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案

第一篇:《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教学目标: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了解,导入新课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为了勉励自己有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不与坏人同流合污,便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同志曾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2、请学生阅读背景资料,分析的心态,结合写作背景略谈自读感受。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我们来了解这时期的思想,看看他的自我表白:

       “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那一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那里走》)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一封信》)

       再者,自称是个“中和主义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本文的抒情风格。明确:可见,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心灵上的折射。

       本文写于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华园。

       (二)初读课文

       1、说说夜游荷塘的行踪,理清文章结构。

       明线:出家门、踱小路、观荷塘(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赏四周、回家门

       2、找出最能体现感情基调的语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心中激起的波澜,此句称“文眼”,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3、从哪些语句中,还可出了解到萦绕于内心的思绪? 1)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分析:感慨自己平日身不由己,现在暂得宽余,流露出对黑暗环境的不满但又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且”字表明虽只是暂得解脱可又不能不立即逃离现实的心态,透一丝喜悦。

       2)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分析:“但”字笔锋陡转,蝉蛙如此“热闹”也不能感染,依然难以摆脱绵绵的愁绪,照应了文眼“颇不宁静”。

       3)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分析:“可惜”又从热闹的采莲盛说中返回了灰色现实,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4)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分析: 江南是的故乡,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杭州、台州、温州、宁波等地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与叶圣陶;俞平伯等人志同道合,写了不少具有进步倾向的诗和赞美江南灵山秀水的文章,到清华后,常表达出思乡之情,“今晚”,寻求佳境,意在摆脱“不宁静”的心情,难以摆脱,身处忧烦,忆往怀旧,想借此超然于现实的重压之外,但这同样是不可能的。

       明确:联系背景、文眼、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理解。

       5、朗读全文,把握全文的感情脉络:不宁静——找宁静——暂得宁静——失宁静——回到现实的不宁静中来。

       外结构(空间上)

       内结构(心理上)

       明确:《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外此。从外结构看,这篇作品从出门经小径到

       结构、内结构均如

       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也呈一个圆形。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地适应了展现一段心理历程的需要。他知道,作为社会的人,是无论如何摆脱不了现实的骚扰的,苦闷之中,何以排忧?在他看来,“还是暂时超然的好”、“乐得暂时忘记”(《那里走》),宁静也好,超脱也好,都只能是短暂的。所以,出了门还得回来,获得片刻的静最终还是回到嚣闹中去。结构和内容的紧密联系,使《荷塘月色》读来文气酣畅、浑然天成。

       (三)总结扩展

       “思路,遵路识斯真。”本节课引导学生从品味语言入手,抓关键语句,找出显示行踪和情感变化的词句,理清行文的思路,把握的感情流向,从而使学生初步掌握了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的基本方法。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

       一、赏析第四段:教师范读第4节,引导学生思考:

       ①给我们描绘了如画的美景,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月下荷塘)

       ②画面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写出景物的什么特点?(荷叶、荷花、荷香、荷波)(田田 层层 密密 袅娜 羞涩 缕缕 凝碧)(静态)清香 颤动 脉脉)(动态)(远→近,上→下,静→动)

       二、分析句子,讲解“画面美”及手法(见幻灯)拟人句

       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分析:写荷花饱绽盛开与含苞欲放两种姿态,“袅娜”形容女子姿态优美;“羞涩”指难为情,态度不自然,用这两个词巧妙地形容了荷花的妍媚多姿。

       ②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 分析:写荷叶田田的妩媚姿态。

       ③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分析:流水无声却似有深情。

       明确:拟人句更添景物灵秀动人的气质。

       比喻句

       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分析:写荷叶之美,亭亭玉立,使人联想到她一旦翩然起舞婆婆婀娜的丰姿。

       ②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分析:写出了淡月照耀下荷花的特点:晶莹可掬的光华;绿叶衬托下花朵忽明忽暗地闪光;纤尘不染的丽质。

       ③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分析:微风吹过荷波传送之快。这幅画给你什么感受呢?学生自由发言,畅谈自己的感受,要结合具体句子谈。(层次感、立体感)

       这一段有没有提到月?有没有描写月色?

       在这一段里,没有提及月光,但不管是静止画面还是动态景象,处处都存在着淡淡的月光,这月色就融化在通过观察之后的具体描写之中。那叶子、花朵的情态,以及为微风带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轻淡月色映射下形成的。这正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高妙写法。

       学生集体朗读第四段。

       三、赏析第五段:学生朗读第5节,思考:

       ①这一幅画跟上一幅画比较有什么区别?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荷塘月色)

       ②有人说:朱自清先生是用语言代替丹青的能手。体会一下:是如何用语言给我们描绘出月色之美的。请找出描写的景物以及所用的动词和形容词。

       景物:月光 叶子 花 青雾 灌木 杨柳

       动词和形容词:泻 浮 洗

       笼 落

       画

       参差 斑驳

       弯弯 稀疏

       引导学生归纳:

       由上到下;由正面到侧面;黑影浓、倩影淡,整个画面疏密相间,浓淡相宜。分析句子“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分析:以流水喻月光,用动感极强的动词“泻”加以点化,将月光写活了,写出了月辉照耀、如倾如泻的景象。

       2、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分析:本来是倩影映在荷叶上,却说成“画”在荷叶上,“画”含有人为的动作,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挥墨描绘“倩影”。“画”这个动词是经过锤炼的,与“倩影”搭配得很好,表现出一种趣味,也显露出的喜爱之情。

       3、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

       分析:而“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地升腾,缓缓地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

       4、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分析:“洗”承“泻”,“笼”承“浮”,以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月色的朦胧柔和。③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明确:“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至于它的深层含义应该联系的心态来看,他不希望过于激烈的行为,他喜欢一种平和的心态,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他做不到投笔从戎,他要寻找安宁平和的生活。对景物的喜好折射出的心态。

       ④本段所描绘的画面给人以什么感受?

       景物素淡、静谧、朦胧、和谐,整个画面,月朦胧,雾朦胧,有一种朦胧之美。可以看出已由“颇不宁静”转变为“暂得宁静”。

       四、齐读第6段,①这一段景物描写的是___________的景色,其着笔点是什么?着眼点是什么? 荷塘四周着笔点是树,着眼点是月,以树写月。

       ②和前面的画面比,这幅画的色彩是暗一点还是明一点?可以从那些词语看出来? 黯淡的,可以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看出。分析句子: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明确:以灯光衬月色的朦胧迷人。

       ③这一段描写景物的次序是怎样安排的? 由外到内到外;由远到近到远。

       五、学生齐读第7—10段,学生思考:

       1、夜游荷塘让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联想:“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

       2、在文章引用了梁元帝的《采莲赋》,《采莲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莲去。首船头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才分开。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正嫩花儿才开。撩水逗乐笑微微,怕水珠溅身弄湿衣。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

       总结:一群少男少女(“妖童媛女”),采莲的情景是祥和舒心、热闹有趣的。(文中:热闹、风流)

       3、《西洲曲》的理解: 《西洲曲》写一个女子在别离后从春到秋对所爱男子的怀念。这里引用的是其中四句。诗意是说,这个女子秋天在南塘采莲,莲花已高过人头,且结了莲子,她低下头来抚弄着莲子,莲花清得如水一样,真象她爱怜的男子的心。莲和怜谐音,莲子,意味着爱恋对方。清如水,比喻她所爱的人的心地、行为都是光明纯洁的。(相亲相爱)

       4、勾勒了一幅江南采莲图,江南采莲图有何特点?

       无忧无虑

       自由幸福

       快乐美好 相亲相爱

       明确:一幅“江南采莲图”是笔下理想世界的意象化。在理想世界里,人类的心灵首先应是无忧无虑的,于是我们在这个世界里首先看到了一群少男少女(“妖童媛女”)。人生中烦恼最少、最无忧无虑的当属少年时代,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在理想世界里,人类的心灵还应该是快乐幸福的。“妖童媛女,荡舟心许”,情窦初开,幸福莫名。在理想世界里,心灵与心灵更应是相通相惜、相亲相爱的。“采莲”、“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者,怜也。怜即是爱。“江南采莲图”,就是所追寻的无忧无虑、自由幸福、相亲相爱的理想世界的化身。但这一世界又显得可望而不可即,可想象、可远观而无可置身,似乎每个现实世界的人“无福消受”的,只能在想象中过把瘾。

       5、为什么要想到《西洲曲》和江南采莲的旧俗?

       明确:由“忽然”引出一幅江南采莲图,至此由“实”到“虚”,开辟了一种与前文孤寂幽静相反的热闹欢乐的境界。一实一虚,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但“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又回到了现实中来。表明无法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理想的“宁静”,这正是残酷的现实社会带来的结果。

       苦闷、忧愁、烦躁、困惑,这时候想到《西洲曲》和采莲,折射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否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是时代变化在心灵的投影。

       分析句子: “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明确:“写妻子哄孩子睡觉的情状用“拍”、“哼”,真切地再现了生活,很传神;写“我”的动作用“披”、“带”,熟练轻巧、细心周到。

       6、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明确: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极不宁静。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心中引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也形成对立、转化。

       7、为什么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明确:因为这是性格的真实写照,也是因为当时这种矛盾心态非常强烈。

       8、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明确:主观上想通过游览荷塘平息一下自己不宁静的心态,客观上确实在观赏月色下荷塘、荷塘上月色的时侯,完全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但是很快又回归不宁静,又重新忧郁起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就是他不宁静的表现。

       第三课时

       一、认识“通感”

       所谓通感,即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亦即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因此,通感又被人们称为“移觉”。这种修辞在高中课文中多有运用。

       例1: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

       你听,那笛声中竟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阳光的明媚!听觉、嗅觉、视觉相融汇,那笛声是多麽悠扬,多麽撩人情思!

       例2: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象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鲁彦《听潮》)在描写潮落时的大海景象时,着重描写了“那声音”。在描写“那声音”时,又以比喻从各种感官来描写:“温柔”是写触觉,“芳醇”是写嗅觉和味觉,“微风拂过琴弦”是写听觉,“落花飘零在水上”是写视觉。本来是诉诸听觉的“那声音”,却从触觉“温柔”,嗅觉“芳”,味觉“醇”,听觉“微风拂过琴弦”,视觉“落花飘零在水上”五种感官相互交错起来集中描写,因而使其审美形象显得异常优美和鲜明。

       例3: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象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许多女人会笑得这样甜,但他们的笑容只是面部肌肉的柔软操„„(钱钟书《围城》)

       不笑的“笑意”是写视觉,“余音”是写听觉,“甜”是写味觉。这是由视觉通过听觉,又通过味觉来描写唐小姐的笑意,联系许多女人都笑得很甜,更确切地做到了表情达意。

       二、品味下面的句子,指出其中通感的用法及其艺术效果。

       ①、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分析:是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等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渺茫的歌声”不是单纯的陈述说明,“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两个优美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扩大了意境的内涵,使意境变得更加优美。而且将“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也烘托出环境的优雅与宁静。②、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分析:第二句,是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月光与树影是宁静的,用“名曲”来形容,将读者带入一种幻境,光与影的白黑块,仿佛变成了活泼的、跳跃的音符。这是化静为动的写法,将景物写活了,也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其次,身处此境,提到梵婀玲,会很容易联想到《小夜曲》之类的名曲,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其间有某种相通之处,两相烘托,也是意象的叠加,艺术效果倍增,给原有的意境带来了温馨、幽雅的氛围。

       三、鉴赏叠词:找出文中的叠词,试品析一二例。

       迷迷糊糊

       悄悄

       蓊蓊郁郁

       阴森森

       淡淡

       曲曲折折

       田田

       亭亭

       层层

       一粒粒

       缕缕

       静静

       薄薄

       峭楞楞

       弯弯

       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

       阴阴

       隐隐约约

       轻轻

       “蓊蓊郁郁”不仅说明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心情的不宁静、夜晚的寂寞、荷塘的幽僻那种情景交融的氛围,传神地表现了事物的特征和姿态,又使得行文轻缓舒徐,读来节奏鲜明,令人耳目一新。“悄悄”,“轻轻”。悄悄出门,轻轻进门,一是为了不影响家人,二是表现了一种孤寂的心态。

       “森森”,“淡淡”。路阴森森,月光淡淡,一种寂寞的氛围,衬托出淡淡的忧愁。“田田”,写出荷叶的茂密,出自“莲叶何田田”句。出水很高,是“婷婷”;“粒粒”,写出荷花的晶莹剔透。流水“脉脉”,清香“缕缕”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富于节奏感。

       四、总结

       本文描写的荷塘是清华园中一个普普通通的荷塘,然而在笔下,却是如此的秀美

       静谧、令人神往。这是由于对景物作了深入细致的观察,对生活有深挚真切的感受,运用语言的功力很深,这些都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课后记:

第二篇:荷塘月色教案

       自我介绍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宋媛媛。希望在这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同学们能积极配合我,一起上好这堂课。

       导入课文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荷花和荷叶的诗句还记得多少?你还记得以前学过的荷花与荷叶的诗词吗?

       提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我们今天也要学习一篇关于荷花、荷叶的散文,想到是哪一篇课文没有?对就是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简介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朱自清,他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原名叫自华,号秋实,后来改为了朱自清,字配弦。出生于1898年11月22日,祖籍浙江,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有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老师,故自称“扬州人”。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抗战爆发后,他随着学校南下主持了西南联大中文系的工作,1948年在贫病交加中去世。

       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他的代表作品有:《春》《绿》《威尼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尤其显示出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了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诗歌也很有影响,如长诗《毁灭》。

       时代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当时大革命失败,中国处于一片黑暗,可谓是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个时候朱自清的生活非常艰苦,但他能自守清贫不同流合污,不为国民党的拉拢所为动心。

       像朱自清这样一位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家,有着自己独特的人生追求。《荷塘月色》表面上看是写景,实际上还蕴藏着精神上的追求。

       听读课文

       下面我们一起听一下朗读,同学们在听准字音的基础上,感受文本内容,体会其中的情感。

       提问:课文读完了,请同学们说一说这篇文章主要内容是什么? 解答:主要写了眼前的美景以及胸中的情感。

       提问:既然题目叫做《荷塘月色》那么这篇课文哪些地方写的是荷塘、月色呢?

       解析:对,四五六段是描写荷塘月色的,我们今天这节课,就重点地去解读四至六段的荷塘月色。

       提问:总体来说四至六段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感觉? 解答:宁静、淡雅、美、柔和、朦胧的感觉。

       那么他们具体表现在哪里?下面我们慢慢来体会。

       请同学读课文

       我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读第四段,注意读准字音、停顿,要把自己的感情放进去。其他同学划出你认为宁静的地方、淡雅的地方、朦胧的地方。把这些句子划出来,并思考一下为什么。

       讲读第四段

       提问:这一段写了哪些景物?

       解析: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首先明确一下,这些景物都集中在哪里?对!荷塘里,那么在没有月光的晚上是看不到的,所以这一段我们给它加上一个小标题“月下荷塘”。

       提问:你认为写这些景物,那些句子用的很美?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

       回答:“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提问:这句话你觉得好在哪里?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解答:写出了叶子的轻盈、动感的娇媚姿态,洋溢着的喜爱之情。提问:这里用的比喻有什么好处呢?

       解答:贴切生动的比喻,使人能身临其境,使事物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到了加深印象的作用。

       扩展:这是比喻的好处,那我们可不可以把这句做这样的改动?“叶子出水很高,像玉盘一样”为什么不可以?

       提问: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句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解析: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红不同的感觉相互沟通叫做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的感受。

       介绍通感:这种修辞方式,是一种感觉超过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地。这两种感觉的相同之处在于他们的清淡、时断时续的特点。在运用这种修辞方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握事物之间在感官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者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相同的感觉。

       提问:这种“通感”的修辞方法,在以前的课中也出现过,谁能试着举些例子。

       解答:还记得“红杏枝头春意闹”吗?红杏绽放在枝头,本来是靠视觉感受到的,说红杏在枝头喧闹。生活中的例子也很多啊,这个人爱说“甜言蜜语”,她笑得很甜,这个南方人操着一口“吴侬软语”。

       提问:还有哪些? 解答:“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用了博喻的修辞方法。一个本体多个喻体的叫做博喻。

       提问:荷花、荷叶都说过了,后面还有荷风,荷风是什么样子的?前面写的静后面的是动。

       解答:“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这里突出了荷风的速度,非常的快。这里没有写风,用荷叶侧面表现风的速度。

       提问:还有哪些? 解答:“叶子本事肩并肩密密地挨着的,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这句写了荷波。提问:我们知道在月光下面光线是暗淡的,月光照在荷叶和荷花上本来就很朦胧了,荷塘里的波痕不可能看得清楚,那是凭借什么知道有荷波的呢?

       解答:是通过上面说的荷风,而且叶子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的,所以在微风吹过,大片的叶子形成波浪,荷叶带动荷径,荷径带动底下的池塘里的水,于是形成波纹。靠联想想象来写。

       提问:池塘里的流水是怎样描写的?

       解析:通过的联想想象来写的。流水看不到,能看到的是荷塘上密密层层的叶子与花,叶子和花的茂盛说明池下有水。另外,脉脉这个词,意思是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的样子。脉脉含情,虽然不说话,但两个人却用心灵做着彼此的交流。在这里用脉脉这个词,表示虽然池水看不到,也没有很大的声音,但是在心底里能感觉到流水的存在。

       小结第四段

       这一段主要写了荷塘的叶子,花,荷香,荷波,水流动静结合,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其中最多的是什么?比喻,引发了我们的联想和想象,使事物生动形象;词语上用法如叠词,例如:曲曲折折、田田,描摹事物的状态,使事物的形象更突出,读起来节奏鲜明,音律和谐。还有写作上的动静结合,画面上的有声有色。

       板书:

       月

       荷叶

       弥望

       田田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下

       荷花

       袅娜

       羞涩的如明珠 如星星 如美人

       荷

       荷香

       如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塘

       荷波

       像闪电般

       霎时

       流水

       脉脉

       讲解第5段

       提问:请同学朗读第五段,其他同学思考第五段写了些什么景? 解答:月光、叶子、花,在接下来叶子和花上有什么?“像是笼着轻纱的梦”,有青雾。然后月光,“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接下来是树影“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那么这一段写的是什么?写的是月光,这个月光是荷塘上的月光。我们用几个短语来概括一下这一段中的景物:“月光如水,薄雾似纱,花叶如梦,杨柳如画,光影似曲。”

       提问:那么这一段你认为哪些地方写的很好?都有哪些句子和词语呢? 解答:“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与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提问:假如把“泻”改成“照”“流”字;把“浮”字改成“飘”或者“升”好不好,为什么?

       解答:因为“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并且有一种从上到下的气势,写出了一种动态。

       解答:“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假如把“浮”改成“飘”或者“升”,表现不出青雾的轻软,没有重量的特性。飘来飘去,没办法很均匀的笼罩每一片叶子和花。

       月光和青雾一上一下,成为了下一句的牛乳和轻纱。提问:还有没有,同学们看这一句话,“峭楞楞如鬼一般”,前面写得这样的朦胧、优美,这里为什么要弄出个鬼大煞风景?

       解答:是反衬,反衬出杨柳的美好的、有曲线的身影。

       总结第五段

       这一段,虽说是写月光,却没有直接写,但让我们感受到处处都有月光的存在。还表现了光与影和谐的特点。

       板书

       荷

       月光

       泻

       塘

       上

       青雾

       浮、轻纱、梦的月

       色

       影

       黑影、倩影

       讲读第6段

       请同学齐读第六段

       提问:我们觉得这两段很美,但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这两段的比喻用了很多女性形象,太柔美了。同学们怎么看?

       解答:

       1、这和文章的写作对象有关,月下的景物当然应该柔和一点,朦胧优美一点。

       2、也和的心情有关。写作背景是1927年7月,社会黑暗,民不聊生。作为极富良知和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他内心很不平静,心情沉痛,情绪低落,不可能写出太昂扬的东西来。

       提问:文章中有一句话“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确实显得很热闹,但是刚才的分析中咱们说,荷塘是个宁静的环境,那么这两者是不是相矛盾?

       解答:这是用了反衬的手法,与王维的“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提问:那么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是什么时候响起的呢?是刚好一到就开始叫吗?应该是自始至终都有蝉声和蛙声,那么为什么刚开始的时候没有感觉到呢?为什么现在才感觉到呢?而且闹哄哄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想想看?

       解析:以前没有听到这些是因为,他沉浸在美景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满怀着排遣内心痛苦的希望,来到荷塘涤荡了自己忧郁,使心情得到了宁静,但是一宁静下来,又回到了现实,蝉声和蛙声的聒噪才能听到。

       提问:明明说过自己“爱热闹,也爱冷静”,面对蝉鸣蛙声的景致,为什么不兴致勃勃地欣赏了呢?

       回答:因为的心情很不宁静,而且这种情绪时时涌上心头,所以不喜欢这种热闹。

       提问:同学们看第七自然段的“江南采莲图”也很热闹,却很神往,这是为什么呢?

       回答:

       1、江南采莲图看似热闹,内在却是很宁静的,美好的,充满着温情。这里的人们不受任何干扰,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所以很神往。

       2、还有就是人在其中都能尽情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江南采莲图”里的人们可以自由热烈地表达对爱情的向往。

       3、二者还有一个相同点就是如同梦境。“荷香月色图”是静夜的一个梦,江南采莲图是一个久远的梦。梦境不等于现实,所以内心还是充满了苦闷,这就是他的心情一直有一种不宁静的原因。

       板书

       荷

       树

       重重

       阴阴

       塘

       远山

       隐隐约约

       四

       灯光

       没精打采

       周

       讲读最后一段

       文章最后“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回到现实,一切照旧。

       总结

       到这里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文章整体的脉络。苦闷、寂寞、彷徨让“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想派遣一番,走上小煤屑路,来到荷塘进入“另一个世界里”。沉浸在荷塘月色中,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又无法排解的淡淡的哀愁。而文末又写道回到了现实世界中,显得越加空虚、烦躁“路灯没精打采”的,蝉声和蛙声是聒噪的,我什么也没有。巧妙的回应了文首的“颇不宁静”。最后,回到家中“妻已熟睡好久了”,再次用家中的静,反衬出我那无法排解的烦闷。

       这篇文章还有很多美的东西等待同学们去发现,希望同学们课下继续鉴赏。下课

第三篇:《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教案

       荷塘月色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2.学习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3.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本文语言精美,写景状物传神,应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自然地受到感染,体会文章的韵味。

       2.理解关键语句,提高对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领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2.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品味、领悟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的写作特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投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学生找出共同点,教师明确: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学生自由朗读】

       注意:1.课前预习的生字词的读音和字形 2.注意把握朗读的节奏

       3.同时争取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写了什么内容 【文本解读】:

       一、信息筛选:学生概括主要内容,找出文眼,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反映这种心情的句子。

       二、合作探究:对于情感的抒发有两种一是直接抒情二是间接抒情,引导学生探究本文的抒情方式。

       联系文本

       【文本分析】:第4、5、6段分析情景交融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分析怎样做到情景交融 【学生议论,相互交流。】 [知识拓展] 不过,有这样一个事实我们不能忽略,那就是,为什么要选取“荷塘”与“月色”来抒情呢?

       【学生议论,相互交流。】

       [知识拓展]

       明确:荷花是一种高洁品格的象征。

       明月也有着她的象征意义。【投影。】

       月

       杜 甫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

       斟酌妲娥寡,天寒耐九秋。

       月 夕

       李商隐

       草下阴虫叶上霜,朱栏迢递压湖光。

       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妲娥应断肠。

       师:在这两首诗中,杜甫这一句“斟酌妲娥寡,天寒耐九秋”是借写嫦娥来写自己孤寂悲凉的人生晚境;李商隐这一句“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嬗娥应断肠”,表面看去,诗人是在诉说月中嫦娥的孤寂冷清,实则包含了诗人的顾影自怜。这里都不是写思乡之情。两位诗人借助“月”的意象意在寄托自己在现实社会中怀才不遇、仕途潦倒、孤独无依、人生失意之感。那么,结合作品的背景来看,在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月是否也有着这样一种彷徨失意的意味呢?

       【学生静默着,沉思着。】

       [课堂小结]

       师:朱自清在写这篇《荷塘月色》时,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和历史上许多追求高洁品格的文人学者一样,也有过苦闷和彷徨,然而,朱自清先生却一直把真理和进步作为自己的追求。所以,在20年后,一旦将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的时候,他就毅然融入了时代的潮流,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当我们把20年后的朱自清和今晚在这月下、在这荷塘散步的朱自清联系起来时,是不是会对这素淡朦胧的情景有一些新的感受呢?

       师:(在学生又一次的静默与沉思中)下课!

       [布置作业]

       时下正是江南一年之中“淫雨霏霏”的季节,大家在生活中也曾多次经历过雨季,回忆你的这些雨季,借鉴文中情景交融的写法,写下一段属于你自己的某一个雨季的故事。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投影。】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匆匆》)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

       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我们常常会于文章所流露出的款款深情之中感受到一种朴素、典

       雅、富有诗意的美。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面对那“日日走过的”那片荷塘所体现的感情。今天,我们一起品位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来领略荷塘的魅力。【文本解读】:

       一、信息筛选

       《荷塘月色》运用的写作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不难发现,文章中集笔力写的段落在4、5、6自然段。也就是文中内容直接与题目相照应的段落有哪些?

       找同学读这三段,感受写作的技巧。

       二、合作探究

       1. 理清文章的层次

       月下荷塘→荷塘月色→荷塘四周 具有很强的层次感

       2. 体会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等修辞方法的巧妙运用 3. 体会词语的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学生讨论,教师明确 【分析鉴赏】:

       拓展: 【投影。】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总一个、愁字了得!

       „师:请大家谈谈你对这两首作品中叠词使用的效果。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看到,《荷塘月色》一文写景十分细腻动人,创设了一个素淡艨胧而又优美的意境。同时,作为一代语言大师他的写作技巧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下课!

       [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第4、5两段。

       2.完成一篇20。字左右的写景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能考虑使用叠音词或写出一两个通感的句子更好。

第四篇:荷塘月色(教案)

       刘星河

       教学目标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

       3.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进而学习运用比喻、通感、。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教学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本节课主要完成课文4、5、6三段的阅读鉴赏。通过揣摩“景语”,弄清文章的写景特点。

       一、导语

       朱自清: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初中时,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等。(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3)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4)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这篇文章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呢?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来。

       明确:1927年。

       2.师生共同回顾历史:1927年,发生过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3.提问: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朱自清先生这时的心境如何呢?让我们从他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中寻找答案吧!

       4.放录音,配乐朗诵《荷塘月色》

       要求学生听清字音,进入情景,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

       5.提问:由课题可以知道,本文属于写景散文,即“荷塘”和“月色”,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

       明确:4、5、6三段。

       三、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

       (一)诵读、鉴赏第4段 1.指明一个学生朗读。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明确:(第1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第五篇:荷塘月色 经典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普通高中语文② 必修

       明确:第4段写月下荷塘,第5段写塘上月色,第6段写荷塘四周的景色。(2)第4段写了荷的哪些景物? 明确:荷叶、荷花、荷香、荷波。

       (3)这些段中描写景物都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 ①运用叠词。

       “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叶子,亭亭的舞女的裙,缕缕清香,脉脉的流水,薄薄的青雾,淡淡的云,弯弯的杨柳,隐隐约约的远山„„”

       “田田”、“层层”写出荷叶的茂盛;“亭亭”写出了荷花的轻盈;“粒粒”写出荷花的晶莹剔透。“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

       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使诵读时音韵和谐,琅琅上口。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A.“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写出了荷花的明亮、繁多、新美。

       B.“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写风之快捷。

       这两个比喻给人以清新之气,淡雅之风,更具体更形象。

       C.“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写出荷叶的浑圆舒展,形态优美。D.“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酣眠痛快淋漓,比喻月光无遮拦的朗照;小睡迷迷糊糊,比喻朦朦胧胧的月光,这个比喻传神、生动。

       E.“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景象很美,“笼着轻纱”,突出了月光下飘渺的朦胧之美。③通感的手法。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把嗅觉转化为听觉,写出了荷香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远处高楼上的歌声,时断时续,隐隐约约。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把视觉转化为听觉。逼真的描摹出荷塘上的月色虽然浓淡不一却很和谐的特点,就像小提琴名曲的乐音高低起伏却旋律优美一样。

       ④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袅娜”写出花的姿态之美,“羞涩”写出花的神态之美。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将水无声而似含情的微妙神态写出。2.阅读第5段,思考本段是如何描写月色的(注意动词的使用)明确:

       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下面,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文章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所以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如在眼前。

       为何想到了《采莲赋》和《西洲曲》?目的是什么? 答案:借《采莲赋》和《西洲曲》来抒发感情;表达心志,怀念那热闹的场景、无拘无束的心境、自由舒展的理想之地。

       六、作业

       背诵第4、5自然段。提示:

       第4段 月下荷塘:荷叶——荷花——荷香——流水 第5段 荷塘月色:月光——月影——月色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晚清学者王国维谈到文学作品中的情与景的关系时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我们上节课已经分析鉴赏了这篇文章的写景部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笔下的景与情到底有怎样的联系。

       二、内容探究 1.品味情感

       浏览全文,找出文中表现情感的句子。明确:

       第1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2段: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第3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便觉是一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6段: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第7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第8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2.背景说明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心灵上的折射。4 人教版新课标普通高中语文② 必修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著有《朱自清全集》,代表作品:长诗《毁灭》、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 等。

       三、朗读课文 1.朗读课文。(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也可自己有感情地朗读)2.初悟的思想情感。

       四、简介创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的时候。当年4月12日,南方发生“四一二”政变。

       面对“南方这一年的变动”,朱自清觉得是“人的意想所赶不上的”。他认为:“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哪一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那里去》)“这几天心里似乎有些异常„„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一封信》)

       简而言之,此时的朱自清正处在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存疑虑,陷入了不知道往“哪里走”的“惶惶然”中。

       五、整体把握 指导:《荷塘月色》的每个自然段有其独立内容,但从的行踪变化上看,无论是紧扣文题的主体文字,还是荡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这8个自然段还是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的,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了有助于我们对内容的分析和对主旨的探索。

       1.学生提炼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用语要简明、准确)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第4段 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 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 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第7段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第8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2.综合、归纳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上看,第4~6段显然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应归为一部分。前三段,写夜赏的缘由。

       7、8两段,由现实写及想象中古时候的旧俗,突转一笔(回到家门)收束全篇。

       这样分析,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写“观荷缘起”(情)第二部分(第4~6段)写“荷塘月色”(景)第三部分(第7~8段)写“月下遐思”(情)

       六、写作线索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荷塘月色》的行文线索,很有特色,如同经、纬两条线穿织在一起。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变化好似一条经线,的游踪、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犹如一条纬线。

       清代学者王国维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

       七、问题探究

       1.怎样理解“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

       一般都认为,这句是“文眼”确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所谓“文眼”,是我国散文创作的经验总结。古人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片首,或在片中,或在片末。”散文有“眼”,意境才会有虚实,题旨才会有隐现。起首句“心里颇不宁静”,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的“片言”,后三句紧接着由此自然地破题,点出“荷塘”与“月色”。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才想起荷塘,继而夜游荷塘。这个“文眼”安在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愤懑,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是源于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源于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如此等等,还有其他的说法。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惟一答案,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也正因为如此,《荷塘月色》将成为一首耐读的朦胧诗,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这就是创造性阅读,这就是阅读名作的乐趣!

       2.“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是独处的妙处”。这一段抛开了写景,句句都写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

       (1)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情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的痛楚心态—烦扰的思绪压抑不住,一定要说出来。只有在清冷的环境里独处才“觉得是个自由的人”,这其中不就蕴含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吗?

       (2)从行文上,看这一段似乎是“游离”出来的抒情段,但从时空上看,这一段与第2自然段是同步的。实际上,这“情”还是离不开“景”的,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

       3.怎样理解“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1)在行文上,这是一个过渡句,提挈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它与第2自然段有什么关系,则容易被忽略。这句是对“去荷塘”文字的一个接续,2、3段便浑成一体了(再次证明第3段并非“游离”出来的段落)。

       (2)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他要追寻美来自慰,反映了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

       八、小结、布置作业

       通过对全文结构的分析,我们对《荷塘月色》的内容、写作线索都比较清楚了;结合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我们对在文中抒发的感情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些都为我8 人教版新课标普通高中语文② 必修

       3.为什么会突然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是指什么? “这”指流水。

       前面写“只不见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怎么又想到流水的呢?由《西洲曲》里的“莲子清如水”而来。这是一首情歌。“莲子清如水”就是“怜子情如水”的谐音。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对情感的表现是极富艺术性,含蓄而美。比如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在文章中,这句话起着行文转折过渡的作用,如果究其深味,就有必要联系的生活经历。江南是的故乡。1920年,他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杭州、台州、温州、宁波等地任教,前后共6年。其间,参加了文学研究会,与叶圣陶、俞平伯、丰子恺、朱光潜等人志同道合,写了不少具有进步倾向的诗歌和讴歌江南秀丽山水的散文。他到清华大学任教不久,写了《我的江南》一诗,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就在写《荷塘月色》的同时,在《一封信》中写道:“今天吃过午饭,偶然抽出一本旧杂志来消遣,却翻着三年前S君的一封信。信里说着台州,在上海、杭州、宁波之间的台州。这真是‘我的南方’了,我正苦于想不出,这却指引我一条路,虽然只是‘一条路’而已。”

       4.课文第4段说“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既然只有“一丝”,为什么会“像闪电一般”呢?

       这里的“一丝”既指程度很轻,也指速度很快,稍不注意,就闪过去了。所以,“像闪电一般”。

       5.“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句中有“亭亭”二字。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荷叶本来是静的,但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这是以虚写实,以动写静。

       (继续揣摩:描写荷花的“袅娜”、“羞涩”、“明珠”、“星星”等词语,还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等佳句以及作品中叠字运用的妙处)

       揣摩小结:如果大家继续品味、继续推敲和继续研究,还会有更多感受、更多的发现和更多的问题。这就是揣摩。

       七、总结

       借景抒情,是阅读本文时应抓住的一个关键。具体说,正是借“荷塘月色”之景,抒“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之情。如许多论者分析的那样,开篇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确是全篇的“文眼’,定下了文章的基调。这“颇不宁静”,正是对严酷现实的不满和苦闷心情的写照。因此,他才“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说明夜游荷塘,目的是使“颇不宁静”的心情宁静下来。而置身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他也的确感到了某种超脱:“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也正是在这淡淡的喜悦之中,那弥望的荷塘,那田田的叶子,那袅娜的花朵,那屡缕缕的清香,那凝碧的波痕,那脉脉的流水,那薄薄的青雾,那淡淡的云影,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与影和谐的旋律„„都让他的心得到了暂时的安宁。然而,这安宁的确只是暂时的,因为,心灵深处的惆怅是难以排遣的,所以,当耳边传来“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时,他便发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一直到“这到底令我惦着江南了”,一直到“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便从梦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闷的现实。

       如果说,“借景抒情”表现了面对黑暗现实对时代苦闷的排遣;那么,“托物言志”则表达了对高洁品格和正直人格的主动追求。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来,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不过是自然界的客观景物,但在朱自清眼里,它们都成了寄托自己思想感情和理想人格的载体。许多论者在分析本文时,多抓住“荷塘月色”的“朦胧”大作文章,认为这反映了扑朔迷离、如烟似梦的愁绪,所谓“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只说对了一半。自然界的“朦胧之景”多的是,可为什么要选取“荷塘”与“月色”来抒情呢?

       问题的实质,在于这里的“荷塘”是月下之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上之月色。朦胧固然是二者的共同点,但朱自清赖以言志的是二者更鲜明的相通处,这便是

       “荷”“月”之高洁!所以,在笔下,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月景如歌„„而这一切,无不是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品格的象征。原名“自华”,后更名“自清”,由此我们可以读出荷月之美景与之品格的相通处,这就是一个“清”字:出淤不染,皎洁无瑕!而一生都无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贫、清白、清廉„„

       只有从理解的思想感情出发,我们才能真正领会文章在写法上的艺术魅力。

       朱自清在写这篇《荷塘月色》时,只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当然不可能想到自己20年后的命运。但是,我们从这篇文章所体现出的高洁品格,却完全可以理解20年后朱自清所作出的选择。作为一直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有过苦闷和彷徨,然而他一旦将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的时候,他就毅然走向了时代的潮流,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6年10月,西南联大迁回北平后的两年是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期,却是朱自清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面对一个行将灭亡的腐朽政权,贫病交加的他自己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斗争的洪流,并以大义凛然的骨气,写下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行壮美的诗句!他瑰丽的诗文成了永远流传的文化珍宝,他朴素的名字成了万代敬仰的人格丰碑!

       八、作业

       1.背诵第4至6段。

       2.书面完成“研讨与练习”

       二、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