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的认识

第一篇:梯形的认识

       《认识梯形》教学设计

       西柳林小学 白美云

       一、教材分析

       《梯形的认识》是小学数学苏教版实验实验教材第八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第二课时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之上学习梯形的认识的。在整个小学阶段属于最后一类直线型平面图形,与前面已学的各种图形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可以相互转化)。所以新课标指出:这一学段的教学,应注重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形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二、学情分析:

       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和平行及平行线间的距离等有关内容,为本课教学作好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准备。梯形虽然是学生初次接触的图形,但在生活实际中,学生已建立了一定的表象。只是很难准确的抽象出它的本质属性,另外对于梯形高的概念的理解和作法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梯形各部分名称;理解掌握梯形的本质特征,认识几种特殊的梯形及其属性;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类比归纳、操作想象等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

       2、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分类、比较、操作等方法,引导进行自主探究活动。

       3、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验成功,建立自信,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审美情趣,感受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梯形的本质属性,理解梯形高的概念,会作梯形的高。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梯形的本质属性。教学环节

       一、情景导入,目标引领。

       1、谈话:我们以前认识了那些平面图形呢?

       学生指名回答,随机出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

       2、出示梯形:这个什么图形呢?与上面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吗? 揭示课题:认识梯形

       3、出示:学习目标(阅读,了解本节课学习目标)

       二、探究新知。

       1、谈话:梯形在我们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出示课件图片。根据手中的材料,你能想办法做出一个梯形吗?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做法最多!

       2、学生小组活动。

       各小组展示交流,展示同学说说怎么做的。

       3、提问:用你们手中的梯形与上节课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比较一下,有什么区别?

       (1)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里交流。

       (2)全班交流。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板书)

       4、找找下面梯形的共同点(都是四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有一组对边平行)什么叫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5、看谁观察最仔细(下面那些图形是梯形,为什么?)

       6、认识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a、小组活动

       自学课本47页内容,明白梯形各部分的名称,并尝试画高。小组内展示自己自学成果,向同伴介绍梯形各部分名称及画高的方法。

       小组评选最优讲解员。b、全班展示

       6、出示:等腰梯形

       提问:这是梯形吗?仔细观察,跟我们所做的梯形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1)学生观察比较后交流,发现:两腰相等。(2)请同学们进行验证。

       (3)指出:像两个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三、巩固练习,比一比,谁学得最棒。

       1、填一填

       谈话:现在我们已经对梯形有了一定的认识。出示:请同学们说出下面每个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第二个图形的高也可以在哪里?随机告诉学生这样的梯形也叫直角梯形。)

       2、判断正误 指名交流(说理由)

       3、画下面梯形的高,并指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独立完成,小组评议,全班展示。

       四、拓展创新

       把下面的梯形画成等腰梯形,有几种改法?

       五、课堂小结。

       1.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六、课堂评价

       本节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比较为主线,以师生互动、自主探究为主要方式,辅之以多媒体教学,让数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原有经验,使学生主动学数学,探究学数学,快乐学数学,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中互动生成的动态结构模式,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取得了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四、教学方法

       本课设计理念为:

       ●课堂教学首先是情感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知识成长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新知。

       ●数学学习理应成为学生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

       基于以上理念,教学中,我遵循“引导探究学习,促进主动发展”的教改思路,力求体现教学中的主动学习原则、最佳动机原则、阶段渐进原则及直观性原则。主要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采取“分类、比较、操作”等方式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2、组织学生开展有意识的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3、适时运用CAI课件和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越性。

       五、说教学流程:

       对照新课程理念、教学目标及学情实际,我尝试构建一种探索性数学课堂教学的纵向结构模式,主要分为:“初步认识梯形—→操作体验,了解特征—→操作探究,深化新知—→游戏活动,拓展新知—→交流评价,总结升华”五大教学环节。

第二篇:《认识梯形》说课稿

       《认识梯形》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学工,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认识梯形》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识梯形》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认识梯形是中班上学期数学活动的内容,在幼儿积累了一定的几何图形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运用了比较,观察,操作,对比等方法,在区分了长方形和提醒的不同后认识提醒,进一步归纳,总结出提醒的主要特征,进而使幼儿更加了解区分梯形和长方形的不同。

       1、活动目的:

       幼儿园数学大纲提出,幼儿园数学必须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教与学的关系,使幼儿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智力得以发展,能力得以提高,蹦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根据这一要求,我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基本要求和中班幼儿年龄特征,在制定本节课教学目的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1)本节课属于概念课,重点在于理解概念,要求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其主要特征并能正确识别。

       2)从教材知识结构来看,本节课易采用比较,观察,操作,游戏的方法探究新知,故活动中突出对幼儿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培养。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考虑,我制定本节课的目的如下:

       通过观察比较操作认识提醒,形成提醒的概念,并能找出来和拼搭出生活中与梯形相似的事物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2、活动重点:

       依据我对本教材的理解,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知道梯形的概念,掌握其特征。“提醒上下两条边是平行的,但比一样长,左右两边是斜的”

       3、活动难点:

       如何引导幼儿比较和区分长方形与梯形的不同。

       二、说教法:

       本节课采用的主要方法有启发式谈话法,观察法,对比法,操作法,比较法等。

       选择这几种方法,依据了教材特点和幼儿年龄特征,应用启发式谈话法,便于幼儿有目的,有顺序的对学习材料进行观察,调动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并能是教师及时了解幼儿对新知识的理解情况,对于观察中出现的问题,错误能及时予以补救和纠正。通过幼儿实际操作,是幼儿进一步获得正确鲜明的概念。幼儿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易造成幼儿学习上的困难,如果教学方法不当,更会使幼儿对学习数学感到枯燥乏味。然而,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的情况却完全不同,它提高了幼儿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轻松自如,饶有兴趣的学习,取得最佳教育效果。因此,采用游戏法,比较法,是本节课采用的主要方法,通过长方形和提醒的比较,更好理解提醒的概念。

       三、说学法:

       在活动中,突出观察,比较,启发谈话,大胆发现,使幼儿通过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折一折等方法,知道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且与教法相结合,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及勇于探索,创新,求知的良好品质,这样做,使幼儿明白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同时要学会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四、说活动程序:

       本节课我设计了这样三个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识;

       (三)巩固强化,完善新知识;

       1、活动开始,以幼儿熟知的各种几何拼搭的物体引出长方形和梯形,是幼儿初步感知长方形和提醒的不同特点,进一步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折一折,比一比等方法得出提醒的概念。在此知识的基础上,发散幼儿的思维,让幼儿通过拼搭,引导其说出生活中玩过的和见过的和梯形相似的东西,在活动中加深对提醒的概念。

       2、重要环节介绍:梯形的概念是较抽象的,幼儿要了解它的特点,就要借助于操作,对比,观察等方法来理解,因此,我通过让幼儿用长方形纸对折出提醒,使幼儿说出生活中所见过的提醒,有通过拼搭物体,使幼儿进一步掌握提醒的概念,(并知道一些等腰,直角,一般梯形)让幼儿切实感到生活里处处有数学,同时,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有培养了幼儿勤动手动脚,勤探索的良好品质。

       3、说教具的使用:通过一些辅助图形的介入,让幼儿复习了对以前所学几何图形的认识,又通过自己动手动脚折叠,比较出了长方形和提醒的不同,最后,通过拼搭物体得出梯形的概念。

       《认识梯形》说课稿2

       一、说教学内容

       1、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了垂直与平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而且进一步发展了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对学生理解、掌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有着重要价值。

       2、教学目标

       (1)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特征,理解四边形间的关系。

       (2)经历把四边形分类,抽象概括特征的过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讨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3、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把理解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确定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什么是四边形?

       2,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特征?

       [设计意图:教学的任务是解决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与教育要求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为扩展新知作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课件出示主题图,说说你从图中了解到了什么?

       2、请同学们再认真观察,这幅校园情景图中,哪儿用到了四边形呢?(小组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究之中。]

       (三)认识特征,明确关系。

       新课程要求学生能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根据这一要求,我有序地安排了七个层次探究活动。

       1、画四边形。

       同学们,刚才我们在图中观察到很多四边形。在你们的生活中观察到的可能不只是这些,下面请同学们把刚才观察到的四边形或在其他地方观察到的四边形,画在你们的图画纸上,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看、想、画这一过程,唤起学生头脑中对四边形的已有认知。]

       2、作品展示。

       (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贴到黑板上)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享受成功的喜悦,激起探究新知的欲望。]

       3、观察图形。

       (1)想一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同学间互相交流、讨论)

       (2)交流小结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一般的四边形:没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设计意图: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观察、思考、探究、质疑,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4、验证结论。

       (1)验证结论(出示课件验证结论是否正确)

       (2)练习题。(出示课件:下列图形哪些是平行四边形?哪些是梯形?)

       [设计意图:及时反馈,既有利于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新知,内化新知,体验成功之乐,又有利于教师了解学情,调控教学进度,以保证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生活中的应用。

       (1)说一说我们身边哪些物体上有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联系身边的实物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时时为生活服务,并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强烈的探究欲望,培养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

       6、通过练习判断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哪些是梯形的练习过渡到探讨四边形间的关系。

       (1)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请说一下你的理由。

       老师和学生讨论并交流结果。

       (2)教师归纳:我们可以用这样的集合图直观地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3)请学生说一说图示的含义

       7、练习题(1)填空,(2)判断,(3)猜图形

       (五)总结反思,评价体验。

       1、小结全课:谈谈你的收获及感想。

       2、教师评价。学生课堂学习情况,有代表性的行为表现等。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评价,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领会学习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经验。]

       三、课堂评价

       本节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比较为主线,以师生互动、自主探究、分组合作为主要方式,辅之以多媒体教学,让数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原有经验,使学生主动学数学,探究学数学,快乐学数学,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中互动生成的动态结构模式,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四、本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不浓,2、上课的语言不够精炼。3、时间安排的不是很合理。总之,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恳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大家。

       《认识梯形》说课稿3

       一、说教材

       认识梯形是中班的教学内容。在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过程中,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幼儿已经认识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及长方形,在此基础上来认识梯形,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

       二、说设计思路

       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幼儿所要认识的平面图形中最难理解的一种,尤其是梯形的概念。因此,中班幼儿认识梯形,只要理解梯形的特征,能找出相应的图形即可,不必要求幼儿用语言描述梯形的特征。所以,我把本活动的目标定为:1、初步理解梯形的特征,并能不受其他图形的干扰,在各种图形中找出梯形。

       2、认识不同的梯形,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本课重点:了解梯形的特征。

       难点:认识不同的梯形。

       三、说教具

       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及热情,树立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我进行了如下准备:

       1、课件;

       2、不同形状的梯形若干;

       3、幼儿学具:每个幼儿座位底下放一个小信封,里面有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及梯形;

       4、幼儿每人一盒水彩笔;

       5、在活动室墙上张贴一些包含梯形的图片。

       四、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该成为活动的支持者、合、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我采用了如下方法:

       1、观察法:观察是幼儿认知活动中比较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活动中,我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引导幼儿观察幻灯片,感知梯形的特征,从而区分出梯形与正方形及长方形的不同。

       2、操作法:动手操作能引起大脑的积极思维,大脑皮层的分析和综合活动来自运动器官的信号,当幼儿注意变为幼儿直接操作的对象时,就使大脑皮层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引起幼儿高度的学习兴趣。

       3、游戏法: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形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开展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游戏活动,是激发幼儿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的途径。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内容安排为一课时。课堂教学是幼儿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进行了教学设计。共设计了四个主要的教学程序:复习整理基础上,渗透新知识点——新授活动——巩固活动——生活化延伸

       (一)在复习图形的基础上渗透新知识。

       1、看幻灯片,复习学过的图形,渗透新知识。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看它是谁?(小青蛙)小青蛙为我们带来了许多图形宝宝,它想考考小朋友们认不认识这些图形宝宝。(屏幕上依次出现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及长方形)找幼儿说出每种图形的名称及特征,最后再出现梯形,让幼儿通过观察发现这个图形既不是正方形,也不是长方形,从而让幼儿自然而然地有了想探索这个图形的渴望。

       2、出示一个梯形,提问幼儿:这个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你们看,它上面的边短,下面的边长,上下两条边平平的,旁边两条边斜斜的。这个图形像什么?

       3、师小结:这个像滑梯一样的图形叫做梯形。

       不过,梯形宝宝可调皮呢,它一会儿翻跟头,一会儿躺下睡觉,你们看这样还是梯形吗?(师小结:原来梯形可以倒着放,卧着放,它们都是梯形。)

       4、分别出示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让幼儿了解它们也是梯形。

       提问:这个一边可以当滑梯的图形,是不是梯形?这个两边有一样长滑梯的图形,是不是梯形?

       (二)通过操作活动,巩固新知识

       每个幼儿的座位底下都有一个小信封,里面装有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及梯形,让幼儿找出梯形,并且为梯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三)游戏活动:“找梯形宝宝”

       通过寻找生活中常见事物中的梯形,加深对梯形特征的认识。

       1、让幼儿在活动室周围张贴的图片中,寻找梯形宝宝,先请一名幼儿找找、说说。

       2、鼓励全体幼儿寻找梯形,跟同伴和客人老师说说梯形宝宝藏在哪里。

       六、活动评价

       这节课,我通过四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既遵循了概念教学的规律,又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指导幼儿观察、游戏,操作,获取新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幼儿的思维和各项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幼儿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认识梯形》说课稿4

       一、教材分析

       《梯形的认识》是小学数学苏教版实验实验教材第八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第二课时内容。是在幼儿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之上学习梯形的认识的。在整个小学阶段属于最后一类直线型平面图形,与前面已学的各种图形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可以相互转化)。所以新课标指出:这一学段的教学,应注重使幼儿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形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幼儿空间观念,使幼儿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二、学情分析:

       本课之前,幼儿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和平行及平行线间的距离等有关内容,为本课教学作好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准备。梯形虽然是幼儿初次接触的图形,但在生活实际中,幼儿已建立了一定的表象。只是很难准确的抽象出它的本质属性,另外对于梯形高的概念的理解和作法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梯形各部分名称;理解掌握梯形的本质特征,认识几种特殊的梯形及其属性;培养幼儿观察比较、类比归纳、操作想象等能力,发展幼儿空间观念,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

       2、过程方法目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分类、比较、操作等方法,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探究活动。

       3、情智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幼儿体验成功,建立自信,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审美情趣,感受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梯形的本质属性,理解梯形高的概念,会作梯形的高。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梯形的本质属性。

       四、教学方法

       本课设计理念为:

       ●课堂教学首先是情感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知识成长的过程。

       ●幼儿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要激活幼儿的原有经验,激发幼儿学习热情,让幼儿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新知。

       ●数学学习理应成为幼儿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

       基于以上理念,教学中,我遵循“引导探究学习,促进主动发展”的教改思路,力求体现教学中的主动学习原则、最佳动机原则、阶段渐进原则及直观性原则。主要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引导幼儿采取“分类、比较、操作”等方式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2、组织幼儿开展有意识的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3、适时运用CAI课件和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越性。

       五、说教学流程:

       对照新课程理念、教学目标及学情实际,我尝试构建一种探索性数学课堂教学的纵向结构模式,主要分为:“初步认识梯形—→操作体验,了解特征—→操作探究,深化新知—→游戏活动,拓展新知—→交流评价,总结升华”五大教学环节。

       《认识梯形》说课稿5

       一、教材分析

       《梯形的认识》是小学数学苏教版实验实验教材第八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第二课时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之上学习梯形的认识的。在整个小学阶段属于最后一类直线型平面图形,与前面已学的各种图形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可以相互转化)。所以新课标指出:这一学段的教学,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形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使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二、学情分析:

       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和平行及平行线间的距离等有关内容,为本课教学作好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准备。梯形虽然是学生初次接触的图形,但在生活实际中,学生已建立了一定的表象。只是很难准确的抽象出它的本质属性,另外对于梯形高的概念的理解和作法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梯形各部分名称;理解掌握梯形的本质特征,认识几种特殊的梯形及其属性;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类比归纳、操作想象等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

       2、过程方法目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分类、比较、操作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

       3、情智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审美情趣,感受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梯形的本质属性,理解梯形高的概念,会作梯形的高。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梯形的本质属性。

       四、教学方法

       本课设计理念为:

       ●课堂教学首先是情感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知识成长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新知。

       ●数学学习理应成为学生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

       基于以上理念,教学中,我遵循“引导探究学习,促进主动发展”的教改思路,力求体现教学中的主动学习原则、最佳动机原则、阶段渐进原则及直观性原则。主要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采取“分类、比较、操作”等方式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2、组织学生开展有意识的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3、适时运用CAI课件和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越性。

       五、说教学流程:

       对照新课程理念、教学目标及学情实际,我尝试构建一种探索性数学课堂教学的纵向结构模式,主要分为:“初步认识梯形—→操作体验,了解特征—→操作探究,深化新知—→游戏活动,拓展新知—→交流评价,总结升华”五大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

       一、分类比较,初步认识梯形

       1、组织教学,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本质特征是(揭示:两组对边平行)

       2、引出画面(找出不是平行四边形的四边形):请找出你看到的平面图形,并分为两类,说明分类依据。(同中求异: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3、揭示课题:梯形

       4、生活感悟: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有哪些有一个面类似于梯形的物体?( PHOTOSTORY演示)

       引导观察比较,激发探索动机,培养发现意识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结合生活画面引入新课,并通过两次递进式分类比较(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直逼梯形的本质属性: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形成梯形特征认知的基础后,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经验,让学生体验数学源于生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际,引发思维共振,培养发现能力

       二、操作体验,了解特征

       1、做梯形:你能做出一个梯形来吗?(学生用纸折、画、钉子板围等,给学生时间,然后汇报,展示结果。)

       2、说特征:刚才你们在做梯形的时候发现梯形有什么本质特征吗?(指名3-4人回答,小结板书: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3、比较异同:梯形与平行四边形比较,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先小组说,再指名2—3名学生回答)。

       4、说出梯形各部分梯形的名称。(引导自学课本第47页,教学梯形各部分名称指明:上底、下底、腰、高。)

       5、画一画,量一量:画出一个梯形,指出各部分名称并作高。

       本环节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比较、交流和讨论,从中认识梯形,发现梯形的基本特征,认识梯形的高,认识等腰梯形。

       高的意义指的是两底间的距离;并明了两底间的垂线段(高)有无数条。更清晰的展示出梯形的主要特征,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既符合直观性原则,又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三、操作探究,深化新知

       活动一:利用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或正方形,任选其一,沿直线剪一刀,变成一个梯形。

       (说明:破坏一组平行线)

       板书:直角梯形

       活动二:利用三角形,沿直线剪一刀,变成一个梯形。

       (说明:创造一组平行线)

       活动三:利用一条类似于长方形纸条,沿直线剪一刀,变成一个梯形。

       (讨论交流、归纳小结:等腰梯形)

       说明: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是梯形的两种特殊形式。

       引导主体参与,预设活动进程,强化发现能力

       本环节,以小组合作、操作探究为主,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转换,进一步加深了对梯形本质属性的理解,同时又认识了“直角梯形”及“等腰梯形”的独特属性。主要优点有:

       1、通过观察思考,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符合新课程要求。

       2、由共性到异性,由表象感知到创造新知,体现阶段渐进性原则,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

       3、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开放性动态学习进程,没有刻意区分梯形与各种图形的特征差异,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充分体现比较、归纳的数学思想。

       四、游戏活动,拓展新知

       1、找一找

       出示七巧板图,设疑:图中你能找出几个梯形?这个梯子最多能达到多高的高度?(见课件)

       2、拼一拼:

       ①利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出一种你熟悉的图形。

       ②利用多种梯形图片,摆出一种最喜欢的图案。

       创设问题情境,深化思维层次,构建知识体系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充分体现“玩中学,学中玩”的新课程理念。

       2、教会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新知、拓展思维、加深认识,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

       3、在拼摆中渗透转化思想,为梯形的面积推导作铺垫,构建新知学习的立体框架。

       五、交流评价,总结升华

       1、小结全课:

       谈谈你的收获及感想。

       2、集体评价:

       自评、互评自己在本课中的表现。

       完善知识结构,训练思维品质,升华发现能力

       ①通过人性化语言,体现以人为本思想。

       ②引入互动评价方法,交流活动感受,形成自我反馈机制。

       六、课堂评价

       本节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比较为主线,以师生互动、自主探究为主要方式,辅之以多媒体教学,让数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原有经验,使学生主动学数学,探究学数学,快乐学数学,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中互动生成的动态结构模式,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取得了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第三篇:梯形的认识

       梯形的认识

       徐传颖

       教学目标:

       1、2、使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究的过程。掌握梯形的特征。让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定义,同时形成对梯形的完整认识。

       3、掌握梯形高的画法。

       教学重点:

       梯形概念的认识和梯形高的画法。教学难点: 梯形高的画法。学具准备: 小棒若干根、彩纸。教学过程:

       一、自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明标。

       1、你学过哪些图形?

       2、你在哪见到过梯形?

       3、课件出示生活中的梯形例子,让学生感知梯形的特征。(板书:梯形的认识)

       4、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什么是梯形,即梯形的定义。(2)会画梯形的高。

       (二)、自主学习出示自学任务:1、2、3、4、自学教材66页例3。

       梯形各条边有什么特点?什么是梯形? 梯形高的画法。

       什么是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

       要求:学生自学后,用小棒摆一摆,摆出一个梯形并指一指梯形的各部分名称。总结梯形的特征。

       二、展示

       1、合作交流

       (1)小组说一说自己摆的梯形的各部分名称,讨论梯形的特征及梯形的上底、下底、腰的位置。(2)讨论高的画法。

       教师通过巡视,倾听来发现学生研讨过程中存在的共性疑难问题。

       2、展示点拨

       展示:各小组长将本组的研究结果进行展示,其他组进行补充、点评、质疑。

       预设:用长方形纸折一个梯形并标出高。教师点拨:根据梯形的定义折梯形。

       三、反馈

       (一)训练拓展

       1、下面哪些图形是梯形?

       3、以展开图上的10个交点为顶点,画出不同的梯形,并说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4、同学们,我想用一根木棍试试水槽的深度,这种方法对吗?如果是你,你该怎么做?

       5、判断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2)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3)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并且相等。()(4)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5)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二)提升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第四篇:说课稿:认识梯形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中班的数学活动——认识梯形。

       一、说内容

       由于幼儿已经认识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认识梯形,对中班幼儿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因为梯形是有且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概念比较抽象,是幼儿所要认识的平面图形中最难的一种。因此,中班幼儿认识梯形,只要理解其特征,能找出相应的图形即可,不必要求幼儿用语言描述梯形的特征。

       二、说目标

       基于上述内容的特殊性,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我把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 1.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并能在组合图形中找出梯形。2.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和动手能力。3.激发孩子学习图形的兴趣。

       三、说准备

       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我做以下的准备: 1.教师演示教具: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腰梯形以及各种形式的梯形各一个。

       2.幼儿学具:画有房子、汽车(含有梯形)操作纸若干: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若干。

       四、说重点

       由于梯形的概念不容易理解,所以本节课我把重点定为:初步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

       五、说难点

       幼儿认知的特点是先入为主,容易形成思维定势,而梯形又是多样性的,所以我把难点定为:感知不同形状的梯形。

       六、说教法

       1.观察法:观察是幼儿认知活动中比较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活动中我充分让幼儿观察、感知梯形的特征,从而区分出梯形和长方形的不同。

       2.操作法:动手操作能引起大脑的积极思维,大脑皮层的分析和综合活动来自运动感官的信号,当幼儿注意的目标变为幼儿直接的操作的对象时,就使大脑皮层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引起高度的学习兴趣。

       3.游戏法: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开展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游戏活动,是激发幼儿学习,提高课堂效益的途径。

       为了更好地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幼儿听一听、说一说、做一做、涂一涂等多种形式,让幼儿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手,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七、说流程

       课堂教学是幼儿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进行教学设计,设计了四个主要的教学程序:复习整理的基础上渗透新知识点——新授活动——巩固活动——生活化延伸 1.利用课件复习几何图形,激发幼儿学习几何图形的兴趣。2.观察了解梯形特征。

       (1)出示等腰梯形和长,方形让幼儿进行比较,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2)小结:这个像滑梯的图形,名叫——梯形。

       (3)梯形宝宝可调皮呢,它一会儿翻跟头,一会儿躺下睡觉,你们看这样还是梯形吗?(小结:原来梯形可以倒着放,竖着放,它们都是梯形。)(4)分别出示直角梯形、不等腰梯形,让幼儿了解它们也是梯形。幼儿认识梯形的另外一个难点是梯形的多样性。幼儿认识的特点是先人为主,容易形成定势,所以活动开始时就要让幼儿接触各种梯形,每个环节中幼儿所看到的、制作的梯形都是各种各样的。

       3.幼儿巩固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1)游戏:找朋友

       让孩子在布置的环境中找到和老师手中样板一样的梯形。(2)游戏:喂小动物

       ①来了一些小动物,他们说肚子饿了,想吃梯形饼干,小朋友能帮助他们吗? ②先请小朋友们从各种形状的图形挑选出1个梯形饼干,举起来给老师检验。

       ③再选择2块不同的梯形饼干,给同伴检验后喂小动物,并对小动物说:“我请×××吃梯形饼干”。

       此环节是我在教学中有意设置的一个难点,给小动物喂梯形饼干,幼儿得选择2块不同的梯形饼干,给同伴检验后喂小动物,并对小动物说:“请吃梯形饼干”。这里必须选择不同的梯形饼干,对一部分幼儿来说是需要思考一下的。只有让幼儿经过一定的努力跨越过去才能从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心底里得到满足。

       4.通过动手操作寻找图中的梯形,加深对梯形特征的认识。

       在很多图形中找出梯形并涂喜欢的颜色。

       在整个指导过程中我注重“三最”:即最大的观察(努力观察每位幼儿,避免笼统评价);最小的干预(教师角色退位,不干预替代):最多的鼓励(鼓励幼儿的点滴进步)。

       另外,努力把握“玩数学”的度。不在游戏中刻意地“教”,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发泄情感,感受愉悦。5.活动延伸

       请幼儿找出生活中的梯形。

       这节课,通过五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既遵循了概念教学的规律,又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指导幼儿观察、游戏、操作,获取新知,同时注重培养幼儿的思维和各项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幼儿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活动评价:这四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既遵循了教学的规律,又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指导幼儿观察、游戏、操作、获取新知;同时注重培养幼儿的思维和各项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动口、动手、动脑为主,使孩子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第五篇:中班认识梯形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梯形》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认识不同摆放位置的梯形

       2、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动手能力。

       活动意图:初步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并能不受其他图形的干扰在各种图形中找出梯形

       活动准备:符合情境的图画若干幅演示教具,各种图形若干操作材料,包含有梯形的图画若干张(人手一份);蜡笔(一人一盒)

       活动过程:

       一、通过情境,复习了以前学习过的几何图形,引出梯形

       小朋友们好,今天武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到一个地方去看看,在一个宽阔的草地上,住着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小兔子有一座特别的房子。这座房子是什么样的?提示孩子举手发言(门有高低的;窗户有大有小的;房子是橙色的;房顶是梯形的;正方形的房子的身体;窗户是圆圆的)

       总结:这是一座特别的房子,是由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组成的。我们来看看是由什么几何图形组成的?什么样的?提示举手(正方形)正方形的什么?(门)哦,正方形的门。在黑板上出示正方形。还有什么?有梯形的房顶。哦,有梯形的房顶,看得真仔细。在黑板上出示梯形,(有长长的门),有长方形的门,在黑板上出示长方形。有圆形的窗户,在黑板上出示圆形。还有正方形的房子的身体。这是一座特别的房子,都由几何图形组成的,有梯形的房顶,圆形的窗户,正方形的身体,长方形的门和正方形的门。

       二、观察梯形

       1、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

       我们凳子下面有两个图形,请你拿出来,放在膝盖上。听老师的口令,我说拿出什么形状你就马上拿出什么形状。梯形,哎哟,拿得都对的,长方形!好!把长方形藏到下面去,把梯形拿着,我也拿出一个梯形。这个梯形是怎么样的,看一看呢,是什么样的?提示举手回答。(有四个角)我们来数数看,一个角,两个角,三个角,四个角。有四个角。(有四条边)。我们来数数呢,一条边,两条边,三条边,四条边。一共有四条边,我们再仔细看看呢,还有吗?还有哪个小朋友有新的发现。看老师这里。我们看这上面的这条边短,下面的这条边长,这两条边啊一条短一条长,并且这两条边还都是平平的,我们再看旁边的两条边,看仔细了,旁边的两条边是什么样的呢。讨论无果。我们跟长方形比比看,长方形也有四条边四个角呀我们来比比看,请小朋友说说,再引导。我们来比比看,看者条边(左)和这条边(右)一样长吗?者条边(左)和这条边(右)一样长。上面来比比看,这上面的边和下面的边一样长吗?不一样长,梯形的上面的边和下面的边是不一样长的。大加要看仔细了,虽然不一样长,但是是平平的。旁边两条边是斜斜的。长方形上下两条边是平平的,旁边两条边也是平平的。

       总结:原来梯形啊:有四个角,四条边,上下两条边平平的,不一样长,旁边两条边斜斜的。

       2、认识不同摆放位置的梯形。

       下面我们把梯形藏进去。注意了!我们看冯韵小朋友,她现在是不是坐在这里啊,(是),她坐在这里是冯韵吧?(是的)冯韵站起来,大家看看,她站起来了,她不坐着了,站着,是不是就不是冯韵了呢?那中午的时候冯韵睡在床上,躺在那里就不是冯韵了呢?还是冯韵。不管她是坐着,还是站着,还是躺着,她都是冯韵。这个梯形宝宝有点淘气,它要翻跟斗了。(教师拿着梯形演示)这样还是不是梯形呢?原来梯形可以倒着放,躺着放,斜着放,随便朝哪边放,它都是梯形。好,把梯形都藏到下面去。

       小兔子啊可爱护自己的家了,他在家里种了几盆花。天气很好,小兔子把花搬到屋子外面晒晒太阳。为了保护花和草地,他又在家门口立了一个保护环境的小牌子。这么美的环境引来了一只小蝴蝶。我们来看看,小兔子的家周围还有梯形吗?引导幼儿找梯形。我们来看看小兔子家周围一共有几个梯形。师幼一起数,一共有五个梯形。

       3、情景,找一找梯形。

       三、游戏操作

       1、找一找,涂一涂小兔子住的地方是不是特别美丽啊,想不想武老师带你们去啊?想!好,想去的话,要完成武老师布置的一个任务。在那边桌子上,我们要从许多图形中找出梯形,然后给梯形涂上漂亮的颜色。

       2、贴一贴好,中(1班)的小朋友真的好厉害呀,都找对了,也都涂的很漂亮。我们拿上自己的梯形,这里有一条通往小兔子家的路,上面有很多的图形,我们把涂好的漂亮梯形贴到这条路上的梯形中去。

       找错纠正

       3、走一走(在游戏中结束)带着小朋友脱了鞋子,踩着梯形走小路,往小兔子家去。

       二、观察了解梯形的特征

       1、出示梯形宝宝,提问:这个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跟什么图形象呢?

       2、比较长方形与梯形的异同点(出示正方形)那他们是不是一样的呢?引导幼儿去比较相同点:它们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异同点:正方形,四条边都是一样长的,四个角也是一样大的。

       梯形,一条边短,一条边长,两条边平平的,旁边两条边斜斜的。你觉得它的斜边像什么?

       3、小结:这种形状的图形,名字叫——梯形。

       4、梯形宝宝可调皮了,它一会儿翻跟斗,一会儿躺下睡觉,你们看:

       (教师演示)这样还是不是梯形呀?

       小结:原来梯形可以倒着放,躺着放,不管它们怎么放,都是梯形。

       5、认识不同的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听说梯形宝宝还有许多兄弟姐妹呢,你们看看,它们是不是也叫梯形,(出示直角梯形)提问:这个图形只有一条边是可以当滑梯的,它是不是梯形呢?

       (出示等腰梯形)提问:这个图形它的两条斜边是一样长的,它是不是梯形呢?

       小结:梯形宝宝的家人可真多,有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三、小组操作,让幼儿巩固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

       1、图形国王还想考靠小朋友们,出了一些难题,摆放在那边的桌子,我们有没有信心接受考验呀?

       ·涂色:让小朋友在很多图形中找出梯形,并涂上漂亮的颜色·折一折、剪一剪:让小朋友用正方形或长方形进行折、剪出梯形来·装饰梯形:从很多图形中将梯形找出来,进行装饰(如梯形饼干、梯形杯子、梯形池塘、梯形楼梯、梯形花盆、)(教师巡回指导)

       2、反馈:共同检验小朋友的操作

       四、通过寻找梯形,加深对梯形的认识国王说,我们小朋友这么能干,都通过了他的考验,所以请我们去参观图形娃娃们的表演,你们开心吗?那就出发吧!

       1、让幼儿在活动室能张贴的图片造型中找找、说说梯形宝宝藏在哪里?

       2、鼓励全体小朋友寻找,跟同伴或老师们说说梯形宝宝藏在哪里?

       五、结束小朋友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为了表扬小朋友今天的表现,国王决定将这些图形造型送给我们,大家开心吗?那我们一起将它们带回我们的活动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