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作用

第一篇:诚信作用

       征信监管的目的是保护数据主体(即企业和个人)的利益而实施征信法规,并以此促进信息共享,规范征信机构的行为,维护征信市场的正常秩序,促进征信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加强征信监管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征信市场的有效监管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建立和完善社会征信体系有利于全社会营造讲诚实守信用的浓郁氛围,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信用中国我们共同打造ccn86.com征信市场监管部门推行信用监管,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来规范征信市场,促使企业经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人人恪守经营运行规则,个个按章办事,造就诚实信用、公平竞争的环境,这对于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征信市场的有效监管是征信行业自身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目前,中国社会各方都在急切呼唤诚信体系的建设,而市场的自然发展无法满足紧迫的现实需求。因此,必须采取政府推进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运作模式。这就需要征信管理机构作为政府推进的执行者,制定征信业发展的整体规划,率先开始征信基础建设,培育市场需求主体,引导社会投资,以加快征信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3、征信市场的有效监管是维护被征信对象的合法权益的需要。征信业涉及征信机构、被征信对象、征信产品使用者等多方面,对各方的权利、义务和各环节运作都要进行规范,明确行业监管目标和手段,具体指导、监管征信机构和征信市场的运作,为征信业的市场化运作保驾护航。此外,征信管理机构还可以为征信业有关各方提供沟通平台,营造良好的行业竞争环境,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4、征信市场的有效监管是管理机构履行监管职能的重要体现。我国的征信监管机构担负着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职责,市场信用是市场管理的核心。围绕着这一核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我们必须以创新的精神主动而不被动,自觉而不盲目的推进征信市场监管工作。征信监管机构通过对征信业的市场准入、运作和退出的日常监管,保证有关法规制度的贯彻执行。市场准入监管包括对征信机构资格的认定、征信从业人员资格的审查以及可以从事的征信业务的界定;监管已进入的市场主体依法合规运作,保证信用产品的质量;对违法违规机构和个人,依法予以惩处,包括吊销营业执照和取消从业资格等。

       全国联网两年来,随着非银行领域信息采集的稳步推进,个人信用档案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工作繁忙的杨女士这天接到一个“尽快缴纳手机费”的提醒短信后,急忙上网交了费用,又特意打电话到声讯台确认缴费成功之后才放心。“我不想给自己留下手机欠费的记录”,杨女士说。2022年4月,电信用户缴费信息接入个人征信系统,这是个人征信系统信息采集向非银行领域拓展的一个实例,在这些举措之下,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这些生活“小事”给个人信用的加分和减分。据了解,2022年,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信息采集,在电信、电力、法院、养路费等部门稳步推进,使非银行领域信息采集获得了很大的拓展。越来越多的内容,开始与每个人的信用档案挂上了钩。这一趋势意味着什么?

       联网两年实现质的突破

       今年1月,我国个人征信系统全国联网正式运行两周年。这两年时间,全国个人征信系统和企业征信系统走过了艰难但卓有成效的起步阶段,如今已逐渐在社会上形成共识。“社会对个人信用记录的认可和重视,就是征信系统进步的一个标志,也是我们推进征信系统建设的目标之一。”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这样表

       示。

       我国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在近两年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建立了集中统一的数据库和覆盖全国所有金融机构的网络,为1330万多户企业和近6亿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采集了企业和个人在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立结算账户、贷款、担保、信用卡等信用信息。在此基础上,人民银行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克服各种困难,积极推进非银行信息的采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从劳动保障部门采集企业和个人参保和缴费信息工作正在天津、北京等9个城市试点,2022年将逐步向其它省会城市推广;个人公积金缴存信息采集工作基本覆盖全国,已有260多个地市的住房公积金中心报送个人公积金缴存信息;从电信部门采集电信缴费信息工作正在全国16个省(市)试点;与国家电网公司就采集企业和居民电费缴纳信息达成一致,目前双方正在研究制定接口规范和试点方案;北京、吉林松原已将养路费缴纳信息纳入个人征信系统。我国个人征信系统非银行信息采集工作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和趋势,同时已纳入系统的非银行信息在全面反映个人信用状况、协助相关部门完善行业信用建设等方面开始发挥积极的作用。

       此外,在企业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方面,从环保总局采集企业环境违法信息工作、从劳动保障部门采集企业拖欠工资信息的工作都在稳步推进,部分地市案件诉

       讼信息也已经纳入企业征信系统。

       从“约束”到“保障”

       个人征信体系从无到有,在短短几年内已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它的存在。但记者在随机访问当中发现,还有一定比例的人群甚至企业,认为个人征信系统仅仅是与银行有关的系统,与银行打交道(比如贷款买房、做生意)就用得着,不打交道就用不着,“为什么我交不交手机费、养路费这样的事,也要记入我的信用档案呢?”

       不少人有这样的疑问。

       海外归来的某创业公司负责人刘敏,对信用记录的作用显然了然于胸。“以我个人的理解,并不能简单地说,英、美等发达国家中人的自律水平就特别的高,我看覆盖在生活各个角落的信用信息采集,才是促使每个人都讲信用的制度保障。”在欧美生活了10多年,刘敏深有感触:“零记录不是正资产,只有正向的信用记录在我租房、找工作、申请信用卡时才有效。”他对记者说,回到国内,看到不少朋友对把电信等公用事业缴费信息纳入自己的信用档案还有顾虑,“我想对他们说的是:这是好事啊,增加了你信用加分的渠道,做生意也有了一个取信于人的凭证。中国发展这么快,像发达国家那样‘没有个人信用寸步难行’的情况,不用多少年就会到来。到时人人守信、业业守信的氛围一经形成,我们的生活会比现在顺畅很

       多。”

       如果说“海归”刘敏的观念比较超前,怕留下信用“不良记录”的杨女士则解释得很实在:“刚开始觉得这样的记录像是个约束,但后来一想,它其实保障了大多数守信者的利益,‘紧箍咒’是戴在不讲信用人的头上的,同时也督促大家养成守约守信的习惯。”

       对于拓展个人信用信息采集的范围,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个人而言,缴纳电信费、养路费、水电费等行为也包含一种信用信息,如果将这部分信息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档案中,会使更多的人拥有信用记录,帮助这些人将日常生活中一次次按时缴纳电信费用的行为积累成信用财富,方便未来的经济和金融活

       动。

       实践证明,诚实守信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仅仅靠法律和道德规范就可以形成的。如果一个人的失信行为不被记录、不受惩罚、不付出代价,他就很难有诚实守信的动力和约束力,一些原本诚实守信的人也可能会不再守信。所以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建立和完善征信体系,准确识别个人身份,收集和保存他们的信用记录,依法使用这些记录,使守信行为得到褒奖,使失信行为受到惩戒,同时,使个人更加重视保持自身良好的信用记录,从而为整个

       社会的诚信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从实际情况看,在电信、物业等缴费过程中,有一些欠费行为是由于收缴双方就款项存在不同意见所致。为此,征信管理局有关人士建议,用户如果发现自己信用档案中的电信缴费信息不准确,可及时与当地人民银行联系,提出异议申请,人民银行会尽快进行核实。如果经查是因电信企业报送数据有误,则由电信企业在更新数据后重新报送;如果是因为征信中心将电信信息整合到个人信用档案过程中发生错误,则由征信中心及时更正。如果经核实信息属实,但你本人认为有错,你可以在你的信用的报告中加注声明,或向法院起诉。

       据了解,2022年,人民银行将在个人征信系统非银行信息采集工作方面加快步伐,目标是以个人征信体系带给社会、经济、法制等方面的诸多益处,促进我国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法制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以个人征信体系的杠杆,撬动我国

       信用社会的实现和发展。

       自2022年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投入使用以来,人民银行乌海市中心支行注重发挥个人征信系统功能,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辖内金融机构正确使用个人征信系统,不断提高系统信息质量和个人信用信息异议处理效率,在培育和提高社会公众信用意识,降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随着征信工作的不断深入及宣传面的扩大,公众对借用报告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明显。据了解,目前各金融机构接到客户咨询中最多的是:怎样才能有好的个人信用记录、如果有了不良记录怎么办、对以后的生活有哪些影响等等;还有的客户因过去向金融机构提供信息时填写住址信息不规范,现在个人信用报告中同一个居住地址出现多个名称,而担心这些信息是否能改,通过什么途径更改,如果不改对今后鉴定第二套住房贷款有何影响等。由此可见,随着个人征信系统投入使用,公众的信用意识在逐渐提高,征信宣传深入人心。

       据调查,我市各家金融机构在办理个人贷款、信用卡授信审批中,都把个人信用报告作为主要决策依据和重要参考依据。调查显示,一季度,我市金融机构累计办理信用卡和个人贷款业务5429万笔,金额3.23亿元,利用征信系统对每笔业务进行了查询,查询率为100%金融机构从信用报告记录中发现了大批的优质客户,个人征信系统在金融机构信贷业务管理中的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个人征信系统防范个人贷款风险的功能已经被金融机构了解和认同,防范信贷风险作用进一步显现。一季度,金融机构利用系统查询受理贷款申请6677笔,通过系统查询,发现其中107笔个人贷款和信用卡业务申请有不符合条件的不良信用记录,存在潜在的信贷风险,被银行拒绝办理。在受理个人贷款和信用卡审批中,通过查询个人信用信息,还督促有欠款客户将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未还贷款还清,帮助客户重新建立良好信用记录,个人征信系统在防范个人金融风险方面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此外,人行市中心支行高度审视信用信息的异议处理工作,设置专人办理查询及异议工作,严格接照《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异议处理规程》操作,在规定时间内积极受理并与金融机构协调处理个人信用信息异议,减少不必要的异议处理环节,提高了异议处理工作效率。一季度,中心支行查询个人信用报告25户,受理异议处理2笔,对客户提出的疑问现场解答,并及时与办理业务的金融机构联系、了解原因,做出相应回复,客户对异议处理和解答信用信息疑问满意度较高。

       截至目前,我市已有16万自然人进行了个人征信系统,也就是说,市内绝大多数有收入的个人都建立了信用档案。

第二篇:浅谈诚信营销对企业的作用

       在市场上,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同一个行业的生意,有的人能把生意做的红红火火,而有的人却不行。这是为什么呢?来自生意竞争中的秘密,就是诚信。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一个小吃店的老板,居然把收钱箱敞开,无人看管。

       那次我出差到某地去办事,遇到的这件事至今难以忘记。我清晨来到一个不是很大的餐厅,但是这里的生意非常的好。里面的食客很多,有中学生,上班族,甚至还有开着小车来这里吃饭的老板。笔者一下高兴起来,相信找到了一家满意可口、有特色的饭店,准备好好好品尝一下,然后去工作。可是当我看到早餐的种类和价格,不免心凉了半截:饭店早餐的种类很一般,和其他的早餐店的东西都是一样的,价格也差不多。这样一家没有特色的饭店,为何生意会这样的好呢?

       在我吃完早餐后,我找到了答案。吃完早餐,我去收银台付款,可是我站了半天,也不见收款人。我连叫了几声:“喂,老板!我付钱啊!”心里嘀咕:“真是的,还很少有碰到这样要钱不积极呢。”这时,早餐店老板笑着走过来问道:“你好,多少钱?”我又一次纳闷:“还让客户自己算账?真是的!这样奇怪的位生意人,居然还这样好的生意!”

       我吃了五块钱的。但拿出皮包,发现实在是没有零钱,我就摸出一张五十元,递给这位老板。可他没接我的钱,笑着对我说:“您是第一次来这里吧?那我告诉你,钱箱在这,你自己找钱吧。我还要忙着呢!”老板笑着就去招待新来的客人,我这时才注意到收银台上放着一个大大的钱箱,里面有很多一块一块的零钱,也有十元,二十元,也有几张五十元的票子。我把我的五十元钱放入箱内,从里面拿出四张十元和一张五元的放入皮夹。这时不停的有人往里放钱,也有人从里面像我一样自己给自己找钱。大家好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十分随便。

       我从心里佩服这位生意人的做法。在如今市场经济下,他这样对人诚信,真是可贵!只有自尊,别人才尊重你,只有你对别人诚实,那么别人一样对你诚实。非常羡慕这位老板的“傻”,大家在他这种傻的氛围中,感到轻松、快乐、平和、安全、高兴。其实这位老板太精明了,难怪他的生意会这样的好。

       人类在生存当中有很多策略,诚实守信就是很重要的一个。亚当·斯密认为的,人性结构中有一种自发的道德准则,它表现在个人为自爱、同情、正义、自律等,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表现为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平等交易。那么,企业在市场竞争策略中,诚信也是最重要的。因为市场经济活动的本身就是一种信用经济。诚信其实是一种经营思想和态度,诚信营销对企业来说不是一件很难的事,诚信不是高科技,诚信是经营准则中最普通,最简单的一个准则而已。关键是愿不愿去做。“态度决定一切!”如何做诚实守信呢?

       一、路在脚下要走的长远一点

       当我们翻开报纸、杂志,经常会看到一个个耸人听闻的标题,尤其令人担忧的是食品企业的“丑闻”。从假奶粉到毒火锅,从沟下水提炼食用油到家畜鱼类的激素催肥。少数食品企业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绞尽脑汁,不择手段,造假卖假,走向极端。其实最终这些企业是会死亡的,决不会长久的。

       企业的市场营销核心是与消费者发生关系,一个优秀的企业不但能生产出优质产品来满足消费者需求,而且在经营活动中把诚实守信看作唯一的指导思想,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把路走得更长更远。中国的市场不需要一夜成名的传奇,也不需要一夜暴富的神化,老老实实,脚踏实地才是企业所追求的。我们曾经见过在一个区域市场的小有胜利,马上复制全国市场的失败案例,也见过想通过一两个“金点子”来决定企业成败的荒唐笑话。一个优秀的企业必须有长远的战略营销思想,品质优良的产品,广告不要浮夸。价格体系是要以市场为中心,重合同、讲信用、信守承诺。虽然中西方文化有很大差异,但是诚实守信这一条却是中西方成功企业共同信守的经营理念,包括可口可乐、宝洁等这一些国际公司,诚实守信也是它们最基本的指导思想。所以说企业一旦建立起长远的战略目标后,就会视真诚第一,视信誉第一。短视的企业一定是昙花一现,很快就会消失在市场营销的舞台上的。

       二、人对人一样要真诚

       在国内一个知名营销网站的BBS论坛上,有一人去某食品公司应聘,后竟为了几百元的路费吵得不可开交。一个如此知名的公司为了这样一点小事,在行业中留下如此印象实在不值。那么作为营销人对企业一样要忠心,作为营销人的你,一旦进入企业,那么你将应与企业同舟共济、荣辱与共,因为你选择的是一个职业,是一生的事业,那种朝三暮四的人去哪一家企业,他都会感觉不如意。踏实做人,无论对谁,都是最基本的道理。一个频繁招人的企业和一个不停变换工作的人都是要让人思考的。

       即使当一个人走完自己的一生,在回味的时候,也定会为自己这一生中那些真诚待人的时刻而无悔和骄傲!反之,将诚信视为儿戏,对真诚无动于衷、毫无反应的人,那么他的一生是可悲的。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价值观人,真诚将会给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三、真诚的忠言

       我们经常碰到企业的管理者们感叹,不怕价格战广告战,我们最担心的是我们企业缺人才,缺对企业忠心耿耿的人才。我们最怕人才战!这是很多企业困惑的问题。那么要问企业的是:您为您旗下的人才设想过完整的职业规划吗?要留住人才,薪金不是唯一的手段,这里我要说的是比金钱更为重要的是真诚,真诚善待您企业的每一位员工。每一个人都有思想,都会期待发展,关键问题所在,是这个人愿不愿意去做。要做到真诚对待每位人才谈何容易,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项极大的系统工程。我见过一个食品公司在进入公司的时候要写保证书,保证对企业要忠心。试想一下,这能够奏效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一张纸、一个签名能留住人才,那么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企业在感叹了。因此笔者要谈的还是句老话:留人留心,诚信对人。

第三篇:工商管理—诚信对企业的作用

       第一、诚信:企业竞争力的基础

       尹 利

       探求基业长青之道是中国企业界经久不休的一个重要议题,而欲使企业生命之树长青,一个根本的要求就是让企业长期保持企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是由企业资源有机组合而形成的强于其竞争对手且可持续的占领市场、获取利润的能力。诚信作为企业一种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源和无形制度,不仅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础,而且在企业整合各种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坚持诚信理念原则,将利己与利他完美地结合,应是有志于长远发展的现代企业的必由之路。

       一、诚信是企业竞争力的一种基础性资源

       对于企业来说,诚信有三种含义,一是诚实守信的道德行为习惯;二是遵守和维护合理的市场经济制度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三是以尊重他人的人权与物权为前提的社会责任感。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仅需要各种有形资源的投入,而且也需要诸如科学技术、管理制度和企业伦理道德等无形资源的投入。诚信作为企业伦理道德的基础和出发点,不仅成为对企业及其全体成员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企业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无形资源。

       首先,是诚信发挥效用的广泛渗透性。即诚信资源广泛作用于企业的各种经营管理活动之中。企业竞争力以企业创造价值的一系列活动为直接支撑点,包括生产作业、采购及后勤保障、营销及售后服务、技术开发、各项管理活动等等。企业全体成员以诚实的态度投入并完成所在部门的本职工作,是企业创造价值的各种活动得以顺利完成且保证一定效率的前提条件。同时,在企业各种价值创造活动之间的配合与连接中,企业有关人员相互间的相互尊重和真诚互信无疑也是配合成功的最基本因素。并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现代企业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流的先导作用,也就是以信息为纽带控制和整合企业创造价值的各种活动,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预期目标。而对企业信息流的基本要求是真实、及时、准确,因此企业内部的诚信也就成为保证企业信息真实可靠的必要条件。

       其次,是诚信发挥效用的长期性。企业的诚信资源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逐步积累而形成的,并且具有自我积累的倾向,即企业在内部使用诚信资源,不但不会造成其减少,反而会促使其有效供给增加。因此,诚信资源可以长久地发挥越来越大的效用。同时,诚信资源在企业外部效用的发挥具有一种对其他资源依存的特性,即企业竞争力的其他战略资源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发挥作用时,诚信资源才开始对企业竞争力产生直接的影响。例如,日本的松下、东芝等企业的电器产品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主要依赖于优异的产品质量和先进的技术工艺水平。早期福特公司之所以能够在美国实现了“生产出让每一个人都用得起的汽车”的承诺,离不开其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大规模生产线作业与管理方式。由此可见,诚信资源对企业竞争力起到直接推进作用需要一个过程,这是诚信资源从潜在竞争力资源转化为显性竞争力资源的过程。而作为显性竞争力资源的企业诚信资源,又反过来对企业其他资源的效能进一步发挥,产生了连续不断的推动与放大作用。

       第三,诚信对企业竞争力作用的双向性。诚信资源可以对企业竞争力产生积极的维护与提高作用,也可能因为诚信资源的丧失或运用不当而使企业竞争力急剧下降甚至使企业 陷入困境。前不久,肯德基因涉嫌使用“苏丹红”,致使肯德基品牌信誉遭受沉重打击,企业信用度急剧下降,企业竞争力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而曾经红极一时的国内企业秦池、三 株,则是在企业竞争力其他资源运用不到位的情况下,盲目追求品牌宣传效应,这实质上是针对市场做出承诺但却无力兑现,如此哗众取宠的做法是导致企业迅速走向衰落的重要原 因之一。至于当前一些企业靠发布虚假广告欺诈消费者的极其错误的做法,对其企业竞争力来说,更无异于饮鸩止渴。因此,时时将企业的形象、企业生存基础及企业竞争力与诚信 紧密相连,不以任何方式轻易承诺,但一旦做出约定,就要竭尽全力守约、守信,是现代企业的贤明选择。

       第四,是诚信的平等性。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在建立彼此的诚信关系方面是平等的,企业应当为使用者寻求最大利益、为其提供物有所值的产品和服务,应使大众乐于而不是被迫 接受企业所设计出来的标准。但是,近几年来存在于国内各行业的众多霸王条款,虽遭消费者深恶痛绝,却“屹立不倒”,甚至“花样翻新”。据中国消费者协会调查,在去年的一年 中,就征集了消费者提供的霸王条款达4802条。而这些霸王条款的共同特征是:减免责任,逃避经营者应尽义务;违反法律规定,任意扩大经营者权利;排除、剥夺消费者的权利;权利义务不对等,任意加重消费者责任;利用模糊条款,掌控最终解释权。借助霸王条款以欺诈消费者,实质上是一种野蛮的无赖行径,而随着由此造成的企业诚信资源的严重流失,必将得到企业竞争力急速下降的结果。因此,不能单纯强调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忠诚度,企业对消费者的诚信度理应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评价指标。

       二、诚信作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基本原则

       企业作为一个有生命的经济组织,应有自己的生存目的和发展目标,而企业的生存目的与发展目标的价值取向,将直接决定着企业对诚信的定位。企业的诚信观大体可分为两种,一是把诚信当作企业达到经济目标的一种手段;二是将诚信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目的之一。

       将诚信当作企业达到经济目标的工具,是一种以尊重和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以自由竞争的价值观为导向的定位,企业把追逐经济利益作为唯一目标,在遵循法律的前提下努力实现 自身利益最大化。但是,这种诚信观将会造成企业竞争力的先天不足,原因在于:第一,仅仅接受法律的约束而缺少较高层次的道德约束,使企业文化失去有力的支撑,企业无法具备真正的凝聚力,因此也就难以成为一个高效率的整体,构成企业竞争力基础的各种资源无法发挥应有的效能,必然降低了企业竞争力;第二,把诚信当作工具的诚信观具有不稳定性。诚信是一种公共物品,企业的诚信行为经常为其他人带来利益。受工具理性所引导的企业,如果诚信供给的企业边际成本大于社会边际成本,企业边际收益小于社会边际收益,将会减少诚信的供给。并且在利益的驱动下,千方百计钻法律的空子,实施种种反诚信行为,甚至会铤而走险,违法犯罪。2022年在美国发生的安然公司和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等丑闻,就是这样的明证。

       将诚信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目的之一的企业诚信观,则要求企业既尊重和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也尊重和符合人类社会所公认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将经营企业看作对己对人都高度负责的一种事业。企业不仅遵循法律,而且更进一步地把追求经济利益提高到道德自我约束的台阶上,努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从承担社会责任的角度来看,持工具诚信观的企业,仅仅出于对法律制裁的惧怕,被迫地去承担自己应负的社会责任。而持目标诚信观的企业则是在道德与良知的驱动下,主动地去承担社会责任将争取经济利益与造福人类紧密相连,将尊崇并维护社会正义与企业竞争力巧妙地 结合起来。著名的沃尔玛公司就是通过树立正确的诚信观而提高和保持企业竞争力的典型代表。

       沃尔玛1991年销售额突破400亿美元,1993年达67304亿美元,1995年更创世界纪录实现年销售额936亿美元,相当于全美所有百货公司之和。如今的沃尔玛拥有2133家沃尔玛商店,469家山姆会员商店和248:家沃尔玛购物广场,遍布美国、加拿大、巴西、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而沃尔玛2022年营业收入已经达到2178:亿美元,跃居“全球500强”首位。作为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沃尔玛既不生产名牌产品,也不拥有什么技术秘诀,而且其商业营销法则也是十分简单,就是一条最低总成本的法则而已。沃尔玛所表现出超强的占领市场能力、持续提高的获取利润能力,最大的立足点就是以人为本,坚持诚信原则。沃尔玛将诚信原则有机地融入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中,不仅在诚信基础上发扬团队协作精神,而且处处将以客户为中心的诚信服务理念落在实处,比如通过构建先进的信息系统,总部可随时调用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家商场的营业情况数据,知道哪里需要什么商品,哪些商品畅销,从哪里进货成本最低,哪些商品利润贡献最大,从而不仅同许多消费品制造商和众多消费者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且保证了以最低价格把商品提供给消费者。同时,沃尔玛也得到了 丰厚的回报——— 以每个员工一年贡献18.1万美元的高值而使其竞争对手难望其项背。由于沃尔玛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实践诚信原则的出色性和有效性,使其品牌深得人心,企业在 利己与利他之间达成了较为完美的平衡,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企业争夺市场就是争天下,而靠诚信原则争取人心,并大幅度提高了企业竞争力,沃尔玛再一次印证了 “得人心者得天下”这句古训。

       三、诚信作为一种无形的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仅是一种外在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则是以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生存目的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竞争力。而促使企业外在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达到高度和谐统一的中心环节是企业组织制度。由于诚信在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上与法律、规章等有形的制度并无二致,都符合社会规范或行为约束这样一种对于制度的定义,都是调节人际关系的一种规则,是社会的对个人和组织行为的某种约束,因此诚信不仅是企业竞争力的基本原则,实质上也是一种“非正式”的、无形的企业制度。从制度发挥的效用来看,企业的制度可分为核心制度与非核心制度,诚信因其对企业发展的特殊作用而理应成为核心制度。

       诚信作为一种企业无形的核心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发挥作用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核心制度因为超越了产品或市场的生命周期、技术突破和企业家的个人影响,成为企业经久不衰的特征。诚信是历经数千年的人类实践活动而形成的一种具有公认合理性的行为规范,在企业中通常比正式的制度更加根深蒂固和深入人心,在组织生活中会起到更加久远的作用,对企业成员具有内在的价值和重要性,不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并因此成为企业组织制度的核心要素,从本质上促进了企业的稳定性与内在一致性。而一旦组织诚信制度崩溃,则预示着企业末日的来临。非核心制度则决定于外部环境与规范,具有情境依赖性,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得落后直至失去其应有效用。2发挥作用的全局性和广泛性。诚信绝不可被视为有形的组织制度尤其是非核心有形制度的附庸和补充。相反,由于诚信对有形制度造成影响的广泛性、对呈多样化的各种各样的有形制度的包容性和整合性以防止企业内部的认知对立、以及对有形制度的巨大维护作用。特别是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具体行动方式的决定性作用,从而防止企业的短视行为。使诚信成为有形制度的基础,成为有形制度发挥效用的前提,是有形制度共同遵守的价值观。企业的各种有形制度则是分工明确,定义更加独特和狭义,大多数发挥实际性的局部作用,体现在具体的组织行动层面。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组织制度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由此也就需要组织成员不断调整自己对这种变化的思维、感受和行为。3对行为约束的间接性与预防性。第一,与正式的企业制度所不同的是,非正式的诚信制度对越轨行为的约束是通过道德的自我约束实现的,在行为发生之前首先在决定行为的指导思想方面设立一道防线。而一般的制度则是通过对行为的外在控制以防止不利结果的产生,或者是在不利结果产生以后进行事后处罚。第二,如果诚信制度被企业的大多数人自觉遵守并加以维护,对于少数不想遵守它们的人来说,并不需要建立专门的机构来对他们进行强制,而是可以通过某种方式由企业的其他人自动地实施这种强制。如果一个人做出欺诈行为,就会招致其他人的唾弃,使其蒙受极大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就会被迫“自觉地”遵守诚信制度,否则对其来说是不合算的。因此,诚信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制度,表现出监督、维持的低成本优势。4与对越轨行为惩罚的双重性。对于违反制度的行为,企业有形的正式制度是根据该行为所造成的损失程度,做出相应的经济处罚,行为者受到的主要是有形的损失。而在许多情况下,违反诚信制度给行为者带来的既有经济损失,也有名誉的损失,受到无形和有形的双重惩罚。而无形的惩罚所造成的损失是难以计算的,会给行为者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这个原则不仅适用于企业内部的所有成员,而且对于破坏市场诚信机制、实施欺诈行为的企业也同样适用。前文所提到的肯德基因涉嫌使用“苏丹红”事件的余音未绝,近日又上演了雀巢奶粉碘超标的闹剧,闹剧的主角雀巢公司,在明知其销售的奶粉严重碘超标的情况下,拿出一副傲慢的嘴脸,对消费者拒不认错。而最终结果是雀巢公司既没能逃避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又给企业形象抹了黑。表面上看是企业违反了市场诚信原则,实质上是反映出企业内部诚信机制的不健全。

       充分发挥诚信作为一种无形的核心制度的作用,无疑可以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改善企业内部职能,降低监督成本、合作成本、缔约成本、政治和管理成本,促进市场定位,提高公司的声誉和社会地位,为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四、诚信对企业竞争力发挥作用的根本途径

       与个人的诚信的最大不同点在于,企业诚信可分为内部诚信和外部诚信。内部诚信是指在企业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对方的一切合法权益,诚实守信,每个人都对企业形象抱有强烈的责任感,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紧密的团结协作关系。而企业外部诚信则是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对自身责任与义务的承担程度、对承诺与约定的信守程度,以及由此而获得的来自企业外部的道德评价。

       企业内部诚信与外部诚信的和谐统一是发挥诚信对企业竞争力巨大推动作用的根本途径。企业内部诚信以作为部分的每个员工为载体,由此构成了作为整体的企业外部诚信形象。部分决定整体,因而企业内部诚信决定着外部诚信。如果在一个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尔虞我诈、相互欺骗,将无法构筑企业外部的诚信形象。企业领导应以诚信的态度对员工负责,满足员工的合理要求。否则可能会造成员工因逃避责任或心怀不满而做出种种有损于企业诚信形象的行为,给企业竞争力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企业外部诚信对内部诚信具有反作用力。随着企业诚信形象的树立和企业诚信度的不断提高,必将增强企业内部人员的自豪感和责任心,加速了企业内部诚信资源的积累,进而促进了企业内外诚信的良性循环。

       “但愿人间没有病,不怕架上药蒙尘”。在长春仁德医药公司的所有连锁店,这幅对联醒目地高悬在大门两旁。而一个医药企业将这两句话当作自己的经营理念,着实令人感动。面对这样的企业理念,“真诚”二字也就印入了顾客的脑海。仁德公司认为,做企业首先要会做人,对古人所说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仁德公司是这样理解的:这个“道”就是以 “高品质的药品,最低价格,专业化用药指导,提供人性化服务”,这同时也是仁德的经营方针。

       诚信的企业理念为企业竞争力做出了正确的定位。但只有通过企业全体员工对企业理念的身体力行,才能真正推动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仁德并没有把更多的财力精力用到“地毯 式轰炸”的广告上,而是着力于靠“信誉”,靠“口碑”,靠“专业化用药指导,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这些扎扎实实的“内功”赢得顾客。在仁德,员工时常干着在别人眼中的“傻事”。比如,营业员并不是把最贵的药推荐给顾客。相反,营业员会给顾客当“高参”,教会顾客如何既省钱又能够“药到病除”。在这里,顾客与营业员首先是“战友关系”而不是买卖关系,他们共同的敌人是疾病。这也是“以钱为本”还是“以人为本”的根本区别。

       仁德靠诚信征服了顾客的心,也开辟了广阔的市场。但仁德的成功首先是建立在内部诚信原则基础之上的,“得人心者得市场”的企业理念不仅对于顾客适用,对企业内部也同样 适用。仁德公司认为,要树立良好的企业诚信形象,首先要在企业内部形成诚信风气。不仅在物质生活上对员工关心倍至,仁德的工资奖金在全市同行业中是最高的,在职工的福利上 也是最好的。而且特别鼓励员工真诚地交流,以各种方式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努力将企业打造成为一个员工的温馨家园。同时,仁德公司特别注重对职工的培训,要求所有的员工都 有过硬的本领和责任心,鼓励员工“培训与自学相结合”,实行“新老结合”,在全公司形成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在“顾客的生命就在你手中”这句企业训条的真诚感召下,营业员们 面对自己负责柜台的几百种甚至上千种药品时,对每一种药品的药性、成分、作用与用途、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产地厂家及价格等,都能做到烂熟于心,“百问不倒”。

       如果从企业选择竞争对手的角度来考察一个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方式优劣,那么,第一种也是最低层次的选择是以用户或消费者为对手,这注定得到一种可以带来眼前利益但会丧失企业前途的短期的企业竞争力;第二种选择是以同行企业为对手,可以在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第三种选择是以自我为对手,不断地挑战自我以推动企业自我价值的实现,通过企业内部诚信与外部诚信的和谐统一扎实地提高企业竞争力。这也是最高层次的企业竞争力的表现。仁德公司无疑是做了第三种选择,并且获得了初步的成功。

       第二、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平煤集团企业管理部 刘兴华

       摘 要 企业的信用行为和信用水平,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诚信经营是企业创立品牌的基础条件,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建立信用体系应从教育入手,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自律机制,管理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使诚信作用到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

       关键词 信用体系

       诚信

       企业竞争力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发展,企业诚信经营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既是企业树立诚信外部形象、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抵御市场风险的需要,也是整顿和规范经济秩序、推进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诚信的重要性

       1.1 诚信经营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企业的信用行为和信用水平,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诚信经营不会马上为企业赢得眼前的利益,于是一些比较现实的企业便丢弃诚信去追求所谓的“丰厚利润”,其最终结果都事与愿违。相反,在一切经受住时间考验并取得成功的企业身上,我们都能看到“诚信”的影子。著名百年老店同仁堂的祖训即为“品味虽贵必不改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改省人工”。同仁堂之所以能成为三百年不倒的老字号,靠的并非祖传秘方,而是精湛的工艺和高度的责任心,靠的是诚信经营。因此,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长远发展,就必须坚守诚信。

       1.2 诚信经营是企业创立品牌的基础条件

       企业品牌是决定市场竞争胜负的关键,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品牌作为无形财富,甚至比有形资产更为珍贵。著名品牌可口可乐品牌价值高达 800 多亿美元,位居全球各大品牌价值之首,世界前 10 大品牌价值都超过 300 亿美元,而且在近两年间,排名前十位的品牌名单和顺序基本没有变化,这也正说明了品牌正在无可争议地成为企业最为稳定的资产。这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视信誉如生命,把质量当作企业的命根子,生产的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性能优良,从而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同。因此,所有的著名品牌都有一个共同的属性,那就是诚信。产品靠诚信出名,名牌靠诚信维持,著名企业靠诚信支撑,企业树立品牌的过程,也是积累诚信的过程。任何一个企业要想树立起自己的产品品牌,提升企业价值,也必须坚守诚信。

       1.3 诚信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特拥有的、能为消费者带来特殊效用,使企业在某一市场上长期具有竞争优势的内在能力资源。现代企业竞争已从单一的产品竞争转换为全方位的市场竞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已越来越受到所有企业经营 者的高度重视。随着人们对企业诚信经营的重视,企业信用水平也逐步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信誉是赢得消费者、提高市场份额、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企业若不守诚信之道,也只能名誉扫地,一蹶不振。精明的企业家信奉 “ 信誉贵于金银 ”,在实际的经营活动中以诚争取机会,以信把握机会,着力塑造企业诚信的外部形象,为企业在竞争中发展奠定基础。

       1.4 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

       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信用经济。交易是在双方互相信赖的基础上进行的,诚实守信才能促进双方交易的成功。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其信用状况对于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至关重要。前一个时期,由于煤炭企业普遍都没有建立信用管理机制,在销售产品时也不考虑用户的经营状况好坏,偿债能力大小,信誉如何,只管把煤销售出去,结果导致煤炭企业出现巨额应收账款,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为了收回这些欠款,公司不得不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由此可见,不讲信用给企业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已经成为企业持续发展和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一大障碍。因此,建立信用管理机制,规避信用风险,对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不仅十分重要,而且非常必要。建立信用体系的途径

       2.1 开展诚信理念教育,强化全员诚信意识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强化职工诚信意识是前提、是基础。作为企业,应该从企业生存、发展的高度出发,把诚信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指导企业和职工树立诚信为本的理念。通过开展诚信教育,要让企业的经营者和全体员工都认识到,诚实守信不仅是个人立身之本,更是企业生存发展必须恪守的原则,从而在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把诚信建设作为企业和每一个职工重要的 经营理念和追求的目标,覆盖和渗透到企业全部经营活动和经营行为。

       2.2 加强企业自身建设,建立诚信经营自律机制

       全社会诚信经营的实现,是通过一个个企业来完成的。一个企业要想树立诚信的外部形象,必须建立诚信经营的自率机制。2.2.1 诚信经营准则

       严格的管理制度是诚信建设的根本保证。企业要加强诚信建设,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必须制定诚信经营准则。通过制定明确的诚信经营准则,使企业及其职工明确自己的职责,从而规范和约束企业职工的经营行为。同时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使职工愉快地接受企业的诚信经营准则,把企业的诚 信经营准则转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2.2.2 经营者注重自律垂范

       在企业诚信建设中,企业领导者和领导班子起着极为重要的关键作用。中国企业调查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96%的调煤矿现代化 2022年第5期 总第86期· 1·查对象认为,企业诚信问题与主要负责人的人品、操守和道德直接相关。企业经营者遵纪守法,诚实经营,可以带好一个企业领导班子,可以在企业中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氛围,给全体员工产生榜样的力量。相反,企业主要负责人不讲诚信,一味追逐名利,就会把企业引上邪路。因此,企业诚信建设关键在于企业经营者。同时,企业经营者作为企业诚信经营准则的制定者,更应有责任带头认真执行企业诚信经营准则。

       2.2.3 在处理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中坚守诚信原则

       企业合作中相互守信、创造一种双赢的模式是企业合作的基础。如果一个企业能够信守对供应商、销售客户以及其他一切合作伙伴的承诺,那么这个企业就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一个企业首先在经营过程中应准确地向顾客承诺。其次要严把产品质量关,做到稳定可靠,实现以质取信。同时要严格履行合同,及时兑付货款,这也是企业能够取得客户信任和持续发展的基础。2.2.4 建立诚信经营奖惩机制

       诚信准则的制定固然可以规范和约束绝大多数人的经营行为,但是,在巨大利益诱惑下,准则、制度对于个别人的约束力则显得有些苍白无力。要想在一个企业中形成良好的诚信经营环境,企业就必须建立赏罚分明的机制,严格执行诚实有赏、欺诈受罚的制度。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在经营中坚持“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其产品一直受到用户的高度评价。但是前一个时期,该公司一批煤质价不符,给客户生产造成一定损失。该公司领导得知情况后表示:“谁砸平煤的牌子,就砸谁的饭碗”,组织了一个事故调查组,在追查分析事故原因后,对有 关责任人公开进行了处理,上到公司主管领导,下至装运工作人员,共 35 人受到了严肃处理。此举在平煤的所有用户中引起巨大震动,不仅维护了平煤产品的形象,同时也使平煤集团进一步赢得了用户的信任,赢得了市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3 建立信用管理机制,抵御市场信用风险 2.3.1 建立资信调查和评估机制

       作为企业,要抵御市场信用风险,就必须建立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机制,对关联企业的资信状况进行调查,评估客户信用等级。在此基础上,分门别类地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以指导企业的经营销售行为。客户资料的收集和综合分析判断务求准确和真实。仅站在某一个角度推断一个客户的信用状况是不够的,要借助外部更为专业和广泛的资源来交叉验证客户的信用问题,这样才能较为全面地了解一个客户的信用情况。不仅如此,一个企业的资信状况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要定期拜访客户,及时了解客户的经营状况,并以此为依据,调整客户的信用资格。2.3.2 建立债权保障机制

       企业实行信用管理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最大限度地扩大销售,达到销售最优化;另一个是最大限度地控制风险,将坏账和逾期账款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因此信用政策的制订和执行,要根据企业建立的客户资信状况记录和评定的信用等 级,确定能否和该客户做生意,做多大量,每批发货控制在多少,即信用额度是多少;采用什么样的交易方式、付款期限和保障措施。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应根据供应商资信状况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根据销售客户资信状况确定不同的销售策略。这样就可以有效地保证供应原料质量,降低坏账率和预期账款率,加快资金周转率,从而达到降低市场风险的目的。2.3.3 成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

       目前在我国,几乎没有企业建立了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西方企业几十年的经验证明,企业要搞好信用管理,必须成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如果让业务部门或财务部门代管,也必须有专门人员负责,否则就无法管好。尤其是大型企业必须有一个独立于销售和财务之外的信用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能是根据公司的信用政策做好企业的风险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追账管理方面的工作,以达到增加销售、加速现金周转、改进客户关系等目的。

       2.4 建立社会监督制约机制,让不讲信用的人和企业付出代价

       造成信用缺失现象比较普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不守信企业的惩罚不够到位。因此要建立社会监督制约体系,惩治失信的人和企业,加大不讲诚信者的机会成本,使不讲信用者得不偿失。首先,应分区域、分步骤地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定期对企业进行信誉评价,划分等级,使信用等级成为个人和企业的 “第二身份证”。一个人或企业一旦有信用不良记录,便会给其生活和经营活动带来极大困难。其次要发挥行政主管部门的作用,对不讲信用的企业吊销起营业执照,从而使不讲信用的人和企业寸步难行,真正使诚信成为诚信者的通行证,失信成为失信者的墓志铭。

       2.5 健全法律保障制度,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诚信问题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法律问题。对某些人或企业,当道德的约束力起不到作用时,只有依靠法律的手段来解决。因此,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切实可行法律制度作保证,让失信的人和企业付出更大代价。因此要加强法制建设,建立法律保障体系,推进依法治企。在立法上要充分体现保护诚信者利益的原则,强化违约责任追究,不仅对逃废债务的单位要严肃处罚,对不讲诚信、恶意逃废债务的企业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构成违法的,也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真正做到保护诚信者,制裁失信者,从而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保证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第三、诚信文化——— 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行为准则

       钱立洁

       (摘 要)企业文化建设是竞争的必然结果,企业文化建设中起核心作用的是企业诚信文化。企业诚信文化是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等行为准则,应从塑造企业诚信价值观、培养员工诚信意识、建立诚信奖惩机制及管理机制等方面探讨构建企业诚信文化的对策,旨在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创造条件。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诚信文化;行为准则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构建企业诚信文化是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本准则。企业诚信文化关系企业盈亏,是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能否具有竞争力的关键。诚信文化已成为企业能否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关系企业能否有活力。当前,我国企业诚信文化的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必须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构建企业诚信文化的对策,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对企业诚信文化基本内涵的理解

       1.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观念形态文化、制度形态文化和物质形态文化的总称。企业文化,就是运用文化的手段和力量来管理企业,是企业组织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文化环境、产品品牌和经营战略等的综合指标,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是企业现代管理理论中的一种特殊管理方法,是企业的“软实力”,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准则。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发展,国外企业文化的信息不断从各种渠道传入我国。企业文化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从管理科学理论中分化出来的一个新理论。首先兴起于美国,是在美国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并开始落后于日本及西欧一些国家的背景下产生的。1982年美国出版的《企业文化》首先提出了企业文化的概念,美国管理学家发现,当时,日本在汽车、家电、钢铁等许多领域开始超越美国。传统的管理理论已无法解释日本经济和企业成功的原因,日本企业的成功,在于实施了一种新的管理革命,即把企业文化上升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并用于管理过程中。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强调以人为中心,面向员工,把企业文化作为行为准则,视为企业生存的基础、成功的核心。把日本企业成功的奥秘不仅归结为加强管理,而且归结为注重企业文化,使管理者看清了价值观、行为与生产力的关联,从而致力于塑造企业文化,引导企业广大员工忠心服务于本企业,以创造最大的效益。事实证明,自觉地有意识地培育、建设企业文化,已成为社会主义 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走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特别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是竞争的必然结果,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居核心地位的则是企业诚信文化的建设。

       2.企业诚信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为企业员工认同的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人生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处事规范等。诚信文化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领域,体现于企业中每一位员工、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群体的企业价值观、经营道德理念、经营行为方式、企业制度规范、生产环境文化及产品实体性文化等之中。其核心是要求企业要遵守信用,言行一致。企业诚信是一种管理文化,是企业在处理内外关系中的基本的道德规范,其实质是企业对顾客、对员工、对社会履行契约的责任心,也是企业间建立信任、实现横向交往的基础,是企业良性循环的保障。诚实守信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市场经济的重要特点就是“信用经济”。塑造出以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企业运营要坚持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这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有力保证。因此,企业应该建立诚信模式,创造促使本企业走向辉煌的诚信模式机制,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利的文化约束准则。3.企业诚信文化的内容主要有:1企业对消费者的诚信。消费是生产的终点,产品进入市场实现消费也是企业文化展示魅力的重要环节,企业提供产品有质量信誉和服务保障,对消费者讲信用重承诺,将会促进产品消费数量持续增长。2企业相互间的诚信是企业文化的横向交流。即在企业之间的交往中,自觉恪守承诺,相互尊重,以诚相待,并以真实、诚恳、信用的态度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在竞争中真正做到讲求信誉,不搞欺诈,公平竞争,诚实守信,认真履行所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创造一个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企业共同发展。3企业对员工的诚信是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企业要健全和完善各种保险制度,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对员工的承诺保持诚实守信,创造企业和谐发展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自古以来,“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商无信不富”。对企业来讲,就是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要依照国家法律规定、市场规则和商业道德规范,规范自己的生产经营行为,在谋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不损害国家和消费者的利益,不损害与其相关经济组织的利益,确实维护国家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诚信经营,依法纳税。这样,企业的发展才能有可靠保证。

       二、企业诚信文化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行为准则

       1.企业诚信文化有利于统一员工的行动,最终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企业诚信文化有利于引导企业中各部门以及职工统一行动并为实现企业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企业的诚信文化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理念有利于企业引导员工树立诚信观,统一员工的思想意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促使员工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而努力,最终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2.企业诚信文化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工作效率。加强企业诚信文化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员工产生归属感、自尊感和成就感从而能够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作效率。一个有良好信誉的企业,能使企业的员工更多地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激发员工更好地为企业奋斗的热情。

       3.企业的诚信文化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声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具有良好诚信度的企业,更能在社会中获得认可,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而良好的企业形象也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4.企业的诚信文化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企业必须有社会责任感和公众意识,而企业的诚信文化经营理念,要求企业每项生产和经营都要本着对社会公众和消费者负责的态度,生产质量好、品种多、价格低、服务到位、信得过的放心产品,这样,企业才能吸引顾客、提高市场占有率。海尔集团在价值观和经营哲学中把“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真诚到永远”作为海尔企业诚信文化的核心,使海尔集团的产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5.企业文化具有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作用和功能。企业文化代表着一个企业的素质,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是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目标、进行科学管理、广泛吸纳人才、不断创新进步的重要保证。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给企业带来活力,促使企业提高素质,建立严格科学的管理机制,培养良好的企业行为,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企业文化具有企业经营的指导功能、企业发展的推动功能、企业管理的改善功能、企业意识的导向功能、企业主体的凝聚功能、员工士气的激励功能、思想行为的约束功能、人际关系的润滑功能、两个文明的促进功能、服务社会的感应功能。因此,构建企业诚信文化,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行为准则。

       三、当前企业诚信文化的现状

       当前,我国企业诚信的现状令人担忧,一些企业背信弃义、制假贩假等现象屡禁不止,使得企业诚信文化严重缺失。必须重新塑造与构建企业的诚信文化,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1.企业缺乏健全的信用评价制度。企业的信用评价制度是指一整套的对企业进行信用评价的体系,包括相关的信用评价指标和评价要素。当前在企业信用的评价中缺乏公正性、全面性和透明度。许多评价结果不能及时向社会公开,从而使企业的信用缺失造成的损失得不到社会监督,使企业信用评价起不到监控作用。2.企业竞争者的信用缺乏,合同违约和合同欺诈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致命因素。任何企业都应按我国《合同法》的规定行事#一旦合同订立#“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前,一些企业却总是不愿履行合同。有些企业在订立合同时故意隐瞒有关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利用合同骗买骗卖的行为也屡见不鲜。就如一些企业利用其他单位离自己较远、信息不畅,对自己的身份、信誉等缺乏了解又急于推销产品的心理,以“货到款清”为幌子,或签订虚假购销合同,或假意先付部分货款来进行诈骗,给其他企业发展造成严重的损失。3.企业偷税、漏税比较严重,给国家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不少企业忽视诚信文化建设和诚信文化道德的积累,为了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利用做假账等手段千方百计偷漏国家税收,严重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因此,必须加强企业诚信 文化建设,企业应遵纪守法,应诚信于国家和社会、诚信于市场中的广大消费者,依法纳税,积极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企业诚信文化建设中培育良好的企业经营道德观,为国家和人民作出更大贡献。

       四、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途径

       1.塑造企业的诚信价值观,增强公司与员工的凝聚力。企业在发展中要通过注重发展企业文化!将公司的战略规划及时、准确地传达给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员工,让他们了解公司的一系列的发展战略与实施的计划与效益,促进他们对企业的了解,增强对企业的信心和信任感。提高企业诚信文化有利于增加企业的凝聚力。2.培养管理人员和员工诚信守法的意识,形成企业的内部诚信理念。由于高层管理人员对内管理企业事务,对外代表企业,所以高层管理人员诚信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是否具有诚信形象。高层管理人员的言行,直接影响到一般员工的价值 取向。必须加强高层管理人员在管理事务中的诚信文化建设。另外,企业的主体是广大员工,必须加强对员工的诚信理念的宣传和培养,努力塑造企业的诚信价值观,这是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营造良好的企业诚信氛围的关键。3.建立科学规范的诚信奖惩机制。诚信奖惩机制是指企业建立的一整套对员工的诚信行为进行考核和奖励的体系,包括考核和评价的标准,奖励等级措施、惩罚条例细则等。要保持企业的良好形象,必须建立一种现代企业的奖惩分明的诚信奖惩机制。使诚信奖惩机制科学化、合理化、标准化。对诚信经营、信誉度好的企业或个人应进行鼓励和奖励,而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违反诚信经营的现象应进行批评和谴责,形成一定的舆论压力。奖惩手段应落实到职务任免、级别升降、薪酬分配等具体环节中。同时!要建立健全企业诚信奖惩的组织领导体制,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责任明确,保证企业以诚信文化规范经营组织行为。4.建立诚信经营内在管理机制。企业诚信经营的实现!是通过企业内在管理机制来完成的。为此,企业必须建立诚信经营的内在机制,认真制定体现企业诚信文化的经营准则,使企业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把企业的诚信文化经营准则转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职工明礼诚信;企业管理群体应做自律的表率,杜绝一切失信于企业、国家、社会的动机与现象出现,实现组织诚信与个体诚信协调统一。企业诚信经营准则应由企业家群体制定,企业家群体应率先执行企业诚信经营准则,诚信经营才能得到保证。企业要有效实施诚信经营,必须在企业内部实施诚信经营教育,丰富管理层人员和职工的诚信经营知识,提高他们诚信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诚信经营环境,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树立良好的经营形象和信誉。

       5.培育和创建优质品牌产品,体现企业诚信文化特色。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是企业诚信文化的重要标志。企业在产品的生产上要严格把握和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以优质产品赢得社会的信誉和认可,这是增强企业生命力的重要保障。如2022年被称为世界最具创造力的顶尖企业“苹果公司、谷歌公司、丰田汽车公司、通用电器公司、微软公司、塔塔集团、宝洁公司、索尼公司、沃尔玛”等,都是以优质的品牌产品,彰显企业诚信文化特色,创造企业旺盛的生命力的。

       6.建立企业诚信信用评价体系。应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优势,建立诚信信用评价体系,对每个企业的诚信程度、信用等级进行客观评价并向全社会公布,供社会各界进行查询。例如,可以建立“企业诚信信息网”,对不讲诚信的企业要进行充分曝光,使缺乏诚信的企业在国内外市场无立足之地。对诚实守信的企业,要在提供贷款贴息、产业扶持政策方面给予优先支持,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7.发挥政府在完善市场机制中的监管力度,为企业诚信文化的实施提供服务。政府作为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仲裁者!其行为直接影响着市场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社会正义能否得到有效维护。要保证企业诚信落到实处,政府首先要强化职能部门及工作人员的信用意识,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要加快制定相关法规,以规范、高效的行政服务搭建起政府信用平台,减少行政审批,打破地方保护,为企业提供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另外,要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力度,让所有失信于民的政府行为,都置于国家法律法规的监控之下,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为企业诚信文化的实施提供保障条件。

       总之,构建企业诚信文化,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行为准则,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对企业的发展有巨大的积极意义。企业在经营中只有把诚信文化建设作为发展的基石,加强企业核心价值观、诚信观建设,倡导树立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良好风气,企业才能创造出具有企业诚信文化特色的高信誉的产品,才能不断占领国内外市场,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也才能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长盛不衰,持续发展壮大。

第四篇:浅谈诚信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浅谈诚信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

       姓名:

       单位:

       电话:

       浅谈诚信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诚信 市场经济 代价 诚信意识 诚信制度

       论文摘要:诚信的缺失,使我国经济遭受了相当大的损失,严重阻碍了强国富民的步伐。为此,应深刻认识诚信的意义,揭示由于诚信缺失为经济造成的严重损失,树立诚信意识,建立诚信制度。

       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的重要规范,注重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代经济是以信用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它的正常运行必须用诚信来维系。但当前诚信的缺失,使我国经济遭受了相当大的损失,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步伐。所以,建立诚信道德,运行信用经济,成为全社会的强烈呼声。

       一、诚信范畴内涵深刻

       诚信作为道德范畴有几种不同的意义,首先,是诚实无欺,即不自欺,也不欺骗他人,言而有信,为人诚实;其二,是相互信任,即朋友之间、合作伙伴之间信任对方,也被对方信任无存戒心,光明磊落;其三,是信守承诺,即言行一致,说到做到,能够履行对他人的承诺。所以,它们既是个人的内在品质也是人的行为规范。

       当然,诚信在道德价值上仅指向正价值即善的价值。诚实不欺、相互信任、信守承诺之所以千百年来成为人们行为的标准、美德的体现而被不断地加以弘扬,是因为这样的行为品性是社会的要求,是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需要。因此,诚实不欺、相互信任、信守承诺绝不能包括那些危害人的生存、发展和完善,破坏社会秩序,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行为。

       今天,从现代市场经济的信任体制看,诚信已经成了一个全社会倍加关注的问题。诚信关系着社会的基本秩序。现代经济是一种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市场中的大部分交易都是以信用为中介的交易。

       市场经济的基本表现形式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和流通。市场活动就是商品交换、商品的买和卖,市场关系就是人们因商品交换而形成的社会联系,只要利益上相互需要和依赖人们就会借助契约形成新的社会联系。经济的全球化使人们在世界范围内联系起来,因此,诚信就必须是适用于交往中的每一个人。

       诚信与功利有关。市场和利益追求有着必然联系。追求利益创造财富乃是人的生存、发展和完善的基础和首要前提。但是如果人们的求利欲望没有合理的引导,为了谋利就会不择手段,破坏市场的正常秩序,结果会损害他人和社会,最终也将损害自己。诚信是引导市场正常运作的道德纽带,有了诚信,市场中的信用体制才能够有效地运行。诚信使得利益双方共同履行契约,既要实现自己的权利也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使因权利和义务的分离而带来的违约失信的行为受到限制,同时主体因诚信行为使自己的利益得到了更大的实现而去进一步强化诚信行为。

       二、诚信缺失损害严重

       近年来,由于一些机构或个人追求短期较小利益,富小家舍大家,没有发展的眼光,见小利忘大义,所以,制假售假、不履行合同、偷税漏税、假公济私、拖欠贷款等失信行为屡见不鲜。这种状况使我国在国内甚至国际市场都产生了严重的信用危机,如商家互不信任,优质产品难以正常推销,市场鱼龙混杂,群众对任何宣传、广告都不敢轻易接受等。

       诚信的缺失让我们付出惨痛的代价:诚信的缺失大大增加了社会交易成本,严重浪费财力物力人力资源;诚信的缺失使得新的、更快捷的交易手段和交易方式难以发展,严重制约新经济的成长,极大降低了工作效率;拖欠贷款、不履行合同使银行不能顺利发放贷款,投资者不敢贸然投资,严重制约着民间投资的启动;信用的缺失严重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降低了百姓对企业的信任程度;诚信的缺失使我们在参与世界经济活动中信用打折,举步惟艰,严重影响我国经济走向世界;诚信的缺失让人民在世界上尊严受损,阻碍了我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正常交往。

       据工商部门的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订立的约40亿份合同中,履约率只有50%;2022年3月25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我国每年因为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800亿元,由于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损失约55亿元,制假售假和产品质量低劣造成的各种损失至少有2000亿元,由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有2000亿元。不诚信使我国蒙受了每年大约6000亿元的损失。

       三、树立诚信意识,建立诚信制度

       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强国富民,使我国济身于世界强国之林,树立诚信意识,建立诚信制度已经刻不容缓。首先,尽快完善信用体系,提高信息的透明度。要想获取信任,就需要有对资信方面具体资料的掌握、分析和评估,要有实证为理性提供支持,否则这种信任就容易被滥用。所以,我们必须建立信息公开机制,建立社会监督制度,用信息的公开保证信息的可靠,从而得到社会认可;要加快完善信用立法,用制度规范人们行为;要大力发展信用中介机构,进行信息的采集和公布,建立诚信档案,政府机构对其实施管理监督,为社会提供诚信资料。

       其次,尽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诚信开创顺畅的通道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在现代社会无形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无形资产往往决定着一个企业价值的大小。在市场活动中,信誉可以使企业降低交易成本;也可以为企业的产品

       争取到更多的消费者。企业的信誉可以使企业的其他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如产品中的新技术、产品的高质量等。反过来,一个企业因为没有信誉则会消解其他价值。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确立人们的权利或利益主体的地位,会使人们获得关心诚信的动力,从大局出发形成良性循环,获得企业与社会双赢的良好局面。最后,从教育、宣传方面加大力度,树立诚信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的良好意识。现在,我们有诸多媒体揭露不诚信经营的事例,电视剧、广播、杂志等宣传窗口也经常反映商家欺诈行为,他们的出发点当然是宏扬正气,树立榜样,揭露罪恶,督促和指引社会走向文明进步和发展。但或许揭露过多,或许情节过细,许多批判的事例反倒成了不法商家和不义之徒效彷的“榜样”;教育的短期效应、片面追求升学率、强调“教育市场”使得许多学校也成为沽名钓誉的场所,严重影响了学生良好道德意识的形成。我们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榜样和舆论氛围,使人们从小做起,从小处着手,树立诚信观念。强国富民是千年大计,树立诚信观念必须有长久意识。

       四、如何在市场经济下建立诚信

       “诚信”是一个国家信誉的要求,是每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每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基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诚信”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成为媒体宣染的热点,打开网络,打开电视,到处都是有关“诚信”的报道上,什么唐骏的“假学历门”,什么牛奶的“三聚氰胺”,什么足球的假球赌球案,什么国美黄光裕的“操纵股票市场”做假案,无不离不开“诚信”。这一切向人们展示的似乎市场经济和“诚信”是对立的,搞市场经济就不能“诚信”。

       其实市场经济应该是法治经济,应该是“诚信”经济,市场经济就是企业生产的产品要适应市场,满足用户的需求,要得到用户的满意,如果你不“诚信”,做假,生产假冒危劣产品,用户就不要,企业的产品就卖不出去,企业就无法生存。一个人如果不讲“诚信”,就没有人会相信你,你就找不到工作,银行就会把你列入黑名单,你就借不到钱。一个国家如果不讲“诚信”,这个国家就没有人会理解你支持你,帮助你,这个国家生产的产品无法销往其他国家,该国公民出国会到处受阻,到处受人欺侮。所以说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必须建立和巩固“诚信”。

       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国之本。国家的主体是人民,国家的主权也归于人民。中国自古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得民心者

       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明训,这些话至今仍然是至理名言。但国家的领导者依靠什么去团结人民呢?靠的是明智的政策和精神信念,“诚信”就是取信于民、团结人民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信念。

       对于一个社会单位(如一个企业)、一项社会事业(如一个行业、一项职业)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业之本。“诚信”作为一项普遍适用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建立行业之间、单位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互信、互利的良性互动关系的道德杠杆。很难设想,一个不讲诚信、不守信用的单位或企业,在现代法治社会会有长期立足之地。一项社会事业也只有依靠诚信立业,才能顺利发展。

       对于每个社会成员而言,“诚信”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宝。人生立于世间数十年,必须不断学习,以获得知识、增进知识,知识既是个人谋生的工具,也是个人为社会服务的工具。但是,要真正做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光靠“知识”工具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去指导,否则,知识也可能成为滋生罪恶的工具。“诚信”精神就是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指引人们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个人以诚立身,就会做到公正无私、不偏不倚,讲究信用,就能守法、受约、取信于人,就能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我认为从国家的角度看就是要树立“诚信”的国家文化,使全体国民都视“诚信”为国宝,“诚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从儿童教育开始,使小孩从小就以“诚信”为荣,以撤谎骗人为耻。将“诚信”立法,大力打击造假诈骗者,重罚造假企业,对诚信不好的人和企业进行重罚,要罚他一辈子不得翻身。要大力表彰扬诚信上有突出成绩的企业和个人,各级政府都要做“诚信”的表率,要兑现自己的承诺。要在各行业各领域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对所有企业和所有人都要有信用评价。

       从企业的角度,首先要保证产品的质量,要建立全员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原料的采购到生产到销售到用户的全过程都要确保质量控制。要建立企业的“诚信”文化,建立一整套规章制度,从领导到员工都要遵守企业规章制度。领导要带头做到“诚信”,对员工要讲究“诚信”,制度规定的要坚决执行,对于违反制度的人不管其职位高低都要一样处罚。特别是主要领导向员工承诺的事一定要做到,要教育每个员工做个诚实守信的好员工。对于经营合,对加盟商代理商要“诚信”,严格按合同办事,承诺了的事必须兑现。对于消费者一定要保证质量和服务到位。

第五篇:论合同在诚信原则的作用

       论合同在诚信原则的作用

       江泽民同志在2022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李岚清同志在2022年初到中国政法大学视察时也曾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必须有三大支柱:一是法律制度,二是诚信体系,三是公平竞争的环境。诚信原则目前在我国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各行各业都在谈论诚信原则。诚信原则就是指法律关系的主体在参加各种活动中应当讲究信用,诚实不欺,在追求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以善意的方式履行义务,尊重对方当事人的利益和他人利益,不得损人利己。在各项法律原则中,诚信原则可以说既是法律的要求,更多地则包含了道德的要求。人们呼唤诚信,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人们认识到诚信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应普遍遵守的道德规则。而在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过程中如何贯彻执行诚信原则,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一 诚实信用原则概述

       合同诚信原则是合同法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原则,有“帝王条款”之称,指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中,应该诚实守信,以善良的方式履行其义务,不得滥用权利及规避法律或合同规定的义务,并要求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的平衡。

       1)诚信信用原则的适用

       合同诚信原则作为一种合同法基本原则这样一种制度性体制,其适用上具有普适性: 首先,在适用时间上,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与1987年《技术合同法》确定的诚信原则一脉相承,再与《民法通则》诚信原则交相辉映,使这一原则具有了制度上的稳定性,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具有法定的稳定内涵,从而发挥其指导作用;

       其次,在适用对象上,该原则适用于各种类型合同关系的主体,即合同当事人,这种在合同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的人,表现为从单个合同关系来看其发生在特定的主体之间的合同相对性与从合同关系集合的整体来看具有的确定性和普适性并行不悖;

       最后,在合同适用范围上来看,该原则适用于合同法所规定的一切合同关系,也就是说合同诚信原则为所有的合同交往提供了一个总的指导思想——诚实守信。

       合同诚信原则的普适性是制度性创设的结果,这种适用的广泛性与市场经济交往的频繁多样化和不确定性是一致的,而那种单纯的人身关系联系极强的信用模式的狭窄性必然形成对合同交往的阻碍.基于合同诚信原则的普适性,该原则旨在确定一定的行为规则:即诚实守信,不欺诈他人的准则,进而通过调整行为人的行为模式,从而指导当事人的心理活动,而并不是像身份性信用模式那样相反:通过约束当事人的心理,进而影响当事人的行为模式。合同诚信原则及一系列相关的合同法律规范能够更好的促成市场经济的发展。

       2)合同诚信原则的重要性和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没有诚信原则就不可能建立市场经济秩序,诚信又是一个社会共同遵循的原则,不是个别人的事。诚信是立身、兴业、行政之本,诚信是社会文明的尺度、市场成熟的标志,诚信是我们建设文明城市的基石,诚信是我们民族素质的体现,诚

       信是安宁祥和社会生态环境的要素,诚信是不可或缺的战略性资源,诚信是“与时俱进”向我们提出的历史必然要求。

       在合同法中规定与强调诚信原则,能有效地减少和制止交易中的欺诈、猜忌,在交易各方之间建立起信任与合理的期待,从而使资源按照预期的设定安全转移,实现各方当事人的利益及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

       可是,尽管诚信从长远上看能赢得更多的利益,但人们往往忽视诚信。某区法院对近三年来受理的6237起合同纠纷案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发现,81%的合同案皆因诚信缺失引起。可见不讲诚信 已经是一种社会现象。

       诚信缺失现象的出现可能有很多原因,除了市场经济等社会原因之外,个体原因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这主要表现在个体的心态上:

       1、“划算”心理。经济学讲究成本—收益理论,认为人的行为都是由成本与收益决定的,当收益大于成本时,人们就去做,反之,就不去做。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缺失现象之所以大量出现,最为根本的原因可能就在于:失信者认为失信行为的收益大于成本,也就是说失信划算,失信行为的成本是自己诚信度的降低,这在当前社会机制下往往对自身并不产生利益方面的影响,而失信行为的收益却是直接的现实的利益,它的收益要远远大于成本,这样的心理很容易产生诚信缺失行为。

       2、“无所顾忌”心理。所谓“无所顾忌”,指失信者在失信行为发生之前或者发生之时,对于社会道德、习俗、法律等社会规范处于一种不加顾忌甚至蔑视的心理状态。他们对因触及社会道德、习俗、法律而可能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麻木不仁,在思想上胆大妄为而实施失信行为。

       3、“报复”心理。由于某些原因,生活中一些人可能曾成为诚信缺失的受害者。他们中的部分人在受害之后很可能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这种心理不平衡可能转变为加害他人的心理动因,从而成为又一个失信者。这种失信者实施的失信行为就是“报复”心理作用的结果。

       4、“侥幸”心理。所谓“侥幸”心理,指某种事实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在其是否发生呈现模糊状态的情况下,因相信其很有可能不发生而实施某种行为的一种心态。在诚信缺失案件中,相当一部分当事人也知道法律后果是严重的,但总存在着“侥幸”心理。这种“侥幸”心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对方当事人因某些原因不一定追究,比如对方利益受损不大等;二是认为,法律不是万能的,即使对方追究,自己仍有机会可以逃脱,比如转移可执行财产等。

       针对这几种心理,我们有必要对诚信缺失作出一定的约束:人们之所以会出现诚信缺失行为,这与诚信缺失行为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有很大关系。如果诚信缺失行为发生之后,失信者由于这种约束机制的存在而不得不承担一系列不利后果的话,那么诚信缺失行为必然能够受到较有效的扼制。有关资料显示,一些国家采取建立诚信网络机制的方法对诚信缺失行为进行约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们可以结合本国国情对此予以借鉴。

       3)合同诚信体系的建立:

       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诚信缺乏行为主要表现为政府、企业及个人三类主体的诚信缺失行为。所以我们在建立和健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时,就应该逐步建立以政府信用为先导、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的信用网络体系,其中建设廉洁高效、创新务实、诚信文明的政府是根本。做到信息的诚信——及时、真实地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保证人民的知情权;政令的诚信——政令公开、公正、公平,开诚布公;行政的诚信——言必信、行必果,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监察的诚信——有错必纠、有偏必正,忠于法律、忠于人民。只有一个诚信的政府才能更好的引导企业和个人讲诚信。

       创建遵纪守法、信守合同的诚信企业品牌。诚信是企业法人的根本“人格”与“品格”,是企业对社会应尽的基本义务和应负的基本责任,是企业对法律的庄严承诺,也是企业的安身立命之本。企业诚信的最基本要求是做到诚信经营——在经营上对法律诚信;诚信纳税——在纳税上对税法诚信;诚信做帐——“不做假帐”,对帐目申报诚信;诚信质量——对产品用户诚信;诚信服务——对服务和售后服务对象诚信。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只有企业讲诚信,社会才会拥有诚信的氛围。

       但我们最终还是应该重视个人诚信的建立,我们应该用行动把诚信写入个人品格的档案中,让他焕发出“诚信个人”的光彩,使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真正建立起来、运行起来。一旦个人诚信风气形成,社会就会因诚信而更加和谐。

       在当今社会仍在普遍呼唤诚信的今天,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应仅仅只表现在合同上了,而应贯彻到一切社会活动中。如今中国已经“入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往的增多,签订合同已成为了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事,然而在法律、法规已日趋完善的今天,利用种种不法行为以签订不公正合同牟取好处的做法已越来越难以得逞,退一步说,就算这样的合同已经生效,仍可通过司法部门对其进行调整或废止。那些拿了昧心钱便企图大慷国家之慨或以为送了钱就可以随心所欲的人,最终都会栽倒在法律的面前。

       可诚信也有它的局限性,毕竟诚信主要是一种道德。在法律条文中也有应用,可它毕竟是大原则。毋庸质疑诚信是优良传统,诚信是美好的象征,诚信是做人、做事的原则,只有遵守一切“游戏”的规则,“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里走好自己脚下的每一步„„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协调需要诚信原则

       1995年《劳动法》实施后,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劳动法在维护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出台了一系列部门规章、地方性规定,以调整劳动关系。但由于经济体制的变化,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劳动法律的不健全,劳动执法的问题,以及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大于求的现象的存在,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时不可避免的侵蚀劳动者利益,加入WTO后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在新型劳动关系建立、运行过程中,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可以说,在劳动领域中劳动关系不和谐的现象比比皆是,就用人单位一方而言,用人单位压低劳动力成本,使劳动者所获劳动报酬与其实际付出不符;拖欠工资严重;拒为劳动者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用;任意降低或不提供劳动安全卫生条件,不为劳动者提供劳动保护措施,造成劳动者劳动环境恶劣,工伤事故频繁;今年以来我国大小煤矿事故不断,人身伤亡事故严重;用人单位随意制定规章制度,侵蚀劳动者利益;甚至出现打骂、侮辱劳动者,限制劳动者人身自由、强迫劳动的现象。就劳动者一方而言,也出现不辞而别,“跳槽”频繁,盗窃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甚而给原用人单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现象。就整个劳动领域而言,失业现象加剧,我国劳动争议每年都呈上升趋势,一些地区出现罢工、上访、静坐等。可以说我国目前劳动关系的不和谐不稳定是前所未有的。

       三、合同作为一种契约关系也需以诚信原则为基础

       劳动关系作为一种契约关系也需以诚信原则为基础,又体现国家意志允许范围内的双方当事人的意志,但劳动合同同时具备一般民事合同的特征,即主体合法,双方法律地位平等,合同是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合法行为。《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变更劳动合同时要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这一规定明确表明劳动合同与民事合同有一定的共性。一方面,在订立、变更劳动合同时双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而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独立性决定了双方能够根据自己的利益通过劳动合同在相对平等的基础上确立、变更劳动关系,这是在遵守劳动法律的前提下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自我协调;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关系虽是以契约形式建立的,是在平等基础上确立的,但并不能掩盖劳动关系事实上不平等的本质。相对于用人单位,劳动者处于弱者的地位,如果用人单位不遵守诚信原则,订立、变更劳动合同时不与劳动者平等协商,就很难做到劳动关系事实上的平等。因此,在自我协调的过程中须强调诚信原则,因为任何一方的欺诈、不如实提供信息或罔顾他方利益等都将破坏平等,破坏公平。尤其是在劳动力市场上,用人单位或劳动者的有些行为不一定违反劳动法,但却是违反道德的,如:用人单位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特点,在招用职工时,搞性别、年龄、学历、户籍、容貌的歧视;肆意压低劳动者工资标准;只签订短期劳动合同;对符合签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在使用完其“黄金年龄”后,拒不与之签定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使劳动法规定的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制度形同虚设;强制劳动者接受不合理的劳动规则等。而劳动者为实现就业条件上利益的最大化,向用人单位提供个人的虚假情况,或掌握技能之后任意“跳槽”等。以上行为依靠劳动法是无法调整的,须依靠道德的力量予以约束,否则劳动关系就不可能和谐稳定。诚信原则要求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互相尊重,诚实不欺,用人单位尊重劳动者的人格,尊重劳动者的选择,平等待人;劳动者要有自我意识,克服心理失衡,自觉维护企业的形象和荣誉,双方真正建立一种和谐、互惠的关系,一种平等、信任的关系。

       诚实与信用也是一种主观的评价。社会行合同义务,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真诚合作,就能顺利达到目标,不仅能提高工作质量,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尽快地获得较好的使用价值,尽早地发挥投资效益;同时可以因此获得良好的信誉、合理的利润和更多的收益。在当代,人们越来越强调双方利益的一致性和双方的合作,强调双方的共同点,也就是说越来越重视合作,而诚实信用是达到这种境界的桥梁,是双方合作的基础。只有这样,合同才能更好地履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