对人大负责,本质上是对人民负责,是政府作为人民的政府的法定义务。基于对这个基本法理的深刻理解和透彻把握,我们认为,任何一级政府和它的领导人员、组成人员,都不能仅仅只限于对党的组织负责、对上级机关负责,而是首先必须对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
我国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规定了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民政府的职权范围,但这种划分比较原则,在实际操作执行过程中,还存在职权界线不清,交叉重复的问题。比如在实际立法工作中,由于大多数法律、法规,都是先由政府或政府相关部门起草草案,再提请人大或它的常委会通过的,因而人大在实施执法监督时,遇到不同法律法规的规定相互矛盾、打架的情况,就非常不好办。又如在民主决策中,由于宪法和地方组织法对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范围和政府行政决策的范围的规定在许多方面是重合的,以至于在实际工作中,哪些事项该由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哪些事项政府可以直接决策,很难把握得那么准,造成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政府行政决策的监督常常无能为力,以至在有的地方出现上几百万、几千万甚至过亿元的项目没有向人大报告,有的地方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没有向人大报告,有的地方人大常委会也往往采取你不报告我也得懒过问的态度,监督怎么可能有力?再如在财政权的划分上,财政预算的编制人大能不能提前介入,人大对预算的审查应该细化到什么层次,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以至于人大审查批准预算和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往往只是一个形式。诸如此类的问题,并不是依靠政府领导人的开明和具有良好的民主作风所能够解决的,而是要靠法律制度来加以明确的界定。在国家监督法没有出台之前,各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先行制定相关的法规。只有从法律上对人大和政府的职权进行明确的划分和界定,人大与政府之间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才好协调和处理。
二、进一步健全各项监督制度
人大监督是依法监督。依法就是要使各个方面的工作有法可以依循,有制度加以规范。从目前的监督实践来看,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亟待建立、健全和完善。
1、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政府重大事项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是人大依法对政府进行监督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这些年来,各地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包括我省在内的一些省级人大也通过制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和监督条例对此初步作了规定。但总的说来,这些规定都比较原则,操作性不很强,离全面系统地建立起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还有较大距离,还须作进一步的努力。一是要把人大批准政府重大决策纳入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范围。政府关于本行政区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改革开放和涉及人
民群众重大利益的决策,哪些应报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哪些应报人大常委会批准,哪些可以由政府直接决策,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从而从法律制度上保证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减少和防止决策的失误。当然,也不宜事无巨细都由人大或它的常委会批准,否则,人大就有越权之嫌,弄得政府也不好行事。二是要明确报告的重点。政府的工作牵扯面广,不可能每一项工作无一遗漏都向人大报告,这就必须突出重点。从法律的规定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来看,由政府出资融资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特别是城建、环保、交通和其他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重大自然灾害,行政区划和政府机构的变更,突发事件特别是涉及社会稳定和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发事件等,应该是政府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的重点。三是要强化责任追究的制度规定。对于应该报告而不报告的,人大常委会可以启动批评、质询直至撤职等刚性监督手段,追究负有责任的政府组成人员的责任。
2、细化预算监督制度。财政预算监督实质上是人大及其常委会从财政资金方面制约和监督政府的活动,在人大监督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由于法律和制度的不完善,它也是目前人大监督中最弱的一个方面。长期以来,政府提供给人代会的财政预草案比较粗,常常是“内行说不清,外行看不懂”,预算的透明度不高,部门预算多数游离在人大监督范围之外。对于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也仅限于人大常委会听取一次半年执行情况的报告,预算监督还仅仅只是一个程序、一种形式。?要使人大预算监督硬起来,就必须推动人大预算监督由只是履行法定的手续和程序向注重实质性监督转变。对预算形成过程的监督,人大财经委应有权提前介入财政预算草案的编制,政府财政部门提供给人代会的预算草案报告应尽可能详细和细化,对预算草案的审查重点要放在部门预算上,并把部门预算全部纳入人大审查监督的范围。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要把每半年听取一次政府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与对预算执行情况的检查结合起来,严格控制不经过预算就开支的行为,如果政府确需预算外开支必须向人大常委会报告,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如果需要调整必须经人大常委会批准。特别要加强对预算外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杜绝预算外资金“体外循环”。要把预算监督与对审计工作的监督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财政预算审计、预算外资金审计、领导干部在职和离任的经济审计的作用。只要我们建立起这样一个完备而严密的预算监督机制,就能使程序性监督实起来,真正有力度有实效。
3、健全述职评议制度。对政府组成人员和法院、检察院领导人员进行述职评议,这是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在监督实践中的一个创造,是加强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监督的一种有效的形式。我市人大常委会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启动了述职评议工作,经过10多年的实践,这项制度正在走向成熟。同时,我们也感觉到,各地做法和程序并不完全一致,大体上是处于一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状态,需要通过立法加以统一和规范。同时,如何把这一制度与党对干部的任用、提拔和考核结合起来,也还只是在“报告中提一提、在口号中喊一喊”,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把评议结果作为地方党委任用、提拔和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我们建议地方党委在党的干部任用制度上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明确把它规定下来。?
4、完善代表意见建议督办制度。督办落实代表意见建议是各级人大常委会密切与代表的联系、拓展监督范围的重要手段,是各级人大常委会加强对“一府两院”监督的一项重要工作。督办代表意见建议,必须以问题的解决程度为标准,而不能以是否答复为依据;要特别防止谁提建议谁办理问题的发生,以免措伤代表的积极性;要突出重点,对重点建议重点督办;要采取多种形式,变文来文往的“坐堂门诊”为深入实际的“巡回医疗”。
5、落实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作为抽象行政行为的政府规范性文件,比起具体的行政行为和执法行为来说,所涉及的范围和具有的效力要大得多,适用的时效要长得多,如果发生失误其所带来的危害也比具体行政行为更大。因此,做好人大规范性文件审查工作,对于保证政府依法正确行使国家行政权是十分必要的。虽然一些地方人大制定了这方面的制度,但目前工作还刚刚起步,政府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还不多,有的基本没有报送备案;对报送的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工作也还没有在地方各级人大普遍开展起来。最近,省政府已经出台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地方行政规章,各市州政府也在制定相关的制度,我们各级人大应该抓住时机把这项工作开展起来。
???
三、进一步完善监督工作程序
监督程序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从事监督活动所必须遵循的法定步骤和方法。监督程序的设计及其运作如果不符合监督的目的,再好的监督制度也会变得软弱无力。因此,进一步完善监督程序,对于加强人大监督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完善监督工作程序,必须改进会议议事制度。会议议决问题,是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的基本形式,加强议事制度建设是有效开展监督和讨论决定问题的基本保证。从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实践来看,会议议事制度不规范、程序不完善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导致了会议审议的成果法定效力不高和缺乏约束力。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应当建立科学、公开化的审议报告表决机制,改进表决的方式。表决是会议形成意见的最后的决定性环节。由于有关法律法规对人大议决问题和听取审议报告是否需要付诸表决规定不很明确,没有明示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表决报告,没有规定否决之后对报告如何处置。如果只是简单地“照此办理”,往往会使会议审议的结果取决于主持人个人的偏好,难以集中和体现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意志,容易导致审议结果不了了之,使议决问题和审议报告议而不决,造成对报告机关监督的虚化和弱化。谈到表决就不能不谈到表决方式,我们习惯于沿用的传统的举手表决方式,难以真实地反映代表和委员的意愿,需要进行改进。我市从2022年起实行审议报告表决制,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和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各项报告,一律以无计名方式付绪表决,按获得法定多数的赞成票通过(人代会听取审议各项报告采取无计名投票、常委会听取审议报告采取按表决器)。前年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市政府有关部门关于文化市场建设和网吧整治情况的报告,委员们对网吧整治不力提出强烈批评,表决赞成票未过半数,报告没有获得通过,引起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有关部门在进行集中整改后再次向常委会作了报告才获通过。今年5月,市公安局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贯彻执行治安处罚条例工作情况时,仅以一票的微弱多数通过,在市公安局引起了震动,市公安局负责人表示,这说明公安的工作还存在不足,需要大力加强和改进。此后不久,市公安局在全市公安系统开展了作风学习教育活动,针对委员和群众反映的问题有针对性的着手进行整改。这两件事在全市反响较大,使各机关部门到人大报告工作不敢懈怠。实践证明,审议各项报告实行表决制,有利于提高人大的监督权威。
完善监督工作程序,必须改进执法检查和视察工作方式。开展执法检查和视察,是人大常委会开展监督工作的重要形式。在具体实践中,由于对这项工作认识程度、操作程序、方式方法不尽相同,致使检查的效果、质量也不一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监督的主体不明确,基层单位往往被当成监督检查的主要对象,而忽略了具体的执法部门;形式过于单一,除利用听汇报、查看、座谈会等常用的形式外,其他形式运用较少;执法检查和视察形成的意见建议,多是采取检查(视察)组现场交流的形式进行反馈,缺乏法定的效力,对发现的问题的督办解决效果不明显。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改进执法检查和视察的工作程序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确保工作前移。把检查视察前的调查作为必要的环节,在执法检查和视察前,要开展专题调查,把存在的问题摸准,由以确定检查、视察的重点;二是明确界定检查、视察的对象。检查和视察所要解决的是执法主体(行政主体)的问题,是推动执法主体(行政主体)纠正执法和行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执法工作、行政工作,而不是针对执法或行政的相对人的不当行为;三是规范检查视察的形式,使之多样化。把听汇报、座谈、检查、查阅案卷、征求当事人意见、群众反映、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拓宽发现问题的渠道,使检查、视察能够把问题搞准搞透,提出的建议更具针对性;四是建立检查、视察建议的法定
第五篇:简论秘书与主管上司的关系
简论秘书与主管上司的关系
中英0801 晏丽 081010094号
我国秘书学家李欣在曾强调“秘书工作有很多内在规律”,而“支配其他规律的规律”是秘书工作中有领导的“需求线”,秘书则尽有贴近领导得“追逐线”。概括起来说,这条总规律就是:秘书工作必须尽一切可能去追逐,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领导工作需要。秘书要正确处理与主管上司的关系,做一个领导满意的助手,实现其存在的价值。
正确认识秘书与主管上司的关系,这是我们掌握“上司的工作是需求线,秘书的工作是一条追逐线”的首要任务。总的来看,秘书与主管上司关系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工作上的主从性。秘书是上司尤其是主管上司直接的、全面的工作助手。所以秘书应该以上司的工作目标为目标,以上司的工作任务为任务。第二,知识、能力、体力、思维的补充性。秘书的知识结构与专长、能力与体力、思维方向与方法等,既要与上司用共同的部分,有要有不同的质与量,这样才能既完成专业目标,又能成为上司的补充。这样才能体现秘书的存在价值。第三,人际关系的首属性。秘书与上司的关系毫无疑问是首属关系。这就要求秘书对上司尤其是主管上司付诸于服务的内容与时间不能局限于工作的需要。第四,人格上的平等性。虽说秘书与上司的关系是“主从”关系,但绝不是“主奴”关系。秘书应该保持人格的独立性,不应该成为上司的附庸或其他。
在对秘书与上司的关系特征有了了解之后,我们需要对下两个问题引起重视:一是自觉地承认秘书工作的从属性、被动性,这是选择秘书职业应有的认识。年轻的秘书们都不大喜欢听到“从属”、“被动”,但实际上,秘书只有接受了这一事实,按规律办事,才能走上职业“自由”。换个说法,秘书的价值在于对他的上司有用。首先应有做“无名英雄”的胆识,才能做一个合格的秘书。二是认真研究领导意图,因该是秘书的基本功。秘书经常那个关心大局,研究上司精神和本单位的实际,就有可能掌握领导的思维指向。除此之外,坚决的贯彻领导意图是秘书的职责,也是秘书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从“领导上司是一条需求线,秘书是一条追逐线”这一规律出发,正确处理
同本级直接领导即主管上司的关系,是秘书为领导服务的核心问题。秘书如何做一条合格的“追逐线”呢?归纳在一起,必须做到三点:首先,主动配合、适应。秘书应善于理解上司的工作意图,主动配合上司做好各项工作,而不能拨一拨,动一动。对于上司明确授权的工作,秘书应自己多动脑筋,独立完成工作,而不能事事请示。其次,服从但不盲从。上司有明显的差错,秘书出于对组织的责任心不能听之任之;上司如有违法乱纪,秘书更不能一味迁就,而应采取适当的方式提醒、规劝,甚而辞职、举报。最后,委婉提醒,适合规劝。当秘书发现上司做出明显错误的决定时,一般不应立即正面提出意见,因该采用委婉地提示,让上司发现自己的错误,或等待一定的时机再做请示,让上司冷静后重新做决定。
总而言之,秘书工作需要尽一切可能去追逐、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领导工作的需要。只有这样,秘书工作才能健康发展,秘书才有存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