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苗木高度、冠径、胸径、地径、土球直径
1、实生苗——又称直生苗、播种苗,系用种子播种繁殖直接培育而成的苗木。
2、移植苗——指经过移栽(到异地)后培育而成的苗木。
3、苗木高度——指苗木苗木露出地表的根茎部至树冠顶部之间的垂直距离,常以“H”表示(计量单位为cm,下同)。
4、冠径——又称蓬径,指苗木冠丛最大幅度之间的直径,常以“P”表示。
5、胸径——指离地面1.2m处的树杆直径,常以“Φ”表示。
6、地径——指离地面0.3m处的树杆直径,常以“d”表示。
7、土球直径——又称泥球径,指苗木移植时根部所带泥球的直径,常以“D”表示。乔木的土球直径按胸径的8倍计算,当按胸径计有困难时按地径的7倍计算;灌木或亚乔木(如丛生状的桂花等)的土球直径按其冠径的1/3计算。
8、苗木长度——指部分植物(如铺地柏、常青藤等)在自然状态下根茎部至枝梢的实际长度,常以“L”表示。
9、全冠苗——指达到三级分枝且冠径达到其胸径的15倍及以上的乔木(特殊乔木除外)。
10、非全冠苗——指达不到三级分枝或冠径达不到其胸径的15倍的乔木(特殊乔木除外)。
11、苗龄——指苗木繁殖、培育的年数,通常以“一年生”、“二年生”表示。
12、大树——指胸径在15cm以上的常绿乔木和胸径在20cm以上的落叶乔木。
13、行道树——沿道路旁种植的乔木,具有遮荫、防尘、护路、减弱噪声和美化环境等作用。行道树的枝下高应达到2.8m及以上。
14、反季节种植——根据苗木的种类、品种在不适宜其种植的季节里种植,视作反季节种植。苗木起掘、种植时间应该在适宜种植季节里进行,若因工程特殊原因要求在反季节种植的,工程计价时应考虑反季节种植的人工、材料、机械及养护等技术措施费用。桥木分常绿和落叶,落叶一般以胸径表述规格,常绿一般以高度表述规格
一般有胸径的乔木,土球规格按胸径的8-10倍考虑
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CJJ/ T82-99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中乔木与土球的关系 树高150cm,土球直径40-50cm 树高150-250cm,土球直径70-80cm 树高250-400cm,土球直径80-100cm 树高400cm以上,土球直径140cm 灌木蓬径30-40mm,土球20cm;蓬径50-70mm,土球30-35cm;蓬径80-100mm,土球40cm;蓬径110-130mm,土球50cm以此类推,松柏类按乔木。
第二篇:绿化工程套定额要求:乔木高度_土球直径_蓬径_地径_
苗木术语参考
苗木高度、冠径、胸径、地径、土球直径、苗木长度、全冠苗、非全冠苗、反季节种植等术语,经市园林苗木价格信息编制组专家研究,决定在新园林定额有关规定基础上,结合本市实际情况重新解释如下:
苗木高度——指苗木苗木露出地表的根茎部至树冠顶部之间的垂直距离,常以“H”表示(计量单位为cm,下同)。
冠径——又称蓬径,指苗木冠丛最大幅度之间的直径,常以“P”表示。
胸径——指离地面1.2m处的树杆直径,常以“Φ”表示。
地径——指离地面0.3m处的树杆直径,常以“d”表示。
土球直径——又称泥球径,指苗木移植时根部所带泥球的直径,常以“D”表示。乔木的土球直径按胸径的8倍计算,当按胸径计有困难时按地径的7倍计算;灌木或亚乔木(如丛生状的桂花等)的土球直径按其冠径的1/3计算。
苗木长度——指部分植物(如铺地柏、常青藤等)在自然状态下根茎部至枝梢的实际长度,常以“L”表示。
全冠苗——指达到三级分枝且冠径达到其胸径的15倍及以上的乔木(特殊乔木除外)。
非全冠苗——指达不到三级分枝或冠径达不到其胸径的15倍的乔木(特殊乔木除外)。
反季节种植——根据苗木的种类、品种在不适宜其种植的季节里种植,视作反季节种植。苗木起掘、种植时间应该在适宜种植季节里进行,若因工程特殊原因要求在反季节种植的,工程计价时应考虑反季节种植的人工、材料、机械及养护等技术措施费用.对苗木计量的方法:
1、苗木预算价值,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品种、规格、数量(包括规定的栽植损耗量)分别列项以株、米、平方米计算。
2、栽植苗木按不同土壤类别分别计算:
(1)露根乔木,按不同胸径以株计算;
(2)露根灌木,按不同株高以株计算;
(3)土球苗木,按不同的土球规格以株计算;
(4)木箱苗木,按不同的箱体规格以株计算;
(5)绿篱,按单行或双行,按不同篱高以延长米计算(单行3.5/m,双行5株/m);
(6)樊缘植物,按不同生长年限以株计算;
(7)草坪,地被和花卉分别以平方米计算(宿根花卉9株/m2,木本花卉5株/m2);
(8)色带,按不同高度以平方米计算(12株/m2);
(9)从生竹,按不同的土球规格以株计算。
3、水车浇水,按栽植不同类别的不同品种、规格,以株、米、平方米、株丛计算。土方工程量计算规则:
1、平整场地:
(1)园路、花架分别按路面、花架柱外皮间的面积乘1.4系数以平方米计算;
(2)水池、假山、步桥,按其底面积乘2以平方米计算。
2、人工挖、填土方按立方米计算,其挖、填土方的起点,应以设计地坪的标高为准,如设计地坪与自然地坪的标高高差在±30cm以上时,则按自然地坪标高计算。
3、人工挖土方、基坑、槽沟按图示垫层外皮的宽、长,乘以挖土深度以立方米计算。并乘以放坡系数。
4、路基挖土按垫层外皮尺寸以立方米计算。
5、回填土应扣除设计地坪以下埋入的基础垫层及基础所占体积,以立方米计算。
6、余土或亏土是施工现场全部土方平衡后的余土或亏土,以立方米计算。
7、堆筑土山丘,按其图示底面积乘设计造型高度(连座按平均高度)乘以0.7系数,以立方米计算。
8、围堰筑堤,根据设计图示不同提高,分别按堤顶中心线长度,以延长米计算。
9、木桩钎(梅花桩),按设计图示尺寸以组计算,每组五根余数不足五根或按一组计算。
10、围堰排水工程量,按堰内河道、池塘水面面积及平均深度以立方米计算。
11、河道、池塘挖淤泥及其超运距运输均按淤泥挖掘体积以立方米计算。
第三篇:苗木直径与土球直径的对应关系总结 预算施工有用
苗木高度、冠径、胸径、地径、土球直径、苗木长度、全冠苗、非全冠苗、反季节种植等术语,经市园林苗木价格信息编制组专家研究,决定在新园林定额有关规定基础上,结合本市实际情况重新解释如下:
苗木高度——指苗木苗木露出地表的根茎部至树冠顶部之间的垂直距离,常以“H”表示(计量单位为cm,下同)。
冠径——又称蓬径,指苗木冠丛最大幅度之间的直径,常以“P”表示。
胸径——指离地面1.2m处的树杆直径,常以“Φ”表示。
地径——指离地面0.3m处的树杆直径,常以“d”表示。
土球直径——又称泥球径,指苗木移植时根部所带泥球的直径,常以“D”表示。乔木的土球直径按胸径的8倍计算,当按胸径计有困难时按地径的7倍计算;灌木或亚乔木(如丛生状的桂花等)的土球直径按其冠径的1/3计算。
苗木长度——指部分植物(如铺地柏、常青藤等)在自然状态下根茎部至枝梢的实际长度,常以“L”表示。
全冠苗——指达到三级分枝且冠径达到其胸径的15倍及以上的乔木(特殊乔木除外)。
非全冠苗——指达不到三级分枝或冠径达不到其胸径的15倍的乔木(特殊乔木除外)。
反季节种植——根据苗木的种类、品种在不适宜其种植的季
节里种植,视作反季节种植。苗木起掘、种植时间应该在适宜种植季节里进行,若因工程特殊原因要求在反季节种植的,工程计价时应考虑反季节种植的人工、材料、机械及养护等技术措施费用.乔木的土球直径是胸径的6-8倍,常绿树与高度相关,如图。按经验,2.5米左右的全冠苗木土球70cm左右。树木支撑如施工方案及设计未定或无现场资料,就按三脚竹子支撑定。
第四篇:高烈度地震区中小跨径公路桥梁抗震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高烈度地震区中小跨径公路桥梁抗震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高烈度地震区中小跨径公路桥梁抗震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属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合同编号:2022 318 000 096)。项目对汶川地震中中小跨径公路桥梁的震害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小跨径桥梁的抗震关键技术研究。研究成果解决了中小跨度桥梁概念设计、斜、弯坡桥设计特殊方法和措施、减隔震设计实用化等关键技术问题,对我国中小跨径桥梁抗震设计水平的提高有重要促进作用,从根本上提高西部地区新建交通网络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项目在对国内外历次大地震的桥梁震害进行调查归纳的基础上,对汶川地震中1540座中小跨径桥梁的震害进行系统分析,得出了汶川地震中小跨径桥梁震害特征;针对震害特征对既有中小跨径桥梁的抗震设计技术与构造措施进行了回顾与审视。主要针对抗震设防标准与性能目标合理性、桥梁延性构件设计方法及构造措施、桥梁能力保护构件设计方法及构造措施、桥梁挡块计算及构造措施、桥梁防落梁措施、我国公路桥梁现行抗震设计方法及抗震构造措施等内容开展检讨分析;开展中小跨径桥梁的适宜的抗震结构形式、结构体系、地形适应性、桥墩形式的选择等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中小跨径桥梁抗震概念设计体系;针对弯、斜、坡桥开展地震响应、碰撞效应、简化计算分析方法、抗震构造措施开展研究,解决弯、斜、坡桥抗震设计问题;对中小跨径桥梁隔震技术的简化计算方法、实用化和体系化技术开展研究,对比了国、内外减隔震桥梁主梁限位及防落梁措施,建立了限位装置的计算方法。解决我国中小跨径桥梁隔震应用中的技术难题,并形成中小跨径桥梁的防落措施体系;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交通运输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公路抗震减灾关键技术研究重大专项”的部分研究成果,编写了《高烈度山区新建中小跨径桥梁抗震设计技术应用指南》。项目组研究人员经过近3年的刻苦攻关、精心研究,超额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各项研究内容、技术指标及经济指标,取得了5项重大科技成果和8项主要科技成果,攻克关键技术5项,并申请了2项国家发明专利。研究成果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揭示了山区中小跨径桥梁在高烈度地震作用下的震害特征和基本规律。2.构建了利用主梁和支座间的滑动,结合墩台限位装置或抗震制动墩等控制梁体地震作用下变位的抗震设计方法。3.提出了考虑桥墩集成刚度的中小跨径桥梁桥型选择、联跨布置、连接与支承等方面的设计准则和技术要求,完善了中小跨径桥梁抗震设计的相关内容。4.研发了三向限位的组合型钢抗震耗能挡块。5.编制了《高烈度山区新建中小跨度桥梁抗震设计技术应用指南》,可为修编相关桥梁抗震规范提供技术支撑。项目研究成果在四川雅安至西昌、映秀至汶川等高速公路的设计中得到了应用,对我国高烈度地震区中小跨径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完成人】:庄卫林,刘振宇,蒋劲松,李建中,王克海,唐光武,赵灿晖,冮大兴,郭晓东,杨昌凤,冯学刚,李茜,苗宇,胡建新,兰海燕,杨兴旺,殷强,曹发辉,韦韩,羊勇,管仲国,郑万山,张显明,张又进,刘怀林
山区中小跨径高墩梁桥抗震设计优化技术研究
1、课题来源与背景 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已经进入了地形复杂的山区,很多又是高烈度地震区,给桥梁工程带来了新的挑战。国内外研究集中在高墩、大跨桥梁,针对量大面广的中小跨径高墩非规则梁桥的抗震研究相对较少。在非规则高墩桥梁的抗震设计工作中,仍普遍借用、套用中、低墩规则桥梁的设计方法,可能会给结构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开展中小跨径高墩非规则梁桥的相关研究,有助于完善特殊桥梁的抗震设计理论,促进特殊桥梁设计水平的提高,对山区高墩桥梁的设计工作具有直接、现实的指导意义。“山区中小跨径高墩梁桥抗震设计优化技术研究”由河南中原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利用自有资金立项,长安大学为协作研究单位。通过对多项设计关键技术开展研究攻关,并将其应用于工程实践。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本项目针对山区中小跨径以及高墩梁桥的抗震设计技术优化进行了研究,属于应用基础研究。本研究从抗震设计及分析理论出发;首先进行桥墩、支座组合选型研究,探索不等墩高桥梁地震反应特点的一般规律;其次揭示高墩破坏过程、破坏机理及性能指标;然后总结延性设计及能力保护设计的要求、减隔振装置及分析模拟方法、抗震构造措施设计;最后总结出结构抗震概念设计要点,得到一套系统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可供设计人员直接参考。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本项目成果:(1)以下3个成果是国际首次系统提出或研究: ①支座与桥墩的联合选型;②调整支座或桥墩刚度来达到刚度平衡的敏感性及适用范围;③支座、限位装置、连梁装置的作用顺序研究。(2)以下2个成果是国内首次系统总结: ①抗震概念设计;②圆型墩直径、配筋率、系梁的全套设计参数研究。(3)以下3个成果对工程设计具有很强的直接参考作用: ①抗震分析与设计方法, ②不等墩高桥梁的地震反应特点, ③高墩桥梁的抗震性能指标和破坏机理。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项目研究工作基于良好的研究基础和正确研究方法,采用可靠的研究手段,研究成果得到了实践检验,具有较好的成熟度。本研究成果可直接适用于桥梁抗震设计,尤其适用于量多面广的中小跨径非规则连续梁桥的抗震设计,可提高桥梁抗震设计及安全水平,可简化设计流程,降低设计成本。
5、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研究成果已在“鹤壁市连接线北延Ⅱ期工程K23 904大桥”等桥梁设计中得到应用,正在设计的多座桥梁中也采用了本项目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历年获奖情况
【完成人】:张兴超,梁鹏,胡宗相,魏方震,罗生举,肖光昕,赵敬文,郭桂林,王秀兰,吉世鹏,段瑞芳,胡予磊,黄强,庞战勇,武威,吴晓静,张小戎,任丙彦,曹锋军,刘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