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体验大学语文教程》课后练习答案(部分)(推荐)

第一篇:《新体验大学语文教程》课后练习答案(部分)(推荐)

       《新体验大学语文教程》课后练习答案(部分)

       第1课 在母语中生存

       1.你怎样理解文中第1段“疯狂的爱尔兰驱策你进入诗歌”这句话的意思?

       答:有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的爱尔兰为诗人提供了文学沃土,孕育出诗歌巨匠。

       2.文中第4段写到看管公寓的美国老太太对张爱玲的认识:“好像有(精神)病。”请结合上下文分析一下这样写的作用。

       答:(1)表现张爱玲去国赴美后没有听众的悲哀。(2)说明作家从母语中离去的可怕,为树立“在母语中生存”的思想依据。

       3.对于“母语写作”的基本认识是怎样的?

       答:(1)一个作品的质地到底是民族文化的赐予(或:最优秀的作家作品是民族文化的结晶);(2)最大的幸福是获得一种真正的、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共鸣;(3)一个,只有为同胞写作,用母语写作,才会有生命力,才会生存得坚实。

       4.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百年来许多中国作家的梦想。202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此奖项,这也是中国作家首次赢得此项殊荣。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中国作家与诺奖”的认识。

       答:略。

       5.请联系课文内容和自身生活感受,谈谈你对“在母语中生存”的理解。

       答:略。

       第2课 孔孟语录

       第3课 老庄选言

       第4课 晋公子重耳之亡

       1.简述课文节选部分重耳的人生经历,谈谈对你有什么启示。答:重耳因骊姬之乱流亡十九年,经过狄国、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秦国,开始时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公子哥,在卫国、曹国受辱之后,到郑国已经日渐成熟,终于在楚国时成长为一代君主,在秦国的帮助下得反晋国,成为真正的国君。

       启示:

       (1)磨难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财富,可以磨练人的意志。(2)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做好一件事,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否则,全部依赖别人,会一事无成。

       2.分析“晋侯赏从亡者„„遂隐而死。”一段中介之推的性格特点。

       答: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功成不为自己邀功请赏,清高。)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晋文公重耳当上国君,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不愿与贪天之功的人同流合污)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

       (不慕功名,淡泊名利)

       总结:在介之推身上,有古代知识分子狷介、耿直的特点,他们为国家鞠躬尽瘁,却不慕名利,清高自赏。

       3.谈谈你所了解的寒食节(清明节)的习俗。

       答:(1)寒食:不生火做饭,吃寒食,插柳为介之推招魂。(2)清明:祭祀祖先,踏春游春。

       第5课 垓下之围

       1.本篇课文中刻画项羽的性格的点睛之笔有哪些?项羽同其他人物之间是怎样的互动的,对塑造项羽这一人物形象其到了怎样的效果?

       答:(1)动作有:

       项羽“夜起,饮帐中”,“悲歌慷慨”,“泣数行下”,左右则“皆泣,莫能仰视”为一组,这一组主要刻画项羽的儿女柔情与部下对他的同情和敬仰。

       项羽“大呼驰下”,汉军则“皆披靡”;项羽“瞋目而叱之”,赤泉侯则“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为一组;这两组主要刻画项羽的骁 勇善战和敌人面对项羽时的懦弱胆怯。

       项羽“所杀汉军数百人”,“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马童则“面之”为一组,这一组主要刻画项羽对背叛者的蔑视和背叛者的自我羞惭。

       项羽“自刎而死”,王翳则“取其头”,余骑则“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为一组,这一组主要刻画项羽宁死不屈的气概与汉军的贪婪和丑陋。

       (2)语言有: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刻画项羽的英雄末路的无比眷念而又万分悲凉心境。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刻画项羽的好胜和自负。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刻画项羽的自尊自爱,知耻重义。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刻画项羽的视死如归的气概和对敌人的蔑视。

       2.项羽认为导致自己最终失败的原因是“天亡我”;司马迁对这 一问题的解释是“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奋其私智而不师古”;你对这一问题有怎样的认识?

       答: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项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而幻想重新恢复战国时代诸雄并存的局面,由自己作为天下霸主,违背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项羽“放逐义帝而自立”的行为恰好给了对手汉王刘邦以道义借口,于是汉王刘邦下令三军缟素,以为义帝发丧为由,召集天下诸侯共讨项羽,并最终成功统一天下,建立了汉王朝。

       另外,项羽的残暴、刚愎自用、不容贤才、关键时刻犹豫不决、喜好炫耀、不守成约等个性和品德的缺陷也加速了他失败的进程。3.司马迁在描述项羽这一历史人物的悲剧性结局时,以及在对项羽进行总体评价时,他对项羽的态度一致吗?为什么?

       答:的态度有一定的差别。在记述项羽的悲剧结局时的态度更多地表现为赞叹与同情;在对项羽作总体评价时,的态度更多地表现为责难与惋惜,这是由于《史记》兼具的文学与史学的双重身份造成的。在记述项羽的悲剧结局时,《史记》突出描写了项羽身上那些最为华彩的个性和品格,以使之更符合经典性悲剧英雄的审美需要,体现出更强的文学性。在对项羽进行整体评价时,司马迁则是从历史理性的角度出发,探究“古今之变”的内在规律,则不可能回避项羽的取败之道,而从史学的角度对项羽提出责难与批评。

       第6课 原毁

       1.以本文为例,说明韩愈议论文的写作特色。

       答:(1)巧用对比、排比、反问。以古之君子,今之君子各为一段,然后按待己、待人的态度、后果、具体行为遥相对比与排比;而在每一段内,古、今君子“责己””与“待人”,又各自形成对比与排比。

       (2)结构严谨。先概括,再依次分析,证明,最后做出结论,真是步步递进;更有甚者,如“毁”字,许多语、句有一条明线相呼照应,以至最后点明;而且有一条暗线,落下伏笔(如“怠”与“忌”是“毁”的同义异语,或因果互证),揣摩全文一如苏绢之细密无间,锦绣哗然。

       (3)语言上不只辞必己出,质朴刚健,而且用了很多典型语言来刻画典型人物,深刻、亲切而又生动,艺术地把抽象思维跟形象思维结合起来,把论说文跟记叙文结合起来了。

       2.文中所举两次“语于众”的例子旨在说明什么问题?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答:当你称赞或批评一个人时,人们不是以这一称赞或批评的正确与否作出反应,而是按照与某一个人的关系而定,应者(要好的人、无利害冲突的人、畏惧他的人)不应者表现不一样。由此形成恶劣的社会风气——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3.韩愈认为产生毁谤的根源在于怠与忌。你有不同看法吗,生活 中的诽谤难道仅仅因为怠惰或忌妒,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

       答:举例,如出于政治目的等。

       4.千年之前,韩愈写此文是为针砭时弊,那现在,在我们身边是否也存在毁人扬己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答:略

       第7课 唐诗二首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诗中诗人的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历程? 答:愁苦烦忧——振奋——愁苦(又带有乐观)。

       诗的开首二句,不写叙别,不写楼,却直抒郁结,道出心中烦忧。

       三、四句突作转折,从苦闷中转到爽郎壮阔的境界,展开了一幅秋空送雁图。一“送”,一“酣”,点出了“饯别”的主题。“蓬莱”四句,赞美对方文章如蓬莱宫幽藏,刚健遒劲,有建安风骨。又流露自己才能,以谢自比,表达了对高洁理想的追求。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文艺观。末四句抒写感慨,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不免烦忧苦闷,只好在“弄扁舟”中去寻求寄托。尽管这也还是一个渺茫的幻想,但却表现了他那不甘沉沦的、豁达乐观的精神。

       2.有人认为诗的最后两句表现出了诗人消极的态度,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

       答:“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的理想与黑暗 现实的矛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但是李白作为盛唐时期的一位天才诗人,他对自己的才华永远充满自信,同时他所具有阔大的胸襟抱负、豪放坦率的性格,使他在屡次面对人生在屡次面对人生理想遭遇挫折时的态度始终是坚守理想,在其诗歌当中也总是抱有乐观的态度。在这首诗中,尽管诗人将解除烦忧,获取自由的希望寄托在明朝,尽管这也还是一个渺茫的幻想,但却表现了他那不甘沉沦的、豁达乐观的精神。与《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有异曲同工之妙。

       3.这篇作品表现了李白诗歌怎样的风格?试结合作品具体分析。答:体现了李白豪放飘逸的风格。诗的开端破空而来,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抑郁之深、心绪之乱。继而又以破空之句直抒郁结,其痛苦抑郁之气喷涌而出。第三句突然转折,才言“饯别”。接下来四句称美李杜文章的特色,写出对自己才能的自负和对理想的追求。接着又跌落到现实中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一落千丈的又一大转折,反映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力图摆脱苦闷,又难以排遣的郁结。最后以“散发弄扁舟”的狂放出世之语绾结全篇,表现了对压制人才的黑暗现实的蔑视与抗争。

       这首诗风格豪放,形式活泼,起落无迹,断续无端,一腔抑郁愁绪喷薄而出,有一泻千里之势。诗人的情感曲折变化,却又气势奔放,抒写抑郁忧愁并不低沉哀婉,仍豪迈狂放。诗中变化跳荡的情感和意向,鲜明突出的主观色彩,夸张写意的艺术手法,充分体现了李白诗 歌的个性特征。

       登高

       1.联系全诗,谈谈你对本诗抒发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答:这首诗的诗眼是“悲”。是诗人沉痛而又复杂的思想感情的高度浓缩。这“悲”字里包含了因离家“万里”、“作客”异乡而产生的浓重的思乡之情,包含了因满鬓“繁霜”、“百年”而产生的悲凉的迟暮之恨,也包含了因身体“多病”、“新停浊酒杯”而产生的肌肤之痛,包含了生活“艰难”、穷困“潦倒”而产生的落魄之愁,因朋友已逝、孑然一身的孤独之感,更包含了因时局“艰难”,社会**、民不聊生而产生的忧国忧民的深切情怀。

       2.杜甫为何“新停浊酒杯”?

       答:多病,潦倒,愁苦无法排解,只能抑郁在心头。3.联系本诗谈谈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

       答:

       一、语言极为精炼。如颈联十四字,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秋,时之惨;作客,羁旅;常作客,久旅;百年,暮齿;多病,衰疾;台,高迥处;独登台,无亲朋。可见杜甫晚年诗作的语言却已到了“难易一字”的地步。

       二、声律已达圆通。本诗通篇运用对偶,一二两句句中对,读来口吻流走,全无滞留。足见杜甫对诗歌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第8课 宋词二首

       江城子·密州出猎

       1.“老父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 答:总领全文,奠定了本句乃至全文基调。虽已年过四十,已是“老夫”,但他发的却是“少年狂”,说明了老当益壮,是个“不服老”的人,仍有少年的不羁和狂放,传神地表现出诗人按捺不住的冲动、亢奋的激情、桀骜不驯的个性,是他受排挤后内心悱恻之情的一种渲泄,反映出诗人不甘沉沦的人格特点,也为下文描写他狂态做铺垫。

       2.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答:勾勒了一个英姿勃发、爱国、壮志凌云的英雄形象;表达了希望从军立功、卫国杀敌的爱国情感。

       3.本文多处使用了典故,请予以列举,并思考它们的用意。答:(1)亲射虎,看孙郎:出自《三国志》,词人的意思是他要想当年的孙权一样弯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展示了虽然年纪不小,但是

       仍

       有

       着

       少

       年

       狂

       气。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史记》记载,汉文帝时采纳了冯唐的建议,派冯唐持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这里是以魏尚自喻,希望朝

       廷

       能

       重

       用

       自

       己。

       (3)西北望,射天狼:天狼星,《晋书》说是“主侵略”,这 里借指西夏军队,苏轼借此表达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声声慢·寻寻觅觅

       1.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处境与心情? 答:表达了词人晚年流落江南孤苦无依的处境和凄惨心情。2.这首词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答:运用叠字表达词人的情感活动和变化,语言自然、通俗,富于表现力。

       3.阅读李清照的《醉花阴》,比较其与本词在表达情感与意境上的异同。

       答:《醉花阴》表达的只是离别相思之惆怅。《声声慢》则抒发的是国破、家亡、夫死后那种浓重的悲痛与哀愁。两首词都选取了酒、黄花、风、黄昏三个意象。《醉花阴》词中还选取了瑞脑、重阳两个意象。《声声慢》词中还选取了雁、梧桐、雨等意象。这些意象都是能够烘托愁绪典型意象。在意境上,《醉花阴》呈现的是一种青烟袅袅,天气初凉和菊花吐蕊时的清新、寂静的意境。《声声慢》词中则营造的是晚风送寒,黄花零落,北雁南飞的凄惨悲凉意境。

       第9课 西湖七月半 1.所描写的五类游客同看月各有怎样不同的关系? 答:第一类人:达官贵人。铺排声势,张扬自己,实不见月,附庸风雅。

       第二类人:太太小姐。坐着有楼阁的华丽游船,带着漂亮的姑娘、侍童。左右盼望、实不看月。无意风雅。

       第三类人:名妓闲僧、闲士。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有意风雅却有卖弄之嫌。

       第四类人:不衫不帻,市井游侠。装假醉,行为粗俗,不懂风雅; 第五类人:文人雅士。看月,不作意——真赏月者,真正的风雅。2.结合晚明小品文的特点,谈谈该篇作品的艺术特色。答:(1)晚明小品文区别于以往人们所看重的关乎国家政典、理学精义之类的“高文大册”,而提倡一种灵便鲜活、真情流露的新格调的散文。篇幅短小、形式灵活;构思新奇,立意别致;格调清新,描述生动、活泼而富于情趣。

       (2)《西湖七月半》艺术特色表现为:第一,写人生动传神。在开篇所说“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因而,写“看七月半之人”,成了本文的主要内容。描写人物,往往以极简省的三言两语作粗粗勾勒,但生动传神,惟妙惟肖。如其写豪绅携满门老小倾巢而出,“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的情态,仅以“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稍事摹写,便将这类人物招摇过市、张扬形迹、凑热闹、煞风景的种种俗气形诸耳目。尤为精彩的是对市井闲徒的描绘:“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嚣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辞语浅显而笔墨平实,但人物的神情形态毕露无遗,鲜活无比;第二,善于营造氛围突出文章主旨。如第二段,意在讥讽杭人赶凑热闹的俗气,有意渲染了“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嘈杂喧哗的气氛。湖上是“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看面”,拥挤不堪;耳畔则“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喧闹难耐。以此显示俗人看月只是“好名”,其实全然不解其中雅趣的旨意;第三,笔调轻松随意,幽默诙谐。貌似以平直质朴的笔墨进行叙述,但往往寓谐于庄,富有调侃意味,时或令人忍俊不禁。诸如“明为看月而实不看月者”、“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等语,稍加体会,即不难感知其中意味。

       3.在文学史上,往往有些文人作家的佳作,产生于生活境遇发生巨大变化、落差之后。所以有人说:“苦难是一笔财富”你怎样看?

       答:诗穷而后工,愤怒出诗人,发愤著书等理论是建立在文学创作的实践基础上的,可结合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情况加以说明。

       4.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也经历过元宵观灯、中秋赏月等民俗活动,你也观察一下人们的情态,写一篇小品文。答:略。

       第10课 黛玉葬花

       1.如何理解黛玉所说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答:是黛玉精神上自觉的产物,而不是物质上的摧残。其实,黛 玉在贾府备受外祖母的宠爱,凡事黛玉和宝玉的待遇都是与众不同的,物质生活上也是锦衣玉食,人参燕窝等高档奢侈品也是不断供给。她感受到的“风刀霜剑”是指追求自由、追求爱情等在贾府以及当时现实条件下不能实现带来的精神上的挫败感,失落感和压抑感。2.不想宝玉在山坡上听见,先不过点头感叹;次又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倒山坡上。你如何理解宝玉之“恸”?

       答:“恸”的内容有几层:第一,黛玉终归无可寻觅;第二,宝釵、香菱、袭人等,也到无可寻觅之时;第三,自身何在何往。第四,将来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四层意思层层累积,给宝玉带来了无法解脱的悲伤!3.你如何理解探春对赵姨娘的态度?

       答:通过探春对自己的母亲赵姨娘和同胞之弟贾环的态度,读者可能觉得探春非常功利和世俗。然而,这是时代的局限性,恰恰代表了一种真实。小说《红楼梦》中的探春具有两个愿望:期男和反庶。探春特别期望自己成为一个男人,她说:“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红楼梦》第五十五回)另外,她对自己的庶出地位也深感委屈,她说:“谁不知道我是姨娘养的,必要过两三个月寻出由头来,彻底子翻腾一阵,生怕人不知道,故意的表白表白。也不知谁给谁没脸。”(《红楼梦》第五十五回)因而,小说中探春的很多言论,在今天看来对她的生母赵姨娘是很不公平的。

       第11课 灯下漫笔

       1.鲁迅是怎样概括中国历史的?过去的太平盛世在鲁迅的笔下应该归为哪个时代?什么是第三样时代?

       答:(1)鲁迅把中国历史概括成两个时代,一个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一个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用儒家学者的话来说,“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是“乱”的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是“治”的时代。

       (2)过去的太平盛世应该归为“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3)第三样时代指,既不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也不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而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

       2.鲁迅赋予了中国青年两个什么样的使命?二者之间的关系怎样?

       答:(1)鲁迅赋予中国现在的青年两个使命:第一个使命是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第二个使命是砸烂中国固有文明和固有精神文明,扫荡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掉这厨房。

       (2)第二个使命是前提,第一个使命是目标,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3.文中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人肉的筵宴”。鲁迅深入分析中国传统社会,对这“人肉的筵宴”的布置有生动而学理化的解说:“有贵贱,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一级一级的制驭着,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了。”他从古代经典引出一套完整的等级制度作为证据:“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皁,皁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又从现实的实践运行揭示出它的巩固机制:最底层的台也仍然可以凌虐别人,因为“有比他更卑的妻,更弱的子在。而且其子也很有希望,他日长大,升而为‘台’,便又有更卑更弱的妻子,供他驱使了。”“因为自己各有奴使别人,吃掉别人的希望,便也就忘却自己同有被奴使被吃掉的将来。于是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具体举了“五胡十六国”、“黄巣”、“五代”等时期的事例。

       4.对赞扬中国固有文明的人们持什么看法?

       答:在本国人中陶醉、忘却痛苦、感受不到别人的痛苦的人,会面临共同毁灭的结局。在外国人中,有可恕者者,有不可恕者。具体表述为:

       (1)“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不知道而赞颂者是可恕的,否则,此辈当得永远的诅咒!”

       (2)“外国人中,不知道而赞颂者,是可恕的;占了高位,养 尊处优,因此受了蛊惑,昧却灵性而赞叹者,也还可恕的。可是还有两种,其一是以中国人为劣种,只配悉照原来模样,因而故意称赞中国的旧物。其一是愿世间人各不相同以增自己旅行的兴趣,到中国看辫子,到日本看木屐,到高丽看笠子,倘若服饰一样,便索然无味了,因而来反对亚洲的欧化。这些都可憎恶。”

       5.文章前后两部分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

       答:(1)不同点:A.第一部分主要从民族心理的角度,对中国几千年历史进行深刻的反省和剖析。第二部分侧重于民族文化的角度,对当时的中国现状作了振聋发聩的揭露。

       B.两个部分结尾的意蕴各有侧重,前者号召创造新的第三样时代,后者则呼吁毁坏旧的两种时代,两者一立一破,互为因果。

       (2)相同点:A.两部分均以“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作结,用重叠反复的方式,强化了的写作意图。

       B.两部分在论述方法上有明显的相似之处,都是从具体事件和感受写起(自己的或外国人的),提出论题,然后以大量的历史事实和当时社会状况为论据加以深入细致的分析,最后得出警语式的结论来。

       第12课 萧萧

       1.分析萧萧的命运悲剧。

       答:萧萧是生长于湘西的女子的代表,在自然中生长,顺应天性生活,虽遭遇坎坷也不抱怨,依然安静地生活下去,没有觉醒和抗争,做了蒙昧和野蛮文化的牺牲品而不自知,一代一代重复这样的命运。2.萧萧与《边城》中的翠翠形象比较。

       答:同是湘西美丽的少女形象,萧萧更屈服于天性,翠翠更具有灵性,更具有天真的少女心性。3.本文在哪些方面表现出诗意?

       答:从景色描写、风俗描写、萧萧的爱情悲剧中体现诗意。

       第13课 髻

       1.试分析《髻》的叙事艺术。

       答:(1)《髻》巧妙地选取“髻”这一象征女子青春和美丽的中心意象作主线,以回忆的方式叙写了母亲与姨娘两个女人由初时韶华俏丽,到后来年老色衰,最终离世而去的人生历程,读来凄怆悲凉,令人潸然。

       (2)文章开篇入题,由回忆母亲年轻时的发髻写起,而后将两个女人一生的命运,一生的爱恨情仇,如画卷般铺展开来。运用传统的对比手法,通过“髻”这一中心意象,表现母亲和姨娘二人不同的性格、心境和命运。

       (3)在描写姨娘时,采用今昔对比手法,设置了时空转换的梳头场景。父亲去世后,她已红颜老去,青春不再,年轻时的富贵荣华反衬出晚年的空虚寂寞,而她的生命也在孤独中渐渐老去。爱情和美丽带来的欢悦明朗,衰老与孤独平添的凄凉感伤,两个女人的两 段人生,彼此对照,更使人生出沧桑之感。

       (4)父亲、母亲和姨娘之间的爱与愁是通过一个小女孩的眼光在默默地观看,而母亲和姨娘的命运则是一个历尽沧桑、洞察世情的智者在悲凉地叙述。这构成了文章的独特视角。前半部分的儿童视角使叙述语言变得单纯清新,叙述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而后半部分则转化为中年心境的沉重、悲凉,以及世事洞明后的宽容、悲悯。

       2.有论者认为《髻》存在消极思想情绪。请问你怎样看待这一观点?

       答:(1)琦君作为“20世纪最富有中国风味的散文家”,其至情至性、温柔典雅的文笔让无数读者为之倾倒。她著名的散文《髻》,用含蓄隽永的优雅语言,将一个家庭婚姻悲剧写得哀而不伤、婉约优美,抒发了韶华易逝、人生无常这一人类的永恒叹息。然而,在沉醉于散文呈现的古典美学、感动于的宽容胸怀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文中流露出的某些消极哲学。

       (2)首先是母亲的自我封闭以及琦君对此的弱化。琦君的母亲是个普通的乡下妇女,与受过良好教育、身居高位的父亲存在着天壤之别。母亲如果能尽力改变自己以弥补这种差距,那么她也不至于落入之后的悲伤结局。然而,母亲却固守着从乡下带来的传统生活方式。母亲的这种消极处世哲学,在琦君的笔下却以儿童的叙述口吻被小心翼翼地淡化了。

       (3)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散文对矛盾的掩盖和消解。在琦君的笔下,似乎造成母亲“一生郁郁不乐”的罪魁祸首是姨娘,但姨娘 也是女人,她所做的也不过是尽力在非正常的社会里谋求生存而已。造成悲剧的真正根源是当时旧式的婚姻制度,包括将母亲和父亲这两个格格不入的人绑在一起的“定亲”习俗,以及为父亲喜新厌旧提供便利的“一夫多妻”制度。旧式婚姻制度是时代的糟粕,它带给女性的伤害不是通过原谅、宽容就能治愈的。琦君用饱含温情的文字建立了一个几乎没有矛盾的博爱世界,这固然“出自她真挚敦厚的禀赋气质,也得力于她深受儒家忠恕之道影响的老师的教诲,还有饱沾慈悲为怀佛家色彩母亲的感染”,却也是她对无情现实的妥协和美化,在一定程度上使散文的思想价值打了折扣。这是我们在总体肯定琦君的文学风貌时不能不注意到的。

       3.请结合相关作品,比较一下琦君和冰心二人散文创作特色的异同。

       (1)冰心与琦君的散文,都有着一种温婉幽深、情致精美的神韵。冰心的散文作品主要以生活的感受出发,以抒情为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法来表达内心丰富情感。琦君的散文则以生活细节描述为主,以生活本身来寄托情怀,让读者感悟其中的情感。从表现的题材来看,她们都是以母爱与童心为主题,表现生活中的人性之美,并以此作为表达乡愁的文化情感意味。

       (2)乡愁的文化情感,也是她们一个时期创作的题材之一。冰心年轻时,曾经留学美国。异国他乡,使这位年轻的留学生,常常在心底里泛起乡愁的情怀。琦君的乡愁,是因双亲亡故,中青年时代因战乱烽火而漂泊他乡,晚年客旅美国。她们两者之间的乡愁,从个体 命运与生命的体验,琦君往往比冰心显得更加深沉寂寞。冰心的乡愁是一种青春年少,离异他乡的乡愁,是一种情感上的乡愁。而琦君的乡愁是一种亲人逝别,流离失所,人生暮年旅居他国的乡愁,是一种生命精神上的乡愁。两者生活与人生经历的差异,自然影响着她们对乡愁文化情感的精神刻度。

       (3)冰心与琦君对童年都有着赞美与向往。她们分别写了许多寄小读者的文章。在冰心的散文里,我们经常读到,她对天真烂漫的童心与自然生物的赞美。她在《闲情》一文,对儿童充满着真挚的感情:“小孩子们真可爱,在我睡梦中,偷偷的来了,放下几束花,又走了。小弟弟拿来插在瓶里,也在我睡梦中,偷偷的放在床边几上。——开眼瞥见了,黄的和白的,不知名的小花„„都包含着天真的友情。“诚然,在琦君的散文里,同样经常读到她对童年率真与纯真的向往,注入了真切的情怀,以及对自然风候的美感。

       (4)冰心和琦君一样,都具有对生物的大悲悯意识,她们对小动物都有一种关怜的慈悲心灵。冰心在《鸟兽不可与同群》一文中写自己如何与小动物相互沟通、理解,将小动物写得栩栩如生,十分可爱。驯良的老马,调皮活泼的小狗、小猫,充满着家庭般生活气氛,以及劳动的小鸟群等,都被写得一派生机勃勃。她把自己的“爱”布施到各种小动物身上,然后,从它们身上感受吸收到快乐。这不仅仅是冰心“爱的哲学”的体现,也是她善良女性温柔的具体表现。琦君对小动物也倾注着一片悲悯的情感。她喜欢养猫养狗,甚至连小蜘蛛小蚂蚁这些小生命的生存环境也十分关切。这方面琦君有过许多文章 进行专门描述。对于小生灵的关爱,也是作家大悲悯意识中的一种人文关怀的精神表现。

       (5)冰心早年留学海外,受到西方文学与文化思潮的影响,她的文风和语言,显然有着欧化的文学语言和文学风格的印记。琦君早年深受中国古典文学浸润,从未到海外留学读书,她的文学语言与文学风格自然是中国古典词境和现代白话文相融的文化精神体现。冰心喜欢读西方文学名著,不喜读《红楼梦》,不爱填词。琦君则爱读《红楼梦》,爱填词。两者接受文化方式和内容的差异,以及对其影响的文化不同,因此,也就构成了两者所表现的文学艺术的差异。

       第14课 十枝水莲

       1.请找出诗中出现的日常事物,分析一下诗人看待和介入这些事物的角度。

       答:(1)日常事物:水莲、玻璃瓶、晚报、太阳、白粉墙、水、光、阴影、风、种花人、载重汽车、窗口等。

       (2)看待和介入角度:诗人选取富有韵味和意趣的日常生活中的水中植物和诸多细节铺展诗行,用女性的细腻感觉和灵心,碰触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和生存状态,洋溢着内省式的禅悟和默想中的哲思。《十枝水莲》以六首小诗分散聚合的方式,展开了一次人与花,现实与诗的精神对话。诗人在一个小的格局里看到大世界,其构思妙不可言,思绪流畅自然,境界相当开阔。六首诗里,没有哪一句用词是非 常激烈的,但诗人内心不平静。读者可以从中看到世界的动荡,以及个人在俗世里的挣扎:“猜不出它为什么对水发笑”,“站在液体里睡觉的水莲/跑出梦境窥视人间的水莲”,“谁是围困者/十个少年在玻璃里坐牢”。以一个小小的格局,写出人心及存在的大世界。人在这个世界上,虽然自认为是最灵性之物,但当面对万物生息时,人只能旁观,丝毫不能解开这世界对生死施加的咒语。诗人让读者看到,现代意义上的人,也可能拥有优雅与细腻。人的生活方式及生存方式,并非尽是革命的、声嘶力竭的、流于粗鄙的,诗虽然不同于生活,但平淡未必没有诗意。

       2.请仔细阅读《十枝水莲》,体会诗中的情思意蕴。

       答:《十枝水莲》凭一颗灿然的诗心,与一种植物做着私密却又心灵相通的精神交流,进而参悟生活的真谛。诗人那种平静、澄澈、悲悯的心境,那种母性的爱意和温情,那种朴素却深刻的诗语表达,成就了她个人化的想象和诗写方式。

       组诗第一首《不平静的日子》整首诗弥漫着一种喜悦的情绪。在组诗第二首《花想要的自由》中,王小妮生发出了宽广、仁爱的诗情,由花及人诗思跌宕。

       第三首《水银之母》在蕴涵着诗人哲学思辨的字里行间,漂浮着淡淡的无奈和反思情绪。

       第四首的诗歌题目《谁像傻子一样唱歌》充满了谐谑和讽喻性,但在鼓噪的诗歌内容表面下,潜伏着诗人内敛、安静的诗歌内在情绪。

       第五首诗歌《我喜欢不新鲜》充溢着诗人对当下花之生命价值低 廉的悲悯之情,同时也对光荣感丧失、英雄缺席的城市生活发出忧心的感叹。

       第六首诗歌,也是组诗的最末一首,诗人发出了对水莲生命的追问《水莲为什么来到人间》,诗人智性而淡然的面对花之荣枯,生命之始终。

       综观王小妮《十枝水莲》组诗,不难发现,诗者由水莲而生发灵感之花,在追寻花朵生命价值的过程中,体悟人生,彻悟生命。她的诗歌语言,是现实的意外,是诗歌情绪引发出的一行行通透的密码,在密码中又可译出“喜、哀、乐”之情绪,但独独没有“怒”之情绪,诗人久经生命、生活的磨砺,把自己也生成了“出尘绝俗”智性、淡然的天然水莲了。

       3.试分析《十枝水莲》的语言特色。

       答:王小妮的写作沉着,从容,充满耐力。她是当代中国少数几个越写越好的诗人之一。她的诗歌优雅而锐利,她的语言简单而精确。她置身于广袤的世界,总是心存谦卑,敬畏生活,挚爱着平常而温暖的事物。她迷恋词语的力量,并渴望每一个词语都在她笔下散发出智慧的光泽和悠远的诗意,她的写作充分体现了诗人在建构诗性世界时面临的难度,以及面对难度时诗人所能做的各种努力。她的《十枝水莲》组诗,再次见证了她在诗歌语言和诗歌节奏上的不凡禀赋,深刻地阐明了诗人内心的宽广、澄明、温情和悲悯。她在常态的日常生活中,以缪斯之诗心体悟生活之常态,用智性而淡然的笔触抒写着自己内在的诗歌情绪。

       第15课 我有一个梦想

       1.简述马丁·路德·金这次演讲对“民权运动”的影响。答:民权运动是美国黑人教会的产物,《我有一个梦想》记叙金的第一次民权演说,揭示了民权运动与黑人教会的关系。它不仅改变了美国黑人的命运,赋予了他们很大程度上的平等、自由和尊严,也深刻影响了所有美国人的生活与观念。具体来说,民权运动推动联邦政府实行铲除种族隔离制的改革,最终消灭了公开的白人至上主义,为黑人赢得民权。它把美国从一个容忍种族主义、歧视黑人的社会转变为一个不管肤色与种族,承认每一个公民的平等权利的社会,从而深深改变了民众的思想。不仅如此,民权运动也激发了新时期美国社会的民主和自由斗争。现代妇女运动、反战运动、新左派运动和其他族裔争取权利的斗争等都受到民权运动的推动和影响

       2.分析这次演讲中所用的修辞手法。

       答:(1)本文语言优美,充满激情,句法上善用排比是它的一大特点。

       (2)如开篇说明黑人现状时,一连用了三个排比句,排比中有比喻,避免了呆板和单一,显得生气勃勃、绚丽多姿,具有强烈的动感和韵律性。

       (3)在回答种族分子对民权运动诘难“你们什么时侯才能满足”时,一连使用了5个“只要„„,我们就绝不会满足”的排比句式,既简练生动,又全面周到,显示出了演讲者清醒的头脑和表述功力。

       (4)而在“我的梦想”处更是连用了6个“我梦想有一天”开头的排比句式,由抽象到具体,又从具体到抽象,畅快淋漓地从正面表达了民权运动的终极目的——建立一个种族平等的美好社会。

       (5)这些段落气势磅礴,如江河直下,一泻千里,大力渲染了一种感人的气氛,极有号召力,表现了不懈奋斗的决心和坚信“梦想”必将实现的信念。

       3.你如何理解马丁·路德·金所说“这个梦想是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中的”一句话的含义?

       答:“一个梦想”指美国黑人和白人一样,共同享有法律给予的生存、自由、平等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一个梦想”是与美国一贯所宣传的赖以立国的民主、平等、自由的理想是一脉相承的,因此,黑人对“梦想”的追求符合美国精神,如果黑人的“梦想”不能实现,“美国的梦想”也得不到彻底的实现。

第二篇:《大学语文》课后练习

       第一单元 记叙文

       燕昭王求士 【思考练习题】

       一、昭王能富国强兵、报仇雪耻的原因是什么?

       二、郭隗所说的“古服道致士之法”指什么?郭隗为什么要向燕昭王讲“古服道致士之法”?

       三、文中郭隗讲了一个用五百金买千里马骨的故事,有何寓意?其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四、试分析“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这段话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五、注意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及用法:

       1.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2.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

       3.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4.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

       5.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

       管晏列传

       【思考练习题】

       一、《管晏列传》所写的管仲和晏婴,在时间上相去百余年。管仲生活豪奢,晏婴则十分简朴,两人并不相近,司马迁却用合传的形式写他们。反复阅读课文,说说管晏合传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二、对管晏的评价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管晏列传》中“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这句话体现了管仲的什么思想?有何现实意义?

       四、《管晏列传》中引用了管仲的话:“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这句话是赞美鲍叔牙的,司马迁为什么要把它写进管仲的传中?

       五、司马迁在《管晏列传》中说:“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焉:‘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孔子为什么小看管仲?司马迁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六、注意下面句子加点字的意思及用法:

       1.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2.公子纠败,召忽死之。3.管仲贫困,······鲍叔终善遇之。4.弗谢······摄衣冠谢曰。

       5.鲍叔既进管叔仲,以身下之。

       6.岂管仲之谓乎? 7.贵轻重,慎权衡。

       8.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

       又是一年芳草绿 【思考练习题】

       一、通过这篇文章可以看出老舍是怎样一个人?试加以概括说明。

       二、为什么在文章一开始说自己“悲观”?

       l]

       三、文章中说:“世界确是更„文明‟了,小孩也懂事懂得早了,可是我还是愿意大家傻一点”。为什么愿意“大家傻一点”?

       四、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有何突出特点?

       五、模仿该文的风格,写一篇介绍自己的短文。

       听听那冷雨 【思考练习题】

       一、这篇散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这篇散文在构思上有何独特之处?

       三、试分析这篇散文的语言特点。

       四、文中哪些地方是采用对比手法来增强抒情表达效果的?

       五、以《听雨》为题写一篇抒情散文。

       怀念萧珊

       【思考练习题】

       一、本文回忆了哪些内容?是怎样组织材料的?

       二、本文表达了对萧珊怎样的感情?各是通过哪些文字表现出来的?

       三、本文开头说:“在五十年前我就有了这样一种习惯:有感情无处倾吐时,我经常求助于纸笔。可是一九七二年八月里那几天,我每天坐三四个小时望着面前摊开的稿纸,却写不出一句话。”这是为什么?

       四、请通过本文内容概括一下萧珊的个性特征?

       五、阅读《随想录》,谈谈你读后的感想。

       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

       【思考练习题】

       一、本文对于读书持何种态度?你对读书的重要性是如何看的?

       二、归纳文中所介绍的读书方法。

       三、认为:“若读书面窄,借鉴就不多,思路就不广,触一而不能通三。但是切切又不要忘了精读,真正的本事掌握,全在于精读”。谈谈你对泛读与精读之间关系的认识。

       四、“虚无主义可笑,但全然跪倒来读,他可以使你得益,也可能使你受损”。为什么这样说?

       五、谈谈这篇文章在写作上的主要特点。

       六、给你的一位同学或朋友写封信,谈谈你对读书的体会和看法。

       第二单元

       议论文

       谏 逐 客 书

       【思考练习题参考】

       一、李斯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他的目的达到了么?

       因为秦王下了逐客令,而李斯正在被逐之列,所以李斯写了这个奏章,来分析阐明逐客的错误和危害性。正是他的这个奏章,让秦始皇取消了逐客令,并派人从骊邑追回了回家途中的李斯。

       二、秦国历史上的国君很多,李斯为何在文章中独独以穆公、孝公、惠王、昭王为例来说明用客的重要性?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l]

       三、李斯为什么要对秦王所喜好的珍宝、美色、音乐等进行铺张描写?

       四、用“泰山不让土壤、河海不择细流”作比喻来说明什么道理?

       五、本文有很强的说服力,它主要来自哪里?

       六、解释各句中加点的字:

       1.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2.来丕豹、公孙支于晋。3.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4.非秦者去,为客者逐。5.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

       驳《复仇议》 【思考练习题】

       一、写作此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二、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驳论方法?

       三、文中反驳的对方论点是什么?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反驳的?

       四、对礼与法的关系是怎样看待的?谈谈你的看法。

       五、翻译句子:

       1.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2.其本则合,其同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

       3.向使刺?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4.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仇,其乱谁救?

       六、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周礼:“调人掌司万人之仇,凡杀人而义者,令勿仇,仇之则死。有反杀者,邦国交仇之。”又安得亲亲相仇也?《春秋·公羊传》曰:“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于复仇,此推刃之道,复仇不除害。”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且夫不忘仇,孝也;不爱死,义也。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夫达理闻道之人,岂其以王法为敌仇者哉?议者反以为戮,黩刑坏礼,其不可以为典,明矣!

       1.在这段文字中,反驳了什么观点?提出了什么论点?

       2.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论据?

       3.这段文字属什么论证类型?其反驳的着眼点是什么?

       留 侯 论

       【思考练习题答案】

       一、这篇史论的论点是什么?

       二、举例说明这篇史论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三、史论在写人物上与人物传记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四、张良之所以能够辅佐刘邦灭秦建汉、成就功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本文中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五、翻译句子:

       1.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2.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3.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

       4.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l] 5.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思考练习题答案】

       一、大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应该注意哪两方面堕落的危险?

       二、送给大学毕业生的三种防身的药方是什么?你认为这些药方现在还是否有效?为什么?

       三、在文章结尾说:“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如何领会这句话的含义?

       四、写一篇演讲稿,谈谈大学生应如何珍惜在大学学习的机会,努力学习,题目自拟。

       文学的趣味 【思考练习题】

       一、为什么“文学的修养可以说就是趣味的修养”?

       二、不同的人为什么会有文学趣味上的分歧?

       三、文艺趣味上的欠缺主要有哪几种表现?克服这些毛病的方法是什么?

       四、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活的趣味时时刻刻在发见新境界”?

       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生长在平原,你说小山坡最高,你可以受原谅,但是你错误。『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天下」也只有孔子所能见到的天下。要把山估计得准确,你必须把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测量过。研究文学也是如此,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这就是趣味)也就愈可靠。

       1.这段话的主要论点是什么?

       2.这段话使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

       3.划分这段话的层次,并说明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失败了以后 【思考练习题】

       一、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二、谈谈本文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何启示?

       三、本文在说理时主要使用了哪些方面的论据?

       四、本文哪些地方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五、本文中说:“倾跌了以后,立刻站立起来,而去向失败中战取胜利,这是从古以来伟大人物的成功秘诀。”请运用快速阅读方法(可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等条件),找出三个以上有关名人的典型事例作为材料,以这句话的内容作为中心论点,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理工科学生也要有文史知识 【思考练习题】

       一、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二、主要从哪些方面论述了学习文史知识的重要性?

       三、在文中主要使用了哪些方面的论据?

       四、谈谈本文在写作上的总体特点。

       五、结合个人实际谈谈你对学习文史知识重要性的体会。

       l]

       论言谈

       【思考练习题】

       一、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二、为什么说“善于保持沉默也是谈话的一种艺术”?

       三、认为:“能掌握······分寸的人,才算精通了谈话的艺术”。怎样才能掌握好谈话的分寸?

       四、试分析说明本文在写作风格上的主要特点。

       五、你认为应怎样讲究谈话的艺术性?谈谈你在实际生活中是如何去做的?

       第三单元

       诗歌

       采 薇

       【思考练习题】

       一、反复朗读吟诵全诗,并回答问题如下:

       1.诗的前三节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它是通过什么方式表现的?这样表现有什么好处?

       2.诗的四、五节主要表现了什么?

       3.诗的开头和全诗的句式结构各有什么特点?结合过去读的《诗经》作品,看看它们是否也有这些特点。

       二、背诵诗的第六节,并回答问题如下: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四句为什么能成为千古名句?

       2.分析这四句的抒情特点。

       三、当兵服役,保家卫国是一个人对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它既让人感到神圣和自豪,但同时又让人承受巨大的痛苦折磨,甚至要付出高昂的生命代价。结合《采薇》这首诗的学习,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四、解释下列各句中带“.”的字,注意这些字的用法:

       1.曰归曰归,岁亦莫止。2.我心伤悲,莫知我哀。3.今我来思,雨雪霏霏。4.行道迟迟,载渴载饥。5.忧心孔疚,我行不来。6.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春江花月夜 【思考练习题】

       一、划分这首诗的层次,并概括各层意思。

       二、如何看待这首诗的思想价值。

       三、分析这首诗的烘托与铺垫手法。

       四、找出诗中有暗示意义的写景句,并说明其暗示意义。

       五、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蜀 道 难

       【思考练习题】

       一、这首诗的内容是以什么线索进行组织的?试划分这首诗的层次,并概括各层的意思。

       l]

       二、找出这首诗运用想像和夸张的诗句,说明其作用。

       三、这首诗中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先后三次咏叹,各起到什么作用?

       四、找出这首诗中有词类活用的句子,并作具体分析。

       五、朗读并背诵全诗。

       声声慢︵寻寻觅觅︶ 【思考练习题】

       一、这首词体现了词人怎样的处境和心情?

       二、分别说明词人是怎样通过气候、淡酒、晚风、过雁、黄花和梧桐细雨等景物来渲染愁情的。

       三、这首诗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

       四、分析这首词的语言特点。

       五、具体分析开篇七组叠字 包含的思想内容与作用。

       六、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天 狗

       【思考练习题】

       一、为什么说这首诗集中体现了五四时期的时代精神?

       二、天狗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三、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在这首诗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四、仔细体会诗中的感情,反复朗读这首诗。

       雨 巷

       【思考练习题】

       一、如何看待这首诗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二、诗中的“姑娘”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三、试分析这首诗在音乐美方面的特点。

       四、体会诗中的感情,反复朗读这首诗。

       光 的 赞 歌 【思考练习题】

       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光”的形象有何象征意义?

       三、这首诗在抒情上有哪些特点?

       四、第8章内容在抒情上有何特点?

       五、反复朗读这首诗,体会诗中的感情。

       西 风 颂

       【思考练习题】

       一、《西风颂》是雪莱最负盛名的代表作。这首诗是在何时何地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

       二、结合解释,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概括各节大意,并进而思考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怎样理解这首诗的浪漫主义特点?

       四、举例说明这首诗是怎样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的?

       l]

       五、阅读雪莱的《云》,谈谈它在写作手法上与《西风颂》有何相似之处?

       第四单元

       小说戏剧

       席方平

       【思考练习题】

       一、概括这篇小说的主题思想。

       二、划分这篇小说的段落层次、概括各层意思。

       三、分析席方平的性格特征。

       四、分析这篇小说所反映的思想的局限性。

       五、小说后半部分写了一段判词,有什么作用?

       六、将文言译成现代汉语。

       1.狱吏悉受赇嘱,日夜搒掠,胫股摧残甚矣!2.席以道路之口,犹未深信。

       3.今送汝归,予以千金之产,期颐之寿,于愿足乎? 4.自应贞洁以率臣僚,不当贫墨以速官谤。5.助酷虐于昏官,共以屠伯是惧。

       围

       城

       【思考练习题】

       一、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方鸿渐是一个什么的人物?结合课文分析其性格特征。

       三、试分析这篇课文在写作上的主要特色。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他给高松年三百瓦特的眼光射得不安,觉得这封信不收到是自己的过失,这次来得太冒昧了,果然高松年写信收回成命,同时有一种不出所料的满意,惶遽地说:“没有呀!我真没收到呀!重要不重要?高先生什么时候发的?”倒像自己撒谎,收到了信在抵赖。

       1.这段文字分别写出了高松年和方鸿渐怎样的性格特点?

       2.这段文字使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

       3.这段文字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这段文字是如何产生讽刺效果的?

       春

       之

       声 【思考练习题】

       一、谈谈本文的语言特点

       二、阅读全文,指出哪句话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三、小说是怎样将主人公的见闻与联想紧密结合起来的?体会小说的 “意识流” 特点。

       四、“春之声”具有什么样的象征主义?

       五、分析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赫克托耳之死 【思考练习题】

       一、阅读荷马史诗,复述特洛伊战争的经过,具体讲述《伊利亚特》所述的故事。

       二、特洛伊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三、分析阿契里斯和赫克托耳二位英雄的形象?

       l]

       四、举例说明课文中 是怎样利用多种不同的艺术手法突出人物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的?

       五、举例说明课文 所具有的民间口头文学的艺术特点。

       老 人 与 海 【思考练习题】

       一、怎样理解桑提亚哥的 “硬汉性格” ?

       二、怎样埋解《老人与海》的寓言化和象征性特征?

       三、《老人与海》运用了许多独自式的心理刻画,这是为什么?

       四、试结合《老人与海》分析海明威简洁明快的叙事特点和简练的语言特点。

       五、阅读《太阳照样升起》,分析作品是怎样描写“迷惘的一代” 的。

       游

       园

       【思考练习题】

       一、本折戏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二、分析杜丽娘的性格特征,并说明是怎样刻画杜丽娘内心世界的。

       三、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各层大意。

       四、解释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2.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3.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4.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5.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

       哈 姆 雷 特 【思考练习题】

       一、阅读全剧,复述全剧的故事情节。

       二、为什么说哈姆莱特的形象是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

       三、怎么理解哈姆莱特行动的犹豫和延宕?

       四、“生存还是毁灭”这段独白,表现了哈姆莱特怎样的内心世界?

       五、阅读《罗密欧与朱丽叶》,思考其主题,并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同哈姆莱特与奥菲莉亚的爱情加以比较。

       l]

第三篇:专升本《大学语文》课后练习

       第一单元 记叙文

       燕昭王求士 【思考练习题】

       一、昭王能富国强兵、报仇雪耻的原因是什么?

       二、郭隗所说的“古服道致士之法”指什么?郭隗为什么要向燕昭王讲“古服道致士之法”?

       三、文中郭隗讲了一个用五百金买千里马骨的故事,有何寓意?其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四、试分析“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这段话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五、注意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及用法:

       1.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2.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

       3.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4.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

       5.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

       管晏列传 【思考练习题】

       一、《管晏列传》所写的管仲和晏婴,在时间上相去百余年。管仲生活豪奢,晏婴则十分简朴,两人并不相近,司马迁却用合传的形式写他们。反复阅读课文,说说管晏合传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二、对管晏的评价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管晏列传》中“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这句话体现了管仲的什么思想?有何现实意义?

       四、《管晏列传》中引用了管仲的话:“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这句话是赞美鲍叔牙的,司马迁为什么要把它写进管仲的传中?

       五、司马迁在《管晏列传》中说:“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焉:‘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孔子为什么小看管仲?司马迁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六、注意下面句子加点字的意思及用法:

       1.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2.公子纠败,召忽死之。

       3.管仲贫困,······鲍叔终善遇之。4.弗谢······摄衣冠谢曰。5.鲍叔既进管叔仲,以身下之。6.岂管仲之谓乎? 7.贵轻重,慎权衡。

       8.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

       又是一年芳草绿 【思考练习题】

       一、通过这篇文章可以看出老舍是怎样一个人?试加以概括说明。

       二、为什么在文章一开始说自己“悲观”?

       三、文章中说:“世界确是更‘文明’了,小孩也懂事懂得早了,可是我还是愿意大家傻一点”。为什么愿意“大家傻一点”?

       四、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有何突出特点?

       五、模仿该文的风格,写一篇介绍自己的短文。

       听听那冷雨 【思考练习题】

       一、这篇散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这篇散文在构思上有何独特之处?

       三、试分析这篇散文的语言特点。

       四、文中哪些地方是采用对比手法来增强抒情表达效果的?

       五、以《听雨》为题写一篇抒情散文。

       怀念萧珊 【思考练习题】

       一、本文回忆了哪些内容?是怎样组织材料的?

       二、本文表达了对萧珊怎样的感情?各是通过哪些文字表现出来的?

       三、本文开头说:“在五十年前我就有了这样一种习惯:有感情无处倾吐时,我经常求助于纸笔。可是一九七二年八月里那几天,我每天坐三四个小时望着面前摊开的稿纸,却写不出一句话。”这是为什么?

       四、请通过本文内容概括一下萧珊的个性特征?

       五、阅读《随想录》,谈谈你读后的感想。

       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 【思考练习题】

       一、本文对于读书持何种态度?你对读书的重要性是如何看的?

       二、归纳文中所介绍的读书方法。

       三、认为:“若读书面窄,借鉴就不多,思路就不广,触一而不能通三。但是切切又不要忘了精读,真正的本事掌握,全在于精读”。谈谈你对泛读与精读之间关系的认识。

       四、“虚无主义可笑,但全然跪倒来读,他可以使你得益,也可能使你受损”。为什么这样说?

       五、谈谈这篇文章在写作上的主要特点。

       六、给你的一位同学或朋友写封信,谈谈你对读书的体会和看法。

       第二单元 议论文

       谏 逐 客 书 【思考练习题参考】

       一、李斯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他的目的达到了么?

       因为秦王下了逐客令,而李斯正在被逐之列,所以李斯写了这个奏章,来分析阐明逐客的错误和危害性。正是他的这个奏章,让秦始皇取消了逐客令,并派人从骊邑追回了回家途中的李斯。

       二、秦国历史上的国君很多,李斯为何在文章中独独以穆公、孝公、惠王、昭王为例来说明用客的重要性?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三、李斯为什么要对秦王所喜好的珍宝、美色、音乐等进行铺张描写?

       四、用“泰山不让土壤、河海不择细流”作比喻来说明什么道理?

       五、本文有很强的说服力,它主要来自哪里?

       六、解释各句中加点的字:

       1.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2.来丕豹、公孙支于晋。3.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4.非秦者去,为客者逐。5.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

       驳《复仇议》 【思考练习题】

       一、写作此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二、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驳论方法?

       三、文中反驳的对方论点是什么?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反驳的?

       四、对礼与法的关系是怎样看待的?谈谈你的看法。

       五、翻译句子:

       1.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2.其本则合,其同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

       3.向使刺?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4.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仇,其乱谁救?

       六、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周礼:“调人掌司万人之仇,凡杀人而义者,令勿仇,仇之则死。有反杀者,邦国交仇之。”又安得亲亲相仇也?《春秋·公羊传》曰:“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于复仇,此推刃之道,复仇不除害。”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且夫不忘仇,孝也;不爱死,义也。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夫达理闻道之人,岂其以王法为敌仇者哉?议者反以为戮,黩刑坏礼,其不可以为典,明矣!

       1.在这段文字中,反驳了什么观点?提出了什么论点?

       2.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论据?

       3.这段文字属什么论证类型?其反驳的着眼点是什么?

       留 侯 论

       【思考练习题答案】

       一、这篇史论的论点是什么?

       二、举例说明这篇史论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三、史论在写人物上与人物传记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四、张良之所以能够辅佐刘邦灭秦建汉、成就功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本文中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五、翻译句子:

       1.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2.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3.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

       4.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5.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思考练习题答案】

       一、大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应该注意哪两方面堕落的危险?

       二、送给大学毕业生的三种防身的药方是什么?你认为这些药方现在还是否有效?为什么?

       三、在文章结尾说:“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如何领会这句话的含义?

       四、写一篇演讲稿,谈谈大学生应如何珍惜在大学学习的机会,努力学习,题目自拟。

       文学的趣味 【思考练习题】

       一、为什么“文学的修养可以说就是趣味的修养”?

       二、不同的人为什么会有文学趣味上的分歧?

       三、文艺趣味上的欠缺主要有哪几种表现?克服这些毛病的方法是什么?

       四、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活的趣味时时刻刻在发见新境界”?

       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生长在平原,你说小山坡最高,你可以受原谅,但是你错误。『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天下」也只有孔子所能见到的天下。要把山估计得准确,你必须把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测量过。研究文学也是如此,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这就是趣味)也就愈可靠。

       1.这段话的主要论点是什么?

       2.这段话使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

       3.划分这段话的层次,并说明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失败了以后 【思考练习题】

       一、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二、谈谈本文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何启示?

       三、本文在说理时主要使用了哪些方面的论据?

       四、本文哪些地方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五、本文中说:“倾跌了以后,立刻站立起来,而去向失败中战取胜利,这是从古以来伟大人物的成功秘诀。”请运用快速阅读方法(可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等条件),找出三个以上有关名人的典型事例作为材料,以这句话的内容作为中心论点,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论言谈 【思考练习题】

       一、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二、为什么说“善于保持沉默也是谈话的一种艺术”?

       三、认为:“能掌握······分寸的人,才算精通了谈话的艺术”。怎样才能掌握好谈话的分寸?

       四、试分析说明本文在写作风格上的主要特点。

       五、你认为应怎样讲究谈话的艺术性?谈谈你在实际生活中是如何去做的?

       第三单元 诗歌

       采 薇 【思考练习题】

       一、反复朗读吟诵全诗,并回答问题如下:

       1.诗的前三节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它是通过什么方式表现的?这样表现有什么好处? 2.诗的四、五节主要表现了什么?

       3.诗的开头和全诗的句式结构各有什么特点?结合过去读的《诗经》作品,看看它们是否也有这些特点。

       二、背诵诗的第六节,并回答问题如下: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四句为什么能成为千古名句?

       2.分析这四句的抒情特点。

       三、当兵服役,保家卫国是一个人对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它既让人感到神圣和自豪,但同时又让人承受巨大的痛苦折磨,甚至要付出高昂的生命代价。结合《采薇》这首诗的学习,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四、解释下列各句中带“.”的字,注意这些字的用法:

       1.曰归曰归,岁亦莫止。2.我心伤悲,莫知我哀。3.今我来思,雨雪霏霏。4.行道迟迟,载渴载饥。5.忧心孔疚,我行不来。6.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春江花月夜 【思考练习题】

       一、划分这首诗的层次,并概括各层意思。

       二、如何看待这首诗的思想价值。

       三、分析这首诗的烘托与铺垫手法。

       四、找出诗中有暗示意义的写景句,并说明其暗示意义。

       五、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蜀 道 难 【思考练习题】

       一、这首诗的内容是以什么线索进行组织的?试划分这首诗的层次,并概括各层的意思。

       二、找出这首诗运用想像和夸张的诗句,说明其作用。

       三、这首诗中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先后三次咏叹,各起到什么作用?

       四、找出这首诗中有词类活用的句子,并作具体分析。

       五、朗读并背诵全诗。

       天 狗

       【思考练习题】

       一、为什么说这首诗集中体现了五四时期的时代精神?

       二、天狗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三、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在这首诗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四、仔细体会诗中的感情,反复朗读这首诗。

       雨 巷

       【思考练习题】

       一、如何看待这首诗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二、诗中的“姑娘”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三、试分析这首诗在音乐美方面的特点。

       四、体会诗中的感情,反复朗读这首诗。

       光 的 赞 歌 【思考练习题】

       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光”的形象有何象征意义?

       三、这首诗在抒情上有哪些特点?

       四、第8章内容在抒情上有何特点?

       五、反复朗读这首诗,体会诗中的感情。

       西 风 颂 【思考练习题】

       一、《西风颂》是雪莱最负盛名的代表作。这首诗是在何时何地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

       二、结合解释,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概括各节大意,并进而思考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怎样理解这首诗的浪漫主义特点?

       四、举例说明这首诗是怎样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的?

       五、阅读雪莱的《云》,谈谈它在写作手法上与《西风颂》有何相似之处?

       第四单元 小说戏剧

       席方平【思考练习题】

       一、概括这篇小说的主题思想。

       二、划分这篇小说的段落层次、概括各层意思。

       三、分析席方平的性格特征。

       四、分析这篇小说所反映的思想的局限性。

       五、小说后半部分写了一段判词,有什么作用?

       六、将文言译成现代汉语。

       1.狱吏悉受赇嘱,日夜搒掠,胫股摧残甚矣!2.席以道路之口,犹未深信。

       3.今送汝归,予以千金之产,期颐之寿,于愿足乎? 4.自应贞洁以率臣僚,不当贫墨以速官谤。5.助酷虐于昏官,共以屠伯是惧。

       围 城 【思考练习题】

       一、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方鸿渐是一个什么的人物?结合课文分析其性格特征。

       三、试分析这篇课文在写作上的主要特色。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他给高松年三百瓦特的眼光射得不安,觉得这封信不收到是自己的过失,这次来得太冒昧了,果然高松年写信收回成命,同时有一种不出所料的满意,惶遽地说:“没有呀!我真没收到呀!重要不重要?高先生什么时候发的?”倒像自己撒谎,收到了信在抵赖。

       1.这段文字分别写出了高松年和方鸿渐怎样的性格特点?

       2.这段文字使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

       3.这段文字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这段文字是如何产生讽刺效果的?

       春 之 声 【思考练习题】

       一、谈谈本文的语言特点

       二、阅读全文,指出哪句话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三、小说是怎样将主人公的见闻与联想紧密结合起来的?体会小说的 “意识流” 特点。

       四、“春之声”具有什么样的象征主义?

       五、分析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赫克托耳之死 【思考练习题】

       一、阅读荷马史诗,复述特洛伊战争的经过,具体讲述《伊利亚特》所述的故事。

       二、特洛伊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三、分析阿契里斯和赫克托耳二位英雄的形象?

       四、举例说明课文中 是怎样利用多种不同的艺术手法突出人物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的?

       五、举例说明课文 所具有的民间口头文学的艺术特点。

       老 人 与 海 【思考练习题】

       一、怎样理解桑提亚哥的 “硬汉性格” ?

       二、怎样埋解《老人与海》的寓言化和象征性特征?

       三、《老人与海》运用了许多独自式的心理刻画,这是为什么?

       四、试结合《老人与海》分析海明威简洁明快的叙事特点和简练的语言特点。

       五、阅读《太阳照样升起》,分析作品是怎样描写“迷惘的一代” 的。

       游 园 【思考练习题】

       一、本折戏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二、分析杜丽娘的性格特征,并说明是怎样刻画杜丽娘内心世界的。

       三、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各层大意。

       四、解释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2.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3.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4.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5.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

       哈 姆 雷 特 【思考练习题】

       一、阅读全剧,复述全剧的故事情节。

       二、为什么说哈姆莱特的形象是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

       三、怎么理解哈姆莱特行动的犹豫和延宕?

       四、“生存还是毁灭”这段独白,表现了哈姆莱特怎样的内心世界?

       五、阅读《罗密欧与朱丽叶》,思考其主题,并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同哈姆莱特与奥菲莉亚的爱情加以比较。

第四篇:大学语文课后练习总结

       大学语文

       《鹿鸣》

       1、分析这首诗的文化内涵。

       诗以鹿鸣起兴,营造了一个热烈而又和谐的氛围,君臣之间的宴会,那种本已存在的拘谨和紧张的关系,马上就会宽松下来。通过宴会,可以沟通感情,使君王能够听到群臣的心里话。而以鹿鸣起兴,则一开始便奠定了和谐愉悦的基调,给与会嘉宾以强烈的感染。

       此诗自始至终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宴会,它不是一般的吃吃喝喝,满足口腹的需要,而是为了“安乐其心”,使得参与宴会的群臣心悦诚服,自觉地为君王的统治服务。

       通过《鹿鸣》这首诗的简单分析,我们对周代宴飨之礼——包括宾主关系、宴乐概况,可以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2、分析这首诗的写作特点。

       鹿鸣诗通过重章叠句,押韵的手法,表达着周代君臣和睦,彼此尊重,相互之间虚心接纳意见,共同管理好君国的美好事态。

       《山鬼》

       1、分析山鬼的形象?

       山鬼即一般所说的山神,因未获天帝正式册封在正神之列,故仍称山鬼。

       本篇是祭祀山鬼的祭歌,山鬼是一位美丽的女山鬼,是一个多情、痴情但却失恋的美女,她深感孤寂,饱含凄婉,内心忧愁,是一个失意与哀怨交织的形象。

       2、本诗在刻画人物时又何特点?

       ① 在刻画女神形象时采用人神杂糅的艺术手法,诗中的女神既有神的身份和生活习惯,又有人的容貌体态和七情六欲,人神融为一体。既真实生动,又浪漫。

       ② 诗人还善于借景抒情,把人物的刻画和环境气氛描写完满和谐地统一起来,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将描写与女神感情变化的心理历程紧密融合。

       3、体会山鬼赴约前后的微妙心里变化。

       全诗分三个部分,非常细致地刻画了女神赴约过程中细腻的心态。

       ① 先写女神收拾打扮,准备与心爱的人约会,并采摘芳香的花草以“遗所思”,表达对爱情的憧憬、痴情。

       ② 接着写女神等待心爱的人来约会的过程,在久久等待中怅然若失,在怅然若失中仍为对方寻找失约的理由,着重表现其焦虑、希望和矛盾。

       ③ 最后女神终于明白对方失约了,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女神失恋后烦乱、痛苦、失望、哀怨交织的复杂心情。

       全篇展示了女神喜悦——惆怅——哀怨的心灵波动,层层深入地表现了女神的美丽、痴情和忠贞。

       《燕歌行》

       1、《燕歌行》是如何围绕着“思”字进行描绘的。(1)对远方丈夫的思念;(2)对远方丈夫的担忧;(3)思妇的无奈与无聊;(4)思妇的哀伤。

       《春江花月夜》

       1、本诗在写景抒情中运用了大量的暗示手法,你能找出这样的诗句吗?

       答:“白云一片去悠悠”,暗示游子远去,“月徘徊”,暗示思妇徘徊楼台、望月思人;月照“妆镜台”,暗示思妇对镜伤怀;月光“卷不去”、“拂还来”,暗示相思之情缠绵悱恻、难以排遣;“光不度”,暗示情不变;“梦落花”,暗示春将尽;“落月复西斜”,暗示游子夜夜望月思归。

       2、本诗的感情基调是“哀而不伤”,谈谈你的感受和认识。

       答:全诗的感情基调是“哀而不伤”。诗人由景引入,用对照的手法,一方是流落江畔孤栖舟中的游子,一方是隐现高楼,夜夜伤怀的思妇。彼此仰望,有情无法倾诉,最后发出空有春江花月夜的感慨,以及诗人思乡,思妇思夫的感伤之情。但与此同时,诗人又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生动描述,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了人间纯洁的爱情,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表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胸襟以及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3、分析本诗的艺术特色

       1、本诗最大的特点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诗中写了许多色彩鲜明的形象,如花林、白沙、白云等,这些景物又都

       在皎洁的月光下获得了和谐统一的色调,造成了一个绚丽优美而又宁谧柔和的诗境。3 诗的韵律节奏也富有特色,每四句一换韵,平仄相间,形成整齐有致而

       又错综变化的韵律。

       4、诗歌语言自然流畅,旋律圆润悠扬,语言上采用了一些顶真连环句式,如“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情味无穷。

       《圆圆曲》

       1、对主人公陈圆圆抱着怎样的态度?

       陈圆圆——幼年丧母,为苏州名妓→被强征入宫,遭冷遇→入田府为歌

       伎→被吴三桂娶为妾→被刘宗敏掳获 →复为吴三桂所得→遭正妃悍妒,独居别院,后乞求削发为尼→自沉池水。

       从一个民间的采莲女到富贵荣华的平西王妃,命运跌宕起伏;引发明清易代的历史剧变,阴差阳错,都是身不由己。关山漂泊,辗转流落,完全无法自主,她的命运正像“狂风”中被吹扬的“落花”。对陈圆圆寄与了深切的同情

       2、吴三桂是个颇具争议的人物,有人赞赏他对爱情忠贞,有人谴责他断送了大明江山,还有人认为他的人生历程根本就是一个悲剧。对这些,你有何看法?

       对引狼入室导致明清易代的吴三桂,肯定有憎恶之情;吴三桂作为清朝新贵,诗人不得不投鼠忌器,婉转隐约 闪烁其辞;而作为一代文学家,对于吴三桂的悲剧性人生处境又不免同情,吴不能忍受所爱之人被人强占的耻辱,冲冠一怒,而由此付出的代价,是包括父亲在内的全家的毁灭。

       所以吴伟业对于吴三桂的态度是很令人寻味的,不是明确的,而是含混的,不是单一的,而是错综复杂的,似乎有嫌恶之情,又有婉曲的嘲讽,却又不时流露出同情。(此题注意加上自己的看法)

       《徐文长传》

       1、袁宏道在这篇传记中倾注了强烈的感情,处处让读者可以感受到的存在。请具体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自始至终充溢着的强烈感情。开篇伊始,就以与陶望龄共读徐渭诗集“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直至“童仆睡者皆惊起”的狂喜情态,鲜明地表示出他对徐渭诗歌的爱慕。尔后或叙或议,又时时表露出他对徐渭才气性情的折服激赏。如言其为人行事,是“信心而行,恣臆谈谑”;言其诗,是“如水鸣峡,如种出土”;评论其书画,则是“笔意奔放”、“超逸有致”。在行文中,还每每情不自禁,平添感叹。

       2、文章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徐文长之“奇”的?

       •(1)才能奇异。

       •(2)性情奇怪。

       •(3)遭际奇特。

       3、徐文长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你对此如何让看待?

       徐渭才气超人,术有专攻,业有专精,但在科举考试中却 “不得志于有司”,一再落选。长期怀才不遇的遭际,使他精神压抑、性情乖张,以致发为狂疾,抱愤而卒。对此,既深表同情,叹息“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更怀抱不平,感慨徐渭之所以命途多舛,是因为他的才能过于 杰出。这就委婉地揭明了徐渭“数奇”的真正原因在于“有司”的不明不公,在 于当时的世俗不能容人!其实,徐渭“独立一时”的才气与他数困于科场的遭际,还从侧面昭示了当时科举制度的腐朽,揭示了在封建社会中,一个优秀人物往往 会横遭埋没、扼杀的悲剧性命运。

       《霍小玉传》 论述作品主题思想的深刻性。

       通过这出爱情悲剧的描写,最深刻、最尖锐、最无情地揭露了唐代门阀

       制度的罪恶,为被压迫、被侮辱、被损害的妇女提出了血泪控诉。试析霍小玉、李益的人物形象。

       霍小玉:首先,小玉的出身是低微的,这就决定了她不会再有更好的命运。

       其次,她是清醒的,尽管是不彻底的。

       第三,她是痴情的,对爱情忠贞不渝。

       第四,小玉是有反抗的,尽管这种反抗是有限的。

       李益:首先,这无疑是一个负心人的形象。

       其次,这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人物。李生在长安待试拔萃时确有博求名妓, 玩弄女性的思想。然而当他和霍小玉见面后,便被霍小玉的才貌品德所征服,故而

       自始至终对她是怀有感情的,对自己的负心,感到羞愧,对同小玉的割舍也感到痛

       苦。他在个人意志和家长权威对立中内心充满矛盾和痛苦,由重情到薄情、绝情,绝情后仍复有情。从他这个形象上,也对封建等级制度的丑恶和封建礼教的 3 本篇传奇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此传奇结构,有两条线索和三个层次。李益是一条线索,小玉又是一

       条线索,两条线索时分时合。三个层次即定情、负心、死别。这一切又是由许多

       场景和细节组成的。由于善于剪裁衔接,前后照应,全文就如行云流水,一

       气呵成。

       《预言》

       何其芳

       生平与著作

       何其芳(1912—1977),四川省万县人,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收集有《预言》、《画梦录》、《刻意集》等,是现代派的代表诗人之一,并因与李广田、卞之琳合出《汉园集》而被称为“汉园三诗人”。

       一、诗歌所表达的思绪和情怀

       《预言》是何其芳的成名作,是一首爱情诗,全诗共分6节,以“年轻的神”的踪迹为线索,倾诉了诗人每一刻的痴情。诗人心中的爱神形象是光彩动人的,诗人深深地眷恋着她,充满柔情地想象着她的到来,热情赞美她的美丽,同时也倾诉失去她的惆怅。

       二、诗歌的主题

       《预言》抒写了个人的思绪与情怀,一方面流露着抒情主人公辨别不清前行方向的怅惘,另一方面又暗示出企盼获得某种超现实力量伴行、引导的夙愿;但希望最终不愿驻足,与之擦肩而过,留下的只有无奈与空寂。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上世纪30年代初一部分知识分子面对社会混乱、国家贫弱的真实心境。

       三、诗歌的艺术手法

       1、运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

       2、意境朦胧恍惚、扑朔迷离,但是抽象的情思却具体可感。

       3、遣词用语细腻、缠绵。

       4、语言上,形式整齐一致,富于音乐性,全诗六节,每节六行。每行的长短也落差不大。六行大体押韵(第一、四、五、六节基本押相同的韵脚,二、三 节又改用了其他),属于半自由半格律诗体。读起来使人产生平和、愉快的感觉。

       《手推车》

       艾 青

       一、思想内容

       全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围绕手推车的 “尖音”进行艺术渲染,与北国人民的“悲哀”相呼应。第二部分紧扣手推车留下的“辙痕”进行铺陈,与北国人民的“悲哀”相交织,从听觉到视觉给人以强烈的触动。

       思想内容:诗中的手推车是一种象征的意象。通过它刻画了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对民族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也蕴涵着对保守呆板落后的生活方式的悲哀。

       二、《手推车》的审美特征(艺术特征)

       1、颜色、声响与线条的有机调配,是诗作最突出的艺术创造。诗人本有的绘画根底赋予作品以白、灰、黄相间的色彩浸染,使文本具备了鲜明的画面感,再辅之车轮尖音的描摹、交错辙迹的刻画,令人获得了多种审美感受。而贯穿其间的诗人独有的忧郁,更令人感到韵味的沉厚、绵长。

       2、语言方面,单片句子错落有致,上下两片之间则形成对应、对称,别显出一种整齐、和谐与工稳、凝练。

       三、为什么说艾青标志着我们民族有了自己成熟的诗人?

       当时已完全站在先进阶级立场上的诗人,进一步深入到现实生活当中发掘创作宝藏,用自己的诗歌思索着民族的命运,传达着人民的心声。在这篇作品里,诗人以飞扬的神思在作鸟瞰,北国严冬下的肃杀与阴冷、干涸与荒凉被尽收眼底 ;进而把生成的思绪汇聚在一架落后的却又是北方人民最常使用的运载工具手推车上,景象与物象随即融为一体,营造出诗歌厚重的思想内涵:这块肃杀、阴冷、干涸、荒凉的土地,何不是我们古老、贫穷祖国的缩影呢?手推车承载的则是存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我们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悲戚——只有一个轮子的它所负太重了,以至于轮轴都发出刺耳的尖音,过后留下深深的碾痕!

       《铸剑》

       鲁迅

       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小说之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字豫山。1898年更名为周树人,字豫才。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主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等。

       一、黑色人(宴之敖者)的形象分析

       (1)貌如其人:黑(夜的颜色、冷峻、庄重、死亡的颜色、复仇者的颜色),瘦得如铁,表现出坚定有力。

       (2)善于复仇:设计了“诱敌深入”的复仇方式,不仅有复仇的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而且十分懂得复仇的策略和方法。

       二、复式主题结构(复仇、批判国民性)

       (1)艺术地再现折射了20世纪初期中国现实的世界,主要人物宴之敖者不仅具有现实人生的依据,更具有鲁迅的人格烙印和精神风范,表现了鲁迅的向害人者、害人社会的坚决复仇的思想。

       (2)状写出悲壮、崇高的复仇却终究被“庸众”、“看客”消解为无。体现了鲁迅一以贯之的对国民性的批判的现代思想。

       三、对鲁迅复仇精神的理解

       从现实背景来看,《铸剑》为何写得这样酣畅淋漓、大快人心?这就不仅有赖于鲁迅非凡的文学才华,而更得力于他的半生血火交织的斗争经历了。在回顾自己的半生经历时,他曾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怀疑什么?怀疑的就是那些假革命的反革命者,他们假借革命的名义,杀害了多少无辜的革命者。辛亥革命实际上的失败、秋瑾的被杀、袁世凯的大杀“革命党人”、“五卅惨案”、“女师大事件”直至 1926 年“三一八惨案”,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军阀血腥屠杀手无寸铁的请愿学生,鲁迅的学生刘和珍等倒在血泊中„„这些“血的游戏”把鲁迅压抑得喘不过气来,也激发了他的反抗的、复仇的怒火。《铸剑》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写成的,它是鲁迅革命的复仇主义的艺术结晶。

       四、《铸剑》的艺术特色

       (1)超凡的想象力,荟萃了多种多样的创作方法、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段。浪漫、写实、象征被间或运用,奇谲、怪异、魔幻被融为一体,使得作品具有怪诞的意象和神秘的气氛。

       (2)令人品味到刻意的调侃,辛辣的嘲弄、讥讽,乃至冷酷的“黑色”幽默。

       《乡愁四韵》

       余光中

       一、用来表达乡愁的感受的四种意象之间的关系

       长江水——比起黄沙沉沉的黄河水来,长江取于天上,让人感到神圣,从而显示了对祖国思念不是普通的思念,是高于其他思念的一种情感。海棠红——海棠是中国民间居家庭院的常见景物,而今,家乡的海棠依旧,游子却只能在异地的思乡之情中默念。诗人倍受思乡之情的折磨,经受着“沸血的烧痛”。同时,一张“海棠红”还有另一重含义,作为一个生活在特殊背景下的诗人,祖国在他的心中是“一张海棠红”,(注:中华民国的版图包括现在的蒙古,大陆部分形似海棠叶)诗人面对完整的故国版图,却流落在这张“海棠叶”之外,国土的分裂使诗人愤激不已,心如泣血。雪花白——诗歌一二两章选取“长江水”、“海棠红”两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土和传统文化深深的依恋与愿望无法实现的痛苦心情。第三章选取了“雪花白”这一富有民族特色的意象。这是诗人由炽热的追求跌到冰冷的现实之后的一种反思。雪花是自由的,它不受限制,可在空中自由飞翔。这里的“雪花白”实际上是诗人的化身,体现了诗人纯洁的心愿。诗人愿作两岸交往的使者,为两岸的统一而努力。“家信的等待”说明割断多年的乡情与亲情,在倍感严寒的季节最温馨的是家书的问候。腊梅香——“腊梅香”预示着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即将来临,暗示了大陆与台湾关系的改善。统一毕竟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母亲对游子永远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游子思念母亲,心中充满了温暖,这正是诗人正视现实而又能执着追求的心理源泉——亲情、乡情、爱国之情的强大的召唤力和凝聚力。

       二、诗歌的艺术特色(五点)

       1、意象独特,寓意深远。诗人将富有民族特色的“长江水”、“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四组意象有机地组织在一起,用来表达思乡爱国之情。以象征中华文明的“长江水”为第一意象,并由此延伸到居家常景的“海棠红”,构成对家与国的整体思念。然后,由实到虚,渴望一片“雪花白”,“一朵腊梅香”,构成了全方面的思乡之情。

       2、联想自然,环环相扣。《乡愁四韵》围绕中心展开层层联想。第一节第一层联想把“长江水”比作“酒”,凸现乡愁孕大含深,至真至醇;第二层联想由“酒”到“醉酒的滋味”则顺理成事,展示了乡愁撩人情思、令人心醉的特点; 第三层联想把“乡愁的滋味”类比“醉酒的滋味”,化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浅显。其余三节的联想扩展作用与此类似。

       3、选词用语,别出心裁。不说“一张红海棠”、“一片白雪花”、“一朵香腊梅”,而偏说“一张海棠红”、“一片雪花白”、“一朵腊梅香”。诗人的匠心在于:用“一张海棠红”来强调“红”,以突出“红”的鲜艳灿烂,而这“红”又与后文的“血”自然相连;用“一朵雪花白”来强调“白”,白得晶莹剔透,纤尘不染,而这“白”字又与后面的“信”紧密相连;用“一朵腊梅香” 来强调“香”,以突出腊梅的清香四溢,沁人心脾,而这“香”字又与下文的“母亲”相连接。相反,如果说“给我一张红海棠”,“给我一片白雪花”,“给我 一朵香腊梅”,后面随文就势的联想就无法展开。

       4、一咏三叹,感情浓烈。每章首尾两长句反复吟诵,遥相呼应,使夹在中 间的三个短句显得更为紧迫,充分显示了愿望的迫切程度。而每一章的韵脚仅为两字,换韵之少,更显示了这种感情的凝重。

       5、运用了比喻、反复、通感的修辞手法

       总结: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是他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依恋和认同,是诗人长期在香港台湾美国等地漂泊,对大陆故土的一种怀恋。

       《夜航船》

       余秋雨

       一、介绍

       余秋雨(1946年—),浙江余姚人。当代著名戏剧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以散文集《文化苦旅》震动文坛,从此打出“学者散文”(或曰“文化散文”)的旗帜,其作品沉静而具有文化底蕴,有人称他“左手写散文,不落其浅薄,右手著理论,也不失其艰涩难明”。本文选自《文化苦旅》。

       二、夜航船所折射出的中国文人形态特征

       “夜航船,历来是中国南方水乡苦途长旅的象征。”

       第一重象征——象征一种交通工具,“山民们夜夜听到这个声音,习以为常,但终于,也许是身边的日子实在混不下去了,也许是憨拙的头脑中突然卷起了幻想的波澜,这笃笃笃的声音产生了莫大的诱惑。不知是哪一天,他们吃过一顿稍稍丰盛的晚餐,早早地收拾好简薄的行囊,与妻儿们一起坐在闪烁的油灯下等候这笃笃声。

       第二重象征——象征一种摆脱闭塞,走向开放;挣脱苦难,走向富裕的希望,“外出的山民很少有回来的。有的妻子,实在无以为生,就在丈夫上船的河滩上,抱着儿子投了水。这种事一般发生在黑夜,惨淡的月光照了一下河中的涟漪,很快什么也没有了。过不了多久,夜航船又来了,依然是笃笃笃、笃笃笃,慢慢驶过。” 第三重象征——象征一种残酷的、无奈的、苦难的生活,“偶尔也有些叫人羡慕的信息传来。乡间出现了远途而来的老邮差,手中拿着一封夹着汇票的信。于是,这家人家的木门槛在几天内就会跨进无数双泥脚。夜间,夜航船的敲击声更其响亮了,许多山民开始失眠。”

       第四重象征——象征着财富与荣耀,象征着命运的终于扭转“几张汇票使得乡间有了私塾。一些幸运的孩子开始跟着一位外乡来的冬烘先生大声念书。进私塾的孩子有时也会被笃笃声惊醒,翻一个身,侧耳静听。”

       第五重象征——象征一种文明“缉查人员拦住夜航船,见到的常常是神态高傲的殷富文士,只好点头哈腰连忙放行。船老大也就以利言相讥,出一口积压多年的鸟气。”

       第六重象征——象征中国古代文人的理想国:入世,进而入仕“船头的浪,泼不进来;船外的风,吹不进来;航行的路程,早已预定。谈知识,无关眼下;谈历史,拒绝反思。十年寒窗,竟在谈笑争胜间消耗。把船橹托付给老大,士子的天地只在船舱。一番讥刺,一番炫耀,一番假惺惺的钦佩,一番自命不凡的陶醉,到头来,争得稍大一点的一个铺位,倒头便睡,换得个梦中的微笑。”“中国文化的进程,正像这艘夜航船。”

       第七重象征——象征中国古代文化、文人,甚至中国整个的封建社会夜航船文化的特征就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特征,也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特征:

       (1)对外的封闭性

       (2)进程的缓慢性

       (3)缺乏创造性和主动性,因循守旧

       (4)脱离实际和民众

       三、夜航船笃笃笃声的象征意义

       夜航船上笃笃的击打声,又像笃笃的木鱼声,祖母分不清,我也分不清。也许出世(出世指超脱人世,摆脱世事的束缚。笃笃的木鱼声象征出世)、入世(入世指投身到社会里,夜航船上笃笃的击打声象征入世)原本就是一个循环。出世的功夫,要往入世做;入世的目的,要向出世寻。笃笃声永不停息,响在有心人的梦里,像是长远的召唤和引诱。夜航船里也仍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空间——也对,旅人的故事,本就在于旅途。

       四、《夜航船》的主题思想

       文章以南方水乡夜航船这一传统的交通工具为话题,从明代文人张岱的同名著作引起联想,描述了对夜航船的童年记忆和想象,展示了“夜航船文化”产生的社会环境,对具有因循守旧、脱离民众和实际等诸多特点的中国古代文化、文人进行了批判,同时对“夜航船文化”在现代终于开始被具有新的色泽和气氛,的文化逐渐替代进行了展望。体现了作为一个当代知识分子对文化、学术进行的思索。

       五、《夜航船》的艺术特色

       1、意蕴深邃

       2、语言简朴流畅,娓娓道来

       3、结合对比、象征等手法,又将描写、抒情和议论穿插运用

       《未来世界》

       王小波

       一、简介

       王小波(1952~1997 年),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时代三部曲”:《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在整个三部曲系列中,他以喜剧精神和幽默风格述说人类生存状况的荒谬故事,并透过故事描写权力对创造欲望和人性需求的扭曲及压制。课文选自“白银时代”包括《白银时代》,二、主题思想

       作品展示了一个奇幻的世界,这是一个看似荒诞,却充满了趣味的新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特立独行的价值观是主题,“我”就具有特立独行的精神。作品展示了“假正经”世界的荒唐、荒谬和可笑,讽刺了集权制度的种种卑劣面目。通过“神经质”式的语言展示了真实面目和道貌岸然之间的对立关系,让我们在欢笑中体会些许的悲凉。

       《公园里》

       【法】普列维尔

       一、主题:永恒的爱

       诗歌通过瞬间的一个吻,表达了永恒的(超越时空的)爱。在时间的维度里,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吻只是一瞬间的,但是人因为有了爱情,瞬间便变为永恒。所以诗人将两个时间进行对比:一千年一万年~瞬间的永恒.在空间的维度里,公园是微小的,人只是处在公园的一个角落。但是公园因为有了人类的爱情,微小也就变得伟大。所以诗人将两个空间进行对比:天上~公园的伟大。

       二、巧妙的构思

       一千年一万年——瞬间

       蒙苏利公园——巴黎——地上——天上

       问题:为何采取这样的层次?

       全诗只有一个特写的瞬间——情人间的亲吻,这一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不朽。小诗先用时间来对比,再用空间来衬托,时间上由远及近,空间上又由近及远,以至于无穷。亲吻这一场景定格后被迅速推远,这一戏剧化的视角变化,使得这个永恒的瞬间的重要性得到足够的表现,这一手法还给予这首隽永的小诗某种装饰性。

       《窗前晨景》

       【美】T.S.艾略特

       介绍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1965),出生在美国,后期象征主义的杰出代表。作品有《荒原》(1922)《四个四重奏》(1935-1941)等,强调通过“客观对应物”,即用象征和暗示的方法来表达内心世界的真实,《荒原》揭示了西方社会中人们的精神世界已干涸如“荒原”,被西方评论家称为现代诗歌的里程碑。

       一、艾略特《窗前晨景》描写现代城市怎样的病态征象? 刻画了现代城市生活的无意义与沮丧。艾略特悲观地看到,欧洲文明在物质生活的欲望中日益崩溃,人们精神世界庸俗、空虚如同一片荒原,价值观念的破灭造成了心灵的异化。

       二、请体会分析诗歌意象(“潮湿的灵魂”“沮丧地发芽”“撕下一个空洞的微笑”等)的表达效果。

       《窗前的清晨》奇特的意象之中寓含着颇为深刻的内涵。选取了清晨时刻似乎毫无关联的两幅画面,一是女仆在地下窒的厨房里准备早餐,一是街头一个过路人被掠入视线时那一刹那的印象。全诗基调十分阴郁,即使那有着一丝亮色的“微笑”都是“茫然的”,况且还是“扯来的”,勉强至极。艾略特主张用客观对应物间接地暗示的情感,以引发读者的情感。第一节那在伦敦地下室厨房里劳作的女仆终年不见阳光,她们接触到的外界惟有地下室透进的光线与空气。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甚至连灵魂都被渗透成阴湿状态!她们内心残存的某些希冀与切盼,如种子般还在想方设法地抽出幼苗,但却是如此忧郁、沮丧甚至绝望!刻画出物质世界里现代人心灵的贫瘠。“灵魂发芽”这一表述就是一个典型的客观对应物,也是艾略特创造的奇迹而形象的意象之一,第二节描写了一个在伦敦大雾中走过的身着泥污的裙子过路人。她茫然地、麻木地向别人挤出笑意。这微笑轻飘飘的,没有重量,它只在空中浮了一会儿便消失于视线之外。诗人把个人情感系在这场雾之中,雾如棕色的浮波,不是人们想象中那种纯洁的白色,它显得很不洁净,不仅阻碍了视线,而且隔绝了人与人的相互沟通,给人心灵抹上一层阴影。

       《禽兽为邻》

       【美】梭罗

       一、描写潜水鸟一段,的描写有什么特点?

       潜水鸟的表演,被描写得精彩绝伦。演出以瓦尔登广阔的湖面为舞台,以寥寥数笔勾勒出潜水鸟的形态美:“姿态堂皇”“身段矫健”“胸羽雪白”。更以大量笔墨渲染潜水鸟最显著的特征——一种奇特的叫声:“奔放的笑声”、“狂笑一阵”、“恶魔般的狞笑”、“怪笑”„„

       它还有一种特殊的本领——潜泳,作品对此做了重点描述。最有意思的是,作品中出现了一人一鸟在湖面追逐斗智的场面。在捉迷藏的游戏中,表面上看起来呆头呆脑的潜水鸟,却意想不到地机灵,给文章染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形象生动而富有情趣。

       二、梭罗笔下的鸟类与鸟类科学报告有怎样的区别?叙述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情景,字里行间是怎样的一种态度和情感?

       《瓦尔登湖》一书中有许多篇幅是关于动物和植物的观察记录。以至于同时代的人误将此书理解成一本有关自然的文献,而忽略了其中关于哲学的内容。其实,梭罗的贡献是建立在这两方面之上的。

       在自然观察方面,但是只有当梭罗的著作出版后,大家承认他才是自然随笔的创始者。在他之前描写自然界的作品,只是以“书信”、“插叙”和“杂志文章”的形式出现,报道他们对于自然界的发现。是梭罗使自然散文独立门户,赋予了它新的概念。梭罗是自然随笔的创始者。

       在哲学思考方面,如果我们把梭罗《瓦尔登湖》中关于鸟的段落与奥杜邦《美国的鸟类》一书加以比较,不难发现奥杜邦的书仅仅是科学报告,而梭罗的文章则是关于自然的艺术创作。把关于自然的观察与体验详细地记录下来,并赋予通俗的哲学意义。积极倡导一种生活观念,一种与现代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对立的简朴的生活方式。

       《致青年诗人的一封信》

       里尔克

       一、如何进行创作?

       (一)——后期象征主义的创作主张

       后期象征主义的艺术主张:坚持凭借直觉把握内在真实的创作方法,主张寻找思想的“客观对应物”,以可感的形式的形式去体现抽象的理念,在象征、意象中隐含人生的哲理。正如里尔克在课文的主张:写出自己的东西„„描写您的悲哀和愿望,描写„„思想和„„信念。„„撷取您身旁的事物,您梦中的景象和您记忆中的事件。

       (二)要具有审美眼光,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唤醒记忆深处的东西,设法把这种从前被淹没的感受挖掘出来。正如里尔克在课文的主张:“对于创造者来说,世界上没有平凡,没有平凡而无关紧要的地方。”

       二、如何评价作品

       好的作品必然是作家内心世界的体现和表达。正如里尔克在课文的主张:“从这种转向内心,潜入个人世界的过程中产生出诗来„„您将把它们视为您的可爱的天然财富,您的生命的一部分,您的生命的声音。一部好的艺术作品,是从必要性中产生的。在它的这种起源中,蕴涵着对它的判断,世界上没有别的判断。”

       三、本文的写作风格

       语重心长,谦虚和蔼,坦率诚恳,情感真挚,使人油然而生亲近感,处处体现出他对青年人的关心和帮助。

       附录:

       文学常识

       张若虚:与贺之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战国策》:有名《国策》、《国事》、《长书》。记载了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史实。由汉代刘向编集,属国别体杂史。善于运用寓言故事和新奇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

       余光中:在古典文学史上,写雨最出色的词是蒋捷的《虞美人》,在现代散文史上,写雨写得最出色的散文大概要数余光中的《鬼雨》和《听听那冷雨》

       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白玉苦瓜》等,散文集《左手的缪斯》、《逍遥游》、《分水岭上》、《记忆像铁轨一样长》以及《隔水呼吸》等。

       《春江花月夜》:全诗运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借江月永照,明月长圆来抒发对生命短暂的感叹。借落花、流水、残月烘托游子的思归之情。

       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与钱谦益、龚鼎并称“江左三大家” 《圆圆曲》:歌行体长诗。袁枚评价全诗“用元白叙事之体,拟王骆用事之法,调既流转,语复奇丽,千古高唱矣。”

       袁宏道:字中朗,号石公,“公安派”领袖。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与其兄宗道,弟中道并享盛名,世称“三袁”

       二、翻译

       1、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翻译:李广的才气,天下无双,他仗着自己有本领,屡次和敌人正面作战,恐怕会失去这元大将。

       2、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翻译:李广治军简单易行,然而敌人如果突然进犯他,他就无法阻挡了。而他的士卒倒也安逸快乐,都甘心为他去死。

       3、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

       翻译:李广身材高大,臂膀像猿一样,他射箭的本领也是天赋。虽然有子孙或他人向他学习,但谁也不能赶上他。

       4、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军中自是服其勇也。明日,复力战,而博望侯军亦至,匈奴军亦解去。汉军罢,弗能追。

       翻译:这时天刚黑,将吏士兵都面无人色,而李广意气自如,更加努力整顿军队。军中从此更佩服他的勇气了。第二天,再奋力作战,博望侯的军队也来了,匈奴军队因此解围而去。汉军因疲劳,不能追击。

       5、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

       翻译:我过去做陇西太守时,羌人曾经反叛,我诱降了他们,投降的有八百多人,我用欺诈的方法在一天里把他们杀死了。

       6、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

       翻译:大将军卫青也是密受武帝的告诫,认为李广年老,命运不好,不要派他与单于对敌,怕达不到原来的期望。

       7、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

       翻译:太史公说:《论语》说,“本身行为正,不下命令,人们也奉行;本身不正,下命令,人们也不会奉行。”这说的是李广啊。

       8、公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翻译:因此胡宗宪更加看重他,一切奏疏、公文等,都请他代作。

       9、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哉!悲夫!

       翻译:正因为没有什么不奇异,因此没有什么是顺顺当当的。可悲啊!

       三、简答题

       1. 简述《春江花月夜》的感情基调?

       全诗的感情基调是“哀而不伤”。诗人由景引入,用对照的手法,一方是流落江畔孤栖舟中的游子,一方是隐现高楼,夜夜伤怀的思妇。彼此仰望,有情无法倾诉,最后发出空有春江花月夜的感慨,以及诗人思乡,思妇思夫的感伤之情。但与此同时,诗人又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生动描述,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了人间纯洁的爱情,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表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胸襟以及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2.谈一谈《双调-夜行船》的语言特色?以及诗人用什么样的手法描写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语言特色:俗中透雅,既明快率真,又优美富有韵味。

       诗人用对比手法描写了两种人生态度:a.看破红尘,与世无争,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b.热衷名利的人生态度。3.《听听那冷雨》使用了一系列的表现手法,请简单举例说明。

       使用了比喻、转化、双声叠韵、对偶、拟人等一系列的表现手法。

       “美国的西部,多山多沙漠,千里干旱,天,蓝似安格罗·萨克逊人的眼睛,地,红如印第安人的肌肤,云,却是罕见的白鸟。”(比喻)

       “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哒哒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转化,双声叠韵)

       “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对偶)

       “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拟人)4.《水龙吟》中怎样一步步抒发自己的感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诗人上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通过秋高气爽,水阔天高的壮观景象的描写,移情于景,抒发诗人抗金御敌的战斗渴望收复故土的爱国情怀与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下片由景转情,化用三个典故抒发词人对破碎河山却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失意感慨,郁闷,孤愤从而表现出悲凉顿挫的沉郁。5.《水龙吟》中写景的顺序颇具匠心,试加以分析。(写景先写远山后写搂头的好处)

       1)先远后近登临观赏时的游园顺序。2)便于由写景到抒情的转换。3)楼外秀丽壮观的远景能很好的反衬楼中这位江南游子的孤寂,落魄,由此,一个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英雄之士的形象凸显而出。

       4)便于移情于景,寓情于景。

       6.简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的驳论结构。

       第一部分概述悲观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产生的背景,树立起批驳的靶子,随后沿着自信力-他信力-自欺力的方向逐层推进,论述,最后辨证地指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人”,他们才是民族的脊梁和希望。7.谈一谈《湘夫人》的艺术特色。

       1)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把神人性化,同时还运用了反复、联想、比喻、夸张、想象等手法。

       2)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3)写出了湘君细腻的心理发展、变化的过程,他的心细而浪漫。4)描写对象时运用的语言有鲜明的楚地特色。5)抒情时运用明暗对比的双层结构方法。

       1楚辞与《诗经》并称诗骚,被视为中国古典诗歌的2大源头。2《山鬼》选自《楚辞﹒九歌》(11篇)

       3初唐四杰:骆宾王,王勃,杨炯,卢照邻。4吴中四士: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5江左三大家:吴伟业,钱谦益,龚鼎孳。6汉园三诗人: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7陈子昂打破宫廷文人一统天下。

       8《战国策》的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战国策》的称呼:《国策》,《国事》,《短长》,《长书》,《事语》,《修书》。刘向(目录学之主)编成33篇。

       9公安三袁: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提出“世道既变,文亦因之”,“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不肯下笔”,“性灵说,是公安派散文的核心”。

       10唐代传奇是唐代的文言小说,源于六朝志怪小说,唐传奇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小说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

       11蒋防的成名作是传奇《霍小玉传》,明人汤显祖曾据此篇小说作有戏剧《紫箫记》和《紫钗记》。

       12史记《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为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列传是大臣级别的人或其他有特色的人。13吴伟业——娄东派,梅村体,并有一代诗史之誉。14何其芳收集有《预言》,《画梦录》,《刻意集》等。15鲁迅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

       16余光中——乡愁诗人,第一部诗集《舟子的悲歌》。

       17余秋雨以散文集《文化苦旅》震动文坛,从此打出“学者散文”(或曰“文化散文”)的旗帜,有人称他“左手写散文,不落其浅薄,右手著理论,也不失其艰涩难明”。18王小波有小说《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时代三部曲)。19T.S.艾略特著作有《荒原》,《四个四重奏》,《荒原》揭示了西方社会中人们的精神世界已干涸如“荒原”,被西方评论家称为现代诗歌的里程碑。20《禽兽为邻》选自梭罗的《瓦尔登湖》。21《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第五篇: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课后练习部分答案

       第一章作业

       6、简要叙述软件设计在软件工程中所处的位置和重要性。

       答:

       所处的位置:软件需求分析需求规格说明软件设计设计文档软件编码。

       重要性:

       (1)是对软件需求的直接体现;

       (2)为软件实现提供直接依据;

       (3)将综合考虑软件系统的各种约束条件并给出相应方案;

       (4)软件设计的质量将决定最终软件系统的质量;

       (5)及早发现软件设计中存在的错误将极大减少软件修复和维护所需的成本。

       7、软件设计应该包含哪些要素?

       答:

       软件设计应该包含:目标描述、设计约束、产品描述、设计原理、开发规划、使用描述。

       8、软件体系结构与软件设计有何关系?软件体系结构的出现有何必然性和重要意义?

       答:

       软件体系结构与软件设计的关系:软件体系结构设计作为软件设计过程中的活动之一,能在较为抽象的级别上描述整个软件系统的结构,成为大规模、复杂软件系统设计中必不可少的步骤。

       软件体系结构的意义:软件体系结构将构件以及构件之间的连接作为软件体系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软件体系结构使软件复用从代码复用发展到设计复用和过程复用,为不同的人提供了共同的语言,体现了系统早期的设计决策,并作为系统设计的抽象,为实现框架和构件的共享与复用,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第二章作业

       1、简述UML的特点和用途。

       答:

       UML的发起者在最初制定UML时,充分考虑了各种需求、方法和语言的特点使UML在表达能力、对新技术的包容能力和扩张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1)为使用者提供了统一的、表达能力强大的可视化建模语言,以描述应用问题的需求 模型、设计模型和实现模型。

       (2)提供对核心概念的扩展机制,用户可加入核心概念中没有的概念和符号,可为特定 应用领域提出具体的概念、符号表示和约束。

       (3)独立于实现语言和方法学,但支持所有的方法学,覆盖了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的相 关概念和方法学。

       (4)独立于任何开发过程,但支持软件开发全过程。

       (5)提供对建模语言进行理解的形式化基础,用元素型描述基本语义,OCL描述良定义规则,自然语言描述动态语义。

       (6)增强面向对象工具之间的互操作性,便于不同系统间的集成。UML的目标是以面向对象方式描述任何类型的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UML最常用于建立软件系统的模型,但它同样可以用于描述非软件领域的系统,如机械系统、企业机构或业务过程、处理复杂数据的信息系统、具有实时要求的工业系统或工业过程、甚至数字电路等。

       2、在面向对象开发方法中,对象、类、继承、聚集、多态、消息等概念分别指什么? 答:

       (1)对象。对象是现实世界中个体或事物的抽象表示,是其属性和相关操作的封装。属 性表示对象的性质,属性值规定了对象所有可能的状态。对象的操作是指该对象可以展现的 外部服务。

       (2)类。类是某些对象的共同特征(属性和操作)的表示。对象是类的实例,类是对象 创建的模板。

       (3)继承。类之间的继承关系是实现现实世界中遗传关系的直接模拟,它表示类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对属性和操作的共享,即子类可以沿用父类(被继承类)的某些特征。子类也可以具有自己独有的属性和操作。

       (4)聚集。除遗传关系外,现实世界中还普遍存在着部分整体关系。这种关系在面向对象方法学中表示为类之间的聚集关系。在聚集关系下,部分类的对象是整体类对象的一个 组成部分。

       (5)多态。多态指父类及其子类中,对外接口的定义形式相同,却可以对应多种接口的实现形态。

       (6)消息。消息传递是对象与其外部世界相互关联的唯一途径。

       4、UML结构建模和行为建模有何区别? 答:

       结构建模被称为静态建模,主要用来描述系统中包含的元素以及元素之间的关系; 行为模型被称为动态模型,主要用来刻画系统中的动态行为、过程和步骤。

       5、简要叙述类图在UML中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类图和对象图有何联系与区别。答:

       (1)意义:类图用来刻画软件中类等元素的静态结构和关系。

       (2)重要性:面向对象软件的最终实现体现为多个类的实现和组织,因此类图与面向对象软件实现之间的映射最为直观,对软件结构的设计至关重要,是软件实现要遵循的主要规格说明。

       (3)类图和对象图的联系:对象是类的实例,对象图也可以看做类图的实例,对象之间的连接是类之间的关联关系的实例。对象图描述在特定时刻和特定环境下,类图中类的具体实例以及这些实例之间的具体连接关系,能帮助人们理解一个比较复杂的类图。

       (4)类图和对象图的区别:对象的名字下面要加下划线,对象名称后可以注明所属的类。在一个对象图中可以同时出现一个类的多个实例。

       第三章作业

       2、简述模块化与信息隐藏在软件设计中的意义。答:

       软件系统的模块化是指整个软件被划分成若干单独命名和可编址的部分,称之为模块,这些模块可以被组装起来满足整个问题的需求。在软件设计中实现了功能划分把复杂的大的功能划分成简单的小的模块结构,尽量降低每个模块的成本,减少接口,确保软件总成本最低。

       模块化使开活动更加简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模块的信息隐藏,即一个模块的开发者不必看到模块的内部,只需要知道其接口即可,使开发者的复杂性降低,不仅支持模块的并行开发,而且还可以减少测试和后期维护的工作量。

       3、内聚度、耦合度分别指什么?为什么软件设计要追求高内聚、低耦合? 答:

       内聚度是一个模块内部各成分之间关联程度的度量;耦合度是对模块间关联程度的度量。

       软件设计中通常用耦合度和内聚度作为衡量模块独立程度的标准。划分摸块的一个准则就是高内聚低耦合。模块间的耦合度是指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包括控制关系、调用关系、数据传递关系。模块间联系越多,其耦合性越强,同时表明其独立性越差。降低模块间的耦合度能减少模块间的影响,防止对某一模块修改所引起的“牵一发动全身”的水波效应,同时每一个类完成特定的独立的功能,实现高内聚,保证系统设计顺利进行。内聚和耦合密切相关,同其它模块存在强耦合关系的模块常意味这弱内聚,强内聚常意味着弱耦合。

       5、为什么软件设计过程常常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 答:

       设计者一般不可能一次就能完成一个完整的设计,软件设计可能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不断添加设计元素和设计细节,并对先前的设计方案进行修正。所以,软件设计一般都可以被看做是迭代的过程。

       8、是总结本章列举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方法各有何特点。结合自己的开发经验,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方法。答:

       特点如下:

       (1)软件体系结构的多视图建模

       通过逻辑视图,开发视图、进程视图、物理视图、进程来描述的软件体系结构。(2)基于评估与转换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通过迭代的开发方式,直至满足客户的需求。(3)模式驱动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通过总结、记录、复用来实现的体系结构设计(4)领域特定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借鉴领域中已经成熟的软件体系结构来实现解决方案在某个领域内的复用。(5)软件产品线方法

       软件复用发展的一个更高阶段,它并不仅仅局限于以前人们在软件复用中考虑的对函数、模块、类、体系结构甚至子系统的复用。(6)其于目标推理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方法

       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皆被表达为要达到的目标。(7)其于属性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方法

       基于目标图推理的体系结构设计方法、基于属性的体系结构设计方法。

       开发心得: 在这些具有系统化过程的软件开发方法中,体系结构设计师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它们也都有自己的一些设计方式。但这并不排斥前面讲到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方法,反之,如果能把这些体系结构设计方法与开发方法学结合起来,将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12、嵌入式软件有何特点?嵌入式软件设计可分为哪几类? 答:

       特点:

       (1)一般用于单一任务;

       (2)有多种类型的处理器体系结构支持;(3)资源约束更加严格;

       (4)需要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5)对反应性和实时性要求很高;(6)通常固化存储。通常分为以下两类:

       (1)无操作系统的嵌入式软件:前后台系统、中断驱动系统、巡回服务系统、基于定时器的巡回服务系统。

       (2)有操作系统的嵌入式软件:分时系统、实时系统。

       13、什么是软件设计规格说明?它在软件开发中有何重要用途? 答:

       软件设计规格说明:软件设计过程中各个活动的结果最终应该文档化,形成正式的软件设计规格说明书,作为软件设计的输出,例如对系统的目标、范围、约束的定义,对软件结构、接数据等方面的设计等。

       重要用途:形成软件设计规格说明被评审,并作为后续软件实现活动的依据。

       14、软件设计评审的目标是什么?设计评审中需要关注哪几方面? 答:

       目标:确保设计规格说明书能够实现所有的软件需求,及早发现设计中的缺陷和错误,并确保设计模型已经精化到合格的软件实现工程师能够构造出符合软件设计者期望的目标软件系统。

       一、注意对需求规格说明的正确性进行评审 1 是否有需求与其他需求相互冲突或者重复? 2 是否清晰、简洁、无二义地表达了每个需求?

       是否每个需求都通过了演示、测试、评审,分析是否得到了验证? 4 是否每个需求都在项目的范围内? 5 是否每个需求都没有内容和语法上的错误? 6 在现有的资源内,是否能实现所有的需求?

       每一条特定的错误信息,是否都是唯一的和具有含义的?

       二、注意对需求规格说明的实践性进行评审

       三、注意对需求规格说明的完整性进行评审 1 编写的所有需求,其详细程度是否一致和合适? 2 需求是否能为设计提供足够的基础? 3 所有对其他需求的内部引用是否正确? 4 是否包含了每个需求的实现优先级? 5 是否定义了功能说明的内在算法? 是否包含了所有已知的客户需求或系统需求? 是否遗漏了必要的信息?如果有遗漏的话,把他们标记为待确定的问题? 8 是否对所有预期的错误条件所产生的系统行为都编制了文档?

       四、注意对需求方案的可行性和成本预算进行评审

       五、注意对需求的质量属性进行评审

       六、注意对需求的可实施性进行评审

       七、注意对需求包含的用例文档进行评审 1 用例的目标或价值度量是否明确? 2 用例是否是独立的分散任务?

       是否明确说明可用用例会给哪些参与者带来用处?

       编写用例的详细程度是否恰当?是否有不必要的设计和实现细节? 5 所有预期的分支过程是否都编写了文档说明? 6 所有预估的异常过程是否都编写了文档说明? 7 是否存在一些普通的动作序列可以分解成独立的用例? 8 每个路径的步骤是否都清晰明了,无歧义而且完整? 9 用例中的每个参与者和步骤是否都与所执行的任务有关? 10 用例中定义的每个可选路径是否都可行和可验证? 11用例的前置条件和后置条件是否合理?

       八、注意需求评审会的过程和结束标准

       审查期间评审员们提出的所有问题都已经解决。2 相关文档中的所有更改都已经正确完成。3 修订过的文档进行了拼写检查。

       所有标识为TBD(待确定)的问题已经全部解决,或者已经对每个TBD的问题的解决过程、计划解决的目标日期和责任解决人等编制了文档。5 需求文档正式进入了配置库。

       第四章作业

       2、用例分析与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

       理解业务领域和初步需求描述文档,更准确地使用用例图描述系统需求,作为后续分析和设计活动的依据。

       3、什么是概念模型设计?为什么需要建立软件概念模型?

       答:

       概念模型设计: 主要针对问题领域中的对象进行描述的设计。

       原因:在用户需求和相关的业务领域中,往往有一些全局性的概念对于理解需求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抽取这些概念,研究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问题A:图书馆管理

       答:

       开机扫描仪管理员关机Session<>普通读者<>DB检索操作检索图书检索读者借书还书

       问题B:保温系统

       答:

       打开电动机控制器监视电动机速度监视水温<><>启动点火并打开油阀打开水流循环阀燃油流速指示器光感器向控制器发送信号关闭系统关闭油阀关闭电动机

       第五章作业

       1、变换流和事务流有何区别?

       答:

       变换流:信息沿输入通路进入系统,同时由外部形式变换成内部形式,进入系统的信息通过变换中心,经加工处理以后再沿输出通路变换成外部形式离开软件系统。当数据流图具有这些特征时,就是变换流。

       事务流:数据沿输入通路到达一个处理T,这个处理根据输入数据的类型在若干个动作序列中选出一个来执行,这类是事务流。

       2、面向数据流的设计过程包含哪些步骤?

       答:

       面向数据流的结构设计过程和步骤是:

       (1)分析、确认数据流图的类型,区分是事务型还是变换型。(2)说明数据流的边界。

       (3)把数据流图映射为程序结构。对于事务流区分事务中心和数据接收通咱,将它映射成事务结构。对于变换流区分输出和输入分支,并将其映射成变换结构。

       (4)根据设计准则对产生的结构进行细化和求精。

       3、启发式设计策略有哪些?它们对软件设计起到什么作用?

       答:

       有以下几种:改造程序结构,减小耦合度,提高内聚度;改造程序结构,减少高扇出,在增加程序深度的前提下追求高扇入;改造程序结构,是任一模块的作用域在其控制域之内;改造程序结构,减少接口的复杂性和冗余程度,提高协调性;模块功能应该可预言,避免对模块施加过多限制;改造程序结构,追求单入口单出口的模块;为满足设计或可移植性的要求,把某些软件用包的形式封装起来。

       作用:对程序结构雏形进行优化,以提高软件设计的整体质量。

       第六章作业

       6、描述你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好和最差的用户界面,并使用本章中的概念进行评价。

       答:

       最好的用户界面:用户界面。界面设计的很简约,虽然窗口很小,但内容丰富,而且和手机版本有很好的衔接等。

       最差的用户界面:会计管理软件。界面简陋,层次不清晰,容易让用户误操作等。

       设计良好的用户界面应保证:

       1.使系统处于用户控制之中

       (1)所定义的交互模式不会强迫用户进行不必要的动作,用户能很容易地进入或退出交互模式。

       (2)提供灵活的交互方式(3)允许打断或撤销用户交互

       (4)事先根据用户的熟练程度来提高交互效率并且允许交互定制(5)为不熟悉系统的用户隐藏内部技术细节(6)与出现在屏幕上的对象直接交互

       2.减少用户记忆负担(1)减少短期记忆要求(2)建立有意义的默认设置(3)定义符合直觉的快捷方式

       (4)界面的视觉布局应该模拟真实世界(5)以渐进的方式来揭示信息

       3.保持界面一致性

       (1)所有的可视信息都要根据设计标准来组织,并且在所有屏幕显示中都遵循这个设计标准

       (2)输入机制只有有限的几种,从而可在整个应用中一致地使用(3)一致地定义并实现从任务到任务的跨越机制。

       7、给下列用户和系统建议恰当的操作对象: a)仓库管理员使用的零件目录系统。

       b)航空飞行员使用的飞行器安全监控系统。c)经理使用的财务数据库。

       d)警察使用的巡逻车控制系统。

       答:

       a)操作对象有零件、仓库管理员。

       b)操作对象有飞行器、航空飞行员、传感器。c)操作对象有经理、财务数据表。

       d)操作对象有巡逻车、车辆、警察、传感器。

       12、写出下列情况可能的交互场景:

       a)使用网络版的戏院预订服务来预定戏票并使用信用卡进行支付。b)在手机版本的软件上预定相同的戏票。

       答:

       顾客戏院网站后台数据库银行后台数据库点击查询服务输入票种信息向数据库发送请求页面显示可预订信息是页面提示票已被订完否查询请求票种信息将查询信息响应到网站页面是否有剩余戏票写入订票信息点击预订所需票种将订购信息存入数据库生成订购单点击付款按钮连接银行后台数据库系统选择付款方式页面跳转到所选付款平台验证用户信息和账户信息输入付款项相关信息支付失败否扣除后的账户余额>0?是显示订票成功更新账户余额

       第七章作业

       1、软件体系结构风格与软件设计模式的区别是什么?

       答:

       (1)软件体系结构风格(Architecture Styles)风格是表达特定系统元素和组织方式的通用范例(idiomatic paradigm)。软件体系结构风格,反映众多系统共有结构的习惯用法和语义,表述系统的静态结构方式,强调软件元素的组织形式和通常用法。

       (2)软件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设计模式是软件问题高效和成熟的设计模板(pattern),模板包含了固有的问题的处理逻辑,强调处理逻辑采用方式的直接复用。

       第八章作业

       1、什么叫分布构件框架?

       答:

       分布构件框架是应用于分布式系统开发的构件框架。它封装了网络通信的细节,具有两部分功能:其一,向客户提供访问服务器上的分布构件的接口;其二,向服务器上的分布构件提供一个运行的环境(也称容器)。

       2、试比较本章介绍的三种构件框架

       答:

       EJB:它是Java服务器端服务框架的规范,软件厂商根据它来实现EJB服务器。应用程序开发者可以专注于支持应用所需的商业逻辑,而不用担心周围框架的实现问题。EJB规范详细地解释了一些最小但是必须的服务,如事务,安全和名字等。软件厂商根据这些规范要求以保证一个enterprise bean能使用某个必需的服务。规范并没有说明厂商如何实现这些服务。这使得通过阅读规范来学习EJB更加困难,因为它允许厂商在不牺牲核心服务的可移植性的前提下来提供一些增强功能。

       DCOM:Microsoft的分布式COM(DCOM)扩展了组件对象模型技术(COM),使其能够支持在局域网、广域网甚至Internet上不同计算机的对象之间的通讯。使用DCOM,应用程序可以在位置上达到分布性,从而满足客户和应用的需求。

       CORBA:CORBA是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的缩写,它是分布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结果,CORBA技术的成功在于,它除了能够解决由于多个系统层次上的异构带来的“孤岛”问题,还在理论和技术上扩展了客户/服务器的模式,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可伸缩性,便于系统的开发与升级,保护已有投资。

       第九章作业

       1、针对你曾经开发的某个软件系统,总结出哪些质量属性对此系统最重要以及描述这些质量属性的方法。

       答:

       软件的质量属性:有效性、高效性、灵活性、完整性、可操作性、可靠性、健壮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可移植性、可重用性、可测试性。

       描述这些质量属性的方法:

       (1)质量属性专题研讨会(QAW)(2)体系结构权衡分析方法(ATAM)(3)软件体系结构分析方法(SAAM)(4)积极的中间设计审核(ARID)

       2、针对某个你感兴趣的软件系统,介绍它的商业动机。

       答:

       对校园宿舍管理系统商业动机分析:

       人所从事的任何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其任何行为也受到一定的动机所支配,并按照不同的方式组合、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各种各样的动机体系。在此,主要对校园学生宿舍信息管理系统的商业动机做分析说明。信息管理系统,简而言之就是对信息的集中管理,起到对信息方便、快捷、有效、准确的管理。学生宿舍管理是各高校后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所学校的主要成员就是学生,所以说,学生的数量是庞大的,每个学生又有着不同的信息,比如说,姓名、学号、性别、班级、所在宿舍楼等等复杂信息。因此,学生宿舍管理日常工作中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那么怎样才能对这庞大的学生信息和复杂的人事结构进行方便、快捷、有效、准确的管理呢?不知不觉,这成了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学校机构的正常运营。我们知道,在科技不发达的以前,管理这些信息的主要方式是基于文本和表格等纸质媒介的人工处理方式。在人数不多且信息结构较为简单的机构,这些处理方式是可以满足的,也不会影响机构的正常运营。但是,随着人数量的不断扩大,信息结构的复杂度不断加深,这些基于文本和表格等纸质媒介的人工处理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今的需要,因为人工管理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信息安全性差,信息处理速度慢而且容易出错。

       现如今,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的广泛普及以及编程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逐渐应用到各行各业,为世界各地各个群体的用户提供了更加方便和快捷的服务。近年来各行各业都开始使用专用管理系统,管理系统以其便捷的操作,快速的处理过程和准确的处理结果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为全社会节约大量的时间并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因此,设计开发好一个专用管理系统对一个公司(或机构)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Internet的学生宿舍管理系统的产生为高校的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提供了一种操作简捷、准确性好且高效率的新方式。学生宿舍管理系统采用基于Java语言的Servlet和JSP技术开发而成,数据库服务器使用MySQL,Web服务器使用Tomcat。用户采用IE或Firefox等主流浏览器即可正常使用该系统,用户只要坐在电脑前就能进行人事管理的操作了。现在,主要讲解该系统值得人们青睐的地方,也就是商业动机。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除了上述所讲到的优点外,还具备了许多人们所青睐的优点。此系统具备了许多卖点,可以说,它可为公司或机构节省许多人力、物力和财力。人力、物力和财力总归为利益,而买家和卖家所追求的不正是利益吗,同时,利益也还有高低之分,追求更高的利益这也是买家和卖家的的目标。放眼未来,其实我们的需求不断在更新,说不定我们现有的系统到了未来将会被要求具备有更高的系能来创造价值。而这些正是商业动机,如果人们能够迎合这些商业动机,那么他就是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