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哲学经典故事 - 注意适度原则
注意适度原则
猴子种葡萄
猴子很聪明,而且善于模仿人类的动作。猴子想学种葡萄,便走到葡萄园里。它见园丁正给葡萄苗浇水,就说:“原来种葡萄需要水、这还不容易!我要给葡萄苗浇更多的水,让它结更多的葡萄!”于是,他把一棵葡萄秧子插进河里,葡萄秧被淹死。
猴子又来到葡萄园里,它看见园丁在给葡萄秧施肥料,就说:“哦,原来葡萄需要肥料。我要给葡萄施更多的肥料,就能结更多的葡萄!”于是,它把葡萄秧栽在粪堆上、葡萄秧被烧死了。猴于再次来到葡萄园里,这时已到了冬天,猴子看见园丁用稻草把葡萄秧包起来埋在地下,就说:“哦:原来我的葡萄秧栽不活,是因为葡萄秧苗害怕寒冷。这次我定要着意保护,使它免受风霜!”次年春天,猴子种上一株葡萄秧,而且学着园丁对葡萄秧越冬的管理技术,用稻草把葡萄秧包得结结实实的埋在地下,不几天葡萄秧就闷死了。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对立统一。没有无质之量,也没有无量之质。掌握事物质和量的统一很重要的一点,是掌握事物的“度”。只有将事物发展的度把握好了,才能保持事物的相对稳定,保持一定的质。
众所周知,葡萄的正常生长是多种生存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有按时浇水、适时、适量施肥、越冬防寒措施跟上,葡萄秧才能技繁叶茂茁壮生长。猴子虽然认识到水分、肥料乃葡萄秧生长之必需,却没能掌握合理灌溉、施肥技术,造成葡萄秧生长期间水分过剩、营养过旺,导致死亡。另外,葡萄植株越冬时,既要防寒保暖,以免冻死,又要保持通风通气。而猴子只知道防寒保暖,却不知道还需通风通气,以致将葡萄秧活活闷死。俗话说:“物极必反。”这个故事说明,任何事物都必须保持其一定质的数量界限,虽然在一定界限内,量的变化不会改变事物的质,而一且超出这个界限,量的变化就会引起质的变化。在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任何事物都有个“度”,只有使事物保持特定质的量的界限,才能不断促进事物发展。
第二篇:哲学故事
一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人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到了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 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休止和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练,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 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二
在火车上,一有空闲,我喜欢一个人坐在窗前默默地看风景,心情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候会触景生情,有时候会思绪万千,有时候是利用这难得的闲情想想平时都来不及想的事,有时候什么都不想就那么木然地望着窗外发呆。在我看来,任何一种状态都比打打闹闹强。
在这独处的时候,我能够清晰地感觉到时间的存在。那哐哐噹噹的钢轨撞击声,时刻提醒我时间跟火车一样飞奔,时间一点一点地溜走,我一天一天地变老。而坐在窗前看景物源源而来,疾驰而去,更能感受时间有形的流动。
当我们面朝火车行驶的方向而坐,我们看到的景物是缓缓地向我们移动而来,像一个慢慢拉近的镜头。而当我们背朝着火车行驶的方向而坐,我们看到的景物都飞快地离我们远去,有时快得让人来不及看清楚,来不及思索。
用这来比喻我们的展望与回忆是恰当的。当我们面朝火车行驶的方向而坐,我们就像是在展望,期望我们想要到达的目的地,远眺我们想要实现的目标;当我们背朝火车行驶的方向而坐,我们更像是回忆,回收往日,回看自己走过的历程。当我们展望未来时,前路漫漫,目标遥遥,时间过得如此地缓慢,有时一天仿佛10年之久;可是当我们回忆过去时,会发现时间飞逝如梭,那么多曾经拥有的东西在不经意中消逝,有时10年竟像一天。
照说,朝前看,朝前走,路程只会一点点地减少,可回首的路越来越长。为什么前路遥遥无期,来路却短暂如斯呢?为什么前路要我们一步步去丈量,来路却可以一步跨回去?难道真的是时间在迫害我们?久思不得其解。或许是因为人生就像解一道道的数学题,未来是未知的,是尚没有答案的,需要我们一步步艰难地求证。而过去,是一道道破解了的数学题,我们往往记住了结果,艰苦的求证过程却被忽略了。
人生就像是一趟没有回程的火车,人生的意义并不是要忙碌得停不下脚步,哐哐噹噹地跑到终点了事,人生应该是丰富多采的。既要做人生的数学题,也要看窗外的风景,既要朝前看,也需要常常回首从前。那些忙于工作,忙于赚钱,忙于奔命,忙得忘记了时间的存在,来不及静下心看风景的人,有一天生命的列车突然到达终点,会不会觉得有许多的遗憾呢?或许有吧,也或许没有,每个人的旅程都不一样。
三
几年前,在一所大学的开幕典礼中﹐可口可乐的执行长(CEO)Brian Dyson,讲到[欣赏雨季爱情故事网]生活与工作的关系:
想象生命是一场不停丢掷五个球于空中的游戏。这五个球分别为工作,家庭,健康,朋友和心灵。而且你很努力地掷着这五个球,不让它们落地。很快地你会了解工作是一个橡皮球。如果你不幸失手落下它,它还是会弹回来。
但是家庭,健康,朋友和精神这四个球是用玻璃做成的。一旦你失手落下,他们可能会少了一角,留下无法挽回的记号、刻痕,损坏,或甚至碎落一地。他们将永远不会跟以前一样。你必须了解这个道理,并且致力为平衡你的生命而努力
四
那是地处险恶的峡谷,涧底奔腾着湍急的水流,几根光秃秃的铁索横亘在悬崖峭壁间,这就是过河的桥。
一行四人来到桥头,一个盲人,一个聋子,两个耳聪目明的健全人。
四个人一个接一个地抓住铁索,凌空行进。结果呢?盲人、聋子过了桥,一个耳聪目明的人也过了桥,另一个则跌下去,丧了命。
难道耳聪目明的人还不如盲人、聋人吗?
他的弱点恰恰源于耳聪目明。
盲人说:我眼睛看不见,不知山高桥险,心平气和地攀索;聋人说:我的耳朵听不见,不闻脚下咆哮怒吼,恐惧相对减少很多。那么过桥的健全人呢?他的理论是:我过我的桥,险峰与我何干?急流与我何干?只管注意落脚稳固就够了。
很多时候,成功就像攀附铁索,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智商的低下,也不是因为力量的薄弱,而是威慑于环境,被周围的声势吓破了胆。
第三篇:袁翠红 读《适度哲学》心得体会
读《适度哲学》之 “每天进步一点点”心得体会
焦桥镇中心幼儿园
袁翠红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羡慕那些事业或者人生成功的人,羡慕他们获得的成果,羡慕他们取得的荣誉。可我们有没有想到,在他们成果和荣誉的背后,他们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呢?也许,我们会说是机遇好,也许,我们会说是天资聪明,也许,我们会说他们是选择了正确的方向。可我们有没有想到,每一个成功都不是偶然的,不管是机遇还是天资,不去行动,而只有这些,难道就能成功吗?答案是,不能的!那种坐享其成的日子也许就是个虚幻的梦想,而关于梦想,我们谁都有过,而我们现在谁还在坚持?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一口吃个胖子”,这个可能吗?“一步登天”,这现实吗?“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容易吗?哪个成功者,谁不是一步一个脚印,谁不是踏踏实实的走过来的呢?而反过来,每天进步一点点,这个做起来就相对的容易一些,或许,这就是破解成功唯一的秘诀,是走向成功唯一的渠道了。
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每天给自己一个目标,给自己一个希望,哪怕是小的可怜,在别人眼里微不足道,但是,只要坚持,这一点点的力量却可以凝聚成一个巨大的成功。
— 1 — 每天进步一点点,做到了,你的机会就比别人多一点;每天进步一点点,努力了,你的智慧就比别人高一点;每天进步一点点,珍惜了,你的经验就比别人丰富一点;每天进步一点点,实际上,你就离梦想和成功更进了一步。
这一点点,虽然在你的人生中微不足道,但是,一点点的积累,一点点的丰富,一点点的成长,一点点的壮大,就这一点点才构成了你人生的轨迹。
不要小看一点点的进步,《荀子·大略》说:“夫尽小者大,积微成著,德至者色泽洽,行尽而声问远。”积微成著,长期微小的积累,也会变成显著。同时也奉劝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好的习惯,坏的习惯都不是一日养成的,都是通过微小的积累,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老子》中也有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毫末之重要,毫末乃万物之源,无毫末的进步,世界也就失去了发展的规律。这些理论,是前人的实践,是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借鉴。
每天进步一点点,就像是“滴水穿石”,点滴的力量,恒久的坚持,日积月累,一定会冲破一切的阻力,而完成所定目标。
每天进步一点点,是给自己一个不断进取的空间,是给自己一个培养耐心的一个机会,是给自己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是走向成功的开端。
每天进步一点点,是让我们学会做事循序渐进,不要好高骛远,也是教育我们要注重细节,要从小事做起,才能一点点积累— 2 — 经验,不断成熟,而有能力去实现更大的理想。
每天进步一点点,会增加我们做事的信心,每天进步一点点,会增强我们做事的活力,每天进步一点点,会让我们不断趋于完美。
每天进步一点点,会日益丰厚你飞翔的羽翼;每天进步一点点,会把你的一个个希望变成理想;每天进步一点点,会把你引向成功的路上。每天进步一点点,就让我们少了一点懒惰,少了一点彷徨,少了一点颓废,少了一点妄想。
不要小看这一点点的进步,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才让我们感到生活里的小惊喜,也让我们创造了人生的奇迹。不要小看这一点点的进步,正因为容易做到,才让我们多了一点自信,多了一点勇气,多了一点智慧,多了一点力量,多了一份成功的机会。
每天进步一点点,珍惜每一个进步的机会,每天给自己定一个小小目标,给人生一个小小希望,那么成功一定会属于你。
这一点点的力量和勇气,这一点点的希望和理想,这一点点的意义就在于,用微小的力量制造了最大的成功。
每天进步一点点,从小事做起,从平凡做起,才能让我们梦想成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022年6月17日
第四篇:政治马原哲学篇
一、以实践为基础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原理
1.基础:人与自然的矛盾反映人的实践水平①如何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实践方式和水平的反映。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注定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在我国现代化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以限制生产轰动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不现实的。但传统的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的实践方式和水平已经不适应客观实际,必须根据新的情况改变我们的实践方式。
2.原因:人与自然的矛盾源自实践方式不当 ②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矛盾是由于人类实践活动方式不当造成的。在生产和生活中对于自界形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人类发展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的活动并不必然违背客观规律。关键是在人的活动中采取正确的活动方式,尽量的避免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3.方法:转变实践方式遵循自然规律 ③必须转变实践活动方式,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自然界的活动属于物质运动,自然界的物质运动与社会性质的物质活动都是物质的运动形式,都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实践活动的规律与物质运动的规律是一致的。违背自然规律的实践活动必然导致自然的报复,而遵循自然规律的实践则导致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4.意义:正确的实践方式是贯彻科学发展观
二、普遍联系的方法论意义原理
1.万事万物有联系,客观世界是整体(原理)①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来奶昔的一个成分或环节。普遍联系是客观世界自身固有的总特征,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万事万物都统一于物质。但统一的物质世界绝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包含着数不清的层次和要素,它们之间持续地发生着相互作用。这种事物之间、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就是“联系”。联系实质上是物质世界统一性的体现。
2.联系观点来分析,自然社会与经济(分析)②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运用联系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正确地处理和协调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的关系。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着经济、社会、自
然环境的三重制约,这三重制约是相互联系着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有联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有联系。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社会发展,社会发展有可能带来环境生态压力。处理失当则恶性循环,导致生态失衡,从而造成三重困境,这是全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3.生态文明要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意义)③人类走入三重困境的原因并不在于自然界,而在于人自身。
在经济和社会的关系上,只见经济效益,忽视社会发展,在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上,只见人类社会,忽视自然环境,使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逐渐失衡,无法保持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自然承载力的相互协调,走上一条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找到了走入困境的原因,也就明确了摆脱困境的出路,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协调好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关系。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补:最美人物 正能量 ①万事万物有联系,相互作用鼓正气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是只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事物的相互联系即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发展是指前进上升的运动变化。把握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和发展观点,需要在运动变化的多样性中看到总体的方向性,需要在事物的量变中看到质变。要从“最美人物”的先进事迹中看到正能量传递,看到一个个最美盆景连接成最美风景,形成好人好报正效应,唱响中华民族正气歌。
②新生事物不可拒,社会进步势所趋 新生事物不可战胜,是指由世界发展的辩证本性所决定的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的历史趋势。与旧事物相比,新事物在形式上更高级,内容上更丰富。新事物符合历史的前进方向。
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先进社会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反映着社会进步的要求,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在社会变更发展时期,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表现得特别明显,对于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具有重要意义。
三、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
辩证认识的实质:方法论意义 万物有矛盾,对立又统一 二者性相反,却是同根基 只见一方面,片面单打一 二者皆把握,具体做分析 思维有规律,万能解难题
四、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推动事物发展原理
矛盾的基本作用:推动事物的发展
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
a、双方统一,形成关系(从结构角度)b、相互吸取,相互利用(从机制角度)c、相互贯通,构成发展(从结果角度)
斗争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 促进量变实现质变; 同一斗争相反相成; 对立统一相辅相成;
补:内因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内因是依据,外因是条件 外因有作用,必经内因起
五、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普遍性——矛盾处处在,矛盾时时有
矛盾特殊性——不同矛盾有差异,不同阶段有区别;不同方面有特点,解决形式有多种
六、两点论重点论相统一原理
①矛盾发展不平衡性原理 矛盾之间分主次 矛盾内部分方面 ②两点论重点论原理
一物有两点,不可持一端 两点抓重点,不可等量观
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原理
⑴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的必要性
感性有局限,理性方全面;若要见本质,飞跃必实现
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的特点,既有可靠性,也有局限性。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在于它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而认识的任务却要求把握事物的全质、全体和内部联系,这是认识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要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⑵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的过程
现象引感觉,反复生突变;飞跃出理性;本质脑中现
在实践过程中,人们开始只是看到现象,事物的片面,在头脑中形成印象级这些印象间的大概的外部的联系,这是感性认识阶段,还不能形成深刻的概念,作出合乎逻辑的结论。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某些东西会反复多次引起感觉和印象,这就会使现象之间的联系在大脑中呈现出来。达到一定程度,认识就会发生一个突变,即飞跃,产生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现象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⑶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的条件
感性材料尽量获,丰富真实感受多;抽象思维充分用;去粗取精来概括
a、尽量获取理性材料通过直接观察和亲身感受,接触大量生动的现象,尽可能充分地获取丰富而真实的原始资料,在现象的重复中深化认识,吧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
b、充分运用抽象思维在获取大量丰富现象的基础上,对感性材料进行取舍印证,对原始材料进行梳理概括,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深入进行思维加工,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透过现象揭示本质。草能讲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八、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梅兰芳题)
1)为什么“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总是难免的”?
人皆有过非圣贤,矛盾存于主客间;真理谬误皆认识,主客相符来判断
任何人都有可能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在于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的主观与客观的矛盾。真理与谬误的联系在于它们都同样基于主管和客观的矛盾,二者的根本区别也全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合,符合就是真理,不符合就是谬误。
2)梅兰芳为什么能“吧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 a、真理谬误本同源,范围调整可转换
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客观原因。在客观上,正确和错误,即认识论意义上的真理与错误,都是人的主观对客观的认识。二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转化。真理向谬误转化是范围或过程上的转化谬误向真理的转化亦然。梅兰芳的表演违背客观实际导致了失误,而他随机应变,把“原来的一戳变成了一戳、一扶和一推,更淋漓尽致的表现了白娘子对许仙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情。”通过这个调整,使主客观相违背转化为新的主客观相符合。
b、杰出主体非等闲,败中取胜成经典
梅兰芳败中取胜,“错成经典”的另一方面原因在于主题。错误转化为正确,谬误转化为真理是有条件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主体的条件。梅兰芳不是普通演员,而是京剧表演大师,深谙京剧艺术精髓,洞悉舞台表演规律,具有非同一般的主体水平,因此在出现失误的情况下,能够充分发挥出极为高超的主体能力。所以,不但可以化险为夷,而且能够败中取胜,“错成经典”,化腐朽为神奇。
3)当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出现失误或失败该怎样对待和处理? 自如应对开放性,理论解答相一贯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由于主客观矛盾的普遍性,在认识和实践中错误和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正确与错误、成功与失败本身相伴而生,它们对立统一,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错误可以向正确转化,失败往往是成功之母。问题不在于是否出现错误和失败,而是在于怎样对待它。
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原理
1)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有本性主客相符合 若只持一端真伪无从验 实践是桥梁恰将主客联 主观变客观结果验开端 逻辑作补充标准唯实践
2)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实践验真理绝对不可翻 真理有过程相对见发展
十、价值评价的原理 道旁梨
价值有用是个宝
第一,从价值范畴看,“道旁梨该不该摘”正是一个价值问题。价值是指客体对于 主体的有用性。本题中,梨是客体,许衡等人是主体。再天热口渴难耐时,梨有止渴的 效用,因此,是有价值的客体。
客观属性东西好 主体需要用得着
第二,从价值特性看,价值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体性,在一个现实的价值关系 中,二者必须同时具备,否则价值关系不能成立。题目中的“道旁梨”显然具备了价值 的客观性,故“众人争相摘梨解渴”,但“唯独许衡不为所动”,这是因为许衡不具有摘的’“道旁梨”的主体性。
价值评价角度怪 客观却比主观赖 评价对象是关系 主体好恶来统帅
第三,从价值评价来看,价值评价不同于真理标准,评价对象并不是客观本身,而 是客体有用性对主体的意义。价值评价的主要依据并不是客体属性,而是主体的价值取 向。因此,价值观的不同,限时出主题价值取向上的不同层面。许衡与同行众人面对道 旁梨该不该摘的不同表现,正说明了这一点。正视客观性坚守主体性
第四,关键在于如何解读“梨无主”而“心有主”,并由此导出正确的价值观念。所谓“梨无主”是指作为价值客体的梨所具有的客体属性,所谓“心有主”是指作为价 值主体的人所确立的价值标准。许衡作为价值主体的值得称道之处正是在于,面对众人 都争相吃梨解渴,他却不为所动,坚守“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的价值信念。正视 客观性,坚守主观性,超越自我价值,尊重社会价值,正确地处理了价值的客观性和主 体性的关系,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史纲》和《毛中特》人物及著作和重要观点
疯狂的石头石磊 发布于2022年10月1日 21:49
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四洲志》一书。书中叙述了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本具体介绍世界各国情况的著作
2、魏源 《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3、郑观应《盛世危言》——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制度主张。
4、严复《救亡决论》——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在甲午战争后,翻译了《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激发人们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
5、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但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
6、洪仁玕:提出了一个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直接产物,没有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因而缺乏实现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7、冯桂芬:最先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作出比较完整表述。他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8、洋务派代表:李鸿章、奕、曾国藩、左宗棠。他们主张开展洋务运动,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近代企业、兴办洋务。
9、维新派代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他们开展了一系列宣传维新的活动:第一、向皇帝上书。第二、著书立说。康有为编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编写《变法通议》;谭嗣同编写《仁学》。第三、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和教训。康有为向光绪皇帝进呈了《日本变政考》、《俄彼德变政记》、《波兰分灭记》。第四、办学会。影响较大的学会有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等。第五、设学堂。重要的学堂有广州万木草堂、长沙时务学堂等。他们还向光绪皇帝建议设立京师大学堂。第六、办报纸。影响较大的报纸有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以及湖南的《湘报》等。
10、革命派代表: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章炳麟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歌颂革命为“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邹容写了《革命军》,以“革命军中马前卒”的名义,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陈天华写了《警世钟》、《猛回头》号召人民奋起革命,推翻清政府这个“洋人的朝廷”。
11、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一文,向中国人民第一次正确地阐述了十月革命的性质。《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欢呼“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地把马克思主义称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李大钊指出,社会主义的理想,遂发生共性与特性结合的一种新制度,故中国将来发生之时,必与英、德、俄……有异”。李大钊主张知识分子“向农村去”、“到民间去”。这表明,李大钊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12、蔡和森强调必须首先要建立共产党,作为革命运动的发起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
13、陈独秀:发起新文化运动。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在上海建立,陈独秀为书记。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大会推举陈独秀为书记。大革命时期,陈独秀犯了右倾主义错误,提出“二次革命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需要有一个资本主义的过渡阶段。导致国民大革命失败,丧失了革命的有利时机。
14、王明:“左”倾教条主义代表,提出“毕其功于一役”、“一次革命论”、“搞无间断的革命”给中国革命造成巨大损失。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丧失了革命的有生力量。
15、张学良:1928年宣布东北易帜,北洋军阀统治结束(1912——1928)。1936年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16、毛泽东:中国共产党人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探讨,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开始。
第一、萌芽时期著作(国民大革命时期)
(1)1926年9月《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提出“农民问题乃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2)1925年12月《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1926年《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3)1929年12月《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针对党和红军中存在的种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及其危害,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强调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要经常注意用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提出要“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党员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以代替主观主义的分析和估量”,“使党员注意社会经济的调查和研究,由此来决定斗争的策略和工作的方法。”
第二、开始形成时期著作(土地革命时期)
(1)1928年10月《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1928年11月《井冈山的斗争》:明确地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同时还科学地阐述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分析了处于白色政权包围环境中,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2)1930年1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文章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初步形成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提出了党把工作重心有城市转入乡村。
(3)1930年5月《反对本本主义》:是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文献。第一次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第一次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标志党“独立自主”思想的初步形成。基本形成了包含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思想。基本形成了明确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第三、成熟时期著作(抗日战争时期)
(1)1937年7月至8月《实践论》、《矛盾论》:揭露和批评了党内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错误,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述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奠定理论基础。(2)1938年5月至6月《论持久战》:第一、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即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第二、批判了“亡国论”和“速胜论”。第三、分析了中日双方矛盾的四个特点。一方面,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强国弱国的对比,决定了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另一方面,日本是小国,发动的是退步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而中国是大国,进行的是进步的、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得道多助。(3)1938年11月《论新阶段》: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作了《论新阶段》的报告,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4)1939年10月《〈共产党人〉发刊词》:第一次明确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第一次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第一次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提出党在革命中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作出了党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地联系着”的著名论断。第一次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中国革命的两个武器,党组织是掌握这两个武器的英勇战士。(5)1939年12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两个科学概念。第一次全面系统论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问题,提出革命对象、革命动力;强调认清中国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第一次提出“所谓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6)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中的主要著作: 1941年5月《改造我们的学习》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1942年2月《整顿党的作风》、1942年2月《反对党八股》。整风运动在全党范围普遍展开。
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心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延安整风运动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
(7)1940年1月《新民主主义论》: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论述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政体。
(8)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第一次概括了我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提出了生产力标准:“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提出废除国民党***,建立由各党各派组成“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第四、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
(一)解放战争时期
(1)1947年12月《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①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②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③保护民族工商业;④提出土改中必须注意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满足贫农雇农的要求;二是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2)1948年4月《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次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第一次把官僚资本主义、官僚资产阶级列为中国革命的对象和敌人,第一次有了“三大对象、三座大山、三大敌人”的说法。第一次提出土地改革的总路线:“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3)1949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说明在全国胜利局面下,党的工作中心必须由乡村转到城市,必须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估计了中国人民民主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阶级斗争的新形势,提醒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
(4)1949年6月《论人民民主专政》:完整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科学阐明新中国国家政权的性质及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与相互关系,进一步完善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总结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基本经验,“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指出“我们现在的方针是节制资本主义,而不是消灭资本主义”。提出新中国在外交上必须实行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二)新中国成立后
(1)1956年4月《论十大关系》: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主要内容有:第一、提出了“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第二、提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第三、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第四、文化建设的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论十大关系》是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的标志,成为全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
(2)1957年2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阐明社会主义社会的重大理论问题。主要内容有:第一、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第二、明确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第三、提出了两类社会矛盾的学说,阐明了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方针和方法。主要有:在政治思想领域,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在物质利益分配方面,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前提下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第四、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17、陈云:在中共八大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这个思想成为突破传统观念、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经济体制的重要步骤。
18、周恩来: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经过1955年的万隆会议为许多亚洲国家所接受。1956年,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1963年,周恩来将我们党的一系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政策和主张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19、刘少奇:1945年在中共七大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正式提出毛泽东思想并写进党章。
20、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成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在邓小平同志指导下,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
1978年12月邓小平发表的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被称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1992年年初邓小平发表的南方谈话,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宣言书。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的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21、江泽民:当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如何建党的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2、胡锦涛: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深刻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将其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3、习近平: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集中全党智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作出一系列新的阐述,提出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形成了一系列最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基本遵循。
第五篇:2022高考原题哲学1
高二政治哲学练习题(二部)
1.[2022·山东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放射着夺目的光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今天,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节能等环保意识,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愿者精神。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开展学雷锋活动。
2、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8年中国正式发行第一套邮票,主图为蟠龙,被称为大龙邮票,具有重要的收藏和欣赏等价值。在近年的一次拍卖会上,一枚面值5分银(相当于1.562 5克银)的大龙邮票成交价格高达17 920元。
材料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高贵与力量,彰显昂扬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Dragon(中文译为“龙”)是罪和异教的象征。20世纪末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包括国防力在内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西方某些人常用Dragon歪曲地指代中国龙,用Dragon的庞大身躯和残暴特性来暗示中国的强大和对别国的威胁,鼓吹“中国威胁论”。
中西方关于龙的认识有明显差异,请说明其哲学依据。
3、2022年,全国流动人口达到2.3亿,未来20年还将有3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中国正进入一个“流动时代”。
材料二 流动人口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渴望与市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强烈期
盼改善工资待遇、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子女入学、住房等状况。从社会管理的视角看,引导人口有序迁移,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创新社会管理,是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亟待解决的课题。
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需要坚持的方法论原则。
4、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将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国际贸易在曲折中深入发展。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
阐释材料三蕴含的唯物辩证法观点。
5、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六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必须首先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农业科技创新要做到“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着眼于长远,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立地”,就是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坚持产业需求导向,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力争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
结合材料六,说明农业科技创新方向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的。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义利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当前,弘扬具有社会进步意义的义利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 人们对义利观的探索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孔子主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孙中山提倡“大义所在”,坚持革命和民族大义,反对“重私心而忘公义”;中国共产党倡导“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自身的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材料一中义利观的演变过程如何体现了矛盾观点?
7、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22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达到2.5亿,占网民总数的48.7%,政府部门通过认证的新浪微博覆盖了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微博在多起公共事件和公共讨论中,充分展现其及时传播信息、快捷发布言论和反馈舆情的功能。对此有网民认为:微博是健康的现代沟通渠道。
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唯物辩证法原理,评析材料中网民的观点。
8、2022年博鳌会亚洲论坛年会的主题是“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的演出。他指出,亚洲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经济结构性矛盾、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存在,如何处理好发展问题依然摆在亚洲人民面前。
会议还探讨了“包容性发展”的内涵和具体策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呼吁亚太地区的国家要加入到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巴西总统罗塞芙主张各国应创造条件实现经济增长和包容性发展,南非总统祖马提出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合作、共赢机遇和挑战等。
(2)“包容性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个道理?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6分)
高二政治哲学练习题答案(二部)
1、[答案]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时代要求开展学雷锋活动;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学雷锋活动。
[解析] 本题要求从哲学角度提出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措施。知识范围为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设问类型:措施类。根据设问中的要求,提取以下信息: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时代内涵,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环保意识,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志愿者精神。要围绕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这一中心组织答案。首先阐述原理,然后结合材料分析。
2、[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由于取材于现实世界中的原型不同,中西方关于龙的认识也不同;立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差异,影响了中西方关于龙的认识的差异。②实践决定认识。社会历史、知识与文化背景等的差异导致社会实践活动的差异,而社会实践活动的差异决定了中西方关于龙的认识具有差异性。
[解析] 本题是一道说明型试题,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中西方对龙的认识有差异的哲学依据。
3、[答案]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统筹规划,化学配置公共服务资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分析矛盾,寻找正确方法解决“流动时代”的新问题。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创新社会管理,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
[解析] 回答本题时,首先要回顾关于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即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对立统一(矛盾)的观点、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等知识,回答时仅仅回答方法论要求即可;其次要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即“有序迁移,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创新社会管理”;然后逐一分析这些措施体现的上述观点,按照方法论+措施(材料)的模式组织答案。
4、[答案] 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国际贸易在曲折中深入发展,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机遇大于挑战,体现了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解析] 本题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材料,考查对哲学唯物辩证法的理解和运用。分析问题时,一定要围绕唯物辩证法这一中心组织答案。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回想唯物辩证法的相关原理。材料与答案对应如下:各国经济相互依存——联系的普遍性;,国际贸易曲折发展——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机遇大于挑战——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
5、[答案]①“顶天”和“立地”是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这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既要立足国情,坚持产业需求导向,符合农民实际需要,又要着眼于长远发展,把农业科技创新看成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③在农业科技创新方向中,“顶天”与“立地”各有侧重,又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必须把二者统一起来,以切实解决科技与生产脱节的问题,这体现了矛盾的观点,要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解析] 本题以“农业科技创新”为背景材料,注意材料中提到的有效信息: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做到“顶天立地”等。回答本题首先要确定知识限定范围是辩证法,而后从联系、发展、矛盾等角度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6、[答案]①对义利关系的探索,推动了人们对义利观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②对义利关系的认识既看到二者的不同,又看到二者的统一,体现
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全面地看问题。③不同历史时代的义利观各有其特点,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解析] 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观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审题。首先,审设问,可以提取三个有效信息:第一,考查的知识点是关于矛盾的观点。考生应明确此知识点包括哪些内容。第二,本题属于“体现类”试题,答题方式是材料+知识点。第三,从答题方向看,题目要求说明义利观的“演变过程”,就是发展过程,涉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次,审读材料一,可以获得的信息是:以往人们对义利的观点是将二者对立起来,没有看到二者的统一,而社会主义义利观是看到了二者的对立统一。这体现了全面的观点,并抓住了重点。不同时代对义利观的看法不同,这又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
7、[答案]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②该网民的观点指出了微博健康的一面,看到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但忽略了其不健康的一面,即事物矛盾的次要方面。③对微博既要看到它的主流是积极的,又要看到它的消极影响;还应认识到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解析] 解答本题要抓住设问的“一个最恰当”角度限定,根据“微博在多起公共事件和公共讨论中,充分展现其及时传播信息、快捷发布言论和反馈舆情的功能”这句话,可以分析出用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最恰当,然后具体分析。
8、【答案】.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世界各国的发展既是不平衡的,有自身特色和历史传统,又是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的;世界各国在差异和包容的对立统一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