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信息化建设

第一篇:金融行业信息化建设

       金融行业信息化建设

       金融行业信息化现状金融行业的主要分成三大行业,即:银行、证券和保险业。所谓“金融信息化”,是构建在由 通信网络、计算机、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四要素组成的国家信息基础框架之上,由具有统 一技术标准,能以不同速率传送数据、语音、图形图像、视频影像的综合信息网络,将具备 智能交换和增值服务的多种以计算机为主的金融信息系统互连在一起,创造金融经营、管理、服务新模式的长期系统工程。1.金融行业信息化发展历程 到上个世纪末为止,我国的金融信息化已经走过20多个年头,在数万金融科技工作人员的 努力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由点及面,初步建成了日趋成熟完整的金 融信息体系。在这段发展时期,金融信息化工作形成了以金融企业和行业监管部门为核心的 发展模式,即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等行业监管机构的领导下,各个金 融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金融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和实施原则。我国金融行业信息系统的建立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讲起步较晚,从70 年代开始至今尽管只有 20 多年的短短历程,但发展速度较快。目前一些大中城市的金融行业信息系统已基本上接近了发达国家80 年代中期的水平。计算机进入我国银行业,最早可追溯到50 年代,当时,中国人民银行引进了苏联的电磁式分析计算机,用以进行全国联行对帐表的工作。但是计算 机在我国银行业的真正发展还是从70 年代开始的,因此,我国金融行业信息化的发展大致 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70 年代起步阶段 从70 年代中国银行引进了第一套理光—8 型(RICOH—8)主机系统开始,揭开了我国金融行 业信息系统发展的序幕,当时的主要目标是利用计算机处理效率高、准确性强、功能丰富的 特点,对银行的部分手工业务用计算机来进行处理,主要软件采用COBOL 语言编写,实现 了诸如对公业务、储蓄业务、联行对帐业务、编制会计报表等日常业务的自动化处理。尽管 在当时只在某些地区的某几个分行着手试点,但是试点的成功为后来的大发展积累了丰富的 经验。在这一阶段主要的处理方式也是采用脱机批处理的方式,解决了大量琐碎、重复性的 劳动。第二阶段——80 年代推广应用阶段 80 年代我国银行业相继引进了日本的M—150、美国IBM公司的436l、4381 型主机系统。进一步在大中城市推广应用各类柜面业务处理系统,在此基础上各行分别建立了自己的联网 系统,实现了同城各专业银行自身间的活期储蓄通存通兑,基本实现了各专业行、各营业网 点之间业务的联网处理。计算机已应用于银行门市业务、资金清算业务、金融计划统计业务、信贷管理等多项业务中。与此同时,1985 年中国银行率先加入了 SWIFT 环球金融通信网 络系统,为我国银行业电脑化信息系统同国际接轨跨出了坚实的一步。第三阶段——90 年代完善提高阶段 90 年代各大专业银行信息系统主机纷纷升级,如引进美国IBM 公司的大型机ES9000 系列 主机,用以扩大业务处理范围、增强业务处理能力。1991 日人民银行卫星通信系统上电子联行的正式运行,标志着我国银行电脑化信息系统进入了全面网络化阶段。各大银 行除先后加入人民银行的电子联行系统外,在一些大中城市还建立了各种形式的自动化的同 城票据交换系统,如同城跑盘清算系统、同城网络清算系统和同城清分机处理系统,在很大 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原来资金清算时间长、可靠性差的问题,使得资金清算在各地之间能高质 量、高速度地完成。同时,继中国银行之后,其它各大专业银行也纷纷加入SWIFT 系统成 为其一员,使国际结算业务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人民银行卫星通信系统上,除了银行 业务的应用外,还开发应用了全国证券报价交易系统,使全国的证券交易形成了一个统一、公平、合理的市场,使计算机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翻开了崭新的一页。随着应用水平的不断 提高,各级网络系统愈加成熟完善,除了能处理传统的金融业务外,各行还纷纷推出了 90 年代国际上流行的新型的自助银行为客户提供随时、随地、方便、周到的服务,实现了全方 位、全开放式、多层次,符合国际惯例经营模式的新型的金融服务体系。由此可见,业务上 的应用已基本达到了较为完善的阶段,但各大银行及金融机构仍在不断努力,开拓新的业务,并重视计算机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不断提高金融电脑化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争取早 日实现理想的决策支持系统。第四阶段——90 年代末至今,新时代的到来 90年代末至今,整个世界进入一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加之我国已跨入 WTO 门槛,中国原本就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出现了新的竞争格局。要想取得市场上的优势,金融企业必须加强客户关系管理、金融产品创新和加强内部信息化 建设,而这三项都与信息技术分不开。金融信息化的意义这时候也并不局限于金融行业本身,而在于金融信息化是整个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信息时代对金 融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把金融企业的支付系统接口接在企业的网上、政府的网上以及 各消费者家中的网上。国内的金融企业纷纷触网,推出网上支付系统。中国银行率先推出了 网上银行的系列产品。中行的客户只要拥有一张长城借记卡,再从网上下载中行提供的电子 钱包软件,就可以在网上进行各种操作,包括在网上开展查询、转账、支付和结算等业务。而 随后中国建设银行总行正式推出了网上银行业务,接着又开通了网上个人外汇买卖、证券保 证金自动转账等服务。而招商银行的“一卡通”及“一网通”网上业务更可谓是先声夺人。招商 银行的网上业务还包括网上企业银行、网上个人银行、网上证券、网上实时支付等功能。拥 有招商银行“一卡通”的客户,可以享受网上付费、网上购物、银证转账、账户转账等服务,不 必再办理其它手续。近几年,信息技术已广泛渗透到金融经营管理的各个机构、各项业务、各个环节,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网络化和电子商务的链接成为衡量“新世界、新金融、新银 行”的一个重要标准。为了赶上潮流,适应WTO 形势下的新竞争格局,中国的金融企业正在加 快脚步迈入信息化时代。2.金融信息化面对的困难 中国金融系统科技部门正在加快推进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和银行卡的联网通用,加快金融信 息化系统的建设,加快数据大集中和信息存储安全工作,加快网络化金融服务工作等等。但 是中国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底子薄,加上还有许多复杂的其他问题,金融信息化建设依然 困难重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金融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和标准一直很难统一。在商业银行全面实施国家金融信息化 标准前,许多银行都建立了自己的银行卡体系,标准不尽统一。中国金融系统推出的银行卡 从初期的 400 万用户发展到今天的 3.8 亿。由于中国情况特殊,机型、系统平台、计算机 接口以及数据标准都不统一,使得各地的差距比较大,系统的整合比较困难。比如,深圳发展 银行就是由于早期的信息化建设与现在的标准差距较大,现在正进行着标准化的改造。第二、金融信息化建设中,金融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如国内众多的银行 卡之间要实现互联互通,似乎需要经过一番长途跋涉。其实,为了实现银行卡的互联互通,中国 人民银行早就牵头组织各商业银行共同出资成立了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以解决各银行之间 的ATM和POS机的共享问题。可是真正要实现联通的时候,各银行又都在盘算自己的利 益。因为银行卡的联通意味着小银行可以分享到大银行的资源,大银行当然不愿意了。因此, 金融企业的互联互通,必须找到一种市场驱动机制来谐调各方的利益,找到最佳的利益平衡 第三、服务产品的开发和管理信息的应用滞后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业务的快速发展。目前国内金融企业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偏重于柜面的负债、核算业务的处理,难以满足个性化金 融增值业务的需要。同时,缺乏对大量管理信息、客户信息、产业信息的收集、储存、挖掘、分析和利用,信息技术在金融企业管理领域的应用层次较低,许多业务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还 处在半信息化的阶段。第四、网上金融企业的认证中心建设速度缓慢。目前我国各金融企业的客户很多,都是网上 的潜在客户,然而由于国内金融企业在建设认证中心的意见上难以实现统一,使得网上金融 的认证标准没有统一。而外资金融企业又虎视耽耽,一旦外资进入,美国标准、日本标准将在 中国大地上大行其道。分析人士认为,网上认证中心不解决,那么网上金融将不能成为真正意 义上的网上金融。第五、实现数据大集中与信息安全的矛盾。数据大集中意味着统一管理,减少重复建设,数据 集中以后,能够有效地提高金融企业的管理水平,加强金融风险的防范,进一步提高资金的流 动性和资金营运的效率,有效地改善金融企业的管理机制。而且,数据集中是实现各种新业务 和新服务的前提基础。然而,数据大集中虽是金融信息化的一大趋势,但集中从某种角度上讲 也增加了系统的不安全性,一旦某一地方的系统出了问题,那么整个系统都将受到影响。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的良好机遇和重重困难都摆在了眼前,我们将如何面对呢? 从信息化管理到知识化管理 我国的金融行业信息化发展很迅速,但目前国内已经上马信息化的金融企业大多只是为客户 提供信息查询而已,提供理财、咨询服务的不多。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金融信息化不是为 了向客户提供一批简单的海量信息,而是要向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成为客户的投资 理财专家,为客户整合加工所有的信息,分析投资动态,推荐投资产品等。金融信息化的前景是广阔,我们现在应该如何去做呢?

       (一)数据大集中。自90年代以来,国外的金融企业为顺应金融业务和信息技术相融合的 大趋势,斥巨资将过去分散的、功能较弱的、以业务自动化处理为主的单一计算机系统改造 为功能强大的集中式计算机应用系统。如今,这种系统已经成为国外金融企业经营管理和业 务运作的核心基础和最重要的竞争武器。国内的金融企业目前虽还未实现集中式管理,但我 国已经拥有比较完善的计算机通信网络,金融企业主机和服务器的处理容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就为数据大集中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中国工商银行目前正以大机集中工程为龙头,提高技术的集成程度,完善工商银行的技术支 撑体系,把目前分散在全国各地的36个计算中心合并为南北两大数据中心,集中处理全行 的各项业务。同时完成海外分行集中式数据中心的建设,实行海外分行业务的集约化处理,充分发挥全行国内外业务的整体优势。

       (二)建立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数据大集中后,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就自然提上日程。利 用数据仓库技术,可以使分散的信息变成集中的信息,使孤立的信息变成相互联系的信息,使一些潜在的原始的信息变成现实的经过加工的信息,使无价值的信息变成有价值的信息。数据仓库建成后,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关联企业的信贷风险,能够形成以客 户管理为框架的成本控制体系,从而实现金融企业经营资源的优化配置等等。更为重要的是,数据仓库可以为各级金融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强大的可信赖的支持,减少决策的盲目性。目前国际上数据挖掘技术在金融业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带宽长话预测、客户信用分析、客户消 费兴趣分析、客户忠诚度分析、目标市场分析等诸多领域,创造出了大量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相比起来,我国金融领域的数据挖掘应用还不成熟。这应该是我们注重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为金融业搭建多元化的综合业务平台。有了集中的数据仓库后,各项业务的开展将更 为有的放矢,各项业务的开展也具备更多的可能性。金融业务多元化,服务功能综合化、全 能化,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金融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将改变单

       一、传统的经营模式,实 现综合经营。现在商业银行领域,如投资、证券、代理保险、信用卡、咨询服务、信息服务、保险箱服务等等,都已在金融市场上积极推进,中间业务的发展令人看好。

       (四)加强对信息安全防范。尽管公众对信息安全的防范意识有所提高,但信息犯罪的增加,安全防护能力差,信息基础严重依赖国外,设备缺乏安全检测等等信息安全方面由来已久的 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加强对计算机系统、网络技术的安全研究,完善内控管理机制,确保业 务数据和客户信息的安全,全面提高计算机的安全防范水平已是国内各大银行面临的共同问

       (五)找到各金融企业间的利益平衡点,尽快实现金融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解决金融企业互联互通问题,更多的要靠政府的行政干预。其实金融企业的目光应该放远,不应该只看到 别人从自己的身上得到了什么,而应该看到企业间的联通为自己带来了什么,如一个银行的 ATM机和自助网点的覆盖面毕竟有限,而银行再自己来建这些网点未必合算。而一旦实现 了联通将给各方带来更多的好处。如第一部分所述,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即有区别也有共同点,从现代管理的整体高度来看,信息管理应该是和知识管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的。上述各点,比如“数据大集中”、“数据仓库” 以及“数据挖掘”等等,既是金融行业信息化发展的进一步深入和强化,它们也是金融行业知 识管理的基础和开端。金融行业信息化将实现一次新的飞越――知识管理。这将是本文第三 部分重点讨论的问题。

第二篇:金融行业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

       金融行业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

       与整个社会环境相适应,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银行与客户相互联系的方式,也改变了银行的服务方式、产品营销方式和交易处理方式。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极大推动了银行业的业务创新,移动金融服务的实时数据交换是金融业业务发展方向,消费行为正日益从固定地点消费模式向各种不受地域、时间、固定通讯线路限制,随时进行交易的模式发展,移动支付方式的出现改变着人们的消费习惯,使刷卡支付逐渐成为付款、消费的主流。中国移动针对金融行业办公、客服、运营、支付等环节的信息化需求,结合自身的网络优势和技术优势,开发了包括移动办公解决方案、无线ATM、无线POS、手机钱包、银信通等一系列的移动金融行业应用,全面助力金融行业信息化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解决方案

       移动金融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有四个部分组成:

       ■移动办公方案:将短信和GPRS等信息无线传输方式应用到日常办公中,提供工作效率; ■无线ATM方案:利用移动网络覆盖,将各个ATM机通过移动网络接入银行业务系统; ■无线POS方案:利用无线网络将各个POS机接入银行业务系统; ■手机钱包方案:通过移动手机方便广大市民进行小额账单支付;

       ■银信通方案:利用中国移动的全国覆盖的GSM网络和短消息系统,为银行客户提供账户资金变更信息服务等。

       ■手机银行:手机银行是中国移动和银行合作推出的金融增值服务,用户通过手机实现理财、手机支付及手机电子商务的功能,移动金融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移动办公方案

       行业信息化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随着金融行业企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人员办公电子化、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电子公文系统逐渐代替了纸质公文的传递、电子邮件系统可能是每天工作中第一个打开的程序,种种办公自动化系统为企业提供方便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不便却是传统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无法解决的。客户需求分析

       1、对于经常有员工外出的企业,需要解决客户不在办公室就无法办公的问题,使员工无论出差、休假、旅途中,只要有移动网络,都可以处理公文。提高公司的办公效率和质量。

       2、在企业的日常办公中,在很多情况下都需要迅速把信息通知到很多人,比如紧急情况通知到负责人、会议的通知、公司行政部门的各种通知等,传统的通知办法存在着一些不便。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中国移动为集团客户提供基于移动无线网络访问单位内部OA系统的解决方案。客户能够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的接入公司或者单位内部的OA系统,实现公文处理、邮件提醒和集团通讯录等的业务流程。中国移动将短信应用与企业办公结合在一起,为企业提供了使用短信的方式迅速大规模发送通知的功能。该方案具有以下优势: 发送速度快,可以同时向几百人发送通知 可以查看短信到达状态报告,确认用户是否接收到通知 3 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使用无线上网的功能,无论用户身处何方,移动通信全面覆盖的网络都可以使用户轻松接入到互联网,访问网页、收发电子邮件。很多企业为了安全,内部网络使用了VPN(虚拟专用网)技术,无论企业的内部网络是什么结构,移动通信的解决方案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网络解决方案,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笔记本无线上网访问企业内部网络,处理办公; 移动金融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无线ATM方案

       客户面临的问题

       ATM机(自动取/存款机)是银行使用量很大的自助式终端,以往每台ATM机均通过DDN的方式与总部联网。从使用情况看,存在三大问题:

       1、线路到位周期长

       2、机动性差、很难移动布置

       3、通信线路的成本高

       显然此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银行快速、灵活布放ATM机,并保持较低成本的需求。解决方案

       方案利用移动网络覆盖面广的特点,通过无线网络的方式将各个ATM机采取一些专业的安全机制通过移动网络接入银行业务系统。

       给客户带来的好处 采用GPRS网络为这些离所ATM机提供数据通信服务。在GPRS网络覆盖范围内ATM机等设备架设不受地点限制,扩展方便、安全可靠,并且GPRS网络按数据流量计费,使通信成本大大降低。数据无须经过人工传递,降低了发生抄写误差的可能性

       移动金融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无线POS方案

       客户面临的问题

       随着交易活动的日益频繁,人们对交易的便捷性不断提出新的要求,POS机的使用日益普遍,全国有近百万部POS机,但是目前POS机的安装仍然需要较长时间的施工,而且很多场合结算并不方便,如果能有一种无线的POS就好了。解决方案

       给客户带来的好处

       目前的很多POS机与银联之间采用固定线路的连接方式,这种方式需要预先铺设电话线路,而且通信的时间长,费用也比较高。而采用移动POS进行交易,则使得刷卡交易不再受到场地、电话线铺设的限制,同时还具有快捷、便宜、安全的特点,极大的方便了商家和银行,促进了电子支付的发展。

       移动金融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手机钱包方案

       客户面临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交纳的费用也多种多样起来。人们不得不时常为交纳这些费用而到处奔波,有时为了交纳一项费用而需要耗费半天的时间。这样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实在是得不偿失。为此,中国移动适时地开通了移动手机钱包业务,从而极大的方便了广大市民进行小额账单支付,随时掌握个人账户的情况。解决方案

       客户通过移动终端(手机、PDA等)和移动通信网络(GSM/GPRS/3G等),以SMS/USSD/JAVA/WAP/IVR等方式使用手机钱包业务,进行的与资金账号相关的查询、交易活动。该项业务可以提供以下几项功能: a)缴纳移动话费与充值。b)手机投注。c)公共事业交费

       给客户带来的好处

       移动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利用此项业务完成日常生活所必须的费用的交纳。这样就避免了排队、等候或因出差、旅行而无法缴纳的现象,只需发送几条短信就可以轻松完成。人们将不再需要去银行排队,使人们随时随地完成各种费用的缴纳,从而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金融企业也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移动金融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银信通方案

       客户面临的问题

       在银行内部建立低成本、高效率的信息沟通平台。此平台可以帮助银行用很低的成本使内部的信息传递更加迅捷、及时。为银行客户提供更加简捷的服务,加强银行与客户的沟通。解决方案

       “银信通”利用中国移动的全国覆盖的GSM网络和短消息系统,为银行信用卡账户的客户提供账户资金变更信息服务等。即:凡是在银联设立各类银行账户(企业账户、个人储蓄账户、信用卡账户)的客户,在银行营业厅办理相应登记手续以后,即可通过中国移动手机收发短信功能,实时掌握在银行中各账户账目的动态变化,包括信用卡消费扣款信息通知、工资到账通知、资金流动情况、银行汇率等多种金融信息服务的业务。给客户带来的好处 “银信通”平台可以为银联的企业客户、个人客户、信用卡客户提供一系列的查询、通知等基本服务,同时可以提供金融、财经、股市、个人理财等一系列银行增值信息服务。为银行的市场推广和市场调查提供更加简单有效的渠道。为银行的代缴费业务提供更清晰透明的服务

       移动金融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手机银行方案

       客户面临的问题

       增值服务是银行业的竞争新热点,各大银行都在积极发展基于银行卡的增值服务和网络银行,谁能为客户提供更便捷、更有价值的增值服务,谁就成为市场的领导者。但是.现有银行增值服务也面临的问题

       1)受营业网点和营业时间的限制,不能完全满足客户紧急、多样的要求;

       2)银行网络的地域性限制不能满足客户跨地区或在特定地区的金融服务请求;

       3)以个人作为主体的金融交易量的增多,要求银行提供更开放性的服务来满足此类需求,同时应保证一定程度的交易安全性;

       4)市场上缺少适合于个人使用的金融交易工具。

       解决方案

       手机银行业务是中国移动利用全国覆盖的移动网络为为银行业量身打造的行业移动应用,通过这种业务,用户将可以通过手机、通过短信、彩信、GPRS上网、WAP上网等方式,实时获取金融信息,享受各种银行理财和其他增值服务。金融行业用户通过手机银行可实现下列服务:

       1、即时转账:指定账号间的安全、快速的转账,借钱还款用智能终端即时完成。

       2、代理支付:缴费支付、查询代理支付明细。

       即时理财——用智能终端交电话费、手机费、水电、有线电视费等;

       账户余额查询——个人账户和公司账户的授权查询,比电话查询快速、简单,不占线; 银行/ATM的电子地图——通过智能终端定位功能搜索本地位置和最近银行和ATM机; 电子对账单;

       账户挂失——选择挂失账户、客户确认、处理结果显示。

       3、手机炒股和外汇交易: 证券股票查询,外汇信息查询; 即时下单买卖,安全及时;

       外汇买卖--查询外汇买卖汇率、外汇走势图查询、建立委托、撤消委托、查询委托成交结果、交易账户查询。

       给客户带来的好处

       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服务运营模式--银行业金融服务无线化已经对留住高端及重要企业用户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移动网络的手机银行业务为银行金融服务无线化提供了方便、易行、实用的解决方案。借助先进无线网络使各种金融业务摆脱网点和经营时间的限制;丰富银行现有的服务网络体系。手机设备的普遍使用也使银行移动服务能更快速、全面的为客户所接受。

       因此,有了手机银行,客户不用亲自跑银行柜台,不必排队等待,就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办理各种银行业务。

第三篇:职称论文 浅析制药行业信息化建设

       浅析制药行业信息化建设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在各个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在这信息化的大潮中,医药行业同样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就信息化在医药企业中的应用做一些探讨。

       一、企业信息化的概念和意义

       1、企业信息化概念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一系列现代化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从内容上看,企业信息化主要包括企业产品设计的信息化、企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企业产品销售的信息化、经营管理信息化、决策信息化以及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等多个方面。

       2.企业信息化的意义

       (1)企业信息化建设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为了实现信息化,往往首先要做业务流程的重组,这些促进企业提高效率有效的降低管理成本,同时使管理更加细化。尤其在研发和生产领域的信息化更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企业信息化建设有利于企业面对国际化的竞争和挑战竞争。

       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国际化已经是必然。如何面对国际化的竞争?信息化显然是一个支撑企业国际化的基本的战略之一。可以这么说,没有信息化的支撑,企业根本无法开展国际化经营。

       (3)企业信息化建设助力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运营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决策智能化。所谓管理搭台,经营唱戏。信息化不仅支撑着现代企业经营活动的开展,更是企业管理者实

       现经营管理把控的重要工具,良好的数据挖掘和呈现,更为企业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为企业的知识管理也提供了重要手段。

       二、制药企业信息化建设范围

       医药行业信息化范围广泛,内容庞杂。

       从行业产业链来说,包括药品研发、批文、生产制造、厂家上市的广告宣传、销售时的储存、运输、医院药店的临床应用和零售等等各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不同的信息化需求和行业特点要求。制药企业信息化涵盖了医药行业的绝大部分环节和内容。

       从企业自身管理经营来说,信息化包括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研发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日常行政事务管理等等各个方面。

       三、我国制药企业信息化的建设阶段和特点。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总体上要依托于企业经营和发展战略的规划。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总体来说,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信息化战略规划。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要适应企业的发展

       规划。信息化是支撑企业经营发展的,是为企业经营发展服务的,是为了帮助

       企业如何更快更好的达到企业管理及经营发展目标。所以,企业在制定信息化

       规划是,需要紧紧围绕企业管理和经营目标,制定相应的信息化目标。切不可

       不顾企业自身实际和企业所处的外部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等,盲目追求先进的信息化概念,或者照搬照抄行业先进企业经验。坚持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否

       则,只会欲速不达,甚至对企业经营造成障碍。如:电子商务的发展日新月异,在我国零售行业的销售比重和优势也日益凸显。但药品不同于普通商品,它直

       接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国家对药品流通的监管必须十分严格,每一种类

       批次的销售信息必须严格做到可追溯,这就给医药的电子商务从技术上、配套的法律法规政策上、监管人员机构上、经营实体资质上等等各个方面提出很多

       问题,所以,近些年尽管在其他领域电子商务发展突飞猛进,在医药流通领域,还处在试点和相关政策摸索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须根据自身实际,决定要

       不要向国家申请试点进行电子商务信息化建设。因为一旦实施,不仅意味着大

       量资金和人力的投入,更重要的是,一旦有失误,有可能面临由于政策不健全

       等原因给企业造成的严重的负面风险。

       第二,人才队伍的建设。企业信息化需要一支既懂经营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综合素质

       较高的队伍。这些人员必须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十分熟悉企业的经

       营的发展阶段和经营政策和企业文化,盲目引进不一定适合或认同企业发展策

       略和文化。另外因为信息化人员队伍要求综合素质较多,队伍中人员必然各有

       侧重,如何实现团队的一加一大于二,也需要一定的管理水平。另外,信息化

       团队必须充分了解业务。具体到制药行业,还有一点就是要求人员除了了解企

       业自身外,还要了解国家和行业政策,如GMP、GSP等各种认证对信息系统的要求。

       第三,企业标准化的建设。有了以上两点的基础支撑,企业首先要做的是标准化的建

       设,尤其是对信息化影响较大的管理标准化。业务流程再造(BPR),往往是企

       业信息化必经的步骤,通过流程的再造,达到提高管理效率,细化管理标准,提高企业管理竞争力的目的,同时为信息系统的实施提供基础。制药行业的标

       准化还要兼顾到国家政策和行业特点,如QA、QC部门的设置相对于其他行业

       更加重要。

       第四,信息系统的选型和实施。信息系统的选型和实施是企业信息化的关键。信息系

       统根据企业管理业务的不同,有很多种。如侧重供应链管理的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仓储管理系统(WM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LIMS)等等。产品的选型必须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系统的实施往往经历

       了需求调研、蓝图规划、实施、上线等多个环节。大型系统的实施过程往往是

       对企业管理的严峻考验,这不仅仅是因为信息系统实施过程错综复杂,更因为

       信息化往往伴随着企业各个部门的利益博弈。在很大程度上,系统实施的过程

       往往是风险的管理过程。系统实施往往面临如下的阻碍:

       1.对信息化认识的偏差。尤其是高层管理者,对信息化认识存在偏差,提出

       一些超出信息化范围的需求或者期望,这将直接导致项目实施的失败。

       2.部门利益的纠葛。如刚才提到的,大型信息化往往伴随着企业内部权责利的再分配,需要强有力的组织、协调、推动。

       3.工作习惯的改变。系统的实施,往往彻底改变人们的日常工作习惯,这对

       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往往是个考验。

       4.计划和成果目标的科学性。实施计划的制定需要建立在对产品和业务的充

       分认识上,而系统实施双方,往往为了缩减实施成本和周期,制定出不合实际的计划和成果目标。

       5.除了以上这些通常的风险外,由于制药行业受国家政策监管的特殊性,对

       信息系统往往有着严格的要求。如GMP、GSP、FDA等都要求制药行业的信

       息系统必须符合认证的相关条款,而这些法规中关于信息系统的条款往往

       只是原则性的,并无相关的解释细则。这就需要系统实施双方深入理解法

       规精神,充分借鉴行业经验,认真组织法规认证所需资料。否则,虽然系

       统运行正常,但无法通过认证,人员仍然需要手工处理业务,不仅工作量

       大,而且政策风险也很大。

       第五,信息化的日常管理。信息化是伴随企业发展和成长的整个过程的,并不是一时

       一事的工作。信息化对企业业务的支撑不仅仅是表现在信息系统的实施上线,系统后续的管理和应用是伴随企业日常经营和管理的、常态化的工作。很多企

       业管理者认为,系统上线,万事大吉,这是十分错误的。上线后如何深入的管

       理和挖掘出对经营决策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持,才是信息化的目

       标。而现实中太多的企业系统上线之后系统往往无人管理,面临瘫痪,造成前

       期所有工作变得毫无价值。所以,成立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组织,从制度上保证

       信息化的成果和持续推进,使信息化真正成为企业管理的手段,才是正确的选

       择。

       四、制药企业信息化现状

       第一、自身意识不够。信息化是企业实现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当前企业管理中突出问题的有效措施,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需要。但在实际操作中,各个企业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企业信息化管理并没有深刻的认识。

       第二、距离信息化目标还差很远。如上所述,由于管理者认知的偏差,缺乏对企业日常信息的管理和挖掘、分析,信息化也并没有覆盖到企业的各个方面。使信息化并没有真正融入到企业管理中,发挥出有效的作用。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深度和广度都有待提高。

       第三、信息化缺乏科学的战略规划。信息化作为企业经营战略的支撑,理应有科学的战略规划。但由于管理水平的参差不齐,很多企业缺乏经营战略的规划,更没有相应的信息化战略规划;有的企业虽然有相应的战略规划,但往往束之高阁,无法落实。

       第四、信息化基础管理不够。如组织制度建设上,目前很多制药企业没有信息化管理部门,信息化处在经营管理的边缘。人员组织的缺乏和组织职责的定位偏差,直接导致了信息

       化目标的无法达成。

       第五、制药企业在信息系统认证注册的合规性,尤其是国外的注册认证合规性上,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总结和沉淀。

       总之,信息化建设对企业来说,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索,去实践,从中找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使信息化建设真正融入到企业管理中,发挥出有效的作用。通过构筑企业信息化平台,实现整个企业的资源共享,进一步规范企业的基础管理和运作方式,使企业建立更加科学的管理体系和快速反应的经营机制,帮助企业快速、稳步的发展。

       王志刚

       2022年7月8日星期一

第四篇:评估行业信息化建设方案

       评估行业信息化建设方案

       评估是一项政策性、积累性、准确性要求高的工作,评估机构要管理的基础性数据越来越多,都意识到靠原始的手工操作和管理显然是行不通的,因此计算机技术在评估机构中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一些评估机构也根据自己的需要、人才和业务特点逐步构建了报告辅助、案例管理等软件,这些软件大多以简单实用为主,因缺乏灵活性而无法移植和推广。而缺乏高级计算机人才的评估机构则纷纷寻求相应的专业评估软件。评估机构对计算机的需求已从简单的办公软件转向更高级更专业化的软件,这也标志着计算机技术在评估机构中应用的深入。

       评估机构如何利用计算机的益处来提高自己的服务类型和服务品质?专业化的评估软件又该如何设计?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深入,评估机构信息化建设的前景到底应该是什么?借助评估机构信息化建设,评估机构可以得到哪些方面的发展?

       一、评估机构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概略分析

       1、评估基础数据种类繁多,数据量大

       基础数据内容包括:①交易案例,主要包括楼盘交易资料、土地出转让和市场买卖信息资料;②业务档案资料,主要是历年完成的各种业务档案资料;③分析研究和辅助资料,主要是分类市场行情汇总和整理分析资料;④基准地价等相关数据;⑤相关法规。

       随着估价业务量的逐年积累,要查阅的资料数量和品种不断扩大,这些种类繁多的基础数据除了资料性质的保存和管理外,还需要在评估作业过程中快速地查找和调用。另外,利用这些基础数据进行更高级复杂的统计、分析,也需要计算机技术的参与。而目前我们估价业务上的信息管理、加工、传递、存储和分析还停留在手工阶段,致使工作效率难以提高,因此,传统的管理手段和人工作业方式在实时性、准确性、科学性和效率方面已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估价业务的需要。

       而评估机构的信息资料被整理录入电脑网络数据库后,可供内部职员随时在自己的电脑上查阅。强大、全面的信息资料和技术支持提高了公司内部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公司的对外吸引力和公司形象,有利于形成竞争优势。

       2、提高作业效率和精度

       评估报告的格式是固定的,内容很多重复,做新报告基本上是在类似的老报告基础上进行替换。在日常作业中经常由于操作疏忽,出现一些小问题,例如在一份报告中出现其他委

       托方的姓名;估价日期还是用上一份报告的日期;标题中的估价标的物与报告内容中的标的物不一致等等问题。另外,一个项目常常需要做几个评估方案,计算方法中的某些参数也需要经常进行调整,用计算器手工计算固然费时费力,就是用Excel也仍需要修改报告中计算过程描述的相应部分,不仅费时也容易出错。

       因此,利用计算机提高作业效率,让估价师尽可能地将有限的精力放到估价对象上,并尽可能减少报告中的人为错误,也是评估机构的迫切需求。

       3、协同作业和远程作业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个评估机构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广,项目也越来越大,常常需要出差到远方某地,或一组人协同分工作业。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利用日趋普及和发达的互联网,消除地理位置的差异,在各人间快速互通消息,规范作业流程,强化评估报告管理,也是评估机构尤其是大中型评估机构面临的问题之一。

       4、提升评估机构的内部管理水平

       评估机构的内部管理包括项目管理、业务管理、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和资料管理等。项目管理:管理者可以知道当前有多少项目在做,每个项目由谁负责,到了哪个环节; 在某段时间内都做了哪些项目,项目的具体情况。

       业务管理:对项目的来源和用途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以便尽早发现问题,采取应对措施。对未拿报告、欠款、打折等情况,能尽快统计、列出清单。人员管理:对人员的业绩能进行统计。

       财务管理:了解每一笔收款情况,了解每一个项目的收款情况,并可按年季月统计。资料管理:对所有的报告进行集中归档管理,并可从多方面进行快速查找和检索。

       从上面的需求概略分析中可以看出,专业化的评估软件必须具有基础数据管理、作业支持和机构内部管理的功能,同时,还必须具有足够的灵活性,能适应不同估价对象和不同地方的评估需求。

       二、评估机构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

       在充分了解评估机构信息化建设需求的基础上,经过两年多的开发,研制出《评估管理系统》,该软件能够满足评估机构信息化建设需求,并能够适应不同地方、不同评估机构的特殊需求。

       下面从软件的架构设计和功能两方面介绍一下《评估管理系统》。

       1、架构设计

       软件架构就是软件的骨架,就像高楼大厦的框架一样,架构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软件的好坏。《评估管理系统》的架构设计自始至终体现着下面几个特性:(1)简单易用性

       维护和安装简单:系统采用C/S(客户端/服务器)模式,用户体验好。备份和还原简单:系统所有数据都集中保存在数据库中,便于统一管理。操作简单:

       (2)开放性

       随时添加新功能:组件式设计,保证可以随时添加新功能,而无需修改老系统。工作流程自定义:工作流程环节自定义,审核层次自定义(3)、完整性

       独特的菜单、权限设计,保证添加的新功能自动被纳入当前的菜单、权限管理中,保证系统的完整性。(4)、先进性

       开发技术:采用Microsoft最新的.Net技术开发。标准工作流接口:遵循国际标准的工作流程管理接口。先进的容错设计,保证操作出错,也可轻松回到上一步。

       先进的知识管理理念:每一份不同的报告格式、每一种不同的估价对象、每一个不同的计算方法实际上都是一个或多个估价师的专业知识、自身智慧和经验的结晶,都应该作为评估机构的财富管理起来,能够被其他的估价师分享。

       软件使用简单,能非常方便的在不改变现有的操作方式的情况下,使公司员工平滑的将工作转到软件中;

       2、系统功能

       《评估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三个功能:

       评估业务管理模块:主要任务是协助估价师快速高效地完成房地产、土地、等评估报告。能够自动出具各种格式的评估报告书,系统已经定义了评估工作中所涉及的一整套调查表格、计算参数、评估公式、审核流程控制和规范的作业流程。同时平台提供自定义功能,可以灵活适应各地不同的需求。

       基础数据模块:包括案例调查表、区域调查表、基准地价表管理、公式管理、估价报告管理、各种数据字典管理、报告模板管理等。

       机构模块:包括人事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报告归档管理等,涵盖了从项目的登记、项目的收款、任务的分配及进展的状态、报告的提交和归档,到年季月的收欠款统计分析、人员业绩统计分析、项目来源统计分析等估价所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

       三、未来评估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发展方向

       对于土地、房地产的中小型评估机构而言,《评估管理系统》从架构上而言已经够用,需要的只是一些具体功能上的增进。对于大型评估机构而言,《评估管理系统》需要更进一步地扩展、挖掘基础数据,和GIS(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基于基础数据,提供更快速的即时估价、更复杂高级的分析功能。

       现代估价人员不能不具备使用计算机的技能,也不能忽视计算机能够提供的巨大便利。评估机构的信息化建设也是大势所趋,否则很快就会被淘汰出局。但是评估机构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效率后停留在目前的水平上,更重要的是要借助信息化建设,同时通过评估人员和评估机构的努力,使得评估机构本身出现质的飞跃。

       1、信息化建设促使评估机构管理模式提升

       信息化建设评估不仅仅是引入一个工具软件,更重要的是要引入一种理念,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一种计算机管理的模式,这是《评估管理系统》一直在提倡的。实施《评估管理系统》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对现有评估机构管理模式的一种提升过程。

       2、借助信息化建设,促使评估机构向高、精、专方面发展

       引入评估软件后,系统将替评估人员完成一些简单重复的工作,在做报告的过程中提供需要的各种评估方法和计算公式,不会出现人为的计算错误,同时系统自动生成报告中的计算过程。从软件的作用来看,它是提供一种“模子”式的工作方式,评估报告就是一种“模子”式的工作方式,即估价报告的格式是固定的,软件固定了这种格式,里面的内容是由估价师来自由发挥的,但是软件会帮助你考虑的更全面,会提示一些评估人员容易忽略的一些东西,同时帮助评估人员更快的输入。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软件”可能禁锢某些评估人员的思想,这是可能的,但是这不是软件的错,而是由于评估人员的惰性所至,忘记软件只是工具,使自己成为工具的奴隶。相信所有房地产估价师都记得这一句话“评估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艺术”实际上是评估人员对市场的把握,对估价对象的细致分析,是经验的积累。软件可以使得评估人员能把主要

       精力投放到对该类评估房地产的全面分析上,比如对市场状况作全面分析,包括价格走势、空置率和发展趋势等,使估价结果更显得有说服力,才会令评估报告有质的进步。

       3、借助信息化建设,促进评估机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评估机构信息化建设由评估机构的信息化需求决定。现在,整个评估行业处于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不断有评估机构分拆瓦解、有新的评估机构诞生。分久必合,随着市场的规范、竞争的激烈,评估机构会整合兼并,出现大型的评估机构,其业务经营范围也会拓广,从物业代理、估价咨询到投资分析都有可能涉足。

       目前我国评估机构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业务过于单一,在进行信息化建设后,越来越多的估价业务都可以用计算机来完成,内部的管理水平相应提升,计算机的效率高而成本低,自然会导致生产要素的替代,使得评估机构效益和效率会大大提高,机构会有更多的精力来积极开拓相关业务领域,比如房地产项目的前期策划和咨询、销售代理、商铺代理、物业管理、资产管理和资产组合管理、投资顾问等;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评估机构的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引入一套评估管理系统就能够达到,房地产估价要取得客观、科学、切实合理的结果,无不依赖于客观、全面的信息资料。评估机构必须加强与市场的接触,不断收集市场信息,重视日常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档案资料的保存,通过积累,建立起全面、完善的信息资料库,这是不可或缺的长期投入。同时将花费了很多成本收集到的这些信息应用在开拓的相关业务领域,将会带来更大的收益。

       软件部分截图: 1.登录界面

       2.登录成功后

       不同的参与人员,不但有不同的权限,分工协作,而且还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当前报告所在的环节;

       3.具体业务

       4.流程信息

       5.查询统计

第五篇:金融行业

       金融行业的发展

       金融行业的分类

       1、银行业(包括商业银行、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信用社、城市合作银行等)

       2、证券业

       3、保险业

       4、信托业

       5、基金业

       6、财务公司

       7、投资银行业

       8、典当行业

       9、期货、现货

       2、金融业就业的主要有利因素:

       3、1.在各行业的薪酬横向比较中,金融业的平均薪酬与福利最高。

       4、2.在全民市场经济的氛围中,金融业的从业者可以感受到正在从事着一份“体面”的职业。5、3.每日都工作在完全动态化的市场环境中。

       6、4.有才华的员工可以得到快速的晋升。

       7、5.优厚的待遇和休假福利。

       8、6.低损耗率,行业平均志愿周转率为16%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