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

第一篇:《社会学概论》

       名词解释

       6、科层制:是韦伯提出的行政管理模型。它是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及管理方式。

       8、社会现代化:是有计划地社会整体变迁,它以人口经济发展为核心,涉及政治、法律、社会结构、心理、文化等人类活动和思想一切领域的全方位转换过程。

       8、社会现代化:是指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以及改造自己以适应这些条件,达到社会繁荣发展的过程。

       11、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13、城市化:所谓城市化,主要是指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城市化主要是指农村人口改变其居往地的过程。

       19、社会化:即人的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人从出生,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需要,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基本过程。

       20、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通过社会规范以及相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进行指导和限制,对各类社会关系加以调节和制约、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进行引导和约束的过程。

       22、家庭:所谓家庭,是指建立 在婚姻和血缘关系之上的成员之间的亲密合作、共同生活的群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23、组织: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社会集团,组织不仅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基本单元,而且可以说是社会的基础。简答题

       1、简述个人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人类具有超越本能的能力;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人有语言能力;人存在与一定的社会化环境当中。

       21.简述社会控制的必要性。

       社会控制的必要性首先表现在社会生活中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目标不一致上;其次,社会控制的必要性表现在稳定各种社会关系上;第三,社会控制的必要性还体现在制止社会生活中各种失控现象方面。

       25、简述城市的地位与作用。

       城市是国家或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的主要载体是现代社会组织工业生产、服务和消费实施社会管理的最有效的场所是社会前进的动力。首先是城市的吸引力。城市的产生和发展都要依靠外部的“输入” —资金、资源、劳动力、信息等的输入。城市的产值越大与其相应的“输入”的需要自然会越大因而城市的吸引力也就越大输入的经济社会要素也就越多越快输入和吸引所覆盖的地域也就越广阔。其次是城市的辐射力。一个城市的存在和发展总离不开对周围地区多方面的“输出”和供应。城市的产值越高与其相应的“输出”就会越大从而城市的辐射面也就会越广阔且辐射的地域面积有时比吸引的面积还要广阔。最后是城市的中介力。随着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发展市场体系的扩大和完善社会信息服务的加强城市作为交通运输中心、商业服务中心、金融中心、社会信息中心的功能越来越强它的中介活动能力也就越来越强。城市对区域的综合发展起着示范、牵引和带头作用是区域发展的主要拉动力量。

       28、简述社会现代化的特征:

       (1)社会结构的日益分化和一体化。(2)理性化。(3)科学技术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4)经济持续而迅速地发展。(5)城市化。(6)人的现代化。论述题

       10.试述家庭的社会功能。

       (1)性生活功能(2)经济生活功能(3)精神生活功能(4)教育功能(5)抚养、赡养功能(6)稳定社会功能

第二篇: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平时

       1、何为社会角色?它有哪些类型?

       答:人与人门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他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类型有:①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②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③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④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2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与类型 ?

       答:⑴、①从社会成员个体方面来看,个提有村体的本能,并希望在群体中满足

       其各方面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爱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和自尊的需要等。②、从社会自身来看,群体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产物。群体生活是社会的本质。

       ⑵、群体的类型:①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②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③内群体

       与外群体。④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⑤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与趣缘群体。

       3简述社会角色的失调情况?

       答:社会的运行常会产生不协调的因素,在社会角色扮演中也常会产生矛盾,遇

       到障碍,甚至遇到失败,这就是角色失调。

       ⑴、角色冲突,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

       抵触,防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⑵、角色不清: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

       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去做。

       ⑶、角色中断: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

       ⑷、角色失败:角色扮演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极为严重的失调现象。

       4、简述社会组织的涵义及其特征?

       答:⑴、广义的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狭义的组织: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

       ⑵、特征:一方面,新型组织方式对人间交往产生的一定影响。另一方面,从结构上看,社会组织都有明确的目标,并由此与其他的社会组织有着明显的界限,组织内部的运行依赖一套正式而稳定的关系结构,用以协调组织多样话的社会活动,实现组织的整合状态。

       5、简述社会分化及其类型?

       答:社会差别的历史动因是社会分化。分化的一般含义是事物从同性质向异性质的风化。社会分层研究所说的社会分化特指社会系统的结够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

       类型:①水平分化:依据某种社会属性或特征,将社会成员分为不同类型的地位

       群体,这些群体从公认的社会价值序列看不存在高低差别,即他们的生活环境、互动影响力大体相同。

       ②垂直分化:依据某种社会属性或特征,将社会成员分为不同层次的地位群体这些群体从公认的社会价值序列看存在着高低差别,即他们的生活环境、互动影响力各不相同。

第三篇:社会学概论 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所有的大众传媒中,影响最大的是: D、电视

       2.中国古代儒家所传说和向往的最高社会理想是: A、大同社会 3.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B、整体的现实社会的结构与运行过程4.社会学的创始人是:A、奥古斯特·孔德5.以下哪种方式可以表现社会角色? D、布景与道具 6.中国传统社会网络的核心格局是:D、差序格局

       7.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稳定的家庭形式是: A、核心家庭8.人类历史上古老而又重要的地域性共同体是:A、农村社区9.按照社会学的解释„„可以称之为社会问题?D、人口问题 10.下列手段中属于积极的社会控制是:C、教育

       11.从调查对象中有目„„发展规律,这种调查方法是:D、抽样调查 12.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帕森斯和默顿13.在现代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D、业缘群体14.社会组织最重要的特征是:D、正式的组织机构

       15.有无()反映了社„„的封闭与开放程度。B、垂直流动16.作为中国的一个创„„开始于20世纪()? C、80年代17.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始于:B、19世纪60年代

       18.在所有的越轨行为中,对社会的危害最为严重是:D、犯罪行为 19.某些社会学家认为„„业社会,这一观点被称为:B、社会趋同论20.最早提出社会控制概念的是:B、罗斯1.对解释的准确理解: B、由结果找原因

       2.第一次使用社会学一词是在哪一书中?A、《实证哲学教程》3.文化发展和演进的主流应该是:C.文化的融合4.在社会整体的结构中„„两个最基本要素是:B、人口与自然环境 5.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社会的本质是: C、社会关系的总和 6.从广义上说,人的社会化主要指的是:D、终生社会化7.“性善论”是由()提出的。A、孟子

       8.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范去活动时就是: C、社会角色的扮演9.初级群体的概念最早是由()提出的。C、库利10.由一对夫妇及其未„„起而组成的家庭称之为: A.核心家庭 11.霍桑实验提出了:B、“社会人”假设 12.联系社区成员之间的纽带是: B、地缘关系13.社会制度最核心的构成系统是:B、规范系统14.冲突理论认为,影响社会分层最重要的因素是:D、权力 15.当收入不足以支持„„所需要的营养时,即是: A、绝对贫困 16.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A、6月5日

       17.世界上第一批现代化国家出现在哪里? D、欧美

       18.上个世纪80年代„„和知识浪潮三个阶段。A、《第三次浪潮》19.社会工作的主要对象是指: D.社会弱者

       20.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信赖基础上的管理方式是: C、家长制 1.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建立的社会化机构是:C、学校2.邻里群体的结成是以()为基础的。C、地缘

       3.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扮演的顺利进行,这是: A、角色冲突 4.社会学创立于()C、十九世纪三十年代

       5.我国社会保障工作的主要管理机构是:C.民政部门8.组织的灵魂是()A、组织成员B、组织结构

       9.价值冲突论的现实基础是: A、美国社会中的种族冲突10.网络社会问题的根源是:C、人们的社会行为11.希望工程属于()D、非政府组织

       13.城市社区的社会关系以()为主。C、业缘关系14.下列属于本原性社会制度的有:B、经济制度

       15.当代社会分层的首要标准是:A、职业

       16.职位升迁属于社会流动中的()。B、垂直流动

       19.文化模式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A、鲁思·本尼迪克特20.社会学在中国的恢复„„较大影响的社会学家是:B、费孝通 1.“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属于()D、非政府组织 4.社会学在中国的恢复和重建工作在: D、1979年3月 6.抽样调查中所说的“总体”是指:B、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 8.交换理论研究的主题是:D、交换关系

       10.在社会化的所有场所„„为直接、最为持久的是:A、家庭 12.小群体研究的结果表„„的组合式的规模是: C、五个人 16.“社区”这一概念„„“Community”一词翻译过来的。D、费孝通 18.社会分层的核心在于确定社会成员的()。C、社会地位1.贝尔在他的后工业社会„„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性力量。D、技术 14.同辈群体的影响在()达到最高峰。B、青春期16.对全体调查对象逐个进行调查是:C、普遍调查20.首次提出实证一词的思想家:C、孔德

       二、多项选择题

       21.社会学研究及基本程序主要包括: ABCE

       A、选题阶段B、设计阶段C、实施阶段E、总结阶段 22.网络社会问题的主要形式有:ABCD

       A、网络犯罪B、计算机病毒C、网络黑客D、网络沉溺 23.社会的基本要素包括:ABCDE24.社会学产生的背景有:ABCD

       A、社会背景:适应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社会需要 B、理论背景:法国启蒙时代的社会学说和历史哲学 C、科学背景:自然科学„„科学的方法去考察和认识社会 D、社会调查、统计科学的发展

       25.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现在:ABCDE

       26.美国社会学家奈斯„„社会发展区分为哪几个阶段?ABC A、农业社会B、工业社会C、信息社会27.韦伯认为,社会分层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BC A、权力B、社会声望C、财富28.社会组织调动组织成员的主要手段有:ACE

       A、组织权威C、组织规范E、组织资源 29.社会的特点如下:ABCDE

       30.中国社会学界杰出的代表人物有:ABCD A、孙本文B、潘光旦C、吴文藻D、费孝通 21.社会现代化的内容应包括:ABCDE 22.构成组织结构的基本元素有:ABCDE 23.我国社会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ABC A、覆盖面比较低B、资金短缺C、社会化程度不高

       24.任何一个社会角色的扮演通常要经过如下哪几个阶段:ADEA、角色期待 D、角色感悟E、角色实践 26.越轨行为的正功能主要有:ABD

       A、越轨能促使人们更好地遵从B、越轨能增进群体的团结D、越轨有助于澄清并定义社会规范

       27.我国贫困问题的主要特点是: BCD

       B、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并存C、城市贫困与农村贫困并存 D、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文化贫困并存 28.按照陆学艺先生„„需要采取的措施有:ABCD

       A、改革现在的户籍制度B、就业制度实现城乡一体化

       C、社会保障制度上要实现城乡一体化D、进行土地制度改革

       29.初级群体的主要类型有: ACD A、家庭 C、邻里D、儿童游戏群体

       30.社会角色这一概念包括以下几层含义:ABD A、社会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B、社会角色是对某种社会地位上的人的行为期待和行为规范 D、社会角色是对人的社会关系的反映

       21.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需要经过如下几个阶段: BCEB、角色期待C、角色领悟E、角色实践

       22.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由()等部分构成。ABCD A、社会保险B、社会福利C、社会救济D、社会优抚 23.以下控制手段中属于外在控制的有()。ABCD A、行政控制B、法律控制C、道德控制D、习俗控制24.社会互动的主要类型有: ABCDE 连线题

       名词基 本 功 能

       社 会 学 61.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秩序。社会制度 52.解决社会问题、预防社会问题的发生。社会控制 13.个人走向社会的桥„„有着重大影响。社会保障 24.有利于社会成„„动并有利于社会的开放 初级群体 35.行为导向、社会整合、文化传播。社会流动 46.描述、解释、预测、规范。名词基 本 内 涵

       社会群体 51.聚居在一定地域中的人群的生活共同体。社区 12.人们通过交往形„„在一起的共同体。社会组织 23.人们通过直接的社会联系而结成的群体。邻里 44.居民在地域上„„助、共同生活的小群体。初级群体 36.就是以共同的物„„的人类生活共同体。社会学家理论或贡献 孔德41.科层制 韦伯12.结构功能主义 帕森斯 23.平民教育

       晏阳初 34社会学的创始人库利65.非正式群体 梅奥56.“镜中我”理论 简答题

       1、社会现代化的内容有哪些?P295

       (1)经济发展的工业化:是指以现代工业为核心的现代经济体系取代以传统农业为核心的传统经济体系的变革过程。(2)社会空间的城市化:人们活动和居住场所由以农村为中心转变到以城市为中心。(3)政治现代化:其实质是从专制制度向民主政治的转化。(4)管理科层化:管理现代化包括社会组织机构合理化,管理效率与控制能力提高,管理手段先进等。(5)人的现代化的主体:就是素质的现代化,主要有主观态度和客观行为两方面。(6)生活方式现代化:主要表现为生活水平提高,闲暇时间增多,精神文化丰富。

       2、举例说明如何确定社会角色?P115

       社会角色的确定:在社会舞台上,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扮演任何角色、首先需要对所担当的角色有一个确定的过程,即证明一个人的实际地位、身份能力及其他条件与他所承担的角色是一致的、等同的。

       26.社会学的社会功能有:ABCE

       A、描述的功能B、解释的功能 C、规范的功能E、预测的功能 27.要做到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代沟问题,就需要:ABCE A、要正确认识代沟问题B、要对代沟的性质进行具体分析 C、思考如何解决代沟问题E、思考应该把代沟控制在什么范围 28.文化融合的方式主要有:ABCDE 29.初级群体具有如下特征:ABCDE

       30.斯宾塞认为,社会就象生物有机体一样,有三个系统,即:ACD

       A、营养系统C、循环系统D、神经系统 22.以下哪些理论侧重研究发达国家的社会发展?ACE

       A、增长极限论 C、信息社会论E、后工业社会论 24.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有:ABC

       A、社会个案工作B、社会团体工作C、社区工作 26.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有:ABCDE 30.社会化的主要内容有:ABCD

       A、学习生活技能B、传递社会文化C、完善自我观念D、培养社会角色

       29.常见的社会角色失调有以下几种情况:BCDE

       B、角色冲突C、角色不清D、角色中断 E、角色失败 30.文化主要具备哪些特点:ABCDE3、社会控制的特点有哪些?P250

       第一、社会控制的非个人性。就是要求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要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秩序。

       第二、社会控制的约束性。其目的都是为了使社会成员按照社会所认可的方式规范自己的行为,约束自己的行动。制的实施主体,都具有多向性特征。

       第四、社会控制的规范性。社会控制的目的是通过建立社会成员之间积极的合作关系来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

       4、家庭的功能有哪些?P133

       农村家庭作为最基本的社会群体,(1)经济功能,包括组织生产和消费两方面的功能。(2)人口再生产功能。

       (3)婚姻生活功能。(4)社会化的功能。(5)感情交流功能。(6)抚养与赡养的功能。

       5、什么是城市社区?它有哪些特点?P173

       所谓城市社区是指大量异质居民居住、规模大且人口密度高、以非农职业为主的具有综合功能的社会共同体。

       第一、居民从事职业以非农业为主,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比较发展,各种设施齐全;第二、人口素质较高,具有高流动性和异质性;第三、社会关系以业缘关系为主,出现匿名性、非个性化、宽容等特点;第四、社会组织机构齐全,类型结构复杂化,组织功能专业化,组织体制科层化。第五、城市社区文化具有多元性倾向。

       6、举例说明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115

       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角色扮演不仅表现在上述静态上的几个方面,还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角色的扮演通常要经过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三个阶段。(比如:教师„„按过程说明。。)

       社会65.人们通过间接的联系而结成的群体。第三、社会控制的多向性。无论社会控制的手段、内容,还是社会控

       7、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有哪些?P71 中国传统文化带有如下特点:(1)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2)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3)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族集体主义文化。(4)尊君重民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5)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6)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

       8、我国人口问题的表现有哪些?P222-2241、人口数量庞大。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显示——————————————————————?

       2、人口总体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文化素质不高,就高等教育看,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30%左右。

       3、人口结构不甚合理。主要体现为2个方面:1)性别,男女比例失调。2)年龄,我国现在为老龄化社会。

       9、家长制管理方式有哪些特点?P153 家长制管理方式的主要特征是:

       第一、组织内部的权力集中于最高领导人手里。第二、分工不明,责任不清。

       第三、任人唯亲,因人设为。第四、办事无章可循,无法可依。论述题

       1、试述我国社会保障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P2782、联系实际说明社会网络的特点。P1163、联系实际说明,社会流动的意义有哪些?P21210、社会保障有哪些功能?P278

       社会保障的功能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维持既有社会制度的社会稳定是社会障碍的第一功能;(2)在促经和保证经济发展方面,社会保障是一个关键因素;(3)在社会方面,社会保障是减弱贫困,改善生活条件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工具;(4)在经济关系方面,社会保障是实现收入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手段。

       11、如何全面理解越轨的含义?P256

       对越轨进行全面的理解,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越轨行为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第二、越轨行为未必是坏的和不可接受的行为;第三、越轨行为未必总是自愿的;第四、越轨行为未必是犯罪行为;第五、越轨行为可以是个人干的,也可以是群体和组织所为。此外,越轨行为的后果并不一定仅仅是对他人或社会产生危害,有的越轨行为也会自己产生很大的危害。

       12、如何理解“非政府组织”?P153

       “非政府组织”,又常直接被称之为NGO或“第三部门”,有时候也用NPO,在管理上我国称之为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在我国比较典型的有希望工程、残疾人基金会、各类帮困基金中心、残疾人联合会等。所具有的相同特征是:非政府的、非营利的、自治性的、非党派性质的,并且具有一定志愿性质的、致力于解决各种社会性问题的社会组织。

       4、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分析说明为了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我国目前急需采取哪些主要措施?P172-17

       3解析题

       1、我国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整个社会要从一个以农村为主的社会转变为一个以城市为主的社会,农民工进城反映了这一现象。改革开放的政策使大量农民走出土地、走出农村,如汹涌的大潮涌入城市。据统计,2022年我国有流动人口1.5亿,其中以农民工为主体。也就是说占全国人口总数十分之一的人口,在中国各大中城市流动。根据这一事实分析说明,这样大规模社会流动现象产生的原因。(提示:

       1、以所学基本原理为思考问题的基本思路;

       2、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上述现象)

       参考:社会流动从现实行为主体上来看是个体行为,但是,从流动的根本来看,所有的流动都是社会流动,都离不开社会的引导和塑造。就我国农民工的大批量向城市的流动来看,既反映出我国社会发展的活力,更折射出我国社会发展的轨迹。造成这种现象是有其深层原因的。主要有:

       第一,我国社会开放程度日益增强。社会流动的发生与一个社会的开放程度成正相关关系,社会越开放,社会流动就越频繁,社会越自由,社会流动的规模也就越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自由度越来越大,因此,我国当前社会流动的规模也就越来越大。

       第二,我国文化价值观念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传统中国文化中保守主义色彩太浓厚,人们过于内敛,不愿直面竞争,因此,社会成员的流动就比较小。当今中国,在全球化的洗礼中,竞争、自由、进取的意识不断强化,个体主义逐渐取代了集体主义的统治地位,所以社会流动明显加剧。

       第三,社会不平等的存在。如果一个社会存在有社会资源的不平均分配,就必然会导致社会成员向社会资源相对丰富的地方转移。当前,我国社会还存在明显的城乡差距,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导致农村人口大面积向城市的转移。

       第四,个人因素的影响。对于众多农村人口而言,在一个开放的时代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能有更高层次的发展与飞跃,对自己以及对于自己的后代希望着能够走向城市,融入城市,对城市生活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追求。这也势必促进了这种社会流动现象的出现。

       2、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但是人的这一本质属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获得的。当婴儿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上时,除去本能的条件反射以外,不具备任何技能,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在家人的照顾和抚养下,婴儿逐渐学会说话、走路等一系列的生活技能以及与人交往的技能。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他又逐渐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技能和谋生的技能等,为社会所接受。社会化实际上就是社会把一个“自然人”或者“生物人”逐渐转化为被社会所接受的社会人的过程。请分析说明,每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需要学习哪些内容?(提示:

       1、以所学基本原理为思考问题的基本思路;

       2、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上述现象)参考:P793、1978年以来,中国的改革围绕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这个核心,从农村开始,而后推向城市。这场深刻的改革,不仅是经济方面的改革,同时还有政治、文化教育等全方位的改革。建国初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它的历史合理性。前苏联和中国都曾借助于这种体制,在较短的时间之内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迅速地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从而以大国姿态傲立于世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的权力过分集中、忽视甚至排斥商品和市场作用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改革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传统机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这种深刻而广泛的改革,已经并将继续引起人们的精神面貌、价值观念、是非标准、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重大转变,也就是说是社会制度的大调整。根据这一事实分析说明,社会制度变革的原因。(提示:

       1、以所学基本原理为思考问题的基本思路;

       2、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上述现象)参考:P1884、近几年来“国学热”风靡一时。幼儿园开始学习《三字经》,小学生读《论语》,大学生研究《道德经》已经司空见惯,于丹、易中天等学者更是火遍全国。同时也产生了另一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西方人让他们的孩子阅读荷马史诗、阅读圣经,中国的孩子难道一定必须忘记诗经、论语,然后才能做一个现代的、文明的、理性的中国人?通过分析上述两种相反观点,分析我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提示:

       1、以所学基本原理为思考问题的基本思路;

       2、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上述现象)参考:P67

第四篇:社会学概论

       社会:以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互动人们对他人采取行动或对他人的行动作出反应的过程,包括所有社会行动。科层制指建立在法理型统治基础上,以正式规则为管理主体的,具有职权分工和职位等级体系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4 社会风险定性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文化传播指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采借或吸收的过程。7 个人空间是环绕一个人周围的直接的物理区域。组织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具有比较严密结构的制度化得群体。社会不平等社会差别,指个人或群体间的任何差异。社会学本土化一种外来社会学与本土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学术过程。11宗教本质,是人们对超人类,超自然的神的幻想,敬畏与信仰,是现实世界在人地头脑里德歪曲反映。文化上,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是调整人们社会行为的重要规范,是集信仰,观念,组织,制度等于一体的复合体。

       12交换是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为者为了获得回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报的社会互动形式。是不同行为者之间彼此通过转让自己所有物而获得对方所有物的行动。13 私人部门为私人所拥有,并以利润最大化为组织目标,通过在市场上出售其产品或提供服务以求得利润的各类工商企业组织,也称私有部门。社会变迁指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基本形态的变异。

       第四大题 解答题简述社会学的特征整体性、综合性、实证性、应用性简述宗教的正向功能

       (1)促进社会团结,维持社会秩序。(2)振奋民众精神,促进社会发展。(3)追求生活意义,为个人提供精神安慰。3 简述社会的主要功能。(1)文化传承功能(2)社会稳定功能。(3)个人自我完善功能。4 简述群体的特征(1)有一定数量的成员。(2)有一定的为群体成员所接受的目标。(3)有明确的成员关系,并形成归属感。(4)有一定的行为准则。(5)时间上有一定的持续性。5 简述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

       (1)农村社区的人口密度低。(2)农村社区的经济活动相对简单。

       (3)农村社区的社会结构相对简单(4)传统农村社区的社会变迁比较缓慢。6 简述马克思主义社会的结构观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按马克思的观点,社会的基本结构与社会的基础相联系而存在。不同的社会基础产生不同的社会结构。以劳动或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作为社会的基础,社会的基础结构必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体系。生产力或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与自然之间进行交换的实际能力,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既得物质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联系而存在,它只有在特定的生产关系中才是活的力量,才能发挥效益。7 论述宗教与邪教的区别宗教劝人热爱生活,尊重世俗,维护社会秩序,邪教宣扬世界末日,贬低世俗,劝人毁灭,破坏社会秩序。2宗教的神是超人间的,宗教教义有经典,邪教的神就在人间,他把生活在现世的教主当做神,把教主的话视为经典。3宗教宣传博爱,爱教徒,爱大众,邪教害人,以残忍的手段残害信徒,残害他人。简述社会制度的基本功能

       (1)行为导向功能(2)行为调控功能

       (3)文化创新功能(4)社会化促进功能简述我国集镇社区的特点

       (1)集镇社区起着桥梁中介的作用(2)人口机构比价复杂

       (3)集镇经济的自筹,自主性(4)集镇社区的地理环境优越(5)集镇社区城乡结合的社区文化 10 简述社会变迁的内容

       社会变迁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基本形态的变异

       (1)社会关系的基本制度,即社会行为的基本规范体系

       (2)社会的基本结构,包括组织结构、阶级机构、职业机构

       (3)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即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

       11简述马克思与恩格斯对社会学的贡献 12 简述继续社会化得意义

       (1)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而基本社会化只是为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能力打下基础,一个人要适应未来的环境和要求,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继续学习,不断提高。(2)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面临着知识的增长与更新急剧加快的潮流,一个人如果不在更广阔的范围内继续学习,接受自己所需要的新知识,就可能被社会淘汰

       (3)基本社会化时期的教育范围有较大的局限性,面对个人交往范围的逐步扩大,必须充实更多更广泛的社会生活经验

       (4)人不仅仅是学习社会文化,还肩负着发展社会文化的责任,成年人在生活的实践中更能主动地选择和内化知识,更能通过学习开创未来。简述利益群体的相互关系

       社会各利益群体的存在不是独立静止的,每一个利益群体总是处在同其他利益群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利益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根本,是社会各利益群体的利益需要与义务承担之间的矛盾作用。在社会中,每一个利益群体都具有一定的权利需求,并为实现本群体的利益而努力。同时,每一个利益群体又必须为其他群体的利益需要乃至整个社会的利益承担一定的义务。是利益群体互动的实质。14 简述我国户籍制度的特点1它以城乡划界,把人固定在自己的出生地,2户籍与劳动用工制度,人事档案制度和生活资源供应制度相配套,这一制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为稳定社会,发展经济发挥了作用,但也显露了一系列的弊端。15 简述全球化在一般意义上的特征。(1)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2)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

       (3)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性与差异性相统一的客观要求。

       (4)过程是一个不断出现矛盾和冲突的过程。

       第五大题 论述题联系实际阐述家庭的主要功能。

       家庭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家庭对社会具有重要的功能有:

       (1)规范性行为功(2)经济生活功能

       (3)精神生活功能(4)教育功能(5)抚养,赡养功能论述我国社会制度变革与创新的特征极其未来方向。

       我国社会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创新,具有转型时间的特征

       1国家和政府在制度创新中的权威作用加强。

       2各种社会群体的利益在制度创新中重要地位。

       3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一切制度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联系中国社会实际试诉现代家庭建设的意义。

       家庭状况总是受一定的生产方式制约,同时还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道德风尚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家庭问题,都是社会问题,是社会问题在家庭中的表现,因此,家庭问题的解决,总是同社会的发展相联系。家庭建设既是家庭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又是解决现代社会中的家庭问题的积极措施。加强我国家庭建设,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家庭的发展,促进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将产生重大作用。

       4联系中国实际试诉全球化与中国的关系。全球化是当代世界发展的根本趋势,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历史就是被强制性纳入全球化进程的历史,1978年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战略,主动地,深入的参与到全球化进程的各个领域之中。使中国与世界日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为中国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经济上,我国经济同国际市场逐渐接轨,进出口贸易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外贸在投资于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扩大。2 政治上,中国建立了民主政治体制,加强了与西方各国的接轨,融洽了曾经因冷战而冻结的关系,可以更广泛的参与国际事务,成为多级中的一级。文化上,思想解放运动为全球先进思想文化的引入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全球文化砼中国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机遇。

       (二)目前面临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居支配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外围和边缘地位在政治方面,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动摇了西方霸权地位,引起他们的恐慌。随着中国对全球化参与程度的加深中国的文化建设受到了两方面的挑战。国家安全方面,目前还存在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并不乐观。联系实际阐述新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特点。1就是中国是以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完全自主的进行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是清代的被迫交流。

       2当前的中西文化交流劳动付出上是不对等。即在物质方面,中国向西方出口的产品的技术含量低,西方向中国出口的技术含量高。3在精神文化交流方面,由于中国的社

       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品造成中国从西方引进的多,而西方从中国引进的少,在互派留学生方面,中国派出的多,接受的少。6试诉中国社区建设的原因及其本质。从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实践看,既有国外的社区发展的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社区建设理论和方法的重要借鉴来源,同时我国的社区建设也具有自身独特性,主要是由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以及从80年代以来的社会变迁的性质所决定的,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改革的进程之中,即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转轨过程,及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社区建设在中国的提出和广泛开展,其根本原因在于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市社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发展的新变化,新情况和新要求。从本质上看,中国社区建设是对传统城市社会管理模式的制度变革与创新,而是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过程中一项内容广泛,意义深刻的系统工程。

第五篇:社会学概论(定稿)

       1、奥古斯特·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中提出“社会学”以及建立大体设想,标志着社会学的产生,是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法国证实主义社会学的创造人。作品:《实证哲学教程》、《论实证哲学的精神》、《实证政治体系》

       2、赫伯特•斯宾塞:进化论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鼻祖,功能主义观点的代表,英国社会学创始人 作品:《社会学原理》、《第一原理》、《社会学研究》

       3、卡尔•马克思:与奥古斯特•孔德并称理论社会学的鼻祖,作品《资本论》

       4、迪尔凯姆又名涂尔干,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作品:《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规则》、《自杀论》

       5、马克斯•韦伯:是德国的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是现代社会学和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 作品:《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

       6、费孝通: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 作品:《江村经济》《乡土中国》

       7、调查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者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

       调查方法:历史法、观察法等

       调查方式: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试 调查目的:对社会现象进行有计划、周密、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提供规律性认识

       8、调查法的特点:简洁灵活、途径多样、系统严密、实施方便

       9、中国早期社会调查的学者:狄德莫、甘博、步济时、葛学博,在1935年到达顶峰,费孝通《江村经济》

       10、社会学的功能:

       (1)描述功能:客观忠实的记录、搜集整理关于社会现象及其过程的信息,为深入地认识有效的管理社会提供可靠地感性资料(2)解释功能:借助概念、范畴进行理论概况,将描述功能的出感性资料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对社会现象的形成、发展及其过程做出科学的解释(3)预测功能:对前两个功能的进一步运用,在此基础上,掌握各变项直接的相关关系及相关程度,在制定各项政策时,社会学家直接或间接参与其中

       11、美国早期社会学研究

       民俗是无形社会力量,民俗影响无孔不入。民俗个人习惯,社会风俗起源于人们满足需要努力,代表有威廉·萨姆纳、沃德、吉丁斯、斯莫尔、威廉·托马斯、罗伯特·帕克

       12、社会结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群体、社会制度构成社会的基本框架

       13、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

       (1)把结构看作关系总和,经济结构式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整体结构则是人们的物质生活关系的总和,一切对物与物的关系分析即是在理解人和人的关系;

       (2)把社会结构视作矛盾关系体,社会结构式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关系体,经济结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的矛盾体;(3)社会结构变化的动力来源是社会内部的矛盾运动,社会结构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基础,经济结构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

       14、中国社会结构演变:

       (1)鸦片战争(2)辛亥革命(3)“社会主义”的建立(4)所谓的改革开放

       15、文化的基本特性:

       (1)文化是有人类净化过程衍生出来或创作出来的,自然存在物体不是文化,只有经过人类有意识加工制作出来的才是文化;(2)文化后天习得的知识和经验,文化的内容不能通过生殖系统遗传;

       (3)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4)文化是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产物,是社会遗产又是连续不断地积累过程,每个人出生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都继承了传统文化,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要对传统文化加以修正和改造,并注入新的内容(5)文化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6)文化是共有的16、文化相对论:文化相对主义是另一种相反的文化视角,是指不主观武断的用另一种文化标准去衡量和评判另一种文化,人类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只有的在它的意义、态度、价值和自然社会背景下才能被理解和

       解释。能否全面的理解其他文化,关键在于是否愿意坚持从文化相对论出发去观察问题,要更加实际的了解人类行为,在观察其他文化时必须尽量摆脱自己文化带来的偏见和障碍。

       17、社会组织的特征:具有特定的目标和目标体系;组织成员角色化;具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具有权力分层体系和科层化管理体系;具有一定的物质条件

       18、社会组织的功能:整合功能;协调功能;维护利益的功能;实现目标的功能

       19、组织过程:领导与决策、沟通与交往、控制与参与

       20、社会制度的特征

       (1)普遍性:存在于一切国家、民族和社会中,且世代相继,贯穿人类社会的历史(2)相对稳定性:一经确认就会在相当长时期内制约人类行为,即使其存在基础丧失后还在一定时期发挥作用,容易走向保守。(3)复合性:任何制度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与其他不同层次的制度相配合,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

       21、制度化的具体过程:

       (1)确立共同的价值观念。树立一致的价值取向,增强集体凝聚力

       (2)制定规范。共同的价值观念需要有规范来支持。注重标准的普遍性并非特殊性(3)建立机构。规范的实施要有组织机构保证,制度化过程也是组织机构建立和健全的过程

       22、社会制度的功能

       (1)行为导向功能。通过权力和义务系统确认个人的地位角色,为人们提供思想和行为模式,使其适应社会生活,以避免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和冲突

       (2)社会整合功能。作为规范体系的社会制度能协调社会行为,调适人际关系,发挥社会组织的正常功能清除社会运行的障碍,建立正常的次序

       (3)传播和创造文化的功能。制度通过保存和传播人类的文明、创造、思想、信仰、风俗、习惯等文化,使之世袭并在空间上得到普及。同时制度促进文化的积累和继承,推动人们创造新的文化

       (4)社会化功能。社会制度能够给个人的社会化提供一个大体的模式

       23、社会分层:有等级的社会结构,通过这种结构权力财富声望在不同的社会地位的拥有者之间不平等的分配

       24、社会流动:社会成员一种社会地位(职业)向另一种社会地位(职业)的转变,会引起社会结构变化,是对社会的动态分析

       25、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

       (1)自然因素:自然环境的变化时空间上的流动,调节人口和资源的重新分配

       (2)人口因素:人口密切程度决定是否需要流动

       (3)社会原因:社会价值观是重要原因;战争、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是常见原因;社会变革和社会革命是社会引起结构性流动的原因;发明创造引起的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是根本原因

       26、中国社会分层的特点与相应对策(1)城乡分割的身份制度;

       (2)城市中的社会分层:干部和工人;(3)干部分层体系与官本位制;(4)工作单位身份制

       27、相应对策

       (1)农民职业分化和地位分化(2)工人队伍膨胀,内部分化加剧(3)个体、私营工商层崛起

       (4)户籍、档案制松动,流动空间增大(5)官本位体制受到冲击、财产本位突现

       28、中国社会分层结构核心问题在于

       (1)90年代后城乡差距陡增,资源和人才在城市聚集,农村趋向凋敝,贫富差距影响社会稳定和谐

       (2)高干巨贾为典型的核心群体及联盟,与失业群体、农民等典型边缘群体之间的分化加剧形成结构分裂

       (3)城市外来人口、流动人口内中上层人群不满于残存的户籍制度,提出明确的权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