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企业献一策(大全5篇)

第一篇:我为企业献一策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企业全面发展

       纵观国内大多数企业,或成功、或失败,人才几乎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很多时候,关键性的人才就像是船上的舵手,操控全局,掌握方向,可以带领企业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壮大,其价值远远不是金钱所能衡量。而其他具体到部门到岗位的人才也是不可缺少的,他们是本部门或本岗位的领军人物,是企业架构里必须引起重视的环节,是对企业的制度、方针、目标具体实施、执行的对象。

       一个企业只有合理引进了人才,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全面发展。不会用人,职责不清,权力不能下放,分工混乱,一方面企业的管理成本无形中增加,另一方面企业运作过程中的效率不高,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就我们公司目前而言,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一、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人便没有财。我们总是在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才,但从公司近几年的用人机制来看,我们的管理仍停留在口号上。比如:建造师、检测师就是我们目前所需要的人才,但我们目前没有建立有效的人才储备库。

       二、职责分工不明确。岗位职责不清晰,经常出现为他人做事,自己的事情却无法做好的情况,又或者出现问题无法追究,互相推委,害怕承担责任的情况。

       三、未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公司领导应与各级员工建立和谐的交流和沟通机制,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公司应鼓励员工敢说真话、敢说实话;鼓励员工敢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鼓励员工多为企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营造一个和睦的上下级关系。

       四、“以人为本”没有真正体现在实际当中,员工的福利及一系列人性化的关怀并没得到体现。员工没有以公司为家,缺少适当的职业发展规划,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有待加强。

       根据以上几点不足,具体可从三方面来实施:

       一、完善公司薪酬激励体制,帮助员工制订职业规划,增强员工归属感。员工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企业内部成长通道的改善,通道顺畅,员工就能随着组织的发展而不断获得成长和进步。通道阻塞,员工就可能把寻求发展的目光投向企业外部,寻找机会,这就是意味着辞职和跳槽。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企业如何使组织与职工的成长既同方向又同步骤发展。所以,如何用人、留人,除必要的薪酬激励体制外,还要拓宽企业的成长通道,使企业成为员工发展的基地和摇篮。

       二、加强成本控制,建立节约意识。从小到一张纸、一支笔,大到购买固定资产,各方面环节都要加强成本控制和 2 管理。

       三、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加强对基础干部的培养,细化职能和分工,使管理能深入到基层,让员工参与企业管理。企业要真正建设“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必须尊重员工的主体地位,吸引员工参与企业文化的民主管理,有效地开展合理化建议和自主管理活动等形式,调整员工士气,加强企业凝聚力。使员工真正能以公司为家,公司以员工为本,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

       二〇一一年八月三十日

第二篇:我为企业献一策

       我为企业献一策

       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活动中,我觉得各行各业在发展的同时,更注重理性化,科学化,深切地感受到科学发展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面对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脑数量的不断增多,我觉得普通的家用电脑和公司用商用电脑已不能满足一个开拓发展企业的需求。在不少发达国家,公司电脑已被电脑基站取代,虽然费用高,但从长远来看,电脑基站不仅能节省电脑换代所产生的预算,还能提高企业网络发展的速度,便于集中维护、维修。

       从这次学习中,我认识到了,要把科学技术应用到科学的企业发展观中,不断完善企业,从每一个细节做起,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踏实的工作作风要求自己,要精益求精、追求一流的工作质量,切实做好每项工作。、对工作要增强敬业意识,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尽心尽力,在工作中要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要踏实做事,积极进取,不断增长本领,提高工作效率。坚决履行部里签订的承诺,为厂里实现扭亏增盈,严把质量关。坚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足本职工作,无私奉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三篇:我为创建和谐企业献一策

       我为创建和谐企业献一策

       企业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和谐的社会环境。作为一个企业,构建和谐企业的切入点是什么?如何才能构建和谐企业?值得我们深思。以下本人结合在汕头华兴公司的工作实际,就如何创建和谐企业献上几点粗浅的看法:

       1、正确处理和谐与发展的关系。

       要实现企业效益的持续增长,首先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企业各方面协调发展,构建和谐企业。以和谐促效益,以效益促和谐,使企业向着良性循环的轨迹发展。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不注重和谐企业的建设,是难以为继的短期行为。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企业和谐是效益的基础,效益是和谐的保证,两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只有一手抓效益,一手抓和谐,员工的积极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主体作用才能充分显现,和谐与效益才能同步发展。

       2、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思维、心理和行为方式,是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反映了企业的精神面貌,而且有利于鼓舞斗志,提高劳动生产力和职工素质,具有导向、凝聚、协调、规范、激励功能,对发展企业,造福员工具有重大作用。

       建设企业文化,应将着力点放在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提升企业

       1的核心竞争力与综合竞争力上。不同企业的性质、规模、业态、现状与发展前景都不一样,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应从企业的具体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进行。汕头华兴冶金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结合公司生产经营实际,在实践中初步提炼、整合出了一套符合公司实际的企业文化理念,以“创新、高效、实干、双赢”为经营理念,以“做专做强做大,成为全球最大的冶金新型冷却设备专业制造商”为企业使命,以“提升品牌价值、强化客户关系、深度拓展市场、特色专业营销”为企业经营战略等等,并且在公司所属两地四厂员工的融合上提出了“二地一家亲”等。这些理念的提出都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与企业个性,为增强企业凝聚力、创造力和竞争力,营造公司内部上下和谐、政令畅通、运转有序、文明高效的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奠定了良好的企业基础。

       3、深入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有效落实员工的知情权和参与监督权。每当公司有什么重大决策,华兴公司都会第一时间把相关信息发布在公司的公告栏上;每当公司推行涉及员工利益的制度,都会召开员工代表大会或工会委员会议,对相关制度进行协商讨论,以求达成一致的意见。使厂务公开真正成为员工的“阳光工程”。

       4、提升员工就餐和住宿质量。为了营造一个环境优雅、设施齐全、卫生整洁的职工食堂及职工宿舍。汕头华兴公司要求食堂员工上岗一律持上岗证(健康证)上岗。职工食堂提供一日四餐即(早、中、晚、夜宵),并对夜餐实行免费。充分将职工上班时间的就餐问题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为了提高职工的伙食质量和服务质量,公司制定了

       各项食堂管理制度,落实行政专人管理。每月行政管理部门对食堂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如菜色的质量、卫生、服务等方面)发现问题,即时下达整改计划单。

       为了使职工能有一个安静、舒适的住宿环境,华兴公司规定每间宿舍的住宿人员为1-3人。另外还为职工备配了简单的家具,如:床、风扇、桌、椅等。公司在宿舍管理方面制定了宿舍管理制度,并由专人实施管理。每天宿舍楼的卫生都有专人打理,行政管理部门定期的对宿舍楼的卫生、安全进行例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自建造宿舍以来公司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5、丰富广大职工的业余生活,营造健康、快乐的活动氛围。为此,汕头华兴公司在员工宿舍楼的一层设立了文体活动中心。开设了多个活动项目,如棋牌室、健身房、乒乓球、篮球场等等。华兴公司每年都要举办为期一个月的“企业文化月活动”;每年的年终总结大会都要对先进集体、先进员工给予表彰奖励,还要举行大型文娱联欢会,联欢会的节目以自编自导自演为主,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有快板、小合唱、大合唱、小品、诗歌朗诵、乐器演奏等等。每次活动的内容都与职工积极探讨,制定周密的活动方案。同时每次活动还为职工准备了丰富、实用的奖品及纪念品。每年参加活动职工占全厂职工的80%以上。充分调动了职工业余活动的积极性以及拉进了职工与领导、职工与职工之间的距离。另外,公司每年都组织员工外出旅游一次。为了员工在紧张的工作后得到放松,公司在外出旅游上花费不少精力,选择特色景点、特色城市、特色美食。充分地拓宽了职工的视

       野,增强了职工的体魄,尤为重要的是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使公司能与职工更能紧密的团结起来,从而提高了职工的稳定性。

       6、提高职工健康与安全卫生意识。

       为了职工的身体健康,公司每年都会举行一次员工免费的体检活动,主要是基本项目的体检以及肝功能、B超、心电图等方面的检测。让职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治疗,并有效的将具有传染性的病源,得到有效的防范。通过体检,员工在提高了自身的生活方式,提高了对健康的认识。同时也使职工对企业有了更深层的了解,与企业建立了更深厚的友谊。安全卫生方面,公司每年定期的开展员工安全卫生教育的培训。同时制定了各项安全卫生管理制度,行政管理部门每月不定期的对车间进行安全卫生的例查,发生问题及时整改。

       总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用和谐理念统领企业发展;我们要适应新时期的改革与发展的环境,完善企业结构,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实现和谐管理,健全企业诚信体系,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把汕头华兴公司做大、做强、做精、做优。

第四篇:我为城市管理献一策

       我为城市管理献一策:加强进城务工人员管理

       城市流动人口越来越多,许多外地人和本地农村人员进城务工经商,如何教育外来务工经商人员遵纪守法,是有关部门和建筑施工企业不可忽视的问题。

       前不久,某市的3个推销员在姜堰市区酗酒滋事,3人一齐动手殴打本地一出租汽车司机,幸亏有

       人报警,才未酿成惨祸。安徽某地的20多个民工在市区一个建筑工地施工,为点滴小事多人械斗,施工单位负责人及时出面制止,才未发生悲剧。据了解,不少进城务工经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义气用事。有关部门必须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教育外来务工经商人员,不酗酒闹事,不聚众赌博。公安、人事、劳动等部门也要加强配合,把管理、教育、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另外,应本着“谁用工谁负责”、“谁出租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出租房屋的管理,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体系,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p>

第五篇:我为地税献一策

       理顺纳税服务机构设置,合理设置办税服务场所

       **市**区地方税务一局 ***

       近年来,纳税服务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我国的纳税服务在社会的共同关注之下发展迅速。1996年税收征管改革提出了建立“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税收征管模式;2022年4月,国家税务总局在全国范围推出了“12366纳税服务热线”。我国的纳税服务在艰难中快速推进,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在服务形式规范化、申报方式多样化、缴税方式简便化和咨询方式市场化等方面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一、纳税服务和办税服务厅的基本内涵

       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和行使权利的过程中,为纳税人提供的规范、全面、便捷、经济的各项服务措施的总称。税收来自于纳税人的收入和所得,并用于国家为纳税人提供公共产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国家成为公共产品的供应商,而纳税人成为国家的顾客。因此,为纳税人提供优良的纳税环境也就成了国家的法定职责和应尽义务。税务机关应当想方设法让纳税人知晓税收法律法规,为纳税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同时注重尽量减少纳税人为履行纳税义务所负担的成本(包括时间和金钱),实现纳税成本最小化。这就是纳税服务最本质的意义。

       办税服务厅作为税务机关为纳税人办理日常税务事宜和提供纳税服务的场所,是税务机关日常税收征管的前沿,是连接征、管、纳各方的重要枢纽,是纳税人检验税务机关服务质量和效率 1的窗口,是税务部门形象最直接的展示和体现。加强标准化办税服务厅建设,是当前有效开展纳税服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构建新型纳税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改善服务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和谐征纳关系、树立良好形象,提高纳税人的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纳税服务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表现

       (一)纳税服务观念亟需转变。

       一是纳税服务观念还不够强。多年来,税务机关和干部偏重于管理和执法,忽视纳税服务,没有将其提升到法制化的层面。二是征纳双方的法律地位不平等。存在着管理者与被管理的不平等关系。三是税务机关管理理念存在过错推定。把纳税人设想为偷税逃税犯,不相信他们能够依法自觉纳税。

       (二)纳税服务体系不健全。

       一是是机构不完善。西方各国大多成立了为纳税人服务的机构或者针对纳税人需求调整了纳税服务机构。譬如,美国《联邦税务局再造和改革法案》规定,设立上诉办公室和纳税人服务局;澳大利亚联邦税务局设立相对独立的投诉服务部;新加坡税务局设有纳税人服务办公室;韩国的每一个区税务局均设有纳税人律师服务中心;等等。目前海南地税系统还没有建立专门的纳税服务机构,导致税企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沟通不畅;二是考评无制度。纳税服务仍然停留在抽象的概念表述阶段,内容不明确,标准不确定,因此尚未建立纳税服务考核机制,没有形成一套从可行性分析、决策、实施到效果评价、信息反馈、服务监督、业绩考评和责任追究的纳税服务工作机制。

       (三)纳税服务的层次较低。

       近年来推行的多元化申报方式、电子缴款、文明用语等等,这些项目尚不系统,与真正意义的纳税服务还有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一是服务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纳税服务偏重于口头上、材料中、墙壁上的服务,流于形式,缺少长效发展机制。二是纳税服务的手段滞后,纳税服务科技化、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四)征收、管理之间有时脱节。

       一是在征收、管理分离的情形下,由于**市区的办税大厅和管理局在布局上不统一,经常导致市区的纳税人在大厅和管理局之间来回跑,极大地浪费了纳税人的金钱和时间。二是有些业务流程设计不合理,导致办税服务厅和管理部门发现的征管问题互相之间无法反馈,不能有效解决,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纳税服务质量。

       (五)信息化流程与手工流程脱节。

       虽然信息化建设每年都在进步和改进,但是现行的征管流程并没有充分享受到信息化建设的高效与便捷。当前的税收信息化只是做到了将原来的手工操作流程电子化,并没有带来征管流程的变革。虽然每个税务机关都配备了先进的计算机,各项工作也都离不开计算机,但充其量只是实现了业务操作的无纸化,而日常的信息流仍以纸质资料传递为主,纸质资料的层层审批严重影响了纳税服务的效率。

       三、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工作的建议

       (一)理顺纳税服务机构设置,完善纳税服务机制。

       一是针对税企沟通不畅的问题,建议设立税企联谊俱乐部和

       纳税人权益保护中心,把为纳税人服务的口号叫响。建议和投诉,这是纳税服务必不可少的内容。税务机关要把纳税服务作为行政执法的有机组成部分,使纳税人满意。纳税服务并不是仅仅强调服务形式的多样性,更为重要的是体现服务的质量和效果能够使纳税人满意。税务机关要想知道纳税服务纳税人满不满意,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就应当虚心接受纳税人监督,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因此,应该提供一个征纳双方联系的渠道,纳税人在与税务机关打交道的过程中,对不满意的地方能及时向税务机关投诉、反映,税务机关则及时给予处理和反馈,给纳税人以满意的答复。企业可以通过税企联谊俱乐部把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及时顺畅地反馈到地税部门,也可以通过纳税人权益保护中心进行维权。

       二是针对没有建立专门的纳税服务机构的问题,建议将**市地方税务局纳税服务管理局改为**市地方税务局纳税服务局,将其作为**市地方税务局主管纳税服务工作的直属机构。同时参照大陆省份地税部门的机构设置办法,各办税服务厅划归各个管理局或税务所。

       纳税服务局不再承办办税服务厅的具体业务,专门负责与纳税人的交流沟通,收集反馈纳税人的意见和建议;负责税企联谊俱乐部及纳税人权益保护中心的归口管理工作;负责制定纳税服务标准、工作规范以及纳税服务考评、评价、监督制度;负责全系统办税服务平台建设;配合相关部门推进“网上税务局”建设;组织实施税法宣传工作;负责市局内外网站的建设及管理;负责受理纳税服务举报和12366纳税服务热线管理;负责牵头组织除税务行政复议、应诉以外的法律援助和救济服务;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合理设置办税服务场所,实行相对集中征收。

       办税服务厅是为实现 “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税收征管模式应运而生的,体现了征收、管理、稽查分离,集中征收税款的原则。然而,何为集中征收,却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由于表述没有界定集中的程度,容易产生越集中越好的理解,导致各地在“集中征收”的外在属性上竞相攀比,把精力和注意力都集中在办税服务厅的规模上、服务的环境上、所能集中多少纳税人上。

       实现集中征收,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税源分布情况和纳税人数量实事求是地确定集中程度并相应收缩基层征管机构,合理布局办税服务厅,避免影响为纳税人服务。一是针对征收、管理之间有时脱节,市区纳税人在办税大厅和管理局之间来回跑的问题,建议保留政务中心地税窗口和各乡镇所办税大厅,撤掉设在市局的第一办税大厅,改成在**区局新设一个办税大厅,在**一局和**二局新设一个办税大厅。二是为了方便纳税人,建议积极联系国税部门,创造条件联合设置或合用办税服务场所。三是加强办税服务厅的标准化建设,促进服务质量提升。

       (三)改变形式深化内涵,提高纳税服务档次。

       建议从以前的重形式轻实质误区中走出来,一是由形象服务向实效服务转变。税务机关应针对纳税人对税收专业性知识与技能、程序、权益的需要,提供实实在在的纳税服务。例如完善服务公开,网上公开税法和税收政策、岗位职责、工作规程、处理

       (处罚)标准、服务规范、监督方式和承诺涉税服务标准、办结时间等;网上公开办税服务厅和各业务部门的电话号码,方便纳税人进行电话咨询;网上公开流程图、表格下载、纳税指南、场景式办税服务教学系统,方便纳税人自学自用。二是界定服务责任。落实服务责任是搞好纳税服务的重要保证。要创新征管程序,完善征管体系,重组税收征管流程,制定各项业务的岗责体系,明确征收管理服务工作岗位职责,并对税务人员在纳税服务工作出现的问题和失职行为,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三是严格服务考核。围绕优化服务制定科学可行的考核指标和方法,加强和量化对服务管理考核。如对纳税服务质量可采取公众投票、打分、问卷调查等方式定期考查,并将纳税服务考评结果与税务人员的工作业绩挂钩,充分发挥和调动税务人员优化服务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