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案例:惠普公司的企业文化

第一篇:9-案例:惠普公司的企业文化

       案例:惠普公司的企业文化

       在美国,惠普公司是一个比较好的例证。

       1939年,在加利福尼亚州帕罗奥托城的一个车库中,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比尔·惠利特与戴夫·帕卡德决定开创自己的事业,由他们两人的姓联合命名的惠普公司,初期生产的产品是比同类产品价格低、性能好的声波振荡器。惠普公司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经营中,雄厚强大的企业文化系统在促进企业业绩增长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公司创立之初,公司的创立者们就明确了其经营宗旨:瞄准科学技术与工程技术市场,生产出高品质的创新性电子仪器。在这一经营宗旨上,惠利特与帕卡德建立起了共同的价值观和经营理论。由于他们聘用与选拔员工也按这一价值观标准来进行,并对公司员工大力灌输这一思想,从而使这一价值观成为惠普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惠普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企业发展资金以自筹为主,提倡改革与创新,强调集体协作精神。在这一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公司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这种被称为“惠普模式”的企业文化是一种更加注重顾客、股东、公司员工的利益要求,重视领导才能及其他各种惠普激发创造因素的文化系统。

       在这一文化系统中,惠普模式注重以真诚、公正的态度服务于公司的每一位权力人;提倡人人尊重与人人平等,注重对员工业绩的肯定,对员工表示出信任和尊敬;倡导顾客服务导向的经营观,以向顾客提供优质且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为宗旨,有效解决顾客的实际困难;极力为公司股东服务,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承诺不搞无利可图的业务,并逐渐形成了一套企业员工默认的准则,如家庭观准则、为人处世简朴准则等。

       在经营管理策略上,实行“走动式管理”和“目标管理”相结合的方式,从而形成了植根于公司企业文化之上的独特经营管理方式:提倡管理者“下基层走动”,随时了解一线情况,增进与员工交流与沟通;普遍采取目标管理形式,在实际工作中,提倡自我管理、自我控制与成果管理,提倡温和变革,不轻易解雇员工,也不盲目扩张规模;坚持宽松自由的办公环境,努力培育公开、透明、民主的工作风格。

       惠普的企业文化及其在此之上所采用的经营管理方式极大地刺激了公司的发展,有力促进了公司经营业绩的增长。公司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纯收入就增加了107倍,仅从1957年到1967年,公司的股票市场价格就增加了 5.6倍。投资回报率高达15%。进入20世纪90年代,惠普公司重点发展计算机产品,时至今日,它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脑打印机制造商。

       事实上,惠普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一直被视为公司成功哲学的精髓,这种以创新精神与团队精神为价值取向的经营理念,对公司多年经营过程中保持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同时,融于每位员工思想之中的为顾客服务的价值现也大大提高了惠普公司对市场经营环境的适应程度。

       同时,惠普的文化体系并不是一个僵化的体系,而是一个能适应变化,作出反应的开放的、动态的体系。惠普的决策者们认为,他们有必要将惠普企业文化中那些核心成分,那些较为稳定的成分与另一些不重要的、容易变化的成分加以区分。从公司发展的全部过程来看,多年来,公司中基本的核心价值观念是基本稳定的,植根于核心价值观基础之上的经营理念变化并不很大。变化最大、最明显的是具体的经营策略和某些经营方式。这些变化虽不是随意的、轻而易举的。但却是必须的。

       值得注意的是,惠普公司这种开放而动态的文化体系以及其拥有的随机制宜的机制与公司相对稳定的核心价值观并不矛盾,相反,核心价值观还是这种体系与机制赖以生存和发挥作用的保证与基石。惠普的高层经理们普遍认为,为保持与市场环境相适应而所作的变革产生的根本原因,正是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这种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内核促使人们重视公司构成的主要要素成分,关注引起改革的那些新观点和领导才能”。当各个构成企业的要素发生变化时,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尊重领导才能和创新思想就会作出反应,这是一种内在的、自愿的反应,这一反应要求企业改进经营策略或经营方式,以使企业与外部环境保持协调一致。

       在这种“更高更好”的企业文化推动下,惠普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又得到了空前发展。1992年年收入达16亿美元,1993年为20亿美元,1994年达到25亿美元,1995年后,收入增长进一步加快,年收入从31亿美元迅速增长到1997年的428亿美元。惠普公司的发展历程与骄人业绩从实践上证明: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取得成功的新的“金科玉律”。在惠普公司案例的分析中,我们发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惠普公司的企业文化系统何以能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公司经营中持续地发挥着,促进公司业绩增长的作用,而同样具有雄厚企业文化力量的许多其他著名公司,如花旗银行、通用汽车公司、J·C·彭尼公司等,其企业文化系统却没能持续有利地促进公司的业绩增长呢?约翰·科特认为:“惠普公司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建立了一整套强有力且策略适应的文化体系。这一体系使得公司长期经营业绩一直保持良好,它的短期经营业绩虽有波折,但也令人较为乐观。”可见,要使企业业绩持续增长,建立这样一种文化体系是必须的,即在这一体系中核心价值观必须是先进而有效的,这一体系应是一个开放而动态的体系,拥有能根据市场环境变化而适时调整的机制。这也许是惠普案例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第二篇:企业文化——惠普大餐

       企业文化——惠普大餐

       一、HP公司简介:

       1、惠普图标之解。代表了速度与实干激情

       2、惠普简介。惠普(HP)是面向个人用户、大中小型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全球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惠普(HP)提供的产品涵盖了IT基础设施,个人计算及接入设备,全球服务,面向个人消费者、大中小型企业的打印和成像等领域。1939年两位年轻的发明家比尔.休利特(Bill Hewlett)和戴维.帕卡德(David Packard),以手边仅有的538美元怀着对未来技术发展的美好憧憬和发明创造的激情创建了HP公司,最初的实验室和工厂就设在帕卡德夫妇家的车库

       二、惠普之道

       1、车库文化──惠普发明的基因

       车库文化在惠普代表着发明、发明、再发明。

       车库原则:

       • 相信自己能够改变世界

       • 高效工作,工具箱永不上锁,随时为我所用

       • 懂得何时独立工作,何时互相协作

       • 即分享工具,又分享思想,信任伙伴

       • 拒绝空谈,拒绝官僚主义

       • 工作优劣由客户评判·

       • 新奇想法不一定是无稽之谈·

       • 尝试新的工作方式·

       • 每天都须有所作为,否则,车库将永远是车库

       • 相信事在人为,只要同心协力,即能成功

       • 不断创新

       2、最早的惠普之道:

       • 惠普的两位创办人之一,比尔·休立特说过“只要企业提供合适的环境,我们相信员工必然全力以赴”。

       • 他指出了企业文化中变与不变的双重要素:不变的是追求卓越的精神及目标;变化的是企业创造合适环境的作法,就是惠普公司的管理者要根据产业、市场和科技的变化,不断调整经营战略及管理方式,不断优化环境,让员工愿意为企业的发展全力以赴。

       3、今天的惠普之道

       • 我们热忱对待客户 我们信任和尊重个人 我们靠团队精神达到我们的共同目标 我们注重速度和灵活性 我们专注有意义的创新

       • 我们追求卓越的成就与贡献

       • 我们在经营活动中坚持诚实与正真

       4、对惠普之道的解读

        比如管理人员都没有独立的办公室,级别再高也要直呼

       其名。体现平等的同事关系.惠普有一项叫做“喝咖啡的时间”制度.即每个高管和分公司经理每个月必须拽6—8名员工座谈.每次时间不少于2小时,并按标准格式写出沟通报告

        惠普习惯于站在员工的立场看问题.不提倡员工整天努力拼命

       地工作。而提倡员工聪明地工作.

        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客户”的意识.审慎、认真地撰写员工的业绩评估报告.惠普从来不记考勤.出差实报实销.上班时间办私事也允许.因为公司认为员工私事如果没办好.会分心从而影响工作的效率和热忱 员工都有带薪休假.基本上想什么时候休假都可以.只要提前跟自己的上司打招呼、不耽误事情就可以

        6

       点、7点或 8点开始上班,只要完成8小时工作即可;公司的仪器室不上锁,员工可以随时使用仪器,甚至可以把仪器带回家去;

        支持员工实现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认为对员

       工的培训不是成本.而是投资.员工学完所有的公司培训课程至少也需要8年。就是反映了最早的惠普之道“只要企业提供合适的环境,我们相信员工必然全力以赴”。惠普有一个管理机制,鼓励员工在公司正确的支持和引导下进行自我管理学习。就是所有的员工加入到惠普公司以后,她都会拿到一个全面的学习计划,上面清楚地写明了什么时间、什么阶段要参加什么样的培训。培训内容通常分三个部分,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自修课。每一种课程,都有一定学分。也就是说每个员工在不同级别的时候,都要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完成一定的学分。同时惠普设置了“惠普员工的发展学院”,专门负责培训制度的设置和实施。包括三个部分:第一,新员工培训教育,所有刚加入惠普的员工,在一到三个月之内都必须参加为期一天到三天的培训,内容主要是日常要求、公司的文化和战略等。第二,对新加入或刚获得晋升机会的新的管理者,接受领导力方面的培训,掌握惠普公司在人文管理的工具和最基本的技能。第三个是对中高层管理者进行的基础的专业技能培训。

       5、对惠普之道的评价

        惠普文化强烈而和谐,具有和谐之美。

        惠普文化重视人性,以人为本,具有亲善之美。

        惠普文化培育人,具有母性之美。惠普有一个大理论,在新招来的员工中。5年后大

       概只有50%的人留下;10年后,大概只有25%的人留下。比如10年前招了4个人,5年后就剩下2个人,10年后就剩下1个人,可是留下来的这个人,肯定已对惠普文化坚信不移,行为举止也是惠普化的,这样的人肯定能帮助惠普做出很多有益的贡献。

       三、惠普与康柏的合并

       1、介绍2届CEO

        卡莉·菲奥莉娜。菲奥莉娜出身名门,曾在AT&T及朗讯任高级经理人,业界一致认为

       她精明干练,强悍张扬,善于和媒体打交道,她认为自己的女性风采以及明星般的作秀有助于惠普品牌的塑造,因此被誉为美国最有权势的女性、世界第一女CEO。

        赫德被认为是低调务实,实干而不张扬,驯服听话的公司领导人的典型代表,今年

       51岁的赫德出生于纽约,毕业于不太知名的贝勒大学,在贝勒大学取得商学学士后就进入不太知名的NCR公司,这是一家经营电脑软件和硬件以及ATM机的公司。赫德在那里摸爬滚打了25年之后,于2022年3月成为该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赫德治下的NCR公司2022年利润增长了4倍,公司的股票从2022年他就任CEO以来上涨到原来的3倍。NCR的创始人帕特森被称为美国销售之父,他撰写的第一本销售手册创造了两家公司,一个是NCR,一个是IBM。帕特森首创的个性化销售、销售训练营、销售指标制度,不仅影响着NCR,而且也是赫德的销售指南。

       2、年份介绍

        2000年,向左右还是向右走?2000年左右,许多IT大佬都面对一个战略分水岭,即所谓后

       PC时代难题,分为“左派”和“右派”:“左派”认为未来的方向是消费类市场,以惠普为例,它买了康柏;“右派”认为未来的方向是企业级市场,以IBM为例,它卖掉了自己的PC部门。

        2022年9月3日,惠普宣布合并康柏公司

        2022年5月6日,惠普完成对康柏的并购

        2022年5月,新惠普周岁业绩超过预期,菲奥莉娜宣布并购完全正确

        2022年2月,菲奥莉娜辞职。消息传出来后,许多惠普员工发出欢呼

        2022年4月,赫德上任。2022年是一个转折之年,赫德“铁三角”一个重心就是做成本“减

       法”,他砍掉了1.53万个职位,约占员工总数的10%;精简了研发部门,冻结了退休金制度,以及通过其他措施共缩减成本19亿美元。并且还挖来了DELL公司的就是首席信息官CIO兰迪.莫特。兰迪.莫特同样是一个成本杀手,在IT方面,将85个IT数据中心精简为分布在三个地区的6个,并优化了全球运营职能。IT投入将从占营业收入的3.8%,降低到2022年目标的1.8%。缩减了500个IT项目,同时通过更优化的整合方式提高内部运营效率,平均每年节省约10亿美元。改编业务部门:赫德首先瞄准了惠普的组织架构,他把卡莉时期的四大业务集团整合为三个。这三个部门非常理想。一个整合了企业解决方案业务,一个整合了所有的个人信息终端,一个整合了所有打印成像业务。“分权”:惠普一直有分权的传统,在“惠普之道”那本书里,帕卡德专门阐述了“集权的危险”,在卡莉时期,菲奥莉娜颇多地采取了集权的做法,惠普把营销和品牌的权限全部放到总部。据说一位惠普中国经理人曾经抱怨说,“太慢了,招一名员工都要报美国总部批准”。现在,赫德不仅把营销和品牌的权力下放到了三大事业集团,也把更多决策权下放。在这个分权过程中,他大幅删减了惠普的层级,从普通员工到赫德,现在只有7个层级,以前则有十几个层级。“结果问责制”:是赫德之道中非常重要的精神。这里面包括有两个词汇,一个是结果责任,一个叫做工作责任,结果责任是你对一件事情的结果负责;工作责任是你直接负责做的事情。问责制的核心是强调结果责任,所以对于一些惠普高层来说,即便你的工作责任没有那么多,也要对一件事情的结果负全部责任。

        2022年超过DELL重新成为PC第一,并且以917亿美元的规模超过了IBM,成为全球最大的IT企业。

第三篇:10惠普企业文化

       惠普:像培育花儿一样培育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像花儿一样。”在惠普(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人力资源总监张国维看来,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也好比栽花,首先要选择土壤。“所谓选择土壤,就是弄清楚根部底下的假设,这个假设就是企业运行的潜规则。在一个企业里,潜规则就像一张无形的网,是绝对触碰不得的东西,稀里糊涂地被网住了就很难再有翻身的机会了。”其次要精心地施肥浇灌以保障花儿茁壮成长,也就是建立起有效的规章制度去维持和支撑企业持续健康运行。

       张国维认为,企业文化这棵“花”包括花叶、梗和根须三个部分。所谓花叶部分,也就是凸显在外面的现象部分,表现在公司中就是员工能够看得到的标准、规则、手册和口号等。所谓梗则是指公司的规则、规定和行为方式等,很显然,这些规章制度层面的东西是支撑诸如手册、口号等花叶部分的存在的。根须则是指企业的潜规则,这是决定性的东西,不管是梗还是花叶都是在有根须的情况下才能出现。

       企业并购的核心问题是整合问题,而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企业文化的整合。企业文化的冲突实际上是行为准则的冲突,所以,说到底并购其实就是统一规则的问题。张国维说,两个企业统一规则的方法有三个:一是接轨制,接轨制也就是强弱制,是一方的文化覆盖另一方;二是融合制,两个企业相互包容、相互尊重,本着相同的地方求合作;三是冲突法,这种方法先不确定哪种文化占主导,等到发生冲突的时候再拿出一个统一的规则解决。

       “惠普的员工很喜欢电话留言,但康柏的员工喜欢发邮件。在日常的交流中就经常出现惠普的员工没有邮件,康柏的员工没有听留言的情况,事情虽小,对交流却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但随着相互接触的增多,惠普的员工慢慢地发现电话留言确实有很多缺点,不能够存档,表述不太清晰,遇到了纠纷难以提供证据等等,就也使用电子邮件了。

       张国维认为,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是件很实在的事情,决不能只是简单地制订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因为把规章制度制定出来,只是把企业文化这棵花的花叶和梗的部分剪下来,不管你插在什么样的花瓶里,也不管你如何精心护理,这棵花是不可能长久开放的。

       如果不想插花,企业就必须为种花做好准备。首先要搞清楚企业想要种花的目的是什么。“一般说来,企业进行文化建设的原因无非有两个:

       一、对内部的团结;

       二、对外界的适应。”张国维说。所谓对内部的团结,也就是想方设法让内部的员工能够同心同德,在相同或相似的价值观指导下为统一的目标奋斗,这中间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统一游戏规则。对外界的适应是每个企业每时每刻都能遇到的问题,外部环境改变了,企业文化中的某些约定俗成的东西也要跟着改变。这样,企业文化之花才能长久地开放。

第四篇:惠普公司的企业精神 (案例分析)

       惠普公司的企业精神

       在20世纪90年代,惠普的企业宗旨是设计、制造、销售和支持高精密电子产品系统,以收集、计算、分析资料、提供信息、帮助决策、提高个人和企业的效能。20世纪90年代后,第二任总裁J·杨提出,以上企业宗旨在电子时代还可以,但在信息时代需要加以修改。为此,惠普斥资400万美元求助于咨询公司,得到了现今的企业宗旨:创造信息产品,以便加速人类知识的进步,并且从本质上改变个人和组织的效能,公司把它作为自己发展的“引擎”。

       193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比尔·惠利特和戴夫·帕卡德决定开创自己的事业,创业之初惠普公司生产的是产品价格低、性能好的声波振荡器。到1942年,员工仅有60人,1960年销售额突破6000万美元,到1997年,销售额高达428亿美元,利润达31亿美元。1998,惠普在《财富》500强中排名第47位。企业由最初生产声波振荡器的小公司发展到以电脑打印机为主,电脑设备、电子仪器多品种经营的跨国公司。惠普公司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经营中,强大的企业文化系统在促进企业业绩增长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惠普成立之初,公司的创立者们就明确了其经营宗旨:瞄准技术与工程技术市场,生产出高品质的创新性电子仪器。在这一经营宗旨上,惠利特与帕卡德建立起了共同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这一价值观与经营理念同时体现在他们聘用与选拔员工之中,也就是说,他们是按这一价值观标准来聘用和选拔公司人才的。他们对公司员工大力灌输企业宗旨和企业理念,使他们接受惠普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惠普公司的价值观就是:企业发展资金以自筹为主,提倡改革与创新,强调集体协作精神。在这种价值观基础上,公司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这种被称为“惠普模式”的企业文化是一种更加注重顾客、股东、公司员工的利益要求,重视领导才能及其他各种激发创造因素的文化系统,同时,惠普公司还注重以真诚、公正的态度服务于消费者,并在企业内部提倡人人平等与相互尊重。在实际工作中,提倡自我管理、自我控制与成果管理,提倡温和变革,不轻易解雇员工,也不盲目扩张规模,坚持宽松的、自由的办公环境,努力培育公开、透明、民主的工作作风。

       惠普的企业文化及其在此之上所采用的经营方式极大地刺激了公司的发展,有力促进了公司经营业绩的增长,公司在20世纪50~60年代纯收入就增加了107倍,仅从1957~1967年公司股票市场价格就增加了5.6倍,投资回报率高达15%。进入20世纪90年代,惠普公司重点发展计算机,时至今日,它已发展成全球最大的电脑打印机制造商。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的企业文化培育出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市场环境的变化,惠普公司也在不断变革着自身的文化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新一代决策者们保留了原有文化体系中那些被认为是惠普企业灵魂的核心价值观,同时也根据经济发展现状,废止了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加入一些新的内涵。约翰·科特认为“改革后形成的新型企业文化,其主流的确是对市场经营的新环境的合理反馈。这种与新的市场环境的适应性显然是一种充分合理的适应性。因此,它也是一种比原有企业文化更高、更好的适应市场经营环境的企业文化”。

       在这种“优良”的企业文化推动下,惠普在20世纪90年代又得到了空前发展。1992年收入达16亿美元,1993年达20亿美元,1994年达到25亿美元,1995年后,收人进一步加快,年收入从31亿美元猛增到1997年的428亿美元。惠普的发展说明,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强大的动力。公司提倡相互尊重与人人平等,注重业绩的肯定,对员工表示出信任和依赖,倡导顾客至上的经营观,以向顾客提供优质且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有效解决顾客的实际困难,极力为公司股东服务。不容置疑,这些准则和价值观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惠普公司的发展历程与骄人业绩证明了这一论断: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取得成功的金科玉律。惠普企业文化值得我们深思,在惠普公司案例的分析中可以发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惠普公司的企业文化何以能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公司经营中持续地发挥着促进公司业绩增长的作用,而同样具有雄厚企业文化力量的许多其他著名公司,如花旗银行、通用汽车公司等,其企业文化缘何不能像惠普这样持续有效地促进公司业绩增长呢? 专门研究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的美国学者约翰·科特认为: “惠普公司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建立了一整套强有力且策略适应的文化体系。这一体系使得公司长期经营业绩一直保持良好,它的短期经营业绩虽有波折也令人较为乐观。”

       可见,要使企业业绩持续增长,建立这样一种文化体系是必须的,并且在这一体系中,核心价值观必须是先进而有效的。这一体系还应是一个开放而动态的体系,拥有能根据市场环境变化而适时调整的机制。在惠普企业文化体系中,其核心价值观是相对稳定,先进而有效的。惠普公司的财务部主任在评价公司核心价值观时认为,惠利特与帕卡德在多年以前就将企业文化中的重要目标确定了。这些构成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是那种十分具体的、特定的目的。而是一种指明企业成功之道的经营理念,一种不受时间局限的思想。它强调公司的盈利价值,注重满足顾客、公司股东及员工的需求,提倡以人为本、保持人与人及人与环境之间和谐的价值原则。最重要的是,这一核心价值观又被普遍灌输到公司每一个员工的思想中,使惠普员工都自愿遵循这些原则。正是这些原则,惠普公司比那些以“将公司建成达到债券AA级”为核心思想的公司更成功地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经营环境。事实上,惠普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一直被视为公司成功哲学的精髓,这种以创新精神与团队精神为价值取向的经营理念,使公司在多年经营过程中一直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同时,那种内化于每位员工思想之中的为顾客服务的价值观也大大提高了惠普公司对市场经营环境的适应程度。当然,惠普的文化体系并不是一个僵化的体系,而是一个能对变化作出反应的、开放的、动态的体系。惠普的决策者们认为,他们有必要将惠普企业文化中那些核心成分、那些较为稳定的成分从另一些不重要的、容易变化的成分中甄别出来。从公司发展的全部过程来看,多年来,公司基本的核心价值观念是比较稳定的,植根于核心价值观基础之上的经营理念变化并不大。变化最大、最明显的是具体的经营策略和某些经营方式,这些变化虽不是随意的、轻而易举的,但却是必须的。

       约翰·科特把这种适度变化形容为“是显而易见”。惠普公司原来的企业文化只强调从公司内部选拔人才。公司产业目标转移,进入计算机领域后,惠普公司逐渐改变了这种传统做法。因为,要想在计算机这样高科技领域发展,必须有一批精通业务、熟悉顾客的经理人员,但从旧有领域里提拔上来的经理人员显然不能胜任工作。因此,从公司外面聘用专业人才成为有效途径。尽管从内部提拔到从外聘用专业人才,使公司的用人哲学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这一变化是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惠普公司总裁约翰·杨认为,只要与公司经营环境的相关市场发生变化,企业文化的某些内容就应产生相应的变革,以保持与市场经营环境相适应。值得注意的是,惠普公司的这种开放和动态的文化体系与公司相对稳定的核心价值观并不矛盾。

       惠普的高层经理们普遍认为,为保持与市场环境相适应而所作的变革产生的根本原因正是公司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这种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内核促使人们重视公司构成的主要成分,关注引起改革的那些新观点和领导才能”。当各个构成企业的要素发生变化时,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尊重领导才能和创新思想就会作出反应,这是一种内在的、自愿的反应,这一反应要求企业调整经营策略或经营方式,使企业与外部环境保持协调一致。

       思考题:

       1.惠普公司的企业精神是什么? 企业精神是企业的主导意识之一,这种主导意识不仅可以渗透、延伸到企业行为乃至观念的深层结构之中,而且借助这些行为和观念的辐射,可以深化企业的各项工作。

       2.为什么说惠普的企业精神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惠普成立之初,公司的创立者们建立起了共同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惠普公司的价值观就是:企业发展资金以自筹为主,提倡改革与创新,强调集体协作精神。在这种价值观基础上,公司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的企业文化培育出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惠普公司也在不断变革着自身的文化体系。因此,它是一种比原有企业文化更高、更好的适应市场经营环境的企业文化。惠普的发展说明,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强大的动力。正如美国学者约翰·科特认为: “惠普公司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建立了一整套强有力且策略适应的文化体系。这一体系使得公司长期经营业绩一直保持良好,它的短期经营业绩虽有波折也令人较为乐观。

       3.惠普在发展的过程中有无实行企业文化变迁?为什么?

       从发展机理主要说明企业精神是企业为谋求生存、发展而在长期生产经营的实践基础上,精心培育而逐步形成的,并日益为员工群体所认同。

       惠普的文化体系并不是一个僵化的体系,而是一个能对变化作出反应的、开放的、动态的体系。从公司发展的全部过程来看,多年来,公司基本的核心价值观念是比较稳定的,植根于核心价值观基础之上的经营理念变化并不大。变化最大、最明显的是具体的经营策略和某些经营方式,这些变化虽不是随意的、轻而易举的,但却是必须的。惠普公司总裁约翰·杨认为,只要与公司经营环境的相关市场发生变化,企业文化的某些内容就应产生相应的变革,以保持与市场经营环境相适应。惠普的高层经理们普遍认为,为保持与市场环境相适应而所作的变革产生的根本原因正是公司企业文化核心价值。

第五篇:惠普公司的人本管理案例分析(范文模版)

       惠普公司的人本管理案例分析

       案例:

       1992年美国《幸福》杂志500名最大工业企业排名中,美国惠普公司排名第四十二位。资产137亿美元,销售额164.3亿美元,利润为5.5亿美元。惠普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电子检测和测量仪器公司,微型计算机产量位居美国第二。惠普公司取得的成功,在惠普公司自己的许多经理看来,靠的是它重视人的宗旨。惠普公司的这种重视人的宗旨不但源远流长,而且还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

       惠普公司“人为本管理”宗旨的具体体现是关心人、重视人、尊重人,就要关心人。而关心人要体现在领导者深入工作现场,进行现场管理,巡视管理,与职工进行面对面的非正式的口头形式的思想交流。创始人休利特和当了四十年的研制开发部主任巴尼·奥利弗一样,经常到惠普公司的设计现场去。后来,虽然二人不再任职了,但公司的职员们却都有一种感觉,好像休利特和奥利弗随时都会走到他们的工作台前,对他们手上干的活提出问题。

       1、关心人需要真心实意地把职工当作人来关怀。在惠普公司里,领导者总是同自己的下属打成一片,他们关心职工,鼓励职工,使职工们感到自己的工作成绩得到了承认,自已受到了重视。与此同时惠普公司也注重教育职工,该公司要求人们不要专门注意往上爬,而是鼓励他们把心思放在对生产、销售和产品服务扎扎实这地做出个人的贡献上面去。公司还教育职工要有高度的信心和责任感。对于个人的职位升迁问题,公司总是教育职工要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上求发展。有一位惠普公司最老的制造部的中层经理,他以前管理着一个有50人的部门,在一年以后他开始考虑个人的前途问题了,因为他的许多在别的公司里工作的同学都已官高于他了。于是,他便把自己的心思告诉了自己的上级,并且问他自己怎样才能升上去。他的上级思索片刻,笑着说,“你干吗着急?在这儿想往上升,最好的办法就是干好你的本职工作。我知道需要一定时间才能习惯于我们这儿的做法,可是请信任我们,从现在起就注意好好干,高兴点儿!就这样能提升!”该中层经理感到在惠普公司工作很满意,因为他意识到他的上级总是不惜时机地给人们伸出帮助之手,而且他觉得似乎人人都知道他在干什么,他做出了什么贡献。

       2、惠普公司信任人。惠普公司相信职工们都想有所创造,都是有事业心的人。这一点在该公司的一项政策里即“开放实验室备品库”表现得最为突出。实验室备品库是该公司存放电气和机械零件的地方。工程师们可以随意地取用实验室备品库里的物品,不但这样,公司还鼓励他们拿回自己家里去供个人使用!这样做是因为惠普公司有一种信念,即不管工程师们拿这些设备所做的事是不是跟他们手头从事的工作有关,反正他们无论是在工作岗位上还是在自己的家里摆弄这些玩意,都总是能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的。曾经有一次,休利特在周末到一家分厂里去视察,他发现该分厂的实验室备品库门上上了锁。他很生气,马上就跑到维修组去,拿来一柄螺栓切割剪,把备品库门上的锁一下子给剪断了。然后扔得远远的。

       在星期一早上,人们上班的时候,就看到门上有一张条子,上面写着:“请勿再锁此门。谢谢。威廉。”惠普公司并不是像别的公司那样对这些设备器材严加控制,而是让它敞开大门,随你拿用,充分表明公司对职工们的信任程度。

       3、惠普公司还有其不同于欧美企业的雇用政策,那就是职工一经聘任,决不轻易地辞退。那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该公司有一次很可能要得到一项利润丰厚的军事订货合同。但是,要接受这项合同,当时的职工数还不够,需要新增加雇佣12名职工。创始人休利特就问公司的人事处长说:“这项合同完成以后,新雇的这些人能安排别的什么合适的工作吗?”该人事处长回答说:“已经没有什么可安排的合适工作了,只能辞退他们。”于是休利特就说:“那么咱们就不要这项订货合同了吧!”后来,考虑到新雇职工的利益,惠普公司硬是没有签订这项赚钱的合同。惠普公司不愿涉足于消费品市场,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类消费品市场波动性太大,生意多了人手不够要新雇人,而生意少了又要裁减多余的人员,这有损于职工们的就业安定性。既然终身聘用,那么对被聘用者就必须严格审核,这是自然之事。惠普也更是如此,惠普公司的职工多是工程技术人员,因而也是由工程技术人员来管理,这是其公司业务技术性强的原因造成的。公司的各级领导干部基本上是从内部职工中选拔录用,一般不外聘。从外部招的职工,通常多是直接从应届优秀的毕业生中挑选。公司每年都要派出既是技术内行又具领导经验的干部,到各名牌大学物色“尖子”毕业生,与他们面谈,了解其经历、能力、愿望理想和要求。回到公司后再斟酌筛选,选中者还要由公司出资,再次请到公司里去面谈,然后再决定是否正式聘用,以此来保证被聘任者的质量。

       4、惠普公司重视职工培训。该公司重视职工培训可谓是不惜工本。仅在1980年,公司内部就举办过学制、内容、形式不同的各种训练班1700多个,其中4.7万多职工中有2.7万名参加了这类培训。训练班有长有短,有业余有脱产,有工程性的也有管理性的。受训对象从工人到总经理,各种人员都有。训练方式有讲课、讨论、电影、录相、计算机模拟、案例分析、技巧实习、自学考核,直至师徒传授。公司要求各级领导亲自力下级讲课。除本身训练计划外,工程师还被派送到有关大学进行带薪脱产进修,公司给其报销路费,还发给住宿津贴;公司还鼓励优秀的年青人员到邻近有关大学进行脱产选修有关课程,公司允许他们利用部分的工作时间,也给报销路费。受训人员虽然由公司资助受训,但却不对公司承担义务,学完后留去自便,公司并不干预。

       5、惠普公司重视职工福利。公司的福利除基本生活福利、医疗保险、残废保险、退休金,两天一次的午间茶点,生日送礼以及新职工搬迁补贴外,还有两项特殊福利:一是现金分红制度;即凡在公司任职达半年以上职工,每年夏初及圣诞节,可得到一份额外收入,1983年左右此额约为年薪的8.35%。另一项特殊福利是股票购买制,即职工任职满10年后心公司还另赠10股。据一次全美调查,惠普是全美的最佳福利企业之一。

       6、惠普公司提倡职工创新。惠普公司相信人人都有要搞好自己本职工作的愿望,因而,该公司总是力图给广大职工创造一个任人发展创新的工作环境。惠普公司有一种关注创新的气氛,即每一个工程师都有放下手中设计项目做“候补队员”的时候。在惠普公司里,搞生产的可以停下手中的生产线,而让工程师们取走些部件去进行创新测试。这在别的公司看来似乎是不可理解的,在惠普公司,人们已非常习惯,认为这是一种很自然的事情。惠普公司里没有人会去阻挡工程师搞创新的道路。惠普公司在管理上也考虑到职工的自主创新。惠普公司很少用“指令性管理法”,而是多用“目标管理法”。实行目标管理法虽然在目标的确定上是由上下级共同讨论进行的,但下级在实现目标所采用的具体方法有很大的灵活性。

       综上所述,惠普公司以人为本的管理给人的感觉是“员工进了公司后,就像进了温暖的家。

       人本管理思想是把员工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以员工的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状况等综合性情况来科学地安排最合适的工作,并在工作中充分地考虑到员工的成长和价值,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通过全面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和企业文化建设,使员工能够在工作中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业绩,为达成企业发展目标做出最大的贡献。人本管理思想产生于西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真正将其有效运用于企业管理,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可以说人本管理思想是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的革命。