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述大学生是国防建设的可靠后备力量
论述大学生是国防建设的可靠后备力量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规定: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高校的国防教育是指高校通过开展与国防有关的教育活动服务国家国防建设,它与国家的战略需要紧密结合关键词:国防建设信息化国防人才培养后备力量正文: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生存与发展,安全与稳定是一个国家、一个名族最重要的两件大事。国防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荣辱兴衰的根本大计,是人类社会发展与安全需要的产物。国防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国防是国家建立的前提,包括国防建设与维护国家安全的军事斗争。建设现代化国防是国家的宏伟目标之一。国防的目的就是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
从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开始,信息化战争作为一种全新的战争形态展现在人们面前,随后的阿富汗战争,到最近的伊拉克战争,信息化战争形态初具雏形,信息化战争作为一种全新的战争形态,对国防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将信息化国防作为国防建设的发展目标,纷纷在思想理念,人才培训,装备发展,武装力量,战场建设方面加强信息化建设,我们也必须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全面推进我国国防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战争发展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是国防人才培养问题。世界信息技术的竞争,关键因素是人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对人才的科学文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注重人才的培养,就不能适应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此,必须坚持物力资源的开发同智力资源的开发相结合,把智力开发放在首位。注重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调整国防人才结构,更新现有科技人才的知识结构。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包括一些军事科技知识与技术,组织管理知识和才能等,以适应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国防建设现代化的需要,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开展国防教育更具有特殊意义。
和平时期,高校的国防教育主要是通过大学生军事训练来实施,以此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国防后备人才。大学生军训,主要是对其进行军事基础知识教育和必要的军事技能训练,增强他们的国防意识和国防能力。大学生军事训练对培养国家国防后备人才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有着其它形式不可代替的作用。
首先,学生军训能够奠定后备兵员的思想根本。国民国防观念的强弱,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集体体现,也是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重要象征,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成败和长治久安。青年学生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生动最具有活力的群体,他们的素质高低,国防观念的强弱,将对社会起到巨大的辐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紧紧抓住青年学生这个根基,以增强他们的民族精神来辐射、带动
全社会的国防观念的增强。学生军训是落实国防教育的极好形式,通过军训不仅使学生学到了一定的军事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国防教育是一种全民教育,对作为未来祖国栋梁的在校大学生来说更是一门必修课。而国防教育工作的好坏也与学生工作有着密切关系,我们应大力促进国防教育工作的开展,使其对学生工作起到一个积极促进作用,为国家和人民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材。为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保证高校局面的稳定,促进高校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长远角度来说,培养高素质人才是一个长期的战略问题,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走科技强军的道路,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实现军队建设由半机械化,机械化向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决策。
第二篇:大学生要为国防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本站推荐)
大学生要为国防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当喧嚣的白昼渐渐地披上黑色的晚礼服,当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带着奋斗一天的亢奋回到家,当莘莘学子忙碌完了繁重的功课,整个城市被笼罩在一片安宁之一中,因为这片安宁,十几亿的中国人才能带着对明天的希冀进入梦乡;因为这片安宁,我们的祖国才能蒸蒸日上。我们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在那里,在环境艰苦的边防线上,有一支人民的军队,日夜守卫着我们的祖国,对他们来说没有昼夜,没有物质上的奢华,没有睡懒觉、不上岗的自由,有的是责任,为中国人民负责。
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在革命战争时期是这样,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是这样,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以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主体的武装力量,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要有一道坚不可催的国防线,必须要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积极推进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除此之外,我们每个人都应为国防事业作一份自己的贡献,因为国防是我们大家的事,连着你我他,为了这片维系千万家的安宁,每个人将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宪法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青年学生一定要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高度,自觉履行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光荣义务。不管你是经理老板还是普通工人,不管你是商人还是老师,都应该为我们的国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在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以最诚挚的心情祝福我们的军人,感谢他们在国防事业中坚持不懈的付出,感谢他们让我们有一个安宁的生活环境。然而国防更是我们大家的事,是所有已经为、正在为、即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的事。
为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抓好国防建设,这样才能建设我们的小康社会,祖国才能在富强文明的道路上走得更好
茶博士:本学期一开始,2022级的同学就在自己的课表上发现了新课程《国防教育》,对于这门新课程的开设,同学们有怎样的想法呢?学习这门课程,同学们又有怎样的期望呢?陈安国(校武装部部长):全民国防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而当代大学生是有活力、有前途的一代,是祖国的栋梁,是祖国的希望。“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大学生历来都比较关心国家政治,有着较强的国防意识。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大学生更是国家这个“大家”的顶梁柱。《国防教育》作为一门必要的知识课程,它可以强化大学生的国防意识,造就国防人才,提高民族素质,激发人民的爱国热忱。同时,作为一门文化课,其基本理论、军事思想、战争谋略还可以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丰富我们的生活,提高我们的理性思维能力。“知识影响能力,能力提高素质,素质提高觉悟”,在这样一群有知识、有生命力的大学生中开展国防教育,讲解国防知识是很必要的。这学期,我校就积极响应教育部门的号召,聘请了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在大一学生中新开了《国防教育》这门课程,并经仔细规划,配置了多媒体进行教学。目的就是要我们的大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渐渐拥有一个较强的国防意识,提高爱国的能力和素质,同时培养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意识。使自己对国防有更宽、更新的理解,以便站在一个较高的高度来看待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彭华(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级学生):在《国防教育》的第一堂课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对我启发很大。就我们大学生而言,关心国家安危及世界和平,本身是一种责任。另外,居安思危的古训也让我们对国防丝毫不敢懈怠。就我所学的网络工程专业而言,我觉得,人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也应该运用在《国
防教育》课程上所学的知识来更全面地了解网络世界。比如说,对网络安全现状的充分认识。众所周知,现在世界的网络战争取胜的关键在于对高科技的掌握。比如2022年的中美黑客大战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在学习计算机技术等相对高端的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总而言之,接受国防教育既能开阔我们的视野,又能树立更强的爱国意识,是我们求之不得的好事情。
李威(人文学院2022级学生):孙子云:“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学习军事理论,就大的方面来说,是让我们以一种居安思危的心态来认识国防,汲取各种军事理论的精华,放眼世界,立足当今。对个人而言,学习《国防教育》能加强我们的修养,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胸怀。纵观历史风云,那些著名的军事谋略及战略,都能成为现代国防建设中的法宝。那些在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气概,令我们为之震撼。我深深感受到国防教育是一门很有用的课程,能增强我们对国家,对世界,乃至整个历史时期的认识。所以,我很喜欢学习这门课。
高波(外国语学院2022级学生):“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对于温家宝总理在最近“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提出的这十二个字,我感触很深。我们这一代生长在一个和平的年代里,一个和平的国家里,长期的和平以及人们的市场观念的增强造成了许多人国防意识淡薄,认为战争离我们很远。但现实中,区域战争和冲突随时可能爆发,国防并不是一个遥远的话题。和平的背后要靠强大的国防力量来支撑,“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国防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现在,随着社会的多元化、现代传媒技术和网络的发展,国防这个概念越来越复杂化,其涉及面也越来越广泛。国防知识的学习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2022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强调了国防教育要从学生抓起。今年,我校又为2022级新生开设了《国防教育》课程,使我们大学生与国防有了更多的接触。我想学校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就是要我们通过对国防知识的学习,把国防理念与我们平时科学文化的学习结合起来,完善自己,来维护我们宝贵的和平。
卢南辉(《国防教育》任课老师):学期伊始,根据教育部、解放军总参谋部有关文件的要求,我校对2022级新生开设了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在大学生中开展以军事训练、军事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是党中央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也是法律赋予高校的义务,更是时代的要求。据了解,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大学生军训工作,把对大学生军训作为加强国防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除此之外,我认为,新生报到后的短时间军训是远远不够的,从当代大学生国防意识有待加强这一点来看,接受系统、完整的军事理论学习有助于加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换而言之,是接受一场较为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见多识广”“博学多才”的综合性人才倍受社会的青睐。作为一名任课教师,不断拓展军事理论知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水平是我的职责;带领同学们走进精彩纷呈的军事世界,了解过去的同时展望未来,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顺应世界形势变化的需要,是我讲授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
潘见春(《国防教育》任课教师、武装部副部长):美国等发达国家初中就开设了国防教育课程,并经常在学生中开展夏令营活动等技能训练。海湾战争中士兵的即征即到正是因为美国重视国防,从小就开始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公民中牢固地树立了国防意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没有强大的国防就谈不上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树立强大的国威。我们的国防事业就是要保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独立。任何一个不重视国防,不重视人才培养的民族就不能称得上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我国已开设国防教育课程好多年了。今年我校也开设了国防课,但由于是新课程,国防教育的学习仍然存在着教师和材料紧张,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等困难。为了提高教师水平,我们国防教育的老师寒假都没有休息,聚在一起开了两次军事理论课座谈会,相互交换了对新课程的意见和看法。要努力让同学们更多、更好地获取知识,了解世界国防发展和高科技发展趋势,提高综合素质。
第三篇:论当代大学生与国防建设
论当代大学生与国防建设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不安全的因素仍然存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巩固国防建设与加强国防教育是新形势下的要求,加强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激发公民爱国热情、依靠全国人民建设和巩固国防的一项基础工程。当代大学生队伍是一个有思想敢作为的庞大队伍,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接受国防教育意义重大,从下面几个方面细说:
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查也”
自古以来稳固国防都是关系到国家安全,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的重大问题。历史中政权的更迭,当今时代政权的变化,无非是由国防显著差异造成。十八世纪英国之所以作为日不落帝国称霸于世界,与其海防的强大密不可分。十九世纪美苏冷战,很大程度上是国防装备的比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也伴随着国防建设的增强。政权的较量实质上就是国防实力的较量。历史和现实均表明,国防在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首先,国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捍卫着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民无兵不安,国无防不立。”没有强大的国防,就没有国家的主权和独立,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兴旺也就没有保障。为了保障国家的安全、促进国家发展,世界各国都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努力加强国防建设,同时在国民中普遍推行维护国家安全的国防教育,使国民树立爱国主义和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观念,为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条件。其次,国防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安全保障,营造了一个安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使我国的建设事业能够得以健康、有序,稳定的发展。而且,国防的巩固和发展也有利于巩固国家的国际地位,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毕竟一个强大的国防将从军事和政治上制止和推迟可能的战争。
二、“ 存在决定意识“
在当代的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虽然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然而各种局部的地区冲突却频频发生,特别是海湾战争,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以及各类层出不穷的恐怖袭击等,均提示我们,如今的国际社会依然存在许多不安定的因素。文化冲突和种族优劣论的日益加强,使和平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对我国而言,这种局部冲突虽然表现得不是很明显,然而这种大的国际背景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对我国来说,台海关系一直是国防的重要内容。我国一直提倡一国两制与和平统一,并且致力于台海关系的改善。然而,反观现在的台海关系,形势却不容乐观。以陈水扁为代表的台独分裂分子一直致力于台湾的独立活动,从大规模购买军备装置到沸沸扬扬的台湾“入联公投”,这一系列的台独活动均表明,要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虽然我国一直说要用和平统一的方式收回台湾,然而我们并不能排除使用武力的可能性。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加强国防,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保障。
三、“少年强则国强”
大学是培养社会精英的 场所,象牙塔里的大学生肩负着振兴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这是由大学生自身的角色特点所决定的。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鲜明的特点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思想敏锐,勤于思考。然而长期的和平环境容易使大学生们的国防观念淡薄,优越的生活条件也使他们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生活中的一帆风顺和倍受关爱,使他们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降低。通过国防教育,特别是军训,不仅可以学习到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学习到人民军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爱国奉献、勇于牺牲,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优良传统。有利于学生学习高科技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开拓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活跃思维方式;有利于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有利于学生组织性、纪律性的提高和身体素质的增强,从而为将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因了国防教育而带来的性格品质上的变化,可以为大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重要的基础,也使他们将来更好的为社会做贡献。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对于增强我国的国防实力,实现我国的国防现代化目标,扩大我国国防的后备队伍有着重大意义,同时在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方面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因此,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密不可分,大学生接受国防教育从大处来讲可以巩固国防,为国防提供智力支持,从小处来讲可以增强自身素质,学习到必要的军事技能。
第四篇:论述我国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与加强国防建设的关系
论述我国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与加强国防建设的关系 摘要:国防教育国防建设大学生精神教育 素质教育
引言:自古国无防不立,国防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发展的安全保障,以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成为一国建设重头。我国在《国防教育法》中指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举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国防教育作为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途径,其将对一国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我国的国防又是全民的国防,需要全国人民共同关心、参与和支持。大学生作为高素质公民群体将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导核心,对其进行国防教育,是维护国家未来与发展安全的根本利益、促进国防建设发展的重要表现。首先来探讨一下,大学生为什么要进行国防教育。
增强国防观念,深化爱国主义;树立忧患意识;了解并分析国际军政内幕;分析国防与国家各方面发展关系;了解新时期战争形态;履行公民的国防教育等义务;了解国防建设现状等。
国防,即国家的防务,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一国之兴衰与国防密切相关,国防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民族的尊严,社会的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有所提高,各种领域不仅需要专业型人才,还需要其综合素质达到一定标准。所以大学生除术业外,应以国防为端口,关注国际形势变化,了解时事。
我国今天的国防是经历了1949-1956的成功起步,1956-1964的整军备战,1964-1978年的艰难前行,1978-1991年的恢复发展,1991-2022的跨越创新,2022-2022的整体跃升这六个阶段的洗礼的。这段国防史向国民,尤其是特别接受国防教育的大学生展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辉煌的历史成就,勾画了国防和军队建设壮丽的历史场景,这是新中国60年腾飞的生动教科书,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它让新一代的年轻人对爱国主义有了更加具体的理解,对和平也有深层次的体会。如此而言,大学生与国民也会有一定的忧患意识。国防的忧患意识并非只是简单针对外国武力入侵,它还包括了领土领海主权的维护、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太空领域的竞争等。我们虽然处于和平时期,但是要明白,这个和平是相对的。在外部如伊拉克、利比亚等国家就处于动荡之中,而这些战争始终也无非关乎上面所提到的国防忧患所列举的几种。有国则有防,有战则有备。如何对待和平时期的国防战争问题,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发展战略决策水平,更深层次的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安危的关注与警醒。居安思危就是中国国防理念汲取传统文化“安不忘危,治不忘乱”的思想精髓的表现。正所谓“中国虽安,忘战则殆”,这是一种立足长远思其终始的国防指导思想。肩负祖国未来发展重担的大学生们应明白,现在之所以有这样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与其身后有强大的祖国及其坚实的国防后盾是离不开的。国家只有和平时期保持常备不懈,做到“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虽知今日无事,亦须思其终始”,才能建立起强大的国防,保证国家的长久治安,同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大学
生的头脑中也会自然而然的建立一道思想上的防线,即精神防线。它可以培养大学生一种世界的眼光,让大学生们日后在对各种问题的判断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笼统说来就是分清利害关系和敌友的条件转化。我们生活的世界是有着十分清晰又十分模糊的国家界限的,清晰的为地理国界,模糊的是军政国界,各国各种军政方面的力量互相牵制。各国之间往来等所有的一切都是以本国利益为出发点。一国的看似简单的军事政治举动,绝不能简单看待。
国际军事舞台上近年来呈现出一种新的景象:各种类型、各具意图的军事演习轮番上演。在普通人看来,不过是一种逼真模拟训练,对官兵的意义是防止其洞察力、配合力等作战能力下降,对武器装备的意义是国与国之间相互交流督促其不断发展。然而,在不同的条件下,军事演习其实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在国家关系进一步密切时,有关国家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以示战略合作的加深;在国家关系严峻时,对立双方各自举行不同形式的军事演习,以示不妥协的决心;在面临共同威胁时,有关国家也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以加强合作。国家通常通过军事演习提升国家的战略地位,也有的国家通过军事演习提高自身的国际影响力或改善自身的战略地位。以美国为范例和特例的典型来说,在美国军事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背景下,美军在亚太的演习呈上升势头。据美国防部的数据显示(不完全统计),美军每年在亚太地区举行的大大小小的联合军演和联军演习达到约1500次。总体来看,其主要出于四个目的:一,出于检验新战法和试验新武器的需要;二,出于维持传统盟国的需要(为了延续所谓的“美国
治下的和平”,用军事演习来强化与亚太传统盟国的军事联系,往往具有浓厚的国家间对抗色彩);三,出于应对非传统安全需要(如早年在泰国的“金色眼镜蛇”演习,具有比较明显的反恐意味);四,出于拉拢其他国家的需要。军事始终是服务于政治的。这也是国防教育的一部分,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帮助大学生学会分析国际军政内幕。
新时期,战争的胜利绝非过去单纯的占领某山丘。战争,在新时期拥有了不同的定义,在不同的领域也有了不同于往日的形式。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表明,现代战争向高技术战争方向发展,预示着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由此催生了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浪潮。在军事斗争领域,“台独”等诸多因素,都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军事领域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近年来我国军事科技发展甚快,先进的精确制导技术、伪装与隐身技术、侦察监视技术、电子对抗、航天技术、指挥控制技术等,不断更上层楼。神秘莫测的电子战,变幻无常的信息化战争,世界在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着。理论知识的教授是培养大学生基本的国防知识和积极投身国防建设和为国效力精神,现实所教授的是如何应用理论知识来分析。作为国防后备人才的大学生,应对祖国的军事科技发展进程有所了解,不能再像高中时期那样‘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接受国防教育也是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必须履行的责任,毕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的国防。做到全民国防要求国家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实践,坚持和创造性的发展人民战争思想。我国目前正在不断完善国防动员的运行机制,高度重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国防教
育的立法规范,其中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上讨论了大学生为什么要进行国防教育,如增强国防观念,深化爱国主义树立忧患意识等,这方面总结而言,国防教育就是针对大学生进行精神教育,这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形的国防建设是武器装备,无形的国防建设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建设是强大的凝聚力。就如在五一二大地震中,中国军民所表现出的那般钢铁般的意志,它震撼了所有的国家、人民那样,他们感动,他们畏惧,这样的国家,这样的人民,刀枪虽然可入,但是精神却永远坚不可摧。而从让大学生了解并分析国际军政内幕,分析国防与国家各方面发展关系了解新时期战争形态,履行公民的国防教育等义务,了解国防建设现状等总结来说,国防教育所做的就是有效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是高水平的国防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国防教育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正确导向。现在的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同时又注重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这是国防教育与素质教育相互联系促进的表现,也是国防教育与国防建设的一致性的体现。
参考文献:
《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军事科学》罗剑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2 《世界军事年报2022》 李维亮兰州大学出版社 2022
《高校国防教育教程》 陈云金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22
第五篇:论述我国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与加强国防建设之间的关系
1010921216经济与政法学院10国贸2叶侨
论述我国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与加强国防建
设之间的关系
悠悠古国,巍巍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积淀了中华的底蕴。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春秋末期诸侯并起,逐鹿中原;元朝时期蒙古铁骑,威震欧亚;兵强马壮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政权的巩固和朝代的兴盛。而后宋王朝重文轻武、积贫积弱,明清后期政治腐朽、国防空虚,在内忧外患中纳贡称臣、割地赔款,偌大的中华帝国在“蛮夷”的坚船利炮已无招架之功、更休谈还手之力!百年的耻辱深深地烙在了中华的历史中,向每一个后人警示着:弱国无外交!俗话说,“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中华民族欲立足世界优秀民族之林,中国欲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就必须加快国防建设,增强国防力量。
所谓国防教育,是指国防领域里的教育现象,即按照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的目的和要求,对全体公民的品德、智力、体力等诸方面,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的活动。其本质是在培养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四有新人”。国防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国防理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法制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国防知识教育、军事体育教育等方面。
所谓国防建设指的是为国家安全利益需要,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的建设,是为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建立和发展国防力量的措施和行为,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发展趋势之一。政治多极化使世界大国之间保持着既斗争又合作的微妙平衡。发展经济和科技实力成为世界各国国家政策的核心。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瓦解,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我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冥顽不灵,恐怖主义气焰嚣张,日本极右势力沉渣泛起,宗教矛盾和地区冲突此起彼伏,贩毒、走私等跨国犯罪屡禁不止„„我们必须对此保持高度的警惕。为了保障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必须振兴国防!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是我国青年的优秀群体,更应该承担起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这一历史使命。国防教育在整个高等学校的教育体系中,属于基本素质教育的范畴,不仅具有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的国防功能,而且,对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强的综合育人功能。国防教育对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有很强的综合促进作用,是磨炼身心的有效方法。开展国防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而且有利于学生打破专业学习的思维定势,拓展思维空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促进“智育”的发展。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通过学校国防教育所积淀形成的道德行为、意志品德,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成为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新人,是一件利国利民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
孙子云:“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学习军
事理论,就大的方面来说,是让我们以一种居安思危的心态来认识国防,汲取各种军事理论的精华,放眼世界,立足当今。大学生学习军事发展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战争观和方法论。学习古代军事思想和外国军事思想,有助于学生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军队建设思想;学习解放军的光辉历史,有助于学生继承发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培养他们爱党、爱军、爱国的情感;学习我国的国防史,可以让学生们记住历史上的教训,从而增强国防观念,培养抵御外侮,维护国家尊严和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
开展国防教育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
国防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既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基础,又是推动民族发展兴盛的精神动力。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忧患意识日渐淡薄,国防意识、国防观念也淡化了。尤其是在青年大学生中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他们对于我国的安全环境和安全形势,知之甚少。对于西方敌对势力一直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认识不清。对于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极端宗教主义的破坏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严肃认真地对待国防教育问题,切实把大学国防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
国防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高校国防教育能够使学生把民族的共同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能够和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来侵略颠覆的威胁,能够为民族的共同利益不惜牺牲个人或局部利益。这样,就能在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下把大家紧紧地团结起来,使中华民族具有坚不可摧的伟大力量。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大学生尤其如此,他们是民族的脊梁。加强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能极大地激发青年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在青年大学生的鼓舞和带动下能凝聚全中华民族的意志和力量,任何困难都能战胜和克服。如1999年5月,美国用导弹袭击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之后,首先是大学生发起了反美示威抗议游行,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
国防教育有利于培养国防后备人才,促进国防现代化。每一个国家和民族从自身安全出发,都把自己的最新科技成果运用到国防上,现代战争和现代国防,更是集中了最尖端的科技成果,突出的体现了现代战争的高技术特点。而当前,由于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校园内的教学仍以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为主,从而使学生的书本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反差拉大。国防教育自身的特征能够很好地弥补这种教育的不足。大学生学习现代军事科学知识,可以亲身体验到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应用于社会实践所产生的巨大推动力,也可以亲身感受到自己所学专业和知识在军事领域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们刻苦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而且,学生通过国防教育的实践,拉大生活中反差,减少学习与实践的反差,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与人协作能力,从而增强了勇于向困难挑战,不断进取的意识。
高校的国防教育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现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代青年有一个比较突出的弱点,那就是自我意识强,缺乏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而国防教育在这方面具有独到的功效,无论是它的教育内容还是组织形式,教育环境还是方法措施,都将对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这种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对校风和学风以及班级建设都起到良好的作用。
军事课是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国防教育为高校教育注入了活力,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强,接受能力快,特别是刚迈入大学校门的学生,他们充满对大学的好奇和渴望,大学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造和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的国防教育有着广阔的空间,使学生在军事课程之内接受系统国防教育,充分发挥着国防教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通过基本军事技能训练能磨练他们的意志品质,并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军事训练很好的培养了他们顽强拼搏和集体主义协作的精神,增强他们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荣誉感,为他们的大学生活乃至将来的工作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国防教育既是国家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工作,又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工作。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应该做到把分析国际形势和我国周边的安全环境同国防素质教育的丰富实践结合起来,以求充分认识到依法普及和加强国防素质教育,对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促进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而使贯彻执行国防素质教育成为全体高校大学生的共同责任,成为每一个高校大学生的自觉行动。也只有这样,国家建设才能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