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信条》读书笔记2:什么是教育
《我的教育信条》读后感
在闲暇之余,有幸翻阅了,杜威的早期的名著《我的教育信条》,让我对杜威更加钦佩,杜威是伟大的教育家,他敢于改变传统的教育,敢于挑战当时的权威。
把教育进行归纳。
在《我的教育信条》中指出,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学校、教材、方法、学校与社会进步。
杜威的部分教育思想至今还在沿用。
在看了《我的教育信条》后,我时时在想到底什么是教育
教育难道就是把知识,技能传给学生,其实不然,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技术,更重要的是传递获取知识的方法,让学生懂得自己的需要,主动的获取,培养学生的的品质,开发学生的潜能。
让学生能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而不是呆板的死读书。
让学生的技术技能成为今后养家糊口的本领。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
可以系统全面的传授知识技能,学校就是一个小的社会,学生可以在学校不断去尝试,去体验,去学习,去交流。
我校开展的微课程,有效的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去挑老师,挑课程。
进行走班式教学,有效的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加大了实践课程的建设。
使学生学习不再局限于知识的学习,实践的掌握也尤为重要。
时代在进步,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在改变,学校必然会进行改变,走班式教学在以前,我们想的不敢想。
但学生已经慢慢在推行。
学校对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教师必须会点技术。
没有本事,很难在微课程中进行教学,特别是会技术技能的教师,是微课程的主力军,摄影,编制,绘画,运动等都是学生喜爱的课程。
教材也不在局限于国家课程,慢慢形成了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把地方的特色,学校的特色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广泛,学习的项目更加多种多样。
同时教学的方法也不在局限于,教师的讲,学生的听。
更多在于教师与学生一起去体验,去探索,交流。
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知识。
时代在进步,教师早已经不是学校的主角,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引者,我们要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充分体现,学习本身就是学生的事,学生需要哪方面,我们要清楚。
我们要懂得开发学生的潜能,懂得学生的兴趣取向。
把我们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出来。
杜威伟大的教育家,他的一生留下无数的教育理念,教育著作。
他敢于挑战,敢于创新,敢于变革。
让了钦佩
杜威《我的教育信条》对教育的定义
教育定义陈述方式分为描述性定义,规定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
此题应为纲领性定义。
我的教育信条 什么是教育 杜威
杜威说:“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
这个过程几乎是在出生时就在无意识中开始了”。
“唯一的真正的教育是通过对于儿童的能力的刺激而来的,这种刺激是儿童自己感觉到所在的社会情境的各种要求引起的”。
杜威所认为的教育就是学生能动地参与社会、改造现实、经历过程、体验感受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分享人类曾经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的财富。
要实现这一点,必须要深刻理解儿童内心的力量。
他指出:“这个教育过程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学的,一个是社会学的。
这两者,心理学方面是基础的。
如果对于个人的心理结构和活动缺乏深入的观察,教育的过程将会变成偶然性的、独断的。
如果它碰巧能与儿童的活动相一致,便可以起到作用;如果不是,那么它将会遇到阻力、不协调,或者束缚了儿童的天性。
“我相信,受教育的个人是社会的个人,而社会便是许多个人的有机结合。
如果从儿童身上舍去社会的因素,我们便只剩下一个抽象的东西;如果我们从社会方面舍去个人的因素,我们便只剩下一个死板的没有生命力的集体。
因此,教育必须从心理学上探索儿童的能量、兴趣和习惯开始”。
杜威有哪些有名的论点或著作
【主要著作】
《哲学之改造》、《民主与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或译为《民本主义与教育》)、《自由与文化》、《我的教育信条》、《教育哲学》、《明日之学校》、《儿童与教材》、《追求确定性》(TheQuestforCertainty,1929)、《心理学》、《批判的理论学理论》、《学校与社会》、《经验和自然》、《经验和教育》、《自由和文化》、《人类的问题》。
【人物简介】
约翰·杜威,美国早期机能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
他生于佛蒙特州,于1879年毕业于佛蒙特大学,后进霍普金斯大学研究院研究师从皮尔士,1884年获博士学位,此后相继在密执安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任教。
五四运动前后他曾来中国讲学,促进了实用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哲学的改造》(1920)、《经验与自然》(1925)、《确定性的寻求》(1929)等。
1884年杜威获取博士学位后在密执安和明尼苏达大学任教。
1886年他出版了第一本心理学教科书,在当时很受欢迎。
1894年到芝加哥大学任教工作十年。
这十年是他对心理学有重大影响的时期。
1904年他到哥伦比亚大学教书直到1930年退休。
在那里他不再研究心理学,而只是把心理学应用到教育和哲学方面,宣扬他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教育学思想。
近代美国教育思想家、实用主义哲学家,恐怕没有一个能够比得上杜威对美国及世界教育思想与实施,有其深远的影响及无与伦比的贡献。
杜威不仅是二十世纪中的一位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而且在美国国内,也是一位积极推动社会改革,倡言民主政治理想的所谓自由主义派人士,同时也是一位致力于民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实践者。
他的思想,不仅形成了美国继实用主义之后而起的实验主义(Experimentalism)哲学体系,而且也是间接影响到新教育─所谓进步主义教育─实施与理论的一位教育哲学家。
由于他毕生从事著作、教学,受业学生分居世界各地,故其影响是他人所不能匹敌的。
他的门徒胡适,是中国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著名学者和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健将。
【人物影响】杜威的教育思想曾对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教育界、思想界发生过重大影响。
民国时期一些重要人物如胡适、陶行知、郭秉文、张伯苓、蒋梦麟等均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曾是杜威的学生。
他反对传统的灌输和机械训练、强调从实践中学习的教育主张,对蔡元培、晏阳初以至 -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什么是教育——读《我的教育信条》有感
每个踏上工作岗位的新老师都会把教育作为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会在心里产生疑问:“什么是教育
是啊,什么是教育,让我们先来听听教育哲人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一书中是怎样说的。
他说:“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唯一真正的教育是通过对于儿童的能力的刺激而来的…儿童由于别人对他的呀呀的声音的反应,便渐渐明白那呀呀的声音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引用在我们老师身上,通俗的解释那就是:老师对幼儿具有言传身教的作用。
幼儿会在潜移默化中会学习、模仿老师的行为,而这种模仿却并不能分辨好坏、对错,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一定要为幼儿树立良好、正确的榜样。
曾经在我的班里发生过这样一件小事情:我们班有个孩子叫宝宝,由于胃消化不好,所以吃上饭之后经常会呕吐。
这天,宝宝又和往常一样,把刚刚吃下的东西吐了一地,衣服上也沾了一堆,教室里充满了难闻的气味。
班里许多孩子立刻捂着鼻子叫了起来:“难闻死了,老师宝宝又吐了。
并且跳到老远的地方站在一旁,看着孩子们的这种表现,我并没有急于说什么,而是走到宝宝的身旁,关切地问:“宝宝,胃又不舒服了吗,老师帮你把衣服换下来吧。
于是我顶着刺鼻的味道给宝宝换下了衣服,并帮他冲洗干净,然后又把地上的脏东西打扫起来。
其他孩子看见我丝毫没有嫌弃的意思,也一个个的伸出了小手,争着帮我倒脏东西,令我感动的事,以后宝宝呕吐的时候,竟再也没有孩子大惊小怪的嚷嚷,而是关心的地上一条小手绢儿,并且争着帮我打扫卫生。
看,这就是老师榜样示范的作用,是我用潜移默化的行为感染了孩子们,让他们学会用爱去宽容、关心自己的同伴,让弱者感受到温暖有自信去成长,也使其他孩子拥有宽广的胸怀,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的手,这种言传身教的行为教育就是正面的品德的教育,这也比整天挂在口上的口号教育更实际,也正是因为老师言传身教的爱,才使得爱在孩子们的手中一代代的传承,将一份爱变成两份、十份、一百份、一千份、无数份
所以我们的社会才充满爱、充满温暖。
榜样示范固然好,但是老师在采取教育手段的时候也要讲究方法的性质。
杜威说:“在儿童本性的发展上,自动的方面先于被动的方面…儿童被置身于被动的、接受的或吸收的状态中,情况不允许儿童遵循自己本性的法则;结果造成阻力和浪费。
这句话很明白的告诉我们:老师不能过多的去主导幼儿的思想和行为,那样就会阻碍幼儿能力的发展和思维的活跃,而应该在活动中起引导作用。
去年,我们班来了一个特殊的孩子,他叫明明。
因为他的身体先天发育不好而导致了只有一只左手。
因此,我就越发的关心他爱他,能做的事我全都替他做了,希望,他也会在老师的关爱下和其他孩子一样成长。
因为明明少了一只手的缘故,所以每次绘画的时候,我都会帮帮他,这就养成了他的依赖感,有一次画菊花的时候,他竟然对我说:“孟老师,我不会画,你帮我吧。
我瞠目结舌,这才意识到,我的关心违背了教育方法性质的本责,一再的迁就和包办行为使得竟使他养成了这种惰性。
不但阻碍了他的动手能力,更阻碍了他的创新发展能力。
因此,在后面的日子里,我不断的放手,明明自己能做的事情,我决不插手,碰到有困难的时候,我会鼓励他,让他勇敢的自己去面对、去解决。
时间长了,明明的自理能力更强了,甚至能够自己穿脱衣服,叠被子了,而且在比赛中他总会第一个完成。
倘若,我不能及时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依旧过多照顾他的话,那么,明明现在一定是我们班自理能力最弱的孩子,现在他会感谢老师对他的照顾,可是等他长大,当爸爸、妈妈、老师不在他身边的时候呢,他还能依靠谁,他还能依赖谁,那时,他恐怕会对老师昔日的照顾而气愤不已。
而此时,他从小能够养成自立的能力,长大了立足社会他也不会感到畏惧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330356239。
看,良好的教育方法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啊,倘若老师能够使用的恰到好处,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就会在无形中影响孩子的行为,给幼儿养成一种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然而,一旦使用不当,将会阻碍一个孩子一生的发展。
所以,亲爱的同行们:让我们谨记杜威说的话吧:“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世界上最形式、最专门的教育确实不能离开这个普遍的过程。
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自己去寻找一条了解社会的途径。
杜威教育思想有哪些
1、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起来和发展起来。
2、教育无目的论
在杜威的心中,在不民主、不平等的社会中,教育只是外力强加于受教育者的目的的。
在民主的社会中就不同了,应当奉行无目的论。
3、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
所以教师要把教授知识的课堂变成儿童活动的乐园,引导儿童积极自愿地投入活动,从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实现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
4、教学论杜威以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理论为基础,对教材和教法等课题。
作出和传统观念不同的论述。
5、道德教育论杜威说:“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
“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
在杜威看来,德育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杜威极力强调道德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
6、儿童中心论杜威是在批判旧教育的过程中提出“儿童中心主义”思想的,也就是说,是在“破旧”中“立新”的。
在杜威看来,在传统教育那里,“学校的重心在儿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你所高兴的任何地方,唯独不在儿童自己即时的本能和活动之中”,教科书“是过去的学问和智慧的主要代表”,而“教师是使学生和教材有效地联系起来的机体,教师是传授知识和技能以及实施行为准则的代言人”。
扩展资料: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
1、强调知行合一,将教学中死的知识变为活的知识。
2、教育是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的观点是内 -和外铄论的超越和突破。
3、教育是生长和生活的观点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了教育的本质。
将教育的本质概括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
4、教育即经验从认识论的角度探讨教育的本质,解决知识、经验的获得以及心理与社会、过程与目的的协调问题。
5、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是从社会的角度出发将个人与社会统一起来。
将学校的生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解决教育与社会的脱离问题。
6、教材心理学化,适合学生经验的心理发展,而不是逻辑顺序。
7、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和探究精神使科学精神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8、教学专业,提高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增强学术性。
在其影响下教育专业机构大量设立。
9、杜威具有世界性影响,其教育理论对世界教育进程发挥巨大作用,对日本中国土耳其苏联墨西哥等国有直接影响。
10、杜威的理论中过于强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而使得教育实践忽视了系统知识的传授,并引发了自由和纪律、师生关系等诸多矛盾。
另外根据经验和教材心理学化原则编写新型教材的设想过于理想,难以实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杜威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行是知之始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也叫起源论,陶行知认定教育来源于生活,主张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场所论。
认定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主张教育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应济社会的需要。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 -。
认定在生活中教法、学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
主张事情是怎样做的,学生就应该怎样学;学生是怎样学的,教师就应该怎样教。
教法和学法都来源于做法,统一于做法。
具体理念:
1、“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2、“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3、“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4、“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5、“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6、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7、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扩展资料:
陶行知认为教师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而教师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来。
不仅教师要教学同时也应该学习。
也就是说教师教的与学生学的是联系的,相关连的。
同样的,教师所教与自己所学的也要联系在一起。
如果教师做好了,教育的关键所在也就解决了。
在当时所处的时代里,陶行知勇于实践和探索,将自己的理论真正应用到教育实践中。
他发表了许多著名论文和讲话,比如《生活工具主义之教育》、《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行是知之始》等。
他否认了王阳明所说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的言论,并在其基础上认为应该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陶行知将自己的思想注入中国教育事业中,为中国现代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陶行知有这样一则教育学生的故事: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制止后,命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男生早已等着挨训了。
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出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男生接过糖果。
随后陶行知高兴地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 -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
男生惊讶地看着陶行知。
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
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陶行知
杜威的的生平事迹和教育活动有哪些
约翰·杜威(JohnDewey,1859—1952),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和评论家。
1859年10月20日,杜威出生于美国佛蒙特州柏林顿的一个零售商家庭。
1875年,中学毕业后杜威进入佛蒙特大学。
大学期间,达尔文的进化论引起他的注意,并对哲学问题产生兴趣。
1879年他以优异的学业成绩毕业。
随后到乡间中小学执教两年。
1882年秋,杜威进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教育和哲学,并于1884年荣获哲学博士学位。
此后,杜威先后在密执安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任教。
1894年,杜威始任芝加哥大学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系主任。
1896年创办包括幼儿部在内的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即“杜威学校”),实验并补充、完善其教育理论,杜威也因为这个学校而出名。
1903年,实验学校停办。
次年,杜威辞去芝加哥大学的职务,前往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任教,直至1930年退休,退休后仍担任哥伦比亚大学的名誉教授至1939年。
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期间,1919年来华讲学,前后长达两年之久,在我国教育界产生很大影响。
1952年6月1日,杜威因肺炎在纽约去世。
在芝加哥的10年是杜威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到哥伦比亚大学后,当时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迅速发展并达到鼎盛的势头进一步推动了他思想的发展和成熟。
杜威一生勤于笔耕,直到逝世之前仍坚持写作,因此平生著述众多。
共计有论文815篇,专著44本(其中有关教育学的有11本)。
杜威在教育学方面的代表作有:《我的教育信条》(1897年)、《学校与社会》(1899年)、《儿童与课程》(1902年)、《我们怎样思维》(1910年)、《明日之学校》(1915年)、《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年)、《经验与教育》(1938年)等,其中《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杜威影响最大的教育著作。
杜威的作品介绍
著作及哲学思想杜威一生著述至为丰富。
他的早年著作偏重于《心理学》(1887)及《应用心理学》(1889),后来渐渐转而对教育有兴趣,如《思维术》(1910),《民本主义与教育》(1916),《经验与教育》(1938)。
以后的作品,就比较重在纯粹哲学问题的讨论了,如《哲学之重建》(1920),《稳定性的追求》(Quest for Certainty 1929),《经验与自然》(1925),《艺术即经验》(1934),《逻辑─探究之理论》(1938),《认知与所知》(1949)等。
其它著作尚多,于此不再一一列举。
杜威的著作,显现了一个事实,即他是一位致力于写作的学人,他在维蒙特大学求学的时候,就显示出是一个专心致志的好学生,但他不擅于口才,文笔亦不精辟,并不是一位善用文思表达意见的人,他的作品是不容易立即被理解的。
杜威在哲学见解上,早期虽然承袭了黑格尔的部分思想,但是由于生物学及生物学上的进化理论,对他早期思想的一番冲击,在他一篇《从绝对主义(Absolutism)到实验主义》的论文中,已经剖析地叙述了他思想改变的来龙去脉,说明他何以舍弃了十九世纪德国黑格尔派的绝对主义。
在杜威的哲学思想中,他并不赞成观念完全是一个固定不变的静态的说法;观念自身并不是绝对的,杜威把观念视之为一可易的、动态的、具有工具性的指导效能,而使吾人更能适应外在的环境。
跟传统的经验论相比,杜威对“经验”一字的涵义之解释亦有不同,显见杜威所谓经验,并不完全像一般经验主义者所强调的“纯粹是指个人的认知”。
从杜威的观点,经验的内涵,除了认知的意义以外,尚有其它的性质在内,诸如吾人感受到的喜悦、苦痛、作为等。
经验是个体在环境中,对某一情境的整体反应;故杜威在经验的解释上,抛弃了一般哲学家之误认经验是认知的形式。
就如同我们送一个至亲好友离国远行,我们对此一情境的经验感受,不仅仅止于认知到好友的远行,我们的经验里,还包括了诸多的感受与情愫,以及送行过程中的种种行为;这些经验特质,不为一般哲学家注意。
杜威的经验的涵义,因为附上了生物与环境的彩色,故其立论至为显著而特殊。
对“经验”的概念加以辨识,是了解杜威哲学理论的一个必经门路。
照杜威的看法,经验是一个单一、动态、而为完整的有机整体。
经验并不是可以割裂的,经验是相关的,不仅与产生经验的情境相关,而且,经验自身就是一个绵延不绝的发展历程。
经验在发生的先后顺序上是相关的,不仅是相关,而且是继续不断地成长。
这种经验的涵义,乃是因为杜威认为个体是存在于环境之中,是对环境加以作为(Doing);而环境对于个体所加之作为,定会有所反应,此一反应,杜威称之为“施为”(Undergoing)。
人类在改造环境,或者主动地适应环境时,如筑堤开渠,人类不仅对环境有所作为,同时环境对人类亦提供了可耕之田,或增加了收获等,这就是环境对吾人的一种施为。
此种作为与施为之间的交互活动,就是吾人经验所由产生的来源。
经验不只是纵横相关,绵延发展,而且经验自身是有机性的。
经验是具有扩张性、生长性、相关性与预测性的。
吾人对“水”的经验,是随着吾人接触水的各种情境而不同。
水的概念,是从与水的各种交互行动中得知,这些交互行动,有的是直接的参与其中,有的是直接的获得,这说明了经验的变动性。
杜威的经验涵义,不完全是从哲学的观点来给予界定;他也把生物学的涵义,掺入在经验里。
从生物与环境的交互行动中,提示吾人:经验应该是多元性的,即产生经验的情境、内容、关系,都是来自生活。
是个人经验生活的一个单元。
其次,杜威把他工具哲学(Instrumentalism)的知识论看法,也带给经验一种新的理论,即经验是工具性的。
经验自身并不就是价值的所在;经验之可贵,乃在于能够替吾人解决生活上的实际问题。
从生活的本质上,来增进人类的生活经验,提供人类更进一步、更有效的与自然直接交往的凭借。
“历程”(Process)也是杜威哲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
从生物的演变来看,个体是在一个发展的历程中,自发展本身来看,生物个体之发展就是它自身的目的。
历程是发展的各个阶段之延续性的结合。
生物自身发展以外,似乎是不应该再给它加上一个外在的目的。
因为,由于不同的环境,而有不同的交互活动,经验与生长的发展,是不可能预立一个固定目的的。
杜威讨论到:传统上一般人说到一个名辞,往在误认名辞自身是固定的,殊不知从一个变动的历程上来看,实际上名辞是一种活动的过程。
例如:“健康”并不是一个静态的、固定的名辞,而是具有发展与变动成分的名辞。
要健康,就得从事各种的活动:健康检查,熟读有关健康的书籍,培养健康有关的各种习惯,实践各种健康的活动,摄取营养的食物,选购食物等等,这些都是活动,是一个历程,不只是一个静止的、认知的健康名词而已。
它实际上是串连成一个发展的历程,吾人对健康的认知与理解,实应掌握其动的历程或各种活动,才更能落实而具体。
杜威以经验与历程作为他哲学思想的两个基本的概念,他对于知识的看法,自然就落在工具主义的解释上。
他不赞成传统上对知识的“旁观论”(The Spectator Theory of Knowledge)的说法;也就是说,他不认为吾人之获取知识在于知识本身完全是客观性的外界存在物,从而误认知识可以脱离认知者;知识如果从这种“旁观论”的观点而论,就好像是置身于认知者之外,而知识本身是绝对地客观存在着;这种说法完全忽视了认知者与知识之关系的建立,罔视知识与认知者之间产生的相互作为。
若以生物的立场来说明知识之所由来,则更能贴切于真正的事实。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冲突、疑虑、不安、不确定的情境。
个体设身处地于这样的一个情境,自然有待于认知来袪除不安、疑虑、冲突,而欲使该一情境趋向于确定与和谐。
这就是个体认知的所由来,及探究之所以产生。
是故,知识仅是解决这些疑虑问题的一种工具而已。
因而知识之发生,必定是个体对某一情境所引起的疑惑所使然,或者从实际的、偶然的作为中产生。
若以逻辑过程而获得的知识来说,杜威以为是有几个步骤的。
知识─从逻辑思维过程而来的─是首先来自一个不确定的情境。
个体内心能够感觉出一种迫待解答的困惑,心情紧张,亟欲知晓实际的情形。
从困难情境的感受上,个体亟欲确定出此一困难的情境为何,以便厘清与该一困难问题不相连的各项事务,如此才能确立一个可资解释的假设来。
根据此一假设,再拟订一个可能的解决途径,从此一可能的解决途径,决定可以采取的方法或步骤。
最后试验这些方法或步骤之可行性及其预期的结果。
知识虽然是此一逻辑运思的预期结果,但不是运思探究的终极目的,也并不是说,在获得知识之后,探究就完全终止了。
知识的工具效能,就在于显露知识是以后再获取进一步知识的一种工具。
是故,知识是不能看成为一个预先建立的绝对真理,因为知识是个体与环境的情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不同的情境会产生出不同的结果。
因此,知识仅能作为一种参考,无法完全套在任何一种情境之内。
所以,不论是在知识这一范畴之下的观念、规则、规范等,只能作为有限的、条件的确定,而不能视作是一成不变解决问题的固定方式。
我的教育信条 第一条:什么是教育
我的教育信条约翰·杜威第一条 什么是教育我相信-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
这个过程几乎是在出生时就在无意识中开始了。
它不断地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
由于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个人便渐渐分享人类曾经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的财富。
他就成为一个固有文化资本的继承者。
世界上最形式的、最专门的教育确是不能离开这个普遍的过程。
教育只能按照某种特定的方向,把这个过程组织起来或者区分出来。
惟一的真正的教育是通过对于儿童的能力的剌激而来的,这种刺激是儿童自己感觉到所在的社会情境的各种要求引起的,这些要求刺激他,使他以集体的一个成员去行动,使他从自己行动和感情的原有的狭隘范围里显现出来;而且使他从自己所属的集体利益来设想自己。
通过别人对他自己的各种活动所做的反应,他便知道这些活动用社会语言来说是什么意义。
这些活动所具有的价值又反映到社会语言中去。
例如,儿童由于别人对他的呀呀的声音的反应,便渐渐明白那呀呀的声音是什么意思,这种呀呀的声音又逐渐变化为音节清晰的语言,于是儿童就被引导到现在用语言总结起来的统一的丰富的观念和情绪中去。
这个教育过程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学的,一个是社会学的。
它们是平列并重的,哪一方面也不能偏废。
否则,不良的后果将随之而来。
这两者,心理学方面是基础的。
儿童自己的本能和能力为一切教育提供了素材,并指出了起点。
除了教育者的努力是同儿童不依赖教育者而自己主动进行的一些活动联系的以外,教育便变成外来的压力。
这样的教育固然可能产生一些表面的效果,但实在不能称它为教育。
因此,如果对于个人的心理结构和活动缺乏深入的观察,教育的过程将会变成偶然性的、独断的。
如果它碰巧的儿童的活动相一致,便可以起到作用;如果不是,那么它将会遇到阻力、不协调,或者束缚了儿童的天性。
为了正确地说明儿童的能力,我们必须具有关于社会状况和文明现状的知识。
儿童具有自己的本能和倾向,在我们能够把这些本能和倾向转化为与他们的社会相当的事物之前,我们不知道它们所指的是什么。
我们必须能够把它们带到过去的社会中去,并且把它们看作是前代人类活动的遗传。
我们还必须能把它们投射到将来,以视他们的结果会是什么。
在前一个例子中,正是这样能够在儿童的呀呀的声音里,看出他将来的社会交往和会话的希望和能力,使人们能够正确地对待这种本能。
心理的和社会的两个方面是有机地联系着的,而且不能把教育看作是二者之间的折衷或其中之一凌驾于另一个之上而成的。
有人说从心理学方面对教育所下的定义是空洞的、形式的-它只给我们以一个发展一切心能的观念,却没有给我们以怎样利用这些心能的观念。
另一方面,又有人坚决认为,教育的社会方面的定义(即把教育理解为与文明相适应)会使得教育成为一个强迫的、外在的过程,结果把个人的自由隶属于一个预定的社会和政治状态之下。
假如把一个方面看作是与另一个方面孤立不相关而加以反对的话,那么这两种反对的论调都是对的。
我们为了要知道能力究竟是什么,我们就必须知道它的目的、用途或功能是什么;而这些,是无法知道的,除非我们认为个人是在社会关系中活动的。
但在另一方面,在现在情况下,我们能给予儿童的惟一适应,便是由于使他们充分发挥其能力而得的适应。
由于民主和现代工业的出现,我们不可能明确地预言二十年后的文化是什么样子,因此也不能准备儿童去适合某种定型的状况。
准备儿童使其适应未来生活,那意思便是要使他能管理自己;要训练他能充分和随时运用他的全部能量;他的眼、耳和手都成为随时听命令的工具,他的判断力能理解它必须在其中起作用的周围情况,他的动作能力被训练能达到经济和有效果地进行活动的程度。
除非我们不断地注意到个人的能力、爱好和兴趣,-也就是说,除非我们把教育不断地变成心理学的名词,这种适应是不可能达到的。
总之,我相信,受教育的个人是社会的个人,而社会便是许多个人的有机结合。
如果从儿童身上舍去社会的因素,我们便只剩下一个抽象的东西。
如果我们从社会方面舍去个人的因素,我们便只剩下一个死板的没有生命力的集体。
因此,教育必须从心理学上探索儿童的能量、兴趣和习惯开始。
它的每个方面,都必须参照这些考虑加以掌握。
这些能力、兴趣和习惯必须不断地加以阐明-我们必须明白它们的意义是什么。
必须用和它们相当的社会的事物的用语来加以解释-用他们在社会事务中能做些什么的用语来加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