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教学反思
听了梁老师的汇报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深感梁老师教学技艺高超,课堂把控能力强,教学设计合理,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很多。
首先选用歌曲导入课文,营造了轻松的课堂氛围,自然而然过渡到课题。字词学习建立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预习效果显著。通过学过的古代游记引出现代游记,强调了游记的`三要素,“所至”,”所见”,”所感”,并以此为线索,理清文章脉络,层次清晰。
让学生充分朗读,大声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感知文章内容,体会情感必不可少的途径。由学生朗读,慢慢呈现出行踪。大胆取舍,只重点研读“冰塔林”部分,要求学生勾画所见所闻所思的句子,在学生赏析语句的过程中,老师适时点拨,修辞、长短句、重点词语等,准确地把握了教学目标。
最后,同学们分享提前写好的导游词,由于时间关系,只有一位同学展示。整个课堂过程,教师语言优美,节奏合理,提问得当,堪称成功的汇报课。
同组教师评课,主要提到一些建议。鉴于时间有限,大容量课程需浓缩,可省略字词和简介,改为随文讲;对于长短句这一考点学生初见,需讲深入些,从内容和结构都要把握到;导游词不必面面俱到,抓住一个景点,训练完整的要素;对教材还可再细致解读,可围绕“壮美”来开展教学,细节把握还需加强。
不论是听课还是评课,都让我们青年教师受益匪浅。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教学反思】
1.长江歌教学反思
2.剪拉花教学反思
3.多彩的拉花教学反思
4.长江之歌教学反思
5.《长江之歌》教学反思
6.《长江之歌》教学思路、反思
7.《长江之歌》的教学反思
8.长江之歌的教学反思
9.《拉库卡拉查》的教学反思
第二篇: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教案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感知课文,了解游记的写作特点。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3、情感目标: 感受冰塔林的壮美,体会热爱西藏的情感,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游记的写作特点,以及介绍长江源头的顺序与进程。
2.感受各拉丹冬的壮美景色和冰塔林的神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一、情境导入
导语:播放导入视频,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各拉丹冬”,藏语为“高高尖尖的山峰”,神秘的雪域高原,令人向往,充满未知与挑战,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女作家马丽华一起去长江的源头去探险!(板书课题)二、介绍
马丽华,当代女作家,山东济南人,中共党员。长期从事《西藏文学》编辑工作。著有长篇报告文学《青藏苍茫——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五十年》,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西藏之旅》,长篇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走过西藏》等。曾于1992年、2022年两次获得西藏珠穆朗玛文艺奖,1994年获庄重文文学奖,1997年《走过西藏》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2022年以长篇小说《如意高地》获第四届老舍文学奖。
三、背景资料
蓝天白云,雪山草地,冰川大河,是西藏特有的自然景观。马丽华在西藏工作近三十年,足迹踏遍大半个西藏,写下了许多介绍西藏的文章。1987年3月上旬,跟随电影摄制组走进各拉丹冬,领略到壮美的雪山和奇异的冰塔林的景色,写下了这篇游记。
四、疏通字词,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标画出你觉得重要的词语或者是不懂的词语,待会儿我们互相交流一下;还有一个阅读任务,就是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文章内容。(生读 概括全文 师评价总结)
明确:本文记述了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文中记述了游览见闻,描摹了山水风光,抒发了的情思。我们把这类文章称之为游记。一般而言,游记包括三个要素:所至(的游踪);所见(在游程中目睹的风貌);所感(由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思所想)(板书三要素)
五、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接下来我们跟随来游览各拉丹东雪山的奇美风貌。那么同学们,我们首先要梳理一下,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标画有关时间推移、地点转换的标志性词语,进而理清文章脉络。
明确:是以“我”的游踪为线索组织材料的。哪些词可以告诉我们的游览路线? 山脚冰塔林——草坝子——海拔接近六千米—— 冰丛砾石堆——走下砾石堆——沿冰河接近冰山——此地已达海拔六千米以上 ——第二天,进入冰塔林(移步换景,定点观察)
2、在游览的过程中身体状态怎么样?多次写到自己在高原上的疼痛、恶心,甚至觉得“要死了”,这些内容与文中的写景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多次写到自己在高原上的疼痛、恶心,甚至觉得“要死了”,侧面写出了格拉丹东自然环境的艰险。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的身体状况构成了文章的一条潜在线索,随着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对格拉丹东的感受与理解越来越细致,想象也越来越富有诗意。这样的写法,使读者体会到的乐观与坚强,也让文章显得更亲切、真实、可信)
六、合作品读,赏析语句
1、随着立足点和观察视角的变化,笔下的景物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下面请同学们按照分组合作品读课文,找出描写各拉丹冬雪山景物的语句,挑选最打动你的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要求把握景物的特点,学习写景的手法,体会的情感。
(学生代表朗读,师生评价;赏析景物的特点,语句的写法。)(板书景物特征 写景手法)
2、过渡:由远及近,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展现了冰塔林神奇、壮美的特点。在写景时,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想象联想,同学们继续回归文本,标画出想象联想的句子加以赏析。
①“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这里的“眩晕”和“卖弄”是什么意思?传达了怎样的感受?
(“眩晕”原指一种症状,感觉到自己或周围的东西在旋转,这里指“浩浩苍苍”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令人不知道看什么;“卖弄”原指有意显示、炫耀,含贬义,这里指大自然的无穷创造力在格拉丹东展现的淋漓尽致。这两个词表现了面对冰峰、冰河、冰谷等景色感受到的震撼,以及基于人与自然的对比而产生的对自然的敬畏)
②“风声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风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删去加点的部分,全句的表达效果会有怎样的变化?
(删去后,全句就只是对眼前景物的实实在在的描写,缺少了对大自然漫长历史和永恒运动的想象。没有了想象之美,景物也就缺少了神韵)
③“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是怎样描写冰山的裂纹和皱褶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并不去详细描写冰山裂纹和皱褶的形状,而是由此写到关于冰山形成变化的想象,把冰山的皱褶想象成树的年轮,这样的写法能让读者联想到眼前景物“背后的故事”——大自然的漫长、反复的变化,由此认识到,这冰山、冰川其实是大自然历史的一部分。)④“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演绎”是“铺陈、发挥”的意思,“坚冰之下”写出了长江水的顽强,“一刻不停”体现的是它生生不息,“从……”告诉我们的是长江的不畏艰险。这里是长江生命的源头,从这里开启了长江孕育生命、造福人类之旅,这流水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中华民族的历史也同长江一样源远流长。)
在锤炼语言方面很下功夫,用语精简而准确,形象性强,如同印象派的画作,同时又包含着自然地哲理和对自然地敬仰,除此之外,文中还有不少幽默的句子,例如……这些精彩的描写句、精炼的哲思句、幽默的点染句在文中俯拾皆是,值得我们细细体会和揣摩。
七、积累拓展
文章结尾写道:“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这句话具有怎样的内涵?
这段话一方面表明了各拉丹冬作为长江之源的重要,另一方面表达了对滴水汇成浩荡长江这种自然伟力的赞美和敬畏;更想借此表达自己对于那些用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来改造自然,创造了各种可歌可泣故事的英雄的景仰!
八、教师小结
这篇游记,采用时间顺序和旅行的进程记下了在长江源头的见闻和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写景,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通过想象和联想,描绘了长江源头各拉丹东雪山的神奇美丽,并赋予雪山以生命,写景中蕴含着对雪山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九、拓展延伸
观看纪录片《话说长江》《再说长江》,从多个角度了解长江壮丽的自然景象和多彩的人文景观。
十、布置作业
拓展阅读马丽华的《藏北游历》全书,增进对藏北、西藏的认识,并将读后的感受写在我们的“五个一”笔记本上。
板书设计
游记三要素:所至 所见 所感 景物特点 写景手法 神奇美丽——崇敬赞美
第三篇:《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教案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感知课文,了解游记的写作特点。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3、情感目标:
感受冰塔林的壮美,体会热爱西藏的情感,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游记的写作特点,以及介绍长江源头的顺序与进程。
2.感受各拉丹冬的壮美景色和冰塔林的神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课时:两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延伸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情境导入
1.展示各拉丹东雪域高原美景图片。
2.导语: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各拉丹冬”,藏语为“高高尖尖的山峰”,神秘的雪域高原,令人向往,充满未知与挑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长江的源头去探险吧!
二 介绍
马丽华,当代女作家,山东济南人,中共党员。长期从事《西藏文学》编辑工作。著有长篇报告文学《青藏苍茫——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五十年》,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西藏之旅》,长篇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走过西藏》等。曾于1992年、2022年两次获得西藏珠穆朗玛文艺奖,1994年获庄重文文学奖,1997年《走过西藏》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2022年以长篇小说《如意高地》获第四届老舍文学奖。
三背景资料
蓝天白云,雪山草地,冰川大河,是西藏特有的自然景观。马丽华在西藏工作近三十年,足迹踏遍大半个西藏,写下了许多介绍西藏的文章。1987年3月上旬,跟随电影摄制组走进各拉丹冬,领略到壮美的雪山和奇异的冰塔林的景色,写下了这篇游记。
四 正音
裸露 lù黧lí黑
砾lì石劲jìng旅腈jīng纶熠熠yì
演绎yì
五释义
1、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非常雄伟浩大。
2、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3、历历在目: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4、蠕动:指爬行的昆虫;泛指像虫类爬行的样子。
5、熠熠:闪烁的样子。
六 朗读指导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的准确读音,并考虑课文大意。)
2、学生朗读。(边读边整体感知本文的层次结构)
划分结构: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板书: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3段)交代到达各拉丹冬的时间,介绍当地的概况,说明对我来说,这将是一次艰苦的旅行。
第二部分(4-6段)介绍冰塔林的景色和“我”摔跤的遭遇。
第三部分(7—13段)写“我”受伤后在各拉丹冬的经历。
第四部分(14、15段)各拉丹冬孕育了长江,滋养了人类。
七、再读课文,理清情节
本文记述了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理清文章的脉络,复述在各拉丹冬的所见所感。
八、研读课文,合作讨论。
1、是怎样描写各拉丹冬的冰塔林的?试结合课文内容具体分析。
(由远及近,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展现了冰塔林神奇、壮美的特点。
“鲜有人迹的冰雪世界”“坚冰丛莽”“巨大的冰谷”“冰雪劲旅”“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琼瑶仙境”这些句子都表现了冰塔林奇美的特点。)
2、多次写到自己在高原上的疼痛、恶心,甚至觉得“要死了”,这些内容与文中的写景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多次写到自己在高原上的疼痛、恶心,甚至觉得“要死了”,是为了反衬各拉丹冬的壮美景色和冰塔林的神奇,更好地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九、小结
这篇游记,采用时间顺序和旅行的进程记下了在长江源头的见闻和感受,我们领略了壮美景色的同时,也感受了雪域高原的巨大威力,的体验更强烈显示了爱国的思想感情。
十、布置作业
《综合练习》同步习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内容及字词
二、问题探究
如何理解“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此长眠吧”中“我”的心态?
(1.在《藏北游历》序言中说,自己对于这片雪原高原,“是一个逗留太久,热情也持续得太久”的人。在西藏期间,“足迹和心迹都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她和这块大陆感情至深,已和这片土地融为一体,死亡何尝不是一种回归?这时死亡也没有了恐怖色彩)
(2.各拉丹冬,给人一种从未有过的心灵震撼,有一种吸引力,在它面前,人浑然忘我。在这种忘我的精神境界中,感悟到生命是一种永恒,也是一种不朽,从而能坦然面对死亡)
三、赏读品析
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思考并回答下列的问题。想一想,这些句子在表达方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这里的“眩晕”和“卖弄”是什么意思?传达了怎样的感受?
(“眩晕”指美景多得让人目不暇接,令人陶醉的意思。“卖弄”指故意展现。这里表达了景物带给自己的强烈震撼以及对自然神奇伟力的赞美,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2.“风声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风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删去加点的部分,全句的表达效果会有怎样的变化?
(删去后,不能表现大自然的风是亘古存在的,不能表现冰窟的历史悠久)
3.“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是怎样描写冰山的裂纹和皱褶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采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描写大自然的形成之前,引发人们思考生存和意义。)
四、写作特色
1.议论抒情写感受,给读者以强烈的共鸣。
游记要写出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其中还会渗透的感情。文中远望冰塔林的景物,“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融汇着的主观情感,感叹人在自然奇景面前的渺小。
“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直接发表议论,表达景物带给自己的震撼以及对自然神奇伟力的赞美。
2.移步换景巧观察,避免平铺直叙
本文采用“移步换景”来观察描写景物,如“在它的脚下安营扎寨”“在各拉丹冬以东……草坝子上”“我们把车停在冰河上”“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等,移步换景,思路清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五、主题归纳
读了这篇游记你有什么样的感悟?
感悟(1)各拉丹冬终年冰雪覆盖,是长江的源头,景色神奇、壮美。各拉丹冬孕育了长江,是生命之源。读后,我们心中不由产生了对它的向往、崇拜、热爱之情。
感悟(2)各拉丹冬雪山圣洁、坦荡,读文如临其境,身心豁然圣洁,灵魂也得到了升华,是内在体验的深化和生命质量的提高。
六、拓展延伸
观看纪录片《话说长江》《再说长江》,从多个角度了解长江壮丽的自然景象和多彩的人文景观。
七、布置作业
采用“移步换景” 的写法,以“我们的校园”为主要内容,写一段话,介绍校园的情况。
板书设计
一、交代时间、介绍概况
二、介绍冰塔林景色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
壮美景色、神奇伟力
三、“我”受伤后的经历
四、孕育长江、滋养人类
第四篇:《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案(范文)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游记的写作特点,理清文章的脉络。
2.感受冰塔林的壮美,了解藏北高原的风土人情和山川地貌。3.感受热爱西藏的情怀,激发学生热爱西藏,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爱国情怀。
理解句子含义的几种方法:
①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性词语。②联系上下文来理解。③联系实际,进行联想来理解。④从比喻、象征意义中去理解。⑤从联系时代背景来理解。
一、字词知识
请在书本上给生字词注音,并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查找新学词语的解释
二、整体感知
1.整体把握课文,填写以下内容。
第一部分(1-3)交代到达各拉丹冬的时间以及介绍当地的地貌、海拔、气候条件,说明对“我”来说,这将是一次艰苦的旅行。
第二部分(4-6)介绍各拉丹东的景色和“我”摔跤的遭遇。第三部分(7-13)写“我”受伤后,在各拉丹冬的经历。第四部分(14)各拉丹冬蕴育了长江,潺潺的流水给的旅行带来一丝神圣的色彩。2.本文是一篇游记,是按照什么顺序记下在长江之源格拉丹冬的见闻和感受,描述各拉丹冬壮美景色和自己在那里的经历的?
第五篇:长江源头水文人
把脉江源终不悔 献身水文写忠诚
——长江源头第一水文站素描
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相连,啊!呀拉索,那就是青藏高原……”。夜光下,一曲激昂、优美的旋律从窗外飘来,那空旷辽阔、荒凉沉寂、高寒缺氧、雄奇神秘的昆仑山、风火山、五道梁、沱沱河一下子又映在了眼帘。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那些为水利事业而前赴后继、勇于拼搏的水文工的身影。他们是一群热血男儿,在长江源头以实际行动实践了“献身水文终不悔”的铮铮誓言,谱写了一曲雄浑悲壮的英雄赞歌!
艰苦的条件 执着的坚守
沱沱河水文站坐落于昆仑山与唐古拉山之间的小唐古拉山地区,是长江源头第一站,也是青海省乃至全国条件最艰苦的水文站。主要承担着沱沱河流量、水位、泥沙、降水、蒸发等项目的观测以及雁石坪监测站的水资源监测工作。距省会西宁将近1300公里,从格尔木市到沱沱河也有430余公里的路程,其中300余公里在海拔4500米以上,要翻越昆仑山口、五道梁以及5010米的风火山口。这里海拔4600多米,含氧量只有内地的30%~40%,空气稀薄,“张大嘴巴喘气,晃晃悠悠走路”是到过这里的人共同的感受。这里年平均气温零下13.9度,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0度,而且天气变化无常,令人捉摸不透。或晴空万里一望无际,或风沙连天十步内无视人物,或雪雹交加令人寸步 难行,“天上无飞鸟,风吹沙石跑”正是沱沱河地区的真实写照。关汉卿的《窦娥冤》中所描述的6月雪景观在这里更是经常显现。
沱沱河水文站始建于50年代,当年,老一代水文工响应党的号召,从祖国各地奔赴西部边陲,为了祖国的水利建设事业,他们骑骆驼、住帐篷,在这荒无人烟的长江源头,建起了沱沱河水文站,而且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生活条件极为艰苦,设施极其简陋的情况下,战风雪,斗严寒,收集了大量宝贵的水文资料,沱沱河水文站曾被水利部授予全国水利系统“十面红旗”标兵单位的光荣称号。多次被授予“先进水文站”和“甲等水文站”。老站长巨邦选也多次被评为全省水文系统先进个人。1998年4月,他被水利部授予“全国水文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22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过去的沱沱河水文站一年12个月都要进行监测。每年的10月到次年5月,沱沱河站河面封冻,冰厚1米多,每测一次流量,都要用钢钎在测验断面上打10多个冰孔,在这严重缺氧,滴水成冰的地方,连走路都喘不过气来,更不要说负重打冰孔有多难了。但为了测得准确的冰期流量,站上的同志们不畏艰难,争先恐后抢着下河,涉水在刺骨的冰雪中清除冰塞施测流量,取得了高精度的水文数据。
1996年7月,沱沱河水文站发生了大洪水。一道道闪电撕裂着浓黑如墨的天幕,一声声炸雷轰隆作响,站上的职工们勇敢而沉稳地测着一份份流量,准确而及时地传递出了一组组水情数 据。为了准确、及时测量记录洪水水位、流量、含沙量等水文要素变化的全过程,每过三、四个小时就要测量一次,每完成一次测量需要二、三个小时。时间紧急,任务险重,面对浊浪排空的洪水,当时的老站长巨邦选首先想到的是洪水资料的宝贵和职工们的安全。“测大水有危险,我来测!”他毅然决然地拿起9米长30多公斤中的铁制标杆开始了艰苦测量。长时间的工作加上胃病折磨,他脸色苍白,同志们见此心疼的说:“站长,你太累了,休息一下,我们来测。”而他却坚定的说:“水太大,有危险,我能坚持。”就这样,经过近36个小时的艰苦努力,终于测到了完整的洪水资料11份,为长江水资源的分配,为三峡等工程的建设以及抗洪抢险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
2022年7月30日至8月2日,该站发生了建站以来的第四大洪水过程,洪峰流量每秒533立方米,为确保“测得到、测得准、报得出”,水文站的职工们冒着倾盆大雨和零下12度的低温,克服断面宽阔、测点密集、时间紧迫的困难,连续奋战五天五夜,共观测水位120次,施测流量30份,单样含沙量60份,不仅准确地控制了洪水的水位、流量、含沙量变过程,而且按报汛任务书要求准确地发出水情报文20份,为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及时地提供了各类水文情报预报信息,得到了各级部门和领导的充分肯定。
“清风孤灯空对月,水沙相伴度光阴”是水文人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唐古拉山地区工作,要过三关,一是工作关、二是适应关、三是生活关。而其中最难过的要数生活关了。沱沱河水文站远离城镇,购粮、买菜、取报刊都要到430公里以外的格尔木市去。为了节约差旅费,测站只能借每月送月报表的机会,去格尔木采购生活必需品。买回来的菜没几天就吃完了,全年多数时间是咸菜馒头、清水面条。由于经常吃不上新鲜蔬菜,维生素严重缺乏,很多同志都出现了脱发和指甲凹、翘现象。但50多年来,一代一代水文人用辛勤的汗水表达着对水利事业无限的忠诚与热爱,他们用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难,勇往直前,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和精力献给高原水利事业,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一块块闪光的奖牌和荣誉,也将一片挚情融入神圣的水利事业。
站上的那些人那些事
冒严寒,战风沙,披星戴月,虽苦犹甜;干水文,建青海,爬冰卧雪,志在高原。5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的水文人把青春、汗水、热血甚至生命都洒在了这片高原,大地、山川记录着他们的足迹,长江流传着他们的故事。
如今,那个时代的老一代水文人已全部退休,有的已离开了人世,可是,他们不计名利、英勇无畏、乐于奉献的精神却一直激励着后人。有人说,在这样的地方测流与死的机会是相等的;也有人说,在这样的地方是在提前预支生命。这些绝非危言耸听,凡是去过的人,都有深刻的体验。在青藏高原,鼠疫、险路、渡河、天灾、高山反应、肺水肿等危机四伏,险象环生,生命在此常常显得十分脆弱,生与死的距离竟是那么近。可是,一代代水 文人为了祖国的水利事业,为了能够取得可靠的第一手水文资料,不畏艰险,勇于拼搏,用青春,用汗水、鲜血,甚至生命,在茫茫高原上抒写着人生壮丽的颂歌。
有人说“不要说在这里干活,就是在这里待着也是一种奉献。”而就在这“生命禁区”,他们不但要坚守在这里,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测流任务,同时还要还担负90公里外的雁石坪水文站的流量巡测。职工的家都在格尔木或西宁,他们一般要在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河里结冰不能测流时才能回到家里。
在这高寒缺氧、单调枯燥的水文站上,有着泥土般质朴的老职工余丁楷在这里一干就是19年。他经历了无数次艰难险阻,闯过一个个险关,他一步一个脚印,步步都留下了坚实的足迹。我们问他苦不苦,他说,他刚进站那会儿,站里有好几个上海的老前辈,他们一生都驻守在长江的源头。老一辈从上海过来,能把工作干得这么好,条件相当艰苦啊,说他们的条件的时候,我说不下去,我真是想流泪。咱们现在条件这么好,尤其咱们是本地人,还干不好自己的工作啊,那说不过去。
司机兼监测员王鹏说:“虽然条件艰苦,可是再苦的地方总要有人干”。他就这样时常勉励自己,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默默无闻地从事着他挚爱的水文工作。他就这样要求自己,磨炼着自己的意志,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价值,面对领导的肯定和同志们的赞誉,他说:“我出生在农村,再苦再累,我都能坚持”。
站长叶虎林1983年出生,真正的80后,2022年来到沱 沱河水文站,小伙子一来水文站就认真学习水文专业理论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掌握了河流特性和测验方式,成为了工作骨干。老站长临走时告诉他:“这工作是有点苦,但总得有人干。定时观测不等人,不管什么天气,就是下刀子,也必须去观测数据。”这句话他牢牢地记在了心里。在他的带领下,水文站每年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水文测验任务,为保护母亲河积累了大量的水文资料。他本人也两次被评为青海省水文局先进个人。沱沱河水文站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站和甲等站,被青海省委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他在日记中写道:“回想这几年的工作经历,我深深认识到,水文工作固然辛苦,不为人所知,但是,为了千家万户的生命安全,我觉得付出再多也值得,我为自己是一名水文工而自豪。”“生活没有一帆风顺,人可以失望,但不能绝望,只有经历过坎坷的人才能学会成长。”
有人说,选择水文就是选择寂寞。只有学会与寂寞打交道,才能做好这份工作。我们问 刘希凯,平时最难的是什么?他只说了两个字,“寂寞”。是啊,为了提供准确的水文数据,他们远离家人,长期在海拔4532米的沱沱河沿,除了克服高原缺氧,还要时常与寂寞拚刺刀,坚守着清贫,书写着对水文事业的执着与忠诚,这就是水文人!
在沱沱河水文站已经工作11个年头的刘希凯,依然是那样腼腆而不善言辞,在2022年温泉水库抗洪抢险的战场上,在玉 树抗震救灾的壮行中都闪动着他消瘦的身影,顾不上年仅7岁的孩子,丢下下岗在家的爱人,将自己无悔的坚守和执着的追求都献了这条滔滔大河。
水文站年纪最轻的职工王双林的家在宁夏,2022年从武汉长江水利水电学院毕业,小伙子最高兴的事就是有人来水文站,印象最深的事情是2022年的夏天,有一批学生来长江源搞环保宣传,临时住在水文站,“走廊里铺满了睡袋,到处都是人”,说起这些,他很兴奋。
在水文职工撤离的时间里,水文站的主人是当地的藏族职工庆珠,庆珠其实也不是沱沱河本地人,他的老家在西藏安多县扎仁镇,用老王的话说,庆珠是沱沱河的“上门女婿”。工作稳定后,庆珠把他的妹妹德吉从安多老家接了过来,并嫁给了雁石坪加油站的一名职工。庆珠说,他一个月虽然只有1000元的工资,但他喜欢水文工作,喜欢这些热情质朴的水文人,他不愿意离开他们。
在办公室里,我们看到不大的屋子里整齐地摆放着测量工具和仪器,水文记录本规范地记载着每日的工作情况,墙上贴着规章制度和管理条例,“国家先进报汛站”“优秀水文测站”……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奖牌展现的莫不是沱沱河水文站职工情系江源、爱留水文的博大情怀。
沱沱河水文站的今夕
当年青藏铁路修建时,沱沱河水文站肩负着江源生态环境 的监测和向铁路干线提供水文资料的重任,而当时的工作条件远远落后于内地长江干流水文控制站的条件。有关部门加大在加大西部开发建设规模的同时也对长江源头区水文基础设施的投入引起了高度重视。江河源头今犹在,沱沱河站焕新貌。50多年过去了,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随着国家对三江源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视和省水文局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如今的沱沱河水文站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过去,沱沱河水文站长年租住公路道班房屋为工作用房,站房漏雨,墙体裂缝,院墙残破,巡测一天,回到站房,将炉子烧得通红,也只是面部炎热,后背冰凉。铺上厚厚的被褥,感觉还是跟睡在冰上一样。夜里被冻醒几次都很正常。隆冬时节,院子里的井水都能结冰。早上大家从不洗脸,因为洗脸之后备感寒冷。自2022年以来,省水文局陆续投资1900余万元,对全省35处水文站实施了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如今的沱沱河站有了自己宽阔平坦的院落,白瓷到顶的全封闭式平房,尽管屋外冰天雪地,但房内却温暖如春,职工心情舒畅,工作更加努力了。
过去,沱沱河水文站测验设施一直是建站时期那种最原始的,如测流,十几米长的铁制悬杆,要两个人才能抬得动。测流断面273米,人站在七八米的大桥上施测流量,在涨水期一份流量要用三个小时,还时常隐伏着险情,巨大的波浪冲动,那铁制悬杆两三个人合力才能控制,一不小心,就有掉下去的危险。2022年,青海省水文局专门为沱沱河水文站配备了桥测车,结 束了多年来靠人工测流的历史,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性。同时,还为职工购置生活用品提供了方便。
通电给职工们带来了光明的使者。沱沱河水文站自建站以来,由于地处偏远,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无法通电,职工一年四季只能用蜡烛和煤油灯照明,真是白天不见人烟,夜晚孤灯冷月,给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2022年,在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省水文局为沱沱河水文站接上了电,从此,职工们告别了蜡烛油灯的历史,漫漫长夜变得不再孤寂,给职工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宽带网络的连接,让职工能在网上浏览一切,一下缩短了和外界的距离。一位职工感慨地说,过去想也不敢想的事,如今成了现实。沱沱河水文站周围人烟稀少,工作之余无处可去,有时想出去轻松一番,漫天的的风沙也会将你阻在屋内。几年前,这里一直没有电,看不上电视,报纸上的新闻对他们来说,要比外界晚上一个月,报纸到了手里就成了月报,无法和外界交流,生活单调枯燥。2022年,省水文局在为沱沱河水文站彻底解决有电问题后,又拨出经费购买了彩电,安装了宽带,从此,打开了该站与外界联系的窗口。站上职工通过电视、互联网,就能够轻松了解外面的世界,了解水文工作动态,曾经远在千里之外的沱沱河水文站变得不再遥远和闭塞。
在沱沱河畔,记者凝望着夕阳辉映下静静流淌的河水,不禁在想,我们的生命是谁给的?既是生身父母,也是大自然母亲。长江千百年来孕育了我们这个民族,我们怎么能不对她顶礼膜拜?怎么能不对她倍加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