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藏传佛教
藏 传 佛 教
唐卡艺术
藏传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是指传入西藏的佛教分支。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地理体系。现代藏传佛教派别主要在后弘期中逐渐形成的。其主要分为四大主流派别,分别为: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及格鲁派。在中文中,这四主流派别因其服饰及建物之特色而常被称为红教、白教、花教及黄教。在宗喀巴创格鲁派,成为藏传佛教的主流后,藏密大盛,在西藏出现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由两位固定的转世僧侣统治西藏,分别称作**与**,俗谓**。
而唐卡是藏传佛教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唐卡,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裱成后,还要请喇嘛念经加持,并在背面改上喇嘛的金沙或朱砂手模。唐卡的绘制极为复杂,用料极为考究,颜料权威矿植物原料,色泽艳丽,经久不褪。唐卡,作为西藏的文明,历史和法杖,寄托着藏族人民对佛祖的无可比拟的情感。
由于自然、历史的原因,唐卡的起源无从考证。据传,吐蕃赞普(观音佛的化身)松赞干布在一次神示后,用自己的鼻血绘制了白拉姆画像,这就是第一副唐卡。相传,这幅唐卡由果竹西**藏入白拉姆神像的腹中。作为科学考证,这些传说空还不足为凭。最早唐卡作为壁画的延展,最迟也在七世纪中叶以前就已出现。
根据历史背景与时代风格,可将后弘期以后到现下的唐卡风格略分为“外来影响期”(11-15世纪)、“本土画派兴盛期”(16-18世纪早期)、“画派混淆与地方风格期”(18世纪中期-20世纪初)等三个时期。
11-15世纪的画风主要受到外来影响,可以称之为外来影响期。
16世纪早期,西藏发展出属于西藏特有的本土画派,因此16-18世纪早期可以称之为本土画派兴盛期。
由于交通逐渐发达,加上寺庙兴建时会同时聘请多种不同画派的画家,不同画派间相互交流,造成18世纪中叶以后就很难见到属于纯正画派的作品,特别是19世纪以后。19世纪以后到现下,每位画家都自称是学习某某画派,但实际上其作品多少都掺和了其他画派的技法或特色。虽然如此,百年期间的众多作品还是隐约形成各自的风格,这些作品的风格很难以道统画派来判定,但却有明显可以分辨的地方色彩,因此称18中期-20世纪为画派混淆与地方风格期。
唐卡的幅面大小悬殊,小这边长不到一尺,寺庙晒佛用的一般幅面很大,如布达拉宫的无量寿佛国唐,长55.8米,宽46.8米。一般唐卡长约75厘米,宽约50厘米。
依所用材料不同,可分为:
国唐:用丝绸等拼贴缝合、编织等方式制作,又可分为丝面、绣像、丝贴、手织、版印5种。
止唐:用颜料画在布上,表现形式有金唐、赤唐、黑唐等多种,有的还有珠宝镶嵌其间。画唐卡所用的颜料都是矿物质颜料和金箔,不但色彩艳丽而且可以保持几百年依然鲜艳如初。止唐的技法,绘制唐卡的激发首先是起稿。起稿有三种方法:
1、粉本起稿。
2、用拷贝箱拷贝草稿。
3、用细炭条或铅笔直接起稿。其次是着色。由于唐卡可收卷存放和携带,故颜料着色一般比壁画要薄,不能太厚,以防剥落。再次是粉色渲染、勾复线或铺金线勾金线。勾复线可用深红色、深青色、黑色等颜料。有用赤金粉铺底,再以黄金粉勾画,或以黄金箔铺底,以赤金粉勾画线条。最后一步是开眼,即唐卡画把佛像的身体、衣服、各种装饰、风景与供品等全部完成后,最后才刻画脸部,刻画脸部的这一过程叫做“开眼”
图(1-1)图(1-2)
图(1-1)为唐卡的制作过程。
图(1-2)为制作唐卡用的矿植物原料。
了解了唐卡的制作工序以及绘画技法,我感觉与我们中国画工笔以及丹培拉绘画的制作过程有异曲同工之妙。
工笔画的制作步骤: 因为熟纸或熟绢不易改动,所以画工笔画一般先在图画纸上画好素描稿,然后拷贝到熟宣纸或绢上画正稿。步骤是:
(1)选好纸或绢,裁得比素描稿四周大出一至两个公分,准备以后裱纸时涂胶水或浆糊用。
(2)素描稿放在熟纸或绢的下面,用HB的铅笔轻轻地把稿子描下来,轮廓要描清楚,笔痕不要太重,以免将来勾墨线时压不住拷贝留下的铅笔线。
(3)找一张普通白纸裁得同素描稿一样大,用来做衬纸。因熟纸或绢一般都很薄呈半透明状,下面衬白纸,作画时容易看清画面效果。把衬纸打湿让其完全涨开再用浆糊或胶水贴在画板上。(4)待衬纸干后,把拷贝好的正稿放在上面用喷嘴或喷壶把纸喷湿,等纸完全涨开趁湿把画纸四周反面涂上一至两公分的胶水或浆糊粘牢,干后就可以作画了。图(2-1)为工笔仕女图
图(2-1)
坦培拉绘画的方法:(1)多采用木板等硬支承材料,在底板上贴一层纱布或其它布料。(2)白垩底子或石膏底子。不使用油质底子。(3)用丹培拉乳液调和色粉作画。
在与画幅等大的素描纸上画出严谨、工整的素描搞,再拷贝到画底上,喷上稀薄的矾水后便可着色。
在作画过程中,丹培拉乳液最好随用随制,因为此乳液时间过长会变质或出现油水分离现象。调色时根据着色需要蘸水稀释。第一步,以水彩画方式用平头笔铺大体色,接着用小号毛笔以浑厚的小笔触逐步施色塑造。由于坦培拉颜料的半透明性,大面积施色不易涂匀,故采用罩色与小线条排列的技法作细致描绘。敷色原则是由浅及深、先薄后厚。坦培拉的绘画特色:能精细描写物象,并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色彩的鲜艳度,而且干得快(落笔后几秒钟即干),可反复多层绘制。
图(3-1)图(3-2)
图(3-1)为丹培拉绘画的起草过程。图(3-2)为正式开始作画。
以下是成品唐卡的欣赏: 图(1-3)是名为释迦牟尼的唐卡
释迦牟尼
图(1-1)
1宫中生活: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觉者”,省委迦毗罗国的太子,他的诞生与其他宗教教祖,甚至帝王的诞生一样,伴随着许多大异吉祥相。
2、证的菩提:深宫中的太子终于有一天游访“人间”,或是神袛的安排或是姻缘的促和,太子见到了人间的“真相”——老、病、死的人生三苦。
3、遍传吉祥:证悟后的释迦开始了余生伟大的传教事业。初于鹿野苑度
陈如等五比丘,宣讲四谛八正道等佛教教义;又于王舍城成就目犍连、舍利弗等众多弟子的罗汉果位;于袛园精舍中以八万四千法门广传真谛,这些教诲使众生摆脱了当时婆罗门教义的枷锁,(这枷锁带来的是无尽的忏悔与祭祀以及由此产生的自卑。)而给予众生的是一种亲切真挚的解脱与向上。
4、降伏外道:佛陀在袛园精舍宣说佛理,广施利生事业的日子里,信徒从四面八方怀着急迫而喜悦的心情赶来聆听佛陀那些启迪心灵的义理,他们破除了众生心里的执迷、虚妄与无明,令众生充满喜悦与希望的各自把握自己的命运,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信奉与供养佛教徒。
5、重返故园:得闻佛陀在王舍城以及其他地域广施佛法的伟大事迹,年迈的净饭王念子之心日益剧增,与书愿早年离家的爱子回到身边。佛陀因是率众信徒长途跋涉回到故国。
6、化解纷争再次离开了故园,佛陀重又踏上了艰辛而平静的传教之途。
7、最后时刻:佛陀在带领徒众从一处走到另一处传播佛音的征途中他的身体渐渐老去,但仍平静的承受着自身生命之凋零并宣布自己将要圆寂。
8、佛陀涅盘:最后的时刻终于来临。
由于佛教的普及性,所有唐卡都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唐卡是藏族人民生活中的珍宝,是藏文化艺术成就的代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第二篇:藏传佛教
大悲咒梵文清晰版
全文大意
皈依三宝,皈依大悲渡世的观世音菩萨,世间感受一切恐怖病苦的众生,要誓愿宣说广大圆满无碍大悲救苦救难的真言,要看破生死烦恼,了悟真实光明,皈依於大慈大悲、随心自在的观世菩萨。祈求一切圆满,不受一切鬼卒的侵害,皈命于为观世音菩萨请说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的本尊——千光王静住如来。能得清净圆明的光辉,能除无明挂碍的烦恼,要修得无上的功德,方不致沉沦在无边执著的苦海之中。
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常以诸佛菩萨的化身,悠游于大千世界,密放神通,随缘化渡,一如菩萨显化的狮子王法身,引导有缘众生远离罪恶,忘却生死烦恼,皈向真实光明。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以清净无垢圣洁莲华的法身,顺时顺教,使众生了悟佛因,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对于流布毒害众生的贪、瞋、痴三魔,更以严峻大力的法身予以降伏,使修持众生得能清净,菩萨更以清净莲华,显现慈悲,扬洒甘露,救渡众生脱离苦难。只是娑婆世界众生,常习于十恶之苦,不知自觉,不肯脱离,使行诸利乐的菩萨,常要忍受怨嫉烦恼。然而菩萨慈悲,为救众生痴迷,复显化明王法身,以无上智慧破解烦恼业障,远离一切恐怖危难。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显化之诸般法相,常在众生之中,随缘随现,使众生忆佛念佛,迷途知悟。
为使众生早日皈依欢喜圆满,无为虚空的涅盘世界,菩萨复行大慈大悲的誓愿,手持宝幢,大放光明,渡化众生通达一切法门,使众生随行相应,自由自在得到无上成就。菩萨的无量佛法,广被大众,恰似法螺传声,使诸天善神均现欢喜影相,亦使众生于听闻佛法之后,能罪障灭除,各得成就。不管是猪面、狮面,不管是善面、恶面,凡能受此指引,都能得诸成就,即使住世之黑色尘魔,菩萨亦以显化之大勇法相,持杖指引,渡其皈依三宝。
南无大慈大悲圣观世音菩萨,愿诚心诵持此真言者,皆得涅盘。
西藏发展状况 教派:
宁玛派(红教)形成于公元11世纪,是藏传佛教中最早产生的一个教派。该教派僧人只戴红色僧帽,因此又称红教。今天,红教不仅在中国藏区传播,在印度、不丹、尼泊尔、比利时、希腊、法国、美国也有其踪迹。
噶当派 创建于1056年。15世纪格鲁派兴起后,原噶当派僧人和寺院,都改宗格鲁派,噶当派从此在西藏社会上消失。
萨迦派(花教)创始于1073年,因该教派主寺萨迦寺所在地呈灰白色,故得名萨迦(藏语意为白土)。由于该教派寺院围墙涂有像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菩萨的红、白、黑三色花条,故又称花教。萨迦派是元朝在西藏统治的代表。
噶举派(白教)创始于11世纪,重视密宗学习,而密宗学习又必须通过口耳相传,故名噶举(藏语口传之意)。因该教派创始人玛尔巴和米拉日巴在修法时都穿白色僧裙,故噶举派又称白教。
格鲁派(黄教)创建于1409年,是藏传佛教中形成最晚的一个教派。黄教创建后,相继又建立起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塔尔寺、拉卜楞寺,它们与甘丹寺一起并称为格鲁派的六大寺院。此外,黄教还创建了**、**两个最大的**转世系统 认为藏传佛教信仰从个体发生上看,有理性化的倾向;从宗教信仰的动机上看,以世俗功利为目的的世俗信仰与以来世为目标的价值信仰并存;从宗教行为及信仰方式看,宗教行为趋于简化,信仰方式出现了多样化。现代化是藏传佛教今后的发展趋势。
一、对牧民宗教信仰的抽样调查
(一)关于信仰宗教的原因。对于全民信教民族的个体来说,其信仰宗教的原因是复杂的。根据我们收回的问卷看,20岁到30岁之间的大部分青年人认为一是因为受到家庭或环境的影响,二是因为自己希望有好的前途;30到50岁之间的大部分人认为信仰的主要原因是受家庭或环境的影响,其中也有些人认为信仰是为了升迁和做生意等好处,懂些佛教教义的中青年人说信仰宗教是为了来世;50岁以上的老年人当中,大部分认为信仰宗教对来世有好处,也能够使家人、子女平安。
(二)信众的宗教行为。通过对人们宗教行为的调查,可以看出,宗教信仰在人们生活中占有一定的位置,但越来越趋于简化。
(三)关于男女老幼信仰的差别。从问卷和采访的情况来看,大部分认为老年人的信仰最浓,年轻人忙于生产劳动,宗教信仰放在次要位置。关于男女差别,女性在家念经、叩头、烧香及去附近寺庙的较多,男性中去外地朝圣和参加法会的较多。当地人认为男女信仰的情况基本上一样,没有孰淡孰浓的区别。
(四)关于**或宗教人士的社会作用。根据问卷回收情况和采访情况,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对人民的生活有一种安全感式的作用。
(五)关于宗教信仰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于现行的国家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给老百姓很大的选择空间,老百姓也非常认同这样的政策。通过参与市场,提高经济收入,改善生活。
二、对僧人的宗教信仰现状的抽样调查
(一)选择宗教职业的原因。尽管出家为僧的原因很多,但更多的是由于信仰的力量。这表明,大部分僧众对藏传佛教的信仰具有理性的倾向,而不是盲目的信仰。
(二)对藏传佛教教义和戒律的认知。僧侣对教义与戒律从不怀疑,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有些戒律已经不合时宜,需要改进。我们认为,少数僧人这一想法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三)关于藏传佛教向现代转换的问题。很多僧侣已用一些高科技产品,看电视等。现代化对藏传佛教僧人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藏传佛教向现代转换这一概念很模糊,少数僧人的质疑可以理解,但大部分僧人已经感觉到了藏传佛教向现代转换的必要性。
三、民众藏传佛教信仰的特点
从调查资料来看,牧民的宗教信仰呈现出如下一些特点:
(一)藏传佛教信仰从个体发生上看,有理性化的倾向。
(二)从宗教信仰的动机上看,以世俗功利为目的的世俗信仰与以来世为目标的价值信仰并存。正如班班多杰教授所说:“于广大的普通的藏族信徒来说,他们厌离三恶趣,希求转生到天人善趣之中,尤其希望转生为人;至于解脱成佛之类的事情,他们则是不会奢望的,认为望尘莫及,与自己无缘;对一大批层次较高的信徒来说,他们对成佛抱着„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执著精神,想此生不成,下世再来;对少数高僧大德以及修炼密法的人来说,则把成佛作为自己生命的最高价值追求的目标,他们研习佛教经论,修持实践的目的是解脱轮回,进入常、乐、我、净的涅架境界,尤其是修炼密宗的人,他们想今生今世就要成佛。”藏传佛教僧众在追求藏传佛教所预设的最终目标,即从生死轮回中解脱,欲证得常、乐、我、净的涅架。在大部分藏传佛教俗众的眼里,解脱成佛等事情是高僧大德们的事情,自己只希望在此世过得幸福。
(三)从宗教心理及宗教行为上看,信众对现实生活幸福的追求远远大于对来世安宁的渴望。
(四)青少年的宗教信仰从某种程度上说,有逐渐淡化的趋势。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宗教观念有淡化趋势。在有些年轻人的眼里,信仰藏传佛教只是一个民族的标志、符号,而不是价值信仰。虽然宗教信仰仍然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有时候也向神佛祈祷和跪拜,但在现实生活面前,他们却不放弃个人主观的努力。
第二,宗教行为趋于简化。它是生活的一部分,但由于百姓生活的繁琐,而趋于淡化
从总体上讲,年轻人的宗教信仰出现了淡化的趋势,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少数人的信仰开始趋向复杂化、多样化。
四、现代化是藏传佛教的未来发展趋势
从调查资料来看,藏传佛教的世俗化已初露端倪,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藏传佛教观念的变化。藏传佛教的某些观念在有些信众心目中已经渐趋淡忘,甚至遭到质疑。如现在有些年轻人把“出家”和“还俗”等视作轻而易举的事情。还有,随着“以寺养寺”政策的普及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很多寺庙积极参与市场,藏区很多寺庙都有自己的商店、饭店等,还有很多寺庙把“神圣”的护身符等东西当作旅游产品来销售。由于一些大寺庙开发旅游,经济实力越来越雄厚,很多小寺庙也蠢蠢欲动,希望自己的寺院也成为旅游景点,以此来增加寺院收人。这是藏传佛教顺应市场经济和社会潮流的结果。
(二)藏传佛教僧人生活的现代化。随着经济生活的提高,藏传佛教僧人的生活也不断向现代化方向迈进。诸如僧舍内装饰的现代化;有些僧人使用手提电脑、手机等现代化的工具;出门骑着摩托车等,有时还可以看电视、电影、上网等。我们采访的拔戎寺,很多僧人都有摩托车,有的也有手机,寺院内有太阳能发电机。现在藏传佛教,一些寺院的学习内容中,增加了计算机等内容,这些都是僧人适应现代社会的表现。
(三)藏传佛教信教群众的行为变化。以前,藏区的宗教活动非常普遍,藏族的很多民俗活动都与藏传佛教关联,人们对各种宗教活动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而现在很多年轻人的宗教行为趋于简化,甚至有些人感到很陌生。这些都说明,信教群众的宗教行为发生了变化。更能反映这一问题的是信仰与市场之间的冲突,有些人由于信仰的缘故,反对市场化,拒绝参与市场,认为做生意等于骗人,这不符合佛教戒律。但现在,很多人积极参与市场活动,通过市场来发展经济、改善生活。调查发现,很多人在市场面前感到困惑,如古露镇奶制品加工厂一名负责人说:“有些人认为,宗教对社会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这话不是没有道理。我们牧区的主要产品是畜产品、肉类。我们做这方面的生意比较难,尤其作为一名佛教徒干这样的行业,心里充满着忧虑,因为佛教提倡不杀生。但现在为了达到小康社会,我们要努力发展经济,我们需要做生意。”大多数老百姓还能走出宗教行为的束缚,以开放的思想对待市场与宗教信仰问题。例如:桑丹康桑茶馆的老板说:“这两个并不矛盾,做生意可以改善生活,宗教信仰对来世有好处,两者可以互相补充。现代社会中,信仰不坚定而道德沦丧的人很多,总是干坏事。我们做生意,也不会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通过这两个案例,我们感到藏传佛教信众虽然面对市场经济产生某些困惑,但更多地向往世俗生活。
(四)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与解放前相比较,现在的社会环境对藏传佛教现代化提供了更有利的外部条件。旧社会,由于科技不发达,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社会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寺院发挥其功能的空间很大,几乎涉及到各个领域。例如,老百姓看病求医需要找寺院、僧人;家里的大小事情都要请**、僧人算卦预测;要学习文化知识,唯有寺院中才可以学;一年的天气变化都要咨询寺院、僧人;老百姓的婚丧嫁娶都离不开寺院、僧人;甚至做一般的交易或购买家里所需的东西,也只能在寺院法会期间的集市上进行买卖。从这个角度看,在旧社会,寺院在其社区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也发挥着多方面的功能。而现今社会中,医院、学校、娱乐场所、气象部门、交易市场等单独设立,应有尽有。寺院和僧人无法从事现代社会中的这些职业,寺院的这些功能正在失去。但是宗教本身的功能是不会完全失去的,因为藏传佛教仍然是大部分藏族人的终极信仰,解决人们的信仰和生死等问题,寺院和僧人仍然发挥其功能。尽管藏传佛教寺院的世俗功能逐渐缩小,但其宗教功能仍在发挥,这就为人们的世俗生活创造了外部条件,为藏传佛教的现代化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
总之,藏传佛教无论是从观念到思想,还是从行为到仪式,都正在向世俗化方向迈进。世俗化是现代化的起步,随着社会的发展,藏传佛教将面临更大规模的现代转换。现在,现代化的观念已经深入到大部分藏传佛教信仰者的心中,而且支持藏传佛教在某些方面改革和向现代转换的人也很多。更重要的是藏传佛教外部环境的变化,宗教观念的转变,信仰方式及目的的多样化,藏传佛教现代化支持者的增加等,为藏传佛教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当然,我们所说的藏传佛教世俗化没有任何贬义,更没有抛弃或诋毁藏传佛教的意思。主要有两个含义:一是以“宗教的归宗教,世俗的归世俗”为原则,宗教要发挥宗教的功能,世俗要发挥世俗的功能,各司其职。人们的信仰或精神方面的归宗教,而世俗文化部分应该从宗教体系中走出来,与现代文明接轨,从而加速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二是藏传佛教的组织形式、活动程序、管理模式、传道方式等向现代转换,主动向现代社会适应,就能体现藏传佛教的社会功能,也能争取藏传佛教本身应有的生存空间。藏传佛教向现代转换,既有利于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也有利于藏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高镜骐 10088027
第三篇:教案 藏传佛教
微 格 教 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识方面应当就通过本节课能够对现当今及历史上藏传佛教的几大主要教派有大概的了解,并能够对以后各位同学进藏旅游普及一些基础知识。技能方面则能运用本节课的基本内容对以后的进藏旅游产生指导性的实际作用,总之也要让同学们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对祖国优秀文化的多样性现状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从历史的角度来述说各iu大教派的产生发展及其对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对该问题树立正确的认识与唯物的历史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历史唯物的观念去看待历史的潮流中流传或发展的事物。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观点对宗教应有清晰正确的认识,能够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正确区分邪教迷信与正宗宗教。同时亦应该认识到中华民族灿烂繁荣的民族文化是全国各族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结晶,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民族宗教政策,以科学发展观看待当前的民族现状,更亦要与各族人民团结互助,共同创建和谐安定的大同社会。
二、教学重点
1、各大主要教派的代表人物,经典建筑寺院。、2、格鲁教派的发展轨迹及其对于西藏政治的深远历史影响。
三、教学难点
如何通过简单的历史知识来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并能够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来客观地看待宗教问题。
四、教学方法
1、以语言形式获得知识的方法
讲授法: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初次接触,故而老师需采取讲授的方法将整个知识的系统加以梳理与整合,使学生们能够在计较短的时间里了解知识。
问答法:对于与主干知识有相互关联的基础知识,须对学生进行提问,使学生能对之前积累的知识有一定的反馈与巩固,并 能够以类推的方法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讨论法:对于已经由老师讲授过的知识,学生须以积极的方式加以分析和概括,将分散的知识以体系化的形式将其轻松地掌握。
2、以直观方式获得知识的方法
直观演示法,将与知识点有关的图片、音频及视频选择在合适的时候将其展示或者播放。使学生能够直接运用形象思维对知识进行深化认识。
3、实际训练。知识的根本归宿在于运用,那么对于常识性的知识应该在实际的活动中加以运用,当然这是后话,只是希望各位同学在日后飞黄腾达之时,能够直接到西藏进行实地考察感受。让真实的世界还你一份真实的视界。
五、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 2022年象征着“促进经济发展、维护民族团结”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的成功通车,神秘的西藏终于能让那些为之而痴迷的藏迷们一睹其芳容了。那么,这神秘的西藏到底神秘在什么地方呢?在我看来,这万千神秘之源,便是千百年来在西藏这片高原圣土之上流传发展的藏传佛教当中的那些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几大教派了。那么今天我们就以这份神秘为切入点,一起来探讨西藏的万迷之源。
问题回顾:佛教的发源、佛教的传播方向。(这两个问题主要运用提问法)
(一)苯教 ——西藏的土著宗教
1、什么是苯教?对“苯”的字面意思讲解
西藏藏族自称为“博巴”,而当时汉文当中将其称之为“ 吐蕃”。而在藏文当中“蕃”与“苯”的写法是一致的。所以,古代藏族把他们信奉的宗教名称当作了其民族的名称。而苯教意义上就是西藏的本土宗教
2、苯教的信奉理念:多神崇拜。
3、苯教教义里对大千世界的划分。首先,将世界划分为人、神、魔。当然最崇拜的是天神。其次,以此为据,将整个客观世界视为许多方格,每个方格代表一个部落,而这些方格又分三层即天上、地上、地下。这三部分又分别为部落的神、人、魔来居住。
4、苯教的三大发展时期及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 第一与第二时期在松赞干布建立吐蕃之前,第三时期在松赞干布治业之后。第一时期是从一个卫藏地区的少年开始,并创建“度勒本”。第二时期,是由来自喀什米尔、藏北的卢查和尚顺来的几位大师所弘扬。第三时期由兰惟圣者发扬光大,本教在此时有所进一步发展。
5、苯教的宗教弱点最终导致其不被推崇的历史遭遇。三大弱点,其中的核心在于不讲究阶级分别,最终流离失所,费于一旦。
(二)苯教的佛教化产物——白苯
1、何谓白苯?苯教在遭受统治者的质疑之后,从佛教当中引导出部分教义以充实自己的理论,故而使其自身与佛教更为接近,此时佛教化了的苯教被称之为“白苯”。
2、白苯所信奉的宗教理念:九位大神创造世界,此九位诸神的核心是“叶仙”,普通人众通过“赛”与其取得联系。
3、白苯对西藏各地人民日常生活的深远影响,及至建筑、生儿育女、日常行为。
(三)宁玛教派
1、对“宁玛”二字的汉语释义。“宁”为“旧”之意,“玛”为“古”之意,旧与古分别以人物和时代划分。因为它是由莲花生大师所传,所以称其为“古”。“旧”是因为西藏前弘时期所传的佛教对于后弘时期所传的佛教而言,后者为新,前者为旧。
2、汉族地区对该教的俗称以及俗称原因
俗称为“红教”,原因在于该派僧人头戴红帽,并以此为标志,故而汉族地区称其为“红教”。
3、宁玛派的某些特点:
教派组织涣散,教徒分散各地,教徒既可以从事农业生产也可以结婚娶妻生子,再者各个教派教法内容不一样,各有传承,僧人重密轻显。
4、宁玛拍的代表人物及经典建筑:
以来自印度的莲花生大师为其祖师,代表人物“三素尔”,即素尔波切 释迦生、素尔琼 卓浦巴、素尔琼 慧称、以及绒 却吉桑布。现如今方在世的经典寺院多吉扎寺、乌垅巴寺、佐钦寺等。
5、宁玛派教授传承教法的三大方法
远者经典传承、近者伏藏传承、甚深清净境传承。
6、宁玛派的历史影响
宁玛派影响波及欧洲地区,在比利时、法国、希腊都有寺院。
(四)萨迦教派
1、对萨迦二字的汉语释义
“萨迦”意为“灰土”的意思,这是因为自其发展之初,便以灰色的山坡建造寺院并以其为宗教中心宣讲教义。故而有此一说。
2、汉族地区对该派的俗称及俗称原因
俗称为“花教”,因为该派的寺院墙上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菩萨的红、白、蓝三色条。
3、萨迦派的某些特点
僧人可以娶妻生子,但是自此之后便不能再接近妇女,并从一开始就决定法位以家族相传的形式向下延续,政教两权都集中于家族手中。
4、代表人物及经典建筑
大元帝师八思巴及其叔叔萨迦四祖。现在存世的尚有萨迦寺,在西藏山南地区。
5、萨迦拍的教义及修行方法。
“ 道果法”是其教派的经典修为大法,其核心在于修行的“三大次第”,即“最初舍非福,中断于我执,后除一切是”。
6、萨迦派的历史影响。
由于巴斯八个人在元朝历史上的重大影响,致使萨迦教派的发展衰落与元朝的中央政权的灭亡密切的联系在一起。
(五)噶当教派
1、对噶当二字的汉语释义: “噶”意为佛法;“当”意为教授。故而其意义就是:一切佛语是对僧人日常行为到修法成佛全过程的指示指导。
2、噶当教派的发展分化,自仲顿巴之后该派进行了分化,主要分化为三派,即“教授”、“教诫”与“教典”。
3、噶当派的代表人物及经典建筑:仲顿巴、三大法友昆仲。热振寺。
4、噶当派的历史影响及宗教主张。
该派的某些教义后来为格鲁派所吸收,为格鲁的形成发展产生了一定意义上的影响。该派的教义主张在于:比较重视经典的学习,教授法主要有四谛教授和缘起教授,教诫派主要有“五年教法”。
(六)噶举教派
1、对“噶举”二字的汉语释义 “ 噶举”就是“口授传承”的意思,该派比较注重密法修行,是通过师徒口耳相传继承下来的,故谓之曰“噶举”。
2、汉族地区对噶举的俗称及俗称的原因
俗称为白教,因为该派僧人穿戴为白色的僧衣,故名,噶举。
3、噶举派的分化:噶举派后来进行了严重的分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帕竹噶举。当然主要分化为四个教派,其中帕竹又进一步分化为西藏地区的政治发展产生了相应的阻碍作用。
4、代表人物及经典建筑:密日勒巴、达波拉吉。岗波寺、贡塘寺、丹萨替寺。
5、噶举派的总体特征。
虽然该派的派系复杂,但是其弘扬的教义却是基本上大同小异,均属玛尔巴和米勒日吧的口授传承、龙树菩萨的“中观论”为基础而创立独特的“大手印法”。
(六)格鲁教派
1、对“格鲁”二字的汉语释义
因宗喀巴创建甘丹寺,而“甘丹”一词在藏文当中的读法习惯是“迦鲁”,一般人又称之为“格鲁”。所以也叫“格鲁”。
2、汉族地区对该派的俗称及俗称的原因。
习惯上称之为“黄教”,因为该派创始人宗喀巴该带桃形尖帽,表示他重视戒律,后来持律的大德们都戴黄帽,并逐渐成为一家的标志,所以又称格鲁派为“黄帽派”,简称“黄教”。
3、格鲁派形成的历史原因及历史背景。这应该从客观及主观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政治、经济、宗教教义以及统治者的个人好恶。政治发面:在于西藏结束了分裂割据,达到了相对稳定的局面,为使该局面得以长久,统治者当局积极推行以教固政的措施,这一现象为格鲁派的建立提供了历史契机。经济方面:寺院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失误,这就要求新的宗教为其继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宗教方面:萨迦势力日渐衰落,以帕竹为主的地方集团宗教势力开始连年征伐,给社会的稳定造成了直接的影响。主观方面:统治者个人为求政局的稳定与发展,必须通过宗教的力量为其实现这一目的。从而在于上述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宗喀巴创建的格鲁教派开始在西藏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政治地位,并且顺着这一系列的有利条件在西藏大行其道,获得良好的发展。
4、该派的代表人物及经典建筑。
开创者为宗喀巴。黄教四大寺院——扎什伦布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
5、代表性历史事件:宗喀巴的宗教改革。
宗喀巴的宗教改革,十分注重对戒律的强调及理论的建设,这一系列措施为严明戒律及整顿该派内部的修行作风产生了积极影响。
6、格鲁教派的发展及其对西藏社会“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的深刻形象。
结束语: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一些有关藏传佛教方面的知识,相信大家也从这方面了解到了很多自己以前没有接触过的知识,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进为大家的知识面的扩充及事业的开阔提供一定的帮助。同时也衷心的希望大家能在以后的日子里多多了解各民族优秀的文化及深厚的历史,与各民族兄弟能够和谐共处,共同创造美好的大同、小康、和谐社会。
六、布置作业
关于这样的文科性质的学科我对大家的要求就是:留心社会、留心生活、注意观察、善于发现、勤于思考。
好的,本节课就到此结束,各位同学再见!
第四篇:藏传佛教寺庙汇总
藏传佛教寺庙汇总[组图]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艺术,在西藏古代建筑艺术中,最富有民族和时代特色,多依山而建、规模宏大,气势浑厚,工艺精致,金碧辉煌,蔚为壮观。从佛教寺院形成之初,到藏传佛教寺院建筑艺术主体风格的形成,其间大体经历了寺庙、寺院、宫殿与寺院建筑融合的三个发展阶段。模仿吸收印度与中国中原唐朝的建筑布局和模式是早期寺庙建筑的主要特点之一。
在佛教传入西藏之前, 藏族人信奉原始宗教(苯教)。佛教是在公元七世纪,同时由我国内地(大乘佛教)和印度、尼泊尔(密教)传入的。佛教传入西藏后,和苯教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并战胜了苯教。现在藏传佛教主要分为四大教派:宁玛派(红教)、萨加派(花教)、噶举派(白教)、格鲁派(黄教)。
西藏拉萨大昭寺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藏语意思是经堂),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旧城中心,始建于647年。当时松赞干布娶了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和唐朝的文成公主。两公主入藏时各带了一尊珍贵的释迦牟尼像,松赞干布决定修建一座收藏佛像和经书的佛堂,即大昭寺。大昭寺现占地25100余平方米,中间是巨大天井,四面沿墙壁修建佛堂。殿高四层,上覆金顶,屋檐下吊铜铃,具有唐代及尼泊尔和印度的建筑特色。四周走廊和经堂、佛殿布满藏式壁画,描述历史人物和神话故事,长近千米。大殿中间座上的释迦牟尼十二岁时等身镀金铜像,是当年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1409年黄教祖师宗喀巴给佛像献上了金制玉佛冠,佛像变得更加威严。在内殿前还雕有当年运送释迦像的四力士像。大殿两侧配殿中供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及尺尊公主的塑像。签瓶是清乾隆57年(1792)所赐,筒内放置如意象牙五支,供寻找**和呼图克图灵童时用,常供奉在宗喀巴佛像前。寺内还保存着自唐代以来的各
种典籍、档案等大量珍贵文物。
西藏拉萨小昭寺
小昭寺位于拉萨著名的八角街北面,与大昭寺相距不足千米,始建于唐代(646年),与大昭寺同时。最初是由文成公主入藏时带来的汉族工匠建造,早期建筑系仿汉唐风格。小昭寺座西朝东,由庭院、神殿、门楼、释迦牟尼像、屋面金顶和内外转经回廊组成,总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历史上几经火焚后重建,现存的建筑中只有底层神殿是早期的建筑,殿内的10根柱子依稀可见吐蕃遗风,上面镂刻着莲花,四周环绕花草、卷云以及珠宝、六字真言。小昭寺主殿共三层,底层分门庭、经堂,佛殿三部分,周围是转经廓道,廊壁上遍绘无量寿佛像。三层楼上过去是**喇嘛下榻的地方。小昭寺的金顶也是汉地的歇山式样,整座建筑风格汉藏合璧。寺内原供奉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系文成公主由长安携带进藏,是西藏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后来在金城公主时期被移至大昭寺,而将尺尊公主携带的另一尊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移至小昭寺,成为小昭寺的主圣。如今这里是西藏僧侣修习密宗的上密院,这是格鲁派僧人修习密乘的地方,上密院堪布兼任小昭寺主持。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藏昌珠寺
昌珠寺位于西藏山南雅砻河东岸的贡布日山南麓,始建于吐蕃松赞干布时代,据说文成公主曾在该寺驻足修行。寺中有一口铜钟在整个西藏都很有名。帕竹政权时期,昌珠寺进行大规模的维修和扩建。昌珠寺在其晚期归属格鲁派。藏语中,昌是鹰、鹞的意思,珠是龙的意思。相传此地在建寺前有一恶龙,被松赞干布化身大鹏降伏后才得以建寺,故得名。据说莲花生和米拉日巴等藏传佛教史上有名的人物都曾在昌珠寺周围修行。昌珠寺由大殿、转经围廊、廊院三部分组成。主要建筑是措钦大殿,殿内供奉一尊三世佛像,和其它寺庙里不一样的是,这尊铜佛像是由全铜浇铸而成,甚有特色。昌珠寺的珍珠唐卡为镇寺之宝,长2米、宽1.2米,所画的是坚期木尼额松像(观世音菩萨憩息图)。共耗珍珠26两,计29026颗,镶嵌钻石一颗,红宝石二颗,蓝宝石一颗,紫宝石0.55两,绿松石0.91两,计185粒,珊瑚4.1两,计1997颗,黄金15.5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藏桑耶寺
“桑耶”,藏语译音,意为“不可想象”。桑耶寺位于西藏札囊县雅鲁藏布江北岸,临近吐蕃赞普冬宫所在地扎玛宫。由赤松德赞亲自主持奠基修建,始建于76 2年,是藏传佛教史
上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庙。桑耶寺是以古代印度婆罗王朝在摩揭陀所建的乌达波寺为蓝本而建造的。整个建筑群占地面积11万余平方米,完全按照佛经中的大千世界布局:宏伟的乌策大殿代表世界中心须弥山;太阳、月亮两殿象征宇宙中的日、月两轮;乌策大殿四角的四座佛塔代表四大天王;大殿周围均匀分布有四大殿、八小殿,表示四威海中的四大部洲和八小洲;环绕寺庙的圆形围墙象征世界外围的铁围山。“乌孜”大殿即“祖拉廉”,是桑耶寺的中心主殿,大殿正门口有一座石碑和一口铜钟,还有石狮一对,形制大小完全一致。大铜钟钟高1.1米,直径0.55米,钟上铸有古藏文,十分罕见。据《贤者喜宴》载,此铜钟是西藏地区所铸的第一口钟。该寺是最早传播旧密法的寺院,藏传佛教宁玛派兴起后,该寺属宁玛派。后因萨迦派曾出资修复,寺政又由萨迦派掌管一部分。
西藏托林寺
托林寺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扎达县境内,由古格王扎西衮之子益西沃于996年仿桑耶寺而建,托林,意为“飞翔空中永不坠落”。由于古格王朝的大力兴佛,托林寺便逐渐成为当时的佛教中心。在藏族历史上,托林寺的地位举足轻重。著名的益西沃、阿底峡、仁钦桑布等任务的故事都以托林寺为背景展开。完好时的托林寺由迦萨殿、白殿、十八罗汉殿、米勒佛殿、护法神殿阿底峡殿、仁钦桑布译师殿以及众多僧舍、佛塔林构成,规模宏大,而今已很难从遗存的断墙残塔窥见当初的规模格局了。托林寺的建筑风格和壁画明显直接受尼泊尔和印度的影响,是各地的建筑和佛像风格的集大成者。现存的托林寺的主殿,是一座坛城式建筑,造型典雅,建构奇特,四面的高塔象征四大护法金刚,殿内供奉了许多镏金佛像。其中的壁画保存完好,里面的壁画仍栩栩如生。塔林分两组,每组塔群中各有三条长塔,每条长塔由几十乃至几百座形式相同的小塔一字排列连成一串,长达几十米至几百米,十分壮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藏昌都孜珠寺
孜珠寺位于西藏东部昌都丁青县著名的孜珠山上,海拔4800米左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也是全藏区最大的苯教寺院,和保留苯教仪式仪轨最完整的寺院。始建于公元前4世纪,由西藏第二代藏王穆赤赞普修建而成的。苯教又称“苯波教”,是在佛教传入西藏之前,流行于藏区的原始宗教。因教徒头裹黑巾,故俗称“黑教”。由于历史的原因,苯教这个曾经一度掌握过西藏政教大权的原始宗教,后来不得不让位于佛教。孜珠寺由苯教著名高僧罗邓宁波·仁增康珠于十四世纪中期再度兴建和恢复的。孜珠乃六座山峰之意,六座山峰上到处都是大殿,经堂,僧舍人数多达二、三千人。孜珠寺的苯教禅院可系统地讲述苯教经典、传授包括神秘而古老的苯教无上瑜珈等各种修习方法。孜珠寺由于地处雪山上,自然条件极为艰苦,至今还没有通电,僧人是在非常艰苦的情况下修炼苯教的佛法。现在孜珠寺有200多个僧人,寺庙为他们开办了内明、辩论、禅定3所学校,僧人在孜珠寺从内明开始修学到禅定,要把苯教现有甘珠尔(祖师敦巴辛绕口述的苯教知识)187部显宗、密宗、大圆满经典学完。该寺还存有一种古老的苯教裸体神舞。
西藏日喀则萨迦寺
萨迦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西南方约160公里萨迦县境内,海拔4280米。萨迦,藏语意为“灰白色的土地”。由萨迦的创始人昆·贡却杰布于公元1073年创建,是该教派的祖寺。其后萨迦王朝统治全藏70余年,这里曾是萨迦王朝的首府,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萨迦寺的建筑呈正方形,像一块魔方一般,体积约2万立方米,四周筑有围墙。寺墙很高,墙外还有一道人工挖的护城河。外墙粉刷成红、黑、白三色,红色象征文殊,白色象征观音,灰色是金刚持菩萨,三色成花,故人称萨迦教派为“花教”。寺内主要建筑有大经堂、八思巴“则金拉丈”(公署)及僧舍多处。大经堂面积5700平方米,高约十米,殿内共使用了164根直径超过3米的朱红色木柱,气魄十分雄伟。萨迦寺最负盛名的就是它的唐卡和珍藏典籍了。萨迦寺收藏各种经书28000多本,在全国寺庙中居于首位。其中一部金粉抄写的1.3米宽、1.7米长、1米厚的世界上最大的经书。还有3000多块已有上千年历史的梵文贝叶经。萨迦派准许教徒娶妻生子,政治权力父子相传,而宗教权力则叔侄相传。
西藏雄色寺
雄色寺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曲水县的雄色山上,环境清雅,灌木环绕,林中栖息着飞禽走兽。该寺建成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早在12世纪,藏传佛教噶举派祖师帕珠.多吉杰布曾派弟子克贡.曲吉僧森格在这里建立了第一座寺院,遂成为噶举派八个支系之一香巴噶举的中心。二百年后,著名的红教僧人贡结朗钦巴从藏东来到这里修炼,雄色寺由白教(噶举派)改成了宁玛派(红教)修行的圣地。贡结佛法造诣高深,其著作《朗钦宁底》至今仍为宁玛派教徒的重要经典。雄色寺主要分为僧舍区和佛殿区两大部分,僧舍主要分布在离经堂不远的山坡上。经堂建在僧舍前的一块平台上,主要建筑有白塔一座,大经堂一座,另大经堂右前建有一小经堂或称藏经室,其建筑规模都不是很大。雄色寺现有尼姑一百多人,是西藏境内最大的红教尼姑寺。
西藏敏珠林寺
敏珠林寺是藏传佛教宁玛派的主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扎囊县扎囊河以东的扎期区。寺院坐西朝东,建于清康熙十五(1676)年,由宁玛派的一位伏藏大师创建。敏珠林寺面积约10万余平方米,主殿祖拉康墙壁上绘有多头多臂、面目狰狞的佛像,这是宁玛派寺院的一大特点。按藏传佛教的解释,这些威赫忿怒的护法神灵,是寺院防御敌人和恶魔的守卫者,被称为“护法神”。造型粗放、夸张,是西藏密宗艺术的代表。主殿第三层有两个佛殿,其中一个喇嘛拉康佛殿内,绘有历代著名宁玛派喇嘛像。敏珠林寺注重研习天文历算、医学,并以书法优美著称。依以往惯例,由敏珠林寺选派高僧,一部分担任设在布达拉宫内的僧官学院的教师,另一部分人则到门孜康负责研究历算和编写修订《藏历年表》。敏珠林寺的僧人可以娶妻生子,在寺主的继承上是以父子或翁婿传承,并不完全限定在父子血统关系上。敏珠林寺在研究宁玛派的历史、教义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西藏金刚寺
金刚寺是一座红教庙宇,相传始建于公元15世纪后期。金刚寺规模略小于安觉寺、南无寺,但其名声并不亚于二寺。每年藏历五月初十,为纪念莲花生大师,金刚寺都要举行名为
“泽久”的跳神活动。是日,寺院内香烟缭绕,鼓号齐鸣,僧人颂经,观者潮涌。最吸引人的跳神,是俗众称为“骷髅舞”的面具舞蹈。跳神者头戴骷面具,身穿绘有肋骨纹路的白色上衣,手戴长指甲手套,腰围彩裙,脚套响铃,外形奇异舞步轻盈。据说,骷髅形象其实是心地善良、而且法力高深的护法神。
西藏楚浦寺
楚浦寺又称“楚布寺”、“楚普寺”或“磋布寺”,位于距西藏自治区拉萨约七十公里的堆龙德庆县那嘎乡境内白玛琼宗山下,海拔4400米。由一世噶玛巴都松钦巴于1189年修建,是噶玛噶举派的主寺。楚浦寺坐北朝南,建筑群以大殿为中心分布,包括经堂、佛堂、护法殿、佛学院、密宗修习院、**私邸及僧舍等。杜康大殿是楚浦寺的主要建筑,高三层,面积614平方米,由经堂和佛殿等组成。经堂中心升起一层,构成高敞天窗用以采光。这里是全寺僧侣集会、诵经的活动场所。经堂内装饰华丽、雕梁画栋,帏幔交织,五光十色。经堂四壁绘有十六罗汉等壁画。楚布寺所藏的稀世文物,有江浦寺建寺碑、高约两米半,宽约半米,上刻古藏文,是研究吐蕃时期重要的史料。空住佛,楚布寺镇寺之宝,传说银像塑成之后竟自动悬浮空中达七天之久。第二世噶玛巴**嘎玛巴希,长时间在成吉思汗宫廷中传教,蒙古大汗蒙哥专门赐给他一颗金印和一顶金边黑帽,故称黑帽派。1283年, 二世噶玛巴逝世前,在楚布寺开创了**转世的宗教习俗。**的转世习俗就是从楚布寺开始的,后来在西藏的其它教派推而广之。
西藏日喀则夏鲁寺
夏鲁寺位於西藏日喀则市东南20处的夏鲁村,于宋元祜二年(1087)由僧人吉尊西饶琼乃创建。为藏传佛教后弘期所建的著名寺院,属被誉为藏传佛教各教派之源的布顿教派,也是藏传佛教夏鲁派的主寺。夏鲁寺内的主体建筑为“夏鲁拉康”,由大殿、四个扎仓及僧舍组成。大殿坐西朝东,为两层,底层主殿为集合埸所,面积约1500平方米,内供释迦牟尼和八大弟子像;两侧有经堂,藏有《甘珠尔》、《丹珠尔》经。大殿的第二层属汉式四合院布局,设正殿、配殿、前殿、左右对称。四个殿堂各设琉璃歇山顶和飞檐翘角,檐下为斗拱。屋脊是琉璃面砖,瓦当图案多形,有仕女、飞天、狮虎、花卉等。正殿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和布敦大师塑像,还有大小不一的铜噶当塔。用檀香木制成的经版和盛圣水用的坛子并称寺内两宝。该寺以具有藏、汉风格完美统一的建筑而闻名全藏。夏鲁寺的壁画年代久远,欣赏价值极高。该寺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西藏白居寺
白居寺藏语简称“班廓德庆”,意为“吉祥轮大乐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江孜县西北宗山脚下,海拔3900米。始建于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历时10年竣工。据说是由克珠杰和热丹兖
桑帕二人共同修建的。白居寺是在西藏各教派分庭抗礼的情况下建立的,因此它能聚各派和平共存于一寺。每个教派在此寺内都拥有五六个“扎仓”(殿堂)。因而在西藏佛教史上有特殊的地位和影响。该寺现有16个扎仓。主寺有三层,殿内挂满各种风格的“唐卡”,还有一尊近8米高的铜佛坐像。据史料记载,铸造这尊佛像,用去14吨黄铜。大殿二层东厢殿内,供有文殊菩萨和泥塑罗汉共20多尊,为明代艺术珍品。白居寺旁,有“十万佛塔”白居塔。塔有九层,高达32米多,有108个门、77间佛殿、神龛和经堂,是中国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的珍品。殿堂内藏有十余万佛像,千余尊泥、铜、金塑佛像,堪称佛像博物馆。
西藏昌都强巴林寺
强巴林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镇内的四级台地上。该寺是由宗喀巴弟子喜绕松布于1444年创建的。占地面积三百余亩,寺内主佛为强巴(大慈)佛,故名。昌都强巴林寺有五大**世系,12个扎仓,僧人最多时达5000余人,并辖周围小寺70座。昌都寺与内地王朝的关系历来极为密切。从清朝康熙帝开始,该寺主要**受代皇帝册封。该寺主要建筑保存完好,经堂内塑有数以百计的各类佛像和高僧塑像,上千平方米的壁画以及众多的唐卡画。强巴林寺的“古庆”跳神素以狰狞逼真的面具,整齐典雅的动作造型,宏大的场面而闻名雪域高原。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西北郊区约 两千米 处的一座小山上。在当地信仰藏传佛教的人民心中,这坐小山犹如观音菩萨居住的普陀山,因而用藏语称此为布达拉(普陀之意)。
布达拉宫重重叠叠,迂回曲折,同山体融合在一起,高高耸立,壮观巍峨。宫墙红白相间,宫顶金碧辉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是拉萨城的标志,也是西藏人民巨大创造力的象征,是西藏建筑艺术的珍贵财富,也是独一无二的雪城高原上的人类文化遗产。
唐初,松赞干布迎娶唐朝宗室女文成公主为妻,为夸耀后世,在当时的红山上建九层楼宫殿一千间,取名布达拉宫以居公主。据史料记载,红山内外围城三重 ,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宫殿之间有一道银铜合制的桥相连。布达拉宫东门外有松赞干布的跑马场。当由松赞干布建立的吐鲁番王朝灭亡之时,布达拉宫的大部分毁于战火。
明末,在蒙古固始汉的武力支持下,五世** 建立葛丹颇章王朝。公元 1645 年,开始重建布达拉宫,五世**由葛丹章宫移居白宫顶上的日光殿,1690 年,在第巴桑杰嘉错的主持下,修改红殿五世**灵塔殿,1693 年竣工。以后经历代**喇嘛的扩建,才达到今日的规模。
布达拉宫外观13 层,高110 米,自山脚向上,直至山顶。由东部的白宫(**喇嘛居住的地方),中部的红宫(佛殿及历代**喇嘛灵塔殿)组成。红宫前面有一白色高耸的墙面为晒佛台,在佛教的节日用来悬挂大幅佛像挂毯。
布达拉宫整体为石木结构宫殿外墙厚达 2 ~5 米,基础直接埋入岩层。墙身全部用花岗岩砌筑,高达数十米,每隔一段距离,中间灌注铁汁,进行加固,提高了墙体抗震能力,坚固稳定。
屋顶和窗檐用木制结构,飞檐外挑,屋角翘起,铜瓦鎏金,用鎏金经幢,宝瓶,摩蝎鱼和金翅乌做,脊饰。闪亮的屋顶采用歇山式和攒尖式,具有汉代建筑风格。屋檐下的墙面装饰有鎏金铜饰,形象都是佛教法器式八宝,有浓重的藏传佛教色彩。柱身和粱仿上布满了鲜
艳的彩画和华丽的雕饰。内不廊道交错,殿堂杂陈,空间曲折莫测,置身其中,步入神秘世界。
布达拉宫内部绘有大量的壁画,构成一座巨大的绘画艺术长廊,先后参加壁画绘制的近有二百人,先后用去十余年时间。壁画的题材有西藏佛教发展的历史,无世达喇嘛生平,文成公主进藏的过程,西藏古代建筑形象和大量佛像,金刚是一部珍贵的历史画篆。布达拉宫中各座殿堂中保存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和佛教艺术品。无世达 的灵塔,座落在灵塔殿中。塔高 14.85 米,是宫中最高的灵塔,塔身用黄金包裹,并嵌满各种珠宝玉石,建造中耗费黄金 11 万两。其它几座灵塔虽不如**喇嘛灵塔高大,其外表的装饰同样使用大量黄金和珠宝,可谓价值连城。
罗布林卡
罗布林卡坐落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西郊拉萨河的北岸。“罗布”在藏语中意为“宝贝”,“林卡”的意思为“林园”,罗布林卡即“宝贝园”,又名“珍珠苑”,罗布林卡是一座典型的藏式风格园林。
罗布林卡始建于公元 18 世纪中叶,是历世**喇嘛处理政务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夏宫。自七世**以后,历世**喇嘛均曾对罗布林卡进行扩建,其中以八世和十三世**进行的扩建规模最为宏大。八世**扩建后,使罗布林卡明显具备了园林特点。十三世**主要辟建了“金色林”,并在园林西部修建了金色颇章等建筑。
罗布林卡的占地面积约为 360 万平方米。园内有植物 100 余种,不仅有拉萨地区常见花木,而且有取自喜马拉雅山南北麓的奇花异草,还有从内地移植或从国外引进的名贵花卉,堪称高原植物园。
罗布林卡由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旦明久颇章等几组宫殿建筑组成,每组建筑又分为宫区、宫前区和林区三个主要部分。以格桑颇章为主体的建筑群,位于第二重围墙内南院的东南部。以措吉颇章(湖心亭)为主体的建筑群,位于格桑颇章西北约 120 米 处,是罗布林卡中最美丽的景区。以金色颇章为主体的建筑群,位于罗布林卡西部。各组建筑均以木、石为主要材料建成,规划整齐,具有明显的藏式建筑风格。主要殿堂内的墙壁上均绘有精美的壁画。此外,罗布林卡内还珍藏有大量的文物和典籍。
罗布林卡的建筑特点是:高处筑台,低处挖池,任其自然,以取景为胜。罗布林卡内树木茂密,在绿树丛中,湖心宫、龙王亭、金色林卡等具藏式风格的建筑隐约其间,幽曲动人。清新的空气,安谧的环境,具有一种西藏园林特有的朴实自然的情趣。
甘丹寺
甘丹寺位于拉萨市达孜县境内的旺古日山上,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庙宇巍峨重叠,俨然是一座小山城。它于公元 1409 年由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所建,距今已有 580 多年的历史。寺庙主要建筑有措庆大殿、夏孜扎仓、强孜扎仓,以及斯赤康、赤多康、斯东康等主殿。除主殿外,还有 23 个康村,共有建筑房群 121 幢,总占地面积 7.75 万平方米。寺内保存了很多稀世珍宝。比如有公元 1757 年清乾隆皇帝御赐给甘丹寺的一套自身穿过的九龙盔甲;有准噶尔王赐给的蒙古包;还有著名的 24 幅佛祖释迦牟尼及 18 罗汉像的丝织品,传说是唐朝文成公主亲手所绣。
甘丹寺内供有弥勒佛及宗喀巴鎏金铜佛,这是所有信徒都要朝拜的主尊佛。斯东康殿内有甘丹赤巴灵塔。甘丹赤巴意为甘丹寺法主,得到这个法位的是经过多次考试筛选出来的具有最高佛学造诣的人。甘丹赤巴到 1950 年以前共有 96 任,因此有灵塔 96 座,其中宗喀巴灵塔最为精湛,经十三世**喇嘛重修,原来的灵塔又用厚金皮包裹,并镶嵌了大量珠宝和稀世珍品,更加金碧辉煌。寺内所有佛具、法器、经典、唐卡以及琳琅满目的壁画、雕饰精美的梁柱等都是珍贵的文物精品。
甘丹寺于 1961 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在 “ 文化革命 ” 后期和全国其他地区大小寺院一样受到严重破坏,许多殿堂只剩下残垣断壁。
年代以后,甘丹寺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藏传佛教的主寺,它的维修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和信教群众的关注。从 1982 年开始,甘丹寺用由国家拨款、寺庙集资、群众捐资等形式先后重修了部分殿堂,但由于资金和技术上的不足,这些殿堂质量很难得到保证,更不要说达到国家《文物法》中所说的 “ 整旧如旧 ”、“ 保持原貌 ” 的要求了。
政府拨出专款 2600 万元维修甘丹寺
已故的第十世**大师十分关心甘丹寺的维修,1987 年他和全国政协副主席阿沛 · 阿旺晋美一起召集了有关人员研究修复甘丹寺方案。1988 年拉萨市根据**大师和阿沛副主席的意见,提出修复甘丹寺的初步规划和预算,报上级有关部门。
1992 年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了甘丹寺的修复计划,由自治区财政厅拨出专款 2000 万(后又追加了 600 万)。1993 年 3 月 3 日,成立了以政府副主席吉普 ·平措次登为组长,政府副主席、拉萨市委书记洛桑顿珠为副组长的甘丹寺修复工程领导小组,聘请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帕巴拉 · 格列朗杰等为工程顾问。
至此,甘丹寺修复工程正式开始启动。为了便于甘丹寺主体建筑修复工程材料的运输,解决甘丹寺山路凹凸不平、路面窄小、排水设施不全、甘丹寺吃水用水困难等问题,从 1993 年 5 月 1 日起 正式实施了甘丹寺的道路扩建工程和引水工程,作为第一期修复工程全面开工。在工程办的具体指导下,全体施工人员昼夜奋战,不到 3 个月,只花了 50 多万元,就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第一期的工程任务,为主体工程的逐步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93 年 12 月 26 日,措庆大殿、夏孜扎仓、强孜扎仓三大殿主体工程先后开工,拉萨市城关区古建公司、城关区综合一厂、城关区安装一公司承担了主要的修复任务,他们曾参加过各种古建筑的维修,有着丰富的经验和雄厚的技术实力。进入施工工地以后,技术人员和工人都吃住在旺古日山上,他们克服了高山缺氧、气候反常、用水困难、交通不便等种种困难,坚持按照《文物法》所规定的 “ 整旧如旧 ”、“ 保持原貌 ” 的原则,坚持布达拉宫维修时所遵循的 “ 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加强领导,万无一失 ” 的要求,经过 3 年多的施工,不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措庆大殿、夏孜扎仓、强孜扎仓三大殿的土建工程以及彩画、壁画和斯东康、斯赤康、赤多康 3 座金顶,而且节约了大量资金,并用这节约的 500 多万资金建起了甘丹寺的太阳能供电系统,还有其他计划外的 15 项工程。他们的这种做法赢得了甘丹寺全体僧众的高度赞扬。1997 年 10 月 4 日甘丹寺工程修复领导小组和政府的检验部门验收这项工程时,一致通过验收,并将此修复工程评为优良工程。
修复后的措庆大殿、夏孜扎仓、强孜扎仓三大殿土建工程总面积为 9371.71平方米,共用资金 900 多万元,三大殿修复壁画面积为 1835.18平方米,共使用资金 300 万元,修复后的 3 座金顶总面积为 1388.94平方米,共使用资金 1000 多万元,其中镀金所用高色黄金为 83.73 公斤。
传统与科学相结合的修复工程
由于甘丹寺依山而建,不同于其他建筑,维修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加之被毁坏得很厉害,除地基轮廓外,殿堂结构,门窗数量,梁长柱距无法了解,因此要想达到《文物法》所提出的 “ 保持原貌 ”、“ 整旧如旧 ” 的要求,是非常难的。工程人员不仅进行了精密的实地测量,而且走访了有关上层宗教人士,并根据他们提供的线索去寻找原始资料。技术人员几乎跑遍了西藏博物馆和西藏历史档案馆,去收集资料和照片,一次次地请甘丹寺的老僧人回忆甘丹寺大殿堂的结构和特点,并整理出详细材料,从而在修复中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甘丹寺原来的风貌特点。
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还特别注意工程材料的沿用和把好质量关。他们多次专门到林芝、热振、江孜、墨竹工卡等西藏各地去采购上好的圆木、椽子木、松木、白杨和白玛草等工程所需要的材料,参照哲蚌寺、色拉寺的主要殿堂的结构、雕饰、壁画的特点,完全按照传统工艺进行加工。因为史书上记载,这两座大寺的主要殿堂都是参照甘丹寺设计建造的。对于新修墙体的外表,仍用传统的块石砌筑,考虑到结实稳固,在关键部位,就用现代科学的手段采用钢筋水泥材料圈连。比如,在清理夏孜仓废墟时,发现在原主体建筑底部有二层夹屋,每层高 2.3 米,总高达三层楼。由于这些建筑年代久远,同时受山势和地形变化的影响,每层夹屋的承重墙都向外倾斜。怎么办?工程技术人员经过实地反复考查研究,最后决定拆除全部危墙,重新修复。在保证不改变原貌的前提下,在每道墙体与主体墙连接处,沿用 “ 工字型 ” 钢筋混凝土结构圈连,做到了平均承受负重,防止了向外衍挂的隐患,保证了工程质量。
对于木构件除了精心选料,使其自然风干外,对所有木构件都采取了喷洒化学药物的防虫防腐处理。
金顶加工不仅工序复杂而且有很大的危险性。为此技术人员在金顶制作中除木构件和铜皮加工完全按传统的技术精心完成外,在镀金时,除用传统防毒措施口含生肉、面带口罩外还利用了现代军用防毒面具,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有效。施工人员凭借他们多年维修古建筑的丰富经验,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金银碾磨,镀金烧烤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技术改进和科学探索,大大减少了传统工序所带来的许多人力和物力的不必要浪费。
甘丹寺的夜晚也亮如白昼
多少年来,照明问题一直困扰着甘丹寺的僧人,他们梦想着有一天甘丹寺的夜晚也像白天一样亮亮堂堂。在这次的修复工程中,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修复室的努力下,使这一梦想变成了现实。如今 4000 多瓦的太阳能供电系统,不仅照亮甘丹寺的每一个大殿,每一座僧舍,也照亮了每一个僧人的心。
“ 你们是这个,过去多少年一直没有电,如今政府给我们解决了用电。” 喇嘛们伸出大拇指激动地对前来安装线路的汉族师傅这样说。他们主动和师傅们热情招呼,为他们端茶倒水。
甘丹寺高僧、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会长波米 · 强巴洛珠听说甘丹寺正在安装太阳能供电系统时,极为高兴地说: “ 我们寺的喇嘛,晚上需要读很多经书,今天你们解决了照明问题,我要为你们祝福,祝你们万事如意,家庭和睦,生活幸福。”
此次安装太阳能供电系统工程的实施,标志着甘丹寺 500 多年来用酥油照明历史的结束,也为保护这座国家文物单位起到了积极作用。
修复工程被评为优良工程
1997 年 10 月 4 日,西藏自治区领导、甘丹寺修复工程领导小组以及质量检验部门,还有新闻单位组成的验收队伍,沿着正在整修中的公路,驱车来到海拔 4300 多米高的甘丹寺。早已等候在那里的甘丹寺修复工程办公室负责人和施工单位的负责人,虽然认为这项工程凭着自己的努力和技术实力,通过验收是不成问题的,但心情还是很不平静。当验收小组对措庆大殿、夏孜札仓、强孜扎仓、三大金顶、壁画、雕饰等各方面一一进行仔细地检查后,当场召开第七次领导小组会议,一致通过验收时,他们的心情才放松下来。
当验收小组宣布此项工程被评为优良工程时,在场的近千名工人和僧人报以热烈的掌声。甘丹寺这一可以载入史册的修复工程的圆满完成,使这座有着近600 年历史的古刹终于再现了昔日的辉煌。
-哲蚌寺
在拉萨西郊约 10 公里的根培乌孜山的南山坳里有一片白色的建筑群,远远望去,好象堆积在山坳里的一堆雪白的大米,因而叫做哲蚌寺,藏文意为积米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全名吉祥米聚十方尊胜洲。
在哲蚌寺大兴土木之前,这里只有哲蚌寺的创建人绛央曲结(妙音法王)修法的山洞和小庙,旁有白塔两座。以后大规模的寺院建筑就是以此中心修建起来的。明永乐十四年(1416),宗喀巴弟子绛央却杰主持修建。建成后他任第一任堪布。由最初的 7 个弟子,分别形成该寺 7 个札仓(经学院)。后来发展为格鲁派实力最雄厚的寺院。最盛时期寺僧编制为 7700 人,拥有 141 个庄园与 540 余个牧场。该寺是历世**喇嘛的母寺。三世**索南嘉措于 1546 年作为该寺的第一个**被迎请入寺。后来他应蒙古俺答汗的邀请,到青海讲经传法。明万历六年(1578),俺答汗赠以 “ 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喇嘛 ” 的尊号,**喇嘛一称即始于此。索南嘉措得此尊号后,又追认其前两世为第一、二世**喇嘛。五世**罗桑嘉措受清朝册封之前,一直住在该寺。由于历世**喇嘛皆以哲蚌寺为母寺,因此该寺在格鲁派寺院中地位最高。
寺院内部组织制度严密。错钦、札仓、康村和米村为主要的组织。错钦是全寺最高组织;札仓隶属于错钦,相当于分院;康村是札仓的基层组织;米村又是康村的下一级组织。四个札仓分别名为罗色林、果芒、德阳、阿巴。每个札仓各有供茶集会的大殿和经堂。札仓各有自己所属的僧众,不同札仓僧众不能相混。札仓的学习制度,每年集体学习共有 8 次,每次学习时间 15 天至 1 个月不等。学习方法是背诵经文和以因明方式辩论;在堪布前受试及格,由堪布按成绩优劣分别登记,授予不同等级的 “ 格西 ” 学位,直到参加大祈愿法会,授予最高的 “ 拉然巴 ” 格西学位。
哲蚌寺的建筑巧妙地利用山坳里的一片漫坡地,逐层上建,殿宇联接,群楼耸峙,规模宏大,雄伟壮丽。哲蚌寺的建筑很多,主要的有甘丹颇章、措钦大殿、四大扎仓及其所属康村等。各个建筑单位大体上可分为院落地平、经堂地平和佛殿地平这样三个地平高程。这样就形成由大门到佛殿逐步升高的轮廓,使后面的佛殿部分显得巍然高耸。在大殿和主要经堂的外部又采用金顶、相轮、宝幢等加以装饰,使得建筑形体更加丰富多彩。
措钦大殿位于哲蚌寺的中心占地 4500 多平方米,经堂内有 190 多根柱子,可容纳
七千到一万名喇嘛,是全寺僧人集中诵经和举行仪式的场所。沿廊前石阶而下是宽敞的辩经场,各扎仓的喇嘛要在此立宗答辩,获胜后方能参加传昭大法会的格西资格考试。供奉的主佛是大白伞盖佛母像和无量胜佛 9 岁身量像。后殿正中供有一尊二层楼高的鎏金弥旺强巴佛;左边配殿是三世佛殿,供有过去佛燃灯、现在佛释迦牟尼、未来佛强巴三尊佛像;右边配殿内供有各种佛经。佛殿回廊的出口处有一方清朝同治皇帝的御笔匾额上书 “ 输成向化 ”。大殿西侧的 “ 龙崩康 ” 是灵塔殿,其中三座银塔格外引人注目,中间一座即二世**喇嘛的灵塔,左右两塔为哲蚌寺的祖师塔。大殿三楼的祖师殿有藏经阁和强巴通真佛殿,供奉着强巴 8 岁铜像,铜像上的法螺据传是释迦牟尼的遗物,为镇寺法宝。四楼主殿供有释迦牟尼说法像,两旁还有 13 座银塔。侧殿为罗汉堂,内供佛教历代祖师和罗汉等神像,并供有哲蚌主要大**的报身像。
哲蚌寺扩建时有七个扎仓,后来逐步合并为四大扎仓,分别为果芒、洛色林、德央和阿巴扎仓。其中洛色林扎仓的规模最大,主经堂由 108 根圆柱组成,面积 1100 多平方米,可容纳 5000 名僧人同时诵经。后殿为强巴拉康,主供强巴佛。果芒扎仓主经堂由 102 根木柱组成,面积 1000 多平方米,内设吉巴拉康、敏主拉康及卓玛拉康,并列于大经堂最后面。德央扎仓主经堂由 56 根圆木柱组成成,面积 500 多平方米,主佛为维色强巴佛,意为破除一切穷困的强巴佛,是僧俗信众对未来美好幸福的向往和寄托。阿巴扎仓为密宗学院,大殿由 48 根大柱组成,面积 480平方米,殿中供奉的是 9 头 34 臂的胜魔饰畏金刚像,是黄教密宗三大本尊之一。传说该佛是大法王宗喀巴亲手塑建的。怖畏金刚右侧的宗喀巴像,据说也是宗喀巴亲自塑制的,其塑像的鼻梁端直挺拔,与其它寺院供奉的宗喀巴像有明显不同。
甘丹颇章是**喇嘛在哲蚌寺的寝宫。在重建布达拉宫以前五世**喇嘛一直住在这里,并在那一时期执掌了西藏的政教大权,甘丹颇章也就成了西藏地方政府的同义语,史学界故称其为 “ 甘丹颇章政权 ”。甘丹颇章生活费哲蚌寺第十任堪布、即二世**喇嘛郭嘉措于公元 1530 年时兴建,宫室共 7 层,分前、中、后三幢建筑。前院系地下室的各类仓库。二层院落面积达 400 多平方米,四则皆为僧舍游廊。**喇嘛生活起居主要在 7 楼,设有经堂、卧室、讲经堂、客厅等。7 楼还有两个殿,卓玛殿和护法神殿。殿内供奉有一个少女干尸,据说她原是旦巴林一个农民的女儿,后被寺庙以妖女为由处死,并将尸体风干后塑为吉祥天女神像。
色拉寺
色拉寺全名为色拉大乘洲,位于西藏拉萨北郊色拉乌孜山南麓,由于山下修寺时原野上长满了茂盛的野玫瑰花 “ 色瓦 ” 而得名。色拉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委派其八大弟子之一的释迦也失(1354-1435年,曾被明朝封为大慈法王)于1419年建造。1962年被定为西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晋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色拉寺依乌孜山山脚走向因地制宜而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114,964平方米,殿宇错落有致重楼叠阁,金碧辉煌,甚为壮观,体现出藏传佛教寺院依山式建筑的鲜明特点。整座建筑群由佛殿、经堂、扎仓(僧院)、僧舍和康村及策墨林和热振等著名大**的剌章宫殿等建筑单元组成。其中措钦大殿、麦巴扎仓、阿巴扎仓、吉扎仓为该寺的主体建筑。早期建筑以麦巴扎仓和阿巴扎仓为中心修建。位于西南的教养巴扎仓遭雷击后于1761年重建,高四层,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由经堂、护法神殿、罗汉殿、释迦牟尼佛殿、宗喀巴殿和《甘珠尔》经殿及**喇嘛卧室等建筑单元组成;经堂中主要供奉有释迦牟尼佛铜像,弥勒佛、无量寿佛、药师佛、妙音菩萨、宗喀巴师徒三人、七世**喇嘛、三世策墨林**等铜像。阿巴扎仓最早为色拉寺的措钦大殿,1710年建成。现有的措钦大殿后改为扎仓,楼高三层,建筑面积1500平方,由经堂、罗汉殿、大威德金刚殿、无量光佛殿等四个佛殿和**喇嘛卧室及灵塔等建筑单元组成,为色拉寺三大扎仓中面积最小的扎仓,同时为色拉寺僧人修习密宗的重要场所,供有格鲁派的三位密宗本尊密集金刚、胜乐金刚和大威德金刚塑像;经堂中所供主尊为释迦牟尼佛塑像,两侧分别为宗喀巴师徒三人、十三世**喇嘛等,四壁绘满了金碧辉煌的壁画,内容主要为佛传故事、西方净土变、密集金刚等密宗题材和龙树大师等佛教历史上的高僧大德。壁画造型优美、线条流畅、色彩明丽,显示出高超的艺术水平。吉扎仓为三大扎仓中面积最大的扎仓,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始建于1435年,后在清代扩建。三世佛殿、马头明王殿、弥勒佛殿、宗喀巴殿、妙音殿、观音殿和尊胜殿等佛殿和其它建筑单元组成;措钦大殿位于寺之东北部,建造较晚,于1710年由拉藏汗赞助兴建,为全寺建筑面积最大的臀堂和宗教事务管理中心。主体建筑高四层,由殿前广场、经堂和弥勒佛殿、罗汉殿、大威德金刚殿等三座佛殿之三、四层的措钦堪布居室和寺院管理机构 “ 剌吉 ” 组成。其中观音殿四壁的壁画极为精彩,描绘了明封大慈法王、该寺创建者释迦也失于1414和1434年两次进京朝觐、受封和从事宗教活动的情景,记录了明代西藏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的隶属关系。
色拉寺法定僧人人数为5500名,均被编排在各个扎仓辖下的康村和米村中学习。色拉寺三大扎仓共有32个康村,其中吉扎仓所属康村和米村最多,共有17个。僧人学经内容和步骤同甘丹寺和哲蚌寺基本相同。入寺后先学显宗,然后学习密宗。显宗主要以格鲁派规定的五部大论为主,学完这些经典通常需要22至24年时间。通过拉萨一年一度的传大召辩经考试,获拉热巴格西最高学位者方可继续深造,进入上下密院进行密宗修习。
“ 喇吉 ” 是色拉寺的最高管理机构,由堪布池巴(法台)、三大扎仓堪布(主持)、措钦大殿总管 “ 协敖 ”、寺院庄园总管 “ 吉索 ”、领经师、噶厦派驻官员和秘书等11人组成。由堪布池巴主持定期或不定期会议,讨论决断寺内一切事务。同时在各个扎仓中设有以堪布为首的扎仓级管理机构,负责处理扎仓中的日常事务。
现在色拉寺的管理机构与其它寺院一样,由寺院民主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其成员主要包括正副主任5人、委员7人、秘书1人。同时下辖有文化管理委员会、治安委员会和物资管理委员会等分支机构。寺院民主管理委员会的所有成员均由僧人们自己以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
每月初
八、初十、十五、二十五和三十这五天为色拉寺正规的宗教活动日。早晨斋僧茶后,大多数沙弥看书;中午斋僧茶后,在法苑立宗辩经;下午通常是先作法事,进行短时间辩经,然后听老师讲课。每个星期日下午五点开始,为辩经的时间。在每月十五和三十日这两天还要进行长净,坐夏和解制三事实践。如有特殊情况,还需要举行临时性的法事活动。平时,僧人们除参加正常的宗教学习和宗教活动外,还要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近年来,僧人们在寺前的沙滩上种植了近2万株水蜜桃和苹果等经济林木,既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同时又美化了寺院和自己的生活环境。劳动收入每六个月由寺院民主管理委员会分配一次。对年纪较大或身体不适的僧人,每月政府都给予一定的救济,同时还可以享受会供的酥油、茶和粥饭等。
色拉寺内藏有极为丰富珍贵的文物,其中有不少属于国家级重要文物,其中有不少属于国家级重要文物,主要包括各种胎质的佛像、唐卡、壁画、佛经、法器和供器。措钦大殿内观音殿中供奉的金汁书写的《甘珠尔》和《丹珠尔》大藏经、文殊殿中供奉的1413年北京版《甘珠尔》大藏经、罗汉殿中供奉的永乐皇帝赐予的十八罗汉檀香木像、吉扎仓内供奉的 “ 大明宣德五年内加金银造 ” 铜钹和现藏于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中的大慈法王释迦也失真容缂丝唐卡等都是寺藏文物中的精品。其中永乐皇帝赐予释迦也失、1410年用朱砂刊印的108函北京版藏文《甘珠尔》(现有105函)最为珍贵,它不仅制作精美,而且是第一部用雕版印刷术印制的藏文大藏经,对研究我国版本学和印刷史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塔尔寺
塔尔寺地位于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是西北地区佛教活动 的中心。寺的规模最宏盛时有殿堂八百多间,占地达 1000 亩,不但是我 国六大寺院之一,在全球及东南亚一带也享有盛名。为纪念宗教改革家宗喀巴而建 塔尔寺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是为了纪念我国佛教史上著名的宗 喀巴而建的。先建一座大银塔,后来扩建为寺,并把寺命名为塔尔寺。塔尔寺依山势起伏,由大金瓦寺、小金瓦寺、小花寺、大经堂、大厨房、九间殿、大拉浪、如意宝塔、太平塔、菩提塔、过门塔等大小建筑,组 成的完整的藏汉结合的建筑群。整座寺,不仅造型独特,富于创造性,而且细部装饰也达到了高超的艺术水平。藏汉建筑艺术的结合也非常巧 妙,协调统一。可以说是件精美的建筑艺术的工艺美术品。
“ 三绝 ” 塔尔寺内的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称为 “ 塔尔寺三绝 ”,有很高 的艺术价值。酥油花相传是公元 641 年文成公主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联姻时,当地 佛教徒为表示尊敬,在公主从长安出发时带去的一尊佛像前从奉一束酥 油花,后在西藏成为习俗。其后传到塔尔寺,而塔尔寺的酥油花塑得非 常精巧,形象逼真,逐渐成为一绝。每年春节前几个月,酥油花艺人便 将纯净的白酥油,揉以各色石质矿物染料,塑造成各种佛像、人物、花 卉、树木、飞禽、走兽,有的还组成宗教故事、人间天上生活及神话故 事等。每到农历正月十五日灯节会上将做好的酥油花展出,一年一度,成为寺内盛会。壁画,有的直接绘于墙上,有的绘于栋梁上,更多的是绘于布幔上,悬挂或钉在墙上。
壁画染料采用矿物染料,色泽鲜艳,经久不褪。每年 六月观经会上,将绘有大佛像的数十丈长的布幔在山坡上高高挂起,谓 之晒佛,围观瞻仰者常达数万人。堆绣是用各色绸缎剪成各种形状,塞以羊毛、棉花之类的充实物,在布幔上绣成具有明显立体感的佛像、佛教故事、山水、花卉等,是一 种独特的工艺美术品。大金瓦寺和大经堂 塔尔寺的主殿是大金瓦寺,面积约 450平方米。塔尔寺最宏伟的建 筑是大经堂。这是一座藏式平顶建筑,面积达 1981平方米。殿内矗立着 108 根大柱子,柱子上部都雕有优美的图案,外裹彩色毛毯,并缀以各 色刺绣飘带、幢、幡等。上千尊小七精致的铜质镏金佛像置于四壁的神 龛中。经堂内铺蒲团上各个,可供 2000 多喇嘛集体诵经之用。
塔尔寺内的大厨房很有特色,内有大铜锅五口,口径为 1.65-2.6 米。其中年代最久的一口铸于清嘉庆十五年。这些大锅是在观经法会时给大 经堂育经喇嘛烧 “ 茫加 ”、“ 望巴 ” 用的,据说,这五口大锅可以同时 煮出供 3200 人吃的米饭。塔尔寺每年农历正月、四月、六月、九月要举行四大法会,十月、二月举行两小法会。在正十五日举行的大法会期间,寺里展出酥油花、壁画、堆绣 “ 三绝 ”,吸引数以万计的各族群众来寺瞻仰朝拜。这时,寺前马路两侧摆满小货摊,有美丽的藏族服装、小块地毯、哈达,以 及铜、铝制造的多种纪念品,热闹非凡。
第五篇:走近藏传佛教
走近藏传佛教
—— 一次心灵的朝圣之旅 摘要:提到中国的佛教,就不能遗落了藏传佛教。它融合了西方印度、尼泊尔而来的传承,又加入了东方传来的中原文化,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我国的藏族人民大多虔诚地信教,而藏区的文化之所以让许多人感到神秘感到向往,很大一部分原因大概也是因为藏传佛教以及它虔诚的教徒们。为了不亵渎藏传佛教深层的文化现象,本文只会结合六字真言、玛尼堆、风马旗、转经筒、唐卡、磕长头和天葬这七个藏传佛教的外部标志浅谈与藏传佛教相关的文化,从而带大家走近藏传佛教。
关键词:藏区 藏传佛教 外部文化标志
正文:
(一)前言
近几年来,通往藏区的条条大路一一修通,让人们开始有机会亲近曾经神秘的藏区。随着藏区成为旅游热点地区和文化研究的热点地区,很多人在心里开始把藏区奉为最圣洁的朝圣地,更有甚者,藏区俨然成为了他们心中的信仰。于我而言,也是如此。我曾经去到过四川省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当然主要目的是为了看九寨沟,爬黄龙雪山。回想至此,该如何表达当时的我的内心感受呢。首先,九寨沟和黄龙的风景的确美不胜收,其次,除了景区的美景,进入藏区后,高原的蓝天白云衬托下雄伟的雪山以及神秘而独特的风马旗、转经筒、玛尼堆等景观深深地吸引着我。我记忆犹新的一幕就是我坐在旅游车上看雪山在蜿蜒的四、五千米的海拔上不断向我靠近,旅游车的周围什么也没有,只有远处山坡上的牦牛群还有流动的寒冷的空气。只有置身于藏区,才能真正体会到那种静止的时间感和无垠的空间感,这种感觉让人窒息也让人着迷。说了很多对藏区景观环境的感受,接下来就来谈谈对藏区宗教氛围的感受。在去往九寨沟的路上,就已经能感觉到独属于藏区的文化氛围,在路上我们看见了一些朝圣者,就是平时在电视上看到的那种信徒,三三两两的人,三步一长头,虔诚而庄严。还有那些在苍茫的大地上孤单却坚定地风马旗和玛尼堆,不时有藏民带着装饰的五颜六色的牦牛走过风中摇曳的风马旗,那场景让人深觉平和安详。黄龙相比起九寨沟一片则更加靠近西藏的东北部,藏区的宗教文化氛围更加强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寺庙的增多,有寺庙的地方就有转经筒,还有写满六字真言的经幡。
我在藏区的感性认识让我对藏传佛教有了浓厚的兴趣,随后就从我看到的佛塔、经幡等实物方面入手去了解藏传佛教,但恐怕都是隔雾观花。藏传佛教是藏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它有着深远的起源和历史脉络,它的各个教派之间不同的特点、密宗的传承、**转世、修行次第和读经制度等都是很神秘且神圣的。我不能说我了解藏传佛教,我只能说,我从我感兴趣的角度,在一点一点认识它,然后一步一步走近它,感受独属于藏传佛教的魅力,给自己的心灵一个朝圣的机会。接下来,我就从六字真言、玛尼堆、风马旗、转经、朝圣者、唐卡和天葬这七个方面带大家走近藏传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