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教学设计5篇

第一篇:《登高》教学设计

       高中新人教必修三《登高》教学设计

       兴国一中

       【教学目标】

       许斌

       1.了解杜甫生平、写作背景以及对其诗歌的创作的影响。

       2.注意诗歌朗诵的停顿重音等技巧,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3.学习掌握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赏析其雄浑恢弘的诗歌气质。

       【教学重点】

       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2.赏析诗歌平仄对仗的韵律美、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3.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

       把握诗人的爱国情怀,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探讨缘由。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强调情读,对诗作意境和思想情感有总体印象

       2.问答法:在梳理诗作时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解答,在问答中品析诗内容和风格

       3.讨论法:对诗作中疑难点进行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杜甫终身忧国忧民的深沉爱国精神。【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有在重阳节登高,以求得美好祝愿的习俗。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诗圣”杜甫一首关于“登高”的诗,诗的题目就是《登高》。

       《登高》是杜甫在夔州期间的杰作,写于大历二年(767)的秋天。这一年的重阳节,杜甫约他的一个远亲吴郎来饮酒,不想吴郎因事没有来。杜甫感慨万端,独自登高,写下了这首即景伤怀的七言律诗。

       二、诵读诗歌,初步感知

       1.同学们,学习诗歌最好的办法是诵读,通过诵读,可以走进作品描写的意境中去,走进的情感世界里去,从而受到感染,获得启示。首先我们一起来欣赏《登高》诗的配乐朗诵和有关诗句的画面。

       (多媒体播放朗读。)2.谈感受。诗人在写作时都是倾注了自己的感情的,此所谓“情动而辞发”,请大家不假思索地谈谈你从诗歌诵读中感悟到了什么?(学生谈感受——“悲”,教师点评。)

       3.请同学们有感情地再跟着画面自由练习朗读这首诗,力求把自己对诗歌的感受融入到声音中去。

       4.个别学生示范读。学生点评。5.全班齐读,注意节奏舒缓,读出诗歌的感情。6.朗读指导,方法小结。

       (1)读准字音;(2)注意轻重;(3)把握节奏(按意群注意停顿);(4)读出感情。

       三、知人论世和成诗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可惜严武不久病逝,使他失去了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这首诗就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这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那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旷世之作。

       提问:杜甫是一位距今一千二百多年的诗人,人们尊奉他是诗圣,他的诗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那么,大家学过他的那些诗歌呢?能不能背一句或几句他的诗歌?好,大家说说你心目中的杜甫是个什么形象?(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补充。“枯瘦沧桑的老人,却有着坚毅的目光和博大的胸襟,因为他装着整个天下。”)

       教师总结:通过大家刚才的发言,我们感受到了这位诗人的形象还有他那丰富多彩的心灵世界。今天我们一起来品读他的《登高》,一起去领略这位伟大诗人的人格魅力,去体会这位天才诗人的艺术天赋。

       四、分析诗歌

       (一)首先看诗歌的首联。首联写了几种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

       首联写了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所处的位置是江边的高处。特点是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回鸟。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我们把这些寄寓了情感的景物叫做“意象”。接下来我们看看诗人是如何把自己的“悲愁”情感通过秋景体现出来的。(放后面)

       1.风急,是说风很大而紧。秋天本来是容易刮风的季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曾经写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可见刮风是秋天的季节特征之一,江边高处的风就更大,再加上诗人年老多病,当然会感到秋风特别猛烈,所以一个“急”字,不及很传神地写出了当时的季节特点。还寄寓了诗人当时的深切感受。秋风本来就是凉的,而江边的秋风要比其它地方更凉,江边高处的猛烈的秋风就会特别的凉,所以年老多病的诗人站在江边高岸上当然会感到凉意彻骨。这种寒凉,不仅是身体皮肤的感觉,更是诗人内心的感受,这里所写的不仅仅是天凉风凉,更主要的是写诗人的心凉。急风凛冽,不仅吹在诗人身上,更是吹在诗人的心里。急风使人感到身体寒冷,而且心灵颤抖。(心凉)2.天高,诗人站在江边高岸,抬头远望,见到的是高远的天空。本来秋日的天空往往会令人有神清气爽的感觉,但景物给人的感觉是因人的心情而异的,对于心情愉快的人来说,秋日的天空是令人神清气爽的,而对于一位被国难家愁所困扰,同时又疾病缠身的诗人杜甫来说,秋日的天空却显得那么高不可及、空空荡荡,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所以一个“高”字,就写出了诗人心中的孤苦无助的凄凉心境。(悲凉渺小)

       3.哀猿,夔州一带多猿,鸣声凄切,曾经有过这样一首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所以诗人在此写到了猿啸,并且用“哀”字来描写,一个“哀”字,不仅写出了猿鸣的特点,而且同时也传达出了诗人心中的浓浓哀愁。(哀愁)

       诗歌的第一句“风急天高猿啸哀”,诗人就以传神之笔渲染出一种寒凉凄苦的氛围。

       再看诗歌的第二句“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一句紧承上句,继续描写诗人站在高处所见到的景象。

       4.清渚和白沙,“渚”是江中的沙洲,站在高处朝下看,水中的沙洲显得既小又空,在萧瑟的秋风中给人一种凄清之感,所以说“渚清”。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在急风、高天、哀猿的渲染下,更显得更为冷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象地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那种沉郁的情感。

       5.回鸟,诗人又抬起目光,看到了在江上飞动的鸟。由于风大,鸟在风中飞得非常吃力,它到处盘旋,形单影只,所以用“回”,回旋地飞。如果我们联系到诗人当时的艰难处境,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要写到“鸟飞回”了。为什么呢?因为在风中吃力地盘旋的鸟,让诗人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的艰难处境。在这里,鸟已经不是鸟了,而成了诗人的化身。鸟飞倦了可以归林,而到处飘泊的诗人却因为战乱而远离家乡,有家难回,这怎能不让人感慨万端呢!因此,诗人站在高天之下,急风之中,面对清渚、白沙,耳听哀猿的叫声,内心万分孤独,仿佛就是一只孤独的鸟在急风之中艰难地盘旋,凄楚、忧伤、悲哀、绝望。

       (二)诗歌的颈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了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

       答案:落木和长江

       1.落木即落叶,“无边落木萧萧下”,写山景,“无边”写落叶之多,“萧萧”写落叶之声。“落木”,象征生命的即将完结。古人云:梧桐一叶而天下之秋。能够一叶知秋,而这里是“萧萧的木叶”,说明已经到了什么时节?晚秋时节。在秋风中纷纷飘落的黄叶,不能不让人联想到的短暂,而身心交瘁的诗人更不能不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当诗人想到,在这动荡不安的社会中,自己也将要象这随风飘零的黄叶一样,结束这短暂的一生,这样的联想是多么的悲凉啊。由时间的晚秋想到人生的晚秋,已经55岁了。是多久去世的?58岁。这样看来,确实是到了晚秋了。由萧萧的木叶,联想到的是生命的晚秋。由此看来,生命是短暂的。短暂,终结

       2.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由写山景,又转为写江景,“不尽长江滚滚来”,“不尽”呼应前面的“无边”,写出了江水的源远流长,“滚滚”呼应前面的“萧萧”,写出了江水的滔滔气势。而这日夜流淌,永不停息的江水,不能不让人既联想到时光的易逝,又联想到时间的永恒。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就像长江中的水滴浪花,很快就会消失,而永远流淌不止的整个长江,又多么像永恒的时间,短暂的人生,在永恒的时间面前越发显得短暂,两相比较,就更让人感慨万端了。

       3.诗歌的颈联,“落木萧萧”指生命的短暂,“不尽长江”指时间的无穷。把这两句结合起来应该怎样理解?

       短暂的生命与永恒的时间相对比,以时间的无穷来衬托生命的短暂。4.问:面对“萧萧落木”,面对“不尽长江”,诗人当时的心情怎样呢? 提示:无可奈何。

       杜甫, 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作为一个有开阔胸襟的知识分子,他正视生命, 正视现实。何况,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然规律。杜甫知不知道生命的短暂?知道。那么,为什么还要感慨生命的短暂呢?诗人发出的不是生命短暂的哀叹,而是像天下所有有志之士一样满怀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眼看时光就这样匆匆流走了,生命也即将走到了尽头,然自己毕生的理想壮志却未能实现。)。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两个千古名句,这两个千古名句,使作品的意境在前两句所描绘的凄清氛围的基础上变得悲壮、变得苍茫、变得壮阔起来。这两句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是因为这两个诗句悲凉而不哀怨,感伤而不消沉,很好地表现了杜甫的诗歌风格,那就是苍凉、雄浑、沉郁、悲壮。

       以上四句,是诗歌的第一个层次,这个层次重在描写景物,写得情景交融。5.“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中写景,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答案:这两联浑然一体,境界深邃悠远,营造出天地萧飒悲凉、凄清的景境,渲染了诗人登高望远的内心无尽的悲凉,悲叹大自然的秋。诗人仅仅悲叹大自然的秋吗,所悲之秋还有没有别的意味?

       诗作于安史之乱后第二年,晚年的诗人仍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生活困顿,再加上年老多病,登台赋诗,想岁将百年,生命将尽,而命途多舛,壮志难酬,而对于封建时代的士大夫而言,政治前途如此暗淡,无异于要了诗人的性命,今诗人头发花白,命将尽而事业无成,不由悲从中来,悲叹个人生活的困顿同时,更加悲叹政治生命的困顿,实为悲叹个人人生之秋。

       (三)诗人的“悲”除了体现在首联、颔联描写的秋景上之外,还体现在哪里?

       答:还集中体现在颈联和尾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万里悲秋常作客:诗人长年漂泊他乡,壮志难酬,处境艰难。“万里”写出流浪之远,“常”写出流浪时间之长。

       补充:安史之乱时,李白从48岁开始流浪,一直到58岁去世,11年来安无定所。

       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年老了又身缠重病。诗人孤身一人去登台,倍感凄凉。补充:诗人这个时候已患肺结核、疟疾和风湿病,一只手不能动弹,处境堪忧。

       (四)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提问:尾联当中又抒发了一种什么情感?有没有比颈联更多的情感?“艰难”应怎么理解?

       明确:艰难,国家艰难,连连战乱,社会动荡;个人艰难,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

       2.提问:“苦恨”什么意思?——极度遗憾。“极度遗憾”什么? 明确:极度遗憾自己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在这战争年代,不能为国效力了,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3.提问:老是不可避免的,诗人为何极度遗憾自己已经老了?

       明确:因为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恨自己无法救济天下苍生。

       4.提问:这是一种什么心情?忧愁还是忧愤?

       明确:忧愤,心急如焚。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样就体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读到上一联,诗人的苦难令我们动容,可读到这里,诗人的精神令我们震撼。他总在自责自己不能挽狂澜于既倒,不能救生民于水火,这才是“苦恨”的真正底蕴,这才是独一无二的杜甫之心!他以自己病弱的双肩担起了天下这沉重的悲。这就是杜甫之所以被人们尊为“诗中圣哲”的原因。

       5.提问:杜甫这个人也爱喝酒,乐也喝酒,忧也喝酒,此时的杜甫正是需要“一醉解千愁”的时候,却为什么“新停浊酒杯”呢?“浊酒”是什么意思?

       讨论后明确:“浊酒”是不好的酒。酒味很薄。但是连这样的酒也不能够喝了,什么原因?可能是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因病戒酒。也可能是因为贫穷,买不起酒。愁苦无法排解,只能抑郁在心头!

       总结:“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两个诗句的含义也是十分丰富的。诗歌至此就戛然而止了,诗人似乎还有千言万语,万语千言要向世人诉说,但却又不说了。这就为读者的进一步体会、进一步感受留下了无限广阔的空间。

       (五)总结:

       这首诗以“悲”字为核心,贯穿全诗。诗人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借酒消悲,由借酒消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起笔,悲情落笔。真是怎一个“悲”字了得啊!

       五、再次诵读,体味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提问:在我们品味了诗歌的感情之后,大家在来谈看这首诗歌给你留的印象还是不是单纯的“悲”?还是又多了点什么?用什么词来概括?

       明确:悲壮,沉郁顿挫。

       沉郁:“沉”即“深”,深刻,深厚;“郁”即“积”,凝重、含蓄。沉郁之思想感情上的丰富厚实。(思想内容)

       顿挫:指语言上的凝练沉着,以节奏的缓急相、音调的抑扬顿挫和旋律的铿锵跌宕,形成一种动人心魄的音乐美(艺术形式)

       附:

       :许斌

       地址:江西省兴国县第一中学 邮编:342400 电话:*** 邮箱:xubinhope@126.com

第二篇:登高教学设计

       《登高》教学设计

       【教材、学情分析】

       《登高》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第五课,本单元是诗歌单元,第五课节选的是杜甫在夔州所写的三首诗,而《登高》处于尾篇,可将三首诗做纵向比较阅读。《登高》是诗人抒发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之作,学习这首诗要善于把握景情交融的关系及诗人悲欢愤激之情,并同当时战乱的时局联系在一起,深入感知诗中意境。启发学生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图景和抒情主人公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

       教学对象为高二学生。高二的学生对杜甫应该说是比较了解的,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感悟能力强,积累了一定的诗歌鉴赏知识,阅读的兴趣和表达的愿望比较强烈,加之前面已经学习了两首杜甫的诗,因此本诗的教学重点是感受诗景,体味诗情,领悟诗意,在此基础上孕育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够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以及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2.把握诗歌情感基调,运用诵读技巧,朗诵诗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熟读诗歌,理解大意,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整体把握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复杂的人生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诗中表现的多重情怀。2.逐渐培养诗歌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整体把握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复杂的人生情感。

       教学难点: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以及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教学方法】

       朗读法、品读法、讨论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明朝学者胡应麟曾评价《登高》说“精光万丈,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可见这首诗歌不同一般。那么这首诗究竟好在何处?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二、了解背景

       1.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介绍杜甫。2.背景介绍:

       《登高》一诗写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当时,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已经结束,但边患未消,战乱四起,唐朝局势动荡不安。杜甫原倚靠好友严武居于蜀中,但严武于永泰元年(765)去世。四川军阀混战,杜甫难以存身,于是离开成都沿江东下,于大历元年(766)到达夔州,滞留于此,时年55岁。诗人长期漂泊,备尝艰辛,晚年多病,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自己又壮志难酬,种种悲苦郁积心头,于大历二年秋天重阳节独自登上了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登高》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的旷世之作。三年之后,杜甫即病死在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三、反复诵读,整体感悟

       1.指导学生七言诗的读法,以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节拍吟诵,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音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情读——要求学生饱含感情朗读。告知学生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必须把自己当成,化身为其人。

       2.学生自由诵读,把握情感 3.学生单独朗读,教师评价。4.教师朗读,学生评价。

       四、解析诗句,体悟情感

       1.本诗是诗人登高之作,请大家找一找,诗人写了哪些景物?从这些景物中可以体会出诗人怎样的情感?为什么?

       明确: 景物:风、天、猿啸、渚、沙、鸟飞、落木、长江 四句八景,语言凝练 情感:悲凉、悲壮

       (1)风急:秋气逼人,使人感到非常冷,同时使人心里感到凄凉。(2)天高:在广阔的天地间,更使人感到渺小和孤独。(3)猿啸哀:为景物蒙上了一层悲怆、凄凉的色彩。

       由“两岸原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可知,猿声无所谓哀与不哀,只是诗人的内心哀伤,所以猿声听起来才哀伤。

       (4)渚清沙白:颜色上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5)鸟飞回:为何是盘旋着的鸟?

       可能因为风大,风的猛烈,其实诗人的处境与在急风中低徊盘旋的鸟是何等的相似啊!

       此诗中的鸟是一只还是一群好呢?

       都可以:一只鸟正好是诗人的化身;一群,鸟的一群正好反衬诗人的孤单。(诗人后来在《旅夜抒怀》中有一句诗:“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老病孤独的诗人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6)落木萧萧下:落木即落叶。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而纷纷飘落的叶子让人感觉似乎所有的树木都进入了生命的秋季,这肃杀之景不得不使身心交瘁的诗人想到自己的处境,自己的人生也进入了秋季!由此自然感慨生命的短暂啊!在动荡的社会中,诗人就像这飘零的落叶,四处漂泊,而黄叶飘落,落叶归根,可是诗人却在他乡,年老了却没有回乡,这更添了一层悲凉之情!

       (7)不尽长江滚滚来:落叶给人生命短暂之感,那么长江呢? 这亘古如斯、日夜流淌、永不停息的江水,便给人时间无穷之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在无穷、永恒的时间前,更显得诗人的渺小!2.手法:情景交融、景中有情

       有声有色有形,上下联相互照应(一三山景、二四江景)

       3、可是诗人悲什么?(请从诗歌中找一找,用笔画一画,最好在每句诗中找出两个,可以和前后左右的同学交流交流)(1)离家多年,有家难归

       “作客”:寄居别处,漂泊他乡(区别于“做客”:访问别人,自己做客人)。“常”:(时间上)说明诗人经常漂泊他乡,多年漂泊他乡。

       “万里”:(空间上)离家万里,有家难归(交通不发达,诗人的潦倒处境)。“悲秋”:季节上给人悲凉的感觉。(2)晚年多病,孤苦无依

       “百年”即暮年,此时诗人已经55岁。

       “多病”在多年的漂泊生活中,诗人身患肺病等多种疾病。

       “登台”即登高,古人登高常在九月九日重阳节,带上亲朋好友,而此时诗人却是独自一人!诗人的朋友高适、救济他的朋友严武等都已经离开人世,诗人此时孤苦一人漂泊在外!

       诗人仅为自己的身世而悲吗?(3)国事艰难,壮志难酬

       “艰难”国事艰难,或者也可以指人生艰难。

       此时安史之乱已经过去四年,可是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这对于杜甫来说是一件极其悲痛的事情!

       杜甫是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的人,忠君爱国、关心民生疾苦是他的思想的核心。年轻的时候,杜甫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他的忠君爱国是真心实意的,骨子里的!儒士认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是无论如何穷困潦倒都要心系天下,为国家担心!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自己连住的房子都没有了,却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接着又叹道“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就像葵花向日一样忠于国家,心忧天下!

       俄国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而杜甫就是这样的一个伟大的诗人!当他看到国家仍然动荡不安,内心是何等的悲痛啊啊!

       “苦恨”是非常恨,诗人恨什么?

       恨国家仍然动荡不安,恨自己已经人到暮年,不能为国家效力,恨自己壮志难酬!(4)人生潦倒,销愁无途

       “潦倒“可以指人生潦倒,可是人生潦倒又何尝不是国事艰难所赐呢!国难家愁一齐堆积在诗人胸中无法释怀,诗人该怎么办?

       喝酒解愁!(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但是人却“新停浊酒杯”,“新停”,刚刚停,为何呢?可能因病不能喝,可能因穷困潦倒,此时诗人孤苦无依,无朋友的救济,喝酒的钱都没有了。那么这种愁苦、悲愁排泄不了,只能郁积心头!

       4.小结

       本诗借悲秋之景抒发悲秋之情,请大家读一读,“悲秋”二字在诗中有几层含义?

       明确:三层,季节之秋、人生之秋、国事之秋

       五、赏析小结

       1.怎样理解杜甫在《登高》一诗中所表现出的情怀?

       明确:诗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时节,独自登高望远,纵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谓壮怀激烈,慷慨悲歌。这里有对漂泊生涯的感叹,有对老弱多病的嗟伤,但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执着。不读出这首诗的积极意义,就不能体会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叹逝的博大胸怀。明代的胡应麟推此诗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确不虚夸。

       2.杜甫的诗风:沉郁顿挫。

       明确:清人吴瞻泰《杜诗提要》云:“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沉”即“深”,深刻、深厚。“郁”即“积”,凝重、含蓄。“沉郁”,是指思想情感上的丰富深厚;“顿挫”,主要表现为语言和韵律曲折有力,而不是平滑流利或任情奔放。杜甫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个人的悲痛变成了对于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留下了无穷韵味。

       六、合作探究,感悟人生

       杜甫,不仅给我们以诗歌之美的享受,他的人格精神也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从《登高》及以前学过的诗中可以获得杜甫的哪些精神财富?

       要求: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分享 【作业布置】

       阅读以下几段杜甫诗歌中的名句,结合学过的杜甫诗句,进一步体会杜甫的人格魅力,以“杜甫,我想对你说”为题,自选一个角度,写一段话,谈谈你对杜甫的感悟。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3.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第三篇:《登高》 教学设计

       《登高》杜甫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这首诗是高一学生即将学习的一篇课文,他们刚从初中升入高中,过去的学习更偏于感性片段,未形成系统的知识和学习方法。高一学生注意力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记忆以有意记忆为主,能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能够初步完成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思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往往会以偏概全。情绪体验较初中阶段强烈,情绪内容广泛,充满了青春的热情。教师需利用这些特点,让学生理解诗歌,体验诗情,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写作背景,学会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

       分析文中的意象,学会意象分析的赏析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

       朗读品味诗歌,着重理解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和抱负无成的怅恨。

       4.品味杜诗借景抒情的手法、音韵美的特点和沉郁顿挫的整体风格。

       二、教学重点

       1.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引导学生以分析诗句为突破口,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感受诗意之丰、诗情之深。

       2.读懂这首诗,把握律诗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全面把握这首律诗的丰富意象、深远意境、深沉情感。

       四、教学工具

       课件。

       五、教学方式

       讲授式、诵读式、提问式。

       六、教学课时

       1课时。

       七、文本分析

       诗歌背景: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重庆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瞿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登高》就是杜甫在夔州期间的杰作,写于767年的秋天。“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隙而起,争夺地盘,造成社会**,民不聊生。诗人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这一年的重阳节,杜甫约他的一个远亲吴郎来饮酒,不想吴郎因事没有来。杜甫感慨万千,独自登高排遣郁闷,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给他增添了悲哀。国家动荡、家道艰辛、个人多病、壮志未酬、好友离世(李白、高适、严武)的痛苦一时全涌上心头,写下了这首即景伤怀的七言律诗。

       《登高》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长江秋景图,抒发了诗人对时世艰难、国事衰微的忧虑及对自己暮年多病、沦落不振的感慨。诗中写到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诗人万里漂泊,常年客居他乡,对此秋景,更觉伤悲;人到晚年,疾病缠身,今日独自登临高台。时世艰难,生活困苦,诗人常恨,鬓如霜白;浊酒消忧,却怎奈潦倒,以至需要停杯。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和抱负无成的怅恨,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八、教学过程

       (一)材料准备(课前布置预习)

       1.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1)抓住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2)领会诗人通过写景所表达的感情。

       (3)赏析诗歌的写作技巧、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

       2.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一度任剑南节度使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他怀有远大的政治理想,24岁应试不第,漫游各地,与李白、高适等诗人往来酬唱。34岁开始在长安寓居,长达十年,却进取无门。安史之乱起,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不久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759年,他弃官西行,曾在西川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定居成都浣花溪畔。768年,携家出峡,漂泊湘、鄂一带,后死于赴郴州途中。十年长安的困守和长期的流离失所的生活,使杜甫深入接触到了人民的生活,体会到人民的情绪。所以,他的诗歌广阔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其诗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代表作有“三吏”“三别”。著有《杜工部集》。

       (二)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杜甫的一首律诗《登高》。学习之前,先把这首诗朗读一遍,读的过程中注意几个字的读音。猿啸、渚清、霜鬓(长在脸两侧耳朵前面的头发)、潦倒、浊酒。大家看到第一个解释,这首诗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三)走进课文

       1.解题

       (1)问:大家知不知道重阳节是哪一天?

       明确: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那一天,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古代认为九是阳数,重九也叫“重阳”。因为这一天有登高的习俗,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2)杜甫在重阳节约他的一个远亲吴郎来饮酒,不想吴郎因事没有来,杜甫只好独自登高。登高,看见眼前的景象,有感而发,就写下了这首诗。

       2.知人论世

       (1)问:大家了解杜甫吗?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

       明确: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一度任剑南节度使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广阔地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代表作有“三吏”“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著有《杜工部集》。(这些文学常识在选择题中容易出现)

       杜甫前半生怀才不遇,后半生漂泊流浪。这首诗就作于他流落夔州期间,夔州就是现在的重庆奉节县。(谈谈夔州)

       3.朗读

       杜甫一生坎坷,他漂泊期间作下的诗,必定有浓厚的情感。我们再来朗读一遍,尽量读出感觉来。(感情真挚)

       4.鉴赏品味

       (1)《登高》这首诗,各联分别写什么?

       明确:首联、颔联写景,颈联、尾联抒情。

       (2)写了哪些景物,诗人分别用了什么词描写?

       明确:这首诗首联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颔联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无边、萧萧、不尽、滚滚”来描写。

       (3)诗歌中的景物被用来寄托主观情思而称为意象,那么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强调表达效果)

       ①风急──秋天的急风凛冽。

       我们学过的诗词有很多写到风的,比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潜入夜”得悄悄的,细无声。“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和煦温暖,让万物复苏。

       问:而秋风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明确:萧瑟、凄冷、凛冽。

       “风急”表示风刚烈、强劲而有力,富有动态,更渲染了一种萧瑟的氛围。试想一下,如果换成“风大”,似乎就没有这种效果。

       ②天高──形容天高阔远。

       如果是我们的同学站在那里,在茫茫天地间,会觉得自己特别的渺小而孤单。如果说风是动景,天就是静景了。

       ③猿啸哀──猿的啼叫是哀伤的。

       同学们去过三峡吗?听过猿猴的叫声吗?那是一种类似婴儿哭泣的声音,非常哀伤。咱们初中学过郦道元的《三峡》:“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听到猿叫便落泪沾湿了衣裳。杜甫听到猿啼,也觉得悲哀。这个哀字,奠定了感情基调。猿啼,这是从声音方面来写的。

       ④渚清沙白--“清”“白”两种色彩。

       问:从色调上来看是冷色调还是暖色调?

       明确:冷色调。

       问:该色调给人的感觉是兴奋欢快的,还是冷清寂寥的?

       明确:冷清寂寥凄凉的感觉。我们过年的时候,特别是北方,要剪窗花、贴春联。用的是什么颜色的纸呢?(红色)想象一下,如果换成黑色和白色,喜庆的感觉会顿失。

       ⑤鸟飞回──鸟儿飞舞盘旋。

       问:这只鸟为何要盘旋呢?

       明确:可能找不到食物,可能是找不到家,可能是与鸟群失散了。总之,它是一只彷徨、孤独失意的鸟。这是动态的景象。

       ⑥落木──绵延万里,广阔无边,萧萧而落。

       ⑦长江──没有尽头,汹涌奔腾。尽显壮阔苍茫之感,是动景。

       落木和长江形成了一组对比。叶枯而落,生命易逝,形容人的生命短暂;长江不尽,宇宙无穷,更反衬出生命的短暂。

       (4)大家有没有从这些景物中,体会到诗人的情感。这里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抒情是诗歌的表现手法之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诗歌的抒情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蜀道难》开头,“噫吁嚱,危乎高哉!”就是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属于间接抒情。这里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地刻画景物,构成一整幅生动的画面。

       风急天高,秋气肃杀,猿啼哀啸,十分悲凉;清清小渚,白白沙岸,鸟儿在低空回翔;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诗人面对这样一幅景象,感叹长年漂泊的生涯何时才是尽头?生命苦短,自己壮志难酬。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55岁,也就是他去世的前三年,何其悲哀呀。

       补充材料:诗人24岁考科举没考上,漫游各地,与李白、高适等诗人往来酬唱。34岁开始住在长安,长达十年,但是进取无门。在唐朝想做官,除了考科举,还可以写文章打响自己的名声,受达官贵人的赏识而被引荐入朝。李白就是常跟官员来往,吟诗喝酒,提高了知名度,被玄宗召入朝廷。杜甫就没这样的运气,当时的宰相李林甫最痛恨文人和艺术家,因为这些人会任意批评朝政,对他们不利。几次使坏,阻碍优秀文人入朝。杜甫就是其中一个受害者。玄宗晚年昏庸,受李林甫的蒙蔽,很多事都不知道。

       安史乱起,诗人被叛军所俘,获救后做过官,之后又被贬。杜甫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我不干了”,弃官不做,流亡颠沛,进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后来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重庆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58岁的时候结束了孤苦、漂泊的生活,病死于赴郴(chēn)州途中。

       5.朗读

       (1)大家把前两联再读一遍。

       (2)范读与朗读。

       开头我们说了,这是一首律诗。《登高》全诗运用对仗(对偶),比如,“风急天高”对“渚清沙白”,“猿啸哀”对“鸟飞回”,“无边”对“不尽”……读起来富有节奏感。而且首联第一句强劲有力,要读得高亢激昂,第二句回环婉转。颔联的“无边落木”和“不尽长江”要一气读出,体现无边无际之感。师范读后学生朗读。

       6.把握感情

       (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颈联、尾联。(结合解释)

       明确:诗人万里漂泊,常年客居他乡,对此秋景,更觉伤悲;到了晚年,百病缠身,今日独自登临高台。国家动荡、生活困苦,厚重的鬓发霜白;浊酒消忧,却因衰颓、多病需要停杯戒酒。

       (2)我们已经知道,颈联、尾联抒情。大家找到了哪些带有感情色彩的关键词?

       明确:“悲、常、多、独、艰难、苦恨、潦倒”。(合理即可)

       (3)从这些关键词,你能体会到怎样的情感?结合前两联的分析和诗歌背景来思考。

       明确:这两联或者说整首诗的感情全集中在这个“悲”字上。为了更好的理解,我们看到“研讨与练习”第三大题:宋代罗大经指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诗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来?

       明确:罗大经指出诗中“八意”,即八大可悲。我们知道它可悲,但不知道竟有八大可悲之处,我们一起来数数。离家万里,一可悲;时逢萧瑟的秋天,二可悲;他乡作客,三可悲;常年他乡作客,四可悲;年已迟暮,一事无成,五可悲;百病缠身,六可悲;亲朋亡散,无人作伴,七可悲;登高远望,徒惹忧愁,八可悲。“万里”和“百年”从空间和时间上把“悲”无限地延伸开来。

       国家动荡,家破人亡,极度痛心遗憾。“苦”是很、极的意思,“恨”不是仇恨,是遗憾的意思。愁得两鬓都是厚重的白发。诗人衰退失意,百病缠身,才不得不戒了酒。

       问:为何是“新停”,而不早早戒酒?(病多并非一日爆发,何不为了健康早点戒酒?)

       明确:借酒消愁,有太多的悲哀需要消解,怎戒得了酒。

       “浊酒”是未经过滤的酒,口感不如清酒,档次比较低。更衬托出杜甫凄凉的晚景。“艰难”“苦恨”又“潦倒”,这几个词连用,仿佛是诗人的惆怅无法一次说清,连连感叹才能表达出无限的凄苦,真是悲到了极点。

       7.反复朗读

       (1)有感情地把颈联和尾联朗读一遍。

       (2)师范读。

       “悲”“常”“病”“独”这些带有强烈感情的字要重读以示沉重。尾联要慢读,读出自怜的悲哀。

       8.小结

       本来为了过重阳节,兴意盎然地登高望远,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愁。“悲”字是全诗的诗眼。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首诗里,有时候会有一句非常关键的话或关键字,联系全篇脉络或揭示主旨,这就是诗眼。这首诗处处都在体现着“悲”。

       这首诗首联、颔联写景,颈联、尾联直接抒情。百感交集的心情尽展无遗,国运衰微、壮志难酬、漂泊无依,含无限深沉、凄凉意于言外。

       9.诵读

       这首诗很短。学到现在,我相信很多同学已经能背诵了。我们把书合上,试着背一遍。

       九、课后作业

       1.背诵《登高》。

       2.完成练习册上《杜甫诗三首》一课的习题。

第四篇:《登高》教学设计

       《 登高》教学设计

       教材与学情分析

       《登高》这首诗选自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三第二单元,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唐代诗歌的学习。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繁荣时期,唐诗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当然,它自然成为中国诗苑的奇葩。引领学生去领悟诗歌,进入诗歌中的意境,感受诗人种种微妙的情感变化,领略不同的创作风格,不仅是一次自我修养的提升过程,也是对传统文明的最好诠释。杜甫诗歌自有其独特之处,不仅是因为其独特的身世之谜,而且更是因为他的忧国忧民的人格魅力。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高一学生基本上对诗歌鉴赏中的一些要素有所认识,譬如说诗歌鉴赏中的意象、意境;对诗歌鉴赏的方法也略知一二,但是很难自己应用于实践。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地完成诗歌鉴赏。基于以上的情况,我的教学设想如下。以《登高》为例,实践诗歌鉴赏的步骤。遵循读诗——品诗——悟诗的基本框架,以诵读为主来感受杜甫律诗的抑扬顿挫之美,以合作探究的方法来再现诗中的景色描写,从而知人论世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领悟诗中蕴含的抑郁孤独之感和忧国忧民之情。当然,情感是相对抽象的事物,如何去领会很关键。我将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相关诗句身临其境的感知的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知人论世了解杜甫其人,解读其诗。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诗歌,领会诗歌主旨。

       2.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深沉情感:抑郁孤独之感和忧国忧民之情

       3.体会杜甫诗歌音律的抑扬顿挫之美,熟读背诵之。

       教学重点:

       深入诗歌意境,领会诗歌主旨,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感知抑扬顿挫的律诗中所沉淀的深沉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语(整体把握诗歌发展的脉络,引入杜甫在诗歌史上的地位——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犹如滔滔江水流过《诗经》,流过《离骚》,流过“建安风骨”,流过草原牧民与采莲姑娘的歌谣,流入最辉煌的盛唐。曾几何时,妖童媛女们歌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开启了现实主义诗歌的神圣殿堂。千年之后,又有一位诗人引燃了这种情怀,他曾高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他曾高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曾高唱“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板书:杜甫 其人(杜甫图片)

       以王维的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引出杜甫登高的背景——重阳节登高的习俗

       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关于登高,王维是在异乡想像着故乡的兄弟们在登高时就唯独缺少了自己,因而倍感思念家中的亲人。

       那么,今天,我们同样要提到登高这样一种习俗,但却是另外一位诗人的一篇佳作,题目就叫——登高

       板书:登高 其诗(出示幻灯片)

       二.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1.请同学朗读诗歌,互相品评,抓住诗眼,明确写作时的心境——感伤 2.指导朗读:读出凄凉的心境---宜慢,读出抑扬顿挫之美---节奏感。

       3.齐读诗歌(配乐)

       三.知人论世,揣摩情感

       (出示幻灯片)

       1.引用杜甫不同时期的诗歌串联诗人的人生经历(少年杜甫--青年杜甫--晚年杜甫)

       板书:其人 其诗

       2.知人论诗,回归文本,结合诗中原句品味杜甫的情感。(羁旅乡愁,老病孤愁,功业未成)

       (出示幻灯片)

       3.结合课后习题,引用宋代罗大经诗评,加深诗歌的理解

       4.结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阐释杜甫的忧国忧民的仁者情怀——诗圣美名传

       5.学生诵读诗歌,体会杜甫诗歌抑郁孤独之感和忧国忧民之情

       四.反复吟咏,品味意境

       1.自由诵读前两联,寻找杜甫登高后的所见所闻(出示幻灯片)

       2.请同学用散文化的诗句描摹画面,要求有点情意,有点诗意,有点创意。

       3.学生齐读前两联,思考问题——描写景色运用的表现方法(写景角度,色彩)

       4.归纳景色描写的特征---苍凉,一切景语皆情语。

       5借用诗评家胡应麟的评论课堂小结

       五.活动:熟读诗歌背诵之

       六.作业:(出示幻灯片)

       比较杜甫《登高》与《江畔独步寻花》,体会诗人不同的创作风格

       板书 :

       杜甫 《登高》

       其人 其诗

       其情

第五篇:登高教学设计

       追寻“悲凉”

       ——《登高》教案

       辽宁省锦州市铁路高级中学 衡晓芳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高中一年级

       学科:语文

       2、课时:1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1)利用互联网搜索《杜甫生平简介》http://wenku.baidu.com/view/451a1108581b6bd97f19eaf7.html及 《登高》写作背景。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5656094.html?fr=qrl&cid=218&index=2。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二、教学课题:

       引导学生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杜 甫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

       1、初步培养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三、教材分析:

       杜甫的诗歌广阔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过程中的社会面貌,杜甫一生漂泊,暮年时,心情最为惨痛,这首《登高》是杜甫56岁 1 时所做的一首诗歌。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常年漂泊、老病孤独的复杂情感,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教学重点】

       对诗歌意境的把握,对诗人思想感情的理解。【教学难点】

       1、对学生古诗鉴赏能力的培养。

       2、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教具及教学辅助活动】

       多媒体课件、《登高》视频朗读、网络资源《杜甫生平简介》

       四、教学方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初读诗歌,整体感受诗歌呈现的意境,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描绘画面内容。利用投影,展示《登高》画面视频,再次感受。通过分析诗歌意象,品味诗人情感。在体会诗人情感之后,再次诵读诗歌,深刻理解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诗人灿若星河,有一位诗人,他引领一个时代的诗风,他就是诗圣“杜甫”,杜甫一生漂泊,暮年时,心情最为惨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56岁时所做的一首诗歌《登高》,来一同领略他那诗风中的苍凉。

       (二)、品读课文。

       师: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学习一首古诗,首先就是要进行朗读,“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品读诗歌。生(自由朗读1分钟左右)生:齐读

       师(评价):同学们读得很流利,也很有节奏感。下面,请同学们思考:

       1、说说读这首诗时,你的感受是什么?

       2、读这首诗,你想到了哪些画面?

       3、你觉得意在表现什么样的情感?

       生:悲伤、忧愁、孤独„„

       师:诗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悲凉的情感?或者说诗人悲从何来?请同学们结合课前查找的的人生际遇来谈一谈诗人的悲从何而来。【百度搜索】http://wenku.baidu.com/view/451a1108581b6bd97f19eaf7.html

       生:两大方面:国家灾难,个人体弱多病。

       师: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回顾一下第一遍读这首诗歌的时候,虽然读得很流利,但好像缺少情感,缺少感染力。当我们初步感受了诗歌的情感,再来读这首诗时,肯定会有不同的感受,请同学们融入情感,再次朗读一遍这首诗。

       生:声情并茂再次朗读。

       师:请同学们听一段视频朗读。(展示一段名家的视频朗读,配合诗中的画面)【百度视频】http://.xiexiebang.com/video/ShowArticle.asp?ArticleID=4784 师:所以要想读好一首诗,首先得理解,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的内心中去。我们常说一句话叫“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下面我们就来深入理解分析这首诗。

       师:这首诗的前两联写景,描绘了哪些景?这些景有怎样的特点?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生:前两联共写了八种景。有风、天、猿、渚、沙、鸟、落木和长江。特点是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回鸟、落木萧萧和长江滚滚。意境是沉郁悲凉的。

       师:根据前两联的景物描写特点,再配上傅抱石作的《登高》这幅画,【百度搜索】

       http://fubaoshi.artron.net/main.php?pFlag=show_works&aid=A0000266&wrkid=BRT000000080227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描绘一下前两联展示的画面内容。(1分钟准备时间,组织语言,也可以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

       生(描绘):通过前两联的景物描写,我们仿佛感受到在夔州长江边上,急风凛冽地吹,吹得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漫无目的的盘旋着,远处还不时传来猿的哀鸣。诗人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萧瑟的江峡秋景图。

       师:面对着这样一幅萧瑟的秋景图,诗人是怎样的心境呢? 生:愁苦之情。

       师:诗歌的后两联主要抒发诗人的愁苦之情,诗人是怎样表达这 种情感的呢?

       生:诗人除了秋景之悲外,悲还体现在诗人的境遇之悲: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诗人的境遇之悲具体体现在哪里?

       生:万里悲秋常作客,诗人长年漂泊他乡,杜甫从49岁开始,一直到59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飘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师:如何理解尾联中的“艰难”一词?(联系课文注解)生: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国家**(安史之乱),诗人漂泊在外,生活艰难,壮志难酬。这是造成杜甫愁苦的根源。

       师:诗人自身处境艰难,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

       生: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年老了又身缠重病。生:诗人孤身一人去登台,倍感凄凉。

       生: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内心愁苦想借酒消愁,可是又患重病,不得不戒酒,本想一醉解千愁,终没有遂愿,心中万千愁绪无法排解,真是愁上加愁。

       师(总结):所以,整首诗以“悲”字为核心,是贯穿全诗的主线。诗人由内心伤悲到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有触景生悲到借酒消悲,由借酒消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起笔,悲情落笔。唉!怎一个“悲”字了得啊?

       师:对诗人的情感把握和了解了之后,我们能否把这首诗朗读得更好呢?

       生:再次齐读,大部分同学已能背诵。

       师:根据这首诗的分析过程,请同学们概括诗歌鉴赏的方法。生(小结):诵读(整体感知)——感受意象——体会意境————把握情感

       师(小结):全诗借登高所见萧瑟、悲凉秋景,抒发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悲伤之情。用了借景抒情(秋景之悲)和直抒胸臆(境遇之悲)的抒情方式。

       (三)、结束语: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些诗,这是杜甫老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六、教学反思

       本诗创作于杜甫晚年,系人生失意之作。诗人通过描绘登高所见秋江景色,抒发了长年漂泊,老病孤愁,心系家国的复杂悲情,而学生正值青春年少,不能一下子理解一个封建时代空怀济世之志的垂暮老人的复杂悲情,故教学难点就在于引导学生能充分体会诗人置身于什么样的秋景之中,从而抒发一种怎样的思想情感。在讲解本课时,我首先采取启发式教学,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1)这首诗前两联共写了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2)这首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诗人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思想 情感?我发现学生在回答这两个问题时,虽然能够找出诗中出现的意象,但在描绘景物特点时,理解的不深入,说的不全面,不能身临其境,由此再回答诗人当时的心境时,就不能体会诗人郁结心头、无法疏解的愁闷。我发现学生之所以不能深入理解、全面描绘景物特点,是因为在他们的头脑中没有将诗中凝固不动的文字,转换成活跃飞动的图画。这时我感觉需要相机调节教学步骤,充分发挥教师引导、帮助作用。在互联网上,我搜索了一幅傅抱石作的《登高》

       http://fubaoshi.artron.net/main.php?pFlag=show_works&aid=A0000266&wrkid=BRT000000080227

       诗意图,所以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给学生五分钟准备时间,让学生结合诗的内容,仔细观察画面,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用一段文字描绘诗中的画面。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景物特点,有身临其境之感,而且能够充分体会诗人置身于这样的秋景之中所抒发出的内心的沉痛的愁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