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词条:偶感
杨开慧隐蔽于板仓老家时,1928年10月曾写《偶感》诗一首,五十多年后修缮故居时才得发现。
诗中虽有别字漏字(特用括号标出),对丈夫的思念却凝聚纸上:
天阴起溯(朔)风,浓寒入肌骨。
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
足疾可否痊
寒衣是否备
孤眠(谁)爱护,是否亦凄苦
书信不可通,欲问无(人语)。
恨无双飞翮,飞去见兹人。
兹人不得见,(惘)怅无已时,
良朋尽如此,数亦何聊聊。
念我远方人,复及教良朋。
心怀长郁郁,何日重相逢。
2022年,美国达特茅斯大学癌症研究中心高级统计分析员李忠泽意外发现美国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收藏着杨开慧1921年发表的三篇短文,揭开了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也指出有关杨开慧及其父杨昌济的研究中几个广泛流传的疑似谬误。
耶鲁大学图书馆珍藏福湘杂志
3年前,李忠泽得知美国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收藏着两份关于福湘女校的史料,立即与他们联系。
当他看到两页样件后发现其中一个是1921年6月出版的福湘杂志时,便不假思索地购买了两份史料的影印版。
年代久远,纸质变脆易碎,在李先生的请求下,图书馆工作人员破例将杂志拆开,逐页扫描。
这一期的福湘杂志由享誉三湘的福湘国文教师李肖聃作序,他在序中说,在民国八年(1919年)福湘女校“初出季刊一册”,民国九年(1920年)“更议年出一册,易名杂志”,即在1920年福湘出版了改名为福湘杂志的年刊。
到了民国十年(1921年),福湘杂志“又循例印行”,也就是李忠泽购买的这期年刊。
杨开慧三篇短文重现
这期杂志刊登了许多名人学生时代的文章,其中有刘湘英(1921年福湘毕业校友,又名刘韵仙,后任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校长)和范琯(1922年福湘毕业校友,福湘 -日货、宣传爱国的十人团团长,曾与李淑一、杨开慧一起参加爱国活动,后在福湘女校工作)写的两篇文章。
李淑一(李肖聃的女儿,1920-1923年在福湘国英算专修班学习,杨开慧的同学,雅礼中学校友柳直荀的夫人)写的十四首短诗和游赞真(后为燕京大学新闻系系主任梁士纯的夫人)写的三篇文章。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里面竟然收录了杨开慧写的三篇短文,它们分别是《致某公书》、《随感录》和《先父事略》。
迄今为止,除了1982年在修缮杨开慧烈士故居时发现的七篇写于1928-1929年间的手稿(由湖南省博物馆收藏)及1990年再度修缮房屋时发现的第八篇写于1930年的手稿(由长沙市博物馆收藏)之外,还未见到过她在1921年公开发表的这些文章。
写信给长辈,探讨社会责任杨开慧的第一篇文章是《致某公书》,这是一封写给杨昌济所“敬爱之友”的一位长辈的信,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他的无限敬意。
她首先阐述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特别是对良心的理解,并针对当时的南北 -进行了精辟的分析,进而对这位长辈为和平而奔走的举动产生了疑惑,希望长者能够指点,并期望他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影响世界。
杨开慧觉得,良心的力量像太阳一样大、光像太阳一样亮,人们的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就是“良心之光也”。
同时,她呼吁,一切有良心的人应该积极发挥他们的作用,有责任扫除黑暗使其变成一个充满光明的世界。
最后,杨开慧请长者考虑她父亲“殷勤书致丈者”中的“垂死哀痛之言”,做到“超然远引,图自立之道”,远离军阀、官僚和政客,“当筑屋于磐石之上,不当卜居沙土之中”。
遗憾的是,文章从头至尾都没有提到这位长辈的名字。
但李忠泽发现,杨开慧这篇短文最后所用词句,引用了其父杨昌济给章士钊信中的原话。
另外,杨昌济说“近曾写信与行严(章士钊)”,而之后不到三个月就去世了,这与杨开慧所提到的她父亲在去世前曾给长者写信这件事是吻合的。
因此,这位长者应该是杨昌济的同乡、挚友、曾担任过南北和谈的南方代表—章士钊。
杨开慧的第二篇文章《随感录》开头就指出:“静,非合人生之意义也。
人者,动物也”,阐明好动是人的天性和美德。
她指出当时的学校最大的一条弊端就是“功课繁多,使吾人无活动之时”。
她认为,有了强壮的身体,心力也随之加强,精力才能充沛,而精力充沛的人没有不聪明的。
反之,身体不强壮,什么事也做不成。
“杨开慧的这段话,对当今教育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李忠泽说,时下不少学校受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力轻体育,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远远不够,青少年缺乏锻炼、营养过剩,身体怎么可能强壮
从以上两篇短文可见,虽然杨开慧当时年仅20岁左右,但她不仅文学水平较高,而且见解深刻。
饱含深情,回顾父亲生平杨开慧的第三篇文章是《先父事略》。
据推测,这篇文章应该是写于1920年1月至1921年6月之间。
文中饱含深情地描述到,杨昌济小时候就十分聪明,尤以擅长诗文对联出名。
杨昌济八岁时丧母,从小跟随父亲读书,在十四岁时不幸丧父,“至此遂无师焉”。
由于他天性好学,失去了老师之后,仍然每天勤奋读书,终于在十九岁时考上秀才。
杨昌济孝敬父母,爱护哥哥、姐姐,关心子女,同时也十分尊敬他的夫人向振熙和嫂子,外出游览时总是带上全家人一起分享快乐。
杨昌济一生中有执着的信念。
当他32岁决定出国留学时,面对哥哥等人的劝阻,他斩钉截铁地说:“如不能成行,则吾精神生活已告灭绝,实等于死”。
十年后即1913年从德国归国时,面对友人劝说他在生活条件好的北京工作时,他表示:“誓必居长沙五年,教育青年
杨开慧的这篇文章披露了一些现存杨昌济研究中从未提及的细节,充分反映了他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伟大教育家。
三篇短文澄清了一些疑似谬误
1977年湘潭市总工会翻印的包括杨开智所写的《忆杨开慧烈士》和湖南师范学院编写组创作的《开慧传》的书中写道:“当时李肖聃先生主编的福湘校刊上,发表了杨开慧的《呈某世伯的一封信》等文章。
另外,1979年出版的《杨开慧烈士传略》中也写道:“在《湖南通俗日报》和福湘的校刊上,她发表了《向不平等的根源进攻》、《呈某世伯的一封信》的战斗檄文,用尖锐泼辣的笔触,畅快流利的白话,猛烈抨击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以上两本书是不少后来关于杨开慧文章的重要参考书目。
然而,李忠泽认为杨开慧并没有在福湘校刊上发表过题为《呈某世伯的一封信》这篇文章,虽然它与《至某公书》标题意思相近。
这些很可能没有看过原稿,以讹传讹。
最后,这期《福湘杂志》载有三篇而不是两篇杨开慧写的文章,所以文中所提及的“杨开英还将一期载有开慧两篇文章的福湘校刊送给了毛主席”也是不准确的。
此外,杨开慧的第三篇短文《先父事略》还澄清了杨昌济研究中的一些谬误:有些文章说杨昌济的父亲先去世,后来母亲去世,而这篇文章清楚地说明了他“八岁丧母、十四岁丧父”。
有些文章和著作,包括萧子升的书在内,说杨昌济毕业于英国的爱丁堡大学(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这篇短文证明了他毕业于英国的阿伯丁大学(University of Aberdeen),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杨开慧纪念馆副馆长刘向上表示:“杨开慧牺牲早,留下来的史料少。
由于当时白色恐怖严重和杨开慧的特殊身份,她写的东西发表不了,先前的几篇手稿都是藏在她家故居的墙缝里。
这次李先生发现了杨开慧公开发表的三篇短文,进一步印证了青少年时期的杨开慧既温柔贤淑,孝敬父母,又积极进取,敢于冲破传统束缚,勇立时代潮头。
同时也充实了杨开慧精神的思想内涵,向后人展示了一个更真实更感人的名门闺秀杨开慧。
杨开慧的生平
杨开慧(1901年11月6日—1930年11月14日),号霞,字云锦,湖南长沙板仓人(现长沙县开慧镇),杨昌济之女。
1920年冬,杨开慧和 -结婚,1922年初加入中国 -,成为 -的助手。
大革命失败后, -去领导秋收起义,开展井冈山根据地斗争。
杨开慧则独自带着孩子,参与组织和领导了长沙、平江、湘阴等地武装斗争,发展党的组织,坚持革命整整3年。
1930年10月,杨开慧被捕,她拒绝退党并坚决反对声明与 -脱离关系,随之被害。
1957年 -为纪念杨开慧特写了《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一首,赞其为“骄杨”。
扩展资料:
纪念馆杨开慧纪念馆位于湖南省长沙县开慧镇,2022年开建,2022年11月16日起正式免费向社会开放。
杨开慧纪念馆景区由杨公庙、杨开慧烈士陵园、板仓故居和杨开慧纪念馆四部分组成,故居、陵园、杨公庙三处属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纪念馆是湖南省妇女儿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统一战线教学基地,长沙市党员教育基地,省内外40多所学校德育教育基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开慧
毛王席和杨开慧什么关系
杨开慧是 -妻子。
杨开慧(1901—1930),号霞,字云锦,湖南长沙板仓人(现长沙县开慧镇),杨昌济之女。
1920年冬,杨开慧和 -结婚,1922年初加入中国 -,成为 -的助手。
大革命失败后, -去领导秋收起义,开展井冈山根据地斗争;杨开慧则独自带着孩子,参与组织和领导了长沙、平江、湘阴等地武装斗争。
1930年10月,杨开慧被捕,她拒绝退党并坚决反对声明与 -脱离关系,随之被害。
扩展资料:杨开慧被害以后,1957年 -为纪念杨开慧特写了《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一首,赞其为“骄杨”。
-(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 -、中国人民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 百度百科-杨开慧
-诗词经典有哪些
《虞美人·枕上》
1920年写给杨开慧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
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这首《虞美人·枕上》,是 -在1920年冬天一次短暂别离时写给杨开慧的.这是 -诗词中唯一的一首纯粹写爱情的作品,唯一的一首属于婉约格调的作品.
《贺新郎·别友》
1923.12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 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
重感慨,泪如雨。
今朝霜重东门路。
照横塘半边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段,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
我自欲为江海客,更不为昵昵儿女语。
山欲坠,云横翥。
1923年12月底, -又要离开长沙,到广州参加 -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离别那天的拂晓,清冷的天色,清冷的弯月,清冷的水塘,清冷的草路,再加上妻子杨开慧那清冷的眼泪,此情此景让 -实在忘怀不了,于是,这首《贺新郎·别友》就这样从心里涌了出来…
《蝶恋花·答李淑一》
1957年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1957年,杨开慧的中学同学李淑一给 -写了封信,同时还寄来她1933年听说她的丈夫柳直荀牺牲时,填写的一首《菩萨蛮》.李淑一的信和词,在 -的内心世界激起难以平息的涌潮,于是他写下了这首别具一格的悼亡之作《蝶恋花·答李淑一》.
《沁园春·长沙》
1925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925年春夏, -踩着国共合作的大洪流,回到家乡搞起了轰轰烈烈的农*动。
反对国民革命,一心要抓革命党的湖南省省长赵恒惕,密派快兵赶赴韶山捉拿 -。
幸亏有人通了消息,于是,在1925年8月28日那天, -被人用轿子抬出了韶山。
离开韶山的 -来到了赵恒惕的眼皮底下—长沙。
这首《沁园春·长沙》就是在长沙旧地重游时写下的。
《西江月·井冈山》
1928年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1928年4月,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在井冈山打出了自己的旗号,不久改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也自嘲的称自己做了“山大王”。
这位“山大王”在山里写的第一首诗,说的是1928年8月的 黄洋界保卫战。
诗人写了一场他并未亲眼所见的战斗。
他用《西江月》的词牌,并为这首诗起了一个凝重而固化的名字—井冈山。
这就是上面的《西江月·井冈山》。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1665.5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965年5月22日, -重新回到了井冈山。
这次回到井冈山,离他1927年引兵井冈山,开创中国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整整三十八年了。
于是他构想了这首题为《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的词。
《忆秦娥·娄山关》
1935年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935年遵义会议后, -成为政治局常委。
在长征路上复出的 -,最先写出的不是笔下的诗词,而是“四渡赤水”这一军事生涯中最为得意的一笔。
正是在二渡赤水、再占遵义的途中, -写下了他自认为诗词创作中颇为得意的一首,这就是《忆秦娥·娄山关》。
这是 -在沉寂三年重掌兵权后写的第一首作品。
《清平乐·六盘山》
1935.10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935年10月7日, -率陕甘支队跨越六盘山。
这是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于是 -作了这首《清平乐·六盘山》。
《七律·长征》
1935.10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走下六盘山, -对身边的人说:从江西算起,我们已经走过了十个省,下面就要进入第十一个省—陕西省了。
那里是我们的根据地,那就是我们的家了。
身后的脚印,已化作了留给大地的诗—《七律·长征》。
毛主席写给杨开慧的诗
近代 -《虞美人·枕上》原文: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
晓来百念皆灰烬,倦极身无凭。
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译文:
我躺在枕上,成堆而来的愁闷让我愁成了什么样子
离别的愁绪,就像江海里翻涌的波浪一样难以平静。
黑夜正长,天色总是很难亮起来,寂寞无奈之下,我只好起床披上衣服,独自坐到屋外去数天上的寒星。
等拂晓来临的时候,我的万般思念都已化成了灰烬,身边仿佛只剩有妻子的影子仍在陪伴着我。
抬头望见一钩残月正在向西边沉落,面对此情此景,我不抛洒眼泪也没有理由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20年冬 -与杨开慧结婚,第二年春夏间 -外出考察。
旅途中, -深深思念妻子。
一天晚上,万种情思如波涛翻滚、涌上心头,整晚辗转难眠,好不容易熬到天明,却感到百念可遣,只有离别的妻子在眼前。
遥望挂在天边的一弯残月,不由落下相思的泪水。
此时的 -情意缠绵,不能自已,于是随手写下了这首《虞美人·枕上》。
诗词典故
当时,为了领导“驱张”运动, -到了北京。
正是这次北京之行,他收获了爱情,与杨开慧正式确立了恋爱关系,而且也得到了恩师杨昌济的默认。
那时候,在北大红楼小道的树阴下,在陶然亭湖畔,在紫禁城外的护城河边,在“驱张”的 -队伍里,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一天,他们又在陶然湖畔散步,杨开慧小鸟依人般地挽着 -的手,边走边向 -诉说着自己的情感。
过了一会儿, -笑着问:“听你的朋友说,你爱作诗,最近有什么大作,可否诵给我听听
杨开慧听后回答说:“一定是淑一告诉你的吧
是的,我很喜欢诗,但做得不好,不过,前不久,为了答谢我哥哥的女友李崇英送我菊花,我是尝试着写过一首诗回赠她,现在我可以念给你听听。
说着,杨开慧呤诵起那首诗:“高谊薄云霞,温和德行嘉。
抽赠娇丽菊,今尚独开花。
日夜幽思永,楼台人幕遮。
明年秋色好,能否至吾家
-听后连连拍手称妙:“写得好啊,你是要崇英早一点嫁到你家,做你的嫂子吧
霞,你说这首赠给我是不是也很合适啊
听了 -这句话,杨开慧心里甜滋滋的,小声地说:“润之哥,你可别笑了,你是作诗高手,什么时候送我一首
-略停思了一会儿后,非常肯定地说:“霞姑,到时我一定为你作一首。
杨开慧壮烈牺牲的故事
1930年10月24日,杨开慧潜回板仓看望母亲和孩子,被军阀密探发现,当晚凌晨80余人团团包围了杨开慧的家。
她被逮捕时,连同8岁的儿子毛岸英和保姆也一同被抓去。
她先被关在 -的“清乡司令部”,怕有人劫狱,又转移到长沙陆军监狱。
转移时,押签上注明:“最严重的政治犯,女共党杨开慧一名,附小孩一名,女工一名”。
她带着长子毛岸英坐牢,面对 -长沙警备司令部“铲共队”的种种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你们要打就打,要杀就杀,要想从我的口里得到你们满意的东西,妄想”。
-地下党和杨开慧的亲属们也四处营救,许多知名人士也出面保释。
何健迫于压力,对下属交代:只要杨开慧同意登报声明与 -脱离夫妻关系,就可交保释放,其他问题都可不再追问。
杨开慧则斩钉截铁地回答:“我死不足惜,愿润之的事业早日成功
“要我与 -脱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
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于浏阳门外识字岭英勇就义,年仅29岁零8天。
扩展资料杨开慧1901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板仓。
其父杨昌济是闻名三湘的学者,他思想先进,杨开慧虽为女儿身,但父亲也为她取了名、字、号。
1904年,杨昌济怀着救国救民的抱负,远涉重洋去留学,杨开慧在母亲向振熙的抚养下度过了童年。
1908年,杨昌济从国外来信,嘱咐杨开慧的母亲一定要送开慧上学,随后杨开慧破例进入长沙第四十初级小学,在当时的板仓女孩子还没有上学读书的先例,杨开慧开了风气之先成为该校第一批女学生,也是班上年龄最小的学生。
杨开慧在杨公庙小学读了三个学期后,转到离板仓五里路的储能学校。
辛亥革命发生后不久,杨开慧回家动员不识字的妈妈也进学校读书,便和妈妈一起转到离家20多里的衡粹女校,妈妈读实业班,她读附设小学班,母女同校读书一时被传为佳话。
后因衡粹女校要迁到长沙,杨开慧又转到麻林桥附近的县立第一女子高校,一直读到毕业。
1920年冬,杨开慧和 -结婚,1922年初加入中国 -,成为 -的助手。
大革命失败后, -去领导秋收起义,开展井冈山根据地斗争;杨开慧则独自带着孩子,参与组织和领导了长沙、平江、湘阴等地武装斗争,发展党的组织,坚持革命整整3年。
1930年10月,杨开慧被捕,她拒绝退党并坚决反对声明与 -脱离关系,随之被害。
1957年 -为纪念杨开慧特写了《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一首,赞其为“骄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开慧
为什么百度百科上说杨开慧是 -的第二任妻子?
他还有一位童养媳的说,但是似乎没有子女。
据《韶山毛氏四修族谱》齿录卷十五记载,她生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九月二十六日(农历),乳名叫“秀妹子”。
由于她在三姐妹中最大,所以父母叫她“一秀”或“大秀”。
大秀的父亲罗合楼是个通文墨、有田产、生活殷实的农民,与毛家可以说是门当户对。
这门婚姻与传统农家的许多婚姻一样,是“亲上加亲”。
大秀的祖母毛氏与 -的祖父毛翼臣是堂兄妹,大秀的父亲与 -的父亲是表兄弟,且有生意往来。
两家关系密切,彼此信得过。
而且,毛家有子无女,罗家有女无子(5子2女夭折),正好互补。
未满19岁的大秀嫁到毛家时,正当人生的好年龄,丰满的身材透着青春的气息。
她受过良好的家教,生性温顺善良,勤劳俭朴,又是操持家务的好手,公婆都喜欢。
不幸的是, -对这位元配夫人并不感兴趣。
不知是因为从父母的不幸婚姻中受到了刺激,还是脑子中早就勾划好了理想伴侣的形象,或者压根儿看着这个大姐姐不顺眼, -对父母强迫他接受这桩婚姻,心理上非常反感。
-结了婚,成了一个小丈夫。
他闷闷不乐。
在举行婚礼时,他衣着整齐,与从花轿上下来的新娘一起,在唢呐声中拜了天地和列祖列宗的神位,拜了父母,并规规矩矩地向舅舅等来宾磕头致谢。
但晚上“圆房”时,他出乎意料地什么也没有做。
也许,一个乳臭未干的大孩子,在小伙伴们的哄笑中,红着脸,可怜巴巴地与成熟丰满的新娘子站在一起,像木偶一样履行结婚仪式的场景,成了 -痛苦的回忆。
28年后, -在谈到这段婚姻时说,“我并不认为她是我的妻子”,“我从来没有和罗氏一起生活过,后来也没有”。
他还说,从来没有碰过她一个指头。
1907年秋至1909年夏, -停学在家,白天参加农业劳动,晚上看书。
1909年秋至1910年夏,复学到韶山乌龟井和东茅塘私塾读书,但基本上在家住宿。
在结婚近两年的时间里,大秀与 -同居一个屋檐下,但没有怀过一个孩子。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裹尸还。
的意思
这是描写古代战争中的将士的话。
意思是青山到处是埋葬阵亡的将士的尸骨的地方,不一定非要用革子裹尸回去才算光荣。
《青山处处埋忠骨》的写作背景
《青山处处埋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431343734忠骨》写作背景是: -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 -得知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 -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全文以 -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出来的有关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内容和 -收到电报后的巨大悲痛;再写彭司令要求送回岸英遗体,而金日成主席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的意见分歧,面对这两种抉择, -的矛盾心理。
扩展资料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意思是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
马革裹尸”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东汉名将马援曾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清代龚自珍将前人的意思推进了一层,因而有了《已亥杂诗之一》中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名句。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
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后汉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山处处埋忠骨
中国有哪些少年英雄
有霍去病、王二小、夏完淳、周银海、李爱民等。
1、霍去病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时期名将、军事家,名将卫青外甥,大司马霍光兄长。
善于骑射,勇猛果断。
十七岁,拜骠姚校尉,追随大将军卫青,率领八百骁骑深入大漠,大破匈奴骑兵,拜骠骑将军,封为冠军侯。
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
两次参加河西之战中,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
漠北之战后,封狼居胥,大捷而归,拜大司马,与大将军卫青同掌军政。
元狩六年,因病去世,年仅二十四岁,被葬于茂陵。
汉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像祁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
2、王二小
王二小(1929年1月22日—1942年10月25日),本名阎富华,化名王朴,中国少年抗日英雄,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人。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
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
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护转移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气急败坏之下,将王二小用刺刀刺死了。
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忍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
正在这时,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1989年1月,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在牺牲46年后终被追认为烈士。
3、夏完淳
夏完淳(1631年10月4日—1647年10月16日),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
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祖籍浙江会稽。
明末(南明)诗人、抗清英雄。
父亲夏允彝,江南名士。
老师陈子龙,抗清将领。
夏完淳幼聪慧,“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从军征战抗清,十七岁英勇就义。
弘光元年其父江南领兵激战,战败自杀殉国殉后,夏完淳和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年仅十六岁。
殉国前怒斥了洪承畴一事,称名于世。
有《狱中上母书》等。
身后留有妻子钱秦篆、女儿和遗腹子,出世后夭折,家绝嗣。
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合葬墓今存于松江区小昆山镇荡湾村华夏公墓旁。
4、周银海
周银海,1933年生,江苏省靖江市侯河乡(今马桥镇)幸福村人。
家境贫困,主要靠父母种地主的租田糊口,生活朝不保夕。
幼小的周银海不得不帮大人干活,有时挖点野菜充饥。
1940年新四军东进,周银海的家乡获得解放,从而使他有机会入学读书,接受革命教育。
1943年,乡里成立农抗会和儿童团,周银海高兴地报了名,成为一名儿童团员。
从此,他白天上课,晚上到村头、路口站岗放哨,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1947年1月18日清晨, -整编第四师对侯河地区进行“扫荡”。
周银海发现敌情后,立即通知正在准提庵小学开会的乡干部,要他们迅速转移。
为了掩护这些乡干部撤退,周银海挺身而出,将敌人引开,自己却英勇被捕。
敌人将周银海押进团部,逼他供出谁是 -干部和干部家属,周银海坚定地说:“我不知道
敌营长命令士兵把周银海按倒跪在地上,一边压杠子,一边要周银海说出谁是 -,直至把周银海压昏过去。
敌人又舀来一盆冷水泼向周银海。
周银海透了口气,一字一句地说:“你们这些狗东西,就是打死我,我还是不知道
敌人又搬出老虎凳,把周银海绑在凳上,脚后跟下塞进一块块大砖,上到四块,他又一次晕厥过去。
从上午直到深夜,敌人还在对这个钢铁般的少年不断用刑。
在敌人的酷刑下,周银海一次次昏迷过去,但是始终没有屈服。
第二天,敌人将全村乡亲 -在晒场上,把周银海带到人群面前,要他当场指认谁是 -干部和干部家属。
周银海环视四周,大声喊:“乡亲们, -一定会打败反动派
敌人见无计可施,就放出狼犬,将周银海身上的肉一块一块地咬下来…周银海始终没有屈服。
敌人一无所获,就将周银海拖到晒场枪杀。
刚满14周岁的周银海壮烈牺牲
5、李爱民
李爱民是一个佃农家的孩子,1930年生于山西武乡县白家庄,抗日战争后任本村儿童团长,积极为抗战工作。
1943年,他和各村民兵到日本鬼子据点附近抢收庄稼,返回路上,与日本鬼子的巡逻兵相遇。
为了掩护民兵和乡亲的安全,他挺身而出,被鬼子逮捕。
在鬼子的威吓和毒打下,他坚贞不屈,被打得皮开肉绽、双脚骨折仍痛斥敌人,最后牺牲在鬼子的刺刀下,年仅13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夏完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爱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银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二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霍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