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精选]

第一篇: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精选]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方程

       1、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4、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5、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6、求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注意:解完方程,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7、三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3倍。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

       8、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

       ①、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②、理清题目的数量关系。③、设未知数,一般是把问题中的量用X表示。④、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⑤、解方程。⑥、检验。⑦、答。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9.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够反映物体的变化趋势情况。作图时要注意描点、写数据、连线。

       第三单元 :因数与倍数

       10、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最小的倍数。

       11、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12、2的倍数特征:末尾是0、2、4、6、8;5的倍数特征:末尾是0或5;3的倍数特征: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13、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作质数(素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作合数。如果一个数的因数是质数,这个因数就是它的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作分解质因数。

       14、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两个数的公因数也是有限的。

       15、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几个数的公倍数也是无限的。

       16、两个质数(素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17、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倍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乘积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

       18、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一般关系的两个数,求最大公因数用小数列举法或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用大数翻倍法或短除法。

       19、奇数 奇数=偶数; 奇数 偶数=奇数; 偶数 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0、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21、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分数单位是由分母决定的。

       22、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23、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真分数总是小于假分数。能化成整数的假分数,它们的分子都是分母的倍数。反过来,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都能化成整数。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带分数都大于真分数,同时也都大于1。

       24、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可以写成 a÷b=a/b(b≠0)

       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还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

       25、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如果是一位小数就写成十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就写成百分之几,是三位小数就写成千分之几,„„

       26、把假分数转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如果分子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整数;如果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带分数,除得的商作为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作为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把带分数转化成假分数的方法:分母不变,整数部分乘分母再加上分子,作为假分数的分子。

       27、分数大小比较方法:通分法、化成小数比较法、二分之一比较法、1的比较法。分数小数大小比较方法:把其中的分数化成小数比较或把其中的小数化成分数比较。

       28、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9、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作约分;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作最简分数。约分时,通常要约成最简分数。约分方法:直接除以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30、把几个分母不同的分数(也叫作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作通分;相同的分母叫作这几个分数的公分母。通分时,一般用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第五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2

       3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先把几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通分—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或相减,得数能化简的要化简)

       32、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1,分子都是1的分数相加,得数的分母是两个分母的积,分子是两个分母的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1,分子都是1的分数相减,得数的分母是两个分母的积,分子是两个分母的差。

       33、分母分子相差越大,分数就越接近0;分子接近分母的一半,分数就接近1/2;分子分母越接近,分数就越接近1。

       34、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没有小括号,从左往右,依次运算;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

       35、整数加法的运算律,整数减法的运算性质同样可以在分数加、减法中运用,使计算简便。第六单元:圆

       36、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以前所学的图形如长方形、梯形等都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

       37、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是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38、用圆规画圆的过程:先两脚叉开,再固定针尖,最后旋转成圆。画圆时要注意:针尖必须固定在一点,不可移动;两脚间的距离必须保持不变;要旋转一周。

       39、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d=2r, r=d÷2)40、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就是直径。

       41、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所以要比较两圆的大小,就是比较两个圆的直径或半径。

       42、正方形里最大的圆。两者联系:边长=直径

       画法:(1)画出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2)以对角线交点为圆心,以边长为直径画圆。

       43、长方形里最大的圆。两者联系:宽=直径

       画法:(1)画出长方形的两条对角线;(2)以对角线交点为圆心,以边长为直径画圆。

       44、同一个圆内的所有线段中,圆的直径是最长的。

       45、车轮滚动一周前进的路程就是车轮的周长。每分前进米数(速度)=车轮的周长×转数

       46、任何一个圆的周长除以它直径的商都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读pài)表示。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53„„ 我们在计算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取它的近似值3.14。

       47、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那么C=πd或C = 2πr

       48、求圆的半径或直径的方法:d = C圆÷π r= C圆÷ π÷2

       49、半圆的周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加一条直径。C半圆= πr+2r C半圆= πd÷2+d 50、常用的3.14的倍数:1π=3.14 2π=6.28 3π=9.42

       4π=12.56 5π=15.7 6π=18.84 7π=21.98 8π=25.12 9π=28.26

       51、圆的面积公式:S圆=πr2。圆的面积是半径平方的π倍。

       52、圆的面积推导:圆可以切拼成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相等(即S长方形=S圆);长方形的宽是圆的半径(即b=r);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即a==πr)。即:S长方形= a × b

       ↓ ↓

       S圆 = πr × r = πr2 S圆 = πr2

       注意:切拼后的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多了两条半径。C长方形=2πr+2r=C圆+d

       53、半圆的面积是圆面积的一半。S半圆=πr÷2

       54、大小两个圆比较,半径的倍数=直径的倍数=周长的倍数,面积的倍数=半径的倍数2

       55、周长相等的平面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面积相等的平面图形中,圆的周长最短。

       56、求圆环的面积一般是用外圆的面积减去内圆的面积,还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S圆环=πR2-πr2 S圆环=π(R2-r2)第七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57、割补法

       58、倒推法

       59、找规律

       第八单元 整理与复习60、数的世界 61、图形王国 62、统计天地 63、综合实践

第二篇: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下册知识点 班级姓名 一图形的变换

       轴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旋转: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着一个顶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的变化较做旋转,定点O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原图形上的一点旋转后成为的另一点成为对应点。旋转的性质: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两组对应点非别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相等,都等于旋转角;旋转中心是唯一不动的点。画出对称图形

       按旋转的角度画出旋转图形 二因数和倍数

       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找因数的方法: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2、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3、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1.质数:有且只有两个因数,1和它本身

       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它本身、别的因数 1:只有1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20以内的质数:有8个(2、3、5、7、11、13、17、19)

       100以内的质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4、分解质因数(了解内容)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5、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些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用短除法求两个数或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几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就说这几个数互质。两数互质的特殊情况: ⑴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⑵相邻两个自然数互质;⑶两个质数一定互质; ⑷2和所有奇数互质;⑸质数与比它小的合数互质;

       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1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6、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这些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小公倍数。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用短除法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两两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来)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它们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三长方体和正方体

       【概念】

       1、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正方体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数目都一样,只是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5、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一个长方体最多有6个面是长方形,最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有12条棱,每条的棱的长度都相等。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 宽 高)×4

       L=(a+b+h)×4

       长=棱长总和÷4-宽-高

       a=L÷4-b-h 宽=棱长总和÷4-长-高

       b=L÷4-a-h 高=棱长总和÷4-长-宽

       h=L÷4-a-b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L=a×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a=L÷12

       6、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无底(或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ab

       S=2(ah+bh)+ab 无底又无盖长方体表面积=(长×高+宽×高)×2

       S=2(ah+bh)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a×a×6

       6、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长=体积÷宽÷高

       a=V÷b÷h

       宽=体积÷长÷高

       b=V÷a÷h

       高=体积÷长÷宽

       h= V÷a÷b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7、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他们的容积。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8、a3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即a·a·a)【体积单位换算】

       高级单位低级单位 低级单位高级单位

       进率: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重量单位进率,时间单位进率,长度单位进率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的产生

       分数的意义分数与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分数与除法:分子(被除数),分母(除数),分数值(商)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真分数与假分数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带分数(整数部分和真分数)

       假分数化带分数、整数(分子除以分母,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大小不变。

       通分、通分子:化成分母不同,大小不变的分数(通分)最大公因数

       约分求最大公因数

       最简分数分子分母互质的分数(最简真分数、最简假分数)约分及其方法 最小公倍数

       通分求最小公倍数

       分数比大小(通分、通分子、化成小数)通分及其方法

       小数化分数小数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化简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分数化小数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取近似值

       最简分数的分母只含有质因数2和5,这个分数一定能化成有限小数。分数化简包括两步:一是约分;二是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0.5

       =0.25

       =0.75

       =0.2

       =0.4

       =0.6

       =0.8

       =0.125

       =0.375

       =0.625

       =0.875

       =0.05

       =0.04。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分数数的加法和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通分后再加减)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带分数加减法: 带分数相加减,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结果合并起来。六统计与数学广角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统计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复式折线统计图

       综合应用打电话的最优方案

       中位数的求法:

       1、按大小排列。

       2、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单数,那么最中间的那个数就是中位数;

       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双数,那么最中间的那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平均数的求法: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七数学广角

       数目与测试的次数的关系:2~3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1次

       4~9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2次

       10~27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3次

       28~81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4次

       82~243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5次

第三篇: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1、艺术家们利用几何学中平移、对称和旋转变转,设计了许多美丽的镶嵌图案。

       2、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3、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①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②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③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4、图形或物体绕着一个点或一条轴运动的现象叫做旋转。

       5、旋转三要素:点、方向、角度(如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

       6、旋转的性质:

       (1)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变,位置变了;

       (3)两组对应点分别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叫旋转角;(4)旋转中心是唯一不动的点。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

       1.因数和倍数:在整数乘法里,如果a×b=c,那么a和b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

       2.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但是0也是整数。

       3.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4.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如果两个整数(a、b)都是另一个整数(c)的倍数,那么这两个整数的和(a b)也是另一个整数(c)的倍数。5.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5的数都是5的倍数。

       个位上是0数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6.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7.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8.四则运算中的奇偶规律:

       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9.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0.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1.自然数按照因数的个数多少,可以分为

       1、质数、合数;按是否是2的倍数,可以分为奇数、偶数。

       12.100以内的质数表: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1.正方体也叫立方体。2.长方体的特征是: ①长方体有6个面;

       ②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④有12条棱;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通分后再加减)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同整数。

       4、结果要是最简分数

       第六单元: 统计与数学广角

       1、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数或几个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2、中位数的求法:(1)按大小排列;

       (2)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单数,那么最中间的那个数就是中位数;(3)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双数,那么最中间的那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

       3、平均数的求法: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4、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1)当一组数据中没有偏大偏小的数,也没有个别数据多次出现,用平均数表示一般水平。

       (2)当一组数据中有偏大或偏小数时,用中位数来表示一般水平。

       (3)当一组数据中有个别数据多次出现,就用众数表示一般水平。

       4、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联系与区别: ①平均数:

       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情况。② 中位数:

       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它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③ 众数:

       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它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5、统计图:我们学过——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优点:条形统计图能形象地反映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优点: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数量的变化情况。

       注:① 画图时注意:一“点”(描点)、二“连”(连线)

       三“标”(标数据)。②要用不同的线段分别连接两组数据中的数。

       6、打电话:规律——人人不闲着,每人都在传。(技巧:已知人数依次 × 2)

       (1)逐个法:所需时间最多。(2)分组法:相对节约时间。(3)同时进行法:最节约时间。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用天平找次品规律:

       1、把所有物品尽可能平均地分成3份,(如余1则放入到最后一份中;如余2则分别放入到前两份中),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一定最少。

       2、数目与测试的次数的关系:

       2~3个物体,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测的次数是1次 4~9个物体(2次)10~27个物体(3次)28~81个物体(4次)82~243个物体(5次)244~729个物体(6次)

第四篇: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

       一、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和假分数

       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等于分母。

       2、真分数和假分数:

       ①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②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③ 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2、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① 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

       ②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三、分数的基本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2、分数的大小比较:① 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② 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③ 异分母分数,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分数单位相同),再进行比较。(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化)

       四、约分(最简分数)

       1、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2、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并 不是一定要把分数化成与它相等的最简分数才叫约分;但一般要约到最简分数为止)

       注意:分数加减法中,计算结果能约分的,一般要约分成最简分数。

       五、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分数:

       (1)小数表示的就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所以可以直接写

       / 11

       成分母10,100,1000 ……的分数,再化简。

       (2)小数化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2.分数化小数:

       (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直接写成小数。直接去掉分母,看分母中1后面有几个0,就在分子中从最后一位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2)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当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要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

       3.什么样的分数才能化成有限小数?

       首先是一个最简分数,其次把分母分解质因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它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分数加减法

       (1)分数方程的计算方法与整数方程的计算方法一致,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统一分数单位。

       (2)分数加减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在计算过程,整数的运算律对分数同样适用。

       (3)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4)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或者先根据需要进行部分通分。根据算式特点来选择方法。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可以是假分数,不用特别化成带分数。

       1、小数化分数:将小数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分。具体是:看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边写几个0做分母,把小数点去掉的部分做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2、分数化小数:(1)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按要求保留几位小数。(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2)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它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 11

       3、分数和小数比较大小:一般把分数变成小数后比较更简便。常用分数小数互化:(1)1/2=0.5;

       (2)1/4=0.25;3/4=0.75;

       (3)1/5=0.2;2/5=0.4;3/5=0.6;4/5=0.8;

       (4)1/8=0.125;3/8=0.375;5/8=0.625;7/8=0.875;(5)1/20=0.05;1/25=0.04;1/50=0.02;

       第二单元:《长方体

       (一)》

       一、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各部分的名称。

       1、表面平平的部分称为面;两面相交便形成了一条棱;而三条棱又交于一点,这个点叫作顶点。

       2、左面的面叫左面,右面的面叫右面,上面的面叫上面,下面的面叫下面(或叫底面),前面的面叫前面,后面的面叫后面。

       3、长方体有12条棱,这12条棱中有4条长、4条宽和4条高。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4、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因为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5、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 宽 高)×4或 长×4 宽×4 高×4 长方体的宽=棱长总和÷4-长-高

       长方体的长=棱长总和÷4-宽-高

       / 11

       长方体的高=棱长总和÷4-宽-长

       棱长总和÷4=长 宽 高;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二、展开与折叠(知识点:正方体展开图共11种)1—4—1 型 6个

       2—3—1 型 3个

       2—2—2 型 1个 楼梯形

       3-3 型 1个

       注意:(1)田字型与凹字型的全错。

       (2)正方体展开至少和最多都只剪开7条棱。

       三、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1)、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2)、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长方体的表面积(6个面)=长×宽×2 长×高×2 宽×高×2

       (上下面)(前后面)(左右面)

       S长=(长×宽+长×高+宽×高)×2 无底(或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无底又无盖长方体表面积=(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6个面)=棱长×棱长×6

       (一个面的面积)

       四、露在外面的面

       (1)、在观察中,通过不同的观察策略进行观察。如:一种是看每个纸箱露在外

       / 11

       S正=棱长×棱长×6

       面的面,再加到一起;另一种是分别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不同角度的观察,看每个角度都能看到多少个面,再加到一起。

       (2)、发现并找出堆放的正方体的个数与露在外面的面的面数的变化规律。(3)、求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积=棱长×棱长×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

       (一个面的面积)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整数

       1、意义:分数乘整数意义同整数乘法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计算时,应该先约分再计算。

       二、整数乘分数

       1、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理解打折的含义。例如:九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十分之九。

       补充知识点:

       (1)、打几折就是指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十,例如八五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八十五。

       现价=原价×折扣

       原价=现价÷折扣

       折扣=现价÷原价(2)、买一赠一打几折: 出一个货品的钱拿两个货品,即 1÷2=0.5,五折 买三赠一打几折: 出三个货品的钱拿四个货品,即 3÷4=0.75,七五折

       三、分数乘分数

       1、计算方法:分子相乘做分子,分母相乘做分母,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结果是最简分数。)

       2、比较分数相乘的积与每一个乘数的大小: 真分数相乘积小于任何一个乘数;

       真分数与假分数相乘积大于真分数小于假分数。

       乘数乘以<1的数,积<乘数;

       乘数乘以=1的数,积=乘数; 乘数乘以>1的数,积>乘数;

       / 11

       4、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即已知整体和部分量相对应的分率,求部分量,用乘法)

       四、倒数

       (1)、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2)、当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分别作为长方形的长和宽时,长方形的面积是1。(3)、1的倒数仍是1。0没有倒数,是因为0不能作除数。

       (4)、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其中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

       第四单元:《长方体

       (二)》

       一、体积与容积的概念

       1、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从外部测量)

       2、容积:容器所能容纳入体的体积叫做物体的容积。(从内部测量)

       注意:①同一个容器,体积大于容积;当容器壁很薄时,容积近等于体积。如果容器壁忽略不计时,容积等于体积。

       ②几个物体拼在一起时,它们的体积不发生改变(它们占空间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二、体积单位

       1、认识体积、容积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m³)、立方分米(dm³)、立方厘米(cm³)常用的容积单位:升、毫升、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

       2、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 ①手指头、苹果、火柴盒体积较小,可用厘米³作单位

       ②西瓜、粉笔盒体积稍大,可以用分米³作单位 ③矿泉水瓶、墨水瓶可以用毫升作单位

       ④热水瓶等较大盛液体容器、冰箱可用生升作单位 ⑤我们饮用的自来水用“立方米”作单位。

       三、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1、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高用h表示,体积用

       / 11

       V表示,体积可表示为V=abh

       2、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如果棱长用a表示,体积可表示为V=a×a×a

       3、如果底面积S表示,高用h表示,那么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补充知识点:长方体的体积=横截面面积×长

       4、能利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其他两个条件求出问题。如:长方体的高=体积÷长÷宽

       长=体积÷高÷宽

       宽=体积÷高÷长

       注意:计算体积时,单位一定要统一;表面积与体积表示的意义不一样,单位不同,无法比较大小

       四、体积单位的换算

       1、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相邻体积、容积单位间进率为1000 1米³=1000分米³

       1分米³=1000厘米³

       1升=1分米³

       1毫升=1厘米³

       1升=1000毫升

       2、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由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乘进率,由低级单位化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五、有趣的测量

       1、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一般都是把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成可通过测量计算的水的体积(注意液面是“升高了”还是“升高到”)

       2、注意:在测量体积较小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要先测量出更多数量物体的体积,再算出一个物体的体积

       方案二:将石头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并将溢出的水倒入有刻度的量杯中,然后直接读出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头的体积。(2)测量一粒黄豆的体积

       可以用测量石块体积的方法测量出100粒黄豆的体积,再除以100,计算出一粒黄豆的体积。

       3、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现在液体体积减去原来液体体积

       第五单元:《分数除法》

       一、分数除以整数

       / 11

       1、意义:分数除以整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计算方法: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二、一个数除以分数

       1、意义: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2、计算方法: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三、比较商与被除数的大小

       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 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

       四、分数除法的实际运用

       1、列方程“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

       (1)、解方程法:设未知数,这里的单位“1”未知,所以设单位“1”为x,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等量关系式解这个方程。(2)、算术方法:用部分量除以它所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对应量÷对应分率=标准量)

       2、判断单位“1”:

       ①一般来说,某个数的几分之几,“某个数”就是单位“1”

       ②数比谁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比”字后面的数量就是单位“1”

       ③谁是谁的几分之几,“是”字后面的数量就是单位“1”

       第六单元确定位置

       一、确定物体的位置:

       1、方向:先确定正方向,再量角度。

       2、距离:根据单位长度,测量计算。

       3、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1)以某一点为观测中心,标出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将观测点与物体所在的位置连线;用量角器测量角度,最后得出结论在哪个方向上。(2)用直尺测量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例如:下面是一个平面图:

       / 11

       ①以学校为观测点,丁丁家的位置 是 西 偏 北45°,距离学校1800米。②以学校为观测点,青青家的位置 是 东 偏 北26°,距离学校1500米。

       二、位置的相对性:两个物体位置的相对性,是以这两个不同地点为观测点,描述对方所在地的方向时,方向正好相反,角度和距离不变。

       三、简单的路线图

       1、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描述路线:应先确定观测点,描述每一段的方向和距离,观测点发生变化时,物体所在的方向也会发生变化。(合理安放方向标)

       四、注意:

       1、在表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时,一般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近(夹角较小)的方位。

       2、确定观测点:从哪里出发,哪里就是观测点;“在”字后面为观测点。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

       一、方程的含义: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2、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

       3、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解方程是一个计算过程。)

       二、解方程

       1、原理:天平平衡。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 11

       2、解方程的方法: 方法一:利用天平平衡原理(即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方法二:利用加、减、乘、除运算数量关系解方程。

       3、加、减、乘、除运算数量关系式:

       加法:和=加数 加数 一个加数=和-两一个加数

       减法: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 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乘法: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商=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三、常用数量关系式:

       1、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2、总价=单价×数量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3、总产量=单产量×数量 单产量=总产量÷数量 数量=总产量÷单价

       4、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大数-小数=相差数 大数-相差数=小数 小数+相差数=大数)

       5、因数 × 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6、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一倍量×倍数=几倍量 几倍量÷倍数=一倍量

       几倍量÷一倍量=倍数)

       7、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四、相遇问题:

       1、特点:必须是同时完成的。(可根据不同的行程进行分析。)

       2、计算: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速度和=路程÷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路程÷速度和

       速度1=路程÷相遇时间-速度2

       五、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解 设)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找关系)

       3、解方程。(列)

       4、检验,写出答案。(验)

       / 11

       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一、条形统计图

       1、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2、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取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

       二、折线统计图

       1、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2、优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3、注意: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不同的年份、月份等时间时,不同时间之间的距离要根据年份或月份的间隔来确定。

       三、复式条形统计图

       1、制作方法: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基本相同,只是要表示两组数据,需要用不同颜色或线条的直条来表示,并在制图日期下面注明图例。

       2、特点: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但能表示出两组数据数量多少,还可以比较两组数据相对数量的多少。

       3、读图方法:可以运用横向、纵向、总和、对比等不同的方法观察,还能反映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四、复式折线统计图

       1、制作方法: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与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原理是一样的,都是用一个长度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不同的是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的高度表示数量的大小,而折线统计图是用点的位置的高低来表示数量的大小。

       2、特点:复式折线统计图能表示两组数据的多少和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还能反映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五、平均数的再认识

       1、意义: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就得到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2、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3、注意:为了防止极端数据的影响,比赛时一般采取去掉一个最大值和一个最小值两个极端数字再算平均值。

       / 11

第五篇:j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冀教版五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 图形的变换

       (1)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方法:

       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2、数出或量出图形的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4、按所给图形的形状连接各对称点,画出图形另一半。(轴对称图形上每对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2)平移:平移了几格不是看两个图形之间空了几个方格,而是看对应点或对应线段平移了几个方格。(3)画平移图形方法: 一找:找出图形关键 二数:数出平移的格数。

       三描:按指定方向和格数把参照点平移到新位置,描出各对应点。四连:把各对应点按照原图形顺次连接,就得到平移后的图形。

       (4)旋转的特征:图形旋转后,形状、大小都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和方向变了。(5)在方格纸上画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图形步骤: 1.确定旋转角度的大小和旋转方向 2.确定每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构成的旋转角 3.确定旋转后图形的其他对应点 4.顺次连接上述各对应点

       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真分数与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或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异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带分数:由一个整数(0除外)和一个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带分数大于1。带分数读法:“整数部分”又“分数部分”如一又四分之三。带分数写法:先写整数部分在写分数部分,分数线与整数中间对齐。

       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方法:用假分数的分母作带分数的分母,假分数分子除以分母,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

       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方法:用带分数分数部分的分母作假分数的分母,用分母和整数部分的乘积再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分子。

       整数化成假分数:整数(0除外)都可以化成分母是任意自然数(0除外)的假分数。分数大小的比较:

       ① 把异分母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叫做通分。② 通分时用两个分数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同分母进行通分,计算比较简便。③ 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较大的一个数就是这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如12和24的最小公倍数是24;当两个数互为质数或相邻的自然数时,这组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如7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35;5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30.互质: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这两个数叫做互质。互质的规律:(1)相邻的自然数互质;(2)相邻的奇数都是互质数;(3)1和任何数互质;(4)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5)2和任何奇数互质。

       ④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异同:都是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都是用这两个数的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般是从最小的开始),一直到所得的商互质为止。不同点是:求最大公因数只把所有除数相乘;求最小公倍数把所有的除数和最后的商连乘起来。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① 数化成小数: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一般保留两位小数。② 假分数化成小数: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带分数化成小数:先把带分数的分数部分化成小数,再加上整数部分;

       ③ 小数化成分数:先把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化成分别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在约分成最简分数。整数部分不为0的小数化成分数时,整数部分不为0的小数化成分数时,整数部分不变,只化小数部分,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化成的分数合起来即可。

       ④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是质因数只有2或5的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最简分数。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除了2和5之外,还含有其他质因数为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① 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三字决”----通算约:通:先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算: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方法计算: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约: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② 分数和小数混合运算:如果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再计算比较简单;如果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就必须把小数化成分数再计算。

       ③ 带分数加减法: 带分数相加减,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结果合并起来。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

       ①长方体棱长之和:(长 宽 高)x4 正方体棱长之和:棱长x12 ②长方体表面积=(长x宽 长x高 宽x高)x2 正方体表面积=棱长x棱长x6 ③并不是所有物体都有6个面:(1)6个面长方体或正方体:油箱、罐头盒、纸箱等(2)5个面长方体或正方体:水池、鱼缸等(3)4个面长方体或正方体:通风管等④物体截成几段,增加一个截口就增加2个截面(增加面的个数=截口数x2)

       四、分数乘法 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先约分再计算,计算结果化成最简分数。

       判断大小:1)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2)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3)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倒数:

       ①倒数的意义: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

       ②(1)a是非0自然数时,它的倒数是1/a.自然数(0和1除外)的倒数都小于它本身。(2)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都大于或等于1。

       ③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即可。带分数的倒数:先化成假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位置。

       小数的倒数:先化成真分数或假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位置。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找单位“1”的方法:(1)从含有分数的关键句中找,注意“的”前“比”后的规则。(2)甲比乙多几分之几表示甲比乙多的数占乙的几分之几,甲比乙少几分之几表示甲比乙少数占乙的几分之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体积和体积单位:①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3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计算时一定要先统一单位长度)体积: ①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排开的水的体积就是物体的体积。②高级单位换成低级单位,用高级单位的数乘进率,低级单位换成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容积:①一个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容积的计算方法与体积计算方法相同,但是要从里面测量数据。不是所有物体都有容积。②计算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液体的容积常用单位是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③同一容器,体积大于容积。六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将除法转化为乘法的要点:(1)被除数不变(2)除号变乘号(3)除数变成它的倒数。规律(分数除法比较大小时):(1)、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2)、当除数小于1(不等于0),商大于被除数;3)、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七折线统计图

       线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不仅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还可以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③连接两点的线段越陡,说明变化幅度越大,线段越平缓,说明变化幅度越小。④绘制折线统计图步骤:先确定横轴和纵轴,确定单位长度并画出方格图,再描点(标上数据)、连线。⑤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而且便于对几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比较。⑥复式折线统计图要用不同折线表示不同类别,要用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