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明创建工作主要成绩和经验
房县青峰镇财政所 文明创建工作主要经验和成绩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务实、高效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给青峰镇财政工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青峰财政人正用自己的睿智奏响了一曲又一曲为民理财的华美乐章,谱写了一首又一首财政管理的精美诗篇。用自己的勤劳汗水浇灌着财政园地迎风绽放的文明之花,清香四溢,绚丽多姿,为青峰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走进青峰镇财政所,宣传标语鲜明醒目,政务指南一目了然。干净整洁、绿化美化的工作环境,让人感到无比的清爽;公开透明的办事作风,高效快捷的办事效率,热情周全的服务态度,更让人倍感温馨,宾至如归。近年来,青峰财政所在县局、镇委、镇政府的领导下,以文明单位创建为载体,以“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为目标,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开展文明创建工作,春华秋实,连上台阶,在2022—2022年度被十堰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22年被省财政厅授予“全省先进基层财政所”。
一、主要做法
(一)创新管理:树立全员创建理念 该所高度重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及时优化创建工作机制。年初与县局签订文明创建目标责任状,在具体工作中,着力“六坚持”,即:坚持以创建工作为核心,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抓创建,全面加强财政干部队伍素质建设;坚持完善乡镇财政所规范化管理,不断巩固取得成果;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不断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坚持目标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坚持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加强硬件建设,从根本上实现了文明创建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的有的放矢的良好局面。
该所把文明创建工作明确为一项考核指标,直接与年终考核挂钩,把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分解细化到每个员工,纳入每个业务岗位的考核,做到“千斤担子众人挑、个个身上有指标”,构建了“一把手”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全力抓,齐抓共管的创建机制,形成了“条块结合、上下联动、人人参与、齐抓共建”的立体式创建格局,确保了创建工作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地规范运作。
(二)文化培育:打造过硬“软实力”
文明,就是提炼理念的过程;文明,就是塑造文化的过程;文明,就是整合团队的过程。青峰财政所以财政精神为引导,以文化营造为主旨,以文明创建打造出财政过硬的“软实力”。
文化引领,支撑精神。为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干、作风优良、廉洁高效的财政干部队伍,该所始终把队伍建设放在首位,采取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该所坚持“请进来学”与“走出去学”、“授课式学”与“互动式学”、“传统方法学”与 “现代方法学”相结合。积极倡导 “一学、二办”的学习方式。“一学”即:坚持自学为主,集中学习为辅,突出一个学习中心,明确学习重点。“二办 ”即:办好学习班,结合业务培训特点制定好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办好网络专家培训班,利用干部数字化网络学,帮助党员干部认清形势、拓展思维、提升能力。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向基层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精选实用型学习载体,丰富学习形式,为党员干部搭建起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学习的平台。以“比拼年”为主题,开展岗位学业务、比技能,开展现代财政、经济、科技、社会管理、法律等理论知识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丰富内涵。建立和完善了“日读一文、周看以志、月读一书、年有一记”的有效机制,鼓励党员干部撰写心得、信息、简报,让广大党员由“软任务”变成“硬约束”,使学习成果更多的运用于转变作风、解决实际问题和群众困难。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大力推行政务公开,结合全所工作和突破性工作,对各项重点业务工作流程进行梳理、优化、完善,理顺办事程序,明确办结时限,制成工作流程图,上墙公示,及时公布承诺事项进度,接受群众监督,积极为基层办实事办好事,切实做到了不敷衍、不推诿、不扯皮,树立了知荣辱、守法纪、求上进、创佳绩的财政队伍新形象。
(三)真情服务:彰显财政价值
近年来,该所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动力,坚持改革创新,不断促进财政工作全面发展,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取得了新的进展和突破。在青峰镇大力发展烟叶、食用菌、山羊、牲猪、果茶、糯稻、小龙虾等农业特色产业,加快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同时,如何充分发挥基层财政部门支持服务“三农”的职能作用,是摆在基层财政干部面前的一个较现实的“命题”。青峰镇财政所乘势而上,以实际行动履行着为国为民当好“生财、聚财、理财”人的诺言。
为巩固壮大烟叶产业,财政所从08年开始,每年筹集资金20多万元,携手烟叶公司为新增烤烟炉发放专项补贴。2022年全镇发展烟叶4700亩,实现产值近千万元,完成税收190万元,真正实现了农业增效、财政增收“两增”目标。柑橘、茶叶是青峰镇优势传统农业产业,09年冬季遭受了特大的冰冻灾害,果农和茶场经营业主对此苦不堪言。为摸清受灾第一手资料,财政所安排十多名干部职工深入到200多户果茶农的果茶基地,分析比较灾情,按标准及时把60多万元的支农资金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兴建环保免烧砖厂,发展牲猪养殖,是近几年青峰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一个热门。
为解决他们后续资金不足问题,财政所与青峰信用社联手,采取财政担保贴息贷款方式,每年发放贷款600多万元。在扶持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巩固壮大了新财源,使青峰镇财税收入每年以24%的增幅向前迈进。
2022年,青峰财政所协助镇政府多方筹集资金,共投资500余万元,加快对集镇水厂扩容增压、集镇主干道整修扩宽建设。实施水厂扩容增压建设,完成了红庙沿河路、青峰九组、啤酒厂门前主干道扩宽硬化。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该镇还把集镇的美化、绿化、亮化等工程纳入了城镇建设的重要工作日程。先后维修主街道、集贸市场路面共2000米,培植绿化带500米,培育花草1000平方米,对55盏高杆路灯进行电路维修。彻底整治了集镇人多为患的脏、乱、差环境,提升了集镇品位和风貌。
二、取得成绩
(一)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22年,青峰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5.2亿元,增长12%;企业产值3.8亿元,增长11.4%;农业总产值1.4亿元,增长16%;财政收入720万元,增长17.6%;固定资产投资额6000万元,增长50%;农民人均纯收入3400元,增长17.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00元,同比增长11.6%。
(二)发展进一步力度增强。老成绩有目共睹,新目标催人奋进。今年来,该所始终把服务镇域经济发展作为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来抓,紧紧围绕县财政局提出的“思想引领行动 发展重于一切”主体思想,不断发挥服务职能,一方面千方百计多渠道争取项目和资金,一方面优化支出结构,大力扶持镇域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该所进一步理清招商思路,明确工作目标,锁定招商重点,大力开展资源招商,积极走出去,主动请进来,多渠道搜集投资信息,扎实推进在谈项目。结合青峰镇的区域地理优势,进一步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全力服务于“谷竹高速”的建设,深入挖掘镇域经济的增长点,以交通、旅游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推动财政增长。
狠抓增收节支,确保收支平衡。为应对巨额减收增支双重压力,积极调整支出结构,科学合理安排支出,倡导“花小钱、办大事,少花钱,多办事”,把每一笔资金都用到了刀刃上。
(三)人们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该所始终把民生问题放在工作的首位,不断提高自身的保障能力,降低非公共性支出比重,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努力提高“民生幸福指数”。今年截至目前,全镇兑现惠农补贴资金(退耕还林、良种补贴、粮食补贴)516.98万元;发放《农民负担及补贴政策监督卡》8300份;收缴合作医疗160余万元,参合率达95 %;家电下乡3700余台(件),共发放补贴金100余万元,3500多名农民群众从中受益。
风正烈,帆已扬,业方兴,路更长。如今我们即将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在新的起点、新机遇、新发展、新挑战下,具有实干精神的财政人正厚积薄发,踮起脚尖,仿佛看到巨椽大笔正沾墨绘写,文明画卷也渐次打开,文明创建之风缓缓吹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房县财政事业会更好。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第二篇:三农工作成绩经验
“三农”工作成绩、经验及建议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三农”工作成绩: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经历了改革突破、迈向市场化、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农村综合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四个阶段。30年间,在党的领导下,农村改革和建设循序渐进地推进,农村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和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农产品产量改变了长期短缺的状况,呈现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新格局,农村经济全面快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现代化逐步推进,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农业和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教育、卫生、体育等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民主程度显著提高,农村经济社会正进入建设新农村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阶段。
(一)农村经济全面快速增长。农村经济综合实力日益增强。随着农业科技创新不断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各种农产品的品种和数量大幅度增加,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农业生产不仅在数量上有突破而且在质量上有飞跃,主要农产品的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转变。近年,通过加大农业“五新”技术推广,通过高产、优质、节本、增效的实用技术示范和推广应用,有效提高了粮食单产水平。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推进重点特色农产品品种结构的调整优化,大力发展比较效益高的名特优新产品,农村农特产品等的生产规模持续扩大。畜牧业持续快速增长,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
(二)农村市场体系全面建立。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一个由农产品和乡镇工业品市场、农村生产资料市场、农村土地经营权(产权)转流市场、农村劳动力市场、农村金融市场、农村科技信息市场等构成的,与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全国统一的社会主义农村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农村商品和要素基本上实现了市场化,市场机制在决定农村商品要素价格和调节供求方面的作用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市场在农村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日益增强,农村市场体系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从偏重于抓种植业,变为注重农、林、牧、渔、副业全面发展;从偏重于抓耕地经营,变为注重山、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从偏重于抓农业生产,变为注重农村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各地发挥区域优势,培育形成了一批有规模、有实力、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扭转了单纯抓粮食的生产格局,经济作物并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打工经济的兴起、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村生产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持续增加,转移范围不断扩大,就业行业日趋增多,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农业现代化逐步推进。用现代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改进传统农业,使资源配置、生产工具、生产效益、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水利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迅速提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农业机械化水平迅速提高,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因地制宜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引导经济作物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向机械化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大力发展农机服务产业化,促进了农机化全面进步。
(五)农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农民生活更加方便。新农村建设、通乡油路、村村通、通达工程等使农村居住、交通条件全面改善。农村电改、人畜饮水工程、农村信息化工程使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农村义务教育真正实现了“义务教育政府办”的目标。从2022年开始,全国各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农村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全面展开,农村卫生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人员增多。有线电视全面覆盖,文体场所建设普及。全面推行村委会主任直选,村务公开,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
二、改革开放三十年“三农”工作的经验:
农村改革发展迄今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光辉历程,其中经历了农业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农村基层政府机构改革、农村供销合作社和金融体制改革、粮食流通、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等农村综合改革。30年的农村改革举世瞩目,成就斐然,30年的农村改革发展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一)始终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三农”工作取得成绩的根本。全面推进农村工作,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历史上还没有哪个政治组织能够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把亿万农民这个最分散的群体有力地组织起来,为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振兴而英勇奋斗。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是我们的一个传统,也是一个优势。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三农”工作取得巨大成绩,根本就在于我们有一个光荣、正确的党,在于我们的党坚强有力的领导,在于党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的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政策。改革开放30年,围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包括数个中央全会文件和中央分别在改革初期(1982年到1986年)和新世纪初(2022年到2022年)发出10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央农村工作文件准确把握保护农民物质利益、尊重农民民主权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改革主线,加速了城乡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成为引领农村全面工作的旗帜。我们的党不断完善自身建设,大力推行党风廉政建设,推行党内民主,党务公开,加强全党的理论领导,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保障了“三农”工作政策文件的有力执行。30年来的农村巨变,根本的原因是党在农村的政策对头。农村和农业工作开创了新局面,核心是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稳定连续,并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二)始终坚持依靠党员、群众,是“三农”工作取得成绩的关键。坚持尊重广大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的首创精神和根本意愿,是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前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的一贯路线,也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农村改革开放的历史事实反复证明,只有坚持尊重广大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的首创精神和根本意愿,只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才能保障和促进农村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把尊重广大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的首创精神和根本意愿作为制定农村改革发展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前提,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和继续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又一宝贵经验。3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强基固本,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广泛开展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农村党的“五个基本”建设,党员中心户等党建活动,使党员成为农村改革发展的主力军。通过普法教育、人才培训,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成为农村致富的带头人。坚持尊重农民利益主体地位,依法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切实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使农民成为了改革发展的坚定支持者和践行者,并通过他们的劳动,实现了农村的飞跃发展。
(三)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三农”工作取得成绩的思想保障。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不过是某种猜想或假说,其中必然潜藏着错误,即使它能够暂时逃避实践的检验,但终有一天会暴露出来的,从而遭到实践的反驳或“证伪”。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才能避免犯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的错误,才能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30年来,党中央注重调研,重大课题先行试点,坚持实事求是不冒进,确保了农村改革发展的稳步推进。
(四)始终坚持改革、创新,是“三农”工作取得成绩的动力。30年前,我们党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率先在农村发起改革,并以磅礴之势推向全国,领导人民谱写了改革发展的壮丽史诗。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发展的辉煌历程,就是党领导广大农民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改革、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创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30年来,党对农民改革创新热情给予的支持和保护。破除条条框框,为农民改革创新营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引导农民的改革创新,并加以总结提高,推广运用,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建议:
站在农村改革发展的新起点,面对农村工作新的形势,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有几点建议:
(一)必须缩小城乡差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已经成为目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严重障碍。“城乡二元结构”势必造成一个城乡断裂、城乡差别逐渐增大的社会。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限制了农村人口流动,不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壁垒,事实上是将城乡两部分居民分成了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不利稳定。城乡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造成了社会资源的不公平。目前国家每年为城镇居民提供上千亿元的各类社会保障(养老、医疗、失业、救济、补助等),而农民生老病死伤残几乎没有任何保障,教育和公共设施的投入,城乡差别巨大。要全面改革户籍制度,全面推行中心村、小城镇建设,集中农村人口,同时提供城乡一致的医疗、教育公益设施。
(二)必须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三农”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收入问题。要长期持续较快地增加农民收入,基本途径是减少农民。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有两个途径,一是减少农业人口,向二、三产业转移。二是扩大土地产出效益,实施土地规模经营,集中管理,机械化作业。
(三)必须切实解决农村难点热点问题。一是农民需求保障问题:包括增收难、上学难、看病难、饮水难、行路难、用电难、生活保障难、住房难、打官司难等,反映了农民在生存、发展、维权等方面的诉求与困境,这类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难问题。
二是农业产业发展问题:包括农产品价低卖难、耕地保护、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下、农业融资难等问题,体现了农业虽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但作为国民经济行业中一个最不赚钱的产业发展困难重重,弱势地位突显。三是农村基层治理问题:包括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村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低、镇村两级公共负债高企、村级债务化解、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来源困境等经济问题;农村青年外出打工多,党员发展难,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落后、农村管理松散、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村基层治理难等涉及农村基层执政能力建设的政治问题;农村环境保护、农民信仰危机、小农思想、历史遗留问题和利益矛盾突出等社会问题。
(四)必须完善农村各项扶持政策。一是对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要增加扶持力度,二是要完善扶持资金的使用机制,确保有限的资金用到点子上,见出实效。
第三篇:创建文明学校经验材料
创建文明学校经验材料
1991年天桥街道市民文明学校建立,经过十年的发展,目前共有学校26所,其中包括地区党校、老年学校、下岗职工再就业学校、人口与计划生育学校、外来人口学校、少儿学校、居委会分校等,在册固定学员4653名,专兼职教员231名。十年来,我们以“学雷锋精神、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单位、建文明天桥”为目标,遵照文明市民学校章程,力争将学校办成一所雷锋式学校,努力培养社区居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雷锋式的公民。我地区共涌现出近3000名优秀学雷锋积极分子,产生出名最佳文明市民,成为地区学雷锋标兵。1998年天桥街道作为全国学雷锋先进集体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接见。李金明、范进卯、许静瑛等还被评为全国劳模、市级志愿者之星。文明市民学校成为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助激励的最好载体,而这些生活在普通市民身边的先进人物的事迹也成为文明市民学校最好的教材,通过文明市民学校在群众中广泛传播,成为群众学习的榜样。
一、抓特色,树典型,以创新的思路开展市民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天桥是北京的老城区,天桥的居民大多都是老北京人,这是天桥地区的特点。在这种条件下,产生了以范进卯为代表的一批先进人物,成为天桥平民文化的闪光点。在文明市民学校日常工作中我们意识到榜样一种积极的、向上的、前进的力量,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力、感染力和激励作用。能够及时发现、培养、宣传生活在普通市民身边的不同层欠、不同群体、不同职业中的先进典型,并且运用榜样激励方式,校正人们的道德行为,是文明市民教育的有效方式。因此,多年来我们坚持将雷锋精神作为文明市民学校想道德教育鲜明的主题,充分挖掘天桥地区先进模范人员丰富的资源优势,将典型的带动与群众广泛性的学习与参与密切的结合起来,成为天桥文明市民学校对群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文明市民学校从学雷锋,树典型入手,挖掘平凡市民生活中的闪光点,成为文明市民学校有特色的德育教材。全国十杰工人范进卯是我们文明市民学校树立的第一批先进典型,他用自己检修煤气灶具的技术,在业余时间走遍天桥千家万户,他和自己的徒弟为地区138名工作在居委会第一线的老主任检修煤气灶的动人事迹,唱响了天桥街道邻里互助的赞歌,掀起了邻里之间互相帮助的热潮。天桥房管所的高海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水暖工,被社区居民誉为”北京的徐虎”。天桥文明市民学校连续开地区学雷锋表彰大会,树立了为民排忧解难无私奉献的全国十杰工人范进卯、全国劳模李金明、市级见义勇为好市民育才学校学生庞彬、逆境成才的182中学生安雷、优秀教师于宪敏等先进典型,评选出的”最佳文明市民”中有拼搏不息、爱心永存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友谊院著名放射专家李铁
一、有把心交给祖国把爱南给人民的全国”五一”劳动奖获得都北京热带医学研究埚李桓英、有年逾80高龄的宣武中医院老中医梁宗翰、热心帮助群众解难的天桥房管所水暖工高海宏、致富不忘孤老坚持每月向光明里3户贫困孤老户捐资的科容公司总经理黄山等等。我们每年将选出的学雷锋先进个人和”最佳文明市民”的先进事迹汇编成册,作为文明市民学校的教材,成立先进模范人物报告团,深入社区宣传文明理念,使他们的事迹家喻户晓,成为市民学习的榜样。爱国归侨许静瑛在巡回演讲中曾谈到多年无偿赞助一个孤儿上学的事迹之后,有一名个体经营者在会后来到街道精神文明办公室,要求每月对孤儿提供赞助,后来她成为学雷锋先进个人,北京市十佳信得过个体户。十余年坚持不懈的思想道德教育,天桥市民学校树立的”小巷雷锋”越来越多,在他们的带动下,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水平逐步提高,助人为乐、讲求奉献已蔚然成风。每月一次的虎坊路大街学雷锋活动已成为天桥文明市民学校展示榜样力量,带动地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活广告,我们的文明市民学校也被群众称为雷锋学校。
二、抓载体,促活动,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十几年来的市民教育工作使我们认识到,文明市民教育只有与活动相配合,寓教于乐,才能发挥巨大能量。因此我们通过创造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使文明市民学校成为传播雷锋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载体。为支持申奥,南纬路分校开办英语学习班,请来80多岁的归国华侨、地区学雷锋先进个人许静瑛老师授课,老人自己出资为20名学员购置课本,每周2次风雨无阻认真教学。现在学员们已经能用英语表演大段对话,会唱《你好歌》、《字母歌》等数首英文歌,许静瑛老人表示只要还能上讲台,市民英语课就要坚持上到,学员们则自信地说我们就是称的东道主;70多岁的康绍彝、张学凯老师为万明路分校办起了少儿书法绘画班,他们每周六义务为孩子们丰课,教授水墨画和书法,孩子们的作品挂满了教室,老师们每次上课的第一句话是:“写字作画如做人”;虎坊路分校把课堂搬到了建单位热盆景餐厅,餐厅师傅每周教做一个菜,使居民学会营养配餐,自己也能做出可口的饭菜;鹞儿得同分校美食班在端牛节举办了包粽子讲座,居民和大师傅将自己包好的粽子,送到军营慰问解放军,不仅学到了本领,还密切了军民关系;友谊医院分校316户开展了美化居室活动,请养花高手做老师,义务培训大家养花技术,提高大家的生活品位;寿长街分校与徐悲鸿中学心理咨询热线共同开办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知识讲座,随时义务为学员提供心理咨询,成为社区居民教育子女的好老师;留学路分校的手工编织课是残疾人张兰敏办起来的,分校曾号召全地区为她患病的孩子捐款治病,义务任教是她回报社会的心愿,在编织感谢里,她教下岗职工学技术,使他们从新鼓起生活的勇气;中心校与88中联合开办了无土栽培课程,吸引了爱好栽花种草同志积极参与,目前无土栽培养花户已有2132户,他们通过中心校的无土栽培推广,享受到了科学清洁的绿色环境。特色课堂聚集了更多的社区居民,教师们的奉献精神,课程本身是对人们生活品位、思想情操的陶冶,从另一侧面增强了文明市民学校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手段,促进了文明市民学校达到市民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使雷锋精神通过文明市民学校广泛传播。我们进行市民思想道德教育,还结合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通过动员市民参与公益活动,促进居民道德素质的提高。中心校结合春节、元旦慰问特困户工作,三月份学雷锋活动掀高潮及奥、整治卫生环境等活动,不失时机地开展不同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到思想教育与时俱进。在文明市民学校这所大学校中,我们注意教育群众的广泛性,吸引更多居民参与到文明市民学校教育活动中来。春节送温暖,我们开展热爱共产党,做人民公仆教育,困难户和送温暖的同志以及旁观者都受到感染。在人人动手美化家园的活动中,我们不仅宣传北京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性,要注意动员群众投身到美化家园的活动中去,在虎坊路小区环境整治中,社区单位、小区居民积极参与,群众热烈欢迎交口称赞,形成了“人人保护环境、争当文明北京人”的氛围。通过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我们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注意激发更多居民身上的闪光点,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学先进的热潮中。总之,通过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在社会生活多样化情况下,坚持思想道德教育,要建立适合天桥人民生活特色的文明市民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将思想道德建设融入生活,寓教于乐,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文明市民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优势,巩固思想战线的坚强阵地。
三、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建立市民教育基地和高层次市民教育教师队伍,形成共享共育文明市民学校教育新机制。文明市民学校自身的教育资源及其有限,整合社区教育资源,使文明市民学校天地广阔。我们积极开发社区内的教育资源,从师资力量、场地施、教育内容等多方面为文明市民教育创造条件。几年来,我们逐步建立了7个市民教育基地,组成了由光明日报社编辑记者、友谊医院专家教授、古建筑博物馆馆员、戏曲博物馆馆员、京剧团演员、荣宝斋退休画螬、先农坛体工大队教练、中学科普教师等高级人才组成的文明市民学校教师队伍。中心校、分校开设多种内容高雅、针对性强的专题讲座,古建博物馆、戏曲博物馆、天文台定期对文明市民学校学员开放,市民学校借助社区资源已初步构建了大教育框架,形成了以基地和研究会为社区资源,以专家传授知识灰中心的文明市民学校教学模式,使文明市民学校成为文化交流和人际沟通的新场所,提升了教育的层次,满足社区居民文化需要。多年来,我们坚持用雷锋精神办校、育人,用楷模的力量、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传播、弘扬雷锋精神,逐步建立完善了地区市民教育体系,同时,带动了地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今后,我们天桥地区文明市民学校以《公民道德建设施纲要》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指南,发挥传统优势,不断开拓市民教育有效载体,使地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再上新水平,推动天桥社区建设向前发展。
第四篇:创建文明学校经验材料
1991年天桥街道市民文明学校建立,经过十年的发展,目前共有学校26所,其中包括地区党校、老年学校、下岗职工再就业学校、人口与计划生育学校、外来人口学校、少儿学校、居委会分校等,在册固定学员4653名,专兼职教员231名。十年来,我们以“学雷锋精神、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单位、建文明天桥”为目标,遵照文明市民学校章程,力争将学校办成一所雷锋式学校,努力培养社区居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雷锋式的公民。我地区共涌现出近3000名优秀学雷锋积极分子,产生出20xx名最佳文明市民,成为地区学雷锋标兵。1998年天桥街道作为全国学雷锋先进集体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接见。李金明、范进卯、许静瑛等还被评为全国劳模、市级志愿者之星。文明市民学校成为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助激励的最好载体,而这些生活在普通市民身边的先进人物的事迹也成为文明市民学校最好的教材,通过文明市民学校在群众中广泛传播,成为群众学习的榜样。
一、抓特色,树典型,以创新的思路开展市民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天桥是北京的老城区,天桥的居民大多都是老北京人,这是天桥地区的特点。在这种条件下,产生了以范进卯为代表的一批先进人物,成为天桥平民文化的闪光点。在文明市民学校日常工作中我们意识到榜样一种积极的、向上的、前进的力量,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力、感染力和激励作用。能够及时发现、培养、宣传生活在普通市民身边的不同层欠、不同群体、不同职业中的先进典型,并且运用榜样激励方式,校正人们的道德行为,是文明市民教育的有效方式。因此,多年来我们坚持将雷锋精神作为文明市民学校想道德教育鲜明的主题,充分挖掘天桥地区先进模范人员丰富的资源优势,将典型的带动与群众广泛性的学习与参与密切的结合起来,成为天桥文明市民学校对群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文明市民学校从学雷锋,树典型入手,挖掘平凡市民生活中的闪光点,成为文明市民学校有特色的德育教材。全国十杰工人范进卯是我们文明市民学校树立的第一批先进典型,他用自己检修煤气灶具的技术,在业余时间走遍天桥千家万户,他和自己的徒弟为地区138名工作在居委会第一线的老主任检修煤气灶的动人事迹,唱响了天桥街道邻里互助的赞歌,掀起了邻里之间互相帮助的热潮。天桥房管所的高海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水暖工,被社区居民誉为”北京的徐虎”。天桥文明市民学校连续10年开地区学雷锋表彰大会,树立了为民排忧解难无私奉献的全国十杰工人范进卯、全国劳模李金明、市级见义勇为好市民育才学校学生庞彬、逆境成才的182中学生安雷、优秀教师于宪敏等先进典型,评选出的”最佳文明市民”中有拼搏不息、爱心永存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友谊院著名放射专家李铁
一、有把心交给祖国把爱南给人民的全国”五一”劳动奖获得都北京热带医学研究埚李桓英、有年逾80高龄的宣武中医院老中医梁宗翰、热心帮助群众解难的天桥房管所水暖工高海宏、致富不忘孤老坚持每月向光明里3户贫困孤老户捐资的科容公司总经理黄山等等。我们每年将选出的学雷锋先进个人和”最佳文明市民”的先进事迹汇编成册,作为文明市民学校的教材,成立先进模范人物报告团,深入社区宣传文明理念,使他们的事迹家喻户晓,成为市民学习的榜样。爱国归侨许静瑛在巡回演讲中曾谈到多年无偿赞助一个孤儿上学的事迹之后,有一名个体经营者在会后来到街道精神文明办公室,要求每月对孤儿提供赞助,后来她成为学雷锋先进个人,北京市十佳信得过个体户。十余年坚持不懈的思想道德教育,天桥市民学校树立的”小巷雷锋”越来越多,在他们的带动下,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水平逐步提高,助人为乐、讲求奉献已蔚然成风。每月一次的虎坊路大街学雷锋活动已成为天桥文明市民学校展示榜样力量,带动地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活广告,我们的文明市民学校也被群众称为雷锋学校。
二、抓载体,促活动,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十几年来的市民教育工作使我们认识到,文明市民教育只有与活动相配合,寓教于乐,才能发挥巨大能量。因此我们通过创造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使文明市民学校成为传播雷锋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载体。
第五篇:创建文明学校经验材料
创建文明学校经验材料
1991年天桥街道市民文明学校建立,经过十年的发展,目前共有学校26所,其中包括地区党校、老年学校、下岗职工再就业学校、人口与计划生育学校、外来人口学校、少儿学校、居委会分校等,在册固定学员4653名,专兼职教员231名。十年来,我们以“学雷锋精神、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单位、建文明天桥”为目标,遵照
文明市民学校章程,力争将学校办成一所雷锋式学校,努力培养社区居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雷锋式的公民。我地区共涌现出近3000名优秀学雷锋积极分子,产生出2000名最佳文明市民,成为地区学雷锋标兵。1998年天桥街道作为全国学雷锋先进集体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接见。李金明、范进卯、许静瑛等还被评为全国劳模、市级志愿者之星。文明市民学校成为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助激励的最好载体,而这些生活在普通市民身边的先进人物的事迹也成为文明市民学校最好的教材,通过文明市民学校在群众中广泛传播,成为群众学习的榜样。
一、抓特色,树典型,以创新的思路开展市民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天桥是北京的老城区,天桥的居民大多都是老北京人,这是天桥地区的特点。在这种条件下,产生了以范进卯为代表的一批先进人物,成为天桥平民文化的闪光点。在文明市民学校日常工作中我们意识到榜样一种积极的、向上的、前进的力量,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力、感染力和激励作用。能够及时发现、培养、宣传生活在普通市民身边的不同层欠、不同群体、不同职业中的先进典型,并且运用榜样激励方式,校正人们的道德行为,是文明市民教育的有效方式。因此,多年来我们坚持将雷锋精神作为文明市民学校想道德教育鲜明的主题,充分挖掘天桥地区先进模范人员丰富的资源优势,将典型的带动与群众广泛性的学习与参与密切的结合起来,成为天桥文明市民学校对群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文明市民学校从学雷锋,树典型入手,挖掘平凡市民生活中的闪光点,成为文明市民学校有特色的德育教材。全国十杰工人范进卯是我们文明市民学校树立的第一批先进典型,他用自己检修煤气灶具的技术,在业余时间走遍天桥千家万户,他和自己的徒弟为地区138名工作在居委会第一线的老主任检修煤气灶的动人事迹,唱响了天桥街道邻里互助的赞歌,掀起了邻里之间互相帮助的热潮。天桥房管所的高海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水暖工,被社区居民誉为”北京的徐虎”。天桥文明市民学校连续10年开地区学雷锋表彰大会,树立了为民排忧解难无私奉献的全国十杰工人范进卯、全国劳模李金明、市级见义勇为好市民育才学校学生庞彬、逆境成才的182中学生安雷、优秀教师于宪敏等先进典型,评选出的”最佳文明市民”中有拼搏不息、爱心永存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友谊院著名放射专家李铁
一、有把心交给祖国把爱南给人民的全国”五一”劳动奖获得都北京热带医学研究埚李桓英、有年逾80高龄的宣武中医院老中医梁宗翰、热心帮助群众解难的天桥房管所水暖工高海宏、致富不忘孤老坚持每月向光明里3户贫困孤老户捐资的科容公司总经理黄山等等。我们每年将选出的学雷锋先进个人和”最佳文明市民”的先进事迹汇编成册,作为文明市民学校的教材,成立先进模范人物报告团,深入社区宣传文明理念,使他们的事迹家喻户晓,成为市民学习的榜样。爱国归侨许静瑛在巡回演讲中曾谈到多年无偿赞助一个孤儿上学的事迹之后,有一名个体经营者在会后来到街道精神文明办公室,要求每月对孤儿提供赞助,后来她成为学雷锋先进个人,北京市十佳信得过个体户。十余年坚持不懈的思想道德教育,天桥市民学校树立的”小巷雷锋”越来越多,在他们的带动下,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水平逐步提高,助人为乐、讲求奉献已蔚然成风。每月一次的虎坊路大街学雷锋活动已成为天桥文明市民学校展示榜样力量,带动地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活广告,我们的文明市民学校也被群众称为雷锋学校。
二、抓载体,促活动,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十几年来的市民教育工作使我们认识到,文明市民教育只有与活动相配合,寓教于乐,才能发挥巨大能量。因此我们通过创造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使文明市民学校成为传播雷锋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载体。为支持申奥,南纬路分校开办英语学习班,请来80多岁的归国华侨、地区学雷锋先进个人许静瑛老师授课,老人自己出资为20名学员购置课本,每周2次风雨无阻认真教学。现在学员们已经能用英语表演大段对话,会唱《你好歌》、《字母歌》等数首英文歌,许静瑛老人表示只要还能上讲台,市民英语课就要坚持上到2022年,学员们则自信地说2022年我们就是称的东道主;70多岁的康绍彝、张学凯老师为万明路分校办起了少儿书法绘画班,他们每周六义务为孩子们丰课,教授水墨画和书法,孩子们的作品挂满了教室,老师们每次上课的第一句话是:“写字作画如做人”;虎坊路分校把课堂搬到了建单位热盆景餐厅,餐厅师傅每周教做一个菜,使居
民学会营养配餐,自己也能做出可口的饭菜;鹞儿得同分校美食班在端牛节举办了包粽子讲座,居民和大师傅将自己包好的粽子,送到军营慰问解放军,不仅学到了本领,还密切了军民关系;友谊医院分校316户开展了美化居室活动,请养花高手做老师,义务培训大家养花技术,提高大家的生活品位;寿长街分校与徐悲鸿中学心理咨询热线共同开办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知识讲
座,随时义务为学员提供心理咨询,成为社区居民教育子女的好老师;留学路分校的手工编织课是残疾人张兰敏办起来的,分校曾号召全地区为她患病的孩子捐款治病,义务任教是她回报社会的心愿,在编织感谢里,她教下岗职工学技术,使他们从新鼓起生活的勇气;中心校与88中联合开办了无土栽培课程,吸引了爱好栽花种草同志积极参与,目前无土栽培养花户已有2132户,他们通过中心校的无土栽培推广,享受到了科学清洁的绿色环境。特色课堂聚集了更多的社区居民,教师们的奉献精神,课程本身是对人们生活品位、思想情操的陶冶,从另一侧面增强了文明市民学校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手段,促进了文明市民学校达到市民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使雷锋精神通过文明市民学校广泛传播。我们进行市民思想道德教育,还结合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通过动员市民参与公益活动,促进居民道德素质的提高。中心校结合春节、元旦慰问特困户工作,三月份学雷锋活动掀高潮及奥、整治卫生环境等活动,不失时机地开展不同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到思想教育与时俱进。在文明市民学校这所大学校中,我们注意教育群众的广泛性,吸引更多居民参与到文明市民学校教育活动中来。春节送温暖,我们开展热爱共产党,做人民公仆教育,困难户和送温暖的同志以及旁观者都受到感染。在人人动手美化家园的活动中,我们不仅宣传北京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性,要注意动员群众投身到美化家园的活动中去,在虎坊路小区环境整治中,社区单位、小区居民积极参与,群众热烈欢迎交口称赞,形成了“人人保护环境、争当文明北京人”的氛围。通过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我们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注意激发更多居民身上的闪光点,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学先进的热潮中。总之,通过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在社会生活多样化情况下,坚持思想道德教育,要建立适合天桥人民生活特色的文明市民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将思想道德建设融入生活,寓教于乐,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文明市民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优势,巩固思想战线的坚强阵地。好范文版权所有
三、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建立市民教育基地和高层次市民教育教师队伍,形成共享共育文明市民学校教育新机制。文明市民学校自身的教育资源及其有限,整合社区教育资源,使文明市民学校天地广阔。我们积极开发社区内的教育资源,从师资力量、场地施、教育内容等多方面为文明市民教育创造条件。几年来,我们逐步建立了7个市民教育基地,组成了由光明日报社编辑记者、友谊医院专家教授、古建筑博物馆馆员、戏曲博物馆馆员、京剧团演员、荣宝斋退休画螬、先农坛体工大队教练、中学科普教师等高级人才组成的文明市民学校教师队伍。中心校、分校开设多种内容高雅、针对性强的专题讲座,古建博物馆、戏曲博物馆、天文台定期对文明市民学校学员开放,市民学校借助社区资源已初步构建了大教育框架,形成了以基地和研究会为社区资源,以专家传授知识灰中心的文明市民学校教学模式,使文明市民学校成为文化交流和人际沟通的新场所,提升了教育的层次,满足社区居民文化需要。多年来,我们坚持用雷锋精神办校、育人,用楷模的力量、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传播、弘扬雷锋精神,逐步建立完善了地区市民教育体系,同时,带动了地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今后,我们天桥地区文明市民学校以《公民道德建设施纲要》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指南,发挥传统优势,不断开拓市民教育有效载体,使地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再上新水平,推动天桥社区建设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