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
[编辑本段]词义
1.出生地;2.长期生活过的地方。
【示例】:古乐府《木兰诗》:“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简介
鲁迅
[1]鲁迅(1881-1936),清光绪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
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为周树人。
至三十八岁,始用“鲁迅”为笔名。
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正阳县),是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母亲鲁瑞、父亲周伯宜。
在这一生中他写了小说,散文,杂文,其中杂文700多篇.鲁迅出身于没落的士大夫家庭。
1898年到南京求学,先入江南水师学堂,次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
其间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与“民主”。
1902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
1904年到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后因为在那里发生的两件事对他影响很大,分别是关于藤野先生的“看电影事件”等。
都发生在仙台。
从此弃医习文。
鲁迅的西学基础萌发于江南水师学堂,他在《朝花夕拾·琐记》里说他自从进了这个学校:“…看新书的风气便流行起来,我也知道了中国有一部书叫《天演论》。
星期日跑到城南去买了来,白纸石印的一厚本,价五百文正。
许寿裳的《鲁迅先生年谱》里也说鲁迅:“前十三年(廿五年己亥,一八九九年)十九岁。
正月,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路矿学堂,对于功课并不温习,而每逢考试辄列前茅。
课余辄读译本新书,尤好小说,时或外出骑马。
前十年(廿八年壬寅,一九零二年)二十二岁。
二月,由江南督练公所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
课余喜读哲学与文艺之书,尤注意于人性及国民性问题。
到了日本,鲁迅开始专心学医,因为他父亲一直是“久病不治”,使得他们家由小康坠入困顿,其间遭受了多少的白眼和心灵的创伤,在鲁迅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鲁迅在《呐喊·自序》里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进江南水师学堂之后,鲁迅看到了一些关于西医的书籍,“便渐渐的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同时又很起了对于被骗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从译出的历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
所以,等到进入日本留学之后,鲁迅的最初愿望是要做一个医生:“因为这些幼稚的知识,后来便使我的学籍列在日本一个乡间的医学专门学校里了。
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象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从这个例子里我们可以看到,有理想的知识分子一开始都想当医生,治病救人,是一件非常崇高的事业。
因为看到中医的弊端,又感到西医的科学,鲁迅到日本的最初想法,就是学习医学—西方体系的医学。
但是,他一九○四年进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之后,在读书和看电影中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对学医的理想产生了动摇。
一九○六年中止学医,回东京准备从事文艺运动。
在鲁迅自己记述的这些事情里,有着很深的对于人的认识和理解。
鲁迅非常不能忍受的是传统封建文化对于人性的扭曲和歪曲。
他在文章里回忆自己少年时期就对此产生过很大的反感:“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鲁迅于是发现,健康的人包含了肉体和精神的两个方面。
他认为当时首要的问题,是精神的问题。
这后来成了他写作的一个中心的动力。
写作背景
鲁迅于1919年12月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
《故乡》选自《呐喊》。
小说作品
对“故乡”的感情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一般的感情,同时还是带有个人色彩的特殊感情。
在对“故乡”没有任何理性的思考之前,一个人就已经与它有了“剪不断,理还乱”的精神联系。
童年、少年与“故乡”建立起的这种精神联系是一个人一生也不可能完全摆脱的。
后来的印象不论多么强烈都只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发生的,而不可能完全摆脱开这种感情的藤蔓。
具体到《故乡》这篇小说中来说,“我”对“故乡”现实的所有感受都是在少年时已经产生的感情关系的基础上发生的。
“我”已经不可能忘掉少年闰土那可爱的形象,已经不可能完全忘掉少年时形成的那个美好故乡的回忆。
此后的感受和印象是同少年时形成的这种印象叠加胶合在一起的。
这就形成了多种情感的汇合、混合和化合。
这样的感情不是单纯的,而是复杂的;不是色彩鲜明的,而是浑浊不清的。
这样的感情是一种哭不出来也笑不出来的感情,不是通过抒情的语言就可以表达清楚的。
它要从心灵中一丝一丝地往外抽,慌不得也急不得。
它需要时间,需要长度,需要让读者会慢慢地咀嚼、慢慢地感受和体验。
这种没有鲜明色彩而又复杂的情感,在我们的感受中就是忧郁。
忧郁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和情绪,是一种不强烈们又轻易摆脱不掉的悠长而又悠长的情感和情绪的状态。
《故乡》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忧郁的美,忧郁是悠长的,这种美也是悠长的。
[一、整体把握
1.主题
儿时的“故乡”,给“我”许多欢乐、甜蜜的回忆,甚至可以说代表了一种“理想”。
而现实的“故乡”,却面目全非,沉寂、毫无生气,昔日的人物,也失去了纯真与温情,变得冷漠、麻木、市侩和猥琐。
使“我”感到“希望”的幻灭,心中无比“悲哀”。
其实以前的“故乡”也和现实的“故乡”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那时“我”是以纯真少年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所以世界显得那样单纯、美好,甚至有一丝神奇。
我们读这篇小说,要从对“故乡”的感觉变化中,探讨小说要表达的主题。
这篇小说的主题,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1)“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
从孩子的纯真、有生气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钝,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怎样被扼杀。
以闰土为例:
少年闰土:
外貌: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
动作: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朴质、生动;有智有勇,热情、纯真。
对“我”的态度:“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羽毛,告诉“我”很多稀奇的事。
对“我”友好,热情,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
对生活的态度:天真活泼,无忧无虑。
中年闰土:
外貌: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动作: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
对“我”的态度:对“我”恭恭敬敬,称呼“我”为老爷,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对生活的态度:悲哀、痛苦,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而他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
理解这样的主题,可以深入探讨演变的原因:过去现在(推断变化的因)。
2)表现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
从闰土父子和杨二嫂身上,可以看出这样轮回的影子:
闰土:少年 小英雄—→中年 木偶人
水生:少年“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中年 现在的闰土
杨二嫂:年轻 豆腐西施—→中年\"圆规
也许他们的后代,也会步他们的后尘,在这样的轮回中挣扎。
因为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广大民众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地过来的,好像黑暗隧道中看不到尽头(无数农民起义推翻封建王朝,然后又建立新的封建王朝,再爆发农民起义,再…历史不停地轮回着,民众的苦难也不停地轮回着)。
(3)渴望纯真的人与人的关系。
再回故乡,“我”和闰土、杨二嫂等人已经有了深深的精神上的隔阂。
闰土叫“我”“老爷”,杨二嫂认为“我”“放了道台”,孩提时代那种真诚、友善的关系,已经完全消失了。
“我”渴望打破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渴望建立超越庸俗的物质关系的新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人物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典型人物形象。
闰土:
少年闰土月夜看瓜刺猹,装逮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是儿时“我”羡慕向往的英雄。
三十年后,苦难的生活使他变得呆滞麻木,他“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他那“红活圆实的手”,已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更可怕的是他内心的变化,他见了久违的“我”,以“老爷”称呼;面对苦难的现实,只是寄希望于求神拜佛。
他是在生活的重压下艰难地挣扎着的中国广大劳苦民众的代表。
杨二嫂:
三十年前的杨二嫂年轻美丽,因此她的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人称“豆腐西施”;三十年后,她成了“凸颧骨,薄嘴唇”的“细脚伶仃的圆规”,变得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爱搬弄是非爱唠叨,想方设法从“我”的搬家中捞点东西。
杨二嫂是庸俗的小市民的典型形象。
“我”:
小说中的“我”,有的影子,但绝不要等同于。
“我”飘泊在外,对故乡一直怀着美好的回忆,看到故乡衰败、冷漠的现实,深感悲哀、失望,但内心深处,还有着对故乡美好未来的憧憬。
“我”对闰土怀有深厚的感情,表现了“我”对劳苦人民的同情与爱,对等级观念的否定。
“我”是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二、问题研究
1.曾经是那样充满生气的闰土,人到中年却活得这样麻木、悲惨。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这样变化的原因,课文里也有提及: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这是表层原因,其深层原因,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为什么中国当时的社会会陷入这样苦难深重的境况。
从这样的探讨中也可以了解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
2.“我”的形象具有什么意义
小说以“我”为叙述者,叙述中包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
“我”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我”怎样对待闰土,“我”怎样看故乡所发生的让人伤心的变化,“我”对这样的变化有什么样的反应,等等。
通过对“我”这个人物形象的研究,可以窥见旧中国要求变革的进步知识分子心灵的一角。
3.最后所说的:“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段话怎样理解
把希望比做地上的路,意思是: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
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
旧的生活这样压抑、沉重,期盼什么样的新生活,是否心中已经有所设计、规划,还是感到茫然,或者只是感到一丝朦胧的希望
闰土、水生、杨二嫂或者他们的后辈能否从历史的因袭中解脱出来呢
依靠什么样的力量才能解脱出来呢(物质的、精神的)
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这些问题,不必强求一致的答案。
练习说明
一、本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的故事
本文主要写了“我”、闰土、杨二嫂这三个人的故事。
二、《故乡》中鲁迅为什么要写这几个人的故事,选择其中最“精彩”的故事写不行吗
小说中,杨二嫂是作为陪衬人物出现的,杨二嫂的尖刻自私,衬托了闰土的憨厚朴实,因为农村小城镇的破败,贫困放入生活是杨二嫂也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农村经济破产的涉及面之广,连城镇市民也日趋贫困,反映当时农村经济衰败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三、这篇小说写故乡,主要是写故乡人的变化。
主要写了哪些人的变化
他们有怎样的变化
从中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态度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进而理解主题。
课文主要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变化。
闰土:见“课文说明”。
杨二嫂:二十年前人称“豆腐西施”,“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
二十年后,她变得泼悍、放肆。
为了从“我”家捞点东西,交替着虚伪的吹捧、尖刻的嘲讽,还中伤闰土偷碗碟。
关于的情感态度,可以有多种认识:因为中国农民的活力被封建社会扼杀而悲伤;对中国封建社会农民的苦难轮回无可奈何;为纯真的人性被扭曲而痛苦;对理想的人与人关系的渴望,等等。
四、曾经是那样亲密无间的一对小伙伴,现在却变得那样“隔膜”,“我”感到“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你认为这“可悲的厚障壁”是什么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人物,并由此探讨人物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可悲的厚障壁”是一种人的观念、地位、生活环境差异所带来的精神上的隔膜。
“可悲”在于这样的“障壁”是生活中近于“合理”地存在着的,而且也是精神上伦理上难以打破的。
造成“厚障壁”的原因,是封建秩序观念长期的强制性的压力。
这样的压力使人们不得不在精神上、肉体上屈服,在封建秩序中寻找并最后苟安于既定的位置,成为麻木、机械的顺民。
“厚障壁”是封建秩序的需要和必然。
五、“我”不愿宏儿和水生“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
我的故乡在北京读后感
我?家乡?北京?我?现?直住?北京?我十?喜?我?充满欢声笑语?家乡?我?家乡?许许?充满古文化?建筑?比?坛公园、故宫博物院等?些?吃:?糖?糖葫芦、火锅等?非?吃?故乡?春、夏、秋、冬?十?美丽?春?柳树姐姐脱掉?白连衣裙?换?绿婚装?调皮?草弟弟探?脑袋?花妹妹露?洁白?面颊?我?孩?草坪?玩耍?鸟仿佛?吸引住?放声歌唱?美丽?乡村?留?美?声?
中国教学:是反省还是反思
幼儿通过收集的材料、画脸谱,惊喜的发现原来我们中国有这么 多不同的民族,孩子们还学会了藏舞,区域活动中还可提供各民 族的图片主题《多彩中国》活动反思在《多彩中国》主题活动中、舞 蹈,借助我们海陵是京剧艺术 -—梅兰芳的故乡这一地区优势开展了“国粹—京剧”版块。
为了加深幼儿对少数民族的认识,幼儿兴趣十分高、12 主题《多彩中国》活动反思“多彩中国”这个主题相对幼儿的生活经验来说有点远、议议中,连续三次,孩 子们运用已有对各民族了解的经验,从不同的角度,所以在主题开展中,我着重从中国文化艺术、中国年的习俗。
2022,也知道了各城市的一些特色与景点,喝青稞酒时,我们鼓励幼儿直接参与到了资料 的收集中,我们就抓住幼儿对中国地图很感兴趣这个特点,让幼儿首先获得了感官的经验,有所侧重地让幼儿认识了中国的世界之最、新疆舞、认知是较难的、说说、中国年几个小主题入手开展教学活动,兴致极高、学唱京剧等多感官参与感受“京剧”艺术的 魅力,各民族在穿着打扮上是大不相同的,问,幼儿模仿得惟妙惟肖,它更主 要的是在情感上给予幼儿一种激发和培养,家长和教师做 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主题活动中结合我国特色,运用语言:“北京在哪里,结合五大领域,说到少数民族时,先用无名指蘸一点弹向天空,不知不觉就记住 了好多城市的地理位置和名称,让幼儿看 一看,了解各国的民俗风情。
在“民族娃娃”版块里、名胜古迹。
在讲到祖国的名胜古迹时,根据幼儿的年龄 和发展特点搜集资料
他们在看看、中 国的文字,幼儿学 习了藏舞的基本舞步。
于是、骄傲的 中国,而后轻呡一口、制作、中国的民族,做一做,让幼儿通 过欣赏
“西安在哪 儿,除看图片讲述外,在藏舞《小格桑》中,边唱边跳;《民族大联欢》中、蒙古舞的一些基本 舞步,演一演,幼儿经验很少,而且这些少数民 族的人能歌善舞,在实际生活中出去领略过这些地方的孩子不多,同伴间相互讲述,但是认 识十分模糊
有什么好吃的,但要进行较深入的感知、游戏等形式表现对我国几个民族的认识,《民族风情》以及各种质地的彩纸等活动材料
有哪些名胜古迹,孩子 们十分感兴趣,讲一讲、风俗人情等图片布置在主题墙上,把地图和他们收集的 各地的特色小吃,还教会幼儿 藏族待客礼仪,创作京剧脸谱中感受到京剧的艺术美。
活动前。
为了提高幼儿认识的民族的兴趣,更让幼儿在亲手操作
己亥杂诗中的落红喻指什么,花喻指什么
落红指辞官归去的自己,花,是比喻成社会\/国家。
从字面看,花不是无情之物,落在泥土里成了绿肥,还可以哺育花.以花自喻
实际上想表达自己虽然处境艰难,但忠贞报国之心始终不变,还想为社会尽点责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正如那飘落的花朵,融入春泥后,更能护育新花。
中国当代哲学家
中国当代哲学家,最著名成就最高的有:
1、熊十力
熊十力(1885.2.18-1968.5.24),原名继智、升恒、定中,号子真、逸翁,晚年号漆园老人,汉族。
湖北省黄冈(今团风)县上巴河镇张家湾人。
中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
新儒家开山祖师,国学 -。
与其三 -(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和张君劢、梁漱溟、冯友兰、方东美被称为\"新儒学八大家。
1949年以后,以特别人士身份邀请参加首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后被选为全国政协二、三、四届委员。
因反对文革,绝食身亡。
著有《新唯识论》《原儒》《体用论》《明心篇》《佛教名相通释》《乾坤衍》等书。
其哲学观点以佛教唯识学重建儒家形而上道德本体,其学说影响深远,在哲学界自成一体,\"熊学\"研究者也遍及中国和海外,《大英百科全书》称\"熊十力与冯友兰为中国当代哲学之杰出人物。
2、冯友兰
冯友兰(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祁仪镇人。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届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
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他的著作《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已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
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3、张立文,1935年生,浙江温州人。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和合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周易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席。
主要代表作有:《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人道篇)》、《周易思想研究》、《朱熹思想研究》、《宋明理学研究》、《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传统学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维反思》、《周易帛书今注今译》、《走向心学之路-陆象山思想的足迹》等。
4、叶秀山,1935年阴历6月4日生于江苏扬中县,祖籍江苏镇江,于上海读小学、中学。
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56年毕业,分配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迄今四十余年。
现任哲学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生院教授,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长期主攻西方哲学史,尤以古代希腊、近现代欧洲大陆哲学为主,兼及美学;近年注意思考中西哲学沟通问题。
平时喜好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书画、戏曲。
汤一介,1927年2月16日生于天津,原籍湖北省黄梅人。
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1990年获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McMasterUniversity)荣誉博士学位。
1983年曾任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LuceFellow),曾任美国俄勒岗大学(1986)、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1995)香港科技大学(1992)麦克玛斯特大学(1986、1990)等校客座教授,纽约州立大学宗教研究院研究员(1986);1996年任荷兰莱顿大学汉学院胡适讲座主讲教授,1997年任香港中文大学钱宾四学术讲座主讲教授。
中国文化书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顾问、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际价值与哲学研究会(ResearchinValueandPhilosophy)理事,第19届亚洲与北非研究会顾问委员会委员、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国际道学联合会副主席;曾任国际中国哲学会主席(1992-1994),现任该会驻中国代表。
国内任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大学兼任教授。
5、饶宗颐,字国庵,又字伯濂,伯子。
号选堂。
一九一七年生于广东潮安。
父亲饶锷,为潮州大学者,著作甚富。
幼承家学,未冠整理其父遗著\"潮州艺文志\",于一九三七年刊登\"岭南学报\",以此知名。
一九三五年之一九三七年,应中山大学之聘任广东通志馆专任纂修。
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一年协助叶恭绰编\"全清词钞。
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五年任无锡国专教授。
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八年出任汕头华南大学文史系教授兼\"潮州志\"总编纂。
一九四九年迁居香港。
自一九五二年至一九六八年,历任香港大学中文系讲师。
高级讲师及教授职。
一九六二年获法国法兰西学院颁发\"汉学儒莲奖。
一九六三年,曾至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作学术研究。
一九六五年至一九六六年又在法国国立科学中心研究敦煌写卷。
一九六八年至一九七三年应新加坡大学之聘出任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期间一九七零年至一九七一年,曾任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客座教授。
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三年,又任台湾中央研究院教授。
一九七三年至一九七八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
期间于一九七四年,为法国远东学院院士。
一九七八年退休后,又于一九七八年至一九七九年任法国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
一九八零年,任日本京都大学研究所客座教授。
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六年又担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荣誉高级研究员;期间于一九八二年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复获香港中文大学授予中文系荣休讲座教授衔。
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八年曾担任澳门大学客座教授。
一九九二年起被复旦大学聘为顾问教授。
一九九四年起又任泰国华侨崇圣大学中华文化学术研究院院长。
饶教授有关东南亚华侨史研究的重要著作有:\"星马华文碑刻系年\"及\"新加坡古事记\"两种及发表了多篇论文:\"新加坡古地名辩正\"\"秦代初平南越辨\"\"苏门答腊北部发现汉钱古物\"\"蒲甘国史零拾\"\"论述中缅文化关系\"\"论述中越文化关系\"等,为华侨史研究增添了珍贵的资料,又曾于一九七零年就\"新加坡古代名称的检讨-蒲罗中问题商议\"与许云樵教授,陈育崧先生展开了为期九个月的论战,引起学术界的密切关注。
六十多年来,孜孜不倦,在文学,语言学,古文字学,敦煌学,宗教学及华侨史料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除了专著六十多种外,尚有发表在世界各大学术期刊及各大书刊上的论文,短文和杂文约有四百篇。
6、庞朴,1928年10月出生于江苏淮阴,汉族。
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班毕业,任教于山东大学。
1974年调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杂志从事编辑工作,以后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副编审、副总编和《历史研究》主编等职。
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国际编委会中国代表。
现为\"国际简帛研究中心\"主任。
7、楼宇烈,男,汉族,浙江省嵊县人,1934年12月10日生于杭州。
一九五五年毕业于上海浦光中学同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本科一九六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本科毕业一九六0年七月至一九七九年五月,北京大学哲学系助教一九七九年六月至一九八○年十一月,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一九八○年十二月至一九八五年八月,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一九八五年九月至今,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一九九0年起中国哲学博士导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85年9月起),北京大学哲学系东方哲学教研室主任(1985年12月起),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1989年3月起),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1989年12月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997年起),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第三届,1992年起),全国宗教学会理事(第三届,1988年起),孔子基金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1986年起),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1991年起),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1999年起)。
8、李泽厚,著名哲学家,湖南长沙人,生于1930年6月,1954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
成名于五十年代,以重实践、尚\"人化\"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观卓然成家。
八十年代,李泽厚不断拓展其学术论域,促引思想界在启蒙的路径上艰辛前行。
九十年代,李泽厚客居美国。
李学勤,1933年3月生于北京,读书于清华大学哲学系。
1952年-1953年,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加编著《殷虚文字缀合》。
1954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后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
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研究员,1985-1988年任副所长,1991年-1998年任所长。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兼任多所大学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等。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1984年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获国务院\" -特殊津贴\",2022年被评为\"95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突出贡献者\",2022年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及奖章。
曾多次在欧美日澳及港台地区任教讲学。
1986年被推选为美国东方学会荣誉会员,1997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9、何兆武,原籍湖南岳阳,1921年9月生于北京。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时就读北京师范大学附中高中一年级;9月全家间道南返故乡,在长沙入中央大学附中(由南京迁校);1939年,入西南联合大学。
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史系;1943-1946年读清华在(西南联大)研究生。
1946-1949年任台湾建国中学、湖南第十一中学教师,1949-1950年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毕业,1952-1950年北京图书馆编目员。
1952-1956年西安师范学院历史系讲师。
1956-1986年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员。
1986年后任清华大学文化研究所教授。
1980年曾兼任中美文化交流委员会中方访问美国学者,1984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鲁斯基金访问教授,1986-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1993-1994年德国马堡大学客座教授,1995年德国马堡大学客座教授。
10、方立天,1933年生。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宗教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杂志主编、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中国佛教协会佛教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长期从事中国哲学、中国佛教与中国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11、宗白华(1897一1986),原名之木魁字伯华。
哲学家、美学家、诗人。
江苏常熟虞山镇人。
1916年入同济大学医科预科学习。
1919年被五四时期很有影响的文化团体少年中国学会选为评议员,并成为《少年中国》月刊的主要撰稿人,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
同年8月受聘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任编辑、主编。
将哲学、美学和新文艺的新鲜血液注入《学灯》,使之成为\"五四\"时期著名四大副刊之一。
就在此时,他发现和扶植了诗人郭沫若。
1920年赴德国留学,在法兰克福大学、柏林大学学习哲学、美学等课程。
1925年回国后在南京、北京等地大学任教。
曾任中华美学学会顾问和中国哲学学会理事。
宗白华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 -。
著有《宗自华全集》及美学论文集《美学散步》、《艺境》等。
宗自华于1986年12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12、殷海光(1919-1969)原名殷福生,湖北黄冈人。
中国著名逻辑学家、哲学家。
曾从师于著名逻辑学家、哲学家金岳霖先生。
西南联大毕业后,进入清华大学哲学研究所,并曾在金陵大学(原中央大学)任教。
抗日战争爆发后,加入青年军。
1949年到台湾,同年8月,进入台湾大学哲学系任教。
在几十年的治学生涯中,殷海光一直以介绍西方的形式逻辑和科学方 -到中国为己任,撰写了《思想与方法》、《论认知的独立》、《中国文化之展望》等著述。
并且毕生热心于现代逻辑的研究、教学和宣传。
其原因在于他认为中国文化中认知因素极为缺乏,而这必须依靠西方实证论哲学的输入来补救。
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认知因素不发达,从根本上说,归因于儒家文化的泛道德主义倾向和中国文化采取的\"崇古\"价值取向。
于是,殷海光大力提倡\"认知的独立\",强调\"独立思想。
殷海光终生秉持科学民主自由的精神,是一位富有批判精神的自由主义者。
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这一标题是比较独特的,其要点抄在于“誓言”。
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对着土地发出的。
在文章末尾壮怀激越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
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袭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枣或者我的坟前。
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自可强烈地感百受到。
因此,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度 参考答案: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
叶嘉莹先生为什么号迦陵
迦陵频伽”是印度古梵文的音译,意思为妙声鸟或美音鸟,是佛国世界里的一种神鸟。
《正法念经》中说:“山谷旷野,其中多有迦陵频伽,出妙音声,如是美音,若天若人,紧那罗(歌神)等无能及者,唯除如来(佛)言声。
下面是叶先生的自述,一看便知:
次年始从清河顾羡季先生受读唐宋诗,继又旁听其词选诸课。
羡季先生原毕业于北京大学之英文系,然幼承家学,对古典诗歌有深厚之素养,而尤长于词曲。
讲课时出入于古今中外之名著与理论之间,旁征博引,意兴风发,论说入微,喻想丰富,予我启迪昭示极多。
嘉莹每以习作之诗、词、曲呈先生批阅,先生辄对之奖勉备至。
一日,拟取嘉莹习作之小令数阂交报刊发表,因问嘉莹亦有笔名或别号否
而嘉莹性情简率,素无别号。
适方读佛书,见《楞严经》中鸟名迦陵者,云其仙音通十方界,而“迦陵”与“嘉莹”之音,颇为相近,因取为笔名焉,是为第一次词作之发表。
其后继有作品发表,无论为创作或论著,遂一直沿用此别号迄今,与清代词人陈维崧之号“迦陵”者,固不相涉也。
查查百度,“迦陵频伽”是印度古梵文的音译,意思为妙声鸟或美音鸟,是佛国世界里的一种神鸟。
《正法念经》中说:“山谷旷野,其中多有迦陵频伽,出妙音声,如是美音,若天若人,紧那罗(歌神)等无能及者,唯除如来(佛)言声。
叶先生读诗词之音确如此鸟。
青春期孩子有轻生的念头家长怎么办
今年9月10日是第七个“世界预防自杀日”,“每当秒针轻轻滑动30下,就有一个人选择离开这个世界。
这是第六个“世界预防自杀日”发布的公告。
调查显示,自杀已经成为我国15岁到34岁的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
每年我国有225万人自杀,其中25万人自杀死亡。
看到于俊卿老师写的《留住生命》博文,从这篇博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青春期孩子自杀所占的比率之多,“在短短的10天里就出现了4起跳楼、2起服毒学生自杀事件。
从初中到高中,只有15岁左右,都是些花季少年。
深圳新闻网报道:
近期疾控中心进行的一次覆盖市级直属的18间学校针对青少年心理调查的结果显示,两成受访的青少年有自杀倾向。
过去12个月里,有12.1%的受试学生曾考虑过自杀,6.6%的学生做过自杀计划;2.2%的学生采取措施试图自杀。
自杀行为的发生为什么是这样呢
为什么自杀的悲剧屡屡发生呢
一、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
1、性生理与性心理的不平衡
第二性征发育后,身体发生剧烈生理变化,心理上充满疑虑,恐惧,迷惑不解,对自己的性发育现象,躲躲闪闪,本能地对异性疏远和反感。
随后又出现强烈的性冲动、性意识,产生怀春心理。
对异性又开始注意和关心,尤其是对自己仰慕的同龄异性有好感,产生接近和追求的心理。
初二年级下期表现较为突出,他们希望在交往、接触中吸引异性对自己的注意和好感,开始追求异性和恋爱。
因此在学校组织活动中,表现出积极、主动和注重仪表的态势,以展示自己的能力水平,达到引起他人重视的目的。
2、社会性的约束与自我独立的矛盾冲突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和自卑心理。
逆反心理和自卑心理在初二学生中比较普遍和突出。
这也是导致不良行为的重要原因。
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对无视其“自我意识”存在的外界因素,常想方设法予以对抗和反对。
其主要表现为:对教师和家长的教导、劝说和约束要求不肯听从,犟头倔脑、任性。
对明知合理的教育措施和行为规范,不分是非一概反对。
经常强词夺理或从中作梗,高唱反调,有时故意表现出令人不满的淘气和捣乱。
如果教育者采取惩罚手段(责骂、批评、停课等)其情绪更为对立,表现出“横竖横”的心理行为。
再如在课堂上对教师的教学内容不满意,故意表现不爱听讲,做小动作,提一些怪题刁难老师,有时说一些俏皮话,引起哄堂大笑,扰乱课堂秩序,引以为乐。
但对有兴趣的课程和内容对待心目中尊敬的老师讲课,还是能专心听讲的,这些学生智力不低,思维活跃,不满现状。
另外还有些学生表现玩世不恭我行我素,漠视任何纪律和社会法规、抱着“大错误不犯、小错误不断的人生态度,在进步生中表现尤为突出。
产生自卑心理的学生表现:
一是消沉即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抑郁寡欢,不苟言笑,慢慢地与同学疏远、对立起来。
二是多疑。
总认为老师、同学都看不起他,心境处于一种紧张的“提防”状态。
往往使自己陷入悲观失望,孤独境地。
在初二、初三学生中学习成绩处于中等者表现较为突出。
他们时常自己看不起自己,主要来自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原因。
客观上有的学生在这过渡期里因长得不漂亮、因家境贫寒、因体质弱、因成绩差而自卑;主观上是严重缺乏自信心。
问题(互动)
你认为学历重要还是学习力重要
你认为工作重要还是心情重要
你认为金钱、地位重要还是快乐重要
你认为前途重要还是生命重要
二、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引发自杀的心理因素
(一)父母过高期望和使用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给孩子造成的学习心理压力
10月7日、9日两天时间内,常州连续发生两起学生跳楼身亡事件,一名15岁的初三女孩和一名年仅13岁的初一男孩分别从12楼和11楼纵身跳下不治而亡。
跳楼的6名学生成绩都比较优秀,其中一人为学生干部,性格开朗,其他5人稍稍内向一点,但没有一人生活在单亲家庭中。
轻生原因包括学习压力过大、受到心理承受不了的某种打击、和父母发生争吵等3个方面。
很多父母都认为当今社会没有学历,学习不好就没有出路,就没有前途,在这种心理状态的驱使下,让自己孩子的把学习当成他们的学生阶段唯一要做到的事情,其他的事情一概由父母代替。
这些家长对孩子学习采用的督促方式是:叨唠、指责、抱怨、打骂、挑毛病、相互推诿等等。
试想一个成人在这种环境下,在长达12年(小学到高中毕业)学习紧张、缺少娱乐活动,主要的任务都是学习,缺少娱乐、缺少理解、得不到有效的沟通,受到多方压力、找不到自我等等的环境下,会怎么样
会不会疯
会不会看不到光明
会不会恨
会不会厌学
会不会厌世
案例:
我不是龙,别逼我成龙—一个孩子给家长的真实告白
我不记得这是第几次给你写信了,但这绝对是最后一次,因为如果我不把这些话说出来的话,我会被闷死的,“我也想通了,你学习不好没关系,只要你能快乐地度过每一天都可以”这句话,我不知你还记不记得,但我一直都记得,当我听到你说这句话时,我十分地高兴,以为你终于了解到你儿子的内心了,我也不用再背着这么重地负担去学习了,谁知,你…你还记得吗
上星期五下午,我洗脸时不小心把陶瓷给打烂了,你竟然说我只想玩游戏,根本就不想学习,甚至还说让我退学,你知道我当时是多么地悲哀吗
我甚至想到了去死,死了就一了百了了,我也不再有负担,化作一丝尘土随风而逝。
有死的这种想法,我不止一次想过,可我却不敢去死,因为我怕你们伤心。
你口口声声说你爱我,但你们了解我吗
了解我的内心吗
不,你们一点也不
你们只从自己的角度想问题,从不在我的角度来想,也从不顾虑我的感受
我知道自己的学习不好,但那是你们逼的,我从没感到过学习是一种乐趣,是一种快乐,反而觉得它十分的恐怖,只要一不学习你就说我,只要我一玩游戏你就说我,我真的很烦
你知道吗
不,你不知道
我在学校里学习已经够辛苦了,回到家里,我想在家里放松一下,把家当做我的放松身心的地方,可你们的唠叨我受不了
我一回家,刚刚放松我自己,你们就开始说我,好像我不是你们的儿子,而是你们的机器,一个只为学习而活着的机器
有时,我甚至想离家出走,走到一个没有人的地方,过我自己想过的生活,那没有你们的唠叨,也没有太重的负担,我只为自己而活着
你们曾说过,我只要在学校好好学习,星期六星期天,我就可以放松一下,去玩会儿电脑,我现在想起来,我都觉得可笑,竟然会相信你们,你曾告诉我说耳机和书都被我叔给拿走了,本来我也十分相信,但老天好像有意让我戳破这个谎言,于是,我发现了那两个东西,当时,我感到不可思议,认为这是假的不是真的,可当星期六下午,我说要玩电脑的时候,你们竟要我去学习,你们知不知道,早上我已经学习的很累了,下午,我只想放松一下,但被你们拒绝,我刹那间相信了一切,也看穿了你们那虚伪的面孔,于是我把东西全都给你们找了出来,摔在你们的面前,可你竟然连眼都不眨地继续编一个荒谬的理由,我在心里大笑着,高傲地笑着,笑我的愚蠢,竟然会相信你们,我第一次这样大笑着,笑得那么虚伪,其实我是想哭的。
如今,你们在我的心里,根本就没有什么信用可言,反而让我觉得虚伪,在有负担的情况下,我无法学习好,所以我把自己心里憋了很久的话说了出来,说出来了,我觉得舒服多了,我不怕回家后,你们会怎么样,我也不再因为我没有什么留恋了,随时都会…
比尔盖茨小学都没有毕业,就发明了电脑,何况是我呢
我虽不是龙,但我相信我将来的成就会比龙还要大
原文引自:http:\/\/life.cersp.com\/childhood\/lists\/202203\/4287.html
孙倩点评:
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学习
孩子为什么学习不好
孩子为什么理解不了父母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有如此大的亲子裂痕
孩子为什么不信任父母
这一切都可以从这个孩子给家长的真实告白中找到答案
这是这个孩子的心声,这心声不仅仅发自这个孩子,而是众多家庭教育缺失的家庭中的孩子心声
如果他的父母看到这封信后,还是不醒悟,还是不从中反省自己的家庭教育误区,主动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话,会发生什么
悲剧即将上演.
(二)抗挫能力低,对生活失去信心
现今社会,孩子多半都是独生子,很多家庭出现了1>6现象,即一个孩子比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重要,家里所有的人都在为这个一个孩子服务,孩子缺少了体验生活的机会,有的就是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生怕孩子受到半点委屈和伤害,岂不知这样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孩子,是温室的花朵,是沙雕、是稻草,经不起半点的风吹雨打。
自己的事不会自己做:
1、背书包 2、收拾书包、文具 3、学校扫除 4、个人卫生
李开复在招聘大学生的时候,通过应聘的大学生这样回复李开复:我回家问问我父母,他们要是同意我来工作,我就来。
我父母让我搞计算机行业,说有前景,李开复问:你们的父母懂得计算机行业吗
大学生回答:不懂,他们连上网,邮件都不懂。
由此我们看到现今的孩子是父母决定他们的一生,而不是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
人际交往中状况、心态:
1、同学之间相互排斥 2、受不得老师的一点批评 3、看不惯别人 4、自己就是一切,别人都要为我服务 5、不愿意帮助同学,认为帮助他了,他就超过我了
这些心理状态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就是学习好了,他们的内心也是脆弱的,找不到自我,我什么都有,什么都不用我操心,我的所有的一切都会有父母来办,活着无意义,一旦在外面遇到挫折,他们的心灵上就仿佛遭受了重创,无法自拔,首选的就是自杀,其次杀他。
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的缺失就是父母无原则的溺爱造成的,包办代替孩子做事情就是阻碍孩子的成长,阻碍孩子自我锻炼。
(四)异性交往—早恋
青春期学生早恋、交往过密都是牵动家长神经的问题。
当自己家的孩子发生了早恋,或家长看到孩子和某个异性有接触就会很敏感。
就会偷看孩子日记,找老师,找同学了解情况,而面对孩子的时候剩下来的只有劈头盖脸的呵斥、指责、打骂了。
试想当我们想向人诉说自己的烦恼的时候,先听到的是反对、是不理解、是打骂,我们还会向这个人诉说吗
其实当孩子处于青春期的时候,出现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家长不要过分的紧张,先了解清楚事情,注意倾听孩子的心声,这就需要有良好的亲子关系。
凋零的花骨朵(陈璟英老师真实报道案例)u\/5937\/archives\/2022\/20229991029.html
警示案例:凋零的花骨朵(陈璟英老师真实报道案例)(简诉)
这是一个生长在富裕家庭的女孩子,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一直不错,父母对她的要求比较严格,不许她与男孩子交往。
但就在初二时,她与班上的一成绩优秀的男孩子好上了,两个人在学习上互相帮助,成绩一直很稳定,所以她们的关系并没有引起老师和家长的注意,只有与她要好的一女同学了解她们的情况。
去年春天这个女孩子怀孕了,她害怕极了,除了她的那个小姐妹,她没有跟其他人讲,在小姐妹的陪同下,找了一个私人诊所,偷偷地做了人流。
由于怕家长和其他人知道,她一天也没有休息,仍旧象往常一样上学、上体育课、做间操…装得若无其事。
可她万万也没有想到,这次手术却给她带来了致命的伤害。
手术后不久,她发现她的下身总流血,但她不敢和父母讲,也不敢和其他人说,她也不再和那个男孩子来往了,她把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
就这样一天天地坚持、一天天地伪装,这个可怜的小女孩一天天地瘦了下去…就这样持续了一年,今天中考,这个小女孩考得很好,考取了市重点高中。
这时候,小女孩的母亲才发现孩子的脸色不太好,才发现孩子瘦得有点可怜,才带着孩子到医院去看。
当医生告诉这位母亲,她的孩子一直流血是因为以前刮宫时,没有全部将子宫内清理干净,致使子宫长期发炎,现在子宫内已发生癌变,这位母亲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气愤地与医生理论起来,她说她的孩子还是处女,请医生不要这样去污辱她的孩子…待这位母亲平静下来后,医生让其去问她的女儿,看情况是否属实…
了解真实情况后的这位母亲,发了疯似的对女儿连打带骂起来,可怜的小女孩只是抱着头任由母亲打骂…
后来,这个小女孩的父母带着孩子去了北京,希望能有医生妙手回春,能够挽救小女孩的生命…可已经来不及了,由于长期得不到医治,小女孩的子宫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小女孩就这样地走了,在陌生的北京城的一家医院中,依依不舍地闭上了她那美丽的双眼。
一个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就这样地凋零了。
此时,苍天为她哭泣,大地为她落泪,她的同学、老师们为她惋惜,但仍然没能留住她离去的脚步…
悲痛的家长花高价租了一辆车将女儿从北京接了回来,把她安葬在故乡的土地上…
孙倩:我流泪看了这篇真实的报道,为这位母亲而悲哀,为小女孩而悲哀
这位母亲的爱已经不是对孩子的真正的爱,只是关心孩子的学习,而孩子因为害怕家长而不敢沟通。
孩子带着恐惧、带着失望离开了这个世界,却给我们
我飘向远方,别问我家乡,告诉古老的城墙,挡不住忧伤 什么歌
环岛旅行
星期天的下午
阳光变得太有温度
我们赖在家里找不到去处
于是我们决定环岛旅行去吧
结果却找不到地图
星期天的下午
找不到地图的下午
最后和大富翁一起迷路
环岛旅行一周后
我赢了好多虚拟的幸福
其实我也不是很在乎到底去哪里
只是想和你整天呆在一起
就算是只能一起做梦
也没有
没有关系
其实我也不是很在乎到底去哪里
只是想和你整天呆在一起
就算是只玩无聊的游戏
我也不
不会介意
星期天的下午
阳光变得太有温度
我们赖在家里找不到去处
于是我们决定环岛旅行去吧
结果却找不到地图
星期天的下午
找不到地图的下午
最后和大富翁一起迷路
环岛旅行一周后
我赢了好多虚拟的幸福
其实我也不是很在乎到底去哪里
只是想和你整天呆在一起
就算是只能一起做梦
也没有
没有关系
其实我也不是很在乎到底去哪里
只是想和你整天呆在一起
就算是只玩无聊的游戏
我也不
不会介意
七年级上册 历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思维导图
本单元主要讲述我国境内原始居民的生活地域、生产和生活状况以及原始的民主政治,涉及到的历史遗址、神话传说较多。
教材是以原始居民的生活年代、地域分布以及生产、生活状况为线索来讲述的。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为:
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产状况和生活状况,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产状况以及华夏文明的起源。
教学难点为:使学生初步认识神话传说和历史事实之间的联系。
教师在讲述时,
首先,要抓住本单元的线索,即对原始人类的生产状况和生活状况进行分析讲解,以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其次,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直观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辩论式教学等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感悟知识,提高能力。
再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共3课和一节活动课,每课1课时,共4课时。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元谋人的发现与距今的年代,北京人的发现、地点与距今年代,
北京人使用石器和天然火以及北京人的群居生活:山顶洞人的距今年代、发现地点,山顶洞人的石器、磨制技术和人工取火;山顶洞人过着氏族生活。
通过学习本课初步培养学生理解、认识历史领域内各种不同知识范围的能力以及观察、想象能力和比较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阅读,可以接触考古知识、神话传说、古史资料、历史地图、文物插图等各类与历史有关的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重视历史课的学习。
2、过程与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围绕“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状况”这条主线进行讲解,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性有哪些”。
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我国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百七十多万年以前,以此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2)通过认清劳动创造世界和人类本身这一真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2、难点:认识劳动在人类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导语一 展示远古人类的头部模型。
设问:这是什么时候的人类头部模型
那时侯,我国境内有哪些远古人群
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呢
请大家阅读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导语二 播放一段有关远古人类社会生活的课件,然后提问:该片段反映了我国远古人类怎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他们生活在什么时候
请大家预习课文。
导语三 人从哪里来呢
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人由神创造的,像西方的“上帝造人说”,我国的女蜗造人。
二是人是古猿进化而来的,你同意哪一观点
学完了本课,你或许可能找到答案。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我国最早的人类
(1)我国最早的人类是什么人
他们生活在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
(学生根据课本回答)
(2)那么,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又是怎样呢
(学生看书、讨论、交流、教师小结)
据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元谋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发现了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和两小块烧过的骨头,表明元谋人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
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历史体验】下面,请同学们在我的描述中想像古猿是怎么样变为人类的,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大约在二三百万年以前,由于宇宙星球的变化,地球内部的岩浆发生剧烈变化,引起了地壳的异常变动,有些海洋在隆起,有的陆地在沉沦,火山在喷射,风雪在呼啸。
一片片的森林在毁灭,一群群的动物在奔逃…后来,地球又经历了一个冰川横行的时期,从两极而来的冰流以排山倒海之势向赤道冲去,淹没了大块森林和陆地,但在行进中又遇到了重重阻力,未能到达亚热带地区。
自然界的变化,改变了古猿的生存环境。
古猿是在森林里生活的动物。
有些地区的森林没有遭受到这场“自然灾害”,生活在这里的古猿继续沿着猿的方向缓慢地向前发展,逐渐演变为现代的猿类。
那些丧失了森林的古猿不得不从树上来到地面,开始过着流浪生活。
在艰难的生活道路上,有些古猿死去了,活着的古猿为了适应新的环境,逐渐学会了利用前肢来采集动物和捕捉动物,并用前肢来折树枝和选取石块作武器,以抵御野兽的侵袭,这就要求用后肢来支撑身体和行走。
于是,前肢和后肢的分工逐渐出现了。
这种分工导致了前肢的进一步解放和后肢的直立行走。
而直立行走和手脚分工又引起了整个身体结构的变化。
肉食促进了大脑的发育。
在长期的演进过程中,慢慢地大脑产生了初级的意识,要求把看到的事物和联合行动的愿望表达出来。
经过简单呼叫,手势表达的长期演进,逐渐地发出一个个清晰的音节,从而由一定的音节和一定的内容相结合的语言产生。
语言在劳动之时并与劳动一起出现、成熟,成为由猿到人这一根本变化的推动力。
经过漫长的过程,这些古猿在劳动中进化为人类。
【注意】在描述中,速度要放慢,声调要深沉,感情要丰富,表述结束过一会儿再让学生睁开眼睛。
(3)那么,怎样理解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会制造工具呢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归纳)
制造工具本身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只有人类能够制造工具、使用工具改造自然。
即使是再聪明的动物也只能利用工具,而且必须经过长期训练。
因而会制造工具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想一想:〗动物园里的黑猩猩也能利用竹竿或木棍打下树上的野果子,这是否表明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消失了呢
【点拨】某些动物利用现成的工具获取食物,是生存的需要,是动物的本能。
而且动物只能简单地利用现有的工具,并不能对工具进行加工改进,更不能制造出任何一件简单、粗糙的工具。
只有人类才能根据实际需要,制造和利用工具,改造自然。
因此,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没有消失。
2.北京人
(1)1929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一个洞穴里,年轻的考古工裴文中先生惊喜地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轰动了全世界。
从此,“北京人”名扬世界了。
那么,“北京人”生活在什么时候呢
又长什么样子呢
请看头像模型。
[展示古猿头像,北京人头部复原像模型]
[师问]北京人与古猿相比,面部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观察、比较、讨论,教师小结)
北京人前额低平、后倾,眉脊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下额。
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前的北京人,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北京人手脚分工明显,他们不再像古猿那样爬行,而是用腿走路,用手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
(2)那么,北京人能够制造哪些工具呢
他们又怎样生活呢
请大家结合投影,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投影〗《北京人用火追逐野兽》图
[师问]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北京人使用了哪些生产工具
[生答]石块、木棒、火把。
[师问]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北京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生答]群居生活。
(3)北京人为什么要过群居生活呢
(学生看书、思考、讨论,教师归纳小结)
北京人使用的工具极其简陋,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常常受到来自大自然的各种威胁。
在这险恶的环境下,只靠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下去,因而他们必须群居在一起。
这是由当时的生产状况决定的。
北京人的这种群居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4)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他们用火干什么
有什么意义
(学生依据教材回答)
〖议一议〗北京人使用的是天然火,他们是怎样保存火种的呢
【提示】雷电可以使森林着火;人骨和兽骨含有大量的磷,在高温炎热的天气里可以自燃;这些自然现象都为北京提供了天然火种。
有了火种,北京人就能使用天然火,而且还学会了保存火种。
他们用干燥易燃的花草、树叶把火种轻轻盖上,让他们冒着轻烟。
这可是件技术活,需要有经验的长者担任。
到用火的时候,就用劲吹煽,让火种再烧起来。
有了火,北京人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
【体验设想】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
【学生回答示例】天亮以后,北京人开始成群结队往外走,一部分人去狩猎,一部分人去采集,到天黑以后,采集狩猎等寻找食物的人都回到洞中,把采集到的野果分给大家。
几个壮年男子把打到的动物剥皮,把肉割开,放在洞口的火堆上烧烤。
熟了以后,根据每人的具体情况分开。
当人们填饱肚子以后,便就着火先进入梦乡,由于洞口的火堆整夜不熄,远处的野兽是不敢问津的。
北京人的衣服
一是把植物枝叶系在腰间,这类衣物不能抵御严寒,但多少可以起一点作用,而且容易得到。
二是把猎到的动物剥皮后吹干稍稍加工当作衣服。
在食物方面,一靠采集,二靠狩猎。
住的是天然的山洞。
【点拨】想象一定要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要符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的生活习惯。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除了元谋人、北京人外,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活动遗址还分布着好多,山顶洞人就是其中之一。
那么,山顶洞人生活在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
长什么摸样
(学生看书回答)
(2)[投影]《山顶洞人的生活》
[比一比]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的生活有哪些进步
[提示]从生产工具上看,山顶洞人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已会人工取火。
从劳动对象上看,山顶洞人不仅采集、狩猎,还会捕鱼,劳动对象的范围扩大了。
从活动范围上看,山顶洞人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活动范围扩大了。
从生活上看,山顶洞人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死后还要埋葬。
(3)山顶洞人是怎样组织在一起生活的呢
(学生看书、讨论、交流,教师小结)
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也就是说,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之间都有着血缘关系,彼此都是亲属。
这样,有着血缘关系的一群人生活在一起就构成了氏族。
一个氏族有几十个人,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
他们居住在一起,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想一想]氏族成员为什么要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
[点拨]因为山顶洞人的生产工具极其简陋,仅凭单个人的力量很难获得食物,因而他们必须共同劳动,所得食物必然共同分配。
在分配过程中,谁也不能多占,否则就会有人饿死,从而削弱整个氏族的力量,氏族就有灭亡的危险。
这样,在氏族生活中,氏族成员之间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议一议]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差别的氏族生活,是不是人类的理想生活
[提示]一方面,由于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氏族成员的生存常常受到威胁,如饥饿、寒冷、疾病、野兽、自然灾害等,人均寿命非常短;另一方面。
氏族与氏族之间常常为争夺食物而发生血腥战争,一旦失败,整个氏族成员就会被杀掉或吃掉。
因此没有贫富贵贱差别的氏族生活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
人类的理想社会应该是共产主义社会。
(4)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学案例2)在学习“北京人”时,有人说北京其实是“猿”而不是“人”。
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请说明理由。
[解析]本题围绕“北京人”是“猿”还是“人”展开命题,实质是考查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依据所学知识可以明确:北京人在体态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北京人不仅会制造和使用石器。
而且还能使用天然火,这是动物所不能及的。
因此,北京人应该属于“人”,而不是“猿”。
[答案]不同意这一看法。
从头部看,北京人虽然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上肢发育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尤其是北京人能通过砸击、敲打、碰撞等方法制造和使用石器。
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其他任何动物所不能及的。
并且北京人还能使用天然火,既提高了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又促进了自身体质的发展。
因此,北京人是“人”而不是“猿”。
本题设计新颖,主要考查学生对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以及对北京人体质特征及生活状况的认识程度。
[例2](学案例3)火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说:“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和动物界分开。
人类对火的使用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火的使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解析]本题引用恩格斯的名言,主要考查火的使用所经历的过程及其作用。
依所学知识可知:人类对火的使用经历了从使用天然火到人工取火的过程;火的使用不仅促进了人的体质的发展,扩大了活动的范围,而且还能用火制造工具,改造自然,提高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
[答案](1)从使用天然火到使用人工取火。
(2)用火烧烤食物,照明和御寒,还用火驱赶野兽,制造工具。
火的使用,提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扩大了活动的范围。
因此,火的使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里程碑,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