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故都的秋》片段教学
《故都的秋》片段教学 教学简介:《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作家郁达夫于1934年创作的散文,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也有出版社出版了以此文章命名的郁达夫散文集。
教学起点:梳理了课文结构,对课文内容有整体的把握。教学选点:第三自然段。
教学目标:品味故都秋景的清。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整体把握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故都的秋》,知道郁达夫主要写了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那我们回忆一下,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那他喜欢的秋有什么整体特点?
【明确】“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
【意图】抒情性语言导入,能够渲染气氛,引领学生进入情境,并能自然过渡到对秋得个性解读,直入主题。
二、品读细节
1.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郁达夫是如何表现故都的秋清的特点的。具体在文章中的哪一个自然段呢? 【明确】主要集中在第三自然段。
2.那我们就先来看第三自然段。先请一位同学来为大家朗读一下这一自然段,在他读的时候,大家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1)试着给这一段加一个小标题。
(2)这段文字主要通过描写哪些景物来表现故都的秋清的特点的? 【明确】(1)破院残秋、破院品秋、小院秋色等,尽量以学生归纳的为主。(2)破屋、天色、驯鸽的飞声、牵牛花等。
【意图】一个学生朗读而非全班朗读,这样有利于学生去具体掌握具体字词的读音、语气、语调。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决,能够引导学生对全段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初步感知这一段落。
3.注意看开头,他在南方时,总是想起哪些地方?这些他最能想起的地方,为什么没有详细抒写呢? 【明确】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都是一些冷色调,略带伤感的景物,并没有注重色彩上的浓墨重彩,例如没想起西山的红叶等。因为这些景点都非常著名,在南方自然容易想起,但是到北国以后并不一定要到这些地方才感受得到秋味,北京的秋味存在于最普通的市民生活中。并且这些景点都颇为热闹,与他所要表现的清静不相符。【意图】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挖掘细微末节处的情感。4.既然要感受清静,却又为何选择皇城人海之中? 【明确】因为心境清明,类似于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意图】感受的安静、清明的心境。体味的追清之情。
6既然要彻底感受故都秋味,却又选择一椽破屋,而不是胡同里或者四合院里呢?删去这个“破”字可不可以? 【明确】破屋有他的凄清与落寞,与所追求的清静刚好符合。
一个“破”字,把老北京的沧桑感、历史感展露无疑。在破屋环境里却仍能表现出一种安然、闲适的生活态度。心境又是何其的清明。
【意图】理解“破”字含义。更突出了对清的追求。
7.除了这些,着重写了哪种景物?有什么样的喜好偏向,为什么? 【明确】着重写了牵牛花,最喜欢蓝色和白色,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因为蓝色和白色以冷色调更偏向清静、凄清,而紫黑色和淡红色一般给人浓墨重彩的感觉,心境清静悲凉,因此,冷色调的蓝白色更深得他心。
【意图】通过颜色冷暖色调的对比,更能体现所爱之清。这一色调的提点,也有助于学生把握感情。
8.他还给牵牛花画了一幅画,为何选用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得秋草作陪衬,而不用葱郁茂盛的秋草呢? 【明确】这种秋草更能体现秋天落寞萧瑟的感觉,更能渲染出所追求的清的感觉。【意图】这里试图用调换法,辅之以图,让学生更能深刻理解所求之清。
三、阅读实践
每讲解完一个句子,都让学生试着以自己所理解的语速、语气、语调来读一下,最后以全班齐读第三自然段结束他的解读。
【意图】学生的阅读实践才是理解文本最好的窗口
《背影》片段教学
师:(导入、起)刚才大家已经认真地读了这篇文章,整体感知了文章内容。那么请大家告诉老师,读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感受?---哦,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感受到父亲很爱儿子,那你们是从哪里感受到父爱的呢,请大家跳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体现父爱的具体行为。---慧敏同学举手了,你来说说看。刘慧敏(师概述):慧敏同学从父亲为儿子送别和买橘子这两件事上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除此之外呢,父亲对儿子的爱还体现在哪些地方?其他同学也帮忙找一找,看看有没有要补充的地方。老师看到晓毅同学举手了。
程晓毅(师概述):晓毅同学补充了三点,从父亲和脚夫讲价,叮嘱儿子以及嘱托茶房这三件事中,也可以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
师(评价):看来大家读书都很认真,准确的捕捉到了文本的信息。陈鑫同学还有想补充的地方,你也来说说。
陈鑫(师概述):陈鑫同学说她从父亲为儿子拣定靠车门的位置这件事上,也可以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
从大家的回答当中,我们可以发现,文章集中笔力体现父亲爱子行为的是哪一件事?---很好,大家都很快就找到了答案,详细刻画了过铁道买橘子这一镜头,接下来请大家仔细的阅读一下这一段话,等一下请大家说说在这一段文字中,哪些细节最让你感动。---很多同学都准备好了,现在请大家说一说,文中哪一细节最让你感动。林宇佳很踊跃,老师看到你手举的很高,就先请你说一说。林宇佳(师概述):林宇佳同学说文中这句话打动了她,我们回到文本看一看。“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就流了下来。”师追问:为什么觉得这句话打动了你?哦,你觉得父亲爬月台很辛苦,但是为了儿子却不辞劳苦,所以打动了你。
师(评价):说得很好。很明显这句话是对父亲的什么方面进行描写?大家都知道这是动作描写。这一句话中出现了哪几个动词,请大家圈出来。---看来大家很快就找出来了,正是“攀、缩、倾”三个动词。大家觉得这三个动词用的好吗?好在哪里?试着分析一下。孙敏璇同学举手了,你来说说看。孙敏璇(师概述):孙敏璇同学认为正是因为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向上“攀”,这一“攀”需要很大的力量,因此,表现出父亲努力的样子。说的很好,“攀”字体现了父亲爬月台的艰难,而父亲又上了年纪,一个“攀”字让人揪心。吴清宇同学手举很久了,你来说说看。吴清宇(师概述):吴清宇同学说“缩”字说明身体悬空,把全身的力量都集中在手上,可见动作十分艰难。因此“缩”字用得很准确,很传神。晓莹同学好像还想补充,你来说说你的看法。
郑晓莹(师概述):晓莹同学认为“缩”字不仅表现父亲很努力的样子,而且还很危险,因为一旦没抓紧,就有滑下月台的危险。
师评价:晓莹同学想法很好,“缩”字体现出爬月台的危险性,但即使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父亲还是拒绝了儿子自己去买橘子的提议,而是选择亲自去帮儿子买橘子,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那“倾”字呢?好在哪里?我们把机会让给这节课还没举手的同学,林炜你来说说看。林炜(师概述):林炜同学认为父亲身体肥胖,不像年轻人一样灵便,“倾”字表明父亲爬月台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
师评价:大家说得都很好,这三个动词用的准确而又传神,把父亲尽管艰难却很努力的背影生动地刻画出来。而通过这些动词的描写以及父亲为儿子所做的事情,我们可以感受到,父亲的爱正是隐藏在他的行为中。(板书:爱在行中)(转)除了这段动作描写,还有什么地方让你们觉得感动呢?郑诗雨同学举手了,你来说说看。
郑诗雨(师概述):郑诗雨同学认为,“轻松”这个词语感动了她。尽管父亲爬月台是那么艰难,父亲却还是想着宽慰儿子,从而故作轻松的神态,不让儿子担心。吴真福同学好像有不同的观点,你来说说看。
吴真福(师概述):吴真福同学不同意郑诗雨的观点,认为“轻松”这个词表现出父亲无论为儿子做什么事情都是心甘情愿的,所以他的心态才是轻松的。
师(评价):郑诗雨同学和吴真福同学的观点其实并不冲突,父亲此时的心态也许两者都有。既甘愿为儿子付出,又怕儿子担心自己,从而表现出一副轻松的姿态。周熙玥同学好像有问题想问,你来说一说。周熙月(师概述):刚才熙月同学说文章题目是《背影》,可是真正写“背影”的笔墨却不多,而背影前如父亲为儿子做的的琐碎事情就费了近原文的一半笔墨。这是为什么呢?不愧是我们的语文科代表,能对课文提出疑问,善于发现问题,读书就要有这种探究的精神。大家一起来思考一下,这是为什么。---老师听到有人已经有答案了,黄毅姝同学的声音很响亮,看来很有信心,你来说说看。黄毅姝(师概述):黄毅姝同学认为前面一系列琐碎的描写都是为了后面刻画父亲买橘子的背影做铺垫,把情感都凝聚在这一背影上,从而达到震撼人心的力量。
师评价:说得很好。前面所做的铺垫是为了把情感凝聚在此刻的背影上,这个背影正是情感在文章中的凝聚点。(板书:背影 凝聚点)
师(承接):父亲对儿子的关怀,除进行了神态和动作描写以外,还用什么描写方式表达这种关爱?---是的,还有语言描写。文中父亲语言的描写不多,但都于朴实之中饱含深情,请大家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的过程中说的四句话,并试着分析一下,在父亲的语言之中隐含了他怎样的心理活动。---看来大家都准备的差不多了。林美娟同学举手了,你来说说看。
林美娟(师概述):林美娟觉得“不要紧,他们去不好。”这句话,结合当时的背景,父亲当时的心情应该是十分焦虑的。他急需寻找一份工作,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
师评价:林美娟同学能结合背景来分析父亲此时的心情,把父亲的心情分析的十分到位。丁建春也举手了,你也来说说看。
丁建春(师概述):丁建春认为“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这句话,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父亲为儿子做了很多事情,但他仍然觉得不够怕儿子路上口渴,还给儿子买橘子,但是又担心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杨文彬等不及了,你来说说。杨文彬(师概述):他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这句话表现了父亲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的心理。林洁同学终于进入课堂角色了,发表你的高见吧。
姜林洁(师概述):姜林洁同学认为父亲走了几步就回头才说“进去吧,里边没人”这句话,足见他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
师评价:大家说的都很好,把父亲的心理活动分析的很到位。通过大家的回答,我们可以发现,父亲把他深沉的爱隐藏在简洁的话语里。(板书:爱在言中)通过言和行两方面,深刻地表现出了父爱的深沉和伟大。(板书:父爱如山)
师(小结):通过我们刚才对父亲行为和语言的分析,我们能够发现,其实最好的已经并且一直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还没有留心体会。请大家用心观察生活中的简单之美,由此发现人世间最普遍的而又最为宝贵的美好感情,增进大家对天下父母心的理解。---爱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不只要做一个懂得享受爱的人,更要做一个懂得回报爱的人。爱不仅要说出来,还要做出来。回去以后要对父母说出你的爱,还要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表达你的爱,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作业 《春》第三自然段片断教学教案
教学重点:(1)学习抓住特点、多角度的景物描写方法。(2)掌握拟人的修辞方法。
(3)学习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阅读和欣赏优美文章的方法,初步形成自学这类文章的能力。教学方法:自主、讨论式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前节课我们通过反复朗读学习了文章的内容,分析了文章的总体结构,现在我们来欣赏文章精美的语言。
二、品读第三自然段
师:请一个同学朗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笔下的小草有什么特点?又是如何用语言表达的?
师:读得很好,如果语速再慢点就更好了。现在谁来回答这两个问题(学生思考片刻后回答,教师边听边点评并板书)
生1:春草多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春草柔软————“软绵绵的”
师;哦,你要补充?
: 生2:从“坐着,躺着,打滚”也可以看出草很柔软
师:你分析的很正确。继续
生3:春草生命力旺盛————“钻”
春草给人带来快乐————可以打球、赛跑、捉迷藏……
师:这位同学还有问题,请说。
生4:我觉得“嫩嫩的、绿绿的”也表现了春草的生命力旺盛,因为绿色就是生命的象征。
师:好极了,你的分析理解能力可真强。师:同学们再想想,这一段有没有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对,“钻”和“偷偷”两个字用语非常准确,用拟人的手法使草具有了人坚强的性格,显示了春早旺盛的生命力,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使得语言更加的生动形象,同时也使没有感情的小草变得像人那样有感情了。
师:现在大家把这段文章有感情的读一遍,看看还有什么问题。(学生读课文后,不能质疑。)
师:没有了吗?那老师还有一个问题不明白:“坐着……捉几回迷藏”是写小孩子的活动,那么为什么在描绘春草图中要穿插这些小孩的画面呢?
(学生很茫然。)
师提示:小草和小孩子具有哪一个共同点呢? 生5:都很有生气,很有活力,而且都很可爱。
师:这位同学的思维非常敏捷。小草、小孩他们都处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气,最活泼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生命力最为旺盛。在春草图中,将小草的画面和小孩子的画面组合在一起,也就是将两个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组合起来,交相辉映,使得整个春草图显示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读到这样的内容你心里会油然而生怎样的情感?
生齐答;对春草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师:对,这些景象也正表现出了对春天的一股强烈的热爱之情。这种用景物的描写来寄托感情的写法,叫做借景抒情,也叫情景交融。(以叶子、风、草为例作对比。)
如:叶子,心情好的时候是嫩嫩的,绿绿的,心情不好的时候是粗粗的、黑黑的,或者是枯干的,或者…… 风,心情好的时候是轻悄悄的,心情不好的时候是凛冽的,刺骨的。
学生模仿:草,心情好的时候是软绵绵的,更好的时候,甚至是散发着阵阵清香。心情不好的时候是——硬梆梆的,针刺般的,甚至是恶臭。
师归纳:这种情景交融的写法也是我们进行品味和欣赏文章的一种重要方法。同时这种方法放在我们的作文中也同样会为我们的作文增色不少。
三、小结
师:通过刚才我们的分析,我们知道了怎样才能把景物写好:(1)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进行描写。
(2)灵活运用修辞手法,使语言显得生动形象。
(3)运用借景抒情的写法。
接下来用我们刚才欣赏春草图的方法自己欣赏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
学生分小组自学
板书设计:春草多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春草柔软—————软绵绵的 可以坐着、躺着、打滚 春草的特征: 春草生命力旺盛————钻 嫩嫩的、绿绿的 春草给人带来快乐———可以打球、赛跑、捉迷藏 景物描写的方法:(1)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进行描写。
(2)灵活运用修辞手法。(3)运用借景抒情的写法
第二篇:故都的秋片段教学
《故都的秋》片段教学教案
刘青
教学起点:学生经过一个课时的学习,熟悉课文内容、结构,并且为文中描写的五幅秋景图添加了相应小标题。
教学选点:《故都的秋》第三自然段(第一幅秋景图)赏析 教学目标:
1、通过圈点勾画关键字词赏析散文;
2、把握景物所蕴含的美及丰富的人文内涵。
教学时间:15分钟。教学过程:
一、温故引新
导入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反复诵读了解了郁达夫先生笔下的故都的秋有哪些特色,并明确了这些特色分别集中体现在文中的哪些段落,在各个学习小组的合作探究下为每一幅秋景图添加了相应的小标题,大家在ppt上可以看到你们上节课的研习成果(ppt出示五幅秋景图的小标题)。今天,就让我们进一步走进郁达夫先生为我们描绘的秋景图。首先,让我们来细细品读第一幅秋景图—秋院清晨。
意图:从第一课时自然过渡到第二课时,同时对第一课时进行简单的回顾。
二、品秋景图
1、请一位同学诵读第三自然段,再请另一位学点评该同学的诵读。意图:让学生从情感、节奏、重音等方面掌握诵读技巧。
2、请全班同学共同诵读第三自然段,要求读时注意诵读技巧,在读的同时思考这幅秋景图描写的时间和地点,在文中圈点勾画出来。明确:①时间:早晨;②地点:一椽破屋
3、“一椽破屋”是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之中?在文中找出勾画下来。明确:皇城人海。
意图:培养学生在阅读中通过圈点勾画找出与问题有关的关键字词。
4、让我们一起来想象一下,“皇城”即故都北平,从明到清,它是六百年的都城,经历了多少沧桑和沉浮。再看看“人海”中又有多少达官显贵、文人墨客,它们在这“皇城”中有的青云直上,有的坠落云头,却依然蜂拥般荟萃于此,为的是什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是却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中住在“一椽破屋”里,这是为什么?老师先把这个问题留在这里,我们先来看看为我们描绘的秋景,再请同学来告诉我们答案。
意图:抛出赏析本段的核心问题,即主题思想的理解,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接下来的阅读和学习,使得学习目标更为明确。
5、请一位同学把第三自然段中描写秋景的语句读一遍。明确:描写秋景的语句:“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6、说“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这“秋意”指的是什么? 明确:清、静
意图:和第一课时学习到的课文第一段中对故都的秋的特色的精要概述的语句(“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回顾和呼应,将前后的学习联系起来。
7、体现这”秋意“的景有哪些呢?
明确: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日光,牵牛花。
8、面对这样又清又静的秋,在做什么?
明确:他泡碗茶,向院子一坐,看天色,听鸽声,细数着日光,静对着牵牛花。
9、此情此景不由得让老师想到了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学过陶渊明的一首诗《饮酒》。
明确:师生齐背诵《饮酒》诗。意图:通过对《饮酒》诗的回顾,引导学生迁移体会文中郁达夫先生的思想感情。
10、现在,同学们一定能够解答刚才老师留下的问题了吧。在皇城人海中选择一椽破屋住下是为什么呢?
明确:是一个置功名利禄不顾,超凡脱俗的隐士。
11、同学回答得很好,但是老师还是有点不明白,真的就能像陶渊明那样坦然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吗?大家再来读读这句话“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郁达夫先生眼中的秋除了清、静,还有什么?
明确:悲凉。
意图:通过质疑追问,使学生进一步思考该自然段的主题思想。
12、对。陶渊明的诗中有清有静,却没有悲凉。请同学们看下面的文字:“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为什么说“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又为什么说最好还要用秋草来作陪衬呢?
明确:因为蓝色、白色属冷色,蓝色蕴意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净,与闲适的心态最相吻合。紫黑色,虽然也属冷色,但带悲哀、绝望的情调,悲而不哀,失意而不绝望。红色称暖色,表现热烈激情,最不符合的心态。秋草,乃枯黄衰败之物,用它陪衬牵牛花的蓝朵,自然是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秋的悲凉。
第三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景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秋的自然景色,风物人情,抒发了对北平秋的向往、眷恋之情,并流露出一种忧郁、孤独的心绪,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教学目标:
1、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2、抓住“清、静、悲凉”这个特点,理解情景关系。
3、读懂悲凉的内涵,理解独特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审美体验
教学重难点:
掌握文章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体会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理解独特的审美感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 讨论法 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天有其蓬勃,夏天有其妖娆,冬天有其庄重,秋天却有其独有的深沉。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为秋挥毫泼墨,为秋放纵笔端,酝酿吟秋之佳句,流淌诵秋之美文。
从“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凄苦悲愤到“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无可奈何,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萧瑟凄凉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绚丽斑斓,从“晓来谁染霜林醉”的哀怨缠绵到“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辽阔壮美,文人雅士歌秋,赞秋,悲秋,怨秋,秋在他们的笔下变得摇曳多情,姿态万千:
那么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天该是什么样一种情调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郁达夫,走进他的《古都的秋》,去欣赏北国秋的姿态,去品味古都秋的秋味。
请大家看着课本.昨天你们预习过了,郁达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2.作品简介:
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三岁丧父,17岁随着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抑郁伤感内敛,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都或多或少的伤感,甚至带有颓废色彩这种伤感除了有个人情感特点之外,更多的是时代在心灵打下了烙印。代表作品:《沉沦》(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小说集)《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那么这篇文章写于什么时候? 背景简介:此文写作1934年,那时由于日军侵占东北,虎视中原,并迫于威胁,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好哀痛。即使在杭州,青岛依然忘不了故乡的秋,于是再次回到北平,感悟这故乡的秋,因此写下了这篇文章。(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这种感受在当时其他人的作品中都有痕迹。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吗?)
二、赏秋味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句话是说写景寄予了感情,那么郁达夫的秋表达什么杨的情感呢?好,我们先把画面找出来。
1.文中描写了几幅图。用简短的一句话。小组相互讨论一下。
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比较简单,一共几幅图,给我们展示了怎样的画面
秋院感秋(3)
秋槐坠秋(4)秋蝉啼秋(5)秋雨叹秋(6)秋果盛秋(11)
评价:你的概括能力超乎我的想象,非常好。
2.这五幅图里或者说这篇文章里笔下的秋有什么样的特点,(1)在文中能找出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概括它吗?
明确: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你们同不同意这句话?同意,好,一起读一下,那么这句话里重点词有哪些?清、静、悲凉、(非常好)这同时也是秋的特点,可以说这句话是本文的文眼,也可以说是主旨句。那么文眼出来了,那么现在来分析一下这些特点。(2)分小组讨论,如何在具体的景物中,是怎样体现故都的“清、静、悲凉”之秋味的?请同学们从课文3—11自然段中,去看一看故都秋天的颜色、听一听秋天的声音、品一品秋天的味道。
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
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破壁腰”“几根疏疏落落的秋草”(境的悲凉)“蓝色或白色、紫黑色、淡红色”(用冷色调传达出一种心情的低落和凉意)
秋槐—— “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句话能感受到一种安静和一丝寂寞、失落
秋蝉——“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中的声音感受着北国秋天的寂静,那种“衰弱”和“破”又暗示着凄凉和凄清
秋雨——“灰沉沉的天底下”、“一阵凉风”、“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这些语句能看出那种清闲的感觉,也感受到一种清冷的氛围。(悲凉)秋果——“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这种眼中北国盛秋的颜色也在传达着一种悲凉。
小结:通过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的描写,我们能感受到一种“清、静、悲凉”,这就是北国秋的味道,这就是辗转千里饱尝的故都的秋味。
三、品秋味
1、不管是听秋声、看秋色、还是品秋味,在写的时候都积极调动了哪些感官系统呢,(视觉、听觉、触觉、嗅觉)这几种感官调动起来,暗含了怎样的感情? 他把秋写得这么细腻,肯定是因为他对秋非常的喜爱和怀念、眷恋。
2、那么现在我们去看看这些美句,进一步的去感受如何调动这些感官系统,去表现对秋的情感。
请看课后习题,先来读一下(男),找一位男同学来赏析一下这段话。
一般赏析师的话就说意象、表现手法等、调动了哪些感官系统,写出了什么样的氛围,体现了什么感情、(1)写出了景的凄凉,把秋写得这么清晰,足以让我们感受到对秋的喜爱,不是因为喜爱,就不会把秋写得这么真切,通过这些意象,调动了听觉、视觉这样的感官系统,让我们感觉到了萧瑟、寂静、冷清的氛围,表现了对故都秋的喜爱
(2)女同学来读一下第二句,谁来分析这一段,看看这段调动了哪些感官系统?
视觉、听觉、嗅觉、触觉
感受到了一种寂静、落寞、凄凉,还是对秋的热爱、眷恋。(3)接下来,我们看看 思考一下为什么把秋写如此的的清静悲凉。故都的秋天可谓是丰富多彩,为什么要选择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等景物进行描写?
明确:文章开篇就点出了自己对故都秋的感受,即“清、静、悲凉”也正是因为对此心神驰往,才特意从南国赶往故都去饱尝这秋味。同时这些景物暗含了的心境。于是成为心中独有的景象,情是内心独特世界,以情驭景。通过这些景物来倾诉内心的忧思和孤寂。
两位同学分析都是从主观原因,那么客观呢,其实呢北平的秋本来就有这样的特点。因此分析的时候要一分为二来看,分析的才全面
把故都的秋写的如此“清静悲凉”,像不像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不管是艾青还是郁达夫,都把自己深沉的情感融于的情感之中,这是怎样的修辞手法,融情于景,以情驭景。驾驭的驭,这种写法是不是可以融入我们平时的作文之中。
三、深入探究
1.再来看看,为什么在文章中多次提到南国之秋呢?(第3段、13段)
明确:形成对比,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以这秋的味道在南方“看不饱、尝不透”来同“非要在北方感受来得彻底”作对比,从而突出对故都之秋的感人至深。对秋的赞美和喜爱、向往、眷恋
2.文章中写了“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和“缓慢悠闲”的人声,同样能给人幽静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
明确:这是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这些细微的声音都能勾听到,就能给人幽静的感觉,说明了这个地方的清静冷寂。
四、课堂小结
今天郁达夫以他独特的人文视角选取生活中的极普通的景物,让我们感受到了秋的气息,领略了秋的风味,体会了秋的深沉与含蓄。我希望你们把这么多的细腻笔触,写作手法,也融入你们自己的作文之中,把你们的作文写的如郁达夫的秋一般细腻和真诚。
板书设计:
情 景 交 融
秋 院 清
秋 槐
秋 味 秋 蝉 静
秋 雨
秋 果 悲 凉
第四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推荐)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2、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3、培养学生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故都秋景的特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由来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年四季,各有特色,然而秋天,却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在他们的笔下,秋天不仅有色:霜叶黄花,秋草碧水,而且有声:秋风萧瑟,残荷听雨;不仅有形:天高云淡,北雁南飞,而且有情:哀怨悲喜,委婉含蓄。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一起去感受、看看郁达夫笔下的秋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色、怎样的声、怎样的形、怎样的情。
二、解题
“故都”二字表明描写的地点,用“故都”而不用北平或北京,更带有一种历史沧桑感和文化底蕴,也包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
三、整体感知
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解决几个问题:
1、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全班回答】(清、静、悲凉)
一开篇就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对北国的秋的独特感悟,这就是我们说的开篇点题,统领下文。本段就是课文的中心段。,这句就是“文眼”。
2、文中是通过哪些具体景物来写这秋味的呢?(请学生找)
明确: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用屏幕显示)
四、领略意境,探究学习
1、下面我们来欣赏第一幅小院秋景图,请一位同学来朗读,其他同学思考这幅图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
明确:听得到飞声——境的宁静
细数日光、静对牵牛花——心的宁静
牵牛花的花色——境的清冷 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一庭院落、一椽破屋、一碗浓茶、点画出故都市井的情韵,几声鸽鸣,几朵牵牛花,几颗秋草,这样冷清的氛围自然而然的传递出几许悲凉,几许落寞,不必渲染,不必刻意,人便浸在这故都的秋味中了。
是啊!故都的秋是清的,清在碧绿的高天里;故都的秋是静的,静在驯鸽的飞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钓鱼台孤寂的柳影里„„你能接着说下去吗?
2、请同学们自由诵读第4至11自然段,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用“故都的是清的,清在„„ 里;故都的秋是静的,静在„„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里”进行仿句练习。(教师放音乐)
3、看来,同学们对郁达夫笔下的秋景有了深刻的体会,接下来请同学们思考:对秋极尽赞美之情,可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的却是的孤独、寂寞、忧伤、悲凉,这是为什么呢?【结合其他写秋的诗句,引导学生理解是因人的心境、经历、生平等不同原因造成的】 明确:我们从他的生平开看。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的孤独、寂寞、忧伤、悲凉。
由此可见,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笔下的客观现实,又要注意体会的思想感情。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当时的生活经历、时代背景。写自然之秋,抒内心之愁,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浑然一体,正映衬了“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句话。
4、本文除了写到北国之秋,还写到了什么?
明确:第十三自然段。“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北国之秋就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让人感到味烈、味深、味浓、味久;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让人感到味润、味浅、味淡、味短。认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最大的区别在于味。四个比喻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
用南国的秋和故都的秋作对比,用博喻写出自己对故都的热爱、眷恋。由此可见,文中的客观秋景中融入了作家情感的向往、热爱、眷恋,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苦闷、忧思、落寞。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因此,全文的感情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可以说是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故都情结,家国之思】
五、总结:
郁达夫爱故都之秋爱得如此深切,愿意以寿折秋。那正是因为他是用整个
生命去爱秋,用整个身心去拥抱秋,用自己的灵魂去品尝秋,把自己的血与肉融入了墨汁,饱蘸着自己的情和爱去书写秋,这才品出了深蕴其中的不为外人所道的妙味,才有了这篇秋味十足的至美之文。
第五篇: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叙事散文,是一篇经典文章。但由于经典往往距离学生生活实际遥远,学生领悟其实质有一定难度。再加上本文是名篇,对我这个尚无教学经验的新教师来说,教学压力可想而知。
我前后讲了三次《故都的秋》,均有收获。
第一次讲课时,我把知识与能力目标确定为两个:1.学会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我在讲课时,先问学生心目中的秋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回答,后来又鉴赏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两幅秋景图,让学生感受秋的不同。这里,学生的回答还是很好的。后来我让学生分四个小组分析课文中描写的五幅秋景图:清晨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鸣、语后话凉、秋果奇景,每幅图分别对应一个课件。在分析图中景物时,打开一个课件让学生根据教科书上相应的段落分析一个画面,结果,回答问题的学生很少,气氛有点沉闷,很多话都是我在自问自答,我心里非常着急,当时只觉得自己问题问得不好,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觉不到文章的美。每幅图中的景和景中所含的情都在我这样的带动下分析完了,课堂感觉生涩、空洞,淡而无味。自己分析这节课师生配合不默契的原因是自己准备不足。听课老师的评价是导语过长,秋在人们的眼中一种是悲凉萧瑟,一种是生气勃勃,不用向学生提那么多问题。造成生涩枯燥的原因主要在学生自己看段落找信息这一环节,完全可以将这种做法变为边读边分析,让学生充分体会文章,通过声音、文字带来的感受,学生就好去把握了。此外,课件使用不熟练,出示得不及时,讲完了段落以后才去看课件意义就不大了。再者,问题问得不清楚,比如秋雨图,“秋雨怎么快了”这个问题让学生无法回答,要是问“秋雨的特点”学生就能快速总结出来,还有五幅图不用每个都仔细分析,第一个详细分析,其余的让学生自己分析就可以了。
根据评课的意见,我作了一些调整,还在网上找了课堂实录,听了一遍,重新做了课件,增加了一些诗词,如王安石的“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归来迟”和郁达夫的“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进入情境。这样我又讲了第二次。这次讲课感觉比第一次强了很多,但课堂气氛仍然不活跃,还是我说的多,学生参与的少,仍然达不到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
第三次讲课我在组内交流后把本节课目标改为: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色和以景显情、以情驭景的写作手法。重点分析抓住为何选这样的景,这样的景是什么样的,和情的关系是什么。
讲课时,整节课我按精心准备的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同学们也积极响应。然而,于博同学在回答清晨静观图时,说出了这样的一个回答:“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那日光是昏暗的。”让我猝不及防,我赶紧让学生思考,“同学们,他说的这个特征,你们是否同意呢?”最后学生们帮他分析了,那日光更显得秋是“清”的!这是在预设时我是没想到的。在问到秋槐落蕊图中哪里体现了清、静、悲凉时,学生孙博瑜找到了“扫帚的丝纹”,她说,“试想一下,我们走在大街上看见落叶刚被扫走,会有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有生命的东西没有了,会有一种悲凉感呢!”这时我用感伤的语调吟诵了几句诗歌“无可奈何花落去”“花飞花谢花满天”“流水落花春去也”!学生们都沉浸在了这种悲凉的气氛中。本节课学生找到的景色准确,回答到位。我引导学生也能使学生知道该怎样回答。师生之间有默契。但不足的地方是讲课虽然很细,但有的地方挖掘还不够深,如对喜欢蓝、白色的牵牛花,而认为红色最下的原因分析不够,需进一步向学生说明的是因为红色不符合的感情,所以他不选红色,由此引申到我们在选景的时候要抓住符合自己感情的景色特征去进行写作这一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