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写作实践2:《餐桌前谈话》名师教案(我整理)

第一篇: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写作实践2:《餐桌前谈话》名师教案

       《 餐桌前 的谈话 》名师教案 【写作任务】

       部编语文七上第五单元《如何突出中心》写作实践二:

       我们每天都和家人一起吃饭,在餐桌前,大家都在谈论些什么?也许是当天发生的事,也许是正在看的电视节目……请以《餐桌前的谈话》为题,自定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 500 字。

       提示:

       1、地点是“餐桌前”,内容是“谈话”。参与的人有谁?谈话的内容是什么?是一次内容宽泛的聊天,还是一次有针对性的谈话?题目有很大的开放性,需要结合你自己的生活,确定写作内容。

       2、内容确定了,需要考虑你想表现什么,也就是立意的问题。比如,要写爸爸在餐桌前跟你语重心长地谈话,纠正你的错误,立意就可以放在生活的启示上;要写一家人热烈地讨论电视节目,立意可定在展现温馨的家庭氛围上。

       【题目解说】

       题目的中心词是“谈话”,即限定了写作的内容应以对话的内容为主。“餐桌前”及题目前面的提示语则说明对话的主体应是家人。本次写作应通过描写家人在餐桌前的一次谈话经历表现家庭生活的一个侧面,展现一家人各不相同的思想和性格特点,以及家人的情感关系。既然写“谈话”,首先要选择一个话题,然后根据谈话的感受来确定自己文章的中心,可以是思想的启迪也可以是情感的体验。

       对话描写重在描写对话的内容以及对话过程中人的表情、动作、心理等。与此同时,本单元写作训练的重点是 “突出中心”,我们可以采用“拟标题突出中心”“描写对话突出中心”及“添加点睛句突出中心”这三种方法来突出中心。

       【学习目标】

       1.学习使用给文章拟正标题的方法来确定文章的中心。

       2.学习通过描写对话的方法来突出文章的中心。

       3.学习使用添加“点睛句”的方法来突出文章的中心。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们就“中学生能否使用智能手机”的话题回去和家人

       进行一次餐桌前的谈话,并把谈话过程记录下来。为了提高学生和家长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水平以及谈话的质量,老师发放了一组“关于学生能否使用智能手机”的群文资料让学生和家长一起阅读。

       群文资料:

       1.《话说学生使用手机:初中生用手机的害处;三条短信息的 背后;警惕不良影响;不要干扰课堂秩序》(光明日报/2022 年 11 月 27 日)

       2.《教育中用好手机这把“双刃剑”》(《中国教育报》2022 年 10 月 22 日)

       3.《手机是“双刃”,是“堵”还是“疏”?——兼与内蒙古 乌兰浩特一中杨子林校长商榷》

       4.《日韩立法禁止中小学生使用手机》(中新网 2022 年 7 月 28 日)

       【在线课堂】

       【回顾谈话】

       同学们,老师之前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大家就“中学生能否使用智能手机”的话题回去和家人进行一次餐桌前的谈话,并把谈话过程记录下来。我看了大家的“谈话记录单”,发现了一些很有趣的内容。请大家看屏幕上这位同学(王玲会)的谈话记录,大家先齐读一遍,然后再分角色用重庆方言朗读。

       学生原稿(王玲会原稿)

       “为什么不可以用智能手机?学生也要跟着时代走。”我问。

       “你们这些孩子都还小,要用啥子手机嘛,平常把大人的手机给你玩一下都不错了”妈妈轻描淡写地说。

       “为啥子吔?我都上初中了,不小了,而且现在这个社会,出门不带个手机好不方便嘛。”我反驳道。

       “不,出门可以带手机,老年机。”

       “爬,我带老年机,我吃多了。”

       “滚”

       【拟正标题】

       感受谈话

       读了这则材料,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请用一句话表达(先写下,再表达)。

       感受角度

       谈感受,一般可以从“人”“事”“物”“情”“理”几个角度去谈。以学生王玲会的文章为例:

       “人”的角度——没有说话艺术的棒槌

       “事”的角度——事情黄了是因为不会说话

       “物”的角度——对智能手机的执着追求,对老年手机的憎恶 “情”的角度——说话随意背后的宽松和谐 “理”的角度——善借资源才是真正的学习高手 审视感受

       请同学们朗读自己的“谈话记录单”,思考在这次谈话中,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请用一句话表达。并请标明感受角度。

       拟正标题

       为了更加聚焦和突显自己的感受,可以为自己的谈话记录拟一个突出这个感受的正标题。老师再以学生(王玲会)的文章为例作示范:从“人”的角度拟题“奇葩棒槌”;从“事”的角度拟题“爬,滚”;从“物”的角度拟题“滚蛋吧,老年机”;从“情”的角度拟题“尴尬的和谐”;从“理”的角度拟题“资源去哪儿了”。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对话记录和感受,为自己的作文拟一个突出中心(即感受)的正标题,把《餐桌前的谈话》作为副标题。(链接:文章中心,是文章中传达出来的的基本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每篇文章都要有一个相对集中而明确的中心。)

       学生“拟正标题”分享:

       生 1:狡猾的老妈(从“人”的角度)

       生 2:没有硝烟的战争(从“事”的角度)

       生 3:破坏亲情的手机(从“物”的角度)

       生 4:风雨总在阳光后(从“情”的角度)

       生 5:有话好好说(从“理”的角度)【描写对话】

       对话类文章主要通过描写对话来突出中心。两个方法:(一)通过描写对话语言(内容)突出中心(二)通过描写对话人的表现(神情、动作、心理、语

       气、语速)突出中心。

       老师下水修改王玲会的通话记录分别示范方法(一)和(二)再请学生仿照示例修改自己的谈话记录单。(把修改部分用楷体加粗字体标注出来。)

       下水修改(以学生文本为例,示范方法一)

       “我可不可以使用智能手机?”我问

       “不可以啊!”妈妈说。

       “为什么不可以用手机?学生也要跟着时代走。”

       “跟着时代走肯定不错,关键要看你跟着时代的什么潮流走!难道跟着网络色情走,跟着手机游戏走,让我睁眼看着你走向毁灭吗!你这个孩子还小,学习才是你的主业,要用啥子手机嘛。平常把我们的手机给你玩一下就可以了。”

       “为啥子吔?我都上初中了,不小了,而且现在社会,出门不带个手机好不方便嘛。”

       “你说对了,我也觉得现在出门不带一个手机,真还不方便。那天我去你舅舅 家,他们才搬了家,我一下忘记了该乘哪路公交车,准备打电话问你舅舅,一模,手机忘家里了。这下好了,问了好几个人,才搞清楚乘哪路车。到了你舅舅的小区,又不知道他们住那栋几楼几号。借小区保安叔叔的手机准备问,我的天,原来没有舅舅的手机号码。我瞬间陷入无助,只得在小区守株待兔。还好,你舅舅买东西回来,我才找到了。”

       “所以,出门必须带手机,谁不带手机谁就是傻帽!”我说。

       “出门可以带手机,老年机。”妈妈说。

       “爬,我带老年机,我吃多了。” “滚!” 批注:片段丰富了“妈妈”的谈话内容。通过妈 妈说话的温和有礼来反衬出孩子说话的粗鲁无礼。突出了“孩子是个不懂说话艺术的棒槌”这一中心。

       学生修改

       重庆 30 中学生“修改对话语言”分享:

       生 1(刘鑫):“妈妈,中学生可以用智能手机吗? 我要是也能像你们大人那样拥有一个智能手机就好啦,多方便呀!”

       “不可以。你一个小孩子用啥子智能手机嘛!

       现在网络多么危险,可能一不小心就被骗。”!

       “不就用个手机嘛,哪那么多事!我只是想跟上时代嘛!” 我不管,把手机给我!”

       “学习搞不好还说这些!

       你再顶嘴,小心我捶人!” “……你也太不讲理了吧!

       动 不动就知道捶人!哼!”

       生 2(尹琴):“你说用智能手机不会影响成绩,那么请问你的成绩怎么样,你能保证考上高中吗?你不能保证还跟我说用手机,反正不管你怎么说,我都会反对你用手机的,不要说一两个小时,就算是一两秒都不行”妈妈拿起筷子继续吃。

       “成绩、成绩,一天就知道成绩,成绩对于你来说就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我用力推开椅子走进房间。

       生 3(黄驿茜):“嘿,妈妈你觉得现在的我可以用手机了吗?”我满怀期盼地问。

       妈妈嫣然一笑:“完全可以啊!但是,我知道你一旦玩起手机来就毫无自控力。” “那我可以改嘛,只要你把手 机给我了,有就一定能控制住自己,你还不相信我?” 妈妈瞪了我一眼又说到:“我哪一次把手机给你,你有控制过自己?说的好听。” 我灵机一动找了一个借口:“我们班上的其他人都用手机了呢,我记得上一回有一个同学来问我一个事情,天啊,我简直是一问三不知。没有手机陪伴我就感觉我好像是与世隔绝了一样。你想让我回到石器时代吗?” 批注:以上三位同学增加的对话内容都生动地表现了孩子和父母之间的矛盾冲突,有力地突出了两代人之间相互不理解,需要加强交流与沟通这一中心。

       下水修改(以学生文本为例,示范方法二)

       饭菜上桌,我就迫不及 待向妈妈要答案(语气、语速),“我可不可以使用智能手机?”

       刚刚落座(动作)的妈妈瞟了我一眼,看我一本正经的样子,火眼金睛早)

       看出我的意图,语气坚定地拒绝我(神情、语气),“不可以啊!”)

       我气不打一处来,一股无名鬼火像地底的瓦斯直往上冒(心理),“为什么不可以用手机?学生也要跟着时代走。”

       “你这个孩子还小,学习才是你的主业,要用啥子手机嘛。平常把我们的手机给你玩一下就可以了。” 妈妈根本不理会我的无名鬼火,轻描淡写地说。(神情、语气)

       唉,古董店里爬出的老怪物就是不一样,要让他们接受新鲜事物比登天还难!这都 是什么时代了,还这样一根筋思想不开化。(心理)

       批注:片段通过对“我”和“妈妈”谈话时的神情、动作、心理以及语气的生动描写,在对比中表现了“我”的恼怒和妈妈的淡定,突出了“孩子是个不懂说话艺术的棒槌”这一中心。

       学生修改

       重庆 30 中学生“修改说者表现”分享:

       生 1(王玲会):“我可不可以用手机?”我 小心翼翼地说。

       (神情)

       “不可以!”老妈 斩钉截铁地说)

       (神情)。

       “为什么不可以玩手机?”我 愤愤地(神情、语气)说,“学生也要跟着时代走。” “你们这些学生都还小,耍啥子手机嘛。平常大人把手机给你们玩一下都不错了。”妈妈。

       轻描淡写地说,眼神中带有一丝不耐烦。

       (神情、语气)

       生 2(陈杰):妈妈 一下子就火了,严肃地(神情、语气)说:“你用手机可以啊,你先问问你们的董老师,看看他同不同意,如果你们董老师同意了那你就可以用手机了。” 我哪敢问董老师,那简直是找死的节奏。(心理)不过我并不慌张,只是 不慌不忙地(神情、语气)对妈妈说:“现在这个社会,做什么事都要手机,比如百度地图、美团外卖、滴滴打车什么的。而且还可以用手机学习。比如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就可以上网找名师讲解,这样还可以提升我的学习成绩。”

       妈妈 似乎有些慌了,我看见她的手有点发抖(神情、动作),她停了一会儿说:“好吧!你可以用手机了。” 我顿时感觉如来佛祖就在我的面前,我妈形象好高大!(心理)不料妈妈接着又 细声细气、不紧不慢地(语气、语速)说:“不过是老年机,一样可以打电话。” 生 3(钟丽莎):开饭了,在餐桌前我 “虚伪”地(神情)对爸说:“老汉,我要买手机,我长大了,14 岁了,不是儿童了”。

       爸 爽快地(神情、语气)回答道:“好啊,可以”。

       我一听,心想我老汉多久这么好了,这么爽快不会是套路吧!(心理)

       果不其然,我爸“奸笑”着(神情、动作)说:“给你个老人机够意思了吧!” 我)

       怒目圆睁(神情):“算了吧!我还要点面子呢!老人机早就“OUT”了,我宁愿不要,我要智能机。” 我爸 态度强硬地(神情、语气)回答道:“我说不行就不行,老人机现在功能也有很多,还挑剔,再说的话老人机都没有。” 爸“KO”了我,我挂了,只好去找我妈支援。

       我妈看着我那 比狗还真诚的眼睛,爱怜地(神情)说:“好嘛,我去把你爸降伏。” 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我的脑海一片空白,没想到惊喜来得这么突然!(心理)

       批注:以上三位同学都对对话人物的神情、动作、心理等作了生动细致 的刻画,丰富了人物的形象,表现了孩子“对智能手机的渴望”这一中心。

       【感悟点睛】

       在围绕中心详尽描写谈话内容之后,如果用一句“点睛句”结尾,可以起到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中心更加突出。(链接:什么是“点睛句”)

       下水示范(以学生文本为例)

       一个字的判决斩钉截铁,结局实在郁闷!

       事后反思,“滚”的结局,完全源自于我的任性妄为的说话方式。

       我的说话方式令人汗颜,是典型重庆棒槌的“直来直去”。和妈妈商量智能手机的使用时,我妈在讲理。本该态度谦卑语气委婉的我却是“为什么”“为啥

       子吔”“爬”的质问不屑与咄咄逼人。是人都会生气,何况还是我妈!能和妈妈这样说话的我也真堪称“奇葩”了!

       “滚”的悲剧,咎由自取!

       有人说,说话方式决定说话效果,看来一点不假。我的说话方式注定了我的悲剧结局!有话好好说,不只是说话的方式,更是生活的智慧。

       学生实践 重庆 30 中学生“添加点睛句”分享:

       生 1(杨寒):

       其实,我比谁都清楚,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是因为妈妈妈的妥协和让步。手机是方便人们生活的工具,而不是隔断人与人真情交流的墙壁。所以当我们手机玩累时,不妨停下来,抬头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

       生 2(骆阳):其实,只要心平气和地和妈妈讲道理,妈妈还是会理解我的思想的。所以,有话好好说,就能把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

       生 3(王玉铃):虽说最后我被“KO”了,但我理解了父母的爱。他们只不过是想我们少走弯路,所以一直在前方为我们铺路。

       【课堂小结】

       突出中心的方法:一、题目突出中心 二、对话突出中心 三、点睛句突出中心

       【写作实践】

       请运用课堂上所学到的“突出中心”的方法,课后完成作文《餐桌前的谈话》。

       下水示范

       把学生王玲会的《餐桌前的谈话》改写成两个版本 改写版本一:

       奇葩棒槌的反思 ——《餐桌前的谈话》 老师布置了一个家庭“共读共谈”作业,要我们回家和父母聊聊“该不该使用智能手机”。

       饭菜上桌,我就迫不及待向妈妈要答案,“我可不可以使用智能手机?” 刚刚落座的妈妈瞟了我一眼,看我一本正经的样子,火眼金睛早看出我的意图,语气坚定地拒绝我,“不可以啊!” 我气不打一处来,一股无名鬼火像地底的瓦斯直往上冒,“为什么不可以用手机?学生也要跟着时代走。” “跟着时代走肯定不错,关键要看你跟着时代的什么潮流走!跟着网络色情走,跟着手机游戏走,我睁眼看着你走向毁灭!你这个孩子还小,学习才是你的主业,要用啥子手机嘛。平常把我们的手机给你玩一下就可以了。”妈妈根本不理会我的无名鬼火,轻描淡写地说。

       唉,古董店里爬出的老怪物就是不一样,要让他们接受新鲜事物比登天还难!这都是什么时代了,还这样一根筋思想不开化。

       “为啥子吔?我都上初中了,不小了,而且现在社会,出门不带个手机好不方便嘛。”我想以“方便”打开智能手机的“方便之门”。

       “你说对了,我也觉得现在出门不带一个手机,真还不方便。那天我去你舅舅家,他们才搬了家,我一下忘记了该乘哪路公交车,准备打电话问你舅舅,一模,手机忘家里了。这下好了,问了好几个人,才搞清楚乘哪路车。到了你舅舅的小区,又不知道他们住那栋几楼几号。借小区保安叔叔的手机准备问,我的天,原来没有舅舅的手机号码。我瞬间陷入无助,只得在小区守株待兔。还好,你舅舅买东西回来,我才找到了。” 机会来了,我迫不及待,顺水推舟,“是啊是啊,你看没有手机多不方便啊!我现在出门可以带智能手机了噻!” “嗯,出门可以带手机。” 我欣喜若狂,有突然跪下给老妈磕头的冲动。

       “老年机。” 愉悦之情荡然无存!我晕!我又不是老年人,拿个老年机老气横秋暮气沉沉好没面子哦!

       我不干!我不干!

       “爬,我带老年机,我吃多了。” 口无遮掩的冲口而出,终于换来耐性老妈忍无可忍的怒吼:“滚!” 一个字的判决斩钉截铁,结局实在郁闷!

       事后反思,“滚”的结局,完全源自于我的任性妄为的说话方式。

       我的说话方式令人汗颜,是典型重庆棒槌的“直来直去”。和妈妈商量智能手机的使用时,我妈在讲理,本该态度谦卑语气委婉的我却是“为什么”“为啥子吔”“爬”的质问不屑与咄咄逼人。是人都会生气,何况还是我妈!能和妈妈这样说话的我也真堪称“奇葩”了!

       “滚”的悲剧,咎由自取!

       有人说,说话方式决定说话效果,看来一点不假。我的说话方式注定了我的悲剧结局!有话好好说,不只是说话的方式,更是生活的智慧。

       下水综评:本文综合运用了“拟题目突出中心”“描写对话突出中心”以及“加点睛句突出中心”三种方法来改写学生王玲会简短的原稿《餐桌前的谈话》,丰富了文章的内容,突出了“有话好好说,不只是说话的方式,更是生活的智慧”这一中心。

       改写版本二:

       资源去哪儿了 ——《餐桌前的谈话》 作文课上,老师将我的作文片段作为“模特”,在作文课的“T 型台”上晃荡了几个来回。

       曾经餐桌前的郁闷渐渐蜕变为红一阵白一阵的羞怯,丢人啊!老师戏谑我就是一个直来直去毫无说话艺术的棒槌!

       还是先回放我这个棒槌与妈妈餐桌前直来直去的“经典对话”。

       “为什么不可以用手机?学生也要跟着时代走。”我问。

       “你们这些孩子都还小,要用啥子手机嘛,平常把大人的手机给你玩一下都不错了”妈妈轻描淡写地说。

       “为啥子吔?我都上初中了,不小了,而且现在社会,出门不带个手机好不方便嘛。”我反驳道。

       “不,出门可以带手机,老年机。” “爬,我带老年机,我吃多了。” “滚”

       一“爬”一“滚”,两个人物,悲剧双输。

       老师指点迷津,说如果我们都好好地去读一读《初中生该不该使用智能手机》那一组群文,借用群文里的信息“说话”“说理”,就不会毫无见地,信口开河,甚至蛮不讲理了。老师告诉我们要善于借用生活中的资源去学习、改进、提升自己。

       红一阵白一阵的羞怯过后,知耻而后勇的我重读文本后重拟了自己的对话。和妈再进行了一次餐桌前的谈话。

       “妈,跟你分享今天课堂发生的一件事。我们在录播室上作文课时,我们汤老师居然用手机拍照,并用 很快将我们课堂习作片段上传到电脑屏幕上,我们觉得好神奇,原来手机作为终端的功能正在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妈,你们读书时教室有多媒体没得哟!” “我们读书时电脑长什么样都不知道,更不消说什么智能手机、触摸屏这些玩意儿了。” “所以呢,老妈,现在已经是网络时代。智能手机马上要跨入 5G 行列。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我们使用智能手机就像呼吸空气一样自然了。现在手机“一键搞定”生活已经成为现实,新闻资讯,美团点餐,外出订票,存款转账,淘宝购物,智能生活几乎就是“一键”搞定的事情。我看好多中年人一天拿着个智能手机就只知道玩游戏,看八卦,连百度地图,实景导航、手机银行、飞猪购票都不会用。唉,这样的人迟早都会被时代淘汰哦!” “嘿,你这娃儿还知道得多呢,哪儿学的?” “在同学的智能手机上学的,我们好多课都要使用智能手机。随着慕课、微课、电子作业、翻转课堂等利用智能手机或平板开展教学的新手段层出不穷,手机已经成为了一种教学器材。所以,妈,你不让我使用智能手机不是会把我变成原始人,被这个时代抛弃吗?” 妈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嗯,你这家伙讲得头头是道的,我说不过你。但是你要学会合理地使用智能手机,要让手机帮助学习而不是影响学习哟!” “嗯,好的,妈,相信我吧!我一定做到!这也是让我学会自我管理嘛!” 我和妈相视而笑!

       “哇塞!老师的话灵验了!”只要学会利用资源,整合信息,好好说话!再

       难搞定的爹妈也会被我们轻松拿下!所以,朋友们,请好好学习,别再不知道“资源去哪儿了!” 下水综评:本文针对学生不会利用老师课前发的关于“学生能否使用智能手机”的群文资料的内容来提升他们的谈话质量的情况,从学会利用资源的角度对学生王玲会的原稿进行了第二次改写,目的是拓宽学生的作文思 路。

第二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

       17、《紫藤萝瀑布》教案 宗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过程与方法:

       采用诵读法、讲析法、讨论法,由浅入深由形象感知到理性思考,把握文章内容。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的反复诵读,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教学难点: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加深对人生的理解。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同学们都接触过许多花草树木。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用心体会,你从中会获得许多启示。即使面对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紫藤萝瀑布》的就是在自己弟弟身患绝症死后,自己面对紫藤萝花产生的感想。在这样的心情下,面对着盛开的紫藤萝,的所见所想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随一起去领略一下独特的心理体验。

       二、检查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宗璞

       pú 浮想联翩piān 瀑布pù迸溅 bângjiàn嚷嚷rāngrang一穗suì 花苞 bāo 忍俊不禁jīng伫立zhù枯槐huái

       伶仃língdīng盘虬 qiú 伶仃líng dīng

       仙露琼浆qióng

       2、理解下列各词的意义:

       (l)迸溅:向外溅出或喷射。

       (2)繁密:多而密。

       (3)稀落:稀稀疏疏,出现得少。

       (4)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5)酒酿;江米酒。

       (6)挑逗:逗引,招惹。

       (7)忍俊不禁:忍不住笑。忍俊:含笑。

       (8)仙露琼浆:形容鲜美的酒。

       (9)盘虬卧龙:回旋地绕像卧着的龙。

       三、简介

       宗璞

       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文革”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不沉的湖》《知音》等,“文革”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四、课文研读

       1、学生齐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⑴本文主要从赏花、忆花和思花三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瀑布的,试给课文划分层次。

       看花(1——6)忆花(7——9)思花(10——11)

       ⑵的思想感情在文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线索)思想感情变化:

       “我不由停住了脚步”,被紫藤萝吸引,心里有所感受,回忆起以前的事,从紫藤萝身上受到启发,领悟到生活的哲理:不应该让不幸压垮,应该积极地面对生命。

       ⑶这篇文章单纯地是描绘紫藤萝瀑布吗?试找出文中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主旨)

       2、第七——九自然段:忆花:

       ①在看见紫藤萝瀑布前是什么样的心情? 焦虑和悲痛

       ②为什么焦虑和悲痛? 生死谜,手足情。”

       ③花的命运:一大柱藤萝——稀零花串——花架被拆掉 ④如何理解: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18、《一棵小桃树》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

       2.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重点)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了解文章对一棵小桃树生长过程的描写来表现它的特点;(重难点)2.理解文章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及所寄寓的深刻含义;(重难点)3.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和所抒发的情感。(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坚强不屈,勇于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重点)导语设计

       作家老舍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散文《小麻雀》,文章写一只带伤的小麻雀,不幸被猫擒住,展示小麻雀的危险处境和悲惨命运。小麻雀是个弱小者的形象,逆来顺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贾平凹的一篇《一棵小桃树》,小桃树同样是一个弱者,它的命运和结局是否和小麻雀相同呢? 学习过程

       目标导学一:检查预习,了解人物。1.认读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字词。(1)识记下列汉字。伫孱嵬懊丧执著矜持(2)理解下列词语。伫立孱踏青垂垂暮老楚楚 2.简介。

       贾平凹,生于陕西的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当代青年作家。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文革”中,家庭遭到毁灭性摧残,他沦为“可教育子女”。1972年以偶然机会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字。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主要作品有小说《满月儿》《高老庄》等。他曾获全国文学奖三次。

       目标导学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第1段中说:“哦,我可怜的小桃树儿!”认为小桃树的“可怜”表现在哪几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写小桃树长得很委屈,样子很委琐,花儿单薄等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被人鄙视,孤独寂寞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遭受风雨等的摧残来表现它的可怜。

       2.画出课文中描写小桃树在不同生长阶段中的形态、颜色、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表现了小桃树的什么特点。

       摹形着色的:“纤纤生灵”“太小”“瘦瘦的、黄黄的”“太白、太淡”“单薄”等等———表现了它的弱小。

       描写动作、神情的:“哆嗦”“弯着头,抱紧着身子”“努力撑着”“挣扎”“抖着”“摇着”“苦涩涩地笑”等等———表现它面对逆境顽强搏斗。

       目标导学三: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1.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

       ②但它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世比作大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对人世的认识海非常的肤浅,表现了社会的错综复杂和自己的幼稚天真。将自己的命运和小桃树的命运联系起来。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花苞比作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表现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给予希望和信念。

       2.文章多处写到“奶奶”,其作用是什么?

       一是突出了小桃树与奶奶的密切关系:奶奶买来桃子才种下桃树,奶奶打扫卫生才发现桃树,奶奶的保护才留存桃树。二是奶奶是感恩的对象,文章在歌颂小桃树的过程中也暗含了对奶奶的感激、思念之情。

       目标导学四:把握手法,拓展探究。

       1.小桃树在生长过程中“我”为什么那么关心爱护它?这是运用了什么手法?

       文章一开头就饱含着对小桃树的一往情深:当初始怀着它能给我带来幸福的希望,让它“孕育着我的梦”而种下它,所以,“我”偏爱它。见到它长得纤弱,没人管它,为自己漂泊他乡忘却了它而难过。当自己生活遭到挫折,见到小桃树在风雨中挣扎,顽强同命运作斗争时,“我”不油对它产生赞美之情。

       文章由物及人,托物言志。

       2.你从小桃树的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敢于克服困难,在逆境中顽强拼搏,作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等。

       3.教师总结:本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的小桃树,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赞颂了小桃树顽强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揭示一个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教学提示】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梳理字词。

       可事先布置学生在课前查找相关资料,指名对作家进行介绍,教师做适当补充。可采用指名朗读、分组朗读等形式,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先在组内完成,再进行交流。【学法指导】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答题模式: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形象,表现了„„性格特征(心理、感情),体现了„„精神品质等。

       托物言志: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教学提示】

       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板书设计 “纤纤”“黄黄的”“瘦瘦的”“单薄”——弱小者 “努力撑着”“挣扎”“摇着”“抖着”——顽强同命运抗争,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1.教学目标的设定和陈述是极为关键的,它是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本课就是扣住教学目标实施教学的。

       2.深入文本,理解文意。如在初读课文时,就让学生扣住”可怜”这个词,从小桃树的生长环境,外形,遭遇三方面,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3.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因此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足之处: 1.在引导学生理解由物到人的环节中,还需要做进一步引导。

       2.没有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恰当的评价,不能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19、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教学目的要求:

       1、反复诵读,领会诗人坚强乐观的思想,感受他博大的情怀。

       2、背诵、默写这首诗。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教学目的要求1 难点:教学目的要求2 教学课时数: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由诗歌《相信未来》导入。

       二、介绍: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伟大的民主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他出生于贵族地主家庭,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

       三、写作背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四、朗读训练: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五、思考: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2、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耐心等待。

       向往未来,将过去变成亲切的怀恋。

       3、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

       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1、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

       这句话要联系当时所处的环境来理解。这句话表明正义被沙皇专制所扼杀。它与违背生活规律,被生活捉弄不是一个概念。

       2、面对逆境,我们就只有耐心等待,不予抗争吗?

       当时沙皇专制统治相当严酷,革命势力一时还不足以与之抗争,况且诗人正被流放,所以只能等待时机的到来。

       3、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

       这两句诗道出了人生体验中一种极为普遍的感觉。在这里,诗人是说,现在如果你因受生活的欺骗而心中忧郁,只要“镇静”,“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那么,将来回想的时候,反而觉得很美好。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积极乐观的,各种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

       4、一般的诗歌总是用形象说话,通常都比较鲜明生动。与一般诗歌相比,这首诗有什么不同?

       这首诗没有什么形象可言,短短八句,都是劝告的口吻——按常理这是诗歌创作要尽力避免的,但这首诗却以说理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原因在于诗人以平等的娓娓的语气写来,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似乎诗人在与你交谈;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

       5、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作为鼓励自己的座右铭,你读了之后,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讨论,各持己见。

       1、我的灵魂在珍贵的诗歌之中。——普希金你能通过自己的解读,感受到这位敏感而深情的、执着而坚强的诗人心的激动吗?你能从中触摸到俄罗斯的民族之魂吗?你能唤醒自己的记忆与这位大师对话吗?你还能„„

       2、仿句练习

       仿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第一节,续写下面的诗句。假如生活捉弄了你,不要____________,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未选择的路

       教学目标:

       1.通过品味诗歌,悟出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2.学习诗人对生活的理性思考,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3.了解一点关于象征的知识。

       教学重点:理解诗中所蕴含的哲理。诗人为什么重点写那一条“未选择的路”。教学难点:对于象征的理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探讨,老师点播小结。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西游记》主题歌罗伯特•弗罗斯特,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父亲在他11岁时去世。他当过纺织工人、教员、记者、经营过农场,办过私立学校,并开始写诗。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他的诗朴实无华,却又细致含蓄,耐人寻味。

       他的著名诗集有《少年的意志》《波士顿以北》等。诗作名篇有《白桦树》、《修墙》。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因此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与艾略特同为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幽寂()幽静寂寞。延绵()延续不断。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忧郁()愁闷。伫立()长时间地站着。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向往()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讨论:

       1、四节诗各表达了什么意思?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伫立(思索)→决定(选择)→选择之后的怅惘→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2、怎样理解诗歌中所说的“路”?这是怎样一种表现手法?请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类似的例子。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则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路:A、表面:自然界的道路月实际:暗示人生之路象征:明(表面)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统摄全篇。(如:《在山的那边》《行道树》《纸船》)

       3、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已经作出了选择,为什么着重写未选择呢?

       第一节:两条路第二节:选择的路第三、四节:未选择的路这样写是为了深化主题。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只能走一条路,而还有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能让人思念,更让人留恋。诗人不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

       4、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生活中许多人往往对现实不满,总觉得还有其它的可能,悔意由此而生,忧郁因此而起,于是对未选择的路产生怀恋向往,这也是对美好人生的向往。人只能选择一条人生之路,必须慎重;人生道路的选择,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七、拓展延伸:

       1、朗读诗歌:(《不远也不深》)沙滩上的人们朝着一边眺望。

       他们背对陆地,终日注视着海洋。每当一艘船舰驶过它总要升起船身; 潮湿的大地宛如镜子映照着海鸥直立的身影。陆地不断变幻,无论真相如何——

       波涛不断冲击海岸,人们观赏着大海的美色。他们不能看得太深,他们不能看得太远。但这何曾把人们的视线遮拦?

       自由谈一谈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请根据你的积累,另写出两条关于“路”的名言警句。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李白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卢照邻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王勃

       20、登幽州台歌(教案)教学目标

       1.感受诗的阔大而悲凉的意境,品味诗人的悲叹,并通过此诗初步感受盛唐气象。2.背诵这首诗。说明:

       《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广为传唱的经典诗作,读经典就要读出经典中的文化。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是语文课一项重要的任务。唐朝是悠悠历史中一座奇峰,唐诗是诗歌王国的奇葩。读唐诗,品唐朝之气象,会滋润我们年轻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精神家园。

       《登幽州台歌》是体现陈子昂诗歌主张的代表作。它的出现,标志着齐梁浮艳、织弱诗风的影响已一扫而空,盛唐诗歌创作的新潮即将涌现。韩愈《荐士》诗云:“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指出了他对唐诗的开启作用。读《登幽州台歌》不仅要读出陈子昂的怀才不遇的悲慨,还应该读出盛唐的端倪来。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感受诗的意境,品味诗人的悲叹。2.难点:通过此诗初步感受盛唐气象。

       说明:诗歌是情绪的抒发,读诗的重点首先是读出诗人的情绪情感。当然,诗无达诂,教师不要强求统一答案。另外,为了更好的读懂诗歌,也应该注意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盛唐气象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但是,从初唐诗歌中读出这点来对于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是有难度的。教师适当讲解,让学生有初浅的感受也就可以了,不必急于求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初步感受诗人的情怀。范读,或者放录音; 指导齐读。在听读中感受;

       在朗读中沉浸。带动学生积极的主体体验,更好、更快地走进文本。描述诗人形象提问:用几句话描述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提示:外貌、动作、语言等。)学生交流各自的感受与想象。朗读。

       朗读。诗歌是形象的,也是个性化的;读诗首先也应该是感性的,想象是读诗不可缺少的环节。理解诗人的悲慨。补充解释与背景资料,更好读懂全诗。

       (①幽州:郡名,唐属河北道,治蓟,故城在今北京市西南。幽州台:即蓟丘、燕台。因燕昭王置金于台延天下士,又称黄金台。故址在今北京德胜门外。②者:古音“诈”,与“下”押韵。③涕:眼泪。)

       (背景资料略)理解诗句的内涵。背诵。

       (以北方苍茫广阔的原野为背景,俯仰古今,视通万里,抒发天地之大、知音难觅的孤苦悲痛的情感,感喟岁月无情时不我待。全诗呈现出苍凉悲壮的气氛。)知人论世;

       推敲词句; 仔细品味。

       初识盛唐气象借助前人评论,感受诗歌的阔大的境界,雄浑的格调。(韩愈:“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柳宗元:“张说工著述,张九龄善比兴,兼备者子昂而已”;马端临:“惟诗语高妙,其他文则不脱偶俪卑弱之体”;胡应麟:“唐初承袭梁隋,陈子昂独开古雅之源”;胡城亨:“大泽一呼,为众雄驱先。”)理解评论。

       回忆境界宏大的唐诗。

       背诵本诗。读出文化,读出经典的价值。思路点拨

       1.朗读全诗,感受、沉浸;

       2.画出诗人登临幽州台的情景,或者将诗歌改写为一个故事、一篇散文。3.班级交流,互相评议。

       4.找朋友:从登高抒怀、怀才不遇、陈子昂的诗作等不同角度为《登幽州台歌》找“朋友”。5.加深体验,强化感受。练习举隅

       1.默写《登幽州台歌》。2.划出朗读时的停顿节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3.《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是《登幽州台歌》的同时之作,诗中对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示了无限钦羡。燕昭王时,梁人邹衍入燕,昭王筑碣石宫亲师事之。燕昭王还接受郭隗建议,筑黄金台以延请天下奇士。未几,招来了乐毅等贤豪之士,国势骤强。《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诗前有序,序中写道:“丁酉岁(697),吾北征。出自蓟门,乃观燕之旧都,其城池霸迹已芜没矣。乃慨然仰叹,忆昔乐生、邹子群贤之游盛矣。因登蓟丘,作七诗以志之„„”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登幽州台歌》主旨的理解。

       4.有人说陈子昂这首感伤之作是由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触发的,但是可以引导我们从哲理的高度来思索人生的奥秘,从诗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宇宙的伟大与永恒。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说说你的理解。20、2《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教案

       一、导入: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创痍,诗中圣哲。满眼河上,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同学们,这些对联中指的人物是谁呢?对,是杜甫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简介: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这些诗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李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史诗”,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称为“诗圣”。

       杜甫(712~ 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 4个时期。

       漫游时期: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 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三、教学过程: 《望岳》

       1.介绍写作背景: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2.介绍古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或七言句为主而杂有长短句的;平仄没有严格的限定,体现自由的抑扬韵律;用韵比较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从句式方面看,古诗一般四字为二二式,五字为二二一式或二一二式,七字为二二二一式,有时因表意需要而有特殊情况。《望岳》是一首五言古诗,句式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整体感知。

       问:诗题叫《望岳》,可见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仰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4.逐句分析。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解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解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5.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板书设计: 远望 望岳近望 仰望

       《春望》赏析

       1.介绍写作背景: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

       2.介绍近体诗

       近体诗是指在唐代形成的格律诗。近体诗从句式上说有五言、七言之分;从篇幅上说有律诗、绝句两种。律诗分五律、七律两种。全诗共四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

       3.整体感知: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关于表现手法:

       A.触景伤怀,移情于物,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中,情景交融。B.一字传神。“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破”字使人怵目惊心;“深”字令人满目凄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动态美,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情感。

       板书设计: 春望

       忧国---------------思亲 《石壕吏》

       1.介绍写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2.理清情节发展脉络,指导学生背诵。

       (1)提问: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明确: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5~16句老妇人叙述家中的不幸;17~20句老妇人主动请求从军。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的意境,把握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读诗,尝试背诵。3.分析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说明是夜里突然袭捕,令人惊骇)捉人。老头越过墙走,老妇出门看(突出老妇机警,掩护老头逃走)。(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及起因)

       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让家庭快些脱离危险,说明河阳战事紧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诗人独与老头告别,暗示老妇已被抓走)4.分析人物形象

       提问:诗中有几个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老妪、石壕吏。老妇是主要人物形象,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便隐入幕后,“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吏态度蛮横,凶暴无比。

       5.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诗歌的思想内容,并分析诗歌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板书设计: 石壕吏 差吏夜捉人 老妇哭诉苦难战争给老百姓的灾难深重 老妇自请服役

       教学后记:学生对诗人生平的了解,对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理解较好。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第三篇: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羚羊木雕》教案

       南昌市湾里第二中学

       齐述兰

       一.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分角色表演,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2)联系生活实际,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人生有益启示。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从文中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2.理解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三.教学课时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我们和父母不是同时代的人,肯定在思想观念等方面有跟他们不一致的地方。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跟父母因某事而意见分歧?你是怎样处理这些矛盾的?请你说说你的经历。(请两三个学生谈经历)由此导入本课。

       (二)检查学生预习、感知课文内容:

       1.掌握生字词语

       攥捕dài 逮着玩dǎi .zuàn 树杈.chà 怦怦..pēng 逮..2.搞清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这些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

       A、父母对“我”怎样? B、“我”和万芳的友情怎样?通过哪些事情表现出来的? B、这些人物之间产生了什么矛盾? C、这些矛盾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D、父母逼我要羚羊木雕,奶奶是怎样对待这件事的?父母听奶奶的话没有?说明了什么? E、的感情倾向是怎样的?怎样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3.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板书:

       父母:重财轻义

       万芳:重友情

       “我”:重义气

       (三)合作学习:课本剧表演。

       分成四个大组,按角色进行表演,注意品味揣摩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四)以“亲情与友情”为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

       1、通过辩论会的形式,目的在于: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怎样与父母沟通,怎样对待友情,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2)学习辩论的技巧,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和口语交际能力。活动过程:

       2、导入:“我”既然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父母逼“我”要回木雕,这样作对与不对?怎样才能避免与父母发生矛盾?怎样正确对待友情?请大家围绕“亲情与友情”进行辩论。板书辩论会主题:亲情与友情

       3、方法:男生代表父母一方;女生代表“我”、万芳一方

       4、老师主持,宣布要求后,先提出问题:“既然羚羊木雕已送人,父母逼我要回,对或是不对”?以此谈论各自的看法,老师在学生辩论中不是进行引导、点拨。

       5、小结:子女要多与父母沟通,交流。

       (五)片段作文训练:续写“我”从万芳家回来时路上的心情。

第四篇:七年级语文下册名师教案第五单元《望岳》部编版教材(定稿)

       《望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准确流畅朗读诗歌,力求背诵;

       2、品析诗句,体会诗意,欣赏诗句中的美;

       3、做到有感情朗读。

       重点、难点:

       体会思想感情,理解、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图片导入)

       那么作为一名中国人,你知道哪座山是“天下第一山”吗?——泰山。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亲爱的导游杜甫先生带我们去看一看泰山吧!

       二、教学新课

       (一)及背景简介

       (二)朗读诗歌

       1、全体学生齐读。

       2、播放范读录音。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3、学生自由朗读后推荐个别学生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三)了解诗的内容

       1、学生参照解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2、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四)想象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分析诗歌

       1、前三联中你最喜欢哪一联,为什么?(特点)

       2、你认为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好在何处?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和抱负?

       (五)小结:

       全诗围绕“望”字,由远而近,由大到小,赞美了泰山的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又由望岳到想像勇攀顶峰的情景。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拓展延伸:

       通过这首诗歌的学习,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说一说。)

       四、课堂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会当凌绝顶()

       荡胸生曾云()

       ...

       2、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

       A.由近望到远望

       B.由远望到近望

       C.由俯视到仰视

       D.由仰视到俯视

       4、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两句诗对仗工整。

       B.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C.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

       D.层云围绕在我的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

       五、板书设计:

       望岳(杜甫)

       首联:远望;【雄伟壮丽】

       颔联:近望;【秀美高大】

       颈联:细望;【幽深神秘】

       尾联:愿望;【高瞻远瞩】

第五篇:七年级语文下册名师教案第五单元《游山西村》部编版教材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和反复朗读了解诗意。

       2、通过拓展学习有关陆游的爱国诗篇,进一步感悟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3、背诵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

       感悟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难点:

       理解“悲”的含义,体会陆游希望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借陆游的《游山西村》我们深入了解这个人物的思想。

       二、朗读

       1、出示《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师:这首诗是诗人67岁时写的,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所有的爱国主义激情。

       3、出示已经学过的古诗《示儿》

       示儿 【宋】陆游

       译文

       死去元知万事空,我本来就是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但悲不见九州同。

       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王师北定中原日,当宋朝的军队收复祖国领土的那一天,家祭无忘告乃翁。

       在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我。

       4、通过这首诗你知道了些什么?

       (1)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

       (2)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

       (3)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

       5、出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诗题意思:秋天的夜里,天快要亮的时候,走出篱笆门,忽然对面吹来一阵凉风,心中产生一股伤感,于是写下这首诗

       三、探究学习:

       1、三首诗歌的共同点?

       2、说说具体表达方式?

       3、爱国情的特点?

       四、师总结: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一生怀抱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他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同学们课后有兴趣可以收集一下他的诗歌好好读读,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