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共五篇)

第一篇:大学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为加强我校教师教学工作的管理,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教学工作量的构成

       教学工作量是指把实际教学学时按照规定计算办法折算的标准学时。

       教学工作量(指标准学时,以下同)包括:理论教学工作量、实践教学工作量、指导学科竞赛、教材编写工作量等。

       二、教学工作量计算原则

       (一)教学工作量以教学执行计划为依据,按照学校下达的教学任务书和实际执行情况予以计算;增加开课学时或增设课程必须于开学前办理教学计划异动申请手续,批准后开设或增加的学时方可计算,否则不予统计。

       (二)教学工作量任务定额:专任教师每学年教学工作量为360课时(每学期180学时),为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全年教学工作量最多不能超过720个学时。

       行政及教辅人员以搞好本职工作为主, 兼课平均每周(授课总学时÷18周)不超过4.5学时为宜(不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实习指导和利用晚上、周末排课的公共选修课和由于教学资源有限需安排晚上、周末授课的实验实训课)。行政及教辅人员未按要求办理兼课审批手续执行兼课的,不予以核算学时酬金。

       兼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的,按月发放补贴,不计工作量。

       三、各类教学环节工作量计算办法

       (一)理论教学工作量(含由同一老师指导一体化教学或有课内实验且不分批的课程)任务含量:制定教学文件、备课、讲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考试命题(A、B两套)、评阅试卷(正考)、质量分析、成绩登记等。

       计算公式:G=S×C×R G——教学工作量(以下同)S——不超出教学计划的实际学时数

       C——第1教学班为1,重复班的系数为0.8(重复班是指课程大纲、教材相同的课程)。R——教学班级人数系数,60人以下时R=1;61-80人,R=1.l;81-100 人,R=1.2;101-120 人,R=1.3;121-141人,R=1.4;141人以上,R=1.5。

       (二)分多批进行或多人指导的实验课工作量计算

       实验课含分多批进行的课内实验、单独开设的实验课、实训课(与理论课一样进行排课、按课堂纪律要求进行上课的、不含集中整周(连续数天)进行或者分散指导的实践教学环节)。

       任务含量:做好实验课的备课、准备相关实验教学文件、预排实验、指导实验、批改实

       验报告、填写实验日志、考核、成绩评定、整理实验环境等。

       计算公式:G=S×C×R×W S——不超出教学计划的实验学时数

       C——重复班系数或自然班实验分批系数,第1教学班或第1批时C=1,重复教学班或第2批开始C=0.8 R——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系数,60人以下时R=1;61-80人,R=1.l;81-100 人,R=1.2;101-120 人,R=1.3;121-141人,R=1.4;141人以上,R=1.5。有多位实验指导老师时,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总学生人数/总指导老师数。

       W——为教师身份系数,一人指导时,W=1;多人共同指导,主讲教师(负责讲课、辅导、批改报告、填写实验日志等)取W=1,每位辅导教师取W=0.8。

       实验课安排多人指导的需经过学院、教务处审批,并于开学时落实好任务,临时安排增加的指导教师不予以计算工作量。所有教师必须全程在场共同开展教学。除了由于实验仪器设备台套数不足、场地限制等客观原因,严禁拆班上课、或者随意增加实验指导教师。

       (三)多名老师提导的一体化教学

       视教学情况和实验设施可安排多名教师开展教学,平均每位教师指导学生数不能低于15人(上机课人数不低30人),需经过学院、教务处审批,所有教师必须全程在场共同开展教学。

       主讲教师工作量计算公式:G=S×C×R×W S——不超出教学计划的实际学时数 C——第1教学班为1,重复班的系数为0.8 R——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系数,60人以下时R=1;61-80人,R=1.l;81-100 人,R=1.2;101-120 人,R=1.3;121-141人,R=1.4;141人以上,R=1.5。有多位实验指导老师时,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总学生人数/总指导老师数。

       W——教师身份系数,主讲老师系数为1(负责编写教案、教学进度安排、讲课、辅 导、填写教学日志等),辅导教师系数为0.8。

       (四)课程设计、实训实习(不包括生产性实习、认识性实习)

       任务含量:准备、现场指导、过程管理、总结与考核等,指导教师在完成教学全过程后并提供具体指导的日程安排,才能核定教学工作量。

       计算公式:G=T×6×R×K T——实际到点指导的天数(按照6学时/天、5天/周、30学时/周计算,不足一天按相 应的比例计算)

       R——教学班级人数系数,60人以下时R=1;61-80人,R=1.l;81-100 人,R=1.2;101-120 人,R=1.3;121-141人,R=1.4;141人以上,R=1.5。

       K——是指导类型系数,全程指导的集中进行的K=1;部分指导的集中进行的K=0.5;分散进行的K=0.5;

       全程现场指导的集中进行的是指集中整周(或连续数天);教师一直在教学场所每节课均按课堂教学纪律要求,全程进行指导。

       部分现场指导的集中进行的是指不含集中整周(或连续数天);学生一直在教学场所训练,但教师只是有时到场进行指导,其余时间有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自主完成。

       分散进行是指不是集中进行的,分散至各周(天)零星进行;老师有时候召集学生进行指导,其余时间由学生自主完成。

       各班分散进行的课程设计,工作量采取包干制,若多人指导的按各人工作量大小分配。

       (五)认识性实习、生产性实习、顶岗实习(含第六学期的毕业实践、顶岗实习)(所有环节都完成,并把成绩报送教务处后再上报工作量)

       任务含量:准备、现场指导、过程管理、批改实习报告、考核、负责实习指导工作总结和成绩上报教务处等。

       计算公式:G=T×3学时/天×K T——实际到点指导的天数,不足一天按相应的比例计算

       K——带队在校外单位参观(认知)实习;或者在校外单位(含实习基地)驻地全天全程现场跟踪指导学生实习K=1;带队教师在校外实习单位驻地分散指导实习的(有时候到场,非全天跟踪指导)K=0.5。

       属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表中规定开设的,批改实习报告、给学生成绩评定并按时录入教务系统的,补助1.5元/生。

       (六)毕业设计(论文)

       计算公式:G=学生数×4学时/生

       任务含量含毕业设计(论文)全部环节:选题、编写任务书、过程指导、答辩、批阅等。只承担部分环节,则按相应的环节给付:完成选题、编写任务书和过程指导3.5学时/生;批阅毕业设计(论文)为0.5学时/生。

       毕业设计(论文)可以同时两名教师或者多名教师指导,但工作量采取包干制。参与非本人指导的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环节的每生0.2学时,包干,属非本人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所有参与教师平分。

       (七)按教学计划规定开设的入学教育与军训教育、劳动教育课程、形势与政策的过程管理和成绩评定:

       计算公式:G=学生人数×1.5元/生·学期

       计算报酬学期规定:入学教育与军训教育第1学期、劳动教育课程第2学期、形势与政策第4学期。

       (八)其他环节的工作量计算或补助标准

       1.非本人授课的命题50元/套;评阅补考、重考试题1.5元/份。

       2.经过批准为师生作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示范观摩课,工作量=实际学时×K(校级K=1.5,院级K=1)。

       3.体育课补考、重考补助:1.5元/生,不再计算学时。4.完成非公开发行、校内使用教材的工作量计算方法

       经过教务处立项审批的教材编写方可计算工作量,教材编写的工作量采取包干制,多人参与的,由主编根据各人承担工作情况进行二次分配。(1)教材、实验实训(实习)指导书 计算公式:G=相应课程内容计划学时×0.5×K(2)习题集和其他教学参考资料

       计算公式:G=总字数(万字)×15学时/1万字×K K为编写类型系数:自编类型K=

       1、汇编类型K=0.5、修订类型K=0.3。

       自编是指教师运用广泛搜集的资料,经自己长期教学实践和研究,编写出的我校以往没有的新教材、实验指导书,内容不得抄录已有的教材或现成实验仪器设备厂商提供的实验说明书。汇编是指即选用现成的文章和资料(包括厂商提供的资料)编写而成的。修订是指在已有教材基础上根据教学需进行修订的,并修订量不低于原教材的20%,低于20%不予以计算工作量;三年内的修订不予以计算工作量。

       5.辅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工作量计算办法:

       给予计算辅导工作量的竞赛需经教务处同意申报立项参赛,有以下几种类别:校级学科竞赛(指以学校名义组织并行文公布的全校性学科竞赛);省级学科竞赛(指省级政府有关部门或省级学术团体组织的全省性或跨省区的学科竞赛);全国性学科竞赛指国家政府部门或全国性学术团体组织的全国性学科竞赛;国际性学科竞赛(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或其他国际学术团体组织的世界性学科竞赛)。学校重点支持省级以上的学科竞赛项目,如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CCTV”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等。

       (1)校级的电子设计竞赛、艺术设计等各类竞赛的,每届竞赛给予30学时工作量。由承办学院根据所各指导老师负责工作的情况进行二次分配。

       (2)省级以上电子设计竞赛,采取项目包干,工作量=参赛小组数×25,工作任务包括了选拔培训阶段、强化培训阶段,比赛期间现场指导的工作量。

       (3)省级以上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C语言组和Java组培训,采取项目包干制,给予25工作量(包含多组)。

       (4)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采取项目包干制,每个老师给予25工作量(需指导2—3参赛小组队)。

       (5)全国职业院校计算机类技能竞赛、“信息安全技术应用” 竞赛,采取项目包干制,给予25工作量(包含多组)。

       (6)省级以上的大学生英语竞赛、“CCTV”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实际讲课学时数×1,每个比赛项目工作量不超过25工作量(包含多组)。

       (7)省级以上体育竞赛,辅导工作量=实际在场辅导天数×1.5个工作量,不足一天的按比例计算。每个比赛项目工作量不能超过15工作量(包含多组)。

       (8)其他比赛(如沙盘比赛、汽车技能比赛等)的辅导工作量:实际在场辅导天数×1.5个工作量,不足一天的按比例计算。每个项目不宜超过30工作量(包含多组),有多位教师参与的按比例分配。

       以上各类比赛均包括了比赛期间的指导工作量,填报工作量时需提供具体的指导日程安排表。比赛期间仅负责参赛的组织和管理且并不具体指导技能的人员,不予计算工作量,按财务规定给予差旅费补助量。

       四、实验室资实管理及实验教学辅助工作量计算方法 实验室工作人员分实验室管理员、实验教师。

       实验室管理员按行政管理人员定岗位工资,实行每周40小时坐班。实验室管理员在坐班时间内应保证实验教学课程开出,完成实验课工作量;同时完成实验岗位工作(包括实验室筹备建设工作,实验设备设施的预算、仪器设备管理、购低值及消耗材料、实验室环境清洁等);寒暑假实验室安排值班。

       实验教师按教师系列定岗位工资,并按教师系列需完成相应的工作量。实验教师工作量包括兼管实验室资产管理工作量(由各学院视情况分配具体管理的实验室)、实验教学辅助工作量、实验教学指导工作量、兼课(非实验课)工作量等。实验教学辅助工作量是以实验室为单位核算;实验辅助工作量的任务含量:课程实验的准备与实验过程辅助工作,实验准备要求:准备器件、工具、元件、器皿,配套药品,整理实验环境、卫生、开关门等工作。

       计算公式:

       G=实验室资产管理工作量 实验教学辅助工作量 实验教学指导工作量 兼课工作量 =∑每间实验室资产管理工作量 ∑每间实验室按开课任务开出总学时数×K×0.1 ∑每个实验指导工作量(含主讲和辅导) 兼课工作量

       其中:

       实验室资产管理工作量:每学年每间实验室资产管理工作量为10学时。K为实验准备与辅助的难度系数,根据实验类型取值如下:

       计算机上机类实验K=1;外语语言上机类实验K=0.5;文经管类实验K=1;艺术设计类实验(不含服装工程类实验)K=1;理工科类实验(含服装工程类实验)K=2。

       实验指导工作量(含主讲和辅导)、兼课工作量计算办法参照专任教师按课工作量计算办

       法计算。

       非专任实验员管理人员和实验教师兼管实验室管理的工作量参照上述计算办法,计算公式为:G=实验室资产管理工作量 实践教学辅助工作量。

       专业教师或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等偶尔参与实验室建设、日常没有全面管理实验室的不计算实验室资产管理工作量,同一间实验室的资实管理工作量不能重复多人计算。使用率较高的计算机类实验室、外语语言类实验室、画室等应由专职实验室管理员管理。

       五、说明

       (一)教师的年度工作量是指教师在一个考核年度中完成岗位职责的量化数额。每学年度考核一次。

       (二)行政及教辅人员的课酬按同类教学人员超课时标准计发。

       (三)工作量的统计必须实事求是。各管理机构领导要认真审核,严格把关,严禁弄虚作假。如发现有虚假不实现象,除扣除相应的工作量外,在年终考核时对有关个人和部门一票否决,评定为“不合格”。

       六、附则

       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四日

第二篇:关于实训教学工作量计算

       关于实训教学工作量核定

       一、理实一体教学

       定义:专业教师到实训室以实训台架、模型为载体,在实训管理员的协助下对学生进行专业教学。

       要求:课前要与实训中心管理员联系以确定时间、场地、工量具、设备及材料,教学管理按6S要求实施,结束后填写教学日志。

       工作量:课时量按1:1核定,专业部按理实一体教学要求进行考核。

       二、专项实训教学

       定义:按照教学计划要求,为培养学生某项专业技能,以学时为单位,专业教师与中心实训管理员共同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

       要求:开训前按实训教学流程要求向专业部教学处提供专业实训教学计划、所需器材计划、进度计划,课前与实训中心管理员一道做好实训前准备,实训教学中管理按6S要求实施,实训结束后填写教学日志,专项实训结束后,向专业部教学处提供学生实训报告和实训成绩。

       工作量:实训教师课时量按1:1核定,重复实训项目备课系数只计算一次,专业部按专项实训教学要求进行考核。专职实训管理员从事实训指导超过14节/周,超出节数课时量按1:0.8核定。

       三、专周实训教学

       定义:按照教学计划要求,为培养学生某项专业技能,以教学周为单位,专业教师在中心实训管理员和科任教师的协助下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

       要求:开训前按实训教学流程要求向专业部教学处提供专业实训教学计划、所需器材计划、进度计划,课前与实训中心管理员一道做好实训前准备,实训教学中管理按6S要求实施,实训结束后填写教学日志,专项实训结束后,向专业部教学处提供学生实训报告和实训成绩。

       工作量:每周课时量按32节核定(33-升旗1节),两名实训教师带一个班的,工作量各按16节计;一个班分成两个组实训不同项目的,实训教师工作量按32*0.8计,重复实训项目备课系数只计算一次;专业部按专周实训教学要求进行考核。科任教师参与实训教学的管理课时量按1:0.4计,备课系数按0计。既是实训教师又是科任教师的不得重复计算。

       四、生产实训

       生产实训教师工作量的计算由专业部根据生产工时及效益计发相关人员工资,财务由学校监管,按生产实训协议进行。工作量不得累计计算进入教师工作量。

第三篇:理学院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为使我院能够较好地落实和完成学校每学期下达的教学任务,同时为激励我院广大教师积极承担和接受所在系、教研室安排的教学任务,理学院在特制订学院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1.本科生实践教学、指导开放实验、指导学生参加竞赛活动工作量计算办法执行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中的本科生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2.承担硕士研究生教学的工作量计算办法执行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的硕士研究生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3.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除大学物理公共基础课的其它理论课,“应用物理学”专业除了高等数学、概率统计、线性代数等公共基础课的其它理论课程,工作量按以下办法计算:

       (1)单班:计划学时×1.5

       (2)两个班:计划学时×1.6

       (3)三个班:计划学时×1.7

       (4)四个及以上的班,执行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中的本科生计算工作量计算办法。(注:按学校要求完成其它教学环节外,单班作业全批全改,两个班改二分之一,三个班改三分之一。)

       4.本科理论教学的所有课程的等级系数全取“1.0”.5.本科理论教学的所有课程的质量等级系数全取“1.0”,对连续教学质量等级太低的教师,经院务会讨论后适当降低质量等级系数。

       6.承担公共基础课的同类重复课,前两个各板块按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中的本科生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计算工作量,第三个及以上的板块按本科生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的80%计算工作量。

       7.特殊情况下开设的课程,工作量的计算由院务会讨论后确定。

       8.学院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第6条从2022年9月开始执行,其余各条从2022年3月执行,解释权归理学院办公室。

       理学院

       2022.2.23

第四篇:太原理工大学教师本科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太原理工大学教师本科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修订稿)

       高等学校实行工作量考核制度是进行教学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实践证明,教学工作量考核的实行,有利于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有利于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是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基础。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生师比例、办学效益的提高,结合教学管理的新特点重新修订《太原理工大学教师本科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总 则

       一、教学工作量的计算,以本科生培养计划规定的教学时数以及各学院承担的教学任务为依据。

       二、凡完成同一性质教学任务的,不分职称,乘以同样权值量。

       三、凡担任本科教学工作的教师,均可按学校规定计算相应教学工作量。

       四、本办法适用于教务处下达教学任务的本科教学工作量计算。

       教学工作量的计算

       一、课堂教学

       (一)一般课程 1.讲课

       任务:备课、讲课、课外辅导、批改作业、课程考核、教学档案的归档等。

       (1)有助课的主讲教师 双班课

       计划学时×1.1 三班课

       计划学时×1.2 四班课

       计划学时×1.3 四合班以上,每增加一个班递增计划学时的0.1 注:合班课助课时,主讲教师至少批改一个自然班的作业。(2)无助课主讲教师(主讲教师完成全部教学任务)单班课

       计划学时×1.0 双班课

       计划学时×1.3 三班课

       计划学时×1.6 四班课

       计划学时×2.0 四合班以上,要求必须配备助课教师。

       选修课班级定义:35人以下为单班,55-65人为双班,85-95人为三班,115-125人为四班。选课学生人数不在以上范围,超出人数以十人为单位,按比例增加系数。

       2.助课

       任务:随班听课、上习题课、课外辅导、批改作业、课程考核、教学档案的归档等。

       计划学时×0.3×(合班数-1)3.实验课

       任务:备课、上课、课外辅导、批改实验报告、课程考核、教学档案的归档等。

       (1)分班实验 计划学时×1.0×合班数

       分班实验指按自然班分批实验。注:不允许合班实验。(2)分批次实验

       每批次人数是一个自然班人数的一半或以上

       计划学时×0.8×批次

       每批次人数是一个自然班人数的一半以下

       计划学时×0.6×批次

       分批次实验是指实验设备不足,不能同时进行,需要分期分批进行时,按分批次实验计算。

       (3)开放性实验

       开放性实验是指经认定实验室采用开放形式预约,学生采取随机选做方式的实验课程。

       计划学时×1.2

       4.上机课程

       单班上机

       计划学时×1.0 双班上机

       计划学时×1.1 三合班上机

       计划学时×1.2 四合班上机

       计划学时×1.3

       (二)特殊课程

       1.双语教学(双语教学的课程需在开课前经教务处审批、备案)

       计划学时×合班系数×2(不包括助课、实验、上机学时)2.精品课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有效期内)

       计划学时×合班系数×1.5 省级精品课程(有效期内)

       计划学时×合班系数×1.1(不包括助课、实验、上机学时)3.中外合作办学课程

       计划学时×合班系数×1.5

       (单班授课)(不包括助课、实验、上机学时)

       4.卓越班课程

       计划学时×合班系数×1.5(不包括助课、实验、上机学时)

       5.创新班课程

       无助课主讲

       计划学时×2.5

       有助课主讲

       计划学时×2.0

       助课

       计划学时×1.0(不包括实验、上机学时)

       (三)体育课

       公共体育课男女生教学班总数:不超过自然班数的20%。体育专业普修课:

       每班可配2名教师 体育专业专项选修课:

       每班可配3名教师

       (四)制图绘图课

       任务:辅导画图、上机、作业等

       单班

       计划学时×0.5×0.9 双班

       计划学时×0.5×1.2

       (五)素描、色彩、设计课程(建筑学、城市规划、艺术设计、工业设计专业)

       任务:备课、讲课、课外辅导、批改作业、课程考核、教学档案的归档等。

       学生超过20人,每班可配备2名教师 每人计划学时×0.95

       (六)军事理论课

       任务:备课、讲课、课程考核、教学档案的归档等。单班课

       计划学时×1.0 双班课

       计划学时×1.1 三班课

       计划学时×1.2 四班课

       计划学时×1.3 四合班以上,每增加一个班递增计划学时的0.1

       二、实践教学

       (一)指导课程设计

       任务:准备、指导、辅导、评阅、考评、评定成绩及教学档案的归档等。

       计划周数×0.8×学生人数

       教师指导课程设计原则上同一时间不超过一个自然班,特殊情况经批准超出自然班人数系数为0.4。

       (二)指导毕业设计(论文)

       任务:准备、指导、辅导、评阅、考评、答辩及教学档案的归档等。

       理工类: 计划周数×1.2×学生人数 经管类: 计划周数×1.1×学生人数 其

       它: 计划周数×1.0×学生人数

       (三)指导实习

       任务:准备、指导、批改实习报告、评定成绩及教学档案的归档等。

       校内实习:实际天数×2.5

       校外实习:实际天数×3.0(不跟班实习系数为2.5)野外实习:实际天数×3.5(包括野外地质实习、野外测量实习、煤矿井下实习、煤化工现场实习等)。注:(1)实际天数以实习计划审批表为准

       (2)校内实习指导教师每班1至2人;校外实习指导教师每班2至3人,每增加一个班增加1至3人。兼任实习队长的教师按上述系数×1.1计。专门联系实习的教师按联系实习的实际天数×1.1计。

       三、考教分离及统考课命题

       按照《太原理工大学课程考核管理办法》规定命题,每门课程

       出题计6个工作量。

       四、教学研究

       任务:包括观摩教学、基层教学单位业务会议等。周数×0.5 注:教研室教学活动应有考核记录,不参加活动者不予计教学工作量。

       教学工作量的审核

       一、计算本科教学工作量的基础数据均来源于本学期教学任务安排。

       二、每学期的本科教学工作量计算完成后教师可上网查询。

       三、教师工作量如有误,请在公布之日起一周内向教务处提出申诉。

       四、教师应上网打印本人工作量表并保存。

       五、教务处将向人事处提供本科教学工作量数据,作为考核依据。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五篇:样本量计算

       1.估计样本量的决定因素 1.1 资料性质

       计量资料如果设计均衡,误差控制得好,样本可以小于30例;计数资料即使误差控制严格,设计均衡, 样本需要大一些,需要30-100例。1.2 研究事件的发生率

       研究事件预期结局出现的结局(疾病或死亡),疾病发生率越高,所需的样本量越小,反之就要越大。1.3 研究因素的有效率

       有效率越高,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数值差异越大,样本量就可以越小,小样本就可以达到统计学的显著性,反之就要越大。1.4 显著性水平

       即假设检验第一类(α)错误出现的概率。为假阳性错误出现的概率。α越小,所需的样本量越大,反之就要越小。α水平由研究者具情决定,通常α取0.05或0.01。1.5 检验效能

       检验效能又称把握度,为1-β,即假设检验第二类错误出现的概率,为假阴性错误出现的概率。即在特定的α水准下,若总体参数之间确实存在着差别,此时该次实验能发现此差别的概率。检验效能即避免假阴性的能力,β越小,检验效能越高,所需的样本量越大,反之就要越小。β水平由研究者具情决定,通常取β为0.2,0.1或0.05。即1-β=0.8,0.1或0.95,也就是说把握度为80%,90%或95%。

       1.6 容许的误差(δ)

       如果调查均数时,则先确定样本的均数()和总体均数(m)之间最大的误差为多少。容许误差越小,需要样本量越大。一般取总体均数(1-α)可信限的一半。1.7 总体标准差(s)一般因未知而用样本标准差s代替。1.8 双侧检验与单侧检验

       采用统计学检验时,当研究结果高于和低于效应指标的界限均有意义时,应该选择双侧检验,所需样本量就大;当研究结果仅高于或低于效应指标的界限有意义时,应该选择单侧检验,所需样本量就小。当进行双侧检验或单侧检验时,其α或β的Ua 界值通过查标准正态分布的分位数表即可得到。

       2.样本量的估算

       由于对变量或资料采用的检验方法不同,具体设计方案的样本量计算方法各异,只有通过查阅资料,借鉴他人的经验或进行预实验确定估计样本量决定因素的参数,便可进行估算。

       护理中的量性研究可以分为3种类 型:①描述性研究:如横断面调查,目的是描述疾病的分布情 况或现况调查;②分析性研究:其目的是分析比较发病的相 关因素或影响因素;③实验性研究:即队列研究或干预实验。研究的类型不同,则样本量也有所不同。

       2.1描述性研究

       护理研究中的描述性研究多为横断面研究,横断面研究的抽样方法主要包括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分层抽样的样本量大小取决于选用的对象是用均数还是率进行抽样调查。

       例.要做一项有关北京城区护士参与继续教育的学习动机和学习障碍的现状调查,采用分层多级抽样,选用的是均数抽样的公式,Uα准α对应的υ值,σ为总体标准差,δ为容许误差,根据预实验得出标准差σ=1.09,取α=0.05,δ=0.1,样本量算得520例,考虑到 10%-15%的失访率和抽样误差,样本扩展到690例。

       2.2分析性研究

       2.2.1 探索有关变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有关变量影响因素研究的样本量大多是根据统计学变 量分析的要求,样本数至少是变量数的5-10倍。例如,如果研究肺结核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首先要考虑影响因素有几个,然后通过文献回顾,可知约有12个预测影响变量,如年 龄、性别、婚姻、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医疗付费方式、病程、排菌、喀血、结核中毒症状、心理健康、社会支持,那么研究的变量就可以在60-120例。这是一种较为简便的估算样本量的方法,在获得相关文献支持下,最好根据公式计算,计量资料的样本量估算可用公式,根据预实验中的数据(也可以依据其他文献的结果)得出标准差S和容许误差δ,代入公式最终计算出样本量,计数资料资料可用公式

       2.2.2 研究某变量对另一变量的影响

       对于研究某变量对另一变量的影响来说,样本量可以根据直线相关的公式

       获得,μ

       α与μβ与分别为检验水,P为样本率。

       准α和第Ⅱ类错误的概率β相对应的U值,ρ为总体相关系数。例.要做一项血透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对其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假设α=0.05,power=0.80,查表得μα=1.96,μβ=0.84,总体相关系数可选用文献报道中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与健康调查简表得分相关系数为0.274,代入公式就可算出所需样本量为103例。

       2.2.3 两变量或多变量的相关研究

       对于两变量或多变量相关的研究,样本量与自变量的多少有关,一般是其10倍,也可以采用公式差,δ为容许误差。

       例.研究慢性腰背痛患者认知-情感应对、自我和谐与适应水平的 关系.设定显著性水平α= 0.05,则Uα=1.96,标准差和容许误差可从预实验中获得,根据 预实验的S和δ值,算出S/δ=5,样本量则为99例.2.3 实验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样本量的估算公式,也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两种。计量资料可采用两样本均数的计算公式N1=N2=公式,计数资料可采用率的计算。式中N1、N2分别为两样本含量,计算。Uα为检验水准α相对应的U值,S为标准一般要求相等,S为两总体标准差的估计值,一般假设其相等或取合并方差的平方根,δ为两均数之差值(若为自身对照,δ 也可以写为d),tα

       β

       /2和t

       /2分别为检验水准α和第Ⅱ类错误概率β相对应的t值。α有单双侧之分,而β只取单侧。

       例.一项心肌 梗死患者院外自助式心脏康复的效果研究,可以采用此公式 计算,其中的d可以选取文献中报道的、自助式康复手册的随 机对照研究中的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普通健康问卷GHQ的得 分:d=10.7-5.3=5.4,计算Sc为8.78,双侧α=0.05,β=0.1,查表 得tα2=1.96,tβ=1.282,代入公式得出两组各需样本为56例。

       /

       附临床研究样本量的估计: 1.计量资料

       1.1 对总体平均数m做估计调查的样本估计 公式:公式: n=(Uασ/δ)(式2.1.2.1)

       式中:n为所需样本大小;Ua为双侧检验中,a时U的界值,当a=0.05时, U0.05 =1.96,a=0.01时,U0.01 =2.58;s为总体标准差;δ为容许的误差。例1:某学校有学生3500人,用单纯随机抽样调查学生的白细胞水平,根据预查标准差为950个/ mm,允许误差不超过100个/mm,应调查多少人? N=3500 d=100个/mm s=950个/mm a=0.05(双侧)Ua=1.96 n=(1.96×950/100)≈347

       1.2对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差别做显著性检验时,所需样本的估计。单侧检验用:单侧检验用:n=[(U2 α U2 β)s/δ](式1.2-1)双侧检验用:n=[(Uα U2 β)s/δ](式1.2-2)式中:α与β分别为第一类错误及第二类错误出现的概率,Uα、U2 α、U2 β

       分别为α、2α、2β检验水准的t值。计数资料

       2.1 对总体率π 做估计调查的样本大小 公式:n=(Uα /δ)/P(1-P)(式2.1)

       式中:δ为容许的误差:即允许样本率(p)和总体率(P)的最大容许误差为多少。P为样本率。

       例2:对某地HBsAg阳性率进行调查,希望所得的样本率(p)和总体率(P)之差不超过2%,基于小规模预调查样本率P=14%,应调查多少人?(规定a=0.05)已知:δ=0.02, P=0.14,a=0.05 , Ua=1.96 n=(1.96/0.02)2/ ×0.14(1-0.14)=1156 需调查约1160人.2.2 对样本率与总体率的差别做显著性检验时,所需样本的估计。单侧检验用:n=(U2 α U2 β /δ2)(式2.2-1)双侧检验用:n=(Uα U2 β /δ)(式2.2-2)

       式中:α与β分别为第一类错误及第二类错误出现的概率,Uα、U2 α、U2 β

       分别为α、2α、2β检验水准的t值。

       2.3对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差别做显著性检验时,所需样本的估计。单侧检验用:n=[(U2 α U2 β)s/δ] P(1-P)式2.3-1)双侧检验用:n=[(Uα U2 β)s/δ] P(1-P)(2.3-2)式中:α与β分别为第一类错误及第二类错误出现的概率,Uα、U2 α、U2 β

       分别为α、2α、2β检验水准的U值。病例对照研究的样本量估计

       选择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作为病例组,和未患这种疾病的人群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些)可能危险因素的比例,判断暴露危险因素是否与疾病有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3.1设置估算样本量的相关值 ①人群中研究因素的暴露率(对照组在目标人群中估计的暴露率);

       ②比值比(odds ratio,OR)估计出的各研究因素的相对危险度或暴露的比值比(即RR或OR)

       ③α值,检验的显著性水平,通常取α=0.01或0.05;

       ④期望的把握度(1-β),通常区β=0.10或0.20;即把握度为90%或80%。根据以上有关参数查表或代公式计算 公式为:

       n=(U U)/(p1-p0)2(式3.1)p1 =p0 ×OR/1-p0 OR×P0

       =1/2(p1 p0)=1-q1 =1-p1 q0 =1-p0 p0与P1分别为对照组及病例组人群估计的暴露率;

       OR为主要暴露因子的相对危险度或暴露的比值比(RR或OR)。q0 =1-P0 , q1 =1-P1;为两组暴露史比例的平均值, 既 =(P1 P2)/2, Q1 =1-P1;例:拟用病例对照研究法调查孕妇暴露于某因子与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估计孕妇有30%暴露于此因子。现要求在暴露造成相对危险度为2时,即能在95%的显著性水平以90%的把握度查出,病例组和对照组各需多少例? p0=0.3 OR=2,设α=0.05, β=0.10, 用双侧检验Uα=1.96 Uβ =1.282 p1 =(0.3×2)/[1 0.3(2-1)]=0.46 q0 =1-0.3=0.7 =1/2(0.3 0.46)=0.38 q1 =1-0.46=0.54 =1-0.38=0.62 n=(1.96 1.282)2/(0.46-0.3)2 ≈192,即病例组与对照组各需192人.4实验研究的样本量计算

       4.1 计量资料: 计量资料指身高、体重、血压、血脂和胆固醇等数值变量。估计公式为:

       (式4.1)

       n为计算所得一个组的样本人数,如果两组的人数相等,则全部试验所需的样本大小为2n;

       Uα 为显著性水平相应的标准正态差; Uβ 为β相应的标准正态差;

       δ为估计的标准差,δ2 =(δ1 2 δ2 2)/2; d为两组数值变量均值之差,例题:某新药治疗高血压,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假设:a=0.05, β=0.10,血压的标准差分别为9.7与12.3mmHg,检测两组的血压差为2.6mmHg。查表:zα =1.96, zβ =1.282(双侧检验),需要多大样本。

       4.2 计数资料:即非连续变量资料,如发病率、感染率、阳性率、死亡率、病死率、治愈率、有效率等。当现场试验的评价指标是非连续变量时,按下式计算样本大小:

       n=[U U ] /(P-P)(式4.2)P :对照组发生率 P :实验组发生率 诊断试验的样本量估计 5.1 设置估算样本量的相关值 ①灵敏度60%; ②特异度60%;

       ③α值,检验的显著性水平,通常取α=0.01或0.05;

       ④期望的把握度(1-β),通常区β=0.10或0.20;即把握度为90%或80%。5.2 计算公式

       公式: n=(Uα /δ)/P(1-P)(式5.2)式中:

       Uα 为显著性水平相应的U值,通常取α=0.01或0.05;

       δ为容许的误差:即允许样本率(p)和总体率(P)的最大容许误差为多少。P为诊断试验的灵敏度或特异度;

       例:预计所评价的诊断试验的灵敏度为90%,特异度85%; δ=0.025,规定a=0.05,病例组和对照组应调查多少人? 已知:δ=0.02, a=0.05 , Ua=1.96 n=(1.96/0.025)2/ ×0.85(1-0.85)=783 n=(1.96/0.025)2/ ×0.90(1-0.90)=553 对照组需783人, 病例组需553人。

       参考文献

       [1] 胡修周.医学科学研究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76.[2] 刘娜,倪平,陈京立.护理研究中量性研究的样本量估计[J].中华护理杂志,2022,45(4): 378-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