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套教案

第一篇: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套教案

       每一节课都有详细的三维目标分析,重难点分析和突破方法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

       2.使学生掌握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名称和特点,能利用人口资料或图表,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3.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国公众对目前已十分庞大,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2.利用相应的文字资料和练习题阐明人口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3.利用图表分析法、比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读图思考。

       4.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借助图表、案例分析和讨论,认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差异,启发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阐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

       2.进一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3.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学难点

       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2.比较两种“低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本质区别。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人口问题

       历

       原始低增长阶段——“高高低”模式——原始型 人口增长过快 史 加速增长阶段———“高低高”模式——传统型——————儿童比重过大 轨 增长减缓阶段—— 人口增长缓慢 迹 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人口老龄化

       6、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社会福利、文化观念

       7、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会制度。教学后记: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3.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特征及原理的分析与综合能力。过程与方法

       1.利用地图或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分析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不同特点。2.利用比较法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历史时期人口迁移具有不同的特点。3.小组互动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人口迁移是人类经常的一种现象,它客观上促进了民族的融合、经济的发展。2.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发展观。教学重点

       1.人口迁移的地理范围(国际、国内)。

       2.人口迁移流向(迁出国家,地区,迁入国家、地区)。3.人口迁移的原因。教学难点 人口迁移的原因。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人口迁移地图或动画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市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2、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3、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数量增减。

       4、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5、我国人口迁移的意义: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短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效应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经济因素、生态环境、政治因素、社会变革、宗教、个人动机和需求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2、美国

       1)促使美国成为移民国家的因素: ①新大陆为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

       ②15—16世纪,欧洲圈地运动,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待遇迁往美洲 ③新航线开辟,为人们顺利迁移扫清障碍 ④殖民扩张,掠夺美洲资源财富 2)美国国内人口迁移

       教学后记: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认识到人口剧增给予自然环境极大的压力,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及环境人口容量两重性——相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2)能力目标

       1、结合“木桶效应”原理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2、对“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的三种观点提出依据并进行小组辩论,交流自己的观点,学会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和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态度,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特别要理性地看待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2、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念,逐步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形成科学的人口观。(1)教学重点

       1、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2、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2)教学难点

       1、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的区别。

       2、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教学准备】 示意图、文字资料

       一、环境承载力

       1、环境承载力,只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

       等条件,在报政府和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开发数量

       资源————环境人口容量 最主要因素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数量

       在各因素中,科技发展水平与华努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

       4、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稳定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俄人口数量。——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2、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又总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对整个世界来说

       (1)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良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教学后记: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城市外部形态特点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结构之间的关系。3.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调查和研究,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城市发展及其地域结构的变化。【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运用实例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难点: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三个指标

       解决方法:讲述、分析判断、举例说明、多媒体辅助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城市形态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功能分区:城市各项经济活动相互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中。

       2、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3、中心商务区(纽约的cbd——曼哈顿)特征:

       ①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 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 ③建筑物高大稠密 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5、三种基本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3、影响因素:

       主要因素:经济因素——取决于各功能分区付租能力,地租水平高低(交通通达度、距市中心远近)

       历史文化(北京市)、种族宗教(黑人区)、建筑设计(欧洲中世纪城市绕教堂布局)、自然条件(城市高坡和低地)、行政因素 教学后记: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的等级、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的概念,了解我国不同等级城市的划分依据,理解影响城市规模的因素。

       2、了解城市等级体系的概念,理解不同城市等级在空间上的组合特点及与服务范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查找本省及本市地图,找出学生生活的市及镇的名称,对比分析不同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分析现实生活的案例,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

       重点: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的差异;城市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 难点:理解不等级城市服务范范围的差异

       解决方法:读图分析比较法 调查研究法 案例分析法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1、城市等级划分标准: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 大城市——50-100万人口 中等城市——20-50万人口 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

       2、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和种类不同,大城市提供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3、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因素: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1、同一区域内,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够成立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3、不同等级城市数目、相互距离、服务范围、城市职能的关系:“高少远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城市等级高,城市树木烧,相互距离远,服务范围大,城市功能多;城市等级低,城市数目多,相互距离近,服务范围小,城市职能少。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大的嵌套小的。)

       4、中心地理论:

       (1)一个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围绕中心地呈六边形。(2)是市场原则的作用

       (3)高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相当三个低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

       教学后记:

       第三节 城市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理解城市化的含义及主要标志;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差异;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来区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地区差异性,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比较法分析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数据、图表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阅读城市化的阶段图,掌握基本读图技巧,并能够运用图来分析城市化处于不同阶段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的热情;探究家乡城市化的特点、预测家乡的发展动态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 重点:

       1、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成因

       2、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并解释其成因。难点: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解决方法:自主学习法、问题探究法、案例论证法、读图分析法、主题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什么是城市化

       1、人口向城镇聚集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2、城市化的标志:

       ①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②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③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城市发展的动力: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动力

       (1)推力:哪些是的人群里开向村的因素。(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农

       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2)拉力:吸引人群来城市的因素。(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城市交通便

       捷。

       4、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5、城市化的意义:人口转变、产业结构变化、工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缩小城市与乡村距离,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渐趋同。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4、郊区城市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和产业向郊区扩散的过程。

       逆城市化:由于城市人口高度集聚,导致市区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生活质量下降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的表现: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对水循环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主要措施:1)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努力推进郊区城市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2)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妥善处理好城市个功能分区的关系。

       4、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途径: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是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教学后记: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农业区位的含义

       (2)理解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培养学生分析案例及读图能力,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学会运用这一理论知识合理进行农业选择。

       (2)根据本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学习,增强爱家乡的情感和热爱科学的兴趣。(2)通过对乡土地理与抽象理论的结合,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

       重点:影响农业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难点:运用所学原理,合理评价选择农业区位。解决方法:知识讲授、案例分析、问题探究与讨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农业: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的生产特点:地域性、周期性、季节性

       2、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3、泰国美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澳大利亚牧场

       4、影响农业区位选择主要因素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1、农业地域:在一定地域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标志:统一农业地域内,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特点。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特点

       教学后记: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分析影响水稻分布的因素分析区位因素之间的关系,认识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差别,理解区位因素的差异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季风水田形成的区位,分析水稻种植区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学会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人地和谐的观念 理解科技对农业的重要影响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

       重点:

       1、利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学习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2、对比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难点:

       1、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形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

       2、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解决方法:发现法教学,案例教学法,对比教学

       一、季风水田农业

       1、主要分布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东南亚热带雨林区

       2、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

       3、季风区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成因及发展措施

       二、商品谷物农业

       1、商品谷物农业: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2、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4、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美国农业四次革命:机械化、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经营管理革命。

       5、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6、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几方面特点: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高;交通运输便利;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

       7、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

       素。教学后记:

       、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的异同 造成两者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条件和气候因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区位条件和发展措施;(2)掌握乳畜业的形成、产品,分析其区位条件。

       2、能力目标:

       (1)结合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案例,掌握分析大牧 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和主要特点的分析思路和方法;(2)以西欧乳畜业为例,总结分析乳畜业的区位条件的思 路和分析内容。

       3、情感目标:

       (1)借鉴国外大牧场放牧业的经验,促进我国西北地区畜牧业的发展;(2)借鉴西欧乳畜业的经验,因地制宜发展我国的乳畜业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

       重点:1.案例说明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和特点

       2.读图分析西欧乳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运用资料归纳乳畜业的特点。

       难点:对比分析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媒体课件、图片

       解决方法:案例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比较分析法 【教学准备】多

       一、大牧场放牧业、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区位优势:

       发展措施:

       二、乳畜业

       1牧业的区别

       、西欧乳畜业形成因素

       2、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

       章末总结

       1、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2、各农业地域类型

       1.2.过程与方法

       1.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实例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联系实际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其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利用图表,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进一步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

       力。2.结合实际分析工业的区位选择,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分析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工业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想。2.通过结合家乡的实例分析,了解当地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树立热爱家乡、为家乡服务的信念。【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

       重点: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选择;

       难点: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 解决方法: 案例分析法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本节课的有关资料

       第1节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工业是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物质生产部门。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1、根据工业的概念推论工业的分类

       2、工业的区位选择

       3、区位因素:

       对自然界依赖较少,原料动力——充足、劳动力——廉价、地租——便宜、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二、工业区位的选择

       1、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

       平提高

       求变化 宝钢的区位选择

       社会生产力发展原料、动力、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科技水区位因素发展变化市场、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增强 市场需信息的通达度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

       2、鞍钢和

       3、科技进步的影响

       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信息通达性对工业区位影响增强

       4、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

       5、环境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6、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教学后记:

       第2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工业联系的形成和原因,初步学会分析工业集聚和分散的利与弊。掌握工业地域的形成、发展,能具体分析某一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核心工业部门以及各工业部门之间内在联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的原因;结合案例教学,了解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分类,并尝试对某一工业区域内在联系进行综合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工业的集聚和分散,加强对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在对家乡工业发展的对比分析过程中,培养热爱家乡,积极为家乡发展作出贡献的情感和意识,由工业地域的形成认识我国大力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

       重点:工业地域的形成 难点:工业联系和集聚现象

       解决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准备】插图、地图册

       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是工业社会化、专业化生产的必然结果。

       ① 生产工序上的联系(纺织厂和印刷厂之间的工业联系)② 空间利用上的关系(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工业)

       2、工业集聚

       3、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联系

       1、工业分散,一是老工业区的发展趋于饱和状态,使新建企业不得不迁出老工业区;二是由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之

       间的分散现象,是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而形成的。

       2、教学后记:

       第3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投入到角色扮演中完成自己的任务,并从中巩固工业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学会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2.了解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在区位选择上的差异及主导因素。能提出对工业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二、过程与方法

       1.从探究学习、角色扮演和课堂展示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工业区位分析的方法。2.掌握从同一类型工业区间的区位因素对比分析过度到不同类型间对比分析的方法,加强信息提取和对比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典型的工业区的相关地理知识,提高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在学习中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

       2.激发学生对挖掘地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认识到地理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提高地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难点: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决方法:比较归纳法 知识迁移应用 案例分析法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传统工业区

       1、传统工业

       2、传统工业区特点:时间早;结构重;区位优;规模大;经历久

       3、德国鲁尔工业区

       (1)区位优势: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十字路口)、丰富的煤炭资源;水源充足;利铁矿区较近;

       广阔的消费市场;市场体制健全。

       (2)衰落的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老工业区发展趋于饱和状态;环境问

       题严重;新技术革命冲击(根本原因)

       (3)综合整治:调整工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

       1、“新工业”两种典型形式:

       ①新发展起来一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意大利东北部、中部

       ②以高新技术为龙头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德国南部、美国的“硅谷”、日本“硅岛”(九洲岛)

       3、时间新、地区新、形式新、部门新

       4、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条件

       5、新工业区特点: 小——以中小企业为主;

       轻——以轻工业为主,生产成本低廉、工业考究、质地优良、款式新颖的新工业产品 同——集中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

       专——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仅从事单一专业化生产

       散——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形式,生产过程分散。

       6、工业小区: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

       7、温州乡镇企业

       (1)与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相同之处:中小企业、轻工业、资本集中程度低、工业多分散在小城镇(2)与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不同之处:没形成生产——销售——信息网络系统以及企业间良好的协作关系(3)建议:调整不合理的产品结构;扩大企业规模;引进新设备、新的管理方法、冰箱品牌经济过渡

       8、高技术工业的主要特点:

       ① 小噢内工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 ② 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 ③ 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提高 ④ 产品面向世界

       9、刺激“硅谷”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地中海气候气候宜人,交通便捷,全世界的人才

       高地,市场文件,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10、工业生产与分布的发展变化 教学后记: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对比认识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掌握根据需要选择合适交通运输方式的技能,懂得交通运输网 合理布局的重要性,并能够理解分析交通运输网布局的影响区位因素。

       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设置情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问题;综合比较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后选 择最合适的运输方式,综合分析影响交通的区位因素后得出交通运输的合理布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需要并结合实际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反映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人生态度;根据阳泉本地 实例理解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 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各类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交通运输网布局受各方面区位因素的综合影响。难点:具体的案例分析涉及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影响布局的因素。解决方法:案例分析法 合作与探究 对比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2、交通运输方式不仅日益网络化(电和线交织)而且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发展。

       二、交通运输布局

       3、交通运输网中的电和现实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

       4、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自然因素(地貌、气候、水文条件)、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根本原因)、技术因素(根本

       保证)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沿交通干线扩展、基本不变或萎缩

       2、株洲是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

       3、日本著名的科学筑波市,一条长达9千米的中轴路,决定了城市南北狭长的带状形态。

       4、浙江嘉兴市沿运河和铁路扩展的特点,说明了嘉兴市的城市形态,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地势起伏——运输线稀少——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那个很难伸展到哪里——商业

       网点明显小于平原

       2、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区位要求:便捷的交通,大量的消费人口 区位原则:交通最有原则

       区位选择:市区环路边缘,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交通优、人流涌、物流丰、便集散、多网点 教学后记: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教学目标】 ⑴知识和技能

       ①掌握聚落、聚落空间形态、商业网点等基本概念;

       ②掌握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和商业网点影响的原理和具体案例; ③举一反三,学会用掌握的原理和案例去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⑵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分析案例,掌握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②通过小组讨论探究,让学生锻炼自学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通过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进一步强化地理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这一观点; ②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关注乡土地理的热情。【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难点:培养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掌握知识的技能。解决方法:案例分析法 合作与探究 对比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复习5.1节重要内容导入新课。

       分析图5.5和图5.6,引导学生得出交通对城市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一、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干线对聚落空间形态影响

       多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道等)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如,“火车拉来的城市”——株洲市。

       城市南北狭长的带状形态——如筑波市。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

       ⑴主要交通线的变化和发展,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如:浙江省嘉兴市的城市形态,是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的。⑵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例:扬州、济宁等运河城市发展的历史。案例

       2、通过这个案例,应掌握以下问题

       了解嘉兴城在不同时期,其“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线扩展”的状况,真正理解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学以至用的能力和综合分析和探究的能力。

       二、交通运输布局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从教材84页图5.8及图5.9可看出:山区商业网点密度要少于平原地区。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交通运输的影响至关重要。

       原因分析:山区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因此,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很难伸展到那里。2.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⑴布局原则: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

       原因:一般而言,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便捷的交通,这样才能吸引大量的购物者。⑵布局位置: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在大城市中,往往形成多个商业中心。这些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图5.10)。案例3通过这个案例,应注意了解以下问题

       北京的商业中心分布和变化大致分三个阶段:钟鼓楼市场、三足鼎立格局形成、环路沿线商业中心出现。相对应的交通变化,钟鼓楼市场衰退与大运河运输地位衰落、运输方式的变化密切相关,后两个阶段与 城市交通干线形态变化紧密联系。3.交通线路的改变与集镇的繁荣或衰落。

       有的集镇因位于河道航运的终点而商业繁盛;当险滩被清除,航道向前延伸时,集镇的这种集散转运地位随之消失,商业逐渐衰落。

       例如:陕西省勉县的长林镇完全退化为单纯的居民点。

       【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交通布局变化带来的对聚落形态的影响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请同学们将今天所学的知识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能对本地区的交通发展带来的变化有所了解,为今后家乡发展献计献策。【作业设计】(1)课后活动第2题(2)精析精练55---56页 教学后记: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过程;(2)掌握现代人地关系的发展进程;

       (3)了解现代几种人地关系思想的内涵,初步认识其演变的条件、原因,学会分析不同人地关系思想指导下人类活 动产生的后果。

       2、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深入讨论,对比归纳;

       (2)认真阅读教材图及补充资料,归纳几种人地关系思想的内涵,掌握归纳法的运用;(3)查阅资料,了解不同人地关系思想的代表人物及论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初步了解“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后果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基本原则。

       难点:人地关系的实质。

       解决方法:材料分析法、读图分析法、比较联系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二、直面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产生

第二篇:高中地理全套教案《优质课精选必修 选修》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1-3章)高中地理必修二全套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三全套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1-3章)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课程标准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1)标准解读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不是要系统学习天文知识,而是要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很显然,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是本条“标准”的重点要求。

       从本条“标准”的设计来看,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标准”将地球的特殊性限定在太阳系范围之内,隐含着在太阳系之外可能有存在生命的星球。实际上,人类一直在为寻找“外星人”而努力,目前已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几十颗可能会有生命的行星。

       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运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这些资料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2)教学重点

       ? 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存在和繁衍。(3)教学目标

       ? 能用自己绘制的示意图说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 能选用一定的资料(数据、图表等)说明地球行星的普通性与特殊性;

       ? 在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探讨活动中,能运用自己搜集的资料,表达自己的观点; ? 尝试运用已学知识,写一段文字,表达宇宙环境认识方面的一个观点。(4)教学方法

       ? 小组讨论法、图表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二、知识结构

       三、教学过程

       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板书)

       【引导、讲解 】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人类发展的初期,由于人们的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就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把天空看做是好像倒扣在平坦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于是,便有了“天圆地方”的说法。后来,人们经过观察,发现天空中的各个星体都在围绕着地球转,地球好像处于整个宇宙的中心位置,这样,便产生了“地心说”。由于受西方宗教势力的影响,这个学说观点统治人们的思想是相当长的。到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使自然科学第一次从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意味着宇宙实际上就是太阳系。18世纪天文学家引进了“星系”一词。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范围在不断地扩大。阅读《探索宇宙》,你能说出一个星空神话的故事吗?

       教师举例:如患难与共的双胞胎兄弟、农神和她的女儿、埃及王后的秀发等,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上网查阅更多的星空神话。

       【讲解】天文学家把人类目前能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可见宇宙的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活动】根据课本P6——活动,思考、计算并回答: ①何为光年?一光年约为多少千米? ②计算可见宇宙的半径约为多少千米? ③面对上题的数字,你有什么感慨?

       【总结】光年为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播的距离,一光年约为94608亿千米。可见宇宙的半径=94608亿千米×140亿≈1.32×1023千米。由此可见,宇宙的范围是极其宽广的,可以说是无边无际的。宇宙中的奥秘无穷,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探索。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板书)天体在宇宙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板书)

       【教师提问】请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回答:

       ①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主要由什么天体组成?离太阳最近的恒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约为多少光年?

       ②银河系的组成天体主要由哪两类?目前人类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约有多少个?银河系与河外星系的关系如何?

       ③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了什么天体系统? 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点评总结。【教师总结】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主要由恒星组成,离太阳最近的恒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约为4.2光年。银河系的组成天体主要由恒星和星云两类,目前人类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已超过1250亿个,银河系与河外星系是同级别的天体系统。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总星系,它包括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宇宙中的所有天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总星系就是天文学家所说的可见宇宙。

       2、太阳系和地月系(板书)

       【教师提问】请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回答:

       ①太阳系由哪些天体组成?中心天体什么?为何说它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②太阳系中的行星可分哪两类?与太阳比其质量和体积有何特点?能否自身发光? ③组成地月系的天体有哪两个? 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点评总结。

       【教师总结】太阳系由太阳、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以及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太阳的质量占了整个太阳系质量的约99.86%,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行星包括了九大行星和成千上万颗的小行星两大类,质量和体积比太阳要小得多,本身不发光。而地月系则是由地球和它的卫星月球组成,是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

       【小组活动】根据课本P8——图1—3及阅读材料,思考、讨论并回答: ①太阳系的九大行星是哪九颗?请从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排序。②九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有何共同特征? ③请正确描述小行星带的位置 ④目前已观测到的彗星有多少颗?说明彗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点评总结。

       【教师总结】九大行星是绕日运行的主要天体,按照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它们绕日公转具有共面、同向和近圆性的特点。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目前已观测到的彗星约有1600多颗,彗星绕日公转的轨道为扁长轨道,有些是扁长的椭圆轨道。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哈雷彗星,绕日公转周期约为76年。【活动】观察月相一个月。

       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板书)

       【讲解】从地球的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地球与其他八大行星相比,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地球只是一颗普通的行星。但由于地球具备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份,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等,在地球上产生了目前所知道的唯一的高级智慧生命——人类。从这种意义上说,地球是宇宙中一颗特殊的行星。【学生阅读】课本P10的阅读材料,明确在地球之外,高级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极大。【小组活动】课本P11活动1,思考、讨论并回答:

       ①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及其体积、质量的大小等方面,分析地球具有这些有利条件的原因。②假如太阳光照条件变得不稳定,或者太阳突然消失了,地球上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并对此答案作出解释。

       ③请从九大行星的运行特征分析,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间是否稳定和安全? ④除地球外,太阳系其他八大行星中可能存在生命的是哪个?并简述理由。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点评总结。

       【教师总结】①日地距离适中,使温度介于0~100℃之间,水呈液态状态;地球大小适中,使地球能够吸引住大气。②太阳的光照条件一旦发生变化,那么地球上所得的热量也将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温度和水的相态,以至于影响到生命的存在,地球上的生命也可能随之而消失。③九大行星绕日运行具有共面、同向性,彼此间不会发生碰撞,故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间安全稳定。④因火星与地球在距日距离、公转周期等方面与地球相似,故火星上可能会存在生命物质。【学生课外活动】

       选择一种你最为擅长的方式,向家人、朋友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并在班会上与同学交流。

       四、板书提纲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2、太阳系和地月系

       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课程标准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标准解读

       本条“标准”以太阳为案例,说明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来看,本条“标准”关注的主要是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两个方面。把握本条“标准”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关注的重点不是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本身,而是它们对地球的影响。因此,对于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与传递、各种太阳活动及其产生的原因、太阳的内部结构和大气结构等,不必详加分析甚至不涉及。但是,为了说明对地球的影响,需要明确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规律。第二,“影响”应从对地理环境和对人类活动两方面来谈。由于“影响”涉及的范围太广,可以就主要影响用举例的方式说明。第三,要辩证地看待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从一般意义上说,太阳辐射的影响是有利的,太阳活动的影响是不利的;更进一步分析,太阳辐射也有不利的影响(如过多的紫外线辐射),太阳活动也会产生有利的影响(如尚在研究中的太阳活动对气候等方面的影响)。(2)教学重点

       ? 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3)教学目标

       ? 说出太阳辐射的概念和波长范围;

       ? 熟记什么是太阳常数,并能用数据说明太阳辐射能量之巨大; ? 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 熟记太阳活动主要类型及其所出现的太阳大气层; ? 说出不同的太阳活动对地球所产生的影响;

       ? 搜集相关资料,说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有利和不利影响。(4)教学方法

       ? 小组讨论法、图表导读法、列表比较法

       二、知识结构

       三、教学过程

       一、太阳辐射与地球(板书)

       1、太阳辐射(板书)

       【教师引导、提问】我们已经知道,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它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表面温度很高。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分析课文,思考: ①何为太阳辐射?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约占太阳辐射总量的多少?

       ②说出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可分为哪三部分?太阳辐射的能量又主要集中在哪一波段?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点评。【老师总结点评】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约占太阳辐射总量的二十二亿分之一。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在0.15~4微米之间,可分为可见光、红外光和紫外光三部分。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约占总能量的50%。因此太阳辐射又称为短波辐射。

       【活动】根据课本P12活动内容,思考、讨论并回答: ①什么是太阳常数?数值为多少?

       ②计算每小时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相当于多少度电?(不考虑地球大气的作用)请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情况进行点评、补充、总结。

       【老师总结】本活动,首先应正确理解太阳常数的概念:①地球大气上界;②日地平均距离;③垂直于太阳光线;④一平方厘米的面积;⑤时间一分钟。在这前提下所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太阳常数值为8.24焦(平方厘米?分)。每小时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

       =太阳常数×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大圆面积×1小时 =8.24×3.14×(6371×100000)2×60 =6.37×1021焦 =1.8×1015度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板书)

       【教师提问】请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产生哪些影响?

       【老师总结】太阳辐射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如植物的生长需要光和热,晾晒衣服需要阳光,工业上大量使用的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太阳能转化来的,被称为“储存起来的太阳能”。也就是说,太阳辐射经植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可以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生物化学能,如煤炭资源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

       同时,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而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也为人类提供民源源不断的能源。

       二、太阳活动与地球(板书)

       1、太阳活动(板书)

       【引导】我们已经知道,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而它的大气层(外部结构)从里向外可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三部分。科学家长期观察发现,由于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导致太阳大气经常在变化,有时甚至是非常剧烈的。天文学上就把太阳大气的这些变化通称为太阳活动。它的类型很多,阅读课本相关知识,思考后回答: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有哪几种?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哪一层?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

       【教师总结】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种,即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和太阳风。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日珥出现于色球层,太阳风出现在日冕层。

       【提问】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比较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板书)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

       【教师总结】如下表: 周期 活动规律 活动形式 太阳大气层 对地球影响 11年 ①光球层中高速旋转的气体涡旋,温度相对较低 ②带电荷,能产生磁场

       ③存在太阳活动高峰年与低峰年的交替 黑子 光球层 对气候产生影响,不同纬度的年降水量与黑子多少有一定的相关性;太阳活动高峰年激烈天气现象出现的几率增加

       ①色球层中激烈的能量爆发

       ②以射电爆发和高能带电粒子等形式放出辐射能 耀斑 色球层 耀斑爆发时产生的强烈射电扰乱地球大气的电离层,产生磁暴,影响短波通信

       日冕层的带电粒子脱离太阳飞向宇宙空间 太阳风 日冕层 在地球两极地区产生极光

       四、板书提纲

       一、太阳辐射与地球

       1、太阳辐射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二、太阳活动与地球

       1、太阳活动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3 地球的运动

       (一)运动形式 [教学目的]:

       1、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以及自转和公转的一些基本数据:方向、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

       2、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过程及其原因。

       3、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能够准确地画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重点难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线速度和角速度、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教具设计]:模型、地球仪 [讲授过程]:

       导入:前面几节课我们主要研究的宇宙,从本节开始,我们把关注的焦点由宇宙空间转移到地球。研究其作为行星的基本特征之一——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是很复杂的,除了自转和公转以外,还有其他许多的运动。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谈地球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两种运动,即自转和公转。

       概念 自转 公转 轴心 地轴 太阳 方向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转动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转动 周期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太阳日

       24小时 恒星年:365天6时9分20秒 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 速度 角速度 除南北极点外都一样。15°/小时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线速度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近日点(1月初经过)大,远日点(7月初经过)小,平均30km/s

       一、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

       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方向:即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周期(提出上中天的概念):自转一周360°,所需时间23时56分4秒,即一个恒星日。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24小时,即1个太阳日。为什么太阳日比恒星日长一点?(P17图1-3-3)

       由此可见,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真运动周期),而太阳日只是一种视运动的周期。题:今天晚上九点,望远镜的中心出现一颗恒星,望远镜不动,明天什么时间这颗恒又会到望远镜的中心?(恒星日的长度,故:8:56:4)速度(用一幅地球的从北极上空向下看的俯视图):

       a.角速度:单位时间内所转过的角度. 据自转周期,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一样,即15°/小时。

       b.线速度:单位时间内所转过的弧长(千米/小时)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问题]:P点经过多长时间转到Q点的位置?(考虑南北极点的位置)

       题二:图中加上两条经线~~给定两条经线的经度,西经50和西经70度,后都改成东经)

       二、地球的公转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公转轨道是一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

       方向:从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绕日公转。

       周期:相对于认为无限远处的一恒星来说,地球绕日转过了360°,时间为365日6时9分10秒,即一恒星年。相对于太阳公转一周,即太阳直射点的一个回归运动,时间为365天5时48分46秒,叫做1回归年。

       速度:a.角速度:近日点(1月初)较快

       远日点(7月初)较慢

       b.线速度:近日点(1月初)较大

       远日点(7月初)较小

       平均线速度约为30千米/秒

       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地球运动是这两种成分的叠加。

       三、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地球自转的平面叫赤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所在的平面叫黄道平面。

       两个面的交角称为黄赤交角,目前的黄赤交角为23度26分,地轴垂直于赤道平面,所以地轴与黄道平面交角为66度34分。

       黄赤交角是地球的两种运动形式的综合体现,即地球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图1-3-6)二分二至点、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表格1-3-6),二分二至时间(与近、远日点关系)二分二至图与下图之间的太阳直射点的运动变化关系。

       1.3 地球的运动

       (二)[教学目的]:

       4、使学生了解昼半球、夜半球、时区、地方时、地转偏向等概念

       5、理解昼夜更替产生的原理;并能画出晨昏线

       6、理解地方时、区时的成因;并会计算不同地方的地方时和区时;

       7、了解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并能够对身边的现象进行分析。[重点难点]:

       1、晨昏线的画法;

       2、时间的计算;

       3、对水平运动的物体进行分析 [教具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上节我们学习了地球的运动——自转与公转,我们学习地球运动的规律,其目的还在于了解这些规律会产生哪些具有地理意义的自然现象。

       一、昼夜交替

       1、昼夜的形成: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既不发光也不透明。

       (1)任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我们把它称作昼半球,而背着太阳的半球我们把它称作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有一个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如果人处于昼半球中,就是他的白昼,而处于夜半球之中应该是他的黑夜。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角的简称,太阳光线对地平面的倾角。用当地的太阳高度来演示昼夜半球。处于昼半球的各地太阳高度角都大于0,(都处于地平面以上)。处于夜半球的各地的太阳高度角都小于0,(处于地平面以下)。处于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角都为0度(处于地平面上)。[问题]太阳高度最大可以达到多少度? 哪里的太阳高度是九十度?太阳直射点

       对于同一地点来说,一天之中什么时刻太阳高度最大?(正午)

       (2)地球是在不断地自转的:由于地球不断地转动,在一天之中,地球上的人有半天在夜半球,有半天在昼半球,也就是说,我们的昼与夜在不断地更替,[问题]昼夜交替的周期为多长时间?一太阳日,即24小时。

       太阳日:昼夜交替的周期,人们作息的周期;太阳高度日变化的周期。由于太阳日时间不太长,所以地球表面可以被均匀加热,从而保证了地球上形成了适宜的温度。

       强调:地球自转产生的是昼夜交替现象,而不是昼夜现象。

       二、地方时:

       1、地方时的产生

       (1)关于零点和十二点的定义: 十二点:太阳处于上中天图:

       太阳总是先到达东边的人的上中天,(或者说处于东边的人总是比西边的人先到达它们的12点),也就是说偏东地点的时刻要早一些,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总结:地球自转自西向东,——太阳东升西落——时间东早西晚——各地时刻不同——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根据以上分析与总结:东边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那么,因经度不同,时间会相差多少呢? 地理经度 15度 15分 15秒 地方时 1小时 1分钟 1秒钟

       地理经度与地方时的关系,我们通过分析,可找出如下的计算法则: 已知两地的地方时之差,根据一地经度,可推算出另一地的地理经度; 已知两地的经度差,根据一地的地方时,可推算出另一地的地方时。例题:

       (2)总结计算地方时的步骤:

       ①寻找地方时的标志点: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昼半球的中间经线、夜半球的中间经线、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

       ②计算标志点与所求地点的经度差,将经度差换算成时间差。

       ③根据计算经度差时所利用的东西位置关系,计算所求地的地方时(东加西减)

       地方时因经度的不同而不同,因此使用起来不方便,特别是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加,地方时给交通运输和通讯事业带来很多麻烦,所以国际上在1884年决定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

       2、时区和区时: 使用下面的图示: 中央经线和区时的解释 区时的计算法则:(1)各地所处的时区:当地纬度/15,四舍五入后得到的整数。(2)时区差的计算:

       两地同在东(西)时区,时区号相减;两地分别在东西时区,时区号相加。(3)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 (-)两地的时区差(或区时差):东加西减。(4)日界线: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减一天,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加一天。例如:(多找几个难题)

       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没水平方向运动时,运动方向会发生一定的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左右手定则。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我们称为地球偏向力。它对于地球表面的水流与气流的作用很大。题:

       1.3 地球的运动

       (三)[教学目的]:

       1、了解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四季和五带的概念

       2、理解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从而进一步理解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掌握计算不同纬度太阳高度的方法

       3、进一步掌握不同时间的晨昏线的画法学会分析世界各地昼夜长短的关系

       4、了解地球上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重点难点]:

       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教具设计]: [讲授过程]: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2、二分二至点的几个图判断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定义

       2、计算二分二至时的几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首先找出地方时十二点所在经线: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

       3、规律: 纬度变化 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二分日 由赤道向两侧递减 具体变化 夏至日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南半球达最小值

       冬至日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度度达最大值,北半球达最小值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直射,赤道在两分日达最大值。季节变化:夏半年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冬半年较小。

       4、成因: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5、计算: H=90°-|θ-δ|

       (θ为某地的纬度,δ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夏半年用“ ”,冬半年用“-”。)(举例):夏至日,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分析):夏至日:δ=23°26′N;θ为济南的纬度=37°N;此时是夏半年

       H=90°-37° 23°26′=76°26′(练习):冬至日,北京(40°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

       H=90°-40°-23°26′=26°34′ [承转] 计算几个点的日出时间

       根据几个点的日出时间来计算昼长(将图转换一下~~关于昼弧与夜弧)总结此时的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一)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 以北半球为例:(南球球相反)

       夏半年(3、21~9、23)

       1、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2、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

       冬半年(9、23~3、21)

       1、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2、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春分日与秋分日 昼夜等长:各12小时。赤道 全年昼夜等分。

       (二)昼夜长短变化的成因: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季节移动)。

       (承转):综上所述,全球除赤道以外,同一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

       同一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纬度分异的规律,形成了五带三、四季的划分:

       1、我国:把地球绕日轨道分成二十四段,每一段即为一个节气,即二十四节气。把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个季节的开始。

       2、欧美四季划分:把二分二至作为四个季节的开始。二者的对比:

       相同点:都立足于太阳辐射:同为天文四季。不同点:我国四季以太阳高度和昼长的数值大小本身为标准。即:夏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春秋两季就是冬夏的过度季节。);

       而欧美的四季更接近实际气候的变化,如夏至日和冬至日分别是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的时候,但很多地方的实际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平均发生于夏至和冬至后一个月左右。

       3、四季划分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二十四节气: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等等。四、五带的划分:

       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把地表粗略地划分为: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五个热量带。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到高纬减少的规律。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一、课程标准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1)标准解读

       本条“标准”有显性和隐性两方面的要求。显性要求是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的结构及特点。地球呈现出圈层结构,可以划分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岩石圈是介于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之间的一个圈层,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软流层之上的固体岩石部分。

       本条“标准”的隐性要求是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这也是根本要求。本模块的主题是“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学习了有关“宇宙中的地球”之后,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什么是自然环境”。“标准”以“宇宙环境—地球—自然环境”的认识思路,设计了在宏观了解地球圈层结构的基础上认识自然环境的组成,即在空间范围上把自然环境放在地球圈层结构中认识。

       自然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理解。从宏观层面上,根据现代自然地理学的研究,自然环境就是指地球表层系统,它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交叉而成的。人类属生物圈的一部分。也有人为强调人类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单分出一个“智慧圈”,这样就共有五大圈层。

       从微观层面上讲(如落实到一定的地域),自然环境是由岩石、地貌、土壤、气候、水文、生物等要素组成的。

       从人地关系角度出发,并且本条“标准”的行为动词为“说出”(要求较低),对于各圈层不要求展开深入了解,而应抓其主要特点及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内容。

       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通过长期活动创造了人文环境(也有称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组成地理环境。可见,地理环境的空间范围与自然环境是一致的。(2)教学重点

       ?

       地球各圈层的主要特点(3)教学目标

       ?

       能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分析概括出地球各部圈层的主要特点。

       ?

       能借助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图,说出划分地球内部三个圈层的主要依据和主要界面,并分析说明界面附近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特征。?

       学会绘制简单的地球圈层示意图。

       ?

       通过分析地球的圈层结构特征,科学地认识地理环境的组成,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念。(4)教学方法

       ?

       比较分析法、读图分析法

       二、知识结构

       三、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所在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运动特征,接下来我们将学习地球的圈层结构和物质组成,熟悉我们人类生成和发展的地理环境。这节课我们先一起学习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板书)

       1、划分依据: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 【阅读、分析】《认识地球内部结构》 ①什么是地震波?

       ②地震波可分为哪两种?各有什么特征?

       【总结】当地震发生时,地下的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强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根据地震波传播的特征,可将地震波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纵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速度较快;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速度较慢。

       2、划分界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读图、分析】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20 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分析莫霍面、古登堡面的大致深度以及这个两个界面附近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总结】莫霍面距离地表约33千米(大陆部分),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古登堡面距离地表约2900千米,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突然消失。

       3、三大圈层: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读书、分析】引导学生看书,分析、归纳各圈层的主要特征。

       地壳

       ①厚度: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地壳厚度的变化规律是:大陆地壳较厚,平均厚度约33千米,海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约6千米;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②组成:地壳由90多种化学元素组成,含量较多的8种元素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其质量总数占地壳总质量的98.04%,其中氧几乎占1/2,硅占1/4强。硅酸盐类矿物在地壳中分布最广

       ③结构:上层为硅铝层,相对密度较小,分布不连续,在大洋底部罕见甚至缺失;下层为硅镁层,相对密度较大,分布是连续的。

       地幔

       ①结构:分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具有固体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

       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组成。

       ③软流层:位于上层地幔中,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地核

       ①组成: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组成。②结构: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板书)

       通常把地壳表层以外的由大气、水体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分为三个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统称为地球的外部圈层。

       【读书、分析】引导学生看书,分析、归纳各圈层的主要特征。

       1、大气圈

       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下降。一般把2000~3000千米这个高度作为大气圈的上界。

       2、水

       圈

       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按照存在位置和状态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其中陆地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

       3、生物圈

       生物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生物广泛分布于地壳、大气圈和水圈中,形成生物圈。

       【活动】绘制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并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进一步认识地球的圈层结构。

       四、板书提纲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

       2、划分界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3、三大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

       2、水

       圈

       3、生物圈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一、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1)标准解读

       本条“标准”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组成要素之一——岩石,要求的重点落在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目的是以物质循环运动的观点看待岩石的形成和演变。

       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地壳内部物质可理解为岩石。要说明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首先要了解地壳内部物质——岩石的分类,即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其次要了解每一类岩石是怎样形成的,这需涉及各种地质作用,但一般不必深入讲述三大类岩石的成因。第三,理解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之间,及其与岩浆间的相互转化。这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第四,从“过程”来看,需要把握转化的起点、终点,以及先后顺序,并由此过程形成“循环”的认识。

       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要能熟练阅读“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同时能绘简单的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这样的示意图不仅要绘出三大类岩石及岩浆,还应反映它们之间的转化过程,如岩浆上涌侵入地下或喷出地表转化成岩浆岩,岩石在外力作用下转化成沉积岩,岩浆岩和沉积岩在压力和热力作用下转化为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重熔为岩浆等。

       本条“标准”对地壳、岩石、地质作用等内容未作明确要求,因此,对理解地壳内部物质循环所不必要的知识最好不涉及。但是,从人地关系主线出发,介绍岩石的形成和转化时,应联系人类对岩石的开发和利用。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人类大规模利用的矿产资源都来源于矿物,因此,可根据条件适当介绍矿物、矿产等内容。(2)教学重点

       ?

       地壳的物质循环(3)教学目标

       ?

       能说出矿物的概念、存在形态及其分类。并能利用肉眼和简单的工具,识别一些常见的矿物。

       ?

       能说出岩石的概念,并能按照成因将岩石进行分类、列举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岩石;同时能分析说明沉积岩的两个特征。

       ?

       能解释地质循环的能量来源,并通过绘制三大类岩石转化示意图,分析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

       通过科学地分析地质循环过程,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提高科学素质,强化科学的人地观念。(4)教学方法

       ?

       淡话法、小组讨论法、实验观察法

       二、知识结构

       第二章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知识结构

       002

       三、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前面我们通过学习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初步了解了地球所在的宇宙环境、地球的运动特征以及地球的圈层结构和物质组成。从第二单元开始我们要学习地球表面自然环境的物质组成及其循环运动,起家一步熟悉我们人类生成和发展的地理环境。这节课我们先一起学习地球的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中的第一节地壳的物质运动和物质循环。

       大家知道,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但是由于技术条件限制等原因,目前人类对地球资源的利用主要局限于地壳,而地壳是自然环境中众多要素的基本载体。所以,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那么地壳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呢?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板书)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地壳和上地幔顶部都是由岩石组成的,合在一起形成了岩石圈。那么岩石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下面我们先一起看书,了解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矿物。

       (一)矿物(板书)

       【看书、分析】什么是矿物?什么是矿产?矿物的存在有哪三种基本形式?矿物可以分为哪两大类?常见的矿物有哪些? 【教师总结】

       1、概念: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2、矿产:有用矿物在自然界富集到有开采价值时,就称为矿产。

       3、矿物的基本存在形式有三种:气态、液态和固态。如天然气是气态矿物,石油和天然汞是液态矿物,绝大多数的矿物都以固态形式存在,石英是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

       4、矿物的分类:金属矿和非金属矿两类。常见的金属矿有:赤铁矿、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和方铅矿等。常见的非金属矿有:石英、长石和云母(这三种常见于花岗岩中)、方解石(主要在石灰岩和大理岩中),滑石、石膏和磷灰石等。

       【小组活动】常见矿物的简易识别

       1、常见矿物的鉴别特征:结晶形态、透明度、颜色、光泽、密度、硬度、条痕等

       2、利用肉眼和简单的工具(如指甲、曲别针、玻璃、小刀),识别一些常见的矿物。实验一:用观察颜色和对磁铁的反应方法,区分磁铁矿与赤铁矿。

       观察颜色 磁铁反应

       磁铁矿 铁黑色 有磁性,能吸小铁钉

       赤铁矿 钢灰色或暗红色 无磁性,但能被磁铁吸

       实验二:快速区别滑石、石膏、方解石、莹石、石英。

       先根据透明度把五种常见矿物分为两类,一类是透明或半透明的:方解石、莹石、石英;另一类是不透明的:滑石、石膏。然后用相互刻画的办法再进行区分:滑石刻不动石膏,而石膏能刻动滑石;莹石能刻动方解石,而刻不动石英。经过这两个步骤能迅速地区分开以上五种矿物。

       (二)岩石(板书)

       【看书、分析】什么是岩石?按照成因,岩石可以分为哪三类?请列举出代表性岩石。【教师总结】

       1、概念:岩石是岩石圈(地壳)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

       2、分类:岩石按照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

       岩浆岩:岩浆冷凝而成,可分为二种,一是侵入岩,如花岗石;一是喷出岩,如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

       沉积岩:裸露在地表的岩石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作用而形成。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沉积岩有两个突出的特征: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

       变质岩:由于岩石存在的条件,如温度、压力等产生变化,导致岩石原先的结构、矿物成分等发生变化而形成。如花岗岩→片麻岩、石灰岩→大理岩、砂岩→石英岩、页岩→板岩

       【课外活动】搜集岩石标本,分析岩石成因、矿物成分、主要用途。

       二、地壳物质的循环(板书)

       地壳物质的运动,构成了大大小小的物质循环过程,其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地质循环。

       (一)地质循环(板书)

       【看书、分析】什么叫地质循环?地质循环的能量来源如何?地质循环产生了什么影响?

       【教师总结】

       1、地质循环:是指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的大规模物质循环。

       2、地质循环能量来源:推动地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热能。

       3、地质循环产生的影响:在地质循环过程中,有一些地方岩石圈不断地诞生,在另一些地方岩石圈则逐渐消亡。与之相伴的是大地的沧桑巨变以及地壳物质形态的持续转化。

       (二)岩石的转化(板书)

       组成地壳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伴随喷出作用和侵入作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岩、变质岩),在地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 或地壳以下被高温熔化,又成为新的岩浆回到地球内部。

       【小组活动】绘制三类岩石转化示意图,说明岩石相互转化具备的条件。【教师总结】指导完成课本P34/活动题。

       1、(1)略

       (2)A.岩浆上升冷却凝固

       B.风化(崩解、分解、溶解)、侵蚀、搬运、沉积、埋藏、成岩

       C.变质作用

       D.高温熔化

       2、(1)

       形成条件 分布位置

       侵入岩 岩浆上升到一定位置,停留在地壳之中冷凝而成 最初的分布位置较深,在地壳之中

       喷出岩 岩浆喷出地表冷凝而成 最初分布于地表之上(2)沉积物必须经过埋藏和成岩作用,才能变成坚硬的岩石

       (3)已经形成的岩石随着地壳运动下沉,或者与炽热的岩浆接触,温度、压力升高,从而发生变质作用(4)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内力作用,风化、侵 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

       四、板书提纲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

       (一)矿物

       1、概念

       2、矿产

       3、矿物的基本存在形式有三种

       4、矿物的分类

       5、常见矿物的简易识别

       (二)岩石

       1、概念

       2、分类

       二、地壳物质的循环

       (一)地质循环

       1、地质循环

       2、地质循环能量来源

       3、地质循环产生的影响

       (二)岩石的转化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一、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1)标准解读

       本条“标准”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地貌,要求的重点是地貌的变化及其原因。关于地表形态要注意有不同的概念解释。

       对于地表形态,通常有两种理解。其一是从宏观形态上理解的地形,如高原、盆地等,是内力和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二是从微观成因上理解的地貌,如流水地貌、风沙地貌等,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将地形和地貌合为地貌(也称地形)。地表形态的变化,可从三个层面加以说明。第一是全球大地构造,以解释全球海陆、高大山系、大裂谷等的分布和变化。一般通过板块构造学说等全球构造理论加以说明。第二是区域大地构造,侧重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以解释地表高低不平的原因。一般通过褶皱、断层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加以说明。第三是在大地构造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地表形态(即传统意义上的地貌),以说明地表形态的再变化。一般主要通过流水、风、冰川等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加以说明。

       从本条“标准”的要求来看,重在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分析,以使学生从两方面认识地表形态。一方面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地表形态一直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另一方面以综合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内力作用造就了地表形态的骨架(形成高山、盆地等大地形),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骨架作再塑造(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我们所见到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同时学会分析常见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内力或外力)。基于这样的要求,教学时没有必要将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或各种类型的地貌作全面系统的介绍,而应举例(即“标准”要求的“结合实例”)加以分析。(2)教学重点 ?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外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3)教学目标

       ?

       列表比较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说出内、外力作用的关系。

       ?

       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从图上识别六大板块及其边界,并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主要地貌的形成。

       ?

       说出常见的地质构造类型,举例说明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

       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

       举例说出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学会判断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合理性。

       (4)教学方法

       ?

       比较分析法、读图分析法

       二、知识结构

       第二章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知识结构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来源

       内力作用:能量主要来自地球

       ,表现为、、等。外力作用:能量主要来自地球

       的能,它能造成地壳表层物质的、和。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板块构造主要观点:

       (1)地球表层的 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

       分割成板块、板块、板块、板块、板块、板块等六大板块。

       (2)板块之间互相挤压碰撞(边界)和相邻板块的彼此分离(边界)对于宏观地形的形成和变化具有重大影响。

       ①在大陆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高峻的和巨大的。如

       ②在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的地带,常形成深邃的,以及与之相伴的或

       。如美洲西岸的和亚洲东部的。

       ③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如的形成)或海洋(如

       海的形成)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概念:由

       运动留下的“痕迹”。

       1.褶皱

       概

       念:强烈碰撞和水平挤压,可以使沉积岩发生弯曲,形成褶皱。

       基本形态:一般地说,中间向上隆起的叫,中间向下凹陷的叫

       。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地区的岩石在褶皱作用下被

       ,比较

       ,抗

       能力较强,反而形成山地。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根据形态来识别背斜和向斜,而因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来确定背斜和向斜,背斜从中心向两翼岩层越来越

       ,向斜从中心向两翼岩层越来越。

       2.断层 概念:岩层受力达到一定的强度,发生

       ,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

       形式:断层中两侧陷落,中间的突起的部分叫

       ,常形成陡峻的。中间部分相对下沉的断层,形成构造,常形成 或。

       (三)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岩浆喷出地表即为

       ,其熔岩物质的堆积常常形成、等多种火山地貌。大地由于

       而快速震动称为

       ,其结果往往造成地壳

       和。

       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和

       作用。

       (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流水侵蚀作用:如

       山地山高谷深,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流水堆积作用:如许多大河的中下游地区往往形成开阔的 和

       。风力沉积作用:如干旱地区沙粒沉积形成,埋没村舍、道路、牧场,带来流沙危害。

       四、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三、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讲过,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这也正说明了地壳是在不断变化的,地壳表面形态也在不断地变化着。据地质学家考证:地球已有45亿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地球(壳)表面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海洋和陆地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海洋可以变为陆地,如登山队员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古生物化石;陆地也可以变为海洋,如台湾岛在很早以前是和大陆连在一块的,后来由于中间地段地层发生陷落,便形成了今天的台湾海峡。

       【提问】是什么因素造成地壳及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呢?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板书)

       【阅读、分析】内力作用、外力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填表:内、外力作用比较表 分类 能量来源 主要表 现形式 对地表形 态的影响 内外力作 用的关系 内力作用 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 形成高山或盆地,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在空间是相互联系,在时间上同时进行。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是某一作用占优势,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外力作用 来自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作用 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使地表趋于平坦

       【总结点评】注意:①内、外力作用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总是同时在改变着地表形态,但它们总是从相反的方面改变地表形态,即内力作用不断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而外力作用则使高低不平的地表不断趋于平坦。因此,今天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②内、外力作用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是不断推动地壳发展变化的动力。在广阔的地表形态的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地点或者在同一地点的不同时期,往往表现为某一种地质作用占优势。不过一般地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着主导作用。③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了高低起伏的地表形态,并且由此分异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特征。例如,在海陆两大地貌单元的基础上,全球便有了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的分化;陆地表面从高山、高原、丘陵、平原、盆地的分布格局,到阴坡、阳坡的差异,又在不同尺度上引起地理环境进一步分化,从而使地理环境更加丰富多彩。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板书)板块构造学说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它是在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阅读、分析】引导学生读课本P36—P38页,结合图和活动归纳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并完成活动题。

       1、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板书)(1)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全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叫做板块。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读图)。大的板块又可分为小板块。

       注意点:①板块是地球岩石圈被构造带分割成的单元,而不是地壳的单元,也不是硅铝层的单元。②六大板块的范围与大洲、大洋的范围不一致。除了太平洋板块基本上是水域外,其他的板块都包括了海洋和陆地。板块不是大洲、大陆或大洋,只是借用了大洲、大陆和大洋的名称来命名。③板块的边界有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消亡边界(图中实线)是板块相向运动形成的,表现为海沟或造山带;生长边界(图中虚线)是板块向相反方向运动形成的,表现为海岭或断层。

       (2)板块漂浮在“软流层”这上,处于不断运动中。

       (3)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多集中分布在这一地带。

       (4)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宏观地貌)。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青藏高原等。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地区,常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如安第斯山脉、台湾山脉、亚洲东部的岛弧等。

       两大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等。(陆地内部张裂地带,常形成裂谷:如东非大裂谷)

       【点评】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板块运动的结果。

       2、板块构造学说理论应用(板书)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板书)

       (教师引导)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所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什么叫褶皱、断层呢?

       (教师在讲课时可利用随手教具——书本、纸张进行演示,并强调岩层的受力方向)受地壳运动的作用,当岩层受到来自水平方向的强大挤压力时,便会发生弯曲变形,这叫做褶皱;当岩层或岩体受到来自垂直方向上的强大压力或张力时,岩体便会破裂,两侧的岩块会发生上下左右的错动、位移,这种现象叫做断层。褶皱的基本形态表现为两种,即背斜和向斜。什么是背斜、向斜呢?(教师在黑板上用板笔绘出背斜和向斜的形态图,并标出受力方向)【提问】同学们仔细观察,背斜和向斜从外部形态上看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从外部形态看,背斜的岩层一般是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一般是向下弯曲的。

       (教师)在地貌上,背斜常成为山岭,而向斜常形成谷地或盆地。但这只是一般情况,还有特殊情况。

       (教师用黑板擦把背斜上部擦去一部分,把向斜上部用粉笔添绘上一部分,变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形态,类似课文中图2—

       14、2—15图的情况)(引导)大家请看!有的时候恰恰相反,背斜由山岭变成于谷地,而向斜由谷地变成了山岭,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略

       【点评】这是受到外力作用的结果。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作用,岩性比较疏松,若裸露在地表很容易受到风力、流水等外力因素的侵蚀,所以就有可能变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因受到挤压力作用,岩性比较坚硬不容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所以我们在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的一般性,也要注意到它的特殊性。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种现象叫地形倒置,在山区、矿山等地带是可以看到的。

       (过渡)由于岩层的受力方向不同,表现的形式是不一样的。当来自水平方向的挤压力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的是褶皱;而当岩层受到来自垂直方向的压力或张力时,岩块会发生破裂、位移或者错动,这就叫断层。

       (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绘出断层示意图)从断层两侧岩块的相对移动方向(可能一侧上升或一侧下沉)可看出,相对上升的岩块,在地貌上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如我国的东岳泰山、西岳华山(西峰)、峨嵋山万佛顶、江西庐山等名山,都属于上升的岩块;另一侧相对下沉的岩块,则常形成构造盆地或谷地(低地),如我国吐鲁番盆地、陕西南部的渭河平原、山西中部的汾河谷地等。【总结】 形式 从形态上看 从岩层新老关系上看 对地貌的影响 原因 褶

       皱 背斜 向上拱起 岩层中心老、两翼新 一般成山 岩层向上拱起

       有时成谷 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 向下弯曲 岩层中心新、两翼老 一般成谷 岩层向下弯曲

       有时成山 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 断

       层 地垒 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上升,两边下降,形成块状山地,如庐山、泰山

       地堑 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下降,两边上升,形成凹陷地带,如东非大裂谷、汾河谷地

       (三)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板书)

       【提问】什么是火山喷发、地震?对地形各有什么影响?

       【总结】火山喷发其熔岩物质堆积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多种火山地貌。地震的结果往往造成地壳断裂和错动,引起海陆变迁和地势起伏。

       【承转】内力作用的结果是使地表面变得高低起伏,形成地表形态的“粗毛坯”,那么,外力作用怎么样呢?

       三、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板书)

       (一)外力作用

       【提问】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 【点评】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内力作用不断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而外力作用则使高低不平的地表不断趋于平坦。在侵蚀——沉积过程中,形成各种各样的侵蚀——堆积地形。

       (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板书)【提问】分别例举出侵蚀、沉积形成的地形地貌。【总结】

       侵蚀作用为主:

       横断山区——内力抬升、流水侵蚀——山高谷深 青藏高原——挤压抬升、流水下切——水拍云崖 黄土高原——内力抬升、流水切割——千沟万壑 沉积作用为主:

       大河中下游地区——基底下沉、泥沙沉积——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干旱地区——含有大量沙粒的气流,风速减小、沙粒沉积—沙丘 【点评】内外力作用同时进行共同作用。

       四、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板书)

       【阅读、分析】怎样的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变是合理的?怎样的活动是不合理的?

       (指导学生完成P42页活动题)

       【总结】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变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评价的标准是看这种改变是否使自然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和生存。例如不合理地开挖地表,使地表失去平衡,导致滑坡灾害的发生,这种对地表的改变就是不合理的。【课堂小结】地质作用引起的地壳运动,不断改变着地表形态。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地球上高低起伏的地表形态。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人类活动在受到地表形态的制约和限制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改造着地表形态。

       四、板书提纲

       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2、板块构造学说理论应用:

       第三节 大气环境

       教学形式:小组讨论;教具、课件辅助演示 教学过程:

       [引入]“南太平洋上空一只蝴蝶挥动翅膀,有可能引起北太平洋上形成一次台风。”这说明地球表面覆盖着一层能够传递物质和能量的介质,即现在我们即将学习的大气环境。[读图2-23]提问:

       1、根据你的认识,地球大气环境含有哪些物质?

       2、随高度的上升,对流层和平流层的气温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3、为什么说对流层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4、为什么平流层适合于飞机飞行?

       [小结]大气根据物理性质的不同,从地面到高层可以粗略分为3层,大气中含有各种气体分子、固体颗粒和水汽。由于地球引力的关系,大部分的气体和固体杂质和水汽集中在大气下层,即人类活动的主要区域。

       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过渡]大气中含有的各种物质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程度是不同的。[读44页表格] 讨论:

       1、太阳辐射到达地面之前经过大气,被大气吸收的程度如何?为什么?

       2、除了吸收可削弱一部分太阳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还有哪几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3、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多呈现蔚蓝色?

       (二)、地面辐射和太阳辐射

       [过渡]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后,热量到哪里去了?(地面吸收)地面吸收热量后升温,于是也能对外辐射,称地面辐射。地面的温度远远低于太阳,因此,地面辐射的波长也要比太阳辐射长得多。

       [结合44页表格及图2-24,或者制作课件] 讨论:

       1、地面对外辐射之后,热量又传递到哪里?

       2、大气如何留住一部分地面辐射?

       提问:大气吸收了地面辐射的热量,也具有了温度,因此大气也能进行辐射。结合图2-24(或者课件),大气的热量又将如何传递?

       [小结]大气射向地面的那一部分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请问晴天和阴天,哪种天气状况下大气逆辐射会强一些呢?答案是阴天,因为此时大气中吸收长波辐射的水汽含量较大。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大也是同样的道理。[活动]45页思考题。

       (三)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

       [过渡]同学们有没有看过雪景?为什么我们汕头没下过雪而哈尔滨年年都能把冰雕雪景作为旅游资源?(温度差异)地球表面接受太阳辐射为什么会产生温度差异? [引导学生分析图2-26] [小结]因此,全球不同纬度地区得到的太阳辐射量是不相等的,体现在温度上就是产生温度差异。

       [板书]

       1、纬度因素

       [过渡]是不是同一纬度上的任何地区就不存在温度差异?

       要求学生查找地图,在北纬23.5度非洲找到撒哈拉沙漠,举例:把鸡蛋埋进沙漠中间的沙堆中,几分钟之后鸡蛋熟了。提问:我们的家乡也在北纬23.5度上,为什么我们在土里埋鸡蛋,鸡蛋就不会被煮熟?

       [小结]不同性质的地面对太阳辐射热量的吸收程度是不同的 [读图2-27]

       [板书]

       2、下垫面因素

       [自由阅读46页最后一段以及阅读材料] 进行探究活动

       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实验装置]酒精灯,大透明杯

       [实验]观察水流流动方向,请学生描述,并说明原因。

       [引入图2-26和2-27],由于纬度和下垫面因素,全球各地会产生“温度差异”。

       [活动]我们学校温度比周围田野高,气流将如何运动?要求画示意图,请一位学生上台画图并描述。

       类比实验中水流的垂直运动,说明同一水平面某点由于上升气流空气份子得到补充而增加,于是形成高压;反之,同一水平面某点由于下沉气流空气份子减少而气压降低。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以达到一个动态平衡。

       [讨论]先向学生解释等压面等压线的概念,然后看图2-29提问:上图的等压面原本是水平的,中图最上面的等压面已经发生弯曲,这说明什么问题?(同一高度上各点气压发生变化)。画图列出同一高度上3点,讨论这三点的气压与原来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自己探究完成。[进行活动1、2]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

       [思考物理题,要求受力分析]某点受2力作用,什么情况下才能达到稳定状态(即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受3力呢?画出物体运动方向。

       [活动]要求学生从额头处凭想象截取一大面积水平面,由于温度差异,此水平面各点有气压差异。请学生把课本倒转平抬至额头,假设书本的情况就是实际情况。4人一组,集体看书后讨论气流将如何流动。(教师组织活动,不断提示学生,去伪存真,集体建构出气流的运动模式)。完成活动3、4

       (三)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教学形式:小组讨论;教具、课件辅助演示 教学过程:

       【复习】通过提问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课件辅助)

       (讲解)A、B两地受热不均,A地得到更多热量,B地温度相对较低,A、B两地上空的大气将如何运动?其近地面、高空的气压分布状况如何?

       可以看出,在同一水平面上,由于获得热量的多少存在差异,就形成了最简单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冷热不均。

       【引入新课】对于整个地球而言,各纬度得到的太阳辐射量也是不均匀的,这必将引起全球范围的大气运动,即大气环流。这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具体讲解】从最简单的假设开始,分三步讨论,渐渐接近全球大气环流的实际情况。假设一:地球表面均匀,且不自转、公转 讨论一:

       1、地球气温的纬度分布有什么特点?

       2、在冷热地区大气如何作垂直运动?

       3、同一水平面上,从赤道到两极高空、近地面的气压分布状况如何?

       【活动】一个学生上台,借助地球仪把本组讨论的结果演示出来,老师在旁边协助。【课件】老师归纳小结,得出单圈环流的结论。假设二:地球表面均匀,且自转,但不公转 讨论二:

       1、在自转的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有何运动变化规律?

       2、高空水平运动物体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其方向最终和等压线的关系如何?

       3、近地面风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风向最终与等压线的位置关系如何?

       4、赤道高空大气水平方向如何运动?

       【活动】小组讨论并回答,每组负责一个问题,最后整合得出结论。讨论三:

       1、赤道高空向高纬地区流动的大气在南北纬30°附近偏转成西风,不能继续向高纬移动,低纬气流又源源不断补充,此时南北纬30°高空的气流如何运动?

       2、南北纬30°附近近地面形成什么样的气压? 【课件】老师演示,学生思考。讨论四:

       1、南北纬30°的下沉气流和极地的下沉气流形成原因相同吗?气流在南北纬30°下沉后如何运动?

       2、南北纬30°和极地流出的气流性质(冷暖、比重)有何差别?

       3、这两股气流相遇后如何运动?

       4、相遇点的近地面会形成什么气压?

       【活动】学生讨论,然后采取抢答的形式给出答案。

       【课堂练习】学生讨论,共同完成练习,派代表上台讲解,老师在旁协助。假设三:地球表面均匀,且自转、公转 讨论五:

       1、一年之中太阳直射点移动对热量在全球的分布有何影响?

       2、热量分布的变化对气压带风带的位置有何影响?

       【课件】老师引导,由学生抽丝剥茧最后得出结论: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顺带提出该结论影响特殊气候类型以及南亚季风夏季风的形成。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由简单到复杂,从假想到逐步接近实际情况,逐渐讨论、学习了全球大气环流的知识。现在大家了解了三圈环流的情形、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由于地球表面实际并不均匀,比如海陆分布差异就会对全球大气环流产生显著的影响,这些知识我们将在下一节课进行学习。【作业】思考探究活动。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属于大气在地理环境形成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材把理论系统提升到了现实设计层面,以人类在生产生活环境中的所感所悟来应验学生的认知规律。因而在教学时应突出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拟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并依据内容需要,教学方法上还可以采用观察学习法、材料学习法和思辨学习法。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一)对学生的分析

       基于高一学生已初具地理思维能力,在教师指导下,有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可以用学生所掌握的初中地理知识及观察到的地理现象迁移到本节内容,进行探究学习。

       (二)对教材的分析

       1、本节内容抽象、空间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学中要明确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重点:①北半球冬、夏大气活动中心的分布与成因

       ②季风环流成因与特点

       ③利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①大气活动中心怎样影响天气和气候

       ②影响我国天气和气候的大气活动中心

       2、本节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前后呼应

       本节教材前应大气热力和动力两个因素,后呼天气和气候,步步深入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海陆热力差异导致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

       2、了解大气活动中心的实际分布是气压带、风带移动并叠加海陆位置和下垫面等因素的结果.3、了解大气活动中心的南北移动对世界各地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

       4、了解海陆分布和气压带移动是形成季风环流的重要因素

       5、了解季风环流的概念与地区分布

       (二)能力目标

       1、运用大气活动中心南北移动原理,分析南北纬30o—40o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的不同

       2、分析亚洲冬、夏季风示意图,说明季风环流在亚洲的分布

       3、学会分析东亚与南亚季风环流的成因和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了解身边气候的变化。应用知识分析气候的多样性、复杂性,从而培养学生利用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的思想

       2、通过学习,认识祖国、家乡的一些气象知识;理解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进行唯物辩证法的教育

       (四)过程与方法

       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把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引入课堂。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重新整合教材,创设情景,发现问题——探究式的解决问题——拓展问题。

       三、组织课堂教学

       (一)导入——发现问题

       1、从身边的感受导入:夏季游泳时感觉水体比较凉爽,而冬季在水里则感觉比大陆温暖。为什么?

       2、从已学过的地理知识导入:

       ①

       气压带风带北移时,副热带高气压带在海陆轮廓图上如何分不?气压带风带南移时,副极地低压带南移到什么地区?

       ②

       我国广大地区为什么夏季风来自海洋,冬季风则来自西北内陆?

       (二)新课——探究式解决问题

       1、解决寻找本节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核心问题:大气活动中心分布和季风环流(确定核心问题的方法:学生速读——发表个人意见——师生互动达成基本共识)

       教学过程:从不同季节和地区看大气活动中心分布及东亚、南亚大气运动状况。教学方法:播放<1月、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指导学生看书、读

       图,提出问题切入角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问题一:

       北半球1月和7月欧亚大陆及北太平洋大气活动中心如何分布?(在学生看书归纳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

       从亚洲及北太平洋看:

       一月 七月 亚洲大陆 亚洲高压(西伯利亚、蒙古高压)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北太平洋 阿留申低压 夏威夷高压

       从南半球看:气压基本呈带状分布

       问题二:季风是什么?全球季风最典型地区在哪?

       教学方法:切入问题,指导学生看书。反之亦可,发挥学生自主

       性。问题三:东亚、南亚不同季节风向如何变化?各有什么特点?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教材《亚洲冬、夏季风示意图》,探究后发表各自的看法。然后师生达成共识。

       夏季:东南风

       东亚

       冬季风势力强

       冬季:西北风

       夏季:西南风

       南亚

       夏季风势力强

       冬季:东北风

       2、解决本节核心问题形成的原因问题——为什么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对图文进行观察、思辨。问题一:北半球冬夏季节海陆大气活动中心为什么不同?

       教学方法:播放投影1月和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学生分组讨论发表看法。(1)7月份,气压带、风带北移。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大陆气温高,亚洲大陆形成热低压,把副热带高压带切断。从而在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在北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

       (2)1月份,气压带、风带南移。在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大陆降温快,气温低,亚洲大陆形成冷高压,把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从而在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北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南半球气压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问题二:东亚、南亚不同季节风向为什么不同?这与大气活动中心分布不同有哪些联系?

       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图文进行观察、思辨、自主探究获取知识。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原因

       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

       3、解决大气活动中心分布和季风环流形成后的影响——怎么样 教学方法:学生根据以往所学知识和掌握的规律及课堂提供的资料大胆设想,——看书验证,举例说明对本课所阐述原理内容的理解——用科学的理论对人类在生产生活环境中所感所悟进行正确的解释。从而加深对知识的认知,据此设计以下拓展问题研究:

       问题一:北纬30o—40o地区从理论上说应该是同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但该地区大陆东西两岸气候则天壤之别,为什么会如此?

       (此题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已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前因后果,为今后气候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阅读以下两则补充材料:(投影播放)材料一:《副热带高压带与我国的洚水和旱涝》 副热带高压带是全球性的大气环流系统。它经常活动在较低纬度上空,夏季最强,冬季最弱,对一些地区的天气、气候产生巨大的影响。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心有时只有一个,位于夏威夷附近:有时分裂成两个,分别位于东、西太平洋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对我国天气、气候影响最为直接。它的强弱、进退,几乎决定着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的分布以及水旱灾害的发生。夏半年,随着副高位置的季节性北移和加强,夏季风暖湿气流随之逐渐减弱,冷暖气流在副高北侧交锋形成的降水带也随之北上。就平均状况而言,春末副高位置大约在北纬15o—20o,雨带常位于华南。夏初,副高西伸北进到北纬20o左右,雨带也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直至日本南部,形成长达1个月之久的梅雨季节。7—8月副高进一步北进到北纬25o—30o,雨带随之被推到华北、东北地区。9月,副高南退,雨带也随之南移,北方雨季结束。

       副高的位置和强弱一旦异常,就会引起我国不同地区的水旱灾害。当有的年份夏季副高发展强大西伸至我国大陆、位置持续偏南时,雨带就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易造成江淮地区洪涝灾害,而北方地区则会发生干旱。相反,当副高季节性北跃时间提前、位置较常年偏北时,我国北方地区就容易出现洪涝灾害,南方则易出现干旱。

       材料二:

       „„„今年入春以来,内蒙古地区又一次气温普降,茫茫草原变为一片“银色草原”。据农业部统计,全区可利用草场90%以上受灾,有3100万公顷草场未能按时返青,3200万头牧畜面临“缺衣少食而死亡危险。问题二:我国是一个多水旱灾害的国家,常出现北涝南旱、南涝北旱,你认为其原因是什么?在亚洲范围内还能找出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吗?为什么? 问题三: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分析影响我国天气的大气活动中心有哪些?它们对我国农业生产会造成哪些具体影响?应如何防御?谈谈你的设想。

       <以上两题设计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并用于实际,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课堂反馈<设计一些选择题、材料题或问答题>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该节教材继气压带、风带移动对气候影响之后,从微观角度分别介绍了锋面系统与天气及高低气压系统与天气等常见的天气系统,以点带面使学生理解不同时空的天气变化,使学生学习贴近生活、运用于实际。教学思想设计

       本节内容是本章教学的一个难点。内容知识比较抽象,需要学生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要求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通过适时适量的使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以学生为主体,以贴近生活实际的天气现象实例为素材,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自己得出结论。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感到地理中有生活、生活中离不开地理,激发学生学好地理的兴趣。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了解冷暖气团的性质

       ②了解天气变化是不同天气系统作用的结果及天气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③理解锋面及高、低气压系统的活动与天气状况

       ④识别常见天气系统

       2.能力目标

       ①辨别并绘制冷暖锋系统

       ②识读电视节目中常见简易天气图,分析不同地区天气系统及未来的天气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学习、识别常见的天气系统,提高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学生学知识、用知识的观念。了解天气变化与不同天气系统的关系及天气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尊重科学,树立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学重点

       识辨常见的天气系统

       三、教学难点

       1.锋面系统与天气

       2.高、低气压系统的区别与天气特征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直观图示法、案例分析法、对比法、探究法

       五、学法指导

       运用学生熟悉的情景素材导学,将情感现象转化为理论,结合图象引导学生思维,并辅以个案分析,对导入的理论进行对比。在己知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引申拓展,运用简单的左、右手判断法则,培养学生对图象的动态分析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过程

       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我们在小学、初中语文课中就学过“黄梅时节家家雨,清明时节雨纷纷”等描写天气的诗句。我国北方流行“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等俗语皆为描绘天气的变化,所以天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息相关。请同学们想想天气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

       讲授新课

       一、气团及分类

       1.概念: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一定范围内,物理属性相对均匀的大团空气。

       【引导】陆地表面与海洋表面物理属性及形成的气团有什么差别?

       【点拨】从不同下垫面温度、湿度、大气稳定等提示学生理解气团的形成与性质。

       2.气团分类

       按源地分类:陆地气团和海洋气团;按性质分类:冷气团和暖气团

       【过渡】气团有位置的移动,不同性质的气团相遇时会产生剧烈的变化,形成不同的锋面,影响天气。

       二、锋面系统

       1.形成 【导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理解锋面及水平方向的范围,分析不同气团相遇后的位置变化,锋面两侧为“暖上冷下”。【播放动画】“冷、暖锋的形成”

       【导学】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教材图2-

       35、图2-36两幅示意图,观察不同颜色箭头运动方向所代表的气团,讨论分析出锋面是狭窄且倾向冷气团一侧的平面。

       2.分类及符号

       【提问】据以上对示意图的观察,锋面如何划分?为什么?

       【点拨】引导学生从图示箭头来辨认。以其势力强弱来区分冷暖锋。冷气团势力强,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迫使暖气团被动抬升,则为冷锋。暖气团势力强,主动向冷气团移动,暖气团主动爬升,则为暖锋。

       【学生辨别】绘制或出示冷暖锋符号示意图,引导学生辨别、并分析其移动方向,区分锋前与锋后等概念。

       3.锋面活动与天气变化特点

       【投影】自制《未来48小时冷暖锋过境天气变化对比图》

       【导读、导思】①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单一气团至主导气团再到单一气团”的动态变化中,气温、湿度、气压、风力等有何变化,天气状况有何差异。

       ②引导学生分析:主导气团活动时,冷暖锋降水强度与位置的区别。

       【学生活动】学生分析、讨论回答,教师补充。

       【归纳】

       过境前:单一气团,天气稳定

       (1)冷锋与天气

       过境时:大风、降温、阴、雨、雪等天气

       过境后:单一气团,气压升,气温、湿度降,天气好转

       过境前:单一气团,天气稳定

       (2)暖锋与天气

       过境时:多云、连续性阴雨

       过境后:单一气团.气温升,气压降,天气转暖

       (3)雨区及强度

       冷锋:锋后降雨,强度大,历时短。

       暖锋:锋前降雨.雨弱,历时长。

       【学生活动】

       ①设置情景讨论锋面过境后人类活动及周边自然环境的变化

       【点拨】

       从农业活动、人类起居生活,如农耕、空调、冰箱使用、衣帽穿戴及万物枯苏等方面讨论。

       ②完成连线

       a.冷锋

       北方沙尘暴

       黄梅时节家家雨.清明时节雨纷纷

       b.暖锋

       一场春雨一场暖

       一场秋雨一场寒

       【过渡】

       我国是一个气象灾害多发的国家,这些气象灾害与锋面活动密切相关。锋面活动对我国天气有哪些影响?

       4.锋面活动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播放案例】

       材料一

       沙尘天气肆虐半个中国

       据国家气象局透露:今年沙尘天气具有形成频次高、出现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特点。至5月20日,2022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共出现18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强沙尘暴过程3次,沙尘暴过程10次,扬沙过程5次。沙尘天气总日数达41天,占总日数的51%,平均每2天就有一次明显的沙尘天气。

       材料二

       长江中游的支流南北分布。一般年份,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的锋面雨带,5月份位于长江南岸一带,使长江南岸各支流进入汛期;6月份,锋面雨带向北推移到长江中下游一带,北岸及其支流和干流开始进入汛期。这种南北分布和雨带推移规律,使两岸涨水时间借开,加之沿江地带有洞庭湖和鄱阳湖等众多的湖泊与长江干流相通,干流不至在短时间内出现过大洪峰。但在1998年锋面雨带在长江流域活动时间过长,并且长江流域普遍出现暴雨,南北支流普遍涨水与上游的洪水同时汇入干流,使干流水量大增,引发了特大洪水。

       【讨论分析】①除人为因素外,我国北方沙尘暴的“罪魁祸首”是谁?②1998年长江洪水形成受哪种锋面的影响?

       【点拨】①为冬季风及冷锋活动造成 ②主要是暖锋所为 【归纳】锋面系统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冷锋:北方冬秋寒潮,冬春沙尘暴,夏季暴雨。

       暖锋:南方夏季降水

       【过渡】常见的天气系统除锋面系统外,还有其他的形式,对我国天气同样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三、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

       【学生活动】交流课余观察水池放水时水流形状的结果,并讨论其形成的原因。

       【点拨】对学生观察结果进行肯定,并分析出该结果的原因是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所致,同时指出气流运动与此相同。南半球则相反。

       【导读】阅读教材“图2-37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示意图”,引导学生讨论分析高低气压系统与气旋、反气旋的关系,并归纳总结气压系统的气流运动特点及其运动下的天气特点。

       【点拨】气压系统是指气压状况而言,气旋、反气旋是指在等压线闭合的情况下的气流运动而言,其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一般来说,低气压系统形成气旋,高气压形成反气旋。在其影响下,低气压系统即气旋中心气流上升,水平气流呈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且东、西部风向及性质有明显差别。高压系统即反气旋,则与之相反。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下沉晴朗.上升阴雨”的规律。

       【学生活动】学生自制南北半球气压系统图片,利用“北右南左”的左右手法则判断气流运动状况,培养学生思维判断能力。并完成教材P57页活动的填表内容。

       【点拨】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用右手,南半球气旋、反气旋用左手,引导学生明白大拇指及其他4指表示的意义。

       【播放投影】台风及危害等有关资料

       【学生讨论】台风是在哪一种天气系统控制下形成的?主要影响我国哪些地区?

       【总结】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我国南部沿海是热带海洋气旋控制下的天气。而长江中下游流域的“伏旱”则是副热带高压系统控制的天气。

       【播放投影】《世界海平面的气压分布局部示意图》

       【导学】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低压和低压槽,高压与脊线及切变线。

       【点拨】指出高、低压中心位置及常用表示符号,槽线、脊线与切变线位置。【导读】阅读P57页“图2-39锋面与气旋系统”示意图

       【点拨】对锋面气旋简介,分析冷、暖气团方位、性质、锋的移动方向,气旋前后的性质和天气状况,分析气旋前后降水强弱的原因。【学生活动】

       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①指出A、B气团性质

       ②比较A、C两地风向及大小

       ③说明A、雨区强弱的原因

       2.试做天气预报员

       四、课堂小结(略)

       五、板书设计(略)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一、课程标准

       ?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标准解读

       本条和下一条“标准”关注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水。本条“标准”旨在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般将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分为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标准”并不要求对水循环作这样的划分或出现三种循环的概念,而是要求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水循环的过程是指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的转变;环节是指实现水的循环运动的途径,主要包括降水、蒸发(蒸腾)、径流、水汽输送等。根据“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以示意图的形式,通过主要环节的相互联系,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而且“标准”对它的要求是“说明”,从程度上区别于对过程和环节的一般要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首先是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其次,水循环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之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

       从本条和下一条“标准”综合来看,本条“标准”虽然将视野扩大到水圈,但落脚点放在陆地上。因此,对于陆地各水体之间的关系(水循环各环节的联系)、水资源及其更新、水循环对气候、生态、地貌的影响等,应给予适当的关注。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本条“标准”关注水圈中的海洋水。海洋水是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也是大气最重要的水汽来源和热量来源。关于海洋水,传统高中地理课程要求的内容较多,如海水的温度、盐度以及各种形式的运动等。课程标准从对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意义来考虑,舍弃了关于海洋水自身性质的内容(如温度和盐度),只关注环境意义最为重大的海洋水的运动形式之一——洋流。

       洋流一直是高中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条“标准”将洋流的学习归结为“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从而对传统高中地理中有关的洋流知识作了大量的简化。从知识的内在联系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学习目的,而“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是知识基础。仔细分析本条“标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学习应落实在地图上,其中最主要的是“世界洋流分布图”。第二,通过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即分别以副热带为中心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其中,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没有形成大洋环流,而是形成连续的西风漂流和南极绕极流。第三,通过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及有关地图,分析洋流对全球热量的输送、沿岸气候、渔场、海洋污染及交通的影响。

       在教学本条“标准”时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在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的基础上,可以把世界洋流的分布模式化,以加强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把握,并为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打下扎实的基础。第二,一般不必对洋流知识进行加深和扩展。例如,洋流的成因不需要系统讲述,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的名称都可以不出现,只要能解释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即可;局部海域(如北印度洋)具有季节变化的洋流也不需要了解。第三,对各洋流的名称不要求记住,但是为了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需要,应了解不同纬度大陆两岸洋流的性质(暖流或寒流)。(2)教学重点

       ?

       水循环的过程及地理意义 ?

       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3)教学目标

       ?

       能用自己绘制的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并说明水循环运动的产生原因。?

       以河流地貌(分上、中、下游)为例,说明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收集家乡实际生活中影响水循环主要环节的事例,讨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说法是否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观点。

       ?

       能自己绘制出洋流分布模式图。

       ?

       能说出副热带环流、副极地环流是怎样形成的;对照世界洋流分布图,说出这样的环流系统各有几个。记住主要的洋流名称和分布。

       ?

       根据资料,分组讨论洋流对气候、渔场分布、航行和对海洋环境污染的影响。(4)教学方法

       讲述法、读图分析法、启发式

       二、知识结构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知识体系和要点

       一、水循环

       概念: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以及与之相伴的状态和

       状态的变化。

       在能及

       的作用下,水在、和

       间通过吸收

       或放出

       ,以、、三态的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水循环又使地表

       得以大规模地运动,并塑造了多种。

       过程:读图填出图中箭头表示的水循环过程

       水循环过程伴随着能量在地理环境中大规模转化和交换

       水是洁净的可再生资源,人类目前只能以增加或减少

       、及

       等方式,去影响水循环的个别环节。

       二、洋流

       概念:洋流又叫

       ,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较为稳定的流动。影响:是地球表面热环境的主要调节者,巨大的洋流系统促进了地球高低纬度地区间的能量交换。洋流与所流经区域之间,也通过能量交换来改变其环境特征。分布规律:

       在南北半球的热带、副热带海区形成以南北纬

       ~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

       时针方向,南半球呈

       时针方向。大洋东侧为

       流,西侧为

       流。

       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

       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侧为

       流,西侧为

       流。

       在南极大陆外围地区形成环球形的,就性质来讲属于。

       三、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地球被称为“水的星球”。大量水体的存在与水的运动,使我们生活的大千世界充满神奇。水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必要前提之一。水的存在及其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人类的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第二单元的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

       [板书]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

       一、水循环

       [看书思考]水循环的概念、能量来源、运动过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提问、讲解、小结]水循环的概念、能量来源。[作图讲解]水循环的形成过程

       [巩固]请学生在水循环示意图中填出图中各箭头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活动]完成P59页3道活动题。

       [阅读]阅读课本P60页阅读材料,了解水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承转]水循环不仅改变了地形而且对地球的能量转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阅读]阅读课本了解水循环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讨论]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并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小结] “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并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应从正反两方面来加以辩证地认识,水资源处于不断循环更新状态,从这一意义上讲水资源是可以永续利用的;而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取用水量超过了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因此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承转]上面我们学习了水循环的基本情况。接下来,我们学习洋流。[板书]

       二、洋流 [提问]什么是洋流。

       [讲述]洋流又叫海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着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

       [作图讲解]画洋流模式图,讲述洋流的形成情况。[学生观察]观察洋流模式图,归纳洋流分布的规律。[复习巩固]完成P62页课后活动题。

       [阅读]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结合洋流模式图,掌握世界主要洋流的分布。[活动]师生一起讨论完成课本P63页4道活动题。

       [小结]通过这4道活动题我们可以知道,洋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渔场的分布、海上航行、海洋污染等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洋流的规律,明确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利用洋流为生产生活服务。

       目标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有1个答案正确)1.驱动水循环的能量是

       ①地球内部的放射能②太阳能③重力能④机械能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水循环过程中蒸发吸收大量热量,而在降雨时则将这些热量释放出来,从而形成 了能量的交换

       B.“三峡”地区水能资源是太阳能转化为水体的势能 C.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与水循环无关

       D.华北平原的形成体现了水循环塑造地表形态 3.在水循环环节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A.大气的水汽输送B.地表径流C.大气降水D.海洋水的蒸发 4.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最主要表现在 A.人工降雨,促进大气中的水汽输送 B.植树种草,增加空气中的水汽含量

       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表径流 D.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径流的循环 5.在东北信风吹送下形成的洋流是

       A.北赤道暖流B.南赤道暖流C.赤道逆流D.西风漂流

       6.关于北半球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呈顺时针方向流动②呈逆时针方向流动③环流的东侧是暖流④环流的西侧是暖流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7.对西欧气候有重要影响的洋流是

       A.北太平洋暖流B.北大西洋暖流C.西风漂流D.北赤道暖流 8.位于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的渔场是 A.北海渔场B.北海道渔场C.纽芬兰渔场D.秘鲁渔场 9.有人从西班牙横渡大西洋顺流航行,依次经过的洋流是

       A.加利福尼亚寒流、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B.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 C.秘鲁寒流、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D.本格拉寒流、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 10.有可能将日本北海道附近海区受严重污染的海水带到加拿大西海岸的洋流是 A.北太平洋暖流B.北大西洋暖流C.千岛寒流D.北赤道暖流 11.寒流流动的方向大致是

       A.由南向北

       B.由北向南

       C.由高纬流向低纬

       D.由低纬流向高纬

       二、综合题

       12.读右面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填出图中数字序号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2)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以及与之相 伴的形态和

       状态的变化。

       (3)人类目前只能以增加或减少

       、及

       等方式 去影响水循环的个别环节。13.读洋流模式图回答:

       (1)图中①洋流由于

       风的吹送由东向西运动,②洋流由于受

       的影响偏离海岸向较高纬度流去。(2)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在北半球呈

       方向流动。

       (3)按性质来讲,②属于,③属于。

       (4)如图中所属海区在太平洋中,则②③的洋流名称分别是②、③

       。(6)如图中所属海区在大西洋中,则④处是

       渔场。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一、课程标准

       ●

       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1)标准解读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高中阶段自然地理部分学习的总结和提高,同时为认识人类活动的合理性以及正确处理人地关系打下基础。从空间因素看,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客观现实,但是从时间因素看,自然环境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人类活动不仅要遵循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而且应预测因人类活动影响后的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由各自然地理要素综合作用形成的,人类活动往往针对某自然地理要素并进而影响整个自然地理环境。为此,课程标准在要求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之前,单列此条“标准”要求理解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在人们所能感知的地理环境中,各自然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很难说明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对于地理环境的作用。因此,“标准”将视角扩展到地质历史时期,要求从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的角度认识各自然地理要素对于地理环境的作用,并由此类推到现在人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当然,本条“标准”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任一自然地理要素对于地理环境的重要性,而不是要系统了解每一自然地理要素对地理环境的作用,所以“标准”要求的是“举例说明”。在各自然地理要素中,本条“标准”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举例的对象,但是综合来看,生物(尤其是植物)要素应成为举例的一个选择。因为,第一,在各自然地理要素中,岩石、地貌、大气、水文等要素都已有相应的“标准”作了要求,生物要素却没有。第二,生物(尤其是植物)对于地理环境具有指示作用,各自然带也都是以植被名称来命名的。(2)教学重点

       ?

       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的相互关系(3)教学目标

       ?

       以生物为例,说明某一自然要素的变化对地表环境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以生物为例,说明地理环境的变迁对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具有重大影响。?

       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树立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4)教学方法

       ?

       阅读图表资料分析归纳

       二、知识提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知识提纲

       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自然地理环境是

       圈、圈、圈、圈、圈、圈等自然地理环境圈层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组成的有机整体。

       表现一: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表现二: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表现三: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一)成土母质与土壤

       1、成土母质是指岩石经过

       作用后形成的风化物。它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 基础和植物

       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

       2、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

       关系密切。

       发育在颗粒较细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含

       和

       较多,含

       较少

       发育在颗粒较粗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粗,含

       较多,含

       和

       较少

       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土壤:含

       较多

       发育在洪积物和冲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明显的特征

       3、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和。

       基性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

       含量高

       酸性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

       含量高

       (二)气候与土壤

       1、直接影响:气候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不断进行的和

       交换,直接影响土壤的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与。

       2、间接影响:气候通过影响岩石

       过程、地貌形态以及

       和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三)生物与土壤

       生物是土壤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

       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

       (四)地形与土壤

       地形主要通过对、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

       1、海拔高度与土壤:在山区,由于温度、降水和湿度随着地势升高的垂直变化,形成不同的垂直

       带和

       带,导致土壤的 和

       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变化。

       2、坡度和坡向与土壤:坡度和坡向可改变

       条件和

       状况,从而影响土壤的发育。坡度 地表疏松物质侵蚀迁移速度 发育土壤厚度 陡峭

       平坦

       坡向 温度状况 水分状况 阳坡 接受太阳辐射能

       ,温度状况

       。蒸发量较,水分状况

       。阴坡 接受太阳辐射能

       ,温度状况

       。蒸发量较,水分状况。

       (五)人类活动与土壤

       人类生产活动主要通过改变

       作用于土壤形成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的影响最为突出。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积极影响:培育出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如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消极影响:造成土壤退化,如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然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所以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这是因为:

       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从而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2、某种单项资源,甚至单项资源的某一部分,都与其他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系统。

       3、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是相互影响的。

       4、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其他环境要素。

       三、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自然地理环境(即地球表层)各要素在长期的演化历史中,彼此之间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系统,系统内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对整个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一节课我们就以生物和人类活动为例对此加以分析说明,因为地质历史上的生物演化、生物灭绝和今天的人类活动,很能说明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对整体环境演变的影响,也可以说明整体环境演变对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影响。

       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板书)

       (一)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板书)

       纵观地理环境的演化历程,不难发现,在地球上生命出现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化学演化过程;在生命出现以后,有机进化,即生物演化则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阅读分析】组织学生阅读课本P66/《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分析回答:生物的进化对地理环境演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教师总结】

       (1)具有光合作用功能的生物的出现和发展,使大量的自由氧释放到环境中,改变了大气的性质,促使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

       (2)真核细胞生物出现以后,因为藻类的光合作用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加速了自由氧在海洋和大气中的积累,也使太阳紫外线辐射强度大大减弱,扩大和改善了生物的生存环境。(3)从古生代寒武纪开始,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由此揭开了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的序幕。

       【读图讨论】读课本P66/图3-1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讨论完成课本P67活动题。

       (二)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板书)

       【看书分析】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1)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如三叶虫)灭绝;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2)中生代末期:恐龙完全销声匿迹;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

       【阅读讨论】组织学生阅读课本P68/陨石:中生代恐龙灭绝的证据,并组织讨论,让学生对中生代恐龙的灭绝原因发展自己的观点。

       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板书)

       1、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中非常特殊的要素。

       2、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愈来愈大

       【举例分析】产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造成自然环境前所未有的显著变化。如: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砍伐森林等,致使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氮、臭氧、氟里昂等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改变了大气圈的组成和运行模式,造成全球气温以前所未有的速率增加,导致全球变暖。

       (1)有利的影响:改善环境,开发资源,造福于社会。(2)不利的影响:给自然地理环境带来各种破坏,甚至危及人 类自身的生存。

       四、板书提纲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一)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二)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1)古生代末期:

       (2)中生代末期:

       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标准解读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要真正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仅靠这样的解释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本条“标准”要求通过具体实例,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来加以理解。关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和本模块已涉及了许多内容,学习时只需要适当的复习和归纳;在此基础上,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关键是要落实到一定的区域,“标准”中要求的“举例”,即是指举一定的区域(最好是学生学习过的区域)为例。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还应注意其“现状”和“变化”两方面的内涵: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各要素在特征上保持协调一致,并与总体特征相统一。例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因深居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形成干旱的环境特征,其地貌、水文、植被、土壤等要素都体现出干旱环境的特征。另一方面,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为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至整体环境状态的变化,即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例如,滥伐森林和植树造林都会对地理环境带来一系列的不同影响。由此,人类在改造某环境要素时,应注意对其他要素以至整个环境所带来的可能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小到一个池塘、一块田地,大到全球,其地理环境都具有整体性,并因此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系统:系统与其外部环境存在着复杂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高中阶段自然地理部分学习的总结和提高,同时为认识人类活动的合理性以及正确处理人地关系打下基础。从空间因素看,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客观现实,但是从时间因素看,自然环境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人类活动不仅要遵循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而且应预测因人类活动影响后的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由各自然地理要素综合作用形成的,人类活动往往针对某自然地理要素并进而影响整个自然地理环境。为此,课程标准在要求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之前,单列此条“标准”要求理解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2)教学重点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

       ?

       以土壤形成为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3)教学目标

       ?

       能说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通过剖析土壤的形成与气候、生物、地形、人类活动等地理要素的关系,学会从整体角度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

       学会分析、评价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及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4)教学方法

       ?

       案例分析法、读图教学法、组织讨论法

       二、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以生物和人类活动为例,分析说明了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对整体环境演变的影响,以及整体环境演变对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影响。从中我们可以初步认识到,组成自然地理环境(即地球表层)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整体系统。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板书)

       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

       【举例分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表现一: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地理环境整体性。

       表现二: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如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以至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表现三: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组织讨论】集体完成课本P71活动题第4小题。

       如果某地植被遭受大量破坏,地理环境将发生哪些变化?

       参考答案:河流:流量变化加大,易发生洪涝;动物:物种减少;地下水:水量减少,水位下降;土壤:水土流失,土壤贫瘠。

       【承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下面我们就以土壤的形成为例,分析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土壤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不同的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乃至人类活动。从多种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可以看出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板书)

       (一)成土母质与土壤(板书)

       1、成土母质的概念和形成

       成土母质是指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后形成的结构疏松的风化物。它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

       2、成土母质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的影响(1)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

       发育在颗粒较细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含粉砂和黏粒较多,含砂粒较少。

       发育在颗粒较粗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粗,含砂粒较多,含粉砂和黏粒较少。

       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土壤:含石块较多

       发育在洪积物和冲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明显的质地分层特征

       (2)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化学元素和养分。基性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钙、铁、锰、镁含量高

       酸性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硅、钠、钾含量高

       (二)气候与土壤(板书)

       1、直接影响:气候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不断进行的水分和热量交换,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2、间接影响:气候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组织讨论】集体完成课本P73活动题第1、2小题。

       1、比较说明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区别和联系。参考答案:区别: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而成土母质是岩石的风化物,不具备肥力。联系: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并且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化学元素和养分。

       2、有人说,热带地区的土壤层厚度比温带和寒带地区的要大,这种说法对不对?说明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不对。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既与温度有关,又与降水有关。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带,化学与生物风化强,有机残体归还多,风化壳厚,因而土壤层厚度较大;干旱或寒冷地区风化壳薄,发育的土壤层也较薄。

       (三)生物与土壤(板书)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

       【组织讨论】集体完成课本P76活动题第1小题。

       1、为什么说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参考答案: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生物的参与加快了成土过程,使土壤发育不断深化,形成土壤肥力。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它对成土母质的改造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机质的积累过程;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四)地形与土壤(板书)

       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

       1、海拔高度与土壤:在山区,由于温度、降水和湿度随着地势升高的垂直变化,形成不同的垂直气候带和植被带,导致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变化。

       2、坡度和坡向与土壤:坡度和坡向可改变水、热条件和植被状况,从而影响土壤的发育。坡度 地表疏松物质侵蚀迁移速度 发育土壤厚度 陡峭的山坡 较快 薄平坦的地方 较慢 深厚

       坡向 温度状况 水分状况 阳坡 接受太阳辐射能多,温度状况好 蒸发量较大,水分状况差 阴坡 接受太阳辐射能少,温度状况差 蒸发量较小,水分状况好 【组织讨论】集体完成课本P76活动题第2、3小题。

       2、比较说明在下列土壤类型中,哪一类发育程度较好:黄河三角洲冲积土、青藏高原寒漠土、江南丘陵红壤。参考答案:黄河三角洲的冲积土是由黄河带来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堆积,并在比较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下发育而成,发育程度最好。江南丘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化学与生物化学作用较强,因而红壤发育程度较好,但在坡度较大的丘陵地区,因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较快,因而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因而这里的寒漠土发育程度较差。

       3、查阅资料,说一说黄土高原土壤的性状和成因。

       参考答案:黄土高原的黄土疏松多孔,质地均匀,垂直节理发育,直立性强,它是第四纪历史时期长期的堆积物。黄土的堆积是经过风的吹扬、搬运、堆积而成。黄土堆积之后,又受流水等影响,发生再搬运,形成黄土状堆积物。在上述各种成土因素中,母质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气候和生物则是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五)人类活动与土壤(板书)

       人类生产活动主要通过改变成土因素作用于土壤形成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生物状况的影响最为突出。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积极影响:培育出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如水稻土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消极影响:造成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消极影响

       【组织讨论】集体完成课本P76活动题第4小题。

       1、查阅资料或实地考察,说一说水稻土的性状和成因。

       参考答案:水稻土是人类生产形成的特殊土壤。它可以发育在各种自然土壤上。人们年复一年地在土壤上进行泡水耕耘、排水烤田、精整田面、轮作施肥,使大土块散碎,在土粒之间、微团聚体之间还闭蓄着一部分气体,使土壤耕作层具有一种特殊的软糊度,有利于水稻根系的发展。另外通过增施河泥,建造粘重的土壤质地,以利蓄水种稻。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板书)

       【举例分析】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然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所以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这是因为:

       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从而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2、某种单项资源,甚至单项资源的某一部分,都与其他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系统。

       3、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是相互影响的。

       4、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其他环境要素。

       三、板书提纲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

       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一)成土母质与土壤

       (二)气候与土壤

       (三)生物与土壤

       (四)地形与土壤

       (五)人类活动与土壤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课程标准

       ●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标准解读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却是绝对的。一方面,不可能找到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另一方面,再小的区域,其内部仍然存在着差异。所以,区域才可以一直逐级划分下去。由于各要素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它们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地理环境在地域分异上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本条“标准”旨在通过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从本条“标准”的要求来看,首先应通过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其次,通过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一般指地带性分布规律。对于地带性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教师也要心中有数。对于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在科学界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地理环境存在着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布规律;另一种认为,只有纬度地带性称得上地带性规律,其他都是非地带性。在高中阶段,不必拘泥于讨论此问题,可以从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域分异的角度说明,即全球范围内存在着自低纬到高纬的纬向地域分异规律;中纬度地区存在着自沿海到内陆的经向地域分异规律;高山地区存在着自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因海陆分布、地形、河湖等引起的属于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带的界线是对地理环境客观现实的反映,同时又是人为主观划分的,所以需要说明,各自然带之间的界线,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现实中总是由一种自然带的典型景观逐渐过渡到另一种自然带的典型景观。(2)教学重点

       ?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3)教学目标

       ?

       能够举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表现。

       ?

       能够结合世界自然带的分布情况,归纳、分析、比较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能分析形成的原因。

       ?

       能举例说明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和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实践意义。

       (4)教学方法

       ?

       案例分析法、读图教学法、组织讨论法

       二、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分析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并以土壤的形成为例,分析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从总体上看,全球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这个整体的不同地区,却经常表现出极为显著的地域差异,可以说地球上不可能

       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这节课我们一起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表现(板书)

       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不同的空间尺度存 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组织讨论】集体完成课本P78活动题。

       参考答案:1.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球陆地表层主要有森林自然带景观、草原自然带景观、荒漠自然带景观等。森林自然带可以分为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等;草原自然带可以分为热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荒漠自然带可以分为热带荒漠带、温带荒漠带。2.略。

       3.各自然带内部存在着差异。如教材图3-8中热带草原带内,河谷地带和地势较高的高原上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河谷地带水源充足,草类茂盛,是多种动物良好的栖息地。【举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组织学生看课本P79“阅读材料”,亲历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板书)

       1、地域分异及地域分异规律的概念 地球表层的差异性表现为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一系列地域单元,并由此产生各地域单元自然每件的差异,这就是地域分异。地域分异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就是地域分异规律。

       2.地域分异规律的具体表现

       【看书归纳】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及其成因。

       规律: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大体上沿纬线延伸、随纬度变化,呈纬向带状分布的差异。

       成因:太阳辐射能带来的热量在地球表面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即以热量为基础。【举例分析】集体完成课本P79活动题,分析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参考答案:1.从海南岛到漠河的景观变化,反映的是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因为各地景观大体上沿纬线沿伸、随纬度变化。

       2.影响纬度地带性分异的基本因素是太阳辐射能带来的热量在地球表面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

       【看书归纳】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及其成因。

       规律: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从沿海向内陆有规律地更替。

       成因:在同一纬度带内,降水量从沿海到内陆逐步降低,即以水分条件为主。【举例分析】集体完成课本P80活动题,分析干湿度地带分异 规律,并比较与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的差异。参考答案: 1.2.自然景观由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依次更替。形成原因是太阳辐射能带来的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

       3.自然景观由森林→草原→荒漠→草原→森林依次更替。形成原因是从亚欧大陆东西沿海到内陆降水量逐步降低

       【看书归纳】垂直分异规律及其成因。规律:在一定高度的山区,从山麓到山顶自然环境及其各组成要素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 成因: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随着高度上升,温度降低,降水增加,即水热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举例分析】集体完成课本P81活动题,分析垂直分异规律。

       参考答案:1.在一定高度的山区,从山麓到山顶随着水热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引起自然环境及其各组成要素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这就是垂直分异。2.(1)因为珠穆朗玛峰南坡纬度低,海拔低,相对高度大,所以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2)珠穆朗玛峰南坡降水量比北坡多,因为南坡处在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3)珠穆朗玛峰南坡处在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因而积雪量大,雪线较北坡低。【看书归纳】地方性分异规律及其成因。规律: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常常表现出有序性和重复性。

       成因: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 影响

       【举例分析】集体完成课本P82活动题,分析地方性分异规律。

       参考答案:从图3-11可以看出,在较小尺度地域内,由于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自然环境

       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就是地方性分异现象。

       三、主要陆地自然带(板书)

       陆地自然带在整个地球表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绿色植物是陆地自然带中的生产者,而植物群落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决定着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微生物)的种类与构成。因此,根据植物群落的特征可以分出不同的陆地自然带。

       分

       布 植

       被 因纬度和热量条件差异 分出的种类 森林

       自然带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大于450㎜)森林 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和寒带冻原带等 草原

       自然带 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年降水量250~450㎜)以草本植物为主 热带草原自然带、温带草原自然带 荒漠

       自然带 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小于250㎜)旱生植物(旱生小乔木、灌木、仙人掌)热带荒漠自然带、温带荒漠自然带

       四、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如:农业生产上必须注意因地制宜地确定大农业产业构成、作物构成和品种构成,确定土地利用方式。

       三、板书提纲

       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表现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垂直分异规律

       地方性分异规律

       三、主要陆地自然带

       四、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认识过程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可见宇宙:半径 140亿

       光年。

       天体系统的形成: 天体之间互相吸引,互相绕转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太阳系

       银河系

       中心天体(太阳):

       地月系: 八大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组成 地球 和 月球

       火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总星系

       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普通性: 外观位置普通

       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自身条件 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成分

       外部条件 适宜的光照和温度范围,安全的公转轨道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概念: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俞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与地球

       太阳辐射→能源

       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大气运动、水循环

       概念: 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

       太阳活动

       黑子→出现于 光球 层

       类型

       耀斑和日珥→出现于 色球 层 太阳活动与地球

       太阳风→出现于 日冕 层

       黑子与气候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周期 11 年)

       对地球的影响

       耀斑→磁暴→影响短波通信

       太阳风→极光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自转)概况 方向 自 西 向 东,从北极上空看呈 逆

       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 顺

       时针方向

       周期

       恒星 日,长 23 小时 56 分4秒,而1太阳日是地球自转 365。59,所需的时间。

       速度 角速度为 15度 /时。地球表面除点外都相等

       线速度从 赤道 向 两极 递减,南北纬60°处的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 一半。

       ①导致 昼夜 交替现象,由此,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地理意义 ②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北半球向 右 偏,南半球向 左 偏。

       ③地方时: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的时间为正午 12 时,经度 位置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东经数值越大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 大。西经反之。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 4 分钟。

       时区和区时:为了便于使用。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有

       个经度,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作 区时,又称 标准时。

       区时的计算: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1小时(东加西减)

       时区差的求法:在0时区两侧相加,同侧相减

       加减号的确定:所求地在已知地

       取加号,反之取减号

       国际日期变更线:一条大体沿

       180度 经线穿行的 日界线 线,它是为了消除因为地球球形而导致的日期换算中的不同结果而设定的,同时为了保持180°经线上同一行政归属的地方日期相同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公转)概况 轨道:是一个 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 焦点 上,每年 1 月初位于近日点,7 月初位于远日点。方向:自 西 向 东

       角速度约为每天 59分,近日点时较 快,远日点时较 慢

       周期为 恒星年,约为365 日 6 时 9 分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地球自转的轨道面叫做 赤道 面,地球公转的轨道面叫 黄道 面。地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叫 黄赤交角,约为 23.5度。也可以说,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约成 66.5度 的夹角。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引起各地正午 太阳高度 的变化,昼夜 长短的变化以及

       四季 的更替、五带 的划分等一系列地理现象。

       名称

       热 带、北温 带、南温 带、北寒 带、北温 带 五带

       划分界线: 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原因: 黄赤交角 存在,地球的 公转(自转或公转)运动。节气 时间(前后)直射点位置 移动方向 对应点 春分月 21 日 赤道 向 北

       B 夏至月 22 日 北回归线 向 南

       A 秋分月 23 日 赤道 向 南

       D 冬至 12月 22 日 南回归线 向 北

       C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高度角的概念:太阳相对于 地平面的高度角 地理意义

       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时 12 时时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在 直射点所在 的纬线最大,向 南、北两侧逐渐降低。

       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在哪一个半球,哪个半球的白昼就 长,而且纬度越高,白昼越 长,在极圈以内的地区还可能出现 极昼 现象。另一个半球的情况相反,赤道 各地的昼夜长短,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四季的更替: 中 纬度地区明显。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 白昼时间较长 和 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的季节化。夏季是一年中 白昼 较长,正午太阳高度 较大的季节,冬季反之。春秋两季是过渡。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一、地球外部圈层

       划分依据:地震波

       纵波(P波):能在 固体液体 中传播,速度较 快

       横波(S波):只能在 固体 中传播,速度较 慢

       划分界面

       莫霍面:距离地表约 17 千米,往下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 增大

       古登堡面:距离地表约 2900 千米,纵波传播速度明显 减小,横波则突然消失

       位置:莫霍面以上

       厚度:平均约17千米,变化规律:大陆较厚,约33千米,海洋较薄,约6千

       地壳

       米。海拔越高,厚度 大。

       组成:含量最多的3种元素是 氧硅铝 ; 石英 矿物在地壳中分布最广

       结构: 上层为 硅铝 层,相对密度较 小,分布不连续。

       下层为 硅镁 层,相对密度较 大,分布连续。

       位置: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

       结构: 上地幔

       具有 固态 特征,地幔

       下地幔

       岩石圈: 地壳 和 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组成。

       软流层:位于上层地幔中,一般认为可能是 岩浆 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位置:古登堡面以下

       地核

       组成: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 铁 和 镍

       结构: 外核

       呈 液态 或 熔融 状态

       内核

       呈 固 态

       二、地球外部圈层

       大气圈

       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 下降。一般把2、3000千米这个高度作为大气圈的上界。水

       圈

       由 液态 水、固态 水和 气态 水组成。按照存在位置可分为 海洋 水、陆地 水、大气 水和 生物 水,其中 陆地 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生物圈

       生物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

       (一)矿物

       概念: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 单质 或 化合物

       矿产: 矿物 在自然界富集到有开采价值时,就称为矿产。

       气态

       如

       天然气

       矿物的基本存在形式有三种

       液态

       如

       石油,贡

       固态

       如

       石英,是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

       矿物的分类:金 属 矿

       常见的有 赤铁矿,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

       等。非金属矿

       常见的有 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滑石和磷灰岩等,其

       中,以 能源 矿物和 宝石 矿物最为重要。

       (二)岩石

       概念:岩石是岩石圈(地壳)中体积较大的 固体矿 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 矿物 组成。岩浆岩:岩浆冷凝而成,可分为

       侵入岩,如 花岗岩 ; 喷出岩,如 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

       分类:

       沉积岩:裸露在地表的岩石经过 风化 而形成。如 分解、搬运、沉积、固结。

       沉积岩有两个突出的特征: 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

       变质岩:由于岩石存在的条件,如 温度、压力 等产生变化,导致岩石原先的 结构、化学成分 等发生变化而形成。

       如花岗岩→片麻岩、石灰岩→大理岩、砂岩→石英岩、页岩→板岩 背下来: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

       沉积岩:石灰岩,砂岩,砾岩,页岩

       变质岩: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

       二、地壳物质的循环

       (一)地质循环

       概

       念:是指

       岩石圈 和其下的 软流层 之间的大规模物质循环。

       能量来源: 推动地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 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 产生的热能。产生影响:在地质循环过程中,有一些地方岩石圈不断地 诞生,在另一些地方岩石圈则 消亡。

       (二)岩石的转化

       a岩浆→岩浆岩: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伴随 冷却凝结 作用而形成;

       b已经形成的岩石→沉积岩:在地表外力的 分解、搬运、沉积、固结 作用下形成; c已经形成的岩石→变质岩:经 内力变质 作用形成;

       d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地幔深处)被高温重熔成为新的岩浆。在空格内填上岩石名称,并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作用形式名称

       第二节

       地球的表面形态

       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作用形式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作用

       地球内部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使趋于不平整 外力作用

       太阳能 地壳表层物质破坏、搬运、堆积、使趋于平整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岩石圈由 6 大板块的组成,板块处在 运动(运动或静止)当中,(2)板块相向运动,就会 碰撞(碰撞或张裂)。板块相对运动,就会 张裂(碰撞或张裂)。

       (3)我国成为世界多火山地震国家的原因: 位于板块交接地带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褶皱 :岩层的一系列波状弯曲。形成的原因: 地壳 运动、内力 作用。岩层上凸的称为

       背斜、岩层下凹的称为 向斜。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原理: 褶皱 作用。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理: 外力 作用。

       (2)断层 :岩层断裂后发生明显位移。

       上升一侧往往形成 地垒,如我国的 华山。

       下降一侧往往形成 地堑,如我国的 吐鲁番盆地、渭河谷地。(3)现实指导意义: 背斜 储油、向斜 储水;背斜 下方建隧道。

       (三)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三、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流水的侵蚀地貌: 喀斯特地貌、黄土高原的 千沟万壑 地貌等。

       流水的堆积地貌:河口附近三角洲,河流中下游 凸(凹、凸)岸形成 冲积平原,山口 洪积扇。

       风力的侵蚀地貌: 风蚀蘑菇、风蚀城堡。

       风力的堆积地貌: 沙丘 的形成, 黄土高原 的形成。

       四、人类活动和地表形态

       第三节

       大气环境

       (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垂直分层依据: 大气各层不同的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

       对流层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 减少,原因是 对流层的热源是地面辐射。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平流层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 增加,原因是平流层的臭氧层吸收紫外线增温。

       适合于高空飞机飞行。

       高层大气

       高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先是降低,一定高度后又上升很快。

       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

       有选择性 性。平流层 臭氧 吸收紫外线;对流层

       水,二氧化碳 吸收红外线;

       反射

       无选择性 性。

       散射

       有选择性 性,波长较短蓝色光最容易被散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有: 纬度因素(太阳高度问题)、下垫面因素。

       第三节

       大气环境

       (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原理: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差异分布,造成不同地区 气温 不同,导致水平方向上的 气压 差

       异,引起大气运动

       受热上升

       形成:地面冷热不均

       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的 气压 差异→水平运动

       冷却下沉

       形成热力环流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

       水平气压梯度力:原动力(垂直于 等压 线,高 压指向 低 压)风向与等

       风向和等 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北半球向 右,南半球向 左)压线 垂直

       压线 呈夹角

       摩擦力:(近地面、方向与风向 相反)

       (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形成因素: 热力 因素,如 赤道 低气压带和 极地 高气压带

       动力 因素,如 副极地 低气压带和 副热带 高气压带

       低纬环流和信风带(0°~30°)情况

       中纬环流和西风带(30°~60°)高纬环流和极地东风带(60°~90°)地面表现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以赤道低压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之间为风带

       (四)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移动原因: 太阳直射点 随季节而变化的南北移动

       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 北 移,冬季 南 移。南半球则相反

       第三节

       大气环境(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海陆 热力 性质差异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 北半球气压带被分隔成一系列的 气压 中心,因为北半球 陆地 面积较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 时间 亚洲大陆 北太平洋 北大西洋 7月 亚洲 低压(印度 低压)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1月 亚洲 高压(蒙古-西伯利亚 高压)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 带 状分布,因为南半球的 海洋 面积占优势(2)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季风环流形成因素:海陆分布和 气压带风带 的季节移动

       概念: 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 季节 有显著改变的现象。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亚洲

       东 部和 南 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冬季

       亚洲高压流向阿留申低压:东亚--西北 季风

       亚洲

       亚洲高压流向赤道低压:南亚--东北 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季风

       夏季

       夏威夷高压吹向印度低压:东亚--东南 季风

       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南亚-西南 季风-→气压带、风带的季

       节移动

       第三节

       大气环境

       (四)--常见的天气系统

       四、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与天气

       1、气团:

       概念:指位于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物理 性质相对均匀的大团空气。分类:暖气团:比下垫面温度 高 的气团。

       冷气团:比下垫面温度 低 的气团。

       2、锋面系统

       概念:冷暖气团之间的交界面 分类 概念 过境时天气 过境后天气 实例 冷锋

       冷 气团主动向

       暖 气团移动

       阴天大风降温降水

       等天气,雨区主要在锋后 气温和湿度 降低、气压 升高、天气转晴 冬季的寒潮

       暖锋

       暖 气团主动向

       冷 气团移动 云、雨(多为 连续 性降水)等天气现象,雨区多在锋前 气温 升高、气压 降低、雨过天晴 春、夏南方降水

       (二)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

       1、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 气流状况 气压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天气状况 实例 气旋

       低 气压 四周向中心 辐合(北逆南顺)

       向上

       多阴雨

       台风 反气旋

       高 气压 中心向外 辐散

       (北顺南逆)

       向下

       多晴朗

       伏旱

       2、锋面气旋系统与天气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一、水循环 概念: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 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 运动 形态和 物理 状态的变化。

第三篇:高中地理必修二

       高中地理必修二

       一、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原始型: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现代型:三低(发达国家)、传统型:“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②加强文化交流 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

       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第二章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二、城市化

       1、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①

       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①

       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②

       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③

       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四、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城郊热力环流、大气污染严重(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城市”

       ①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

       ②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

       ③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第三章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一、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温室农业、梯田、施肥、浇水。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地租、政策、劳动力)★市场决定着农业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条件(特别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

       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农药)

       ★培育良种(高产、耐旱、耐寒、耐储存等品种):有利于扩大种植面积。★机械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施用化肥、农药等: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2)主要品种:小麦、玉米(旱地作物,便于机械化生产)。(3)形成条件(区位优势):★自然条件:地势平坦,耕地广阔,地广人稀。★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发达,技术水平高 ★技术条件:机械化程度高。

       (4)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家庭农场为主

       2、水稻种植业:

       (1)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

       (2)区位条件:①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②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利于耕作③劳动力:(属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④历史: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3)特征: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商品率低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

       3、混合农业

       (1)主要是牲畜和谷物的混合农业。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主要是渔业与林业的混合农业。

       (2)分布:欧洲、北美、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等。(3)特点(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牧羊带”为例)① 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互惠互利: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畜牧业为种植业提供肥料 ★休耕和轮作、(有利于恢复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种植、牧场。

       ② 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小麦农忙(播种5—6月、收割11—12月)正式放牧的闲时。③ 灵活的生产选择:根据市场确定是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4)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①气候:气候温暖湿润②地形:平坦开阔③土壤:土壤肥沃④水源:灌溉条件好

       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②交通便利③市场广阔,面向国际市场④机械化水平高⑤科技水平高⑥政府鼓励扶持

       4、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地区(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2).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3).区位条件:①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③距海港近、水陆交通便利。

       (4)措施:①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的研究②围栏放牧,划区轮牧③开辟水源,种植饲料④改善交通条件

       4、其他农业地域类型 地域类型 分布地区 形成原因 主要特点 迁移农业

       某些原始部落地区

       生产力水平低,“刀耕火种” 影响生物多样化;气候恶化 乳畜业

       发达国家,我国大城市周围等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大城市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对牛奶及其制品的需求量大 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 受城市分布的影响大; 集约化程度高等。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原料、土地、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交通、政策、技术、动力(能源)工农业基础 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1、经济效益 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记忆] 类型名称 典型工业部门 优势发展地区 原料指向型工业

       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 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 市场指向型工业

       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 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动力指向型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 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2、社会效益[了解] 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国防的需要: 个人偏好的影响:工业惯性的影响:

       3、环境效益[理解 记忆] 读课本《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图》,分析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应如何选择?分析过程:某工厂——污染类型——如何治理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理解记忆] 1.工业联系

       (1)投入——产出的联系

       第一种是甲企业的产出是乙企业的投入。如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制造。同一工厂中不同工序之间的联系也属于这种联系方式,如生产流水线。(2)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

       有些工厂相互之间并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工厂之间这种空间联系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等,如某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不同工业企 业

       3)信息联系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1、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的形成

       (1)导致集聚的主导因素: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廉价劳动力;资源和能源分布等。

       (2)集聚的效益(作用)——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利润)① 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② 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③ 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④ 有利于集中处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2、工业分散和工业地域联系

       (1)工业分散的原因: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如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寻找最佳区位)。

       (2)工业分散的条件:①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方便、快捷、廉价;② 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世界的“同时性”。4.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理解记忆]

       1、主要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传统工业区的特征[记忆] ⑴一般是在丰富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 ⑵以大型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

       二、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读课本图)1.发展的区位特点[记忆](1)丰富的煤炭资源(2)离铁矿较近(3)充沛的水源(4)便捷的交通(5)广阔的市场 2.衰落的主要原因[记忆]

       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开始衰落,其原因是:

       (1)生产结构单一

       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3)世界性钢铁过剩(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5)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3.综合整治措施[记忆]凡世界区域的传统工业都可借鉴

       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则,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A、调整工业结构(扩大单个厂矿的生产规模,新建或引入技术水平高的中小型企业)B、调整工业布局(向西部和南部拓展;钢铁工业向沿海转移)C、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科技和教育、工业旅游、金融服务业)D、优化环境

       4、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区)的转型: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来说,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城市资源(无论是矿产、土地和人力资源)都各不相同,因此不能走一条固定的模式,要按照自身的特点进行经济转型。如山西大同转型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旅游、煤炭的深加工和新兴工业,河南平顶山的转型方面除煤化工外海发展盐化工。

       这类型的城市或区域转型出路:可以借鉴德国鲁尔区的整治措施,一般的规律:(1)优化产业结构,(2)立足本地区位优势,培育优势产业(3)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旅游业

       三、新兴工业区的概念、分布[理解记忆]

       1、概念: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发达国家的一些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2、主要分布: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日本的“硅岛”(九州岛)

       四、意大利新兴工业区(读课本图)

       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记忆] ①

       大批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当地条件;

       ② 20世纪70年代原料 和能源大幅度涨价是发展的国际条件; ③

       国内条件

       发达的信贷体系 ④ 意大利高度开放的经济 ⑤ 政府的大力支持

       2.独特的发展模式—工业小区(1)概念

       指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生产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非生产企业之间)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根据现代经营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信赖、比较稳固的 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2)作用

       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3、温州工业可以借鉴的地方:(1)企业间相互交流与协作(2)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3)提高生产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五、美国“硅谷”(读课本图)—— 微电子工业为主导[理解记忆] 1.特点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兴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1)

       人才:从业人员水平高(2)

       产品:研发费用高;(3)

       增长和更新速度快;(4)

       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2.崛起原因[记忆](1)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旧金山东南部

       (2)气候宜人。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3)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

       (4)便捷的交通,通达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航空港)。(5)军事订货:特殊的条件!(美国国防部)世界区域内的高科技产业的区位因素:(1)地理位置(2)环境因素(3)交通因素(4)科技人才因素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一、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理解记忆] 运输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管道运输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货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煤浆及其它矿浆。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运量很大。

       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二、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趋势:

       分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发展趋势:交通运输不仅日益网络化、国际化,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

       三、[理解记忆] 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地形条件和地质条件)

       2、社会因素(人口和城市)

       3、经济因素(主导因素和决定性因素)

       4、技术因素(作保障)

       a.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以京九铁路为例(1、合理布局交通网,2、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b.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2、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e.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条件,长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航行的空间,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积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四、重要的交通运输网[记忆]

       1、铁路网(文科要求)五横:

       京包—包兰

       陇海—兰新线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

       滨洲—滨 南昆 七纵

       京沪

       京九

       京哈

       京广 焦枝—枝柳

       宝成—成昆

       兰青—青藏

       2、修建铁路的意义作用:

       政治战略意义——(1)有利于人民的交往和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2)有利于巩固国防安全。

       经济意义——(1)促进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2)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促进沿线经济发展。(3)完善交通铁路网

       四、如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状况:(1)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完善道路网(2)以自行车代步出行(3)禁止大货车进市中心,在市中心小汽车实行单双日行驶制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记忆] 时期 人类思想 人地关系 采猎文明 崇拜自然 人地基本协调 农业社会 利用自然

       对抗性增强,环境受到破坏 工业革命 征服自然

       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 新技术革命

       人类谋求协调发展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直面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产生 [理解记忆] 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一定的容纳和清除能力(环境自净能力)。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2、环境问题的表现:[记忆](1)资源短缺(2)生态破坏(3)环境污染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海洋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生态破坏(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和臭氧的破坏、资源的枯竭、生物物种的减少)两大类。

       3、环境问题的分布:[记忆] 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较发达地区严重(其原因是:环境承受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经济、技术水平落后;发达国家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

       三、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的防治:[理解记忆] 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从总体上,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

       2、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它既满足其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它的内涵概括为: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课本图)(2)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必然性:[记忆] 1)大的人口压力

       2)资源短缺

       3)深刻的环境危机

       2、途径——循环经济是重要途径。[记忆] 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1)循环经济在工业中的表现形式是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能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2)循环经济在农业中主要表现为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它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形成经济上和生态上的良性发展。留民营村是“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

       所采取主要措施:调整产业机构,开展综合利用,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

       3、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2、转变发展模式

       ①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为目的。后果:使人类的社会生产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人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

       ② 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改变传统的以“高投人、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人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以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消耗。

       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绿色食品市场应采取什么措施前景才会更广阔?:(1)加强对绿色食品的宣传和扶持(2)努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降低产品价格(3)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健康观念、消费观念,促进绿色食品的发展

第四篇: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2--全套教案

       《遗传与进化》

       人类是怎样认识基因的存在的? 遗传因子的发现 基因在哪里?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是什么? 基因的本质

       基因是怎样行使功能的? 基因的表达

       基因在传递过程中怎样变化? 基因突变与其他变异 人类如何利用生物的基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生物进化历程中基因频率是如何变化的?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主线一:以基因的本质为重点的染色体、DNA、基因、遗传信息、遗传密码、性状间关系的综合;

       主线二:以分离规律为重点的核基因传递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

       主线三:以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自然选择为重点的进化变异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隐性遗传因子 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 杂合子 相对性状 显性遗传因子 显性性状

       一、孟德尔简介

       二、杂交实验

       (一)1956----1864------1872

       1.选材:豌豆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纯种

       性状易区分且稳定 真实遗传

       2.过程:人工异花传粉 一对相对性状的 正交

       P(亲本)高茎 DD X 矮茎dd 互交 反交

       F1(子一代)高茎 Dd 纯合子、杂合子

       F2(子二代)高茎 DD :高茎 Dd :矮茎dd

       : 2 : 1 分离比为3:1

       3.解释

       ①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区分大小写)②因子成对存在。③配子只含每对因子中的一个。④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4.验证 测交(F1)Dd X dd F1是否产生两种

       高 1 : 1 矮 比例为1:1的配子

       5.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三、杂交实验

       (二)1. 黄圆 YYRR X 绿皱yyrr 黄圆YyRr 黄圆Y_R_ :黄皱Y_rr :绿圆yyR_ :绿皱yyrr 亲组合 9 : 3 : 3 : 1 重组合

       2.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四、孟德尔遗传定律史记

       ①1866年发表 ②1900年再发现

       ③1909年约翰逊将遗传因子更名为“基因” 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

       △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基因型 环境条件。

       五、小结

       后代性状分离比 说明: 1 杂合子 X 杂合子: 1 杂合子 X 隐性纯合子: 0 纯合子 X 纯合子 ;纯合子 X 显性杂合子

       1.2.

       n对基因杂交 F1形成配子数 F1配子可能的结合数 F2的基因型数 F2的表现型数 F2的表型分离比 1 2......2 4......4 16......3 9......2 4......3:1 9:3:3:1......2n 2n 4n 3n 2n(3 1)n

       第二章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依据:基因与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基因在染色体上 证据:果蝇杂交(白眼)伴性遗传:色盲与抗VD佝偻病 现代解释:遗传因子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一、减数分裂

       1.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2.过程

       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联会成 着丝点分裂

       精原 复制 初级四分体(交叉互换)次级 单体分开 精 变形 精 细胞 精母 分离(自由组合)精母 细胞 子

       染色体 2N 2N N 2N N N DNA 2C 4C 4C 2C 2C C C

       3.同源染色体

       A a Bb ① 形状(着丝点位置)和大小(长度)相同,分别来自父方与母方的②一对同源染色体是一个四分体,含有两条染色体,四条染色单体

       ③区别:同源与非同源染色体;姐妹与非姐妹染色单体 ④交叉互换

       4.判断分裂图象

       奇数 减Ⅱ或生殖细胞 散乱 中央 分极 染色体 不 有丝

       有 配对 前 中 后

       偶数 同源染色体 有 减Ⅰ 期 期 期

       无 减Ⅱ

       二、萨顿假说

       1.内容:基因在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2.依据: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①在杂交中保持完整和独立性 ②成对存在 ③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④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 3.证据: 果蝇的限性遗传 红眼 XWXW X 白眼XwY XW Y 红眼 XWXw 红眼XWXW :红眼XWXw:红眼XW Y:白眼XwY

       ①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②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4.现代解释孟德尔遗传定律

       ①分离定律: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独立地遗传给后代。②自由组合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三、伴性遗传的特点与判断

       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遗传特点 实例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隔代遗传,患者为隐性纯合体 白化病、苯丙酮尿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代代相传,正常人为隐性纯合体 多/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隔代遗传,交叉遗传,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色盲、血友病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代代相传,交叉遗传,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抗VD佝偻病 伴Y染色体遗传病 传男不传女,只有男性患者没有女性患者 人类中的毛耳

       四、遗传图的判断 致病基因检索表

       A1 图中有隔代遗传现象.................................隐性基因

       B1 与性别无关(男女发病几率相等)............常染色体

       B2 与性别有关

       C1男性都为患者.................................Y染色体

       C2男多于女.......................................X染色体

       A2 图中无隔代遗传现象(代代发生)..................显性基因

       D1与性别无关.......................................常染色体

       D2与性别有关

       E1男性均为患者.................................Y染色体 E2女多于男(约为男患者2倍)...............X染色体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证据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基因的 是控制生物性状的最基本单位;

       双螺旋 DNA的结构 本质 其中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 序代表的遗传信息。

       半保留 DNA的复制

       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体内转化 1928年 英国 格里菲思

       ① 活R,无毒 活小鼠

       ② 活S,有毒 小鼠 死小鼠;分离出活S

       ③ △杀死的S,无毒 活小鼠

       ④ 活R △杀死的S,无毒 死小鼠;分离出活S 转化因子是什么?

       (2)体外转化 1944年 美国 艾弗里 多糖或蛋白质 R型

       活S DNA R型 培养基 R型 S型 DNA水解物 R型 转化因子是DNA。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1952年赫尔希、蔡明 电镜观察和同位素示踪 32P标记DNA

       35S标记蛋白质 DNA具有连续性,是遗传物质。

       3.烟草花叶病毒实验 RNA也是遗传物质。

       二、DNA的分子结构

       1.核酸 核苷酸 核苷 含氮碱基:A、T、G、C、U

       磷酸 戊糖:核糖、脱氧核糖

       2.1950年鲍林 1951年威尔金斯 富兰克林 1952年查哥夫

       3.DNA的结构

       ①(右手)双螺旋 ② 骨架

       ③ 配对:A = T/U G = C

       4.特点

       ①稳定性: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稳定不变 ②多样性: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各异

       ③特异性:每个DNA都有自己特点的碱基对排列顺序

       5.计算

       1.在两条互补链中的比例互为倒数关系。2.在整个DNA分子中,嘌呤碱基之和=嘧啶碱基之和。3.整个DNA分子中,与分子内每一条链上的该比例相同。

       三、DNA的复制

       1.场所:细胞核; 时间:细胞分裂间期。2.特点:① 边解旋边复制 ②半保留复制

       3.基本条件:① 模板:开始解旋的DNA分子的两条单链;

       ② 原料:是游离在核液中的脱氧核苷酸;

       ③ 能量:是通过水解ATP提供;

       ④ 酶:酶是指一个酶系统,不仅仅是指一种解旋酶。4.意义: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四、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基因是DNA片段,是不连续分布在DNA上,是由碱基序列将其分隔开;

       它能控制性状,具有特定的遗传效应。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基因结构 ①联系:编码区 非编码区

       ②区别 原核:编码区是连续的、不间隔的。

       真核:编码区可分为外显子和内含子,故是间隔的、不连续的。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有遗传效应 控制 mRNA 蛋白质 的DNA片段 基 蛋白质结构 性状 影响 环境 是控制生物 因 酶的合成 控制代谢 的基本单位 中心法则

       一、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1.转录

       (1)在细胞核中,以DNA双链中的一条为摸板合成mRNA的过程。

       (2)① 信使(mRN A),将基因中的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上,是链状的; RNA ② 转运RNA(tRNA),三叶草结构,识别遗传密码和运载特定的氨基酸;(单链)③ 核糖体RNA(rRNA),是核糖体中的RNA。(3)过程(场所、摸板、条件、原料、产物、去向等)

       2.翻译

       (1)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氨基酸以mRNA为摸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2)实质:将mRNA中的碱基序列翻译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3)(64个)密码子: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

       其中AUG,这是起始密码;UAG、UAA、AGA为终止密码。

       (4)遗传信息

       ① 狭:基因中控制遗传性状的脱氧核苷酸顺序。

       ②广:子代从亲代获得的控制遗传性状的讯号,以染色体上DNA的脱氧核苷酸顺序为代表。③ 中心法则:

       (5)翻译过程

       三、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1.

       DNA RNA 蛋白质(性状)

       脱氧核苷酸序列 核糖核苷酸序列 氨基酸序列 遗传信息 遗传密码

       2.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

       (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白化病等。(2)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等。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不可遗传的

       变异 基因突变 物、化、生 诱变育种 可遗传的 基因重组 杂交育种 染色体变异 多倍体、单倍体育种

       一、基因突变

       1.定义: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2.时间: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的DNA复制时

       3.外因:物理、化学、生物因素 内因:可变性

       4.特点:①普遍性 ②随机,无方向性 ③频率低 ④有害性

       5.意义:①产生新基因 ②变异的根本来源 ③进化的原始材料

       6.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

       二、基因重组

       1.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或后期

       2.意义:①产生新的基因型 ②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 ③对进化有意义

       三、染色体变异

       1. 缺失 1917年 猫叫综合症 果蝇的缺刻翅

       结构的变异 重复 1919年 果蝇的棒状翅

       易位 1923年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倒位

       数目结构的变异 : 个别染色体;染色体组的增加与减少

       2.染色体组

       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的染色体。如:人的为22常 X或22常 Y

       △染色体组型(核型),是指某一种生物体细胞种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如:人的核型:

       46、XX或XY

       3.一倍体 雌性配子 二倍体

       单倍体 直接发育 合子 生物体

       多单倍体 雄性配子 多倍体(秋水仙素)

       四、人类遗传病 1.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

       隐性基因 镰刀型贫血、白化病、先天聋哑 红绿色盲

       单基因遗传病 显性基因 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抗VD佝偻病

       多基因遗传病 : 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哮喘病、青少年糖尿病

       染色体异常 :21三体综合症 2. 危害 婚前检测与预防 遗传咨询

       监测与预防 产前诊断 :羊水、B超、孕妇血细胞检查、基因诊断

       3.人类基因组计划(HGP):人体DNA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

       ①提出:1986年美国的生物学家杜尔贝利

       ②主要内容:绘制人类基因组四张图: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转录图

       ③1990年10月启动

       ④1999年7月中国参与,解读3号染色体短臂上3000万个碱基,占1%。

       ⑤2000年6月20日,初步完成工作草图

       ⑥2022年2月,草图公开发表 ⑥2022年圆满完成 △直系血亲是指从自己算起向上推数三代和向下推数三代;,△旁系血亲是指与(外)祖父母同源而生的、除直系亲属以外的其他亲属。

       △基因诊断是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做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鉴定被检测标本的遗传信息,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

       △基因治疗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第六章 育种方法

       单倍体

       选择育种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多倍体 转基因

       一、比较四中育种

       常规育种 诱变育种 多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处理 P F1 F2 在F2中选育 用射线、激光、化学药物处理 用秋水仙素处理

       萌发后的种子或幼苗 花药离体培养 原理 基因重组,组合优良性状 人工诱发基因 突变 破坏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诱导花粉直接发育,再用秋水仙素 优 缺

       点 方法简单,可预见强,但周期长 加速育种,改良性状,但有利个体不多,需大量处理 器官大,营养物质 含量高,但发育延迟,结实率低 缩短育种年限,但方法复杂,成活率较低 例子 水稻的育种 高产量青霉素菌株 无籽西瓜 抗病植株的育成

       二、基因工程 提取目的基因 剪刀:限制性内切酶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质粒、噬菌体、病毒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酵母菌和细胞等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 :受体细胞表现出特定的性状

       第七章 进化论

       拉马克 : 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达尔文 :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自然选择学说)基本单位:种群 实质:基因频率的改变 原材料:突变与重组

       现代进化理论 形成物种 决定方向:自然选择 必要条件:隔离

       生物多样性: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协同论(残酷竞争VS协同进化)中性学说(偶然VS必然)补充 间断平衡(渐进VS突进)灾变论(渐灭VS突灭)

       一、生物进化

       研究生物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如 ① 生物界的产生与发展:生命、物种、人类起源 ② 进化机制与理论:遗传、变异、方向、速率 ③ 进化与环境的关系 ④ 进化论的历史:流派与论点

       二、现代进化理论的由来

       1.神创论 物种不变论(上帝造物说)

       2. 法国 拉马克 1809年《动物哲学》

       ①生物由古老生物进化而来的 ②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③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与获得性遗传。

       3.英国 达尔文 1859年《物种起源》自然选择学说 过度繁殖与群体的恒定性 有限的生活条件 生存斗争 遗传和变异

       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 获得性遗传 新类型生物

       4.现代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内容

       三、现代进化理论的内容

       突变 等位基因 有性生殖 基因重组 不定向变异 选择 微小有利变异 多次选择、遗传积累 显著有利变异 基因频率的改变 新物种 定向进化

       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4.物种:能在自然条件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种群 小种群(产生许多变异)新物种

       全书小结

       一、从亚显微结构水平到分子水平

       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遗传信息→mRNA→蛋白质(性状)

       [例] 间要论述染色体、DNA、基因、遗传信息、遗传密码、蛋白质(性状)和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简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DNA的主要载体,而不是全部载体,因其还存在于真核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原核生物和病毒中的DNA不位于染色体上,DNA是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

       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控制生物性状的片段叫基因,DNA分子也存在没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基因间区,DNA上有成百上千个基因。基因位于DNA分子上,也位于染色体上,并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占据一定的“座位”(位点),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随染色体的移动而移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互换,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是基因的三个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DNA分子基因上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叫遗传信息,并不是DNA分子上所有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叫遗传信息(基因间区不含有遗传信息),基因所在的DNA片段有两条链,只有一条链携带遗传信息叫有义链,另一条配对链叫无义链,DNA双链中的一条链对某个基因来说是有义链,而对另一个基因来说,可能是无义链。

       遗传密码是指在DNA的转录过程中,以DNA(基因)上一条有义链(携带遗传信息)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G-C)形成的信使RNA单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遗传学上把信使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叫“密码子”,也叫“三联体密码子”,和遗传密码的含义是一致的,应当注意,20种氨基酸密码表中每个氨基酸所对应三个字母的碱基排序是指定位在信使RNA上的,并不是位于DNA或转运RNA(叫反密码子)上碱基排列顺序。

       性状是指一个生物的任何可以鉴别的形态或生理特征,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由蛋白质体现出来。生物的性状受基因控制,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体现的。

       DNA分子中碱基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一个DNA分子中的一条多核苷酸链有100个四种不同的碱基,它们的可能排列方式是4100种。而事实上DNA分子中碱基数量是成千上万,其可能的排列方式几乎是无限的。DNA分子的多样性,可以从分子水平上说明生物的多样性和个体之间的差异的原因。

       二、以人类遗传病为例分析遗传的三个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例] 下图是六个家族的遗传图谱,请据图回答:

       (1)可判断为 X 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的是图 ;

       (2)可判断为 X 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的是图 ;

       (3)可判断为 Y 染色体遗传的是图 ;

       (4)可判断为常染色体遗传的是图。

       [解析] 按Y染色体遗传→X染色体显性遗传→X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顺序进行假设求证。

       D图属Y染色体遗传,因为其病症是由父传子,子传孙,只要男性有病,所有的儿子都患病。

       B图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因为只要父亲有病,所有的女儿都是患病者。C和E图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因为C图中,母亲患病,所有的儿子患病,而父亲正常,所有的女儿都正常;E图中,男性将病症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

       A和F图是常染色体遗传,首先通过父母无病而子女有患病者判断出是隐性遗传,再根据父母无病,而两个家系中都有女儿患病而判断出是常染色体遗传。

       [例] 下图为某家族性疾病的遗传图谱。请据图回答:若Ⅲ1与Ⅲ5近亲婚配,他们的孩子患此病的概率为(基因符号用A、a)表示。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系谱图的分析判断和简单概率计算能力,解题关键为运用多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去分析人手。

       (1)在该遗传系谱中,发病率比较高,占子代的1/2,且子代之中有患者,则双亲之中必定有患者,儿子是患者则其母必定是患者,且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所以该病的遗传为显性伴性遗传。

       (2)Ⅲ1个体的父亲表现型正常,是隐性个体,基因型为XaY,他的X染色体上的基因必定遗传给他女儿Ⅲ1个体,Ⅲ1个体又表现为患者,所以Ⅲ1个体的基因为XAXa,Ⅲ5个体为隐性个体,基因型XaY。(3)画遗传图解(略),Ⅲl与Ⅲ5婚配,他们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2。

       三、以染色体概念系统为例,分析染色体与遗传变异进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例] 下图是我国育种专家鲍文奎等培育出的异源八倍体小黑麦的过程图。

       (1)A、B、D、R四个字母代表。

       (2)Fl之所以不育,是因为。

       (3)F1人工诱变成多倍体的常用方法是。

       (4)八倍体小黑麦的优点是。

       (5)试从进化角度,谈谈培育成功的重要生物学意义。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运用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异的原理,联系减数分裂、受精作用、远缘杂交、秋水仙素作用机制,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等众多相应知识点综合分析解答。阐明有利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通过人工选择加快培育新物种的进程这一观点。

       答案(1)4个染色体组(2)F1产生配子时,染色体不能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3)秋水仙素处理植物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生长点,使其染色体加倍(4)耐土地贫瘠、耐寒冷、面粉白、蛋白含量高(5)我国育种专家鲍文奎教授培育成功的小黑麦品种,是人工创造异源多倍体很成功的实例。小黑麦本来是自然界没有的物种,科学家利用远缘杂交,通过人工选择在短短的十几年就创造出这个新物种。若靠大自然的恩赐,通过自然选择形成高等植物的一个新物种需要漫长的时间。由此可见,人工选择大大地加快了物种的进化。

       ☆生物的遗传是细胞核与细胞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1.细胞质遗传

       ①主要特点:母系遗传;后代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②原因: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减数分裂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

       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到卵细胞中。

       ③物质基础: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质结构中的DNA。

       2.从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

       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

       ②如绵羊的有角和无角。这种影响是通过性激素起作用。

第五篇: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数量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和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

       3、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自然增长率 原始社会

       传统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 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初期

       过渡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18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 发展中国家20世纪中期-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的部分发达地区

       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森林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人口容量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第三节 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判断: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永久性 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对人口迁出地: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人口增加,人才的流入,有利于经济发展

       二战前

       迁移原因

       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 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 特 点 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

       2.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 迁移路线

       1. 洲人到美洲、非洲 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3.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美洲 二战后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二战后 迁移原因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特 点

       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

       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外籍工人)迁移路线

       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 2.南亚、南欧、非洲人到西亚打工

       3.南欧、非洲人到西欧 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气候,土壤,水源,地形,资源 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讯发展政治:政策。战争,政治中心变更,社会:教育。家庭婚姻。宗教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区位因素

       自然:地形平原,高原,山谷 气候:中低纬(温度)。沿海(降水)人文:矿产。交通。旅游。政治。宗教。科技。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 迁移原因 : 1.计划经济体制 2.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特点: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河流,供水,运输,军事 迁移方向: 1.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 2.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 迁移原因:改革开放政策 特点:自发迁移

       迁移方向:1. 内地到沿海 2. 山区到平原

       3. 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民工潮”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一节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区位因素

       自然:地形平原,高原,山谷 气候:中低纬(温度)。沿海(降水)河流,供水,运输,军事

       人文:矿产。交通。旅游。政治。宗教。科技。

       城市等级越大,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多,级别越高。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城市化的标志: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近期速度慢,开始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尚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发展快,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区域联系

       生产协作联系:工序—协作(布)工业聚集 部件—生产(车)工业分散 商贸联系:区域贸易。国际贸易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热量,光照,降水量。地形、土壤,河流

       科技:劳动力,科技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种植水稻区位条件:

       ①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②地形:平原地区,地势低平③人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④科技

       特点: ①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②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④水利工程量大。

       第三节 工业区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原料指向型工业 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 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 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 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小

       OA商业付租能力最强 AB住宅付租能力最强 BC工业付租能力最强

       市场指向型工业 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 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动力指向型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 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工业布局:1.远离河流上游2.分布在盛行风下风向3.盛行风垂直郊外4.最小风频上风向 工业联系(1)投入——产出(工序)(2)轻,薄,短,小(部件)

       第四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运输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输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问题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 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 生态破坏问题 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物种的减少资源的枯竭、自然资源衰竭问题

       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部分资源短缺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 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 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古代 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合一

       现代 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生态和和谐论→可持续发展论(20世纪80s)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它既满足其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发展的观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权利的观念 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 2.转变发展模式 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